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读后感就是展现我们理解和感悟的窗口。读后感需要具备客观性和客观性的平衡,既要保持个人的情感和观点,又要尊重书中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这里是一些读者们和大家分享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唤起你对这本书的共鸣和思考。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一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二
英帕尔是印度东北部的战略重镇,离缅甸西部边境仅50英里。
1944年,盟军在英帕尔等印缅交界地区,经激战击溃日军三个师团的闪电进犯,取得重大胜利。
1944年3月8日,日本第15、第31、第33等三个师团和一个印度国民师,为了破坏盟军从印度向缅甸发动进攻的准备,渡过亲敦江向英帕尔地区实施闪电进犯。日军不顾补给缺乏,仅携带部分马、牛、羊、大象和20天口粮,便断然渡过亲敦江。日本第15集团军司令牟田口中将宣布:“只要一个月,日军就能占领英帕尔”。
4月5日,日军第31师团长佐藤幸德中将指挥的主力部队已进逼科希马。日军闪电突袭已获初步成功。但是也暴露出他们的致命性战略缺陷——补给匮乏。
英军第14军军长斯利姆抓住这一战机,用火车、飞机运送大批主力部队和军需,火速增援科希马,在这里集结了英军主力1.2万人,运来了军需补给品1.8万吨,很快建起一道紧急防线,挡住了日军奔袭迪马普尔的通路,日军已无力再向前突袭。英军同时用大批空降兵切断日军的`陆上补给线,并请美国、中国空军支援,用飞机对日军进行地毯式轰炸。
日军后方的补给线被炸毁。切断粮道之战使日军陷入绝境。形势恶化,战局逆转,日军损失很大。日军如果在此时罢手,仍可以安然撤军。但牟田口不顾各师团长的反对,下令继续实施对英帕尔的进攻。在再次进攻中,日军损失更加惨重。6月26日,日军被迫撤退。时值雨季,血战64天的日军被英军四处追歼围剿。
日军面临严重困难:天上有美国、中国空军的不断轰炸;地上通向缅甸的山林羊肠小道已被大雨山洪冲垮;粮食极端缺乏,日军靠吃野草、蜗牛、蜥蜴、蛇、猴子度日。
7月16日,日军向亲敦江撤退,在倾盆大雨中狼狈地翻山越岭,冒着中国、美国空军的轮番轰炸仓皇后撤。途中,数万伤员用手榴弹自杀,几万官兵魂断荒山密林,溺死于深涧大川。日本人承认:“全线撤退的情形是鬼哭啾啾,狼嚎惨惨。”8月20日,日军退回亲敦江畔。河水猛涨,几百名日军命赴黄泉。
8月30日,日军残部才渡过亲敦江,退守明京山。日军大本营原指望英帕尔之战能重振士气,改变不利态势,结果却适得其反,使自己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处境。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三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即将在今年八月份举办。曾经希腊规定每个思念在奥林匹亚山举行一次运动会。这也是奥运会的“诞生”
“奥林皮呀赛会“终究式谁告诉我,使我得知的呢?使《外国历史故事》这一本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整本书带我浏览了外国历史文化及人际交往,这本书立蕴藏着世界的经历,也打开了我的好奇心,让我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面对时时地甘霖,我会选择扑上去,那更别说,面对历史地长河了。
通过这本书,我最欣赏地一篇是“希腊的学校-雅典”让我得知,在希腊文明历史中,雅典扮演得角色是最典型性得。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四
在整个的历史教学之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们掌握我国的历史以及全世界的历史进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小学生历史故事。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为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朱元璋采纳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势必要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
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并吞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在今南京)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谋士刘基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朱元璋犹豫不决,散了会,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基说:“我看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走的人就该杀!”
朱元璋说:“请问先生有什么办法打败敌人?”
刘基说:“敌人远道来侵犯,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用财物赏赐将士,再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要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满心喜欢。两个人又商量了一阵,把计策定了下来。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找来,对他说:“这次陈友谅来进攻,我要引他上钩,没有你帮助不行。请你写封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应;再给他一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分散他的兵力。”
康茂才说:“这事不难。我家有个守门的老仆,给陈友谅当过差。派他送信去,陈友谅准不会怀疑。”
康茂才回到家里,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老仆赶到采石,求见陈友谅。陈友谅见了老仆送来的信,果然并不怀疑,问老仆说:“康公现在哪里?”
老仆回答说:“现在他带了一支人马,驻守江东桥,专等大王去。”
陈友谅连忙又问:“江东桥是啥样子?”
