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实用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27:04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实用23篇)
时间:2023-11-12 00:27:04     小编:紫薇儿

总结是一种对所学所做进行概括和总结的重要方法。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观点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色彩的加入。这些范文中有的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总结,有的是对项目成果的总结和反思。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一

近两年来,河口镇以“打造经济强镇,建设优美集镇,构建和谐村镇,争创苏中名镇”的总体工作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三个文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做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21.758亿元,比上年增产16%,农民人均纯收入8290元。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取得“两金一铜”的好成绩,绿化工作全县第一,民营经济工作全县第二。成为xx省安全达标镇、全国千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不断拓宽,举措不断创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镇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招商一线人员和机关相关人员发扬“四千四万”的精神,积极寻找大老板、真老板、大项目、真项目,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9年新批注册外资实现2370美元,实现到帐外资432.02万美元。

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镇工业经济总量高位增长,综合考核位居全县第一,获工业经济“发展杯”金杯。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45亿元,其中规模企业1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131.29亿元。实现工业利税9.35亿元,其中规模企业7.2亿元。全民创业效果明显。全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净增149户,总量位居全县前列,跨入全市先进行列,成为xx市“十强乡镇”国家千强镇。通过大力发展和培植,提高了建筑业组织程度,调优了建筑业内部结构,拓展了国内市场份额,高层建筑的总量逐年增加,建筑业已经成为富民强镇重要产业之一。去年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70%。南通五建跃进建筑公司获得了上海建筑“白玉兰”杯奖成功申报了国家建筑一级资质。

二是第三产业持续增长。镇政府着力把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三产服务业发展持续加快,去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3.8亿元,百万元以上经营性单体项目10个,五百万元以上项目8个,服务业入库税收全口径超1000万元。

三是农业经济稳步增长。镇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注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对富民强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品牌农业效益明显。我镇经省市农林专家评定的“通如草黄鸡”、“万家惠”猪肉、“亚山牌”鸡蛋等品牌不仅在全县享有知名度,而且在国内市场也具有较高声誉。通过他们的带动,全镇家禽年出栏550多万羽,生猪年出栏10多万头,禽蛋年销售4000多吨,年经济效益达12亿元。二是高效农业规模化辐射面大。全镇种养大户达到4500多户,单位产出高于一般农户的5倍以上,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三是特色农业效益倍增。全镇种植业以蚕桑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65万亩,年发种4.6万张,年产鲜茧1800吨,年产值3000多万元,平均亩效益是纯粮田的2.5倍以上。荷园村400亩田的钢架设施栽培,主要生产反季节蔬菜,产品全部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全镇高效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高效渔业面积1000亩。四是农业科技普及率不断提高。全镇科技入户率达90%以上,家禽家畜防疫工作不断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全部实施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以上,为全镇农民种养植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提供了有力支撑。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90元。

镇政府高度重视集镇的规划和建设,把建设优美集镇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重点议事日程,积极整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推进集镇建设,集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一是集镇的框架已经形成。镇政府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新路子,以增加常住人口,扩大镇区商住面积、增强城镇综合功能为重点,规模在全县同类乡镇中名列前茅,如东西北中心镇的雏形已经形成。

二是镇容镇貌大为改观。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镇容镇貌,镇政府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食品放心消费一条街形成特色,受到社会好评。镇成立了保洁公司,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制定了街道“十无”标准,深入持久地推进长效管理,镇区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在全县环境革命评比中被评为先进集体。

三是村村建了服务中心。努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镇1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已初步建成,总投入达到266万元,为村(居)提供了舒适的办公场所,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生活舞台。

兴办实事是政府的职能,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镇政府在全面完成xxx规划实施的五件实事基础上,努力关注民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集中财力,解决了全镇各界关注的几个热点:

一是道路建设管护深得人心。几年来,镇政府累计投入1650万元,新建了19条水泥路,总长度约70公里,同时投入近40万元,对水泥路两侧路肩实施了硬化。每年投入15万元组织三支专业队伍对全镇116公里的镇村骨干道路进行常年管护。通过几年的努力,镇村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基本满足了农民出行、老板创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桥梁建设维护深受好评。镇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桥梁修建工程。一方面,五年累计投入300多万元,按规划分步实施新建桥梁26座。另一方面,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危险桥梁,一经发现危桥,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立即抓紧维修。几年来,累计投入30多万元,维修桥梁35座,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环境,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是疏浚河道引排能力增强。镇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灌不进、排不出的问题,下决心整治河道,五年中共投入270万元,疏浚镇村河道42条,总长度74.08公里,清淤土方54.02万立方,其中镇级河道4条,总长度22.1公里,清淤土方29.35万立方,维修电灌车口24座,更新改造电灌车口6座。为农民旱涝保丰收、农田引江排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社会事业建设深度推进。一是优先发展教育。通过镇政府投入,实施了“校校通”、“六有”和“四配套”等工程,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每年用于危房改造资金20万元,化解教育债务600万元左右。全镇中小学教育质量持续在全县处于领跑地位。二是推进农村改水。为了让全镇老百姓吃上自来水,近年来,镇政府举全镇之力,组织全镇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改水工程,共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农村改水,取得了明显效果,全镇受益人口达65229人,普及率达96.03%,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三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努力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农民参保率达98.1%,五年筹资总额600万元,镇补助大病统筹112万元。合作医疗的结报方式更加便捷,五年结报金额1500余万元。四是大力普及广播电视双入户。积极促进广播、电视双入户,五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累计入户率达到80%,安装调频音箱12000只,入户率达到76%。五是着力改善敬老院条件。2005年来,政府筹集120万元资金,对三家敬老院的设施进行了添置和更新,目前全镇共有282名老人在专职人员照顾下颐养天年,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2009年集养标准达到2500元∕年人,散养1500元∕年人,孤寡老年人优先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镇政府树立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投资环境优化工作,按照“优化资源、相对集中、配套完善”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现有园区的配套建设,努力做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为客商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五年来,侧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住机遇解决了用地难。03年,我们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452万元,置换土地360亩,巧妙化解了项目落户用地难的瓶颈。几年来共有30多家企业进区,投入1220亿元,实现产值50亿元。

二是努力争取解决了用电难。我们积极争取县政府和供电部门的支持,为工业园区单独新建了3.5万伏变电所一座。同时投入近1000万元,在工业园区一区、二区、纺织小区架设了专用供电线路,为30家进区企业和全镇小纺织等企业的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不惜代价着力解决交通难。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一,镇政府倾斜财力,着力改善交通环境,投入300多万元,交通难的`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挤出财力解决基础设施配套难。在抓好集镇开发的同时,镇政府不断加大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对区内路道两侧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排水工程;使进区兴业的业主经济划算,生活舒心,生产顺利。中天工业园区连续三年获市工业园区三等奖,同时还荣获“市生态工业园区”称号。

五是成立专业队伍解决企业业主办事难。从各职能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招商引资服务小组,使广大业主实现厂门内的事自己办,厂门外的事政府办。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落实了首办负责制,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做到热情接待,快速办理。对不符合条件或手续不全的,耐心做好解释、说明、指导工作。对不属于首办责任人范围内的事项,能够耐心、详细告知投资者承办该事项的具体部门及所在位置,同时帮助做好联络、协调工作,确保了各项手续办理速度快,项目落户河口见效快。

切实推进和谐社会构建是政府的职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我们以发展保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着力抓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狠抓队伍建设。精心组织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先进性教育、开展五讲五比教育活动,努力成为清正廉洁的人民公仆,以实际行动维护政府形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主动实行政务公开,严格“一折通”发放管理工作,累计通过“一折通”发放涉农补贴900多万元,涉及补贴对象22126户。政府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了公仆意识,有效维护了政府形象。

二是狠抓公开招标。通过实施政府采购和工程公开招投标,加强监管,堵塞漏洞,降低了财政支出费用。全镇的水泥路建设、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技防建设、土地复垦和整理、小农水工程、河道疏浚等工程,坚持公开招投标,共节约资金500多万元。水厂、水利站、农机站闲置资产、电灌车口等集体资产产权转让,先由权威部门进行评估,然后实行竞价拍卖,共收回集体资产200多万元。由于实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在这方面的议论少,猜疑少,人民来信少,资产流失少,群众的满意度高。

三是狠抓扶贫济困。特殊群体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近年来,通过农村低保、城镇居民低保的方式,解决低保户的生活问题。另外,政府每年通过临时性救济和困难补助,帮助部分特殊家庭渡过难关。通过努力,我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指标任务全面完成。我们积极开展扶贫救助,从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筹集到扶贫救助资金10万多元;深入开展了“助残一日捐”活动,募捐到善款5万元;中天集团常年来热心公益事业,每年捐出10万元助学资金,用于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上学问题,以上款项全部进入专门账户,严格界定,专款专用。

四是狠抓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深入开展。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防邪反邪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我镇已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安全镇”。法治建设有序推进。深入开展“法治河口”建设和“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以“四五”和“五五”普法为载体,大力推进全民普法,努力提高了全体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我镇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法制宣传先进镇。各职能部门能够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司法工作得到不断强化。大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五年中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72起,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加强,先后接收刑满释放人员和矫正对象113人,重新犯罪率为零。信访秩序已经逐步规范。认真宣传贯彻《信访条例》,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完善领导接访制和挂钩帮扶制,先后受理了各类信访事项189件,做到了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安全生产坚持常抓不懈。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全镇五年中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连续被县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打防结合有效维护稳定。全面加快“大防控”体系建设,全镇先后投入30多万元新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压降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二

让xx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让xx的产品带着更多的绿色,附上更多的效益,带来更多的利润是我们建设生态的基本出发点,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出发,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目标,近年来生态经济建设政府几大手笔是:

1、针对xx远离城区污染,远离企业污染的良好生态条件,积极开展市级农业绿色认证,在市县有关专家精心指导,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绿色农业已通过省级认证,xx的农产品有了绿色护身符。

2、从宏观上为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创造条件,积极鼓励群众投入开发清洁能源利用,目前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到60%。

3、xx农民的近期收入仍然在农业,借绿色认证的东风建无公害农业基地,是xx生态建设的一大特色,截止2010年,全镇共建有海水养殖基地8000亩,浅海滩涂养殖基地12000亩,西兰花基地2000亩,高产水稻基地1000亩,4500亩柑桔基地,为xx农民增收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时,对8000亩海水养殖基地和12000亩浅海滩涂养殖基地,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养殖认证,增强了无公害绿色产品的知名度,打响了xx海产品特色品牌。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三

近年来,x乡党委、政府在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x市田园城市示范线以及x市革命老区扶贫连片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通过培育发展以仁寿村水稻制种基地建设、x村天鹅养殖及猕猴桃规模种植基地建设、x村的苗木基地建设,杨坝伊利奶牛青储饲料基地,上庆公司农业示范园等农业生态项目为支柱产业,着力推进我镇省级、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总住户约为xxxxx户总人口约xxxxx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xxxx人。xxxx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xxxxx元比上年增加xxxx元%。全镇xx个村(社区)均有一室多用的活动室镇内有x中心小学、x中学、新安九义校各一所学龄儿童入学率xxx%小学升初中率xxx%。有一所医疗机构x市第四人民医院职工xx人病床xx张。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达xxx%洁净卫生能源普及率xx%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x%大气、水质、土壤、环境质量优越。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天然气贮量丰富。x乡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是x三个老建制镇之一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称有传统盛会“春台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瓦窑山遗址”是川剧变脸发源地、戏圣康芷林的故乡也是中华慈善之乡。“甜皮烧鸭”、“x麻辣烫”属特色食品享有盛名。

年新建水泥路xx.x公里、入户道路xx公里,村社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达xx%。

1、全面推进新农村示范片产业连片发展。

新农村示范片围绕生猪主导产业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拥有上庆、金利、伊利养殖科技示范基地,通威生猪养殖专业示范村等多个生猪养殖基地,生猪主要以dly、pic为主,目前全镇有生猪养殖户(场)xxxx户(个),生猪存栏xxxxxx头,其中良种猪xxxxx头,其中存栏xx头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xxxx户。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实施“猪—沼—果(猪—沼—粮、猪—沼—蔬)”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发展连片种植基地。示范片内水稻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油菜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金禾农业公司的“维高牌”猕猴桃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鸿运农业公司的“鸿鹄坊+图形+拼音牌”冷冻雁脖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2、科学分类推进新村建设。

