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专业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9:30:33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专业19篇)
时间:2023-11-13 19:30:33     小编:ZS文王

教案的编写需要思考教学的整体设计和教学的细节安排。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可供参考和学习。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一

今天,我读了《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这让我受益匪浅。

《爬天都峰》主要写“我”和一位互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奋力地向前爬去,最后“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天都峰的事情。

学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我不禁回忆起我二年级时的`一件事。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测试,我只考了90分。回到家,我十分害怕,幸亏有爷爷奶奶护我,要不,我又得挨打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那位班级中第一名的同学,我若有所悟。第二天,我请教那位考100分的同学,那位同学对我说出他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方法。

我感到吃惊,决定按他的方法所做,可这样一来,矛盾发生了。我按他的方法所做,我就没有时间看我喜欢的动画片。好几次动画片播放的时候,我总想着动画里的情景,心思都不在学习上了,巴不得立刻去看动画片。

可想到他的话,他的优秀成绩,我就立刻认真起来。后来,我喜欢上了学习。第三单元,我竟考了99。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心想,要不是从他身上吸取力量,我永远考不出这样的好成绩的。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二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人文教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课件、小黑板。

二课时。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

2、认读多音字“假、都”。

3、提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读后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教师投影出示:

来到天都峰(1)。

在、、、、、、脚下(2-5)。

爬上、、、、、、(6—7)。

爬上、、、、、、之后(8—10)。

2、小组讨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全班讨论,老师再补充解答。

(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天都峰的高与险,要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五、布置作业。

1、自己学习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提名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

(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

(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

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

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三、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四、布置作业。

用“终于”写一段话。

3、爬天都峰。

来到天都峰(1)。

在、、、、、、脚下(2-5)。

爬上、、、、、、(6—7)。

爬上、、、、、、之后(8—10)。

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对话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学习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会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孩子们对课文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并且整节课轻松但效率极高。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三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励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会背第二自然段。

3、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天都峰的险,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励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理解爸爸的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上课前我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笔陡铁链发颤鲫鱼背白发苍苍手脚并用汲取勇气居然决心终于。

1、抽生读。

2、齐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现在谁告诉大家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1、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互相鼓励爬上峰顶的。

2、理解爸爸对我和老爷爷说的话。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画出相应的词句。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圈画相关词句,体会峰之险。

2、抽生反馈。(抓重点词句分层次指导朗读)。

3、谁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天都峰的高和陡呢?

(1)、指名读。

(2)、强调加红线词语读。

(3)、强调加点词语。

(4)、强调加三角的词语读。

【课件出示险要的天都峰图片】。

过度:看着就叫人发颤的天都峰,对一个小女孩来说,这真是一件难事啊!

哩。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二)】。

朗读一老一小的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

1、小组自由朗读对话。

师:从两个“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一个“也”字强调了老爷爷对我这个小女孩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同时也有几分敬佩;(抽生读出老爷爷对小女孩的敬佩之情。)第二个“也”字强调了小女孩对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说怀疑还不如说是小女孩对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老爷爷表示羡慕和敬佩。(抽生读出小女孩对老爷爷的羡慕与敬佩之情。)(最后一句话是老爷爷说的,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2、抽生带着理解分角色朗读对话。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三】。

之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1、齐读。

2、谈体会。

3、带着体会读。

【课件出示一老一小的对话】。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感谢您!”

1、默读。

2、反馈(我和老爷爷的勇气都是从对方身上得到的。)看到这一老一小互相道谢,爸爸不由得赞叹到:

【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这句话是爸爸对“我”和老爷爷的赞叹,他赞叹我和老爷爷都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这句话也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互相鼓励、战胜困难。(顺势板书:互相鼓励、战胜困难)。

师:课文题目是《爬天都峰》,作者为什么在写爬山的经过之前重点写天都峰的高和陡呢?