老仆说:“是座木桥,容易认得出来。”
陈友谅跟老仆谈了一阵,吩咐左右摆上酒菜,让老仆饱饱地吃了一顿,才打发他回去。临走的时候,陈友谅对老仆说:“你回去跟康公说,我马上就去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几声‘老康’,请他马上接应。”
老仆回去后,把陈友谅的话全向朱元璋回报了。朱元璋连声叫好,当夜派人把江东的木桥拆掉,改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儿得到情报,弄清楚他们进攻的路线,就让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了人马。朱元璋亲自统率大军守在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布置兵士准备好红黄两面旗帜,规定了信号:举起红旗就是通知敌人已经到来,举起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陈友谅自从老仆走后,立刻下令全体水军出发,由他亲自带领,直驶江东桥。哪想到到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木桥,只有石桥。陈友谅的部将们都起了疑心。陈友谅想,别管他是石桥还是木桥,只要找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石桥旁边,一连喊了几声“老康”,也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想到自己上了当,急忙命令船队撤退。
朱元璋发现敌人中计,立刻叫兵士举起黄旗,发动进攻。一霎眼间,战鼓齐鸣,岸上伏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数也数不清,2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了命。
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甘心,他养精蓄锐,决心要报这个仇。过了三年,他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60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亲自带领20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战。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鄱阳湖中的康郎山响起了阵阵战鼓。康郎山是陈友谅的临时指挥所,他三更就命令各船煮饭,将士们饱餐之后,他就指挥战舰向湖口移动。开始挑战了。
陈友谅联结巨型战船为降,楼橹高十余丈,舰队一字儿排开,用铁链连在一起,竟有十几里长,像一座水上长城。而朱元璋的水军,却尽是些小船,一些将士被陈友谅的气势吓得脸色都变白了。
朱元璋坐在指挥船里,镇定自如,他望望左右将士,忽然哈哈大笑,对刘基说:“我看陈友谅真是呆头鹅,他将这么多大船首尾相接,这样不利于进退,要击破它是很容易的。”刘基知道朱元璋故意这样说,是为了鼓舞士气,也就笑着说:“我还当陈友谅有多大本事呢,兵刃来交,就联舟自保了。这时若有勇士,披坚执锐,乘小船限他周旋,他的阵势立刻就大乱,大船上的人一个个会跌下湖里去喂鱼的!”两人一唱一和,把一些将士的惧怕打消了。
朱元璋见诸将都有了勇气,便命令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人分率20队船舰,向陈友谅出击。陈友谅哪里把这些小船放在眼里,命令联结在一起的大船齐头并进,其势如排山倒海,撞翻了一百多只小船。战斗第一天,朱元璋吃了败仗。第二天,朱元璋的指挥船冲在前面,组织各船队向大船放箭。
陈友谅发现了朱元璋的指挥船,便令骁将张定边围攻朱元璋,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活捉。正在和敌人酣战的徐达见情况不妙,连忙调转船队去保卫朱元璋。
朱元璋毫不畏惧,驾船灵活地指挥战斗。正当两军厮杀得白热化状态时,朱元璋的指挥船突然在一片沙滩上搁浅,船底像被胶住一样动弹不得。张定边大喜,高声叫道:“朱元璋跑不掉了,弟兄们,活捉朱元璋赏黄金千两”!士兵们齐声呐喊,摇舻云集,把朱元璋团团围住。
朱元璋指挥船上的将领宋贵、陈兆先等人,舍命抵抗,身中数十枪,先后倒毙在船头。眼看全船要当俘虏,朱元璋不由得害怕起来,背脊里冒出一阵阵冷汗。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相貌和朱元璋酷似的偏将韩成对朱元璋说:“宋贵、陈兆先都死了,为保主公脱险,我愿代死,请你快将战袍脱下,让我穿上。”朱元璋沉吟不答。
这时,只听得敌军要朱元璋投降的呐喊一阵紧似一阵,流矢在船头乱飞,韩成焦急地说:“公主快听我的话脱下战袍,否则,全船将士都要同归于尽,大家都死去有什么益处呢?”朱元璋不得已,只好脱下战袍,让韩成换上。
韩成把朱元璋的幅子戴在头上,深情地对朱元璋看了一眼,说道:“主公自重,韩成去了!”朱元璋很不忍心韩成去代死,但事在燃眉,不得不由他去。
韩成冲出船舱,站在船头,高声叫道:“陈友谅听着!我朱元璋今日败在你手里,只有一死。不要再为了你我俩人,劳师动众,让天下生灵无辜被杀戳了?我今日且让你威风,我认输了,你看你看……”说到看字,扑通一声,竟投入水中去了。
张定边以为真是朱元璋兵败自杀,连忙下令打捞尸体,好向陈友谅表功,攻势稍稍缓了下来。这时,徐达、常遇春等人听说朱元璋投水,拼命杀过来报仇,张定边只顾注意士兵打捞尸体,没防备常遇春拉弓搭箭,嗖地一箭正好射中他的额头。
张定边一声惨叫,倒了下去,士兵们见主将受伤,顿时慌了手脚,无心再战,保护着张定边后退而去,徐达等人乘机向朱元璋靠扰,见朱元璋没有死,喜出望外,朱元璋命令士兵下水挖沙,推船脱离了浅滩,总算幸免于难,这时,时已日暮,朱元璋下令鸣锣收兵。
康郎山水战后,朱元璋冷静地考虑了全面情况,为了防止割据苏州的张士诚乘虚袭击基地应天府,他命令大将徐达回守应天府,及时作了正确、妥善的战略处置。
诸葛亮。
破曹操的连环船,用的是火攻,我们何不用火攻破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船?”朱元璋说:“这办法好。不过,火攻全仗风势,顺风正好,万一是逆风,岂不烧了我们自己的船!”刘基在一旁笑着说:“主公放心,我观察天象好久了,今日黄昏便有东北风起!”朱元璋大喜,说:“军师真是诸葛亮转世,借来东风!”他决定用火攻破敌。
一天黄昏,湖面上吹起了东北风。朱元璋命令水军将领廖永忠、俞通海率水兵驾驶七条渔船出发。船上装满芦苇柴薪,中放火药,上置草人,伪装成水军将士,而真正的水兵则躲在草人下的挡板后面。再在各条船的船梢上系一只轻快小船,准备点火之后乘小船撤走。
七条渔船顺风顺水,向陈友谅的大船划去。陈友谅的哨兵站在高大的船头上,先是紧张了一阵子,后来见渔船上只有几个士兵持戈而立,也就松了口气,根本没把小渔船放在眼里,他们耐心地等待渔船靠近,以便活捉生擒。
有人把此事报告陈友谅,陈。
友谊。
赶到船头观察,发现渔船越驶越近,觉得可疑,忙命兵士射箭。谁知那渔船上的士兵直挺挺地站着,一个也射不到。
等陈友谅发现那些士兵都是穿了盔甲的草人时,渔船已贴近大船。渔船上嗖嗖地抛过来数十只铁钩,牢牢地搭住大船。躲在挡板后的廖永忠、俞通海命令士兵将船中浸透了油渍的芦苇和火药硫磺点燃,然后,纷纷跳进船稍后的轻便小船,一溜烟似地撤走了。渔船里的芦苇火药烧起巨大的火焰,很快也把大船烧着了。
陈友谅忙命士兵扑灭火焰,怎奈风急火烈,四面燃烧,几乎扑不胜扑。他们的大船都用铁链锁在一起,仓促间难分开,大火蔓延开来,全军乱作一团。此时,常遇春率领的战船又从两边包抄过来,那船桅上用竹竿挑着一个怪物,形如百姓盛粮的大笆斗,用芦苇和布包扎,里面贮着火药和火蒺藜,名曰“没奈何”。
等靠近陈友谅船只,点燃火线,烧断悬索,“没奈何”就落入敌船中爆炸,将船炸毁。陈友谅的战船四面燃烧,变成一条火龙。天色已黑,熊熊大火把鄱阳湖映得通红,胜似那夕阳晚霞。朱元璋不失时机地率战舰主力全面出击,大败陈友谅,烧毁对方巨型战舰数百艘,斩首二千余人。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和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他本人也被吓得惊慌失措,丧魂落魄。
陈友谅气得咬牙切齿,当夜与部下计议说:“朱元璋太狡猾,用火攻折我大军无数,此仇一定要报。我见他的座船,樯是白色的,明日出战,望见白樯,大伙全力围攻,杀了他方解我心头之恨。”部众领命。次日清晨,又一次水战爆发,双方酣战三、四个小时不分胜负。
陈友谅指挥水军向有白樯的船进攻,谁知,朱元璋冲在前面的战船的船樯,统统是白色的,辨不出那条船是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这是刘基的计谋,目的是为了混淆敌人视线,保护指挥船。不过,既然是指挥船,总会露出蛛丝马迹,陈友谅还是找到了它,命令士兵瞅准指挥船放火炮。
