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第二章读后感(汇总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58:03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汇总24篇)
时间:2023-11-11 12:58:03     小编:笔砚

读后感可以是对作品中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阅读的内容。下面是一些读者自己撰写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在不同的视角上看待同一本书籍。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一

川端康成是日本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员,他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特质,其作品《雪国》是一本讲述日本寻常人家在一段旅行中发生的普通平常的事。通过这样的故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

《雪国》、《千羽鹤》、《古都》的合集,以文学成就而言,《古都》最是单纯清浅,恍若以京都四季风物作背景的莫扎特的音乐;《千羽鹤》的编织承转亲密而微妙,近乎不着痕迹,以超然的叙述技巧蜿蜒探入内心的幽深世界;相比之下,《雪国》则与两部作品都极不一样,透过那样秉赋强烈、棱角鲜明的虚构,摊开一帧按捺不住却无以寄托的精神映像。

从火车穿过隧道的那一刻开始,就处处看见两相映照的风景:岛村眼睛里的两个女子,驹子徒劳而认真的生,与叶子悲凄而凛冽的死之间,构成亮色与冷色、浓烈与柔敛、渐悟与顿悟的对照,实与虚、动与静、续与断的反诘,如霞光对雪色,如镜里照现的妖娆红颜与窗上浮映的迷离秋水;并非对比,亦非张爱玲所偏好的“参差的对照”,而是一体之两面,是生命在抵达死亡以前所兼具的美丽与虚幻,因为不断的消逝,涌出不竭的眷恋。岛村并不仅仅是叙述的取角,也是风景的一部分:叶子与行男之死别,正照应驹子与岛村之生离;而叶子对于死的决然归赴,像透过一粒沙所洞察的世界,照亮了岛村对于生的惝恍缱绻。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二

曹文轩写的《根鸟》内容新奇有趣,十分精彩。这本书讲述了一名叫根鸟的男孩,在打猎时收到一封求救信,这封信是一个名叫紫烟的女孩写的,她被困在一个大峡谷中。在梦中根鸟看到了紫烟,决定去救她。

一路上,根鸟克服了种种困难,永往直前,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紫烟,最终根鸟找到了紫烟被困的大峡谷。这本书的主人公根鸟虽然在给别人说自己的梦境时受到很多冷嘲热讽,但他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困难打倒,去寻找紫烟。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星期,我读了《根鸟》这篇小说,使我深受感触。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叫根鸟。有一次,他一个人独自出去打猎,看到一只白鹰,于是就发射一支锋利的箭,唉,箭就是贱,刚好不偏不倚的落到那只白鹰的头上。不一会儿,他就发现了鹰的脚上有一封求救信:一个叫紫烟的女孩,去摘花,掉进了悬崖,此刻,根鸟的梦之旅开始了。

根鸟来到了青塔,遇到了一个人——板金先生。板金先生的家族的了一种奇怪的毛病,凡是这个家庭的男子,一到十八岁,突然变得不能做梦。板金先生为了追随梦,一直向西走。板金先生和根鸟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不断努力。之后板金先生和根鸟就在一个地方离别了!

板金先生的人生就要走到尽头了,他告诉根鸟要一直往西走,要坚持不懈,一定要找到那个大峡谷。板金先生说完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根鸟经历了各种困难,终于,他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峡谷。

比如说霍金他因患“渐冻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长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他为了追求梦想,都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

这本书很感人,结局虽有些悲伤,却让人感受到了根鸟那种精神;他遇到过许多好人,他们都可以收留他,给他好的生活,而他没有停留,他只是一味的去寻找紫烟;他遇到过许多坏人,可憎的搬运工,可怕的赌场,但他总能得到人们的帮助,逃离险境。

什么都没有阻挡他,根鸟那时只有17岁,而且什么都没有,他有的只是那颗火热纯洁的心!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了根鸟那种心情: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我也要学习他那种精神:勇气,毅力,智慧······我只要有了这些精神,就一定会无所畏惧,也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那是一个故事,很长的故事;那是一个梦,很美的梦;那是一段成长,很坎坷的成长”。

——题记。

少年根鸟生活在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村庄,与父亲相依为命,两人打猎为生。但就在他独自一人进入大森林进行富有仪式意味的第一次打猎时,一只神秘的白色大鹰带来一个同样神秘的消息,让他踏上了寻找一个女孩的漫漫长路。这正是他成长之旅的真正开始。

他以梦为马,一路向前。荒漠、草原、搭讪、村落、峡谷、小镇……一处处场景奇异而玄妙。他就生长在这现实与梦幻间,恍惚而迷乱、清醒又执着,在痛苦中品味着快乐。

我不知道根鸟为何会相信这只神秘的大鹰所带来的消息,我也不知道根鸟为何会坚持去寻找那个峡谷、那个女孩。但是我相信,根鸟不是因为神秘的大鹰才去寻找,也不是因为同样神秘的纸条才动身,他是为了心中的梦!

根鸟在穿越大漠时,遇到一个同路人。这人叫板金,是位老先生,他也是为梦而来,他不幸丢掉了他的梦,几十年来未曾做过一个梦。不仅是他,他的整个家族,都染上了这种奇怪的病。根鸟同他一起到达了青塔,两人身上已没有了积蓄,板金先生提出应该去乞讨,可青鸟拒绝了。根鸟感到羞愧。可是,我想——他有什么好羞愧的呢?寻梦,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何况乞讨并非真正卑下的事情。

不久板金先生走了,根鸟由于染病留在了青塔,板金临行前将他托付给一户可靠的人家,独自上路去寻找自己的梦。

青鸟在青塔住了相当长的时间,赚了很多钱,于是他打算买匹马去赶上板金先生的脚步。可是他受了骗,不但钱被抢光了,自己也受了伤。幸运的是,一位老僧人救了他,还送给他一匹白色大马,从此白马成为了根鸟的新伙伴。

最终,根鸟达到了峡谷,可惜,这个峡谷并非他要寻找的那一个。他再次被骗,充当矿工,后来在一位巫医的帮助顺利逃脱。根鸟第一次感到了迷茫,他没有再踏上征程,而是原路返回家中。家里一切都未变,除了父亲奄奄一息。根鸟的心被撕扯着。

父亲去世后,他一把火烧掉了房子,继续踏上征程。这次的新路程中,根鸟遭遇了爱情。可他并非成了享受爱情的幸福人儿,反而在秋蔓和金枝两份感情面前迷乱了。不过根鸟内心依然存着那个梦,板金先生的重新出现唤醒了根鸟的内心深处,根鸟从痛苦的两难中挣脱了出来。二人再次携手同行,继续寻梦的旅程。只是这时历经艰险的板金先生已非常虚弱,还未到达梦想之地,板金先生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临终前他对根鸟说:“往前走,这是天意。”

根鸟的梦,板金的坚持,让我体会到了人类的真性情。我们为自己奋斗,也是为一个梦想而奋斗,我们就是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来。阅读《根鸟》,是对我个人心灵的一次洗礼——在梦幻中游走,却在真实中体验人性。