(写天都峰的高和陡是为下文描写爬山的艰难和体现人物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在写法上这叫衬托。)。

背诵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汲取力量。

老爷爷我(小姑娘)。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通读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感悟文章内容。

三、教法学法:讲授法。

四、媒体手段。

五、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或图片,有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介绍作者。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趣,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岩石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勇士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1、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自由练读。

3、检查指导。

1、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味道。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仔细观察插图,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认读要求会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讲解形近字,要求学生会区分。如:峰—蜂,辫—辩、辨、瓣。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写生字并组词。

2、抄写好词佳句。

一、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我与老爷爷相互鼓励、学习,客服困难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三、教法学法:讲授法。

四、多媒体手段:课件。

五、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读读想想。

课件展示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景观。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表达的`意思。

2、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句。

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让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天都峰的高和陡,并用动作加以演示。

3、读读问问。

看到这么高这么陡的天都峰,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

文中写了谁爬天都峰?(我,爸爸,爷爷)是怎么爬的?(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为什么能爬上去?(相互鼓励)。

4、读读议议。

(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中都带有“也”字,表面似乎双方都在怀疑,实际流露出了对对方的羡慕和敬佩之情,说明一老一小都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并指导朗读。

(2)我和老爷爷是怎恶魔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山的艰难,又表现了不怕困难的勇气。

(3)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问什么相互道谢?在讨论中让学生注意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次,让其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再大困难都能克服。

5、读读悟悟。

我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1)默读对话,写感悟。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犹豫、不自信——受到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分角色对话段落,并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

1、课后开展黄山图片展的活动。

2、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这一自然段,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造句。

六、板书设计。

又高又陡奋力向上一会儿?一会儿?终于互相道谢——相互鼓励,战胜困难。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五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中的小女孩和老爷爷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人人都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主要讲了:爸爸带小女孩去爬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又碰见了一位老爷爷。他们通过互相鼓励、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

我读到第七自然段“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时想:如此高又陡的天都峰,他们居然爬上来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当我读到第八、第九段的时候想:原来,他们是通过相互鼓励才爬上来的。

有一次,我在姑姑家吃午饭。婶婶发现络络老是用左手吃饭,就叫她从今天开始用右手吃。她一开始怎么学也学不会,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他看见了我也换了一只手夹菜,就鼓起勇气,固然也成功了!婶婶建了,朝我笑了笑。

《爬天都峰》告诉了我们:坚持就是胜利,要有恒心、毅力,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六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猫的认识。

学生可以读和猫有关的书,也可以介绍猫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

1.指名读,说出段意。

2.交流自己词语的理解,提出易读错、写错的字。特别注意:屏息凝视、生气勃勃等。

根据各段段意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了解猫的几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猫的特点,即大猫性格古怪:既老实又贪玩还尽责;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小猫则更淘气。

1.看拼音写词语。

()呼()遭()生气()()备。

2.多音字组词。

折屏。

1.通过理解课人,了解猫的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回忆猫的特点。

1.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思考:大花猫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了解大花猫的性格特点古怪,因为它老实、贪玩同时又尽职。

2.出示句子,学生比较:

说它老实吧,它却贪玩。

说它贪玩吧,它很贪玩。

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句式,前一种写法是不确定的,后一种写法是肯定的。进而发现连接猫性格的词语为“吧,可是。”

3.请同学用“吧,可是”将老实――贪玩――尽职连起来说一句话,体现猫性格的古怪。

4.学生仿照句式进行迁移训练,说一个人性情很古怪。

(学生从发现――认识――迁移的过程,符合认知规律,也更加清楚作者写法的特点。)。

5.引导全体学生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出示:说它老实吧,_____。可是,_____。

说它贪玩吧,_____。可是,_____。

1.学生自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这两个描写的猫的性格古怪在哪儿?

