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在写总结时,要确保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一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重点: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几个部分展开学习。
(一)、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2、导入: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帮助小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类似归一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创境激趣,把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逐步丰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小戴家有3个滴水龙头上周流失了725.76千克的水。
(1)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挖掘题中隐含的重要信息上周,提问:上周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上周实际是告诉我们7天这个隐藏的条件。)。
(2)提出问题:小戴家平均每个滴水龙头一天流失多少千克的水呢?
(设计意图: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深入分析。
(1)教师:现在同学们能计算出每个滴水龙头1天的流失量吗?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合课本上的相似例题11提示。
2、学生结合信息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帮助学生从量的角度对数量进行分析,自主得出答案。(教师巡查,确定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创设恰当氛围,组织学生交流,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四)、交流方法、解决问题。
1、指名说板,呈现不同的解题过程。
第一种:可以先算1个滴水龙头一周滴水的流失量。
725.76〔3=241.92(千克)。
再算平均1个滴水龙头1天流失多少千克的水。
241.92〔7=34.56(千克)。
答:每个滴水龙头一天流失34.56千克的水。
第二种:可以先算3个滴水龙头一天滴水的流失量725、76〔7=103、68(千克)再算平均1个滴水龙头1天流失多少千克的水。103、68〔3=34、56(千克)。
答:每个滴水龙头一天流失34.56千克的水。
2、小结:分析问题时,我们要弄清楚题目的数量关系,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心中都要很清楚。
(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五)、尝试训练、反馈评价。
1、出示课本例题11。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1)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课本空白练习。
(3)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2、出示做一做的情景图。
(1)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3)小组交流讨论,着重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六)、布置课外作业。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部分的学习,是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同时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初步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自主性不强,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算理,并能用笔算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所得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数上的数对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数量=总量,并列出算式14×12。此时抛出疑问“这个算式和14×5、14×10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来顺势引入课题。
导入的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自然链接新知。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三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统计》。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课程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册初步接触了简单统计图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正式学习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在这一学段要求“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例1通过教师带领同学们统计校园内花坛上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为了直观比较每种花的多少,引出条形图,使学生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例1给出的条形统计图是非正式的,没有给出每种花的数量范围(频数范围),只是在每种花的下面给出空,让学生把它们相对应的数量填上去。要让学生明确每个小格代表什么,怎样看图查找数据,怎样比较数据之间的大小。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让学生统计同学们喜欢什么颜色,体验简单的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本节教学重点是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并描述数据,初步感受条形统计图、认识统计表。难点是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使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
3.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统计是有用的,统计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首先说说教法的设想: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将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选择和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从而培养统计的思想和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
再来说说学法的设想:《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分析、研究,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全情参与中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发展能力。
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堂生活化,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努力做到“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里的游乐场要开张了,门口放了好多漂亮的花篮,引领学生进入情景。
2.教师引领学生说说有什么颜色的花篮,各有多少个,用什么办法统计。
3.学生根据表格统计每种颜色的个数。(疑问:为什么要先涂色再来填数目?对于静止的事物的统计难道不是用数的比较方便吗?)。
这一环节我从森林里的游乐场开张入手,创设有哪些颜色的花篮这样一个情境,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分类统计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对静态事物的统计。
第一步,提出问题。
1.继续用多媒体播放画面,小动物们进入游乐场。看完后让学生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2.追问:它们各有多少只?估计学生回答不上来,问原因。因为动物们进入游乐场就看不见了,用静态事物的统计方法行不通。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统计。
这里创设了问题情景,让教材静态画面动态化,使旧知与新问题产生矛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为下一步的关键环节作下铺垫。
第二步: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记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确,商量确定办法,然后由老师报名称,每组学生用讨论好的方法记录。
2.展示各种不同的记录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将统计的结果填入表格中,鼓励学生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践中体会比较简单的记录方法,并启发引导学生用其他一些比较简单的符号记录,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第一层:
1.练习统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小组中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乐设施。
2.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格里,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把课堂教学的情景以一个故事情节贯穿,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活动中发现、认识新知,探索新知,应用新知。
第二层: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记录方法进行统计记录一星期数学课、语文课、自己最喜欢的课各有几节,并填写统计表。这一设计,不仅起到了进一步深化巩固和发展新知的作用,而且把统计回归到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体验统计是有用的,统计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层:
