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对于组织和团队的决策制定、问题解决和业务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报告需要一定的准备和技巧。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以便确定信息的重点和呈现方式。其次,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材料,以支持我们的陈述和结论。此外,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语言表达也是写好报告的关键。最后,我们应该对报告进行审校和修改,确保逻辑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范文来学习报告的写作技巧。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一
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达到2547.6999万人,研究生在校学生数为184.7689万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呈几何数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普遍特征为:零收入、高消费、多样性、易诱导性。部分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调查时间: 20xx年5月11日-20xx年5月24日
调查对象: 阜阳师范学院和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三本)
调查内容: 选取两所院校40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访谈时问卷调查。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89份。
大学生收入:尽管学校助学贷款政策、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以及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通过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收入全部来源父母或者亲戚。28%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12%的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8%的学生从事兼职打工。调查显示: 超过42%的学生有过兼职经历,但是主要从事家教、短期零售、小时工等简单劳动型工作。此外,只有不足5%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经历。其中以开办补习班、零售代理为主。但是通过网络作为经营平台的比例有快速增长趋势。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特殊的一个群体,还未完成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一员的转变。大部分的学生在生活上、心理上仍然过度依赖父母。
消费水平:月消费在800-1000元的学生占41%,随后为600-800元占29%,400-600占16%。高于1000元的占10%,而最后低于400元的占4%。数据显示,消费两极化严重。攀比之风存在于大学生的消费过程中。
消费结构: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用于支付伙食的费用只占月消费的三分之一。购买消费品、参加培训、人情交际、恋爱花费占较大的比重。除此之外,通信费用、交通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占据较小的比例。
由于收入的固定性、身体的特殊性以及时间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学生拥有合理的消费习惯。但是仍有一些消费不合理现象存在,总结如下。
1. 从众心理导致攀比消费现象。[4]消费从众心理是从众心理在消费过程中的体现,消费者会不自主的跟随其他的消费者的选择,做出与其他消费者一致的消费行为或者反应倾向。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居群体,来自不同的区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此时,大学生正处于向成熟期过渡阶段,生理和心理还未真正的成熟,追求时尚、紧跟潮流、彰显个性是众多大学生的标签。同时,大学生活使得相当一部分同学摆脱了一直以来家长的控制,这也为攀比消费创造了条件。在调查中发现一则案例,一个女生寝室6人中,有5位分别先后购买某知名品牌智能手机。根据深入调查,其中3位学生的家庭条件非常一般。其购买的原因是,当第一位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购买此手机以后,在日常使用中博得很多人的眼球,其手机的自拍功能更是使身边的同学羡慕不已。在不断的刺激之下,其他4位同学相继购买同款手机。而3位同学的行为使他们本身以及家庭背负不小的经济压力。3位学生表示后悔当初这种从众心理导致的攀比消费。
2. 超前消费日益严重。中国属于典型的储蓄型消费国度,自古强调量入为出。但是近些年,透支消费、超前消费、分期消费逐渐流行。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一方面有强烈的消费需求,但一方面受制于收入的限制,所以超前消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深圳报纸曾经刊登一则案例:学生小刘在大一进校时,办理了一张招商银行的信用卡。而后的一个学期,小刘这个原本家境并不富裕的大学生成为了消费大户。由于对信用卡缺乏详细的了解,小刘每月只还总额10%的最低还款,而忽略了滞纳金、差额利息以及手续费等。第二学期开学,小刘便收到了银行的6000多远还款通知单。实际小刘消费的金额只有4000多,其他部分为滞纳金、手续费等。而小刘一学期的生活费只有6000元。因此,小刘不得不先使用同学身份证办理几张新卡用于提现还款。而后,省吃俭用并且身兼多份临时工,彻彻底底成为“卡奴”。虽然央行曾在20xx年禁止银行对大学生办理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20xx年,权威机构估算校园分期市场的规模达到千亿元。越来越来的企业,互联网巨头把这个市场当成蓝海市场相继进入,比如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蚂蚁花呗,京东推出的校园白条,此外还有趣分期、优分期、分期乐等。根据调查,73%的调查者有过超前消费的经历。大部分的分期消费者得到了其分期的益处,但是一部分沉溺游戏或者过度超前消费的大学生出现违约率较高。
3. 消费结构多元化、两极化趋势加剧。虽然日常的生活消费和学习花费仍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支出,但是消费结构多元化、项目多样化日益明显。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以后,社交需求将成为下一需求。通过调查显示人情消费比例增长迅速,例如同学聚会、老乡聚会、生日宴请等,使得一些家庭不好的学生背负沉重压力。随着互联网的校园普及化,学生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的花费也在日益增加(1)。此外,旅游消费、享乐消费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大学生消费两极化趋势加剧,对比一些家境优越的学生,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的方式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校方面。学校应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纳入思政教育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比如,民主生活会讨论、理性消费讲座、扬新风、树典型,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先进事迹报告、正确消费知识讲座,通过扬新风、树典型等方式,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学校还应该组织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下基层、走企业等形式,使得学生明白目前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了解父母的辛勤。最后,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良好的校园风气会帮助学生主动抵制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其本质任务中。家庭方面。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个人的消费观念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消费意识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攀比、不盲从。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庭消费的购买过程、购买决策中,是孩子拥有正确消费观。个人方面。大学生作为消费的主体,其必须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大学生应该理性对待消费,拒绝攀比消费,杜绝盲从消费、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人格魅力。学生应当明白本质任务是努力学习,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
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
xx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
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xx则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三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商丘工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大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费;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四
1、调研背景:
现阶段的我国健身娱乐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场所、专项休闲运动俱乐部、有氧运动健身中心和综合健康恢复中心等。在美国,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健身,平均1万多人就拥有一家俱乐部,而我国平均100万人还不到1个。我国18到50岁之间对运动相关产品和服务有需求的消费者人数已超过4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健身休闲市场,中国健身产业正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以品牌连锁为主导的美国健身产业年总产值超过300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健身产业逐渐形成,全国健身俱乐部每年在以1000家的速度递增,截止到2010年3月31日,全国共有各类健身俱乐部3959家,其中131家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共有1312个连锁店,连锁率达33.13%。民营资本在整个健身产业占据了90%的份额。从政策角度来看,由于健身娱乐市场可以有效地拉动居民的消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有望得到政府的进一步支持。同时,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发展倾向是从人们对于健身娱乐的消费趋势上来看,人们健康的需求也正逐步从被动的治疗型向主动的预防保健型转换,这也预示未来的健身娱乐市场必然向科学保健、运动和娱乐合理搭配的方式发展。总之,体育健身产业在我国还属于处在成长初期的新兴产业,它是一项前景广大的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调研目的:
通过对市场上健身俱乐部的调查来了解大家平时锻炼身体的方式,从而了解大家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和健身俱乐部在市场上的发展情况,开拓我国的娱乐健身市场等。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1、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攀枝花全体市民。
2、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本次调研主要是小组成员在校外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
进行调研,对于部分特殊问题还可进行口头交流和了解。
三、调研内容: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范围。
()18岁以下()18~28岁()29~40岁()。
41~50岁()50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学生()工人()专业技术人员()。
