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3:04:03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模板17篇)
时间:2023-11-10 13:04:03     小编:雅蕊

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写总结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感悟和体会。掌握一些情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一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在开展相应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授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基本技能等等。汉语言文学在我国的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培养起文化悬窗方面的专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汉语语言文学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汉语言文学能够传承我国的人文精神,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组成内容。在我国民国时期的一些汉语言文章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通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开阔国民的人文情怀,增强国民的人文素养。

在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和赏析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意境,作者在进行写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于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古诗是最能够体现汉语言文学意境的文体,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够营造出非常好的意境,让自己的诗歌和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二

以课程和教师作用为出发点去考虑,后现代教学大力提出去中心的平等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去中心就是不赞成一学科知识、教师为中心,反对教师权威、教学控制,并赞成教学中师生的平等互动关系。美国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并不要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并且,教师要求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研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共同创造知识,发现新的自己。多尔提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平等成员关系中的领导者,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并不等于无视了教师的作用,而是将教师的作用从新整理,从外在与学生的情境转向与情境的共存,权威也随之进入其中,教师应该做到自己是情境设计的领导者,而不是学生课堂的专制者。

法国哲学家利奥塔作为后现代主义大师从现代科学技术,值得一提的更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对教师作用所发生的重要变化进行认真探讨,并在专著中强调现在,所谓的传播媒介并不完全是在一群沉默的学生面前讲道理,由助教回答制定的问题,并协助探讨实习作业,学术知识已可以演变成电脑语言,传统教师的作用将被电脑记忆库所取代,教师的教学也将委托给链接传统记忆库与电脑记忆库的机器,并且学生在终端机前可以随意取用,但是,利奥塔又指出,传统的教学法没有完全失势,学生仍然必须从教师处学习一些东西,不是学内容,而是学习终端机学习的方法。

以教学过程的认识为出发点考虑,对话是后现代教学的核心内容。作为知名的现代教育学者美国的罗蒂阐述了对话理论,这种对话理论的要求对话者平等、开放、富有创造性,具有多元价值观。我国教学论研究者钟启泉在《对话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中引用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论述是: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同新的世界进行交流,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所以,学习的实践是对话的实践。在课程与教学层面,对话的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尊重、理解自己的人性差异,从而学会区分所学文本的差异性及文本中所描述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鼓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性差异,作为一个后现代的合格教师来讲,要鼓励学生的语言艺术、文学、科学和社会学进行自我提高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对话。

后现代教育重视对话中的语言运用、达成理解、思想观点的融合,尊重人性及其个别差异,解释创新、平等关系的观点,体现了教育人、民主平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内容上,后现代教学的选用的是阐释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传授式和促进式教学方法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阐释教学方法不是仅仅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是带着开放乐观的心态,不断开辟新的学习道路,将学生带入真理的日益深入的情景中。将传统的教条主义规范进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删取方式用在后现代化的教育与事业上,怎样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得以表现出来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完全地体现出教学目的在于创造意义,赞成所有创造性的行为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站在教学评价的'角度去考虑,后现代教育者认为世界走的是多元化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整体,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不能用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此同时,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因此,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赞成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主张采用自式评价和档案袋评价法。派纳在《什么是课程理论》中多次打击标准化考试的弊端,他在里面阐述:可以较少依赖标准化考试,而更多的采用档案袋和其他收集学生作业的方法,并且具有各种不同兴趣的个人,包括家长、社区领导以及教师和其他学生构成的委员会来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正在开发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档案袋评价法正在火热进行,显然是受后现代主义教学评价理念的影响。然而,我国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差距性比较大,客观并科学地建档相当困难,评价时学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难操作,需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有,档案袋评价法在我国的发展有了阻碍因素。

后现代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在教学上的一些理念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行为。

计划主义就是比喻那种把计划看做先于行动而制定的东西,并且不能有什么改变的,这其实是一种独行武断,它使课堂教学成为知识单向传递和被动接受。而合作性计划是教师、学生和课本之间可以建立相互合作的学习关系。

多维性赞成在互动的对象上要变一维为多维。也就是要打破原来那种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单一化格局,积极倡导一种既有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格局。教师要重树权威,变换组织形式,使得学生可以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

在现实的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育实践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弄懂了教材的知识,但知识并没有与学生的精神的完整性、经验的完整性联系起来,并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联系起来。知识没有转换成学生的精神食粮,没能与学生的内心勾连。所以在教学当中要重新认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多知识的理解,使知识尽为己用,终身受益。

占有式学习,是把知识当成现成的、在手边的,无需进一步操作的东西,是把现成的知识作为一个物装进自己的口袋,是一种简单的占有,而存在式学习则把知识当成是上手的东西,这意味着人要与知识进一步地打交道,这样学习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它要求人的一系列活动。要求学生从内心里有对学习知识的渴望,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为其今后的道路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后现代教学思想不管是在教学理念、课程计划、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上,都让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考虑,挣脱传统的束缚,开创新的途径,我们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将会有新的突破,在培养具有现代人文意思和实用技能的专门人才中起到的作用可用这是一次思想的革命来形容。

参考文献:

[1]袁桂林.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特征[r].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专题报告会,20xx.

[2]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三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各高校文科基础性专业之一,它的发展历史是十分悠久的。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需求的人才类型也有所变化,由传统型向应用型和复合型方向转变,这无疑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但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用的技能和鲜明的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的世纪我国在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迅猛发展,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同样也给传统的人文学科造成不小的冲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载体,但是其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我们很难做出较为专业的定位。

1.学生认同感不强。

汉语言专业这门课程的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它没有涉及到专业性强的领域,相对于一些理科专业来说没有形成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很多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都怀有无奈、被迫学习的心情,常常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在很多学生看来是自己选错了专业,他们很少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工作机遇和发展空间。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少有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致使最后这些学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很薄弱,缺乏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更加缺少对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2.专业课程设置不全面。

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专业性要求很高,要求学生要掌握比较多的文学知识,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做到这一点,追根溯源是由于学校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全面、不合理,没有给与这一专业足够的重视,课时量较少。另外,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很少有上实践课的机会,枯燥乏味的知识传输使学生对汉语言专业失去兴趣,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文化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掌握得很不理想。

3.考核制度存在漏洞。

很多学校只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判定一个学生是否可以毕业,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够合理的。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很多大学生经常逃课,但是到最后却都可以顺利的拿到毕业证书。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学生考试的试卷大部分的试题都是概念性和基础性文化知识,只是需要学生在考前加以背诵就可以通过的,学生不必对专业知识有任何拓展和延伸。因此,这就导致不良的恶性循环,很多学生根部不在乎教学过程,只关注最后的考试结果。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本专业的教育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基本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程体系的调整。

传统的汉语言专业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传授上面,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知识型人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人才结构有所变化,那么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相应的做出调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调整需要遵循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根据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学校应该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对于文学课程的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对原有的陈旧的文学史观念加以调整,力求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艺术感悟能力都是本专业需要培养学生重点内容。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根据不同的科目本身的教学特点以最科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如现当代文学可以开设一些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古代文学可以根据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体形式作为讲解的线索;外国文学可以以作家作品的讲解形式为主;文学理论和美学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等。

(2)在一些演讲类的语言课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之协调发展。语言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则以应用语言学为主。

(3)在写作课教学中无疑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的文化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社会上需要很多写作人才,然而对于毕业生来说,既有写作能力又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是比较理想的。传统的写作课只是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授,要改变这种教授模式,着重于培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提供多种写作形式的教学,比如新闻写作、文学写作、公文写作等,还可以外聘一些比较有名的记者、编辑、作家等举行专题讲座来更好的辅导学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要从根本上改变写作课以理论代替实际的教学模式。

(4)、以实用为原则,有目的开设一些其他的专业科目,比如哲学、宗教、音乐、美术、历史等相关专题的选修课,可以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三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

2.调整传统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要改变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自由的讨论文学作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上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得到训练。

4.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对汉语言专业概念的理解都很模糊,没有准确的定位,我们都知道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物的实用价值,然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状况是教育观念不强、专业性质混乱。因此,如果想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就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去改革,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校整体的办学品位,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最终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在很多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根本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目前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的也越来越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别大致上主要包括语文教师、公务员、营销人员、文案编辑、文秘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较强的口才、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等。所以学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贯彻落实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学生当前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学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样就为汉语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高校应该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探索和改变,不断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明.中国电力教育,20xx(09).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一一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xx(05).

