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我们时代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守护地球家园而努力。需要充分了解总结的要求和目的,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一
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青岛版教材编写的刘老师给我们讲课。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还是我认识到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尽量选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结合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年我刚教一年级,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好动、自制力差,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效率则无从谈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吸引住孩子。我在教学中习惯用孩子们身边最简单、最常用的情景来教学,孩子们不但接受起来容易、兴趣高涨,孩子们很容易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孩子们天真活泼好胜心强,针对这一点我注意树立榜样对学生及时科学的评价。在班内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低年级孩子的每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都需要老师的细心、耐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需要所有的任课老师一起共努力效果才更好。
1欢迎下载。
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疏理教材,认知结构与目标体系:
通过学习,对青岛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感知教材,结合实际应用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应该说,教材色彩丰富、贴近生活、编排有新意,深受小学生喜爱。但总体看新增加了不少知识点,原有的内容也并未减少,课时数。
2欢迎下载。
也增加不少。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的教学内容到底应该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难度。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会努力践行课标新理念。
3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4欢迎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二
所谓交流,即将自己的想法、意见传达给别人,并让别人充分理解自己的想法意见。数学交流就是在各项数学活动中以数学语言为中介的,以传递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为最终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数学活动。数学交流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数学思想的交流,也可以是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学法等的交流。数学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它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交流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收或是交流活动的被动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为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目标,把“会数学交流”定位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交流有助于学生把日常语言和数学的的抽象语言联系起来,也有助于把数学思想的各种表达形式(实物的、图象的、记号的、口头上的、内心里的……)结合起来。它是数学学习的驱动力,有效的数学交流,不仅可以激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去仔细品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他们有机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也证明:数学交流对数学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依照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学会数学交流。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情感伴随,只有以情为动力、以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才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加之低年级学生认知过程以事物的表象为主,以兴趣为动力。所以认识数字,设计问题时除了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积极有效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这样课堂讨论交流才能在充满情趣、宽松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出示“美丽的校园”情境,先用“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同时,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留给学生随意观察,自由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观察和交流给学带来乐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然后追问“还有什么”,使学生会全面认真观察画面并带着任务去观察,最后“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并把自己看的在小组内交流说给大家听,班上做汇报交流”。并把这种活动延伸到课外,“数一数我们校园里、放学后路上看到的,家里的一些事物,并把自己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和妈妈,爷爷和奶奶”。教学中学生从数画面上的事物,到数教室内的事物,再到数校园内的到校园外的事物,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观察和交流的机会,只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就有交流内容,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提高。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信息)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便于传输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进行表象加工,再通过抽象的认知过程才是认知的全过程,才能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例如:我们教学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用学具分一分并把自己分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并总结出有多少种分法。如6的组成让学生拿出6个圆片或自已喜欢的图形分一分,同桌为一组,“你分我说”或“我说你分”: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等。或者说3和3组成6;2和4组成6等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我说你分,最后把每一种分法都写下来,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又如左边摆4个红色三角形,右边摆2个蓝色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用什么方法求,为什么这样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出来:第一种方法用数,怎么数,按什么顺序数,数出结果;第二种方法:把右边和左边的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出一共是多少,用加法2+4=6计算出结果。这样在交流的进程中即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又学会了知识。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或大胆质疑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特别是学生所问的内容涉及到教材重点或者极有探讨价值时,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图形的认识”一课中,老师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给学生认,有个同学就提出上圆小、下圆大也是圆柱吗?