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指导教学的书面计划。编写教案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一
可以说历史课不好学,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日本,历史课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中占据首位。美国虽十分重视历史,将历史列入总统规定的所有初高中必修的五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据美国全国人文科学捐款基金会对大学生抽查后报告中披露,当问及杜鲁门哪年发动朝鲜战争时,近60%的学生都回答不知道;有50%的学生不清楚南北战争发生的年代。学生们不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呢?据权威人士研究是那些不要求思考的历史用语、重要事项的罗列和强记的课程。(《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是否中学历史教师就无计可施了呢?不然,据我所知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尽管有满腹的牢骚,有种种的不满,但仍然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尝试着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爱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从“要我学”演变为“我要学”。
令人困惑的是高考历史考试的命题指挥棒,它到底要将中学历史教学引向何方?是单纯的有利于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还是切合大学文科选拔人才的需求?还是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反思近几年高考命题意图,可以看出仅是为了一个目标:即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其实,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学历史基础教育的性质是不能变的,是面向大多数的;同样其根本任务也是不能变的,它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任务;培养的目标是一方面要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水平的人才。(即既要满足大学历史专业的选拔要求,又要顾及大学其它各专业的选拔要求,更要符合其它各行各业对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三者应该兼而有之。)这才是中学历史教育正规的方向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出路所在!
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基本”一词,含有“普通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之意,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是基本的,就越能不断地扩充和加深,并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知识越是归纳为定义、原理和法则,越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基本”的,就易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有助于记忆,有助于从已知到未知,有助于思维,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历史高考因为“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所以不免脱离基本的学生,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在长期的高考考试导向作用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只好偏离“基本”,实施“应试教育”,把素质教育束之高阁。这种现状不只影响高中,而且贻害初中。由于决定能否在高考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将要进入的高中学校的质量,大多数初中的学生都面临巨大压力,千方百计要在这个高度平均主义,又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上好一所重点高中,名牌高中,为了准备中考,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常规与秩序,集中大量的时间复习备考六门语、数、外、理、化、政。因历史被排斥于中考科目之外,历史课仅有的每周两课时也理所当然地“取消”了。20xx年常州地区中考政治科开卷考试中35题是读图(《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之一图中永定河流经我国现今的直辖市。问题之二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确切时间是。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二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这里从三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
第一,关于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第二、关于历史教师的语言问题。
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四是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但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关于历史教师的板书、板画问题。
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关于板书的要求、形式等,这里不作阐述。只想说明的是关于板书的书写时间问题,这是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恰当的书写时间是在教师说完某一知识后,再掉转头去板书,而非边说边写。板画。笔者只想谈谈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学实际中,其落实情况是不尽人意的。故笔者建议历史教研指导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自绘地图的基本功的监督和指导。
此外,在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还存在着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教学评估不尽科学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三
摘要;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是相当紧密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要我们擦亮眼睛、用心观察,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切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科学地处理教材与课标、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主线,相互印证,博古证今,以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历史分析能力。新课标对历史课程资源做了这样的界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我们不难看出,历史课程资源是相当广泛的,它来自各个方面――文字、实物、人力等。这为我们成功的历史教学奠定了丰富的材料基础。在此,我不禁想到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在历史学研究方面的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即摆脱纸堆的束缚,将新的.考古等实物资料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由此极大地扩展了史料的范围,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四
大变革的时代。
莱阳市古柳中心中学丛学庆。
莱阳市沐浴中学赵淑芹。
课标要求。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重点,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通过对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都江堰的出现和商鞅变法的实行来展示这一时期的变化,突出反映了变化的实质实质是导致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本课是继第七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的延续。春秋时期的变革,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为后来秦的统一打下基础。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为下一单元“同一国家的建立”做好了铺垫。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学习了一些历史知识,但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对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所以,学生对本课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理解起来困难比较大,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一定的高度,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国时期对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
2、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商鞅和李冰的活动,认识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2、通过观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提高识图、用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都江堰设计原理,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理解商鞅变法的作用,树立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铁农具、牛耕技术、都江堰和商鞅变法的相关情况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运用观察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都江堰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李冰父子的伟大贡献,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运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启发学生把商鞅变法等知识综合分析,加深对战国时期经济。
发展的主要原因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室结合现实问题,创设情景。2008年5月12日,发生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造成重大的破坏。离震中不远的都江堰市,有一项修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却几乎没有受到破坏。这项水利工程是什么?战国时期为什么修筑这样的水利工程?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大变革时代。
学生认真倾听,动脑思考,自由回答问题。课件显示课题,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学习木匾,学生认真识记、思考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二)自主合作,梳理知识。
出示学生阅读思考题:
1、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社会变革?
