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一
摘要:网络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部分。本文先分析了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然后阐述了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运用实践,以提高美术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美术资源;运用
一、网络美术资源的优势
网络美术资源是现代教育网络化发展的一种体现,其中的图像、声音、影像使得美术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当前的网络信息化使得美术教学资源的种类和范围更加丰富,能充分体现出教材包含的诗情、音乐、意境等艺术美学,以其独特的展示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和创作的热情。
二、网络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合理选用
目前,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站很多,如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资源网、美术中国和中华美术网等,这都是教师获取和运用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资源网包括教学研究、教材参考、图片频道、下载中心、视频课堂、教研论坛等,教师进入网址,就能看到所有板块的标题和动态的图片;中华美术网主要为美术爱好者、艺术家们提供美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平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网上出现了很多鱼龙混杂的美术教育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教师没有合理地选择和过滤,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筛选和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
2.适当编辑
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具有情境性,即在不同的环境中能体现出不同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和迁移美术知识,教师需要适当地编辑网络美术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在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页时,教师需要统一版式、设计风格、字体、明暗色调以及均衡方式,并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实现变化和协调的高度统一。但是,如果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插图过多,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页时,教师要适当地留白,不但能起到强调作用,还能使网络美术资源呈现出明快的色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建立资源库
为了更好地运用、累积美术教学资源,为学校之间共享和共建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建立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势在必行。第一,建立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总体框架。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网络美术资源库的安全管理、用户管理及系统设置;第二,获取网络美术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美术资源和信息,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了解美术教育的相关信息;第三,进行美术资源的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个人美术网页的制作,并与学生共享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中发表自己的美术教育成果,定期与优秀的美术教师、艺术家等开展沟通与交流。
三、建立网络美术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由相关要素构成并实现相应教育功能的整体及其组织形式。这里的相关要素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素间的关系和联系形式通常被称为具有组织系统特性的教学结构,网络教学系统,即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辅助教学媒介,进行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教学,并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整体及其组织形式。将互联网引入美术教学,通过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使网络与美术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及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部分,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网络美术教学系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和交互功能,有利于学生进行创作,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并把他们的各类作品、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习资源等纳入电子学习档案管理中。通过这一教学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有利于充分展示网络辅助美术教学的良好效果。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把网络资源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能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拓宽美术教学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美术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也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二
地方资源中的美术教学策略运用论文
摘要:苏州东山人杰地灵,有着独特优美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众多艺术名家,这些得天独厚的地方资源是学生学习美术、发展美育的源泉。本文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的美术课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以《家园的变迁》教学为例,结合构图、造型、透视、表现形式等专业技法,简略谈谈地方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关键词:地方资源;美术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作为美术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进身边的资源,让他们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出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罗丹在《罗丹论艺术》中说过:“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苏州东山地处苏州西南端,距离城区40公里。由于远离城市,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事物相对闭塞,接受美育的途径相对要少得多。