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资源、时间和人力。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避免重复劳动和错误。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参考和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一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二
1.多彩艺品纷呈,千年华夏记忆。
2.心之所向,匠之以成。
3.享用华夏至宝,传承非遗荣耀。
4.非遗生态圈,手艺不失传。
5.山东华夏记忆,专注传承非遗。
6.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7.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8.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9.保护文化遗产,再铸华夏辉煌。
10.保护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文明。
11.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12.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博大精深。
13.携手同护文化遗产,齐心共建和谐家园。
14.中华根脉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承扬辉煌。
15.携手保护文化遗产,齐心弘扬华夏文明。
16.历史的重托,现实的使命,未来更繁荣。
17.文化遗产凝聚国魂,精神财富昌盛国运。
18.文化遗产传家宝,千秋万代保护好。
20.保护人类跋涉的痕迹——文化遗产。
21.保护文化遗产,人人尽职尽责。
22.人人争当文明卫士,个个守护精神家园。
24.勿以社会发展而毁了文化遗产。
25.日子中最有意义,遗产里最具价值。
26.发扬中华古文明,续写历史新篇章。
27.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28.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9.保护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文明。
30.保护文化遗产,再铸华夏辉煌。
32.凝聚人类文明的恢弘史诗。
33.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34.爱我中华文明,保护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三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拟通过在全市部分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进行“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全学龄段的学生们在接触非遗文化的同时,感受其魅力,宣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特色、推广民族文脉。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根植于筑城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各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让当代的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贵州本地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在非遗文化的滋养中,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办单位: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一)主题:
(二)口号:
1.“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
3.非遗保护传承,展现生活智慧。
1.刺绣,进云岩区枫丹白露小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2.苗族长竹舞,进乌当区下坝中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4.青苗刺绣,进息烽县青山中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1.组织传承人或具备相关非遗知识的教师,每月到学生至少上两次课,教授学生相关非遗项目知识。
2.在学校内制作非遗宣传栏,制作悬挂非遗宣传横幅,制作并发放非遗宣传资料,以介绍和展示我市各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保护成就。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组织各校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着力打造学校非遗文化走廊,通过文化走廊的建设,让各校师生对非遗有更深地了解和认识,同时非遗文化走廊也是各校展示非遗校园传承成果的窗口。
(二)组织实施阶段。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在贵阳市的各个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试点采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社团环境布置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为下一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做好准备。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总结实施方法路径。
1.让学生感受到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2.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全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稳步开展,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在各校试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4.采取非遗进校园这样一个创新的形式,让我们能够看到非遗传承希望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及自豪感,使我们更加珍惜这种文化,自觉传承。
6.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1.课时费:200元/课次×12课次×4项=9600元;。
2.宣传资料费:600元/所×4项=2400元。
其中,校园非遗宣传栏制作:300元/个×4项=1200元;宣传横幅制作:50元/条×2条/项×4项=400元;宣传资料打印装订:200元/项×4项目=800元。
3.材料费:2000元/项×4项=8000元。主要是“非遗进校园”所需材料的购买。
合计:2万元整。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五
2.认识保护意义,增强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
3.一手抓文化遗产保护,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4.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精华!
5.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6.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7.中华文化,遗产为先!
8.呵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10.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11.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12.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13.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14.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16.文化成就未来,传承令人难忘!
17.保护文化遗产靠大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大家!
18.携手保护文化遗产,心与心共建精神家园!
19.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让她融入我们的生活!
20.情系文化遗产,心铸民族未来!
22.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决于你们,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取决于你们!
23.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24.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
25.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26.不老的文明,绽放新的光彩!