小组活动:一同学抛股子,其余同学统计规定次数内各种各种点数出现的次数,寓教于乐。
这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使课堂做到活动化、自主化,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获取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四
(一)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0页例1。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数的教学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才是系统的学习分数知识。
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分、小数等知识以及分数应用题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发展点:亲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渗透点: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创新开发点:通过折四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二、说教法。
1、转变角色放手促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努力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亲力探究新知的全过程。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悦。
2、联系生活引探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几分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创设情境升华认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但只有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的聪明智慧才能充分施展发挥,他们的真情实感才能毫无忌讳的流露。针对这一点,我以学生喜欢的帮助八戒分月饼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大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地意义建构。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策略。
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表示它的二分之一,自己创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和几分之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2、合作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合作学习,认为“合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在通过折纸探究几分之一的含义时,我鼓励学生充分地合作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增长见识,真正实现“1+1〉2”。与此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辨析能力,倾听的习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合作意识不断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数学不是符号游戏,而是现实世界中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如果脱离了这些丰富多彩而错综复杂的背景材料,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探索新知之前,创设秋游学生让月饼情景,让学生思考:当只有一个月饼,两个同学互相谦让,都不肯吃时,该怎么办呢?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对新知的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
就本节课而言,感悟分数的含义和理解“是谁的”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有梯度的三层探究活动。
1、认识二分之一。
当结合学生的叙述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后,激疑:半块月饼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还能表示吗?引出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同时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法。并引导学生理解: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任选一个图形材料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组内交流,进一步深化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也为后面对四分之一的理解做好了应有的知识准备。
2、认识四分之一。
由于有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作为基础,在对四分之一教学的处理时,我主要采用迁移的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出:自选长方形,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多种方法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却都能表示这张正方形纸的?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创造几分之一。
在揭示课题后,回到主题图,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学生再次用正方形的纸,创造出更多的几分之一。让学生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深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并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创造的乐趣。
(三)应用辨析深化认识。
通过“观察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看图填分数”“看分数涂色”“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说出四个动物住的房间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等几个生动活泼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深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课的最后,让学生自己谈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自觉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中存在着一些分数的一段小资料,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五
自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份数和份数已经没有了原有的界限,也就是说,在解答简单的有关每份数和份数的应用题时,无需再考虑算式的意思。然而正是在课标的理念倡导下,使我在执教小数乘整数一课时遇到了障碍。
如:一根铁丝,每次截取2米,4次共截取多少米?此题可以列式为:2×4或者4×2,可是到了五年级,由于受其影响,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时显得有些吃力。如:一根电线每次截取0.2米,4次共截取多少米?有学生列式为0.2×4,也有学生列式为:4×0.2,到底是0.2×4正确,还是0.2×4和4×0.2都正确呢,倘若按低年级的要求,又怎么让学生明确0.2×4和4×0.2在意义上的不同呢?如果从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上来理解,这道题应该是求4个0.2相加的和是多少?而4×0.2则符合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即4的十分之二是多少。我认为应该让学生从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来理解此题,正确列式为0.2×4,因为教材之所以通过两个层面来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不难看出这两部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小数乘法例题是以买东西为题材,因为它容易激活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学生领悟算法。前后共提出三个实际问题,教学三个乘法竖式,各有重点。三个竖式中教学的乘法知识综合起来,就是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第一个问题是求苹果多少元,计算9.6×3。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乘以整数,可以想到的方法是把9.6元看成96角,于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还可能想到9.6元是9元6角,于是分步计算求得结果。这些方法都是接受小数乘以整数的认识基础,看着教材中的竖式,体会9.6×3应该分两步算,以及每一步算什么,引导学生对算法深入地思考,既可以联系前面的算法作出具体的解释,也可以根据小数的组成进行推理。通过9.6×3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基本算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列竖式计算。
第二个问题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计算12×5。整数乘法中,小数乘法中,教材先在积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还有一点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小数乘法的例题只是初步体会它可以用竖式计算,算法的得出在“试一试”后。所以,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要一气呵成,待形成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习。小数乘法例题里的三个计算都有预设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巩固,才能进入后面的教学。所以,每个问题解决以后,都要适量安排练习,使教学的新知识消化、内化,保障后面的教学能突出重点。
基于以上的要求,本人教学过程如下:
由一个生活中讨价还价的情景,引入避免可笑的情景,可以用小数乘法也可以用小数乘法来解决,这样引出课题,学生产生强烈学习小数乘法的愿望。