“那个故事没有结局,那个美梦没有尽头,而那段成长,已烟消云散”,曹文轩先生如是说。

这本书中对景色描写非常细致优美,比如在写峡谷时是这样写的“峡谷上空的阳光是明亮的,甚至是强烈的,但因为峡谷太深,阳光仿佛要走过漫长的时间。因此照进峡谷,照到这些百合花时,阳光已变得柔和了,柔和的像薄薄的、轻盈的能飘动起来的雨幕。”使人仿佛就置身于大峡谷中,正在享受着柔和的阳光,让人心旷神怡。我非常喜欢这些优美的词句。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三

《童年》第二章写的是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后来他来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觉得此老头儿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虽然他的凶狠不能原谅,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别是在读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识字和讲人生哲理以后。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童年充满着欢乐,童年到处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老师热心地传授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啊: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非常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么黑暗啊,就像他的家庭一样——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周围的人贪婪、残忍、愚昧。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劳、坚强、善良,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童年的灿烂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人欺负,家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人一番……但拥有着这些,我们似乎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童年,珍惜如今这美满、幸福的生活!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四

童年,永远是如此纯洁无暇,隐含着怄气的不愉快,伤心的泪水,喜悦的笑声,可是,无论如何,一切都是那么单纯,没有任何动机,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需压抑。

本以为《童年》会有很多单纯,可初次看《童年》,我觉得很不一样,高尔基的童年是可怜的.,还那么小就没了父亲,他的小弟弟刚出生就去世了,母亲因为悲伤过度完全不理会他,幸好外祖母陪伴他,可当他们回到外祖父家时,他亦显得更加孤单了。

我读了不久就把书放下了,名人的童年哪个不是悲惨的呢?所以往往名人总是显得比他们的同龄人更成熟,对未来更有拼劲,因而获得成功,高尔基是名人,他童年的悲惨,也就不令人意外。

不知过了多久,老师说要看名著,于是,我又重新拿起了《童年》,这一回,我发现外祖父太凶了,尤其是看到高尔基被打的那个场景,我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但是,后来看到他的舅舅们嚷着要分家时,我又幸灾乐祸起来了,不过,我更好奇高尔基的母亲,那个沉默寡言的女人。

我花了一个星期才将这本书看完,每次总是看一段停一段,看到外祖父欺负“好事情”时,我气愤地把书扔在桌上;看到外祖父分家时,忽然觉得好无聊,又把书搁下了;看到高尔基的母亲再嫁,我闷闷地把书放下了。

好久好久一段时间,我忘却了《童年》,后来,我被一些事情缠得焦头烂额,忽然想到了《童年》,人生真的很奇妙,没有章程,没有提示,就这么遇上了,我想我完全可以理解高尔基,他的童年并不是他之后会成为名人才会如此,没有人会知道结局,他的童年是一种自然,就这么发生了,那么真,又那么戏剧。

一切真的只是顺其自然,没人可以掌握它的发生,只有顺从,并在顺从之中创造!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五

在一次私自上山打猎的过程中,根鸟遇到了一只白色的鹰,得到了一块神秘的布条。就因为这布条上的“大峡谷”“紫烟”,根鸟背井离乡,穿过寂寞的荒漠、恐怖的戈壁,在青塔镇遭遇欺骗的同时也受到了真善美的垂爱,还神话般得到一匹白色的宝马。接着又陷入鬼谷,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经历了死亡的边缘后,根鸟第一次回到现实,强烈地思念起家乡——菊坡的老父。这段经历是根鸟在难以想象的孤独、困苦、艰辛的极端环境中抗争的生命里程,根鸟也因此逐渐成熟、智慧、果敢、坚忍起来。第二次踏上西行的孤旅是在父亲死后,根鸟烧毁了房子,也烧毁了自己的根。这一去似乎意味着更彻底,更义无返顾。这次,根鸟在和美富庶的米溪用自己的智慧、善良、勇敢和诚实博得了爱情之神的怜爱,安逸的生活和美好的秋蔓让根鸟深深的留恋在米溪,而忘了心中那个美丽的梦。又是一次幻觉,让这个少年恍惚起来。根鸟重新踏上寻梦的征途,然而根鸟再也不像上次那么义无返顾,那么纯粹无念。米溪的安逸与富庶滋生了根鸟的惰性。在一个糜烂的小镇——莺店,根鸟学会了赌博、酗酒,甚至变卖白马,所有的理想以及之前磨练的好品质不复存在。当根鸟再次邂逅板金,那个最纯粹的梦,又重新燃起,终于根鸟找到了那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寻到了梦中的梦。

曹文轩要通过一个虚构的小说把整个人生的喜怒哀乐、坎坷曲折浓缩在根鸟短短的四五年的成长过程中。每处景每个人每样物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理想就是那遥远又似在眼前的缭绕的洁白的烟雾、幽香的繁茂的纯洁的百合和忧伤的柔弱的纯真的紫烟。追寻理想的征途艰辛又不乏乐趣,一路付出一路回报,一路播撒一路收获,寻梦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有收获,或是预定的或是意外的。根鸟和板金就是这样的两个代表。一路上,支撑你前行的除了理想、信念、责任,还有亲情,爱情,友情,恩情,随时涌动的一点感动……父亲的鼓励、板金的教导、驼队的关爱、老奶奶的照料、和尚的馈赠、独眼老人的相救、米店老板的赏识、秋蔓的爱慕、金枝的柔情……都是根鸟寻梦的支持,也是人生会遇到的好心人,好好把握根鸟们吧,感激根鸟们吧!一路上更有磨练你让你成长的的沟沟坎坎,饥饿、寒冷、劳累、疾病、孤独、折磨、诱惑,旅途的寂寞艰辛,时时围困的饥饿,长脚的虚伪、疤子的凶横、金毛的狡诈、班主的冷酷、店家的势力、豪赌的诱惑、挥霍的快感、酗酒的麻醉……也好好感激吧,因为有了根鸟们的磨砺,人生才变得丰富,才发育得成熟,才懂得珍惜!

