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大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3:48:13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大全(21篇)
时间:2023-11-13 03:48:13     小编:紫薇儿

总结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人际关系的处理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非常重要。这些总结范文来源于不同领域的经验总结,每一篇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二

按单位脉冲函数、单位阶跃函数、单位斜坡函数、单位抛物线函数的顺序排列,前者是后者的导数,后者是前者的积分。实际应用时采用哪种典型输入信号,取决于系统常见的工作状态。同时,在所有可能的输入信号中,一般选取最不利的信号作为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例如,水位调节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以及工作状态突然改变或突然受到恒定输入作用的系统,都可以来用阶跃函数作为输入信号。

自动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

静态:输入恒定,不改变设定值也没有干扰,控制系统暂不动作,被控参数呈一条直线。

静态过程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动态:干扰不断产生,静态随时被打破,系统各环节都处于动作状态,不断克服干扰。

研究控制系统,就是要研究系统的动态过程。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三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其主要内容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氧气和糖类等有机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完整的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为学生后续学习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知识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生物学知识储备,思维的目的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并且已经具备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我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1.概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比较,树立事物之间存在区别和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三维目标的确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是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而在学法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课堂伊始,我会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让学生试着用化学反应式来概括光合作用的过程。接着提问:光合作用中两种原料是什么时候被利用?怎样被利用?产物什么时候产生?怎样产生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这种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做切入点,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能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2.新课展开。

接下来就是我的新课展开环节,我将分为三步进行:

1.初识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首先我会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动画,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光合作用分为哪几个阶段?通过观看动画可以总结出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从而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2.光反应阶段。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会让同学们进行自主阅读教材,并结合动画内容回答如下问题:光反应的场所在哪里?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中产生了氧气和[h],且光能转化成了活跃的化学能。学生回答后我会给予补充:光反应中还生成了atp,并且光反应过程需要光的参与。接着我会提问:光反应阶段共有几种产物?去向如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出光反应阶段共有3种产物:分别是o2、[h]和atp;其中o2释放到空气中;[h]和atp均用于暗反应阶段。这样循序渐进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光反应阶段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很好的与暗反应建立起联系。

3.暗反应阶段。

在暗反应阶段的学习中,我会让学生类比光反应阶段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暗反应的场所在哪里?暗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出: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在暗反应阶段发生了二氧化的固定和c3的还原;暗反应中生成了糖类等有机物;且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样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巩固提高。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提问学生: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完全独立的过程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目的是检测同学们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思考与讨论的习惯,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4.小结作业。

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课下自己试着画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四

27、啊!你的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28、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29、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30、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31、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32、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33、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34、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35、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36、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37、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38、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39、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40、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41、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42、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43、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44、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45、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46、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47、××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48、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49、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50、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51、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52、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53、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54、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55、他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56、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57、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58、你真的很能理解人,而且能和同学合作得非常好!59、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60、你是一个很负责的材料员,每一次实验后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齐齐!

61、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62、你这节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3、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64、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这么棒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65、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五

活动目标:

1.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认知、情感、技能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2.活动的目标是活动顺利实施的指向标,《纲要》也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五大领域应相互渗透的,基于此,我设定了认知、技能及情感这三维目标:

3.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向标,基于对《纲要》及学情的分析,我以认知目标为基础,加入技能目标,同时渗透情感目标,设置了三维目标:

4.了解必要的安全及自护知识对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孩子们健康知识的获得正是在听、说以及表达的环境下获得的。因此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将活动目标定为:

5.幼儿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6.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具体如下:

7.《纲要》中强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将活动的目标制定如下:

8.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以下活动目标:

9.《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美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依据《规程》中指出的美育目标,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确立了本次艺术活动的目标为:

10: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根据纲要中的语言领域目标要求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活动重难点。

1.活动的重难点是依据活动的总目标而来的,因此在总目标的指引下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

2.活动的重难点来自于对活动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在总目标的指引下,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

基于我对大班幼儿理解和分析,我设置的活动难点是:

3.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结合设计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

4.上述三个目标的确立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在此基础上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

教学法:

1.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总体教法是以轻松引领师幼互动的科学教学法,活动中除了以可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还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2.为引导幼儿“自主、活动、探究“,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本活动中,我采用的有以下教学法:

3.《纲要》中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让师幼形成一种平行的、双向、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4.《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为使幼儿很快进入活动状态,我采用的教法有: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次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5.本着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情感,在本活动中,幼儿采用的教学法有:

6.为了能够最终实现活动目标,并且在活动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次活动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7.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天天在变,日日在长,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最佳的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但是教必有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以下教法:

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8.《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因此,我特意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9.美国著名学者布鲁纳曾经说过,:“要给幼儿适合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了以下教学法:教师注重轻松的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了……给幼儿提供了自我感受、自我表现、自我探索的机会。

幼儿注重自由地学-----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采用……,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使活动变得丰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这些教法学法都能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的去参与到活动中,极大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有效的实现目标提供了依据。

10.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本次活动教师充当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激励幼儿通过多种感知通道进行活动。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

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因此,本活动的学法有:

11.教法。

……。通过此类方式的运用,能够发挥幼儿的直观观察,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我打算帮助幼儿采用……。通过此类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寓教于乐,也促进幼儿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

12.美国著名学者布鲁纳曾经说过,:“要给幼儿适合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注重轻松的教d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注重自由地学d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法:

13.本次活动改变以往以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情境的方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情境活动中快乐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故本次活动的教法有: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设适宜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4.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活动准备:

1.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2.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有言:“充足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3.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为了为幼儿创造宽松适宜的活动氛围,保证活动的顺利的实施,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4.为了使活动顺利的开展、同时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并且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我做了如下的课前准备工作:

5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提供条件,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

6.寓教于乐是幼儿掌握知识、学习技能的关键,如何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科学性、活动性、综合性,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活动过程应围绕活动目标来设计,为了让幼儿快乐学习,达成目标,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以下几个流程:

2.《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基于此,我设置了以下活动过程。

3.活动的过程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和关键,对整个教育目的最终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精心设计了一下活动内容:

4.活动的过程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精华所在,对幼儿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以下流程。

5.本次活动是针对教育活动的目的,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并在整个活动过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一原则来组织并有秩序开展的。

6.活动过程应围绕活动目标并结合重难点来设计,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活动内容,达成活动目标、突破活动重难点,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是循序渐进以下几个流程:

