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想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创新。总结要注重客观、具体、有理有据地表达。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写总结的好例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合理选择解题策略。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提高数学交流能力,逐步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动物们在谁跑得快比赛中,谁获得了冠军?今天小牛要主持一场动物团体操比赛。
瞧!小刺猬上场了!每行12只,排了14行,共有多少只小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算法。
1、列式:14×12=。
2、14×12等于多少呢?
(1)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及时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对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3)对有意见或有疑惑的算法展开讨论与质疑,在讨论与质疑中引出课题,引出估算,引出范围。
(4)将上述方法进行整理归类(小组讨论)。
(5)同桌说说自己认为那种方法比较方便,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体会算法;体验不同的题,最优的方法也不同。
交流:你的同桌是怎么算的?(指他的同桌)他又是怎么算的?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习。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思考:是不是对每题都能用你觉得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呢?
3、学生自己例举判断(如不行,教师出题:17×29)。
(1)、学生独立计算17×29。
(2)、不同的题,有不同的好方法。
(3)、小结:先要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根据题目数字的特点选择计算起来比较快的好方法。
4、出示25×24。
(1)思考: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对这题你会选择那种方法呢?
(2)计时赛一赛,选前10名,统计不同算法名次。
(3)思考:这是巧合么?是这些同学写字速度快,还是……?
(三)、练习47×7325×3285×16。
三、整理归纳,探究规律。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理性思考。
3、学生展开争论。
4、获得结论。
5、99×99怎样计算会更方便?
四、课堂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水滴:大家好,我是你们真诚的朋友小水滴。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据医学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同学们,在你周围有这种不好的现象吗?学生发言。
以“小水滴”可爱的形象来引起讨论的话题,亲切自然生动,学生乐于接受。
通过小水滴的介绍,引起学生对浪费水现象的思考,为新知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在浪费水的话题上学生可能会提到身边发生的小事,例如:水笼头没有拧紧,总是滴水浪费的现象。老师应适时引入例题。
学生讨论适可而止。
二、自主探索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
(附3、4月份的月历表)使学生了解“2个月”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和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在此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千克)。
12×61=732(千克)。
12。
×61。
12。
72。
732。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学生交流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关注用竖式计算方法,并让学生生讨论:这个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
(2)情感培养节约用水。
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谈一谈如何节约用水。
小水滴发出号召:朋友,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
三、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让我们一起到神秘的海洋世界去游览一番吧!你能解决可爱的小鱼背后的题目吗?
请选择题目试一试吧。
(1)校园小主人。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2)计算小能手。
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和验算时出了哪些问题。
(3)小小超市。
让学生自己计算、填表,再交流。
p41页练习1—3题。
四、知识窗。
介绍古人计算乘法时用的一种巧妙方法—格子法。
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在相互交流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探索活动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关注学生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讨论百位上的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身边小事作起增强节水意识。
通过情境创设,设计三道练习题,了解学生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
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可能还会出现以下方法:
1、把两个月都看作30天。
30×2=60(天)。
12×60=720(天)720+12=732(天)。
2、把两个月都看作31天。
31×2=62(天)。
12×62=744(天)。
老师应及时鼓励算法多样化。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会遇到进位的问题,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
在练习“小小超市”一题中,36×31这道题中出现三次进位,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并酌情进行点拨引导。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知识。
1、向学生生动地讲述这个小故事,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想法。
2、看书p68页故事的文字叙述,提出问题。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方法,并将小组内的方法汇总。
(1)出示各组的方法,并请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
(2)师对学生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和讲评。例如: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可以得到精确的数字,但费事费力,不宜操作。
(3)借助学生所用的估算、笔算等方法,让学生回顾口算、估算、笔算方法,并说说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七第1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对快!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引导其总结出规律。
3、练习十七第2题。
(1)谁能说说企鹅的生活习性?
(2)出示企鹅卡片:它们要选择一块属于冰块嬉戏,大家愿意帮助它们吗?
(3)核对大家选择的结果,表扬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4、练习十七第4题。
(1)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题意,问题是什么,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列式计算等。
(3)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全过程。
2、作业。
(1)将你自己总结出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规律和你认为要注意的问题写在作业本止。
(2)回家收集有关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料,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合理选择解题策略。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提高数学交流能力,逐步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出多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他们的算法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动物们在谁跑得快比赛中,谁获得了冠军?今天小牛要主持一场动物团体操比赛。
瞧!小刺猬上场了!每行12只,排了14行,共有多少只小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算法。
1、列式:14×12=。
2、14×12等于多少呢?