28.我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29.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30.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们的参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们的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又是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及精神。其形式多样,在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技艺、医药、礼仪、民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通过本次活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周末9:00——16:30(活动时间待议)。
校内操场、运动场。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更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力度,在活动开始前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1.认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读物、校内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文化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了解和认识。在活动前激发学生们学习优秀文化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条件。
2.做好校内宣传活动,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与本次校园活动内容相应的非遗基本知识,为活动的正式开启做好充分的宣传准备。
(二)活动展示阶段。
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参与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感受非遗。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展示活动。
(3)具体内容:
2.体验非遗。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体验活动。
(3)具体内容:
3.非遗创作。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创作活动。
(3)具体内容: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携带孩子选择上午或下午参加活动,并提前告知学校参与活动的时段,教师及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表按时出勤。
(一)活动计划制定。
与学校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场地、时间;负责选定非遗进校园项目,组织非遗对外交流小组,负责与校外传承人沟通交流工作;负责落实校内活动进程把控;与校外媒体单位做好对外宣传、推广工作。
(二)校内宣传推广。
负责编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宣传册、宣传画以及相关非遗材料;负责宣传栏非遗主题活动的策划;负责非遗活动动员讲话的安排;负责校内宣传物品的制作。
(三)传承人。
负责从事非遗项目的生产、创作,提供高质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及成果;负责制定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计划,制定活动开展内容;配合做好宣传推广活动,积极参与展览、演示、教育、交流等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七
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戏曲资源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区校园普及和传承,经研究,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教育局决定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20xx年9月1日—20xx年10月31日。
区属有文艺基础的中小学校10所左右(由区教育局商定)。
(一)非遗成果图片展。组织开展非遗成果图片展示,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区省、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二)非遗展演展示。组织区内五泉周家泥塑、五泉刺绣、高浮雕传拓技艺等优秀非遗现场展示、传授交流。
(三)非遗讲座。邀请我区省级、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深入课堂开展非遗讲座。
(四)戏曲表演。邀请区内秦腔名家深入课堂现场表演秦腔艺术,开展秦腔艺术的起源和表演特点等教育教学。
(五)非遗乐器配赠。向有需求意愿的杨陵高级中学、陕西师大杨凌实验学校、张家岗小学等中小学校配赠传统乐器。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区文旅体育局、教育局成立杨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细化方案,精心组织。区文旅体育局负责活动的总体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戏曲资源组织和人员调配,区教育局负责遴选10所中小学校并提出安排计划,做好学校的联系对接工作,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师生广泛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管理,营造氛围。参加活动的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区教育局负责督促学校做好校内活动场地布置、活动开展期间安全等工作。各承接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八
1.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2.守望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
3.文化传承文明,传承不再遗憾!
5.金银文化遗产是最珍贵的,千好精神家园是最好的!
7.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8.传承文化遗产,在中华腾飞中丰富多彩!
9.弘扬祖先文化,构建现代和谐!
10.保护民族精髓,延续华夏文明!
11.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13.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
15.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
16.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17.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18.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9.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21.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22.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23.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24.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25.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26.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
27.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28.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29.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30.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33.我们继承的遗产子孙还能看到吗。
34.文化耀千古,遗产传万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作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和场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决定在天塘镇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主题: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2、口号:见人见物见生活。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组长:成丽霞(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局长)。
副组长:彭幼菊(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工会主席)。
吴征燕(宜章县文化馆馆长)。
成员:谭小聪、向左雄、颜丽霞、吴磊、肖文浩、喻。
亚琪、天塘镇人民政府、天塘镇谢家小学。
1、客家山歌传承教学。
请天塘镇客家山歌传承人给学生们教学,教唱客家山。
歌。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授课人:客家山歌传承人李齐芳。
2、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县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2020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家和各专业剧团,创作、制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曲目音像资料,供学校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
(二)聘请和组织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志愿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深入学校开展非遗(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确保每个学校至少能听一次非遗(戏曲)知识讲座。
(三)组织全区各戏曲院团配合教育部门通过校园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校园文化周等方式,把优秀戏曲剧目送进学校、送到学生身边。同时采取请上来的方法,组织全区各学校戏曲爱好者进剧场观摩演出,确保观看效果和艺术质量。
(四)举办戏曲夏令营,以“讲授”“演出”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戏曲基础知识,通过艺术家们简明扼要、通俗明了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教授戏曲表演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在游戏和示范之中,手把手地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举办中小学校戏曲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选拔范围,全面展示全区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区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牵头组织和指导协调,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
