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指为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个目标而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或行动方案。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在制定阶段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常用的方案示例,供大家参考。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部署以及省厅“一体两翼”布局,全面推进市局“123升级行动计划”,着力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增强警务实战化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基层警务效能,经广泛调研、反复研究,现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所队合一”、“一村一警”警务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所队合一。
积极破解基层警力不足和基础工作薄弱的难题,在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地区实行所队合一,由派出所统筹辖区治安、刑事、交管工作,实现警力整合、业务融合,充分发挥派出所综合战斗实体作用,确保一方平安。
1、警力资源有机整合。将基层社区警、刑警、交警等警种力量整合到派出所,实行统一调配,避免各自为战,破解基层所队警力不足难题。
2、警务机制规范运行。通过有效整合,派出所将原来承担的刑事案件办理、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职责,交由专业警种负责,确保社区警有足够时间从事社区警务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处置、重大安保活动、突出疑难案件和刑事发案必到现场等工作,实行警种应急联动,推动警务机制合成融合。
3、实战能力有效提升。“所队合一”后,警力重新组合,工作相互融合,倒逼民警全方位了解掌握各项公安业务,实现“一警多能、一警多职、一警多责”,切实提升民警实战能力。
4、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社区警将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纳入社区日常管理,交警在交通巡逻中开展治安巡查,刑警畅通案件信息渠道,更好地发挥公安派出所维护一方平安的职能。
5、经费保障合理减负。通过所队合一,集中办公,共用公共实施,在运行中减少水、电消耗,减少门卫、厨师、保洁等人工成本,避免重复投入、资源浪费。
1、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引导广大民警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强化基层基础。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充分发挥包村民警纽带作用,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共同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3、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依靠党委政府、会同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4、维护社会治安。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实现村村有警、月月见警;包村民警通过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力维护农村地区治安稳定。
为强化对此次警务改革的组织领导,市局成立由市政府党组成员、局长陈旭任组长,其他有关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所队合一。
牵头局领导:王华。
协同局领导:陆玲玲、何峰、陈兵、严卫飞。
责任单位:人事处、治安支队、交警支队、刑警支队、法制支队、警务保障处、改革办。
市局“所队合一”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副局长王华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交警支队支队长杨成、刑警支队支队长胡文瑞、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王德祥同志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对接。6个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牵头局领导:陆玲玲。
协同局领导:陈兵。
责任单位:人事处、组教处、治安支队、警务保障处、科技信息化处、改革办、各警种部门。
市局“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陆玲玲主任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政治部副主任滕进、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政治部负责该项工作的警力安排、科学考评,治安支队负责协调对接、督导推进。各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一)所队合一。
1、机构设置。在农村地区实行所队合一,在派出所增设交警队、刑警队(办案队)。派出所实行“三室三队”模式,“三室”即公调对接室、综合勤务指挥室、执法管理室,“三队”即社区警队、交警队、办案队。有条件的派出所办案队可以分为治安队、刑警队,增设巡逻处警队。“所队合一”的派出所,加挂交警中队及刑警责任区中队牌子。
2、组织架构。原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正职领导兼任派出所副所长,负责交通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中队副职任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中队副中队长(指导员),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各负其责。实行派出所所长负责制、人财物由派出所统一负责,派出所结合实际对整合后的民警行使岗位分工权,具体业务工作由相关业务警种负责指导。整合党组织,建立统一的党支部(总支),以党建促队建。
3、勤务运行。做到“五个一”,即:一个勤务指挥体系,建立统一的综合勤务指挥室,负责警情调度、勤务安排、检查督导等工作;一个执法管理室,三家单位共建执法管理室,实现法制员集中办公,案件集中审核;一组值班力量,合理安排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参与值班,做到警种合成;一个接待窗口,统一受理派出所户籍、交管牌证办理、违章违规处罚等事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效率;一个警务室,社区与交通警务室合一,共同开展社区工作,做好交通安全宣传。
4、勤务保障。整合办公用房,实现集中办公,统一使用接待区、办案区、勤务指挥室、会议室、枪库、警用装备库、食堂、浴室、值班室等硬件施舍,警用车辆实行统一调配,业务经费由派出所统筹使用。整合监控资源,实现图像资源共建共享。今后对农村的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一律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建设。
5、教育培训。组织所队民警、警辅开展业务交叉培训,重点培训治安纠纷调解、突发警情先期处置、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指挥疏导、各类事故和案件现场保护、证据固定,刑事、治安案件办理,社区警务工作等业务规范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民警、辅警公安业务水平,推进业务的融合。
1、选任调配原则。按照交警沿交通线包村、刑警到案件高发的行政村包村、国保民警到社情复杂的行政村包村、治安民警到治安混乱的行政村包村、选派机关民警回原籍包村的原则,由人事部门科学安排警力,分包全市所有行政村。市局机关民警由市局人事处统一安排包村,各地局机关民警由各地统筹分配。
2、包村民警职责及工作方式。包村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补充力量,深入分包的村庄,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警民联系卡,召开座谈会、报告会、法制讲座等工作方式,认真履行收集掌握不稳定因素、建立完善群众治保组织和组织治安防范、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实际困难等五项职责,积极配合协助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把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切实当好“五大员”,即,治安防范的“组织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情报信息的“采集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在工作中发现的治安问题、案件线索等信息,要及时通报社区民警,统一由社区民警整理上报。
3、警务运行模式。全市公安机关要科学调整勤务安排,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对社区民警和包村民警实行定员、定岗、定责。包村民警要根据本单位工作情况,驻村工作以月为计算单位,一月两天,一天驻村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民警驻村工作实行每月规定动作与自选工作相结合原则,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结合本警种业务实际自行开展。包村民警深入分包的村庄,协助派出所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对收集掌握的情报信息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报送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将本人及包村民警工作情况汇总上报本所,由派出所统一上报。市局和各地“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民警、包村民警报告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后交相关警种部门处理并反馈;属于非公安业务的,通过综治联动机制移交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处理,确保“一村一警”工作有序运行。
(一)所队合一。
1、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11月,6个县(市)区局根据市局方案整体要求,结合本地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设置的实际情况,制定“所队合一”的警务改革方案,并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单位,做好动员工作。
2、先行试点阶段。2015年12月,6个县(市)区局按照试点方案,对选择的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进行“所队合一”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进驻试点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如东县局作为市局重点试点地区,要在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创造性地开展试点工作。
3、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开始,6个县(市)区局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专题报告,市局将组织专门力量对6个试点单位进行评估。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层面全面推行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所队合一”警务模式。
1、组织准备阶段。2015年11月,各县(市)区公安局成立“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社村、包村民警的选任、调配。同时,积极向县(区)委、县(区)政府和县(区)委政法委汇报,大力推进社会治安辅警队伍建设,有力补充专职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
2、部署推行阶段。2015年12月,对“一村一警”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包村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召开以乡镇为单位“一村一警”工作会议,镇(乡)村干部、公安包片领导和社村、包村民警参加,进行工作部署、交流、对接。
3、建章立制阶段。2016年开始,一是建立联系指导机制。县(区)公安局党委成员分片指导,各警种部门分片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社村民警和包村民警要做好工作衔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政法综治部门的支持,共同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建立研判互通机制。强化警种部门与社村警务的有机衔接,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四是建立警务保障机制。设立专项经费,解决包村民警的警务装备、误餐、交通等相关费用。五是建立宣传报道机制。宣传部门要及时跟进报道各地先进典型,汇聚正能量。六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组织评选包村民警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一)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全市公安机关尤其是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要从全面实施“123升级行动计划”、打造升级版“南通公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警务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将落实“所队合一”、“一村一警”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和更有力的措施,按时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此项改革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强配合,统筹推进。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单位的日常督察、指导,帮助各单位细化方案、完善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跟进掌握推进情况,定期通报工作进展,为市局党委提供决策参考。相关警种部门要在明确和落实各自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并充分发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共同推进警务改革深入发展。
(三)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各地公安机关和相关警种部门要按照市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改革大局,广大民警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杜绝整而不合情况出现,确保改革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本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做到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在规定时限完成,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部署以及省厅“一体两翼”布局,全面推进市局“123升级行动计划”,着力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增强警务实战化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基层警务效能,经广泛调研、反复研究,现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所队合一”、“一村一警”警务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所队合一。
积极破解基层警力不足和基础工作薄弱的难题,在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地区实行所队合一,由派出所统筹辖区治安、刑事、交管工作,实现警力整合、业务融合,充分发挥派出所综合战斗实体作用,确保一方平安。
1、警力资源有机整合。将基层社区警、刑警、交警等警种力量整合到派出所,实行统一调配,避免各自为战,破解基层所队警力不足难题。
2、警务机制规范运行。通过有效整合,派出所将原来承担的刑事案件办理、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职责,交由专业警种负责,确保社区警有足够时间从事社区警务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处置、重大安保活动、突出疑难案件和刑事发案必到现场等工作,实行警种应急联动,推动警务机制合成融合。
3、实战能力有效提升。“所队合一”后,警力重新组合,工作相互融合,倒逼民警全方位了解掌握各项公安业务,实现“一警多能、一警多职、一警多责”,切实提升民警实战能力。
4、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社区警将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纳入社区日常管理,交警在交通巡逻中开展治安巡查,刑警畅通案件信息渠道,更好地发挥公安派出所维护一方平安的职能。
5、经费保障合理减负。通过所队合一,集中办公,共用公共实施,在运行中减少水、电消耗,减少门卫、厨师、保洁等人工成本,避免重复投入、资源浪费。
1、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引导广大民警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强化基层基础。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充分发挥包村民警纽带作用,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共同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3、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依靠党委政府、会同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4、维护社会治安。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实现村村有警、月月见警;包村民警通过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力维护农村地区治安稳定。
二
为强化对此次警务改革的组织领导,市局成立由市政府党组成员、局长陈旭任组长,其他有关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所队合一。
牵头局领导:王华。
协同局领导:陆玲玲、何峰、陈兵、严卫飞。
责任单位:人事处、治安支队、交警支队、刑警支队、法制支队、警务保障处、改革办。
市局“所队合一”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副局长王华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交警支队支队长杨成、刑警支队支队长胡文瑞、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王德祥同志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对接。6个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牵头局领导:陆玲玲。
协同局领导:陈兵。
责任单位:人事处、组教处、治安支队、警务保障处、科技信息化处、改革办、各警种部门。
市局“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陆玲玲主任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政治部副主任滕进、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政治部负责该项工作的警力安排、科学考评,治安支队负责协调对接、督导推进。各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一)所队合一。
1、机构设置。在农村地区实行所队合一,在派出所增设交警队、刑警队(办案队)。派出所实行“三室三队”模式,“三室”即公调对接室、综合勤务指挥室、执法管理室,“三队”即社区警队、交警队、办案队。有条件的派出所办案队可以分为治安队、刑警队,增设巡逻处警队。“所队合一”的派出所,加挂交警中队及刑警责任区中队牌子。
2、组织架构。原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正职领导兼任派出所副所长,负责交通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中队副职任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中队副中队长(指导员),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各负其责。实行派出所所长负责制、人财物由派出所统一负责,派出所结合实际对整合后的民警行使岗位分工权,具体业务工作由相关业务警种负责指导。整合党组织,建立统一的党支部(总支),以党建促队建。
3、勤务运行。做到“五个一”,即:一个勤务指挥体系,建立统一的综合勤务指挥室,负责警情调度、勤务安排、检查督导等工作;一个执法管理室,三家单位共建执法管理室,实现法制员集中办公,案件集中审核;一组值班力量,合理安排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参与值班,做到警种合成;一个接待窗口,统一受理派出所户籍、交管牌证办理、违章违规处罚等事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效率;一个警务室,社区与交通警务室合一,共同开展社区工作,做好交通安全宣传。
4、勤务保障。整合办公用房,实现集中办公,统一使用接待区、办案区、勤务指挥室、会议室、枪库、警用装备库、食堂、浴室、值班室等硬件施舍,警用车辆实行统一调配,业务经费由派出所统筹使用。整合监控资源,实现图像资源共建共享。今后对农村的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一律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建设。
5、教育培训。组织所队民警、警辅开展业务交叉培训,重点培训治安纠纷调解、突发警情先期处置、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指挥疏导、各类事故和案件现场保护、证据固定,刑事、治安案件办理,社区警务工作等业务规范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民警、辅警公安业务水平,推进业务的融合。
1、选任调配原则。按照交警沿交通线包村、刑警到案件高发的行政村包村、国保民警到社情复杂的行政村包村、治安民警到治安混乱的行政村包村、选派机关民警回原籍包村的原则,由人事部门科学安排警力,分包全市所有行政村。市局机关民警由市局人事处统一安排包村,各地局机关民警由各地统筹分配。
2、包村民警职责及工作方式。包村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补充力量,深入分包的村庄,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警民联系卡,召开座谈会、报告会、法制讲座等工作方式,认真履行收集掌握不稳定因素、建立完善群众治保组织和组织治安防范、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实际困难等五项职责,积极配合协助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把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切实当好“五大员”,即,治安防范的“组织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情报信息的“采集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在工作中发现的治安问题、案件线索等信息,要及时通报社区民警,统一由社区民警整理上报。
3、警务运行模式。全市公安机关要科学调整勤务安排,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对社区民警和包村民警实行定员、定岗、定责。包村民警要根据本单位工作情况,驻村工作以月为计算单位,一月两天,一天驻村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民警驻村工作实行每月规定动作与自选工作相结合原则,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结合本警种业务实际自行开展。包村民警深入分包的村庄,协助派出所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对收集掌握的情报信息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报送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将本人及包村民警工作情况汇总上报本所,由派出所统一上报。市局和各地“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民警、包村民警报告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后交相关警种部门处理并反馈;属于非公安业务的,通过综治联动机制移交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处理,确保“一村一警”工作有序运行。
四、实施步骤。
(一)所队合一。
1、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11月,6个县(市)区局根据市局方案整体要求,结合本地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设置的实际情况,制定“所队合一”的警务改革方案,并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单位,做好动员工作。
2、先行试点阶段。2015年12月,6个县(市)区局按照试点方案,对选择的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进行“所队合一”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进驻试点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如东县局作为市局重点试点地区,要在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创造性地开展试点工作。
3、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开始,6个县(市)区局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专题报告,市局将组织专门力量对6个试点单位进行评估。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层面全面推行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所队合一”警务模式。
1、组织准备阶段。2015年11月,各县(市)区公安局成立“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社村、包村民警的选任、调配。同时,积极向县(区)委、县(区)政府和县(区)委政法委汇报,大力推进社会治安辅警队伍建设,有力补充专职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
2、部署推行阶段。2015年12月,对“一村一警”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包村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召开以乡镇为单位“一村一警”工作会议,镇(乡)村干部、公安包片领导和社村、包村民警参加,进行工作部署、交流、对接。
3、建章立制阶段。2016年开始,一是建立联系指导机制。县(区)公安局党委成员分片指导,各警种部门分片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社村民警和包村民警要做好工作衔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政法综治部门的支持,共同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建立研判互通机制。强化警种部门与社村警务的有机衔接,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四是建立警务保障机制。设立专项经费,解决包村民警的警务装备、误餐、交通等相关费用。五是建立宣传报道机制。宣传部门要及时跟进报道各地先进典型,汇聚正能量。六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组织评选包村民警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五、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全市公安机关尤其是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要从全面实施“123升级行动计划”、打造升级版“南通公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警务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将落实“所队合一”、“一村一警”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和更有力的措施,按时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此项改革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强配合,统筹推进。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单位的日常督察、指导,帮助各单位细化方案、完善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跟进掌握推进情况,定期通报工作进展,为市局党委提供决策参考。相关警种部门要在明确和落实各自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并充分发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共同推进警务改革深入发展。
(三)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各地公安机关和相关警种部门要按照市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改革大局,广大民警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杜绝整而不合情况出现,确保改革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本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做到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在规定时限完成,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为切实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推行“一村一警”工作机制。为确保工作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治安建设,延伸警务工作触角,创新警务模式,建立新时期农村基层治安防控工作新机制,积极推动“平安泊头”建设。
二、选聘标准和工作职责。
按照“统一名称、统一选聘、统一待遇、统一职责”的要求,在全市657个行政村各选聘一名农村治安协管员。选聘人员一是由村委会推荐;二是由派出所拟定初选人员,在征求人员所在乡镇政府及村委会意见后,报市公安局备案。入选人员由责任区民警直接管理。必要办公用品及用具由乡镇综治部门配备。
(一)选聘人员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无前科劣迹,无纹身和明显人为烫记。
2.责任心强,热爱治安保卫事业,自愿从事维护社会治安工作。
3.选聘人员为男性,年龄为18至55周岁,身高165厘米以上,须本市常驻户口(本村常驻人口优先录用),村级两委班子成员、计生专干、内退干部优先录用。
(二)福利待遇。
治安协管员勤务补贴和服装费由市财政负责,公安局集中领取,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发放勤务补贴,经责任区民警考核后,由派出所按季发放;统一配发春秋、冬、夏灰色协管员制服各一套。
(三)工作职责。
1.在辖区派出所的领导下,组织群众深入开展“平安泊头”创建活动,定期向责任区民警报告本村治安状况和治安防范工作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解答群众咨询,发布治安预警信息,增强群众守法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3.协助责任区民警入户走访、查找工作对象、排查治安隐患、登记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管控重点人员。
4.维护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监控系统能够发挥作用,发现故障及时报告辖区派出所。
5.承担驻警点的日常备勤,开展便民服务,接受群众报警求助、调解矛盾纠纷、先期保护事发案件现场。
6.注意发现可疑情况和可疑人员、搜集敌社情信息和案件线索并及时上报公安机关。
7.协助村委会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组织村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巡逻防控和院户联防,定期参加派出所组织的集中巡逻防控工作。
8.完成派出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15日—7月21日)。市政府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召开推行“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市公安局牵头制订实施方案,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按照会议精神及实施方案要求,在辖区内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程度,积极配合工作顺利开展。
(二)推进实施阶段(7月22日—8月31日)。市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要按照“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用人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人员选聘工作;对入选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配发警务用品;科学合理选择驻警点,统一外观标识,完善办公设施。同时,结合农村治安防控实际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划定业务执勤范围。
(三)运行巩固阶段(9月1日—12月31日)。市公安局负责对各驻警点软件、硬件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各驻警点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巩固完善“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加强农村治安协管员队伍的日常建设和管理。同时,研究制定奖惩制度,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提供重要案件线索、为公安机关破获重大案件提供帮助的协管员给予物质奖励,进一步推动“一村一警”长效机制。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推行“一村一警”工作机制重视程度,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副职具体抓,认真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迅速开展人员选聘工作。
(二)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负责各驻警点的选址工作,落实驻警点的水、电、暖等问题;市公安局负责做好治安协管员的政审、培训、服装发放等工作,并指导各驻警点统一标识涂刷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及时拨付相关经费。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市公安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要抓好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逐步完善“一村一警”机制。同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综治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子,把农村治安防控工作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附件:泊头市推行“一村一警”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王少芳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
副组长:邵群市公安局政委。
贺志杰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成员:郑文成寺门村镇党委书记。
金凤桐泊镇政府镇长。
秦兴义交河镇政府镇长。
张子亮西辛店乡政府乡长。
赵建海四营乡政府乡长。
刘福强富镇政府镇长。
刘剑郝村镇政府镇长。
周志强营子镇政府镇长。
王长青洼里王镇政府镇长。
张春发王武镇政府镇长。
常青田齐桥镇政府镇长。
李学洪文庙镇政府镇长。
刘超市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海涛市公安局副局长。
王保森市财政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由王海涛同志兼任。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二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的计划,根据区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指挥部领导的指示,请你们及时制订完善我区38个贫困村“一村一策”和xxxx年脱贫贫困户“一户一法”帮扶方案计划,现将有关要求安排如下:
