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螳螂捕蝉评课篇一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资源开发:
从生活周围寻找如螳螂一样的人,分析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患。
媒体使用:
生活小故事及相应的图片,配套教材课件。
设计理念:
生活处处皆语文,借用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深化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1.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读。
3. 师生评价。
4. 学生描红,临写。
1. 完成习字册描红。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1.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 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 讲述故事。
2. 练习说话。
3. 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23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螳螂捕蝉评课篇二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词问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相关词句。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为了配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主要设计制作了与课文相配套的课件,主要以图片文字和音乐为主要构件。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一、重组课文,落实重点。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三、训练思维,凸现主体。
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蝉”
3、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那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2、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四、三读课文,理解词句。
1、这些角色,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捕捉或者攻打自己的目标的呢?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集体交流: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在交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抓住各个角色的动作,品读描写它们动作的语句,通过扎实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时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从而很自然的让学生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
在再读当中,学生抓住了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在这一遍品读当中,就引导学生循着这些线索,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的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紧扣重点词语评析文章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1、出示“侯”、“候”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观察学生自然会明白多一竖少一竖就是两个不同的字)
3、同样观察一下其它生字,想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描红临写。
(虽是高年级但也不能摈弃写字教学,这里以“侯”字为材料,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并归纳记忆方法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六、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4.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悠闲自由自在
(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5)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5、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6、齐读五组词语。
二、师领复述
1、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词语。
2、学生根据画面,练讲故事,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
3、指名讲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4、同桌互讲互评。
5、总结:这个故事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在无痕迹地为学生铺设一个台阶让每位学生都能走上去,从先前默写五组词语,暗中帮助学生记住故事的梗概到教师联系五组词语,示范讲述再到学生自己根据词语和挂图进行复述,最后再在大组评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练说。这一系列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个美好的境界吗?)
三、品析人物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的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
”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润色:学生即兴写旁白、画外音。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这儿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7、再演
8、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克雷洛夫寓言》
3、《中国古代寓言》
螳螂捕蝉评课篇三
我已连续三年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螳螂捕蝉》我上了三次,每次上的感觉都不一样,这一次的感觉最特别。本次说课,我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教学目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
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起,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具体分析学情后,我发现学生对少年机智勇敢、忠诚爱国形象能理解的可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哪些词句能体现少年的机智勇敢,能理解的学生相对会更少些。
如何把握教材,上好这篇课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学,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纵观六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不太高,技能技巧也有待进一步训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为什么以检查的方式?原因有两个:①学生有了预习习惯。②生字的数量不多,其中有两个在课题已出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为什么要正确、流利地朗读?因为读是语文的基础,是理解的根本。)
(课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怎么明白?抓住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它的语句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分析、理解。)
4、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
其中目标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这样,学生很快对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我便请学生看着课题问“课文中哪几自然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逐步了解蝉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通过追问“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这一发散性思维训练,积累“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词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理解了。而其它几个具体对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进行细读处理。关键抓住内容与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比如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既而,再抓住“没顾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感悟寓意。课文的中心来自于内容,于文字,中心、内容和文字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含有这个意思?”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顿悟”“拨云见日”等词语伴随发散性思维训练得到积累运用。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
促成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推进的有效方式。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将两种劝说的不同结果移位、浓缩到一处、通过比照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3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对于少年的苦心与慧心,学生容易忽视少年特殊的“转”,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第一天,少年整整转了一个早晨,也未见吴王的踪影,他想——
于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引读课文部分文字)——可过了好一阵子,仍不见吴王的到来,他想——
到了第三天,少年又——(引读课文部分文字)——这一次,少年终于瞧见吴王踱着方步走过来了,他心中不禁一阵——他很快调整好激动的情绪,又装出一副专心致志打鸟的样子——(引读课文部分文字)
引读课文部分文字: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
这一段话,三次引读三次体会,把学生干瘪的文字解读还原成课文的诵读,多读一遍体会更深一点。
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
两课时的教学,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我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立定的,我的教学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通过教学目标,把教学更好地落在实处。
螳螂捕蝉评课篇四
好课是一次旅游。时间有限,景点多多,如何尽兴?导游设计最佳线路,鱼和熊掌兼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贮足何处,歇脚哪里,游客们各取所需。即便结伴同行,一同把玩,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谓“人化的自然”。游玩中,间或碰到一口枯井,几块怪石,左端右看不明就里。这时导游上前细数古典,指点一二,却原来曾沐过秦时的风汉朝的雨,感慨之情顿生。