2.用第一段的句式说话、填空。

3.仔细品读第二段,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猫高兴和不高兴时的古怪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的。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运用一系列动词具体写出了猫的表现,让人感到真实、生动。

4.回读前三个自然段,读中体会大花猫性格的古怪及作者对它的宠爱。

1.请同学合上书听老师读书,同时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出了小花猫什么特点。

(培养听的能力,听后概括,抓住要点知道主要内容,达到基本要求。)。

2.请同学听老师读第二遍,把能表现出小花猫淘气特点的词记在本子上。

(教养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搜集有关信息的能力,提高写字速度。)。

3.请同学听老师读第三遍,边听边想象小花猫淘气时的情景。然后大家介绍,尽量用上文中的好词佳句。

(边听边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情境。复述时鼓励学生将本文语言文字内化成自身语言,锻炼学生记忆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4.齐读这一段,读中体会小猫的淘气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2.自己栽一棵白菜花,观察它的生长情况,坚持写观察日记。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七

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

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在学生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学生们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学生们可以凭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爷爷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认识,在自己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而且如前所述,老爷爷在小妹妹的鼓舞下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又正是体会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一个方面,因此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设计了一组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爬天都峰。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已经解答了。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请翻开书,一起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好。(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师: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还提出了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爬上天都峰的呢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是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要解答的主要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师:小妹妹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妹妹的话)。

师:好,请坐。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小妹妹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爬上的时候,她……。

师:她怎么样啊。

师: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犹豫了。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她还会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

师:她感到怎么样啊。

师: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生:我从“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看出来这个老爷爷比她爷爷还大。

师:还从哪儿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来老爷爷的年纪很大。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齐读相关句子)。

[通过读表现理解,增强体会,不失为较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办法。]。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

生:我是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你真会读书。这是她发现的,你又从哪儿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请你读。

生:我还从“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同学们会学习。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

生:我是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完整,好吗。

(生读句子,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师:请你们通过读让老师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犹豫了。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下定了决心,应该读得再坚决一点儿,再读一次。

(生再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你来说。

生: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

(板书:奋力)。

师:“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师:拿定主意是不再犹豫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

师: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

(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

师: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往下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攀着铁链上”。“攀着”是什么意思。

生:“攀着”就是紧紧抓住东西使劲爬上去。

师:那“攀着铁链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铁链往上爬。

师:理解得好!那“攀着铁链上”怎么读。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攀着铁链上”)。

师: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再用点儿力,读。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请你说。

生:因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紧紧抓住铁链上,就会掉下来。

师:说得好!她联系了天都峰的陡来考虑。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紧铁链,她会摔下来的。

师:那“攀着铁链上”该怎么读,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险啊!再读“攀着铁链上”。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真有力气!那“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说。

生:“手脚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师:说得对!小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为她不手和脚一起用,她就会摔下来。这样比较安全。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吗。

生:因为如果她用两只脚走的话,有时候脚会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话就比较省力。

师:有感受。你还怎么想联系天都峰又高又陡来想想。

生:因为天都峰那儿铁链是直下来的,不“手脚并用向上爬”,只用脚爬,是爬不成的。

师:噢,有道理。那我们来读“手脚并用向上爬”。

(生齐读)。

师:读得好。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6自然段)。

生:老师少念了个“终于”。

师: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试读体会)。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师:理解得好!还有吗。

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呀爬,最后终于爬上了峰顶,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

师:这个词用得好!那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师:读得多好啊!同学们,拿起书,一起读。

(生齐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好多小脸儿都笑起来了,多可爱啊!

(生齐读)。

师:同学们提出的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所以,小妹妹说——请女同学读。

(女生读小妹妹的话)。

师:那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老爷爷爬上峰顶后说的话。

(生自由读老爷爷的话)。

师:老爷爷说他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

生:老爷爷是小妹妹的勇气鼓舞了他,他才爬上天都峰的。

师:理解得好!你能不能用老爷爷的话来说一说。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起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课文中没有具体告诉我们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但你们只要仔细读书就能体会出来。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认真读第2至7自然段。(多媒体出示思考题:(l)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师:想好了自己说一说。

(生自由练说)。

师:说完了以后,孩子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倾听。)。

师:很多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你们对哪些问题感受深,就说哪些问题。哪个同学愿意先说。

