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合理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制定一个好的教案对于教学的有序进行非常关键,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一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1应降低起点,从头开始。
我们要转变概念,不要认为初中物理好,高中物理就一定会好。初中物理的知识比较肤浅,只要动动脑筋就能学会,在加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反复强化训练,对物理的熟练程度也会提升,物理成绩也会稳步提高。可以这么说分数高并不代表学得好。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就需要同学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上好的学习方法,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转化观念,踏实的学习,稳中求进!
2注意每个环节。
1、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2、独立做题,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要花费一些时间,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3、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有目的的做题。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习题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做题不是说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有目的的做题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有选择性地做题,包括认真分析教科书上的例题,根据教学重点和难度选择课外习题.选题不能一味依靠老师,要品味出老师选题的思路和要求,逐步做到能自己选题;在解题时要保持思路清晰,围绕知识点加深学习效果.当然,在学习中多向老师请教,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沟通一直是我们的极佳选择.
4多读课外参考书。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们来说,课后利用剩余时间可以阅读物理课外参考书以及其他读物。此过程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和延伸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非智力优秀品质。
选择课外参考书一定注意:所选课外参考书的数量不要太多,太滥。要注意阅读参考书最好在学完一部分或这一章内容之后进行。阅读课外参考书时,要对重点内容深入钻研、领会内容。
磁场知识点。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二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用惯性解释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1、力和运动的关系。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1课时。
[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一个物体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一、据生活现象思考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试着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是不是有力物体就能运动,没力物体就静止。给物体一初速度,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滑动,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的运动方向跟力的方向一样吗?
以抛粉笔为例。
3、物体的运动仅由力决定吗?
抛粉笔为例。
4、物体什么情况下做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做曲线运动?
以抛粉笔为例。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什么情况下加速?什么情况下减速?
以抛粉笔为例。
【牢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能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无必然联系;当速度与力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与力不在同一直线时,曲线运动;同一直线时,力与速度同向,加速;力与速度反向,减速。
要让学生明白:物体此刻的速度是由上一刻的速度和上一刻的受力决定的,此刻的速度及此刻的受力决定下一刻的速度。(比方:今天的结果是前面的表现决定的,要想今后的结果能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二、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
师:爱因斯坦曾把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做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警员破案的过程。在侦探故事中,有时候明显可见的线索却把人们引到错误的判断上去,也就是说光凭经验来做判断是靠不住的。
师:长期以来,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或拉它。因此,人们直觉地认为,物体的运动是与推拉等行为相联系的,当不再推、拉的时候,原来的运动便停止下来。根据这类经验,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便要停止。我想不仅是亚里士多德这样想,就是在现在,很多人还是这样想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相一致。但这却是个错误的结论。是由明显可见的线索引出的错误判断,而且这个错误结论竟维持了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多年前,伽俐略创造了有效的“侦察”方法,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现象的本质,成为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师: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向上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原因,因为他同样还观察到,表面越光滑,球便会滚动得越远。于是他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
师:伽俐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实验(伽俐略斜面实验):让一个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升到原来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达到同样高度,但这一次为了达到同样高度,比第一次滚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将会滚得更远。于是他问道:若将后一个斜面放平,球会滚动多远?结论显然是,球将永远滚动下去。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可以运动(比如在光滑水平上,只要给物体个初速度,物体将以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而力恰好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运动速度)的原因,比如物体加速和减速时都需要受到力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消除一切阻力,也不能把水平木板做得无限长,所以这个实验是“理想实验”带领学生观察动画及视频文件,先看理论动画,再看演示实验。
注意:理想实验不是空想实验,它是可靠实验事实加上理论推导。
师: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他还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的基础。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伽俐略和笛卡尔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三
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四位科学家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然后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这是初、高中知识相衔接的一节课程。学生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高中阶段的学习,首先应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纠正一些片面的、不恰当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应以教材中有关“力是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问题认识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思考亚里士多德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为何他的错误观点能影响人们两千年呢?牛顿所做的工作不仅是进行总结,更是从物理上赋予了明确的内涵,这其中包括惯性和力作为科学概念的提出。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理解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思考、推理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理想实验方法。在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学习上,注重知识的理解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积极性,本课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组织教学。