好好读读此书,在曹问轩纯美的文字里玩味语言文字的精妙;在扣人心弦的情节里品位人生百味;在根鸟的成长经历中感悟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六

整个故事讲述了根鸟在去往西方要去寻找一个长满百合的大峡谷,和一个名叫紫烟的旅程。书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主人公根鸟,一个是板金先生,原因是根鸟的性格是自信开朗,勇于挑战,他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不懈和懂得报答他人的恩情。然而根鸟在这次的旅途中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他在旅途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同时他也用自己的智慧拜托了很多的困难,虽然他想留在米溪,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去寻找大峡谷的理念,因为他知道,在菊坡还有年迈的父亲在等带着他满载而归,知道这是天理他必须不顾一切诱惑去完成它。

所以这也是根鸟成功地找到大峡谷的原因,我虽然很喜欢看着本书,但是我还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想不开,为什么根鸟最终是在地上嚎啕大哭呢,为什么作者没有说根鸟有没有找到紫烟呢,也可能这是个伏笔,但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不是根鸟回到菊坡,在哪里结婚生子,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呢?有时间我还会把这本书再读一遍,并解开这个谜团。

《根鸟》这本书是曹文轩作家笔下的一部精美作品,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里面讲的根鸟在一次打猎中,意外发现了几只白鹰腿上系着布条,说有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有一个叫紫烟的女孩为了采百合花而掉进大峡谷,告诉家人,请求援助。他一直在想紫烟,父亲让他去找紫烟和大峡谷,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

这本书运用了许多好词好句。根鸟想要找到大峡谷和紫烟的强烈欲望与找到后发自内心成功的喜悦,让我的心情也随着根鸟变化。作者在这里面还体现了自己家的贫瘠与杜家的富有,大峡谷的美丽与沙漠的凄凉,米溪的繁荣昌盛与莺店的腐败,一些人的狼心狗肺和一些人的友情帮助……这种强烈的对比,更体现了根鸟遭遇的奇特和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曹文轩写的这本书一半是真实的,一半是虚幻的,以梦幻的形式用真实的手法写了出来。

我推荐这本书,它语言优美,情节有趣,内容丰富,贴合实际。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七

暑期拜读《雪国》,本试着去寻找书中描绘的爱情最终却未看见爱情,而是生命的脆弱与渺茫。

雪国描述的是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次前往雪国,与驹子、叶子之间发生的情感纠纷的故事:在远方的一个岛国小镇,那里有温泉,产丝织品,终年积雪,每年都会有像岛村一样无目的前来的游客。作者通过岛村在火车上遇到的一对打扮得很像夫妻的描写,引出许多其它的话题,像是雪国小站的景物,岛村对驹子的想念等等。从而过渡到描写他们的情感纠纷。其中写驹子的笔墨是最多的。驹子出身贫寒最中而沦为歌妓,本来她有未婚夫,但未婚夫不幸患上绝症,她只得委身成为歌妓,在旅馆与饭局之间应酬。但她与别的歌妓格外不同,身为笼中鸟的她却向往着自由的生活,并希望自己与岛村的爱情能够修成正果,能为世俗所接受。为此,她小心而细腻地呵护着自己也呵护着这份感情。而岛村是个有家有室的游人,只是每年定期来这里渡假的过客而已,他只是想维持现状,而绝非像驹子一样对自己的所爱进行大胆而热烈的追求,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绝不可能坦然走在一起,而驹子也知道这份没有结果的爱情,但她抛开了一切,陪着自己的情人散步,更是在未婚夫死亡的时候跑去车站送岛村。我赞扬驹子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但似乎这份微茫的爱早就被束缚在了这座偏远的雪国,随着时间一同被冻结并流逝,可望而不可及。

与驹子相比,叶子的形像是美丽的虚无,在小说结尾作者安排了一场意外的火灾,叶子在大火中丧生,岛村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痛,却从叶子突如其来的死亡之中得到精神的升华雨心灵的顿悟,顿悟了生死这一人类永恒的思考。他想,这不过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叶子会因“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在火的洗礼之下,叶子已然超越了驹子“有些事拼命想也想不通”的层面,超越了肉体。当驹子把叶子抱在胸前,“她因抱着她的牺牲或是对她的惩戒。”当时,驹子的灵魂与叶子的肉体同时幻灭于大火中,小说到此戛然而止,一切都消亡于虚无中,这样一种生死无常的观点正是川端康成本人借助岛村这个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生死和人生的虚无的看法。

雪国谧静悠远,以雪景著称,可偏偏这白茫茫的世界,萦绕着短暂的春日气息,也许是岛村与驹子所度过的那美好的短暂春日;也许是初见时“杉树亭亭如盖”的幽深静谧;只是美都是转瞬即逝的,如同泡沫湮灭于汪洋,美丽的驹子和叶子,仿佛生来就就束缚在了男人身上一样,为自己不爱的男人卖身治病,在牵动自己内心的男人面前却处处约束自己的言行。可能这样卑微的情感,也会如亮丽的春日般,随着时间的流淌而散在风中吧。

不同于日本传统的“以自然为友,以回时为伴”的风格,川端康成是以“虚无”本来面目表现社会人生的,在《雪国》里,川端康成超越了世俗道德的规范,创造出一种虚幻的美,超越现实美的绝对境界。他所守望的是一片看不到的精神田野。借男女恋情的悲哀,把虚无世界对感动贯穿在人情世故中,暗示人生徒劳。回望,远方一望无际的原野白雪皑皑,白茫茫的夜空挂着稀落的星星,月色笼罩山头,清冷而幽静。

看似写爱情,实则尽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雪是种很奇妙的事物,明明寒冷彻骨,却又给人柔软温柔的感觉。《雪国》也是如此,明明凄冷无比,却又透出丝丝温暖。这副温暖的画卷,一遍遍鉴赏,从万里白雪,走到春暖花开。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八

雪国这本书并不像那些名著一样那么厚,溥溥的一沓纸里散发着芬芳的书香,连着几个晚上,我都像品味一壶珍茶一样式,几张几张的细看。困了要小心易易的把书放好,然后带着浓浓的疲惫入睡。尽管如此,我却感到了困惑,那就感觉就像一个看不懂线谱和乐理的人听到一首好曲子时一样,有心灵的陶醉,也有悦耳的感受,却不知道好到底好在哪里。《雪国》就是首这样的乐曲。虽然我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我依然愿意贯注我的全心去倾听。

书的内容讲的是一个遥远的岛国小镇,那里有温泉,产丝织品,终年积雪,每年都会有像岛村一样莫名前来的游客。作者通过岛村在火车上一对打扮得很像夫妻然而又给人很怪感觉的人的描写,引出许多其它的话题,如雪国小站的景物,岛村对驹子的想念等等。继而过渡到描写岛村与驹子的情感纠纷。其中写驹子的笔墨是最多的。驹子是一个出身贫寒、举目无亲而沦为歌妓的女子。本来定有未婚夫,但未婚夫患上绝症——几乎是剥夺了她婚姻的权利。只有委身为歌妓。在旅馆与饭局之间应酬。而她与别的歌妓却是不同的,她向往自由的生活,希望自己与岛村的爱情能够修成正果。为此,她小心而细腻的呵护着,呵护着自己也呵护着这份感情。而岛村是个有家有室的游人,只是每年定期来这里渡假的过客而已,他只是想维持现状。而绝非像驹子一样对自己的所爱进行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雪国的风景是美的。同样美丽的驹子和叶子却像生来就束缚在了男人身上一样。当自己并不爱着的男人病得不行了的时候为其卖身治病,在自己心爱的男人面前处处约束自己的言行,渴望甚至是乞求她们内心所贫贬的爱抚。我想,这样的情感,这样的故事,也许就像雪国的夕阳,会很快的消失在远山的尽头罢!而做为见证整个事情发展的岛村,只是像一个过路人偶遇了这一切。见证了一个完整故事的开始与结束。我很怀疑岛村是否就是作者本人经历的写照。曾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有个曾经深爱的女子,当自己慢慢变老时,记忆变得日渐清晰,于是面对记忆,写下了这篇文章,当作悼念。