(1)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及时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对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3)对有意见或有疑惑的算法展开讨论与质疑,在讨论与质疑中引出课题,引出估算,引出范围。
(4)将上述方法进行整理归类(小组讨论)。
(5)同桌说说自己认为那种方法比较方便,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体会算法;体验不同的题,最优的方法也不同。
交流:你的同桌是怎么算的?(指他的同桌)他又是怎么算的?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习。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思考:是不是对每题都能用你觉得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呢?
3、学生自己例举判断(如不行,教师出题:17×29)。
(1)、学生独立计算17×29。
(2)、不同的题,有不同的好方法。
(3)、小结:先要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根据题目数字的特点选择计算起来比较快的好方法。
4、出示25×24。
(1)思考: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对这题你会选择那种方法呢?
(2)计时赛一赛,选前10名,统计不同算法名次。
(3)思考:这是巧合么?是这些同学写字速度快,还是……?
(三)、练习47×7325×3285×16。
三、整理归纳,探究规律。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理性思考。
师: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积一定是三位数或四位数吗?肯定吗?
3、学生展开争论。
4、获得结论。
5、99×99怎样计算会更方便?
四、课堂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0—41页。
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多媒体课件。
小水滴:大家好,我是你们真诚的朋友小水滴。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据医学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同学们,在你周围有这种不好的现象吗?学生发言。
以“小水滴”可爱的形象来引起讨论的话题,亲切自然生动,学生乐于接受。
通过小水滴的介绍,引起学生对浪费水现象的思考,为新知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在浪费水的话题上学生可能会提到身边发生的小事,例如:水笼头没有拧紧,总是滴水浪费的现象。老师应适时引入例题。
学生讨论适可而止。
(1)教学例题。
(附3、4月份的月历表)使学生了解“2个月”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和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在此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千克)。
12×61=732(千克)。
12。
×61。
12。
72。
732。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学生交流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关注用竖式计算方法,并让学生生讨论:这个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
(2)情感培养节约用水。
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谈一谈如何节约用水。
小水滴发出号召:朋友,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
让我们一起到神秘的海洋世界去游览一番吧!你能解决可爱的小鱼背后的题目吗?
请选择题目试一试吧。
(1)校园小主人。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2)计算小能手。
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和验算时出了哪些问题。
(3)小小超市。
让学生自己计算、填表,再交流。
p41页练习1—3题。
介绍古人计算乘法时用的一种巧妙方法—格子法。
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在相互交流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探索活动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关注学生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讨论百位上的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身边小事作起增强节水意识。
通过情境创设,设计三道练习题,了解学生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
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可能还会出现以下方法:
把两个月都看作30天。
30×2=60(天)。
12×60=720(天)720+12=732(天)。
2、把两个月都看作31天。
31×2=62(天)。
12×62=744(天)。
744—12=732(天)。
老师应及时鼓励算法多样化。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会遇到进位的问题,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
在练习“小小超市”一题中,36×31这道题中出现三次进位,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并酌情进行点拨引导。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18×26=15×21≈39×60≈16×42=。
师:能将上面的计算题按一定的规律重新分类吗?
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若与教师思路发生冲突可逐步引导)。
课件显示:(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出现)。
口算估算笔算。
40×60=39×60≈18×26=。
15×20=15×21≈16×42=。
700×50=19×52≈。
口算估算。
解决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先来算一下第一组的题目要用什么方法呢?
1、口算的判断及方法的梳理。
2、(1)学生独立计算,开火车交流,选二题说说算理。
(2)师:说说这类题目的特点生:他们的末位都是零,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师:能说说你算这种题目的思路吗?
生:用0前面的数去相乘,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
添写0,两个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末尾添几个0。
师:什么样的计算题用口算?怎么口算的?
