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路线图,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一
听了王老师的时分秒的认识的.复习课,关于这节课,我欣赏以下几方面:
1、这节复习课流程清晰,从学生课下自己建构知识网络,上课交流知识网络,生上台展示知识网络,到最后教师带领孩子一起构建知识网络,再到后来的学生完善知识网络,而后进行练习。没有了新知识的趣味,学生常常会感到乏味。但是老师没有停留在烫剩饭低水平上徘徊,而是采取了构建梳理,完善知识网络,让孩子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图。
2、整节课,教师很重视呼唤正能量,肯定正能量,不是跌跌不休地批评,而是积极主动地表扬,表扬几个榜样,带动大家学习。而且,大拇指的奖励机制,指挥语的及时调控,让课堂始终保持井然有序。
3、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上课不是单纯的上好这一节课,而是采用构建框架图的方法,首先让孩子回忆一下我们一起是如何对单位进行复习的,从单位,关系,工具,应用几个方面,比如质量单位,长度单位等等,那本节课你能不能也用以前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整理与复习。教孩子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教孩子一种方法。
4、孩子们在课堂虽然有一点不够活跃,不善于发言,但孩子们整节课都在参与课堂,都在跟着教师的节奏一步一步的进行,想到自己的学生,个别孩子人虽然在这,但心早已远飞,上课发呆,眼睛无光,提问他都不知道老师讲到哪了,如何才能让孩子都有兴趣去参与自己的课堂,这是听完本节课带给我的思考。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0--71页例1和例2.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学生遵守和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具、学具:投影机、投影片、教具钟、电子钟各一个,学生每人一个纸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个习惯,每天早上6:30就起床了。你们呢?
师: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师: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间的工具。有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师:谁看图说一说小明的作息时间?
师:小明能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你们也想做时间的小主人吗?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钟面。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他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划一下。象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
让学生利用自制的钟面观察,要求4人小组讨论:
(1)议一议:从钟面上,你还知道什么?
(2)根据回答填一填: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建立1分、1时的时间概念。
(1)想一想: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时间?
(2)师:1分到底有多长呢?
师:给你们一分钟,看你们能完成几道口算?学生自报出所做题的道数。
(3)师:人的脉搏1分钟大约为65----75次,数你自己的脉搏,1分钟跳()次。
尽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同学们能利用它做不少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1分钟,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时、分的进率。
(1)师用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怎么走?你们可以知道什么?得出结论:1时=60分。
(2)尝试练习:
a、引导学生认识1小时大约有多长?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
b、课本73页的第3题。
师:哪种动物的时间最少?为什么?(看清单位名称)。
4、认读整时。教学例1。
自学课本71页例1,看看时间的表示方法有几种?怎样表示时间?质疑。
让学生回答后填书。
练习:教师拨针,让学生报出时间。
5、认读几时几分。教学例2。
钟面上的时间都是几时几分。我们应该怎样看时间呢?(在书本71页找答案)。
自学课本71页例2,指名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师:你们会用两种记时方法表示出时间吗?
质疑。要是不满10分该怎样表示呢?回答后让学生填书。
练习:教师报出时间,让学生拨针。
同位互拨钟报时。
完成课本72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73页的第1题,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
2、想一想:小林6:40起床,小海6:35起床,谁起得早?