我承认,我看了这么多遍,依旧没有看懂《雪国》,至少是没有完全懂,这与我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少是相关系的,日本人生活在繁索的礼节和对理想的孜孜不倦里,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日本社会那么井然有序的一个原因,更也是它们发展的一种民族动力。作者川端康成截取许多往事中的这样一个雪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那片神圣领地时,似乎透露了某种积极上进的光芒,遗憾的是我看不清楚这神圣所发出来的光芒,只是朦胧的在眼前有几个穿着和服的女子,踏着木鞋,带着微笑走过。这种距离是最遥远的。

本来这篇读后感想写名为《唯美的雪国》但叶子的死让我耿耿于怀。太荒。唐和突然的结局像这荒。唐的爱情突然的消逝一样,令人难以释怀。叶子被火烧死了,确实点的说她是为了救别人而耽误了自己的生命。驹子疯了,她所有的情感、伤怀也许在倾刻间全部迸发,让头脑正常工作的系统一下崩溃了。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局不能说作者破坏了这种唯美的气氛,相反,这样的结果让一些痛苦的生灵得到了精神的安息。

世间上本来就少有完美的事情,缺少的东西总是能衬托出这种完美的稀有性。让人懂得去怀念和追求。我想这雪国是最后的雪国,它也许会永远的消失在岛村的生活里,但这雪国同样是永远的雪国,因为它给别人留下的深刻的记忆是无法抹去的。

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雪国的人们会是怎样的生活呢?没有人能够回答。但是我知道过去了的雪国——它像一幅画卷,呈现在我的脑海里,隔着远远的距离。

看完雪国,马上想到的是著名作家铁凝成名作:《哦,香雪》,这也是一部给人以美美感受的作品,但它的这种美与《雪国》中的美是不同的。它更贴近人心,更能让人感受到真意。而雪国的美却是那样的冷艳,似乎与我们相隔了太长的时间,我们只能远远的观看,带点陌生的距离感。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九

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只能投奔外祖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为了分得家产,闹得不可开交,所以外公经常毒打他们。有一次,高尔基被外公打得没有了知觉。在这里,小小的高尔基,目睹了当时那个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在这个家里,只有和蔼可亲的外祖母是高尔基苦难生活的唯一太阳,可是没几年,外祖母也患病去世了。

记得有一次在家弹钢琴,因为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就开始变的不耐烦,使劲的敲打钢琴,妈妈过来安慰我,我却对着妈妈发火。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很羞愧。《孟子·告子下》中有这样一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高尔基的《童年》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要不怕困难,敢于奋斗,永远要抱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战胜一切困难。仰望历史,我们的祖国曾经在侵略者的炮轰下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但是千百万的革命烈士英勇奋战,才换来了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感受着童年的幸福,但我们更要在这美好的时代去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好好学习,砥砺前行,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

其实我并没有看过她的节目,对于她的了解都是从网上了解到的,网上对她的赞誉很高,我查了一下网上她报道的新闻,都是新闻界比较前沿的报道,是奋斗在一线的记者,一直都想去读《看见》这一本书,不是因为这本书的文笔有多好,我就想通过这本书而了解柴静。去体验她用她作为记者的视角看到的东西以及她的感受。

我也只看了一小段,我看到讲非典的那一段,我看哭了。

对于非典我的印象很深,那时的我还在读初中,用全名恐慌来形容都不为过,每天教室都会消毒,如果有同学感冒就会立刻请假,一刻都不敢在教室多待,好像在后面的时候我也感冒了,那时我妈还在世,那时我一回家,我妈就赶紧领我去诊所。那时候的网络并不发达,所以的信息都是通过电视来获取,所以我对其他地区的疫情是并不了解的,也没有看到当时柴静那期新闻直播间,但昨天晚上我有重新看了一遍,即使非典过去了很久,心底的那份触动还是没有变化。

如果只看节目的话或许还感受不到新闻工作者面对非典时的实时心理变化。柴静用文字记录当时的情况,比电视更为详细,我才知道,他们不是没有恐慌,而是责任大于怯懦。

我把自己代入到文字当中,几经哽咽,在地铁上的我怕别人看到我的异常,我的眼泪硬生生回旋在眼眶。触动很大,也很敬佩。文中那句发给柴静的短信:“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让我感到莫名感动。这对于柴静来讲,是多大的肯定。

我的阅读还在继续,我会用心去看完这本书,去看,体会,理解那些我们不曾知道的世界。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一

《童年》是一本经典的名著,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下作者,作者名叫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主人公阿廖沙,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人间”,饱尝了一生的辛酸。作者的经历与故事的主人公十分相似,他们都非常命苦。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外祖母,是她在主人公最困难的时候把他从黑暗拉到光明,在“我”眼里,她温柔,非常善良;还有外祖父,一开始主人公觉得外祖父非常凶狠,还经常打人,但在渐渐相处的日子里,阿廖沙发现他其实并不坏,渐渐对他有了好感。

在故事里,外祖母一直都是以积极、乐观,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外祖母,这也体现出外祖母对主人公的关心以及外祖母的重要性。

这本书里主要批评当时的小市民习气,也写了俄罗斯新一代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这本书说是介绍了阿廖沙的一生,但这本书是暗含了作者的自身经历。

作者还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地把每一件事情讲的非常详细且生动形象。例如在第一章里,形象地刻画出了父亲死后的外貌以及母亲悲痛的心情,让读者也陷入了这悲痛的场景里。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作者的那个年代,庆幸我有自己的童年,庆幸我有父母的陪伴,父母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我,在我们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安慰我。

在现实的生活里,有多少孩子被父母宠坏,变得越来越奢侈,一点也不知道节约,遇到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就扔掉。

现在的我们的童年都是快乐的,可主人公不是,这就告诫着我:我们不要每天只乐在其中,真正的苦,是想不到的,你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主人公家境那么贫穷,但他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这本书,能引发所有人深思。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二

连日的阴雨天气让仲夏显得有些许萧瑟,偶尔刮起的阵风好像确实带了几分秋意。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下雨天躲在被子里听雨滴打在青瓦上的滴答声,外面越是狂风大作、越是雷声滚滚、越是大雨倾盆,自己越是能感受到无比的安全感。当然,雨天的另一乐趣是不用出门劳作,一家人围坐一起等妈妈做好热气腾腾的晚饭,这个季节做得最多应该是西红柿炒青红豆,炒卷心菜以及新洋芋。不过小时候最不喜欢吃的就是红豆,偏偏这个菜做得最多,所幸新洋芋能短暂拯救一下我的胃。可能是这个原因,比起初秋,我更喜欢初冬,一方面是从高中开始9月就变成了别离的季节,还有就是初冬有白菜炖肉,好像没有经过低温的白菜就不会有那种特别的味道。