生:比较简单的计算,也即数字是整十整百的计算。
3、估算的判断及方法的梳理。
(1)学生独立计算。
师:那38和19离39和21也很近啊?生:它们虽说也很近但数字计算起来不方便。
师:那也就是说我们在估算时所看作的数字既要比较接近原数也要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最好是看作整十整百的数。
师:那你是怎么知道这组题要用估算来计算的?生:因为它是约等于。
师:(归纳)题目对结果的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我们用估算就可以了,估算应遵循简单好算、离准确值近的原则。
3.笔算方法的回顾。
(1)指名2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展示计算结果,同时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4)像这样比较难算得要用笔算。
4.解决问题。
三(2)班去春游,每人交12元钱,如果全班53人参加,。
共收到:。
面值/元502010521。
张数/张21215241814。
(1)学生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人员交流。
(2)组长汇报交流结果。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口算。
70×30=90×30=20×60=80×40=80×80=。
50×70=15×20=400×20=23×20=。
2、估算19×29≈12×41≈11×89≈99×91≈39×33≈45×29≈。
3、笔算:
16×42=18×65=31×32=27×34=。
4、比较大小。
12×13○21×13。
15×24○24×15。
61×35○35×62。
54×12○540。
21×43○20×43+43。
(1)同桌讨论后,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21×4320×43+43提示学生从乘法的意义来思考。
师:这题如何思考?
生:先求出31辆大客车能坐多少人?然后与1200比较大小。
师:很好,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31乘42呢?
小组交流。反馈:
生甲:用笔算最好了,只有算出准确值与1200比较大小才能知道是否坐得下。
生乙:不必要那样做,用估算更快。
生丙:估算的不是准确得数怎么能知道是否坐得下呢?
生乙:因为31看作30,42看作40,估算得1200,得出的得数肯定比准确的得数小,看小了之后都有1200,人数也是1200,所以能坐下,用估算也可以。
师小结:说的真好,题目也没有一定要求我们算出准确值,而我们用估算也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当然可以用估算了。
四、拓展练习思考题。
三(2)班去春游,每人交12元钱,如果全班53人参加,共收到:。
面值/元502010521。
张数/张21215241814。
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他们交上来的钱对吗?
(1)学生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人员交流。
(2)组长汇报交流结果。
五、总结并揭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板书课题),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其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情分析。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进行互评。
学生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果没有,教师也参加活动,提出问题。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学生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如果买了12盒呢?学生独立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索,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应该计算出结果)。
1.教学24×12的算法。
(1)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2)明晰计算思路,汇报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在电脑上展示学生的算法)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它小组要认真听,及时补充。(学生的方法里可能有用竖式的方法,如果没有,还需要老师继续引导。)。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比如,讨论大头蛙提出的问题:这个“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看竖式)。
明确:因数12十位上的“1”乘24个位上的“4”得4个十,所以4要写在积的十位上。
(6)练习:如果买了23盒呢?请一名学生板演,其它在本上做。
三、识应用,扩展思维。
1.第39页练一练的第1、3小题。
2.趣味练习。11x1112x1213x1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嘛?和同学说说吧!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昨天去书店买书,每套书有14本,那么买3套有多少本?生:14×3=42(本)。
师:那老师如果买10套书,又有多少本?生:14×10=140(本)。
二、探索新知,明确算理: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列?
生:要求有多少本书,也就是要求12个14是多少。
师:说的真不错,请同学们估算一下,14×12大约得多少?
生1:我把12估成10,大约是140本。生2:我把14估成10.大约是120本。生3:我把14和12都估成10,大约有100本。
生:我们都是估小的。
2、师:14×12到底得多少,你能算出准确的答案吗?下面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点子图,用黑笔试着在纸上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分一分,圈一圈,算一算。把14×12的结果写出来。
生:独立思考后在纸上写出得数。
4、师巡视,拿出几个同学的做法并投影。
生1:14×4=56(本)56×3=168(本)。
师:先把12分成3个4,再算12乘4,最后算56乘3,这是一个好方法。
生2:14×6=84(本)84×2=168(本)师: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生3: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先分后和的方法,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说明同学们都积极动脑思考了,真棒。
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现在你们在自己的草稿纸上试着列一列。
师:巡视,请几位同学上台板书。
5、师:请你讲讲你是怎么做的?(生讲计算的过程)。
师:谁跟他的方法相同?你能再讲一遍吗?