3、游戏:老师给出一分钟,指名学生拍球,全班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下课时间快到了,你们想一想:1分钟时间我们还能干什么?尽管时间很短,但你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希望同学们都能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业。
1、课本73页的第2题。
2、看课本70页~73页。
六、板书设计。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课标》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本课利用学生已认识了整钟点,生活中对时、分的无意识感知,让学生在非整时的认识产生疑问:“要怎么样认读呢?”在教学时、分的关系时产生了“为什么1时=60分呢?”使学生产生内需,萌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时、分的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叵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特地安排了“闯关夺宝”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学习数学的快乐。
3、增添童话色彩。
低个级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可爱型的,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闯关夺宝”、“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成长。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四
听了王老师的时分秒的认识的复习课,关于这节课,我欣赏以下几方面:
1、这节复习课教学流程清晰,从学生课下自己建构知识网络,上课交流知识网络,生上台展示知识网络,到最后教师带领孩子一起构建知识网络,再到后来的学生完善知识网络,而后进行练习。没有了新知识的趣味,学生常常会感到乏味。但是老师没有停留在烫剩饭低水平上徘徊,而是采取了构建梳理,完善知识网络,让孩子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图。
2、整节课,教师很重视呼唤正能量,肯定正能量,不是跌跌不休地批评,而是积极主动地表扬,表扬几个榜样,带动大家学习。而且,大拇指的奖励机制,指挥语的及时调控,让课堂始终保持井然有序。
3、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上课不是单纯的上好这一节课,而是采用构建框架图的方法,首先让孩子回忆一下我们一起是如何对单位进行复习的,从单位,关系,工具,应用几个方面,比如质量单位,长度单位等等,那本节课你能不能也用以前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整理与复习。教孩子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教孩子一种方法。
4、孩子们在课堂虽然有一点不够活跃,不善于发言,但孩子们整节课都在参与课堂,都在跟着教师的节奏一步一步的进行,想到自己的学生,个别孩子人虽然在这,但心早已远飞,上课发呆,眼睛无光,提问他都不知道老师讲到哪了,如何才能让孩子都有兴趣去参与自己的课堂,这是听完本节课带给我的思考。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五
课题说明:
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然后进行教学。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因此,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
课时说明: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本案例适合于二年级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熊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熊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熊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
(1)、出示分得的结果:
8888。
17263544。
888。
536271。
(2)、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2、现在,小熊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4、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5、判断:是否平均分,错得在打“w”,并说说为什么?
(1)、
(2)、
(3)、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四人小组用摆小棒摆一摆)。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判断是否“平均分”进行练习反馈。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
2、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请摆一摆。
3、有12根筷子,有()双。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连一连、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3、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向难题挑战的信心。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的整理,还应该是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明白学到了什么知识,明确自己表现最出色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板书:
分一分。
8
44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12。
3333。
18。
666。
教学反思: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一理论,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联系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整堂课,学生在小熊过生日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学习,把新知识的探索融入于游戏当中。整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练习题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整堂课的亮点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课堂中,不仅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待完善处:在整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多,比较费时间。学生思维活跃,易兴奋,课堂纪律不易组织。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六
创设情境:
小白兔和妈妈一起逛钟店……。
(出示钟店画面)。
活动一:时钟的作用。
1、师:时钟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带回家呀!
2、小结:
要表示时间,就要用到时间单位“时、分”。
(板书:时、分)。
活动二:认识钟面。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有两根针;
b、有12个数字;
c、有大格,有小格。
3、学生自己小结。
1、师:看来钟面上的知识还真不少,那把闹钟带回家,不会看也没用啊!
2、让同学说说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钟的。
3、点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4、引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5、感知1分钟。
活动四:闯关夺宝。
师:既然大家都会看时间,那闯关肯定是没问题,有没有信心呢?
第一关:帮时钟爷爷念念数。
1、出示钟面模型。
2、要求先读一读,再把它们写下来。
3、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闯关。
第二关:给可爱的小闹钟找伙伴。
1、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后反馈。
第三关:山羊伯伯的一天。
1、刚才我们经历了一分钟,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几个一分钟,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
3、全班齐读每一个时刻,小组讨论后完成表格的时间填写。
4、小组反馈。
师宣布闯关成功,并出示奖品。
活动五:愉快的星期天。
概括总结:
由学生自主完成,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与我联系:blue4447@。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七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本单元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我们赢了”,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二节“一分能干什么”,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1分=60秒;第三节“作息时间表”,体会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教材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如,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认读钟面上那一难忘的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时刻,引入对时间的进一步认识;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感受时间的意义与价值。时间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钟表、时间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已有的时间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其次,一定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与体验时间。
