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04:58:10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优秀17篇)
时间:2023-11-17 04:58:10     小编:紫衣梦

教案的编写需要持续改进和反思,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这里给大家提供了几份优秀教案范文,供参考学习。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一

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

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

3.了解华侨对东南亚经济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加深中国人民与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及矿产。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东南亚地形图》、《东南亚物产图》、热带经济作物图片。

教学提纲。

一、居民。

1.人口稠密。

2.宗教信仰多样。

3.华人与华侨聚居。

二、经济状况。

1.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

2.主要的矿产。

3.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

三、东南亚国家联盟。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为什么说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南亚的地形、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引入新课我们在了解了东南亚的位置及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再来看一下它的居民构成和经济状况。

学习新教材。

一、居民(板书)。

[读图]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及《世界人种的分布图》。

[提问]东南亚人口分布特点及居民构成情况?(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这里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些地方人口密度可达100人/平方千米以上,如中南半岛各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马来群岛的一些大岛上。其中印度尼西亚人口达1.7亿多,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居民构成绝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

1.人口稠密。

[提问]世界上主要有哪三大宗教?亚洲以哪几种宗教为主?(世界上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徒主要分布在亚洲)。

2.宗教信仰多样。

[教师讲授]东南亚居民的宗教信仰可以说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佛教。如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柬埔寨国旗上的吴哥窟图案,就是著名的佛教建筑,它已成为柬埔寨的象征。而泰国则规定佛教为国教,它深入到了泰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家庭和个人。其次还包括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菲律宾的天主教等。

3.华人与华侨聚居。

[教师讲授]东南亚地区还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尤以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居多。此外新加坡、越南等国也聚居了100万以上的华人。其中新加坡华人占了全国人口的76%。

[阅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一段。

二、经济状况(板书)。

1.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

[读图、提问]在东南亚主要农产的分布图上,找出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国家?(天然橡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尼拉麻――菲律宾,此外椰子、油棕、咖啡及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的水稻。)东南亚已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阅读课文“读一读”。

[提问]东南亚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和稻米产区?(东南亚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条件优越,不仅有高温多雨的气候,而且还有肥沃的土壤,非常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的生长。

2.主要的矿产。

[读图、提问]读东南亚主要矿产分布图回答,东南亚主要有哪些矿产?分布在哪些国家?(包括煤、石油、铁、锡、铜等多种矿产,尤以石油和锡最为著名。石油主要分布在印尼和文莱,锡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

[指导学生读表]读东南亚主要矿产表格。

3.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

[阅读思考]自学课文“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一段,并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东南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原因是什么?(一方面以较低价格出售原料或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如天然橡胶、石油等。另一方面又以较高价格进口工业制成品。原因:东南亚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过去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在利用本国优势,发展加工工业,振兴本国经济。

复习巩固帮助学生一起回忆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在东南亚空白图上,用不同符号填注东南亚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分布与特点。

运用地图与资料,掌握该地区气候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和自主学习,学习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自然界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三

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学生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四

教学目的。

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

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

3.了解华侨对东南亚经济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加深中国人民与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及矿产。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东南亚地形图》、《东南亚物产图》、热带经济作物图片。

教学提纲。

一、居民。

1.人口稠密。

2.宗教信仰多样。

3.华人与华侨聚居。

二、经济状况。

1.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

2.主要的矿产。

3.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

三、东南亚国家联盟。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为什么说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南亚的地形、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五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六

一、课时:

第1课时(共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4、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6、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判断的能力。

7、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气候的比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具:

东南亚政地形图、亚洲气候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投影仪、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日本知识。

1、在日本地图上指出四大岛。

2、说出日本的'特点。

(1)多火山、地震。dd为什么?(提问学生)。

(2)发达的经济dd为什么?(提问学生)。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dd原因是什么?(提问学生)。

(4)日本的文化特点ddd东西方兼容。

(二)十字路口的位置。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18东南亚的地形。

(1)完成p28活动1。

(2)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3)分析它的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