18年冬天刚过去,这一年的夏天就成了人们最怀念的过去,18年五月份的崴脚让我对这个盛夏无感,虽然谈不上讨厌,但却有我人生中十分灰暗的一天。我们总是喜欢怀念过去,特别是用眼前的黑暗去对比曾经那些五彩斑斓的回忆,然后徒留各种悲伤,年轻人将其称为“网易云文化”、“丧文化”,在这一背景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被人们奉若神明,即使大部分人并未读过这一名作,只知道里面有“仅一夜之间,我的心竟判若两人”和“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这两句话。受时代浪潮的裹挟,我也加入了悲伤大军,不同的是我买了这本书并拜读了一遍,也知道了上面两句话虽出自本书,却只是太宰治的引用,比之我更喜欢“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是我对世人最后的示爱”。同时我也认识了另一位日本文学大家川端康成及他们两之间的恩怨,这便是我与《雪国》结缘的一大原因,除此之外就是它最美诺奖的噱头。

“不过是徒劳罢了”,如果说《雪国》的美是我一开始就想找寻的答案,那“徒劳”应该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或者说是岛村眼中驹子生活的一大枷锁。彷佛从写日记开始,驹子的一切就变成了徒劳,毫无意义。甚至用菊勇姐的故事来暗示了驹子的悲剧余生,和菊勇姐一样,驹子也是最叫座的艺伎,也有着相同的感情经历,前一段经历了五年的感情最终不了了之,与师傅儿子也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即使驹子始终在岛村面前否认她与行男的关系。我眼中《雪国》中的徒劳大致可以分为驹子的徒劳和岛村的徒劳,驹子的第一个徒劳是写日记,写那些可有可无的生活琐事,记录她十六岁以来读过的书的标题、作者和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关系,可能就是这种不同于别人的记录方式,让岛村感觉“完全是一种徒劳”。

“你了解我的心情吗?”在一次关于菊勇姐的长谈中驹子这样问岛村,得到的回答是“星星的光,回东京完全不一样,好像浮在太空上。”岛村何尝又不知道驹子的本意呢。驹子的第二个徒劳是感情上的徒劳,她喜欢岛村,包括岛村本人甚至整个雪国都知道她的喜欢,但可惜的是来自闹市的岛村有自己的家庭,有着与雪国完全不同的生活。她不过是在徒劳的喜欢着一个每年只能见她几次的人。但即使是这样,她还是全心全意的喜欢着岛村,即使宴会再忙,她也要抽空去见一见岛村,简单的寒暄几句说一些宴会上发生的趣事,然后便匆匆离去,这期间还要躲着来收拾房间的女佣。每次岛村一提及行男,驹子便避而不谈或者就是略带不满的几句话带过,特别是当岛村说她是行男的未婚妻时,她甚至生气的对岛村说:你就把我当傻瓜来耍吧!也许驹子也感受到了岛村对叶子的好感,每次岛村向她了解叶子的情况时,她总是闭口不言或者跳转话题,她不想让别人打扰她和岛村每次短暂的相处时光,也不想直面岛村喜欢别人的事实。她彷佛在用一种掩耳盗铃的姿态来维持和岛村的关系,自我感觉美好的背后留下一个大写的徒劳。

岛村的徒劳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脱离,他在东京的家以及他的妻子是他的现实生活,每年的雪国之旅是他的理想生活,在那里有始终陪伴他的驹子,有他想要追赶的叶子。驹子就像是他过去的时光,略带怀念但又不是特别向往,叶子则是他对未来的向往,充满期待的生活。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区别在不同于对驹子和叶子的大量描写,对自己的妻子全文中并没有一定的篇幅来介绍,甚至没有提及她的名字,生活习惯和人物形象,只简单的介绍了妻子让他不要随便把衣服挂在外面,免得飞蛾产卵在上面。就如同“丧文化”影响如今的年轻人一样,比起对现实生活的赞美,我们更喜欢去怀念过去、去畅想未来。不仅脱离了现实生活,也丢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雪国》的落幕是蚕房的一把大火,结束了这个美丽的故事,同时结束的还有岛村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好像在不经意之间戛然而止,从什么时候呢?从岛村知道掉下来的人是叶子;从叶子的腿肚开始在地上痉挛;从驹子大叫一声并开始喊:这孩子疯了,她疯了;从天上的银河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开始。当然,故事悲情的结束方式并不代表这就是个悲剧,倘若叶子的死能结束这一切的徒劳。

就如同我们现在追星一样,年轻的太宰治也将芥川龙之介视为自己的偶像,甚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芥川的名字,将芥川奖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然而就在他距离目标最近的时候,却因为评委以生活作风为由错失,而评委就是川端康成。正是这一原由让我在看完《人间失格》后去了解太宰治时认识了川端康成并结缘《雪国》。或许是最美诺奖的书评束缚了我,我读了两遍雪国,好像每一次都在寻找最美的点是什么,但每次都徒劳无功,导致我在《雪国》里找到的共鸣甚至还没有《人间失格》里多,让我感觉《雪国》就是一杯白开水,平平无奇。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雪国》美的是景,就像封面上那样白茫茫一片,飘落的雪花不断装饰着大地和房屋,放眼望去就如同一幅画一般。这银装素裹般的大地不就是一杯白开水吗,它的纯净、一尘不染不就是我寻找的美吗。我们习惯了在各种华而不实的修饰里去感受美好,却忽略了文字最难能可贵的是有温度,是用最简单直白的语句来打动人心。我好像突然懂了岛村初见叶子时不厌其烦的去描述车窗玻璃上不断变化的灯火,还有蚕房失火时天空中的银河,既是首尾呼应,也是全文的基调,美的基调。可笑的是,我每次都抛开映入眼帘的美景,而去寻找埋藏在文字中感情的美,故事的美,人的美。现在想来,完全是徒劳!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三

宽容是因为理解,理解是因为感同身受,感同身受是因为深刻认识,深刻认识则基于看见。很多时候,不理解和偏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客观的看见。

正如胡适所说,自由而不独立,终将是奴隶。这样只会成为“主流观点”“大众看法”的附庸,不免落得人云亦云。所谓偏见的形成,多来自于盲从和不假思索的相信。不思考就相信任何一种说法,都是“奴隶”的行为,只是成为了观点的附庸而非观点的持有者。更可怕的“奴隶”行为是接受了社会施与我们的,潜移默化形成的传统观点,比如要尊老爱幼,比如要保护弱者,比如同性恋是错误的恶心的,比如女性不婚则意味着人生不完整等等。社会赋予我们的观点有对有错,而我们应该在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后一一拷问自己内心已有的价值判断,一一甄别,去推翻,图重建。社会舆论的可怕之处在于培养了我们的条件反射,我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比如一提到同性恋,我们就有不认同感,却尚未经过大脑思考。这就是偏见。