我们赢了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让我们记住这一历史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用记载着这一历史时刻的钟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目标。
1.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3.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活动,如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来感受1分的长短;再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引出比1分还短的时间单位“秒”,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进行“数心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数脉搏的方法。
作息时间表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2.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再说一说作息时间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几分?9:00到9:30经过了几分?不要求列式。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我们赢了》。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
2、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重点:
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
体会1分钟的长短,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1年7月13日晚上,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揭晓了。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在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个万众期待的消息传至北京,使整个北京城沸腾了,数以百万计的北京人不约而同地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发出震天的欢呼。“我们赢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让全国人民激动的时刻是10时零8分,同学门看这有一个钟面,它指向的时刻就是10时零8分。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时钟,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了几道思考题,请拿出你们的学具,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研究钟面。思考题: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指名汇报)板书:1时=60分。
师用教具拨出一个时间问学生:这是几时?(9时18分)。
电子表显示是这样的:9:18。
二、认识秒。
师拿出两种不同的表(有秒针的、没秒针的)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区别。
再让学生分组观察、研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师板书:1分=60秒。
师:1秒钟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随着秒针的走动拍手。
师:"1秒的时间短不短?"在今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们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有一块金牌让世界震惊,他打破了在这个项目上黑人垄断的历史,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刘翔)你们知道他的成绩是多少吗?(生:12秒96)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刘翔这不到13秒的时间。
师:我喊开始,就是刘翔开始跑,我喊停,就是刘翔夺得了冠军。
四、练习。
1、独立完成数学书65页第2题。(集体订正)。
2、2、独立完成数学书67页第2题。(集体订正)。
3、独立完成数学书67页第3题。(集体订正)。
五、小结。
1、同学们你这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
2、我们可不能小看这短暂的一分一秒在第十四界世界碑足球赛上,德国队就是在最后一分钟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在今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皮滑艇队员孟关梁、杨文军就是以比亚军提前不到1秒的速度赢得金牌的。老师还找来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时间。”
第2节一分钟能干什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一分钟能干什么》。
教学目的: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对一分、一秒具有亲身感受,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2、知道1分=60秒。
3、尝试估计经历的时间。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活动亲身感受一分、一秒能干什么。
教学难点:
尝试估计经历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钟面上的知识,知道了1时=60分,那么一分有多长呢?我们来听一听1分钟的音乐,边做口算题。统计一下自己在1分钟内共做了多少道口算题。
2、1分钟你能做哪些事情呢?(学生们各抒己见。)。
二、探索新知。
1、充分感受一分钟、几分钟的长短。
(1)活动一:
请同学们数一数自己的脉搏次数。一分钟能跳几下?
教师计时开始,学生开始数数,指明汇报次数。
(2)活动二:试一试。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配合活动,按各自要求进行拍皮球、写字、读书、走路等进行统计汇报。
(3)活动三:(估计一分钟的长短)。
2、实践活动:
(1)选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一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一分。
(2)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
(3)猜小朋友跳绳1分钟能跳几下?
三、认识分与秒的关系。
1、认识秒针(出示钟面)。
(1)让学生指出时针、分针、秒针及它们的区别。
(2)小结:时针是又矮又胖的最短的(走得最慢),秒针是最长的(走得最快),另外的是分针(走得不快不慢)。
(3)秒针是一格一格的走,它走一小格是一秒。
2、秒与分的关系。
(1)秒针可以记录比1分钟还短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分针、秒针的所在的位置。
(2)小结: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一格。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所以秒针走1圈就是60秒。
(3)教师演示:分针和秒针同时出发,秒针走完1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就是一分。
(4)结论:1分=60秒(板书)。
(5)让学生拨一下自己的学具钟,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
四、巩固练习。
1、读一读、写一写。(不足10分要用0占位)。
2、通过时、分、秒的关系,引导学生完成单名数与复名数间互换的关系进率为60。
3、让学生结合实际填写,再交流。
4、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体会1分钟能干什么。可以鼓励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数据的收集、记录并相互交流。五、全面小结。
1分钟很短暂,但也很重要。
举列说明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做时间的小主人。
第3节作息时间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作息时间表》。
教学目的:
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2、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每天上午几时开始上课?每节课多长时间?
二、合作探究。
1、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
从上午早读课是8:00开始,读20分钟,休息5分钟,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课间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钟。根据这些信息填写68页的作息时间表。
2、小组的同学合作制定作息时间表。教师巡视,参与制作过程。
3、学生到展示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师生共同修正,并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对照。对有特色的作息时间表给予表扬鼓励。
4、提出问题并解答。
(1)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2)从第二节课到第三节课下课,这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3)从上午7:40到上午放学,经过了多长时间?