学生美育意识和美育途径的缺乏是当前面临的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以《变迁中的家园》教学为例,谈谈地方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一、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东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筑也很有地方特色,历史人文底蕴和美学意蕴十分深厚。引领学生参观家乡的明清建筑,感受江南小镇粉墙黛瓦的独特魅力是我运用的第一个策略。学校附近的雕花楼是民国初期建筑,整个建筑群是砖雕、木雕、石雕、铁雕等雕刻的有机集合,可以说是无处不雕,有着“江南第一楼”的美誉。这里的每一块雕刻都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并极具美学价值。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把课堂搬到雕花楼,带领学生参观具有苏派园林典型风格的亭台轩榭,欣赏极具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的雕刻工艺。但如何教会学生学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记录这些美好的画面,并能传达出其中的韵味?这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首先要教给学生一种记录的方式,让他们记录下各自喜爱的局部或细节。而速写又是最为合适的记录方式,记录时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场景和角度,以线造型为主的方式来表现。线条有长短、粗细、曲直、软硬之分。建筑要用相对“硬朗”一点的长线条来凸显它的气势,建筑上的雕刻大多是中国古代纹样或吉祥图案,以及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人物、动物或植物形象,则需要用“软”一点的曲线条来凸显它的形象。这么解释,对于学生来说,还不够直观,为此,我选取了雕花楼一石雕门楼,用5~10分钟给学生简单示范了门楼和门楼上人物形象的画法,边画边讲解,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学生分散到雕花楼的各个角落,自主选取合适的场景或局部进行速写训练。学生们借鉴学习老师示范教授的方法,加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相互帮助,果然轻松完成了任务,有些同学甚至还创作出了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作品,着实令人惊喜。这样的训练,不仅轻松实现了本节美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家乡建筑工艺的精湛和独特的审美意蕴,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授《变迁的家园》这一课时,我利用社团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走进有着“中国内湖最美环岛公路”之称的东山环山公路,并选取环岛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把它当着我们的教学内容,周边的山色湖光、民居建筑、山地树林都是我们的写生素材。公路、民居、太湖、天空是最平常的景物,也是最能体现透视,特别是焦点透视。我先把学生集中到了一起,采用示范法,简单示范了透视效果图,让学生感受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这种视觉现象,并学会运用透视的技法来呈现身边的湖光山色。考虑到时间、安全等因素,我给学生一定的距离范围(1公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取景来进行创作。布置完任务后,同学们带着纸笔欢快的散入路边的丛林美景中,寻找各自的心仪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一个小时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带回了自己的创作,创作的作品也明显多了些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灵气。
三、吴地名家优秀作品等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风景画的构图中,我们可以借用摄影术语“景深”来表达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也就是把一幅画面中的景物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来进行表达。纵观古今中外艺术名家的作品,无一例外都很好地运用了这样的构图模式。以吴门画派文征明的山水小品《横塘》为例,画面中近景是岩石、中景是河道、远景是山石。在三个层次中,文征明主要想表达的是远处的山石,因此重点刻画。而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创作的江南水乡《周庄》,房屋数量众多,沿着河道分布,是重中之重,整个画面看似无远近之分,但细细品味,近有零星船只、中有房屋和河道、远有拱桥点缀,这不也是体现着近景、中景、远景的构图模式吗?通过对这两幅作品的构图方式的解读,特别是吴冠中的《周庄》这一作品,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环境。此时,让学生去创作《变迁的家园》就顺理成章,东山的陆巷古村、西新街、雨花胜境等名胜古迹是学生创作的素材。为此,这一课我有计划的分为三个课时,从建筑到风景再到名作,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绘画不只是手上运动,而是手脑眼并用,是需要有相应的技法支撑的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我在三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分别渗透了取景、透视、构图、表达方式等绘画技巧。通过学习,让学生综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运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呈现,最终创作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艺术创作的素材源于生活,但不只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更是情感的升华和表达。《家园的变迁》这一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完成了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创作出了新鲜的作品,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地方名家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法)罗丹.罗丹论艺术[s].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三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形成了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各种民间艺术。例如,蜡染、银饰、刺绣、挑花、木雕、剪纸、漆作等优秀的民间美术艺术,世代相传,成为贵州特有的民间美术资源。
1 贵州民间美术资源的特点
1.1 朴实、稚拙的特点
贵州民间工艺的最大特点就是质朴,由于地理特点和环境的限制,贵州民间创作的工艺品大多受到材质和制作工艺的限制而显得很粗糙,甚至感觉稚拙。然而,粗糙的外表中却透着质朴的贵州人民的特点。
1.2 充满想象和夸张
贵州是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民间艺人的想象中,糅杂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工艺品。例如,刺绣、挑花、剪纸等艺术,他们可以把石榴、鱼儿、桃花等各种物品放在同一个空间中,还能叫出很美的名字,或者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其表现手法也极其夸张。
1.3 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各民族相互渗透又保持独立的艺术手法,在贵州民间工艺中显得尤为突出,就算是相同的民族由于所生活的区域不一样,也略有区别。例如,苗族的刺绣,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贵州民间工艺才堪称中国民间工艺艺术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如刺绣、挑花、剪纸等工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因此,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培养孩子们喜欢民间工艺的兴趣便成为当下比较重要的任务。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四