3、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4、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5、我国的封建社会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6、你佩服李冰还是商鞅?为什么?
学习先自主学习,自读教材内容,观察历史地图册上的相关图片,梳理知识要点。在教材画出知识要点,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对于。
2、4、5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教室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观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的顺序、要点。
引导学生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是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
(三)展示交流,精彩点拨。
各小组汇报成果。
1、课件显示图片:“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的锄范”、“铸造铁制农具示意。
图”;课后“思考与探究”。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对生产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
2、课件显示图片“都江堰现状全景图”。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指图讲解,对都江堰简单介绍。理解都江堰防洪灌溉的原理,感受它的伟大、科学、巧妙。
欣赏、讨论教材中第61页李冰石像和诗句:“始知秦太守,伯禹亦不知。”
共同。
总结。
:都江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两千多年过去了。都江堰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人们千秋万代都在颂扬着李冰的功绩。
3、指导学生排练历史短剧:商鞅变法。
第一幕:舌战旧臣。
第二幕:立木为信。
第三幕:商鞅变法。
第四幕:千秋功过。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角色的心理和语言,然后分角色排练,各组派代表上台表演。某一小组的表演是否符合历史史实,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着重对学生评价方法进行引领。
4、战国时期都有哪些变化?时代特征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兴修水利等属于生产方面的变化,封建地主与农民的出现、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的确立等属于政治上的变革。引导学生归纳出时代特征——大变革的时代。
引导学生概括归纳知识提纲,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
教师启发分析变法运动与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原因。
自由提问: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有那些没弄懂或感兴趣的问题?以学生回答、评价为主,教师给予总结性点评。
(四)目标检测,反馈矫正。
学生独立做题,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情况。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2)请概括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3)请你分析这次变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1)商鞅。(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3)经济发展,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2.战国时期都有哪些变化?时代特征是什么?
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此,课前我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讲稿、绘制挂图等。通过角色体验、表演历史小短剧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掌握了基础知识,进行了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学生支配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都比较充裕,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由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加上教师引导的欠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还不够积极主动、热烈深入。今后教学中要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积极引导,是学生敢想、敢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交流。同时,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见解,每一次讨论或各抒己见之后,要引导学生从不成熟的认识中归纳出一定的结论,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专家点评。
本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学习,以大变革为基本线索,抓住新知识与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的联系,实现了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课堂结构合理,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教法运用上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对话氛围,有效地引领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
角色体验与教学内容融合得较好,但在角色体验的设计应用上做得还不够充分。要面向全体,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思考和体验,这样才能确保角色体验的有效性。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五
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本学期我担任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理论和实践结合。
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二、备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历史学科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历史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3个班,学生比较喜爱历史学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六、抓好课后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在我的努力下,历史学科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尤其在毕业班第一、二次质量预测中效果明显,但离学校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已成为宝贵的财富,将引领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和进步。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六
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七
本学期历史组的教研活动将以学校教学改革思想为指导,按照学校部署的教研活动,集合全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能力、群策群力尽力研讨优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循教育教学规律,发挥历史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聚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师生共同在课堂教学中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教师配备及基本情况分析。
三、预期教研目标。
1、形成浓厚研究氛围,提升考研组的学术水平。
力图让每个历史组长老师具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每位组员能新课程教学;使历史组新老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历史教师;使全体都能把准当今历史中考的命脉,胜任各年级的历史教学;力求每位组员成为研究性的历史教师。
2、按照学校的要求,各年级历史教学者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教学考研,每个年级侧重于不同的要求:
七年级重在课堂兴趣激发,教学效率提高和学方法养成教学,为八年级打好基础;
四、具体内容与实施措施。
1、认真学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让教育理论的学贯穿教研活动的始终,紧跟时代教学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思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使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
