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做语文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规范和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时要注意语言准确性和表达清晰度,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词语。以下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一
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我想做一名快乐高明而且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结合自己的实际,我有以下看法:
作一名快乐的教师,必须学会发现快乐,体验快乐,教师的快乐来源于何处呢?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教育对象的激情与活力。面对朝气蓬勃、天真浪漫的青少年,教师会永葆青春、永怀童心、永有童趣,即使岁月染白须眉鬓发,心头也会绽放不败的春花。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教育过程的挑战与创新。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人不能两次渡过同一条河流,更不可能重复使用一种教育方法。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教育情景也是千变万化的。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它激励和鞭策着教师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时刻置身于一种色彩斑阑的新奇感觉之中。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学生心灵的回应与情感的互动。教师一串连珠的妙语、一个生动的事例、一句精巧的名言、一节成功的教学,都会赢得学生赞赏的目光、会心的微笑、热情的掌声、由衷的敬意;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关爱、每一丝呵护、每一次教诲,都会融入学生的脑海,刻在学生的心扉。此情无价,此乐无价。
教师的快乐来源于教育目的的崇高远大,来源于教育成果的的丰硕殷实。教师之于学生,可以传承精神,延续理想,升华知识,克隆品质。一名优秀教师,不仅是在培养着一批现实的优秀学生,同时也是在培养着一个未来的优良社会。当桃李遍天下之时,教师的思想主张便得以发扬光大,教师的付出便得以成倍的回报。那种精神的满足与心灵的慰藉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教师的快乐在于自己体察快乐、品味快乐,更在于自己创造快乐、享受快乐。一个善于创造快乐教学情景的优秀教师,能把枯燥的知识教学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娱乐活动,自己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自己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深刻扎实;自己讲得少而精,学生用得博而广。愿做春蚕、蜡烛的精神、情操固然可歌可泣,但会演喜剧的能力水平则更加可喜可贺。
作一名高明的教师,必须有高明的方法。我的具体做法是:仅仅教师自己作出严于律己的榜样是不够的,他还必须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最要紧的是,教师要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他应当想到。父亲把孩子托付给他,他就是处于代父亲职责的地位。既不应自己有恶习,也不应容忍学生有恶习。他应当严峻而不冷酷,和蔼而不纵容,否则,冷酷会引起厌恶,纵容会招致轻视。他要经常讲解什么是荣誉与善良,因为愈是经常告诫,就愈少需用惩罚。他不应当发脾气,但又不应当对应该纠正的错误视而不见。他的教学应当简明扼要,他应忍劳耐苦,对学生的要求应坚持,但又不要过分苛求。
应当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对学生朗读的表扬既不可吝啬,也不可浪费,因为吝啬使学生产生对课业的厌恶,浪费则产生自满。
在纠正学生的过失时,既不能讽刺挖苦,也不应辱骂。有些教师在责备学生的过失时好像是在嫌恶学生,这就会挫伤学生勤奋学生的积极性。
应当要求学生在听自己讲话的时候要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安静。因为名家的演讲不应去迎合学生的标准,而是相反,学生的演讲要去适应名家的标准。此外,如果可能,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所赞扬的是什么地方,他是如何赞扬的。教师对自己演讲中的优点感到高兴不是由于这些优点本身,而是由于学生能正确理解。能分出好坏。
作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在这个电路适配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
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二
暑假中,我再次拜读了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中的部分篇章,受益匪浅。
《最无能的课堂是教师动怒》这一篇章使我感触很深。林老师在文中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动怒,是教师课堂缺乏经验与管理无能的表现。的确,现在的孩子都和聪明,最会察言观色,琢磨教师的性格特征。如果教师富有个人魅力、经验丰富,学生则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如果教师是位缺少经验的教学新手,不善于艺术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久而久之,个别调皮的学生就会故意为难老师,让教师在课堂上手足无措。因为,教师气急败坏的样子,正是调皮捣蛋学生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可以实现他们“引起全班同学关注的”心理满足。
我认为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动怒,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不使用生硬的态度,不使用吓唬人的姿势,不使用讽刺性、挖苦性、侮辱性的语言。二是为调皮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教师要懂得调皮学生学习成绩不怎样、需要得到老师与同学关注的心理,要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三是与学生融为一体。积极参加到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跟学生做朋友。