(4)让学生根据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指定同学解答。教师巡视并加以引导。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从9:00到11:00,经过_____时。
(2)从10:00到10:00,经过_____分。
2、从3:00到4:30。
(1)经过了_____时____分。
(2)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6:30起床,25分钟后,6:55用早餐,过了35分钟,7:30去上学。
4、实践活动:说一说今天几时从家出发上学,几时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4节月球旅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1页《月球旅行》。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2、能从“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教学难点:
能从“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合作探究。
1、看,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已经进到了飞船里,淘气心里可高兴了,他迫不及待的问大家:“还有多少分发射?”
(1)引导学生认真看时间。
(2)你是怎么想的?
(3)从8:55到9:00经过了5分,从9:00到9:15经过了15分,所以还有20分发射。
(4)小朋友们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淘气和笑笑,那我们就和他们一起去月球旅行吧!(板书课题)。
2、我们安全地来到了月球的快乐城堡,进入城堡的门有2个,你觉得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走哪个门省钱呢?快来根据两个门的门标价钱帮他们算一算吧!
(1)你帮他们选择哪个门?为什么?
要求学生列出数学算式,说明理由。
他们走第二个门省钱。因为如果走第一个门他们要用:3×8=24(元),走第二个门他们要用:10+6+6=22(元),所以说走第二个门更省钱。
(2)想进入快乐的人可不只智慧老人他们三个,看又来了一家三口人和一家两口人,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男同学帮三口人的算,女同学帮两口人的算,看谁最先让他们走进城堡,而且最省钱。
男生:走第一个门省钱。第一个门要花:3×8=24(元),第二个门要花:10+10+6=26(元)。
女生:两个门都可以走。第一个门要花:2×8=16(元),第二个门要花:10+6=16(元)。
(1)一共需要几艘飞船?
(2)飞1圈需要3分。
(3)最多乘2人。
(4)票价5元。
谁来帮淘气解决他的问题?
飞4圈需要12分。我列的算式是:3×4=12(分)。
谁来解决“一共需要几艘飞船”这个数学问题?
一共需要4艘飞船。我列的算式是:8÷2=4(艘)。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智慧老人的要求是:同桌合作完成校园的设计,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说完整图的位置方向。
6、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设计的月球学校展示给大家看看?
三、小结:
1、月球旅行就要结束了,通过你们的表现,我知道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少,谁愿意来说说?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九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5分=()秒,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练习一”的第10、11题。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特殊时间,并正确进行书写。知道1时=60分,半小时是30分,能正确书写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节约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读写时间的具体方法。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准确说出当分针从12走到各个数字时所表示的时间是几分。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实物钟表、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自带一个实物钟表、记录单。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上课铃响。
哪位同学说说,现在是第几节课?(第二节课)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二节的上课时间是几时吗?(边问边出示课件,课件显示一个钟面,定格在9:00)。
1、复习旧知。
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9时的?(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9,是9时。)。
2、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钟面。
1、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
2、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3、学生反馈交流结果,教师用课件演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二)认识时间。
1、认识分。
(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屏幕显示放大的钟面,演示分针走1小格)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2)边在课件中演示,边提问:
2、认识时间。(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时针指着3多一点,是3时,分针指着1,是5分。)。
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3时5分)(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些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如:“3:05”)。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三个钟面。3.认识时、分的关系。(1)学生分组操作。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件: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3)引出“1时=60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
4、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学生练习时,先说一说: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再把时间写在每个钟面的下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下课铃响,屏幕上的钟面显示出9:40)。
你能说出我们第二节课下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优点: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习惯。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认识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5分5分的认识时间探讨1小时=60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例如:上课的时间8:05引入,拓展应用中利用小朋友作息时间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估计时间的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认识时间的兴趣。
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生的生成进行讨论、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学8:15分的认识。
在教学时运用实物钟、钟面模型、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例如在教学5分5分的认识时间时,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了1分、1秒的时间观念,并且学会了时间单位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
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
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
学生的作息时间。
商场开门、关门时间。
火车晚点。
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
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练习十四第3题,第7题。
四、具体编排。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
(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3.p61“做一做”(感受时间的长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
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长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
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模仿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
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法计算即可。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
2.例2(一般的计算)。
(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用3×5计算。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3.p62“做一做”
不要求学生用乘法来计算时、分、秒间的换算。