(4)引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完成活动2。

2、同学们交流各自对东南亚的情况了解。

通过网上收集的资料,每组叫一位同学读出自己收集的资料。

(三)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从与我国南方有很多相似,引入农业生产。

(1)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说明原因。

(2)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读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

说出有哪些农作物与其分布。

(3)/article/总结出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分析产生的原因ddd湿热的气候,引入热带气候。

(5)完成p30活动1,2(教师逐步指导)。

(6)课件演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的天气过程。

(四)小结。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七

教学目的:

1、东南亚的国家和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

3、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广西出国旅游比较方便,紧邻着广西的'国家就有越南等。

[提问]:它们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沿边界画下来。

热带。

[活动]: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主要的河流找出来,想想河流与山脉的分布有何特征?

[联想]: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动]:读图归纳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讨论]火山给人类带来哪些害和利?

[活动]:下面请同学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

(1)与中国接壤的国家。

(2)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3)著名的“新马泰”旅游项目所指的国家。

(4)独立的国家。

(5)其余的国家。

[讨论]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州、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拓展]:我国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

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图]:富饶的物产。

[归纳]: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

[补充资料]东盟。

[课后练习]:

1、收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景观资料,出一期《东南亚旅游景点介绍》小报;

2、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进一步加强给桂林或广西带来哪些机遇?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八

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02-2220:41东南亚教案按教材内容和现在各学校大多每周2课时的工作量,分配为两个课时,包括东南亚教案第一课时和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本篇为东南亚教案的第1课时,可能内容分配不甚恰当,请各位初中地理老师在使用东南亚教案时,要适当调整内容。东南亚教案遵循目前学校自学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东南亚教案主要从导入课题、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应用等方面设计,突出了学生自学、学生活动为主体。对东南亚教案中的设计仅作参考,请自行删改。感谢初中地理老师对东南亚教案的使用,请各位地理教师对东南亚教案及本空间其他东南亚教案地理等有关内容提出好的建议。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九

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二)课标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使学生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并认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经济特征及其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和其区域的独特特征——华人华侨聚居区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山河相间的地形、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东南亚的地域特色及其旅游业!

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

1、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

3、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4、东南亚的地域特色。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二)说学法:学生已经学过半年多的地理知识,在知识含量上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上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体现知识间的循序渐进的同时,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

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板书: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2.通过地形图分析: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四、小结和作业: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和图片。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东亚,从东亚继续南行,我们将到达哪个区域?东南亚。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板书)第九章 东南亚。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板书)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马六甲海峡”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 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热带雨林气候。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及图片。

(导入)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分析了东南亚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地形不同,由于它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分析气候的差异。

(板书)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光照、热量、水分都很充足,即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分组讨论图中所示的含义。

(学生讨论活动)。

(总结)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下,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收获。

(提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

引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形图中找出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

(小结)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或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转折)中南半岛与此不同。

(读图)比较“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

引导学生分析两图:两个城市的气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讲解)中南半岛一年中风随季节变化(季风),冬半年刮东北季风,夏半年刮西南季风,为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影响,在每年6月至10月,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往陆地,降水丰沛,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称雨季。11月到第二年5月,东北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干燥,是旱季。

展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景观照片。

(提问)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提问)东南亚的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分别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填写下表: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      。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东南亚教学课件[来源:学+科+网]。

(直接导入)大家知道全世界那个地区华人、华裔最集中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讲授研讨新课】。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确定东南亚的范围:在地图中确认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南洋群岛: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课件展示)东南亚十国。

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

(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

谁是内陆国?(老)。

继续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

(提问)1.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

2.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引申讲解)东南亚现在应为11国,新建立的国家是岛国:东帝汶。

(学生活动)在相应的填充图上填写东南亚十国的名称、首都。巩固所学知识。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从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看,其位于哪两个大陆和那两个大洋之间?