林老师还谈到,要想成为课堂组织能力良好的老师,就必须在课堂上做到恩威并济,艺术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学习与纪律问题。教师过分软弱与过分严肃都不利于在学生心中树立较高的信誉。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动怒,是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与课堂管理无能的表现,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教师应有课堂戒怒的意识。即使偶尔在学生面前生气,也不应该面对多数无辜的学生。比如,迟到的是个别学生,如果迟到的学生还没到教室,教师就面对全班学生大发雷霆,那是对早到者的不敬。因为在课堂上经常动怒或骂堂的教师,是无法树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的信誉的;而缺乏信誉的教师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这本书中还让我受益匪浅的,也是我的课堂上最需要改进的就是“简单的才是美丽的”的自然美教学原则。我清楚地明白了:一节高效的好课一定会是一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课,也一定是一节简约的课。我们要重视在课堂上养成“惜言如金,惜时如金”的习惯,精炼教学语言,消除课堂废话,提高设计问题的质量,课前要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中简约教学程序,不能单纯追求课堂的多样与花哨,增加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不人为地拔高教学要求、增加教学难度,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常态化、自然化。贯彻简约课堂原则,但简约不等于简单,那种上课“随便讲几句”,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学习”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尽量去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多运用通过创新的有效地教学理念,多渗透林老师的宝贵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学的轻松并学有所获!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三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应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个性是应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幸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教育。课堂是我们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齐痛苦、一齐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任何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能够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务必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明白用你的权威来管理学生,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2、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以前夸奖过的,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以前批评过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所以一个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当学生犯错时,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掌声;当学生有疑难时,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学生最好的欣赏者。总之,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3、做幸福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务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好教师必须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在这本书中,陶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读书。他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能够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让教学与读书相得益彰,要享受自己的课堂,使自己乐教,学生乐学,让每次课堂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4、做幸福的教师,要有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多痛苦,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就是宁静平和的,这就是幸福的人生。我们教师也是这样,虽然我们此刻实行了绩效工资,收入增加了,但工作整天是忙忙碌碌的,而且压力也很大,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也要学会做个幸福的教师,创造幸福的自己,培养幸福的学生,服务幸福的社会。在学生需要我们指导、帮忙的时间里,我们要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忙他们,尤其是那些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热爱学生就务必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透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的心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让我们以陶老师为榜样,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从容淡定,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与经典为伴,与学生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师!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该书的作者,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已发表的专着有《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走进孩子的心灵》等。
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此书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管理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教育不是为了把孩子弄得让老师满意,而是为了让他自身得到切实的发展。”“恕我直言,爱失望的人并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无论现实情况如何令人沮丧,都坚定地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的人。哪怕只能往前挪一寸一分,他也不放弃。”
感受:以后不要把”甘当人梯“这句话奉为师德高尚的名言了。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是”人“,这”人本意识“告诉我们,平等不仅仅是个概念。
感受:师有理由”干好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这是应该的。假如生活中你做不好,那么你也当不好”老师“这个新时代的社会角色。
感受: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多研究、多探索,避免重复、低效的劳动,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找寻职业生活的幸福感。让自己生活得身体忙碌但内心轻盈。
