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12:07
2023年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大全(17篇)
时间:2023-11-11 18:12:07     小编:文锋

教案的编制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编写教案前,要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多读优秀的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您开阔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一

(一)班会目: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安全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触电、食物中毒、遇到坏人处理方法。

(二)活动地点:教室。

(三)教育重点:

学习防火、防触电、防中毒、防坏人破坏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四)班会流程:

1、第一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

3、学习防触电知识情景表演:

(1)第二组代表表演:

(2)大家认真讨论观察表演后讨论:

a、提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做?

4、学习防中毒知识情景表演:

(1)第三组代表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5、学习防坏人破坏知识情景表演:

(1)、第四组代表: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五)巩固总结。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注意事项:

防火: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织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库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气)灶合理使用,用完电熨斗、电炉后应立即拔出插头。

防触电:自己不随便摆弄电器,用久电器设施要注意检查、维修。

防中毒: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地方。

(六)学生发表本节班会课感想。

(七)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生命像是一根丝线,一端系着昨天,一端系着明天。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因为生命,我们才会拥有今天,因为今天,我们生命才得以延续。

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并不可怕,可怕是没有自救互救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今天我们目便是培养大家这种意识和能力,在紧急时刻我们能用自己经验和知识去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

我们生命是宝贵,也是脆弱,一次小小意外就可能吹破生命那张薄弱纸,一点点烛光可能很微弱,寒风、冷雨会将它随时浇熄,但如若我们将它捧在手心,细心呵护,那一点微弱烛光就可能照亮整个世界。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二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一些危险标志。了解了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并表示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第三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做好眼保健操的好处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眼保健操,使学生知道按摩的穴位和动作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按时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1课时

一、导入

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

二、新知

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什么作用?

眼保健操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眼睛周围穴位有规律、有节奏地按摩,使疲劳的眼肌得到休息,而使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改善神经营养,使神经和血管更好的发挥它们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视力预防近视。但有的同学虽然每天做眼保健操,可是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要领按摩的穴位不准确,影响了做操效果。这里应该提醒注意的是:在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的基础上认真做操,做操时注意力要集中,按揉的穴位要准确,手法要轻缓,不要用力过大过猛,同时要注意手的清洁。这样经常坚持就会有一定的效果。三、眼保健操的动作要领。

准备:双目微闭,全身肌肉放松,自然静坐约一分钟。第一节:轻揉目匡角(天应穴)。两手拇指指尖分别按在左右上目匡角处,其余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持在前额上,轻揉一下为一拍(8×8拍节)。

第二节:挤按鼻跟(睛明穴)

用左手或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两侧睛明穴,先向下按,后向上挤,一按一挤为一拍(8×8拍节)。

第三节:按揉面颊(四白穴)

先以左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颚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用食指按揉四白穴,按揉一圈,四拍后换揉方向(8×8拍节)。

第四节:按太阳穴轮括眼眶(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髂、承泣等穴)。

两手拇指分别按太阳穴,小指、无名指和中指拳起,弯曲食指,用中节内侧面从眼眶内向外轮括,先上后下,轮刮一圈计四拍(8×8拍节)。

四、板书做好眼保健操的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四

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正确姿势有利于健康。

2、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一课时

一、导入:

1、观图,你知道这些人们在做什么吗?(锻炼身体)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锻炼身体。

2、播放《健美之操》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

二、新授。

1、你的"坐、立、走"姿势正确吗?

请二生表演坐、立、走,评一评,谁做得更好?

2、注意要点:坐如钟,身子正;腿并拢,脚放平。立如松,挺胸膛;抬起头,看前方。走如风,脚步轻;头不摇,身不晃。

3、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坐、立、走,看看谁的姿势正确,有精神。

活动:边读儿歌,边做好动作。"小腿脚跟站一起,双肩后脑靠整齐"。

4、说一说:坐立走姿势的正确与错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看图说话。

总结:从小就正确地坐立走姿势,长大了才会有好举止、好风度;坐立走姿势的正确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5、比赛。比比谁的姿势美?

三、小结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五

1、明确定期体检的必要性。

2、知道体检哪些项目。

3、了解定期体检前后应注意什么。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为什么要体检呢?

2、体检可以使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

二、我们体检检查哪些项目

身高

体重

胸围

肺活量

血压

脉搏

查视力

查沙眼

听力

查口腔

听心肺摸肝脾

三、体检前、时、后应注意什么

四、如果体检时发现自己身体不够健康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六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此刻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小品、名人故事、诗歌朗诵、拼字游戏、倡议书。

三.班会过程:

(一)引言:达.芬奇以往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仅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当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小品表演。

1.请杨黎明、王紫薇、葛梦倩、刘文博同学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点拨: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公益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学因为怕苦、怕累、怕脏,怕给人笑话、看着处在危险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学生讨论、发言。

(四)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王兰兰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主持人点拨,是学生明确: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我们的伟大毛泽东同志也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公益劳动,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当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我们应当怎样做呢我们班也有些同学平时也很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表扬部分同学。