请各镇(场)和尖山街道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包村单位按照“一低四有四通三解决”贫困村摘帽验收标准,结合贫困村实际,制订切实可行“一村一策”帮扶方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村所处地理位置、总面积,其中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田面积;自然村(组)数,总户数、总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数、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无房、危房、住房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贫困户数、人数;“五保户”数;现有劳动力,其中贫困户劳动力数;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自治区、钦州市扶贫攻坚工作文件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全区xxxx年所有贫困村摘帽、xxxx年全部贫困户脱贫任务,xxxx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
(三)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对策方案落实到村到户。制订贫困村脱贫摘帽方案,做到对策上墙、方案入档。二要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专项扶贫资金要用于到村到户产业项目的扶持,各职能部门涉农惠农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各类社会保障项目力争实现贫困户全覆盖。三要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组织实施“三个一”帮扶到户工程(一户制定一个帮扶计划,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个帮扶责任人员)。四要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对帮扶项目的落实和效果实施监测,对帮扶对象情况实施跟踪动态管理,达到脱贫条件的要及时调整,未实现脱贫的,限期脱贫。
(四)发展现状及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公益事业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五)发展目标:根据自治区和钦州市的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要求,结合贫困村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确定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电商、科技、卫生、安居、农民人均纯收入、减贫等要实现的目标。
(六)建设任务:一是在项目建设上,要明确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等具体建设任务和投入,包括财政资金、资源整合、职能部门、社会帮扶、群众参与等;二是要按照“一低四有四通三解决”贫困村摘帽验收标准要求,明确逐项建设任务。
(七)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沟通区直帮扶单位、完善扶贫到村到户政策,鼓励成立农村合组织,小额信贷资金开展项目扶持,强化激励机制和项目资金监管等措施。
贫困村要做到“六有”: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脱贫规划、有帮扶单位、有脱贫时限。
由区直各联镇包村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与贫困户商量,对照“八有一超”贫困户脱贫双认定验收标准,列出帮扶清单,精准详细做好帮扶计划内容。
(一)基本情况。户主姓名及家庭人口情况;家庭详细住址及联系方式;贫困户属性(一般贫困、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三留人员情况;致贫原因;军烈属情况;发展优势和意愿等。
(二)帮扶需求和帮扶情况。帮扶单位和责任人、贫困户的具体帮扶需求、落实帮扶资金到位。
(三)帮扶任务及具体措施。要对贫困户进行深入摸底,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的不同进行指导帮扶,并明确实施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惠农惠民、居住条件、转移就业、产业发展、小额信贷等帮扶任务和方法措施。确保使每一个贫困户都得到政策扶持。
要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户一本台帐、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底数清、任务清、职责清、问题清、对策清”,切实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订“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是为了更精准地开展帮扶工作,各镇(场、街道)、区直各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区将把“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建设纳入扶贫工作考核内容,区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指挥部督查组也将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
(二)强化指导,认真负责。各镇(场、街道)要加强对方案制订的指导,以贫困村规划、计划为依据,凡已确定的计划项目,原则上不得更改,重点是在工作措施、扶持措施、管理措施上体现创新。
(三)严格把关,确保成效。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方案计划制订完成后,各镇、丽光场、尖山街道,区直各联镇包村单位要严格审核,认真研究讨论,确保方案计划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能落实、见成效。“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方案计划请于6月24日前将纸质版和电子版上报区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联系人:莫贵栋。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三
为切实推动唐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确保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关心和帮助,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结合唐昌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唐昌街道辖区内154户(217人)低保户。
通过实施“一户一策”低保户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达到或超过唐昌街道人均收入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唐昌街道贫困人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真正发挥唐昌街道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作用。
帮助贫困户在就业增收、子女就学和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建立一名街道干部对口联系两户贫困户或特困家庭,一名村干部对口联系二至三户贫困户或特困家庭的方式,对每一户帮扶对象进行收入状况、困难原因、创业和就业意愿摸底。根据帮扶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劳动力、技能情况、居住状况、经济状况等具体情况,制定帮扶对象增收再就业帮扶计划,做到一户一策,明确帮扶目标、时限等。
(一)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实现再就业,增加收入,切实改善生活水平。
(二)针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帮扶对象,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三)针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
(一)每名帮扶干部至少联系两个帮扶对象(详见附件);
(四)帮扶干部为每个帮扶家庭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四
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搞好对“一村一警”工作的考核,促进驻村干警深入基层,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公众安全感指数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现制定温泉镇驻村干警工作考核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全镇明确身份的驻村干警及部分分包辅警。
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分数为100分,其中绩效成绩和加分项目依据实际得分计算。
三、考核内容。
任务完成情况(100分)。
(一)驻村时间和走访群众落实情况(20分)。
建立到岗登记台账和值班表,执行日常考勤,对存在缺勤等行为进行记录,每月至少驻村两天,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人)。
考核方式:基本分为20分,缺勤1次扣2分,少走访一户扣0.5分,累计扣分达到20分者,直接记为考核不合格。
(二)主要工作(80分)。
1、组织安全防范(10分)。
驻村干警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本村社会治安稳定、和谐。
考核方式:
(2)对本村基本情况(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机动车、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涉毒人员、刑释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邪教人员、刑事案件(分类)、治安案件、矛盾纠纷、有关上访人员等)熟悉掌握程度进行测试,熟悉的记4分,基本熟悉的记2分,不熟悉的记0分。
2、强化治安管理(20分)。
做好辖区治安管理,积极做好辖区内场所、特行及管制物品的管理工作;立章建档,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和消防检查,及时查堵管理漏洞。
考核方式:
(4)每发现辖区内一处治安薄弱部位、安全隐患并整治到位的,记1分,记满5分为止。
3、化解矛盾纠纷(20分)。
驻村干警应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并及时上报。
考核方式:
(1)经派出所核实,当月本村无矛盾纠纷的记基础分6分,本村发生的矛盾纠纷(如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山林,邻里,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破产,小孩打斗,个人恩怨等引发口角冲突或打架斗殴等,符合法律法规可以进行当场调解的)及时化解并有记录的,每化解1起记2分,记满10分为止。未开展化解工作的,该项为0分。
(2)经派出所核实,当月本村无不稳定因素的记基础分6分,对本村发生不稳定因素(如涉军人员群体上访,群众因征地拆迁补偿不满意集体上访,村与村之间因各种矛盾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群众因性格内向、心态失衡、行为偏执扬言报复社会、拖欠工资引发的上访堵工堵路等等)及时上报派出所同时积极配合派出所处理并有记录的,每上报1起记2分,记满10分为止。
4、搜集情报信息(10分)。
驻村干警应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搜集掌握辖区社会和治安动态及信息,及时分析上报,预防和参与处置突发性事件。
考核方式:
(3)对本村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流动人口没有进行掌握登记并上报派出所的,每发生一起扣2分。
5、开展法制教育(10分)。
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宣讲好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考核方式:
(1)开展校园、社区、村庄等地区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每次记2分;
(2)走访群众家庭宣传法制教育,为群众讲解法制问题的,情况属实,有走访记录的,每次记2分。
以上两项合计记满10分为止。
6、服务人民群众(10分)。
驻村干警应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驻村干警在接到群众报警或求助后应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警务室民警或派出所。
考核方式:
(3)帮助服务群众,对辖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学生、残疾人员等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的,每帮扶1次记1分。
以上三项合计记满10分为止。
7、严格奖惩措施。
(1)驻村干警在辖区工作时,因违反相关纪律,被群众举报投诉受到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每次扣5分。
(2)工作有成绩、有带头作用,受到上级机关认可、表彰的,每次加5分。
考核时间是6月15日至7月1日。
五、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上报至市综治办,并由市综治办汇总主管单位评分后,计算出每个包村干警的最终得分,按好、中、差划定等次,公示后向各乡镇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反馈。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五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在3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动,按照党委、*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经村级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发展方案:
-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稳定,共建*。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二、存在的问题。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和集中整顿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中整顿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为在3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动,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经村级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发展方案:
一、基本概况。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二、加强组织保障。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三、目标任务。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四、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民调解“三个文件”和省、市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规章制度;调整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流程。
(二)加强协调人民调解投入工作。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合理利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经费待遇。
(三)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加大培/yingyong/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促进规范操作;改革培训方式,变县级培训为主,镇级为辅,变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经验交流等并举的培训模式。
(四)规范人民调解操作规程,提高人民调解质量。
(五)完善跨区联调机制的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三、工作计划。
(一)1月份,召开全县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布置本年度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可与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合并召开)。
(二)2月份,对各镇人民调解工作督促指导一轮。
(三)3月份,组织“金宝人民调解联调机构”相互交流工作。
[2000]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高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加强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切实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同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加强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村,要派专人帮助清理整顿。
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标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加强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让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帮助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政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步提高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显著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整体部署。持续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全面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到2020年5月底,全32户、63名未脱贫人口全部具备基本脱贫条件,年底全部脱贫;50个已出列贫困村和已脱贫户脱贫成效进一步巩固;233户、525名边缘人口政策落实有保障,稳定增收不新致贫。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顺利实现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4月)。研究制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方案,召开决战脱贫攻坚干部大会,层层动员部署。
(二)巩固提升阶段(2020年4—6月)。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突出贫困监测预警,因人而异精准帮扶;突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清零,防范扶贫领域风险,补齐短板弱项;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有效防止返贫,确保剩余未脱贫人口各项指标基本具备脱贫条件。
(三)决战决胜阶段(2020年7—12月)。开展贫困人口全面“回头看”,落实落细各项扶贫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全部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脱贫攻坚工作普查;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加强脱贫成效宣传,讲好扶贫故事;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
(一)分类实施“一户一策”。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各项标准,开展“回头看”。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持续帮扶,精准施策。
1.对剩余的32户63人未脱贫人口。强化包保措施,在原包保人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市级领导、乡科级领导干部包保,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采取“一对一”帮扶、“滴灌式”投入措施。将未脱贫人口人均5000元投入的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春天米业,本级财政及慈善捐助每人追加1980元,共44万元,签订5年期合作协议,每年每人分红1100元。合同期结束后,如不续签,返还本金。
2.对113户247人脱贫监测户。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对其“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指标进行监测,对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保洁员、巡河员、护林员等扶贫专岗;对弱劳动能力,能走动,干不了重活的,落实纠纷调解员、政策宣讲员等扶贫专岗。落实防贫保险措施,对脱贫户因突发的重病、重大灾害及就学等实施保险保障,兜牢底线。同时,根据实际落实打井上电项目,从生产基础设施上保障其减少投入,增产增收,实现稳定长效脱贫。
3.对233户525人边缘人口。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措施,开展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逐户梳理并落实对应的扶贫专岗,确保其稳定增收。落实防贫保险措施,对脱贫户因突发的重病、重大灾害及就学等实施保险保障,兜牢底线。重点关注老年人、重症病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以及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人员,及时给予救助,稳定解决他们的基本生计,坚决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人口。(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各行业部门,各乡镇、街道)。
(二)精准落实“保障政策”
1.精准落实教育保障政策。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不因贫失学辍学;推进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有效落实,改善中小学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精准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简化贫困人口就医转诊手续,细化慢病签约服务管理,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省村医为民服务能力水平。(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医保局、各乡镇、街道)。
3.精准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全面开展住房安全“回头看”,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进行住房安全鉴定。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加强农户档案管理,提高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4.精准落实饮水安全政策。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排查,6月底前,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集中供水使用不规范、工程质量不合规和群众认可度的问题。继续推进农村集中供水主管覆盖扩面工程。(牵头单位:市水利局;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5.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按照低保兜底脱贫要求,救助水平人月均不低于省定保障标准。落实低保渐退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系统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全部按程序纳入低保,低保户中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条件的家庭全部按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残联,各乡镇、街道)。
1.做实就业扶贫。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网上就业信息推介、就业对接会、包保责任人一对一推介等方式,促进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全面就业,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目标。着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外引内联方式,促进已建成的扶贫车间及早开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开发临时性扶贫公益岗位、扶贫特岗和扶贫专岗,按照省扶贫办要求,进一步规范岗位申报流程,制定管理制度,逐村逐人分析研判,落实护路、护林、护水、保洁、老人管护、疫情巡防以及政策宣讲、纠纷调解等扶贫特色岗位。落实好岗位补贴、培训补贴、交通补助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特色岗位都能够实现就业增收。(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抓实产业扶贫。抓好“示范园区”建设。结合打井上电、方田林网等农业基础设建设,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用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四小项目”落实。采取整村(屯)推进的方式,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布局一批鸡鸭鹅猪羊等小养殖,中草药、食用菌、地瓜、马铃薯、龙葵果、百合、瓜菜等小种植,农家乐、电商等小买卖,服装、柳编、竹编、草编等小手工项目。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有收入、收入稳。加强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确保电站收益,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行业部门,各乡镇、街道)。
(四)全面开展“帮扶活动”。杜绝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帮扶形式,从各户的实际出发,落实“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
1.庭院帮扶活动。一方面,采取一村一品、一街一品的方式,由包保责任人逐户落实庭院经济发展项目。并进行技术跟踪指导,确保其庭院产生“一亩园十亩田”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配合乡村环境整治行动,由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包保责任人联合行动,开展庭院整洁活动。每个月利用1至2天时间,帮助困难群众打扫庭院及室内卫生,规划庭院布置,美化净化生活环境,让贫困群众住得安心、暖心、放心。引导和指导农民群众学会村规民约遵守、门前三包管理、垃圾分类、清洁厕所使用、卫生厨具应用等,逐步养成勤俭持家、清洁文明的生活习惯。(牵头单位:乡镇街村;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及包保责任人)。
2.消费扶贫活动。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开展扶贫产品展销会、农副产品采购和消费扶贫大集等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代言农特产品的促进作用,加强品牌培育,打造村级电商品牌,促进农副产品网上销售。组织包保部门和包保人进村入户,购买农副产品。促使广大干部多下村、常入户,对自己所包保的户做到认得门、熟悉人、攀上亲,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加深与群众的感情。(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各乡镇、街道)。
3.志智双扶活动。主要抓好思想引领、典型引领、文化引领、志愿引领、爱心引领、法规引领,加大扶贫政策和成效宣传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强实用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主发展产业和就业本领。开展自主脱贫示范户表彰,有效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力宣传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讲好扶贫故事。(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一)进一步压实责任。继续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贫困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一书记与村党组织书记之间要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严格管理考核,树立鲜明导向,对优秀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宣传表彰、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市直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进一步凝聚合力。按照“四个不摘”总体要求,保持队伍不撤、力量不减、力度不降。发动社会各界带着感情做好真帮实扶工作,搭建贫困需求与社会爱心人士的精准对接平台。持续推进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和“党心连民心,干群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
(三)进一步转变作风。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各级各类督导巡查、评估暗访、审计监察反馈的问题,确保改彻底,不反弹。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村级填表报数,精简会议文件,让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办实事上。全面开展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回头看”,严查扶贫工作不实、作风漂浮问题;严查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严查基层“微腐败”问题;严查“四不摘”政策落实不力问题。查处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作风不扎实、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的干部,确保扶贫资金项目使用管理清楚,扶贫干部作风清廉,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清零。
近年来,我县为推进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搞好项目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整合涉农资源、切入扶贫需求重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进行连片开发,为全面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地处-山区,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分流其间,毗邻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宁陕县和汉中市镇巴县。全县辖14个镇,179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347平方公里,耕地31万亩,其中水田14.9万亩,20xx年末全县总人口3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6万人,农村人口27.2万人,根据20xx年贫困人口识别工作调查摸底,全县共有贫困人口32976户107280人。
我县项目涉及2个镇五个行政村,分别是涧池镇-村。五个村共有38个村民小组2348户8398人,总耕地面积6501亩。该试点区域地处月河以北中高山区和凤凰山北麓沿线山区,属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区域内经济条件差,村民居住分散,土地贫脊,农作物产量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用电、用水、道路交通、桥梁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没有做大做强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任务艰巨。
为了做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一是精心布局选点。我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副县长亲自带队到镇、到村选点2次;县扶贫局局长会同市扶贫局刘局长带领工作组到镇、到村开干部会、群众会,经过认真筛选,最终确定了平梁镇新河村、安合村、长坝村、涧池镇洞河村、马鞍桥村为“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村。二是科学规划项目。通过深入村组户广泛调研,确定了5个村主要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村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建设,项目总投资5169万元,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群众自筹3178万元。三是强化了基层组织机构。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连片开发整村推进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3个专业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开发局,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明确四名干部负责日常办公。三个专业工作组是:一是移民扶贫、村居环境建设工作组,具体负责村居环境建设;二是基础设施项目工作组,具体负责公路、人饮、农田水利项目的规划实施;三是产业开发项目工作组,具体负责畜牧养殖、林果业、苗木花卉等项目的组织实施。
为突破口,按照群众参与式扶贫的方法选择项目,按照“项目到村、规划到户、扶贫到人”的要求,推行“整合资金、整体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工作模式,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使贫困农户稳定增收。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预计通过两年(20xx—20xx年)建设,使试点村特色产业明晰,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良好,功能配套健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提高,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600元,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
(一)夯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把“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列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作为探索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突出问题,要求参与部门和项目建设镇高度重视,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严格责任追究。参与部门和项目镇落实领导包抓、干部包抓的具体责任,示范项目到村,干部到点,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扶贫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积累有价值的宝贵经验。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强化基层基础,项目镇党委把“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选强配硬村级领导班子,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人选进队伍,确保基层组织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协调关系、落实规划。同时,搞好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良种良法引进、试验、示范等。