服务行业人员()行政人员/政府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其它。
4.您是否有健身的习惯。
()是()否。
5.您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
()家中()免费的公共设施()收费的健身所。
6.您每月可支配收入。
7.您健身的月支出费用是多少。
()200元以内()500元左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上。
8.一天中,您锻炼的时间段一般为。
()早晨()下午()晚上()不一定。
9.影响体育锻炼的原因*。
11.您健身对教练的需求怎样。
()非常看重()一般()不需要教练()其它。
12.您喜欢的健身项目是多选题。
()瑜伽()跑步()散步。
()球类()舞蹈()其他。
13.您是否在锻炼时服用营养补剂。
().从没有()不知道什么是营养补剂()偶尔()经常。
14.你认为健身俱乐部内提供餐饮服务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没必要()无所谓。
15.您听说健身俱乐部的途径。
()互联网()平面广告()朋友介绍。
()电视()没听说过。
16.您希望健身俱乐部周边环境如何。
()很安静()只要不吵闹就行()热闹点()无要求。
17.若在以下地点新建建筑用于俱乐部经营,您希望是多选题。
()体育馆旁()开阔空地()图书馆门前()其他。
18.您不选择健身俱乐部的原因。
()对健身没有兴趣()危险易受伤()担心不正规()其他。
1、调查报告分析:
(1)我市各年龄阶段、各种职业的人们均有健身的意向,喜欢健身;
(2)我市居民家庭健身花销较小,可挖掘市场巨大;
(3)我市居民健身的选择受天气、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
(5)健身消费者了解健身俱乐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利于市场宣传;
(6)健身消费者对俱乐部的选择要求主要表现为交通方便,总体要求不高;
(7)影响消费者不选择在健身俱乐部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昂贵、服务不够好。
2、项目优劣势分析:
优势:
(1)抓住国内健身服务行业正处产业逐渐形成期,前景巨大;
(4)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劣势:
(1)攀枝花已有健身俱乐部,与我店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威胁;
(2)启动投资巨大,受投资资金的限制;
(3)新开的店,新的产品,知名度不大;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五
——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
20xx年11月。
目录。
调研背景3。
调研活动过程4。
调研结果分析6。
调研建议17。
总结19。
参考文献20。
附页21。
(一)大学生仍然是学生范围中的一部分,其本职工作仍然是学习。本学期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同学们特别是大一的同学们可能都面临过不少难题,而随着期中考试的过去、期末考试的即将来临,学习这一任务逐渐被同学们提上了日程。所以,经过了两个月的忙碌,“同学们的学习状况现在怎么样”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也应该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二)从客观现实的角度来看:进入大学,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生活方面,新的环境,新的自由的生活,自理自立的生活方式考验着每一位新同学的独立自主能力。在学习方面,新的教学方法,不一样的课堂氛围,没有了老师的时刻督促和上课时的'提点,这些都和现实的考验着每一位同学的适应能力。而这一切无疑都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三)而大二的同学们已经在大学里生活了一年,这一年的磨练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应该是非比寻常的。现在步入了大二的门槛,大家是不是有了新的进步呢?在学习上,大家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改变了呢?同学们的学习思维跟以前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揭示的,好的学习经验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让其得到更多同学们的青睐。学习状况方面发现的不好的东西,我们更应该给与重视,让我们认真的总结其中的得与失,摒弃那些不应该存在、不应该残留于同学们学习上的恶劣的东西。
(四)从主观思想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面对学习时候的思想是不。
一样的,这无庸置疑的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学习时,有的人认真积极,有的人消极怠工,有的人因为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而忽视了学习,也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天天待在图书馆研习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当然也是各位同学学习状况各不相同并且不断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的开展来了解当代大学生们在学习状况上的。
相关情况,包括大学生个人对学习的的态度,在学习上的努力情况,学习热情的浓厚与否、学习动机是什么等。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希望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数据资料,能够更好的了解同学们的所需,从而为同学们在学习方面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发挥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同学们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我们会以选择题为主并辅以两道左右的简单问答题来设计调研问卷,以助于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较大范围的、有效的信息,另外,我们会结合针对性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大一大二不同年级以及成绩在不同区间的同学进行针对性访谈。了解一些大家在学习上已经遇到的或者可能会遇到的最真实的情况、存在的想法和可以采纳的优秀建议。
(一)学习适应性问题:还是我们过去的高中学习吗?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六
全区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按照“科学规划、分头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原则,加强分层分类指导,推进不同人群的全民健身工作,为“体育强区”建设打下了牢固基础。
(一)统筹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先后印发了《区“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把全民健身计划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把体育重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财政预算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投入,每年专项安排全民健身事业费5万元。二是制定完善政策。区政府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体育争光奖”,加大了奖励力度。区体育部门制定出台了《区文化体育人才扶持奖励办法》,对健身团队骨干负责人进行电话费补贴,2012年对“十佳健身组织”进行了表彰奖励。三是对全民健身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区委、区政府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制管理,做到工作专班、工作措施、工作时限“三落实”,“两办”督察室先后6次督查工作进展完成情况。四是体育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人大执法检查内容。20xx年,区人大对体育设施建设情况和8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进行了专题视察,同时接受市人大、区人大和区纪检部门检查3次。
(二)加大投入,健全阵地设施体系。
一是在全区68个社区9个村形成了77个网格,按网格规划布局实施“433”工程。在全区以新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龙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获市区政府通过。在77个网格中深入推进“三个一”工程,使形式多样的健身阵地设施在网格中定格定位,建设率达到80%。二是通过实施政府八件实事,改善一批群众设施。在年初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新建8处群众性体育设施作为实事之一,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多方结合、打造精品”的原则,在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内兴建了8处群众体育设施,不断实现了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均等化。三是结合背街小巷综合改造,整体提升城市环境。面对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大、投入渠道单一的局面,区文体局在体育设施建设中,走多方结合的道路,与背街小巷改造相结合,积极配合城建部门在道路、管网改造中,整体规划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先后在土街头小区、得胜街小区、地建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得到了广大市民充分肯定。四是因地制宜布局,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为保障残疾人体育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土街头小区内先后兴建了盲道、残疾人康复园、盲人图书馆、棋,牌室等设施,整体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三)突出特色,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一是按照“一网格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思路,大力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涌现出了如土街头社区残疾人体育、中山路社区校园羽毛球操、石板溪社区小区体育、乌龟碑社区亲子运动会等特色体育活动。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基地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场地、人才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因地制宜的开展全民健身推广活动,使全民健身事业社会化。4月份黑带精英跆拳道全民健身基地成功承办了三峡“风之队”首届全国跆拳道邀请赛,10月份康劲美全民健身基地举办了“康劲美”杯全市台球公开赛。三是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公益服务活动。利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契机,充分发挥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各类健身俱乐部的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开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体育健身活动,免费开展体质测试以及其他科学指导活动。全民健身中心为辖区注册登记健身队免费开放排练场地,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讲座、现场排练观摩、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活动,全年共接待群众7万人次。四是组织开展“羽毛球之乡”创建工作,打造特色体育品牌。制定出台《区创建“羽毛球之乡”工作方案》,充分整合辖区羽毛球资源,发挥名人效益,健全阵地网络,开展羽毛球普及竞技活动,推进羽毛球运动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建立羽毛球训练基地50处,拥有羽毛球运动场地288块,每年参加羽毛球锻炼人数达到31万人次,推动了羽毛球运动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打牢基础,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一是以总会为龙头,加强规范管理抓骨干,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引导社会指导员进网格、进社区、进基地开展辅导,在协会扎根。二是突出特色优势建协会,针对辖区群众非常喜爱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12个单项协会建设,充实了骨干力量,集中了一批敬业心强、健身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骨干。三是不断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全区登记注册500多名体育志愿者,全年围绕喜迎十八大主题,开展社区健身指导、体育活动培训等公益体育服务20场次、演出7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五)体教结合,不断增强综合实力。
