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专业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26:05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专业17篇)
时间:2023-11-12 00:26:05     小编:BW笔侠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总结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可以运用图表、数据等形式展示总结的结果。总结可以从各个领域中获取灵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的经验和观点。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一

英语是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学好英语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轮课程的实施都应当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精心预设,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时,他们总是不畏困难,百折不挠,主动学习,而且以最敏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兴趣是要靠教师培养的。在有效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的备课至关重要。真正的备好课包括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前后的逻辑关系,精心预设课堂教学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要备教材、各学生、备教具、备板书等等。首先,备教材。教材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施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英语课本图文并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怎样才能有效且高效地利用教材是每个教师备课时应该考虑的重点。其次,备学生。初中学生是带有一定的失盯识、经验和解题策略等进入教室的。在教学中要把讨论法和阅读、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尽可能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以往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发挥出创造性。通过讨论参与课堂教学,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又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此时,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自由发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密切师生间的关系。

二、优化教学,使学生乐学。

三、教法多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goforit!七年级上册unit10canyouplaytheguitar?为例。此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与否定回答,以及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此单元的话题是?“加入俱乐部,谈论自己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任务型活动:(1)个人才艺表演,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2)成立“个人俱乐部”,运用情态动词can介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3)复习和巩固谈论爱和特长的表达法。通过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学生能够学会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能为拟成立的乐队制作海报,并编写招聘广告。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最后,笔者设置了如下情景:学校将举行音乐会,我们班要组建一支乐队,请介绍一下乐队的号手、鼓手、小提琴手、钢琴手、吉他手和小歌手的情况。在这一活动中,笔者将全般学生分成8个组,其中4个组是应试组,其他4个组是招聘组。每个招聘组负责乐队成员的招聘工作,如撰写宣传语、制作招聘海报和设计表格等。面试完成后,4个招聘组的代表根据表格内容分别汇报本组的招聘情况。这样的学习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兴致盎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能起到承上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在初三(上)module6saveourworld第1课时导入新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whatenvironmentalproblemsdowehave?

whatcanwedotosaveourschool/city/world?

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顺利展开。通过课堂小结时的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语言、语法、词汇、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反省自己的教学目的,手段、方法是否被学生接受,使教师及时补充原先课堂设计的不足。因此,此时的问题在紧扣主题的同时,可以更开放些。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二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紧密相关。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让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变得真正活起来,变得更为有效呢?笔者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开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生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展示个性,有利于开放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有爱学生,真正关心学生,才能更进一步地去教育学生。用“情感”为学生开道,才能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用“情感”、“爱”去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坦诚相待,与学生交友谈心,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去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其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多鼓励少批评,指出长处,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才能大胆地回答问题,大胆地质疑,大胆地讨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听客”和“看客”了,“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的讨论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以及应用的全过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只有在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做自己,才能更好的去学习数学课。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实践,显得非常重要了。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我在上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时,首先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作为引入:小明去市场买糖,这种糖每千克9.8元,他买了10.2千克糖,给售货员应该给多少钱?就在售货员用计算器算钱时,小明一下说出了应该给99.96元钱,售货员大吃一惊,结果她算出来和小明说得一样。然后,我就问:小明是不是很聪明。同学们都说是。我说小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并不是小明比你们聪明很多,而是用的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算的,你们学完也会和他一样聪明的。学生瞬时对这节课有了很大兴趣,听讲也很专心,这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想像,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但要想达到新教材的有效教学,教师在使用时必须科学,制作课件决不能是课本的简单复制,也不能只当作投影仪而代替教师的板书,多媒体的展示也应及时、适度,不能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今天的“满堂按”。制用课件要新颖、科学。例如,在七年级数学“几何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动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立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了几何体的各种要素,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中学生阅历非常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没有培养起来。例如,九年级几何《圆》第一课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flash动画,当采用方形车轮和圆形车轮在公路上行驶,让同学观察画面,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这时,学生一看动画,激发了学习兴趣,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又能帮助学生通过课本以外的渠道获取有用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

四、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例如,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五、合作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嗣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三

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错误的教学思想:要么偏重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要么就采取“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这些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音乐教育的要求。

结合时代背景,初中音乐新课标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初中音乐教学经验对新课改的主要精神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