3、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u].中国大擎教学,20xx(5).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四

对于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扎实和专业的写作能力是学生在今后实现正常就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需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写作热情,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为其开展高质量、高起点、顺利实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分析了在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对于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地体现其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应该探索多种教学培养策略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存在的写作基础差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情况,进行必要的写作基础能力训练。如,对写作中条理不清、逻辑结构不清晰、病句、错别字等现象,教师需要继续加强汉语基础知识方面的训练和培训,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增加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不太了解各种常见文体格式的学生,教师要主动搜集一些有关文体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范文的阅读,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文体的写作规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断更新写作教学理念,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写作训练和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写作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2)要不断加强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格式的培养工作,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从而通过日积月累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3)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写作考核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写作兴趣,开展自我学习,将写作能力作为专业必修内容。

在新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改革目标下,如果要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写作教学活动中,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更加重视写作能力的养成和训练,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教学中。从高职院校生源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相比来说都不是很强,学生的基础差异性比较大,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不适应学生的多特点学习需求的。因此,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生的基础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就业意愿等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定不同的学习需求,重视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使每位学生既有学习目标,也有学习成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实现进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来,更好地促进每位学生提高写作技能。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实施分层教学法,开展写作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写作思维,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明确。

在日常的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来写一写有关企业方面的写作内容,如企业策划文案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习需求,教师可进行一定的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法来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状况,并根据日后的就业意向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写作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具体实践中,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在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与组织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学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自我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写作技能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写作学习的课程内容,比如,想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学习,可以多学习一些与贸易相关的文书的写作,而希望进入企业综合办公室工作的学生则可以学习一些与企业文秘相关的写作内容来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使写作知识的学习和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并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潜力和积极性,积极参与到写作学习活动中。总之,介于高职教育的明显特点技术以就业为导向,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尤其是写作教学中,也需要以学生就业为核心,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五

内容摘要:语言作为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进行发展所自然产生的社会现象。汉语言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结晶,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学内涵。随着最近这几年网络文化的崛起和发展,一些生造字和生造词语逐渐出现于网络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在极大的丰富人们的实际生活的同时,网络语言的飞速发展也严重的抑制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

一、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实质上就是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区别于过去传统平面媒介中的语言形式。主要是我国现有的网民们为了可以有效提高网络聊天的效率,或者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需求而采取的形式。它的形式比较简洁、易于交流、便于理解。简单的说就是指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一种语言形式。主要类型包括:数字型78(去吧);谐音型粉丝(fans);字母型mm(妹妹);符号型,"0.0”表示“冷漠”的表情等。

二、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有益影响

网络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事件的播报。网络语言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推广,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得到最大化的普及。网络语言可以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充分的表达说话人的具体表达含义和心理真实感受,并受到青年人的热爱,青年人并将网络语言实际的应用到自己生活中。有诸多的网络语言逐渐被广大的受众群体应用到语言文学中。这主要展现于语文的作文内容中。当前阶段,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出题的过程中,都会选用网络语言,以此来充分表达自身对网络语言的实际看法。而且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传达特定的教育意义,进而全面体现出其设定的社会深意,不断教育当前阶段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充分理解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其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虽然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但是我们也需要将此内容与汉语言文学进行区别的对待,进而全面的减少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造成的阻碍作用。

(二)负面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看似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热点人物或者事件,进而从侧面来具体阐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人们需要对其社会性质的问题加以关注,某一网络词语在一个时间段频繁的出现,其网络语言就可以充分的说明当时的一个事件。例如,“我爸是李刚”这句话曾经非常的流行,在网络乃至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都引起了广大受众群体对事件自身的高度关注,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网络语言之所以会流行,也是因为受众群体对于这一系类词汇的出处的高度关注。当前阶段中,网络已经走进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各个角落,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网络不仅成为了受众群体充分表达自己的实际看法和参与到社会生活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同时也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网络语言才可以如此迅速的进行发展。当前阶段,现有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严重偏离了汉语规范的网络语言,为了可以追求更加新颖的话题和方便,人们在诸多的方面都没有严格的遵循汉语规范。有很大一部分的词语词义被人们所曲解,还有大量的刻意的错别字,这一部分都会在语文教育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的影响。我国的网民的主要群体就是青少年,他们普遍喜欢新鲜的事物并且非常乐于并善于接受全新的事物,他们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并没有比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的特殊阶段,青少年大量的使用、接触网络语言,在无形之中接受了其中不规范语言,非常容易养成不规范表达的恶劣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汉语言学习,必定会造成不良的学习影响。例如,学生在进行实际考试的过程中,在试卷上答死亡的反义词为“扑街”。这比较显著的表明了学生在网络言语的应用过程中形成的错误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也会随着不断下降。网络是虚拟的,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划分其与现实生活的界限,进而全面的进行营造一个语言交流的和谐文明世界。网络语言因为自身的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推广力,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此种简单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文字表达形式,迅速的渗透到了传统的语言文化中,进一步的促使我国的传统语言的功能抓紧淡化。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大对于汉语言文化传播力度,尽最大限度的进行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进而逐渐实现我国的汉语言的经济化转向国际化汉语言文学要注重树立本身的特点,与此同时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扩大影响范围,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网络语言,基本处于一种无人管制的状态。但是在运用网络语言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谨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可以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新颖和乐趣就随便的篡改汉语文化,进一步严重的阻碍了汉语言文学发展。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了现代人的许多观念和习惯。网络时代的来临让人们的阅读更加方便,却无法保证阅读的质量。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经典的阅读方式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各种快餐文化却在大行其道。其实,网络对于传统的经典阅读也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网络时代的阅读方式与经典的阅读内容的结合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来临让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得到数不清的经典著作,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似乎因为获取信息的方便反而忽视了这些信息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快餐小说充斥着文化市场,而经典著作的阅读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如何能够让网络时代的信息便利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表现形式上的冲突。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达方式与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由于获取信息的成本高昂,所以信息的载体———书籍往往倾向于集中记录大量信息,这让书籍的内容“干货”较多。而网络时代的信息获取是碎片化的,人们没有时间、经历、兴趣在网络上阅读大量的高信息量文字,而是倾向于简洁明了的标题化语言和图片视频等易于理解的信息。注意力经济让信息的发布者也倾向于使用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编辑信息。网络时代的信息表现形式与传统的信息表小形式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二)时代背景上的冲突。

网络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速度,以往一个新闻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传遍全国各地,而现在新闻刚发生已经举世皆知。获取新闻比过去更加方便快捷,所以,网络上的信息也多半是正在发生的新鲜事。上网时间被大量意义不大的所谓“新闻”占据,让人们切身体会到了与时代的联系。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在过去的语境之下完成的,讲述的也是过去的事情,现代人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由于时代的隔阂并没有切身的体会。时代背景上的冲突也让经典文学作品不可能在网络上占据主流。