就这句话我表扬了这个同学说他是个会观察,很聪明的孩子,同时拿出两个上下圆一样大和上下圆不一样大的图形让大家对比、观察、实践并放在桌上滚动让学生观察讨论:那一种是圆柱,圆柱要具备几个条件等,先同桌之间讨论沟通,最后学生和老师沟通总结得出结论。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三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学生在原来对长、正方形粗浅认识基础上的一个提升,要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并能够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但这样的认识是感性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性认识并提出疑问:你看到的一定是这样吗?指出观察到的其实只是自己的猜想,需要验证。这一环节既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接着放手让学生操作验证,交流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探索知识一个基本方法: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种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学生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整节课我创设了大量的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因此,每项活动的过程,我把活动要求交待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己。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这些活动,自主探索验证了猜想,得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这个过程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体现了数学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
在学生交流验证猜想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怎样验证的,猜想对不对,以此来培养学生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当学生思路停滞时,通过问题促使其再前进一步,如在验证长方形的四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并不止步于比四个角,我提出问题:“能不能减少比的次数?”学生思维一下子开阔了,想到通过对折只要比两次。我再追问:“能不能再减少比的次数?”立刻就有学生想到方法,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发散开来,为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探索奠定思维基础。通过这样步步深入的操作引导,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练习,能将所获知识逐步内化,形成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日积月累就能逐步稳定、转化,形成智能。所以,安排好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节课我设计了“认一认”、“画一画”、“变一变”、“猜一猜”、“比一比”的分层练习,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得成功的乐趣。
1.教学设计与生活联系还不够紧密。
数学学习的价值很大程度体现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上,文林小学的徐老师这方面做得很好,将面纸的规格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2.练习的深度还不够。
练习不是为了练而练,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它的价值,追求高效课堂,练习也是重要一部分,设计练习时可以考虑这个知识点的后续教学,将后续教学的难点分散一部分到本节课。
3.沟通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比较粗糙。
在指名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相同之处后,应该让学生一起再说一说。动画演示将长方形的长越变越短,当和宽一样长时就变成正方形,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知识点一带而过,其实在练习的“变一变”中可以再提一提,强化一下认识。
4.教学智慧有待提升。
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多,所以不确定因素也很多,不同的班级操作过程不尽相同,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不变的,如何有序组织、合理评价学生确实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有随机应变的本领。通过这次上课活动,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要多向名师学习,注重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提升。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四
有幸参加了市小教培训中心举办的作文教学培训班。昨天是第一天的培训活动,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一天坐下来,五六个钟头,腰背多少有些不适,但心中却是充实的。
夜深了,思绪万千,无法入眠。
想的最多的,竟然是个人成长的“写作”历程。
小时侯,父亲是晓师的语文教师,三年级起,他就要求我写日记。起先,觉着新鲜,每天一篇;后来,不知要写些什么,变为周记;再后来,成了月记;再再后来,无疾而终。好在父亲一向开明,并不逼着我去写。
从上初中起,并没有人要我写,我却一天一篇写的很勤。最期待的生日礼物,便是一本硬壳的有着好看印花的日记本。到了读师范时,居然一天不写便无法入眠。工作后,可写的东西更多了,日记本越积越厚。
生了孩子后,开始写“宝宝日记”。没写几篇,被婆婆发现了,坚决不让写,说会伤了眼睛、累了身子。老人的话不敢不听,只好停了。开始几天很不适应,毕竟是十多年的习惯了。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人也懒惰了。一晃孩子十多岁了,日记的事儿再也没续上。工作后,写了些论文,在省市区级都获过奖。后来,论文满天飞了,便没有了兴趣。
有段时间遇到些事,居然写起诗来,在乡镇杂志上发了十来篇,因为停刊,也便歇了手。
有时候,有感于时事,便写自己的想法,拉拉杂杂的,怕树敌太多,只自己看看。
现在的我,经历了一些事情,心态平和了,少了些棱角,也不想去争什么,便又记起了曾经的梦想:写故事,为孩子写故事。只是还未曾好好的思索,不知该从何入手。
可能是家的温馨滋长了我的懈惰,真的应该做点事了。
我做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头疼的应该就是作文教学了,特别是身处农村,学生占有的读书资源和素材极少,作文的实际操作更加困难。为了能更好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学校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一次作文教学座谈会,一次增强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也方便教师之间就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下面就座谈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写,主动想写,而不是被动的应付。其次,要坚持上好作文课。课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例,时间充裕。在这些时间里,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作文技巧、写作步骤、修辞手法等常识。
留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要让学生耐心细致,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作文。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叫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口述,教师亦口头指导修改。2、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描写能力。学生不会观察,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更不会描写对本来熟悉的东西,描写不出特征来。针对这些重大弱点,教师要下力气,费很多时间进行培养训练。3、提倡学生坚持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写作。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慢慢进步的过程,仅靠课堂上或在学校里的努力仍然不够,因而我们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只有在写的体验中,才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量,提升他们的思维整洁程度。