师:我把刚才同学们计算的过程整理出来了,想给同学们演示一遍,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一次。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通过计算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老师来考察一下你们的掌握情况,让我们看看第一关:巧填数字。
2、第一关我们已经顺利的过关了,现在来考察你的眼力,看看第二关:火眼金睛。
3、师:请看第三关:智力冲浪。你们有信心吗?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
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4、师: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帮村长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真是太感谢了。同时也恭喜同学们顺利过关。
恭喜做对的同学,你们和喜羊羊一起获得了这场智力大比拼的胜利。
四、总结:
师:短暂而愉快的四十分钟转眼就过去了,谁能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用竖式进行笔算乘法。
生2:(答略)。
师:其实这节课上同学们表现出了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对你们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6×2;情况二:28×4×3;情况三:28×10+28×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这几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这一节课,刘老师和同学们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目标导学。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师:每当夜幕降临,街道上就亮起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物在灯光的映射下显得更加迷人和漂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这迷人的夜景。(学生们看书36页夜景图)。
师:夜景迷人吗?(生:迷人)通过欣赏夜景图,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48根灯条,每根71个灯泡。
生二: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这条街上有29个同样的广告灯。
生三:a型车限乘25人,b型车限乘8人,a租4辆型车正好。
生四:5棵树用75米彩灯线,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
(通过让学生说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完整、正确表达的好习惯)。
师: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师: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数学问题,都非常的好,今天咱们着重来解决这四个问题,把其余的放入问题口袋,再一节课再来研究。
出示四个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2、29个同样的广告灯一天的租金多少元?
4、5棵树用75米彩灯线,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
师:同学们看看这四个问题,你会解答吗?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出来。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大约10分钟)。
师:刘老师看大部分同学做完了,而且发现没做完的同学的原因是做题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不要紧,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的解题思路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不会的地方提出来,同学们共同帮助你,待会再在班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看看各小组讨论情况)。
师:各小组都讨论完了,下面请小组的同学上来汇报。
小组同学就各问题汇报,不对的和不完整的其余各小组及时纠正和补充。
师:刚才同学们讲的都很棒,特别是第3个问题和第4各问题。第3个问题同学们想的很周到,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舍去还是向前进一,根据生活实际情况解决;第4个问题同学们想到了那么多的解答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喜欢的解答方法。
四、自主练习。
教材37页第3题和第5题(学生独立解决,小组讨论订正,不会的再在班内交流)。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三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学习的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认知基础。同时,本单元的内容又是后面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图文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情趣。
(2)内容真实、丰富,具有现实性。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4)重视数学知识的。
1.注意发挥主题图和情景图的作用。
2.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小节安排了4个例题,包括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等内容。可用3课时完成教学。
单元主体图:通过体育馆的环境及设施,唤起学生回忆,激起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例1:教材通过利用主题图的资源,再次出现算体育馆a区座位有多少个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出48×10后,重在理解48×10可以怎样算。
例2:主要是学习口算一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在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48×10的基础上,继续学习25×30的口算方法,体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3: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让学生明确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既可以利用例2所学的口算方法,还可以直接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表内乘法),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本小节安排了3个例题,包括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等内容。
例1:从生活情境中引出算式,探索多种计算方法和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等3个层次进行编排的。探索12×14的算法,教材提示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探索。再次是理解算理,用竖式计算12×14明确第2步计算的`积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例2:用两只青蛙的对话情景引出算式,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对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在次基础上算法。
例3:一方面是强化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进位意识,另一方面是乘法的验算。教材中没有明确地提出验算的要求,而是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发现规律。
例1:通过情景图和表格,一方面能清楚地看出行驶时间发生变化,引起行驶的路程的变化,让学生从这种变化中去发现规律。
例2:是杨辉三角的运用,一方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已给出的4排数,去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像图中同学们讨论填数和说说第4至7排分别怎样填数,既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例1:以学生的春游活动为线索,通过用车的辆数和每车装的人数来计算参加春游的人数。教材引导学生先从情景图中去提取信息,再凭借已有知识经验用“每辆车的人数×用车的辆数”的方法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最后提出“还可以怎样算?”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例2:以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堆放物体的方法为例,让学生算出这样一堆饮料有多少听。本题是运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数学方法解决。
例3:是乘法的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材中的苹果重量的估算方法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广柑的重量怎样估算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四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条幅、flash课件、题卡、小黑板。
小棒、计数器。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口算并说出算法:
32+7=30+23=21+7=。