7.根据上述这些对活动的分析和准备,并结合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交流互动环节。

8.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师生的双边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化、经验化及主动性建构”,通过孩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老师做到讲得“少”一点,“引”得巧一点,让孩子学得“精”一点,“活”一点,领悟得“深”一点,“透”一点,因此,我设置了以下环节:

9.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的指导思想。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因此,活动的环节设置如下:

10.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新纲要》为指导,结合玩中学、学中玩的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活动延伸:

2.《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活动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因此活动结束后……。

3.幼儿园的课程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和延展性,在本次活动后……。

4.本次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教育活动的结束,因此本次活动后……。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六

一、导入新课。

1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讨论,描述。

2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1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品味修辞。

1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讨论交流。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七

(1)单调过程(自衡非振荡过程)。

自衡:过程能自发地趋向稳态值的性质,

自衡非振荡:阶跃变化下,被控变量不经振荡,逐步向新的稳态值靠拢。

(2)非周期发散过程(无自衡非振荡过程)。

阶跃变化下,被控变量一直上升或下降,直到极限值,

实际工程中难以控制。

(3)衰减振荡过程(有自衡振荡过程)。

阶跃变化下,被控变量上下振荡,最后能趋于新的稳态值。这类过程较为常见。

(4)等幅振荡过程(临界状态)。

被控变量在给定值附近来回波动,最后不能回到给定值,也不发散。

(5)发散振荡过程。

被控变量在给定值附近来回波动,而且振幅逐渐增大,偏离给定值越来越远。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八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和特点,以及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等知识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地基础,是生物地最基本的特征。所以说它是我们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2、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光合作用的发现,是建立在初中教材中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上,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的实验。

(2)叶绿体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过实验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使学生自己动手,亲自看到从上到下依次的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的出现。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重要意义,首先,教材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入手,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从而引出根据是否需要光,将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之后教材对这两个阶段分别从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辨证结论。紧接着讲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最后还补充了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小结】:所以说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b:理解)。

(2)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a:知道)。

(3)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其有关问题;(c:掌握)。

(4)光合作用的过程;(d:应用)。

(5)光合作用的实质;(d:应用)。

(6)光合作用的意义。(d: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研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

(2)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学习的方法。

(3)初步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渗透“线条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

(3)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渗透物质与能量,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光合作用的场所;

3、光合作用的过程;

4、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的选择。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本节课的实际出发,使用多媒体教室,将许多地方用多媒体课件来表达,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二)学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如何从本节的学习中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

2、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如何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前准备好在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课件。

二、引入新课。

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从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讲授光合作用的概念(演示多媒体课件)。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

(二)讲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根据概念,导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并把它和初中学习过的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引入到光合作用的发现。

(三)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在1771年所做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而引入以下几个著名的实验。

1、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做的这个实验:他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个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九

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教材第六组第22课《牧场之国》,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因此,我根据文本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

依据四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精神。我把《牧场之国》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自学课文,体会荷兰优美恬静而又充满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

2、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语句,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草原、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1、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特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2、体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在《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教师的责任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本着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我准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采用“学——导——读——悟”的`教学模式。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因此采用“学——导——读——悟”的教学模式。

2、朗读法。正是因为本文满蘸着作者欣喜与热爱之情,描画了荷兰优美恬静又充满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文字优美,情感浓烈,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多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学中,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引导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读深,进而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景色美,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情朗读的技巧。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播放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辅助画面,再现课文内容。这种以图画展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的方法,深深地撼动了学生的心灵,极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领略课文语言美的基础上,真正领略到荷兰牧场的美丽,既是美的享受,又轻松了课堂。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运用以前训练过的读文章想画面的学习方法,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自学完成质疑问题,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一、情景激趣,交流美:

导入:请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荷兰牧场之国美丽的画面,给予学生感官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为下面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个体自学,感知美。

本课属于略读课文,我重点采用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美。

三、交流感悟、欣赏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跟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给予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让学生在感知文字美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感悟荷兰牧场的美。

2、抓住“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里启发学生从整体上回顾课文内容,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准备。

3、有感情朗读你最喜欢的语句。这一环节,不仅促进了其审美的情趣,同时也为今后习作积累了素材。

四、拓展延伸,延续美。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了解到荷兰的田园风光是那样的迷人、令人神往。其实,荷兰还有更多的美丽之处,所以我在此出示了有关荷兰更多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积累。

板书是课堂的灵魂,既是洞察课文的窗口,又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为了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对本课的板书进行了如下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13—14页《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局部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时数:1课时。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识别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同桌讨论,指名同学回答,集体讲评。

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3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同学自学后,指名回答。

二、研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一起讨论。

(同学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约8分钟后,教师组织同学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4页的表格中。

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一起完成表格。

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练一练。

教科书第15页第2、3、4题。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15页第1题,实践活动。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一

《再别康桥》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有着诗人的柔和、飘逸与缠绵,诗人的感情已经完全与康桥融为了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

2、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

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

2课时。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二

词雅文练,写景生动。布局新颖,用词简达。娓娓细说,清婉可喜。写景状物,入木三分。层次井然,结构严谨行文洒脱,趣味隽永。淡远情逸,隽永含蓄。平铺直叙,亦有情韵。简洁流畅,意义深长。言近旨远,不同凡味明察秋毫,描述生动。内容曲折,耐人寻味。逸趣横生,读来可喜。叙述紧凑,扣人心弦。婉转流利,真实不虚内容充实,文字流利。优游从容,描写细腻。据实叙述,畅所欲言。辞意从容,雅见情韵。叙事抒情,均颇贴切文笔清丽,写景生动。布局顺当,描写逼真。语多赘馀,文欠生动。内容贫乏,错字太多。收结过早,意未尽宜文笔雄健,不落俗套。文情并茂,感人肺腑。叙述详尽,条理井然。遣词造句,行云流水。刻划入微,栩栩如生取材不凡,运笔如飞。词义从容,雅见情韵。清新流畅,自然有致。取材丰富,文字生动。颇富幽默,笔调轻松自然顺畅,有条不紊。