在2012年竞技体育工作中,我们以创建促进体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后备人才选材、跟踪、服务等工作,围绕市级赛事精心组织参赛,实现了人才效益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
1、以创建为动力推进体校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体教结合”的发展思路和“依托名校办体校,学训并重育人才”的办学思想,加强指导,加大投入,狠抓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基地提档升级,使少儿体校的教学环境、训练设施、管理水平等各方面迅速提升。在今年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中,区少儿体校作为全省唯一的跆拳道单项基地被省体育局命名为“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
2、以服务奥运参赛为契机加快人才输送。一是紧紧抓住赵芸蕾参加伦敦奥运会契机,精心谋划组织,做好跟踪服务,策划宣传报道,放大名人效应,营造了重视体育、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二是坚持以“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积极输送、跟踪服务”的指导思想,大力提高人才输送质量,努力探索业余训练和人才培养工作新路子。今年,我区共输送到省奥体中心体操队2人、省乒乓球队一人、上海市长宁区体育运动学校1人、市体校输送10人、入选新苗工程12人。
3、以省市年度赛为抓手壮大竞技实力。全年共组织了18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参加全国农运会、全国“李宁杯”少年体操比赛、全国青少年跳水锦标赛和全市青少年年度赛,共取得金牌26枚,银牌19枚,铜牌11枚。
1、群众体育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群众体育的深入开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依托。现在我区街道体育工作专干基本上是兼职,由于具体负责群众体育工作的人员不确定,往往出现一项工作多人经手、多人参与却无人负责的局面,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覆盖不到位。
2、中青年健身意识需进一步提高。群众体育总体呈上升势头,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体质状况呈下降趋势,积极主动锻炼的人群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特点。也就是说,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热衷于健身运动,有些中青年由于忙于事业和家庭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身体免疫力下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群众体育工作的领域需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看,现有群众体育设施和场所、体育活动形式会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需要进一步挖掘可利用的体育资源,进一步创新体育健身形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求。
全民健身事业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保障民生和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权益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体育大发展大繁荣。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七
《全民健身条例》于xx年9月颁布后,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地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全民全运”的口号和理念,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正是该理念的具体体现,展示了政府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决心。
(一)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位于城区西南部的全民健身中心,占地138亩,总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由市财政全额投资1.25亿元,所有工程于xx年7月竣工后全面向社会开放。中心分室内、室外两部分,其中室外部分有:健身跑步道、运动场(含足球场及看台)、4个篮球场、4个网球场、2个门球场、2个排球场和3个健身苑等;室内部分由综合健身馆和球类游泳馆组成,综合健身馆内设有跑台、动感单车、体操房、力量区等,综合球类馆内设有游泳池、篮球、排球和羽毛球综合馆、台球馆、乒乓球馆等。据初步统计,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这个中心已接待健身市民近90万人次。如今,到全民健身中心健身休闲已成为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民们都亲切地称为“全能型”健身中心,中心可同时容纳5000多人进行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是省内县级市中最大的一个开放式体育休闲场所。
(二)全民健身网络体系不断健全。
市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也带动了城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截至xx年12月底,市已基本实现了体育设施网络的全覆盖,市级建成了市体育馆,21个乡镇(街道)都建有文体中心,263个建制村都有村落文化宫,811个自然村都有1个以上健身活动点,全市建成了篮球、门球场近400个,安装健身路径813条,普遍建成了15分钟健身圈,基本满足了全市城乡群众就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
(三)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方兴未艾。
市全民健身中心为开展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平台,自室外场地对外开放以来,已举办了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市老年人门球比赛、市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首届广场健身舞蹈大赛、市公交新车投放仪式、市武术选拔赛、第22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参赛选手入城仪式、市政协运动会、塑料城游泳比赛、银行支行首届游泳比赛、首届“动之韵”中秋之夜趣味运动会、“幸福、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市首届风筝放飞大赛、民兵组织整顿集中点验大会、春季相亲大会、青年志愿者走进全民健身中心、新爱婴宝贝e家趣味运动会、庆端午节社区文化活动、第三届市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唱响红色旋律”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广场群众歌咏会、市第xx届运动会拔河比赛等大小活动近50次,在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中,坚持大型活动与小型活动相结合,与城乡的实际结合。从而使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实现大型活动重在引导群众参与,小型活动重在群众自发参与的良好健身氛围。
(一)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
部分乡镇、街道在贯彻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时,引导群众参与健身、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公共服务方面不到位;挖掘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力度不够;一些体育协会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
(二)全民健身设施不能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
一些新建小区没有预留健身用地,缺少健身设施。社区健身场地普遍较小,健身器材数量、品种较少,缺乏管理和维护。一些健身设施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和更换,影响使用。
(三)全民健身活动城乡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乡镇群众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少;健身设施的匮乏和分布不均,在客观上限制了一些乡镇群众的健身活动。
(四)部分经营性的健身场所经营不规范。
一些经营性健身场所收费较高、环境差,条件难以达标。
(一)加强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宣传和指导。
全民健身运动对于提高群众身体素质、调节身心健康、改善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民健身是一项多元性、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和支持。政府应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使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与城乡建设规划相协调。市体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指导开展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健身活动。新闻媒体应发挥各自优势,宣传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
(二)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和《体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并逐步增加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支持全民健身活动。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的标准要求,在新建、改扩建居民小区时,预留公共体育设施场地,配建公共体育设施,确保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落到实处。加大农村健身设施的建设力度,将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列入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积极开展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引导农民利用山、水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健身。
(三)实现各类健身场地设施资源全民共享。
充分利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提高现有场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为全民健身服务,缓解健身场地不足的矛盾。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在不影响工作、教学和安全的情况下,应向社会免费开放。要充分发挥各体育协会、体育健身辅导站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同时要做好健身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四)加强对经营性健身场所的管理力度。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监督、管理,严格经营性健身场所的准入制度,规范收费标准,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健全体育设施使用、维修、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体育指导人员,向消费者提供健身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经营具有危险性的体育健身项目,还应当配备必要的救护人员。