(三)强化资金整合。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职能,建立计划衔接、部门共建和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形成多方投入、联合共建的工作新格局。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类资金向项目试点村倾斜。
(四)科学规划主导产业建设。采取“市场导向、典型引导、群众选项、政府扶持”的办法,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发展项目,政府适当给予补助和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扶持。鉴于示范村产业发展薄弱的实际状况,为了确保产业开发规模效益和群众长期受益,本着实地适生、实效、市场前景看好的原则,选择苗木花卉、林果产业、林下养鸡、生猪养殖为示范村主导产业,新建苗木花卉基地1150亩,林果产业700亩,林下养鸡5万只,渔种场50亩等。有主导产业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化。同时,对群众有一定基础的增收项目予以支持。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连片开发整村推进试点五个村的水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水利局、交通局等单位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工作组组织实施。实现村级道路全硬化,晴雨畅通。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移动通讯、网络、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
(六)大力实施村居环境改造。将“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与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生态移民、农村沼气建设等充分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对五个试点村内不具备生存条件的252户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高起点建设中心村进行集中安置。对贫困户的住房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农户自行投资硬化、绿化庭院、油漆门窗和房屋毛粉,外墙粉刷美化,移民搬迁户按其类别分别享受扶贫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政策,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实现村貌干净整洁,集中安置点美化、绿化、亮化。
对相关部门和项目镇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检查一次、半年通报一次。各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财政、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计;纪检、监察部门严明干部工作纪律;扶贫部门做好业务指导和数据统计工作,项目建设工作实行月报制,每月向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反馈情况;考评办将项目建设工作作为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镇年度考评的重点内容。同时,各部门定期分析、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收集、总结、整理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全面总结项目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一是项目村贫困程度深、建设项目多,覆盖面宽,就目前来说,每个村投入100万元力度显得不够。
二是我县低于2500元的贫困村为120个,量大面广,请求加大项目覆盖镇、村。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结合我校帮扶的五峰村实施三年内消除“空壳村”,进一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进一步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经校党支部研究,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结合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特别是县委提出的同步小康工作要求,以支部是堡垒、党员是先锋、产业是支撑、富民是关键、小康是目标为行动指南,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入手,充分调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提高村级党组织办实事的能力与水平。
加强对现有两个村进行跟踪指导、管理,总结经验,对7个村进行摸底,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督促其抓紧落实,尝试以村支两委为带路人,辐射周边群众的集体经济模式,努力确保在2017年低,全面消除五峰村“空壳村”。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
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兴仁县第六中学安排派驻村干部、驻村工作组、第一支书深入各村,深入细致的做好前期摸排工作,帮助理清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
由校支部牵头,采取村+合作社的模式,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监督小组,以帮扶资金为基本股金,入股本地的果蔬种植合作社。产生的效益用于帮助农户进行种植及其他公益事业。
1、高度重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认真分析本村实际情况,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2、搞好协调服务。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手续办理、审批等各个环节提供一切便利,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全力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搞好指导协调。校派驻村干部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3、强化督查考核。要求驻村工作组、第一支书,尤其是村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依靠帮扶资金的同时,要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和监督小组,成员不得交叉。每半年要对账务进行公开,并将相关情况报镇民生项目工作室备案。同时,进一步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责任,加强检查监督,以此作为衡量驻村工作组、村党组织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村级考核体系,实行奖励制度。
依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脆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年脆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状况,特制定脆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如今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进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状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进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进展信念不够坚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主动参加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到达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进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着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慧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动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脆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主动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加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进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脆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良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良度支配。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加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坚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干净。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沟通,推动党群关系和谐进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添"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关心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根据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讨论,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详情。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旧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主动实行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准备,确保整顿成果持续稳固。
根据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通知》要求,为了切实帮**村**社***解决实际问题、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8年*月*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同村“两委”班子、帮扶干部、第一书记深入***家庭,与贫困户一起讨论,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认真商议脱贫路径和方式,仔细计算收入支出帐,有针对性地完善帮扶措施,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一)家庭人口。
户主:***(姓名),**岁(年龄),*族(民族),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健康状况(健康、患病、残疾),工作情况(在家务农、外出打工、上学等),是否属于“三留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人员。
妻子:***(姓名),**岁(年龄),*族(民族),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健康状况(健康、患病、残疾),工作情况(在家务农、外出打工、上学等),是否属于“三留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人员。
(二)家庭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及收入情况。
1.住房情况:现有住房*间,住房面积**平方米,人均**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间,****年修建;砖木结构*间,****年修建;土木结构*间,****年修建。现有主要居住用房属于什么安全等级、是否经过鉴定、有无鉴定证明。享受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灾后重建国家补贴**元,个人自筹**元。
2.安全饮水情况:贫困户是否有安全饮水、于**年**月安装入户,水量是否满足要求,日常供水是否稳定。集中供水点是否方便。
3.用电情况:生活用电是否接通(**年已经接通),动力电是否接通(**年已经接通),日常供电是否稳定。
4.教育情况。目前家里有**人上学,其中学前教育*人、小学*人、中学*人、中职*人、大学*人,具体上学地点,学费生活费开支情况,享受的国家优惠特惠政策(是否落实贫困户学前教育保教费和生活补助、“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餐等政策)。适龄儿童是否有辍学现象,辍学的具体原因(根据入户调查情况实际描述),有无因学借款、贷款情况。
5.就医情况。户籍人口*人,****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目前家里有患病*人、残疾*人(具体谁患病、残疾),分别是**病(**年确诊),**级残疾(**年鉴定),患病人口是否享受了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救助、民政医疗救助等政策,分别报销**元,个人承担**元,没有报销的具体原因。目前治疗情况,未及时治疗原因(无足够费用或为了不增加家庭负担等因素放弃治疗、无亲属照护送医治疗、无行动能力等),有无因病借款、贷款情况。
6.养老保障:户籍人口*人,2018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7.享受低保情况:2018年享受*类低保*人,每年享受低保金**元。
8.种、养殖情况:耕地面积*亩(其中旱地*亩、水浇地*亩;川地*亩、山地*亩),人均耕地面积*亩。2017年种植小麦*亩,玉米*亩,马铃薯*亩,中药材*亩(其中当归*亩、黄芪*亩),核桃*亩,花椒*亩。林地*亩,草地*亩。2017年养羊*只、养牛*头,养鸡*只。
9.技能培训情况:是否参加过技能培训,**单位组织的培训,**年**月**(具体到人)参加**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共培训**天,培训的方式方法,获得**劳务技能证书,培训之后预计收入增长情况。没有参加培训的原因是什么。
10.家庭其他财产:有电视机*台,摩托车*辆、拖拉机*台。11.借贷情况:主要包括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民间借贷金额及使用情况,还款计划等。
12.家庭收入情况:2017年种植收入***元,养殖收入***元,其它生产经营性收入***元;务工收入***元(技术型、苦力型,务工时间);转移性收入***元(各类政策补贴);财产性收入***元(农村租房、租地收入)。2017年家庭总收入***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因病(残疾)致穷。(逐一填写患病人员信息,疾病名称及确诊时间,费用支出及目前治疗情况,是否举债及举债数额,报销情况)。
2.因灾致穷。(家庭遇到的具体灾难灾害、受损情况、具体时间、接受救助情况)。
3.因学致贫。(逐一填写子女就学情况,学费、生活费开支情况)。
4.因婚致穷。(结婚时间、花费的具体彩礼、目前借贷情况)5.缺乏劳动力。(家庭现有劳动力结构,有劳动力几人,无劳动力几人)。
6.缺技术。(缺乏种养殖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还是劳务技能方面)。
7.缺资金。(计划发展的增收致富项目,需要的资金数量及今后的打算)。
8.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9.其他。(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一)产业帮扶方面(根据村情户情详细填写)。
1.种植方面。(比如逐年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核桃、花椒等经济林种植面积,种植马铃薯、玉米优质品种,实现稳步增收。)。
2.养殖方面。(比如申请产业发展项目贷款,建造养殖暖棚,扩大养殖规模。)。
3.技能培训方面。(比如鼓励贫困户参加种养殖和劳务技能培训,通过提高种养殖效果、提升务工人员技能,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劳务收入。)。
4.劳务输转方面。(比如联系用人渠道,介绍***长期在外务工,形成稳定收入来源。)。
(二)义务教育方面。
宣传落实学前、义务教育、高中(中职)阶段教育特惠政策。对有辍学人口的家庭,分析辍学原因,制定控辍保学计划,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
(三)基本医疗方面。
宣传落实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特惠政策。协助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措施,减轻医疗负担。
(四)住房安全方面。
1.协商制定危房改造措施,包括按什么方式改造、什么时间改造,面积如何按规定控制。
2.资金来源渠道,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政策补助多少,个人自筹多少。
3.配套推进巷道硬化、入户道路硬化和农户庭院硬化“三化工程”建设。
4.加快改厕改厨改圈,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五)安全饮水方面。
帮扶户无安全饮水或保障程度低的,对接县乡项目安排计划,协调列入安全饮水巩固提升计划,重点解决供水保证程度、水质达标等问题,确保贫困户饮水达到脱贫验收标准。
(一)2018年帮扶措施和目标1.种植方面。
***家庭有耕地**亩,计划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一方面减少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核桃、啤特果等经济林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引进新品种马铃薯和玉米种子,增加群众收入。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六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工作步骤等方面对某项工作做出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最常用的实施计划是项目实施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各村(社区)、部门(站所):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设平安乡村,落实好省委、益阳市委、沅江市委会议精神,根据四季红镇实际情况以及上级督查检查要求,经四季红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决定在全镇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为确保此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治安防控短板,夯实提升治安防控基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上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村一辅警”建设目标为:每个建制村(社区除外)配备一名专职驻村辅警,设置一个驻村警务室,警务室地址设在村民服务中心,驻村辅警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履行职责,推动农村警务工作前移。
驻村辅警选用本村或近邻村人员,便于以后开展工作,具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本村或邻村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素质高,品行端正,热爱农村警务工作。
2.年龄在四十五周岁以下,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3.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具有能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文化水平,一般需要高中以上文化,可适当放宽至初中学历。
4.无重大中心疾病,生理缺陷,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能正常开展工作。
驻村辅警人员由各村支两委确定之后报镇综治办,由镇综治办、镇纪委、派出所联合进行考察,并进行走访调查,确认后再填报驻村辅警申报审批表予以确认。同等条件下,退伍军人或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优先。
1.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拘留及以上行政处罚的;
2.有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因违纪违规被开除或辞退的;
3.正被纪委监察部门调查、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4.本人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被判处刑罚的,或吸贩毒品的;
6.其他不适合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
辅警的工作由派出所统一布置安排,在派出所的领导下履行工作职责,同时配合好村支两委的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不详细叙述,由派出所指导安排培训与履职)。
各村(社区)、部门(站所):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设平安乡村,落实好省委、益阳市委、沅江市委会议精神,根据四季红镇实际情况以及上级督查检查要求,经四季红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决定在全镇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为确保此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治安防控短板,夯实提升治安防控基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上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村一辅警”建设目标为:每个建制村(社区除外)配备一名专职驻村辅警,设置一个驻村警务室,警务室地址设在村民服务中心,驻村辅警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履行职责,推动农村警务工作前移。
三、人员条件与确定。
驻村辅警选用本村或近邻村人员,便于以后开展工作,具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本村或邻村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素质高,品行端正,热爱农村警务工作。
2.年龄在四十五周岁以下,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3.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具有能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文化水平,一般需要高中以上文化,可适当放宽至初中学历。
4.无重大中心疾病,生理缺陷,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能正常开展工作。
驻村辅警人员由各村支两委确定之后报镇综治办,由镇综治办、镇纪委、派出所联合进行考察,并进行走访调查,确认后再填报驻村辅警申报审批表予以确认。同等条件下,退伍军人或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优先。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列为辅警人选:
1.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拘留及以上行政处罚的;
2.有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因违纪违规被开除或辞退的;
3.正被纪委监察部门调查、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4.本人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被判处刑罚的,或吸贩毒品的;
6.其他不适合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
五、工作职责及其他。
辅警的工作由派出所统一布置安排,在派出所的领导下履行工作职责,同时配合好村支两委的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不详细叙述,由派出所指导安排培训与履职)。
区司法局一村一警实施方案按照区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落实区委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一)目标要求。以“创平安、保稳定、为民生,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主线,以“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问民计、排民忧、解民难、护民权”为主要内容,落实“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每人一本民情日志、每人每周走访一个家庭、每人每月与村居“两委”分析一次村情、每人每月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或解决一项安全稳定隐患、每人每月报一篇工作信息、每人每半年报一篇调研报告。通过深入群众,砺炼干部队伍,大幅提升政法队伍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警民良好互动,密切警民关系,大幅提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扎实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按照区委政法委当好“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纠纷调解员”、“综治督导员”、“维稳联络员”等“五大员”的任务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要切实担负起“四个责任”:。
一是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包村干警要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心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积极向群众宣传,特别是一些惠民政策、涉农政策、法律法规,要采取集中开会、开设法制课堂、入户访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
二是切实担负起帮助包靠村搞好稳定的责任。要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帮助村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从预防、排查、化解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是切实担负起信息联络员的责任。要及时发现和搜集信访动向、矛盾纠纷苗头、安全生产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对城市拆迁、涉法涉诉、土地征用、涉军涉师等可能引发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各类苗头隐患,随时掌握情况,一旦出现不可控的苗头,要及时向街道和有关部门反映。
四是切实担负起稳定社会治安的责任。按照“封起来、亮起来、控起来、巡起来、管起来、包起来”等“六个起来”的具体要求,帮助、协调所包靠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推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刑事、治安案件,特别是侵财性案件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
一要深入基层。包村干警要深入到包靠村和小区,真正做到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解决民众的所忧所难。及时到重点户家庭心贴心地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访寒问暖,手挽手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三级包靠”,实现党员干部人人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沟通感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人深入群众宣传政策、稳定治安、化解矛盾,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实实在在地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要掌握情况。包村干警要真正进村入户,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状况,土地人口情况、两委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尤其是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方面的信息,如邻里纠纷、抚养赡养、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外来人口、事故隐患等各种矛盾和纠纷,都要做到全部熟悉、全部掌握,为创建平安示范区、平安示范村居作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三要落实责任。将包村干警工作实绩纳入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把包村干警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凡所在村(社区)年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系列可防性案件、越级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先进等次。对在活动中应付了事,不负责任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对违犯群众纪律、损害政法干警形象的,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区司法局一村一警实施方案按照区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落实区委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一)目标要求。以“创平安、保稳定、为民生,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主线,以“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问民计、排民忧、解民难、护民权”为主要内容,落实“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每人一本民情日志、每人每周走访一个家庭、每人每月与村居“两委”分析一次村情、每人每月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或解决一项安全稳定隐患、每人每月报一篇工作信息、每人每半年报一篇调研报告。通过深入群众,砺炼干部队伍,大幅提升政法队伍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警民良好互动,密切警民关系,大幅提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扎实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按照区委政法委当好“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纠纷调解员”、“综治督导员”、“维稳联络员”等“五大员”的任务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要切实担负起“四个责任”:。
一是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包村干警要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心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积极向群众宣传,特别是一些惠民政策、涉农政策、法律法规,要采取集中开会、开设法制课堂、入户访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
二是切实担负起帮助包靠村搞好稳定的责任。要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帮助村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从预防、排查、化解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是切实担负起信息联络员的责任。要及时发现和搜集信访动向、矛盾纠纷苗头、安全生产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对城市拆迁、涉法涉诉、土地征用、涉军涉师等可能引发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各类苗头隐患,随时掌握情况,一旦出现不可控的苗头,要及时向街道和有关部门反映。
四是切实担负起稳定社会治安的责任。按照“封起来、亮起来、控起来、巡起来、管起来、包起来”等“六个起来”的具体要求,帮助、协调所包靠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推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刑事、治安案件,特别是侵财性案件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
一要深入基层。包村干警要深入到包靠村和小区,真正做到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解决民众的所忧所难。及时到重点户家庭心贴心地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访寒问暖,手挽手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三级包靠”,实现党员干部人人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沟通感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人深入群众宣传政策、稳定治安、化解矛盾,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实实在在地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要掌握情况。包村干警要真正进村入户,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状况,土地人口情况、两委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尤其是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方面的信息,如邻里纠纷、抚养赡养、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外来人口、事故隐患等各种矛盾和纠纷,都要做到全部熟悉、全部掌握,为创建平安示范区、平安示范村居作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三要落实责任。将包村干警工作实绩纳入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把包村干警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凡所在村(社区)年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系列可防性案件、越级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先进等次。对在活动中应付了事,不负责任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对违犯群众纪律、损害政法干警形象的,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为落实省委关于平安河南建设“双安、双治、双基”和济源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精神要求,深入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安全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平安创建工作水平。就我镇开展“一村一警综治联动”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建和谐干群、警民关系这个核心,以机关干部、社区民警包村为载体;以了解村情民意、解决群众困难、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以情系民生建和谐、服务发展促跨越为目的;组织机关干部、社区民警进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务、解民难、保平安。为我镇社会稳定和谐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开展“一村一警综治联动”活动,镇包村干部和包村民警重在实现“六个目标”:一是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有效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实现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三是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和民转刑案件。四是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邪教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五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防范能力和水平。六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实现群众法治意识明显提升。