抒情类。

炫丽清新,颇有韵味。流利贴切,描写佳妙。叙事抒情,均颇贴切。淋漓尽致,颇切题意。结构完整,清新隽永笔灵心慧,极富诗意。愤慨之情,流於翰墨。文约意广,境界清真。措辞婉约,面面俱到。尽情发抒,言词无碍明畅开朗,气势壮丽。轻松有趣,颇具题意。辞藻瑰丽,清娩可喜。文笔练达,意亦周到。抒情恳切,一气呵成用词切当,意境不俗。情感丰富,事件趣卓。真情流露,感人肺腑。文畅情达,雄深雅见。词句生硬,文意不明拖泥带水,语不明析。文句生涩,未能达意。草率成偏,殊少意义。快乐之状,耀然纸上。选词失当,譬喻不切认识错误,不切题意。文辞生硬,未能达意。含意空虚,句亦欠顺。

论说类。

用词妥切,议论精当。激昂慷慨,扣人心弦。见解脱俗,理顺意明。细心求证,丝毫不苟。笔力劲健,见解不凡措辞得体,立论公正。繁简适当,层次分明。句句有力,字字精辟。入情入里,甚见精纯。笔致轻松,理畅辞达豪放雄奇,不落俗套。面面俱到,论断正确。诠释明确,措辞顺当。说理调畅,议论允当。文气充沛,段落分明思想敏捷,眼光远大。脉络分明,有条不紊。徒多费词,毫无精义。文从字顺,言简意赅。内容杂乱,词句欠通文句生涩,意不明畅。析论不明,语多欠详。结构松散,文句欠佳。语多重复,文欠调畅。选词失当,意不明朗用词欠妥,语气不贯。析论不明,语多欠详。识见不高,文句生涩。