音乐教育中同样存在着众多的专业名词或者术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少障碍和困难;再加上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倾向于向学生大量灌输理论知识,“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更是他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些都导致学生对于初中音乐课堂缺乏明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新课标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给出了如下的定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正规的音乐专业教育,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愉悦和快乐,进而实现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真正目的'。这些都要求我们音乐教师明确自己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及地位,牢牢树立“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教师则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及理念。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精神,教师必须彻底抛弃自己“满堂灌”“一言堂”等落后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转而充分尊重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学习《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时,我会要求学生提前深入研究改革的时代背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我则在旁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于他们的讨论活动并不过多干涉。这样一来,就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活跃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改革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学生对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要歌颂的感情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想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音乐的积极性。

古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现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描述,这些都表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兴趣是促使人们专注于某件事物、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初中音乐新课标更是直接对音乐教师做出了如下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积极性,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音乐知识的学习提供最为有利的条件和帮助。我对此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灵活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等先进教辅设备可以将知识点更加鲜明、形象地传授给学生,这非常契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必须充分适应时代的变化及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辅设备及手段。

比如,在学习《十八相送》这部分内容时,我就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的场景。多媒体教学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课堂上的学生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的这一举动就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观看视频短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揣摩梁山伯和祝英台内心的矛盾想法,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背后的内涵和意义有着极大的帮助。学生以这样的状态进行学习,自然有利于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教学目的。又比如,在学习《亚洲之声》这章知识的时候,我则利用多媒体音频配上亚洲各国的人文风景图片,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和震撼中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

2.灵活运用肯定和鼓励的课堂语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肯定和鼓励是教师促进学生对初中音乐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教育手段。作为教师,应当充分掌握鼓励的必要技巧,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肯定以及鼓励的语言,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教学目标。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极其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针对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鼓励,比如,经常用“唱得真好”“歌声很棒,完全可以和伴奏带的声音媲美”这一类的口头鼓励语言;有时还会以肢体语言,像肯定的眼神、满意的微笑等都是对学生无声的鼓励。这样的话,学生就很容易感受到我这个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肯定,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于音乐这门课程的兴趣,进而促使自己更好地融入每节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中。

总之,初中音乐教师应当认真研读和学习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及主要的教育理念,并将其充分运用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人民音乐学院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郑亮喜。谈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激发及培养[j]。音乐天地,(07)。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第一中学)。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四

(山东省高唐县第一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开设,并且有了很多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知识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熟悉电脑中常用的基本办公软件(word文档、excel、幻灯片),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样会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一、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企业与学校合作学习等等,在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要用积极的心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兴趣,意识到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在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进行分析,然后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合适的解决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复制、粘贴”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合理地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认真地操作着教师安排的任务“文字及图像的处理”时,个别学生会发现一些图片或文字不能正常地粘贴到指定的位置,这个问题出现时,由于教室微机的位置不集中及教师人数的有限,教师很难发现所有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提问或是直接与教师探讨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把课程的内容变为“在文字与图像的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寻找问题,避免因为学生腼腆而出现不好意思提问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通过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思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学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样就会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军。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3)。

[2]王成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价的研究[j].科技信息,(01)。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五

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新密452370。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可见,于中学地理教育中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青少年学生善于模仿和学习,常常以最尊敬、敬佩的人为榜样。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有机地介绍一些地理科学家立志创造,从事创造活动,取得科学成就的感人事迹,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2.借助学科规律的揭示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面对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地理现象,从幼年起,学生们就怀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总想解开这一个个谜。我们就可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去创新。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们提倡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应该从培养质疑能力开始。科学发明与创造正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大胆质疑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

我认为学生咨询老师的形式是培养质疑品质的良方。学生咨询老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问,学生答”的习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向老师质疑。教学中,我把学生的质疑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课前,讲课过程中,或讲完课后,我都鼓励学生质疑,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畅叙己见。(地理教学论文)同时,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敢于对课本、对参考书提出疑问,“吹毛求疵”,列举课本、参考书中的缺点,进行批判;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各抒己见,陈述矛盾,揭露弊病;组织学生相互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生经常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也使其说话能力得到提高,胆量得到锻炼,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训练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2.以探讨“扩散性问题”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扩散思维、多向思维等)。发散思维能就某一事物寻求出众多设想和方案,因此发散思维在创造思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的创造学家甚至认为,人与人之间创造性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发散思维水平的高低。我认为在备课时,针对一些知识点设计“扩散性问题”,在课堂上以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学生与老师之间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其发散思维,诱发其创新潜能。例如:在学习有关环境问题时,设计如下几个“扩散性问题”:人类破坏森林,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近年来,根据若干科学家的测算,现在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这种趋向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呢?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学生充分展开思路,先不考虑想出来的合不合实际,可不可行。只有这样,思维才可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散,许多暂时不为人理解的有价值的智慧的火花,才不致被湮灭。