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与学校做好对接,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排出日程计划,做好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工作。
区文广旅游局负责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加强戏曲专家培训,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教育体育局提供的日程计划,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工作。
区财政局按照送戏进校园每场次2000元的标准,将全区20所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区文明办负责将“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对相关单位和学习进行考核。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明办、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区直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区“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通报情况,指导和推进“非遗(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文广旅游局,负责日常“非遗(戏曲)进校园”的具体工作。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各级主要媒体、单位网站上积极宣传戏曲知识和资讯;印制宣传材料,在演出、培训活动地进行现场宣传;利用文化场馆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专题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相关信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督查考评,强化管理。区委宣传部牵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推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2020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家和各专业剧团,创作、制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曲目音像资料,供学校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
(二)聘请和组织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志愿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深入学校开展非遗(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确保每个学校至少能听一次非遗(戏曲)知识讲座。
(三)组织全区各戏曲院团配合教育部门通过校园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校园文化周等方式,把优秀戏曲剧目送进学校、送到学生身边。同时采取请上来的方法,组织全区各学校戏曲爱好者进剧场观摩演出,确保观看效果和艺术质量。
(四)举办戏曲夏令营,以“讲授”“演出”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戏曲基础知识,通过艺术家们简明扼要、通俗明了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教授戏曲表演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在游戏和示范之中,手把手地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举办中小学校戏曲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选拔范围,全面展示全区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区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牵头组织和指导协调,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
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与学校做好对接,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排出日程计划,做好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工作。
区文广旅游局负责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加强戏曲专家培训,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教育体育局提供的日程计划,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工作。
区财政局按照送戏进校园每场次2000元的标准,将全区20所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区文明办负责将“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对相关单位和学习进行考核。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明办、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区直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区“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通报情况,指导和推进“非遗(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文广旅游局,负责日常“非遗(戏曲)进校园”的具体工作。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各级主要媒体、单位网站上积极宣传戏曲知识和资讯;印制宣传材料,在演出、培训活动地进行现场宣传;利用文化场馆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专题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相关信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督查考评,强化管理。区委宣传部牵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推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决定在天塘镇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主题: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2、口号:见人见物见生活。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组长:成丽霞(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局长)。
副组长:彭幼菊(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工会主席)。
吴征燕(宜章县文化馆馆长)。
成员:谭小聪、向左雄、颜丽霞、吴磊、肖文浩、喻。
亚琪、天塘镇人民政府、天塘镇谢家小学。
1、客家山歌传承教学。
请天塘镇客家山歌传承人给学生们教学,教唱客家山。
歌。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授课人:客家山歌传承人李齐芳。
2、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县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十
今年6月11日,是第10个全国文化遗产日,这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的举措。为提高我县广大民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加深对保护好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远意义的认识,为增加我县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我县将于20_年6月13日“全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在县瓦子街广场举办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展演活动。具体展示内容及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
瓦子街广场、文庙。
三、组织机构:
主办:上杭县文体广新局。
承办:上杭县文化馆。
协办:有关乡镇文化站、局下属各单位、有关协会。
四、活动内容:
(一)民俗踩街:瓦子街-江滨路-北大路-人民路-瓦子街。
(二)民俗活动:
1、木偶戏。
2、腰鼓队、舞蹈队、汉剧演唱。
3、香灯龙表演、梅花高桩舞狮、树叶吹奏、女子“五梅拳”表演。
4、船灯表演。
5、十番音乐演奏。
6、客家大鼓表演。
7、客家山歌演唱。
8、溪口走马灯。
(三)文物、奇石、图片摄影展览。
9、汀江奇石展览。
10、“记得住乡愁”摄影展。
11、客家族谱文物展。
12、文物保护图片展、“新四军和才溪儿女”图书展。
13、古书籍保护展。
14、非遗”知识灯谜竞猜。
15、非遗图片和工艺品展示。
(四)客家风味小吃。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十一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__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安乡县于6月13日上午组织了一系列主题为“文化遗产人人共享”的大型宣传展示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1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安乡县图书馆大厦广场。
三、活动主题。
“文化遗产人人共享”。
四、活动项目。
(一)宣传推广项目3个:
1、街头主题游行。由4条横幅、20块展牌、8个表演项目组成200人的游行队伍上街宣传和表演。
2、安乡县电视台、安乡手机报进行了专题宣传及报道。
3、文化馆橱窗宣传及电子屏宣传。
(二)陈列展示项目3个:
1、安乡县非遗实物陈列展览(设原文化局内,共展示40件实物)。
2、安乡县非遗宣传展示(设潺陵大道东,共展示宣传牌20块)。
3、安乡县非遗书法美术作品陈列展(设图书馆一楼展厅,共展示作品79件)。
(三)现场表演项目8个:
调集安乡本地的花鼓竹马灯、安乡蚌舞、采莲船、龙舞、狮舞、腰鼓、地花鼓、传统迎亲花轿等8个项目在街头露天表演宣传。
五、活动亮点。
(二)精心组织。县文广新局召开了各参展项目单位会议,组织专业人员精心实施。
(三)强化宣传。借助此次宣传展演活动,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25个项目进行了推介和宣传,以及安乡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强县”的责任和使命。
(四)声势浩大。宣传展演活动期由于有大型民舞展演、大型书法美术展览、展牌宣传和上街游行宣传,声势浩大,观众如潮,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十二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20xx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家和各专业剧团,创作、制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曲目音像资料,供学校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
(二)聘请和组织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志愿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深入学校开展非遗(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确保每个学校至少能听一次非遗(戏曲)知识讲座。