王晓春老师这些酣畅淋漓的名言警句,无时无处不体现了王老师的睿智和深邃。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所欠缺的。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幼儿,亲近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茁壮成长。作为当代的教师还应该”善思“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工作的得与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才能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五
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你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边。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如何才能做一名让所有的学生都倾向你这一边的好老师,也许能在《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带着些许的期待,读了《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第一篇“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的第一章“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林老师总结的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面向全体原则、个性教学原则、简约课堂原则、知情并重原则、直观教学原则、问题教学原则、先学后教原则、当堂过关原则、激励课堂原则、永不替代原则。
其中第九条“激励课堂原则”中提到:让学生带着好奇与欲望走进教室,带着兴趣与信心走出课堂。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微笑,而并非因为快乐而笑。”意思是说行动往往能够影响心态,所以选择积极行动十分重要。、教师上课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充满激励的课堂,让学生拥有积极心态、过上快乐的课堂生活,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园”与“乐园”。
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优秀教师善于把课堂变成“激励学生的.地方”,而一般教师往往把课堂变成“责备学生的场所”。每位教师都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与欲望走进教室,带着兴趣与信心走出课堂。
所谓激励课堂原则,就是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中,教师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努力创造课堂上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为学生创造渐进式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
实现“激励课堂原则”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一是表现课堂、体验课堂。
本书主张“课堂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教师要努力创造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师的赞赏中、在同学的掌声中,获得成功的课堂体验,从而产生学习信心与兴趣。
二是调整课堂、调动课堂。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重视适时对学生进行坐姿与听课注意力的调整,让学生在最佳的形体状态与精神状态下,学习关键的知识;教学能手一般都会做到,时刻不忘调动课堂,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来激励课堂。
三是树立先进、巧妙评价。
有经验的教师会不失时机地树立课堂学习过程中随机诞生的“先进典型”,以引导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能手更懂得充分利用课堂评价手段,对学生个体与集体进行有依据的、让人信服的激励性评价。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六
如果说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那么当我一翻开它,读了第一个案例,就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舍不得放下了。它就是王晓春教授所编著的《今天怎样做教师》一书。在这本书中,王晓春教授对收集的100个经典教学案例进行了一针见血的点评。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许多老师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而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也常常觉得黔驴技穷。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自感受益匪浅。
首先针对当今社会有许多的老师觉得做好一名老师太难了这一问题。读了此书,我找到了答案。原因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管理,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长的手再来“修理”了。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在指望老师把他的孩子教育过来呢!于是没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和疲惫。在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案例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的老师还一味的相信师爱的力量,以为教师只要给学生以爱,最不听话的学生也会“感恩”而改正缺点。针对这种现象,王晓春教授严厉地指出:“很多教师都是这样,想用‘关爱’换来学生的‘感激’。教师一厢情愿地以为,学生一感激,就会改正缺点。可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感恩心态越来越淡薄。你想,你关爱再多,能超过家长吗?家长关爱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大的力度,都没能使孩子听话。您的爱怎么就那么灵呢?”“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可见在这本书里,王老师对案例中老师行为的评价很现实,一针见血。
在书中还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着教师思维方式过于简单及一些非专业化的反应。比如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工作情绪化等等。老师们在遇到学生问题时,很少假设多种可能,只作单项归因,而且对谁都这样归因。在更多的情况下,教师根本不问原因,甚至不想知道原因,只要你达不到我的要求,上来就管,就批。比如发火,比如罚抄作业,比如给家长打电话告状……这哪里是教育,这只是在“管孩子”,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式工作。可见,在今天这个知识爆发的年代,做老师越来越难。只有不断的提升和充实自己,同时也要不停的转换角色才能当好一个合格的教师。
那么今天到底怎样做教师?引用此书中的一段话: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七
近日再次拜读了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中的部分篇章,受益匪浅。其中的《最无能的课堂是教师动怒》这一篇章使我感触很深。