总之,全民健身工作是一项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对促进社会和谐起到重要作用。做好群众体育工作,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根本需要。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立足于提高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稳步推进我市的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八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九
这是一篇关于。
调研报告。
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至今,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从xx年的83%降到了xx年的72.6%,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因此,政府、高校和相关研究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各有侧重。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海淀区辖内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的79%,每年有xx0多名大学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许多人就在辖区内就业。一直以来,海淀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服务的具体需要,更清晰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好地打造服务性政府,海淀团区委联合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以“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为主题组建了课题组,于xx年年7月对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调研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出初步的对策,以便于找准未来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工作举措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样本概况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300名学生。全面考虑到男女性别比例及专业和年级及学校层次等情况,主要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十所高校,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淀区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过因为并非随机抽样,加上样本量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推论时应较为慎重,此数据能够为我们的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驻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意向、求职心态、求职最先考虑的因素、求职要素以及找到好工作主要依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找原因,分析了招聘会、基层工作、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求职渠道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海淀区政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无论是从宏观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还是从具体的服务态度、服务过程来看,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切实的便利;同时,政府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使客观准确的政策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个体,以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开展求职决策;大学生对政府的角色期望中,既有宏观的总体发展思路上的角色要求,也有微观的具体落实层面的措施期待。高校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就业工作,完善育人环境,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从个体源头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职业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具备紧迫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了解相关政策。共青团作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支柱力量,一直以来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对共青团在服务就业中的定位有很多期待,如“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开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维权,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利益不受侵犯”等方面,这些期待对我们共青团更好地配合好政府,培养发展人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及就业需求特点。
1.当代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择业焦虑感普遍存在。我们仔细考察了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分布,半数以上的同学有些焦虑,一成同学非常焦虑。学习阶段越高,择业焦虑感越强。伴随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就业市场总体上表现出结构性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矛盾。适当的焦虑可以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在步入社会之前做好职业规划;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在重大问题面前无法保持足够的冷静,降低人的正常水平,造成择业失败,造成更强烈的焦虑。海淀区是全国高校聚集区,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就业竞争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感。
3.当代大学生求职状况理性与盲目并存。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同学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了解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和鼓励措施,熟悉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会通过各种渠道提前实习以获得就业机会,整个求职过程比较理性;但也有部分同学对政府就业政策不了解,缺乏实习见习的机会,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了解,表现得比较盲目。理性与盲目并存的现象,有其客观、主观原因。客观上看,政府就业服务工作做得不够,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共享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主观上讲,大学生个体对就业形势、自我特点的认识程度不一样,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存在差异,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也缺乏提前实习的机会和知晓政策的渠道。
1.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普遍对政府在宏观调控、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这与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自身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一定关系。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在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业市场中的社会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因而出现了“假性饱和”的现象。
2.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一方面,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运行缺乏了解,对相关单位的人才期望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另一方面,大学生很难通过多方渠道全面展示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深层次的优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虽然政府提出要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在,但实际上依然是被动的等待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来向自己获取信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于就业市场多样化的适应能力。
3.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意去基层锻炼、服务农村、支援西部,这个数据虽然乐观的,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宣传、组织动员工作还不得力,对服务基层的同学的财力支持还不到位,对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待遇保障还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偏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4.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长,社会将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转变旧有的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大学生需要有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不能满足于做求职者,还要有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准备。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很多局限,比如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够成熟、缺少运作资金、创新能力较弱等等,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认为政府在创业教育、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够完善。
(三)对策分析。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要把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作为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现象,突出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高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树立“适应”的观念。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要根据性格、爱好以及其他自身情况选择与自己的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工作,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自身条件,调整好心理状态,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要正确评价自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流动”意识,不要认为“一次就业、终生不变”;要开阔视野,拓宽就业面,不要自缚手脚;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成才发展观。政府应该通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者座谈会、“创业者风采”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转变计划经济下陈旧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到各行各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