40+35=28+60=。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知。
(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师问:“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80%完成后,抽生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23+20=4343+5=48或者20+25=4545+3=4820+20=405+3=840+8=48。
生2:摆小棒法。先摆2捆零3根再摆2捆零5根。最后合计4捆零8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2个珠子,个位上拔3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2个珠子即4个珠子,个位上加5个珠子即8个珠子合起来是48。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4……。
学生在说算法时老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
(三)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出示小黑板出现探究问题。
a、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b、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c、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学生合作,老师巡视,适时点拔。
3.小组汇报合成新知。
通过小组收集可能有以下几种列式方式。
师问:“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赞成那种为什么?(根据前面所做,中等以上学生都很容易看出1.4是对的。2.3是错误的。)赞成的说明理由,不赞成的也说明原因,在部分学生的发言中接受新知。学生说不完整时,老师适时补充,(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并列举从个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从而顺得成章地得出结论。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五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已经不存在困难。而口算速度的快慢,则直接影响着后面笔算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影响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寻找一种简便的口算方式提高口算能力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我们知道要提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速度,通常要“直接从高位算”起,这样比较符合算式的观察和数的书写顺序。而学生却因为长期受笔算的影响,“直接从个位加起”的算法已经根深蒂固。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特意采用了“听算”这样一种口算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算的过程中,感悟“直接从高位算起”算法的优越性。
设计理念。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内容的呈现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因此,本课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学生跳绳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在本课的设计中,让学生在“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多”中自主探究,体验算法多样化,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1并在练习中感悟最佳的方法,实现方法优化。
3、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课件、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说说结果。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课件出示。
把复习旧知的过程隐含与揭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自然感觉到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又让。
2学生初步感知“拆数”的计算方法,为探索新知识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课间活动时同学们是不是喜欢跳绳呢?小华、小红和小军他们也喜欢跳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主题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用贴近儿童实际的“跳绳”的情境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收集信息:
生1:小华跳了45下,小红比小华多跳28下。生2:小军比小华多跳23下。
2、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四、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一)计算45+23你是怎么算的?
生:40+20=60,5+3=8,60+8=68。
师:很好!同学们,你看懂了吗?(个位数加个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还有别的算法吗?生:45+20=65,65+3=68。
师:和他相同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呢?说给同桌听一听。再想想,还能怎么算?
3生:23+40=63,63+5=68。„„。
(二)计算45+28师:请你挑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并把想的过程写下来。指名三人上前板演。其他同学反馈:
1、40+20=60,5+8=13,60+13=73。
2、45+20=65,65+8=73。
3、28+40=68,68+5=73。
师: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种把数拆开的方法叫拆数法。用拆数法时要选择使计算简便的拆法,并且拆开后从高位开始加起。)。
(三)观察、比较,寻找异同点。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生:都是加法。生:这些数都是两位数。
师:那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一道是进位的,一道是不进位的。师:同学们很聪明,在口算是要特别注意区别!
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但是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吸取各种方法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口算练习。课件出示:
并要求学生尝试从直接从十位算起。
2、判断题。
4课件出示。
要求学生说出错在哪里,正确的结果是什么。
3、其他练习。课件出示购物问题。
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生自由发言。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怎么计算呢?指名说一说。„„。
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的目标,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展开:口算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计算引发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的优势的感悟;解决问题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及时进行优化,还有是为了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进行拓展。
六、全课小结。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口算方法。
跳绳问题。
解决方法。
最好方法。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好几句话,说一说。)。
通过回顾和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向学生渗透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学习思想,而让学生畅所欲言,说收获谈体会,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六
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8-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退位)。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本节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的“对位”这一难点,而进位的难点留在下节课解决,三是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
3.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强调“对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观察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学生列式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要求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怎样列式?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22=?
那么,要求23+22=?我们可以怎样算呢?