在看书中的同性恋章节之间,我一直也不认同同性恋,甚至带有厌恶的情绪,条件反射地判断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看完之后我才真正的开始理解。没有深入认识,通过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偏见是可怕的,尤其是当我们自己深以为然毫不怀疑时。事实上,我常常在想,在中国,在外面振臂高呼民主自由的背后,源动力也许并非独立意志,而是盲从。

某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我他是同性恋。事后想想,他告诉我之前是有挣扎有纠结的,并非是因为他不认同自己,只是他怕我不理解,他怕失去一个朋友。告诉的原因是因为信任,或者说希望可以相互更加理解。那天晚上的我们聊天聊了七个小时,起初我没有问任何问题,虽然心里有很多对他的好奇,但是我本能地觉得任何打探、好奇的行为都是窥私的表现,那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我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过了一会,他主动问我,难道你没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吗?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真的回答道,如果你心里有问题却不问,就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不理解我们,就不会真正的接受和认可我们。这样我才放下了所有的顾忌,开始肆无忌惮地问。我才真正的明白,他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从刚开始发现的不认同自己,认为自己是孤独的,和这个世界都不一样的,到慢慢地发现这个圈子,慢慢地接纳和认可自己,他在心灵成长之路上比我们遭受了更多的磨难,也正因为此他才一度告诉我说,他的自我认同感比我想象的要高的多。

回想起来,后来的对话变得格外的放松,是因为彼此都理解使然。我一直都非常非常感谢他,是他真正的让我了解了一个圈子,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非常多的认识。我一直以为自己经历的事情很多,思考的很多,似乎很成熟,和他对比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强大的心灵和不可动摇的自我认同感其实来源于生活赋予的折磨。事后我就在想,虽然他一开始经历了很长的没法自我认同的过程,但是最后他们这些少数人聚在一起,反而有更深的归属感,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性取向。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人来说,共同的性取向并不能带来丝毫的凝聚力,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难道这不是我们的悲哀么?!

所有的偏见都是因为不了解或者不思考,也源于一经被告知便毫不犹豫地传播。这种不独立的自由逐渐让偏见加深。仍记得某个同学曾振振有词地向我引用某段微博上广为流传的言论,言之凿凿的确信表情历历在目,可他却从未深入思考过那条微博所蕴含的思想,只是做了观点的附庸而毫不自知。在这种情景下言论自由终将沦落为少数人的话语权,我们甚至还会洋洋自得地认为自己有思想,殊不知自己脑子里仅有的那些思想也是被别人控制了的。我们看到别人抱怨不自由不民主,看到别人引用的具有针对性的片面材料,看到了那种反抗声音,我们便不加思索的将此纳入我们的思想中,一遍遍地,这个变成了我们的潜意识。我们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自己心系国家发展,自己关心社会民生,殊不知我们早已成为媒介的奴隶。

抱怨,是发现问题的方式,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前进的动力。但是一味的抱怨,一位清华的老师说,是没有将自己看做国家主人的行为。试图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很多事情是可以被理解的,偏见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看见的意义。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四

最近,我看了柴静的《看见》,这本是,我是在新华书店闲逛时买的。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

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五

从没有看过柴静的节目,但是在好多人的推荐之下,看了柴静的这本《看见》。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

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深深吸引我、打动我。她的字是煽情的,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同时她对自己也是非常不客气的。书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一开始愣是没有读通这个标题,但是在行文之中,慢慢理解了柴静要讲的是什么。刚从文艺范儿转到中央台来做新闻,柴静心高气傲,一直强调自己关心新闻当中的人,但是周围的人一再地提醒她节目中没有人味。直到一年后她去了新疆地震灾区,接过地气之后,做出来的节目才有些味道,有些细节了。从“人”到人的转变,这是一种历练。在演播室里做节目的时候,只想到节目要怎么吸引观众的目光,怎么结束这次的节目,那只是工作,只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恐惧而工作,但是却少了最简单的东西,那东西不在腔子里了。她去新疆采访完,刚才在向全国人民说孩子们已经背着书包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学了的时候,零下十二度的天气里,一对双胞胎姐妹只住在空地上,连个铺的毡都没有,她,五味杂陈。做到有人味儿已经不容易,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的事件,做这些事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那是在非典的时候,柴静的感慨。非典那会儿我还小,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情形了。柴静在那会儿,从原来以为的每天想着怎么把每一个问题问好,把衣服穿对,每天走过熟悉又局促的街道,就这样到死,到“欲望”将她笼罩,迫使她追求真相。接触的多了才会有感受,如果只是坐在演播厅里,指手画脚的对事件对出评论,那不是做新闻,是作秀。她不仅是一个记者,更是真相的揭示者,大家伙都告诉她做记者怎么能有情绪,采访过后都以泪洗面那怎么行?但是这就是柴静的血性,一个人该有的反应,有血有肉。虽然专业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但是观众要的不是一个堆积品,而是真实的报道、真正能感动人心的故事。就像做研究,只是在一边闷头查资料,没有实际的经验的话,怎么写得出好的想法,要下去多看多思才会更加了解,否则只是浮在面上。

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杀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己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

但是年轻时的她太过用力,一位医生朋友曾经这样对柴静说,“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年轻时的柴静就是如此,但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这跟中央台的宏大背景无关,跟著名记者的光环无关,跟那些传播率极高的新闻节目无关,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从年轻气盛,到平淡如水。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六

刚刚翻上两页,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平实无华的叙述,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忍不住一页又一页地翻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

感觉这是一本能触动心弦的书,读完,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和同样看过的爸爸讨论方知,那是因为真实。爸爸说,很久没有看这么沉重的书了,我又何尝不是,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以来采访的书,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对生命,对现实世界中种种现象的理解。读它时,共鸣一直存在,让我犹如身在其中,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不断地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这本书给我两方面的震撼,其中一点就是对事物的思考,认知与理解的能力。我们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在哪,又为何而做了些什么吗?当我们看一部电影,一部电视时,脑中是否会第一时间想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很多被我们视而不见的细节才是我们最应该知道到的。你或许不会关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新闻,你或许不会在意遥远他乡的违法征地或污染,你或许会对不收零钱的行为做出让步,你或许会对不开一张五块钱的发票忍气吞声。

但是明天,如果被拖欠的人是你,如果被征地的是你辛苦劳作的父母。你还会淡定吗?如果明天,不给开的发票从五块到五十再到五百五千甚至更多,你还能“淡定”吗?现在的人们,为了自己少惹一点麻烦,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漠视一切。回顾历史,中国不就是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人民而有了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高喊着以史为鉴的口号,却忘记了那辛丑的条约的签订,这何尝不令人感到沉重。生活在条条框框,被权威“统治”渐渐麻木的人们,这又何尝不令人感到沉重。读后感·我们需要的发声人,不是某一个,某几个,而是全部,是浩浩荡荡的龙的传人们。