2.目录表。
4.本文主体部分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十
见附录,本问卷共发放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1.总消费额。
2.恩格尔系数。
3、通讯开支。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6.自我评价。
1.理性消费是主流。
2.追求时尚和是不老的话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4.过分追求时尚和,存在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一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社政处的指导与支持下,省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课题组采取一年一次的纵向调查的方法,对我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滚动调研,以持续、系统地获取我省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本资料,为科学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
本次调查从2019年9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采用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座谈等形式进行,内容包括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热点、学习动力以及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共发放问卷9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63份,有效回收率为88.5。调查对象包括理、工、农、医、师、公安等不同院校的各个年级大学生,其中,男生占58.6,女生占41.4;一年级大学生占50.8,毕业班占9.4,其它年级占39.8;来自农村的占61.7,来自城镇的占38.3;共产党员占5.5,共青团员占89.3。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我省大学业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表现健康、向上,总体态势积极、平稳,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问题。
当前我省大学生在政治问题上认识端正,政治观基本正确。他们普遍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党的领导高度信任,对中央一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改革开放、我国政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其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日趋坚定。调查表明,大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增强。2019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党和国家的大事较多,大学生对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给予较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以及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如世界反恐怖主义行动、国企改革及下岗问题的解决、反腐等。调查中,有97.1的学生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方面“成效显著”或“较有成效”;有83.3的学生认为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反腐举措“成效显著”或“较有成效”;对于发生类似“中美撞机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有65.2的学生“相信党中央和国务院有能力处理,在行动上与其保持一致”。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局势稳定的信心度仍保持在高位上。96.2的学生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政治局势总的来说“非常稳定”或“比较稳定”;91.5的学生对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我省大学生对于政治问题具有较强的自我判断能力,对于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基本正确,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趋坚定。调查表明,对于“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看法,有90.7的学生表示“充满信心”或“有一定信心”;对于邓小平理论,有88.9的学生“很了解”或“比较了解”;在对待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大陆的报道和评论的态度上,有63的学生表示“信息混杂,但我有自己的鉴别能力”。对于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有53.8的学生表示“信仰共产主义”,41.7的学生表示“为社会和他人多做贡献”。同时,有53.7的学生认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参加政治理论学习”,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日趋坚定的政治信仰。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当被问及人生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时,有59.7的学生认为是“事业和工作”,21.3的学生认为是“理想与信念”,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对于“最能代表当代大学生形象”的选择,排在前两位的也分别是“有责任感”(47.2)和“勇于进取”(20.4)。84.3的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对社会贡献的大小”,87.9的学生认为对待人生的态度应该是“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对于一位青年因失恋而出家,81.9的学生的看法是“没有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渴望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被问及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排在前两位的选择分别是“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47.4),“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22.4);有63.4的学生不同意“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看法。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主流积极,价值取向基本正确。64.3的学生认为一名大学生因抢救一位老农民而牺牲,“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上,70.2的学生同意“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可见,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同时,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认为个人成长应当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寻求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民族前途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群体,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基本正确,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其道德判断和行为取向趋向合理。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团结友爱”(48.7),“艰苦奋斗”(18.2),“心胸坦荡”(16.6);而最厌恶的人品,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专横狂妄”(44.9),“趋炎附势”(37),“弄虚作假”(9.3)。对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认识,有83.7的学生认为“其中良莠并存,应批判吸收”;对于“无私奉献”问题,73.8的学生认为“无私奉献”是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从自身做起;在公与私的关系上,65.8的学生坚持“大公无私”,32.4学生坚持“先公后私”;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62.8的学生赞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
口号。
在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上,也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当看到自来水在那里流淌时,89.7的学生选择“马上前去关上水龙头”;在上网聊天时,77.8的学生会采取“以诚相待,交流思想”的谈话态度;在公共场所发生不文明行为时,有53.8的学生会“马上进行制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成果也正在逐渐显现出来。大学生作为这些改革措施的直接受益者,自然地成为了高教改革的拥护者。而与改革相伴而来的竞争的加剧和就业的压力,更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成功、成才的愿望和学习的动力,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提高。调查表明,学生对于高教改革,特别是有利于自身发展、提升自己社会竞争力的改革高度认同。对于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诸项政策,有48.6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得到较好的落实”,31.9的学生认为“得到很好的落实”。对实行“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政策,50.2的学生认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举措”,40.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大部分同学赞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对于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现状,74.3的学生认为“虽然重视,但缺乏有效措施”,19.2的学生认为“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表现出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