师:老爷爷看到小妹妹这样想,是吗下来再静心读读老爷爷的话,再想想。——还有吗。

生:老爷爷站在天都峰脚下,心里会想,我这么大的年纪,能爬上天都峰吗。

师:你能联系天都峰的高和陡来想象,很好!——还有吗。

生:老爷爷他看到小妹妹以后,心里会想,小妹妹年纪这么小,爬得上去吗再看看我年纪这么大,肯定能爬上去。这时,他不害怕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他想,他一定会爬上去的。

师:老师发现不少同学觉得老爷爷一开始就敢爬天都峰,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老爷爷说的话,一起读画红线的部分。

(生齐读)。

师:老爷爷一开始就下决心爬天都峰了吗。

生:没有。

师:他在什么情况下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生:他是看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才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师:那刚才两个同学提到的他看到小妹妹时想,我年纪这么大了,肯定能爬上去。是不是一开始就想的我肯定爬得上去你说。

生:是的。

师:那你再读一读老爷爷的话。大家一起帮他,好吗。

(生齐读)。

师:老爷爷先下决心了吗。

生:老爷爷一开始还没有下决心。

师:对了。什么时候下决心的。

生:是老爷爷看到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的情况下才下决心的。

师:所以,你刚才的说法——。

生:不对。

师:刚才那个同学也说老爷爷一开始就要爬,你说的,是吗你现在觉得你该怎么说。

生:我觉得应该说老爷爷是看到小妹妹那么小也要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继续讨论。请你说。

生:后来,他是这样爬上天都峰的。我想老爷爷爬不上去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你要有勇气爬上天都峰,爬上天都峰就可以看到黄山的云海了。然后,小妹妹没有信心的时候,老爷爷又会给小妹妹鼓励,又会说:小妹妹,无限风光在险峰,你只要爬上了天都峰,你就一定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师:他们始终在相互鼓舞。答得棒!请坐下。有没有同学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想了这么多能干的同学都思考了,请你来说。

生:老爷爷在峰顶下面,他看到天都峰,心想,我这么老的年纪,要来爬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可能爬不上去吧他对自己有些怀疑。他看到小妹妹,他会想,小妹妹这么小的年纪都来爬天都峰了,我一定也要爬。后来,他看见小妹妹爬不上去的时候,他说,小妹妹,一定要爬上去,爬到上面,我们就又可以休息,可以看黄山的云海了。老爷爷爬不上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加油啊!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一定要爬上去呀!

生:明白了。

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老爷爷说的话。请男生读。

(男生齐读老爷爷说的话)。

师: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妹妹和老爷爷互相道谢以后,爸爸为什么要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这一老一小哪点儿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

生:汲取力量。

(板书;汲取力量)。

师: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师:让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吧!这节课上到这里。

总评:

本课从内容重点看,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据此,编者在“思考·练习”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讲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提示了学习本篇课文的重点和思路。

罗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的上述特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用变序式学习方法,紧紧抓住小妹妹与老爷爷“互相道谢”的话切入,再反顾前文,去体会他们对话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最后归结到对爸爸的话的理解,从而感知全文的中心思想。这使整个教学目标明确而又恰当,教学重点集中而有深度。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针对该课的教学对象仅为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限的实际,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放”,“扶”“放”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着眼于读书的训练。

教师始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采取了试读、引读、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并有机地结合教师的指导与演示、学生的观察与讨论,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深入理解,形成阅读能力与习惯。

3.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各个阶段的训练目的与需要,适时地交换着教学组织形式,或个体静心读书,或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4.着眼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大胆想象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下决心爬天都峰的情景和过程,然后进行说话表达。这既落实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八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朗读感悟、情景教学法。

搜集黄山图片。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这么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吗?”

(1)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引导学生说)。

(2)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指导朗读)。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导朗读)。

3、哟,这么高的山,要摆在你面前叫爬,你爬不?