3.启迪学生假想,发展其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有关问题启迪学生假想。假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冲破人们的习惯思维,打破常规,摆脱守旧的思维习惯,开拓创新的设想。

总之,新课改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多开展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地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追踪观察、了解,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自己的看法,动手写一写小论文。这是一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六

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人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

作者:张志英作者单位:大城县北位乡北位小学,河北廊坊,0659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18)分类号:g63关键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七

当下“课堂改革”可谓是教育界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新词,几乎所有的学都在展开课堂改革,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许市中学的“五环渐进”式教学模式,一拨又一拨的成功模式刺激着各级领导的神经。于是,不断的派遣自己的教师奔赴各地开展一轮又一轮如火如荼的学习高潮,期望在自己领导的一方教育陈地上也能开出圣洁的课改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当然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忽视自己的实际情况,急功近利,不做深入的调查,在没有统一全体老师的认识下就全面铺开,盲目跟风,期望一夜成名的话,最终是让老师们措不及手,其危害不亚于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现结合某校展开的“语文新课改教学观摩活动”的几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深思。

案例。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导入,让学生说听后感受,接着让学生自学解决字音(时间仅停留不到一分钟),然后进行了速读课文“走近贝多芬”,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生活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是“了解贝多芬”例举了几位名人如何评价贝多芬,再又是“寻找贝多芬”,你知道那些深陷困境,却步沉沦,勇敢地扼住命运咽喉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人?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接下一环节是“再识贝多芬”深思:外貌描写的那些句子词语让你进一步看到了贝多芬的刚毅、顽强?最后是悟一悟本文外貌描写的写法技巧——以形传神,并进行实践练习:抓住最能反应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写一个人物片段。

深思。

一、语文要大胆地教。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十几年了,感觉教师们始终是带着镣铐跳舞。一方面期望着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穿插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另一方面又不敢放手,一节课从字音字形到文章结构再到人物形象最后到主旨揭示,可谓是面面俱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于是走马观花似的完成了每一教学环节,教授每一个知识点,是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呢?抑或什么味都没有品尝出来呢?一节课就是短短的几十分钟而已,所能讲的.内容当然有限。因此面对一篇课文选择“教什么”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敢于大胆的舍弃,不必面面俱到。比如上边的案例,我们就可以把目标定为“学习文中以形传神的外貌描写的策略”,着重以课文为蓝本讲外貌描写的策略,然后就让学生当堂实践演练并进行展示点拨,其他环节统统可以省去。

二、语文不需要模式化。回望上述语文教学的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三节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且课堂活动多。其中自学环节都是让学生完成字音,这完全可以让学生预习完成,为何一定要在课堂上来弄一个图有的名目“自主学习”呢?自学应该是学生完全能够自己学会而不需要教师教的,既然这样那么这个环节我们是不是完全可以大胆地去掉,直接改为预习检测得了。在而展示环节展示的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答案几乎都是对的。一次公开课上,一个组八个成员一同口头翻译一个句子,而且十几个组下来答案都是对的。我想老师也应该心知肚明为什么是对的。请问这样毫无差异的展示其价值何在,无非是提醒学生“去翻参考资料吧”!只会让学生养成学习的惰性,真是贻害无穷。

三、语文课要重视朗读。本次听课数节,最大的感受就是缺乏朗读。教师几乎很少给学生读书的时间。《音乐巨人贝多芬》,那么长的文章,学生还没来得熟悉课文就已经匆匆展开了分析了,文言文更是出现了文章讲完了,学生却读不起来的尴尬。语文课不读文怎能还是语文课吗?我们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教学,默读,互读,赛度,指明诵读,全班齐读。对于某些文章像《海燕》《岳阳楼记》等,我们可以一节课只做朗读指导和训练。