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了解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但是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要正确认识它,就要克服日常经验带来的错误认识,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澄清错误的认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注意它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研究方法,课堂教学中,还应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
(一)知识与技能:
2、知道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大小跟质量有关,能够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回顾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及牛顿等物理学家的科研过程,感受他们的研究方法,重点感悟伽利略的物理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通过对笛卡儿的观点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比较分析,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重点难点】。
重点:
2.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难点:
2.质量是惯性唯一量度的理解。
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考纲对其要求属于理解、应用级别。
【学习内容】。
问题1:
问题3:马如果不拉车,车为什么总要停下来呢?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实验事实)。
(2)(科学推想)若另一个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的高度。
(3)(科学推想)若减小另一个斜面的倾角,则小球高度,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更远。
(4)(科学推想)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将。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爱因斯坦评价伽利略: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问题5:阅读课本69页第三段,笛卡尔的观点是什么?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得出牛顿第一定律。阅读课本69页第。
四、第五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思考:牛顿第一定律能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2)确定了力的含义。
定律的后半句话“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时的运动规律,他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为零时,其效果和不受外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列举演示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解释本科开头的两个视频。
三、惯性与质量。
1、惯性与力的关系。
(1)惯性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越大,运动状态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
2、惯性与速度的关系。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均。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与难点。
教学准备惯性小车、斜面、木块、木板、毛巾、标志小旗.
教学过程。
一、体验、观察、顿悟、阐述。
师:同学们,根据平常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请观察)。
学生实验一:抽学生到讲台上做用力使讲桌运动的实验。并指出当我们用力推或拉桌子时,桌子才会运动,当推力或拉力撤消后,桌子就停止运动。(a、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学生实验二:学生演示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情况。用力推小车时小车开始运动,当推力撤消后小车仍能运动。
(b、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师:既然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生:是桌面对小车的阻力。
(好,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探究、归纳、推理。
(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介绍实验器材。
2、请同学带着下面的问题和老师一起来完成实验探究。
(2)为什么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小车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3、演示书上图12.5-3所示的实验。
(1)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接触面。
阻力的大小。
(选填“大”“较小”或“最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选填“短”“较长”或“很长”)。
毛巾。
棉布。
木板。
(2)交流讨论思考题。
(3)展示讨论结果。
(二)归纳。
生: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三)推理,升华实验结论。
生: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更远。
生: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师: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样呢?
生: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三、揭示规律、板书课题。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今天同学们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的规律跟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得出规律完全一样。同学们真棒,你们是当今的牛顿。
想想议议(学生交流讨论)。
1、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成立的条件:;结论:。
2、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状态;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
师:牛顿第一定律充分揭示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用来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见学生手中小练习)。
五、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适用范围:一切物体;条件:不受力;结论: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六、课外作业(略)。
附板书设计。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适用范围:一切物体;。
条件:不受力;。
结论: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五
2、了解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及其应用;难点:实验演示的操作。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引导回答)有外力作用----状态改变----速度改变----有加速度产生。
在上节课中我们还讲了: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的,状态越难改变。这就涉及到三个物理量:力、加速度和质量,三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它。
二、进行新课。
1、实验介绍。
实验是我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就利用实验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f、m、a三者都是变量,在研究此类问题时,我们先使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来研究另外两个量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1)原理:f可以用弹簧秤测量,m可以用天平测量,那加速度呢?