(五)献给劳动者一首诗。

请高腊玲同学配乐诗朗诵我国诗人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

(六)小品表演。

1.请徐逸凡、吴思怡、豆军、计豪、甘蜜同学。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点拨:一粒饭,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吗劳动成果真的是随手可得吗学生讨论、发言。(指出部分同学不尊重父母、教师、同学--------等等的劳动成果的坏习惯,要求同学们改正)。

(七)拼字游戏。

分组参与拼“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游戏,看谁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本事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仅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九)班长宣读“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从此刻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此刻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签名活动。让同学们将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立志体此刻实际的行动中。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七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录像片断、课件。

搜集并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及生活状况。

一、谈话引入

残疾人多么不幸阿,假设我们遇到了残疾人,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二、想想说说

你能说说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帮助任娇娇吗?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选出代表,看看谁是最有爱心的孩子。表扬说得好的孩子,评出爱心大使。

三、议议说说

遇到一下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1、一个盲人在商店里要买东西

2、在公共汽车上来了一位腿脚不灵便的残疾人

3、有事情要告诉聋哑人

4、一位同学走路一瘸一拐的'。

就上面的情景分组议一议,谈谈自己的看法,再演一演,说说自己想怎么做,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评一评哪些同学的想法好。

小结: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小朋友们是很有爱心的人,很会帮人做事,如果大家能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四、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出示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听后的感受。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

1、做一做做一个帮助残疾人的少先队员。

2、夸一夸夸一下身边热心帮助残疾人的“好心人”。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八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考、讨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游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公、宝、京,注意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三、讨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游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按照数字顺序做游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3、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家族歌》,又叫《亲属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的亲属》。师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卡“亲”。

3、师:同学们,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亲属,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5、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教师出示主题图。一棵大树,上面有很多苹果,一个苹果代表一种称呼。)。

2、师: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加以纠正。

3、师: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属。

4、师: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师:下面请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读的又快又准。读的好的小组有粘贴奖励。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

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姨母姨夫,舅舅舅母。

姐姐,我,妹妹,兄弟。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

6、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组词。

师:同学们,你记住这些字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8、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别排列好。

9、练习。出示小黑板。

妈妈的妈妈是()爸爸的妈妈是()。

妈妈的姐姐是()爸爸的弟弟是()。

爸爸的哥哥是()爸爸的姐姐是()。

三、课后作业。

认读与书写生字。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3、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家族歌》,又叫《亲属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的亲属》。师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卡“亲”。

3、师:同学们,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亲属,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5、师领读词语。

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教师出示主题图。一棵大树,上面有很多苹果,一个苹果代表一种称呼。)

2、师: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加以纠正。

3、师: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属。

4、师: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师:下面请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读的又快又准。读的好的小组有粘贴奖励。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

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姨母姨夫,舅舅舅母。

姐姐,我,妹妹,兄弟。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

6、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组词。

师:同学们,你记住这些字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8、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别排列好。

9、练习。出示小黑板。

妈妈的妈妈是( )爸爸的妈妈是( )

妈妈的姐姐是( )爸爸的弟弟是( )

爸爸的哥哥是( )爸爸的姐姐是( )

认读与书写生字。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

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掌握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

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让我们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媒体、黑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

坐要直、立要正

走路抬头又挺胸。

从小养成好习惯,

做个健康好儿童。

大家知道这首儿歌的意思吗?

师:对了,这首儿歌教育大家在坐、立、走的时候都要注意姿势,养成好习惯,这样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师:老师来看一下哪些小朋友坐得正,站得直。(找几个学生站到讲台上)

老师提示坐姿:上身保持正直,坐满整个椅子面,两脚摆在地上,平平放好,两肩膀放平,双臂自然下垂,两手抱臂平放在课桌上,防止驼背与斜肩。会着看书、写字时还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胸离课桌约一拳、手离笔端约一寸)。

提示站的姿势:上身保持正直,挺胸抬头,两眼平视或稍稍仰视,两臂自然下垂。立正时,手的五指并拢,自然下垂放在腿外侧,脚跟靠拢,脚尖分开。

走路姿势:身体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不要缩头耸肩地走路,步子要稳健有力,脚步要轻巧。在学校里,上下楼梯要靠右走。在路上,过街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学生在老师指导纠正下做到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再次示范巩固。

同学们自己能说出一首关于坐、立、行的儿歌吗?

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很好,坐要像钟一样正,站要像棵松树一样笔直,行走要抬头挺胸,像一阵风一样有力。

这是一首从电视里学来的儿歌,讲的也是坐、立、行的姿势。希望同学们平常要自觉做到。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一

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

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

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

一、导言。

我们每一步成长,都饱含着爸爸妈妈的关爱,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教诲。

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二、引导学生看例图。

图1: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迈出了“人生第一步”;。

图2:上学第一天,爸爸送孩子去学校,引领孩子走进人生又一段陌生而崭新的旅程;。

图3:在爸爸的鼓励下,孩子第一次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玩耍;。

图4:在风雨交加的时刻,有爸爸坚实的.臂膀可以依靠。

三、讲讲爸爸妈妈抚育我们成长的故事吧!

