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一
《长城》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整个单元有开篇的作用,而且其中还连带着单元的习作,所以,它的地位不言而喻。
开篇,我让孩子们分享了提前准备的长城的资料,拓展了一些关于长城的知识,接下来出示了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眼中的长城。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不吝赞美之词。我顺势提出,作者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课文朗读视频,找一找。学生找的又快又准,直接找到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接着,我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情况,通过叫小老师领读词语,和强调易错字,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进而,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感受这世界奇迹—长城,并叫人单独朗读,再同学单独朗读的时候让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都讲了什么内容。
我点拨指导朗读,引导他们用一个词概括出每段的内容,效果很好。每一次我都回到中心“奇迹”。
最后,我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本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是怎样的?他们都能发现并准确的说出。
不过,本节课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特总结如下,有待改正:
一、没有大胆地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或朗读。
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准确,评价语单一。
三、不善于引导孩子朝着我想要的方向走,这一点需要多多学习。
四、教学设计简单、常规,没有亮点,第一次单独授课语文,还不敢大胆突破创新。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二
为了上好《长城》一课我精心的准备了课件。详细地书写了教案,但是教案与课件并没有向我预想的那么好!
上课前,我首先从网上下载了大量资料,再重新进行整理做成了精美的课件。
当大屏幕上出现长城雄伟的身影时同学们一个个发出:“哇,哇!”的惊叹声。说实话我的课件的确漂亮,不光展示了长城春夏秋冬的美丽图片还将长城的过去和现在面貌进行了对比。加上视频录像的动态效果,学生当然喜欢。兴趣很高,情绪高涨。
但是我觉得有好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只沉浸在精美的课件中根本顾不上认真思考问题。在讲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学生们大多运用书上的句子回答了,有的甚至心不在焉。我都有点失望了。
可是有一个同学的发现将这节课带向了高潮,他说:“老师我还发现长城不但高大坚固而且设计合理。”“噢?何以见得?”我追问道。
你看每隔300米就一个城台,很合理。为什么?可以传递消息,远了看不见。”
“还有节省了材料,人力。近了没必要。”
“还有即使敌人占了一个城台也不会很快占领另一个,还可以反攻。”
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讨论得很激烈。
唉!我精心准备设计的问题他们不感兴趣,同学偶然间的一个小发现竟然让他们那么感兴趣,我在失落的同时也反思我自己,看来我备课还是没有备好学生。只有以后考虑了学生,这样我的课才可以收学生欢迎,教学也才可以取得成功!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三
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是一组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其中《长城》是这组课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课文共四段,按人的观察和思维发展方式进行的: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
备课时,我将这课的重点定为: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由远及近的表达方式。在上课时,我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的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
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还是太单一了,学生对于长城的不了解,而我又补充了很多课外的知识,感觉书本知识与拓展知识没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带给学生的冲击力不够强烈。
在了解了它的特点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感受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品味语言,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由这承上启下的句子,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联想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叩问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个重点句,我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数不清”、“两三千斤重”(工程浩大);“没有……没有……”(设备的简陋);“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条件艰苦)。多种形式反复读,引导学生体会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在品词悟句之后,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透过这厚厚的城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长城建筑的不容易。
在课的结尾,我通过引用名人在登上长城之后发出的感慨: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以色列前总统: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四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抬着一块巨石艰难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悬崖,有的说似乎还能看到监工用皮鞭抽打着劳工,有的说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还要在劳动,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
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面对这万里长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写得还是比较精彩的。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五
历史性文本是中华文学的经典。所谓的经典,是指其为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性文本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故事背景方面,都与学生相距甚远,因此,每当面对此类文本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学趣骤然降低,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学习状态。故,如何有效地发挥历史性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得不成为了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无独有偶,我有幸听了周老师的《长城》一课,让我受益良多,现结合此堂课,浅谈一下自己对教学历史性文本教学的几点想法:
即让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前,许多教师习惯让要上的课文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等破题时才把它揭开。面对历史性文本,我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进行预习,或提前拜读原著,或提前收集资料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自主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如这篇课文教学前,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长城" 课前收集资料,通过翻阅课外书,采访,上网等方式多渠道地获取了大量知识,间接地了解了许多事实。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 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性文本的兴趣。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尤其是对于历史性文本,由于学生对书本内容的背景了解是甚少的,很难有效的投入到此情境中,这就要求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和肢体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身临其境",同时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在这堂课中,周老师那亲切的教态,严谨的教学语言,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怪,整堂课上时时让我们欣赏到了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动人姿态。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而孩子们的“情”一旦激发,他们口中的答案必将是一个个预想不到的惊喜。"激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为了实现实践的有效性,周教师就针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了课外实践题:请学生们去收集"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的有关书籍。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相信学生定会做很多自己愿意的工作,如到图书馆,网上搜集资料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六
本课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复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曲、向、很、巨”四个字。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在读文中了解字义,写好带有“三框”的生字。情感目标: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了解字义、写好“巨”这个生字。教学难点:使学生不但感受到长城样子的雄伟,更进一步体会到它的伟大,从而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想体现的是:在读文中,理解字词义。在写字时,归纳同类型生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1、本课安排的四个生字都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字义。
2、借助图片、肢体语言体会“起伏弯曲、伸向远方”的含义,从而理解“曲、向”的含义。利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很、巨”的含义。