——引自海门周益民老师的精彩表达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看,基本能体会到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怎么办呢?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当然,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分深入,也要根据学生年龄决定)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故事,发现两个串联的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内容复述;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会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造句。
2、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推己及人、推测事物发展可能性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懂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保持社会和谐共处的道理。
㈠直奔重点,引向最精要处
课堂中的活动安排不应该是随意、任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个逻辑环。
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它应在逻辑线路的第一层。我问“故事中哪几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它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等,学生体会“自由自在”“悠闲”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了。而其他几个具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浓墨重彩地进行处理。
这一组块最后,我请学生借助关系链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完成复述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老师先扮演小弟弟的角色,请学生讲给小弟弟听,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生动、简洁的口语来复述;再变换角色,老师当吴王,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
㈡多元体验,引向最广阔处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你小子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齐读,加深巩固。
贾志敏说“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好好读书。“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把思维更向纵向深入。我送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看看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寓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的情势实际与寓言故事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2、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意。结合着少年的行为体会一下,少年几天来异样的表现有了原因。
3、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取消了攻打的念头。”便是证明。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㈢适时点拨,引向最深远处
文及此,似乎意已断。但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因此,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那么少年这次说服成功的奥妙何在呢?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让学生讨论一下。
通过交流,可以小结出两点:
1、少年方式巧妙,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
2、少年是站在吴王的利益角度着想,忠心可嘉。以此类推,我们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这样两个原则。最后,我给学生留一道口语交际题。
在试图说服别人时,先确定自己的目的,并把握住“站在对方立场设想”和“事情的可能发展”两大原则,就能增加说服力!请你也来试试看。
先勾选你说这段话的目的,再写出说服别人的话。
螳螂捕蝉评课篇五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练读第3节。
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蝉 ← 蟑螂 ← 黄雀←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螳螂捕蝉评课篇六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形势缺乏了解,所以借“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学生与课文中的吴王一起恍然大悟,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有关要求,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禀”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通过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并准备了春秋诸侯争霸图、螳螂捕蝉的画面以及文中的有关语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目的是优化本课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首先,板书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谈谈对螳螂、蝉的了解,并相机出示图片,随后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一个故事。随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课文内容,相机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好有关段落随机板书:
准备攻楚
不听劝阻
讲述故事
劝说吴王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了课文层次。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质疑,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并从中遴选出直指课文重点的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一、复习导入
再次感知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并指名交流,使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研读课文
读中感悟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我将组织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读悟第一段,了解故事起因
在学生交流了课文内容之后,我顺势出示课文第一段,让学生读读想想然后交流从中知道了些什么?在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大臣们的顾虑,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借助春秋诸侯争霸图了解当时的形势,并通过引导学生模拟读吴王的话体会吴王的执迷不悟。
(二)研读2——11节,感悟故事寓意。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为题,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读读想想并在感受最深处写上一两句。读完以后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收获。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畅谈各自收获,只要尊重对文本的理解即给予一定的肯定。其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少年给吴王讲述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蝉、螳螂、黄雀的内心活动,一方面借助媒体的直观演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身后隐伏着祸患”这一故事寓意。相机板书: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身后隐患
(三)引读12节,明白其中道理
在学生对“螳螂捕蝉”的故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后,我用引读的方式带学生进入课文最后一段,这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是揭示寓意的关键之处。为此,我及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精读并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先想想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明白了什么?并组织学生将所感所悟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亮点进行点拨、引导、深化,使学生的认识不断走向丰满。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而且丰富了学生个性化的语言,也为阅读与学生的写作训练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联结点。
三、实践练习
积累深化
在本课的结尾阶段,我将布置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文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画一个脸谱,并用一段文字加以介绍,以深化学生的认识,使他们的语言得到积累。
附板书:
螳螂捕蝉
(喝着露水)蝉
只顾眼前利益
(捕蝉)
螳螂
忽视身后隐患
(啄食螳螂)
黄雀
少年
螳螂捕蝉评课篇七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1、知识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练读第3节。
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螳螂捕蝉评课篇八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要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
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4、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寓言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由于农村六年级的学生都认识螳螂、蝉、黄雀,也有些甚至玩过它们,对之觉得有趣,只要上课时出示有关图片、课件,他们会有跃跃欲试的心理,就容易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1、重组课文,落实重点。
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2、训练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3、训练思维,凸现主体。
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蝉
3、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知道各自然段写什么,课文按几部分内容写,各写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齐读。
2、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为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勾画有关语句。
3、对此,你有何看法?