网络上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和廉价了,大量的信息被上传到网络上,人们只要愿意就可能在网络上获取各种经典文学作品。过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只有买书和借书两种方式。买书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钱成本,许多书也未必买得到,借书则要去图书馆。而网络通过电子书和电子商务网站实现了书籍的更好流通。书籍不在需要以实物为载体,任何一个多媒体终端都可以用于读书。甚至纸质书的减少还降低了对木材的需求。

(二)汉语言经典阅读可以净化网络环境。

能够成为经典的必然是在过去的历史中被人们所认可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书籍,这些书籍都在某方面独特的价值,或者是历史价值、或者是文学价值。而如今横行网络的书籍和文学作品中,最后真正能够大量淘沙成为当代经典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这是因为书籍的信息量和价值不足以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所以,阅读经典是一种回报率更高的阅读方式。人们在经典作品之中可以净化心灵、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净化网络上的低价值信息。

(一)将经典阅读转化为网络视频资源让经典阅读充分的利用。

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来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可以考虑利用更受欢迎的信息表现形式。传统的经典以文字为主要的信息载体,读者看来略显枯燥,如果能够改变成影视作品,将文学经典的故事框架与图形声音相结合,再借助网络的力量传播开来,必然会让经典故事焕发新的活力。甚至是说书艺人的表演录像,也比纯粹的文字更能吸引人。所以,将经典阅读的古城转化为观看视频的过程,更能适应网络时代的传播需求。

(二)将课堂变成舞台,提高学生参与兴致。

如果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经典文学作品的故事表达中,将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文学作品本身就有精彩的戏剧冲突和情节矛盾,把文学作品改编成舞台剧能够把文学描写转变为舞台效应,无论是舞台剧的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能够有新的感悟。比如,学生在学习茶馆的时候,就可以组织一场课本改编的舞台剧,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以那个角色的视角来观察剧情的走向。学生在编写剧本、排练舞台剧的时候也需要反复对原文进行推敲,从而对原文更加熟悉。许多在语言中无法准确描述的场面,也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呈现,给观看者更加直观的效果。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首先,由于在表现形式和时代背景上有比较大的冲突,大多数人在网络时代不愿意阅读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同时,网络技术又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内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同时也能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时代与经典阅读结合,可以将经典阅读转化为网络视频资源,将课堂变为舞台,提高学生参与兴致。

[1]杨薇。文学经典中主文本与超文本的同一性及转化的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2).

[2]邢若南,袁玖根。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与传统出版的应对[j].传媒,2016,(06).

[3]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08).

[4]李岚。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6).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七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专业课程,其设置多偏向于语言文学类科目,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教学模式。而在高科技发展的当今社会和各学科整合互动发展,推行通识教育的当下,传统模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在现阶段如何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是该专业院校必须解决的间题,以便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在国际化的环境下,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传播我国的古典文化精髓,为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一)专业课程分布不均衡。

如今的大学课程设置均是以三年时间为设置标准。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学时间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三年级。目前来说为了实现通识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一年级时,虽然会有一定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但是公共课程占了大部分时间。对刚入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其直接从高中的全面学习转换到单一专业的学习缺乏一个过渡适应的过程,从进校开始就缺乏一个过渡时间感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导致需要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才能适应课程,明确学习目的。但是,由于很多的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完成,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科目。此外,如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要求课程设置的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在一门课程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设下一门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需要学生在完成古代文学的基础上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要在语言和文学类课程完成之后再开设。而由于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课程有限,大学二年级基本上才会全面开设专业课程,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遗留或集中安排在了大学三年级。而对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课程安排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化。

就一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来说,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毫无疑间的是专业课程是课堂教学及课程设置的重点。而传统教学安排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大多集中为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但是这对步入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能满足其知识需求,也不适应21世纪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目前,对在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课程的安排比重过大,而实践课程的安排非常有限,在理论和实践课程安排上不平衡,且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如实践课的安排大多采取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实践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一)文理兼修实现通识教育。

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授课重点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如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整个课程以汉语言文化的基础理论为主要设置模式。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实践课程相对是缺失的,以“宽口径”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由于专业理论的特色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无法真正落实。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专业方向课程减少,如只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开设较多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而缺乏针对性人才师资力量的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就会减少开设或者是根本就不开设;而这就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不够鲜明。

因此,在当下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以以“开放式课程”为设置理念,开设新课,改造老课,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对汉语言文学课程要求的核心内容,并开设以能力运用为目标,实现通识教育思路、适应教学模式、多接口课程实践为内容的新课程,以便学生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还要对原有的传统课程进行改造创新,最终实现“课程开放”的目标。

因此,在课程类别的设置中应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纳入设置理念。并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学科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以此为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逐渐替代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重视知识点传授的教学模式。

(二)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步入国际化潮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阵汉语学习热潮,作为一个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有其独特的魅力,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人数还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同时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是在不断增加,但就目前的就业前景来说,在大环境下,就业形势也是很紧张的,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所以如何将就业问题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挂钩,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有利于就业的课程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间题。

所以,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时,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自动化办公中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课程的设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操作能力,实现通识人才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很好途径,学校可以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教师讲课带队进行专业认识教育,便于学生在第一线亲身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课程实践形式,让学生对民间文学或名家作品进行加工、评论或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分制下多开选修课。

目前高校由于课时设置的间题,大多以课内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可有可无,非常有限。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宽厚的知识面是其专业素养的必然要求。为此,高校应该在必修课开设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可以将基础理论课程和有特色的公开课相结合,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点。例如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

(四)士曾加实用性课程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同时还应在课程中重视就业能力的培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锻炼口才、文才、心理教育等能力。由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新闻出版等行业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网络编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要掌握相当的技术能力,如熟练运用word文档进行文字编写、运用语言制作网页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除了大量的阅读,扩展知识面还要经常练笔,尽可能与媒体编辑、记者沟通,并且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专业课开设的同时,这类实用技能性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用性课程以熟练使用办公软件(wps系统,包括文档、表格、幻灯片处理);熟悉各种公文写作;提高英语口语等就业必备实用能力。

综上所述,为扩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通识素养,培养其综合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各高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多样性,重视实践能力培训,打好就业基础。所以研究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八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内核。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卓越教育人才,须将马克思主义学说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主体全面发展:要基于生命和谐性的母语教育;主体自由发展:着重于批判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养成。

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育的独特领域,所培养的是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技能的卓越教育人才。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公民,关键在于教育人才,“人才强教”战略已成为许多教育者的共识。而师范院校是教育人才孕育的摇篮,也是未来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教师培育的重要场域。教育最本质的目标导向就是塑造人,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内核。师范院校本科大学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担负着塑造未成年人群体成为未来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导师角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目标性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理念是相通与一致的。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该学科对学生主体发展具有最为直接、强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以汉语言文学卓越教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切入口,论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卓越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性。

尽管素质教育在中国已实施多年,但对何谓“素质”,“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何在,依然是个回答未尽的问题。而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或许正是对素质教育本质的最好注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彻底解放,人的志趣、思想、道德、审美等精神层面的自由发展。[1]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人从不完全人变成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完全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来看,他赋予“发展”含义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点:一个是个人能力或才能的发展,另一个是人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二者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的实践活动。概括而言,“发展”既包含能力,又包含“社会关系”,所谓能力是指人的潜能素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觉醒,外化(对象化)和伸展所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2]人的潜能素质是沉睡的一股自然性力量,它并不是自然显现的,形成为能力必须经过后天的开发和挖掘,而后天开发的唯一途径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而言还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该学科对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最为直接、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师范院校必须明确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实现未来所任教的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潮对处于成长期学生的浸润与侵袭,客观上要求基础教育学科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与灵活多变的应对能力,才能担当起人格处于形成期学生的人生引领者角色。各个学科的教育人才均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突破学科知识的局限与工具理性的束缚,实现学生精神的全面成长与进步。尤其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文学的力量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感化。