1、创设情景:创设一个购物的生活情景,引出苹果如何算。
2、进行估算单价。这是生活中经常要甬道的。
3、独立探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9.6×3的积。其中重点是解决用竖式来做的方法,知道积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算理,如果对答案有怀疑的还可以检算。
4、理解算理:继续探索:12×5=?5.7×6=?学生完成试一试以及改错的练习,最后学生自行总结小数乘法的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里子积场促销活动,请同学帮忙买哪种比较合算,最后提示学生学好小数乘法就不会出现开始的笑话了,只有多算、多练,才能提高口算以及计算的基本技能。学生能主动探索,找到计算的方法,由情景的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小数的欲望,由讨价还价的场景吃到学好小数乘法的必要性;学生能通过探索、讨论、尝试掌握小数乘法的方法。最后的试一试又是两道题学生对后面加不加小数点起争论,加了就把数改了。
这一节内容很多,同样小数乘法,各种可能遇见的问题都在这一教时完成,有些贪多不烂,部分同学在云里雾里,算理不能理解的非常到位,象这样的课如何呈现,如何处理例题与试一试中5种不同的种情,而且还要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六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这节课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后再进行的,因为是刚开始实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所以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预习步骤.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昨天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上课的时候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让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课上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就没有安排,练习题的难度稍微设计得高了,考虑到今后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能2、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闯关我能行”等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1、走进课堂、汇报总结。
因为是预习后的课,所以我直接问“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你都学会了什么”从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切入,进行新授。让学生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尝试练习。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因为是预习之后的课,所以练习题的难度比较高,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识。
3、设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设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是进行下节课内容的铺垫,让孩子们按着一定的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以便下节课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七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由于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上课时就先让学生写一个分数,并说说它表示的意思。(通过让学生写分数、说分数表示的意思,其实是对分数意义的加深认识和理解,根据分数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课前准备了不同数量的4盒铅笔,上课时请4位同学到台前,分别从盒子里拿出铅笔枝数的1/2。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能发现什么问题?通过怎么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要把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几个?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根据学生拿出铅笔的枝数不同,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而拿出的铅笔枝数不一样多呢?”
通过刚才的质疑:“为什么拿出的铅笔枝数不一样多呢?”经过学生讨论交流,请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一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是把一个整体(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几支;二是让学生感悟到整体相同拿出的1/2的数量是相同的。学生也就清楚的感悟到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1/2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整体不同时,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1、“说一说”:先是利用学生对分数的新认识,来判断两个小朋友谁看的页数多,通过比较知道两个小朋友虽然都看了自己手中书的1/3,但他们手中书的总页数不同,也就是整体“1”不同,所以,他们看的页数就不一样多。使学生认识到: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有了提升;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2、“画一画”:先判断1/4的意义,再由1/4判断整体“1”的具体数量是多少,最后画出图形,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即可。通过画图,让学生明白:当我们知道了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就可以求出整体“1”。(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理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练一练”:第1题重点是利用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来看图写分数,通过看图,思考:都是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总份中的几份?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平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重点理解“平均分”。这题其实是对:“整体不同,同一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这句话的加深理解。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的巩固和强化。第4题是结合“云南昭通彝良5.7级地震”和“捐零花钱”的实际活动,体验分数的对应性,教育学生“勤俭节约”,有爱心等。
(五)回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让学生自由说出来。)。
(六)板书:板书与步骤同步,学生通过活动说出来的,我就把它写了下来。
整节课下来,感觉教师引导得过多,不敢大胆放手,学生的参与面不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办法让学生大面积的参与学习;没有注意细节的处理,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对“平均分”的理解不透彻;没有掌握好时间和教学节奏,以至于有点拖堂。还希望各位老师不要保守,毫无保留的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谢谢!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八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是来应聘小学数学教师的考生(不要说名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小数加法与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版)五年级上册第++页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性质以及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后面的相关内容积累了知识经验,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有广泛的运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数加法与减法》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教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的道理。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他们开始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写一些关于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说教法那里要加上学情的分析,还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归纳总结方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回答,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最后关于探索方面的,入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这句话,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的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认识角。
正确画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抽动活动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
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
(五)体验感悟,画角。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试一试)。
2、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画得怎样?
