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读后感(专业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1:14:08
水调歌头读后感(专业18篇)
时间:2023-11-12 01:14:08     小编:曼珠

读后感使我们在阅读中更深入地思考,挖掘和理解书中的价值所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提炼核心观点,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下面是一些读者分享的读后感,他们通过文字表达了对作品的思考和评价。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围、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教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人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围、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教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月宫呢?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乘:驾。归去:这里是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造成的楼宇,这是想像中的仙宫。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胜,能承担,经得起。“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玩弄,欣赏。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何似在人间”,这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朱:朱红,正红色。阁:我国旧时一种楼房,可供游人休息、远眺、供佛、藏书之用。绮户:雕花的窗户。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阕“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 不应:这里是不应该的意思。何事:为什么。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自解自叹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四

月假在家,在妈妈的引导下,我翻看了《宋词三百首》。

刚读了一首之后,就觉得很吃力,因为宋词的内容艰涩,篇幅也很长。这时,妈妈告诉我,宋词在我国隋唐时期出现,宋朝时达到顶峰,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妈妈不仅给我讲解了书中的诗句,还补充了很多的背景资料,那些难懂的诗句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我仿佛穿越到了宋朝,走进了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在书里,我见到了那些璀璨如星辰的伟大诗人们:,辛弃疾、晏殊、欧阳修、李清照、王安石……眼中最亮的那颗就是苏轼,我爱苏轼,更爱他的《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里共婵娟!”苏轼当年被贬,和弟弟苏辙六年没有相见,在中秋的晚上,他举着酒杯,望着明月,怀着对弟弟深深的思念,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词。虽然心中满是对亲人的牵挂,却不能相见,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相信那时的苏轼借一轮明月,把所有的泪和所有的思念都倾注在了词里,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之为之动容。

或许我还不能真正明白苏轼复杂的内心,但一想到即将离开父母去读书,我的心里也是万般滋味。如果爸爸不在身边,谁陪我骑自行车?如果妈妈不在身边,谁在睡前给我讲故事?如果奶奶不在身边,谁会端着我最喜欢的烤鸡腿问我馋不馋……我不要离开父母,不愿像苏轼那样只能借月亮来表现我的思念。

妈妈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她在我耳边轻轻地吟诵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既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以来就如此,那又何必为分离而伤心呢?只要大家都平安快乐,即使不居住在一个屋子里,我们也共赏着一轮明月,这难道不是一种相聚吗?再说了,我们可比宋人幸福多了,电话、网络都能一解亲人朋友们的思念之情,真正做到“海上升明月,天涯若比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对我们的期盼,也是我对天下人的祝福。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五

在那个中秋的夜晚,苏轼望着高空中圆圆的明月,不禁思念起了他那七年未见面的弟弟苏辙。他寄情于词,写下了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水调歌头》。

人生的离别在古人的眼里是如此的沉重,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交通、网络都不发达,一旦分别,都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再见面。也正因为如此,那份思念远方亲人、朋友的情感才那么强烈,那么感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是第一段,描写中秋夜,作者和朋友们饮酒时的情景。这是醉酒后的表现,对着明亮的月光,胡思乱想,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但他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长时间沉思之后,借着酒兴,摆脱郁闷后的一种情感的抒发。现在,作者终于从郁闷中解脱出来了。解脱之后,他有什么想对大家说呢?继续往下读吧!

下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然而,细想一下,人生总是坎坷不平,有悲伤,有离别,有相聚。月亮也是圆缺不定,有阴暗,有晴朗,有圆满,有亏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啊!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忧愁了。因此,在这里祝愿大家健康长寿!虽然亲人朋友远隔千里,但不妨碍我们同时对着月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着美丽的月色吧!

就是这么一个乐观的苏轼,让同样面对离别的悲伤的人们,听了这首词也能从悲伤中走出来,开心面对每一天。

有一首流行歌曲《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就是引用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每当妈妈想念千里之外的外婆时,我就会给她播放这首歌,然后我们就一起哼唱着这首歌。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六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七

今天,我读了宋代词人苏轼题写的《水调歌头》,读后我的心情复杂,犹如心乱如麻一般,百感交集。因为在这首词中,作者的寓意太深奥了,表面看去,好像只是在说希望离别的人能够平安健康,但是再细细琢磨这首词的内容,你就会感到思绪万千,对亲人挚友的思念之情顿时涌上心头。

这首词的上部分写词人中秋赏月,下部分写词人望着明月思念亲人,蕴含了词人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

当我读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我体会到词人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感到有些厌倦,所以他渴望飞往一个更美丽的月宫,但是他却经受不住这种寒冷。

当我读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时,我体会到词人似乎认为与其飞往寒冷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清影随人。

当我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体会到即使两人远隔千里,只要两心相照,对明月的爱也可以把彼此分离的人融合在一起。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因此,只要相隔千里的两个人两心相照,也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虽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同时吸引着词人。但是在相比之下,词人终究还是亲手抹去了那虚无缥缈的幻境,从浮想联翩中回过头来,觉得还是有亲人挚友的人间更温暖亲切。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八

这也许是一种抱怨吧。明亮的月亮什么时候才会有呢?这也许是上天注定的,也许现在没有明亮的月光指路,但我们心中必须有必胜的信心,黑暗只是暂时的,而光明是无止境的!