a=(s2-s1)/t2。
测量加速度的方法:a=(vt-v0)/t2。
(2)设计。
在光滑的导轨上放一量小车,一端系有细绳,绕过定滑轮后吊着砝码,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受到恒力作用的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有s=v0t+at2/2----s=at2/2------a=2s/t2,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取两个小车做双轨实验。当时间t相同时,有a1/a2=s1/s2。
(3)实验操作(1)。
平衡摩擦力;将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导轨上;系上细绳,跨过定滑轮挂上质量不同的砝码;利用控制杆控制两辆小车同时运动;记录数据。
(4)实验操作(2)。
将两辆质量不同的小车放在导轨上;系上细绳,跨过定滑轮挂上质量相同的砝码。
利用控制杆控制两辆小车同时运动;记录数据。
2、实验结论。
m一定时,f与a成正比;f一定时,m与a成反比。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公式:f=kma;注:取国际单位时,k等于1。
平衡摩擦力分析(导出)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三、本节小结。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作业第1、2、3题。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六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什么是惯性,能够用惯性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知道惯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体会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明确斜面实验的整个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计两个实验。提出问题: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在桌面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叙述古代人们对于运动的认识和伽利略对于运动的观点。
演示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让同学们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让同学们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提问:两次实验为什么都让小车在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回答: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
总结实验现象: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
推理: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强调虽然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但却是一个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定律。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蕴涵几部分知识,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三部分内容:
(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与引导,导出惯性这一概念,讲解惯性仅与质量有关,列举生活中有关于利用惯性的事例。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同学们牛顿第一定律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回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查阅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完整设计过程,同时观察生活中有关利用惯性的事例。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七
关键词:平衡力、阻力、速度、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教学理念。
1、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教育理念。
运用实验法图象法、数学极限法、受力分析法、等效法,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从生活中找出二力平衡的例子,过渡到学习牛顿第一定律,降低学习的难度,最后又通过学生练习,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3、注重探究历程。
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经历实验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培养科学方法、实验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的认知。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活动与分析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二、学情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它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推理得出的理想状态下物体不受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与它紧密相连的是惯性及应用惯性解释简单惯性现象。人教版原有的书本知识顺序:先上牛顿第一定律,再上二力平衡的知识,打破这个顺序,先上二力平衡知识,再上牛顿第一定律,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更易接受这样的顺序安排,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在实验基础上结合运用图象法、数学极限法、受力分析法、等效法,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3)运用数学图象法、极限法和二力平衡知识过渡到研究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2、教学重点。
在实验基础上结合数学图象法、极限法、等效法推理牛顿第一定律。
3、教学难点。
四、教学设计:
1、教学用具:小车(1辆)、长木板(两块)、毛巾(1张)、玻璃(1块)。
2、教学处理。
先学习二力平衡知识后再学习理想状态下物体不受力时的牛顿第一定律。
3、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出示一辆小车,用手推小车运动,停止用力后,车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启发:前面我们学习过二力平衡知识,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即保持匀速直。
(1)电线下吊着的一物体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电线突然断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显然会下落,改变了运动状态而不能保持静止状态。
(2)如图a所示,一竖直下落的物体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重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而阻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由于重力作用效果大于阻力作用效果,致使这个物体运动越来越快。
(3)如图b所示,一竖直上抛的物体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重力方向、阻力方向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致使这个物体运动越来越慢。
总结: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只有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会保持平衡状态。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结果,让学生看本节的“探究”部份内容。b.设计实验。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以获得到达斜面底端相同的速度,接着让小车以这样相同的速度在毛巾、木板、玻璃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并比较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路程的长短。
提问:做此实验注意什么问题?
答:保持斜面倾斜度不变,每次小车都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处滑下。c、进行实验。
(a)图是减速运动,(b)是加速运动,(c)匀速运动。故选(a)图象来表示运动速度与时间变化关系。
画出小车在毛巾、木板、玻璃平面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推理:继续换用比玻璃更光滑的平面,所得到的图象倾斜度越来越小,当平面无限光滑时,图象将与横坐标平行,得到与(c)图相同的图像,即物体作匀速运动。
v初。
t
运动小车不受任何阻力时,等效于运动的物体受平衡二力的作用,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保持不变。当物体静止不受力作用时也等效于受平衡二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介绍伽利略、笛卡儿的运动思想,物体不受阻力作用时,运动快慢不变作匀速运动。可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只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明:此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
(1)定律前提条件: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或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还可以推广到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或在某一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结论: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在不受力的方向上将保持原来的相对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平衡力或在某一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亦如此。
f、巩固练习:(1)重为50n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这个物体上水平拉力是n。
(2)一本重为80n的书静止在桌面上,如果书所有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书将处于状态。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从以下方面进行表述。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九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用惯性解释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3、理想实验。
1、力和运动的关系。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1课时。
[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一个物体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一、据生活现象思考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试着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是不是有力物体就能运动,没力物体就静止。给物体一初速度,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滑动,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的运动方向跟力的方向一样吗?