(三)组织全区各戏曲院团配合教育部门通过校园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校园文化周等方式,把优秀戏曲剧目送进学校、送到学生身边。同时采取请上来的方法,组织全区各学校戏曲爱好者进剧场观摩演出,确保观看效果和艺术质量。
(四)举办戏曲夏令营,以“讲授”“演出”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戏曲基础知识,通过艺术家们简明扼要、通俗明了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教授戏曲表演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在游戏和示范之中,手把手地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举办中小学校戏曲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选拔范围,全面展示全区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区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牵头组织和指导协调,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
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与学校做好对接,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排出日程计划,做好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工作。
区文广旅游局负责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加强戏曲专家培训,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教育体育局提供的日程计划,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工作。
区财政局按照送戏进校园每场次2000元的标准,将全区20所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区文明办负责将“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对相关单位和学习进行考核。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明办、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区直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区“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通报情况,指导和推进“非遗(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文广旅游局,负责日常“非遗(戏曲)进校园”的具体工作。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各级主要媒体、单位网站上积极宣传戏曲知识和资讯;印制宣传材料,在演出、培训活动地进行现场宣传;利用文化场馆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专题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相关信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督查考评,强化管理。区委宣传部牵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推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十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作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和场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决定在天塘镇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主题: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2、口号:见人见物见生活。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组长:成丽霞(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局长)。
副组长:彭幼菊(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工会主席)。
吴征燕(宜章县文化馆馆长)。
成员:谭小聪、向左雄、颜丽霞、吴磊、肖文浩、喻。
亚琪、天塘镇人民政府、天塘镇谢家小学。
1、客家山歌传承教学。
请天塘镇客家山歌传承人给学生们教学,教唱客家山。
歌。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授课人:客家山歌传承人李齐芳。
2、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县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2020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家和各专业剧团,创作、制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曲目音像资料,供学校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
(二)聘请和组织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志愿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深入学校开展非遗(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确保每个学校至少能听一次非遗(戏曲)知识讲座。
(三)组织全区各戏曲院团配合教育部门通过校园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校园文化周等方式,把优秀戏曲剧目送进学校、送到学生身边。同时采取请上来的方法,组织全区各学校戏曲爱好者进剧场观摩演出,确保观看效果和艺术质量。
(四)举办戏曲夏令营,以“讲授”“演出”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戏曲基础知识,通过艺术家们简明扼要、通俗明了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教授戏曲表演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在游戏和示范之中,手把手地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举办中小学校戏曲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选拔范围,全面展示全区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区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牵头组织和指导协调,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
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与学校做好对接,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排出日程计划,做好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工作。
区文广旅游局负责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加强戏曲专家培训,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教育体育局提供的日程计划,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工作。
区财政局按照送戏进校园每场次2000元的标准,将全区20所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区文明办负责将“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对相关单位和学习进行考核。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明办、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区直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区“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通报情况,指导和推进“非遗(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文广旅游局,负责日常“非遗(戏曲)进校园”的具体工作。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各级主要媒体、单位网站上积极宣传戏曲知识和资讯;印制宣传材料,在演出、培训活动地进行现场宣传;利用文化场馆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专题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相关信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督查考评,强化管理。区委宣传部牵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推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2020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家和各专业剧团,创作、制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曲目音像资料,供学校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
(二)聘请和组织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志愿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深入学校开展非遗(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确保每个学校至少能听一次非遗(戏曲)知识讲座。
(三)组织全区各戏曲院团配合教育部门通过校园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校园文化周等方式,把优秀戏曲剧目送进学校、送到学生身边。同时采取请上来的方法,组织全区各学校戏曲爱好者进剧场观摩演出,确保观看效果和艺术质量。
(四)举办戏曲夏令营,以“讲授”“演出”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戏曲基础知识,通过艺术家们简明扼要、通俗明了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教授戏曲表演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在游戏和示范之中,手把手地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举办中小学校戏曲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选拔范围,全面展示全区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区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牵头组织和指导协调,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
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与学校做好对接,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排出日程计划,做好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工作。
区文广旅游局负责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加强戏曲专家培训,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教育体育局提供的日程计划,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工作。