2、积极提升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方式和教学方式。积极尝试说课、磨课等新教学教研方式、方法,确保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总体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开展每人出示一节体现素质教育的公开课活动。从教学实际出发,交流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重视教学反思,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情况、师生互动情况、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3、开展好本组内的听课评课活动,争取做到凡本组内的公开课每位教师都要参加听课,每次公开课每位教师都要参加评课,评课不走过场,客观公正,讲求实效,发挥好评课的.作用,让每一次公开课的讲评成为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的良好契机。本学期校内每人听课不少于20节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开展好队本组青年教师的帮扶工作,主要是通过听课评课,研究教案和公开课,交流教学心得,推出公开课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的帮助,力争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第一时间掌握中考的相关信息。
6、配合教务处常规教学考试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及初三毕业考试。
7、本教研组各任课老师应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特别是市教研室举办的”评优课活动”、“理想课堂”“兴趣小组”展示活动,期末进行汇总。并组织好本组的教学论文的撰写工作,争取发表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论文。
8、做好博客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来完成,让每个组员都要积极参与有关资料的上传。
五、教学安排(年级备课组安排)。
总之,本教研组将以素质教育的推进为契机,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能力,不断钻研,勇于创新,力争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八
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九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我国当前的历史教学进入了新阶段,历史教学方式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新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共同体验与感悟,要学会探究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家叶澜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名言一直激励着广大历史教师投身于历史教学反思中去,教师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反思更科学地教会学生知识,同时对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3.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需要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载了人们对学科的发展期望,是历史每个重要瞬间的凝结。历史也是一门反思性较强的学科,社会总是在历史的反思中不断进步的。教师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具有高质量的历史来领悟生命的真谛,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1.对学生教育的反思
首先,反思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最易于发现的,某位学生上课学习表现得认真与否,教师一眼望去便知结果,也可从学生的眼神中分辨出教师是否懂得学生真正地接受或者理解了知识。学习态度不夸张地说决定着学习的结果,因此要到学生学习态度最认真的时候去讲授那些较为重要的知识。其次,反思学生的学习内容。反思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现行的教育内容,反思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做到难与易均衡,找到“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觉得他只要努力了或许就会学会这些知识。在这一阶段,教师最重要的是学会反思是否做到把握内容的难易适中来进行教育。最后,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反思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高效,反思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否脱离死记硬背的苦海,是否达到理解的标准。
2.对教师自身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的反思水平上,更应深入实际,做各项反思的实践者,从教学的整个环节入手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第一,反思自身的教学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意识,提醒自身是否做到了反思,是否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二,反思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不是一向简单的回忆工作,“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分析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是否全面、透彻地将知识讲述给了学生,反思自己在一堂课上是否照顾到了所有学生或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第三,形成反思习惯。反思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见效果的,需要长期地坚持和积累,在教学前要意识到需要反思哪些知识,具体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在反思过程中,需要注意反思的重点,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更好地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形成经常反思的能力与习惯。总之,教师需要反思的事情有许多,教师要尽量做好每一件事的反思工作。
3.对历史教材的反思
一本好书胜过一位好老师。我们可以从优秀的书中汲取营养,可以从书中领略先进人物的思想事迹,从中外名著、历史教材、相关史料中发现历史,通过课外书目的阅读了解历史发展的现状,了解历史发展的步伐,汲取先进历史人物的发展经验,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历史。一方面,注重反思历史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书。但是教科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教材素材,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一手教学资料,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从历史教科书中总结教学规律,反思已出现的教学事迹。另一方面,注重反思相关历史史料。所有的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不真实的史料,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与鉴别知识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以免错误的、无根据的史料误导学生的思想与价值取向。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给予他正确的方向便会使他走向光明的道路,反之则相反。因此,教师不仅是教书的人,也是育人的人,要担负起各方面教育职责。在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地经常反思自己,反思每一个教学的细节,深入了解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努力。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历史课堂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育人先自育”。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兼具创造性和心理健康的人才。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景多、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精心直观性教学,再现历史场景;适当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或进行课堂演讲,活跃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自身素质,等等。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抗挫折能力。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良好的氛围对人的生活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诚挚的爱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对学生始终保持平和、宽容、理解的心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爱心和平等心对待学生,信任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让他们在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去感受、去体验人间的温馨,去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人才华和魅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历史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其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巧妙地注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读史使人明智。比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浸润了辛酸血泪的屈辱史,但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挫折的抗争史,它记录了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从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奋发图强、奋勇前进。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为拓宽学生的胸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一