目前全镇涉及的xx个村全部纳入x个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了x乡x村、x村一期x个土地整理项目,建x个中心村、x个聚居点;全镇共计农户xxxx户,新建新村xxx户,改扩建xxx户,完成规划目标任务xx.x%,超额完成目标任务xx.x%;有序推进示范片新民居改扩建和外观改造建设,对长期居住农户房屋实施风貌改造xxxx户,留现有生产用房xxxx户,长期空置用房xxxx户。xxxx年底前公议村、临山村、柏林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项目,按照统筹全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中向场镇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原则,目前我镇在锁定报名搬迁农户xxx户。加强示范片内社区建设管理,规范完善社区管理制度,每个社区落实管理人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达xxx%,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积极探索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试点,基本建成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点x个(x社区)。

3、整体推进示范片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围绕生猪(奶牛)、粮油、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整合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沼气池建设、农村道路、村级公共服务、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成片连线推进示范片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建设、集中供水、广播电视建设等工作,启动实施了以建设沼气池、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为重点的“一池五改”工程,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生猪产业:实施“猪—沼—果、猪—沼—粮(蔬)”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采用“龙头企业原种场+扩繁企业(场)+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加工企业”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完善“培育、繁养、养殖、加工、销售”生猪产业链条,实现“四统一、一保底”(统一猪源、统一饲料、统一疫苗统一技术服务、保底回购)的标准和模式,带动促进农户养殖增收致富。

2、粮油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园区(基地)+业主”的运作模式,实行大小春粮经复合经营,大春进行水稻规模化制种,小春依托制药企业发展川芎药材种植基地,实施“大园区管理、小业主经营”(简称大“大园区、小业主”),实现契约化组织业主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网格化分区域管理田块,带动传统水稻生产向水稻制种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积极探索粮经复合和粮食产业一体化经营新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土地增产。

3、位于x市x乡仁寿村的金卓“粮经复合”现代种业示范园,是x省重点打造的现代种业水稻制种基地。按照x市委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和x市委“xxx”工作计划,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开发区,x金卓农业有限公司整体流转仁寿村土地xxxx亩,采取“大园区、小业主”粮经复合模式,现已规划水稻制种面积x万亩,建成水稻制种基地x万亩(其中,xx万亩、带动周边x万亩),增强了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实现了产业高端化,有效保障了粮食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

近年来,乡党委和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省级、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具体做法是:

近几年来,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给x乡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在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才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创新优势,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x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刘兴军书记提出的“xxx”工作计划,努力把x建设成为望山亲水的魅力家园,保护生态本底、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的最终目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因此,x乡党委、政府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确保可持续发展,把生态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依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x乡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乡长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分管环保工作副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政府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村支书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和创建办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政领导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带头参与,为创建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效推动了创建的深入开展。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镇政府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三是以规划为龙头,编制了《x市x乡创建生态乡镇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生态乡镇的风貌。

2、加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培育旅游景点,做到道路修到哪里就美化到哪里,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使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xx%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xx平方米。

3、农村生态建设工程建设:xxxx年,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我镇柏林村投资约xxxx万元新建一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建设,对我镇集镇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利用现有苗木及果树资源,发展花木苗圃、猕猴桃种植基地约xxxx亩,果树高改和新品种栽植xxxx亩,同时,两侧建设工业原料经济林;在x乡黑石村发展占地xxx亩,投资xxxx万元,其中水域面积xx亩暨大雁天鹅养殖观光旅游餐饮为一体多元化产业基地建设。

4、场镇风貌整治:针对x乡场镇风貌陈旧的现状进行风貌整治,将风格定位为传统川西民居与现代川西民居相结合,对具备传统川西民居的建筑实行改造,对无川西民居特色的新建建筑通过墙面、坡面、及门窗、封火墙的处理将其改造为现代川西民居风格,使之达到整体空间、景观风格的有机结合。同时加快新农村示范片特色示范街区规划建设,加强场镇、道路、沟渠等的综合整治与改造,注重场镇绿化节点打造,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制定镇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方案,重点针对镇区生活污水、声环境质量、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等提出相应治理措施;制定影响水环境质量的生活、工业污染源的污染防治方案与措施,拟定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深入推进“七乱”治理,扎实开展“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镇,示范村达标升级和示范创建活动,专门建立了x支整治创建工作队伍,集镇场镇环卫队、老年劝导队、秩序执法队;以创建卫生乡镇为目标,本着城乡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标本兼顾抓整治的原则,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领导小组,制定了x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办法,建立了定期不定期现场考评督查通报机制及以属地化管理问责制度。

6、新农村建设及农村污染治理:加快土地整理项目,积极推进x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科学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制定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污染源综合整治方案,提出改善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扩大花卉苗木种植规模,提高镇域森林覆盖率。同时,大力发展规模种(养)植基地,提高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规划期使其达到总播种面积的xx%。

1、抓建设项目初审把关。在发展项目上,凡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批;凡与环境规划不相协调的企业,无论市场前景如何,劝阻不办;凡需落实治理设施的轻污染项目,有过硬的“三同时”措施才允许报批。

2、配合环保执法检查。xxxx年按照市政府畜禽污染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我镇划定禁养区范围的xx户畜禽养殖户进行整治,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关闭并拆除畜禽养殖户;对我镇划定适度规模养殖区的养殖户,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按照“猪—沼—果—蔬”的循环经济模式,达到种养平衡,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三废”治理,确保设施运转率xxx%,排放达标率在xxx%。

3、抓环保制度建设,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对照x乡实际,完善建立了环保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保机构步入标准化良性工作状态。

4、抓城乡环境的规划、建设以及综合整治工作。场镇建设向“生态化”和“景观化”发展,努力达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协调融合。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在镇、村、组社干部会上反复强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对x乡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挂村领导、驻村干部及村、组干部还进行逐户宣传讲明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动员群众自觉参与城乡环境整治。在x乡集镇设置环保宣传的标语或橱窗,同时在x乡的主要街道设置环保宣传的标语,确保每千米不少于x个。二是通过开会培训参观学习和镇干部定点联系辅导,对固回路、固新路、新邛路三条主干线及集镇主要场所进行风貌整治,极大地提升了x乡整体形象;三是对污染企业职工,分行业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

大规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成立了市容监督队伍,针对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广告乱贴和垃圾乱丢等“七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xxxx年来,投入xxx余人次xx余辆车次,对照“七乱”标准,特别是集镇、背街小巷、东河等处,清理门前堆放杂物xx车xx吨,清除卫生垃圾xx吨;及时组织分段包片监管干部、综合执法和环卫人员,对街道出摊占道、车辆乱停乱放、店招店牌不规范、垃圾乱扔等问题统一集中进行了整治。纠正规范出摊占道xxx余处;纠正规范车辆停放xxx余辆;清理沿街堆放杂物xx余处;拆除一店多招店牌xx个、拆除软广告xx处、拆除灯箱xxx个;取缔流动摊点xx个;及时清运清扫垃圾xx余吨。

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还较普遍地存在着,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必须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都意识到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一是要结合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喉舌作用,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宣传,定期制作播出,不断扩大社会的宣传面,消除宣传的死角;二是举行环保宣传教育挂图展,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是在小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以此带动中小学生对环保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在各工厂企业开展厂容达标评比活动,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建活动不仅仅是口头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中。让群众感觉到创建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营造浓厚的生态乡镇创建活动气氛。

(三)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抓好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班子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体现领导班子讲政治的高度。因为它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形象工程、民生工程,“抓好创建工作就是为民办实事”。

(四)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完成创建的各项工作,必须强化创建活动的领导小组,建立创建活动责任负责制。必须明确了党政一把手作为全镇的第一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委会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责任人。必须制定了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创建总体规划。

(五)继续加强污染控制环境管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抓污染治理;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我们决心以对我镇创建工作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生态乡镇而继续努力!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xx县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和《污染源环境监管公开目录》的要求,现将我局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政务公开领导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完善了信息公开管理机制,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办公室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专人为联络员,具体负责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机构。对是否公开、公开形式和保密审查,拟稿时初定、办公室核稿时审核、局领导审签时审定,经过审定确认公开的文稿,办公室编文号时在数据库内注明“公开”,并将已注明“公开”的文稿填写公开事项审批表由领导审批后,在政府信息网上公布。

(二)制定政务公开相关制度。我局始终把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贯穿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xx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制定《xx县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xx县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核制度》、《xx县环保局信息公开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处理制度》、《xx县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资料管理制度》等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

(三)提高信息公开工作质量。为保障信息公开的及时准确,我局对政府信息发布的内容、时限、信息组织、信息审核等事项提出了明确要求,将政府信息报送与各站队室工作职能紧密联系起来,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完整准确。

(四)加强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坚持把群众易于接受、便于办事、利于参与和监督作为选用公开方式的原则。主要采取了四种方式:一是将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通过xx县人民政府的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公布,我局在政府信息网站公开栏目设置了机构职能、政策文件、规划计划、业务工作等多个栏目,主动地公开相关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内容,确保信息的实效性,便于群众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动态,使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更快捷,透明度更高,使公开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二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进行公开;三是利用公开栏进行公开;四是通过宣传资料进行公开。

为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透明度”,我局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以公开、便民、廉洁、高效为基本要求,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确保社会公开承诺的有效落实,切实扩大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按照县环保局的工作职能,切实从单位简介、内设机构、办事流程、政策文件等方面进行动态和固定公开,在公开的内容上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规范执法行为为重点,通过xx县人民政府的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公布更新,并及时发布和更改环保局文件、领导分工、人事任免调整情况、通知公告和工作动态等各类信息。二是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环保设施撤除和闲置审批、夜间施工许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纳入了行政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办理,通过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公布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和执法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三是市环保局要求,对照《污染源环境监管公开目录》,将重点污染源信息、排污费征收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在xx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公开。四是在单位楼道醒目处,及时公开建设项目审批情况、干部干事季度测评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五是印制《环保工作服务指南》《建设项目环评便民告知卡》《环保知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进行公开。

截止xx年11月25日,我局在网站上主动公开xx年政府信息36条,公开的信息的主要有:重点工作情况、部门工作动态、环境空气质量(从11月20日开始在xx市环保局网站每天进行公开)等。所有主动公开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环保局专栏公开和石嘴山环保局网站及公单位信息公开橱窗公开。我局xx年度没有收到公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

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要是对《条例》理解欠深刻、把握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存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公开不够及时等现象;二是缺乏工作经验和参照规范,编制单位信息有待加强;三是公布时效性有待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网上发布工作,及时调整不规范事项。三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熟悉本单位业务及相关政策,规范解答公众提问,提高查询服务质量。四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断充实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引向深入,为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政政府”建设而努力。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五

创建生态乡镇活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建设生态乡镇,是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创建生态乡镇上。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勐满镇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民族,哈尼、瑶、汉等13种民族杂居的边境小镇,位于勐腊县城西南部,国境线长42公里,距县城53公里,距国境线12公里,勐腊到老挝南塔省的公路穿镇而过,是我国通往老挝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全镇土地面积403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2公里,是全县粮、胶主产区之一。镇辖曼赛囡、大广、勐满3个村委会30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村。201x年末全镇地方总户数3087户,总人口13227人,其中农业人口户数2765户,12459人,辖区总人口约21000余人(包括农垦人口及流动人口)。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勐满”和生态示范乡镇建设目标任务,牢固树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并重”的理念,立足“生态立镇、绿色兴镇、富民强镇”发展战略,精心组织,全民发动,完善措施,主攻重点,层层抓落实,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根据勐腊县实施“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年度勐腊县创建国家生态县目标任务分解》(腊生建〔20xx〕2号)和《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腊生建〔20xx〕3号)文件要求,现将我镇一年来生态创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创建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站(所)及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做好全镇的生态创建工作、实现生态创建目标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结合勐满镇情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方法,为创建生态各项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统一思想,齐心协力促创建。

创建生态乡镇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鉴于创建伊始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建生态乡镇的认识还很模糊,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生态创建专题会、镇村干部会等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同时镇党委政府还将创建任务层层落实,并将其列入对干部的年终目标管理考核,随着创建工作的推进,全镇干部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

三、加大宣传,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为了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群策群力抓创建”的良好氛围,镇党委、政府把生态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面启动“生态勐满”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设立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赠阅环境保护相关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及“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生态理念,极大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提高了公众关心生产生活环境、主动参与生态创建工作、依法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自觉性。20xx年,我镇共开展各类创建生态乡镇宣传活动12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为创建生态勐满、平安和谐勐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环境污染纠纷,无环境污染信访、上访案件。

四、突出重点,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我镇本着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不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创建过程中,我镇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实施生态建设,保护源头环境。

维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镇认真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森林法规,做好山地森林的保护工作,不再把林业单纯地看作是提供木材的产业。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按照“特色性、整体性、协调性、科学性”的要求,搞好山地绿化工作,为勐满镇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不断丰富生态内容和生态水平,切实有效地保护饮用水资源、植物资源和景观资源。按照层层签订的原则,签订了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目标管理责任状共70份,强化了各村委会、村民小组、每家每户及林权者的森林防火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为保护生态促进农民增收,投资了200余万元,完成了林下种植石斛30亩。