林老师在文中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动怒,是教师课堂缺乏经验与管理无能的表现。的确,正处于青春年少的中小学生,最会察言观色,琢磨教师的性格特征。如果教师富有个人魅力、经验丰富,学生则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如果教师是位缺少经验的教学新手,不善于艺术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久而久之,个别调皮的学生就会故意为难老师,让教师在课堂上手足无措。因为,教师气急败坏的样子,正是调皮捣蛋学生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可以实现他们“引起全班同学关注的”心理满足。
我认为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动怒,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不使用生硬的态度,不使用吓唬人的姿势,不使用讽刺性、挖苦性、侮辱性的语言。二是为调皮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教师要懂得调皮学生学习成绩不怎样、需要得到老师与同学关注的心理,要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三是与学生融为一体。积极参加到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跟学生做朋友。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八
我常常希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经常上网找一些名师的书买来看。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就下手了,书名叫《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是特级教师林华民教所写,虽然他是一个中学教师,但书中提到的108个教学主张却是每一个层次的教师都适用的。这本书共分“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真实动人的教学案例”“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等五个部分,针对新课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改革制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特别是对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众多易操作的课堂实战技艺。通过生动的语言,简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议,为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走愉快的教学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书中的每一个主张都让我受益匪浅。例如他认为“简单的才是美丽的”。一节好课、一节高效的课、一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课,一定是一节简约的课。可以说,判断一位教师教学前途的大小,可以用一个字来衡量,那就是“简”。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好课,这样的教师离“教学能手”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那这位教师离变成“庸师”就不会太远了。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感悟到决定一位教师工作成就的不仅是他的两基素质,更重要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决定一位教师教学生活幸福与否,不仅在于其所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的工作观、人生观与教育观,即幸福决定于观念。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九
会考结束了,暑假即将开始,又是一次给自己充电的时机。读了几本书后,最令我受益的还是特级教师林华民所著的《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一书。该书收录了作者作为中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些个人感悟。全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真实动人的教学案例”、“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
文中针对新课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改革制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特别是对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众多易操作的课堂实战技法,走幸福的教学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课堂教学五种地方观”“衡量教师的十把标尺”“课堂教学的十种方法”“课堂教学的八条建议”“课堂教学的八先八后”“课堂教学的双重要求”,以及100句源于作者教学实践的教学感悟等,通过生动的语言、简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议,为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更快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走愉快的教学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对自己教学有用的理念、方法。
一、个性教学原则。
林华民说:我国缺少诺贝尔获奖者,可归究于我国教育是缺乏个性的教育。就幼儿教育而言,我们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们要尊重幼儿,使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个别差异存在的现实性、普遍性要求教师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系统总结出班级授课制理论的夸美纽斯曾说过,班级授课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其集体性。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大多仍是大班制教学,一个班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较好地实现个性教学,是长期困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一个共同难题,这也使之成为考量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这里的“个性教学原则”,是指在班级授课制下,在“面向全体”教学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关注个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限度地选择适合每位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拥有在课堂上自由学习的机会,从而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个性化的发展。