(引导生的换位思考)。

4、这么高的山,看得“我”直发抖,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2)“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3)“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5、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九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人教版《万年牢》教案四年级,欢迎阅读与收藏。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歌曲《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图片

(一)播放歌曲《冰糖葫芦》“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齐读课题,先理解“牢”,再理解“万年牢”。

“牢”的解释:1.养牲畜的圈

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

3.监禁犯人的地方

4.结实,坚固,固定

万年牢(永远牢固,永远结实。)

(三)到底什么东西会万年牢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课前导读,明确本次略读课文的要求。

1.想一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2.谈一谈: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一)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二)检查字词:

词语:走街串巷、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三)自主读顺课文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讲父亲自己经营制作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并保证产品质量。

第二件事: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了工作。

2.重点指导理解问题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材;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3.你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认真、实在、讲良心、不马虎)

(一)出示父亲的话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一)收集有关做人认真,实在的故事。

(二)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6、万年牢

做糖葫芦万年牢产品

做生意万年牢生意

做人万年牢人品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猫是十分平凡的动物,但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的笔下,它如同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他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齐读。)。

2、你对母鸡的印象如何?(指名回答)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读课文时注意读准生字新词,有困难的词语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读后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新词: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

师: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情况。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谁愿意来挑战一下?(指名读)还有谁想来试试?(指名读)随机正音,理解词语。重点:如怨如诉、欺侮、凄惨。(评价:嗯,掌握得不错!)。

三、把握整体结构,深入领会课文。

(一)感知母鸡特点,明白讨厌原因。

1、作者讨厌母鸡,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这部分内容?(1—3)请你默读课文的1-3段,找一找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2、读后交流:找到了吗?把你找到的读一读。

第一小节:抓住“没完没了,没什么理由,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这些词语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对母鸡的讨厌表现出来吗?试一试。(随机指导朗读)。

师:作者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母鸡?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板书:无病呻吟)。

第二小节:抓住“不反抗,欺侮,趁其不备,狠狠”这些词语来体会。随机指导朗读,这会你看到的又是怎样的一只母鸡?你讨厌它吗?试着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欺软怕硬)。

第三小节:抓住“差不多,恨不能,就是……也……”来体会,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用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爱炫耀,表达了自己讨厌母鸡的情绪。你能把这种讨厌的情绪表达出来吗?随机指导朗读。作者讨厌母鸡,还因为它——(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爱炫耀)。

(二)体会作者对母鸡尊敬之情。

2、课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了,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指名说。(第9段)。

出示第9段: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齐读第9段。读后思考:作者用哪些词来评价母鸡?把这些词语圈出来,读一读。(交流后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小结:是啊!这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

4、请你从课文5至8自然段中,重点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细细地品读,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母鸡的这些特点?待会儿咱们一起交流。

6、是呀“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所以——学生接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7、老舍先生不敢再讨厌母鸡的背后,正是对这只鸡母亲的敬重。因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四、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感恩。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永远不会枯竭,它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么关心、照顾你的?你又是如何报答妈妈的?

小结:这就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同学们,其实你们的母亲也都是英雄。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敬意一起读读这一段话吧!齐读第9段。

应山小学赵文燕。

教完这节课,我感觉很成功。

(二)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母爱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一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师:品析重点词句法。

生:读议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

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点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吸取。

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五、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

2、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二

传统的体育课中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体育教学中情感的注入和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上体育课、参与体验、享受快乐呢?为此,教师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合作的.学练活动中去。

本课以发展学生投准能力和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为主要目标,选择了以投准与游戏中的“沙包投准”和游戏“赶小猪”为教材内容。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运用情景教学手段,通过模仿解放军战士赶跑大灰狼救回农民伯伯小猪的情景故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沙包投准动作技术的探究学习;同时通过游戏《赶小猪》提高学生手指、手腕的控制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和发扬学生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想象创造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互相帮助、互相指导的机会。课的最后部分安排放松舞蹈《拥军花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投掷、滚球和奔跑发展学生的灵敏、反应、协调性和力量素质,增强上肢力量,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三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图形、剪子、七巧板。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正方形

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7、判断: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四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看懂图意,知道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3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生:我知道了那条溪水又清又凉。

师:对。(并相机板书)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大象和野猪拔树比赛,它们在比谁的力气大。

生:我知道那条溪水后来又变浑了。

生:我知道小兔子不让大象和野猪拔树,这样水会变浑的。

生:我知道大象的鼻子堵了,野猪变成了泥猪。

生:我知道大象和野猪还栽树。

生:(异口同声)有!