总而言之,无论课堂怎么改,语文课都不能偏离其轨道,失去语文味。作为教师,该教的时候,该教的地方要理直气壮地教;学生完全可以自学的不该教的,要果断地的剔除,不可冗杂。对于固化的绊脚的模式和华而不实的花样活动更要大胆地说不,切忌丢了语文教师的自我和骄傲。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八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加拉裔美国教授萨尔曼可汗在《用视频重现创造教育》报告中提出来的,其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百度百科)。“翻转”指的是教师将课堂内、外学习知识的时间进行对调,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理解课堂中的知识[1]。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时间,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和内容,而是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自行学习,从而在课堂上预留出大量的时间供师生讨论和探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互动性交往性不强。

从当前高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仍然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互动性不足。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具有不对等性。教师和学生本身应该为和谐、平等的关系,但是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2]。师生间缺乏知识以及情感上的交流;其次,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不顺畅。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中的少量交流外,课余时间的交流非常少,进而导致师生间存在严重的信息障碍,信息无法及时反馈。

(二)因材施教策略落实不完善。

通过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分析可见,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不符,使得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导致学生的学习收获不大。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完全按照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的顺序进行,按照课时计划按部就班地讲授,没有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跟随教师统一的步调进行学习。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又“无法消化”,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方法方式单一。

高校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采用硬性灌输的讲课方式,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占了大部分,教学课程泛泛、死板,缺乏活力。同时,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中忽视了学生的价值偏好,只是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而且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课堂氛围乏味,无法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不浓[3]。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会设置自主探究环节,但是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参与兴趣,导致很多的讨论流于形式,这不仅无法实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四)教学评价的激励性、诊断性不强。

通过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期末成绩为主,虽然课堂出勤率和课堂表现等也是学生评价的参考指标,但是其所占比例不大(6:4或7:3),而且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期末考试前会为学生“划重点”。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努力,往往快到期末考试了才临时抱佛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只体现的是学生的短时记忆力,并不是学生真实的实力水平。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我国高校的时间比较短,基本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成熟模式和成功的经验不多,广大教师借鉴学习不够,缺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经验,因此,加强对翻转课堂教育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的做法就有借鉴意义,例如,课前的教学准备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对预备的课程进行组织和完善,利用互联网将需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并根据具体的任务,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备课,再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对传统课堂的更新和突破,而且使课堂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4]。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丰富教学内容,完善预备课程。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分析可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并合理地调整学习的时间。所以要想科学地落实课堂翻转,必须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为预备课堂的组织提供依据。在预备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预备课程的组织中,包括对学习目标的制订、教学视频的制作、课程内容的难度确定以及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等。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作视频。

在教学内容的分析中,对预备课程组织完成以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必须要对课题在片头进行明确的标注,同时其中的每一个小节都需要标注小标题;第二,在微课视频的录制中,必须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保证课程的可操作性、顺序性和实践性,并根据具体的操作步骤合理地展现。在微课视频录制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步骤复杂,而且任务比较多,因此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必须要分解进行,对于部分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可以进行示范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清单。在视频制作完成后,上传到固定的网络平台供学生进行下载;第三,在微课视频的录制中,需要配置旁白。所有的旁白需要保证语速适当,发音标准,而且语言具有感染力。在旁白的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还需要配以同步的字幕。由于微课教学视频的时间有限(一般控制在10到15分钟),所以教师在微课视频的录制中,必须严格把握教学的时间和节奏。此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设置驱动项目,合理布置任务清单。

教师在预备课程以及微视频制作完成后,需要根据预备课以及微课视频的内容设置驱动项目,合理布置任务清单,并结合任务清单为学生设置学习内容。为了有效地落实这个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看完微课视频后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目标,并引导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同时为学生布置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针对性地解答。

(四)结合学习内容和情况,科学合理备课。

教师为学生布置完学习任务后,需要对学生视频观看、任务清单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结合驱动项目,根据学生观看视频反馈的问题调整和完善任务清单;其次,注重对学案中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确定,然后确定需要增加或者删减的内容和任务;再次,根据学情反馈,对学生需要完成的题目进行明确,并提供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题目;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程中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奠定基础。

(五)依据学情反馈,合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问题反馈,对本节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及解题方法等进行明确,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针对学习中反馈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分析任务清单中的问题。如果小组成员在学习中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请教教师,在教师协助下进行解答;其次,教师通过问题的形式对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强调,并为学生组织集体答疑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解答;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报。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和教师负责补充。这种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通过对视频内容的回顾和巩固,进而有效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需要由学生进行讲解;其次,教师要严格控制小组讨论的时间,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防止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浪费学习时间;再次,教师需要结合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将学生学习中不易理解的知识以更清晰的方式反映出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并为学生预留理解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最后,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教师需要对一些非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例题的方式提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将学生的学习重心前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情境的创设,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外化,完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九