实现个性教学的前提是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时间结构进行改革。只有精选讲课内容,精缩集体授课时间,挤出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教师才有可能“抽”出身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身旁,指导、激励、督促需要帮助的学生,从而实现个性教学目标。
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在课堂上的“快速指导”能力。这里提供一个高效课堂公式:
高效课堂=精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有效的指导。
这里所说的“讲授”“练习”与“指导”应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可称之为“课堂教学三要素”。如何正确应用以上这一“高效课堂公式”,是教师能否有效贯彻“个性教学原则”的关键所在。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十
近日拜读了特级教师林华民所著的《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一书。该书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该书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所著的,但我认为它对于幼儿教育同样有借鉴作用。
文中所提的几点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性教学原则。
林华民说:我国缺少诺贝尔获奖者,可归究于我国教育是缺乏个性的教育。就幼儿教育而言,我们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们要尊重幼儿,使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提倡课堂中的互动互助。
课堂中的互动互助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互助。尤其它指出的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助给我印象深刻,它能帮助幼儿之间解决疑难,营造一种互助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最乏味的课堂是方法单一。
方法单一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乏味,以致孩子不专注于教学活动,或自娱自乐,或昏昏欲睡。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方法单一更使课堂教学对它们失去了吸引力。
四、最低效的课堂是教师替代。
教师替代即所谓的“一言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教师在说。教师替代使得孩子变得懒惰,不用思考,不用动手,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最低效的。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说:我们应该做“懒惰”的教师,还孩子思维的空间,动手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五、教学反思很重要。
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教学过程,反思孩子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方式方法,它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有几位孩子在课堂中表现,留给孩子有多少思维空间,教师的语言是否精炼,指令是否明晰,课堂调动是否有效。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一
常见的16种课堂:最可怕的课堂是教师唱独角戏,最乏味的课堂是教学方法单一,最失败的课堂是平均用力,最低效的课堂是教师代替,最沮丧的课堂是学生睡觉,最无能的课堂是教师动怒,最忌讳的课堂是点名批评,最讨厌的课堂是教师拖堂,最反感的课堂是教师“骂堂”,最生动的课堂是互动互助,最活跃的课堂是学生抢答,最和谐的课堂是人格平等,最成功的课堂是信心树立,最高效的课堂是当堂练习,最迷人的课堂是“五声”响起,最有价值的课堂是感悟人生。最讨厌的课堂是教师拖堂。
课堂上看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看见同学们认真的表情是我最大的满足。因此,精练的语言与简明的教程,应成为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也是受益匪浅的更是自己的课堂上所欠缺的就是他讲的我们得共同重温自然美的原则,那就是“简单的才是美丽的”。一节好课、一节高效的课、一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课,一定是一节简约的课。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好课,这样的教师离“教学能手”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高效课堂: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上面给了我一盏指明灯,让我明白了,课堂上,这三要素必须有所体现,不然我就会走上“满堂讲”或“满堂考”的极端现象。现在想一想,以往的“满堂讲”不仅费力而且学生还乐于易接受,是耗力有无效地课堂。现在,我上高效课堂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学生们在教师少讲、学生多练的课堂上,学生们的个性的达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们在互学时的投入,在交流中的激励,在课堂测试中的认真,都使我难忘。在学习中,我还认识到,我的课堂上还缺少激励课堂原则。以往,在课堂上,我不会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励学生们学习,只是一味的“责备”,只要学生稍有不足,我就会大声呵斥,课堂上真成了我“训斥人的场所”。因此,学生们都很怕我,不愿和我接近,也更不会与我说心里话,我也失去了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机会,以至于把握不好学生们的思想动向,造成工作中往往出现被动现象。
总之,这本难得的好书,我将会继续研读下去,不管是三遍、四遍……我要把它当成我工作中的标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二
拿起从图书馆借阅已久的林华民老师的《做一流教学能手》,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读了一遍,虽感觉有些地方老生常谈,有些地方又显嗦,但每每也会有心潮澎湃之时,收获还是颇丰,正所谓开卷有益。读完此书,脑海里一个念头挥之不去――我要努力做一名“懒”老师。
一、教学上要懒。