夏丏尊在《文学的力量》一文中指出,“文学有力量是事实,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国就知道拿文学来做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工具”。他进一步指出,《黑奴吁天录》一书使黑奴得到解放,青年人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有因而自杀者,因此必须明确三点:第一,文学的力量从何而来;第二,文学力量的特点;第三,文学对于读者发生力量需要什么条件。[3]我们逐一展开来说,首先文学的力量来自于“具象”、情绪,鲁迅《阿q正传》假了名叫阿q的人,就把中国人胆子小、爱面子、爱虚荣这些人性的劣根性写尽了。其次文学的力量是感染的力量,教训的力量是带有强迫性的,文学的力量是没有强迫性的。文学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这种力量看似绵软却极具渗透力,能够触碰与震撼人的心灵。最后是文學对读者发生力量的条件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共鸣,共鸣于学生而言具有个体差异,若要产生群体性的文学共鸣效应,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在文学世界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必须具备深厚而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充分运用文学的力量完成对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打造。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承担着美育、德育与智育的人生发展的多重任务,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是和谐发展,身心高度一致的生命和谐性,基于生命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学科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形式。

近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浪潮中,关于卓越教师的探讨较多聚焦停留于教学技术层面,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在塑造人,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的教育核心。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审美、思想、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真正的教育改革须从施教者接受师范教育时开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作为培养未来语文教育人才的重要专业,起着塑造学生人格、引航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只有师范院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卓越教育人才,才能最终落实基础教育阶段对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终极目标。因此,“主体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共同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范”也,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陶行知主要从教师知识储备与道德养成两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角色进行定位,而对后者因为要求的模糊性、笼统性往往容易被搁置。语文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授,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被拆分,语词与常识教学的碎片化所导致的语文教学“去意义化”问题日益严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与理性思考力惊人地匮失。语文教育缺乏对后者心灵与现实人生的观照,会导致语文向碎片化的困境沦陷。爱因斯坦认为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将无法使人类获得真正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因为生活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却无法造就和谐的人格,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狗。[4]卢梭也反对教师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做人的观点。实现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从知识、人格两方面都进行着力。传统学校教育多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等智力层面素养的形成,对情感、品德以及人文素质等社会化内容关注不够,不利于教育实现培养有知识、有智慧、懂节制、有完善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因此,语文教育要从常识化教学向内涵式教学发展,解放语文教育,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重新阐释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这是汉语言文学卓越教育人才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时代使命。从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对学生进行生命精神启蒙,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观、高尚的审美观与豁达的人生观,成为现代社会知识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古往今来,关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力与自由精神的论说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一命题蕴涵着深刻的平等意识与民主精神,打破固有的师生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让学生从师道威权的强者意识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应该成为未来“卓越教师”的基本价值标识之一。在基础教育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教育毫无疑问担当着塑造学生人格与平等意识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显与隐两方面的道德渗透,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对人类灵魂的塑造功能愈益突显。但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的要求往往又不可避免地与教育自身的强制性产生冲突。如何协调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与教育规训的冲突,让学生在教育规则内实现主体自由发展,这是每一个汉语言文学卓越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教师是塑造自由行动者的人。为人师者须保持心灵的充盈与丰润,才能让充盈与丰润撒播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用富有生气的思想震荡学生的心灵,用机智与幽默唤醒和解放学生的思想。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自由思考才是通向教育目的的出发点。但思想的自由与学校规训的强制性不可避免发生冲突。康德在《论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教师对学生驯服的强制性和儿童自由能力的运用相悖,所以“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因为强制是必需的。我怎么才能用强制培养出自由来呢”。尽管康德并未言明问题的出路,但他却谨慎地提醒,“教育必须带有强制性,但绝对不能是奴役性的”。[5]卢梭尖锐指出,传统教育很可能得到的是“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充满学问但缺乏理性、身心都脆弱的儿童”。[6]如前所述,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碎片化教学扼杀学生的独立意识与质疑精神,教学无法唤醒与解放人的心灵,教育工具化趋向的强化正是对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精神的限制。一个不容忽略的现象是,教育推崇理性与科学的力量,与日常生活、人的自由世界已渐行渐远。教育陷入极端功利主义话语危机,拯救与解放人的心灵,恰恰是当前卓越教育人才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牛利华指出,现代人的异化状态已被确证为一种事实,在教育中体现为:人被教育所驯服,被迫直至甘愿堕落为手段,丧失了其内在的价值与尊严,缺失了自由和创造的维度;在现实生活中,功利化的教育追求置换了教育“培养人”的精神内核。[7]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本应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要实现起来却是举步为艰的。我们须切记,教育不是让人匍匐于教育威权之下,变成一个奴颜婢膝的被施教者,让人思想空洞与机械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尽管富有知识,但却是一台内心残缺的知识机器。语文教育应该通过种种文学或文化现象的探讨,允许学生发出思辨、质疑的声音,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自由思想。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卓越教育人才,须将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实现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培养卓越教育人才不唯功利性,以高远的教育目光放眼未来,造就一大批精专而又基础扎实、思想解放自由的教育人才群体。在卓越教师的培养探索中,我们还必须打破一种固有的思维与成见,即认为“卓越教师”就是教师群体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教师,仅是少数者的荣耀与专属。卓越教师培养,应追求教师行业整体的卓越化,招募与集聚优秀的教育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并以此产生附带效应,使教师群体普泛性地追求卓越,从而形成整个教师人才队伍向高素质、高层次的渐进与蛻化。

[1]王新宏。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4(2).

[2]王友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多重视域的研究[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5.

[3]夏丏尊。夏丏尊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106.

[4]谢延龙。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56.

[5][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赵鹏,何光武译。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6][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1.

[7]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省察--兼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样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九

萧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且充满爆发力的女作家,有着“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之称。其作品所具有的文学意义是不置可否的。《生死场》可谓萧红早期作品的巅峰之作,由鲁迅为之作序,胡适为其写后记,使其不折不扣的延续了民族精神的血液,成为文学经典。同时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同时萧红作为广大底层妇女的代言人,在《生死场》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对女性生存这一问题作了透彻、深邃的解读。近年来,对于萧红的研究有大热之趋势,萧红小说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不可抗拒的。作为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萧红的各种悲痛经历以及社会大背景,造就了萧红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小说明显的带有女性悲剧意识,但同时又充满了民族情绪,奇特变幻的语言风格组成了“萧红体”。她带有散文性质的小说语言值得各位文学爱好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解读。在21世纪,新的价值标准的评判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足以与巴金、矛盾等文学大家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萧红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或许这才是萧红研究热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是从《生死场》中语言的运用来剖析萧红的写作特色,从中启发现代文学该如何深度挖掘中国文学家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就是本文研究萧红小说的意义所在。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具体、深入、透彻的剖析萧红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萧红的成长过程,小说的创作背景。

然后是《生死场》中散文化特征的解读。

第三是从女性视角,民族批判性来进一步阐释萧红体。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萧红一直坚持用自我的表达手法去书写她对社会的认知。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天地。萧红研究开启于其成名作《生死场》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时鲁迅先生为之作序。1949年之前的萧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评论,代表性成果是鲁迅的《萧红作〈生死场〉序》和茅盾的《呼兰河传•序》。鲁迅称《生死场》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已成为萧红研究的经典性评语。1950――1970年代,萧红研究相对沉寂。1980年代――1990年代,萧红研究呈繁盛态势,一时形成“萧红热”,萧红研究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角度、研究方法,都呈现拓展、多元格局,萧红研究的学术深度前所未有,至今,萧红研究仍是热度不减。