崔京勇。

作为校长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怎样让新课改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校长怎样引导好教师按照新课改的精神上好课?一言以蔽之:课堂教学如何创新呢?从侯娟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一课,使我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创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一、源自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发现。

过去的教材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甚至是教师直接灌给学生的,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始的。侯娟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上,为了让运动员喝上饮料,同学们正在分发饮料,请看这幅图。

(教师把画好的彩图贴在黑板上,彩图上远处有7名赛跑的同学;左边是9名跳远的同学,还有1名教师当裁判;右边是踢毽子、跳绳比赛,4个同学在踢毽子,1个同学当裁判,5个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也有1下同学拿着裁判夹当裁判。近处的操场边上,有6名同学在分饮料,饮料箱内有9盒,在箱外面有4盒,有一个同学问分饮料的同学一共多少盒饮料?)。

作为一年级的同学刚刚参加完了入校后的第一次秋季运动会,运动会的热闹场景,同学们兴奋的劲头给新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看到这幅运动会彩图,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又激活了,新授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图上同学提出的问题,立刻调动了同学们思考的积极性,出现了以下答案。

学生1:我数了数饮料,一共13盒。

学生2:我发现箱子里有9盒,若再加上一盒正好是10盒。加上箱子外面的3盒,共13盒,9+1+3=13。

学生3:因为13-4=9,所以9+4=13,有13盒饮料。

学生4:因为10+4=14,10比9多1,所以14-1=13。

学生5:我想到了13的组成是9和4,9+4=13。

老师听了学生的回答,既惊讶又高兴:“呀,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方法,真聪明。”老师把以上5种方法写到了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以上5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

大部分同学认为第2个同学方法简便,先凑10,后用10加剩下的数。老师把同学们的分析用式子列了出来。

9+4=13。

|/\。

|13。

|/|。

10+3=13。

这正是本堂课研究的问题。接着老师让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彩图,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卡片代替人,摆一摆,说出第一个加数是9的数学问题,并试着用以上研究的简便方法算一算。

组1:参加跳远的有9名同学,有1名老师当裁判,共多少人?

9+1=10。

组2:跳远的有9名同学,跑步的有7名同学,共多少人?

组3:9个跳远的同学加上4个踢毽子的同学共多少人?

组4:跳远的有9人,场外分饮料的有6人,共多少人?

组5:跳远的有9人,跳绳的有5人,裁判员3人,跳远的加上跳绳的和裁判共多少人?

组7:踢毽子的有4人,跳绳的有5人,踢毽子和跳绳的加上跳远的有多少人?

……。

[1][2][3]。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

第一段:介绍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和意义(200字)。

新课改的推行对美术教育带来了许多变革,也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巧和功底的培养,而新课改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美术课程不再单纯强调绘画技巧,而是将绘画与语言、文化、科技等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种新的课改理念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段:新课改下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300字)。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学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除传统的素描、绘画等技巧训练外,还引入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如美术设计、艺术创作等。通过小组合作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同时,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还注重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创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段:新课改对学生的影响和培养目标(300字)。

新课改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项目实践,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才能。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变得更加全面和多才多艺。同时,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四段:个人的新课改美术学习经历和收获(300字)。

我在新课改下的美术学习中,经历了许多有趣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曾组织过美术作品展览、参观艺术博物馆、进行艺术实践等。这些活动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实践经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我渐渐学会了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观察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第五段:总结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200字)。

新课改为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技巧的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未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美术教育的改革,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能,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一

在全国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形势下,作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模式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载体与方法,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必须革除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效。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xx中心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效率为宗旨,以培养会合作、善创新的新一代人才为根本落脚点,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三、具体目标。

1、成立领导机构,学习模式,理解意义提高认识。

2、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好xx镇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3、使全体数学教师善用“四步教学法”进行数学课教学,切实提高课效。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

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精神。

6、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7、培养一代善合作,会创新的“四有”新人。

四、组织领导。

组长:xx(xx镇中心校校长)。

成员:xx(xx镇中心校副校长)。

xx(xx镇中心校副校长)。

xx(xx镇中心学校工会主席)。

xx(xx中心校会计)。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五、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活动内容主持人。