(二)抓好小城镇及交通道路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生态立镇,在做好自然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营造“绿色家园”为主题,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乡镇。

1.小城镇建设。针对镇街道绿化过高的状况,对全长3公里的绿化树进行修剪,清除了镇街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在街道路面划设了停车位及交通标线;全年共进行了8次街道清理整治工作,共出动车辆16辆,摩托车4辆,参加人员共125人次,清除私搭乱建帐篷180个,占道经营摊位207个;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完成了36个农村生活垃圾池建设,已全部投入使用。

2.交通建设。通过多方协调,积极调动群众,先后投入资金4万余元,出动车辆122辆,拉沙石366车,投工投劳868人,挖机3辆,装载机1辆,压路机1辆,清除土方1050立方,对全镇农村道路进行全面养护维修,填补路面坑塘,砍除沟边杂草,清理涵洞等,提高了路面的使用率。投入资金15万元,完成河图一组7公里生产生活道路建设;投资近2万元,修复了南坪15公里进村道路;完成了曼赛囡、南坪生产生活桥梁建设;已做好卫生院至上中良7公里柏油路前期工作,目前正准备实施。

(三)实施农民素质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上,紧绕本镇特色产业,开展割胶技术、畜禽养殖、餐饮服务等方面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市场信息,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转变农业生产经济结构进一步促进生态建设。使农民在农闲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从事第三产业经管,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全年共举办各项科技培训43期,3893人次;开展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计算机技能培训1期,47人次。

(四)以创建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广泛开展“文明村寨”、“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及军警民、场群共建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曼飞拢村小组全国文明村争创活动,为全面打造边境“魅力新村”、“生态新村”、“和谐新村”树立了标杆。20xx年全镇共有960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有1个国家级先进村、1个省级文明村,14个州、县级文明单位,3个共建点。

五、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群众得实惠。

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归根结底要让广大群众得实惠,贫困不是生态建设的目标,要鼓励群众走上生态致富之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创建生态的积极性,使生态环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广大农民自己的事业。但在生态效益显现较慢的情况下,要处理三种关系,即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要在保护中开发经济利益,在生态建设中发展生态经济、培育新兴产业。

通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居环境的提升以及生态经济的发展,勐满镇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风气。另一方面,群众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直接受益,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生产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各村小组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力保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六、下一步打算。

我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照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着不足之处。环境整治与保护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我镇将在现有基础上,持之以恒,加大力度,积极实施凝聚人心的“青山绿水”工程,努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勐满”、“和谐勐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要求,根据州委提出的“生态立州”战略,下步创建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载体,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亮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农村建设步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培育生态文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二)主要工作。

继续深化创建工作,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逐步启动旧村改造、村庄整治,乡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建立完善环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巩固创建和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按照项目要求,落实综合整治措施。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体系,按布局合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高起点修编勐满镇建设总体规划,并与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以规划为龙头,加大实施力度,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管理,把我镇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贸集镇。要继续搞好各村小组生态村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增强经济规划意识,严格规划管理,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使街道整洁、灯光亮丽、交通顺畅。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难点、热点入手,加大对全镇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提倡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等无污染能源,净化生活空气,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

3.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与环保、森林等执法队伍的工作联系,积极协助执法部门,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给予严肃处理,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以确保生态示范区建设依法顺利进行。

4.加大宣传,强化全民环保意识。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强对群众的生态环境知识宣传,使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不断增强,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开展中小学校教育,在中小学开设环保课程,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之中,认真进行环保文化建设,鼓励各单位及群众开展有益于社会的环境宣传活动,将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建设内容传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全镇人民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使其自觉投身到生态建设的实际行动。

创建生态乡镇是个社会性的大工程,对于刚开展此项工作的勐满镇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深信,通过我们上下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得到全镇广大群众的热心支持,我们的目的,是让全镇人民都参与到创建生态乡镇中来,立足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切实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努力建设一个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勐满。

乡位于景宁县南部,乡人民政府驻村,海拔480米,距县城62公里。面积42.8平方公里,东南邻景南乡、西接家地乡、北连大际乡和标溪乡。辖、上东山、黄桐、浮亭岗、石梯、大丘田、梅坞、柘湾8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989户、3485人口,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地势由南北倾斜,两山夹一水,多山川峡谷,水注标溪港,汇入瓯江支流。

全乡有耕地面积2952.5亩,主产水稻;林业用地52353亩。人均15亩,产杉、松、杂木和毛竹;水力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东达东坑镇接县城和泰顺县、寿宁县,西至标溪乡接县城和庆元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民俗风情众多,人文地理独特。村中红枫、银杏四季各异,蜿蜒小溪曲水流芳,民居仙殿古风荡漾,从春到冬、从早到晚都为摄影创作提供良好条件。

近几年来,全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全面实施“科技兴农,绿色强乡,旅游兴乡”战略决策。积极引导农民发挥区位、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大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等一批特色产业正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同时巧借打造“古风”摄影基地契机,开发旅游景点,提高文化品位,走出了一条适应本乡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使全乡的经济逐年飞跃发展。

二、主要创建工作和成效。

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按照省委提出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先进理念,紧紧围绕县政府确立的绿色生态立县的生态战略方针,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科技兴农,绿色强乡,旅游兴乡”的指导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古风绿色生态立乡”的发展定位,认真落实,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坚持以全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努力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地建立一个优质高效,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新体制,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载体,以提高全乡人民生态质量为前提,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走上双赢之路。

自从开展生态建设工作以来,我乡在各有关部位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实施环境整治规划,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大力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生态乡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乡党委、政府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指导、协调全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同时将全乡生态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各个行政村。要求各村、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小组,根据创建具体抓好落实,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乡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对部门、行政村工作考核,奖优罚劣,从而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条块结合,明确责任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村民思想。

召开了全乡工作会议,由领导小组进行宣传发动,同时通过乡宣传橱窗、

黑板报。

张挂横幅宣传标语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让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这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工作家喻户晓,让村民们真正明白村民自己是真正的受益者,建设绿色美好家园是每个村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从而强化了村民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意识,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配合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突出生态建设,着力美化人居环境。

认真实施“康庄工程”,全乡已开通康庄公路7个村,剩余1村的康庄公路正在实施当中,计划在底前,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并实现道路硬化;认真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去年实施2个村,总投资达200万元,现以全部实施完毕;认真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乡有线电视已达到“村村通”;总投资10万元的2座公共厕所,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8个村的垃圾池建设,配备保洁员15名(运垃圾、街道卫生管理),成立卫生协会,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实行垃圾集中处理;推广使用沼气池建设等洁净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完成了等4个村2300余人口的自来水工程,新安装了石梯等3个村的路灯设施;村长1500米、宽4.5米的鹅卵石路已完成900米的路面铺设。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建设与旅游、生态乡相匹配的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乡政府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给全乡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作出最大的努力。

(四)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充分发挥本乡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竞争力较强的系列农副产品。积极贯彻资源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效益农业为重点,以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要目标,积极推广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优化配套技术措施,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基地。

一是做大做强茶叶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乡特色产业。充分利用乡山多地广的优势,设立示范区等措施,提高种植效益,进一步推动茶叶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全乡现已在黄桐、石梯两村新建成茶叶基地600亩,其中黄桐村300亩,石梯村300亩。

二是大力发展笋竹两用林基地,全乡5700余亩毛竹林,计划新开发100亩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

全乡还发展高山小尖椒、黑木耳、油桃、强矮化柿子苗圃基地等300多亩,新发展生态养鱼、养羊、鸡鸭等专业合作社10多家,全乡生态农业经济呈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势头。全乡生命农业模式得到一定范围的推广,以绿色有机农业产品为主导的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乡农业生产的主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五)打造“古风”,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经济。

乡党委、政府借景发挥,努力做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把的景观、历史、民俗、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加大投入,建设以观光、采风、休闲、度假、科教为主的旅游乡,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家乐”,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经济。

一是对“古风”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按照“古风绿色生态立乡”的发展定位,以“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的要求,投入6万元邀请了杭州三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人员对村庄环境进行统筹规划,优化组合,形成“古风”摄影绘画基地总体规划。

二是计划投入380万元建造生态环境良好的古村落村庄。把“古风、清洁、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之中,重点对村内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予以改善,全面实施古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为摄影基地创造更好的创作环境。

三是实施文化艺人开发工程。一方面创新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乡、村两级“少数民族乡土人才库”,分类建档造册,量身定制科学的开发计划,并提供标准化服务。目前已收录木偶、花鼓、舞龙和舞狮等79名乡土艺人,并在项目申报、活动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另一方面是加强培训力度。乡设置了民族科技文化培训专项经费,采取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外地取经和就地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科学文化知识。

(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水源涵养区植被的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行森林防火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动员群众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提倡移风易俗,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消防物资的储备,确保森林防火经费、物资储备、巡火扑救人员的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的林火监管、指挥预警系统。通过有效的工作,近几年我乡没有发生重大的森林火灾。

(七)健全制度,实施长效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动态过程,要使这些工作成果得到巩固保持,加强长效管理是关键。乡制定了《卫生公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村庄环境保洁制度》等,并落实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经费,责任到人,推进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使我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长期坚持。

回顾过去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村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保法规有待健全,生态环保工程建设资金紧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人才相对缺乏等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矛盾还长期存在。针对这些现象,我乡今后生态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1、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体系。今后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做大做强茶叶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乡特色产业。在食用菌生产方面主要控制生产规模,改良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2、发展高效笋竹两用林,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毛竹是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可再生资源,我乡有5700多亩毛竹林,目前只有部分经过松土改良且效益不是很高,发展高效笋竹两用林是我乡今后工作的重点。

3、充分利用我乡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的特定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生态风景,通过长远规划,科学配置、管理、包装,至20xx年成为浙南特色的“古风”摄影基地。

4、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生态环保意识。乡政府准备在我乡8个行政村开展创建生态乡主题活动,继续开展生态村、卫生村、户的评比,在各村形成浓厚的创建宣传氛围。

2

页,当前第。

1

1

2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六

一是执行污染企业月查制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电镀、重金属酸洗、铅酸蓄电池等重金属行业实行动态监管,对无证无照且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予以取缔。重点强化对小印染、小印花、小锻打、非法废塑料等行业的查处及反弹预防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发出环境违法行为整改。

通知。

书106份、立案查处18件,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以及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重大环境群访事件。

二是提高重点产业发展水平。加强行业污染整治,目前已完成宁波会德丰铜业有限公司的铜熔炼行业整治以及宁波大华锁业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喜尔美厨具有限公司的金属表面酸洗行业整治,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宁波联纺化纤有限公司的化纤行业整治正在验收,慈溪市晨阳包装有限公司、慈溪市龙凤纸业有限公司的造纸行业整治按照进度正顺利推进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力度,积极构建镇村两级落后产能巡查网络,三禾厨具、晨阳电器及龙山汽配等3家申报清洁生产目前已经通过审核,伟吉电子5月份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七

迅速召开“三会”贯彻落实:

1、召开党政联席会,成立镇xx年“生态粮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镇长具体抓,并确定专门班子抓落实,镇各职能部门、农机、农技、农经、水产、林业和各村书记参加。

2、召开镇村全体干部会,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全面贯彻落实。

3、召开调研会,镇“生态粮仓”领导小组深入到核心示范区广泛征求意见制订方案,具体落实。

粮食生产面积5万亩,总产2.6万吨,比xx年增长1.8%。水稻、小麦单产分别比上年增长2%,粮食优质率达95%以上,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立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

制定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标准化生产,在全镇10个村建立4万亩水稻、1万亩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带动,提升水稻、小麦单产、品质和质量安全标准。

(二)抓好水稻高产优质核心示范区建设。

在沿滁河中心坝灌区包括(蔡集、再安、大同、周湖、晋集、石溪、石涧)建立1万亩以优质粳稻和长粒型中籼稻为主的3个核心示范区。在核心示范区实行“五定”,即定区域、定品种、定技术规程、定责任人、定市场。做到“五有”,即有明显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

(三)抓好稻米协会和订单生产。

镇党委、政府积极扶持村级稻米协会建设,明确要求每个村要求成立组织,帮助农民提高粮食生产、组织销售,并组织儒林米业与农户签订水稻订单生产4万亩,农户订单签约率达95%以上。