以抛粉笔为例。
3、物体的运动仅由力决定吗?
抛粉笔为例。
4、物体什么情况下做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做曲线运动?
以抛粉笔为例。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什么情况下加速?什么情况下减速?
以抛粉笔为例。
【牢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能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无必然联系;当速度与力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与力不在同一直线时,曲线运动;同一直线时,力与速度同向,加速;力与速度反向,减速。
要让学生明白:物体此刻的速度是由上一刻的速度和上一刻的受力决定的,此刻的速度及此刻的受力决定下一刻的速度。(比方:今天的结果是前面的表现决定的,要想今后的结果能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二、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
师:爱因斯坦曾把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做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警员破案的过程。在侦探故事中,有时候明显可见的线索却把人们引到错误的判断上去,也就是说光凭经验来做判断是靠不住的。
师:长期以来,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或拉它。因此,人们直觉地认为,物体的运动是与推拉等行为相联系的,当不再推、拉的时候,原来的运动便停止下来。根据这类经验,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便要停止。我想不仅是亚里士多德这样想,就是在现在,很多人还是这样想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相一致。但这却是个错误的结论。是由明显可见的线索引出的错误判断,而且这个错误结论竟维持了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多年前,伽俐略创造了有效的“侦察”方法,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现象的本质,成为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师: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向上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原因,因为他同样还观察到,表面越光滑,球便会滚动得越远。于是他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
师:伽俐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实验(伽俐略斜面实验):让一个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升到原来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达到同样高度,但这一次为了达到同样高度,比第一次滚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将会滚得更远。于是他问道:若将后一个斜面放平,球会滚动多远?结论显然是,球将永远滚动下去。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可以运动(比如在光滑水平上,只要给物体个初速度,物体将以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而力恰好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运动速度)的原因,比如物体加速和减速时都需要受到力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消除一切阻力,也不能把水平木板做得无限长,所以这个实验是“理想实验”带领学生观察动画及视频文件,先看理论动画,再看演示实验。
注意:理想实验不是空想实验,它是可靠实验事实加上理论推导。
师: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他还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的基础。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伽俐略和笛卡尔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注意: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大家已经对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很熟悉了,并且每次提到的都是他的错误观点,好像成了反面教材,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一下:亚里士多德是个非常伟大的人。恩格斯称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涉及生物、天文、气象、数学和物理等,成果十分丰富,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他追求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比如说:他认为天上的运动应该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地上的物体都应该是静止的。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是与大量的“事实”相一致的。他一直追求真理,只不过因为当时研究物理总是靠直觉和思维来进行。因此,他的这一错误观点影响了人们两千多年。
伽利略实在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第一个意识到了摩擦力??一个本质至今还没有被认识清楚的问题。有了这一点,加上他又具有丰富、发散而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设计出其理想实验就显得比较自然了。我们认为理想实验首要的意义在于它摒弃了那种单纯依靠思辩来研究物理的行为方式,而确立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本地位。从物理史实上可以发现,这时伽利略认为的地面上的物体除静止外的另一本来面目是匀速圆周运动(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伽利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因为他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物理不再是单纯地靠直觉和思维。是笛卡尔第一个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确实是人类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此,笛卡尔认为上述论断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且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是十分合理的。笛卡尔当时还指出:在太空环境中可以实现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这时物体的运动就满足理想实验的条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看问题的视野)。
牛顿所做的工作不仅是进行了总结,更是从物理上赋予了明确的内涵,这其中包括惯性和力作为科学概念地提出,以及惯性参考系等,同时明确了力和物体运动及其变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牢记】:
2、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3、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师: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例如冰壶。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直到它再一次受到杆的打击或碰到障碍物,才改变这种状态。
四、惯性。
带领学生观看多媒体文件。
生活中的例子:将斧头和木把往下敲。木把受到敲击突然停止了。斧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使斧头和木把套紧。
1、问:什么样的物体具有惯性?物体什么时候具有惯性?