3、给足学生充分的独立记字时间,优化学生的记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字能力。
4、重点抓住带有“三框”这一类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利用“公式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和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1、借助图片、动作、资料渲染课堂气氛,通过指名读、师生接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读好文中描写长城样子的句子,从直观上感悟到长城的雄伟。
2、利用对于长城建造过程的资料介绍,如:建造的时间、经历了多少年、死伤了多少人和烽火台的作用介绍,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共鸣,感悟到长城的伟大。
3、课文最后一句话“长城真伟大!”,采用了分三个层次的师生接读的朗读形式,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师生情感得以升华。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七
《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读课文,自主完成预习作业。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主要是文本的内容与学生亲身体验有一定联系,重要的事,课堂上的一些训练从课文内容出发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再加上老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训练,使师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激情充沛。
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
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抬着一块巨石艰难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悬崖,有的说似乎还能看到监工用皮鞭抽打着劳工,有的说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还要在劳动,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
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面对这万里长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写得还是比较好的。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八
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我安排了预习题,其中最后一题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长城城墙图”。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同学没有认真听我讲课,而是一直在摆弄他们的画。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投其所好:采用竞赛的方式,让男女同学各选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画。学生们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这个焦点上,表现得都相当认真、慎重,选出的同学画得也非常细致。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仔细观察互相比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找出图文不符的地方。
男女生之间为了找出对方的缺点都十分认真地边看书边观察起来。不一会,就纷纷举起了手:从长城的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击口样子,甚至连城墙的条石都提了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我也被同学们的这种学习和钻研知识的热情所感染。
整堂课完全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创造与发现中完成了,有的同学的表现还替代了老师的角色。课的最后在黑板上仅留下了一幅精美的图案“城墙图”和同学们无限的遐想与创造空间。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长城,有的说他喜欢长城,有的说喜欢劳动人民,还有的竟然说古代劳动人民太厉害了,居然能用肩膀和手修筑这么伟大的工程。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我深深地感触到:
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
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
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
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的课程理念,给了我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进步!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九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作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
首先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文后,体会到长城很长。在讨论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时,为了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我利用板画把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画里出来,然后我又给学生补充资料说,曾经有人徒步走长城,用了两年的多的时间,这样把“一万三千多里”转化成学生可感知的形象,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一个来回,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
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等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
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问题仍突出表现的声音不够洪亮上。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十
内容摘要:
【主题词】审视略读教学策略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教学是一片被忽略的角落。由于众多原因,便出现了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的及意义何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展示它应有的风采呢?下面结合北京市课改实验教材语文第八册第12课《北京的长城》,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谈几点我的粗浅认识。
(一)摆正其地位,重新审视“略读”。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虽然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尤其是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就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略读?《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有关略读的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课文内容上做到:粗知大意,增长见识,有所感悟。方法上做到:要求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更加放手。目的上做到:训练学生略读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到略读课文上,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学生在校或他日走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其他的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适用的。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于语文课的略读教学。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二)依据“粗放、应用、自主”三原则,制定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求“简”。
过高、过全、过细的目标导致教学结果是“鱼与熊掌无法兼得。”我们要求略读课文中将目标精简,抓住重点,展现阅读的增量,将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把握住就可以了。因此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精读课文,从精读课文中提炼,从而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略读课文《北京的长城》这课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了这一单元所学的课文。从总结中学生知道:这一单元以写景为主,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述。接着根据学生的信息,我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把它的目标定位在:(1)课文讲了北京的哪两处有特色的长城?(2)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找到相应的语句画下来。(3)作者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把这一特点写清楚的?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可以在这几个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学习课文。
2、教学流程求“粗”。
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文体我们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质疑求解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例如在教学《北京的长城》时我便选择重点阅读式。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3)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4)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特点安排)。
教学环节:
一、播放课件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预习检测,粗知大意。
四、围绕“自学提示”,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五、汇报交流,学法实践。
六、总结提升,拓展交流:搜集有关长城的影像及资料,召开交流会。
3、教学方法求“放”。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学要丰;教略,而学不略。传统的略读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别人给予的,他没有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放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潜在的以及可见的学习能力。但这“放”也是有尺度的。
(1)舍得放手,自读自悟时间要“足”。