林老师在书中提出三分课堂教学论,他认为一节课中教师持续授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学生当堂练习的时间保证10分钟。教师如果需要讲授的总时间超过10分钟,则应做到“精讲精练、分段讲授、讲练结合、五官并用”,他认为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我们的传统一向认为,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一课堂上一定不能懒,一节课要从头到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停地尽可能多地把知识倒给学生,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唯恐漏掉一点东西。年轻老师更容易误入这种歧途。而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只有10-15分钟,青少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由此不难想象靠满堂灌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心理安慰罢了。事与愿违,很多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头晕脑胀,根本谈不上效率。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我一腔热血,一堂课40分钟恨不得从头讲到尾,一遍一遍的机械式领读单词和课文。一节课下来,学生筋疲力尽,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后来,读了《做一流教学能手》,我深受启发,开始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我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绝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绝不占用。当然课堂上10分钟的讲授并不简单,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明确目标,熟练把握重难点,辅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为之花费的心力比起不动脑筋的.满堂灌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我精心改进了课堂:10分钟的精讲,剩下的30分钟:找“小老师”、小组合作学习、情景表演、做游戏……通过有趣自主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巩固学习效果,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我变成了“懒老师”,我的学生却变成了勤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再说说作业批改。认真细致批改作业一直以来是考量教师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的重要方面,林华民老师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教师替代学生批改作业”是一种错误的学习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同伴互助式”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之时,先找同学帮助;在完成练习之后,先让同学批改。他还提出,为了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培养“学科小先生”,用于课堂学习互助。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上课备课班级事务这些事基本耗费了我所有的工作时间,常常没有时间改家庭作业,后来看了《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我开始培养“小助手”帮老师一起改家庭作业,这些“小助手”不但帮老师解决了问题,更巩固自己的学习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二、班级管理上要懒。
本人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二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上事必躬亲,凡事亲力亲为。靠着认真和勤奋,工作上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好景不长,很快身体吃不消了。现在想来曾经取得的那点成绩其实是事倍功半的。人的精力有限,有经验的老师会着力于培养班干,放手让学生管理学生,既解放了自己又成全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把全部的爱都献给孩子的父母,将度过最缺乏爱的后半生”。同样,做为老师也要“藏起一半爱给教师自己”,要学会“偷懒”,这不是自私的行为,而是给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学的爱。优秀教师通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会科学地“偷懒”。教师应当善于“偷懒”,从繁琐的教学与班级管理事务中挣脱出来,挤出时间向优秀教师学、向专家学者学、向身边同行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如果教师不懂偷懒,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学生,那到头来只会沦为被学生嫌弃的庸师。
三流教师忙于(教学)事务、二流教师满于积累;一流教师勤于思考。我要努力做一名懒老师,并不是真的懒,是身懒心不懒,懒是智慧,更是能力。
荥阳市第一小学郭梦供稿。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三
书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在温馨的校园中,处处弥漫着怡人的书香。我校师生人人徜徉书海,个个沐浴书香,我们品味着别样的营养大餐。
我也利用暑假认真阅看了《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本书收录了作者林华民实际教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个人感悟,通过生动的语言,简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议,为年轻教师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走幸福的教学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读后收获颇丰。“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让我的课堂有法可依;“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令我如获珍宝;“真实动人的教学案例”让我有案可循;“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林华民老师的这本书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简单明了,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让我们这些读者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常常让人在读几遍后陷入深思。
1、精炼的讲授。
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我常常一面感叹怎么样能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又一方面事事不放心,总想在40分钟的时间里尽量讲细讲透,现在想来也是讲的太多,没有抓住重难点进行“精讲”,这样就挤不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练习,使学生练的太少,而没有花时间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扶的太过,反而造成了局面性。