包村干部和包村民警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一村一警综治联动”工作为切入点,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深化综治联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双安目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社情民意调查,纳谏问计于民。镇包村干部联合包村民警,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经常性地社情民意调查和研判,建立“民情台账”,及时准确掌握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倾向等问题,广泛征求和收集群众对社会管理、治安稳定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二)排查化解矛盾,开展法律服务。镇包村干部联合包村民警,积极协助村三委班子开展矛盾纠纷查处工作,使各类矛盾纠纷不扩大、不激化、不上交,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主动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难解疑。向群众进行法律宣传,普及各类安全防范知识,确实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帮扶困难群众,强化群防群治。综治办、民政所、司法所、包村民警相结合,切实解决农村困难家庭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镇政府以健全完善村级警务室建设为重点,加强对综治专管员的培训管理,有效整合群防群治工作力量,发挥社会管理综合优势,形成人人参与平安创建,共享创建成果的工作局面。
为确保活动取得成效,要落实“四项工作制度”:
(1)日常考勤制度。活动中,包村干部每月和包村民警就所包村工作交换建议不少于3次,并做好收集整理反馈工作。
(2)征求意见制度。包村干部每月至少安排1次接访活动,采取公示、接访、包案的方式进行定人、定点、定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收集整理反馈工作。
(3)目标管理制度。包村干部和包村民警要根据年度社会管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安排,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在活动期间能够“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
(4)奖优罚劣制度。综治办将对包村干部、包村民警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召开村干部、基层村民代表民主测评会,对包村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对目标考评情况差、满意度测评优秀率低的包村民警反映给派出所。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由党委书记常东风任组长,镇长牛东红任常务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周奎明、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杨兴波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安排,为活动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活动和日常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二)严格工作纪律。参与活动的人员要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四项工作制度,各包村干部、包村民警既要贴近群众、广交农民朋友,又要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
(三)加强督促检查。镇综治联动领导小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纳入年终考核。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及时督促整改。领导小组成员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督导检查活动开展情况,指导综治联动活动工作开展,协助基层解决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搞好对“一村一警”工作的考核,促进驻村干警深入基层,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公众安全感指数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现制定温泉镇驻村干警工作考核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全镇明确身份的驻村干警及部分分包辅警。
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分数为100分,其中绩效成绩和加分项目依据实际得分计算。
三、考核内容。
任务完成情况(100分)。
(一)驻村时间和走访群众落实情况(20分)。
建立到岗登记台账和值班表,执行日常考勤,对存在缺勤等行为进行记录,每月至少驻村两天,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人)。
考核方式:基本分为20分,缺勤1次扣2分,少走访一户扣0.5分,累计扣分达到20分者,直接记为考核不合格。
(二)主要工作(80分)。
1、组织安全防范(10分)。
驻村干警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本村社会治安稳定、和谐。
考核方式:
(2)对本村基本情况(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机动车、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涉毒人员、刑释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邪教人员、刑事案件(分类)、治安案件、矛盾纠纷、有关上访人员等)熟悉掌握程度进行测试,熟悉的记4分,基本熟悉的记2分,不熟悉的记0分。
2、强化治安管理(20分)。
做好辖区治安管理,积极做好辖区内场所、特行及管制物品的管理工作;立章建档,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和消防检查,及时查堵管理漏洞。
考核方式:
(4)每发现辖区内一处治安薄弱部位、安全隐患并整治到位的,记1分,记满5分为止。
3、化解矛盾纠纷(20分)。
驻村干警应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并及时上报。
考核方式:
(1)经派出所核实,当月本村无矛盾纠纷的记基础分6分,本村发生的矛盾纠纷(如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山林,邻里,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破产,小孩打斗,个人恩怨等引发口角冲突或打架斗殴等,符合法律法规可以进行当场调解的)及时化解并有记录的,每化解1起记2分,记满10分为止。未开展化解工作的,该项为0分。
(2)经派出所核实,当月本村无不稳定因素的记基础分6分,对本村发生不稳定因素(如涉军人员群体上访,群众因征地拆迁补偿不满意集体上访,村与村之间因各种矛盾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群众因性格内向、心态失衡、行为偏执扬言报复社会、拖欠工资引发的上访堵工堵路等等)及时上报派出所同时积极配合派出所处理并有记录的,每上报1起记2分,记满10分为止。
4、搜集情报信息(10分)。
驻村干警应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搜集掌握辖区社会和治安动态及信息,及时分析上报,预防和参与处置突发性事件。
考核方式:
(3)对本村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流动人口没有进行掌握登记并上报派出所的,每发生一起扣2分。
5、开展法制教育(10分)。
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宣讲好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考核方式:
(1)开展校园、社区、村庄等地区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每次记2分;
(2)走访群众家庭宣传法制教育,为群众讲解法制问题的,情况属实,有走访记录的,每次记2分。
以上两项合计记满10分为止。
6、服务人民群众(10分)。
驻村干警应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驻村干警在接到群众报警或求助后应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警务室民警或派出所。
考核方式:
(3)帮助服务群众,对辖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学生、残疾人员等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的,每帮扶1次记1分。
以上三项合计记满10分为止。
7、严格奖惩措施。
(1)驻村干警在辖区工作时,因违反相关纪律,被群众举报投诉受到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每次扣5分。
(2)工作有成绩、有带头作用,受到上级机关认可、表彰的,每次加5分。
考核时间是6月15日至7月1日。
五、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上报至市综治办,并由市综治办汇总主管单位评分后,计算出每个包村干警的最终得分,按好、中、差划定等次,公示后向各乡镇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反馈。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治安管控能力,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经排沙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决定在全镇试点推行“一村一辅警(警务助理)”工作运行机制,根据我镇实际情况,为确保此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警务工作前移、信息触角延伸、服务距离贴近、专群工作深入、缓解警力不足”为目标,着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公安机关主导、相关部门共建,基层力量共治”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治安防控短板,夯实提升治安防控基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村一辅警”建设目标为:每个建制村(社区除外)配备一名专职驻村辅警,设置一个驻村警务室,警务室地址设在村民服务中心,加挂警务室标识标牌,驻村辅警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履行职责,推动农村警务工作前移。
专职辅警配备由村“两委”推荐,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和派出所在充分利用村“两委”符合条件现有人员的前提下,按照有关程序选拔确定。驻村辅警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品行端正,无违纪违法犯罪记录,无不良贷款或违反诚信方面记录。
(三)具有本村户籍且长期居住在本村。
(四)原则上具有高中及同等以上学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等条件下党员、退伍军人、能熟练操作电脑者优先。
农村辅警在公安派出所、村“两委”和社区民警领导、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对农村辅警由公安机关按照辅警人员配装标准,统一发放服装及标识,佩戴辅警编号,并进行专业培训上岗。派出所要积极指导农村辅警落实各项职责任务,坚持落实月例会、季小结、半年总结、年终总评制度,定期组织开会、定期实施检查、定期听取汇报,督导指导其履行工作职能。农村辅警岗位补贴按300元每月的标准由镇财政统筹安排,年底由镇政府统筹派出所和综治办落实考核机制,依据对农村辅警年度考核结果,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
(一)协助收集、上报信息和线索,协助采集本辖区各项警务基础信息;
(二)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助调处治安纠纷;
(三)协助开展治安防范、禁毒、反诈等各类法制宣传,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四)积极参与平安村屯建设,协助开展治安巡逻、治安检查和各项群防群治工作;
(五)协助对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协助消防救援工作;
(六)协助调处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协助稳控群访、闹访等治安重点人员;
(七)协助盘查、堵控、监控、看管违法犯罪嫌疑人;
(八)协助维护案件现场秩序,保护现场和抢救伤员;
(九)协助掌握机动车辆和驾驶人信息,督促村民依法办理牌证;
(十一)及时报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和治理建议,劝阻交通违法行为;
(十二)遇有交通事故事件,及时报告、协助处理;
(十三)完成公安机关交办的其他非执法性工作任务;
(十四)依托镇综治中心,协助开展镇、村社会治理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部署以及省厅“一体两翼”布局,全面推进市局“123升级行动计划”,着力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增强警务实战化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基层警务效能,经广泛调研、反复研究,现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所队合一”、“一村一警”警务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所队合一。
积极破解基层警力不足和基础工作薄弱的难题,在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地区实行所队合一,由派出所统筹辖区治安、刑事、交管工作,实现警力整合、业务融合,充分发挥派出所综合战斗实体作用,确保一方平安。
1、警力资源有机整合。将基层社区警、刑警、交警等警种力量整合到派出所,实行统一调配,避免各自为战,破解基层所队警力不足难题。
2、警务机制规范运行。通过有效整合,派出所将原来承担的刑事案件办理、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职责,交由专业警种负责,确保社区警有足够时间从事社区警务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处置、重大安保活动、突出疑难案件和刑事发案必到现场等工作,实行警种应急联动,推动警务机制合成融合。
3、实战能力有效提升。“所队合一”后,警力重新组合,工作相互融合,倒逼民警全方位了解掌握各项公安业务,实现“一警多能、一警多职、一警多责”,切实提升民警实战能力。
4、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社区警将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纳入社区日常管理,交警在交通巡逻中开展治安巡查,刑警畅通案件信息渠道,更好地发挥公安派出所维护一方平安的职能。
5、经费保障合理减负。通过所队合一,集中办公,共用公共实施,在运行中减少水、电消耗,减少门卫、厨师、保洁等人工成本,避免重复投入、资源浪费。
1、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引导广大民警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强化基层基础。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充分发挥包村民警纽带作用,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共同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3、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依靠党委政府、会同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4、维护社会治安。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实现村村有警、月月见警;包村民警通过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力维护农村地区治安稳定。
为强化对此次警务改革的组织领导,市局成立由市政府党组成员、局长陈旭任组长,其他有关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所队合一。
牵头局领导:王华。
协同局领导:陆玲玲、何峰、陈兵、严卫飞。
责任单位:人事处、治安支队、交警支队、刑警支队、法制支队、警务保障处、改革办。
市局“所队合一”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副局长王华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交警支队支队长杨成、刑警支队支队长胡文瑞、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王德祥同志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对接。6个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牵头局领导:陆玲玲。
协同局领导:陈兵。
责任单位:人事处、组教处、治安支队、警务保障处、科技信息化处、改革办、各警种部门。
市局“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陆玲玲主任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政治部副主任滕进、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政治部负责该项工作的警力安排、科学考评,治安支队负责协调对接、督导推进。各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一)所队合一。
1、机构设置。在农村地区实行所队合一,在派出所增设交警队、刑警队(办案队)。派出所实行“三室三队”模式,“三室”即公调对接室、综合勤务指挥室、执法管理室,“三队”即社区警队、交警队、办案队。有条件的派出所办案队可以分为治安队、刑警队,增设巡逻处警队。“所队合一”的派出所,加挂交警中队及刑警责任区中队牌子。
2、组织架构。原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正职领导兼任派出所副所长,负责交通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中队副职任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中队副中队长(指导员),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各负其责。实行派出所所长负责制、人财物由派出所统一负责,派出所结合实际对整合后的民警行使岗位分工权,具体业务工作由相关业务警种负责指导。整合党组织,建立统一的党支部(总支),以党建促队建。
3、勤务运行。做到“五个一”,即:一个勤务指挥体系,建立统一的综合勤务指挥室,负责警情调度、勤务安排、检查督导等工作;一个执法管理室,三家单位共建执法管理室,实现法制员集中办公,案件集中审核;一组值班力量,合理安排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参与值班,做到警种合成;一个接待窗口,统一受理派出所户籍、交管牌证办理、违章违规处罚等事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效率;一个警务室,社区与交通警务室合一,共同开展社区工作,做好交通安全宣传。
4、勤务保障。整合办公用房,实现集中办公,统一使用接待区、办案区、勤务指挥室、会议室、枪库、警用装备库、食堂、浴室、值班室等硬件施舍,警用车辆实行统一调配,业务经费由派出所统筹使用。整合监控资源,实现图像资源共建共享。今后对农村的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一律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建设。
5、教育培训。组织所队民警、警辅开展业务交叉培训,重点培训治安纠纷调解、突发警情先期处置、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指挥疏导、各类事故和案件现场保护、证据固定,刑事、治安案件办理,社区警务工作等业务规范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民警、辅警公安业务水平,推进业务的融合。
1、选任调配原则。按照交警沿交通线包村、刑警到案件高发的行政村包村、国保民警到社情复杂的行政村包村、治安民警到治安混乱的行政村包村、选派机关民警回原籍包村的原则,由人事部门科学安排警力,分包全市所有行政村。市局机关民警由市局人事处统一安排包村,各地局机关民警由各地统筹分配。
2、包村民警职责及工作方式。包村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补充力量,深入分包的村庄,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警民联系卡,召开座谈会、报告会、法制讲座等工作方式,认真履行收集掌握不稳定因素、建立完善群众治保组织和组织治安防范、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实际困难等五项职责,积极配合协助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把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切实当好“五大员”,即,治安防范的“组织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情报信息的“采集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在工作中发现的治安问题、案件线索等信息,要及时通报社区民警,统一由社区民警整理上报。
3、警务运行模式。全市公安机关要科学调整勤务安排,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对社区民警和包村民警实行定员、定岗、定责。包村民警要根据本单位工作情况,驻村工作以月为计算单位,一月两天,一天驻村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民警驻村工作实行每月规定动作与自选工作相结合原则,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结合本警种业务实际自行开展。包村民警深入分包的村庄,协助派出所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对收集掌握的情报信息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报送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将本人及包村民警工作情况汇总上报本所,由派出所统一上报。市局和各地“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民警、包村民警报告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后交相关警种部门处理并反馈;属于非公安业务的,通过综治联动机制移交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处理,确保“一村一警”工作有序运行。
(一)所队合一。
1、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11月,6个县(市)区局根据市局方案整体要求,结合本地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设置的实际情况,制定“所队合一”的警务改革方案,并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单位,做好动员工作。
2、先行试点阶段。2015年12月,6个县(市)区局按照试点方案,对选择的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进行“所队合一”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进驻试点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如东县局作为市局重点试点地区,要在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创造性地开展试点工作。
3、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开始,6个县(市)区局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专题报告,市局将组织专门力量对6个试点单位进行评估。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层面全面推行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所队合一”警务模式。
1、组织准备阶段。2015年11月,各县(市)区公安局成立“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社村、包村民警的选任、调配。同时,积极向县(区)委、县(区)政府和县(区)委政法委汇报,大力推进社会治安辅警队伍建设,有力补充专职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
2、部署推行阶段。2015年12月,对“一村一警”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包村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召开以乡镇为单位“一村一警”工作会议,镇(乡)村干部、公安包片领导和社村、包村民警参加,进行工作部署、交流、对接。
3、建章立制阶段。2016年开始,一是建立联系指导机制。县(区)公安局党委成员分片指导,各警种部门分片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社村民警和包村民警要做好工作衔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政法综治部门的支持,共同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建立研判互通机制。强化警种部门与社村警务的有机衔接,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四是建立警务保障机制。设立专项经费,解决包村民警的警务装备、误餐、交通等相关费用。五是建立宣传报道机制。宣传部门要及时跟进报道各地先进典型,汇聚正能量。六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组织评选包村民警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一)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全市公安机关尤其是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要从全面实施“123升级行动计划”、打造升级版“南通公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警务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将落实“所队合一”、“一村一警”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和更有力的措施,按时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此项改革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强配合,统筹推进。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单位的日常督察、指导,帮助各单位细化方案、完善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跟进掌握推进情况,定期通报工作进展,为市局党委提供决策参考。相关警种部门要在明确和落实各自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并充分发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共同推进警务改革深入发展。
(三)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各地公安机关和相关警种部门要按照市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改革大局,广大民警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杜绝整而不合情况出现,确保改革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本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做到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在规定时限完成,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部署以及省厅“一体两翼”布局,全面推进市局“123升级行动计划”,着力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增强警务实战化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基层警务效能,经广泛调研、反复研究,现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所队合一”、“一村一警”警务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所队合一。
积极破解基层警力不足和基础工作薄弱的难题,在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地区实行所队合一,由派出所统筹辖区治安、刑事、交管工作,实现警力整合、业务融合,充分发挥派出所综合战斗实体作用,确保一方平安。
1、警力资源有机整合。将基层社区警、刑警、交警等警种力量整合到派出所,实行统一调配,避免各自为战,破解基层所队警力不足难题。
2、警务机制规范运行。通过有效整合,派出所将原来承担的刑事案件办理、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职责,交由专业警种负责,确保社区警有足够时间从事社区警务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处置、重大安保活动、突出疑难案件和刑事发案必到现场等工作,实行警种应急联动,推动警务机制合成融合。
3、实战能力有效提升。“所队合一”后,警力重新组合,工作相互融合,倒逼民警全方位了解掌握各项公安业务,实现“一警多能、一警多职、一警多责”,切实提升民警实战能力。
4、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社区警将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纳入社区日常管理,交警在交通巡逻中开展治安巡查,刑警畅通案件信息渠道,更好地发挥公安派出所维护一方平安的职能。
5、经费保障合理减负。通过所队合一,集中办公,共用公共实施,在运行中减少水、电消耗,减少门卫、厨师、保洁等人工成本,避免重复投入、资源浪费。
1、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引导广大民警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强化基层基础。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充分发挥包村民警纽带作用,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共同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3、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依靠党委政府、会同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4、维护社会治安。通过推行“一村一警”,实现村村有警、月月见警;包村民警通过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力维护农村地区治安稳定。
二
为强化对此次警务改革的组织领导,市局成立由市政府党组成员、局长陈旭任组长,其他有关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所队合一。
牵头局领导:王华。
协同局领导:陆玲玲、何峰、陈兵、严卫飞。
责任单位:人事处、治安支队、交警支队、刑警支队、法制支队、警务保障处、改革办。
市局“所队合一”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副局长王华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交警支队支队长杨成、刑警支队支队长胡文瑞、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王德祥同志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对接。6个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牵头局领导:陆玲玲。
协同局领导:陈兵。
责任单位:人事处、组教处、治安支队、警务保障处、科技信息化处、改革办、各警种部门。
市局“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陆玲玲主任兼任主任,市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德祥、政治部副主任滕进、人事处长陆翔兼任副主任,由政治部负责该项工作的警力安排、科学考评,治安支队负责协调对接、督导推进。各县(市)区局参照市局模式,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一)所队合一。
1、机构设置。在农村地区实行所队合一,在派出所增设交警队、刑警队(办案队)。派出所实行“三室三队”模式,“三室”即公调对接室、综合勤务指挥室、执法管理室,“三队”即社区警队、交警队、办案队。有条件的派出所办案队可以分为治安队、刑警队,增设巡逻处警队。“所队合一”的派出所,加挂交警中队及刑警责任区中队牌子。
2、组织架构。原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正职领导兼任派出所副所长,负责交通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中队副职任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中队副中队长(指导员),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各负其责。实行派出所所长负责制、人财物由派出所统一负责,派出所结合实际对整合后的民警行使岗位分工权,具体业务工作由相关业务警种负责指导。整合党组织,建立统一的党支部(总支),以党建促队建。
3、勤务运行。做到“五个一”,即:一个勤务指挥体系,建立统一的综合勤务指挥室,负责警情调度、勤务安排、检查督导等工作;一个执法管理室,三家单位共建执法管理室,实现法制员集中办公,案件集中审核;一组值班力量,合理安排社区警、办案警、交警参与值班,做到警种合成;一个接待窗口,统一受理派出所户籍、交管牌证办理、违章违规处罚等事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效率;一个警务室,社区与交通警务室合一,共同开展社区工作,做好交通安全宣传。
4、勤务保障。整合办公用房,实现集中办公,统一使用接待区、办案区、勤务指挥室、会议室、枪库、警用装备库、食堂、浴室、值班室等硬件施舍,警用车辆实行统一调配,业务经费由派出所统筹使用。整合监控资源,实现图像资源共建共享。今后对农村的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一律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建设。
5、教育培训。组织所队民警、警辅开展业务交叉培训,重点培训治安纠纷调解、突发警情先期处置、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指挥疏导、各类事故和案件现场保护、证据固定,刑事、治安案件办理,社区警务工作等业务规范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民警、辅警公安业务水平,推进业务的融合。
1、选任调配原则。按照交警沿交通线包村、刑警到案件高发的行政村包村、国保民警到社情复杂的行政村包村、治安民警到治安混乱的行政村包村、选派机关民警回原籍包村的原则,由人事部门科学安排警力,分包全市所有行政村。市局机关民警由市局人事处统一安排包村,各地局机关民警由各地统筹分配。
2、包村民警职责及工作方式。包村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补充力量,深入分包的村庄,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警民联系卡,召开座谈会、报告会、法制讲座等工作方式,认真履行收集掌握不稳定因素、建立完善群众治保组织和组织治安防范、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实际困难等五项职责,积极配合协助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把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切实当好“五大员”,即,治安防范的“组织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情报信息的“采集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在工作中发现的治安问题、案件线索等信息,要及时通报社区民警,统一由社区民警整理上报。
3、警务运行模式。全市公安机关要科学调整勤务安排,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对社区民警和包村民警实行定员、定岗、定责。包村民警要根据本单位工作情况,驻村工作以月为计算单位,一月两天,一天驻村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民警驻村工作实行每月规定动作与自选工作相结合原则,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结合本警种业务实际自行开展。包村民警深入分包的村庄,协助派出所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对收集掌握的情报信息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报送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将本人及包村民警工作情况汇总上报本所,由派出所统一上报。市局和各地“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民警、包村民警报告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后交相关警种部门处理并反馈;属于非公安业务的,通过综治联动机制移交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处理,确保“一村一警”工作有序运行。
四、实施步骤。
(一)所队合一。
1、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11月,6个县(市)区局根据市局方案整体要求,结合本地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设置的实际情况,制定“所队合一”的警务改革方案,并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单位,做好动员工作。