这一切被警惕地注视着敌方一举一动的刘基发现了,他跃起大声呼叫:“不好,主公快换座船!”朱元璋来不及细问,急忙跳上另一条船,但闻一声巨响,原先那船已被击碎。为了挽救危局,廖永忠、俞海通两位水军将领率领6条战舰直插敌阵,他们攀登敌船,逢人便杀,见物就烧,一会儿就绕出了陈友谅军的舰队,竟然丝毫未受损伤。
他们的骁勇,鼓舞了朱元璋所有将士,使他们勇气倍增,拼命围攻大船。陈友谅的战船高大,行动迟缓,经不住朱元璋将士杀一阵,烧一阵,很诀就垮掉了,士兵们不是被烧死,就是落水淹死。陈友谅至此,狼狈已极,亏得张定边拼命救护,才冲出重围。他只好收拾残余战舰撤退,不敢再战。
此后,两军开始对峙,谁也不轻易发动进攻。不久,陈友谅的两员大将又投降了朱元璋,内部不稳,力量更加削弱。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把战争中抓来的俘虏统统杀掉。朱元璋闻讯,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送还,受伤的还给敷上好药,从而大得人心。陈友谅军内部分崩离析。
两军对峙这一月之久,陈友谅舰队被困湖中,军粮殆尽,计穷力竭,危在旦夕。陈友谅妄图孤注一掷,从湖口突围,转入长江,再奔武汉大本营。
朱元璋早已严阵以待,陈友谅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朱元璋唯恐陈友谅逃走,亲自指挥追击。陈友谅边退边向朱元璋指挥船密集射箭,有一箭射中朱元璋的座椅,朱元璋下意识地惊叫一声。陈友谅以为射中了朱元璋,将头伸出船舱张望,被朱元璋部将郭英一箭射死。当朱元璋听到陈友谅中箭身亡时,高兴地说:“呆头鹅已死,天下安定矣!”
1364年2月,朱元璋攻下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的势力终于控制了原陈友谅的所属地区。
蒙古西征之战是公元13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以骠悍的武功征服了欧亚地区,以蒙古为中心,建立起由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长期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到12世纪时,在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东到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形成了许多蒙古部落。随着蒙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私有制产生,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蒙古各部落面临着迫切的统一问题。
孛儿只斤部落的首领铁木真在统一蒙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打败了塔塔儿、克烈、乃蛮、蔑儿乞诸部,统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20xx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家。蒙古国建立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南宋和金朝,西征则是征服中亚东欧各国。蒙古西征共有3次,第一次是1220xx年至1220xx年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1234年至1241年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年至1258年旭烈兀西征。
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期间,中亚大国花剌子模沙(国王)阿拉乌定?摩诃末(穆罕默德)派遣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节晋见成吉思汗,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国后的真实情况。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了使团成员,并表示:朕为东方的统治者,沙就成为西方的统治者吧。
我们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要让商人自由通行(阿奇尔译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1220xx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模国(居今黑海东、威海西,锡尔河南)。1220xx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
可是事后不久,双方就发生了两起伤害友好关系的事件。第一件是边界纠纷和武装冲突。速别额台消灭以忽都为首的篾儿奇惕残余势力,正待胜利回师时,遭到花剌子模沙的追击,一直追到谦谦州(今叶尼塞河)。速别额台前去劝说花剌子模沙,希望双方不要交锋。
但花剌子模沙不听其劝告,仍然袭击蒙古军,挑起武装冲突。在冲突中,花剌子模沙险些被俘,幸被札兰丁护救脱险。此后,当哲别受命消灭西辽时,花剌子模又抢先占领了直到讹答剌(在锡尔河上游)为止的原属西辽的领地,挑起了两国间的边界纠纷。
再就是1220xx年蒙古大商队被害事件。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国达成的通商协议,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丝绸、驼毛织品、海狸皮、貂皮等贵重商品,带着成吉思汗给花剌子模沙的信前往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在信中写道:吾人应使常行的和荒废的道路平安开放,因之商人们可以。
安全。
地和无约束地来往(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商队行至锡尔河上游的讹答剌城后,因守将亦纳勒出黑(号海儿汗)贪财,将商队扣留,并派人报摩诃末说,商队中有成吉思汗的密探。
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其全部财物。亦纳勒出黑遵照摩诃末的命令,杀害蒙古商队成员,其中只有一人从牢里逃出,得以幸免,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被害经过。
成吉思汗发誓要为死者报仇。但他还是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于是,派以巴合剌(西域人)为首的3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索取肇事者。使者向摩诃末国王转达了成吉思汗的原话:君前与我约,保不虐待此国任何商人。今遽违约,枉为一国之主。若讹答剌虐杀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则请以守将付我,听我惩罚,否则即备战。
摩诃末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杀害了巴合剌,而且将两名副使的胡子剃光赶回。这些不足取的作法是产生事端,引起恶感及仇报、猛袭的原因,使和平安宁遭到破坏。
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20xx年,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及大将速不台(一写速别额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阿力麻里、合剌鲁皆出兵,惟西夏拒绝出兵。总计兵力10至15万,成吉思汗对外号称60大军。1220xx年秋,经别失八里、不剌(今新疆博罗市),通过铁木儿忏察(亦称松关,今名果子沟)至阿力麻里,西行渡伊犁河,经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进。当时,铁木儿忏察是非常难行的隘口。蒙古大军通过时,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理石开道,并且砍木修桥,共修筑48座。桥的宽度,可容两辆车并行。