4、教师要积极的做好学生作文的批改工作,学生和老师花费那么大心思完成的作文需要同学和老师的认真对待,特别教师的批改直接关系到学生再次写作的积极性。老师应该从眉批、段批、总评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方便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改正进步。
5、教师批改后剩下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作文的讲评了。事实证明认真负责的作文讲评是学生作文水平进步最快的环节,而没有讲评这一环节,就意味着你之前所做所有努力都白费了。作业讲评时,可以选取写的很好的作文做为范文,师生一起分析为什么写得好。再找出写的差的同学共同的主要问题一起探讨,切记单个打击同学,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是块硬骨头,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将其击破,弄懂题意,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五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小学生在竞赛的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化,让低年级小学生易学易懂。让低年级小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让低年级小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应用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我特别重视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突出学以致用。根据数学的内容和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联系,将数学知识融化于生活实践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如果总是把数学知识枯燥地呈现给他们,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会逐渐枯萎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性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我每次在讲授新知识时,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低年级小学生创造一个和知识有关系的情景,尽管有时的情景不是很贴切,但是学生木们不但没有介意,反而对学习数学知识却是兴趣盎然。
低年级小学生非常关注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度和表扬度。我想:作为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赏识表扬夸奖对于他们的成长还是很有利的。作为老师,看到你的学生的进步,一定是很欣慰的。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六
20xx年3月21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大同县教育局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听了县优秀教师赵君老师的公开课,授课内容是五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一节,真是受益匪浅。从开头的导入一直到最后别致的结尾都深深吸引和打动着我。
首先,在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我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作为青年教师,我认为我一定要时刻秉承新课程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一、注重语言艺术,时刻记得德育教育。
听了赵老师的课后,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她的语言让我无比佩服,一句“数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简单”就贯穿了一种数学简单的概念,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在战略上藐视,而少去了对数学的恐惧,以致更轻松的学习。赵老师常说“你们太棒了”,“你们比老师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你们跟数学家想在一起了”,对学生的这种鼓励性的语言特别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赵老师也不是一味的鼓励学生,有时她也会强调“同学们,回答问题要干脆、利落”,“腰板都挺直了”,这正是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她非常注重孩子们上课时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最后,赵老师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她说:“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学得更有劲儿!从这些话语中,我知道了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语言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注重课堂细节,关注每一名学生。
在讲课过程中,赵老师有一次故意出错,这一错好处可真是不少啊,既能引起走思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收回心,重返课堂,跟上老师的思路,还能让正在听课的学生记忆更为深刻,让所有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对”的含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到每一名学生,把每一节课组织好。
三、学会融会贯通。
在开始创设情境的时候,赵老师让学生回忆了二年级“组”与“排”的概念,在后面拓展提升时,又用到了四年级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将小学知识柔和起来,融会贯通,这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四、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今天,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回忆课堂,赵老师讲到让一列学生站起来,突然那个学生似乎不懂了,老师就突发奇想说难道你要组一个长方形吗?这一问,既缓解了尴尬地气氛,又使学生不至于感觉自己犯了错误而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刻意去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为课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节课,好的开始固然重要,而精彩的结束也是画龙点睛之笔,在课程最后,赵老师设计了一个六乘六方格,里面填满了字,最后赵老师用坐标的形式将“认识你们很高兴”一句话表示出来,一方面为学生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检测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跟学生很好的分别语,让每位学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为整个课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最后,受领导启发我思考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我的学生到底应该成为“小鸡”还是“小鸭”呢?我想,还是应该让学生们自食其力,自己探索,自己去“找米吃”,不要像那木头一样的“小鸭”,每天张开嘴让我去塞,那样总会有一天塞不进去的,而怎样能让我的学生变为“小鸡”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好习惯。
我想,作为一个支教生,我会在这仅有的一学期的时间中,尽量去让我的学生变为“小鸡”,我会力求去做一名教育家而不是一个教书匠!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七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不论是教材内容精挑细选的课文,还是广泛的课外阅读书籍,都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学与精神食粮,增加知识的力量。课文阅读尤为重要,课内的教材资源总是有限的,现在语教学正在提倡由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就是要将孩子从课内的有限阅读引向大量的课外阅读。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具体实践中,做到:图文并重;带着问题读书;动手动脑相结合;养成朗诵习惯;读写结合;读说练习,就能解放学生的思维禁锢,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学生多读,忽视引导学生们寻找好的读书的方法,忽视读书形式的变化,忽视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也是不可能达到预定的效果的。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低年级阅读教学。