生:为什么清清的溪水会变黄呢?后来又怎么变清了?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师把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行吗?(师写 ?清——黄——清)

师:谁还有问题?

生:什么叫不解地 问?

生:什么叫毁掉呢?

生:什么叫胜负?

(当一生提出这一问题时,有另一小组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就是输赢)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你明白了吗?

生:为什么说毁了树林就是毁了小溪?

生:大象的鼻子为什么堵了?野猪怎么变成泥猪了?

生:为什么溪水唱着歌向前流呢?

师: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把它写在了黑板上,我们就把第一问题(?清——黄——清)作为中心问题。我们各个小组围绕这一问题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相信这一问题弄懂了,其他的问题也就容易了,开始自学吧!

(这时,各个小组的学生开始合作学习,气氛相当热烈,教师巡视指导,大约10分钟)

师:好了,各个小组的同学讨论非常热烈,现在汇报你们的自学结果好吗?

生:(齐声说)好!

师:是啊!这又清又凉的溪水为什么变黄了呢?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

微机出示图一:同学们看,大象和野猪正在干什么?仔细观察它俩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它们可能说什么?同桌之间边表演边说。

生:(相当活跃)同桌之间边表演边模仿大象和野猪的声音。

师:同学们的表演可真生动呀!谁愿到前边来表演给同学们看。

(此时学生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话音刚落就有两名学生跑了上来)

生一和生二边模仿它们的动作边说

生一(大象):“嘿嘿,一、二、三,我一定能拔下这棵大树,证明我比你力气大。”

生二(野猪)眼珠瞪圆了说:“别看你鼻子长,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哎一哎,使劲,加油,加油,我能行!”他们的表演滑稽可爱,语言有趣。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他俩鼓掌、喝彩。

师:正当它俩拔得起劲时,被小兔看见了,小兔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大家读一读第4自然段。

生各自读。

师:谁来读?

生:读。

师:大象和野猪又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野猪和大象的话?

生:读。

师:听了大象和野猪的话,小兔子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生:很生气。

生:很气愤。

生:气极了,觉得它俩不应该用拔树来比力气。

师:那它气愤地说了什么?(微机出示)

“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

师:谁用气愤的语气读?

生:读。

师示范读

生练读。

生:“不解地问————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

师:那什么叫“不解地问”呢?

生:就是不明白地问。

生:就是在不知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问。

师:对,为什么说毁掉了树林,也毁掉了小溪呢?

针对这一问题,小组中再进行认真的讨论。

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大约3分钟)

师: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因为树拔了,土就松了,下雨时,土就流到了小溪里。

生:我认为树拔了,远处的土和沙就刮到了小溪里。

师:对,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大树长着时,土被树根牢牢地抓住了,现在拔掉以后,土就开始变得松软,当下雨时就会造成水土的流失,泥沙随雨水流入溪水中,溪水也就变浑浊了。(相机板书 拔掉——浑)

师:小兔子听了野猪和大象的话,心情怎样了?

生:很生气。

生:生气极了。

师:那我们试看读一读,读出那种生气的语气。

生:读。

师:示范读。

生:齐读。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他俩说什么?

生:我想对他们说,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俩做错了吗?

生:我太生气了,你们两个的行为太可耻了。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读4—8段,小组事四人为一组先读。

生开始在小组中练读。

师:哪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指一小组读)

生:读。

师:他们读得好不好?