2、先行试点阶段。2015年12月,6个县(市)区局按照试点方案,对选择的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进行“所队合一”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进驻试点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如东县局作为市局重点试点地区,要在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创造性地开展试点工作。
3、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开始,6个县(市)区局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专题报告,市局将组织专门力量对6个试点单位进行评估。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层面全面推行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刑警责任区中队“所队合一”警务模式。
1、组织准备阶段。2015年11月,各县(市)区公安局成立“一村一警”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社村、包村民警的选任、调配。同时,积极向县(区)委、县(区)政府和县(区)委政法委汇报,大力推进社会治安辅警队伍建设,有力补充专职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
2、部署推行阶段。2015年12月,对“一村一警”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包村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召开以乡镇为单位“一村一警”工作会议,镇(乡)村干部、公安包片领导和社村、包村民警参加,进行工作部署、交流、对接。
3、建章立制阶段。2016年开始,一是建立联系指导机制。县(区)公安局党委成员分片指导,各警种部门分片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社村民警和包村民警要做好工作衔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政法综治部门的支持,共同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建立研判互通机制。强化警种部门与社村警务的有机衔接,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四是建立警务保障机制。设立专项经费,解决包村民警的警务装备、误餐、交通等相关费用。五是建立宣传报道机制。宣传部门要及时跟进报道各地先进典型,汇聚正能量。六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组织评选包村民警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五、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全市公安机关尤其是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要从全面实施“123升级行动计划”、打造升级版“南通公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警务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将落实“所队合一”、“一村一警”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和更有力的措施,按时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此项改革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强配合,统筹推进。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单位的日常督察、指导,帮助各单位细化方案、完善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跟进掌握推进情况,定期通报工作进展,为市局党委提供决策参考。相关警种部门要在明确和落实各自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并充分发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共同推进警务改革深入发展。
(三)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各地公安机关和相关警种部门要按照市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改革大局,广大民警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杜绝整而不合情况出现,确保改革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本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做到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在规定时限完成,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为切实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推行“一村一警”工作机制。为确保工作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治安建设,延伸警务工作触角,创新警务模式,建立新时期农村基层治安防控工作新机制,积极推动“平安泊头”建设。
二、选聘标准和工作职责。
按照“统一名称、统一选聘、统一待遇、统一职责”的要求,在全市657个行政村各选聘一名农村治安协管员。选聘人员一是由村委会推荐;二是由派出所拟定初选人员,在征求人员所在乡镇政府及村委会意见后,报市公安局备案。入选人员由责任区民警直接管理。必要办公用品及用具由乡镇综治部门配备。
(一)选聘人员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无前科劣迹,无纹身和明显人为烫记。
2.责任心强,热爱治安保卫事业,自愿从事维护社会治安工作。
3.选聘人员为男性,年龄为18至55周岁,身高165厘米以上,须本市常驻户口(本村常驻人口优先录用),村级两委班子成员、计生专干、内退干部优先录用。
(二)福利待遇。
治安协管员勤务补贴和服装费由市财政负责,公安局集中领取,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发放勤务补贴,经责任区民警考核后,由派出所按季发放;统一配发春秋、冬、夏灰色协管员制服各一套。
(三)工作职责。
1.在辖区派出所的领导下,组织群众深入开展“平安泊头”创建活动,定期向责任区民警报告本村治安状况和治安防范工作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解答群众咨询,发布治安预警信息,增强群众守法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3.协助责任区民警入户走访、查找工作对象、排查治安隐患、登记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管控重点人员。
4.维护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监控系统能够发挥作用,发现故障及时报告辖区派出所。
5.承担驻警点的日常备勤,开展便民服务,接受群众报警求助、调解矛盾纠纷、先期保护事发案件现场。
6.注意发现可疑情况和可疑。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七
为高质量抓好省委巡视组“回头看”反馈我县脱贫攻坚落实扶贫帮困的举措还不够有效、抓扶贫工作的作风还不够实等问题整改,纵深推进“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活动,经研究,决定全面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切实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提高生活品质,共享全面小康成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通过“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全面落实低收入农户“一户多策”精准帮扶政策,力争xxxx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确保全县低收入农户最低收入水平达到年人均8000元以上。
“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的对象为全县低收入农户,具体是经民政部门认定,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低保标准1.5倍之内(含1.5倍)且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对象,结对帮扶周期原则上以一年为限。副县以上领导和单位部门副科以上干部及省市县农村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每人结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1户,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主要是特困户和低保户)由各乡镇(街道)驻村扶贫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结对,可以1名干部结对多名扶贫对象。
(一)工作部署。4月上旬,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进行统一部署。
(二)业务培训。4月中下旬,对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县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督促检查。在第二、三季度将部门领导和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到村走访农户、宣传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等工作纳入县纪委牵头的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督查内容,督促有关部门和驻村扶贫干部落实责任,做细做实帮扶工作。
(一)加强走访调研。副县以上领导、副科以上干部每年到结对村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慰问结对农户不少于2次;驻村干部、省市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农村党员干部每月上门联系工作至少一次;各级帮扶干部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扶贫政策,结合帮扶对象的实际,帮其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切合实际的“增收”建议。
(二)制定增收措施。结对干部要协助结对的农户根据自身特点、地方产业优势、扶持政策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措施,使结对低收入农户增收有方向、措施能落地、行动有效果,真正体现“一户一策”。
(三)解决实际困难。对结对的低收入农户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对干部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政策和自身优势,从资金、技术、物资、信息等各方面进行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营造勤劳致富环境,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四)开展消费扶贫。鼓励帮扶对象发展市场风险少、操作容易的传统种养殖业,并帮助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产品销售等实际问题,倡议倡导副县以上领导、副科以上干部和省市县农村工作指导员自愿购买结对户农产品不少于500元。
(五)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统一制作“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手册,明确帮扶责任人和联系电话,各帮扶干部要通过上门开展《精准扶贫政策一本通》政策宣传讲解,切实让帮扶低收入农户全面了解各类扶持政策,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知晓率。
(六)强化考核评比。将部门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之一,将农村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工作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各结对干部要切实做到“施策有内容、帮扶有成效、工作有记录”,并将《庆元县“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联系卡》在11月底前统一交各乡镇(街道)存档,切实推动部门和驻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做实做细工作。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八
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精准帮扶”有关要求的通知》(界扶组〔xxxx〕113号),按照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制定界首市脱贫攻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严格落实帮扶责任,所有帮扶责任人要对所包保贫困户进行耐心细致的全覆盖走访,7月15日前,完成对xxxx年拟脱贫户以及其他未脱贫户的帮扶计划制定;7月xx日前,完成对xxxx年至xxxx年已脱贫户的帮扶计划制定。
到户帮扶计划,由帮扶责任人执笔,村两委干部参与,与贫困户一起商量、统筹拟定,做到客观实际,切实可行。帮扶责任人制定好方案后,交村扶贫专干,由扶贫专干进行统一收集、汇总,确保一户不漏。副科级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队)、村扶贫信息员对方案进行初审把关。
(一)围绕致贫原因定计划。帮扶责任人要学透扶贫政策、深入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在一起讨论,弄清主要和次要致贫原因,认真商议脱贫办法,因户因人完善帮扶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二)围绕“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定计划。抓好增收这条主线,合理运用“十大工程”到户政策,确保计划既符合农户的意愿和实际,又符合相关政策和标准。
1.计划要富有可行性。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要能办到,符合政策,不要写空话、大话,更不要弄虚作假。要切实符合该户实际,户主认可、明白,不可照搬照抄,千户一面。
2.帮扶计划制定情况日通报。帮扶计划制定情况每天下午5点前,反馈至各村扶贫专职信息员审核汇总,对内容空洞、措施不实、敷衍应付的将予以退回并要求重新制定方案,人员走访及帮扶计划制定情况通报给帮扶人所在单位;对工作开展明显滞后、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要求的帮扶单位,予以通报,并报市扶贫办。
3.做好资料留存。计划制定后,驻村干部、包组干部、该户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家庭成年人等四人要在帮扶计划上签字或按指印。帮扶计划一式二份,村档、户档各留存一份。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九
一链一策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方案,旨在解决“一刀切”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实际操作和总结,我深切体会到了一链一策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下面将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善民生福祉、优化政府部门运行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一链一策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策制定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不顾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统一执行,限制了市场发展的空间。通过一链一策,政府部门能够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将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有效地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一链一策实施方案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过去,“一刀切”的政策可能会让企业陷入困境,因为它们无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经营策略。而通过一链一策,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经营方针,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政府也会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一链一策实施方案有助于改善民生福祉。在以往的政策制定中,一些政策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而通过一链一策,政府能够根据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改善民生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实现社会公平和harmoniousstability。
第四,一链一策实施方案有助于优化政府部门的运行。在一些政府部门中,由于过去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冗余工作。通过一链一策,政府能够将精力聚焦于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减少了政府的工作量和成本,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政府也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最后,一链一策实施方案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过去,由于一些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不合理,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安定和不和谐。而通过一链一策,政府能够实现对各个层面、各方面的公平和合理的考虑,减少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人民群众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而言之,一链一策实施方案是我国政府为了解决“一刀切”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方案。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善民生福祉、优化政府部门运行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链一策实施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深切体会到了一链一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一链一策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个领域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
为在3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动,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经村级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发展方案:
一、基本概况。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二、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一村一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三、目标任务。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四、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一
为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适性成长,我校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校务会议研究后,特制订2022年春季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系列文件精神,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管理措施,根据家长和学生自愿需求落实责任教师,安排活动场所,规范作息时间,加强管理措施,确保参加课后服务的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安全。
组长: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x。
xxxx全体教师。
1.坚持规范原则。
杜绝集体教学、补课行为,坚持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作业辅导、答疑解惑等工作原则,学校加强监管检查力度。
2.坚持自愿参加原则。
开展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应遵从家长意愿,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收费、安全保障等,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3.坚持公益惠民原则。
开展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应坚持公益性、非盈利性。
4.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从实际出发,根据场地、设施等资源配置情况,以及学生、家长对放学后学生活动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扎实稳妥、分步推进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试点工作。
小学在校学生(上午正常放学后有课后服务需要的学生)。优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等群体。
1.时间安排。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放学起至下午上学前午托服务按3课时(2小时)计算,起止时间:11:10—13:30。
2.地点安排。
原则上安排在小学本班级教室。
3.编班安排。
根据家长申请及班级审核确定的参加学生数量,30人及以上以原班级编成一个班;年级不足30人,按照相邻年级跨年级调整混合编班。
基于课后服务不少于2小时的规定,加上学校下午放学时间一般在5点左右,如果晚托大概7点才能结束,这样违背了课后服务的初心,所以学校决定实行午托服务,并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根据学生和家长自愿申请,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情况,在中午这一时间段内开展下列课后服务内容。
1.在校午餐服务: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学校、国有企业或社会力量建立便捷、质优、安全的集中配送午餐机制,或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集中招投标确定服务机构。餐费由学生家长承担。
2.课后托管服务:课后托管活动形式及内容由学校会同家长委员会协商确定。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午间休息、自主阅读、完成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1)把课后服务与“书香校园”结合起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打破班级单位,根据实际申请人数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责任教师与管理措施。
(2)把课后服务与巩固学习成果结合起来,开展作业辅导、答疑解惑活动。作业辅导、答疑解惑活动,根据实际申请人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落实责任教师与管理措施,杜绝集体教学、补课行为。
(3)把课后服务与兴趣小组结合起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由于我校综合科教师配备较齐全,可以组织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根据学生报名人数以校为单位开展活动,并落实责任教师与管理措施。
(一)认真做好宣传。
学校召开行政会议、教职工会议和家长会,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公布学校实施方案,确保全校师生及家长知晓。
(二)组织自愿报名。
坚持自愿参加原则,由家长书面申请,有序组织学生报名,经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名单确定后在全校进行公示。
学校按照校内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按规定落实配备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管理或教辅人员,细化工作分工安排,做到服务方案详细具体、措施有效有力、保障切实到位,确保课后服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四)具体参与课后服务人员安排及职责,由学校统一安排并认真做好以下服务工作:
1.上午第三节课结束后,该节课科任老师负责清点需要留校课后服务的学生,清点好人数交接给当天的课后服务看护教师。如有学生请假,科任老师要及时通知到看护教师。
2.看护教师每天看护时要核对好名单后,和当天最后一节课科任老师做好交接工作,组织师生做好签到工作,保证不遗漏一个学生,确保学生的安全。
3.看护结束后,由各班看护教师负责各班学生整队返回原班级,清点好人数交接给当天的导护值班教师。
4.值班领导要做好各班看护时间的巡视工作,看护结束时值班领导配合看护教师做好各班学生有序返回。其他教辅人员要按照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五)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对师生卫生安全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对入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志愿者在教育资质和身体条件等方面进行审核,并将相关材料报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建立健全校内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校内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强化学生活动场所、应急救护、消防设施安全检查,做好安全预案。要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门卫登记等制度,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1.经费来源。
(1)课后服务经费来源由上级拨款,不足部分向家长收取相结合。
(2)在校午餐餐费每月结算一次,于当月初的五个工作日内由用餐学生家长通过用餐配送公司提供的公司收款码收费。每天每餐大约15元,具体价格按原定协议或协商改按上级招投标中标价格,另行确定。
2.课后托管服务坚持公益惠民原则。根据本校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设施设备损耗、维修成本及教职工、安保人员劳务报酬等因素制订收费标准,暂定上午放学后课后服务费为不超过3元/人/课时(具体价格根据参加午托的班生规模按实核算),专项用于课后服务开展期间所发生的本校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劳务费、外聘人员劳务费,以及学校因开展课后服务增加的水费、电费、保洁费、设备、安防费用等。课后托管服务费用由上级财政部门拨付后,不足部分由学校向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每月收取一定服务费,每学期末按实结算,多还少补。加强收费管理,单独设账,专账核算,保障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合理支出。主动向家长公布收支情况,主动接受家长监督。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开展盈利性活动。对借校内课后服务进行违规乱收费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1.高度重视。各班主任及值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等,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自愿参加延时看管的学生须由家长为其投保人身保险。
(5)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二
为认真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全县经济管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干部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畅通沟通渠道,了解我局干部职工对党组织的期待和诉求,经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在我局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当前我局工作实际和干部职工思想作风现状,科学确定谈心谈话内容,讲究谈心谈话方式,遵守谈心谈话程序,从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关心爱护干部职工,达到进一步激发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工作热情,为顺利推进我县实现“五个跨越”、打造“五个博兴”、建设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文化名城和全省的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谈心谈话时间安排:2013年6月至12月。
(二)谈心谈话范围:本次谈心谈话活动,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进行,要求人人必须谈到。谈心谈话分为四个层次,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开展谈心谈话,班子成员和分管科(室)、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中层领导开展谈心谈话,分管领导与科室人员谈心谈话。
(三)谈心谈话程序:局领导,要以对组织、对谈心谈话对象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带着感情、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谈,坚决杜绝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真正体现对干部的关心爱护,促进干部职工健康成长。
1、谈话前准备。
谈心谈话前,要做到“两个提前”,即提前与谈话干部职工沟通日程安排,将时间、地点、内容、要求通知被谈对象,让其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提前梳理谈心谈话对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关情况,确定谈话重点,确保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谈心谈话方式。
谈心谈话时要注意做到思想重视,态度诚恳,精力集中,热情礼貌;注意合理安排谈心谈话对象,提高效率;注意讲究谈话艺术,营造宽松氛围;注意启发引导,保证质量;注意严格保密制度,消除谈心谈话对象的心理障碍和思想顾虑。谈心谈话原则上不对时间进行严格限制,充分尊重干部、理解干部。要认真记录谈心谈话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求等情况。
3、跟踪服务。
谈心谈话后,要及时对谈心谈话记录进行梳理、分析、汇总,并将相关处理意见反馈给谈心谈话对象,尽量做到让谈心谈话对象满意。
(四)谈心谈话内容:
1、向干部职工转达组织的关心和问候;。
3、听取干部职工对领导班子建设、对各科(室)、所属事业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或建议向相关领导进行反馈,并协助领导积极解决反映的问题。
(五)谈心方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层级管理和对口分工原则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主要采取双向约谈、分级谈两种方式进行,上级要主动约请下级,认真做好谈心记录。
(一)高度重视。
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是加强我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要作为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积极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坚持整体谋划、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认真对待。
全体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谈心谈话活动,珍惜党组织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实事求是地汇报思想、反映情况、说明问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虚心接受组织教育,认真落实整改要求。
(三)确保实效。
结合实际,创新谈心谈话方式,丰富谈心谈话内容,力争谈出动力、谈出精神、谈出干劲。局领导要以实际行动为干部职工作出表率,确保谈心活动取得实效。
(四)完善机制。
进一步拓宽组织部门与党员干部的沟通交流渠道,全面开展组织部长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工作。各科室要以此为契机,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机制,每年至少开展1次广泛的谈心谈话活动,达到加强沟通、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
南京第一农药厂周边地区。
为确保桠溪镇经济的稳定发展,全力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根据上级政府部门对维护稳定工作的要求,结合南京第一农药厂周边地区环境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
维护稳定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稳定、保平安、求发展为总目标,以维护南京第一农药厂周边地区稳定为切入点,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把维稳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以高效的工作措施,扎实抓好维稳各项工作的落实,以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为确保维稳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镇成立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由桠溪镇镇长史寿新任组长,副书记陈和生、副书记刘春伢、组织委员冯大勇、副镇长潘玉根、派出所所长王来福为副组长,成员由刘生木、李友福、张四伢、陈雪生、杨福清、陈生佺、芮竹松、杨桂平、赵保头、韩好伢、吕和新、邢运兵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镇党政办、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以及民兵应急分队组成,办公室主任由陈生佺担任,负责日常工作。
从2015年3月——2015年12月。
1、安全隐患排查及治安整治工作组。
责任领导:潘玉根、王来福。
责任人:芮竹松、邢运兵。
人员配备:南京第一农药厂保安队。
桠溪村包村民-警、治保主任及委员、村保安队员。
安乐村包村民-警、治保主任及委员、村保安队员。
观圩村包村民-警、治保主任及委员、村保安队员。
工作任务:排查、处置辖区安全隐患、治安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抓好南京第一农药厂周边地区村民的稳定工作。大力开展治安专项整治,以预防和打击盗窃为主,切实做到整治一处,巩固一处,确保辖区的和-谐稳定。
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组。
责任领导:冯大勇。
责任人:陈生佺、
人员配备:赵保头、韩好伢、吕和新、赵运清、虞运河、范建华工作任务:执行定期排查制度,及时了解周边村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处置相关的民事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的疏导化解工作,做到主动介入,主动协调,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突发事件应急组。
责任领导:魏桂财。
责任人:石玉河、王秋华。
人员配备:民兵应急分队、镇联防中队。
工作任务:随时听候镇维稳领导工作小组的调遣,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4、信息联络组。
责任领导:冯大勇。
责任人:赵庆锋、徐周鹏。
人员配备:赵保头、韩好伢、吕和新、赵运清、虞运河、范建华工作任务:加强信息收集、上传下达、保持通讯畅通,落实反馈报告制度。
1、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掌握安全隐患的动态变化,做到预知预防和有的放矢。包村干部要督促配合做好稳控工作。
2、镇联防中队、相关村干部和保安及企业保安要结合日常工作,