美术作为一种人文艺术,它的发展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和区域性文化的影响。在强调美术艺术的民族性和社会性的同时,中学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民间工艺美术,利用贵州民间艺术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2.1 传承民间艺术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贵州这个西部大省也同样接受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迁。现在的农村,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愿待在家里,而是到大城市去实现梦想。所以,对于民间的各种工艺作品,已经很少有人再研究。年轻人不愿意学,认为那个花时间学也没有用。因此,民间艺人大多六、七十岁以上,眼看着后继无人。所以,中学美术课堂有必要挑起这副重担,为优秀的民间艺术做好传承。
2.2 丰富学生生活
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工艺,尤其是欣赏工艺作品,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民间艺术有很重要的帮助。
2.3 弥补教育缺失
现在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太少,尤其是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更少。所以,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对于研究民间艺术也是很有帮助的。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五
成功学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新名词,曾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不断地被运用在管理、营销等各个领域。如何将成功学应用在美术高考班的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给学生营造成功环境、增强自信;倡导自由、体验成功;发展个性、成就自我等尝试,通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美术班学生当初进校时文化成绩的平均分比普通高中班文化成绩低43分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高考时本科进线率达到了95.1%,比普通班高出了27%。下面是我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成功学的几点心得。
一、营造成功氛围,增强自信
成功始于自信。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支撑人类生活的基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多注意调节好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给他们营造一个成功的氛围,让他们信心十足的去学习,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高考属于艺术类考试,因为文化课的考分要求比非艺术类学校低,所以有不少文化考分不太理想的学生就选择了美术的学习。三年前我和另一位美术教师开始带的美术高考班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个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的,进这个班之前,只知道自己的考分比别人低,只要学美术就可以进重点中学,至于美术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就不得而知了。甚至到高二下学期,有位学生回家画画时,还被他母亲指责不用功读书。
因为文化课比其他班差,又是学画画的,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一开始,这个班学生的自尊心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们被称为“糊涂班”。他们觉得,其他班的学生看不起他们,个别文化课老师也看不起他们,甚至连校工都看不起他们。有的学生开始后悔进了美术班,而学生的这种消极情绪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美术教学。
要带这样一个功底薄、自尊心又受到伤害的美术班,凭心而论,我没有什么绝对成功的把握,但我知道要提高他们专业成绩,首先要树立他们的自信。所以我就来了个现身说法,我对学生说:我也来自农村,当初也是误入美术班,开始看着别人的画,自己只有羡慕的份。但一年半之后,我就保持了全班第一,直到大学毕业。当然 ,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好自己所选择的路,尽力而为,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们,你们一定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肯付出,我坚信总会有收获,总有一天,你们会向那些看不起你们的人证明,你们并不弱智!
当然,自信心的提高不是靠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我们两个美术教师除了教学生绘画的基本常识外,还特别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有的学生会因为画不下去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苦闷、垂头丧气,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画画的料?每当这时,我们就会和他们交流思想,让他们有信心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用进步较快学生范蕾前后习作进行对比,找出其进步的原因,告诉学生绘画技艺的提高来自于“悟性”,而“悟性”需要“自信”, 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画画是一门情感艺术,没有好的心情,就不可能去画好画。我们两个教师就特别重视调节好学生的情绪,注重教师的情感投资,注意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如和他们一起野餐,放风筝来调节他们的情绪,在活动中融洽了师生关系,更能有机会及时解决学生的情感波动。再如在专业高考期间,由于各大学的专业考试日程时有冲突,我们亲自为他们去买车票,订住宿,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除去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考试中去。我们时时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所学的专业。尽管他们开始画的并不好,但我们反复地让他们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到底,成功就一定会降临,总有一天他们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三年下来,这些学生变得特别自信!一个相信自己会成功的学生,那他已经开始向成功迈近了一步。
二、倡导“自由”,体验成功
现代教学不单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获得这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轻松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和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
首先我们将言论的自由还给学生。做法是定期把学生的作业贴在画室的墙上,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开始,有的学生不敢要这样的自由,我们就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会分析、评判一张画,吸取他人画中的优点,避免同样的缺点。渐渐地,每个人的胆子都大起来了,教师只在他们说不下去或者有说错的时候给以帮助。评画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正确审视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在这种“自由”的言论氛围中,在每一个小小的成功体验中,学生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与人相处。(我们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有近半数的学生担任了各种班干部和学生会的工作 )