3、师示范画。
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4、请用正确的画法再次画一个角。
(六)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拓展(游戏)。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师:现在继续闯第二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本节课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如授课伊市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图入手,引导小组讨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角?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同时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我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
我的说课稿内容是“九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九加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识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九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九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直观教具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与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我首先以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喜欢。
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学生帮组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为三个步骤:
1、谈论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谈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纸张逐一示出各种解决方法:
a、依次一个一个得数1、2、3、4、······12、13;
b、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10、11、12、13;
c、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凑成十,“10+3=13”
师: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那一种?(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
提问:要算剩下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板书:9+4。
师: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现在请大家拿出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学生动手操作后)。
提问:盒子有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十盒?(再加一盒)。
这一盒从哪里来?(从盒子外边的四盒中取出一盒)外边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后,还剩下多少盒?(还剩下三盒)十盒与剩下的三盒合起来是多少盒?(13盒)所以9+4=?(等于13)。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利用主题图让小组成员互相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看谁提的多,并给予表扬。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九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组合跳绳组一共有多少人?
9+3。
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有多少人?
9+7。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三个式子的特点,从而引出课题的“九加几”
3、归纳算理,巩固记忆。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时智力的源泉,在引导学生归纳“凑十法”算法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9+3,左边摆9根,右边摆3根;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移动小棒,根据学生的思路填写思维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从3根里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b、从9根里拿出7根和3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计算9+7,学生也可能出现两种思路:
1、从7根里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10再加6等于16。
2、从9根里拿出3根和7根凑成10根,10再加6等于16。
这里我没有强调“看大数,分小数”,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分小数”或“分大树”,只要能凑成十都是可以的。
(三)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课本p—98做一做的1、2两题。练习时通过图片,展示色彩鲜艳的菠萝、苹果、鸡蛋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寻宝藏。寻宝藏要经过很多障碍,这些障碍物就是“九加几的算式,能解决这些算式的同学就能找到宝藏。
3、抢桃子,我把“九加几的算式写在这些桃子上,让学生抢答,看谁最先抢到桃子。
练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巩固新知。
(四)拓展练习,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点难点之后,我运用直观教学,展示一个砌房子的游戏,将九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再让学生计算结果。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巩固了九加几的知识。让学生算出九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有对的计算窍门。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发现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那我继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学生很自然地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学到了什么?解答这些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在评价时,我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好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六)课堂作业。
课本上p—98做一做的第三题。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
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
(三)关于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一)设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1、多媒体出示描绘校园一角的画面,有假山、流水,还有太阳、小鸟、教学楼以及小树、各种花。
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校园美景,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颜色,成为一幅线描画。
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线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完成)。
4、汇报:以一株花为例,请学生给线分类。多媒体显示花变大,各线条间稍分开。指名分类,随着学生的指点,线跳入相应的框中,框下分别注有直的线、曲的线。
5、引出课题:像这样笔直的线,是直线(板书),今天的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直的线。
(二)引导探索。
1、认识直线:
(1)认识直线的特征:
课件出示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问:它是什么形状?老师把它这样(用手把线拉直)(变直了),这种线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板书:直线)。这是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把毛线一点一点拉长问:”还可以拉长吗”(可以)现在老师一个人不能把它拉长,谁来帮老师拉一拉?请两位同学上来拉。教师问:”还可以拉长吗?如果它不断地拉长,请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儿?”从中引出直线的一个特征:无限延长(板书:无限延长),那它有尽头吗?引出直线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二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3)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么分比较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谁能这样说一说?自己说一遍吧。
(8)6本本子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2个)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也可以看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3本)可以说每份都是3本。说明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二)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1、创设情境。
新学期,xx小学的爱心小火苗行动开始了!每个小组也把准备好的奖品送给你。
2、小组合作,分一分,说一说,并把结果填在纸上。
汇报;媒体任意出示下面几句话:
把4个铅笔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12块橡皮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8把尺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把。
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本。
3、同步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
(1)10个香蕉:4、6。
(2)12个面包:3、3、3、3。
(3)8盒年奶:3、3、2。
(4)把八块巧克力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谁分的对呢?(书上16面第二题。用手势表示)。
师:第三种第份分得的同样多,为什么不对呢?