低年级的课文插图特点是:与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吻合,注重情境的创设;插图图形精美,富有儿童情趣;插图是与课文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使插图成为理解内容的契机或突破口。由于这些插图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学生描绘得非常生动,而且极富想象力,紧接着要求学生读课文,讲讲课文中幸福具体所指,学生回答得很到位,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再研读课文,学生对课文的重要信息就有了两次深刻的体验,精美的图片能激起学生兴奋灶,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对幸福有了初步的认知!这说明,在低年级展开阅读教学,就要图文并举,这才符合低年级年龄段的阅读特点。
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话就是教训那些做事不专心的人的,用在教学中,也就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用心阅读,做到心到口到手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认识事物。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孩子们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室的一角安排了一个阅读角,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挑选翻看。创设了一定的物质环境后,良好的心理环境也应注重,不强制他们看这本或那本,也不规定长时间的阅读,让他们随时凭着自己的兴趣、需要、爱好去阅读。现在,在“读书时间”走进我们班,你会发现:全班同学都静悄悄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读手中的课外书;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干部出来组织大家,是书把大家紧紧地吸引住了。在家里,我希望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读书气氛的家庭环境,家中随处可以看见书的踪影;还要在家中专门安排一个安静的角落,如小书房;还要每天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如在临睡前让孩子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还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看书阅读,让孩子从现在起受到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而对书籍产生兴趣,让阅读活动成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就像他们需要水和食物那样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在家中的阅读养成需要家长的配合,这对家长来说是要付出一定精力的,尤其对一些不爱看书或识字不多的家长特别困难。我就送给家长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们通常是有学习活动的外部兴趣起步,逐渐产生对知识,技能本身的兴趣。儿童需要大量接触不理解的东西,才能感受更多的东西。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背诗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最后对阅读充满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听故事比对读故事的兴趣大,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经常召开各式各样的“故事会比赛”在阅读课上来讲故事,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讲。
古人曾云:“开卷有益。”事实正是这样,读书愈多,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书籍促进人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所以,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变成真正的悦读!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八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了一道习题反复讲反复练,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在课堂中我们经常限制学生,不让学生动,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适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以无意注意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有目的的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去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如10以内数的认识从内容上看是比较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每节课安排一个摆小棒的活动,创设认知情境,如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出一座房子用7根小棒摆一条鱼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恰当的引入了新课教学。
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新知的形成过程,从而进行巩固运用。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依赖于适当的经验,尤其是学习起始知识更依赖与亲身经验,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他们充分感知知识形成的具体经过,从而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
如教学9加3时,先要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摆出9根和3根,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想把几凑成十?想把9凑成10该怎么办?这时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边摆边思考要想把9凑成10必须从3根里面拿出一根和9合在一起凑成10。或者想把3凑成10就要从9里面拿出7根小棒和3合在一起凑成十。通过动手摆小棒的过程学生掌握了凑十的方法,既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这样从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学生会感到亲切且印象深刻。
在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理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都能得到相应的表现和发展。学具操作比教具演示的教学效果更胜一筹。
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要求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先请学生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图提问:“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吗?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吗?长方形的边有没有一样长的?”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检验自己的看法对不对。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饶有兴趣的沿虚线对折比较边的长短。最后得出结论: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边一样长。教师的的引导为学生在动手操作与思维训练中架起一座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的同时,发展思维。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中,动手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将操作、语言、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九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时,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等诸多因素对教学工常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主要从课前准备入手。课前准备主要有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