答:一切物体均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是一种固有属性。
2、惯性可以被克服吗?
答: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不能避免或克服。
3、速度可以突变吗?
答:当有外力作用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惯性的大小就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正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一点点变化的,所以速度是不能突变的。
4、物体的惯性大小由什么决定呢?与速度有关吗?
答: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
这里有一个易错点:很多同学认为速度大,惯性大;速度小,惯性小。原因是他们把“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理”理解为“物体从运动到静止的难易程度”。
分析:正是因为有外力的作用才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所以要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最起码要给它们相同的外力作用,才好进行比较。(不恰当的比方:想看两个人一天谁挣的钱多,最起码要给他们相同的本钱)。
要比较速度变化的难易程度其实就是比较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反映了相同时间内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关系,而在相同的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仅仅是由质量决定的。所以惯性仅仅由质量决定。(a大,速度变化容易;a小,速度变化难)。
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但由于惯性是属性不是物理量,所以不能具体讲1千克的物体有多少惯性。例:如手挡相同速度的篮球和汽车。如果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车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很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惯性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歼击机的质量比运输机、轰炸机的质量要小得多,在战斗前还要抛掉副油箱,以进一步减小质量,就是为了要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时,应该尽量增大物体的质量,抽水站的电动抽水机和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就是要增大它们的质量,以尽量减小它们振动或避免意外的碰撞而移动。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十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shapemergeformat到shapemergeformat,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惯性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科学的.
(二)重点与难点。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理。
师: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力又能使运动物体速度增大或减小,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物体不受力又怎样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力和运动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1]第九章力和运动。
2.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察实验。
[实验1]静止在木板面上的小车.
师:小车处于什么状态?
生:静止.
师:静止的小车,水平方向不受推动和拉力的作用,它将会怎样?
生:永远处于静止.
[实验2]如图1所示,小车受水平拉力作用时.(让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立即用手使它静止下来)。
师:观察小车的状态发生怎样变化?
生:由静止到运动.
[实验3]如图1.继续实验2,钩码使小车水平运动后,用手托住下落的钩码.小车失去水平拉力后,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停止.
师: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小车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才静止.
师: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变为静止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受到木板的摩擦阻力作用.
师: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继续观察下面实验.
[实验4]用同一小车分别(三次)从同一斜面不同的高度自由滑向相同的平面,记下三次小车静止在相同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2(a)、(b)、(c)所示.
师:哪一次水平滑行距离最短?
生:第一次.
师:为什么?
生:小车在斜面上高度最小,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速度最小(后半句话学生回答不出来,第一次可由说).
师:哪一次水平滑行距离最长?
生:第三次.
师:为什么?
生:小车在斜面上高度最大,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速度最大.
生:相同.
师:(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演示装置)这是一个斜面,把它放在讲台桌上.(如图3所示.)。
[实验5]让小车分别三次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在桌面铺上毛巾、棉布.)。
师:哪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最短,为什么?
生:第一次(或最上面那一次).表面材料是毛巾,阻力最大,滑行距离最短.(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填写表1第一行前三项)。
师:很短距离,速度变为零.速度变化快呢,还是慢呢?
生:最快.(填写表1第一行最后一项)。
师:第二次实验的情况如何,大家一起填表1的第二行.
生:棉布、阻力较大、滑行距离较长、速度变化较快.(填写表1第二行)。
师:第三次实验的情况如何;大家一起填表的第三行.