(要求是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它是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份数和份数搞错了。)。
那你觉得在平均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要看清分的份数,再看看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三)进一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多种方法。
1、师:我们学校也准备了一些图书要送给手拉手兄弟班级呢。15本书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你们会怎么分?小组合作分一分吧。
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聪明的学生就会在平均分的时候,用上乘法口诀来帮忙,为学习除法作了准备)。
3、每人动手分一分。
低年级的小朋友制作了许多贺卡,一共有九张,平均分给三个手拉手班级,每个班分到几张,选你喜欢的方式按要求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结果。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
4、想一想,说出分的结果。
大队部还准备了12个书包,平均分给希望小学4个班,每班分到()个。
(四)全课总结。
(五)再次体验,拓展思维。
1、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
六一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结对的小朋友同台表演呢。学校设计了一些演出服(出现5种式样的衣服,)少了些什么?一起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小组合作为这些漂亮的衣服配上纽扣吧。
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组都有12粒纽扣,平均钉在一种式样的衣服上,每次要分完哦,你们想平均钉在几件衣服上,试一试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在练习纸上。
2、学生汇报,媒体出示结果。
12钉在(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2)粒。
12钉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6)粒。
12钉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4)粒。
12钉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3)粒。
12钉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2)粒。
12钉在(1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粒。
问:仔细观察结果记录,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们知道为什么钉的件数越多,平均每件的纽扣数就越少呢?(总数不变)。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案,选出你们觉得最适合这件衣服漂亮的配法,将纽扣粘在真正的样品上。完成的小组,就一来将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吧!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三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结合具体的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基本图形问题的方法。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去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
情境导入。
创情境导思维使学生乐学。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直观、努力创设情景,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有趣的七巧板,通过拼一拼,说一说导出组合图形的意义。
直观演示法。
直观形象学生乐学,直观容易记忆,快乐激发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
引导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精导、生巧学,以学论教,扶放结合。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当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时,引导学生自己比较方法的异同点,并进行归纳,同时在此基础上懂得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决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更好地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猜一猜:
让学生猜测老师准备的信封里是什么平面图形,再让学生从信封中一一摸出来。(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说一说:以上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多媒体出示图形)。
3、拼图活动导入新课:
(1)同桌合作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任先其中的若干个,拼成一个你们喜欢的图案,最先完成的还可以把你们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向同学们展示。
(2)请同学说说看你拼的图案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3)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发现这些图形都是由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组成的。
(4)老师揭示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
1、谈话式进入例题的自主探索学习。
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用多媒体出示)。
2、学生估计图形的面积有多大,随后老师抛出问题:如何准确计算出这个客厅的面积呢?
3、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分割法和添补法(将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用多媒体显示)。
分割法即将上述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
4、讨论分割法。
a、对于分割法需要与学生讨论其合理性,要让学生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
b、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
5、讨论添补法。
a、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b、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让学生都理解这一算法)。
1、小试身手。
解决书本76页的试一试。由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全班进行方法交流,并让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较好的方法。(进行知识巩固)。
2、出示老师事先拼好的一个七巧板的图形。
(1)让学生想一想,想求该图形的面积,可将其转变成一些已学的图形?有几种方法?
(2)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懂得在有多种方法时,选择简便、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3、动手实践。
学生针对前面自己所拼的七巧板的图形,小组中选出一图,自己动手测量所需数据,求出图形的面积。(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让学生学习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结合所选择的计算方法去测量自己所需的数据,再进行计算)。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四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的意义和写法,掌握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情分析:根据教材特点,我也对学生做出了以下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的活动,认识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计算及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抽象概括法,让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3、互助学习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情景导入;二、新课讲解;三、巩固练习。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情景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2、巩固练习。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4)、利息的计算。
3、巩固练习。
“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我继续沿着抗震救灾这一主线设置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第一题的情境设计为希望工程捐款,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题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对本课例题的理解程度。第三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五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六
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不要求学生能表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物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地探索新知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课堂教学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利用“分一分”、“找朋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游戏找朋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由实物抽象出形状图形,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在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3、通过摸一摸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搭一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得到自由的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七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一些关系。本课时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材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做的活动,体会和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过程,如:在做风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把长方形的纸转化成正方形的纸,再把正方形的纸剪成做风车叶片用的三角形,做成的风车转起来的轨迹形成圆形;再如教材在做一做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怎样把一个圆形剪成正方形,教师在处理这道题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剪成的圆形再剪成正方形。同时教材还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事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 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明的基础。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气息。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我采用猜想、验证、操作等方法,具体如下:
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受,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先大胆的猜想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再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猜想,从而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2、动手操作,积极互动法: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折、剪、拼等,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图形的特征和联系,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3、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法: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风车。问:“这是什么?”(风车)“喜欢玩风车吗?”(喜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需要哪些材料?”(小棒、钉子、纸……)
“用什么形状的纸呢?”(正方形的纸)。
(二)探究新知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做风车要用正方形的纸,正方形我们上学期已经认识过了,它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回忆一下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1、探究长方形的边特征。
“我们先看长方形(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介绍对边)在长方形里上面的边与下面的边相对,象这样的一组边叫做一组对边。找找看长方形里还有哪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一个长方形里有几组对边?”(让学生指出来)
“请你观察一下,你认为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对边一样长)你能想办法证明吗?”