1,简单交待时间,地点和结果…。

比喻句用得精当.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

取材精慎,安排巧妙。

描写灵活,笔调轻松。

主旨正确,表现详明。

故事新颖,文字明洁。

吐词雅洁,文字生动。

叙事畅达,抒情真摰。

叙述简洁切题。

媚媚道来,趣味横生。

清新流畅,自然有致。

文字生动,写景如画刻画入微,栩栩如生。

描写深刻生动。

文句优美,叙述生动。

描写深刻,结构谨严。

取材新颖,文笔老练。

结构谨严,叙事详尽。

内容充实,文字流利。

行文洒脱,趣味隽永。

布局新颖,用词简洁。

层次井然,结构严密。

记事生动有趣。

哀腕悲痛,感人肺胕。

语重心长,句句感人。

真情流露,感人殊深。

轻松有趣,颇切题意。

立意甚佳,辞亦明畅。

情感丰富,识见超卓。

言辞恳切,一气呵成文章简短,意味深远。

笔调美妙,余味无穷。

行文流畅,情意恳摰。

文笔老练,气势磅礴。

描写细致,颇切题意。

情致悠然,淡远雅尚。

用词切当,意境亦佳。

推阐详明,语甚中肯。

措辞得体,立论公正。

识见颇多,亦能达意。

简切宛要,颇有见地。

井然有条,行文流畅。

笔调圆转,见解正确。

结构谨严,说理畅达。

辞畅意达,所见亦是。

阐述详尽,文词简洁。

说理恰当,笔调畅达。

层次分明,见解正确。

深入浅出,明白简要。

分析清楚,词亦顺适。

用例恰当,解说清楚。

文尚可通,描写则欠精彩。

文句流畅,但首尾不能呼应。

内容欠充实,结构不紧凑。

词藻华丽,内容再求充实。

叙述平顺,再求精美造词生涩,未能达意。

文字草率,有欠修饬。

词能达意,再求整饬。

文词尚称通顺,但欠精练。

词句重覆冗杂。

语多赘余,文欠生动。

段落要分明,前后勿倒置。

闲文太多,须力求简畅。

描写应求深刻。

词意可采,尚待磨鍊。

清婉有致,结尾稍差。

文句不畅,表达呆滞。

较前进步,望再努力。

造句杂乱,意欠明显。

词句未能表达情意。

词句生硬,文意晦涩。

文句生涩,未能达意。

语多赘余,文欠畅顺。

笔法尚可,唯欠精鍊。

文句生涩,意不明畅。

略有议论,再求畅达。

引证不适切,语意欠详明。

虽切题旨,但不畅顺。

思路不清,意不明晰。

用词欠妥,语气不贯。

识见不高,说理也欠圆妥。

材料太贫乏,理由欠充分。

组织欠严密,辞意不明畅。

草率成篇,内容贫乏。

立意虽佳,文则欠通。

析论不明,语多欠详作文评语集萃。

文字尚称通顺。

文字尚能达意。

文字流畅达意。

用字适当自然。

文字简洁动人。

文字优美感人。

文字清新活泼。

用字生动灵活。

用字斟酌审慎。

用字拿捏准确。

修词需多斟酌。

语词平实自然文词颇能达意。

文词通顺适切。

选词正确适宜。

言词流畅达意。

用词简明活泼。

语词自然美妙。

措词适合得体。

用词精准俐落。

文词细腻优美。

词意文雅优美。

词意真挚感人。

词简意明贴切。

词藻丰富动人。

词汇瑰丽丰富。

用词华丽优美。

语词精准明白。

句子尚称通顺。

文句尚能达意。

句意表达完整。

句能表情达意。

句子平顺可读。

文句通顺达意。

造句自然适当。

句意明白切题。

文句清晰流利。

佳句精彩可取。

句子简洁精彩。

造句刻意求新。

词句美妙精鍊。

字句文雅细腻。

遣词造句老练。

字句珠玑洗鍊。

句句精进有力。

句句金玉良言。

段落分明连贯。

结构层层深入。

层次井然有序。

结构严谨细密。

纲要正确严密。

组织严密紧凑。

构思巧妙可喜。

尚能把握重点。

内容尚称适题。

内容通顺合宜表达尚称完整。

内容稍嫌单薄。

内容简明扼要。

内容颇切题旨。

内容解明切题。

内容活泼生动。

内容充实得体。

内容丰富细致。

内容不落俗套。

内容精彩深入。

内容深刻感人。

内容清新隽永。

内容发人深省。

内容幽默风趣。

内容轻松有趣。

主旨正确详实。

材料安排妥当。

取材新颖特殊。

取材丰富适切。

叙述手法平实。

叙述扼要达意。

叙述尚称通顺。

叙述流利顺畅。

叙述顺畅精彩。

叙述有条不紊。

叙述清晰简洁。

描写尚称适当。

描写深刻生动。

描写深入巧妙。

描写精彩动人。

描写灵活生动。

描写细腻详尽。

风格清新自然。

风格明快轻松。

风格诙谐幽默。

风格特殊之作。

文如行云流水。

行文一气呵成全文连贯而下。

行文顺畅轻松。

笔调轻松活泼。

题材清新适切。

重点掌握得宜。

作法中规中矩表达恰如其分。

想像创意均丰。

驾驭文字力强。

概念表达完整。

有水准具深度。

情真意厚之作。

情意深厚感人。

意境悠远绵长。

真情流露之作。

笔端充满感情。

情感恳切动人。

洋溢无限情思。

感情丰沛深远。

作品感人至深。

句句语重心长。

真诚抒发感情。

平凡中见真情。

情感溢於言表。

读来馀味无穷。

说理尚称适切。

尚能言之有物。

类容颇有见地。

论理正确通顺。

说明言之成理。

说理充分有力。

说理一针见血。

见解不同凡响。

论理深入详尽。

引证适当有力。

内容具说服力。

说理圆融周到。

思想缜密精辟。

语意修词均佳。

看法平实中肯。

识见卓越精彩。

论理无懈可击。

说明条理井然。

分析清晰公允。

言词犀利无比。

推理简明正确。

举证说理俱佳。

短小精悍之作。

阐述详尽客观作文評語大全。

作文评语30则总评:

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7、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0、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16、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1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8、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19、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20、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21、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2、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23、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24、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25、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26、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27、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28、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29、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30、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作文批改评语大全字迹。

内容。

语句。

层次。

a、小节分的清清楚楚……小节划分合适……一个小节讲一层意思,段落分明……。

详略。

标点。

a、标点打得规规矩矩,看出来你是个做事顶真的人……标点用得十分准确……。

鼓励的话语。

作业评价语言100句(二)。

导行式:直接指导学生行为,帮助其学习进步!

1、看看你同桌的作业,他的格式更美观!

2、字的大小相同,字形规范,你能做到,加油!

3、再加把劲!

4、不要叹息时间的消逝,要热情而执著地抓住它!

5、要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感堋?/span。

6、把你的作业和××同学的交流,你们都会有收获!

7、试着看一些科普类的读物,我觉得你需要这些知识!

8、选择一些文学类读物,对你的语言表达会有好处!

9、如果像上次的作业那样写,我会更欣赏你的韧性!

10、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吧?

指导式: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1、详略不得当!

2、你应该概括得更全面些!加油!

3、语言可以更活泼些!4、尝试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借景抒情,你一定能学会!

5、在作文的创新方面,还可以做得更突出些!

6、字要写正,不出格。

7、我想,你作业的时间分配可能需要调整,我们可以商量一下。

8、眼到,心到,手到。你能做到!

9、沉住气,看清楚,写准确!你能做到!

10、大小一致,行款整齐。

谈心式:与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情感,促进学习的内驱力。

1、给自己一个笑脸,你会发现,生活,完全不一样。

2、今天我看到你写作时专注的神情,被你感动!你从第一页翻起,便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3、孩子,老师发现你这两天有点灰心,别泄气,你能行!

4、我相信自己的学生,你也要相信自己,你能行!

5、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让我感动!

6、太喜欢你的语言,细腻,柔软又富有韧性!

7、你让我送给他一个微笑,对吗?孩子。

8、鼓励,对你很重要,我记住了!谢谢你!

9、你能感觉到老师对你的期待吗?

10、用你的努力,给我一个鼓励,让我们一起冲!

总结式:针对学生的作业内容、形式,进行总结。

1、你的文章告诉我,用眼睛和心灵发现世界,我们就仿佛比别人多活了很多年。

2、读史可以明智,你写得好!

3、世界很小,而人的心却很大很大。今天我又学会了一句。

4、写得多好呀,一颗“花生心”,一颗谦恭的心!5、驳论,有助思维,你做得好!

6、勤奋地学习,获得成功,你做到了,我很高兴!

7、是的,有时,一首歌也能给人很大的启迪!

8、人性的真善美!

9、写得好,你是这样做得吗?做一只鹰!

10、“马上做”而不是“慢慢来”,你说得对!

互动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1、这本书,我也看了很多遍,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2、你的文章给我很大启发,谢谢你!

3、向你学习!

4、看你的作业,总能给我的教学带来启发。

5、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6、你的努力给我力量!

7、我喜欢你对学习的专注,它能影响我!

8、从你身上,我学到了默默无闻地奋斗!

9、这则笔记,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谢谢你!

10、富有童趣的语言,让我变得年轻!

11、你的作业越来越工整了,老师批改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1、你是不是吃饭时被饭团堵住了喉咙,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不通顺的句子?

2、你的字我看了,仿佛刚刚春游回来,还带着愉快的心情。3、习作第一段太长了,像一个人的头很大似的,看着不舒服。4、你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好似喝醉了酒在跳舞似的。5、句子难以读通,像河水被石头拦住了去路。

6、在你这篇习作里,我想找一个好词佳句,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难。7、内容一点也不有趣,读起来像被催眠一样,我改着改着真想睡觉。8、读了你的作文,我烦躁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开朗多了。

12、习作中的缺点太多,就像给长方形画高一样,能画无数条。13、希望你的写作水平能和春天的竹笋一样,拔地而起。

14、缺点是字不美观,像鸡找食吃时东扒扒西啄啄留下的印子。15、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太长了,比一条金鳞巨蟒还要长呢。16、全文没有优美词句,好似一个人光头,没长一根头发。17、习作中的错别字,一卡车都装不下,简直吓死人。18、人物说话没有表情,好像一直板着脸和人家对话。

19、本文标题一般,犹如一张干燥的宣纸,缺少滋润的感觉。20、全文语句流利通畅,恰如一条丝巾,摸起来十分光滑。21、作文废话不少,仿佛胖子身上的脂肪一大堆。

22、标题具有吸引力,像一块磁铁,吸引了读者的目光。23、文中错别字很多,像癞蛤蟆身上的斑点,令人恶心。

1、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合适,就像一个人的手长到了脖子上一样,让人看了不舒服。

2、句子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炎热的夏天,喝了一瓶冰凉的冰镇汽水,痛快极了。

3、内容干干的一层皮,剥了皮,里面没有血没有肉,别人看了怎会不难受?4、那句比喻很精妙,比一只聪明的狐狸想出的点子还要绝。

5、丢标点现象严重,总共丢了23个,你是不是很喜欢把标点当饭吃?6、作文中运用了大量土语,你好像是这方面的专家。7、题目加上了省略号,生动、新鲜,像翠绿的叶子一样。

8、你的文章像要凋谢的花朵,一点香味也没有啦。想想,怎样才能让花儿重吐芬芳?