(四)推广五项关键技术。

一是推广优质高产良种。主推杂交粳稻9优418、杂交长粒型中籼丰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两优6326、杂交短粒型中籼优118、辐优827、ii优608等优质品种,续推进沃土工程。秸杆还田,种植绿肥,实行“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增加农田有机肥投入,逐步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改进理化性质,提高地力水平,为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奠定基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病虫草害生态防治技术。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

镇党委、政府成立生态粮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领导小组在镇农委下设办公室,建立目标责任制,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确保生态粮仓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二)开展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

实行技术人员包村联系户制度。选派5名农技人员,每人联系20个示范户,2-3个种粮大户,共联系100个示范户,12个左右种粮大户。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帮扶2-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镇、村、组干部会议,召开现场会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开展主推技术培训,做到一户一张明白纸。在核心示范区生产提供技术储备,镇政府在3月20日前对全镇推广的五项关键技术进行全面培训。

(三)建立“生态粮仓”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攻关竞赛。

建立“生态粮仓”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竞赛。对在“生态粮仓”建设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关部门、镇村干部、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带头学用先进技术增产显著,并带动周边农户学用先进技术的示范户、种粮大户给予奖励,对核心示范区的农户在种子机插秧给予一定的补贴(特别是软盘、机插秧费用)。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八

x镇位于市区的西北端,与仪征市交界,244省道扬天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地形地貌复杂,岗、冲、涧、坝众多,东北部属邵伯湖区,其它大部是丘陵地形,易旱易涝。全镇镇域面积39.3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下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xx年以来,以“建设秀美乡村、打造精致”为总揽,突出工业立镇、城乡统筹和改善民生三项工作重点,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新设镇5年来,先后荣获扬州市“社会治安安全乡镇”、邗江区信访工作“四无”镇、江苏省体育强镇、邗江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先进单位、邗江区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单位、扬州市“无毒社区”、扬州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扬州市纪检监察无越级访乡镇、扬州市模范镇工会、扬州市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单位、邗江区小康文化先进镇、邗江区卫生工作先进镇、邗江区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生态镇、江苏省模范乡镇职工之家、扬州市“舞龙之乡”、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邗江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邗江区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优胜单位、邗江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在市、区宣传部、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xx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扎实开展文明镇创建工作,努力促进物质、精神、生态、社会和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的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创建文明城镇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而作用明显的系统工程。我镇创建工作坚持早规划、早安排、早动手的三早做法,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为总揽,编制文明镇创建目标规划,落实责任和分工,考试各项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创建工作运转有序。

一是思想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把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列入镇财政预决算报告,确保文明创建经费有保障。

二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党委、政府其他成员为成员的文明镇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对创建工作实行统一协调和监督;建立了创建工作执行体系、监督体系和宣传体系,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创建责任;成立了各个专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企业”“文明村”、“卫生村”、“生态村”、“文化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长期性活动。

三是机制到位。根据文明镇创建规划,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工作措施、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并经常性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联合人大、政协等不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监督,确保创建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

四是宣传到位。我镇通过广告牌、横幅、宣传窗、有线广播、公交站台等载体,不断加大对省级文明镇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营造了人人参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旗帜,是一个乡镇发展的“龙头”。x镇始终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努力争创廉洁型、务实型、服务型、民主型、和谐型、创新型领导班子。

2、打造实干型团队。党委政府班子定期召开会议,汇报交流本月分工及在手工作完成情况,梳理下月或今后一段时间在手重点工作。班子成员下月重点工作安排被制成表格分发到班子成员手中,时刻提醒所分工的在手工作推进进程。在工作中,我们真正做到了有布置、有检查。班子成员每周要到自己分工村、分工部门2次以上,重大工程时刻有专人跟踪落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天都到重大工程建设现场、农村、集镇、工业集中区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看工程推进情况,看环境卫生状况等。

3、打造廉洁型团队。年初,党委政府与全体班子成员,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书。

实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坚持“四不”原则将廉洁自律落到实处。干部自觉养成了执行机关管理、公车改革、工作日中午禁酒、节约公务接待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的习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4、打造法治型团队。集体与个人相结合学法。在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周末大讲堂活动中,安排了学法内容,定期组织集中学法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法。在制定各项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的过程中,自觉用法律的武器保护专利所有权、保护群众利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为加快推进“秀美乡村、精致”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教育与打击相结合执法。对违规现象,先采取宣传教育、提醒改正,屡教不改的,对其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打击,一边宣传教育,一边绳之以法。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守法。班子成员自觉对照相关法律规定,严格自律,带头守法,争做守法的先锋模范。

1、优化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鼓励发展效益农业,成功引进休闲观光、樱花樱叶、特水养殖和永和四季果蔬生态农庄等千万高效农业项目。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建立为农服务组织,先后成立了各种专业合作社24个,经济合作社6个。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先后投入450万元新建白马湖排水泵站,投资150万元改造墩留桥,投资380多万元完成丘陵项目沟渠配套工程。

2、增强实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起点编制的邗江区中小企业集聚区规划正对照区评审要求进行完善。120亩的村级创业园二期动迁已结束,60亩的产业配套和安置小区已启动建设。亿元项目中天砼已建成投产;欧佩二期、新好迪、冠林健身器材正在建设之中;力争金泉背包、织布项目年内开工建设。跟踪大润发食品加工、钢琴项目,力争早开工、早投产。发挥村级创业园“孵化器”功能,引进新浪环保、百通电缆材料等一批中小项目入户,年增加村级收入150多万元。今年1-11月份,我镇实现1-11月份,实现工业产值67.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58亿元,应税销售17.52亿元,入库税收6595万元,财政总收入6595万元。

3、完善功能,推进城镇一体化。成功引进好又多、苏果、上海世纪华联等连锁超市,优化产业布局,方便群众购物。孙庄农民集中居住区一期132户,已入住60户,其他72户正在交付,二期正在建设中。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年底前完成1个三星级、3个二星级“康居乡村”和100个环境整洁村庄的目标任务。土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项目已完成。投入1500万元的合墩线已建成通车。投入480万元的省级道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镇创建,12月份将迎接省级验收。新建公交站台22个,道路2600平方米、会车道和停车场,11月下旬开通3条公交线路实现“村村通”目标。

1、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我镇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扬州市公民道德规范》的贯彻落实,镇村建有道德讲堂,聘请在职教师、各界社会人士为道德讲堂义务宣讲员,加强道德教育工作,x镇“道德讲堂”田同兵老师走上扬州电视台,展示其。

顺口溜。

讲道德的绝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管理,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

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我镇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现象,严禁违反殡葬管理规定,乱建坟墓等现象。积极开展敬老、病补、助学、安居、就业等五项工程,在99岁以上老人家庭,每年可以得到1万元的敬老金,89岁以上老人家庭可以得到1千元敬老金。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党委政府免费送贺岁电影。每年春节组织10多条舞龙队开展“龙狮贺岁拜大年”主题活动,向老干部、老党员、在外知名人士拜年贺岁,敬老孝亲在x镇蔚然成风。

3、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建成“文明驿站”20多家,休闲康乐、爱心救助、志愿服务、历史传承、先锋模范人物和家庭在不断涌现。围绕春节、元宵、2月2、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各种类型的文明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百姓积极参与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让他们在文明创建和活动中提高素养、感受幸福。在各村全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广泛开展农村“好媳妇”、“道德模范”、“感动x人物”评比活动,开展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活动,弘扬文明新风,激发干事热情,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发展氛围。开展“文明新风镇村行--妇女在行动”、“小报刊、大文明”、“小粽子、大文明”主题活动,建立x镇“母爱基金”开展帮扶活动。

1、完善公共设施。实施永和大道、杨裔线等围庄林改造,通组道路实现硬化率96%。改造农贸市场、集镇老街、街道下水等,实施老街硬化6000平方米,更换集镇路灯200多盏,有效改变老街面貌。扩宽并延伸华通路、硬化红旗路、延伸王庄路。完成卫生院搬迁一期工程,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400座。

2、综合整治环境。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被评为扬州市“”清洁能源建设先进镇。连续多年开展“送绿化.美农家”活动,6000多农户庭院内外栽上了政府免费赠送的桂花、腊梅等绿化3万余株。实施回归路绿化提升工程,实施新杨广场周边商铺补缺工程。积极开展美好城乡建设行动,20xx年永和村创成省3星级康居乡村,方集、东兴、墩留3个村创成省2星级康居乡村。

3、强化日常管理。推动孙庄、永和两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百余户农民实现集中居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新建垃圾中转、污水处理厂,建成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场,改造和建设集镇污水管网近万米,落实人员、经费、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之以恒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1、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种治安苗头和群众性事件,及时疏导和化解矛盾,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最大程度地做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重点矛盾不上缴。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为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党政领导定期不定期接待上访群众,当场确定包案领导,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限期解决或给出合理解释,决不让信访对象因信访案件处理不当造成越级上访。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平安”、“无毒乡镇”创建活动。集中开展安全大检查行动,确保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无重大火灾、食品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人口管理,落实校园治安防范措施,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着力构建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基层村警务室建设,加强镇村组治安联防,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被评为扬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

2、关注民生,建设幸福。多次举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拓展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动幼儿园体制改革,确保有一所省优公办幼儿园,完成x学校综合教学楼工程,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管理,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全民素质,教师节组织对全镇教育工作者进行慰问,在全镇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加强弱势群体帮扶力度。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大对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健康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力度。积极帮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制定和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政策,健全对特殊人群的社会关怀帮扶体系,对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对象等管控帮扶形成特殊人群的服务模式,减少治安和安全隐患。

3、创新载体,建设活力。我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弘扬先进文化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配合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活跃了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春节、元宵、二月二、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恢复并成功第17、18届2月2农民文化艺术节,第13届农民运动会。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革除陈规陋习,反对迷信愚昧,无群众性迷信活动。推行婚丧嫁娶新办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九

为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搞好生态建设,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乡切实按照省、市、县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乡”的要求,全面开展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现将生态创建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巩固创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做好生态乡创建工作是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我乡充分认识开展好生态乡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将创建工作作为全乡中心工作任务之一抓实抓好。针对生态乡乡创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实际,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认组长,常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认真干的方式,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建立起职责分明、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生态乡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规划,狠抓落实。

为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生态示范乡建设要求,自创建生态乡以来,我乡结合上级要求和山区实际,委托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在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xx县溪港乡生态建设规划(20xx-》,明确职责建设任务,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全民参与生态乡建设。

在创建生态乡活动中,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态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他们从被动的“要我做”到“我要做”,把乡党委政府的意图转化成自觉的行动,在全社会营造“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氛围。首先是会议发动。20xx年创建了省级生态乡镇后,在20xx年4月,我乡下发了《溪港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乡建设。同时,调动各方力量,保障生态乡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是舆论引导。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致全乡人民的公开信》,在永溪、岭脚、麻车坑和仁庄等村的主道路悬挂横幅、标语,形成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

(四)立足实际,深掘资源,做强特色产业。

利用溪港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品牌战略。做大茶叶和蕃薯两个基地。结合我乡实际,在发展原有茶叶的基础上,与xx茶叶有限实业公司对接,形成“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模式,发挥栗树、百花和曹山等村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建设万亩茶园基地。在岭脚、百花等村形成蕃薯示范基地,并逐步向全乡拓展,成为全乡主导产品。做精山羊、黑木耳、高山蔬菜三大特产。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全乡农户发展养羊业,对规模养羊户将给予资金补助。强化技术配套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技术推广队伍体系,开展下村专业服务,及时解决农户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建立现代服务网络体系,技术讲座、宣传、培训、示范多管齐下,为各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以曹山黑木耳基地为基础,在全乡推广黑木耳种植,在产供销上提供服务,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主动引导农户种植高山蔬菜,积极鼓励条件成熟的社员创建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提升产品层次,创建品牌,提供产供销服务,为乡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促使百姓致富。促进旅游业发展。重点抓天顶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建设。

二、各项考核指标现状。

我乡自开展国家级“生态乡乡”创建工作来,始终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全乡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建设规划,以生态建设规划为统领,精心组织和部署,紧紧围绕生态目标任务,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生态乡乡”建设呈现出强势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xx年经国家级专家评审,并被命名为“生态乡乡”。至20xx年7月31日,我乡国家级“生态乡”创建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我乡地处xx溪源头,经县环保局监测站对我乡的饮用水源进行取样监测,经检查水源地水质达标。我乡属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清冽,全乡共有17个行政村,2539户,8365人,近年来,我乡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设,改造提升现有供水工程,强化饮用水源和供水工程监督管理。保证全乡所有村民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经检测,合格率为100%。