生:桌子表面、阻力较小、滑行距离长、速度变化较慢.(填写表1第三行)。
师:假定我们做第四次实验,水平表面用玻璃板,玻璃板的阻力比木板小,实验结果会怎样呢?(填写表1第四行前两项)。
生:小车滑行的距离长,速度变化最慢.(填写表1第四行后两项)。
生:那么小车滑行距离就更长,最最长,速度变化最最慢.
师:大家一起来填表1第五行(见表)。
师:假如水平表面对小车没有阻力,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小车永不停止地运动下去!
师:一起来填表1的第六行高中物理.(见表)。
表1。
师:大家注意这个表格的前三行我们是做了实验的.第四、五行没有做实验,只是根据前三行的实验结果,加上逻辑推理得出来的结论.虽然没有做实验,但是在正确实验的基础上加上正确的推理,得到的结论也是正确的.
大家再仔细琢磨表的第六行,它和第四、第五行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阻力,而第四、五行还有阻力,只是一次比一次小.
师:没有阻力的平面叫做理想光滑的平面,实际上并不存在.第六行的结果就是理想实验,实际上不存在,是在正确实验的基础上正确推理得出来的.
师:这种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理想状况下的结论,也是研究的一种方法.
300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这样通过实验推理得出来物体不受阻力将如何运动的.
师:谁给大家朗读书第104页倒数第三段?
生:(读课文略)。
师:大家把这段倒数第三行“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下去”.画下来.
师:法国科学家笛卡儿,又对伽利略的结论作了补充,他是怎样说的,请一位同学读教材第104页倒数第二段.
生:(读课文略).
师:大家从此段的倒数第三行“如果运动物体……运动下去”.画下来.
师:笛卡儿的说法和伽利略的说法有什么不同?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生:笛卡儿把伽利略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改为“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说明,不是仅仅限于阻力了,而是任何力.
师:再后来英国的科学家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十二
常德市第一中学张锐。
第二十三届湘鄂边教学比武结束了。告别了美丽的宜昌,美丽的夷陵中学,我心里更多的却是遗憾。“遗憾是残缺的美吧!”我想。我也常对学生说,人生中总是免不了遗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遗憾中辨析得失,将遗憾减少到最少。的确,当我一次次反思着这堂课,回味着这份遗憾时,却觉得,不只是遗憾了!
得意。
我以为,在课前我已做了充分的的预设,我甚至有点得意。因为,我在教案上不仅将每个环节的时间调控精确到分秒,还将学生可能生成的东西也罗列了下来。比如说,在应用环节,要求学生分析求合力的各种方法时,可以有多种方法,针对每种方法,我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很幸运,预设和生成是吻合的。再比如,在分析图像环节,我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图像做了预判,再根据这种预判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再比如,备课过程中,我一开始对传感器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通过上网的和电话查询的方式得到了答案,并且将其自然的穿插在课堂中,使得学生对传感器的原理更加清楚,更加便于后来的教学。
意外。
到这里为止,课堂生成就如一部手机的广告语——一切尽在掌握。但是,“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极具现场性的,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就像一个运动品牌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说得真的一点没错,在和学生合作做实验时,没有想到是事情发生了——滑轮突然掉落。没有办法,只得现场安装,这样的话会使得本来时间就很紧的课变得时间更紧,而且,在安装的这段时间,学生也不能没有事情做,于是我说了一句:“我们做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要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简单的一句话时间,滑轮已经安装好,可以继续进行实验了,有惊无险。
其实在这堂课之前还有一个意外,就是这里的场地条件和我预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投影很不清晰;主机离讲台太远,我无法接好数据采集器的线;讲台太高、太小,如果仪器放在讲台上,数据线没那么长,如果仪器不放在讲台上,又太低,学生看不到实验操作。最后我们几个老师一直将仪器调试到快十二点才回去休息。
遗憾。
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只能将仪器放在学生课桌上,这样的话就太低了,课后就有老师提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我做的实验,又因为投影不太清晰,后面的学生看不太清采集到的数据,严重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又因为滑轮掉落的意外,使得时间紧促,到后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速度,这样又产生了赶时间的嫌疑。
当然,这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本堂课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到最后虽然改进了很多,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
思索。
这些遗憾,虽然有些解决的很漂亮,但是有些却因为我的考虑不周到而无法解决,这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教师,在环境预想上的缺憾。面对预设外的生成,我没有考虑完全,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才能和素养。当然这一素养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蹴的,需要我慢慢的去体会。而更重要的是,我看清了在一堂课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并不如自己一向认为的那样民主平等。在学生的生成和预设的教案之间,我选择了后者。看来,我还是无法从课堂的主宰者这个高高的阶梯上走下来,无法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有人这么阐述如今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者!的确,随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开放性的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势必大大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着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去尊重他们的即兴创造,珍视他们的独特生成,并能把这些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来灵活调整教学重难点。“平等中的首席者”不仅仅是一句“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能诠释的;“平等中的首席者”应该成为教师心中一把恒久的尺,教师要用它来衡量自己的课堂角色,真正用它去把握“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平衡。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后,课程才可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尾声。
如果说,课堂是个艺术的舞台,那学生就是这舞台上的舞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尽情发挥。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而我们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遗憾,去演绎无限的精彩。
当然,更别忘了为他们的出色演绎而叫好——这就是遗憾为我沉淀的思索。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十三
“翻转课堂”革命性地颠覆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迅速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我校学生中寄宿生偏多,现有的教学设施还不足以使每个教室都配备教学网络,让每个学生都配备手持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这导致“翻转课堂”的推广举步维艰。因此,针对我校现有的教学设施,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我校创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模式——“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或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而原来学生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到了课堂上,通过师生及生生间的协作探究及深度交流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构建高中物理互动式高效课堂。
1教学翻转,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