2、恰当的练习。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有的题目在课堂上讲解了n遍,学生也表示理解了,但是考试后会发现错误率还是那么高,有的题考前就讲解过的还是错误百出,面对这样的情况有时我们会发出“对牛弹琴”的无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怎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林华民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只相信你们的笔头,不太相信你们的口头。我们常常犯“光讲不练”“光练不解”的毛病,而低段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口头作业对于不少学生来说等于没有作业,因此课堂练习就相对来说相当重要了,文中提出“当堂训练15分钟底线”,既包括学生的口头练习,也包括学生的笔头练习;既可以在课堂上集中时间练习,也可以分段讲授知识点,而后穿插进行练习。要保证这15分钟的当堂训练时间,我想落实到位很重要,在课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度,正如书中说的:过快的进度、过高的难度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过于缓慢的进度、过于简单的问题,也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面与思维参与度。真正做到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很多的功夫去钻研,特别是对于本班学生各自不同发展情况的了解。
3、有效的指导。
“教师学会课堂快速指导之时,就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之日。――――林华民。”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真是个有效的办法,在低段教学中通过几年的工作,我体会到面批的重要性,正如书中说的“快速指导的前提,是保证学生要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时间;没有课堂上的快速指导,就没有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在面批的同时,快速逐个对学生进行当堂指导与评价,通过这种实质性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和难题,比如:有的孩子作业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就可以让他再去检查一下;有的孩子错误是由于不理解造成的,就可以再相应讲解一下等。对于错处及时的订正,可以让学生记忆更深刻;对于有进步学生的及时表扬,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的良好习惯,使教师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更全面的了解全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相应及时的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做到及时调整、及时反馈、及时反思。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中的100句教育感言录等等这些,也为我们教师更快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教师之所以比父母伟大,因为他们爱的是别人的孩子。――林华民”读了这句话既感到作为教师的伟大,又感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欲望离开课堂。”的同时,也要相同的对待自己,只有有追求的教师,才是有前途的教师。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十四
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非常迫切需要的,同时也是教师们穷尽一生所向往和追求的。工作十余年,教学对于我来说,一直觉得是薄弱的部分,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有时甚至会觉得已经步入了原地踏步的境地,教学策略逐渐单一、教案设计理念不够新等,不过幸好我对教学和课堂还依然保持着那份热情,也许就是凭着仅存的教学热情。
当我看到这本《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的书籍时,我似乎看到了教学水平能够获得提高的曙光和希望,迫不及待地翻看目录,浏览其中的内容。初一看这本书的题目,就非常地有噱头,“一流的教学能手”,这不是每个老师都向往的吗?谁会不被吸引?我也不例外,拿到书的我,就像唐三藏取到了真经一般,如饥似渴地开始翻阅其中的内容。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是由著名教育专家林华民老师所撰写的――一本充满教育智慧与课堂实战方法的教育专着。它以生动的语言与真实的案例,阐述了作者对教学的独到见解。整本书从五个篇章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中林老师提出的“课堂到底是什么地方?”对我很有启发。如果一位教师还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贸然走上讲台,那他不仅不可能成为好教师,还有可能成为误人子弟的教师。这句话就像警钟一般,敲醒了我,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课堂的认识。
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
西德有位经济学家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学的人,我们不难想象在未来社会中,一位不会自学的新文盲的处境。”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让我明白课堂最应该是什么地方,作为老师,非常有必要将课堂变成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拥有自学能力的地方,而不是纯粹老师教,孩子听,老师教,孩子练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压缩课堂集体授课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思考空间还给学生,并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主探索、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学会举一反三,思维灵活,而这也是学生学习品质的体现,我想未来的课堂绝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应该是学生同伴交流、思考、合作的平台。
课堂――师生交流情感及信息的地方。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观念,要把知识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比较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依恋,如果一位教师能够自然地吸引孩子的学习目光,带领孩子们轻松、快乐的学习,那么情感的交流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幼小的孩子需要教师提供温馨的课堂氛围。
在林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也非常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如摸摸学生的脑袋,拍拍学生的肩膀,告诉他们作业的优秀之处等等。看到这里,让我不禁回忆起一次语言活动,使我明白师生的情感交流对于课堂是多么重要:
这时我灵机一动,告诉小朋友我来当小兔妈妈,请三位小朋友来当小兔,在表演过程中,我这只妈妈一会儿抱抱小兔,一会儿拉拉小兔的手,还亲自给小兔喂“露水蘑菇”,这一幕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的师爱,课堂不再是课堂,而是情感交流、爱的互动的场所。当第二次表演请小朋友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表示要参加表演。我想这前后的变化,应该是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得孩子们对课堂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乐趣吧!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师有了情感的投入,孩子们自然愿意追随老师的脚步!