2、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

溪港乡水资源比较丰富,辖区内主要河流为xx溪干流,流入下岸水库。我乡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强化对流域内的卫生管理,向全乡人民发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xx溪的倡议,确定了水资源保护区,与各行政村签订了责任状,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水源不受污染,经县环保局监测站监测,目前地表水环境质量为二类水质。

xx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我乡的大气质量进行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我乡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

溪港乡自然环境幽静,境内工业基本没有,工业噪声少。经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监测,我乡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

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

我乡建成区内人口580人,按70升/人日的污水产生系数,则生活污水量为1.482万吨/年。我乡投入资金30万元,对乡政府所在地麻车坑村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配合建造生态公厕,同时合理规划铺设污水管网,并建成大型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一处,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建成区内无工业、企业等产业,从而处理水量主要为建成区生活污水,则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

我乡17个行政村中其中10个村已通过了市级生态村建设考核,在生态村建设过程中已进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公厕建造及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另有大园、安山等村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我乡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共有12个村,所占比例为70.6%。

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积极响应市、县“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近年来,我乡建立了全乡垃圾处理系统,在17个行政村中每个行政村设立垃圾收集点,每村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和保洁员奖惩考核制度,各村均确定1-2名保洁员,配备垃圾清扫器具和垃圾运装车,每天对村庄进行日常保洁,清理垃圾。其中建成区即乡政府所在村麻车坑村配备2名保洁员每天进行卫生清扫,将垃圾及时运转至乡垃圾中转站后转运至县填埋场处理,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其他行政村均建有垃圾处理设施,对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不能利用的垃圾定期运乡垃圾中转站,转运到县垃圾填埋场。全乡所有行政村都开展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100%。各行政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5%。

5、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

目前我乡党委政府坚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地域内暂无工业企业,故无工业污染源排放之说。

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该考核指标仅考核街道,我乡属山区乡镇,不做考核。

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我乡目前尚还没有规模达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

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我乡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管理,加强教育引导,无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乡辖区内的农作物秸秆一般采取过腹还田,如秸秆经饲喂牛、猪后变为粪肥还田;垫圈作肥还田,如猪圈、牛圈垫圈化肥后还田做肥料;及部分粉碎还田。20xx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971亩,产生秸秆总量1433吨,秸秆综合利用量1363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建的房屋内均设有自己的化粪池,有属于自己的卫生厕所。随着我乡改厕工作的不断推进,各村村民都相继自觉地清理露天粪坑,改建卫生厕所。目前,我乡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约为95.03%。

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

20xx年,我乡粮食种植面积为198公顷,当年使用化肥总量约48吨,即化肥施用强度约243公斤/公顷。

20xx年,我乡粮食种植面积为198公顷,当年使用农药总量约541公斤,即农药施用强度约2.73公斤/公顷。

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乡范围内使用电能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同时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我乡2539户居民中,共有1483户使用沼气、太阳能和液化气,清洁能源普及率已达58%。

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建成区常住人口580人,主要公共绿地为7865平方米,人均13.56平方米。

13、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我乡的主要道路有麻车坑桥头至丁埠头长约20xx米,其中1850米两边种有石榴、桂花;乡政府至医院长约200米,两边种有桂花;大会堂至丁埠头长约1000米,两边种有桂花、柏。绿化普及率达95.31%。

14、森林覆盖率(根据我乡属性为山区)。

我乡土地总面积为101277亩,森林覆盖率为89.5%,植被类型较多且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树种有松、杉、柏、柳、刺楸、石栎、木荷、香樟等等。

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

近年来,溪港乡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生态立乡、项目扶乡、品牌促乡、素质强乡”四大战略,围绕生态农业谋发展,创建和谐溪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加强基地建设,扶持专业合作社,培训现代农民,推广定单农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乡主要农产品种类有茶叶、紫薯、杭白菊、杨梅等,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有机肥,共种植23000亩,其中高山蔬菜3000亩、紫薯100亩、杭白菊180亩、板栗5000亩、杨梅2100亩、茶叶4000亩,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为62.52%,。

三、环境整治以及乡镇管理状况。

(一)环境治理状况。

1.大气环境污染控制。

保持现有大气环境质量,严格控制新大气污染源的产生,溪港乡属于偏远山区,无任何大型工业企业,自创建生态乡以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禁止有污染企业及加工点进入溪港。另外,寻找发展契机,加快乡村公路硬化建设,提高乡村公路的硬化率,减少扬尘污染。

2、水体污染控制。

溪港乡原先无工业企业,自创建生态乡以来更加严格按照环保准入制度禁止有污染企业及加工点进入,故溪港乡水体不存在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方面,近两年来,我乡修建了塘弄村氧化塘,仁庄村、麻车坑村人工生态湿地,永溪村、岭脚村、金竹叶村、车辽村、上xx村、牛湖坑村、栗树村、大园村的沼气工程,加上其他村原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使全乡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70.6%,有效控制了生活污水的污染。

3.环境噪声控制。

溪港乡属边远山区乡,交通噪声源仅有两条公路,交通噪音污染较小。社会生活噪音,由于溪港乡无较大的娱乐场所,因此无社会噪音源。工业噪声,溪港乡基本无工业企业,无工业噪声源。根据溪港乡实际,凡进入溪港的噪声源,一律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从源头控制噪声的产生。

4.固体废弃物处理。

我投入42万元,开展“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溪港”活动,积极推进环卫一体化建设,建成乡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车20辆,配置垃圾桶400只,建成村垃圾处理设施17个,对于各村的垃圾采取生态垃圾房加速分解、堆肥、积肥等手段综合利用。针对垃圾中有“可再生利用资源”,在垃圾装运过程中,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对“可再生利用资源”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全乡各村配备保洁员,乡里按大村6000元/年,中村5000元/年,小村3000元/年的`配备标准对各村的保洁员年报酬予以补助。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1.投资主体单一,投入机制不灵活,资金投入增长缓慢。在村庄公共设施和管理服务等方面主要靠政府承担。且投入资金数额巨大、无经济收益,各村的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管理资金等仍靠政府投入。乡党委、政府虽然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乡”的创建巩固工作。但由于财力有限,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环保项目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巩固工作。

2、生态产业发展不快。我乡虽然制定了长远的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但是由于山区乡镇条件所限,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没有做到真正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业更是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形成规模,乡党委政府正在积极谋划,打算借抽水蓄能电站旅游项目东风,加速溪港乡生态旅游业发展。

3.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缓慢。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处理等设施都是政府投资,由于资金问题,设施建设增长缓慢。

4.重建轻管,管理滞后。目前,村庄环境和环保设施管理多数是由村委会干部代管,管理处于无管固定理人员、无有效管理制度、无管充足管理经费的状态,环保设施运行得不到有效保障。

4.农民整体素质还普遍偏低,公共环境意识淡薄,有待提高。由于农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不少生活习惯或陋习,一时难以改变。虽然广泛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和宣传。但由于农民整体素质还普遍偏低。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致使环境污染现象还时有存在,治理工作难度大。而农民是环境整治和管理的主体,引导农民克服陋习,增强公共环境意识仍是长期的任务和难点。

四、下阶段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做好“生态乡”的创建巩固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三是加强监督力度。切实做好本乡的生态环境监督工作,防止有污染企业及加工点进入溪港乡境内,杜绝溪港乡内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可能性。

四是多渠道抓宣传。强化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和开展“生态乡”创建的认识,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乡镇巩固创建成果工作。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

乡位于景宁县南部,乡政府驻村,海拔480米,距县城62公里。面积42.8平方公里,东南邻景南乡、西接家地乡、北连大际乡和标溪乡。辖、上东山、黄桐、浮亭岗、石梯、大丘田、梅坞、柘湾8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989户、3485人口,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地势由南北倾斜,两山夹一水,多山川峡谷,水注标溪港,汇入瓯江支流。

全乡有耕地面积2952.5亩,主产水稻;林业用地52353亩。人均15亩,产杉、松、杂木和毛竹;水力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东达东坑镇接县城和泰顺县、寿宁县,西至标溪乡接县城和庆元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民俗风情众多,人文地理独特。村中红枫、银杏四季各异,蜿蜒小溪曲水流芳,民居仙殿古风荡漾,从春到冬、从早到晚都为摄影创作提供良好条件。

近几年来,全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全面实施“科技兴农,绿色强乡,旅游兴乡”战略决策。积极引导农民发挥区位、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大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等一批特色产业正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同时巧借打造“古风”摄影基地契机,开发旅游景点,提高文化品位,走出了一条适应本乡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使全乡的经济逐年飞跃发展。

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按照省委提出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先进理念,紧紧围绕县政府确立的绿色生态立县的生态战略方针,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科技兴农,绿色强乡,旅游兴乡”的指导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古风绿色生态立乡”的发展定位,认真落实,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坚持以全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努力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地建立一个优质高效,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新体制,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载体,以提高全乡人民生态质量为前提,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走上双赢之路。

自从开展生态建设工作以来,我乡在各有关部位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实施环境整治规划,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大力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生态乡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乡党委、政府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指导、协调全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同时将全乡生态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各个行政村。要求各村、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小组,根据创建具体抓好落实,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乡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对部门、行政村工作考核,奖优罚劣,从而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条块结合,明确责任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村民思想。

召开了全乡工作会议,由领导小组进行宣传发动,同时通过乡宣传橱窗、黑板报、张挂横幅、宣传标语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让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这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工作家喻户晓,让村民们真正明白村民自己是真正的受益者,建设绿色美好家园是每个村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从而强化了村民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意识,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配合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突出生态建设,着力美化人居环境。

认真实施“康庄工程”,全乡已开通康庄公路7个村,剩余1村的康庄公路正在实施当中,计划在底前,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并实现道路硬化;认真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去年实施2个村,总投资达200万元,现以全部实施完毕;认真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乡有线电视已达到“村村通”;总投资10万元的2座公共厕所,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8个村的垃圾池建设,配备保洁员15名(运垃圾、街道卫生管理),成立卫生协会,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实行垃圾集中处理;推广使用沼气池建设等洁净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完成了等4个村2300余人口的自来水工程,新安装了石梯等3个村的路灯设施;村长1500米、宽4.5米的鹅卵石路已完成900米的路面铺设。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建设与旅游、生态乡相匹配的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乡政府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给全乡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作出最大的努力。

(四)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充分发挥本乡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竞争力较强的系列农副产品。积极贯彻资源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效益农业为重点,以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要目标,积极推广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优化配套技术措施,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基地。

一是做大做强茶叶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乡特色产业。充分利用乡山多地广的优势,设立示范区等措施,提高种植效益,进一步推动茶叶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全乡现已在黄桐、石梯两村新建成茶叶基地600亩,其中黄桐村300亩,石梯村300亩。

二是大力发展笋竹两用林基地,全乡5700余亩毛竹林,计划新开发100亩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

全乡还发展高山小尖椒、黑木耳、油桃、强矮化柿子苗圃基地等300多亩,新发展生态养鱼、养羊、鸡鸭等专业合作社10多家,全乡生态农业经济呈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势头。全乡生命农业模式得到一定范围的推广,以绿色有机农业产品为主导的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乡农业生产的主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五)打造“古风”,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经济。

乡党委、政府借景发挥,努力做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把的景观、历史、民俗、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加大投入,建设以观光、采风、休闲、度假、科教为主的旅游乡,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家乐”,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经济。

一是对“古风”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按照“古风绿色生态立乡”的发展定位,以“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的要求,投入6万元邀请了杭州三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人员对村庄环境进行统筹规划,优化组合,形成“古风”摄影绘画基地总体规划。

二是计划投入380万元建造生态环境良好的古村落村庄。把“古风、清洁、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之中,重点对村内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予以改善,全面实施古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为摄影基地创造更好的创作环境。

三是实施文化艺人开发工程。一方面创新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乡、村两级“少数民族乡土人才库”,分类建档造册,量身定制科学的开发计划,并提供标准化服务。目前已收录木偶、花鼓、舞龙和舞狮等79名乡土艺人,并在项目申报、活动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另一方面是加强培训力度。乡设置了民族科技文化培训专项经费,采取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外地取经和就地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科学文化知识。

(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水源涵养区植被的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行森林防火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动员群众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提倡移风易俗,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消防物资的'储备,确保森林防火经费、物资储备、巡火扑救人员的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的林火监管、指挥预警系统。通过有效的工作,近几年我乡没有发生重大的森林火灾。

(七)健全制度,实施长效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动态过程,要使这些工作成果得到巩固保持,加强长效管理是关键。乡制定了《卫生公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村庄环境保洁制度》等,并落实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经费,责任到人,推进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使我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长期坚持。