(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扩展资料: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众多)。

(课件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简要介绍马六甲海峡在海运中的重要位置。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简要总结)。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提问: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什么地形?(山脉、高原)。

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

(课件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课件展示)湄公河风景。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马来群岛的基本地形特征。

(提问)。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有被称为“火山国”呢?

(课件展示)。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提问)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多火山。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为什么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午后2—3点降对流雨?

目的:

1.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综合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2.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

解析: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一

1、归纳总结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并能熟记。

掌握区域学习的方法,树立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

【目标评价】。

1、通过预习达成目标1。

2、通过课内探究达成目标2、3。

【重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工业生产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诱思探究、直观学法。

【课前预习】。

1、归纳并记住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列举并记住东南亚各种资源及分布国家,归纳东南亚工业发展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课堂探究】。

目标一: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活动。

材料一:东南亚区域图。

材料二:泰国是亚洲水稻主产区之一,泰国香米世界知名。因为口感佳,质地白皙,而且具有天然的香味,长久以来一直是泰国皇室的御用米,现在已经成为泰国的主要出口米之一。产于素有“泰国谷仓”之称的泰国中部的湄南河平原。

1、阅读曼谷和巴厘岛的气候资料图,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2、描述q地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q处河流在开发利用上以______________为主,湄南河平原处河流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4、分析湄南河平原种植香米的区位条件。

5、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上生长。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并降低产胶量。p处山地山麓地带,有大片的橡胶林分布,根据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分析该地拥有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

6、阅读有关材料,分析永兴岛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巩固练习】。

材料一:东南亚某国约有6300万人口,左图为该国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m城气候资料(右图)。(1)分三个区域描述该国的地形特点。

(2)分析m市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的原因。

(3)该国洪灾,导致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上涨,分析该国多洪灾的原因。

【归纳总结】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活动(气候、地形、河流、农业)。

目标二:东南亚的工业及东南亚的可持续发展。

业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乙图所示。丙图为-耐克品牌鞋类区域生产比重变化。

图。

(1)描述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描述新加坡炼油工业布局特点,并分析新加坡发展炼油工业的优势条件。

(3)2001—20越南生产的耐克鞋类所占比重逐渐________,近年来该类产业向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分析这些国家主要优势。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东南亚的工业、问题及措施。

归纳总结东南亚的地理特征: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

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读图、识图的能力较差,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多练习,但同学们对新知识有特别大的好奇心,渴求知识的眼神令人感动。他们思维活跃,爱看图、好讨论,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能说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含义和重要性。

(3)、能说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4)、能说出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以及山河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

运用地图能说出马六甲海峡重要的地理位置;说出城市的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情感目标:

了解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后,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

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

解决方案:以上的重、难点都是通过读图、识图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培养用图习惯。

下面进入教学过程: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节内容实际,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个问题十字路口的位置。本环节通过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范围、地形、主要政治区域和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

第二个问题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本环节通过出示一幅与纬度位置有关的东南亚气候图,让学生观察图对东南亚的气候先有所了解,再出示一幅和气候有关的游戏类幻灯片请学生帮忙选一选五一想去新马泰旅游要带下列哪些东西?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增强对东南亚气候的记忆。之后为了强化记忆再出示一幅气候图,用列表的形式展现东南亚的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以增强记忆。关于东南亚的农业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出示几幅水稻劳动生产的场景,让学生知道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再出示一幅其他主要农作物分布图,掌握东南亚除了水稻以外,还有橡胶、椰子、油棕、焦麻等农作物。并通过连线的形式掌握东南亚各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以上这些图片的出示按由浅到深的顺序逐步出现,面向全体的同时,也使基础差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个问题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出示一幅东南亚河流与城市分布图,让学生动手与动脑、动眼相结合,回答图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处理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目的。

最后一个问题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因为内容简单所以只是出示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华人华侨的数量,以显示其比重,最后得出结论。因为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所以东南亚的国家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此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项目,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的教学过程始终坚持以训练学生读图、识图,培养地理基本技能为主,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终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三