9、内容具体,可惜自然段分得太少,是不是怕花钱,舍不得多分几段?10、作文中有一句不懂什么意思,就像你告诉我呼吸要用耳朵,我感到莫名其妙。

11、有些内容似乎是你瞎编的,不太真实,所以读到那儿,我心中不由打了个问号。12、你的习作再也不像白开水,现在开始有了一点甜甜的味道,继续努力啊,我会为你喊“加油”的!

13、语句不很通顺,像我表哥脸上长满了小疙瘩一样,读着让我有难受的感觉。

16、错别字太多啦,像烧饼上的芝麻一样,能不能争取把芝麻从烧饼上拍下来呢?

17、字写得很挤,你不怕把它们热出毛病来?

18、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打破伞?

19、内容如同秋天的枯树叶,干巴巴的,这样人家怎么会愿意读呢?多看课外书,保证明年春天枯叶又变得碧绿碧绿的。

21、本文内容生动,读了感觉像刚吃过一块鲜奶蛋糕一样,令人回味。22、动作写得很少,像秋天的枝头,一片叶子也没有。23、你的句子是缸里的死金鱼,一点也不鲜活。24、标点打得规规矩矩,如光滑的地板砖一样。

25、字潦草得和地上的草一样,东倒西歪,直不起腰来。一、学会欣赏。

从孩子们专注的表情和动作看出,他们学得比任何一次都要认真,可能是因为小老师的高帽子,也可能是初次尝试的新鲜感,还可能是身边同伴的习作吸引了他们,大家都认真地学习着,细细地品尝着,也许从来没有这样用心来学习,更不会这样欣赏语言。看看孩子们的点评,就知道他们学会了什么:“你的想象真丰富,而且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多好呀!”“这儿的动作描写得真好,动词用得很确切。”

二、增进友谊。

“你的作文进步真大,我想你一定会更出色的,加油呀!”“你的字写得真棒,作文也写得不错,我应该向你学习,祝你更上一层楼!”看着这些评语,我相信孩子们的心像春天一样温暖!在平时,总是提醒同学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学会传递爱心,现在才明白,教育不是说教,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三、

促进反思。

“中心还欠突出,成语用得多一点就更好了。”“这里还可以更具体一点。”看到这样的评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评改作文时往往会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来几句套话,可能会让同学们雾里看花,对他们是否有帮助也不得而知了。这对于作为教师的自己,真是值得好好反思。

四、增加梯度学生改完了作文,我总会去美美地欣赏,再来几笔画龙点睛,感觉真的挺妙!学生作文:“我把结打住,又按照原来的方法飞了起来。放了一会儿,我觉得没有意思就回家了”学生点评:“没意思”吗?放风筝很有趣的呀,怎么会这样写呢?师点评:对呀,你把整篇文章都否定了,小傻瓜!

这样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孩子的认识更正确了,写作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五、润物无声“你的错别字比较多,有时连标点符号都不加。如果每次都这样,还能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吗?要做到这几点哟!”

“哎,怎么老是丢掉标点符号呢?这可是很重要的,老师说过,小标点大作用。你的错别字也很多,以后要注意哦,不要成为一个小马虎。不过,你的作文中有很多的好词好句,成语特多,真让人羡慕,继续努力吧!”

写作的初衷本来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话能力。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会了评价,还“情不自禁”地写了这样一大段,不正是一次非常好的训练吗?这样的意外,难道不会让老师“正中下怀”吗?擦亮眼睛去发现这样更多的精彩吧!

语文作业评价精彩语言100句。

赞赏式:对学生表示由衷地赞美和赏识。1、我忍不住要多看两遍,真好!2、你真棒!最近学得真棒!

3、喜欢你深刻的见解,喜欢你爱思考!4、祝贺你每次都考一百分!5、就这样做下去,孩子!6、喜欢你的认真劲儿!

7、你努力,你收获,你勤奋,你成功!8、我发现你的成绩又提高了!

9、今天我太高兴了,因为看到了你的作文!

10喜欢你的语言,朴素而富含哲理。推荐给大家!

肯定式:对学生的作业或作业中的某方面表示关注和肯定。1、这一次做得不错,再努力些就会更棒!2、孩子,你在努力!我能感觉到!3、这就是耕耘后的收获!4、这段时间学习状态很好!5、有进步啦!

6、孩子,我喜欢你的进步,为你高兴!7、字迹美观,页面整洁!

8、这么端正的作业,一定下了很大功夫!

9、作业挺多,你还能写这么好,这就叫坚持!

4、为什么总有错字?我等待你的回答!5、这不是你的水平!

6、认真写了吗?我喜欢你上次的作业!7、骄兵必败!

8、你的朋友们快超过你啦,还不努力!9、后面没有前面认真,“持之以恒”!

10不可以对自己降低要求!因为你能做到更好!激励式:激发和鼓励学生,使其奋发。1、加油!超过别人!2、放飞梦想,突破渴望!3、让大伙儿看到更出色的你!4、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5、加油!加油!加油!!

6、对,希望你更专注些,再把目标定得高些!7、你很认真,继续努力吧!你会做得更好!8、下次要拿第一哦!

9、一切皆有可能,你的努力也一定能收获成功!10、老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能写得更好!

说理式:通过说明道理,帮助其战胜困难,转变学习状态。1、失败乃成功之母,别泄气!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3、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4、你的汗水不会白流,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5、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

6、不要辜负老师和家长对你的希望啊!7、你是全班同学的榜样,你觉得该怎么做?8、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必须用心完成!9、从容面对失败,就有超越自己的底气!10、孩子,懂得珍惜就会拥有更多!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三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诗风: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之美: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第二课时。

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诵读课文。

二、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轻轻地、悄悄地。

2、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8、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泡茶,激发幼儿对花茶的兴趣,知道花也能泡茶。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花茶的名称。

3、感受粗浅的茶文化,尝试以茶代客。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花茶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小勺若干,开水壶(茶桶)六只,各种花的字卡。

一、情景导入。

1、语言导入。

玩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累吗?(累)现在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休息、喝水)对啊!我也累了,看看,这里有水吗?(有,幼儿桌子上的茶杯里有白开水)喝吧,喝吧!