调查显示,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已深知社会竞争的激烈,他们渴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我,占领就业上的制高点,赢得发展上的主动权,因而,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强劲,学习空气浓厚,学风端正。调查中,有81.1的学生感到目前最重要又比较缺乏的是“知识”。对于学习的目的,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为了将来自己成就一番事业”(28.6),“为了提高素质,完善自我”(25.4),“为更好地就业创造条件”(15.3),反映出自觉成才的迫切愿望。对于学习的态度,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而努力学习”(37)。“学无止境应主动学习”(27.1),“对什么有兴趣就学什么”(18.4)。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有67.6的学生投入精力最多的是搞好专业学习;在和同学们一起时经常议论的话题,排在第一位的也是“专业学习”(42.7)。对于自己在学习上最欠缺的选项,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开放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24.4),“科学的学习方法”(23.5),“广泛多益的信息来源”(23.2)。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日益剧烈的变革,这些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处在变革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变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其思想状况也在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及影响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须予以密切关注的。因此,本次调研着力把握了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
现实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参与政治活动,接触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特别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都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他们对于国内外重大时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当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导致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当代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都吸引了大学生关注的目光。调查显示,在问卷中关于“你最关注或了解的国际或国内的问题”所列举的9大选项,均有大学生给予了积极关注。其中,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世界反恐怖主义行动(41.6),“上海apec会议”(21.5),“国企改革和下岗问题的解决”(11.6)。这一结果是与一年来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相吻合的,表明了大学生对于政治问题的强烈关注,他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调查中,对于当前我国的政治局势,“十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反腐举措的斗争、以及发生“中美”撞机事件等,大学生都给予积极关注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扩招以及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都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着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对其思想状况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中,大学生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的上学、就业、素质教育、特困生政策等举措都给予了极大关注。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多样化趋势和发展,特别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方式和收入分配的多样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纷至沓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氛围,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调查中,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选择是“社会风气”(52.1),表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求知成长阶段,尚没有完全摆脱家庭背景而独立,因而对家庭的依赖性还是较强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在家庭环境中对你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的选择,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状况”(63.2),“家庭和睦情况”(31.5),“家长的工作情况和文化素养”(3.5)。在相关调查中,对于政治问题等的看法,大学生也把听取父母的意见排在了第三位。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工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和普及程度。特别是网络等新的载体、新的媒体的出现及其在高校广泛使用,极大地扩展着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信息来源。调查显示,对于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听广播(59.6)、看电视(24.3)、朋友之间交流(12.3)、报刊杂志(2.2)、形势政策课(0.5)、互联网络(0.2)。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时事的主要渠道,排在第一位的是“国内新闻媒体”(84.6);对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了解渠道,也有66.6的学生是“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学习”。对于业余时间(暑期及双休日)的支配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与朋友交往(82.3),同时也有0.4学生选择“网上聊天”。对于上网的目的,有65.4的学生是为了“获取信息”。尽管从表面上看,关于网络的选择数字不大,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却占了相当比例,其中不乏网民,而且交流的话题与信息来自于网络的不在少数。因此,网络媒体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容忽视。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才的重要环境,大学生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师的素质、水平等十分关注。调查显示,有16.2的学生最关注或了解的与个人关系密切的问题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有关工作”,在9个选项中居第三位。在政治问题上,有72.7的学生最愿意听取“专家、学者、教师”的意见。对于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安排,如学校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校内治安、资助困难学生、就业指导,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师德、敬业精神等诸因素均表示了较大程度的关心并给出了自已的满意程度的不同选择。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个体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身心的发展变化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导致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发展,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不同个体的身心特征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一个重要内因。
此外,大学生的同学、朋友、社交圈等的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因素。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较好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现状,较为全面地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分析当前我省大学生思想状况健康向上的主流,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国家政治局面安定团结,党和政府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满怀信心地看待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而树立起了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
其次,是我省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结出的硕果。长期以来,我省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氛围,这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其三,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多年来,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教育教学,特别是重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两课”教学,加强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纪之初,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岗位以及收入分配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高校大学生产生冲击和影响,导致一些不良倾向的发生。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倾向,作为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保证。作为跨世纪一代大学生,如果其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的缺乏,是难以承担接班人的重任的。因此,我们应当加大教育的力度,在教育内容上,要进一步加强主旋律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国情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从而自觉树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同时,要切实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对党的认识,做好青年大学生的入党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
在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上,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求,利用“两课”的主渠道,切实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要认真研究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注重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对他们进行教育,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党、国家、社会主义的认识,增进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信念,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与我们社会所弘扬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大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价值为标准,把国家社会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客观外在条件,以利益观点对待社会问题的实用与功利倾向,都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格格不入,必然制约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道德观、择业观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价值判断正确,而实际行动意识缺乏,采取的“敬而不从”的态度,以及人生态度上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消极心态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要加强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丰富阅历、接受考验,要充分挖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参观,请英模做报告等形式,校正大学生的人生坐标与人生价值取向,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驾驭人生的航船。