四、谢谢爸爸妈妈。

1、导言。

爸爸妈妈抚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

2、分析例图。

上图中,孩子们在一起探讨应该怎样感谢爸爸妈妈和其他关爱自己的家人。一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二是在家庭生活中要懂事儿,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

3、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4、记住特别的日子。(1)爸爸的生日(2)妈妈的生日。

5、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6、写一写:我准备。

五、板书设计:

6、我是怎样长大的。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二

使学生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的害处。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从小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能见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劝阻并捡起垃圾。

媒体、黑板。

1、我们生活的学校、小区、马鹿、公园等场所,你见过谁乱丢果皮纸屑吗?

2、这样的行为对吗?

1、果皮腐烂后,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人们呼吸,同时也会招引苍蝇,繁殖细菌;

2、西瓜皮、香蕉皮等扔在路上,行人不小心踩上很容易摔倒受伤;

3、纸屑等随地乱丢不仅会影响环境和市容的整洁,遇到刮风天气,纸屑还会随风飞扬,甚至影响视觉而造成交通事故。

1、我们小学生该如何做?

(1)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

(2)把口香糖等垃圾用纸包好再扔。

2、遇到不文明的人或事又该怎么做?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三

(二)过程与方法:

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珍惜生命,不拿自身安全当儿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们知道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二、让学生读儿歌。

三、教师讲解交通安全规则。

四、板书课题:第13课注意交通安全很重要五、总结全文。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四

1、结合口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纪律、卫生、礼仪等。

2、结合图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与同学老师友好交谈。

怎样让学生熟悉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多媒体,ppt。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

回顾旧知。

二、

学习上课。

下课仪式。

三、

调整座位。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二、

排队以及参观校园。

三、

师生相互认识。

1、回顾前面学习的三个好习惯:

小手放好坐端正;遇到问题要举手;保持——安静。

2、观察行为表现优秀的学生,选出代理班长。(说清楚该生好在哪里)。

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强调只要表现优秀,每个人都有机会做班干部。(5min)。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正式的小学生了。有谁知道小学生要做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学习。

1、上学:准时、进门、坐下、交作业、拿书、坐好。(有问题先解决好)。

2、谁知道上课仪式?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上课的时候书本放哪里?怎么坐?强调上课时书本放置以及坐姿。

3、让学生想想对比上课,下课怎么做。下课—起立—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

4、放学:每天四个人留下打扫卫生。(20min)。

请同学们收拾好东西,现在我们调整座位。(15min)。

以个子高矮原则调配,分组进行。

等待时同学之间相互认识一下。稍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认识了几位新同学。

1、练习上课仪式,查看书本摆放。(登记书本缺少情况,收小红花)。

让学生把所有书本放在学校,每天根据作业带部分回家。强调自己独立整理书包。

(5min)。

1、选出体育委员、纪律委员。每人负责管理一队。

2、让学生快速、安静的到走廊排队。给优秀的孩子帖小红花。

3、根据个子高矮调整队伍,让学生记住自己的位置。(练习一次)。

4、带学生参观校园,指认班级位置、班主任办公室、厕所以及饮水处。

(30min)。

刚才我们认识了校园,现在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请同学发言,说说自己认识了那几位新同学。

说说自己来到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心情怎样。(教师记录)。

(5min)。

板书。

设计。

开学啦!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五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第一课时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六

1、让学生学会不随地扔果皮纸屑。

2、使学生知道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培养同学们不乱扔果皮纸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们明白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并坚持良好的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都知道吧,猪八戒把吃完的西瓜皮随手扔在地上,结果自己踩上西瓜皮,摔了个鼻青脸肿,对吧!

(学生各自回答)。

二、板书课题:第十四课不乱扔果皮和纸屑。

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猪八戒会摔跤?吃完的西瓜皮该怎么处理?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四、教师带读第65页的课文。

(学生齐读,分组读)。

五、看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5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会污染环境、会臭臭的、让人摔跤)。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师:你乱扔过果皮、纸屑吗?以后应该怎样做?

(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师:如果看见别人乱扔时,该怎么办啊?(劝阻别人不要乱扔)。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六、课堂总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学到了果皮纸屑不乱扔,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回家后帮父母打扫一次卫生。

劳动教育教案一年级篇十七

3、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

5、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

6、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7、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12、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13、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14、劳动是社会中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16、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19、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

20、“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

23、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享乐。——马尼里乌斯。

24、劳动才能给人以安乐。——朗费罗。

25、劳动的成果是所有果实中最甜美的。——佛夫那格。

26、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27、劳动和享乐这两个本质上截然不同的东西被一种自然的联系结合在一起。——李维。

29、劳动可以使平时变为节日。——莱尼斯。

30、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歌德。

31、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

32、劳动使人免除三种坏处——厌烦、邪恶及贫穷。——福尔特尔。

33、劳动使人忘忧。——西塞罗。

35、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37、管理的第一目标是使较高工资与较低的劳动成本结合起来。——泰罗。

38、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39、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41、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

42、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4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44、“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

46、劳动是生命的法则,也是它最美的果实。——莫里斯。

49、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法国。

50、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8328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