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从而真正把读书时间交还给学生。
(2)亦扶亦放,语文实践重“法”。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将精读教学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应用于略读中。例如在教学这一课时,问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了“司马台长城”的特点,而“八达岭长城”的特点放手让学生来大胆的交流,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引导学生寻找准确文本的着力点,使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集中,又把学生请到了舞台中间,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3)放中有引,精处需“雕琢”。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有效性就降低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悉不遗,所以叫略;一半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只是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比如略读课文中的重点、精彩之处,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当学生说到长城“险”的特点时,我紧接着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学生肯定会找到这样的句子。“天梯高达100米,倾斜度为85度,几乎垂直最窄处只能容脚。”或是“天梯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紧接着我又追问:“轻声地读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学生会很快的读一读,不难发现列数字、打比方的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
4、课外拓展注重“用”。
“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能够自主独立阅读,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基于此,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应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根据不同课文主题,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因此在这节课后,我为学学生提供了《慕田峪观云海》的文本资料,这次可真正是学生用课上的所学来自己阅读了。
而阅读教学还不可丢的是积累。积累是理解和表达的桥梁,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教学略读课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如我在教后的每一课作业中都设置“句词小天地”的项目。
(三)更加注重评价
恰到好处的评价会对课堂和学生的理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不但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如果点拨的妙,不但使学生迅速地掌握方法,而且还会使学生大大增强自学的兴趣。同时,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所以说,略读课文的教学,评价不但不能略,还应更加科学系统地引入和运用评价体系。
总而言之,“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教学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因此在略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其所重,略其所略,“略”中有“精”。这样,利用略读课文就可以实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利用略读课文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略读课文才能有希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真正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展示略读课文的风采。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十一
《游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通过记叙“我”跟着妈妈游览八达岭长城时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长城在古代的作用,抒发了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做了一定的准备,上网搜集了一些长城的图片和有关长城的课外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首先在导入课文这个环节上,我注意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伴随着董文华优美的歌声,学生的心情放松了不少,避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我还注意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文,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导入,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意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当一回好汉。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完整的。让学生了解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明确“雄伟”这个词是描写长城的,要想更好的理解这个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长城什么样。然后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学生在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情况时,我并没有停留在答案正确上,而是让孩子结合具体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在学习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我还注意了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句话时,我就将“一万多里”变为了“10000多里”,并继续换成了学生学过的“米”,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数字,感受长城的长。在学习“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 这句话时,我不仅抓住“并排”、“跑”这些词语,还让六个学生手拉手站起来,让学生对长城的宽有形象具体的认识。学习完这3句话以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结果,而是让学生将3句话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长城什么样,让学生由分散又回到整体,向学生渗透应该联系起来看课文。“批注”是中高年级要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在重点句的教学中,我还注意带着学生批注,让学生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加上着重号,并将理解的内容“长”、“高”、“宽”写在书上,向学生渗透批注应该写哪些内容,这种做法对于高年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让我感到很不足。首先,这堂课的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出现这种情况,与教师的语言渲染不够到位,方法选择不是很恰当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开始时,教师让学生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学生感到很茫然,他们根本不清楚什么叫第一印象。再有,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学生是否明白什么是相关语句,我也有一定的疑问了。再有这篇课文当中“伟大”也是一个重点词,需要突出,而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长城的作用,学生对长城的伟大体会不够。
学习过这篇课文以后,我有一个疑惑“烽火台是否在长城之上”,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解决这个疑惑。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注意这个问题。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十二
本课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复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曲、向、很、巨”四个字。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在读文中了解字义,写好带有“三框”的生字。情感目标: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了解字义、写好“巨”这个生字。教学难点:使学生不但感受到长城样子的雄伟,更进一步体会到它的伟大,从而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想体现的是:在读文中,理解字词义。在写字时,归纳同类型生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1、本课安排的四个生字都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字义。
2、借助图片、肢体语言体会“起伏弯曲、伸向远方”的含义,从而理解“曲、向”的含义。利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很、巨”的含义。
3、给足学生充分的独立记字时间,优化学生的记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字能力。
4、重点抓住带有“三框”这一类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利用“公式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和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1、借助图片、动作、资料渲染课堂气氛,通过指名读、师生接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读好文中描写长城样子的句子,从直观上感悟到长城的雄伟。
2、利用对于长城建造过程的资料介绍,如:建造的时间、经历了多少年、死伤了多少人和烽火台的作用介绍,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共鸣,感悟到长城的伟大。
3、课文最后一句话“长城真伟大!”,采用了分三个层次的师生接读的朗读形式,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师生情感得以升华。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十三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的骄傲,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因此,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行之有效的,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
1,集体朗读,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同桌朗读,交流讨论自学提示.