对于生死场这部小说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三十年代以来以鲁迅、胡风等人为代表的'以启蒙和救亡为主题的解读。这种解读角度长期占据着统治性地位。相对于三十年代以来相对单一化、政治化的主题阐释,八十年代以来,生死场的解读出现了多元化、纯文学化的倾向。从思想内容来看,大体有改造民族灵魂、关怀生存意义,女性主义等主题。

1980年代以来,萧红研究的重心是对其文本的研究。大量论文高度评价了萧红小说社会思想价值,如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高度评价了其启蒙性主题。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研究是萧红文本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从小说文体(散文化与诗化)、叙事方式、语言艺术以及审美风格等角度,对其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赵园的《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赵园认为萧红对“情调”、“情味”的追求,规定着其作品“无结构的结构”,使小说“戏剧性淡化”,“化解为散文”。赵园高度评价萧红的艺术个性,认为其艺术个性的完成,是萧红从弱者到强者的证明。周筱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小说学》认为,该作品有郁达夫的自叙传形式、废名的抒情诗笔调、沈从文的散文式结构,又有萧红自己的艺术敏感和细腻清新等特征。秦林芳的《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也是萧红文体研究极有见地的论文。姜志军《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王秀表《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等则侧重研究萧红创作的美学风格。

从文化角度研究萧红,实际上自1980年代已经开始,萧红创作的文化审视与批判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地关注。19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学术界对萧红的文化研究更为自觉、更加深入,出现了一批从文化视角观照萧红创作的论文、论著,拓宽并深化了萧红研究。皇甫晓涛的《萧红现象》一书,通过对萧红主要作品主题的剖析与归纳,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许多问题。逄增玉的《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种,论及萧红时,从黑土地文化精神审视萧红的心理与精神气质。剖视了萧红强烈的反抗意识与生命激情与地域文化的深层联系。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萧红《生死场》的阅读,可以感受到萧红独特的写作视角,本文通过对她内心灵魂的深入解析,了解她的创作个性,挖掘作品中反应出的她的成长经历,通过这些背景,来关注萧红小说对于女性悲剧意识的阐释,对男权社会对女性各种不公平的积极反抗,对传统道德观念发起的文字反击。

《生死场》中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各类女性由生到死的痛楚,是萧红人生经历的折射,在生死场的状态中去寻找萧红创作的独特之处,从而进一步认识萧红体,探究萧红文学对于现代文学写作手法、方向的一些阐释。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生死场》深入解读,反复思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穿插进行,了解文中社会最底层女性的心路历程,生存环境,与作者萧红的成长经历相结合,从而确定论文的立意点,然后大量的阅读外界资料,加深对论题的了解,慢慢确定自己的论文主线,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丰富论文内容。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前期资料收集、系统研究。

20xx年12月底提交开题报告请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20xx年1月中旬根据老师意见进行报告修改,完成开题报告定稿。

20xx年2月底提交论文初稿,请老师给予指导。

20xx年3——5月初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定稿。

5月底完成论文打印、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评《生死场》.鲁迅(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鲁迅.《生死场》序,《萧红文集》(第一卷)[c]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4.聂绀弩.《萧红文集》(第三卷)[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5.聂绀弩.《萧萧落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十月》,1982年第1期。

7.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

9.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江海学刊》,1992年第2期。

10.王秀表《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4期。

11.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2.钟汝霖.反帝爱国的女作家萧红[j].哈尔滨师院学报,1978(3)。

13.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4.聂绀弩.高山仰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教学行业出现了重大的变革,高等教育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也将面对新的机遇及发展。教学已经不仅仅只是专注于专业精英的培育,而是更多的转向大众教育,成就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授汉语言文学时,教师应跟随时代需求,转变教育理念,解决教学问题,研究创新教学策略,深度实施教学改革,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提升,真正的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众所周知,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的全面性发展将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更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还应关注其精神文化方面的积累,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使其能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授汉语言文学时,应响应时代变化,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研究创新教学策略,深化实施教学改革,以此促进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

1.1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而学生则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学生思维受到限制,没有发挥其探究和创新的能力。长此下去,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调动,对教学内容失去积极性,课堂教学水平也将无法提高。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其更加自主努力的学习,展现其探究创新精神,这样才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首要方法。教师应认识到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展现自我,畅所欲言,表达不同的见解和观念,营造出和谐融洽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真正的掌握和领悟文学知识。

1.2运用多媒体优势促进课堂学习。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已经走进了课堂教学中。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促进课堂学习。例如,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运用互联网搜索出丰富的资料和素材,优化教学容量,深化教学知识点,使教学课件生动丰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如,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构建生动的学习情境,依借影音、动画、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将教材知识表现出来,调动学生的五官感受,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师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提升之时,也应对其积极开展人文教育。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文化内涵形成及人文精神的塑造是非常有益的.。它通过自身专业的魅力感染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传承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师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结合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将正确的人文精神及价值观念教育给学生。

2.1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实施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步骤。现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因此,教育行业也将响应社会发展需求,展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培养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重视其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以此促进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升,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创新变革教育理念,联系实际情况,依据汉语言文学学科特点,创新出适合专业发展,满足学生教育需求的教育理念,并做到切实可行的实施。

2.2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实施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时,教学方法的革新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高效完成。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教材知识及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新课堂学习方法,摸索出适合当前具体学情,利于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水平有效提升的最佳方法。例如,在教导学生了解和探究语言规律时,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3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也需要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教师应掌握和理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巩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的教育学科内容。同时,不断的树立学习意识,补充和提高自身能力,研究和创造新的课堂学习方法,促进教学深入改革,以此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总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改进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改革,培育出全面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促进课堂学习、重视人文教育是提高汉语言文学整体课堂学习水平的有效策略。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则是实施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人依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上建议,希望能帮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5]张德礼,徐亚东.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一

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网络既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积极作用,也会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现就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内在关系加以阐述。首先,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越发丰富,使更多的人通过便捷的网络实现阅读,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人群。对于那些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许多感兴趣的外国读者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可以帮助他们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和购买纸质书籍的资金,也可以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品读。同时,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精髓,它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使读者在潜心阅读后产生美的体验,塑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够使他们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对网络环境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识别,真正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精髓进行传承,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其次,网络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消极作用。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空间,它所呈现出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很多读者通过网络进行阅读,虽然更加便捷了,但实际上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读者也会大大降低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难以带来纸质书籍呈现出的精神文化效果。甚至有的学生读者本意是在网络上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但点开互联网之后各种新奇百怪的小说、游戏就会勾走他们的“灵魂”,转而去阅读那些作品,轻轻松松就受到干扰。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心都比较浮躁,很少能平心静气地品读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同时,由于新时期的学生大多思想都比较独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喧嚣的网络环境中,有可能对我国悠久而卓越的历史文化产生怀疑的认识,不利于他们去阅读、感悟,不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的产生和电子阅读方式的出现,使得文字形式的作品逐渐“失宠”,人们逐渐热衷于音像类、有声类的阅读产品,这就使得那些视频资源受到更多的青睐。如何将文字作品转化为视频作品成为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的最佳结合点。如果通过网络实现了文字与视频的转化,在有声环境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阅读效果也自然增强。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不妨调动和组织相关的社团举办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说书评比活动,进行现场全程录像,再将那些评比出来的最佳说书视频资料剪辑制作后传到相关网站,组织和发动学生观看,会受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学校和社团的发动,踊跃报名的学生为更好地表现,也会对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解读上下更多的功夫,更深入地研读和体悟,实现与作者思想的共鸣,这样才能在说书比赛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自然会对这一作品有更深的了解,更好的情感体验,更能领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所要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只有这样,上传的说书视频才会更有感染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观看。使学生产生对说书的兴趣,同时也产生观看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的兴趣,使他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更多地阅读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获得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感受更加深刻的文化精神底蕴。除了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文字向视频的转化,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堂舞台化来吸引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若以简单的文字形式呈现,其将表现出较多的缺点,例如篇幅长、内容乏味等,无法有效吸引读者的眼球。[1]如果我们进行从枯燥文字向舞台化的转化,就可以将枯燥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活灵活现、生动地展现给广大学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而且能在更大范围吸引和带动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留下更加深刻的阅读印象。例如,有的教师就鼓励学生将《雷雨》进行话剧演绎,不同的学生演绎不同的角色,揣摩角色人物的心理,在更美好的舞台体验中体验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文化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对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改编,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辅助完成文学名著的改编,各种灯光,音乐,背景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2]在此基础上,通过角色定位,给不同角色的学生细品作品的时间,让他们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写作意图,要表达的思想,只有细细品读、感悟,才能演绎的更加形象逼真,受到更好的舞台效果,带给其他学生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结束语总之,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受到不小的冲击,只有巧妙利用网络,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传承,才能提高每位学生的阅读效果,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精髓。