其次,我们采取了“一帮一”的自由搭配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学生多教师少和缩小学生的两极分化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尽最大努力来提高自己,我们采取了“自由”搭配的一帮一活动。之前,我们还担心学生会碍于面子,不愿意配合。结果好多成绩在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要求要找个“小老师”,这样就形成了几个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大家一起探究问题的所在,各自把自己成功的体验拿出来与同伴分享。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方式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得到别人承认的荣誉感,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发展自己。(到美术全省统考的时候,一个被帮助过的学生,在全省一万四千多名考生中排列187名,居全班第五。)
第三、放飞“自由”,感悟秋天。秋天是美好的,因为她是收获的季节。但如果没有春天的播种,夏天的耕耘,那么也就谈不上秋天的收获。高三了,当其他班的学生静静的坐在教室里苦思冥想做各种试题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在有着“江南小长城美誉”的虞山门“自由”的玩乐,看着火红的日落与虞山脚下金黄色的稻子交相辉影的美景而欢呼雀跃。当然,我带学生去爬山并不单是为了娱乐,而是去感悟秋之韵,去感受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馈赠。上山之前我规定,可以三五成群,但不可以走有石阶的路,只要注意安全,达到目的地就行。所以,当学生们汇聚到一起的时候就兴奋的交流着各自看到的不同景色,体验着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道理。回校后,当我布置了以《秋》为题的命题创作时,学生们有的用树叶做了剪贴画,有的画了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有的用绚丽的色彩描绘了各自对秋的感受。
三、发展个性,成就自我
经济学家说过,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设计人员在工作间里的创意竞争,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个性化的产品离不开个性化的人,个性化的人离不开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教育事实上就是我们美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首先,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分别帮助他们确立不同的专业目标,因为成功者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按照一定的计划去努力,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在确立各自的目标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把各自的参考书拿出来共享,并在网络上寻找适合他们看的各种资料,以拓宽他们的视野,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专业。当然,我对学生各自的特长有所了解,因此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专业。比如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具有较强的创造才能,我就建议他们去报考注重创意类的学校;有的学生感情细腻,有耐心,我就让他们选择服装或染织专业类学校等等。我学的是普通师范美术教育,对各种具体的专业设计并不熟悉。设计教学开始,我就坦率地告诉学生,设计课程的种类有很多,每个学生只能够选其中相近的一到两类,老师也不是万能,但我愿意和他们一起学。学生们觉得老师和自己一样,从头学起,就有了一种要超过老师的自信心。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自然就学得开心,各自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有位名人曾经讲过:“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到高考时,全班有十个学生去参加比较难考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考试,就有三名通过专业考试。当然还有许多学生顺利的通过全国各地的各种专业设计考试。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三年的美术高考班教学结束了,三年来,这些学生在充满自信的氛围里,在人为营造的成功环境中,茁壮成长。在克服了种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后,养成了一种较好的成功心理,从开始对绘画一无所知,到高考前基本能够领悟了绘画要领。由此可见,我的“成功学”教学方法在美术高考中已初见成效。在2002年度的江苏省美术统考中,我校美术高考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省艺术类统考中,最高分达到了370分(总分400)在全省一万四千多名考生中排列第三十四名,最低分也比全省艺术类本科分数线高出了近二十分。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疾,要培养学生走向成功,教师首先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就有可能会扼杀学生活跃的思维,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成就自己。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带领着学生一起走向了成功。
/12
参阅文献: 《21世纪超级成功学》 陈安之(台湾)
《新课程改革系列丛书》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六
浅谈成功学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常熟市中学 谢艳月摘要:美国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智力多元论,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认为文化成绩差就是智力底下的旧观念。三年前,我带了一个美术班,这个班的学生进校时文化成绩的平均分比普通高中班文化成绩低43分。这些学生中对于美术有的只是一张白纸,大多数仅一知半解。通过三年的学习,高考时,这个美术班的学生本科进线率却达到了95.1%。因此,我认为:只要注意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每个学生将都会是学习的成功者。
关键词:成功学 美术教学
成功学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新名词,曾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不断地被运用在管理、营销等各个领域。如何将成功学应用在美术高考班的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给学生营造成功环境、增强自信;倡导自由、体验成功;发展个性、成就自我等尝试,通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美术班学生当初进校时文化成绩的平均分比普通高中班文化成绩低43分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高考时本科进线率达到了95.1%,比普通班高出了27%。下面是我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成功学的几点心得。
一、营造成功氛围,增强自信
成功始于自信。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支撑人类生活的基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多注意调节好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给他们营造一个成功的氛围,让他们信心十足的.去学习,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高考属于艺术类考试,因为文化课的考分要求比非艺术类学校低,所以有不少文化考分不太理想的学生就选择了美术的学习。三年前我和另一位美术教师开始带的美术高考班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个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的,进这个班之前,只知道自己的考分比别人低,只要学美术就可以进重点中学,至于美术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就不得而知了。甚至到高二下学期,有位学生回家画画时,还被他母亲指责不用功读书。