蒙古大军到达花剌子模边堡讹答剌城后,兵分四路:察合台、窝阔台率师围攻讹答剌;术赤率师征毡的、养吉干诸城;塔孩率5000骑兵征战忽毡(今纳巴德)等城;成吉思汗与托雷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布哈拉城。1220xx年,术赤等三路军马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军也占领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城市)和旧都乌尔根奇(今土库曼尼亚城市,汉籍曾写为兀龙格赤)之间的交通。随后,蒙古四路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
经过6天的苦战,才得以攻克撒马尔罕城。当时撒马尔罕城守军约11万。城破之前,花剌子模沙已从城内逃跑,成吉思汗遂命耶律阿海留守城内,哲别、速不台率3万骑兵追击阿拉乌定?摩诃末;窝阔台率术赤、察合台进攻兀龙格赤;成吉思汗和托雷向阿富汗推进,进攻巴里黑(今阿富汗马札里沙夫西)、塔里寒(今阿富汗塔利甘)等地。
1220xx年,窝阔台率领的5万兵马攻打乌尔根奇。城内守将是忽马尔,统帅着11万大军,日夜坚守。该城防卫工事十分坚固。蒙古军在城周围安营扎寨,一面遣使召谕居民投降,一面忙于做攻城前的准备。
待攻城的器械齐备后,蒙古军立即向城内发动了全面进攻。于当日破城,进入街区后,士兵到处烧杀,由于居民的顽强抵抗,蒙古军不得不转入巷战。袭击阿姆河桥的3000蒙古兵,无一生存。经过7天的激烈战斗,才占领了全城。根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乌尔根奇的11万守军,全部阵亡。工匠和妇女、儿童被当作俘虏,运送到蒙古。乌尔根奇(兀龙格赤)的失守,使河中地区全部被蒙古军占领。
于谦鲜血淋漓的头颅挂在了崇文门外。
这颗头颅曾经保卫了这个城市,挽救了这个帝国。如今却依然被无情挂在了城门口。
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开始无可挽救地走向没落。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
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有没有谋反嫌疑的人。他怕外面的大臣靠不住,让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这样,宦官的权力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的时候,连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一个宦官代笔,叫做司礼监。这一来,宦官的权力更大了。有一年,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蔚州(今河北蔚县)地方的一个流氓,名叫王振,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没考取,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识字的太监不多,只有王振粗通文字,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镇。
读书。
朱祁镇年幼爱玩,王振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痛快,朱祁镇挺喜欢他。
明宣宗死后,刚满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王振当上司礼监,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一味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王振趁机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手里。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力可算顶了天了。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强大起来。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三千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削减了赏金和马价。也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绝。这一来激怒了也先,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将出兵抵抗,被瓦剌军打得大败。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慌忙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大同离开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蔚州被瓦剌军侵占,竭力主张英宗带兵亲征。邝埜和于谦认为朝廷没充分准备,不能亲征。明英宗是个没主见的人,王振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不管大臣劝谏,就冒冒失失决定亲征。
明英宗叫他弟弟郕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埜等官员一百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向大同赶去。
这次出兵,本来从没好好准备,军队纪律涣散。一路上又遇到大风暴雨,没有走几天,粮食就接济不上,兵士们又饿又冷,还没有碰上瓦剌兵,已经叫苦连天。到了大同附近,兵士们看到郊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横着明军兵士的尸体,更加人心惶惶。有个大臣发现士气低落,劝英宗退兵,被王振臭骂一顿,还罚跪了一天。
过了几天,明军前锋在大同城边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各路明军纷纷溃退下来。到了这时候,王振感到情况危急,才下令退兵回北京。退兵本来是越快越好,但是王振却想到他老家蔚州去摆摆威风,劝英宗到蔚州去住几天。几十万将士离开大同,往蔚州方向跑了40里地。王振又转念一想,这么多的兵马到蔚州,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岂不要遭到损失,又匆匆忙忙下命令往回走。这样一折腾,拖延了撤兵的。
时间。
被瓦剌的追兵赶上了。
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那时候,太阳刚刚下山,有人劝英宗趁天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今河北怀来)再休息,瓦剌军赶来,也可以坚守。可是王振却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几千辆车子还没到,硬要大军在土木堡停下来。土木堡名称叫做堡,其实没有什么城堡可守。明军大队人马赶了几天路,口渴得像火烧,但是土木堡没有水源。离开土木堡十五里的地方有条河,已经被瓦剌军占领了。兵士们就地挖井,挖了两丈深,也没找到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瓦剌军赶到土木堡,把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明英宗知道没法突围,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一打听,明英宗带的明军人数还不少,要打硬仗,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
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下命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兵士们争先恐后跳出壕沟往河边跑,乱成一团,将领们要制止也制止不了。
这时候,早就埋伏好的瓦剌军兵士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个个抡起长刀,大声吆喝着:“投降的不杀!”明军兵士一听,纷纷丢盔弃甲,狂奔乱逃。瓦剌军紧紧追赶,被杀的和被乱兵踩死的,不计其数。邝埜也在混乱中被杀死。