对于区域地理知识,利用区域分析的方法,以区域分析为地理切入点,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人文、历史、交通、土壤、经济、政治等等。本节以大洋洲为例,通过对大洋洲的区域分析,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复习区域地理一般方法。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3)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及成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使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2)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和理论解释大洋洲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和规律,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

1、对澳大利亚的气候及植被2、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及原因。

四、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2、三种类型的岛屿----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的成因及分布。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大家是否还记得,25届奥运会是在哪里举行的?学生回忆:略。

教师引入:本次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世界地理部分的大洋洲。板书:大洋洲。

学生总结:三个纵列地形区(东部山区、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教师提问:大洋洲主要国家的经济类型如何呢?我们分别来看。教师引导:通过气候类型方面加以引导。学生总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特点。

教师可适当提示:新西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教师补充:大洋洲人口也主要集中于这两国,其中,澳大利亚人中较多,并且多集中于东南沿海。那么,思考一下:

1.还有哪些国家的人口分布也有这样的特点?

2.是什么因素使得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个区域?学生思考: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分布。

教师引导:美国、中国、巴西等国也是如此,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资源(水、矿产等)。

社会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农业基础、工业、开发历史等角度。小结:总结了大洋洲的有关知识,包括: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等方面。

六、板书设计。

1、大洋洲。

(1)位置、范围(2)地形(3)气候。

2、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的工农业(1)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

七、教学反思。

世界区域地理知识面较广,本节以大洋洲为例,从概况入手,着重地理知识的结合,联系高考,抓住本区的主要特征,培养区域分析能力,对其它区域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即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四

本节内容是美洲中和北美同样重要的一部分,重点掌握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河流的位置,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拉丁美洲东西地形是差异。

(3)、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4)、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5)、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河流的位置。

(2)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4)能够以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拉丁美洲的范围和国家分布2、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和地形区分布。

教学难点拉丁美洲范围分布的空间概念。

四、学情分析。

本节概况也是学生在初中就已涉及过的知识,关键是读图要求比初中有所增强,希望通过本节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世界地理的更好掌握。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进行新课。

看拉丁美洲地图,首先我们来看拉丁美洲的位置。

1、位置:(板书看拉丁美洲投影片)。

师:拉丁美洲位于哪个半球上?(西半球上!)。

师:(板书西半球上)看图: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它的西边靠什么(太平洋!)。

师:东边临什么洋?(指图)。

生:大西洋!

师:南端隔什么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生:德雷克海峡。

师:本区大部分在南纬50°和北纬30°之间,赤道穿过本区南部?北部?还是中部?

生:中部!

生:热带。

师:拉丁美洲的位置我们看过了。拉丁美洲的范围(板书)有多大?包括哪些地理区域?

请同学看地图并。

2、范围:(放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投影片)。

拉丁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

(1)北部三区(板书):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

a:墨西哥高原(叫学生在图上找到)。b、中美地狭(也叫学生在图上找到)。c、西印度群岛(也叫学生在图上找到),以上三个说拉丁语的北美地区与上个单元我们学过的说英语的美国、加拿大和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同属北美洲,在巴拿马运河以北。

(2)、南部一洲(板书)这就是南美大陆,若用数字表示:一个说拉丁语的南美洲,加上说拉丁语的三个北美地区,就是拉丁美洲。它在哪个国家以南地区?(学生:美国)。

师:拉丁美洲1+3的范围,我们刚才学过了。拉丁美洲有多少个国家?

3、国家:33国(板书)并放《拉丁美洲政区图》。

这33个国家,不要求同学们全记,但其中七个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是需要我们熟悉的。请同学们在图上把: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找到。简介:

(1)、墨西哥:被称为“仙人掌之国”(放1号景观图)世界上玉米的故乡。墨西哥人能把玉米做成许许多多精美可口的食品,如玉米饼子、玉米粽子、玉米春卷、玉米粥等。他们还信奉玉米神,庆丰收时还跳玉米舞。