当前大学生更加注意素质教育对自己成才的作用,在人文教育、专业技能、美育、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及时把握这种变化和要求,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实施素质教育,加大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应当指出,转变思想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在育人方面也担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克服重教学纪律,轻内容质量管理的倾向,防止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脱节、甚至出现在思想上给学生误导的现象发生。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通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环节,融入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整体之中。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任。然而调查中,对于高校教师,大学生认为满意的分别是课堂教学水平(39)、科研学术水平(21.5),仅有1.4的学生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感到满意,0.8的学生对教师的“师德”感到满意,这两个数字是比较低的,这与教师的历史责任是不相符的。加强和改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21世纪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教书育人的自觉性,特别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亟待探索的课题。
应当承认,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广大政工干部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很大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政工队伍在数量和思想素质等方面与形势的发展还很不适应。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贯彻落实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保证必要的政工干部人员配置,同时,通过理论培训,业务进修,实践锻炼等途径,努力提高其思想和业务素质及整体水平,要支持和鼓励“两课”教师、政工干部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注意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网络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经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校,网络的发展既为青年学生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从大的方面看,一方面网络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信息网络化又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垄断,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如何在信息网络时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做好新世纪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
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工作,学校教育是主体力量,同时需要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社会各界都有责任通过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学校则应加强与社会沟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并在实践中加强正面引导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在加强对国情民情及改革开放成就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使其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动力。重视社会教育效能,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二
校园冷暴力怎么解决?对于校园冷暴力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往往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而校园冷暴力的危害往往比想象要严重得多。下面就来具体谈一谈。
什么是校园冷暴力。
与“校园欺凌”一样,目前关于“冷暴力”亦或是“校园冷暴力”并没有标准的学术或法律定义,但多数学者这么解释道:冷暴力是指不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这种“冷暴力”往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忽视。
校园冷暴力的现实与危害,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也许,在校园时,你我都曾经被起过自己不想要的外号;也许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尴尬小事,被人嘲笑;也许曾经因为某些原因被孤立……这些不想回忆的经历,它就存在于你的记忆深处,一旦从时间的箱子里将它翻出,它的尖叫和狞笑,依然会让你不寒而栗。
心理学上说,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那么,一个每天努力健身,在朋友圈里晒肌肉与阳刚的人,可能小时候曾经因瘦小,被同学欺负;一个性格内向软弱不善言辞的人,可能是在某次公开讲话中,因为效果不佳被人嘲笑;一个以“孤傲”的形象示人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的优秀和特立独行,而被同学孤立过。
校园冷暴力这种看似无形的伤害,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影响一生。
56.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周围存在校园冷暴力现象。
“在大学生当中,宿舍里的冷暴力现象比较普遍。比如,一个宿舍的大多数同学,对同宿舍的某一个人冷嘲热讽、挖苦或孤立。这些行为都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心理辅导专家佟秀莲副教授这样说。她认为,冷暴力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个人性格、生活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等不同造成的。
20xx年,某高校一女生因查出“大三阳”被舍友孤立,在宿舍烧炭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近年来,由冷暴力现象引起的高校突发事件屡有发生,而宿舍冷暴力现象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记者通过网络向承德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了258份关于宿舍冷暴力的调查问卷。在发放的258份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258份。其中,男生54份,女生202份。通过分析发现,83.72%的学生听说过校园冷暴力,56.2%的学生认为所在校园存在冷暴力现象,59.1%的学生认为校园冷暴力的最主要类型是宿舍冷暴力。
如何化解校园冷暴力。
性格的差异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处世方式各不相同。“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产生,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后天形成的。后天性格的形成会受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学不比高中、初中,除了上课、玩耍,大学生舍友相处时间相对更长。由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会造成为人处世、行为方式的个体差异。天南地北的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宿舍,难免发生矛盾,如不及时化解会越积越重,甚至造成心理伤害。
其次,缺乏沟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人们愈发沉浸于网络之中。微信、微博、博客、qq等社交软件的普及,让人们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往往忽略身边真实存在的人,相对减少了与身边人员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了矛盾,很多人也不在意,因为在微信、微博里有一大批朋友。而且,现在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所在家庭的中心,这就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太会与他人交流、难以与人融洽相处等。以一个宿舍6个人为例,6个人就会有6个中心,6个人缺乏沟通的话,6个中心就会越离越远,裂痕就越来越大。
“从个体角度来说,怎么避免自己成为宿舍人冷漠讽刺的对象,需要学会根据自身情况调节。一是要提高主动与人交往和主动融入群体的能力,二是要多锻炼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从集体角度来讲,所谓的多数人要增强责任感与同情心,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主动理解他人的意识。当发现有的同学悲观、急性子,或者说话直,多数人要学会包容、理解,遇到问题要多讨论、多参与。慢慢地,也能缓解少数个别舍友的问题。”佟秀莲说,此外,从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大环境来讲,也应注意加强对学生们的心理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心理疏导和干预,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校园冷暴力现象以及因冷暴力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三
1920xx年的“五四”运动掀起了中国大学生运动的高潮,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大学生高举救国图存的旗帜,成为革命中的先锋队伍。自强、爱国、有责任感一直是中国大学生的特点,然而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当代大学生中许多人早已失去了奋发向上的动力,相反,“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为了叛逆、堕落的代名词。西方文化的入侵、国家转型期、各种价值观的碰撞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迷失。
现如今,大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舞台,有丰富的课余时间,相对小的学习压力,给学生提空了更多广阔的选择空间,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在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参加学生会、社团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人埋头自己的学习,有人做兼职,赚取生活费,也有人无所事事退化成为颓废一族等等。然,怎样的生活方式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增长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没有遗憾地圆满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如何正确利用课余时间成为了同学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