明英宗和王振带着一批禁军,几次想突围都没冲出去。平时作威作福的王振,这时候却吓得直发抖。禁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气愤地说:“我为天下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说着,抡起手里的大铁锤,朝着王振脑门一锤砸去,结果了王振的性命。樊忠自己冲向瓦剌军,拼杀了一阵,中枪倒下。
明英宗眼看脱逃没有希望,只好跳下马来,盘着腿坐在地上等死。瓦剌兵赶上来,俘虏了明英宗。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之变”。
有了明英宗这块护身符,瓦剌军的信心更足,野心更大,中原的金银财宝已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瓦剌军长驱直入,朝北京杀来。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五
1941年9月的一个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在地中海海面,意大利海军的“赛莱”号潜艇在艇长裘尼奥·保吉斯亲王的指挥下,正迎着海浪前进。保吉斯亲王此行的任务是搭载一批“人鱼雷”驾驶员,对800多英里之外的直布罗陀港的英国舰艇发动攻击。
当它缓缓驶入西班牙西南岸的喀地滋海湾,在意大利“富尔哥”号补给修理船旁停泊下来时,6条黑影悄悄地上了潜艇,这是6个执行秘密作战任务的“人鱼雷”操纵手。几分钟之内,“赛莱”号载着他们起航,持续两年的直布罗陀海面之下秘密的“人鱼雷”作战,从这个夜晚开始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双方都绞尽脑汁,使用了多种特殊作战方法。“人鱼雷”战就是意大利人使用的一种方法。潜艇下潜,然后向西班牙水域的直布罗陀湾西南角移动。那里离英国的港口只有4英里。当潜艇仍在海面下行进时,6个“人鱼雷”操纵手穿着橡皮衣,戴着呼吸面具,经过安全舱口来到甲板上。
那里有3枚22英尺长的鱼雷。鱼雷装有可以分离的弹头。意大利人把这种鱼雷叫作“猪”,因为它的样子像一头正在游泳的猪,而且容易听人摆布。当时,鱼雷艇的最高速度只有3海里。速度不能过高,否则将会把操纵者从他们的座位上甩下来。鱼雷的最远射程是10英里。每一枚鱼雷配备一名军官和一名水兵。当操纵人员骑上鱼雷,拉开发射控制杆后,攻击便开始了。坐在前面的军官控制鱼雷的速度、方向和潜水的操纵器,以及一个发光的浓度测量器、一个水下使用的发光指北针。
在正常情况下行驶时,操纵人员正好把他们的下巴露出水面。但是如果遇到周围有巡逻的舰船时,他们就得潜入水下航行。利西奥·维辛梯尼,是这个小组中最勇敢的军人,也是发动鱼雷攻击的智囊人物。
在1941年9月那个漆黑的夜晚,他操纵鱼雷来到了直布罗陀港外。虽然他随身带着能够切断保护港口的钢丝网的工具,但他并没有使用这工具,因为当一艘驱逐舰从升起的网下通过时,他也趁机溜了进去。他把鱼雷的弹头系在一艘油船底下,然后便从网下钻出撤离了。
另外两人把鱼雷的弹头悬挂在直布罗陀港内的船只底下,然后凿沉自己的鱼雷艇,泅渡到附近属于西班牙的海岸。在那里,以驻西班牙巴塞罗那领事身份作掩护的意大利海军军官埃利奥尼正等着他们。他是专门被派到西班牙,指导破坏活动的。
在他们迅速撤离之后,港内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响,滚滚浓烟直插云天,英国“邓经达尔”号油船的脊梁骨被炸断了。不久之后,英国货船“杜兰姆”号和油船“费俄那西尔”号的船底下也发生了爆炸。意大利人极为隐密的“人鱼雷”战是海战史上少有的奇特战术。
一位“人鱼雷”操纵手详细叙述了人鱼雷袭击的过程:“了望天水相接的远方,你已经见到你的攻击目标的轮廓。到了相距50码的时候,你就紧紧握住方向盘,使潜水箱被水淹没,你的头部也被水淹没了。你感到寒冷、黑暗和寂静。”“现在,你在水下已经够深了。关闭淹水阀,开动马达,缓缓地驶向前方。黑暗变得更加深沉。你知道,你已来到目标船的底下。于是关闭马达,打开阀门,使潜水箱的水排出来。当你升起来时,你把手按在自己的头上,生怕你的头会碰到光滑的船底或船底附着的刀刃般的'东西,因为它们会把你的手指切断,或把你的橡皮衣撒裂,让海水渗漏进去。”“啊,那就是船底了。现在,把鱼雷倒回来,直到你的副手能够摸到1英尺宽的船舭龙骨(船底和船侧连接处)。这种龙骨在大船船身两侧都有。你感到肩上被人拍了一下:你的副手已找到了船舭龙骨,并且正在夹上夹子。你的肩上被拍了两下:夹子都已夹妥,然后,转向船底另一侧的船舭龙骨。”“副手正在拉出一条绳索。他固定了他的第二个夹子,然后再回到船底的中央。副手绕过你爬到前面的弹头处,用绳索的另一头把它系上。当弹头分离时,鱼雷轻微地颤动着。引信钟已拔到两个半小时之后,那时将引爆这500磅重的弹头。引信钟的滴答声一秒一秒地响着。副手爬回他的座位,肩头被敲了三下:一切布置就绪。你发动马达,从这艘大船底下游出来,缓缓地上升。至此,你可以设法逃跑了。”
从1941年至1942年,意大利海军就这样用“人鱼雷”在直布罗海峡一带从事破坏活动,多次重创英国等盟国舰船。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六
在上个学期该放寒假的时候,杨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去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了书,这些书的名字就叫做《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老师拿了两种,一种写的是唐五代,另一种写的是隋唐。我拿的是唐五代。
我觉得《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非常好看。作者用巧妙的语言讲了许多历史,让历史不枯燥了,并且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我看完了唐五代,就跟李子木换了书,看隋唐了。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新年的突袭》这一篇。这个故事讲了:隋朝大军一直想渡过长江去攻打陈军,可是一直找不到时机。隋朝有一名大将叫做贺弼若。他趁着过年的时候,带着隋军悄悄地渡了江,去攻打陈军。虽然陈朝人听见有整军上马的声音,却懒得去查个究竟。就这样隋军就轻而易举得拿下了采石。
之后,杨广和杨素一起陷害了杨勇,使杨广当上了太子。到了五百零四年的时候,隋文帝(也就是杨坚)得了重病,不久后又得知杨勇是被陷害的,准备废掉杨广。杨广得知后就把文帝杀害了,杨广登上了王位。之后,人民们不满杨广的残暴,纷纷起义,最后杨广被令狐行达用他的丝巾把他杀死了。之后,李渊得到了王位建立了唐朝。
这本书非常好看,你一定要看哦!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七
晏婴,字平仲,是齐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龙口市一带的人。他曾经侍奉过齐灵公、齐庄公和齐景公三任国君,因为生活节俭,勤于政事,秉公执法,善于用人而名扬诸侯各国,很受百姓的爱戴。尤其是当上丞相之后,更是每顿饭不吃两样肉,家里人都不穿丝绸做的衣服。
越石父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当时正处于押禁中。有一次,晏婴外出,正好在路上遇到了越石父,就用一匹马为赎金,把他赎了出来。
回到家里之后,晏婴没有和越石父打招呼,直接进入内室,顾自休息去了。
越石父在外边等了很久,也不见晏婴,他非常失望,便请求离去。
晏婴感到奇怪,赶紧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从内室走出来。他叹息着说:“看来我晏婴还是不够仁慈啊!我刚刚把您解救出来,您这么快就要离开我了。”
越石父说:“并非如此。我听人说,君子因为自己的人不能了解自己而委屈,要是自己的人能了解自己,他们就会心情舒畅。这话说得好啊!我被押禁的时候,别人不了解我,而您能把我从厄运当中解救出来,说明您已经了解了我。可是我不理解,您既然了解我,为什么不以礼相待,而长时间地把我丢在室外呢?这样的话,我还不如回去的好。”
晏婴听了越石父的话,十分惭愧,赶紧向他道歉。
晏婴觉得越石父如此开诚布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才,马上请他进入内室,待为上宾,后来又让他担任了要职。
因为晏婴是齐国的丞相,所以,他乘坐的马车非常豪华。有一次,晏婴的马车从街市过,那马车夫的妻子恰好看见了自己的丈夫撑起马车漂亮的大车盖,打马的鞭子甩得“啪啪”直响,脸上的神态十分得意,好像这马车不是晏婴的,而是他自己的一样。
马车夫回家之后,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以后不要为丞相驾车了。”
马车夫听了,十分奇怪,说:“能为丞相驾车,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为什么要放弃呢?”