[1]李登宇。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简述。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1期:36.

[2]樊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语文建设。2013年08月:15.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二

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育的独特领域,所培养的是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技能的卓越教育人才。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公民,关键在于教育人才,“人才强教”战略已成为许多教育者的共识。而师范院校是教育人才孕育的摇篮,也是未来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教师培育的重要场域。教育最本质的目标导向就是塑造人,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内核。师范院校本科大学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担负着塑造未成年人群体成为未来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导师角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目标性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理念是相通与一致的。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该学科对学生主体发展具有最为直接、强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以汉语言文学卓越教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切入口,论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卓越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性。

尽管素质教育在中国已实施多年,但对何谓“素质”,“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何在,依然是个回答未尽的问题。而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或许正是对素质教育本质的最好注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彻底解放,人的志趣、思想、道德、审美等精神层面的自由发展。[1]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人从不完全人变成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完全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来看,他赋予“发展”含义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点:一个是个人能力或才能的发展,另一个是人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二者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的实践活动。概括而言,“发展”既包含能力,又包含“社会关系”,所谓能力是指人的潜能素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觉醒,外化(对象化)和伸展所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2]人的潜能素质是沉睡的一股自然性力量,它并不是自然显现的,形成为能力必须经过后天的开发和挖掘,而后天开发的唯一途径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而言还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该学科对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最为直接、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师范院校必须明确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实现未来所任教的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潮对处于成长期学生的浸润与侵袭,客观上要求基础教育学科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与灵活多变的应对能力,才能担当起人格处于形成期学生的人生引领者角色。各个学科的教育人才均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突破学科知识的局限与工具理性的束缚,实现学生精神的全面成长与进步。尤其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文学的力量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感化。

夏丏尊在《文学的力量》一文中指出,“文学有力量是事实,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国就知道拿文学来做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工具”。他进一步指出,《黑奴吁天录》一书使黑奴得到解放,青年人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有因而自杀者,因此必须明确三点:第一,文学的力量从何而来;第二,文学力量的特点;第三,文学对于读者发生力量需要什么条件。[3]我们逐一展开来说,首先文学的力量来自于“具象”、情绪,鲁迅《阿q正传》假了名叫阿q的人,就把中国人胆子小、爱面子、爱虚荣这些人性的劣根性写尽了。其次文学的力量是感染的力量,教训的力量是带有强迫性的,文学的力量是没有强迫性的。文学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这种力量看似绵软却极具渗透力,能够触碰与震撼人的心灵。最后是文學对读者发生力量的条件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共鸣,共鸣于学生而言具有个体差异,若要产生群体性的文学共鸣效应,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在文学世界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必须具备深厚而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充分运用文学的力量完成对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打造。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承担着美育、德育与智育的人生发展的多重任务,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是和谐发展,身心高度一致的生命和谐性,基于生命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学科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形式。

近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浪潮中,关于卓越教师的探讨较多聚焦停留于教学技术层面,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在塑造人,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的教育核心。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审美、思想、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真正的教育改革须从施教者接受师范教育时开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作为培养未来语文教育人才的重要专业,起着塑造学生人格、引航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只有师范院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卓越教育人才,才能最终落实基础教育阶段对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终极目标。因此,“主体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共同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范”也,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陶行知主要从教师知识储备与道德养成两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角色进行定位,而对后者因为要求的模糊性、笼统性往往容易被搁置。语文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授,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被拆分,语词与常识教学的碎片化所导致的语文教学“去意义化”问题日益严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与理性思考力惊人地匮失。语文教育缺乏对后者心灵与现实人生的观照,会导致语文向碎片化的困境沦陷。爱因斯坦认为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将无法使人类获得真正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因为生活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却无法造就和谐的人格,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狗。[4]卢梭也反对教师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做人的观点。实现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从知识、人格两方面都进行着力。传统学校教育多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等智力层面素养的形成,对情感、品德以及人文素质等社会化内容关注不够,不利于教育实现培养有知识、有智慧、懂节制、有完善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因此,语文教育要从常识化教学向内涵式教学发展,解放语文教育,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重新阐释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这是汉语言文学卓越教育人才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时代使命。从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对学生进行生命精神启蒙,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观、高尚的审美观与豁达的人生观,成为现代社会知识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古往今来,关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力与自由精神的论说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一命题蕴涵着深刻的平等意识与民主精神,打破固有的师生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让学生从师道威权的强者意识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应该成为未来“卓越教师”的基本价值标识之一。在基础教育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教育毫无疑问担当着塑造学生人格与平等意识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显与隐两方面的道德渗透,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对人类灵魂的塑造功能愈益突显。但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的要求往往又不可避免地与教育自身的强制性产生冲突。如何协调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与教育规训的冲突,让学生在教育规则内实现主体自由发展,这是每一个汉语言文学卓越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教师是塑造自由行动者的人。为人师者须保持心灵的充盈与丰润,才能让充盈与丰润撒播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用富有生气的思想震荡学生的心灵,用机智与幽默唤醒和解放学生的思想。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自由思考才是通向教育目的的出发点。但思想的自由与学校规训的强制性不可避免发生冲突。康德在《论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教师对学生驯服的强制性和儿童自由能力的运用相悖,所以“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因为强制是必需的。我怎么才能用强制培养出自由来呢”。尽管康德并未言明问题的出路,但他却谨慎地提醒,“教育必须带有强制性,但绝对不能是奴役性的”。[5]卢梭尖锐指出,传统教育很可能得到的是“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充满学问但缺乏理性、身心都脆弱的儿童”。[6]如前所述,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碎片化教学扼杀学生的独立意识与质疑精神,教学无法唤醒与解放人的心灵,教育工具化趋向的强化正是对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精神的限制。一个不容忽略的现象是,教育推崇理性与科学的力量,与日常生活、人的自由世界已渐行渐远。教育陷入极端功利主义话语危机,拯救与解放人的心灵,恰恰是当前卓越教育人才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牛利华指出,现代人的异化状态已被确证为一种事实,在教育中体现为:人被教育所驯服,被迫直至甘愿堕落为手段,丧失了其内在的价值与尊严,缺失了自由和创造的维度;在现实生活中,功利化的教育追求置换了教育“培养人”的精神内核。[7]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本应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要实现起来却是举步为艰的。我们须切记,教育不是让人匍匐于教育威权之下,变成一个奴颜婢膝的被施教者,让人思想空洞与机械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尽管富有知识,但却是一台内心残缺的知识机器。语文教育应该通过种种文学或文化现象的探讨,允许学生发出思辨、质疑的声音,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自由思想。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卓越教育人才,须将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实现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培养卓越教育人才不唯功利性,以高远的教育目光放眼未来,造就一大批精专而又基础扎实、思想解放自由的教育人才群体。在卓越教师的培养探索中,我们还必须打破一种固有的思维与成见,即认为“卓越教师”就是教师群体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教师,仅是少数者的荣耀与专属。卓越教师培养,应追求教师行业整体的卓越化,招募与集聚优秀的教育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并以此产生附带效应,使教师群体普泛性地追求卓越,从而形成整个教师人才队伍向高素质、高层次的渐进与蛻化。

[1]王新宏。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4(2).