2、情感深入。

哈哈,我可是第一次和你们做游戏哦,来为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成功干杯(幼儿在位子上举杯)(让幼儿发现我的茶里有东西,而且是有颜色的`)想知道为什么?好,可以!

二、体验理解。

1、认识可以用来泡茶的花。

那你们先来看看,我的茶杯里有什么?(幼儿观察后回答——花)真棒!找找啊,花在哪儿啊?对。在你们的桌子上,认识吗?哦,不认识,那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认识)这样吧,我们请今天来的客人老师告诉我们,你拿好你想知道名字的花的名字卡,找客人老师问,它叫什么名字,喝了之后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知道后可要记住哦,把它告诉你周围的好朋友,这样不就都认识了吗?(幼儿开始行动,并要求幼儿认识后将字卡放回原处。)。

2、了解粗浅的茶文化。

教师示范,并用语言讲解步骤)。

3、尝试自己动手泡茶。

幼儿自己泡茶,并说说自己泡的茶:什么名字?什么颜色?味道如何?

听清楚要求和值得注意的事项。

*茶叶不能放很多。

*水只能倒半杯。

*当心开水烫,注意次序。

*细心观察,相互交流。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五

教学。

过程]一、初识“大禹”,揭题质疑:

1.图片初识禹。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故事了。这个故事里有个英雄,他的名字叫“禹”,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人们又叫他“大禹”(板书大禹)。我们一起读读他的名字。(学生齐读)关于大禹的传说可多了,其中“治水”的故事留传最广。

2.随机识“治”字。

(1)“治”是生字,谁能读好?(板书:zhi)2)这个字你在生活中见过吗?你来说说。

你们已经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了,真好!小朋友们,那你们一定知道治理河水可以说成——治水,医治疾病就叫——治病,治理国家就叫——治国。

(3)治的用处可真大,我们一起来写好它。——(一三两笔对对齐当中一点往外提撇折夹角小写轻巧台字宽宽靠右边)生描红。

3.读题引思考。

(1)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大禹治水》的故事——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关于这个治水的故事(标红),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质疑)理答:治水的原因、经过、结果。

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生字运用启发性的儿歌,增加写字的乐趣。

二、初识洪水,借图促读:

1.读图知洪水。

那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呢?让我们那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呢?让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看,发生了什么?——洪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洪水吗?(学生说知道)那就请你来说一说(洪水是什么样的?)。

2.故事学“洪”字。

是的,其实洪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个“洪”字里还藏着一个故事呢。传说古代有一位很厉害的水神,他的名字叫“共工”,他一生气就要发大水,在“共”的旁边又加上了一个三点水,变成了“洪”。这个字你记住了吗?汉字中还藏着故事呢,多有趣呀!来,读读这个词。(齐读)3.情境读短语。

(1)(回到图)这水那么大,那么急,这就是课文里所说的——滔滔的洪水(引读)朗读评价。我们一起读一(2)滔滔的洪水来到了村子,农田呢?(请学生说——也可以说成—再出示:淹没了农田(你读)。房屋呢(请学生说),也可以说成-冲倒了房屋。(真了不起,两个多音字都读准确了。)谁再来读。(了字读得真好听,轻声又轻又短,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是啊,洪水害的老百姓都没无家可归。

4.短语促读文。

短语入文,读好第一自然段,初步感知洪水危。

害。

[设计意图]巧妙地利用课文插图,以“趣”促“学”,通过生字故事帮助孩子识记生字,加深印象。同时,教师语言的渲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文本中学习,水到渠成。通过有效的评。

三、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由读课文。

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那禹,是怎么治水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一读故事。

2.按序来读文。

(1)第二自然段:

a.关注轻声,读准词串,读好短语。

第一关:

第二关:

形。老师范写。(杉字旁已经学过了,又和老朋友见面了。形字有三丿,有高有低,有短有长,就像地面上高低错落的大山,长短不一的江河。描的时候要把三丿描好看,力量送撇尖。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这样为的是——?出示: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读一读)为了治水,大禹——请学生齐读,大禹就是这样治理洪水。(出示治理洪水)写好“理”。怎么记住这个字呢?(运用熟字记生字,也是记生字的好办法。好,看着笔顺图自己写一写。

总结。

全文,回读课题。

总结: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英雄:生齐读大禹,牢牢记住他带领百姓做的事:生齐读治水。深深记下这个神话传说:生齐读大禹治水。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六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2.指导学生学会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去理解诗歌。

3.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情、情中理: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学会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七

《离骚》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一、内容与解析。

1.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是教学屈原的《离骚》。

2.解析: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离骚》整首诗通过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革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感情。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美好的德行。这部分内容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美德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绝不同黑暗势力妥协而与世同流合污,绝不改变自己的高尚操守和报国情志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二)解析。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和“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从而进一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文章的字、词和句子的不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离骚》中的生僻字较多,二是对骚体诗这种先秦的诗歌体裁形式的陌生,三是对屈原情况的了解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去疏通字、词,理解句子,对骚体诗这种诗歌形式作必要的补充以及对屈原的生平事迹做适当的扩充。

四、教学条件支持。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归纳等。

2课时。

问题一:关于屈原的情况?

【提示】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八

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二)、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客与策略进行调整。???

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4)和在环节(5)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

传统教学设计通常也称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按这样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来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监控,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像力。

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这无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却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随着blendinglearning新概念逐渐被国际教育技术界所接受。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突出优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也有自身的缺陷(不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正好可以优势互补。结合以后的教学设计,我们称之为“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十九

执教:徐远敏。

一、谈话。

谢谢你们,能记住我。

我们通过交流相互都有些了解了,相信接下来数学学习会让我们成为知己。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师生问好!

[目的:1、调节紧张的气氛;2、收集有关班级信息。

效果:与学生初次见面,就想和他们交朋友,学生好像不太喜欢,似乎还是有点紧张,学生没有放开说话。

二、创设问题情境,产生需要。(约5分钟)。

1、如果我把这四苹果分给他们两个,我可以怎么分?

生:每人两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公平。

师:这种分法,数学上叫什么分?