1、成立领导机构xx。

2、学习模式理解意义提高认识xx。

3、制订实施方案xx。

1、xxx。

2、xxx。

1、xxx。

2、xxx。

3、专家指导。

1、xxx。

2、xxx。

1、专家指导,反思提高,写反思报告。

2、成果汇报总结,写书面材料。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二

近年来,我国美术教育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出台使美术教育向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方面迈进。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个人也有了深刻的感悟和认识。下面,我将以“美术新课改心得体会”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发表一些对新课程的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核心出发点,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讲解。在对讲稿、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等方面的学习中,教师要做到既对内容进行讲解,也对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进行详细解释。学生在这种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新知识,也能够对自己的审美意识进行锻炼和提高,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

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在美术教育中,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情境创造不同的教学场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线描、色彩、组合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艺术技能,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增强其观察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等方面。

三、丰富“展示形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以“学以展现”为主,强调“展示配合教学、教学配合展示”,使学生更有机会自主表现自己,尝试新想法,年轻的心灵是需要支持和鼓励的。一个好的构思加上合理的展示技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就是需要加强口语、写作、音乐等技能的原因。这些技能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展示到达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不仅是学生自己,也可以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参发能力。

四、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教学中,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教学与自学”模式外,还采用了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堂延伸和学生评价等多种教学方式。目的不仅在于创造更加与时俱进的美术教育氛围,还在于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参与美术教育。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些原本不喜欢美术的学生也渐渐能够欣赏和喜爱美术,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也逐渐培养。

五、强调跨学科融合。

最终,新课程的出台在美术教育中强调了跨学科融合,把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教师和学生不仅要在美术领域中学习专业技能,还要提升文化素养,京剧、诗词、小说、戏曲等学科也被纳入其中。这充分体现了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全面多样的艺术人才。

总的来说,美术新课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对于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迎来了大好的机遇。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机遇,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法,使得自己的教学更加多样化富有变化。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学生注重审美,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三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新课改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笔者将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新课程标准。

新课改的标准中,主要强调了素质教育和人本思想。教室的环境、美术活动的内容、任务的设计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一系列方面都凸显了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开展课程,不仅让学生获得技能方面的提高,更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美学与个性,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第三段:教学内容的变化。

美术新课改注重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自主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同时,新课改中教材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变。更多的是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生活和文化中美的元素,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教师在传授技法和知识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新课改中,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

第四段: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育改革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中,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使其自主掌握和发挥技法与知识,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美的意境并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新的改变。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这也将培养出更多具备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的优秀学生。

第五段:结语。

美术新课改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整个过程强调了素质教育和人本思想的结合,让学生个性与创造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教育改革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将新课改落地,教师以及教育机构需要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够让美术新课改全面推进,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四

以“三个面向”、“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以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基本途径,以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抢抓我校课改机遇,全面更新教育观念,重新构建课堂结构,彻底转变教学模式,把简单追求“教学成绩最大化”切实转向科学追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轨道上来,快速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强力打造课程改革特色。

二、目标任务。

一年起好步,三年有特色,五年成体系。

(一)模式构建。

1.初步提出“万福学校发展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借鉴他人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验。

2.对各校校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模式”通识培训,了解和把握校内外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的架构和流程等。

3.各学校各年级要按《课程标准》的.阶段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和形成各科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架构。

4.及时了解并定期分类开展模式培训、交流、指导,使全体教师都来积极熟悉、广泛应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二)团队打造。

1.以改造和优化模式为重点,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在模式实践应用中保障评价考核、集体备课。小组合作学习等情况的反馈和问题研究,定期督查、巡回指导模式实施。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重点解决模式推进中的管理保障、教师集体备课、学生学习小组建设与教学质量效益等问题,尽快突破疑惑期,尽快形成优势。

(三)管理推进。

1.鼓励支持并及时推广学校自主重新建立和完善的、有利于推进新课堂教学模式广泛深持久开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和考评实施办法。

2.实行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级、分校、分科管理督导制度,并逐级落实分校分科管理督导负责人员。

3.及时研究并尽快出台《万福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保障与管理考评办法》,为模式改革提供人、财、物的强力保障。

4.改进和调整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育管理、办学水平等方面的考评办法,为课改营造很好环境。

三、保障措施。

1.严格实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票否决”政策,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纳入学校校长及班子成员考核之中,并实行“一票否决”。