[2]王友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多重视域的研究[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5.

[3]夏丏尊。夏丏尊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106.

[4]谢延龙。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56.

[5][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赵鹏,何光武译。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6][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1.

[7]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省察--兼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样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三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是推成出新,一个民族之所以独立于世界之中的根本内核就是其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能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主要原因就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汉语言文学就是这种文化底蕴的重要代表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世界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古代汉语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古汉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发展困境,一些文史类的高校在古汉语文学专业方面的招生难度不断增多,高层次人才更是难以培养。现代人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追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方面,应用性的专业受到了极大的推崇,金融、信息技术、外语等专业成为现代社会学生报考的重点,因为这些专业毕业之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今后的生活将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古汉语专业的发展空间比较有限,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一旦进不了国家相关部门,在社会中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二)现代汉语文学也受到严重冲击。纵观我国中小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学生必须将其主要精力运用在数理化还外语的学习之中,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只是集中在应试教学的模式之中,更多的精力主要是应付中考和高考,这时候的学生在正常的学习之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现代汉语文学,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阅读量几乎为零。有时到了初三、高三之后,需要应对考试中的作文,一些语文教师开始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读者》等短篇文学,但是这些杂志上的一些文章都是属于一种快餐文化,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哲理,但是没有什么实际内涵。当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他们还是没有时间阅读汉语文学作品,他们这时候开始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运用在社会实践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专业技能基础,他们很难有时间去阅读一些现代汉语文学作品,这种休闲方式对于时间就是就业效率的大学生来说有点奢侈。就业之后,人们开始就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之中,现实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学习方式,使得人们没有时间阅读这些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汉语言文学。现代社会中充斥中实用主义的思想,很多人从小教学孩子不能浪费时间,要好好学习,当学生对汉语文学产生一些兴趣之后,一些教师、家长就认为孩子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现代的教育生态环境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冲击。

(三)外语的学习热度不断提升。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更多的外语学习成为今后社会的需求热点,很多人基于实用主义的发展思想,开始用外语武装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习更多的外语,前几年的英语专业的报考热潮使得近年来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极具增多,造成了一些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两年人们将主要精力又投入到小语种的学习之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等这一类的外语又成为现代人们学习的热点。外语的热衷是有着内在推手的,在中学阶段,中考、高考中英语的分值是和语文、数学一样的,到了大学之后,还有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虽然近年来教育部取消了四六级合格证书,但还是保留了四六级考试,并发给学生成绩单,这种成绩单成为现代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四六级证书的取代品,出国深造还需要考英语,进入工作单位之后评职称还是需要考英语。这一系列的要求使得人们不能放弃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这种对于外语学习的热度势必降低人们对于自己本国语言文学的关注度,经过多年艰难的发展,我国的文学也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然而现代国内有多少人阅读过莫言的这些作品呢?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内动力。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我们才能有实力发展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当我国的经济发展上去之后,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他们将会更多的关注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汉语言文学,这时候需要有更多的人去传播这种文化,这种文学。近年来的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发展日新月异,这种发展趋势需要更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这种需求的增多将转变现代国内的汉语文学冷清的现状,进一步激发人们开始将精力投入到了我们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之中。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给国内的人们打上一种强心针,重新树立对于国内文学的信心,我们的文学在世界舞台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发展舞台。

(二)调整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点环节。现代教育体制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十分不利,需要进一步调整,增多国学经典的学习要求,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纳入现代中小学教学之中,使得更多的学生开始诵读这种国学经典,实现民族精神的提升,这些国学经典之中蕴含着很多的人生哲理,是现实社会人们人生观、价值观重新树立的基础,去功利心、多一些文化积淀,使得人们的心理得到净化。这都给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的严肃要求。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我们民族文化维持的根基。文化的表现就是语言文学,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展示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面对这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全球的文化都在不断的融合发展,我们的汉语言文学怎样才能屹立世界之林?主要还是需要我国的经济发展作为内在动力,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主要推动手段。

[1]龙钢华,于光荣,曾方荣,张建安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改思路——以邵阳学院中文系为例[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xx,2008,12:167-168.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四

本文将会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的应对对策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推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

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还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的引导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鉴赏,并向其讲解相关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理念,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审美能力。自古以来,艺术是美的结晶,艺术的美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学习和感受,从而更好的体会其魅力之所在。因此,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是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只能对课堂教学内容一味的灌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无法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无法确保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比如说在进行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的美学观念进行讲解时,许多教师往往都会选择“黛玉葬花”或者是其它一些经典的场景来进行介绍,对于其中所体现的美学观念加以解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自己进行解读和思考,所以学生所获得的也只是教师的审美观点而已。

(二)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育缺乏准确的理解。

通过对我国悠久的历史进行分析发现,汉语言文学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义,其可以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更好的反馈社会,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以更好的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对审美教育缺乏准确的理解,很多学生未准确的意识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从而无法使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其中的审美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把其中的艺术境界更好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导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欣赏,该过程还可以引导学生情感的渗透,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意境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挖掘作品自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品位。比如说在对于《桃花源记》进行解读时,其中就有许多的语言描写十分优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提炼,并且让学生对于其中的文学审美要素加以解读,充分挖掘作品中的审美因素,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性格特点,然后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为他们讲解感兴趣的内容,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更好的体会到内在的美感,随后教师还需要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审美观念进行巩固,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而且还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教育的质量。

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创作属于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化和物化过程,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事物情境,来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课堂审美教育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场景和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他们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想更好地进行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自然还离不开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联系,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周边生活的所见所感进行描绘,并且将美学元素用于自己的描写之中,从而更好地对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实际上,汉语言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次外化与物化过程,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在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分清假、恶、丑,感受真、善、美,把握其思想实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得到艺术美的享受,提高对现实生活中更高层次美的追求。在进行高校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等优势,适当的突出各篇作品的风格特点,这样可以为学生构建与之适应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鉴赏能力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有效的对比来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得以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分辨语言的美与丑。在进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适应的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感情材料和理论经典的均衡,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人文思想与审美教育的联系,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审美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1]李心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2]王业嘉.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j].读书文摘,2016,09.。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五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学科,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历史古国,所传承与积淀的文化精髓是我国重要的财富,对促进我国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语言与意境是重要的研究内容,语言是本质,意境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是对汉语言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言文化的精髓,更加精确地管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对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提高汉语言文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读书人在语言应用中,通常会深思熟虑以探求语言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组合出来的语言往往会给人一种触类旁通、柳暗花明之妙感。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主要源于生活,通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描述,融入作者对生活与时代背景的感悟,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艺术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

其中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了解汉语言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重要门户,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千变万化,在研究语言时对象及内容也更加广泛。