妻子说:“丞相身高不足六尺,却成为齐国的丞相,名声遍布天下。但是,我今天看到他外出时,神态谦虚,一点也不骄傲自满。而你虽然身高八尺,却只能给他驾车,有什么资格得意扬扬呢?我觉得你不配与丞相在一起,所以,才让你离开。”
马车夫一听,非常羞愧。
以后再出行,马车夫收敛了许多,一言一行都学习晏婴的风范。
晏婴发现了马车夫的变化,便问他原因,马车夫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晏婴感到十分欣慰。他觉得马车夫是一个可造之才,又有如此贤德的妻子,于是,推荐他担任了齐国的大夫。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八
你知道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吗?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将士为了国度不惜就义自己的生命吗?你知道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回答。
我最敬仰的仍是十九世纪中叶,诞生在英国一个富饶家庭的名叫南丁格尔的妇女。“她苦读医书,当上了护士长,后来为了前线不再有伤员大批逝世亡;她通过父母的辅助,率领医疗护理队上了火线。成果,有很多伤员都被她们从生死边沿拉了回来,同时伤员们都称她们为‘白衣天使’。后来南丁格尔病倒了,当她醒来,又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南丁格尔始终保持赞助别人,把爱忘我地洒向世间,因而被称为“白衣天使”,我以为世界上的爱有良多种,然而,尚的就是无私的爱。把爱给你的亲人、友人,那是人情世故;能把爱给天下所有须要被关爱的人,那就是巨大。然而,南丁格尔就做到了这样!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九
今天,我看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一篇小故事——一鸣惊人,说的是楚庄王每天饮酒作乐,白天去打猎,晚上就喝酒,不务正事。大家都把他当做昏君看待,曾有几位大臣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后来他还下了一个命令,说:谁敢多嘴,谁就有罪!大家都不敢再劝他了。
直到有一天,大夫申无畏来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来干什么?来喝酒还是来听音乐?申无畏就回答: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来,想请您帮我猜猜。楚庄王很感兴趣,于是就让申无畏说。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告诉他:这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申无畏得到答案后,磕了个头就走了。
果然,楚庄王立即开始操练兵马,向他的敌人反击,没过多久他就击败了相国,又打垮了晋国,作了霸主。原来,楚庄王饮酒作乐不务朝政都是装的`呀!其实他早有打算,他认为相国的权力太大,他刚即位,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势力与之抗衡,所以他是在故意麻痹敌人,使之放松警惕,等待时机,反戈一击。看打这里,我对楚庄王真是佩服极了!他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我觉得在学习上,我们也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认真仔细、勤于思考,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十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病魔出现了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十一
暑假里尽量让自己多读书,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往生活广阔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像一座座宝库,你好奇地走进去,立刻就被里面的奇珍异宝吸引住了。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历史是一个个曲折蜿蜒的故事编织成的,而故事又围绕着一位位流芳百的伟人。他们用与众不同的行为在历史这本书上留下了醒目的一笔。难忘历史,难忘伟人!是他们在短暂的人生中印下了许多辉煌的足迹。
《中外历史故事》让我如获至宝,让我对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历史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演变过程,也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缔造了一段辉煌,它叙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打开这本历史之书,一篇篇的传奇故事印入你的眼帘。那荡气回肠的文字、处变不惊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好像一副活的画面在演义着上下50的历史,仔细的品味,仿佛让你走进了以前的事件。在读到每一件事件时,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好像自己从历史走过来的。
我亦被书中的英雄人物所感动,深服他们的思维缜密、精明,钦佩他们的民族气节,羡慕他们的哥们义气・・・・读完文章后,我深有感触:
天地间最广阔的不是天空,不是大海,更不是沙漠,而是人的胸襟。
有宽广的胸襟是交友基础的条件,有了它就能结识一些友人,但想与朋友结下深厚的情感还得彼此以诚相待,将心比心。诸葛亮就是使用了这个方法。他七擒孟获,实际上擒的不是孟获的人,而是孟获的心!