生齐说: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均分。

生:42=2(教师板书)。

2、我再想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2÷2=1(师板书)。

生:1÷2=0.5(师板书)。

5、半个,可以用0。5表示,还可以用怎么表示呢?(学生40妙钟没有学生发言,但在思考,教师也没有引导,)。

6、师:你们想知道数学上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吗?生:想。

7、师:数学上还可以用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2)。

师:谁知道它怎么读?

生:一分之儿;

生:二分之一;

师:它叫二分之一,我们应该从下往上读(师在分数旁边画上一个箭头)。

生齐读。

师:这个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目的:通过分苹果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冲突,学过的整数已经不够用了,必须产生一种新的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可能由于学生还处于紧张状态中,尽没有学生说出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这与预设有点不一样,所以我只有直接引出分数1/2。

感悟:教师在预设时,必须站在不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设计多个教学预案,只有这样在驾驭课堂的时候,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自主建构1/2(约10分钟)。

1、师:分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这条线叫做分数线,下面的叫分母,上面的叫分子。

2、1/2这个数,它表示什么?怎么来的?(教师拿着切揣的苹果)。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分的过程,用动作强调是其中的一份)。

师:谁再来说一遍?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1/2(师强调就是这个苹果的1/2)。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这个苹果的1/2。

师:说得很好,刚才我看动一个同学在听别人说的时候还加上了动作。师模仿那个学生的动作,完整的讲一遍。

师:你们能试着说一说吗?

生自由说。

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收集学生的作品。

反馈:师:现在请同学停下来,看黑板上的这些作品。这是谁的作品,你是怎么创造的?

生:把长方形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其他同学你们和他的.方法一样吗?

4、现在,请同学们看上面这么多的1/2,你和什么话要说?(生沉没10秒)。

师:比如他们的形状?

生:他们的形状不同,有三角形,有半圆……。

生:他们的大小不同。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原来的那个图形不一样大。原来大的,它的1/2也达大,原来图形小,它的1/2也小。

师:说得非常好。

5、在这些图形,我们找到了1/2。那你们能从我们身边找出一些1/2吗?(学生沉默10)。

师:我先来说一个:如果我把这块黑板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能用1/2表示吗?生:能。

师:现在谁来说。

生:我把这本数学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生;我把铅笔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对他的话,有意见吗?

生;没有平均分。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生重新再说一遍)。

生:我把窗户……。

生:我把文具盒……。

6、师:图形、黑板、铅笔,其实就是把什么平均分成两份?

生:物体、东西。

师:其实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的它的1/2。

7、如果我把这个一排同学人数看作是一个东西,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生:1/2。

师:那这个1/2里有多少个人?

生:4个。

师:如果我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这个1/2里又有多少人。

生:1/2。

生:18人。

[目的:1、认识1/2及所表示的意义。2、通过1/2,体会分数的意义: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一种数量关系。

三、认识其他分数(约8分钟)。

1、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只只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有时候可能要分成3份、4份……更多的份数。

生齐答:1/4。

师:如果取其中的两份,又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生:2/4。

师:你知道我要出哪个分数?

生:3/4。

师,那我要取几份?

生:3份。

师生齐叫出4/4。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分数?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都是平均分。

生:他们都是把圆形中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是观察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都是4?

生:因为他们都是把圆平均分成了四份。

生:分子一个比一个多。

师:为什么?

生,分子代表他们取的份数,所以才会这样。

师:那也就说分子表示的是……。

生:涂色部分的份数。

生:所取的份数。

2、如果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1/8(板书)。

师:5份又是几分之几?

生:5/8(板书)。

师: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又是多少?

1/100(板书)。

师板书29/100,它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9份。

3、师:现在,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2/5,3/9、23/50……。

师:我们能把所有的分数都说出来吗?

生:不能,有无数个。

目的:1、认识其他的分数;2、让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感悟:学生在观察比较1/4、2/4、3/4、4/4的特点中,知道了分子和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环节的教学很成功,在后面的练习中得到了验证。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分数,全班36个人,3/4的人得到了发言,学生参与面广。

四、巩固练习(约8分钟)。

3/42/33/51/2。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3、看到这个图,你会想到哪些分数?

五、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约5分钟)。

4÷2=2。

2÷2=1。

1÷2=1/2。

1÷4=1/4。

1÷8=1/8。

学生观察后:

生:有联系。

生:分子就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数。(教师用箭头表示)。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了吗?

师:如果,我写一除法式子,你知道等于多少吗?1÷8。

生齐答:1/8。

师:板书2÷3等于多少。

生:2/3。

师:真得等于2/3吗?这个知识大家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以后我们也会学到。

2、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六、课堂总结(3分钟)。

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钟声马上要响起,魔力马上就要消失了,在最后的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我想做一个调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静静地想一想。

师:有收获的请起立?用一个分数怎么表示?

生:36/36。

师:我采访几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

生: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

……。

师:谢谢,你们的收获,你们的快乐,就是我这次灰姑娘之行的最大收获。你们的表现,我也非常的满意(板书1/1)。下课,朋友们,再见!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二十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这是形象的比喻,说自己的家就算再乱再破也是最好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把自己家称为陋室,这个在作者看来也是最好的草屋到底好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观一下。

作家及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创作了《陋室铭》。

文体介绍。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整体感知课文。

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流畅的朗读,流畅的朗读时理解文意的基础。

学生自由读一遍,读时注意字音、停顿。读准、读顺。

听录音,对照字音、停顿,纠错。认真听并揣摩体会字音、停顿。

抽生单独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听后进行评价。

学生齐读,体会感受。

五、具体感知。

1、二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默读,同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如果有疑难处可前后桌小声讨论,仍不能解决做记号等会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组织解疑,检查自学效果并引导解疑。

(3)翻译重点文言词汇和语句(提问学生单独回答),学生思考、回答、识记。老师点拨、指导。名:著名。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案牍:官府的公文。鸿儒:博学的人。劳形:使身体劳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里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宾语前置:有何之陋?)。

2、三读课文,体会感情。

感受音韵美。这是一篇铭文,有押韵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感受它的音韵美。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a、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先由说“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b、作者写陋室,那陋室真的“陋”吗?