汉语言的意境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这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升华。

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包罗万象,同样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就会阐述出不同的意境。

意境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在对客观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就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过语言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

欣赏者在品味其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理想与抱负。

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领悟汉语言文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语言与意境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灵魂上得到净化。

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进入汉语言文学的门户,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可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元素,也是后期对意境研究的一个载体。

语言和意境相辅相成,语言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条件。

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描述,能展现不同的语言意境,从而会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养方面也会更加丰富,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书籍中,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体现出来的。

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赏析语言与意境方面的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中作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内涵。

意境的研究是一种境界上的升华,是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进行挖掘的重要途径。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义。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学科,是对我国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语言与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我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展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

在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过程中,能透过作品,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能通过作者的表述感受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不同层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更加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一)增加阅读量。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

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

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

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

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步伐。

语言与意境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深入学习和了解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途径。

语言运用方式灵活多变,语言是意境表现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描述可以展现不同的意境层次,语言意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通过对语言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能提升文学素质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所以对语言意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整合教学内容,变更教学方法,从浅层的感性认识提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针对教学现状,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进行结合,提升高校教学水平。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其教育理念主要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及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基础更加扎实,文学素养稳步提升。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学生的审美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审美素养。

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去鉴赏文学作品中艺术的表现手法及结构安排,再通过临摹仿写新的文章,有利于学生体验作者写作时的所思所感,形成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艺术是美的结晶,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观察、感受它。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当中,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为高校大学生,他们有着对未来美好的希冀,期盼着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要向学生介绍该专业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及对个人未来的影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理念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其内在的美感。

学生在树立这样的审美理念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向它靠拢,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巩固审美能力。

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它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全面提高自我文学修养,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作品,将文学中的内在美传达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让学生全面感受到美的存在和美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文学作品借助语言的作用,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自己内在的思想感情。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刻解剖,如此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将自己置身于作者创作时的处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接受洗礼。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是引导性作用,需要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涉猎更多的文学作品,要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学论坛,定时开展研讨会议,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将自己对美的感受、领悟采用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在教学中要把握作品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全面鉴赏的过程中抓住具体作品的个性特点,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高校的广泛关注,但从其课程设置来看,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记忆和古诗词的背诵,几乎没有加入任何关于审美的内容。

要将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理想目标,就必须把审美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观察美、感受美,而不是一味地机械记忆。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要选取美学价值高的作品,符合学生审美观念的文章,同时要讲究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当然,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应该统一进行,让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感受其中的美育,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进一步实现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时刻变化的,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至关重要。

当然,目前高校也在进一步落实审美教育,极力倡导将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质,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审美教育步入正轨的过程中,我国国民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综合国力也会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7):292.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六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在不断转变,如何在新时期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就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新媒体的出现能够有效的解决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媒体环境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第一,网络流行语给汉语言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新媒体给汉语言带来的冲击和条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达到了网络群众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和效果,丰富的网络语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词汇量的增加,给我国现阶段的语言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丰富的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词汇量的增加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得现阶段的语言发展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网络流行语展现的是年轻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在表达方式上独具一格。相较于传统的语言来说,网络流行语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符合网友们的内心感受和内心情绪,更容易引起广大受众的理解和关注,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文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流行的咆哮体和校内体恰恰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二,信息受众和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得信息的受众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使得网络平台和传统的信息交流平台扮演的角色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学生作为受众一直接受的是大众媒体传递的信息,这是一种单方面的信息传输,受众难以和传播媒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受众想要发声既没有渠道也没有权利,新媒体的使用彻底地颠覆了这一点。

另外,网络流行语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语言习惯和书写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今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电子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对传统纸质媒介的依赖感和尊重感度大大减弱,当前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提笔忘字,“稀饭”这个网络流行语表达的是喜欢、喜爱的含义,它流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电脑上打字错误造成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在人们对电子媒介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前提下受到极大的阻碍,当人们不能从纸质媒介中感受汉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内涵时,汉字独特的魅力也就难以展现。另外,当前媒体表达的把关人尚处于缺位状态,网络传播自媒体化倾向日益明显,每一个在网络上的人都渴望自由地表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内容谣言化趋势日益明显,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时通常顾名思义、断章取义,导致信息传递不真实、不完整、不严肃,这就会给受众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和碎片化的信息会让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变得碎片化,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缺乏逻辑和深度,这是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思维方式的延续和发展的。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碎片化的思维方式直接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第三,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脱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其教学形式是一种平面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汉语言专业基础教学必然是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和语言学教学的本质相背离了,因为语言来自于生活,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总结生活词汇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新一代学生对汉语言独特的感知和把握方式。

第一,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之下,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的连接之下,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即时高效共享,这就可以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一大助力。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找到一切所需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云盘、录像、光盘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体系,深刻地体会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高校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合理地编排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被教师以多元化的结构和顺序呈现出来,从这个层面来讲,网络资源本身就是汉语言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数据库。比如说在加强汉语言文学口语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诸多名家口语的集锦放在学生都可以触碰得到的地方,也就是在网络平台中教师需要对所需的资料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变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数据库。教师可以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课堂上进行练习解读。第三,网络教学资源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沟通互动都变得微妙起来,这种微妙的变化也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需要依靠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教师要意识到这一趋势,学会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任务安排,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决定性的变革力量。

第一,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网络流行语。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汉语言文学的变革和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流行语,也要客观地看地其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给一些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创新了汉语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高低不一,有些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符合汉语的发展规律,有一些则不然。网络流行语的受众集中在学生群体中,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对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较差,缺乏科学的和客观的认识,导致了网上流行的语言没有正确的语法规范作为指引,和汉语语言的规律南辕北辙,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规范的引导,既要让学生享受到网络流行语在交流中带来的快乐和便利,又要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正确性认识,这样才能逐步引导网络流行语走上规范和正确的道路。

第二,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目前阶段来看,汉语言专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深化的研究就必然需要依靠网络平台,将汉语言教学引向现代化的道路和趋势,而汉语言教学模式的变化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协助之下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汉语言学习基础和发展基础,使得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完善地构建知识体系和结构。庞大的信息储备和数据资源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在汉语言教学中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能够把握用这部分资源,那么就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个性,让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以及校内局域网络,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建崭新的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能够沐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

[3]罗义华。对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j].祖国,2014(6):1-5.

[5]张梦珂。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分析[j].课外语文,2016(06):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论文篇十七

1.汉语言文学教育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文学知识的灌输教育,而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涉猎,导致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学生的思路不开阔,学生的应用汉语言文学知识有效解决问的能力不高,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但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格魅力没有用得到多大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没有被有效培养出来,这种教学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文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课程设置内容狭窄,仅仅是关于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很受涉及到社会、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专业课程界限划分过严,自设围墙,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学生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另外,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没有突出出来,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育内容为主,在课程中缺乏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一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课程,诸如文学创造课程,汉语调查方面实践性课程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影响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更影响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很难真正实现。

3.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在高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都是要求学生把专业课学好,识记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理解相关文化,但在交易过程中,很少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如何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导致学生只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学生的个人气质,个人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并没有真正培养起来。这种教学下,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活力是不足的。

1.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加强基础素质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根据学生的未来选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走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路子,制定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为学生未来多样化地就业选择创造条件。第三,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能够通过综合性的教育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通过联系课堂内外,不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这对于学生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发展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通过优化,使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统一起来,课程内容建设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需要,开设一些诸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秘书写作、运筹学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3.加强实践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存于学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作为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进行课外实践的机会,作为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践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实践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只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努力,就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学习的机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文学创造,电影创造等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现实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再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新闻采编活动,文学评论,征文比赛,文体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对于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2385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