一、教师准备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师用书,把握新课程标准,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其次,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充分的教具。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外,还制作了0到10的数字卡片、圆片、三角形、小正方形、小旗子,10以内数的加减法算式卡片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这些简易的教具边摆划边讲解,边讲解边摆划,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现实的物体数字化,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其三是要课前一分钟侯课。课前一分钟侯课的好处是可以提醒和督促极少数好玩的、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还可以将全班学生的学习意识集中起来,使学生都进入角色,如果不课前侯课,等待上课铃响了再进入教室,上课气氛显然是不一样的,有跑动、有吃的、有大声喧哗的、有急急忙忙从桌框里拿学习用具的,这和老师提前一分钟侯课的氛围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坚持提前一分钟侯课。
二、学生准备。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教学常规还不是很懂,缺乏学习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根据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我教给学生上课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如让学生课前一分钟拿出自己的数学课本、练习本、削好铅笔、摆好学具,这些看似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环节,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常规之一,又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一种良好养成教育。
其次是学生学具准备。开学前,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圆片、数字卡片、三角形、正方形等学具样品一份,让学生带回家和家长共同完成学具制作,有了这些简易学具,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跟着老师摆、跟着老师说,让学生自己边摆边说、同桌互摆互说,形成了一个动手、动脑、动口的三位一体的有效教学活动,即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学懂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总之,课前准备是整个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再也不用发愁不会写。
总结。
了!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十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1、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一个故事情景:孙悟空、猪八戒分饼,最后只剩下1块饼,怎样才能平均分成2分呢?这样自然的引入到新课,先请学生猜每人分得多少块饼,再实践操作分一分,分得半块就要用分数1/2表示。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动脑,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知识的过渡水到渠成。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顺利地直观地完成了预设目标。
2、这样的环节设计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但并非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才能收到预测的效果和目标。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学完后,在班上组织了“小小商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当售货员或顾客,使每个孩子对人民币的互换以及使用都更加熟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1、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在学习相遇应用题时当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后,有出示这样的练习:王师傅开着客车从甲地去乙,每小时30千米,同时李师傅开着货车从乙地去甲地,每小时40千米,经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当学生正确解答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王师傅,你停在相遇点向前看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要是王师傅回头看呢?如果换成李师傅你们还有什么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自己提出不同的叙述方式的问题,加深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活动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题的兴趣;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圆柱,体验圆柱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动手用尺子、绳子量一量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然后用剪刀剪开圆柱的侧面进行观察;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这种的自主探究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的和每一项活动的目标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新知识探索活动,要认真观察活动现象并分析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与所学新知之间的关系,积极思考活动对解决的问题启发和帮助作用。促进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和发现,以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老师的讲授,还要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包括小组交流时时同伴的发言。要学会从同学的发言中吸取好的、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的积极因素。
5、培养学生自觉修正、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整理、自觉修正、合理构建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在每堂课的最后教师要舍得留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修正自己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十一
一趟好课涉及方方面面:学生观、数学观、教材观、教学技巧、教育智慧、学科素养……每一个要素都可能对一堂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这些要素毕竟还会有主次。倘若非得从这些要素中提炼出最重要的一条,就目前笔者的切身体会而言,我更愿意给出这样的见解,那就是:一堂好课,应该是数学教师全部数学素养在某个特定课堂情境中的自然挥洒。正如我所坚持的,好课应该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有人总是留恋、感叹于优秀教师挥洒自如的课堂风范和教学艺术,被其深深折服与感染,并试图将其“原样”复制,让这份精湛和美感同样绽放于自己的课堂。然而,无数类似的努力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撇开优秀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技术、智慧难以简单“克隆”之外,更深层的问题是,大家忘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往往不是教师教学技艺与技巧简单叠加与拼凑,而是其多年来学识、功底、经验、技巧、智慧、个性乃至人生阅历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种自然勃发与流淌。在某种意义上,优秀的课堂其实并不完全具备“可分析性”“可解剖性”。因为,它本身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是执教者众多优秀品质通过无疑是整合后,有内而外的一种散发。你很难理解地做出解读,诸如“这一环节为何要如此设计”“面对这一教学现场,他为何要做出如此引导”等等。事实上,有事,即便是执教者本人,他也未必能就这些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很多时候,课堂中的诸多细节和火花,对他而言,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换言之,那是从他们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无须言说,更无以言说。
不,我认为,我们无须如此悲观!