(2)、巴西: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咖啡最多的国家,所以人们称它为“咖啡之国”(放2号投影片)。巴西人民群众特别喜爱足球运动,足球运动水平很高,曾出现像贝利这样的世界球星,因此又被称为“足球之乡”。为了振兴我国的足球运动,去年我国派出20多位像你们这么大年岁的少年朋友留学巴西踢足球,不久他们将学成归来,报效国家。

(3)、秘鲁:“渔业之国”,这个国家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秘鲁渔场,每年都能捕获大量的鱼,吃不了,加工成鱼粉出口。

(4)、阿根廷: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大国,牛肉出口占世界第一。

(5)、“铜矿之国”智利:在这个国家到处都能见到铜制品,铜似乎显得不怎么珍贵,最珍贵的是粮食。

师:拉丁美洲陆上重要国家,刚才我给同学们作了重点介绍,拉丁美洲沿海有哪些重要岛屿呢?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

4、岛屿(板书)。

拉丁美洲的南部和北部海域有许多岛屿。

(1)、北部:(以什么岛为主?)西印度群岛。(板书并放西印度群岛投影片)它由大大小小一千二百多个岛屿组成。它们像一颗颗绿色的翡翠散布在广阔的加勒比海海域。分属十多个国家,其中“蔗糖之国”古巴,就是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国。

(2)、南端最大的岛是什么岛?(火地岛板书)因为它距南极大陆较近,所以过去许多探险队员都是从这里前往南极大陆的。

生:西高东低(师板书)。

师:有几种地形区?

生:三种地形(师板书)。

5、西高东低三种地形区。这三种地形各有什么特征?怎样分布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师:拉丁美洲西部是什么地形区?

生:高山。

师:西部高山纵贯(板书)这是科迪勒拉山系向南延伸部分。分两段,北段是什么高原?

生:墨西哥高原。

师:南段是绵长、高大的什么山脉?

生:安第斯山(长、板书)。

生:平原、高原地形区。

师:平、高相间(板书)平原、高原相间排列:自北而南: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特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

(1)、亚马逊平原、(大、板书)面积为5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西欧30个国家面积总和,因此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亚马逊河冲积而形成的。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原始森林,特别湿热,人烟稀少,生物资源异常丰富。

(2)、巴西高原:(大、板书)位于亚马逊河东南部,面积广大,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水力资源丰富,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与它相比面积没有它大,但却比它高,因此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师:拉丁美洲不仅有世界上最长的什么山脉?(安第斯山),有世界上最大的什么冲积平原?(亚马逊平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什么高原?(巴西高原),而且还有世界航运枢纽-巴拿马运河。

6、世界航运枢纽--巴拿马运河(板书、出示运河图)。

狭长的中美地狭连接了北美洲和南美大陆,人们称它为“美洲的桥梁”,(指图)同学们看像不像?(像),世界上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位于“桥梁”最窄处的巴拿马境内陷落带上。这条运河最早由法国人开凿,后来落入美国人手中。现在美国在这里驻有军队管辖,主权属巴拿马。这条运河的开通,不仅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而且也大大缩短了美洲大西洋沿岸港口(纽约)美洲太平洋沿岸港口(旧金山)之间的航程,不必绕道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缩短了多少航程,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资料和航线,查出后向我报告(14500千米),因此成为世界航运枢纽。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五

1.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

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板书:第二章了解地区。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2.通过地形图分析: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四、小结和作业: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和图片。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东亚,从东亚继续南行,我们将到达哪个区域?东南亚。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板书)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东:太平洋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马六甲海峡”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热带雨林气候。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及图片。

(导入)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分析了东南亚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地形不同,由于它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分析气候的差异。

(板书)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有什么特点?这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

(全年光照、热量、水分都很充足,即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分组讨论图中所示的含义。

(学生讨论活动)。

(总结)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下,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收获。

(提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

引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形图中找出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

(小结)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或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转折)中南半岛与此不同。