回顾过去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村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保法规有待健全,生态环保工程建设资金紧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人才相对缺乏等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矛盾还长期存在。针对这些现象,我乡今后生态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1、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体系。今后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做大做强茶叶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乡特色产业。在食用菌生产方面主要控制生产规模,改良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2、发展高效笋竹两用林,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毛竹是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可再生资源,我乡有5700多亩毛竹林,目前只有部分经过松土改良且效益不是很高,发展高效笋竹两用林是我乡今后工作的重点。

3、充分利用我乡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的特定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生态风景,通过长远规划,科学配置、管理、包装,至xx年成为浙南特色的“古风”摄影基地。

4、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生态环保意识。乡政府准备在我乡8个行政村开展创建生态乡主题活动,继续开展生态村、卫生村、户的评比,在各村形成浓厚的创建宣传氛围。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面源污染。继续抓好整治村工作,结合沼气推广扎实推进农村改栏改厕工作。最大限度的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一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某某县创建第四届某某省文明城市契机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呈现出了领导重视、工作扎实、乡村联动、效果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组织保障有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领导,乡上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担任,领导和工作机构的调整和组建,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夯实责任,督促检查到位。

(三)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联乡县领导带头上课,先后给残疾人、文学爱好者、村组网格员、卫生系统等行业人员进行了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辅导。联乡部门领导先后赴基层、单位宣讲1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500余人次。

(四)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1、以“治理乱扔垃圾”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

以某某乡为主,落实了“一级负责,三级挂钩,五定到位”(一级负责,即从上到下,各级“一把手”都是第一责任人,实行下级“一把手”向上级“一把手”交账的工作责任制;三级挂钩,即乡、村、组挂钩,五定到位,即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定考评、定奖惩)的工作机制,保证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10份,又集中开展了“车辆、行人乱扔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和“创建文明示范乡”活动,加大了教育处罚力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一年来共劝导抛沙垃圾车辆45多辆,在主要乡道、道路劝导行人不乱扔纸片、烟头300余人次,批评教育100余人次。

2、以“治理行人乱穿马路”为主的交通秩序整治。

一是实施“文明交通出行计划”.乡创文办和乡交管办联合行动,先后组织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校园、进村组、进农户活动。12月2日,两个部门又联合在大粪园场举行了“某某乡文明交通安全日集中宣传活动”.交管办针对某某乡路窄车多、人车争路的现状,重新设置了警示标志、凸透镜。加大了对酒驾、乱停车、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劝导力度。二是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活动。劝导村民不要随意横穿马路、不要翻越护栏、不要占用机动车道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劝导活动,以乡道为重点,组织机关单位干部、村三职,从12月6日开始,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14时,上路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

3、以“改善出行环境”为主的客运秩序整治。

乡交管办联合交警队对某某乡的客运秩序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集中整顿,主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拒载、拼座、吸烟、强超抢会、接打手机、不主动出具票据、服务质量差;、拒载老年人等违规经营和不文明行为。交通秩序、出行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4、以“校园安全”为主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采取“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整治方法,针对某某乡中心校小学周边存在的小卖部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乡创文办、乡食安办对校园周边餐馆、商铺、无证经营商户进行了彻底清查。乡政府、平河村委会、学校共同监管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加大了日常保洁力度。并对校园周边接送学生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加大了整治力度。

(五)、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四抓四带四促”活动。

为了提高村民城市意识和文明素质,实现全乡动员、共建共享的目标,从6月份开始,在乡范围内开展了“四抓四带四促”活动。

同时,深入开展文明村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评比活动,努力营造环境整洁、秩序安定、服务完善、活动丰富、管理规范的文明社区,文明街道。

经过一年的努力,乡创文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在县文明程度指数年度测评中的排位提升,完成了任务。但与全省文明城市标准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科学有效的创建长效机制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尚不健全;二是创建工作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创建成效不稳定,薄弱时段、薄弱环节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是对照《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一些硬性指标仍有差距;四是个别部门领导认识不到到位,重视不够,敷衍应付,工作不扎实;五是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相互支持,没有形成合力,布置的创文工作避重就轻,使得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六是一些单位、村和村民小组的宣传较少,工作薄弱,人员短缺,经费不足,村民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距离85%的要求还有距离;七是摩托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学校周边接送学生的车辆违规停放严重等。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协调争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我们将继续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对照《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任务,在巩固提高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狠抓薄弱环节,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村民文明素质养成、未成年人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新的一年里,推动创文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二

东岩乡位于飞云江上游,瑞安市的西部山区,属赵山渡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全乡辖18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2439户,8412人,乡域面积42.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1.24平方公里,水田面积919亩,山园面积1774亩,森林面积50663亩,森林覆盖率达80.1%。境内群山环绕,峰峦重叠,环境优美,主要溪流为祭门溪(飞云江支流又名玉泉溪)及其支流。从20xx年开始,我乡在市生态办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实施环境整治规划,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大力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xx年顺利通过温州市级生态乡验收,寨下村顺利通过温州市级生态村验收。从今年开始,我乡积极推进省级生态乡创建工作,石马村、金洋村创建温州市级生态村,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石马、金洋村已基本达到创建要求,全乡也基本上达到省级生态乡标准,现将该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乡党委、政府将创建生态乡和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相继成立了“三沿整治”、“千百工程”、“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生态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专门配备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把全乡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摆上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生态乡创建考核制度,将生态乡创建工作纳入乡、村干部和各单位目标考核内容,健全了全乡生态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形成了以“党委为核心、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依托、制度为保障”的创建格局。同时,沿溪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了1-2名垃圾清运人员,对村里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管理。特别是创建生态村的金洋、石马村,还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提出具体创建要求,进行明确分工,做到任务到人,措施到位。

我乡从20xx年开始创建生态乡,几年来,东岩人民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为保护赵山渡库区的水源,改善库区和全乡的生态环境,创建环境优美的生态乡、村,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不引进工业,不发展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业,不大量使用有毒有害农药等等。同时,乡政府也制订落实了有关生态创建及环境卫生整治的措施和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认真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认真实施了“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对该工作进行详细部署,率先在寨下、石马、金洋、斜山、东坑等五个村开展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固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河沟池塘污染整治,积极实施农村绿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绿化水平。计划明年该工作覆盖面达到10个村,20xx年覆盖面达到15个村。

2、集中整治,美化生态环境。从去年开始,我乡认真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开展“三沿整治”活动,拆除影响环境的违章建筑120平方米,拆除露天粪坑45口、猪舍15个,清运生活垃圾30吨。在生态建设方面,20xx年,寨下村投入资金35万元顺利通过了市级“千百工程”验收,全乡投入资金30万元,建造卫生公厕8座,安放排污管网3000米,建造沼气化粪池一座,寨下村通过温州市级生态村验收,三个村通过瑞安市级生态村验收,全乡达到温州市级生态乡标准;今年,全乡投入资金50万元,建造沼气厌氧池2座,件头洋居民区生活污水进行了复合滤床处理,安放排污管3500米,在村庄绿化方面,全乡共投入资金30万元,绿化面积达7000平方米。

3、强化基础,改善人居环境。为了改善全乡的居住环境,乡政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完成了岩头、金洋、石马、东坑4个村的2500米小流域治理工程,加固了防洪堤,提高沿溪各村抗洪防灾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投资1500多万元的梅树岭、驮庵、斜山、大徐、民族、梅山(水对坑)六条通村公路和岩头、斜山大桥已基本完成。同时,乡政府还十分重视卫生、教育、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给全乡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作出最大的努力。

4、推进生态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上,我们从现有的农业生态资源出发,继续发挥区域优势,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以金银花和番薯粉面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效益农业。进一步完善金银花合作社和番薯粉面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生产、销售、加工、信息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认真探索金银花和番薯的深加工技术,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我乡现有金银花基地300亩、番薯基地300亩、杨梅基地800亩、荸荠基地60亩、山茶基地150亩、红柿基地100亩,今年乡政府在进一步完善以上基地的基础上,再投入资金,发展金银花基地200亩、番薯基地200亩;三是积极尝试品种的更新。为了提高番薯的淀粉含量,提高出粉率,我们今年引进了“浙薯13号”番薯新品种,该品种很适合在山区种植,引进后对做大做强我乡的番薯粉面这篇文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富营养的食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我乡的环境条件已达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要求,因此,我们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的化肥、农药等方面的使用量,率先在金银花、番薯、荸荠、红柿等农产品上,实施绿色无公害生产程序,取得成效。

5、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水源涵养区植被的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行森林防火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动员群众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提倡移风易俗,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消防物资的储备,确保森林防火经费、物资储备、巡火扑救人员的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的林火监管、指挥预警系统。通过有效的工作,近几年我乡没有发生重大的森林火灾。

6、深入宣传,营造良好生态文化氛围,提高全乡人民生态环保意识。为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积极创建生态乡、村,乡政府利用多种宣传工具,认真开展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在市生态办的支持下,设立2个生态固定宣传牌,进一步提高了全乡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近几年来,为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转化生态优势和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我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生态乡规划为主线,深入开展生态乡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生态发展之路,实现“发展经济保生态,保护生态促发展”的双赢目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全面完成创建指标。

第一、制订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中长期计划,并认真予以实施;确保在20xx年前完成率达到83%(15个村);20xx年达到55%(10个村);20xx年达到28%(5个村)。

第二、根据瑞安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声环境达到各类功能区划要求,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均符合有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第三、公共设施完善程度达到创建要求。第四、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第五、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第六、建成区垃圾固废集中收集处置率达95%。第七、辖区内没有省、市重点工业污染源,基本上也没有其他工业污染源。第八、东岩乡属于瑞安市规模化畜禽禁养区,全乡无规模化畜禽养殖。第九、建成区河沟池塘污染整治率达100%。第十、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5平方米。

(二)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农业是我乡的主导产业,根据这个实际,发扬山区农民艰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稳定生产、农村良性发展、农民显著增收。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高度重视农业粮食生产工作,加强对提高粮食产量,加大对农业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落实,指导农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加大对农业粮食生产的资金、技术、政策优惠扶持力度,同时严格耕地保护政策,严禁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应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效益农业。三是鼓励专业合作,拓宽产品市场。以金银花合作社和番薯粉面合作社为依托,进行了金银花合作社的设备和技术更新,逐步完善合作社的各项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东岩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环境优美,漈门溪的“竹筏游”和东坑的古钉,远近闻名。根据这个有利条件,乡政府充分利用现有农业产业资源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漈门溪风景区的配套设施,逐步推出“游泳休闲”、“农家乐”和“生态观光农业”、“畲族文化观光游”等旅游项目,促使生态旅游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实现农村面貌转变的有效途径。

我乡在创建生态乡的过程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活垃圾处理难。全乡没有垃圾场,现有的生活垃圾在集中后,无法进行进一步处理。

2、污水处理难。全乡现仅有建成区范围内污水处理达到标准,其他各村的生活污水还是延续传统方式,没有进行集中处理。

3、村民素质还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传统观念和教育的影响,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还不是很高,乱倒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上还没有深入人心。

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我乡在今后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垃圾中转站,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各村成立清卫队伍,布设垃圾箱,做到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和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乡政府选址建一座垃圾中转站,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收集垃圾及时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全面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结合创建省级生态乡、石马和金垟村创建温州市级生态村的有利时机,全面拆除露天粪坑,再建卫生公厕5座。建成区范围再安放排污管网3000米,其他各村生活污水按“改良三格式”和“地埋一体化”设施进行处理,严禁污水直接排溪现象发生,争取再创建温州市级生态村3个。

3、巩固“三沿”整治取得的成果,继续实施“千百工程”。以乡政府为中心、道路两侧和建成区结合部的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继续加强“千百工程”的建设力度,全面清理赤膊屋、污染溪流和村内卫生死角;认真实施路面硬化和绿化工程,进行路面整修,保证道路全线畅通,在对现有绿化带进行整修的基础上,再建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加快推进金垟、杜垟、中心、大徐等沿溪村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加固防洪堤,确保全乡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石马、驮庵、金垟三村争取今年内通过市级千百工程验收。

总之,我乡在创建生态乡镇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乡政府和全乡人民还会继续加大此项工作的力度,为创建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生态乡再做努力!