二,我欲乘风归去。

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赋予了自己沉重的压力,在压力中幻想倒可以解脱,我向往美丽的月球,不用在书本中深钻细研,眼里只有美丽的风景,只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小天堂。

三,何似在人间。

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是不变的真理。俗话说,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挫折,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了很多,同样也失去了很多,其实我们并不必在意,不必烦恼,应该为自己的日益充实而高兴。

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多么富有哲理意味啊。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光,这是作者乐观情感的抒发,也隐隐包含着对弟弟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

此刻,我不再幻想,我要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立下无数的旗帜,我不会退缩,更不会放弃,我要笑着面对路中的挫折。即使我有一天离开了我的家乡,我的心会永远牵挂着故乡的土地,有朝一日,定会重返!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九

春天的江南多雨,天气时好时坏的,更别提晚上那变幻多测的脸色。太阳高声喧嚣自己的存在,空气中弥漫着些许夏天的气息。即便到了晚上,春夜的晚风仍是带着和煦。夜色降临,只剩下远处的云端还做着垂死挣扎。“砰——”谁家的喜宴燃尽烟花,一片一片盛放,一丝一丝消亡,艳丽整个夜空。天上,夜幕,繁星,烟火,却独独少了明月。缥缈的云层间亦是没有它的身影,是寂静的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起手中的诗词,只可惜今晚连月亮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没有苏轼的酒兴作伴。手臂感到丝丝凉意,还是春夜,不是夏晚。

噩耗是在去年十月传来的,外婆在电话那一头哽咽地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外公查出病来,是老年痴呆。妈妈震了下,立马定了机票,同爸爸一起飞去了云南。我的心也跟着一起着急。据说,外婆哭了很久,妈妈也安慰了很久。寒假里,我跟着妈妈一起去看望了外婆。同样的白发,佝偻的身躯,满布皱纹的面颊,却呈现出同那个暑假不一样的年华。她就只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头转过来微微看了我们,带着稍稍喜悦地说:“你们来了,快过来坐下吧,陪我这老婆子聊聊天。”语气中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沧桑,手脚也不复往常的利索。那天晚上,她和妈妈聊了很久,自己的苦,自己的念,一句一句讲给妈妈听。将近天明,而那满天的繁星照亮了外婆的心。

妈妈还在和外婆通话,默默读完手中的《水调歌头》,早就耳熟能详的“高处不胜寒”,被世人传诵。我却独爱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没有前者的大志,却是诗人的思念和祝愿。那天的晚上,花桥月圆,他独自一人举杯望向明月,苦想着这月圆下的相别之时。

人有着悲欢离合,月有着阴晴圆缺,在这相思之晚,却没有这婵娟相伴,不知道外婆那边能否看见那皎月?我知道,妈妈繁忙的工作牵连着回家的时间,云南距离杭州又那么遥远,她能够时常打个电话去问候,对外婆来说也是足够了。

抬头望夜,嵌着几颗残留的星星,“外婆怎么样?”妈妈说,还算硬朗,也不用那么担心她身体。说着,她摸了我的头。那一瞬间,我觉得只是这样简单的生活也不错。一首《水调歌头》寄托了苏轼对胞弟的思念,不知那月下阿弟是否一样?我想:于事,对人都一样。亲人的思念还在,联系也还在,不论身处何地,至少不会孤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又读了一遍。外婆,愿千里之外的你也能如此想。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

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只有。他写的诗、词、散文达到了北宋时期的最高水平,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卓着的大家。苏轼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在书法、绘画方面也负有盛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的中秋词,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整5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诗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从题中是我:廉怀子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作者对苏澈(即作者的弟弟,字子由)的思念。

苏轼是在熙宁九年的中秋节上写的这首词。文章透露了作者的悲伤之情。

这首词也有经过许多艺人的演唱,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当红女演员杨幂演唱的,那种感觉就是把词唱得淋漓尽致!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一

满目的星斗有你的身影,我嫉妒你的豁达。千年之前,你曾望月质疑:“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满脸的清澈,清澈的令人心碎。因为你的才华横溢,因为你真正的君子的作风遭到所谓“文人骚客”的排挤,你与亲人分隔两地。那又如何?你依旧如白莲一般清幽,世间的污浊只衬得你更加的幽香。你望月表达着你的豁达,衣带微散,你随影而舞。而我却看到了那张微笑面具下的悲哀,无奈,讨厌这恶俗的世界。

“月啊!我仰望着你,你给我双倍的光芒,为什么你离我这样的远?为什么只给我着清凉的光?你难道也嫌弃我子瞻浑臭的凡胎么?”