区财政局按照送戏进校园每场次2000元的标准,将全区20所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区文明办负责将“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对相关单位和学习进行考核。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明办、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区直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区“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通报情况,指导和推进“非遗(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文广旅游局,负责日常“非遗(戏曲)进校园”的具体工作。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各级主要媒体、单位网站上积极宣传戏曲知识和资讯;印制宣传材料,在演出、培训活动地进行现场宣传;利用文化场馆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专题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相关信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督查考评,强化管理。区委宣传部牵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推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决定在天塘镇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主题: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2、口号:见人见物见生活。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组长:成丽霞(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局长)。
副组长:彭幼菊(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工会主席)。
吴征燕(宜章县文化馆馆长)。
成员:谭小聪、向左雄、颜丽霞、吴磊、肖文浩、喻。
亚琪、天塘镇人民政府、天塘镇谢家小学。
1、客家山歌传承教学。
请天塘镇客家山歌传承人给学生们教学,教唱客家山。
歌。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授课人:客家山歌传承人李齐芳。
2、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县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又是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及精神。其形式多样,在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技艺、医药、礼仪、民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通过本次活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周末9:00——16:30(活动时间待议)。
校内操场、运动场。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更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力度,在活动开始前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1.认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读物、校内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文化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了解和认识。在活动前激发学生们学习优秀文化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条件。
2.做好校内宣传活动,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与本次校园活动内容相应的非遗基本知识,为活动的正式开启做好充分的宣传准备。
(二)活动展示阶段。
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参与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感受非遗。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展示活动。
(3)具体内容:
2.体验非遗。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体验活动。
(3)具体内容:
3.非遗创作。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创作活动。
(3)具体内容: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携带孩子选择上午或下午参加活动,并提前告知学校参与活动的时段,教师及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表按时出勤。
(一)活动计划制定。
与学校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场地、时间;负责选定非遗进校园项目,组织非遗对外交流小组,负责与校外传承人沟通交流工作;负责落实校内活动进程把控;与校外媒体单位做好对外宣传、推广工作。
(二)校内宣传推广。
负责编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宣传册、宣传画以及相关非遗材料;负责宣传栏非遗主题活动的策划;负责非遗活动动员讲话的安排;负责校内宣传物品的制作。
(三)传承人。
负责从事非遗项目的生产、创作,提供高质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及成果;负责制定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计划,制定活动开展内容;配合做好宣传推广活动,积极参与展览、演示、教育、交流等活动。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2020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家和各专业剧团,创作、制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曲目音像资料,供学校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
(二)聘请和组织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志愿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深入学校开展非遗(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确保每个学校至少能听一次非遗(戏曲)知识讲座。
(三)组织全区各戏曲院团配合教育部门通过校园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校园文化周等方式,把优秀戏曲剧目送进学校、送到学生身边。同时采取请上来的方法,组织全区各学校戏曲爱好者进剧场观摩演出,确保观看效果和艺术质量。
(四)举办戏曲夏令营,以“讲授”“演出”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戏曲基础知识,通过艺术家们简明扼要、通俗明了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教授戏曲表演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在游戏和示范之中,手把手地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举办中小学校戏曲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选拔范围,全面展示全区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区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牵头组织和指导协调,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
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与学校做好对接,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排出日程计划,做好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工作。
区文广旅游局负责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加强戏曲专家培训,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教育体育局提供的日程计划,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工作。
区财政局按照送戏进校园每场次2000元的标准,将全区20所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区文明办负责将“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对相关单位和学习进行考核。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明办、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区直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区“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通报情况,指导和推进“非遗(戏曲)进校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文广旅游局,负责日常“非遗(戏曲)进校园”的具体工作。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各级主要媒体、单位网站上积极宣传戏曲知识和资讯;印制宣传材料,在演出、培训活动地进行现场宣传;利用文化场馆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专题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相关信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督查考评,强化管理。区委宣传部牵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推动“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拟通过在全市部分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进行“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全学龄段的学生们在接触非遗文化的同时,感受其魅力,宣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特色、推广民族文脉。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根植于筑城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各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让当代的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贵州本地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在非遗文化的滋养中,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办单位: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一)主题:
(二)口号:
1.“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
3.非遗保护传承,展现生活智慧。