4.练习十四。
第1题,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
第2题,判断大小,判断的方法可以多样化,有的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估算即可。如第1小题,只要知道90秒比1分多,不到2分,就可以了。
第3题,实践调查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许多常识,如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
第4题,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又要计算一段时间,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
第5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第6题,估计时间,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第7题,实际调查的题目,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可以结合电视预告的方式进行调查。而且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喜欢什么节目就选取什么节目进行调查,教材中要求调查起始时刻,还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时间段。
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
第9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使自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
第10题,作为一个常识,使学生知道一般在短跑中运用比秒更小的单位,只要学生能通过时间的比较知道谁比谁跑得更快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单位是100进制之类的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
五、教学建议。
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
一、活动目的。
1.巩固时间的认识。
2.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建议。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2.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的合理之处,从而修正自己的作息时间。通过交流,发现别的同学作业完成得又对又快的原因,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
3.教材上提供的只是其中的两个范例,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出别的涉及到时间的活动,如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等等。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听了两节课《认识时、分》的教学实况,现将自己的听课感受整理如下:
首先,整体影响感觉第一节课水到渠成。感觉非常的顺,而第二节课中间出现了一点小波澜,相反却感觉像家常菜那样真实。因为在平时的的课堂上自己也遇到过那样的小问题。是真实课堂的写照。
其次:导入不同,一是询问图图的上学时间,二是询问现在的时刻,还有渗透了等时性。
在例1的教学中都通过观察比较,分针,时针认识整时,在认识整时王老师出示的钟表模型我觉得更贴近生活,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因为生活中的.钟表就是各种模型都有,还有两位教师都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整时的认表方法。
例2的教学中是本课的难点,怎样体会1时=60分,学生在数1大格中有几个小格,这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其中包含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在王老师的课上学生出现了对线与短的混淆,老师通过查找从新讲解学生得出1大格有5个小格,如果教师之前先示范说明我觉得学生会少走弯路,也节省了教学时间,毕竟这不是本课的重点,目的学生知道利用5个5个数想方法,得出1个钟面有60个小格。还有王老师在教学分针走小格,做到6是多少小格,这一教学非常好,因为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30分,如果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下,30分就是生活中用到几点半的半,半就是指30分。
两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设计非常好,充分帮助了教学的进行,很好辅助了教学。其中有很多课件的制作值得我去学习去钻研。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本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初步养成珍惜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的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本单元教学建议:
1、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多设计具体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抽象变直观。
2、关于“说出经过的时间”的教学,要注意围绕“作息时间表”,借助钟面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出经过的时间,不要求列式计算。
3、重视复习,可以利用“月球旅行”这个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以利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
第1课时我们赢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从“审奥情景”引入钟面,使学生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及按时作息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时间、了解时、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钟表模型(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申请奥运会成功情景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场面?
在什么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得出:从文中的文字和钟面上知道的。
师:还可以怎样知道具体时间?
3、日常生活钟表的种类很多,(教师出示一些钟表)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钟面上的知识来?
二、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教师拔出9时整。
问:现在是几时?
时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几?
2、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这时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再拨几个整时一次类推……。
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时就是几时。
4、教师拨出9时10分问:
现在是几时又过了几分?
这时时针怎么样?分针指着几?
5、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
这时时针怎样?分针指着几?再拨几个一次类推……。
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分针刚走过几,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7、教师出示9:00,9:08。
问:这样的时间你认识吗?引导认识电子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8、完成“试一试”其他题目。
三、体验感悟。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出示四个带有时间的钟面,说一说是什么时间?那时你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后得出:
7:45上学。
9:05做课间操。
10:25正在上课。
3:25正在踢球活动。
3、完成第2题的“连一连”。
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1、完成第4题的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教师拨,学生说。
学生拨,教师说。
2、作业: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会认电子表上的时间,能用电子表显示方式写时间;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2、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分=?秒1时=多少分。
二、新课。
教学例1。
森林里,动物们正举行运动会,现在是小动物门在举行赛跑,你们想知道谁得了第一吗?
学生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乌龟跑了2小时,小兔跑了1小时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谁最快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集体讨论。
教学例2。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三、课堂活动。
1题。
第一节课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时到校,4:20离开,在学校多少小时?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2、知道1小时有多长。
3、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门,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是时间。
二、新课。
出示钟面,关于钟面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学生拨针讨论:1小时是多少分钟?