进一步提高对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治安巡查,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和可疑行为,有情况及时控制和报告。
3、做好排查走访工作,掌握周边村村民的思想动态。要查找辖区内已知及未知上访因素,制定措施,堵塞漏洞。特别是要做好特殊人员、群体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情况,高度警觉,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4、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认真抓好专项整治。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的特点,继续把危险化学品作为监管重点,列入专项整治内容,认真制定整治方案,工作中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及时解决整治工作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到常抓不放,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运行,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1、全体人员要充分认识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2、全体人员要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对维稳工作的要求,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各工作小组要按照工作要求狠抓落实,绝不允许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群访事件的发生。
3、镇联防中队和相关村保安要加大巡查力度,密切掌握辖区动态,务必做到内紧外松、严密防范,确保辖区安定稳定。
4、对因工作不到位、处置不及时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
桠溪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日。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由于各种利益分配等因素造成各类矛盾纠纷凸现。因城市改造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工资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因此,认真研究辖区社会矛盾纠纷的成因,总结经验和做法,切实做到有效预防、成功调处和防止激化,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和谐辖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思想上重视,组织领导健全。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责任,维护社会稳定效果是检验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这种观念早已植根干部心中。街道党工委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决策,畅通信访渠道、掌握社情民意、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在组织上构建起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将党政信访主渠道、人民调解渠道、诉讼调解渠道、治安调解渠道整合,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街道各部门、各社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调解格局。在明确党政“一把手”为信访维稳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同时,落实了信访维稳工作分管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分管领导对分管领域及联系社区的信访维稳工作承担分管责任的“一岗双责”制度,形成了信访维稳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尽力的强大合力。
2、措施上有力,工作确保有效。在维稳工作上,街道党工委坚持标本兼治。一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定期排查矛盾纠纷,确保及早发现、及早处置、及早解决,将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二是实行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对排查出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采取领导包案处理,一个事件、一个领导、一个方案,落实责任;三是确保各个特殊敏感时期和重要时段的社会稳定。在这些时段坚持每周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制定相应应急预案,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特殊时段社会政治稳定。
目前,各大辖区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呈现出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正当诉求与不合法方式、多数人合理诉求与少数人不合理要求相互交织。一些非正常上访演变为破环社会正常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有的上访成了极个别人勒索责任单位的有效手段,也是令街道办事处头痛又没有有效手段解决的事情,且要为之投入大量的精力。
1、城市拆迁改造,遗留隐患。各大辖区因城市改造拆迁补偿的条件不能统一,造成因拆迁安置后,由于补偿存在差异,而造成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一些在拆迁过程中遗留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变成了矛盾和安全隐患滋生的成因,矛盾更是被逐渐扩大。比如因居民和房开商之间在某些条件不能达成统一,双方各不相让,在街道办事处积极协调后也未达成统一,最后居民通过堵断的方式向政府施压,造成恶劣影响;或因各方拆迁补偿条件差距较大未能进行拆除,拖到现在仍没有解决,随着房屋价格的上升,更是将双方的拆迁条件差距拉大,房屋也变成了危房,严重威胁居住在内的住户及过往群众的安全,存在的稳定风险不可低估,并影响市容市貌。
2、企业改制遗留问题隐患大。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被逐渐淘汰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因职工安置、工资拖欠、医疗社保、工龄买断等问题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各大辖区的多家单位都会出现因企业改制、买断工龄而要求重回企业工作、解决生活来源的事件,一部分人更是将企业进出大门堵住,占用企业领导办公室,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隐患突出。由于企业改革政策性强、影响面大,涉及人员多,处置这类弱势群体的诉求难有妥善之策,因而已成为这些辖区企业的长期重大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对辖区正常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3、突发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特别是社区纠纷、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之间的纠纷、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纠纷,农民工工资纠纷等等越来越多,一旦发生,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4、个别缠访人员非访、重访不断,影响社会秩序。部分辖区内缠访不断,多次进京上访向单位提出多桩无理诉求,一到特殊敏感时期,办事处和其单位就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稳控,有时还个别缠访人员还要求单位派人带其出游,上访成了勒索责任单位的有效手段。
1、历史遗留问题包袱沉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种利益冲突更加复杂,必然出现由于利益问题引发的各种矛盾,而在解决方法、政策规定上比较滞后,致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时间越拖越长,问题越拖越大,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积重难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沉重包袱。
2、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各种行业标准的差异,监督制度的不落实导致因土地征用、城市改造拆迁安置等补偿标准不一,补偿标准缺乏透明度,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为事后埋下隐患;在一些项目运作中,有的手续不全,有的弄虚作假,逃避监管,欺上瞒下,有的不履行法定义务,不兑现事前承诺,造成群众利益遭到侵害;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等等都会产生社会矛盾,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处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3、政府和责任单位权责划分不清。目前,政府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属无限责任政府。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加之权力集中、失误难免,因而责任难脱、矛盾集聚。群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政府,把问题的责任也往往归咎于政府。发生了矛盾纠纷,群众自然找到政府。政府能力有限,矛盾纠纷不能妥善解决时,人们便把所有的不满和愤怒洒向政府,而各种社会组织又难以真正为政府分忧解难。“谁主管,谁负责”与“属地管理”原则未细化,责任划分不清,工作原则不明。有利益时各责任单位就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政府置之一旁,有责任时就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责任往政府一甩,独善起身。上级政府利用权威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给下级政府,下级组织又缺乏解决问题的权限,十分无奈。
4、小事拖大、易事拖难。个别企业领导缺乏维护社会稳定意识,在处理涉及员工及群众利益时,只顾当前,缺乏对员工及群众长期利益的考虑,对员工和群众利益诉求不能及时回应和引导,漠视群众合理诉求,致使一些应当解决的问题久拖未决,导致事件扩大,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5、群众法律意识较差。目前,“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在一些群众意识里根深蒂固,这些群众对法律规定片面理解,容易受人蛊惑,在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认为只有将事件扩大,引起社会大众和更高一级机关的关注才能将事情解决,并通过过激行为将事态扩大的手段向地方政府施压,寻求解决问题。
1、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各级政府决策必须瞻前顾后、统筹兼顾,防止顾及一部分人利益化解个案矛盾引发更大的不稳定现象发生。尤其要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与群众可接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制定任何涉及人民群众的决策都是需要深入调研、科学评估、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尽可能防止和减少新的群体性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2、理顺体制,有效运行。一是理顺工作体制,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确定责任单位为责任人,主要负责事项实体性处理,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事件解决过程中的违规侵害对方利益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查处,并做好督促,切实将事情解决好,不要事后留下隐患。在应由同级政府和部门解决权限内的问题,不应下转给没有解决权限的下级政府和部门进行解决。
3、明确问责措施。在事件处理的问责上也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对政策法律规定和上级政府决定不能解决的矛盾纠纷事项、上级机关引起并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等问题,不应纳入下级的问责范围。
4、依法办事,规范信访。一是依照政策法规,抓紧开展对群体性诉求的研究和解决;二是依法维护现场秩序,引导群众理性解决问题。对群体性事件中采取大横幅、呼喊口号、拦截公务车辆、围堵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扰乱工作和社会秩序的,公安机关予以制止、警告,对不听劝阻的依法处罚;对事件过程中借机打、砸、抢以及冲击党政机关、阻塞公路交通等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应立即制止;对主要责任人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群体性事件中未经批准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应当劝告、制止、警告,必要时依照有关规定强制带离现场;对利用群众进行破坏活动的人员和煽动、策划群众闹事,制造事端的组织者,司法机关应依法处理。
5、强化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减少因素质低、工作失误而引起的纠纷。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贴近群众的优势,结合普法宣传,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优化队伍,强化能力。一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培养领导干部敢于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大“一岗双责”检查考核力度,促使领导干部真正自觉地做好防患于未然、疏导于无形,及时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应对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精神,我镇第六届党委任期已满,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及县委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统一部署,经镇党委研究,我镇将于x月底前完成镇党委换届工作。为搞好镇党委换届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争当打造“三区一中心”建设新征程上的排头兵,促进我镇经济发展、富民强镇、全面建设“特色小镇、农业强镇、旅游新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家园宜居区、研学旅游体验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领导班子组成。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及政策规定要求,镇领导班子总职数按一、二类乡镇不超过xx名核定,镇领导班子总职数为xx名,党委委员x名、副镇长x名。镇党委领导班子由x人组成,设书记x名,副书记(镇长兼任)x名、专职副书记x名,委员x名(其中x名委员兼任人大主席、x名委员兼任政协联络办主任、x名委员兼任纪委书记、x名委员兼任组织委员、x名委员兼任人大副主席、x名委员兼任副镇长)。
纪委班子由x人组成,书记x名,专职副书记x名,委员x名(x名委员兼任专职纪检干事)。
2、党委、纪委委员候选人的产生。按照领导班子职位设置全额定向推荐,采取先个别谈话推荐后会议推荐的方式进行。综合谈话推荐和人选条件、班子结构等情况,由县委考察组与镇党委沟通研究,按照不少于xx%的差额比例提出会议推荐建议人选名单,在党的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范围进行推荐。民主推荐结果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参考,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在此基础上,由镇第六届党委在广泛听取所属党组织和党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预备名单,报县委审查同意,提请大会主席团讨论通过。大会主席团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提交代表酝酿讨论。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再提交大会选举。
1、党代会召开的时间。总体时间安排从x月下旬至x月底结束,xx镇第七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拟于x月xx日召开。
2、选举办法。采用直接差额正式选举的办法,镇党委和纪委委员的选举实行差额比例不少于xx%一次性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候选人差额按比应选人数多x名,纪委委员候选人差额按应选人数多x名的比例确定。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在新一届党委全体会议上,从当选的党委委员中等额选举产生。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在新一届纪委全体会议上,从当选的纪委委员中等额选举产生。
1、代表的名额。经县委批准,确定镇党代会代表名额xxx名,预留x名,其余分配给各支部(总支)。经县委考察产生提名的镇党委成员,均作为代表候选人分配到相关支部,不占各支部代表名额,由各支部提名为候选人参加代表选举。
2、代表的条件。党代表大会代表,应是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必须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应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肩负的神圣职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具有履行职责的能力,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意志的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其具体条件是:(x)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x)具有共产主义远x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1)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做出显著成绩;(x)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密切联系党员和人民群众,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如实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x)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按照党性原则办事,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利,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监督;(x)具有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能够按照要求参加党组织组织的活动,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对政治上有问题的,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品行不端、道德败坏的,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一律不得推荐提名为党代会代表人选。
3、代表的结构要求。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注重从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具有一定议事能力和联系党员群众能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中产生。要适当提高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代表比例。注意从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中产生人选。注意安排外出务工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代表。党代会代表与人大代表可适当交叉。全镇党代表结构指导数为: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一线代表一般不低于xx%,妇女代表所占比例不少于xx%。代表中老、中、青党员都要占有一定比例,但年龄在xx岁以下的代表一般不少于xx%。
4、代表的产生程序。镇党代表选举要在x月xx日前完成,具体程序为:一是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从党支部开始推荐提名,根据多数党组织和党员意见,一般按照多于代表xx%以上的比例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名单。二是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选举单位就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与上级党组织沟通,按照多于代表xx%以上的比例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采取适当方式加强审核把关,可以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x个工作日,公示后上报乡镇党委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办公室。三是确定预备人选。乡镇党委组织力量对各党(总)支部提出的代表初步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由选举单位召开党(总)支部委员会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乡镇党委审查,在此基础上填写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登记表。四是乡镇组织审查。乡镇党委对各党(总)支部上报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审查,重点审查代表候选人的酝酿提出程序和方法,差额比例是否符合规定,代表结构是否合理,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是否符合代表条件,对不符合规定程序和不符合代表条件的提出调整意见,审查同意后,对各党(总)支部上报的代表候选人名单进行批复。五是支部选举正式代表。各党(总)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选举采取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差额比例不少于xx%。选举结果于当日上报乡镇党委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办公室。六是代表资格审查。镇党委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对各党(总)支部的选举结果,包括选举方式和代表资格进行认真审查,经审查符合规定和代表资格后批复各支部,各党(总)支部上报正式代表登记表(样式参考代表预备人选登记表),镇党委审核后进入党员本人档案。发现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或代表不符合条件的,将及时建议原选举单位进行纠正或撤换。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这次镇党委换届工作,所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担负着全镇未来五年乡村振兴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因此,要从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次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成立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下设代表选举工作小组、人事安排工作小组、文件起草工作小组、会务准备工作小组、宣传工作小组、纪律工作监督小组,明确人员分工。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到各支部,向各村派驻换届工作指导员,要加强指导,确保党代表产生的程序规范。各党组织书记要组织好党代表的选举,并积极组织党代表参加会议,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切实履行代表职责。
2、发扬民主,按章办事。从代表的选举,到工作报告的讨论、审议、候选人的酝酿等,都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和正确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尊重和支持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3、加强教育,严明纪律。做好选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一名党员和党员代表都能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少数和多数、下级和上级的关系,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要严格执行“十个严禁”的换届纪律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正确处理搞好换届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把镇党委换届与谋划“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安排今年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两学一做”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三
年初以来,我校克服经费不足等诸多因素困扰,全校上下通力协作,为了能够顺利通过2018年10月初的国家级验收,现依据《县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并结合上级部门历次督查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反思总结了工作中的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和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再次逐条对照自查梳理,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提出如下整改方案:
1.为加强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经学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xxxx小学均衡发展一校一策整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
办公室设在教导处,由xxx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制定我校一校一策整改推进方案,组织自查及整改,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一)基本情况:。
3、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需加强。进一步推进核心价值观和国学经典进校园,“三风一训”入脑入心。开展好体音美、艺术等社团活动,推进“棋艺”社团活动建设。
1、学校“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学校均衡发展推进工作,调动全体师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合力,全员参与。
2、xxx负责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师德建设,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
3、xxx负责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功能室管理使用的督察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器材的使用效益。
4、xxx负责学生德育、安全、卫生工作。组织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明程度。细化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预案,落实安全工作,开展安全预案的演练,确保校园平安。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面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做好留守儿童的关护工作。
5、xxx负责争取项目工程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等工作。
6、xxx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校园物像文化品味的同时,努力建设学校的人文文化。形成“文明、和谐、向上、勤奋”的人文文化的核心。
7、xxx负责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以及控辍保学工作,全面主持学校的各种质量监测工作。
8、xxx负责档案材料的搜集与整理。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小组成员,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列入重点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各方支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良好氛围。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要宣传好、贯彻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其家喻户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验工作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从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管理等方面切实保障适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加强自查,高标准建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标准,组织人员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档要求,建立健全统一、齐全、规范、准确的档案,认真作好档案的续建工作。及时进行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
总之,我校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分工,齐心协力整改,狠抓落实,针对提出的问题积极进行查漏补缺,确保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中验收合格。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四
该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部署的具体、周密、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在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在案例之前呈现,即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区司法局一村一警实施方案按照区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落实区委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一)目标要求。以“创平安、保稳定、为民生,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主线,以“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问民计、排民忧、解民难、护民权”为主要内容,落实“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每人一本民情日志、每人每周走访一个家庭、每人每月与村居“两委”分析一次村情、每人每月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或解决一项安全稳定隐患、每人每月报一篇工作信息、每人每半年报一篇调研报告。通过深入群众,砺炼干部队伍,大幅提升政法队伍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警民良好互动,密切警民关系,大幅提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扎实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按照区委政法委当好“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纠纷调解员”、“综治督导员”、“维稳联络员”等“五大员”的任务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要切实担负起“四个责任”:。
一是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包村干警要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心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积极向群众宣传,特别是一些惠民政策、涉农政策、法律法规,要采取集中开会、开设法制课堂、入户访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
二是切实担负起帮助包靠村搞好稳定的责任。要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帮助村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从预防、排查、化解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是切实担负起信息联络员的责任。要及时发现和搜集信访动向、矛盾纠纷苗头、安全生产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对城市拆迁、涉法涉诉、土地征用、涉军涉师等可能引发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各类苗头隐患,随时掌握情况,一旦出现不可控的苗头,要及时向街道和有关部门反映。
四是切实担负起稳定社会治安的责任。按照“封起来、亮起来、控起来、巡起来、管起来、包起来”等“六个起来”的具体要求,帮助、协调所包靠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推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刑事、治安案件,特别是侵财性案件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
一要深入基层。包村干警要深入到包靠村和小区,真正做到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解决民众的所忧所难。及时到重点户家庭心贴心地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访寒问暖,手挽手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三级包靠”,实现党员干部人人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沟通感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人深入群众宣传政策、稳定治安、化解矛盾,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实实在在地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要掌握情况。包村干警要真正进村入户,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状况,土地人口情况、两委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尤其是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方面的信息,如邻里纠纷、抚养赡养、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外来人口、事故隐患等各种矛盾和纠纷,都要做到全部熟悉、全部掌握,为创建平安示范区、平安示范村居作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三要落实责任。将包村干警工作实绩纳入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把包村干警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凡所在村(社区)年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系列可防性案件、越级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先进等次。对在活动中应付了事,不负责任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对违犯群众纪律、损害政法干警形象的,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区司法局一村一警实施方案按照区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落实区委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一)目标要求。以“创平安、保稳定、为民生,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主线,以“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问民计、排民忧、解民难、护民权”为主要内容,落实“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每人一本民情日志、每人每周走访一个家庭、每人每月与村居“两委”分析一次村情、每人每月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或解决一项安全稳定隐患、每人每月报一篇工作信息、每人每半年报一篇调研报告。通过深入群众,砺炼干部队伍,大幅提升政法队伍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警民良好互动,密切警民关系,大幅提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扎实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按照区委政法委当好“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纠纷调解员”、“综治督导员”、“维稳联络员”等“五大员”的任务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要切实担负起“四个责任”:。