不!你是清澈的!白莲是你的化身。你并非圣人又怎会没有喜怒哀乐?你的心中也有着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高高挂为的是令全天下的思乡之人的怀念得到寄托。所以我月儿将你的祝福给你的弟弟。

你的豁达,你的乐观透过诗词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嫉妒你的豁达,因为我同样仰慕你。从你的词中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的豁达你的郁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安抚了千年以来多少游子的心?在仰望你的人中,我只是其中一个,真正体验过才知道,所以你的思念我懂了。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二

今天一大早,我刚起床,爸爸妈妈就教我背了一首词,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爸爸告诉我,这首词描写的是诗人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想念起家人,盼望和家人一起团聚的心情。但是,我还不是特别明白这首词的意义。中午我们回姥姥家吃饭的时候,我和妈妈还有姨,给在上海上大学的哥哥打了电话,问候他节日快乐,告诉他,我们大家都很想念他。在奶奶家,我又和叔叔、婶婶谈起这首词时,才发现他们都知道,婶婶甚至还能把它背下来呢!我这才知道这首词原来那么有名!通过八月十五的团圆饭,我明白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想表达的愿望,就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能和亲人团聚。

我也有一个愿望:能一个也不少的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因为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是那么的亲切和温暖。

祝愿大家中秋快乐、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三

不知道大家对诗词的感觉是什么,但是想到我的'感觉,莫名的感觉自己有点肤浅。因为我是否喜爱一首诗词,首先会看着首诗词给我的第一印象。

这首《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我在高中时做语文诗词题碰到的。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词,第一印象就是:哇!每一句都好优美。当我读第二遍时,我便被这首词的描写所吸引。这首词描写景色之美,在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的山水画卷:在一片落日余晖之中,苏轼卷起绣帘眺望,快哉亭下,水天相接,碧空如洗。苏轼望着亭外的美景浮想联翩,回忆平堂山的江南烟雨,杳杳孤鸿。再次眺望,水面千顷,十分明净。如翠山峦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有一位白头渔翁驾着小舟掀舞,出没于风涛之间。虚实结合、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展现了一幅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

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苏轼在全词酣畅淋漓的表现出了旷达豪迈。“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你个宋玉,着实可笑。你不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硬要说什么风有雌雄。之后又发出感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四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起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深深的写着他的怀念,想着家人、皇帝的忧愁,通通映衬在这首诗上,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更是显得凄凉啊!回忆着以前家人一起团聚的日子,现在在这里孤零零的一人,也只能在中秋,跟家人同时看着那颗又圆又皎洁的月亮。但虽然同时看着月亮,却相隔两岸,不免感到惆怅。

中秋节,农历十五日。中秋节就像过年一样,家人团结在一起,一起在那又圆又大的月亮下,一起烤肉、吃柚子,还一起欣赏月亮。而看到那皎洁得月亮,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月亮种种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玉兔捣药等传说,我们不妨停下脚步,仰望月亮,说不定可以看到吴刚努力的砍伐着树木,玉兔“咚咚咚”的捣着药呢!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的读后感。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围、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教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读后感《水调歌头的读后感》。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人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六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诵着这朗朗上口的《水调歌头》,我的心里不禁有许多感想。

《水调歌头》出自大才子苏轼之手,以表达苏轼在中秋节时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古人评论这首词,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著《词洁》)”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优美的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这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这篇词无句不在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篇用圆月衬托别情。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

“苏轼一生并未隐退”,“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门漠的感觉,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隐退’、‘归田’、‘遁世’要跟深刻更沉重”(《美的历程》)。这些论断,对理解《水调歌头》这首词的本身,是很有启示作用的。

“苏轼诗文中的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实质上都是‘入世’思想的一种反拨形式,本篇就是这样。”

最后,让我们再次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读后感篇十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没有苏轼把酒问青天的豪爽,我也没有苏轼对月宫的丰富想象,但每当我走在大学校园里,抬头望到天上的明月时,明月就像有意似的,总让我回想起故乡的点点滴滴!

我的故乡在南方,有一条宽阔而且美丽的河流过故乡。故乡的人都管她叫母亲河。故乡的人在河的岸边修建了许多供人们休憩乘凉的小广场。

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学校就在河边。在高考复习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在天气好的夜晚,在晚修结束后,一个人来到小广场,静静的望着空中的月亮出神。

月亮仿佛就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她能让我心情平静,她能把我身上的压力陡然卸去,她能还我一个愉快的心情。她不会生气,她更不会发怒,她只会带着她甜美的微笑默默的注视着你!这时你仿佛觉得这月亮似乎是为了你而变得愈加的明亮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7406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