3,个别朗读,学生评价,再点名朗读.
4,对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加强朗读.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更难了.通过课堂的观察,我发现: 观察,联想,赞美是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课文,同时也适时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如: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从全班同学跃跃欲试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听见了,学文后学生为祖国,为长城自豪的情感和要好好学习,自己也要创造奇迹的思想.
我在教学时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四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批注,再回到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情,眼前浮出画面,心中悟出情感,并且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这种教学思路,应当引导体会长城"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要体会到这一点,首先应使学生感受到长城"长"而"高大坚固",接着要让学生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在第二自然段中描述得非常具体,而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认识祖国的"世界历史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应当充分让学生理解它的"长"与"高大坚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再介绍长城,再充分阅读,充分理解它的特点的情况下再去体会"奇迹血汗和智慧"就水到渠成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离学生也许太久远,学生对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体会很深,我认为有些句子老师需范读.
《长城》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
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
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先请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文后,体会到长城很长,我们讨论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然后我又给学生补充资料说,曾经有人徒步走长城,用了两年的多的时间,这样把“一万三千多里”转化成学生可感知的形象,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一个来回,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
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我让学生读懂课文,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正好书上有一幅小的长城近景图,于是我采取默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对照小图,在图上把长城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标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读课文时,图文对照,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读懂了课文,对长城的高大坚固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但自己讲的太多,学生比较被动。如果能再放手,让学生多读有感受的语句,相信学生可讲之处会更多,所谈感受体会也会更充实、深切。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人,其生活经验要比学生丰富.如果我们充分发掘自身的经验并恰如其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特别感兴趣,特别专心倾听.教《长城》这课时,我就做了如下设计:
师:"老师去年七月做飞机到北京长城去了,可好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
生:"想."
师:出示在长城上买来的书并念上一段.
师:出示在长城上买来的纪念品.
师:出示在长城上照的相片.
生:"哇,好漂亮!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
师:"我攀登的是八达岭,这是长城最险要的一段.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
由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入课文,拉进了"学生----课文—--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更乐于质疑,乐于学文.
长城的教学反思免费篇十四
在以往的历史课中,我都是让学生看书、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回答、做作业。这个老模式,我自己都上腻了。在讲16课《血肉筑长城》中,我改变了教法。
首先,我布置本课的安排。本课有三个知识点,我就让三个同学准备。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从三个组中准备选一人上台讲解。
过十分钟左右,我让先前准备的三个同学上台。第一个是周敏,她讲“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在讲平型关大捷时,讲了1937年八路军115师指挥,歼敌一千多人,讲得仔细、透彻,还叫学生做笔记。第二个同学是王永松,他讲“中共七大”,从时间、地点、内容、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也听得明白、清晰、条理清楚。第三个同学是周佳容,她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来讲最后一个知识点。在原因方面,还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客观原因(美、苏支持),主观原因是中国人民大反攻。条理清楚,知识性很强,逻辑性也强,最后还小结抗战的正义性,强调和平的重要,把知识点进行引申、迁移、丰富学生的头脑,拓展知识面。
由于是学生讲给学生听,同学们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听和做笔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充当“导游”的角色,我在教室里巡视、指导、点拔每小组需要质疑的地方。教得也轻松,我觉得这样才真正体现课改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只向学生传授一滴水而不是一桶水,学生才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小老师”多起来,教师会轻松、愉快很多。寓教于乐,知识性与灵活性结合,让学生走上讲台,改变一下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我想我们的历史教学会走进一片新天地,成绩也会大大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28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