教学设想:对于长方形边的特点,学生已有感性的认识,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先激活学生对长方形边的特点的感性认识——猜想阶段,再让学生验证猜想。
“解决这个问题前,老师提出一个要求:
(1)请每一个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找出不同的方法。
学生读要求后,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操作,寻找方法。
小组交流汇报:
师:大家稍停一下,很多同学都想出办法来了,下面小组交流。请看要求:
(2)小组内的同学一个一个轮流说,听不懂要问。前面同学说过的后面同学不要重复说。
(3)小组整理成果,准备向全班汇报:(你们小组想出那些办法?)
(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并板书:对边相等。)
教学设想:在学生猜想阶段,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每一步的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增加合作的实效性。
2、正方形的边的特点。
“小朋友真能干,自己找出长方形边的特点,老师想出道小题考考你们,敢做吗?你能把长方形纸变成做风车用的正方形纸吗?谁愿意上前来表演?”(要求边剪边说过程)
“你能说说正方形里有几组对边吗?(要求学生指出来)你认为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四条边一样长)你能想办法证明吗?”(注意引导,怎样能让四条边对齐)
汇报交流,总结并板书,四边相等。(过程同上)
3、做风车感受图形的转换
“小朋友们不仅能干而且聪明,现在我们放松一下,做个风车玩玩,谁愿意上来教大家做?(要求观察:正方形可以剪出四个一样的三角形)吹一吹,让你的风车转起来。看一看风车转起来象什么形状?”
“你们做的风车真漂亮!老师有个建议,希望你们把风车送给我,让我布置学校的展览室,好吗?”(收集风车)
教学设想:做风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作完风车后,教师设计用风车布置展览室的情景,既避免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转移注意力,有培养学生爱学校的意识。
(三)简单图形的转换
“我们只是用一张纸做了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发现正方形可以剪成四个一样的三角形,三角形一折,做成风车,风车转起来是个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拼出更多的图形吗?”(学生用学具拼摆图形,展示。)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我发现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学设想: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相同的图形拼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数学中的图形美。
(四)巩固应用
1、“你们的表现让我忍不住要送给你们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用它们拼出一个新的图案。”给学生送礼物(29页的1题:用8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形状?)要求小组合作。
各小组展示汇报,评议哪组好,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2、“你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设计那么多的漂亮的图案,简直就是小小的设计师。老师想请小设计师帮我个忙,行吗?老师搬家要铺地板砖,你能帮我设计一下地板砖的花色吗?”(学生用地板砖模型动手设计。完成教材29页2题。)
展示,交流,你认为老师选哪一种呢?