(五)指导书写。
螳、螂的结构和笔画笔顺。
(六)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3、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4、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5、齐读五组词语。
(二)学习第二、三段。
1、投影出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标)
2、自由朗读第二段(211节)、第三段(第12节)内容。
3、从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等词句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出少年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4、指名朗读。(了解学生是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练讲故事。
(这个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是在上面听写五组词语作为铺垫和根据挂图进行练说,这是一个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
6、指名复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学生在上面第5点已有练讲的技能,在此便在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7、同桌互讲互评。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训练学生说、评的能力。)
教师总结。(略)
8、同学们说说蝉、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5。让学生演示螳螂等事物的动作,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9、默读全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训练学生发现能力,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是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这样,学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训练了评析文章的能力。)
(三)品析人物。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
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
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
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故事吗?请举例谈你的看法。
(七)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八)布置作业。
回去写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
10、螳螂捕蝉
捕 啄食 打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攻打 乘虚而入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
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眼前的祸患。
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质疑解难,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这一板书设计就吻合了这些方面,并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螳螂捕蝉评课篇九
1、教材体系:《螳螂捕蝉》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与《最大的麦穗》、《爷爷的芦笛》构成一组说理性的单元。《螳螂捕蝉》选自刘向的《说苑》,《说苑》一共20卷,这是其中第九卷“正谏”中的一个古代寓言故事。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曾经接触过一些古代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他们对这类课文并不陌生。
2、教材内容:《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与以往所学的单纯的寓言有所不同,它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并下了死命令不准别人来劝阻他,一位少年巧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会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智劝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它是历史故事中包含着寓言故事,而故事里又隐含着道理,少年巧用故事来劝戒吴王的一篇文章。全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c、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说促读,理解语言文字,感悟少年的聪慧、勇敢,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能辩证地看待吴王这个人物。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难点: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5、教学安排:
根据这篇寓言故事的特点,以及高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学情,本课打算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以说促读,明白道理。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说苑》“正谏”中的几个小故事。
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这篇寓言故事在写作上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努力将人本与文本相结合,准备采用以下的教法与学法:
1、首尾段落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紧扣重点指导复述,情境朗读明白道理。
3、补充阅读材料,培养阅读兴趣。
以第二课时为例,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本课。
2、对比朗读,探究生疑。
3、以说促读,入境悟理
4、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本课。(本环节预设1分钟时间)
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少年机智地用一个故事阻止了一场战争,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一个道理,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上节课我们已初步认识了这位少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言故事也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一种体裁。设计这一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这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第二个环节为对比朗读,探究生疑。(本环节预设6分钟左右的时间)
课件出示文章的首尾两段话: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话,再指名读,引导思考:读了这两段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少年的“这番话”指的是哪番话?吴王为什么会
恍然大悟,他又悟到了什么?大臣、少年都劝吴王,为什么大臣劝后吴王仍是执迷不悟,而少年一劝吴王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在学生充分质疑后,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古人又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能激发他们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第三个环节:以说促读,入境悟理。(本环节预设20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我打算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找出少年讲的故事,指导朗读、复述;然后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寓意;最后回顾全文,分角色朗读,进行作业练习。
首先教学第一层:少年的“这番话”是指哪些话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找一找,读一读,再指名读,齐读,假如你们都是少年,我就是吴王,谁来劝劝我这位吴王呢?捧着书读,能打动吴王吗?恐怕不行,看看书,看看插图,练一练,看能不能复述。再指名复述,学生评。
然后教学第二层:在你们说的话中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吴王的心,是哪句呢?学生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引导学生明白“它们”、“眼前的利益”、“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双关意思。教师相机板书。接着讨论吴王因为想到了什么而恍然大悟呢?他又悟到了什么?理解“恍然大悟”并造句。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他们继续探究的愿望。学生可能会谈到,吴王想到自己就像螳螂一样,楚国就是蝉,而诸侯国就是黄雀,吴王眼前的利益是楚国,而身后的祸患是吴国很有可能被诸侯国所灭。
最后教学第三层:这么精彩的故事,你愿意连起来读一读吗?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课文的三到十一小节。读完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为什么大臣劝吴王,吴王不听,而少年劝后,吴王就恍然大悟呢?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述这个故事呢?
通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发表独立见解,主动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回顾全文,整体把握,体会少年的勇敢、聪明,他的劝是“智劝”、“巧劝”,而大臣的劝是“直劝”、“力劝”。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也照应了文章开头。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我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
回顾全文后再进行作业练习,填空:《螳螂捕蝉》一文,主要写了少年巧用 ,从而,体现了少年的 ,同时还告诉我们 道理。
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精读,再回到整体感悟,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
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课外延伸。(本环节预设13分钟左右的时间)
刘向的《说苑》分“君道”、“臣术”、“建本”、“立节”等二十卷,其中第九卷“正谏”中收集了秦始皇、楚庄王、齐景公等人的历史故事十多个。课堂上我准备了四个小故事,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自由组合,共同阅读,并讨论:学了课文,又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各抒己见,个性得到了张扬。最后我鼓励学生有兴趣的话不妨读读《说苑》整本书。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树立了大语文观。《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尊敬的评委,我在预设《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案前也阅读、浏览了一些相关文章,如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我在思考时,主要想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抓住文中对比明显的两段话以及能揭示故事道理的中心句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读书,讨论探究,从而获取知识。预计学生在说的这一块能生成课堂的亮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些历史知识较丰富的学生还能补充一些历史小故事更深刻地来说明所学的道理。而在探讨“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联系时学生可能会有点难度,这时教师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加以启发、引导。当然,在我今天的说课中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专家能不吝赐教,谢谢!
23、螳螂捕蝉
螳螂
(吴国)
蝉(楚国) 黄雀(其他诸侯国)
少年智劝吴王(有勇有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2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