因为只有一节课的安排,色彩基础理论不可能做全系统的学习,所以内容的选择围绕着怎样调色展开,色调、色彩情感、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等问题只能留待今后适时解决。
新教材的优点在于,没有给教学规定必须要讲到的知识点或必须要执行的教学模式,而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给了教师较大的发挥空间,只要不脱离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组织教学材料。颜料使用的学习,也是一种对美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框架,感觉自己对色彩的认识有升华,即可视为达到教学目标。调色方面,目标设定为体验,所以安排了任意复色的练习,而把其它练习列为选做,体现分层次教学。并不要求学生通过一节课能把颜色调得非常准确,只要学生在今后调色时,不感到特别的盲目,能够进一步在自我学习中提高,就达到目的。这节课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基础。
对一些技巧的学习,如填涂和水分的掌握,交给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初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3、初一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与调色相关的色彩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色彩体系的初步认识;体验用毛笔调色的过程,探索并总结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
2、通过分析色相、明度、纯度与色立体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体系性。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经验,学习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
4、其中的关键点是复色复色既是核心,又是其它知识的联结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习和调色体验,巩固所学相关知识。1、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提问、举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形式,学习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等基本概念。
2、通过演示,了解调色的基本规律和要领,并认识本课所学概念对掌握调色方法的意义。
3、通过学生练习、自我总结、互评和交流,体验和巩固学习内容,培养自我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分工协作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色的概念及其与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难点:复色与其它知识点的相互关系。
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学习新内容。
1、提问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并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对这两个概念的学习。这两个概念应该是小学学过的内容,之前又让学生做了预习,提问的目的在于减查预习效果,引导学生培养预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提问色相环的概念,进一步学习色相环的特性。
3、提问引出复色,在色相环上分析复色的特点。
新知识点:复色同时含有三原色成分复色在色相环上呈面状分布4、学习色的基本属性,讲解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
新知识点:色相是色的样貌或色的名称明度是色的深浅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或饱和度。
5、学习补色的概念,并通过色相环分析补色效应及其产生原因。因为时间有限,邻近色和对比色的内容留待今后讲解,只把与调色密切相关的补色提出来学习。
新知识点:色相环上相邻180度的色彩互为补色补色的对比效应和中和效应。
6、引出色立体的概念,学习色立体。
(1)、色立体的概念。
(2)、出示色立体模型,使学生对色立体有更直观的印象。
新知识点:以色的基本属性作为三个维度形成的色彩立体空间称为色立体。
(3)、讲解色立体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色立体对调色的指导意义。
新知识点:色立体的意义。
a、使自然界中的色彩相互联系成为一个体系,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色彩之间的关系。
b、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个属性,在色立体中都有自己对应的位置,因此能够给我们调色提供理论指导。
7、学习调色的基本方法,通过调色演示,使学生体会色的基本属性与调色方法的关系。3、课堂活动,调色练习。
1、每组选派代表,通过展示台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其他各组发言点评,教师补充。水分和填涂技巧掌握较好的同学借此机会介绍自己的经验。
2、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比并记入各组的学习记录,要求学生课后做完其余的练习,其中任意复色一题必做,其余选做。
3、课后拓展:本课的学习为下一节用色彩表现春天打下了基础,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
中更加关注色彩和色彩形成的视觉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
从教材的发掘来看,对教材的把握还是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的,例如对原色、间色、复色在色相环上的分布规律的总结,对于色立体对调色的指导意义,都是在所见过的基础理论书籍中不曾提到的。在教学的设计中,也考虑过初一学生对原本用于高中专业基础教学的内容能否适应,为此删节了部分内容,适当降低了难度,从课堂完成的情况来看,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对概念掌握的也不错,但没有想到很多学生从来没有用过颜料,练习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没有任何调色经验,以红色到黄色的渐变为例,正常情况应是红色先与少量黄色相调,填涂到纸上,然后增加黄色的量,调出另一个层次,再填涂另一格,以此类推,最后渐变到黄色,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先在纸上用红色从一端到另一端涂满所有的格,然后再反向拿黄色涂一遍,结果可想而知,渐变效果出不来,因为他意识不到渐变是由配比逐渐改变形成的。再例如不会用毛笔,一个小小的方格,很少有人能够工工整整的把颜色填在里面,填出来什么形状都有,而且填涂速度很慢。再有水分的掌握,颜料填不成形,互相渗化,或者在纸面上流得到处都是,甚至混合的什么颜色都看不出来了,比比皆是,学生的这种基础状况,是我不曾预料到的。再加上因为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摸底,练习设计得偏难偏重,所以学生的练习情况完成不好,很多学生都没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只得根据情况分层次要求来弥补,要求感觉困难的同学尽量完成任意复色练习,其余练习可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用多媒体展示色彩搭配的图片实例,引导学生欣赏感受色彩(出示课题)。
1.欣赏图片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学生讨论,分析,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归纳总结,由图片实例引导出色彩知识。
二、新课展开。
色相:指色彩本来的相貌。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叫明度。在有色彩系列中,最深的颜色是蓝紫色,最浅的颜色是柠檬黄。有色彩是以无色彩的明度为基准来判断的。
色相对比:
不同相貌的色彩被运用到一起,会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展示体现色相搭配的图片)。
明度对比:
同一色相的色彩进行变化统一,形成不同明暗层次的色彩,是只有明度变化的配色,给人以亲和感。(展示体现明度搭配的图片)。
类似色的对比:
色环上相邻色的对比,如红,橙,黄给人以融合,平静的感觉。
冷暖色的对比:
如红,橙,黄的搭配给人温暖的感觉,绿,兰,紫的搭配给人清冷的感觉。
3.生活中色彩搭配实例的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生活中色彩搭配的成功实例,学生思考生活中实例都运用了哪些色彩知识。
三、实践与作业。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用简单的造型来根据色彩搭配知识来完成色彩的自由组合。
以生活中的雨伞为例,把伞的简单造型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完成造型后,根据学习的色彩知识自由创作色彩的搭配。
四、课堂总结:
生活中的色彩无处不在,好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色彩实例图片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色彩知识和色彩规律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二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_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20__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20__年暑期—20__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三