2

页,当前第。

2

1

2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三

施“河长制”管理,同时确定施山泓和三八河作为河道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河道,实现了河道管理“河长制”全覆盖,截止到目前已经累计完成镇级河道整治15千米。对涉河污染源及河道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完成农药减量控害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杜绝因排污引发的河道发黑、发黄、发臭现象。

二是加强饮用水源日常管理。对三座水库及一级环境保护区进行日常巡查和不定期巡查,实行“禁钓”常态化管理。定期对水库库区及周边区域清理垃圾,严格禁止水库上游溪坑边养殖畜禽,关闭畜牧场3家,基本消除水库水质污染源头,同期水质明显改善。

三是加强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完成市政污水管网铺设5000米、污水纳管单位42家、核发排水许可证20家;新西村、太平闸村、筋竹村三个村全面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网铺设工作,淞浦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招投标。落实专人对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和已建成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对19座公厕进行改造,到目前已经有15座通过了验收,余下的四座已经建成,将在11月底验收。强化对新建小区和新建农民公寓生活污水处置力度,要求将生活污水治理列入“三同时”,单独编制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四

今年以来,在镇委、政府及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法治巴彦”创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现总结如下: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一是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得到增强。完善和建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法行政协调指导小组,“六五”普法领导小组等一系列创建工作组织。党委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权力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做到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秩序正当、高效便民,进一步完善执法公示制、告知制,政务公开实行制度化、规范化,依法行政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组织网络进一步得到健全。建立健全法治网络组织,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干到村(居)和企事业单位,指导负责分工蹲点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把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绩效考核进一步得到完善。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创建法治乡镇工作纳入四个文明建设考核内容之一,并做到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实行绩效考核。并制定了《创建“法治乡镇工作责任分解表》以及《法治乡镇建设工作年度计划》。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建设工作和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推进依法治镇的进程。

为加大对“法治乡镇”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镇营造舆论氛围,多举措进行宣传教育。一是动员部署。年初党委政府专门印发《乡镇法治宣传工作要点》和《年度普法工作重点》,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不同层面广泛宣传,宣传教育部门拟定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不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宣传。二是学法守法。党委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法治建设列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中心组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每年不少于三次,机关干部组织开展了普法知识测试。近年来,我们还举办了村(居)治保调解主任普法知识培训班,民营企业家普法讲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新劳动合同法》培训班,组织基层妇女主任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形式、多内容、多层面进行培训教育。三是营造氛围。为了使法治乡镇建设深入人心,在主要街道、路口、住宅小区悬挂横幅、定期不定期利用橱窗、专栏、黑板报刊登法治建设内容进行宣传。消费者协会开展“消法”进社区宣传活动,工商所进行“商标法”知识问答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以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为载体,建立党代表参政议政新机制。形成了以明确责权为重点,健全完善党代表活动例会制度;以发展为主题,落实党代表调研制度;以促进为目的,贯彻党代表视察制度;以强化考核为目标,全面实施二级评议制度;以上下联动为抓手,坚决执行征求意见和通报情况制度。工作中,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不断规范和正常党代表活动,保证党代表各项活动正常化、连续化和规范化,从而使党建工作推动了法治工作的进程。

二是以构建惩防体系为载体,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腐新机制。通过惩防体系建设,乡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以深化党务公开为载体,着力打造阳光政府。近年来,不断深化党务、政务公开的内涵,完善镇、村两级公开目录,坚持做到除正常目录公开外,镇村两级重大事项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实行动态,全过程公开。其他事项可依照群众意愿,实行依法申请公开。对村级财务实行网上公开,群众可在网上对村、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查询。通过这种做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镇党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已经逐步走上了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

我们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深入推进“法治乡镇”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党委印发了《xx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党政领导每年度开展一次述职述廉报告活动,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定期开展党务、政务、村务、居务、厂务、所务、院务、校务等公开工作。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了党委政府的操作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二是法治惠民工程不断拓展。法治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积极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认真解决农民在土地流转、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农民土地流转签订合同,对失地农民按政策规定及时测算生活补助、按年龄段发放生活补助费。三是依法行政职能不断增强。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司法所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法律援助,建立了法律援助服务站,接受服务对象咨询200多人次。开展专项治理,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违障建房清理等,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机关后勤是一项以资产管理为核心、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以维护政府职能活动正常运转为目标的重要工作,是机关的“大管家”。机关后勤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摊子大,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管理复杂,责任重大。随着今年区政府依法治区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局积极应对挑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抓好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法律宣传等工作。根据《xx区xxxx年依法治区工作任务责任表》文件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现将本年度依法治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我局加强宣传、学习,营造知法、用法、普法的氛围。把学法、用法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前提条件和硬性任务,长抓不懈,把法制的观念深入到每个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的心中,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首先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宣传声势,通过开展法制专栏、专题、讲座、征文、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开展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活动。其次注重宣传教育针对性,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利用法制宣传日“学习宣传宪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利用安全日对《安全法》进行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专家、领导为员工上课,集中、分散学习写心得体会等。第三,特别对一线保卫人员、电工等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再培训,组织电工学习《电力法规》、《安全用电管理》、《安全用电知识》等书籍,要求电力管理人员全部持《进网作业电工管理证》上岗;组织消防监控人员学习《国家安全消防法》和《新世纪消防知识》,使法律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第四,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宣法,职工人人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机关后勤的日常工作中、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让每个人都成为普法的义务宣传员,使依法管理的步伐大大加快。让每一位后勤工作人员都能遵法守法,在为基层、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把法律的意识、法律的观念带入到日常工作中。

我局制定和完善后勤管理,促进后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通过确立后勤部门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使其依照法律的授权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切实做到“有法才有位”。其次,要推动后勤工作法规的梳理和完善,应对现有的后勤法律法规进行清理、整理和汇编,改变规定混乱、条款不严、相互抵触的'状况,确保适用法律法规的正确性,使后勤保障行为“有理有据”。最后,要推动监督后勤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使机关事务工作处于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中,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的实施。例如:要把所学的法律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当中,要让全体员工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制度建设,不断适应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行业法律制度,及时制订、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服务上的规章制度,保证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转。各项规范的机关事务管理,使各个部位的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服务质量得到同步的提高。

我局勇于开拓,推动机关后勤大发展。而要“服务”好,就得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要勇于探索、勇于改革,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一切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只有拥有了法律这把“尚方宝剑”,我们才可以大胆革新,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也才便于向前推进。目前,邓小平法制理论、依法治国理论、中国宪法制度、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商事及经济法制度等都为机关后勤工作法制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我们要首先把这些已有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法规学好用好,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融入到后勤实践中,然后再不断地加以充实、细化,从而打开思路,建立更加有效的后勤服务机制,为干部职工创造更好的后勤保障条件。

近年来,xx工商所按照省监察厅、省的政府法制办《关于规范基层执法工作意见》和《全省工商系统规范基层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贯彻和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提高工商行政履职能力为主线,在干部队伍中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全面完善业务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推动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工商建设,进一步推进工商所转型升级,促职能到位。在法治工商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始终将法治工商建设列入全年工作重点目标,成立以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指导法治工商建设工作,制定详实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工作步骤、考核方案,将该工作列入各队、室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强化执法理念,促依法行政。将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廉洁高效始终贯穿于行政执法工作之中,所长带头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落实民主集中制。将加强干部队伍执法理念作为每周例会必不可少的课题,通过努力,达到了团队协作精神强,爱岗敬业风气正,忠于职守观念牢。全体干部职工行为规范,举止文明,所容所貌焕然一新。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制度和执法监督制度。整合执法力量,坚持“ 一个窗口许可,一张网格监管、一支队伍办案、一条热线维权”,内设机构责权明晰,监管机制健全,执法力量充实。制定执法评议方案,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个执法岗位责任,定期开展执法评议考核及执法人员向管理和服务对述职述廉活动。彻底杜绝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现象。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当地政府评为 “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1年还被xx县委评为“五个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强化干部职工学法意识,增强执法技能。结合六五普法、一月一法一考活动,制定干部年度学法计划,确定学法重点。依托《浠水工商》、《法制大讲堂》等媒体及网络教育平台,结合实际,开展“一案一析一评”,以案学法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学法的积极性,使干部职工的学习氛围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良好态势。全所干部执法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行政处罚从过去的无照经营、过期食品案件拓展到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两虚一逃等领域。今年元至六月份共办理各类违法违章案件38起,受理消费者申、投诉案件5起,执收罚没款17万余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有效地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实现了辖区内无区域性制假售假、无销售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现象、无黑网吧、传销等违法经营活动;实现了多年无行政复议、诉讼撤销或改处,无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

强化服务意识,促发展高效。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增量提质行动”,严格执行“市场主体登记零收费”规定,设立登记绿色窗口,开展形式多样的行政指导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行政指导的指导思想原则、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指导保障制度。通过建立《行政指导工作规程》、《行政指导流程》、《重大指导项目审议制》、《行政指导评估制度》、《行政指导监督制度》等科学的行政指导保障制度,确保实施行政指导工作的合法有效。选准突破口,点面结合全线铺开。根据辖区实际,以实施商标战略,积极引导各类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指导辖区重点企业规范行为,做大做强等为行政指导重点项目,制订重点行政指导项目实施方案,列出指导工作时间表,抓好项目落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同时把行政指导工作全面导入到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中去,作为各片(网格)日常巡查监管的一项基本工作职责,与落实片(网格)责任制结合在一起纳入绩效考评范围。截止目前,全所共开展各类行政指导1500人次,行政辅导850人次,行政提示390人次,行政规劝50人次,行政建议180人次,指导企业网上年检80次。截止6月份共实现市场主体增量281户,有效地运用职能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多次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肯定。多次被当地政府评为“优质服务单位”。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五

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对照创建国家生态县22项建设指标,要巩固达标项,补齐短板项,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完善创建工作资料。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盯紧既定目标,紧抓责任落实,如期完成创建国家生态县的目标,为青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今年来,市环保局软环境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确立“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建设“行为规范、有诺必践、运转高效、公正廉洁”的服务型机关,始终把软环境建设作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及开放型经济的生命线来抓,在加强对企业、群众的服务,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促进了全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快速发展。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六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平安xx”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去年省委提出建设“平安山东”以后,我县坚持早部署、早安排,于xx月27日召开了平安创建动员大会,提出了“建立十项机制,创建平安xx”的工作任务。今年2月份全市平安创建工作动员会议以后,我县又及时制定下发了《20xx年度创建“平安xx”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五个方面十五项重点工作,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3月份,召开了全县平安创建工作落实会议,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县委的'部署,都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平安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创建办公室,做到了人员、场所、设施、经费四落实。县财政将稳定经费列入预算,今年以来用于平安创建活动的经费达30余万元,拨出专款100万元用于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拨80万元公安工作经费县直各部门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各乡镇用于创建活动的资金达300多万元。制定了《20xx年度全县平安创建活动检查考核办法》,对平安创建工作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年考核。在工作中,先后召开3次现场会,分别总结推广了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治安防范和矛盾纠纷调处等先进经验,促进了平安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县乡两级都制定了宣传方案,成立了专门班子,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渠道,广造舆论声势,共组织集中宣传活动5次,出动宣传车600余台次,发放宣传材料30余万份,发放知识竞赛试题2万多份。创办了《平安创建简报》,现已编发90期,多期被市创建办采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了平安创建宣传专栏,对全县的平安创建活动进行动态和纵深报道。县创建办在城区显要位置、各主要出口以及与外盛外县交界处设置高标准大型宣传牌9块,各乡镇分别在辖区主要街道、路口、交界处设置固定宣传牌300余块,全县所有村居全部建立了宣传一条街,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一是组织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扫黑除恶”、“打霸治痞”等专项活动,加大了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1—11月份,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上升幅度同比下降189%,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017%。

二是组织开展了全县烟草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共查处各类涉烟案件1783起,摧毁制假贩私窝点62个,查获各种违法卷烟1728件,总值280余万元,刑拘犯罪嫌疑人6名,批捕4人。

三是严厉打击邪教组织犯罪,对现有邪教组织人员全部落实了教育、转化和监管措施,依法取缔了各类非法宗教组织和邪教组织。

四是切实加强对治安混乱区域的综合整治。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抽调178名干部,组成38个工作组入村驻点,对全县38处治安混乱区域和村居进行了集中整治,特别是列入市百村综合整治的8个村和2处区域,加大整治力度,治安落后面貌全部得到好转,群众的满意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1、加强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了“一个平台、六大系统、五大网络”的治安防控体系,从整体上提高了城区社会治安综合防范能力。

“一个平台”:

就是对110报警服务台进行改造升级,组建县公安局报警服务中心,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

“六大系统”:

一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设立了闭路电视指挥监控总控室,在城区主要路口、重点路段、要害部位全部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县直主要单位都设置了电视探头,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二是gps卫星定位系统。在巡逻车辆、出警车辆和运钞车上安装卫星定位设备,实施跟踪定位。

三是警用通讯系统。在巡逻车辆、出警车辆上安装车载对讲设备,为民警配备对讲机,建立即时通讯联络系统。

四是金融报警服务系统。在各金融储蓄网点安装报警器,与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联网,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五是电子警察报警求助系统。在城区繁华路段安装电子警察,方便群众报警,有效打击犯罪。