课堂――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生疑的地方。
书中提到了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事,说法国教育专家给中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请问船长有几岁?”,中国作出答案的竟高达百分之九十,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而在法国小学作实验时,百分之九十的人提出了异议,甚至嘲笑教师是“糊涂蛋”。从中反映了中国孩子问题意识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而这却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看到这里,我曾经作为学生,也是如此,从不曾质疑老师,认为老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初走上教师岗位的我,心底里依然有着这样陈旧的观念。直到在一次散步时,孩子们指着紫藤树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花?好漂亮!”我一看,印象当中好像是铃兰,于是便告诉孩子们“应该是铃兰树吧?”这时,课外知识丰富的家乐,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这好像是紫藤树!”于是我们回到教室查找了图片,确实是紫藤树。
被小朋友纠正错误的那一刻,让我感受到“老师的话一定是对的”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能够质疑老师的必定是非常会思考的人,我们的课堂需要这样的人!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鼓励孩子质疑,和孩子一起释疑,因为一个老师的智慧可能远远不及一个班孩子的智慧,所以不要把他们仅仅当作孩子,而应把他们当作一个智慧团体,老师需要这样的智慧团体,这能使双方在课堂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课堂――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地方。
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有两大欲望:一是生存的欲望,二是表现的欲望。表现欲几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才能力之一。当一个人的表现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想出其他满足欲望的方法,而不管这种方法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这让我联想到在平时的课堂中,当我带领孩子们了解某个知识点或玩某个有趣的游戏,部分幼儿没有被请到,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时,他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有些是寻找旁边的好朋友表现,有些是插嘴,有些则在下面自己玩等,我当时总觉得这部分孩子怎么这么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却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他们为了什么会这样。
现在我明白了: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体验是教师教育艺术的集中表现,一个学生只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产生自信心,才能对学习有兴趣、专注、执着。学校应当变成“塑造成功者”而不是“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场所。
课堂――师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三流教师让学生获得知识,二流教师让学生拥有能力,一流教师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这句话非常经典!“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当下对我们教师最准确的定位。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就得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做人,因此教师应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而在课堂中,在向学生“传道”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其实在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多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多提供情感体验、换位思考等机会,多注重情感教育,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来说也会受益一生。
在林老师提出的五个要点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五点都从不同方面提醒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品质,而这也是《指南》中提倡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着、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这些学习品质对幼儿现实的与长远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学习品质不同于学业知识和内容,它似乎看不见、抓不着、难以评量,然而却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质量。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尝试着从以上方法中,逐步地调整目前课堂的状态,使孩子们能够轻松快乐地自主学习!
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五
临近假期,学校发了本《做一流教学能手》。仅仅看完前言,我就被林老师那简单而实在的用语所打动,正如林老师自己在书中所写——“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更没有系统的教育思想。它只是收录了作者作为中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些个人感悟。”读这本书,让我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的是一名中学特级教师几十年来的用心与勤奋,学到的是一名中学特级教师几十年来的经验与感悟,这是心灵之间的交流,读此书,我学到了很多,悟到了很多。
书中提到了一个永不替代原则,说的是如何避免教学代替,这其中,林老师指出——“课堂教学应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看到两个凡是,我便抬起头反思自己的课堂,回想一下,教学代替现象不在少数,一个知识点讲授完毕,留给学生的充分练习的时间往往很少;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没有顾全学生自我的认知水平,而是站在教师的高度去提问去理解;每堂课上,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么几名学生,有个别学生甚至从来没有举过手……这一切的一切,让自己的脸颊顿时红的发烫,新的学期也让我有了新的打算。
再比如,简约课堂原则,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开篇的第一句“简单的才是美丽的”便是我陷入沉思,之后的论述,更是把我的思绪带入平日的工作中去,我是名简单的教师吗?我能像林老师书中所说的那种标准吗?——“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好课,这样的教师离”教学能手“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复杂吗?仔细想想,确实如书中所述,真的再简单不过了,因为教育工作的的目的纯真而明确,就是教书育人。简单,才能明确,明确,课堂的效率才能提高。什么是有效,怎样才能有效,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1、教学目标简约2、教学程序简约3、指令清晰完整4、时间结构合理5、善于归纳浓缩。这五条,真的是箴言精化,我想,下学期,当自己学校再进行有效教学的研讨活动时,自己可以自豪的发表一下林老师的观点了,不过还有更加重要的,那就是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4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