我校物理教研组实践的“教学翻转”教学模式,秉承“翻转课堂”的教学思想,“翻转”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教学环节,课下获取知识,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过程。对于“教学翻转”,其核心问题是“导学内容”和“自主练习”等内容的精心设计与创建,使学生学知识在课前,内化知识在课堂。这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对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自我挑战。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笔者设计成微课视频或者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推导和学习。
笔者在课前先利用微课视频播放赛车、普通小汽车、满载货物的货车加速运动的录像,启发学生思考: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观看录像,学生总结出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然后,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推导。学生根据提示自主探究,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并进行适当的训练。
在“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上,教师的作用由原来的“课堂主角”转变为“课堂的主导”。课前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预设问题,确定分阶段目标;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把握课堂走向;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师要细致地筹谋安排,让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充实又有效;在总结提升阶段,教师要渗透学科思维,归纳学习方法;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并给予一对一的及时帮助。
因此,“教学翻转”对教师的要求大为提高。在“教学翻转”的物理论文上,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设计微课或导学案时,要注重引导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在设计任务单时,任务要设计得具有阶梯性和可操作性,不可用考试题目代替问题。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导致一部分教师难以迅速适应,学校就有必要对教师群体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流程、角色转换等方面进行培训,使之迅速适应“教学翻转”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
2教学翻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课堂上,基本上只有课外作业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而在“教学翻转”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视频导学、热身训练还是知识梳理,都是学生自主构建、协作完成的。在课前微课或导学案的自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进度,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内容。难点问题学生可以多看几次视频或导学案,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留在上课时与同学及教师探讨。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时间是学生小组讨论、自主练习等学生的个体行为,而问题诊断、合作探究和反馈评价等环节,学生的参与度都非常高。较之传统课堂,“教学翻转”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身的高阶能力。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学生通过微课或导学案的学习对牛顿第二定律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此时,学生可能思维高度发散,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和思路。教师需要总结学生的猜想和思路,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1:有些学生选取了长木板和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平衡摩擦力后,改变小盘中砝码的质量,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方案2:有些学生的实验设计是用夹子夹住小车1和小车2后端的细线(如图2所示),同时松开一下再同时夹紧,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来探讨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及知识建构。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对牛顿第二定律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每个学生都通过思考对实验进行了设计和操作,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大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物理课堂不再局限于课本上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它开始由封闭走向发散,由单一走向多元,由静态走向动态。“教学翻转”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学习,注重构筑多维物理教学空间,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教学翻转,激发学生思维碰撞。
在“教学翻转”教学模式中,课堂上进行的小组活动是“教学翻转”教学模式成功开展的有力保障。怎样让小组活动有效并且高效地进行,让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科素养,是“教学翻转”教学模式需要面对的问题。
“教学翻转”将学习过程放在课前,在课堂上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小组讨论,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问题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一般发现特殊,在讨论和再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维的深刻性。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学生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案具有一定的缺陷,有一定的误差。如何改进实验设计,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及组间交流,学生针对传统的实验提出了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1: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进行实验设计(如图3所示)。气垫导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光电门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滑块的加速度。
改造方案2:利用dis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设计(如图4所示)。通过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较为精确地测出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在“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讨论是为了使答案明朗化,知识清晰化,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交流的过程是组内、组间互通有无的过程,可以是素材、方法、技能等多方面的交流。学生通过不断的讨论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探讨,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小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是“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小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可以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学生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另外,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可能会犯一些典型错误。“教学翻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一起找出错误的'本源,并通过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解答方案。