六是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将人口、车辆、犯罪情报、矛盾调处信息录入微机,实行电子管理。

“五大网络”:

一是街面巡逻防控网络。将城区划分为三大巡逻区,巡警大队承担城区主干道巡逻处警任务,派出所民警与保安队员负责责任区域的巡逻,村街、小区群防群治力量负责村街和小区的巡逻任务。为保障巡逻力量,从退伍士兵中新招聘了100名治安巡逻队员,由巡警大队统一管理,加大对城区的治安巡逻力度。

二是城区堵控网络。在城区四个出口建立了四个集堵截点、巡逻站、治安岗亭于一体的综合警务工作站,配备了交通通讯工具和执勤器械,开展全方位、全时空、交叉型的综合巡逻。

三是内部单位防范网络。机关、企事业单位按干部职工总数的3%配备治安保卫人员,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全面落实了物防、技防措施。

四是居民小区综合防范网络。在各集中居民小区,全部建立了治安保卫组织,成立保安服务队,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值班和巡逻看护。

五是市场内部防范网络。各市场在辖区派出所的指导下,成立保安服务队,抓好值班、站岗、巡逻,维护了市场秩序。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由于我镇没有可能形成危害的企业污染,也没有上规模的畜禽养殖,生态环境建设的精力主要转移到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环境建设上。

一是注重水功能区环境保护,加强石门水库上游水源的整治,完成2个养殖场的搬迁及水库上游庙峙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饮用水的质量保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二是全力以赴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做好集镇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完成建成区污水处理站和部分管网建设。加强溪流整治,改善水土环境,完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规模较大村和污水产生量大村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三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为xx山青水绿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我镇现有省级生态公益林5.9万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9767亩,并已全部按要求建成。

四是认真实施县政府提出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制定了xx镇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到目前我镇已完成xx等15个行政村的村庄整治。

五是深入开展双整治活动,努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通过治理,青山白化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治理率近70%,生态墓区建制村总覆盖率98%。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态公墓的不断推广,青山白化将逐渐成为历史。

六是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置管理,督促医疗废物回收,处置率达100%。

七是加强垃圾堆埋场建设,除库区外全镇已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90%并落实了专职保洁员12名。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八

为确保实现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目标,我们扎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2012年上半年,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县卫生乡镇标准》、《2012年县创建县级卫生乡镇工作方案》和《县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研究下发了《乡创建县级卫生乡镇工作方案》、《乡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垃圾处理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制定了《乡创建卫生xx镇管理实施办法》和《乡2012年创卫工作计划》为确保实现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目标,我们扎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乡党委、政府把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来抓,先后2次召开了由各村书记、主任、村小组长、乡直单位负责人、院内干部参加的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来抓创卫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专项研究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方案,以及健康教育计划、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和除“四害”计划,下发创卫目标责任状,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创建工作调度会,总结工作,部署任务。

三、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为使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明确全乡由乡长负总责,各村由主任和乡挂点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并实行划片、划段、包干负责制。将乡xx镇划分三个责任片区,由班子成员带队负责本片区的创卫工作,重点抓好门前三包、整治“八乱”现象。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创卫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并由乡创卫办进行督促落实,确保创建目标实现,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实行责任包干,落实工作目标。

四、督查通报、综合整治环境。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实行不定期督查和评比通报制度,每半月组织各片区和各村进行卫生交叉督查,每月组织一次卫生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下达创卫整改通知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时间和要求。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改善xx镇和农村沿线卫生环境。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整治脏、乱、差现象,广大干群全面清理卫生死角,据统计全乡共清除猪牛粪21处,清除垃圾点30处,乱堆乱放52处,整治污水沟9处,拆除乱搭乱建13处。清除xx镇杂草4处,规范xx镇秩序,增设交通标志,摩托车、自行车头尾一致停放。规范经营秩序,农贸市场内合理划行归市,改善乱摆乱放、场外经营和超店经营现象,同时加强市场垃圾清运和卫生保洁,加强餐饮业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的综合整治。

六、开展爱卫运动,提高健康水平。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爱卫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农村改水改厕、除“四害”、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每季更换宣传内容。春、秋季各组织一次大规模除“四害”活动,对蚊、蝇采取消灭孳生地的综合防治措施。注重环境保护,年内本乡范围内没有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加强公共卫生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管理。经营单位做到“两证”齐全,配备良好的卫生设施和消毒设施,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确保医院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经过半年来的工作努力,x镇面貌和“农村环境卫生有所改变,但距离上级组织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下半年年我们要继续努力工作,积极探索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各项工作责任,确保xx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十九

一是领导重视。县创建领导小组分别于4月、6月、8月多次召开生态县创建工作推进会,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出席,亲自督查,统一安排部署创建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县创建办每月调度,县政府督办室跟踪督办。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青阳生态县建设规划》经过多次征求县直相关部门。

意见。

后,召开专家论证会通过论证,并按程序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式颁布实施,为青阳生态县创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发展方向。

三是在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或定期更新了以下信息:国家生态县建设规划、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国家生态县创建年度工作计划、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动态。

四是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申报工作扎实推进。各乡镇迅速行动,设立环保机构,确定办公人员,落实创建工作。修编、完善《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政府批准实施。积极申报各级生态乡镇,认真对照《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等国家级、省级创建标准规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选择创建基础较好的乡镇、村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今年,我县又有5个乡镇2个村获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命名。共有7个乡镇申报国家生态乡镇。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二十

13个建设指标和5项基本条件均已达到省级考核指标的考核要求,使全镇整体生态环境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城乡环境质量得到善改。

针对省级生态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力度,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3、环保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在环境保护基础建设方面,以创建省级生态镇为契机,同时采取多元化投资渠道市场化运作,实施溪道整治、道路建设、生态示范农业基地建设,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工程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增强环境污染防治能力。

4、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加强。

制度。

化迈进。

5、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增强。

在创建生态镇村过程中,着力解决环保热点难点问题,以生。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建设“美丽龙山”和“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以创建省级卫生镇和省级森林城镇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推进力度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生态建设工作得到稳步推进。现将我镇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二十一

近年来,农行福建xx支行树立"合规经营、安全出效益"的理念,始终把创建"平安银行"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坚持一手抓业务经营,一手抓平安建设,做到部署工作不缺,检查工作不少,考核奖惩不漏,总结评比不忘,实现连续15年安全保卫、案件防范双平安,有效推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至20xx年6月16日,全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2.18亿元,比年初增加1.9亿元,同比增加2.55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比年初增加1.8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4.7%;清收不良资产366万元,其中自4月1日挂牌招标清收以来共清收自然人不良贷款110万元,清收20xx年以来新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100万元。

几年来,我行牢固树立"无危为安、无损为全"的"大保卫"、"大安全"新理念,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一是把安保工作列入行长议事的重要日程,与业务经营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评比、同奖惩,把安保工作纳入单位负责人的任期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二是安全防范机构到位。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主管部门负责人、经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保工作领导小组、"节日安全工作应急小分队"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营业网点相应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治保小组"。三是层层签订安全保卫责任状。

即每年行长与分管行长、保卫部门、营业网点签订,保卫部门与经警人员(含运钞车驾驶员)签订,营业网点与单位员工签订,真正体现"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到岗、谁尽职"的岗位责任制。四是坚持每会必讲、每月必检的安全工作制度,规定行领导每月必检查安全工作,网点主任每月检查不少于4次,保卫部门每月检查1次,每季自律监管1次,检查面达100%,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行长具体抓,各个部门配合抓,一线员工自觉抓的安全保卫工作格局。

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的执行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我行坚持用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以制度堵住各环节的漏洞,以制度增强员工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是整章建制。先后完善和制定出台了《**支行创建平安单位实施方案》,《**支行年度安全保卫工作要点》,《运钞车使用管理规定》、《守护值班管理规定》、《营业室安全管理制度》、《防暴枪管理制度》、《经济民警、保安人员管理制度》、《预防暴力犯罪处置预案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安全保卫工作的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让规章制度在员工心中扎根。

二是细抓检查。把好一线临柜人员自查、职能部门自律检查、监督部门的再监督检查三道关口,一手抓执行,一手抓监督,突出"五个结合":即支行检查与网点自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电话查岗)相结合,检查问题与总结经验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三是加重处罚。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一律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进行整改。对违规违章行为者初次按规定进行处罚,同一年内重犯加倍处罚,连续违规三次以上予以下岗待聘。严格照章处罚,绝不搞下不为例。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对银行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从抓安全设施建设入手,坚持标准,合理规划,本着高起点、安全实用的原则组织实施。多年来,在费用紧张的情况下,该行舍得花小钱买平安,先后改造金库12个、值班室卫生间12个、柜台12个,安装闭路监控12套,安装防弹玻璃135平方米,并加大防火及防盗抢等安全防范建设投入力度。

目前,12个营业网点安全防范设施全部按公安机关的防护设施要求改造,各种防护器材配置到位。其中柜台防弹玻璃改造率100%、柜台双道防护门改造率100%、闭路监控安装率100%,防盗报警器安装率100%,有效防范案件的发生。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二十二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为充分发挥红星社区职能作用,提升全局的平安创建水平,进一步推动平安单位建设的深入开展,为红星社区辖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系统内部“发案少,秩序好,系统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加强治安防范为重点,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努力建设平安和谐单位,为“平安单位”建设做出贡献。

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完善平安创建的各种长效工作机制,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社区内居民无违法犯罪行为,无刑事、治安案件、无越级或重大群体性的事件、无火灾、安全责任事故或重大矛盾纠纷、无参与法或迷信活动等案事件发生。在年度内达到平安单位标准。

(一)强化治安防范

要进一步强化治安防范意识,健全内保组织、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奖惩措施,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认真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积极组织开展治安防范活动,全面提升社区治安综合防控能力。强化社区内部值班备勤,切实落实门岗值班、夜间巡逻工作制度,24小时保证信息畅通,做到防范责任落实、防范措施到位、防范效果明显。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安全教育及消防管理,加大对安全生产违规行为的查禁力度,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治安防范和其它安全防范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限期整改。

(二)排查调处矛盾纠纷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社区一把手挂帅,主抓副职为副组长的小组协调,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把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的事件的矛盾纠纷作为排查调处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三)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认真贯彻《“五五”普法教育规划》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订法制教育计划,加强社区居民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和反警示教育,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水平,努力营造人人讲究社会公德、带头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营造平安单位创建氛围

要做好平安创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和阵地,并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社区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单位”活动的重大部署,使社区居民清楚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并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创建“平安单位”活动。大力宣传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及时总结平安单位创建先进经验,为平安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积极服务平安单位建设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在创建平安系统的同时,充分调动全社区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发挥职能作用,在社区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宣传、专项治理等集中行动,充分发挥社区在创建活动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为打造“平安单位”做出贡献。

(六)加强对平安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平安创建活动纳入社区总体工作规划,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形成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其它领导配合,综治办组织实施、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齐抓共建工作格局。把社区工作者参与“平安单位”建设的成效作为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加强日常工作的督促和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社区领导对平安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社区工作者每半年对落实平安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并向社区领导报告自查情况,社区领导进行随机抽查。因社区工作者不重视,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责任追究,给予警告处分。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深化安全责任,以良好工作成绩,确保“平安单位”的创建达标,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篇二十三

上半年,我乡综治办在县委政法委、乡党委、乡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发挥综治办在"建设平安王集"活动中的职能作用,各部门齐抓共管,紧紧围绕全县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保稳定、创安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基层创建工作,确保"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乡党委政府建立了维稳领导小组和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对排查出的重点信访隐患,层层包干、责任到人,乡村两级调解机构运作规范,矛盾纠纷化解得力,至6月中旬,我乡矛盾调处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38起,无一人越级上访及集访。同时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我乡按规定配齐了专职巡防队员共20名,其中16个行政村16名,乡派出所4名,加上80%以上群众参防率,上上下下呈现一派平安祥和的治安环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到应有的加强,形成了人防、物防、科技防一步到位,治安案件发30起,处理率达100%,其中刑事拘留3人,行政处罚14人,比去年同期下降13%。

年初,我乡党委书记重新调整了乡综治分管领导,充实了新生力量,健全综治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并且亲自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了领导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定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示制度、一票否决制度。

在乡政府用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乡党委政府专门腾出三间70平方米作为综治办办公用房,并配齐了硬件设备。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新添了秦湖、许寨两个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阵地建设,在平安创建工作中,乡党委政府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只要是创建所需要的资金,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宣传经费无不确保到位,千方百计地保障政法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了界集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乡综治工作井然有序,各行政村基础工作扎实到位,治安秩序防范到位,民事调解有力,村风民风良好,平安学校、平安单位、平安企业的创建前景良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5757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