请大家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全班交流算法时,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这些想法:
(1)23+20=4343+2=45。
(2)20+20=403+2=540+5=45。
(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如果学生提不出这种算法,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来。)。
……。
2、讨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生试算,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重点是竖式的对位和书写及计算顺序。
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完成试一试:教师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了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摘桃子。
设计一个摘桃子的游戏,比一比看谁摘到的桃子最多。
小组内以比赛的形式完成,做完后订正。
3.完成身边的数学。
教师出示图和问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做完后说一说。
四、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笔算。57+20=45+41=62+34=83+16=。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想到多种方法计算,体验到算法的多样性,在用竖式计算时,通过学生试算,纠错,掌握了竖式的计算过程,书写比较规范。但个别学生还没养成用尺子画横线的.习惯,要逐步培养。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七
苏教国标版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第39—40页的内容。
提到口算,首先刺激我们神经的就是:算法多样化。关于如何处理好算法多样与优化的问题也一直捆绕着我们一线教师,看了沈重予先生关于本单元教材的分析,我似乎有所顿悟。我感觉教材编写的意图首先是倡导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算法的优化,而优化的过程不是他人强加于己的过程,是在逐层的练习与对比中体悟出来的;不是在一节课内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在计算教学的整个单元中的。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计算定位”的问题,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体悟”上,希望通过教材与教师所呈现的不同刺激源来引发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习惯的碰撞,在不断的对比与反思中“体悟”哪种算法更适合“我”,进而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有用性。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
教学课件、积分卡。
一、情景导入,探索新知(游戏连连看)。
1、谈话:“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很喜欢电脑游戏,我这里也带来了3个,给大家介绍一下:猴岛大冒险、阿达宠物园、什么东东球,想要吗?看到上面的分数了吗?只要你这节课开动脑筋,想办法得到这些积分,你就得到它们了。”出示得分标准:算对一题得1分,回答问题对得2分。
谁来读一读它们的积分各是多少?你能提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2、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1)44+25=。
(2)44+38=。
(3)38+25=。
(4)44+38+25=(这一题我们以后在解决)。
师:观察我们所列出的算式,都是什么类型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探索44+25的算法。
师:先独立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认真听的得1分。
交流: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
(2)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9+60=69。
(3)先算44+5=49再算49+20=69。
(教师适当辅以说明)。
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说一说。
4、探索44+38的算法。
师:这一题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算给同桌听。
师: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找一种方法说给同桌听,说得好的加一分。
5、比较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不同处和相同处。
6、练习:38+25。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二、巩固深化(积分等你拿)。
(一)进入阿达宠物园游戏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白兔带我们采蘑菇,每个蘑菇上有两道算式,算对了,蘑菇就采到了。(学生独立完成)。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斑点狗们在比聪明,都说自己最善于发现,其实最善于发现的人是我们的小朋友,就让我们擦亮眼睛,开动脑筋,看看这些算式中藏有什么秘密吧。
(2)先算第1组,说说有什么体会。
(3)再算第2组,说说有什么计算快的秘密。
(4)独立完成3、4组,集体校对答案。
(二)进入猴岛大冒险游戏区。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统计表的统计内容改为统计大猴、小猴采集的香蕉、椰子、芒果的个数。
(1)指导理解统计表,出示问题:哪种水果采集的数量最多?你能不算直接找到答案吗?有什么好办法?(估计得数几十多)。
(2)学生独立完成估计过程,指名汇报方法。
(3)验证,再次计算,看估计得对不对。
(4)统计分析: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估计得数是几十多,独立完成后汇报。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本题改为猴岛活动中心的名称,如:保龄球中心、九宫格中心、九子连珠中心、扑克pk中心,幸福休息室。
师:这是猴岛各个活动中心的分布图以及线路图,能看懂吗?
提出问题:(1)从保龄球中心到九子连珠中心可以怎样走?走哪条路最近?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
(2)大猴从幸福休息室到九宫格中心,小猴从幸福休息室到扑克pk中心,谁走的路近?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三)进入什么东东球游戏区。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前面增加一组几加几的算式:6+7=5+9=8+4=。
(1)引导学生先口算第一组题。
(2)口算后交流方法。
(3)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三、全课总结。
1、算一算你的积分卡上一共有多少分?大约能得到哪个游戏?在积分卡后面写上你的电子邮箱,下课后教给老师。算完让个别学生汇报一下自己的得分情况,以及选择趋向。
2、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遗憾。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八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本节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的“对位”这一难点,而进位的难点留在下节课解决,三是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会正确书写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强调“对位”。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观察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学生列式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要求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怎样列式?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22=?
那么,要求23+22=?我们可以怎样算呢?