(五)圆形转化成正方形
“你们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可是圆形一直没用,它可不高兴啦,我们现在把它请出来好吗?(课件出示圆形)瞧圆形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它说你能把我转化成一个正方形吗?(学生思考,尝试,在学生实在没有办法时,要求看书。)着急了吧,别急,让咱们的好朋友——数学书帮帮我们吧。”(完成28页做一做)
“看书前,老师给大家提出要求: (4)请仔细看书,看懂后说给同桌听。不懂的地方向同学请教。
学生仔细看书,交流,请同学向全班解释。
根据书中提供的方法拿出圆形纸剪一剪。请一个同学示范讲解,带领大家一起完成。
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正方形再转化成圆形吗?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的归宿是: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会学。会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方法,并在应用方法中感悟学习方法的优越性,进而使学生心里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激励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让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选取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
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成功体验和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冲动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做 “风车”,让学生拼摆各种图形、设计地板砖的花样等,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二、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教师采用先猜测再证明的方法,先用眼看边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已有经验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从而是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
三、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具体合作要求,使合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了合作的技巧。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八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134页—136页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含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接着学习面积的单位,使平面图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标准,这样就减少了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他们实际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说说多功能教室有哪些物体,和你家的房子比较一下谁大一些?并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多功能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家房子大多少?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教师板书:“面积”。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的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环节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认识面积首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课桌的桌面,看电脑中的两个镜框的画面,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接着让学生画平面图形,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议、说,给他们的大小起个名字,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定义,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考等多种感观参与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抽象出面积的概念。第二步,比较面积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单位首先让学生知道正确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先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学生用观察法比较,会有三种答案,用叠起来的方法比较 (试一试),还是不能确定大小,教师根据学生的两次信息反馈,鼓励同学们大胆创新,有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再演示,在两个图形上分别画上同样大的小方格,通过数小方格的数量,学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积就大。在学生已经知道用数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前提下,运用游戏的方法来比较同样一个图形,可以是6 格也可以是12格,从而产生了矛盾,达到了学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确地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接着教师巧妙引出面积单位这一概念。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什么单位?告诉学生今天先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积单位还有别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个面积单位。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在师生共同提出问题、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一直处在积极探索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示。第二步是分层次来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教学以“教”为主;具体环节如下:找,从自己备的学具中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着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脑子里。比, 比一比你手上的哪个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画, 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 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学以“扶”为主;“1平方米”的教学以“放”为主。以上利用多种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巩固了面积单位,发展其空间观念。第三步用单位面积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为此,在教学中都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去量一量橡皮、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积。
主要设有填空题判断题和操作题。目的让学生明白(1)正确运用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长度和面积的区别,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课堂小结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让学生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我们的操场,这个方法可行吗?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总之,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发展。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十九
(一)教材分析:《方程的意义》是第二学段北师大版四下第七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方程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新课标中概念教学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4、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有着明显不同。用算术方法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是充分运用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出未知数量,它把已知和未知完全隔裂开来,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是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学难点是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活动安排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天平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活动一: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在天平一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牛奶(250克)和另一边放上一杯500克开水),请学生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请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从学生的熟悉生活情境入手,既让学生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活动二:观察发现,抽象出等量关系我创设3个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通过天平的动态变化得出若干个不同的等式,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等式含义的理解。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亲自感知多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来源,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不生硬的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充分经历方程模型的生成过程。
2.引导分类,抽象出方程的意义运用刚才得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说说分类标准,从分类中直接导出本节课的课题:方程,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的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3.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方程”、“猜方程”和“列方程”三个活动。通过活动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数学游戏“猜方程”的出现,能引起学生强烈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巩固方程与等式的概念,使教学达到高潮,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4.小结新知,明确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
5.拓展延伸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设计了用方程表示出把我们俩变得一样重的方法,这样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说说本节课的得意之处和遗憾地方)。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二十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直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需发展的要求。
2、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2、5倍数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新课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二十一
《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52页的内容和相应的练一练。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整理房间》是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活动——整理房间。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分类,学会分类,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为今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打下基础。
3、学习目标
(1)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3)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能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标准分类。
5、教学难点:体会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6、教具准备:蔬菜,水果,文具,服装鞋帽等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始终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活动,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互助,提供多项交流的机会,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好动,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有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分类、学会分类,享受成功的喜悦。
2、小组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的过程,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结合生活,感知分类。
1、课件出示主题情境图,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说说如何整理房间,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后,我边请学生回答边在课件上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经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把物品按文具、玩具、服装鞋帽进行分类。(出示整理后的画面),能使房间显得更加整齐。
2、我适时地教育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
3、经过前后两个画面的对比,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分类整不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好处。“淘气凌乱的房间”这一儿童熟悉的画面,具有鲜明的色彩,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使学生感受分类的重要性。
(三)、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我出示准备好的四组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图形卡片: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实物的第一次分类。小组讨论热烈进行着,学生与同伴们交流着,操作着,对同一类物品进行第一次试着分类。
(2)继续引导:请大家再想一想,你们手上的图片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动手开始进行第二次不同标准的分类。
接下来,请小组派代表上展示台汇报方法,并相互评价。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得到启发,又对物品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然后对学生进行鼓励性、总结性评价。
(四)、课外延伸,应用分类。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所见到的分类现象,之后还出示了运用到分类的一些图片,包括图书馆、超市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互动评价,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及反思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再让小组内互相评价本小组成员的表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11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