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长城的历史目的

2016/10/10 01:53:57文/网编3

学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长城的历史目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http://www.xuefen.com.cn/)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长城

长城(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长城的历史目的(一)

气候:从大规模变冷到外敌入侵

气候变化,包括降雨(雪)量增减、气温高低变化、极端异常天气出现等等,同时也包括随之产生的植被更替、农作物产量丰歉、疫病流行等。气候变化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较为缓慢的,因为只有长期的、大规模的气候变化才会较为彻底的破坏原有生态。这种破坏先是面向食物链最底层的植物、草食动物,然后才是高层的食肉动物、人。所以气候变冷带来的影响对于气候变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人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时刻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一场会议、一天行程、一月计划、一年工作,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乃至于一个国家的存亡。我们所熟知的楼兰古国,就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牺牲品。在中华文明有史可考的3500年中,曾经历过三次气候温暖时期和三次大规模变冷,每一次变冷都会对历史产生极为重大影响。

气候的异常变化,造成了原来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很多森林向草原退化,而且食物的来源也锐减,使得各个民族之间关于食物获得的碰撞与斗争空前激烈。于是中华大地文明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民族融合开始。与此同时,气候的变化也使得农业方式由以前的采集渔猎迅速向农田耕作转化,代表农耕文化的周人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此次气候变冷,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处于中国西部内陆的少数民族,包括戎狄、玁狁等,因为那里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严重、最迅速,尤其是森林的退化。由于食物的匮乏,为了生存,戎狄、玁狁开始了对中原民族的入侵。

第二次大规模变冷是在东汉至南北朝之间,大致约在公元1~520年左右。这次变冷持续的时间是三次中最长的,但是变化得很缓慢,在150~180年间才完成此次大规模变冷,而前一次和后一次都是在三四十年间就迅速完成;而且此次变化的幅度也不大,年平均气温只下降了2℃左右。就其带来的灾害性后果,却不容小觑,一个是鼎鼎有名的“五胡乱华”;另一个就是中国北部、东北部的森林也开始退化,渐渐成为游牧民族发育、发展的“温床”,于是以后侵扰中原的民族的起源地渐渐从中国的西北部向东北部转移。

而第三次大规模变冷则是发生在北宋中后期到元代中前期,时间是在1100~1300年之间,年平均气温减低了3℃以上。迅速的气候变冷、粮食减产、疫病流行,使得将汉文化发展到顶峰的大宋朝顷刻间坍塌。在这200年间,先后有女真、蒙古两种少数民族南下,有辽、北宋、金、南宋等政权覆灭。受到后继持续的影响,就在这不久后的几十年间,疆域最辽阔的蒙元王朝也分崩离析,走入历史的尘埃。

气候变化会使得内陆的森林向草场退化,而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有意无意的举动也会加速森林的破坏,同时也会造成草场向荒漠化演变。在生态环境中,森林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是远远好于草原的。早期内陆还是森林或疏木草原的时候,对于气候变化有一个很好的缓冲。等全部变成草原的时候,容灾能力就大幅度下降,一场大的暴风雪、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就会使得牧草枯死、牛羊大批死亡,游牧民族的生存举步维艰。为了活下去,南下掠夺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选择。所以他们入侵中原的频率越来越高。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长城的历史目的(二)

马匹:从牵引战车到个人骑乘

人类很早就对马进行了驯服使用,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事实表明:一个人的日常用语,可以准确的反应此人所接触的事物及其兴趣品味;而一个民族的语言词汇,则可以反应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思想文化。据说在满语中,专门用来描述河水上波纹大小与形状的词语就有十六个,这是因为满族早期是一个渔猎民族。而我们在《尔雅·释畜第十九》中看到,对于马的描述用词,远远多于牛、羊、狗、鸡中的任何一类,甚至比它们四种的总和还要多一倍。

车战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是大约从商朝至西汉初期,春秋尤以车战为主。在多次战争中,将领们发展了一套成熟的车站作战技巧。而且由于马车对于散兵具有巨大的优势,所以以车战为主的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于四周的犬戎、玁狁是具有绝对的优势的。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长城的历史目的(三)

长城:从侵略据点到固守城防

我们本来是要说的长城,上面却用大量文字来讨论气候和马匹。这不是跑题,目的是为了说明在春秋至秦汉之间中原所面对的大致边境形势:

第一、此时气候处于温热潮湿的变暖期,各处的动植物都生长发育良好,没有严重的长期自然灾害,所以西、北边境的各游牧民族没有或者很少有入寇中原的动机。

第二、马匹的使用,渐渐开始从从牵引战车转变到个人骑乘,但战国中期以前还是不能与战车抗衡;而战国以后,秦、赵等与西、北游牧民族接壤的诸侯国皆重视骑射,战斗力也不输于他们。也就是说,此时西、北边境的各游牧民族没有或者很少有对抗中原的实力。

长城的雏形是西周宣王时期抵抗犬戎修筑的城垒。长城正式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争霸,为了互相防御,便在各自的领地上,根据防御的需要筑起了高大的城墙。这是本初的意义。而面对犬戎、玁狁的燕、赵、秦三国也开始在其边境不断修筑长城。

我们发现秦长城以东以南的中原地区,是以粟、黍为代表的旱地农业区,也就是汉民族首先发展的地区;秦长城以西以北,则是草原游牧区和渔猎狩猎区,是北方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分布与发展的区域。再用今天的视角来看,如果把秦朝最终修筑起来的长城连接起来,与年400毫米降水线基本重合。年400毫米降水线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中国固有的耕作方式,在灌溉技术没有得到改进或解决之间,这道降水线是区分该处土地是否适合耕作的最主要依据。如果年降水量高于400毫米,那么耕种就可以获得较为稳定且可观的收益;而要低于400毫米,那么耕种的回报就会锐减,甚至是亏本。

秦朝武力盛极一时,他选择征服的目标都是适合耕作的地方,在不适合农垦的地方,居民人口会锐减,价值也会降低,此时军队就会停下脚步。这也是为什么始皇帝在九原、云阳修筑长城,而向南一直进军到桂林、象郡的主要原因。秦朝所统治的疆域,也一直是以后中原王朝所能有效统治的区域,这就与此区域内都是农耕民族有关。

当秦在年400毫米降水线附近修筑了长城之后,长城就成为划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界线。尤其是在汉初,长城以北被匈奴统一之后,形成了游牧区与农业区统一两个强大政权对峙的局面。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唐朝的官制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宋朝的官制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氏族社会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日本右翼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类型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答题步骤
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表 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类型 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及方法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怎么做
清朝灭亡的具体原因 清朝覆灭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