一是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包村干警要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心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积极向群众宣传,特别是一些惠民政策、涉农政策、法律法规,要采取集中开会、开设法制课堂、入户访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
二是切实担负起帮助包靠村搞好稳定的责任。要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帮助村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从预防、排查、化解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是切实担负起信息联络员的责任。要及时发现和搜集信访动向、矛盾纠纷苗头、安全生产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对城市拆迁、涉法涉诉、土地征用、涉军涉师等可能引发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各类苗头隐患,随时掌握情况,一旦出现不可控的苗头,要及时向街道和有关部门反映。
四是切实担负起稳定社会治安的责任。按照“封起来、亮起来、控起来、巡起来、管起来、包起来”等“六个起来”的具体要求,帮助、协调所包靠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推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刑事、治安案件,特别是侵财性案件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
一要深入基层。包村干警要深入到包靠村和小区,真正做到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解决民众的所忧所难。及时到重点户家庭心贴心地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访寒问暖,手挽手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三级包靠”,实现党员干部人人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沟通感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人深入群众宣传政策、稳定治安、化解矛盾,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实实在在地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要掌握情况。包村干警要真正进村入户,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状况,土地人口情况、两委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尤其是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方面的信息,如邻里纠纷、抚养赡养、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外来人口、事故隐患等各种矛盾和纠纷,都要做到全部熟悉、全部掌握,为创建平安示范区、平安示范村居作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三要落实责任。将包村干警工作实绩纳入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把包村干警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凡所在村(社区)年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系列可防性案件、越级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先进等次。对在活动中应付了事,不负责任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对违犯群众纪律、损害政法干警形象的,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各村“两委”,香三社区,镇属驻镇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全省“一村一辅警”建设的意见》(湘政法〔2018〕29号)、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益阳市关于加强“一村一辅警”建设的意见》(益政法联〔2018〕3号),以及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关于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的实施方案》(益赫政法联发〔2018〕1号)精神,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为确保此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警务工作前移、信息触角延伸、服务距离贴近、专群工作深入、缓解警力不足”的要求,全面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着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公安机关主导、财政部门保障,相关部门共建”的警务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整体水平,实现全镇治安秩序好、服务群众好、警民关系好、法制宣传好、安全防范好的“五好”目标。
二、组织领导。
成立泉交河镇“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刘军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朱光辉、党委副书记余杰、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政法书记徐剑森任常务副组长,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政协联工委主任向杰、党委委员、副镇长卢剑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旻、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萍、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周智虎、副镇长唐震宇、副镇长胡建科、镇长助理陈菊华、人大副主席刘庆、派出所所长喻慧任副组长,党政办主任莫敏、组织人事干事刘喜英、财政所所长陈亮、民政办主任刘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周莉、派出所副所长汤兴旺、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泉交河派出所,由喻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和考评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设立“一村一辅警”管理机构。各村(社区)要设立“一村一辅警”管理办公室(简称“村警办”),镇级“村警办”负责全镇“一村一辅警”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与考核。
(二)建立村级警务室。按照一个建制村设置一个警务室的要求,在全镇13个村(社区)建立警务室。村级警务室设在村民服务中心,全镇“村级警务室”按市公安局设置的标准建设,做到外部设置标识统一、内部设置标准统一、装备设施配置统一、工作台账内容统一。
(三)用好“一村一辅警”app工作平台。根据市公安局研发的“一村一辅警”网络信息系统,镇“村警办”及时组织培训,指导开通手机app掌上工作平台,通过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一村一辅警”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四、辅警配备。
专职辅警配备由村“两委”推荐,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和派出所在充分利用村“两委”符合条件现有人员的前提下,按照有关程序选拔确定。驻村辅警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品行端正,无违纪违法犯罪记录,无不良贷款或违反诚信方面记录。
(三)具有本村户籍且长期居住在本村。
(四)具有高中及同等以上学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等条件下党员、退伍军人、能熟练操作电脑者优先。
五、职能定位。
按照《湖南省公安派出所驻村警务辅助人员工作规范》的要求,驻村辅警在派出所和警区民警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下履行以下工作职责:协助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开展治安巡逻、治安检查、视频巡查;协助对行业、场所、重点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协助盘查、堵控、看管违法犯罪嫌疑人;协助维护治安秩序、保护案(事)件现场和抢救伤员;协助疏导交通、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开展重点人员管控;协助开展安全防范、交通安全、禁止“黄赌毒”等法制宣传教育;协助收集、上报情报信息和线索;协助采集本辖区各项警务基础信息(含“一标三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完成派出所交办的其他非执法性工作。驻村辅警参加(列席)村“两委”会议,兼任村综治中心副主任、村治安主任或副主任。
六、实施步骤。
我镇“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分4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12月3日之前),召开全镇“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会议,启动驻村辅警选聘工作。
(二)推荐报名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各村(社区)要推荐至少2名符合辅警配备条件的人选到镇“村警办”。
(三)审查选拔阶段(12月11日-12月20日)。镇“村警办”要会同派出所做好推荐人选的资格审查、健康体检和选拔工作,确保人员配齐配强。
(四)警务室建设阶段(2018年12月21日-2019年1月31日),镇要严格按照警务室建设标准,抓好村级警务室建设。
七、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全面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有效手段。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坚持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将“一村一辅警”建设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一村一辅警”工作由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村警办”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单位配合做好辅警选拔工作。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驻村辅警待遇按照村“两委”副职干部待遇落实。全面抓好辅警配备,全力搞好村级警务室建设,落实好“一村一辅警”的办公场所和基本办公设施。警务室设村级服务中心,加挂警务室标识标牌。
(三)建立机制。建立健全驻村辅警配备、培训、管理、考核、奖励、监督、退出等工作机制。“一村一辅警”建设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纳入年度综治考评;泉交河派出所负责“一村一辅警”业务工作考核。驻村辅警的日常管理考核由镇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作为对辅警工作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因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工作以及违法乱纪的,要及时更换、清退,并收回全部配发装备。
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搞好对“一村一警”工作的考核,促进驻村干警深入基层,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公众安全感指数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现制定温泉镇驻村干警工作考核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全镇明确身份的驻村干警及部分分包辅警。
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分数为100分,其中绩效成绩和加分项目依据实际得分计算。
三、考核内容。
任务完成情况(100分)。
(一)驻村时间和走访群众落实情况(20分)。
建立到岗登记台账和值班表,执行日常考勤,对存在缺勤等行为进行记录,每月至少驻村两天,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人)。
考核方式:基本分为20分,缺勤1次扣2分,少走访一户扣0.5分,累计扣分达到20分者,直接记为考核不合格。
(二)主要工作(80分)。
1、组织安全防范(10分)。
驻村干警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本村社会治安稳定、和谐。
考核方式:
(2)对本村基本情况(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机动车、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涉毒人员、刑释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邪教人员、刑事案件(分类)、治安案件、矛盾纠纷、有关上访人员等)熟悉掌握程度进行测试,熟悉的记4分,基本熟悉的记2分,不熟悉的记0分。
2、强化治安管理(20分)。
做好辖区治安管理,积极做好辖区内场所、特行及管制物品的管理工作;立章建档,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和消防检查,及时查堵管理漏洞。
考核方式:
(4)每发现辖区内一处治安薄弱部位、安全隐患并整治到位的,记1分,记满5分为止。
3、化解矛盾纠纷(20分)。
驻村干警应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并及时上报。
考核方式:
(1)经派出所核实,当月本村无矛盾纠纷的记基础分6分,本村发生的矛盾纠纷(如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山林,邻里,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破产,小孩打斗,个人恩怨等引发口角冲突或打架斗殴等,符合法律法规可以进行当场调解的)及时化解并有记录的,每化解1起记2分,记满10分为止。未开展化解工作的,该项为0分。
(2)经派出所核实,当月本村无不稳定因素的记基础分6分,对本村发生不稳定因素(如涉军人员群体上访,群众因征地拆迁补偿不满意集体上访,村与村之间因各种矛盾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群众因性格内向、心态失衡、行为偏执扬言报复社会、拖欠工资引发的上访堵工堵路等等)及时上报派出所同时积极配合派出所处理并有记录的,每上报1起记2分,记满10分为止。
4、搜集情报信息(10分)。
驻村干警应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搜集掌握辖区社会和治安动态及信息,及时分析上报,预防和参与处置突发性事件。
考核方式:
(3)对本村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流动人口没有进行掌握登记并上报派出所的,每发生一起扣2分。
5、开展法制教育(10分)。
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宣讲好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考核方式:
(1)开展校园、社区、村庄等地区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每次记2分;
(2)走访群众家庭宣传法制教育,为群众讲解法制问题的,情况属实,有走访记录的,每次记2分。
以上两项合计记满10分为止。
6、服务人民群众(10分)。
驻村干警应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驻村干警在接到群众报警或求助后应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警务室民警或派出所。
考核方式:
(3)帮助服务群众,对辖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学生、残疾人员等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的,每帮扶1次记1分。
以上三项合计记满10分为止。
7、严格奖惩措施。
(1)驻村干警在辖区工作时,因违反相关纪律,被群众举报投诉受到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每次扣5分。
(2)工作有成绩、有带头作用,受到上级机关认可、表彰的,每次加5分。
考核时间是6月15日至7月1日。
五、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上报至市综治办,并由市综治办汇总主管单位评分后,计算出每个包村干警的最终得分,按好、中、差划定等次,公示后向各乡镇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反馈。
各村(社区)、部门(站所):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设平安乡村,落实好省委、益阳市委、沅江市委会议精神,根据四季红镇实际情况以及上级督查检查要求,经四季红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决定在全镇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为确保此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治安防控短板,夯实提升治安防控基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上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村一辅警”建设目标为:每个建制村(社区除外)配备一名专职驻村辅警,设置一个驻村警务室,警务室地址设在村民服务中心,驻村辅警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履行职责,推动农村警务工作前移。
驻村辅警选用本村或近邻村人员,便于以后开展工作,具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本村或邻村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素质高,品行端正,热爱农村警务工作。
2.年龄在四十五周岁以下,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3.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具有能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文化水平,一般需要高中以上文化,可适当放宽至初中学历。
4.无重大中心疾病,生理缺陷,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能正常开展工作。
驻村辅警人员由各村支两委确定之后报镇综治办,由镇综治办、镇纪委、派出所联合进行考察,并进行走访调查,确认后再填报驻村辅警申报审批表予以确认。同等条件下,退伍军人或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优先。
1.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拘留及以上行政处罚的;
2.有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因违纪违规被开除或辞退的;
3.正被纪委监察部门调查、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4.本人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被判处刑罚的,或吸贩毒品的;
6.其他不适合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
辅警的工作由派出所统一布置安排,在派出所的领导下履行工作职责,同时配合好村支两委的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不详细叙述,由派出所指导安排培训与履职)。
区司法局一村一警实施方案按照区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村居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落实区委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一)目标要求。以“创平安、保稳定、为民生,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主线,以“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问民计、排民忧、解民难、护民权”为主要内容,落实“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每人一本民情日志、每人每周走访一个家庭、每人每月与村居“两委”分析一次村情、每人每月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或解决一项安全稳定隐患、每人每月报一篇工作信息、每人每半年报一篇调研报告。通过深入群众,砺炼干部队伍,大幅提升政法队伍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警民良好互动,密切警民关系,大幅提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扎实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按照区委政法委当好“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纠纷调解员”、“综治督导员”、“维稳联络员”等“五大员”的任务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要切实担负起“四个责任”:。
一是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包村干警要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心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积极向群众宣传,特别是一些惠民政策、涉农政策、法律法规,要采取集中开会、开设法制课堂、入户访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
二是切实担负起帮助包靠村搞好稳定的责任。要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帮助村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从预防、排查、化解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是切实担负起信息联络员的责任。要及时发现和搜集信访动向、矛盾纠纷苗头、安全生产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对城市拆迁、涉法涉诉、土地征用、涉军涉师等可能引发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各类苗头隐患,随时掌握情况,一旦出现不可控的苗头,要及时向街道和有关部门反映。
四是切实担负起稳定社会治安的责任。按照“封起来、亮起来、控起来、巡起来、管起来、包起来”等“六个起来”的具体要求,帮助、协调所包靠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推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刑事、治安案件,特别是侵财性案件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
一要深入基层。包村干警要深入到包靠村和小区,真正做到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解决民众的所忧所难。及时到重点户家庭心贴心地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访寒问暖,手挽手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三级包靠”,实现党员干部人人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沟通感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人深入群众宣传政策、稳定治安、化解矛盾,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实实在在地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要掌握情况。包村干警要真正进村入户,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状况,土地人口情况、两委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尤其是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方面的信息,如邻里纠纷、抚养赡养、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外来人口、事故隐患等各种矛盾和纠纷,都要做到全部熟悉、全部掌握,为创建平安示范区、平安示范村居作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三要落实责任。将包村干警工作实绩纳入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把包村干警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凡所在村(社区)年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系列可防性案件、越级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先进等次。对在活动中应付了事,不负责任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对违犯群众纪律、损害政法干警形象的,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各村“两委”,香三社区,镇属驻镇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全省“一村一辅警”建设的意见》(湘政法〔2018〕29号)、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益阳市关于加强“一村一辅警”建设的意见》(益政法联〔2018〕3号),以及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关于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的实施方案》(益赫政法联发〔2018〕1号)精神,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为确保此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警务工作前移、信息触角延伸、服务距离贴近、专群工作深入、缓解警力不足”的要求,全面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着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公安机关主导、财政部门保障,相关部门共建”的警务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整体水平,实现全镇治安秩序好、服务群众好、警民关系好、法制宣传好、安全防范好的“五好”目标。
成立泉交河镇“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刘军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朱光辉、党委副书记余杰、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政法书记徐剑森任常务副组长,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政协联工委主任向杰、党委委员、副镇长卢剑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旻、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萍、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周智虎、副镇长唐震宇、副镇长胡建科、镇长助理陈菊华、人大副主席刘庆、派出所所长喻慧任副组长,党政办主任莫敏、组织人事干事刘喜英、财政所所长陈亮、民政办主任刘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周莉、派出所副所长汤兴旺、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泉交河派出所,由喻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和考评等工作。
(一)设立“一村一辅警”管理机构。各村(社区)要设立“一村一辅警”管理办公室(简称“村警办”),镇级“村警办”负责全镇“一村一辅警”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与考核。
(二)建立村级警务室。按照一个建制村设置一个警务室的要求,在全镇13个村(社区)建立警务室。村级警务室设在村民服务中心,全镇“村级警务室”按市公安局设置的标准建设,做到外部设置标识统一、内部设置标准统一、装备设施配置统一、工作台账内容统一。
(三)用好“一村一辅警”app工作平台。根据市公安局研发的“一村一辅警”网络信息系统,镇“村警办”及时组织培训,指导开通手机app掌上工作平台,通过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一村一辅警”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专职辅警配备由村“两委”推荐,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和派出所在充分利用村“两委”符合条件现有人员的前提下,按照有关程序选拔确定。驻村辅警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品行端正,无违纪违法犯罪记录,无不良贷款或违反诚信方面记录。
(三)具有本村户籍且长期居住在本村。
(四)具有高中及同等以上学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等条件下党员、退伍军人、能熟练操作电脑者优先。
按照《湖南省公安派出所驻村警务辅助人员工作规范》的要求,驻村辅警在派出所和警区民警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下履行以下工作职责:协助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开展治安巡逻、治安检查、视频巡查;协助对行业、场所、重点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协助盘查、堵控、看管违法犯罪嫌疑人;协助维护治安秩序、保护案(事)件现场和抢救伤员;协助疏导交通、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开展重点人员管控;协助开展安全防范、交通安全、禁止“黄赌毒”等法制宣传教育;协助收集、上报情报信息和线索;协助采集本辖区各项警务基础信息(含“一标三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完成派出所交办的其他非执法性工作。驻村辅警参加(列席)村“两委”会议,兼任村综治中心副主任、村治安主任或副主任。
我镇“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分4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12月3日之前),召开全镇“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会议,启动驻村辅警选聘工作。
(二)推荐报名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各村(社区)要推荐至少2名符合辅警配备条件的人选到镇“村警办”。
(三)审查选拔阶段(12月11日-12月20日)。镇“村警办”要会同派出所做好推荐人选的资格审查、健康体检和选拔工作,确保人员配齐配强。
(四)警务室建设阶段(2018年12月21日-2019年1月31日),镇要严格按照警务室建设标准,抓好村级警务室建设。
(一)深化认识。全面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有效手段。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坚持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将“一村一辅警”建设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一村一辅警”工作由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村警办”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单位配合做好辅警选拔工作。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驻村辅警待遇按照村“两委”副职干部待遇落实。全面抓好辅警配备,全力搞好村级警务室建设,落实好“一村一辅警”的办公场所和基本办公设施。警务室设村级服务中心,加挂警务室标识标牌。
(三)建立机制。建立健全驻村辅警配备、培训、管理、考核、奖励、监督、退出等工作机制。“一村一辅警”建设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纳入年度综治考评;泉交河派出所负责“一村一辅警”业务工作考核。驻村辅警的日常管理考核由镇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作为对辅警工作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因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工作以及违法乱纪的,要及时更换、清退,并收回全部配发装备。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五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xx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干做好人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通知》、《关干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系列文件精神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昌把开展好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对每位学生负责。以放学后延时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1、服务对象。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2、服务主体。校内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学校安排教值日直接看管也可由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进行看管。
3、服务时间。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到17:30。
4、服务场所。学校教室、活动室、运动场等地。
5、服务内容。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取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
(1)快乐游戏课程。鉴干放学后学生刚从课堂出来需要放松缓解病劳因此要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游戏课程。如一年级可以“跳房子”“捉小鸡”“击鼓传成课后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或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
(2)社团拓展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形多样、学校特色的社团活动、兴取小组和课外拓展训练。社团课程共分三大类即艺术类:唱歌、绘画、书法、手工制作;语言类:演讲、朗诵等:体育类:围棋、象棋、足球、田径等。
(1)调查摸底。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各班主任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看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延时看管服务申请书》。
(3)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延时看管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对具备条件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4)合理安排志愿教师。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延时服务特色课堂合理安排每日志愿教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里和效果。