生:(齐声说)好!

师:让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生:现在我明白了是溪水变浑了,水里的泥沙赌住了大象的鼻子。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大象鼻子赌了以后会怎么样?

生:它一定出不上气来。

生:它一定会很难受。

生:大象一定说:“真难受呀!我真后悔呀!”

师:野猪变成了泥猪,它会怎么想呢?

生:哎呀!好可怜呀!我现在是又脏又丑呀!

师:它俩真是狼狈极了,从哪儿可以看出它俩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呢?(微机出示图)

师:同学们看它俩正在干什么?

生:它俩正把一棵棵小树苗栽好了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五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写话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学中我主要以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1、发现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勤劳美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美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时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教学思路。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发现感受身边的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在教学中,尽管我课前精心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课上了下来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1、课堂驾驭能力十分欠缺。课堂教学中总是被自己备好的课所牵制,按照自己已有的思路一步步开展教学,对于课上突发的意外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引导。

2、虽然教学中注重了感情朗读的指导,但是学生的朗读效果、朗读的层次感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朗读指导方法上自己还缺少一些有效地方法。

3、通过教学,我感到自己设计的一些提问过于细碎,总感觉自己在课堂中一个劲地在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自己没少忙乎,可学生的情感总是处于一种很平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情感方面是我这节课很薄弱的一个环节。

4、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我总是一味地牵着学生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方面做得很不够。

5、板书设计也有所欠缺。设计板书时只注重了简洁,对看不见的美“谦让美、奉献美、敬老美”等没有在板书中凸显出来。如果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会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6、本课教学中忽视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没有为“学生写生活中的美”做好铺垫。

其实,教学中暴露出得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充分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机智、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总结与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六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

(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红旗招展的时候,你估计可能刮的是(3)级风。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反思。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七

1、指导学生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放开胆子说自己心中的故事,表达意思,培养独创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话故事写下来,语句完整、通顺,能较准确用词。

4、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和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培养认真倾听、主动评价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重点

1、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内容比较完整的童话故事。

难点

开拓学生思维,习作写得富有想象力,童话故事情节合理。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典型的习作例文。

学生:多多读一些神话和童话故事,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大胆的想象。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海阔天空地想

我们学过《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是真的吗?仔细想想,人类的想象力太神奇了。正是因为这神奇的想象力,才有了这些美丽的神话。想象有多大胆,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们也去放飞想象,编织我们心中精彩的故事吧。

二、交流最喜欢的故事人物

1、出示搜集到的人物。

(1)今天老师把神话中的人物请到我们的课堂,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逐一展示:盘古、大禹、沉香、后羿、嫦娥、精卫鸟、女娲等神话人物。

(2)学生谈谈对人物的认识。

(3)教师小结。

盘古开辟了天地,并用自身创造了万物;大禹,带领百姓战胜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沉香,习武练功,翻山越岭,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这些人物都有鲜明个性和特点,因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2、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

3、讨论喜欢人物的特点。

他们的本领大,能呼风唤雨。

他们都是神仙,女的美丽善良,男的英勇威武。

他们都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

他们身上有一种无私无畏、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4、引导学生说会选择跟谁过一天?为什么会选它?(指名回答后、小组互说)

三、放飞想象,酣畅淋漓地讲

1、同学们,你们现在都选择了要跟谁过一天,现在有谁愿意把自己和他(她)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引导学生说这一天里会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

2、生讲,师引导,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具体。

3、同桌交流。

4、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巡视,倾听他们的交流,给予适时恰当的激励、点拨。

四、学生习作

看到你们说得那么兴奋,你们的故事一定很精彩。你们想不想把你们的变化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讲给老师听?现在拿出纸笔,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写完后交给我们看。写的时候注意要把故事写完整。

五、佳作引航

我和卖火柴的小姑娘过一天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此时我在大街上走着,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喷香味道。哇,真香!