因为文化课比其他班差,又是学画画的,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一开始,这个班学生的自尊心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们被称为“糊涂班”。他们觉得,其他班的学生看不起他们,个别文化课老师也看不起他们,甚至连校工都看不起他们。有的学生开始后悔进了美术班,而学生的这种消极情绪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美术教学。
要带这样一个功底薄、自尊心又受到伤害的美术班,凭心而论,我没有什么绝对成功的把握,但我知道要提高他们专业成绩,首先要树立他们的自信。所以我就来了个现身说法,我对学生说:我也来自农村,当初也是误入美术班,开始看着别人的画,自己只有羡慕的份。但一年半之后,我就保持了全班第一,直到大学毕业。当然 ,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好自己所选择的路,尽力而为,即使失败了,也
[1] [2] [3]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七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想象所得
艺术创造需要艺术想象,老师要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首先,以对比引导想象,阐明美术的重要性。无论教授哪一门类,教师首先要向学生阐明其重要性、社会意义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色彩常识课时,让学生想象曾经见过的色彩美丽的物体。然后,再让他们想象如果没有色彩的情况又会怎样。启发学生们从想象中得出结论:没有色彩存在的世界将会单调、乏味、缺少生机。
其次,以联想引导学生想象,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美术课中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拉到学生的眼前,使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影像展示,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距离感,认识到现实中艺术无处不有的感受。如讲雕塑的类型及美感时,通过介绍市烈士纪念馆门前的烈士雕像、人民影院旁的`儿童群像等,使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而且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通过对生活中艺术的观赏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
再次,想象是美术设计的先决条件,新颖的作品来自大胆想象。想象力在美术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小至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铅笔刀的外形设计;大到大型建筑,如悉尼歌剧院的整体构思,都离不开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能力不能忽视想象力的作用。如上“动物图案设计”课时,要展示一些带有动物图案的生活用品给学生看,然后提问图案中的动物与公园里的动物有哪些区别?通过对比、联想,使学生了解到图案设计的规律,即强调夸张与变形等。
总之,想象在美术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美好形象的记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还可以改善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变死记硬背为形象化的记忆。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八
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有人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不同,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使新课程的内容更充实。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课堂有着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
一、音美结合,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如上《迷彩服》这一课。刚上课我先请学生欣赏关于动物的flash歌曲,随着歌声的播放。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在学生作业时播放了《高山流水》,那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优美抒情的音乐,创设了理想的气氛,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从而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二、音美结合,酝酿情绪,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如《甜蜜的梦》。
三、音美结合,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所以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例如在教学《感受声音》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
四、音美结合,鼓励参与,培养观察力与感受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如《我的同学》在讲人物动态的画法时,学生对人体比例就很难把握,这时光靠老师讲,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室里,老师可通过音乐中舞蹈的表演,或播放录音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舞曲声中,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跳,一边去观察。当学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时,便可组织他们进行写生,创作。你就会在学生的画中看到各种线条,形体组成的人物舞姿优美,充满了儿童的创意。这样的教学学生将感到轻松、愉悦,又达到理解人物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的,容易使学生接受,方便了教学。
音乐,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比如画《千变万化的帽子》,我先播放《小黄帽》,古人云:“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帽子并说出生活中有的一些帽子,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听了音乐后纷纷举手发言,讲述了自己感受和了解的帽子气氛非常热烈。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再进行绘画练习,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东西画了。这样既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又使课堂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当音乐走进美术,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音乐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体现。我们应当让美术课堂回荡着“歌声”“掌声”“笑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美术课的探索性教育所受益终生,使新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九