2.切实保障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费投入。切实保障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及资料、教案编制和使用工作的实际需要。

3.优先配置万福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资源,采取调剂、充实等。

4.尽快制定出《万福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案》,以提高教师学生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为着力点,建立完善教学管理、教质量考核等办法,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实施和不断深化。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统筹、组织管理和督查指导,中心学校设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履行职责。

组长:刘亚雄。

副组长:阳桂华。

崔新民。

成员:旷满意。

胡冬梅。

李菊兰。

袁爱吾。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政策保障、经费支撑、人员调配及其他重大事项的领导和统筹。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五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亲身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变化与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我对于新课改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段:了解新课改。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它将教育的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作为美术教师,新课改为我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第二段:引导学生思考。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者,而现在,老师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美术课堂上,我不再是一个给学生传递技巧和知识的教师,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创意和思考的导师。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引导,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开放和多样化,他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第三段:注重实践和体验。

新课改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我开始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参加艺术活动,并通过展览和互动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在课堂上,我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绘画技巧时,我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的技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第四段:培养审美眼光。

在新课改中,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递,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课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观察、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我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名画,学习艺术家的意图和表达方式。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学生的审美眼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捕捉到艺术作品的美感和内涵,也开始学会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五段:个性发展与成就感。

新课改强调个性的发展和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在美术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想法和情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作风格,而我作为教师的责任是引导他们发现并发展这些个性。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我发现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开始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更加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总结起来,新课改为美术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机遇。它不仅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与探索空间。通过新课改的实施,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希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六

1、地理课堂要改革,其根本前提是教育观念要更新。长期以来,教师垄断着课堂,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太阳,学生是月亮,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绝对权威。在地理教学中是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崇尚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活动;重视课内教学,忽视课外活动。这种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压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所以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等要改变。使地理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2、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在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肩负的责任特别大,具有时代急迫感,如果不及时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在大学阶段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增长,库存的知识部分将变得模糊,甚至遗忘,还有部分知识将老化。如果单凭这一“老本”教学,最多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现在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知识容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必须进行知识的储备。只有资之深,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讲课才能游刃有余;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敬佩你。

通过学习,教师可以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一只粉笔,一张挂图独霸课堂的局面已逐渐发生变化。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地理课将增加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有所掌握。在课堂上加以对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的演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另外,教师要不断积极地参与教学与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

1、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中国的旅游业时,我播放录像,出现中国的万里长城、杭州西湖、苏州园林、桂林山水等许多令人向往的风景区;同时播放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求知欲望达到了高潮。

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信息的载体。许多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分布及变化规律都能通过地图及图表反映出来。在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在读书时要求学生左图右书,图文对照,把文字内容落实在图上。读书时要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并互相结合。一边读图、一边圈点绘图、一边分析思考、一边设题自检。

3、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在人类的认识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要求学生勤思多问,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点拨、推动讨论步步深入,激励学生勤于探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依据,使问题明朗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中国行政区划一节,我先让学生指出几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马上有的同学作出反应、提出问题:其轮廓似乎与自然界什么物件相似?这时我给予他们高度赞许,于是我就因势利导他们进行联想比赛。根据省级行政区轮廓,看它们像什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黑龙江省像一只天鹅;青海省像一只奔兔;云南省像一只孔雀……同一省区,学生会有多种想象,如甘肃省学生有的说象猪大腿骨;有的说像前进中的唐老鸭;有的说像练身体的亚铃。究竟象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在活动中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对我国各省区的轮廓有一定的了解。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篇十七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对未来挑战能力的人才。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深感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积极探索美术教育的新途径,使学生能够在艺术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综合素养培养,这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通常以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我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表意见。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且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

与以往相比,我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我增加了学生们欣赏艺术作品和参观画展的机会,帮助他们扩展艺术视野。其次,我引入了一些跨学科的内容,如美术与科学的结合,美术与历史的结合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此外,我还广泛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如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展览等。这使得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新课改的改革,我发现学生们在美术教育中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这些成就不仅是美术教师的喜悦,也是整个学校美育工作的成功。

第五段:展望未来,持续推进美术教育改革。

虽然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改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与同行交流经验,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我也期待学校和社会对美术教育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推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中的体会和经验分享。通过新课程的改革,美术教育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学生们也能够在其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和发展。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对美术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5726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