(5)重新组到。将不同班级的参加证时服务的学生根据兴爱好组成规模不超过40人的“临时班”设立“临时班主任”。放学后:临时班主任”将学生带领到相应场所进行延时服务。
(6)无缝街接。临时班主任”负责接待家长指引家长到“临时班”接孩子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才能离开校园。
1、高度重视。各班主任及值到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六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制定20xx-20xx学年普通中小学校校历的通知》精神,深圳市确定20xx-20xx学年普通中小学校秋季开学时间为9月1日(高三年级为8月10日),幼儿园开学时间参照中小学执行。
各区各学校(含幼儿园,下同)要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深入总结和巩固春季学期学校防控工作的经验,压实责任,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加强监测,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精准施策,周密做好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全力确保开学安全。
一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区工作专班负责统筹辖区内所有学校的疫情防控与学生返校工作,尤其要加强对新开办学校、民办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薄弱环节疫情防控工作的帮助、指导和检查,查漏补缺,加强整改。
二是完善学校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学校与辖区疾控部门、社区防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协作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卫生健康副校长(副园长,下同)、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校医)的作用,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完善发热师生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绿色通道。
三是压实学校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学校防控领导小组的主体责任,按照《技术方案》要求并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细化开学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各项制度,做到疫情防控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四是加强健康监测。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内原则上不离开居住地、不外出旅行。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员工(含保安、保洁、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校车司机、保教人员等)在秋季开学返校前14天内的行踪和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开学返校前14天内有境外(含港澳台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入境后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健康监测和管理。有国内高风险地区(以国务院官网实时通报为准)旅居史的人员,应进行14天的居家健康观察;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返校时须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通行“绿码”。返校前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按规定申报。新冠肺炎确诊或处于隔离期的师生员工,应暂缓返校,治愈或解除隔离后凭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五是严格落实健康申报。开学前1周,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关注市教育局公众号“深圳教育”,在下方菜单栏中的“健康申报”选项进行信息申报,申报合格并持有“深i您”健康绿码方能返校;不符合条件者需在班主任及校医的指导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符合条件后再行申报。
六是周密做好新生健康监测和申报工作。各学校要提前谋划,密切关注新生健康情况,严格按照要求开展14天健康监测和健康申报工作;严格落实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督查未完成免疫规划程序的儿童补种相应的疫苗;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在校园接种流感疫苗。
七是校园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加强校内应急值班、居住人员的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能进入校园,如确需进入校园,须经学校同意并做好体温检测和登记。
八是强化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各学校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提前备齐必备防控物资,正确保管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和各类防疫物资,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九是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各学校应提前做好学校测温设备、隔离观察室等防控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按要求做好饮水设施、洗手设施、隔离室的改造与消杀工作,做好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宿舍、校车等重点场所的消杀和通风工作;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严格做好校园食堂检查和食品安全管理,暂停进口冷链食材配送,重点针对学校食堂低温储存食品及冷冻冷藏设备开展传染源检测排查和消杀工作;密切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交通管理。
十是在开学前至少开展1次校园疫情防控模拟演练,组织本校相关人员并协调相关任务单位、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等参与,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十一是开学前一周,各区学生返校工作专班组织教育、卫生等部门,逐校检查开学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市教育局将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区各学校进行抽查;对于准备工作不到位、达不到要求的,责令整改。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双促进”,以最严格标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实现教育教学正常化。
一是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学生入校前应在家长指引下做好健康自查,特殊情况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并尽快就医;学生入校及在校内要严格落实“一日三检”,校门口设测温卡点,所有人员进校须检测体温,入校后应立即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校医室负责对师生体温检测、健康观察等工作的指导,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在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上报。
二是加强因病缺勤及周末健康管理。落实师生员工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准确掌握未到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并及时追访和上报;组织家长如实反映学生健康状况,重点做好学生周末居家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避免带病入校。
三是根据疫情发展形势,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不能进入校园,快递、包裹一律进行无接触配送,禁止外卖进入校园。对需入校开展常规工作(如学生体检,近视、脊柱侧弯筛查,儿童营养项目,四点半课堂等)的,在落实入校人员健康管理(持有绿码并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应予以入校。
四是师生员工应随身备好口罩,除特殊工作需要外,在校期间校园内可不戴口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学校可逐步恢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走班教学、体育课接触性活动、游泳课开放、图书馆及功能室开放等);一般情况不组织室内大型集体活动,如确有必要,应依据辖区疾控机构的研判评估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意见综合决定。
五是加强就餐管理。对在家就餐的学生建立台账,加强两点一线管理;对在校用餐的师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食堂送餐、统一配餐、错峰用餐、分区域用餐等方式,尽量避免人员聚集;做好餐具消毒。
六是扎实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各学校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按要求严格实施重点场所消毒、通风工作,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清洁活动、厕所革命、控烟禁烟行动等工作;规范垃圾分类管理,定点收集、及时处理废弃口罩等有害垃圾。
七是持续加强卫生宣教。各学校应在开学前面向师生员工及家长开展“一日常规”等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做到应知应会;开学后持续开展秋冬季传染病、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卫生习惯;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
八是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一把手负总责,由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利用电话访谈等形式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前的心理状态;认真开好“开学前家长会”和“开学第一课”,重点开展卫生健康、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共同营造轻松、平安的开学氛围;除初三、高三外,开学一周内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对因工作不力、执行不到位、出现学生极端心理事件的学校,将进行通报并追责。
九是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四早”机制,充分发挥卫生副校长、卫生专业人员和校医的作用,快速、科学、精准、稳妥开展发热病例处置工作,精准区分常见病、一般传染病和新冠肺炎病例的处置与信息发布程序,常见病病例不公布,一般传染病按既定程序由相关部门登记公布,新冠肺炎病例须按要求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程序公布。
十是学校所在地区新冠疫情风险等级变化时,应按照市区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执行相关防控措施。
本通知未尽事宜,按照《技术方案》执行。本通知各项要求如与上级部门发布的最新要求相冲突,以上级文件规定为准。
附件:
1.《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
2.《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七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公安机关坚持以“一村(格)一警”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起了以社区民警为主体、社区辅警为补充、社区警务全覆盖的新型警务机制,为维护全县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总结固化前期工作经验,借鉴“枫桥经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抓手。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要立足淮滨县情社情,以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民安为目标,以加强基层警务力量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完善“两任”(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副主任)、“两抓”(抓群防群治、抓常态化走访)、“两调”(警法联调、警调对接)机制为抓手,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政策保障,认真抓好各项措施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的各项部署。
(一)充实加强基层警力配备。加强“一村(格)一警”工作要把组织落实放在第一位,确保村(格)警务力量全覆盖。一要加强派出所警力配备。用足用好深化公安改革相关政策,完善基层警力配置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警力向派出所倾斜,确保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比例达到40%以上。对警力不足5人的派出所实行挂账销号。二要配齐村(格)辅警。原则上,城市社区按照实有人口1000户、3000人配备1名辅警,农村地区按照1个行政村或实有人口5000人配备1名辅警,专职从事“一村(格)一警”工作。要按照“政府出资招录、公安管理使用”的原则,建立辅警招录常态化机制,并纳入政府财政保障体系。
(二)强化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建设。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是实施“一村(格)一警”工作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一要完成室、站建设任务。每1个社区建设1个警务室;5至8个行政村建1个警务室,或者每个派出所至少建2个警务室,未设立警务室的行政村,设置警务工作站。要把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推进警务室、警务工作站与村(社区)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要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对现有警务室、警务工作站进一步完善提高,对列入规划没有建设的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加快建设进度,实现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建设全覆盖。二要加强保障支撑。要配齐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必需的交通车辆、防护器材、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有条件的警务室可以配置自助服务一体机等便民设备。按照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的原则,切实保障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的办公经费。
(三)建立完善“两任”“两抓”“两调”工作体系。一要以“两任”模式为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功能。按照《省委组织部、公安厅、民政厅关于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通知》和《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关于深化公安机关包村(格)民警、专职辅警进村(居)“两委”兼职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副主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二要以“两抓”任务为重点着力打造警民良性互动平安共同体。抓群防群治,动员各类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巡逻守护、邻里守望、救助帮扶、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抓常态化走访,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便民利民服务员,最大限度服务群众、赢得民心、汇集民力。三要以“两调”机制为基础推动建立矛盾化解联动平台。按照《省公安厅、司法厅关于深化“一村(格)一警”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要求,开展“警法联调”“警调对接”,全面滚动排查、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打造开放多元、联动融合的矛盾化解新格局。
(四)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年底前,全县要建成2–3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每个派出所建成2–3个标准化警务室或警务工作站,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围绕硬件建设规范化、日常工作信息化、勤务指挥智能化、纠纷化解多元化、服务群众便捷化、队伍建设正规化的目标,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派出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让派出所民警从警务活动的执行者变为平安建设的组织者,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研究会商机制,重点解决机制性、体制性、保障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要把警务室、警务工作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经费保障、辅警工资待遇、智能信息平台建设等纳入年度本级财政预算,经费分级负担,及时足额划拨。县公安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不少于4人的专项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统筹推进、调研指导、检查督导、考核通报、表彰奖励等工作。
(二)严格督导检查。要建立完善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对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的进展情况,采取明查暗访、交叉互查、重点督导等方式,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县政府每年对在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中领导重视程度高、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建设达标、人员配备到位、工作开展有效、人民群众满意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建设不达标的,将采取通报批评、约谈告诫、责任倒查等方式问责。
(三)注重总结提升。要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把党的领导贯穿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全过程,明确职责任务,把握工作重点,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胆探索创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方法、新载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宣传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打造具有淮滨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亮点工程。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八
为高质量推进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根据xx市教育局、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x教发(20xx)x号)和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市教育局《关于我市公办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x发改发(20xx)x号)精神,按照《xx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方案:
1.安全原则。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管理措施,根据家长学生自愿需求(优先保障留守学生、家庭困难学生自愿需求)落实服务教师,规范作息时间,加强组织纪律管理,确保参加课后服务的每一名师生在校期间安全。
2.规范原则。
杜绝集体教学、补课行为,坚持作业辅导、答疑解惑、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综合实践、团队活动的工作原则,学校加强监管检查力度,建立监管工作台账。
3.自愿原则。?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完全采取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由学校调研、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复核、统筹安排、以学期为周期统一组织实施,杜绝一切强制行为。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对每位学生负责。以“课后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阳光自信、健康成长。
3.让师生有标有表。健全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流程、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课后延时服务意愿、需求的本校学生。
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下午正常放学后,每天2课时,一课时40分钟,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15。
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坚持科学性和安全性相统一,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合理确定服务内容。我校结合师资及场地条件,确定“1+x”的课后服务模式。
(一)答疑解惑,学校安排学生在教室、功能室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帮助学生解答疑难困惑。
(1)安排学生自主阅读,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或集体借阅图书的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把学校现有的活动教室当做课外服务工作的阵地,加强学生艺体及科技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活动,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
(3)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向孩子播放爱国主义题材、历史题材的纪录片,适合学生性格特点的、健康的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
(4)利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老师的专业,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或是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及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
(5)创新形式开展服务。我校着眼学生成长,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探索,创新形式,采用与校外活动场所、村委会、周边农场联合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研学旅行的形式,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十九
**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积极发挥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为全镇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群众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务,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法治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部署到位。
高度重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基层法律知识宣传、完善便民服务功能、提高涉法涉诉案件处结率、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的作用,与**律师事务所两家专业法律服务单位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在重大执法行为、规范性文件出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济合同、行政复议案件、重大信访案件和突发性事务中,由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审查,提供法律意见,开展代理或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活动等。
(二)多措并举,协同推进。
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不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实现多赢的创新工作模式,我镇将法律服务工作与中心工作、信访工作、普法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多项工作职能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利用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开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普及《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与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群众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帮助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历史遗留纠纷,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处理**上访问题的过程中,法律顾问全程参与业主、房地产负责人协商会议,并针对双方的实际情况,从法律角度向双方说明了各自的权责,结合双方诉求,提出了具体调解方案,合法合理化解信访问题。2018年年初至今,法律顾问共接到电话咨询73次,现场解答相关疑问或咨询51次,参与相关合同或法律文书的起草与审核等4份。
(三)健全制度,督导到位。
为规范做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定期服务制度。要求法律顾问每个周周三到镇便民服务大厅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定期开展法律讲座。二是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工作台账实行一次一记,并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法律顾问工作的规范性和延续性。三是强化日常督导。发挥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督导作用,形成部门与法律顾问之间的相互配合,打造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严格实行法律顾问工作台账制度,不定期对工作台账随机抽查督导,确保法律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顾问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形式,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
二是法律服务更为便捷。群众不出镇就可享受到法律服务,从土地产权纠纷、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审查、土地补偿款合理使用,到交通事故赔偿、婚姻登记、劳资纠纷等,法律顾问给予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帮助他们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三是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对于突发事件、疑难案件及群体性案件,法律顾问及时参与案件的处理,并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有力帮助矛盾纠纷有力化解。
我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律师资源较少,法律宣传力度不够。下一步,我们要切实做好如下工作:
一要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要积极宣传发动各部门、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提高法律行业从业者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促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取得实效。
二要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拓宽宣传渠道,通过村(居)民代表大会、驻村干部走访、海报和宣传单等途径形式进行宣传,扩大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度,进一步推动我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顺利开展。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篇二十
为贯彻落实市局xx年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构建和谐xx、责任xx新形象,结合多年开展扶贫帮困的经验和做法,我单位决定以解决辖区困难卷烟零售户经营生活的实际问题为抓手,实施“扶贫帮困阳光行”活动,为困难卷烟零售户排忧解难,送上温暖,将扶助弱势群体作为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将扶贫帮困引向深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扶贫帮困活动,是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xx行业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将爱心不断传承,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一项创新力举。
扶贫帮困活动,是一项得民心、鼓士气、聚财源的德政工程、长效工程,为达到真心实意帮扶,切实可行排忧,活动不流于形式的目的,拟以送资金、送温暖、对口帮扶的形式进行具体实施。
(一)送资金。
1、建立困难零售商户助学金和大学生奖学金制度:从xx年起,xx公司分别设立“助学基金”和“大学生助学奖学基金”。资助对象为困难零售商户家庭中品学兼优的小学生、中学生以及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对于家庭困难导致无钱上学的品学兼优的小学生、中学生,按家庭环境,给予500—1000元的助学金;对于大学生,奖金级别为:一类大学:5000元;二类大学3000元;三类大学1000元。向社会公开承诺:绝对不让一名困难xx之家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因贫辍学和失学。此活动主题可定为“扶贫助学xx行”。(届时可策划系列报道进行跟踪报道,既是对社会活动的一次有意义的宣传,更是一次对本行业负责任xx形象的社会发散,深入宣传)。
3、对于困难零售商户发生重大疾病、非正常死亡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20xx—5000元慰问金。
(二)送温暖。贫困零售户一般是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生活上存在着许多不便,因此扶贫帮困要从生活细节上关心,倾听零售户反映的困难,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扶贫帮困的重要方式。具体如下:
4、在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假日到来之际,公司领导定期走访慰问特困户;在困难户生日之际,组织员工送上生日蛋糕、生日贺卡和礼物等。
5、建立募捐制度。积极发动机关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每年进行一次。将募捐资金建立起xx扶贫基金,按标准发放给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困难商户。募捐的御寒衣物到年关由领导发头慰问特困户。
(三)对口帮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帮困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的目的,目的是要使贫困的零售户能自力更生,依靠诚信经营,摆脱困境,这是扶贫帮困的根本途径。
xx年起,公司建立对口帮扶制度,一个科室分配一个片区,一个员工对应一个重点贫困户,指导贫困户如何经营,每个科室制定出具体帮扶对象的帮扶目标(帮扶前是什么状况,帮扶后有哪些改变)。不仅从物质上提供帮助同时也要培养其自强自立的能力,需要专卖人员和销售人员通力协作,专卖人员要从法律法规、规范经营方面,为零售户进行宣传,使其合法、诚信经营;客户经理要对零售户营销技巧、星级提升、产品推销等营销指导,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信息,使贫困零售户卷烟经营能力得到提升,逐渐摆脱贫困,做到发现一户,帮忙一户,脱贫一户。
同时,免费赠送有关xx报刊,提高经营户遵纪守法、文明诚信经营意识;免费举办xx经营培训学习,让经营得法的脱贫户现身说法、现场观摩,以传、帮、带,带动贫困商户逐步脱贫。
为扎实推动全区扶贫帮困阳光行活动稳妥开展,为给扶贫帮困提供组织和措施保障,区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沟通协调、宣传培训、信息保障、后台管理和督导考评五个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扶贫帮困阳光行的统筹部署、组织协调、监督评价。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施行、过程管理和检查考核。
各辖区公司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订本单位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细化目标,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时间要求:x月。
责任部门:xxx。
(二)宣传发动,调查摸底。
1、召开“扶贫帮困阳光行”动员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
2、对全区零售困难户进行摸底调查,分区域、客户类型进行调研统计,制作详细的操作手册和《致零售客户的一封信》,由客户经理组织人员逐户上门发放,面对面地宣讲扶贫帮困。
时间要求:x月。
责任部门:xxx。
(三)开展培训,稳步推进。
制定《区局xx年营销员工培训方案》,根据不同人员的岗位职责,开展集中授课、视频培训、专题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科学、合理的设置培训课程,使每一位营销员都熟练掌握扶贫帮困流程。同时,分批、分层次的组织客户进行专题培训,采取集中讲解,现场指导与电话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指导试点客户转变经营方式方法。待试点工作运转正常,再向全区全面稳步深入推进。
时间要求:x月。
责任部门:xxx。
(四)总结经验,推广交流。
待xx年扶贫帮困阳光行告一段落,适时召开全区xx扶贫帮困阳光行总结表彰大会和经验交流会议。总结成绩,表扬先进,并结合零售客户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有效改进工作措施和方法。
时间要求:x月。
责任部门:xxx。
牢记企业使命,关注地方民生。积极开展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扶贫帮困活动,不仅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xx行业倾情回报社会,树立了积极的、负责任的xx社会形象的一个缩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47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