除了这样无声的“歇斯底里”,还有另一方面的震撼,那就是见到了作者笔下那让人心动的团队。千里迢迢,不畏艰辛,去寻找它们热血中的真理。“几十平米,低着头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的温暖是难以言表的”这段描述,着实触动了我的内心。这样一群知己知彼的伙伴,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实在令人生羡,令人感动,以至于令我一度有了当记者的想法。那些年,她们拼过,累过,战斗过,现在作者想来,也一定满怀幸福吧。

书名为《看见》,柴静将她所看见的,别人看不见的,让我们看见。告诉我们不要盲从,要理性,要理解。她说,不管怎么样,我们终将像水溶于水一样,但她不一样,她是这茫茫大江中,最真实,最清澈的一涓。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七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欺骗。以前,我总以为,欺骗,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去骗别人。但是,当我读了阿真的《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以后,我就不这么认为了。欺骗,除了我们平常见到的那种让人愤慨的恶意欺骗,还有一种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善意的欺骗。

《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名叫河子的女孩子,由于她身体畸形、相貌丑陋,所以,在她八岁以前从未出过家门。

上天给了她一个畸形的身体,丑陋的相貌,但又赐予她一个值得她感激与骄傲的继父。

就在她八岁那年,她的亲身父亲离她而去,她的继父如天使般降临到她的身边。在继父的帮助下,她勇敢地走出那八年来从未走出过的院子,开始迈出了她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步。

但是只是走出那狭小的院子是远远不够的,她还得学会生活。对于一个天生畸形的人来说,要学会独自生活,那是多么困难啊!于是,她继父开始用大海的故事来吸引河子,因为他是海员,对大海当然是十分的了解。继父用为看海作准备来鼓励河子不断的进步,终于用了七年的时间让河子学会了买菜、做家务等独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可当河子知道,这只是一个骗局时,她是多么的伤心。

但是只是走出那狭小的院子是远远不够的,她还得学会生活。对于一个天生畸形的人来说,要学会独自生活,那是多么困难啊!于是,她继父开始用大海的故事来吸引河子,因为他是海员,对大海当然是十分的了解。继父用为看海作准备来鼓励河子不断的进步,终于用了七年的时间让河子学会了买菜、独自进商店买东西、做家务等独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一切都是为看海,可当河子知道,这只是一个骗局时,她是多么的伤心。

其实继父早就知道他不能带河子去看海,因为他得了很严重的过敏性哮喘病,不能接近海洋。他之所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让河子学会独立生活呀!可惜的是,当时的河子并没明白继父的良苦用心。

直到继父去世以后,她一个亲人都没有了,虽然她是一畸形身体的女孩,但是她仍然能够独自在闹市中穿梭,熟练地做着家务,并通过照看孩子的劳动获得报酬,养活自己。此时,她才忽然明白了继父七年以来的良苦用心了。所以她无数次地站在继父的遗像前说:“伯伯,我真的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通过这场感人的骗局,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欺骗”别人也是一种爱,因为爱,所以才会用善意的谎言来欺骗她们;谎言也不全都是恶意的,有时也会有善的一面。对于善意的谎言或欺骗,是我们每一个都渴望得到的。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八

柴静的《看见》用时14小时56分钟,第一条划线在8月28日,中间穿插看了别的书,终于在11月的这一天看完了最后三个章节。这本“纪实手册”不好读,也可以说但凡有关“人性”二字的书,都不敢怠慢,总得反复揣测,因为读起来实在晦涩。它没有小说流畅的故事线、没有诗歌使成一体的中心思想、没有历史庞大的客观存在,它的存在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每天坐地铁看不到、出去旅行也看不到,或者你看到了,但你却不知道,因为那是别人的人生。只有走过泥泞的路,爬艰险的山,看千姿百态的人生里的暗角、利益背后的善恶、‘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叫做《看见》。

毕业一年,我的视力不好,看的不真,想保持孩童的纯真,不料多数时候都处于蒙昧。有时善心泛滥,有时戾气凝重,不满是年青的特权,但也在无所畏惧中多了一分随遇而安。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人是可以流淌的。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用力舒展,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多难的一句话。

我也想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真懒惰。

好书永远需要一读再读,看的透透的,才能学会通过现象看到的本质的本事。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十九

柴静,是大陆最著名的新闻人了吧,但看她的《看见》一书,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大新闻——她也不在意新闻的大,而是《双城的创伤》,讲六个孩子接连自杀的事情。

只是落笔,我的眼泪忍不住都要出来了。

这种落泪,并不仅仅是悲伤,甚至悲伤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为一份我们都失落的憧憬。那六个自杀的孩子,乃至他们的火伴,他们知道他们生命的重量在哪,他们用生死衡量了它。而我们,却失落了这个憧憬。

这个憧憬,就是爱。

第一个自杀的女孩叫苗苗,她漂亮,比漂亮更重要的,是她“能理解人”,她是能“听别人说话的人”。因这份特质,她成为一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这个团体的男孩们,对她的爱复杂起来,最终对她表达了恨与攻击。她自杀,她的伙伴们觉得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因承受不住失去,还有人愧疚,接连自杀。为什么六个孩子会接连自杀?大人们的理解是,太邪,说不定有邪教。当地政府的做法,是试图封锁这个新闻。柴静和她的团队的做法,是去看,看见孩子们的真相,她们,真的做到了。()。

孩子的时候,谁不是这样?但为什么,做了大人,却都忘了。

孩子们用生与死,表达了对感情的在乎。大人们却只会说,挣钱挣钱,丢脸丢脸。看了一些评论,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感触,说这篇文章是《看见》一书中最触动自己的。那是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东西。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最美的女子初美自杀了,男主人公渡边痛彻心扉,他突然明白了初美最宝贵的地方是她身上还保留着一份憧憬:

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而初美所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

这份憧憬,就是爱,就是不惜代价也要爱。

所有的父母,所有的中小学心理老师,都该看看这个采访,或这篇文章。尤其是心理老师,光有专业知识,远远不够。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二十

在《看见》一书中柴静写了她在十年前当直播主播时的采访每个故事的始末。也是她当直播记者酸甜苦辣的经历,她从自己当记者开始写起: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个温暖的跳动就是活着;双城创伤;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厌恶屈服;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只求了解和认识而与;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事实就是如此;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无能的力量;采访时并邮件的互相探问;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陈虻不死。

从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实,要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和宽容别人。

用《看见》书里的话来自省: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快乐的元旦作文)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永远与真实站在一齐。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的试着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理解这个世界。

透过读柴静《看见》一书的点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过于,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爱着它;有时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为突然舍得了,而是因为,任性够了,成熟多了,也就明白,这一页该翻过去了;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来源于乐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从容的内心……让我们在工作、家庭、社会都要担当的压力下,做到内心坚强,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忌,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浮躁,多一谈定,少一烦恼,多一点快乐!因为,一个人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其实是由自己主宰和内心决定的!正如柴静理解的幸福:即使开着破车只要前行就好!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能够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二十一