1.刺绣,进云岩区枫丹白露小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2.苗族长竹舞,进乌当区下坝中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3.布依族蜡染,进观山湖区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4.青苗刺绣,进息烽县青山中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1.组织传承人或具备相关非遗知识的教师,每月到学生至少上两次课,教授学生相关非遗项目知识。
2.在学校内制作非遗宣传栏,制作悬挂非遗宣传横幅,制作并发放非遗宣传资料,以介绍和展示我市各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保护成就。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组织各校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着力打造学校非遗文化走廊,通过文化走廊的建设,让各校师生对非遗有更深地了解和认识,同时非遗文化走廊也是各校展示非遗校园传承成果的窗口。
(二)组织实施阶段。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在贵阳市的各个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试点采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社团环境布置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为下一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做好准备。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总结实施方法路径。
1.让学生感受到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2.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全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稳步开展,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在各校试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4.采取非遗进校园这样一个创新的形式,让我们能够看到非遗传承希望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及自豪感,使我们更加珍惜这种文化,自觉传承。
5.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学生阶段来说,不但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且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
6.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1.课时费:200元/课次×12课次×4项=9600元;。
2.宣传资料费:600元/所×4项=2400元。
其中,校园非遗宣传栏制作:300元/个×4项=1200元;宣传横幅制作:50元/条×2条/项×4项=400元;宣传资料打印装订:200元/项×4项目=800元。
3.材料费:2000元/项×4项=8000元。主要是“非遗进校园”所需材料的购买。
合计:2万元整。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决定在天塘镇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主题: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2、口号:见人见物见生活。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组长:成丽霞(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局长)。
副组长:彭幼菊(宜章县文体广新局工会主席)。
吴征燕(宜章县文化馆馆长)。
成员:谭小聪、向左雄、颜丽霞、吴磊、肖文浩、喻。
亚琪、天塘镇人民政府、天塘镇谢家小学。
1、客家山歌传承教学。
请天塘镇客家山歌传承人给学生们教学,教唱客家山。
歌。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授课人:客家山歌传承人李齐芳。
2、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县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十四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日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根据20xx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之规定,自20xx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是人类千百万年来积累起来的最丰富的连接历史记忆、应对未来挑战的发展资源。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作为惟一没有中断、连续5000年发展至今的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留下了数不清的珍贵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我国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社会的转型和急速的现代化正无情地吞噬着传统文化,使许多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正逐渐消失。当我们的传统节日变成其他民族的申请专利,而我们的青少年却沉浸在西方的节日对传统节日置之不理,这怎不令人哀恸;当我们的文物陈列在他国的博物馆里,而在我们国度的文物却沉落在某个角落,这怎不令人惋惜;当我们的传统文化变成他人的盈利工具,而许多人却还在哈韩哈日,这怎不是我们民族的遗憾……因此,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第x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家文物局提出了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文化遗产保护,中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地下文物第一,地上文物第二”的盛誉,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遗产、为了我们民族的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文博事业的接-班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呼吁同学们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特提出如下倡议:
1.提高自己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3.主动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比如用相机记录您看到的文化遗产,并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4.如果遇到正在遭受破坏的文化遗产,请主动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
5.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遗产景点时,文明参观,不乱画乱刻,破环文物。
文化遗产是滋润现代科学、教育、文化和民族自尊心的源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丢弃,终将导致精神的贫乏和历史记忆的缺失。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于这些依附着民族魂魄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只有倍加保护,才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的继往开来。让我们携手共同保护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使我们民族的文化能源远流长。
共青团xx大学历史学院委员会。
xx大学历史学院学生会。
20xx年6月12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8篇《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策划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方案篇十五
20__年6月--日是第__个文化遗产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局根据甘肃省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__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甘文局发〔20__〕195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日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扎实安排,确保了活动深入开展。
在接到市局转发甘肃省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__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和职工大会,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扎实安排,广泛动员,分工负责,狠抓落实,确保了第__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二、紧扣主题,精心策划,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一系列宣传活动。
1、开展文化遗产进学校的宣传活动。我局根据我县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分布状况,制作了文化遗产图片展板,从6月14日开始,在县城中小学校园内进行展示,并组织讲解人员向中小学生讲解瓜州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2、在瓜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及渊泉广场大屏幕播放瓜州古道、锁阳城遗址申遗等一系列文化遗产宣传专题片。
3、在瓜州电视台播放文化遗产日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在瓜州文物局门口悬挂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4、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红军纪念塔展出以“红西路军在安西征战史”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幅宣传版面,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参观,宣传瓜州红色文化遗产。
5、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甘肃省文物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宣传资料500余份,通过全县各文物保护小组,业余文物保护员,在全县各乡镇、村分发进行宣传,进一步增强公民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意识。
我局通过开展的“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及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彰显了文化遗产的社会作用与功能,增进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文化遗产日活动预期的宣传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2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