好课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既如此,那么,与其站在这股清泉的最下游,坐以赏其美妙的泉姿与乐音,倒不如溯其流而上,去其源头活水处,领略其最初的姿态与原动力。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撇开一切外在的干扰因素,触摸到最真实、最本色的风景。
我们常听人告诫:想被人学习,切莫仅习其一招一式。学其形,更要得其神。那么,作为一堂好课,其内在的神究竟在哪儿?笔者看来,无它,唯教师的精深学养而已。
练武之人,最高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深厚的内力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气魄。教师的内力在哪儿?不是华丽的语言或精妙的教学技巧,而是教师本身精湛的学科涵养,以及将其自然转化为教学影响力的智慧。不妨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十二
2.数学方法只有真正理解它的来历,才能灵活运用!
3.对待数学要处处留心!
4.掉队是危险的!
5.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
6.专心听讲加上用心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7.学习是一种责任!
8.回顾与反思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方法与途径!
9.记住:数学可以使人更灵活!
10.“精益求精”是数学的一贯追求!
11.数学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12.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数学学习变得更轻松!
13.数学是神秘而有趣的!
14.“画蛇添足”往往弄巧成拙!
15.有序的思考,可以使你做出快速反应!
16.将探索与发现进行到底!
17.学习数学要养成严谨的风格!
18.人贵有志!
19.专心听讲是用功的表现之一!
20.你近期的表现,有点儿让人失望!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十三
星期一,我早上6:30起了床,大声的把妈妈爸爸叫了起来,妈妈马上就开起煤气做早饭。吃了早饭我就去上学了。然后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的`课上得好好的,突然,老师的手机响了,我们吓了一跳啊!
再然后,老师大叫一声:“胡湘杭,你爸爸叫你回去。”我一跑到家,我吓了一跳,设计师叔叔来我家做改装。后来我又下了一跳,后面,妈妈在叫我:“过来!”妈妈告诉我:“我们家要变样了。”
设计师来计费了,谁知到,整整花了673元啊!!!妈妈后来给我钥匙,叫我去开门。门一开开,“啊”,我大叫一声,:“妈妈,过来看!”妈妈爸爸一过来,也大叫一声:“哇塞”今天真好,我家好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十四
单位名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知识点,在解决问题中都要写出单位名称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单位名称,却忽视了利用单位名称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下面案例也许会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案例:为什么这里的单位不一样。
内容: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例题:(用情境图的形式呈现条件和问题)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表演,每个方阵8行,每行10人。这样的三个方阵有多少名同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8×10=80(人),80×3=240(人)。
方法二:3×8=24(行),10×24=240(人)。
方法三:3×10=30(人),30×8=240(人)。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三种方法,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后,有学生回答:方法一和方法三的单位都是“人”,方法二的单位是“行”。
教师抓住这个信息追问:对呀,为什么这里是“行”了呢?