请大家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全班交流算法时,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这些想法:
(1)23+20=4343+2=45。
(2)20+20=403+2=540+5=45。
(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如果学生提不出这种算法,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来。)。
2、讨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生试算,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重点是竖式的对位和书写及计算顺序。
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完成试一试:教师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了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摘桃子。
设计一个摘桃子的游戏,比一比看谁摘到的桃子最多。
小组内以比赛的形式完成,做完后订正。
3.完成身边的数学。
教师出示图和问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做完后说一说。
四、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笔算。57+20=45+41=62+34=83+16=。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想到多种方法计算,体验到算法的多样性,在用竖式计算时,通过学生试算,纠错,掌握了竖式的计算过程,书写比较规范。但个别学生还没养成用尺子画横线的习惯,要逐步培养。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九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合理选择解题策略。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提高数学交流能力,逐步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自主探究出多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他们的算法思维。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动物们在谁跑得快比赛中,谁获得了冠军?今天小牛要主持一场动物团体操比赛。
瞧!小刺猬上场了!每行12只,排了14行,共有多少只小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算法。
1、列式:14×12=。
2、14×12等于多少呢?
(1)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及时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对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3)对有意见或有疑惑的算法展开讨论与质疑,在讨论与质疑中引出课题,引出估算,引出范围。
(4)将上述方法进行整理归类(小组讨论)。
(5)同桌说说自己认为那种方法比较方便,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体会算法;体验不同的题,最优的方法也不同。
交流:你的同桌是怎么算的?(指他的同桌)他又是怎么算的?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习。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思考:是不是对每题都能用你觉得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呢?
3、学生自己例举判断(如不行,教师出题:17×29)。
(1)、学生独立计算17×29。
(2)、不同的题,有不同的好方法。
(3)、小结:先要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根据题目数字的特点选择计算起来比较快的好方法。
4、出示25×24。
(1)思考: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对这题你会选择那种方法呢?
(2)计时赛一赛,选前10名,统计不同算法名次。
(3)思考:这是巧合么?是这些同学写字速度快,还是……?
(三)、练习47×7325×3285×16。
三、整理归纳,探究规律。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理性思考。
师: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积一定是三位数或四位数吗?肯定吗?
3、学生展开争论。
4、获得结论。
5、99×99怎样计算会更方便?
四、课堂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十
课前构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以“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准备去鸟岛乘船”为素材引导学生在现实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算法,在多种口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我班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掌握得较好,90%的学生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所以我认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难题,能通过自已的努力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即使最差的学生也会用想竖式的方法来进行口算。为此我设想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完善——多项训练巩固提高”的程序开展教学。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使学生体验运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和交流过程中,掌握其口算方法,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过程与方法:在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经历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过程。教学方法:合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小组活动式学习。
2、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进一步强化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一、游戏导入。
(一)猜歌名。
大屏幕上有4组题目,每组有2个算式,只要你回答对了,后面就会有一段音乐,这4组算式都回答出来,并且猜出是什么歌曲,闯关就成功了!成功了会有惊喜哦!
这是什么歌?(郊游)。
(二)说数的组成1.()个十和()个一组成45.2.31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成功闯关,那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郊游了,在郊游之前,我们要来说一说,出去郊游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我们要去什么地方郊游啊?二年级这么多人怎么去呢?
嗯,鸟岛在湖中央,所以我们要坐船去,而且老师已经把船都租来了。每条船限乘68人,我租来两条船,怎样乘船比较合理呢?(两个班级合乘一条船)你想让哪两个班合乘一条船?(讨论后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1)23+31。
(2)23+32。
(3)23+39。
32+39。
31+39。
要想知道哪种方案最合理,就必须算出每种情况下的乘船总人数,如果总人数接近或等于68人,才能既舒服又省钱得到达目的地。
(二)教学不进位加现在让我妈一起来验证吧!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方案:23+31怎样计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
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既把一个数拆为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和另一个数分别相加。由于计算顺序不同,所以有以下4种算法。))。
23+31=54,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条船。
(三)教学进位加。
那我们再来看看二(3)班和二(4)班可不可以合乘一条船呢?
32+39怎么计算?((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
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
3、凑整十数的方法。)。
(四)小结计算方法。
(五)分组验证。
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学到的方法计算方案二和方案三的算式。请第一组验证方案二,第二组验证方案三。
指名学生汇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条船。
1、23+31红灯。
2、23+32。
红灯。
3、23+39绿灯。
32+39。
31+39。
31+32。
三、应用与拓展。
(一)乘船问题解决了,快让我们排队上船。船开起来了!
我们一路欢歌笑语,很快来到闻名中外的鸟岛。鸟儿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
快向他们问好吧!
导游告诉我们,在湖中有28种鸟,在湖面的岛上有65种鸟,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种鸟呢?(用前面学过的口算方法试一试)。
(二)在我们前面飞来了6只小鸟,它们说:“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迷路了,你们能送我们回家吗?”