(读图)比较“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

引导学生分析两图:两个城市的气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讲解)中南半岛一年中风随季节变化(季风),冬半年刮东北季风,夏半年刮西南季风,为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影响,在每年6月至10月,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往陆地,降水丰沛,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称雨季。11月到第二年5月,东北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干燥,是旱季。

展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景观照片。

(提问)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提问)东南亚的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分别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填写下表:

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东南亚教学课件[来源:学+科+网]。

(直接导入)大家知道全世界那个地区华人、华裔最集中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讲授研讨新课】。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确定东南亚的范围:在地图中确认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南洋群岛: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课件展示)东南亚十国。

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

(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

谁是内陆国?(老)。

继续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

(提问)1.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

2.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引申讲解)东南亚现在应为11国,新建立的国家是岛国:东帝汶。

(学生活动)在相应的填充图上填写东南亚十国的名称、首都。巩固所学知识。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读图)东南亚政区图。

从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看,其位于哪两个大陆和那两个大洋之间?

(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东:太平洋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扩展资料: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众多)。

(课件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简要介绍马六甲海峡在海运中的重要位置。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简要总结)。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提问: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什么地形?(山脉、高原)。

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

(课件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课件展示)湄公河风景。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马来群岛的基本地形特征。

(提问)。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有被称为“火山国”呢?

(课件展示)。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提问)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多火山。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为什么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午后2—3点降对流雨?

目的:

1.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综合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2.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

解析:

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去位于赤道两侧,海洋广阔,水汽充足,受热丰富,对流旺盛。尤其以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刻(午后两点左右),对流最旺盛。同理,我国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也就不难理解。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2、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

4、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难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特点。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证。

2.学会分析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在地里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个区域的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

3.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的狮城是那座城市吗?

你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在哪个国家吗?

让我们一起到东南亚去旅游,你就会得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主要组成。

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

3、总结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

读图2-3回答:

4、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教师精讲点拨】日本国内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于西亚,

油轮必经马六甲海峡。

【探究结论】。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贫乏,要进行。

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最后到达中东。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

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因此马六甲。

海峡就成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学习任务(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1、自主学习: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

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形象。

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如何?

2、分析总结中南半岛的河流特点(流向与流速)。

3、分析判断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和河流特点。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总结地形地势与河流间的关系。

(总结)河流的流向与流速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篇十七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3、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概况。

教学重点。

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学难点。

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22-------25。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东方“十字路口”

1、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总结]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入海口,这里土地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河流是湄公河,它发源于我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主要河流:湄公河。

前面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

三、华人、华侨与东南亚开发。

阅读25页材料材料,了解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家乡和分布。讲述]华人和华侨的老家多在广东和福建,这里被称为“侨乡”。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重点是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板书设计。

一、东方“十字路口”

1、组成: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主要国家。

二、山河相间的中南半岛。

典型错例分析。

课题第2课东南亚(二)第 1课时  共1 课时。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

教学重点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东南亚经济发展和优势和劣势。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分组讨论。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26-----------29。

重难点教学过程       展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图。(1)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分析其纬度位置。(2)找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回忆其特点,记忆其分布。(3)回忆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讲授: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一、热带气候和农业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引导:东南亚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很多热带农作物的生长,结合课件展示完成下列问题。学生活动:(1)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2)东南亚主要的经济作物的分布国家。总结:东南亚的主要物产我们可以通过下列表格来掌握。农作物国家水稻泰国,越南天然橡胶泰国(最大的生产国)油棕马来西亚(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最大的生产国)椰子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国)学生活动:阅读课本27页加深对于东南亚物产的了解。过渡:我们经常听说“新马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讲述:东南亚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因此旅游业也是各国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其中“新马泰”就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简称。学生活动:对照课本29页,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总结列表:旅游景点国家仰光大金塔缅甸海湾泰国下龙湾越南城市风光新加坡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吴哥窟柬埔寨转折:东南亚凭借其丰富的物产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主要的出口商品有:天然橡胶,棕油,锡,椰子和稻米等。其中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花园城市”。

总结应用东南亚位置重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尤其突出。

典型错例分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60273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