回眸历史,展望现在,知心朋友千里难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缺少了信任,缺少了真诚。酒肉朋友也因此愈发多了出来。如今真是人人势力眼,只看衣服不看人。
天涯何处觅知音,我们要懂得珍惜朋友,用诚待朋友。
这本书凝结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在那些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被我们用话句铭记在书中,让我们的历史上那些永恒的片段一一再现。
《中外历史故事》是班主任苏老师向我推荐的一本书。这里面的知识非常的丰富,犹如温暖童年的“心灵鸡汤”,犹如陪伴我成长的“心情宝典”。
《中外历史故事》最让我难忘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就逃学。他后来看见一个老人在磨铁杵,于是李白奇怪地问道:“你磨铁杵来干嘛啊?”老人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又问那要磨多久呀?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人的这句话让李白恍然大悟,从此勤奋学习,成为了一代大诗人。
读了这个故事,令我羞愧不已。小时候我不喜欢读书,妈妈非要我每天看书一个小时。我总是骗妈妈我读了,因为妈妈不在家,我只会等妈妈回来了,我才假装拿起书来读。读了这个故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我明白了我们平时做事要有耐心,只要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一点上,天天坚持下去,这样就能成功。
阅读《中外历史故事》,让我收获良多。我不禁想起了为我们捐赠图书的林嫦娥奶奶。如果没有她,我们就不能在这优美的文字中沐浴,就不能畅快地吸收书籍的养分。我相信,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不断阅读,让自己更快地茁壮成长!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十二
明朝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山东蓬莱一所简陋的房舍里,一个戎马一生,此时已到弥留之际的老将军,留下了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豪言: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他说,他是不败的将军。然而悠悠青史下,历代后人,无一人说他口出狂言,无一人质疑他吹牛皮,所有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所说的,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这个将军是戚继光,那支他统帅下未尝一败的虎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戚家军。
在戚家军出现之前,自土木堡之变开始,至明朝中期,从北到南,不管是对付北方游牧骑兵,还是东南沿海的海盗倭寇,明军都败了很多次,败了很久。
明朝军队,在开国的时候,曾是一支横扫天下的雄师。徐达、常遇春、蓝玉,一次次追亡逐北,打得蒙古部落仓皇北逃。到明成祖朱棣时代更是极盛,朱棣5次北伐漠北,除了前两次蒙古部落尚敢接战外,余下3次,皆避明军锋芒,仓皇逃窜。明朝历史上最耻辱的败仗,当属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被瓦剌全歼,明英宗被俘。但这场惨败是拜瞎指挥所赐,外加此时明军精锐正在南方平定邓茂七。等到紧接着的北京保卫战,明军硬碰硬的在北京、大同等地和瓦剌军厮杀,一举击败对手,迫使瓦剌放还明英宗。可见此时明军尚能打硬仗,明朝军队战斗力真正大幅度退化,应该是从明宪宗朱见深开始。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蒙古鞑靼部已经占领了河套,明王朝曾多次发动“搜套”战役,企图驱逐河套的蒙古人,但事与愿违,几次北征,诸路军队皆畏敌如虎,不敢硬打,明军的怯懦,畏战,从此暴露无遗。此后虽有明孝宗“中兴”,但随后的荒.唐皇帝朱厚照怠政,他虽自号武宗,时常统兵北巡,还和蒙古鞑靼可汗达延汗硬碰硬地打了一仗,但正是这时期,明朝完全丢失了河套草原,失去了这个宝贵的战略要地。到了嘉靖帝朱厚熜在位的时候,明朝简直是“惨败大连环”,先是继达延可汗后成为蒙古草原最强力量的鞑靼阿勒坦可汗,持续肆虐明朝边陲,年年破关南下,抢掠人口财物无数,甚至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搞起了大突袭,绕过明朝边防城关直冲到北京城下,差点逼得嘉靖帝签城下之盟。北京城外十几万明军竟无人敢出战,只敢跟在后面“礼送”蒙古军出境。北部边防败绩连连,东南沿海也好不到哪去,明朝水师虽然数次挫败葡萄牙殖民者,却屡屡被倭寇海匪打得灰头土脸。特别是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40个倭寇登陆江南抢掠,一路杀到南京,沿路杀害军民数千人,明朝当地部队竟然无力阻止。军队战斗力如此不堪,明朝只能在北方加固长城,凭城抵御蒙古人,在东南剿倭中,胡宗宪也不得不拉下脸皮,机关权谋算尽,诱降战斗力强悍的王直、徐海部。王直伏法后,余部一千多人盘踞岑港,明朝调动数万精兵,打了8个月方才全歼,怎一个灰头土脸了得。
当年横扫天下的大明雄师,怎会如此不堪?
说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明朝自中期开始的重文轻武,文官带兵,少不得有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又比如明朝军制分散,都督府有统兵权却无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却无统兵权,相互牵制造成事权不一,还比如明王朝政治腐败,军官贪墨,吃空额扣军饷,造成战斗力低下,都是原因,但核心的问题,却是士兵。
明王朝的政府军,从开国时就实行军屯卫所制,这个制度借鉴了唐朝时候的府兵制,明朝洪武、永乐两朝军力强大的根基,即来自于此。军屯卫所制的前提只有一个——土地保障。明朝士兵,基本都是国家划拨土地,战时打仗平时耕种,士兵世代服役,土地所有制完善的情况下,这个政策自然能激发士兵的作战积极性,且节约国家钱粮。明朝初期有军队180万,朱元璋曾自夸说“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分钱粮”。从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开始,明朝土地兼并日重,土地兼并的黑手,自然伸向了军屯。明朝宣德、正统、成化年间皆曾多次清丈军屯,但治标不治本。到了明孝宗“弘治中兴”时期,为保障军队战斗力,明孝宗一面清丈军屯,重新给军队划拨土地,一面颁布了《民壮法》,即各省州府,皆有义务挑选精壮农民,由国家给予补贴,战时打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义务兵役制度。此举一度奏效,但好景不长,明孝宗过世后,即位的朱厚照“行政不作为”,军队的土地兼并日重,大公公刘瑾就曾企图借清丈军屯来树立政绩,却激起反对,酿成安化王叛乱。此时明朝,军队土地侵占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了,至嘉靖朝开始,越演越烈。
军队土地流失的最大危害,就是大量士兵流离失所,或者沦为军官家里的佃农。有的无地士兵为了活路,不得不给权贵家当杂役、奴仆,到了嘉靖朝中期,甚至达官贵人家修楼盖庙,也就直接调部队当苦力,保卫大明江山的百万雄兵,就这样沦为了苦役、杂役、佃农。这样的军队要战斗力,显然不可能。结果,就有了明军战场上屡战屡败的情景。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读了本书,书的名字叫《中外历史故事》。书里面有很多中国的、外国的历史故事,我看后对这本书感受很深。
中国的故事中有一篇叫《铁杵磨成针》的文章,讲的是我国着名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故事,李白小时候不爱读书,很贪玩,有一天他来到河边玩,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用铁杵磨针,李白很奇怪,就问老奶奶,这么粗的铁杵怎么磨成针啊?老奶奶却说,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成功。李白听了后很惭愧,从此他发奋图强,最终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只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就能成功。我们要学习老奶奶的精神,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好看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明辨是非,懂得善恶,学会分析,对我帮助很大。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十四
暑假里尽量让自己多读书,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往生活广阔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像一座座宝库,你好奇地走进去,立刻就被里面的奇珍异宝吸引住了。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历史是一个个曲折蜿蜒的故事编织成的,而故事又围绕着一位位流芳百的伟人。他们用与众不同的行为在历史这本书上留下了醒目的一笔。难忘历史,难忘伟人!是他们在短暂的人生中印下了许多辉煌的足迹。
《中外历史故事》让我如获至宝,让我对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历史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演变过程,也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缔造了一段辉煌,它叙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打开这本历史之书,一篇篇的传奇故事印入你的眼帘。那荡气回肠的文字、处变不惊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好像一副活的画面在演义着上下5020xx年的历史,仔细的品味,仿佛让你走进了以前的事件。在读到每一件事件时,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好像自己从历史走过来的。
我亦被书中的英雄人物所感动,深服他们的思维缜密、精明,钦佩他们的民族气节,羡慕他们的哥们义气····读完文章后,我深有感触:
天地间最广阔的不是天空,不是大海,更不是沙漠,而是人的胸襟。
有宽广的胸襟是交友基础的条件,有了它就能结识一些友人,但想与朋友结下深厚的情感还得彼此以诚相待,将心比心。诸葛亮就是使用了这个方法。他七擒孟获,实际上擒的不是孟获的人,而是孟获的心!