17+5836+3227+5451+2439+2933+42。
(三)把小鸟们送回了家,一转眼,我们回家的时间到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
(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在已有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基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对学生而言并不难,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意在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明确算法的多样性,并能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进行巩固,达到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情境创设方面,我始终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旅游为切入点,从出发到结束把数学知识始终贯穿于始终。而数学最注重的说算理,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把说理放在首位,让学生既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我也极力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学到新知。
不足之处,练习题设计还缺少点梯度,这是我今后对应注意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十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四、学习方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师:大家想象着:如果在好人的后面也存在着那么一条对称轴的话,根据读音对称应该是:(大家一块说)人好。(点击第二个)我爱你——你爱我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十二
1、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3、通过把算式填完整,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推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计算、分析、概括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评价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诊断、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算法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通过把算式填完整的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应用能力。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练一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揭示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
一、引入。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抢答游戏,全班分成两组,1-3为第一组,知道结果的同学请起立,4-7组为第二组,做小老师,用手势判断对错。
师:你们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真快!
二、布置合作任务和要求。
接下来老师把难度增加到用(竖式)进行计算,这个本领你会么?
(一)复习计算法则。
1、媒体呈现:一道进位加法计算48+36。
师:你能完整地说出竖式计算过程吗?(同桌交流)。
(板贴: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
师:你能完整地说出竖式计算过程吗?(同桌交流)。
(板贴:退一作十)。
(二)改错。
师:错在哪里(个位、十位)?应该怎么改?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避免这样的错误?(回到计算法则)。
诊断——纠错——避免错误的方法。
1、十位漏进1;个位上7+6=13,写3进1,十位上2+3+1=6;当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减数颠倒,直接用大数减小数;漏退1;个位上1-8不够减,向十位借1做10,11-8=3,十位上5退掉1是4,4-2=2;当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
4、个位上减法误看成加法;个位上2-6不够减,向十位借1做10,12-6=6,十位上4退掉1是3,2-2=1;检查。
(三)练习。
师:刚才我们既复习了竖式计算法则,还帮助小胖找出计算中的错误。
接下来,我们用这个本领来做个“夺星星比赛”的游戏,做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一颗星。
21+55=38+57=65+19=18+36=。
打开学习任务单第二题,左边有4道,右边有4道,一共有8道计算题,计算的时候把竖式列在左边,右边用来订正(投影展示)。时间是四分钟,我说停你就(停),准备开始。
操作1:学生之间互相当小老师批改,将错的圈出来,正确的画一颗五角星。
操作2:展示做得最多的作业,帮助他核对。
反馈:你做了几题,得到了几颗星星?
看来我们不仅要做得快,还要做得对!
三、探究练习,拓展思路。
师:这些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摘水果)。
(一)猜一猜:苹果和梨分别是几?
1、师审题:两个一样的梨子相加等于4,两个一样的苹果相加等于6。
跟左边一样,两个一样的梨子相加等于4,而两个一样的苹果相加等于7。
你能猜猜它们分别表示几吗?
2、生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师小结:
a、梨子、苹果表示的数量是一样的。两个梨子加在一起是4,一个梨子表示2;两个苹果加在一起是6,一个苹果表示3。
b、十位上两个苹果加起来是7,想一想,两个相同的数加起来一定是一个(双数),7是(单数),那我们就要考虑下个位上进位了。现在,个位上两个梨子加起来是14,一个梨子表示7,十位上进了1,所以两个苹果加在一起是6,一个苹果表示3。
有小朋友摘了4个水果吗?举举手。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二)填一填:水果背后的数字是几?
师小结:
1、个位上:7+()=1,考虑进位,7+()=11,=4;
十位上:()+2+1=8,=5。
2、个位上()-4=6,考虑退位,()-4=6,水果(6)=0。
十位上9已经借了1,9-1-()=1,草莓=7。
(三)动脑筋。
同桌讨论,在纸上填一填;学生交流想法,可以填哪些数。
师小结:如果考虑不进位加法,个位上()+()=5,十位上7+1=8;
如果考虑进位加法,个位上()+()=15,十位上7+1+1=9。
拓展:如果把加号变成减号呢?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究这个问题。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小朋友不仅能够更加仔细地对待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还能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十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四、学习方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64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