1.爆发的背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及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学生在理解条约的一影响时,很难将条约的签订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成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特点联系起来,而资本输出将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加深被掠夺地区的殖民地化。所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教师适当介绍日本经济发展情况和“大陆政策”,使学生认清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甲午战争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使学生理解列强为何对日本侵华会采取纵容或默许的态度,分析列强“调停”的目的及失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中的两段引文、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的命令、李鸿章和慈禧在战争爆发后的政策,预测甲午战争战局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败是中国战败的关键。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课内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手段: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flash动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5年访问大陆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邀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了一幅小篆书法,内容是黄遵宪的诗《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海战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再次割地,清末著名外交家黄遵宪,悲愤无比地写下这首传世名篇。作者满含忧天之泪却无力回天,但是他相信中华民族拥有精卫填海般的恒心,一定会有收复国土的那天。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二、战争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日本何时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日本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利用史料让学生分析日本统治集团采取的解决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大陆政策”。
教师提供的史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垂手而得矣。”
引导学生回忆此时19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阅读书中提到的各列强欲通过日本侵华获得的利益,使之理解为何西方列强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并分析列强“调停”的本质和“调停”失败的原因。
强调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设下圈套,欲促成中日冲突。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让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的引文、“礼部右侍郎志锐的奏折”的引文、有关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统帅的命令的补充材料、战争爆发后慈禧的态度、李鸿章的政策,由学生预测战局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清廷的腐败必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清朝方面。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即使欧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欧美方面。
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三、
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让学生阅读文中关于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的补充材料,激起学生对侵略军的愤恨。
战争的爆发: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战争的两个阶段之一: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战争的两个阶段之二: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及结果。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播放有关签订《马关条约》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与中方的忍辱求和。让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对比,并逐条分析条约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分析条约的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世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
五、三国干涉还辽。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所学内容,俄国一直垂涎中国东北;1892年俄、法签订条约结为盟国;德国在太平洋地区占有一些岛屿,不乐见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强大。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干涉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其根本目的在与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
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利用书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形势图》讲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经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台湾军民抗日斗争的补充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分析、讨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列强对日本侵华所采取的态度、清政府对战争采取的政策、预测战局的发展、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提供与教学有关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甲午战争。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1.战争的爆发。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3.战争的两个阶段及主要战役4.战争的性质及结果。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主要内容和影响2.三国干涉还辽。
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
2.丘逢甲、徐骧组织抗日义军3.台湾保卫战。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四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五
(一)。
教学。
目的:
1:让学生了解画蛇添足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做事要把握尺度和火候,不要多此一举。
成语内容: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相关知识:蛇是无足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种蛇类。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上课前五分钟,在黑板上画两条蛇,一条有脚,一条无脚。
2:上课后,问学生们“你们认为蛇有没有脚啊?”,然后告诉正确答案,再介绍有关蛇的知识。
3:通过“为什么老师画了一条有脚的蛇”来引入这节课的内容。
4:故事讲完后,让学生对那个“添足”的人来评价一下,自己来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在这个故事里面学到一些知识。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
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通过问他们“你们看到过你们的家人是怎样种禾苗的吗”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先给他们讲正常禾苗的生长过程,再讲这个揠苗助长的故事。
3: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让学生们讨论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第二节课。
讲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成语内容: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式。有人趁机跑到范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会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咣的一声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桌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告诉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想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有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抓住了。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1:通过问“你们有没有见过铃铛?你们知道怎么才能听不见铃铛的响声吗?”来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2:故事讲完后,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及行为进行讨论。
(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我们不要死守着一个简单的道理,一时的幸运不代表永久的幸运。