回眸历史,展望现在,知心朋友千里难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缺少了信任,缺少了真诚。酒肉朋友也因此愈发多了出来。如今真是人人势力眼,只看衣服不看人。
天涯何处觅知音,我们要懂得珍惜朋友,用诚待朋友。
这本书凝结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在那些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被我们用话句铭记在书中,让我们的历史上那些永恒的片段一一再现。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十五
《中外历史故事》是班主任苏老师向我推荐的一本书。这里面的知识非常的丰富,犹如温暖童年的“心灵鸡汤”,犹如陪伴我成长的“心情宝典”。
《中外历史故事》最让我难忘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就逃学。他后来看见一个老人在磨铁杵,于是李白奇怪地问道:“你磨铁杵来干嘛啊?”老人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又问那要磨多久呀?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人的这句话让李白恍然大悟,从此勤奋学习,成为了一代大诗人。
读了这个故事,令我羞愧不已。小时候我不喜欢读书,妈妈非要我每天看书一个小时。我总是骗妈妈我读了,因为妈妈不在家,我只会等妈妈回来了,我才假装拿起书来读。读了这个故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我明白了我们平时做事要有耐心,只要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一点上,天天坚持下去,这样就能成功。
阅读《中外历史故事》,让我收获良多。我不禁想起了为我们捐赠图书的林嫦娥奶奶。如果没有她,我们就不能在这优美的文字中沐浴,就不能畅快地吸收书籍的养分。我相信,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不断阅读,让自己更快地茁壮成长!
《中外名人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各国名人的奋斗史,从这本书中我对这些名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们中有许多人出自贫寒的家庭,有的还在幼年时失去了双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了生计,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曾做过吹鼓手,帮人管理过账目,甚至还帮人放养过牲畜。安徒生11岁时就独自一个人去了首都哥本哈根谋生,小小年纪受尽了侮辱和虐待,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不曾磨灭过他们的远大志向。逆境之中,他们一直发奋读书,从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孔子为后人留下了文献巨作《论语》,安徒生为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个难忘的经典童话故事。年幼的李白从老婆婆讲述的“铁杵成针”中,悟出“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从此以后博览群书,最终成为一代诗仙。
这些名人之所以能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丰碑,这当然与他们坚忍不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小学生读历史故事的读后感篇十六
最近,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本书,名叫《中外历史故事》.这本书里有很多中国和外国的历史故事,比如:《大禹治水》、《千金一笑》、《鸡鸣狗盗》、《胡服骑射》、《韩信分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原子弹炸坏广岛》等等.我和妈妈最喜欢这里面讲述的一些聪明、智慧的人的事故,因为这些人的计谋实在是太高明了.
这些聪明的人有韩信、田忌、诸葛亮、周瑜、东方朔、曹冲……。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田忌赛马》,这篇故事讲的是孙膑投靠在齐国大将军田忌的门下,当时王公贵族中间流行赛马.田忌的马由于没有齐威王的马好,总是输,田忌为此常常摇头叹气.孙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用下等马跟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肯定输;用中等马跟齐威王的下等马比,肯定赢;上等马跟齐威王的中等马比,也肯定赢,这样二比一,就可以比赢齐威王了.在后来的比赛中,田忌依计而行,果然赢了.我真是很佩服孙膑,他真聪明!妈妈说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
这本书不仅有中国的故事,还有很多外国的历史故事.《原子弹炸广岛》使我印象深刻.这故事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研制出了原子弹,并制造了三颗出来,它们分别叫“胖子”、“瘦子”、“小男孩”(这些名字真好笑).以“瘦子”试爆成功后,美国决定对日本投掷“小男孩”,促使它早日投降并报珍珠港之仇.1945年8月6日8时15分17秒,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了“小男孩”.“小男孩”爆炸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个广岛,高达三十万度的高温让一切东西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广岛全市七万六千座建筑物,仅仅剩下了六千多座.广岛上空的大气也被炸了个底朝天.一刻钟之后,开始下起了倾盆大雨.雨下冲过的地方,除了血迹,还是血迹……读完这篇故事,我很难过,日本政府发起的这场战争,不但给受侵略的国家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同样也让自己国家的人民饱受痛苦.在广岛大爆炸中死去的大多是无辜的百姓,他们也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所以,战争是罪恶的,任何主动发起战争的人都应该受到谴责.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教训,珍惜、热爱和平,让大家都永远生活在宁静幸福的家园里.
这本书中的历史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学会了很多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50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