墙角下,我看到了一个人,一个熟悉的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长得很漂亮,蜷缩在墙角,冻得直打哆嗦。我关切地问:“你没事吧?”“还好。”小女孩小声地问,“你,你是谁?”“你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呀,卖火柴的小女孩。”说着我把棉袄脱下来递给她。她摆摆手说:“奶奶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她美丽的大眼睛闪着纯洁的光芒。“我,我不冷。”说着帮她穿上,并夸赞说:“瞧,多合身呀!”“谢谢!”她的脸冻得像红苹果。

突然我听到咕噜一声响,原来是她的肚子饿了。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捂着自己的肚子。我哈哈地笑了,拿出我的蛋糕递给了她。她接过去马上吃起来,突然慢慢抬起头,眼泪顺着漂亮的脸颊流下来,她拉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我猛然想起什么事,对她说:“跟我走吧,去我们的校园游玩吧!”小女孩信任地点了点头。

我拉着她飞向我们的学校,向同学们介绍她并和我们一起上课。

她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快乐幸福地生活了一天……

点评:这篇习作发挥想象,走进童话世界里,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摆脱痛哭,又带着她来到幸福快乐的现实世界里度过一天。描写抓住细节,细腻传情,文字里涌现出浓浓的爱意,给人满心的温暖和芳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难点

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修改,领会修改方法

1、激发修改兴趣。

2、出示修改要求:想不想给自己打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1)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2)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3、教师示范修改。

(1)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习作例文。

(2)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依次当面进行修改。

二、修改作文,分享成功的喜悦

1、“文章不厌百回改。”请同学们把自己写好的习作按照习作提示检查一下,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进行独立修改,看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

2、自主修改习作,培养修改能力。

3、把自己的习作跟你的学习伙伴交换一下,或者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互相提一提修改意见。

4、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情节是否具体等方面评改。)

5、班级交流。

三、教师激励学生,继续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在原文上修改。

2、自主交流习作修改体会。

3、教师面批面改,提高效率。

4、誊写习作。(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5、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八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成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具体刻画了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是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同时,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

1、播放录象,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你们认为哪个词是“元帅”?(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多么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作为一个浙江人,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有很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尽一尽地主之意,为他们做一下导游。(任务驱动:编写导游词)

1、自由选择一个自然段,同时可以上网浏览图片。你准备怎样介绍,可以边看图边介绍,也可以通过读来介绍。

2、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朝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在有了图片和课文中的这些内容以后,你还想在你的解说词中加如写什么?

1、我的感受。

(1)结合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

(2)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安全,感到自豪等等

2、还可以加入一些音乐。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个方面在网上制作解说词。

交流反馈。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有着太多太多这样的壮观景象,回家后上网收缩有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将举行一次宁波江东中心业余小导游的竞选活动。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篇十九

1、认识“砚、痕”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考你们的课外知识,怎么样?

a“岁寒三友”是哪“三友”?b、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预设《青松》、《竹石》、《梅花》。

师:在岁寒三友中,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竹是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而梅呢,傲霜斗雪,芳香高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读课题。

释题:墨梅,就是王冕用墨画的一株梅花树。

简介诗人:王冕是元朝的诗人和画家,多才多艺。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读准“砚、痕”这两个字的读音。

4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a、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学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2)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3)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

师小结:

四、品诗。

1、品“淡墨”。

(1)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出示: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2)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4)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2)正如诗中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2)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师将古诗编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等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作者借墨梅到底想表明自己怎样的心迹呢?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

出示:王冕资料。

师:王冕虽然学得满腹经纶,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仅贵,一次次伤尽失意之后,他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沂东九里山,以作画换米为生。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2、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五、拓展。

1、师:同学们,通过品词品句,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等方法,我们走进了王冕的内心,看到了一个不向世俗低头的高洁之士。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也赞美过梅花:

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指导学生了解大意,练习诵读。

3、课后进一步搜集、积累咏梅颂梅的诗词名句。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花色淡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同凡俗

不要人夸好颜色,气清香

只留清气满乾坤。托物言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7091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