和周遭的不少伙伴一样,初读这本书,我也为其贴上了文艺的标签,也着迷于其中不少文艺的段落。柴的细节描绘、文字着力着实做得很棒,各种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自然环境描写的诗意亦是随手拈来。

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却逐渐推翻了先前的武断。所谓的细节,不是用想象去想,去美化,抠字眼,是对生活对自我全然的投入,全方位的觉知和聆听,才会有闭眼浮画、身临其境的力量。柴在用她的感官,她的头脑,她的心,她的整个灵魂,去参与、去感知对面的人,和世界。这不是所谓的文艺,所谓的远方的诗意。这是在映射带有万钧之力、可以直抵人心的——真实。可爱可畏可x的真实。而文艺,不等于真实。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记者这个职业,是在“看见”,是在报道,是在传递,也是在修行。而修行,往往出自伟大而细微的细节里,也只有笃定修行之士方能感知到那微乎其微。

记者这个职业亦不该局限。由于柴,我想,也许每个人都可以做个参与世界、人生路上的“记者”,保持看见,保持拂拭,保持觉知。谨以在岁月如梭后,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坦然,少一点混沌,不痛当时已惘然。

保持看见。融入了,才看得见。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二十二

一些行内的人士认为,快手的草根性是比较突出的,形成了大量的老铁,粉丝的忠诚度较高,头部效应不很明显。然而,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一书中认为,一个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最大的威胁就是马太效应的形成,少量的头部用户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导致大量的一般用户缺少流量的支持,于是平台活力下降。曾经的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均经历了这一阶段,形成了头部特征。如果正在风口上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也出现这样的趋势,同样是会影响平台活力的。显然,快手对此保持着警惕,坚持通过智能技术,让更多平凡的人“被看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避免,对于某些头部用户的争夺,必然会影响普通用户“被看见”的机会。

《共享经济》一书认为,平台的发展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控制内核,“无规则”是最重要的规则,开放,简捷,创新,不要提早设计复杂的规则,让平台的灵活性实现最大化,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第二个阶段,则是欢迎人人参与,激发个体的能量与力量,通过前期培养的种子用户,让平台得到迅速推广,用户开始呈现指数级增长,相应地要不断进行改进,让平台的使用尽可能保持简单易行和简捷明了;第三阶段开始出现权力失衡,快者与强者之间开始竞争,特别是大量专业机构的涌入,让平台的权利从分散转为相对集中,机构更知道如何在游戏中获得胜利,从而对那些相对弱小但数量众多的群体发展形成潜在威胁,许多成熟的互联网平台都经历了这一阶段;在第四阶段,必须进行再平衡,因为一旦形成垄断,就会损害平台的多样性,也就抽走了平台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会让大量的用户转移,因此必须保持各方的势力均衡,避免过度头部化,但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而且其平衡点并不好把握。如电商上的淘宝平台,随着流量增长的放缓和平台机构的增加,一些草根的淘宝创业者先后转向了微商和今天的拼多多及直播、短视频平台。

除过平台的治理机制这个根本性问题外,直播平台还必须认真思考六个现实问题。

第一个问题,短视频与直播的风口还能持续多久?互联网的演化太快了,仅仅是近十年来,我们就先后经历了团购网站的“千团大战”、生鲜电商的争相烧钱、o2o生活领域的你争我夺、网络约车的补贴大战、共享单车的兴勃亡忽、新零售的黯然伤神。在每一次风口的追逐中,能够笑到最后的,总是极少数,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平台时代,往往有赢者通吃的现象。直播的风潮还不知道可以汹涌到什么时候,但有一点却是需要警惕的,即直播平台的寡头化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下,流量总是向大平台和优质的客户进行集中,野蛮生长、激烈竞争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垄断,如何突破这种僵化格局尤其值得思考。

第二个问题,直播用户的增长极限在哪里?用户是不可能无限制增长的,在飞速的增长过后,一定会进入增长的平缓期,这个时候隐藏的矛盾就会爆发,迎来真正的考验。如平台的赢利模式,补贴终归不长久,而一旦将平台的增值服务作为主要赢利点,则不可避免地成为新的中间环节,也不排除会店大欺客,免费的表象之下就会是沉重的规费负担转嫁,平台活力下降,用户流失。

第三个问题,直播内容供应者如何避免精英化?初期的草根可以野蛮生长或者可以在平台的扶持下迅速成长,而其内容供应可能并不专业,甚至是粗糙的,但却原汁原味,十分自然。但当大量的专业机构介入后,内容供应者开始被批量化、专业化培养,“制造”的痕迹十分明显,这样留给一般草根的机会已经很少,特别是平台的新用户,再要白手起家已经很难。平台主动的培训、遴选、扶持或许是一条路子,但依然需要借助专业机构来承接,又是另外一种精英化路径。

第四个问题,直播平台商业化如何张弛有度?现在已经可以看见这个苗头,为了迅速上位,新的直播网红开始购买流量,采购相关服务,这是新的中间环节成本。直播带货也一样。传统电商平台时代,虽然卖家入住是免费的,但是相关服务费用支出却是惊人的,特别是在流量费用的花费上。在支出增加而竞争却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成本高企,收入下降,平台活力受到损害。比如好多企业选择在拼多多平台上卖货,就是隐性成本相对要低一下,有利可图。

第六个问题,直播带货的合理区间如何把握?直播带货是一把双刃剑,商业化本身是对社交的一种侵害。当然,利用社交所形成的粉丝群体,适当的商业变现是可以的,但其黄金分割点又在哪里,社交与商业化又如何完美结合呢?现实中,既有直播选择了电商,也有电商选择了直播,这让直播开始高度商业化,虽然风行一时,但直播归根结底是社交媒体,社交对商业一向都是警惕的,微商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二十三

一天照旧在微博上瞎逛,忽然看到柴静即将来深圳签名售书的消息,心里一动。几个月以前,我读过她写的一篇博客《日暮乡关何处是》,写的是作家野夫,一个孤怀激愤、大山一般的男人。我读完几乎不能安静下来,印象里写得出这样文字的女子,似乎只有章诒和,那种满纸淡墨中的丰厚,有些唐传奇的味道,令我悠然神往。

我决定去看看她。可惜,虽然提前了半小时来到深圳中心书城,还是晚了。全是人,所有能看见讲台的缝隙都没堵得严严实实。我买了一本书,在人群外四处游走了一番,恨恨而去——第一次追星就此以失败告终。

回家马上看书,感想很多,趁着冷却之前决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

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看见第二章读后感篇二十四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明白我能到达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向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此刻,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以前,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透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理解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散文般的叙事风格,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述,都将柴静的博学多识与扎实的文学功底展露无遗。“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应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明白真正的“非典”。她以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职责约束自己,用真实回报受众,用真实击败流言。她的勇敢和执着给每一位读者注入养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反思,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好处。也让我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本职,努力工作,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作为公民对于社会的最基本的回报。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保密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那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最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此刻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应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到达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7287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