成语内容: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1:通过问“你们有没有见过兔子?见过的次数多吗?”来引出这节课的内容。2:故事讲完后,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及行为进行讨论。
第三节课讲惊弓之鸟、鹬蚌相争。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成语内容: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
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怎么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更羸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更羸接着讲:“,叫得悲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再也飞不动了,就从空中掉了下来。”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通过问“你们有没有见过大雁?你们玩过弓吗?”来引出这节课的内容。2:故事讲完后,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讨论。3:给学生讲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学习的道理。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鹬蚌相争这个成语。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成语内容: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你就会饿死。”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这时一个渔夫,于是渔夫便把它们一起抓走了。
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通过问“你们有没有见过鹬和蚌”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简单地介绍一下鹬和蚌。
3:故事讲完后,先让学生们讨论,然后讲故事的寓意。
第四节课。
讲愚公移山、铁杵磨针。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这个成语。
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通过问“你们能移动山吗?”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故事讲完后,让学生讨论愚公的行为。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铁杵磨针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内容: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通过问“你们见过针吗?”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故事讲完后,让学生讲老妇人与愚公对比一下,分析出两人的共同点。
第五节课。
讲亡羊补牢、望梅止渴。
(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要在灾祸面前做好准备,防患未然。
成语内容:从前,有人养了许多羊。一天早层,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看,原来羊圈破了个大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又叼走一只羊。他很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于是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通过问“你们有没有见过羊啊”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故事讲完后,让学生对牧羊人的行为来讨论。
(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望梅止渴这个成语。
2:让学生能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一个道理:要用积极的暗示来提醒自己,这样才能战胜困难。
成语内容: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通过问“你们吃过梅子吗”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故事讲完后,分析曹操的智慧。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六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新教材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基础不太好,有的甚至连字都写不好,上起课来有的根本就愿听、也许是听不懂,课堂纪律也很差,上起课来很费劲。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有极个别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和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高分不多,普通班有一部分学生养成上课讲话的坏习惯。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
中学历史教学教案篇十七
1通过本次活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历史地图,对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进行比较,知道同地不同名和同名不同地这两种现象,从而注意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之间的区别。通过在历史地图上再现历史情景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的释读。
2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大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活动的载体,而地图是认识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运用历史地图能更好的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3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小说不完全等于历史,必须予以证明,养成学生不轻信,不盲从的科学精神。
活动方法:
演示、组织、引导。
活动准备:
小黑板、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导入:有人曾说过:“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如何运用历史地图了解历史。
活动开始:
一、认识“舞台”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要能够辨别比例尺与方向,认识图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出示地图)。
活动二:学生看教材图一和图二。
图1是东汉疆域,图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图1是历史地图,图2是现代地图。
请对照图1和图2,看一看现在的西安过去叫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长安。
教师:这是一种同地不同名的现象,刚才大家在比较两张地图的时候,关键是要找对参照物,比如长安(西安)在黄河“几”字型的右下角附近。(方法介绍)。
练习一:
历史上这种同地不同名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吗?学生合作讨论回答:
1.建业—建康—江宁—南京(今)。
2.夷洲—琉球—台湾(,注意此处仅是举例,学生的答案不一,)。
历史上还有一种同名不同地的现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过程和理论内涵。
2.“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成功实践。
3.“一国两制”对台湾的影响已经存在的阻力。
4.通过归纳。
总结。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过程及香港回归的历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探究“一国两制”对台湾的影响以及实践存在什么阻力,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党的非凡智慧、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培养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3.通过学习“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台湾一定会回到祖**亲的怀抱,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将被时代抛弃,成为民族千古罪人。
二、教学重点:
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一国两制”的含义;港澳回归祖国、的现状。
三、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中地位与作用。对“”的认识。
四、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七子之歌》,学生默读闻一多诗词:《七子之歌——澳门、香港、九龙、台湾》,营造凝重、肃穆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带着情感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导语:就在上个周末,我们迎来了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主席亲临澳门参加了庆祝活动,小小的一个澳门,为什么回牵动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心,为什么当《七子之歌》的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不少人在默默流泪…让我们带着节日的喜庆,共同走进祖国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讲授新课:
一、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
——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回忆、整理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76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