学生回答:因为方法一用8×10是求的一个方阵多少人,3×10是求的3个一行有多少人,所以单位都是人,而用3×8是求的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所以单位是行。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了学生生成的问题,利用单位名称的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进而理解了这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单位名称虽小,但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通过单位名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不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单位名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单位名称的变化来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十五
早就和师傅约好,周一午时上师傅两个班的课,让师傅听听我的课,并给予当面指导。为了上好这堂《消化和吸收》,我准备了一个星期才自信满满地上了台。这两堂课的体验及师傅的点评和指导,让我认识到:
1.预想和实际不一样。
我所上的这节课是《消化和吸收》的第二课时,资料众多,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作铺垫。于是我设计复习检测的时候,特意安排了“拼接消化道挂图”和“补充消化腺名称”两个环节。我预想同学们上节课刚学习过各个结构,理应对这两个环节游刃有余。我打印好了各部位的图片并裁剪好,还准备了胶带,尽量避免所有浪费时间的情景。但实际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这两位同学一开始并不能明确分工,而是浪费了资源,效率极低。另外,填写消化腺时,由于两人都不确定,当堂讨论,占用了很多时间。所有因素使我复习环节长达15分钟,严重影响了本节课主要资料的讲授。所以,预想的情景也许与实际状况有很大出入,需研究全面所有可能性,合理安排课程。
2.听老教师的课至关重要。
之前去听某位生物教师的课,这位教师很谦虚,连连说自我是常规课,没有借鉴价值,并告诉我总听课没什么帮忙,知识点就那些。这些话曾一度动摇我听课的心,我在继续听课的同时也一向在思考到底有没有意义。直到这次上课我才懂得听课多么重要!若不是师傅课间的仔细提醒,我不会意识到有两处需要总结强调的重点而我没有设计到。若不是师傅耐心告诉我她讲课的方式,我不明白还能有很多节俭时间的地方能够改善。这便是有经验的师傅和无经验的我的思维差别。而条件原因,师傅听我课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仅有多听老教师的课才能学习到这些我没有注意的点。
在第一节课中积累到的经验教训,我很好地在第二节课中进行了改善,在师傅的提醒下,第二堂课时间把握的不错,最终还留出了写作业的时间。我想,一堂优秀的课便是这样一遍遍练习、一遍遍改善而构成的吧!这两堂课让我受益匪浅,相信在师傅的指导和我的努力下,我会变得越来越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篇十六
通过为期五天的见习实践活动,我终于明白当好一名人民教师并非是一时半刻的事让我感受到老师的智慧与勤恳,更让我体会到当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所要面临的挑战,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的体会及所做工作。
以前的我觉得小学老师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职业,应该不难的,只是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知识而已。可是,当我以一个见习老师的身份去学校工作的后,我才明白这份工作的艰辛与感动。几天下来,我听了一些课,不得不佩服这些小学老师,他们的授课方法与管理班级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小学是基础教学,好的老师真的对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很重要。听第一节数学课时,我就不由得在心里赞叹:老师的板书写得真好。正如众多的老师所说所说的那样,授课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结合这次遂北关小学见习活动,细细体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恰当。因为老师授课的时候,不单只要按照自己备好的内容来传授知识,同时亦要应对学生的突然提问以及随时为学生提供解答技巧。之前,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备好课,按照自己思路授课就行了,但后来发觉自己许多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很难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基准。
此外,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给我感受颇深的是:教师的角色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变换,进行合理地调配。这几天的实践活动,发觉这里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点是:教师很善于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把课堂的气氛弄得挺活跃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一个成功的教师不是重在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引一条学好知识之路。另外,这次实践活动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面对不同年级,教师的重点也应该随时转换好授课重点。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应该知道,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教学目标应该重点放在教学生认识生字及其方法上,不要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小学三四年级处于小学的中间阶段,重点是认识词语,加强阅读能力,而不是浪费过多的时间教学生认字、识字。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好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同学们的阅读技巧以及写作技巧上。
此外,我亦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作为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作为学生们的朋友,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作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要想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了解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去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立懵懂地听,不理解教学者的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见习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师是如何对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但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释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习惯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一是积累宝贵的经验,更有利于灵活应用到自己未来的工作中。
在听完其他教师的讲课后,最好自己能思考一下,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提高自己。此次见习我充分抓住了这一点,摸清王老师的教学风格及学生的听课习惯,才使得我后来的讲课与学生们无障碍的交流和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次的见习让我受益匪浅,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这段时光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我会做的更好,感谢保山学院组织我们见习,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更要感谢北关小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17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