民间艺术在美术教学的运用论文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在我国新课标中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对当地的民间艺术以及民族特色和文物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并开展美术教育。因此在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增加民间工艺美术课。江西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景德镇就位于江西省。江西有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例如:和合舞、采茶戏、江西傩舞、傩戏、瓷板画以及陶瓷艺术等。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舞蹈以及工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课堂,也有利于江西的民间美术教材的开发,突出了江西的地方特色。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传统,体验浓厚的风土文化情怀的方式,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极大改革。
走出课堂,走进传统
江西民间艺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民俗活动。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立足于实际的生活,对艺术有更加立体形象的认识。同时,立足于现实生活也是民间艺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例如,在教学中,石城县某小学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就在每年举办灯彩节的时候带领学生去参加。石城灯彩在灯具的制作技艺以及灯歌灯调的选配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灯彩节上富有特色的灯具和具有传统民族风情的舞蹈,表现的是客家人的积极向上的民族风情。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灯彩节,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简单的灯具,有意识的让学生走进社区去和那些艺术家进行交流,参加简单的节目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本土艺术的魅力以及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热爱。回到美术课堂中后,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灯彩节上看到的、感受到的风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通过手中的画笔把自己能够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把自己最喜爱的彩灯,亲手制作出来进行展示,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对本土艺术文化的认识。该小学借助当地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传统,让学生自己实地感受本土的民族文化风情,并通过和艺术家的面对面交流,增强学生交流能力和对艺术的深层的认识,让学生根据自己亲眼见到的艺术场景进行手绘,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艺术品,锻炼学生对美术的立体感受和动手能力,并对本地的文化传统有了进一步的宣扬,让下一代对本土文化进行继承。
设计特殊教学情景,演绎传统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民间艺术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秉承“用文化的、历史的眼光设计民间艺术美术教学情景,演绎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让学生回归生活,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学习,深刻地认识民间艺术的发展和魅力,让民族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这种美术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现在江西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征。采用历史的文化的眼光去设计民间艺术美术教学情景是因为,从宏观的角度去看美术的发展史,那么美术发展史也可以堪称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民间美术也同样是一部人类宏观发展史。美术是情感的艺术,民间艺术在运用于美术教学时就需要进行情感体验,即演绎生活,回顾传统。生活是十分丰富的,丰富的生活能够产生创作灵感和激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通过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维的发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同时引入当地的民间美术,并以此来体现美术教学的内容。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通过演绎生活达到传统文化的再现效果,开拓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想象力,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不同的学生对生活和美的认识不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多多走进江西的特色艺术魅力中,感受瓷板艺术以及傩舞的浓郁风情,按照学生自己的思维特点,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看法和想象力。
实践训练
在美术课上,教师的巧妙引导和科学讲解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理解能力和青少年具有相当的差别,因此在讲解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地让学生进行美术实践,让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学习。例如纤维艺术,在这项艺术创作中,学生能够进行实践学习,也能增加他们的创作灵感。学生可以容易地得到纤维材料,创作工具也十分普通,创作场地更不需要去专门寻找,普通的教室就可以满足创作需求。并且在课下,学生也能够自主练习,激发创作热情。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走进纤维市场,参观市场上丰富多彩的纤维制品,给学生讲解纤维制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增长学生关于文化艺术的价值潜在认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创作的热情和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深刻认识。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瓷厂,了解从白坯到成品的具体制作工艺,让学生亲手制作,教师讲解中国瓷器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辅助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亲手制作也使得学生对瓷器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了对瓷器以及瓷器制作工艺在学生脑海中的立体形象,有利于学生进行书面的绘画,对增加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结语
通过上述观点的讲述,可以了解到:民间艺术运用于现代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小学生创造力的产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也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通过走出课堂、走进民间艺术,积极地运用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民间艺术更好的融入美术课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6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