2、发现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弊端,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让当代大学生意识到在校黄金时间的珍贵,从而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做好准备。
4、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到更多展示自己个性的途径,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营造出全新的当代高校优良文化气氛。
三、调查的具体内容。
6、周末除外的每天课余时间有几个小时7、平时的课余时间安排。
3
8、占用课余时间的因素9、课余时间对大学生的影响10、课余时间喜爱的活动。
四、样本分配。
总体上按比例对桂林市六大高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分配,每个学校由一个调查小组完成。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500份样本,回收498份,有效问卷398份。
五、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4
一、各大高校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感触。
#:在样本调查986人中,49%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学生觉得充实,10%的人觉得在大学里空虚,又少部分的人对大学生活没感觉。
二、课余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在大学生活里,6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觉得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与否没感觉,少数人认为自己安排得合理。
#:在我们访问的986位大学生中大部分是自己安排将自己的课余生活,30%的学生是受朋友的影响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少部分是在老师或家长的的影响下安排自己的课余实间。
6
#:36%的大学生是为了发展个人兴趣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29%的大学生是从促进学习这方面来安排课余时间,而有的只是为了开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为何安排课余时间。
五、周末除外的每天课余时间有几个小时。
7
#:在我们的了解下,大学生一周的课余时间一般是3—5小时,有较多一部分人的课余时间有6—8小时,更有不少人的一周课余时间能达到8小时以上。
六、平时的课余时间安排。
8
#:在课余时间里能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并且能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但有少部分的人经常无所事事或者去上网浪费了不少时间。
九、课余时间喜爱的活动。
#:经过我们的访问使我们了解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十、希望学校通过何种方式动员学生的参与学校课外活动。
#:大部分的学生是非常自愿的参加课外活动的,只又少部分的人是有利益的推动下才参加。
十一、作为大一的您,对安排课余生活是否有疑惑或困难。
1、感觉课余时间有时很多,有时少,安排有点困难。有时忙有时闲不太合理。
2、课余时间合理,但社团活动过多,而且同一时间举行,难以两边兼顾,吃饭时间不正常。
3、课余时间安排得有些散乱没有目的。
5、课余时间少,没有足够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7、时间太多,不知如何安排,与人交往,不知如何沟通。
10、作业太多,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太少,时间少,不能有多的时间去看书。
1011、每天好似有许多课余时间,但就是安排不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打篮球、看电影。
13、浑浑噩噩的过,都不太固定。
14、感觉无所事事,二个月过去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不知道。
十二、作为大二大三或大四的您,对大一的同学有何建议或者期望。
1、认真利用好时间,多学习充实自己。
6、不要受环境所影响,要懂得自律,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7、学习要明确,实践要认真,把学习的时间与课余时间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注重身心的培养,加强交流,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8、可以为自己做一份目标,每星期,每个月更换,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9、就是你不断确定人生道路和目标的过程,要懂得取舍。同时,一定要与书结合,以书为指导,指导你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人生理想。
10、多参加活动,多拿奖状,专业要求拿到证书尽早拿到,英语四级尽快在大一过。
11、思考好自己的发展道路,有计划有安排的学习与游玩。
十三、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公平的,只要你敢尽情的演绎,这个舞台就属于你。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更多的关注我们丰富的大学课余生活。
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成才。随着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的增强,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和利用成仙了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也影响了他们课余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学习,甚至造成了某些学生的行为偏差。所以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意识,减少课余生活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他们对课余生活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
在调查的结果看,49%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学生觉得充实,10%的人觉得在大学里空虚,又少部分的人对大学生活没感觉。可见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多人都是没有自己的方向以及目标的。
相比另一个问题“您认为你的课余生活安排合理吗?”在调查反应结果中,6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觉得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与否没感觉,少数人认为自己安排得合理。
从这两项的数据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爱拍是非常不合理的,盲目的。从中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安排自己生活能力和是非常差的。
36%的大学生是为了发展个人兴趣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29%的大学生是从促进学习这方面来安排课余时间,而有的只是为了开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为何安排课余时间。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是没有计划性的。
相比另一个问题“怎么安排平时课余生活”下。大学生课余时间大部分的人是上网,有的是看书、逛街或者做作业。所以由此看出他们在安排课余生活的时候是没有计划的,只是一时的兴起,看着就的心情来安排课余生活。因此,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安排思路,提高课余生活的利用率。
对于课余生活,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自我展示机平台,反映了课余生活在大学阶段的重要角色。因此,学校更应该重视这一方面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也应该懂得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去过渡,去把握这些机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提升自我,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课余生活呈现了多样性和丰富性。调查结果反映了:。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专业知识的学习、校园文化活动、体育锻炼、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恋爱、上网及一些娱乐活动等等。
2、原因分析。
第一、缺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课余时间也就无法合理安排。第二、没有规划。在总结空余的时间没有规划过,所以不知道总结要做什么很茫然。
第三、没有竞争意识。在大学里觉得没有人约束,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于外界的竞争好不理会。
第四、学校在方面的重视不够,以至于学生很盲目。
第五、再者就是学校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太宽松,以至于没有一定自制力的大学生涉及的各方面太多。
1、帮助学而生找准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
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目标,有了目标,才回为着目标朝着方向去发展和奋斗,才能更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
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自律能力,增强对外界的诱惑的抵制力。增强抵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
3、突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多突出本校的特色和文化,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位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并不断参与其中,能让学生很好的去安排和利用其闲暇的时间。
13。
结语: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时空不断拓展,怎么把大学生课余生活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和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达到多方面的成效,共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这一个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与实践。
(四)、个人心得。
在上周的周末我们市场调研中心协会开展了以大学生“我的课余生活,谁做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这次活动进行的还比较顺利。
通过这次活动的调查,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安排的情况,大概知道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趋向,从这次活动中,让我能够去思考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去解决它们。
(五)、小组总结。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再大学生中存在的课余时间利用问题,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很多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意识是非常弱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目标2、没有规划3、没有竞争意识。
4、学校提供的课余生活方式少5、大学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根据发现的问题总结改善的建议。
1、帮助学而生找准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
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自律能力,增强对外界的诱惑的抵制力。3、突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44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