在寻找他人错误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启发,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达到训练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4教学翻转,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其主要特征就是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教学翻转”秉承“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较之传统课堂,“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将概念学习放在课前,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以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微课或导学案学习、自主推导公式、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及交流、实验改进等程序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改变了原有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在课堂上“节约”了可用于互动活动或解决更多问题的时间。实施“教学翻转”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的过程移到课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课堂上则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和思维方式交流的场所,小组交流与讨论则达到了“思则清、辩则明”的目的。“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教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翻转”的互动式高效物理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共同探讨、教学相长,强调生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师生之间互教共学,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使所有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相互交往的教育、发展功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学翻转”教学模式的实践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取得的成绩是鼓舞人心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教学翻转”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只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不必强求每节课必做。“教学翻转”这一革命性的教学理念,昭示着传承千年的教育的本质属性依然在当今时代熠熠生辉,那就是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独特个性。“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必将推进新一轮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开展,构建起高中物理互动式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崔伟.关于“学练翻转”的物理教学探讨——《摩擦力》的课堂实践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xx(12):5—8.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十四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城步苗乡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何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讲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问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合作——得出规律——巩固练习加强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适当讲解、引导、纠错、分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内涵加以深化。
(一)引入: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火箭升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的起跑、奥运会上女子100米赛跑的起跑等录像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进而让学生回顾上节实验的结论,共同探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来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的引入)。
(二)新课进行:
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4、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目的:培养学生发现一般规律的能力)。
实例探究与巩固练习。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十五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shapemergeformat到shapemergeformat,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认识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2.理解k=1时,f=ma。
【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小车(两个)、钩码(50g若干)、细线若干、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了吗?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下面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a-f和embed4图象。
实验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那我们都学习过,加速度是矢量,那么在牛顿第二定律里加速度方向如何?
物体的加速度大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embed4。
则
或者。
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如果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
表达式:f=k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
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
由f=kma。
当k=1时,f=ma。
取m=1kga=1m/s2。
则:f=ma=1kg×1m/s2=1kg·m/s2。
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1牛顿,所以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所以当m,a取国际单位时,k=1,牛顿第二定律就表述为:f=ma。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为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是标量,力和加速度是矢量。
同学起来回答:
f=kma。
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十六
《牛顿运动定律》在高考《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共有6个条目,其中包括“牛顿定律的应用”,为ii等级要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高考的热点和必考内容。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并且,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本单元对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同学在此感到困惑,疑难较多,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对一些典型的应用题型,如连接体问题、超重失重问题、皮带传动问题、斜面上的物体运动问题等,学生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一、知识与技能。
2、理解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2、学会连接体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3、掌握超重、失重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变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的建立。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讨论、评价。
(一)高三物理(复习)前三章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二)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如何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ppt展示: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
二、知识构建,方法梳理。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在利用物体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受力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7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