学生动手操作。
得出时针走1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是60个小格,就是60分。
那我们用算式表示就是1时=60分。
学生填读书。
体会1分钟。
1分钟我们能做什么呢/。
活动:学生数数数脉搏。
击掌跳绳跑步。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1、知道1小时有多长。
知道1秒有多长。
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1小时是多少分?
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课堂活动。
10秒你能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完成4题。
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认识几时几分。
2、通过活动,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钟表、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
放收音机正点报时的声音。
教师:同学门,你们听见了什么?
出示钟表图,让学生说。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5。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几时、几时半了,下面钟表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出示例5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你认为应该怎样认?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时针超过了几格,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
在认时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
学习例6。
教师:出示例6图,学生认时间。
看,小熊还等大家来帮他们写一写,你会吗?
抽学生板书,并说方法。
教师教写法。
先写几时,再写:,再在:的后面写几分,几分要占两位。
注意:不是冒号,要写在中间。
书91页,学生练习。
三、在活动中体会。
出示时间,学生边说边拨。
8:10分11:157:353:08。
学生边说边拨。
同桌练习。
帮助动物纠正错误。
课堂活动3题,学生仔细观察,有错误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说?
联系生活实际,估计时间表。
你们喜欢看那些电视节目?
这些节目在什么时间播出,请你填写节目时间表,
学生活动。
课后记: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七
(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准确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能说出经过时间。
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和1时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能说出经过时间。2.教学难点:理解时与分的进率。
四、教具及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表。2.学具准备:学具钟表。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你们平时什么时候来上学啊?(学生自由回答)。
2、展示例题中的场景,仔细观察这幅画,小女孩是怎么知道该上学的呢?(引。
导学生说出钟表)。
3、揭示课题: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今天呢我们就通过看钟表来认识。
时分(板书课题)(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小朋友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认钟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钟面,钟面上哪些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学生回答时,展示课件)。
课件)。
2、认识大格和小格。
(1)介绍:像每两根长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大格。(展示课件)从12到1就是。
一个大格。数数钟面一共有几个大格?
学生观察学具钟面,指名回答。
(2)每两根短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小格。(展示课件)。
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吗?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让学生观察学具,得出结论。学生数法不一。
(3)你们真棒!我们可以5个5个的数,这样正好是5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数。
数。(展示课件,和学生一起数)。
3、认识时。
(1)介绍:我们刚才通过数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
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和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那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朝哪。
两个钟面有什么不同吗?
指名学生回答几时。
引导学生说出时针从12开始走过的大格数不等,5时比4时多走了一大格。
(3)回答的很好,也就是说走一时用了一大格。所以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展示。
课件)。
提问:那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走到8呢?
让学生拨一拨回答。
4、认识分。
(1)我们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而且时针走的时候时,分针也走着,那么。
分针怎么走呢?大家看好了(展示课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提问: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8小格呢?30小格呢?
(2)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那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分呢?从12走到4。
呢?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先回答并说明理由)(3)介绍方法,大家一起读一读。
5、时与分的进率。
(1)刚才通过学习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时。
与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拿起你们手中的钟表拨一拨观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拨钟面,自由发言。(可能发现时针和分针同时动同时停,分针比时针走得快等)。
(2)小朋友们很厉害哦,发现了这么多呢。下面看分两组分别观察时针和分针大。
家开始看(展示flash动画)。第一组发现什么?第二组呢?因为时针和分针。
同时动同时停,也就是走过的时间一样,合起来能得到什么呢?
(学生仔细观察。其中一组观察时针的变化,另外一组观察分针的变化。学生。
可能的答案:经过了1时。经过了60分。1时=60分)(三)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1、感受1分钟。
1分钟可以做多少条口算题?(老师计时,让学生操作并汇报)。
总结:哇!原来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啊,所以我们平时要珍惜每一分钟,抓紧时间学习。
2、感受一小时。
1小时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一做:
一节课()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展示课件,公布答案。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1小时可以做什么?
3、展示ppt巩固基础知识。
4、拓展延伸。
(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提问: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学习,做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时间就像小马车》结束吧!
六、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1时=60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40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