答:不是,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虽写陋室却表现了“陋室不陋”。

c、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写陋室自然环境清幽宁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高雅不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写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恬适。

答:引古代贤士的名室来证自己的“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同样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e、身居陋室,作者却以为陋室不陋,那么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六、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托物言志的技法:

文章一开头以山、水作比,引出陋室,接着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三方面来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表明“惟吾德馨”,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文章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思想)。

根据板书提示尝试背诵。

1、以游戏形式进行,一人背一句。

2、学生自愿起来单独背诵。

3、全体齐背一遍。

小结:文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我们不仅要体会作者作文的情感,更要学习和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猫说课稿说教学过程篇二十一

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而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世纪的教材、教学改革重在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阶段学习的化学。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空气》是学生常见的,接触到的具体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开端,在整章乃至整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日后学好化学的关键。

而我在讲授这一节课时,跳出了以往的的僵硬的知识灌输的模式,而是结合课内外知识,采用实验、讨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及各种活泼的形式,用准确、生动、形象流畅的语言加以表述,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急剧上升,在学生认识和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第一、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本节通过演示实验:“空气在氧气含量的测定”验证了空气中含约1/5的氧气,引出人类对空气组成的认识过程,从而导出了空气的组成以及各种成份的体积分数。阐述了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现实意义。在学习这一节时,(一)要了解空气组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作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能力;(二)是要重点掌握空气的组成和各成份的体积分数;(三)是要真正的树立起环保意识,要认识到人类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和排放污染物,超出大自然的自净作用和承受能力时,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进一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四)是了解惰性气体演化为稀有气体的过程,树立辩证发展的思想。这四点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其次,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空气是人类、动植物必需的天然物质和生命支柱,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热胀冷缩会感到风的存在,很多物质在空气中点燃会燃烧,隔绝空气时又会熄灭,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蜡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羽毛在空气中飘动,人类、动植物隔绝空气无法生存,这些自然现象和小学的常识已使学生知道了空气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从化学知识角度来看,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空气的组成,所以空气的组成就是本节的重点。绪论课已阐述过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所以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也是本节的重点。同时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组成的历史过程的学习和对科学家探究方法的了解,要逐步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辩证观,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探究科学发展知识的能力,这是本节的学习难点。当今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在我国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防治大气的污染也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第二、教法及教学特点。

1、sts教学尽可能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和爱好,并关心周围的一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实验探索为,灵活并用讲授法、指导阅读法、作业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引出新知设疑、启发。

实验探索。

探求新知归纳小结。

引深。

应用新知练习。

知识小结。

课堂思考。

知识拓展设计家庭实验。

课外调查。

知识反馈作业布置。

(一)引出新知。

通过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让同学自己回答空气作用,空气的成份有哪些?是谁怎么样发现的?我们能不能回到几百年前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成分?这里用简短的设问,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明确了思维方向,激发了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知求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探求新知。

[增补实验]如右图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用抽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掉一部。

分观察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由于初三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压强知识知之甚少,对下文由现象水面上升1/5,而得出空气体积减少1/5的结论的形成,成为障碍,设计此实验可避开压强知识,让学生自己由现象得出结论:钟罩水位上升是由于,罩内空气体积减少,且空气体积减少多少,水位就升高多少,为下文结论的形成作好了铺垫。

[实验2-1]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装置如图所示。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水面。

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

匙内盛过量的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

内,同时塞紧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指导学生以观察现象,及由现象分析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此过程通过组与组间的竞答,使学生准确而完整地得出了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的稀有气体学生知之甚少,首先我介绍了稀有气体的组成,接着告诉他们稀有气体过去被称为“惰性气体”,原因是由于这些气体不可与其它物质反应,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通过实验认识到这些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其它物质反应,才改名为稀有气体,由此启迪学生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

其次,我通过讲解稀有气体的用途:广告牌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体育场石英玻璃中充入氙气的氙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灯强几百万倍的“人造小太阳”,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们回答第二个问题后,向学生介绍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和艰苦历程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号召同学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人云亦云的科学态度。

到此为止,同学们对空气的组成有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特别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断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气化碳的平衡。

在此基础上我作了补充和总结:空气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当人类大量地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时,会改变空气的成分,使空气污染,从而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和挑战,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分为粉尘和气体,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要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气的意识。

然后我又补充了课外小知识:空气污染实例。

据统计,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次,吸入的空气量约10立方米,大约是每天摄取食物重量的10倍,人不吃食物可以活3-5个星期,不饮水可以坚持5天多,不呼吸空气,短短的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害,它可使人急性中毒。1952年12有份伦敦上空接连几天被大雾笼罩持续不散。从家庭炉灶,工厂烟囱排出来的烟尘和有气体都被封盖在低空扩散不出去,污染物不断积蓄,浓烈的煤烟和硫黄熏得人们咳嗽不止。成千上万的人急剧发病,患者开始发烧,呼吸困难,皮肤发紫,胸部可以听到水泡音,短短的几天内就有四千多人死亡。空气污染的教训是惨痛的,它向人们重重地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

此时同学们再次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何等地重要,如果不保护好环境历史必然重演。如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如何从我做起?学生情不自禁地发表见解。

整个探知过程中我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凡是学生能回答出的由学生说,说不完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使同学们在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三)应用新知。

给出了5道小题,前两题是本节的知识点,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功,而后三题重在考察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空气的组成及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源及环保、空气组成的发展史及稀有气体等,所涉及的问题重在观察实验,建立概念,理解和识记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原则,重在培养学生和能力。

(四)知识小结。

通过梳理本节知识空气成分的测定、体积分数及它成污染根源与防治方法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掌握本节知识点,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五)知识的拓展。

1、思考题: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中钟罩内水位上升不足1/5的原因有哪些?目的使部分优生“吃饱”,能力进一步提高,此题重在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家庭小实验: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并动手做一做。此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课外调查:通过调查你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析造成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想一想什么方法可发减少污染?此题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中的化学,使学生将课内、外知识溶为一体,由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心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知识的反馈(布置作业)。

作业的设计紧扣大纲,突出重、难点,并通过系统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促使他们将知识转为能力。

三、教法及教学特点。

1、sts教学尽可能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和爱好,并关心周围的一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实验探索为,灵活并用讲授法、指导阅读法、作业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总之,我对这节课比较满意,因为把学生熟悉的空气讲新了、讲活了,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用化学的方法研究空气,使学生在掌握新知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襄樊市三十三中学易艳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38020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