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避免使用过多的行话和术语,以便读者易于理解。报告的撰写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或样本,从中学习和借鉴有益的写作技巧。财务状况报告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一
一、调查目标:
1.了解学生的理想。
2.了解学校指导的实际情况和理想教育现状。
二、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详细调查)、学生当面了解、采访学校教师和领导。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15到20岁的左右的六年里,现在的孩子一般都要从中学里走过。六年的漫长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的东西,甚至所获得的改变可以左右一个人一生的道路。特别是人在中学阶段的当口。人的身体,人的大脑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奇异而深刻的变化。一点点,人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每一种思想,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一个开始,而在这个阶段确立人的理想就是人生最紧要的第一步。
人的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活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是基础,是人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应予以合理的满足;社会理想是人理智上的最高追求,包括国家的,民族的,人类的。而职业理想是生活理想和和社会理想之间必要的过渡阶段和中介环节。换句话说:生活理想应提升到职业理想的高度上去,社会理想应落实到职业理想的实际中来。
在人一生的活动中职业生涯既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实现自身价值的必需,又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人生实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是中学生实现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
然而,当代中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如何呢?对此,笔者对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从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问卷显示,虽然经过了初中三年的成长,到了高一高二仍有近16%的学生认为:理想与职业理想的概念是一样的。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这部分学生连职业理想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更不用谈自己树立什么职业理想了。自然的,问卷相关显示:有的学生未曾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那么,在其余近84%的学生中,他们对于职业理想就一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吗?根据我对一些学生和老师的近距离了解,多数学生对职业理想的问题是比较混沌的,或者说是没有责任型的,职业理想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起点或者目标的意义。有的学生曾想过有关职业的问题,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对于他们来说,最眼前的学业才是他们所应该关注的。
在问卷的主观题中,有很多学生明确地写出:理想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那么考上好的大学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以后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这种好生活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抽象的,并没有清晰的想法和设想。他们实际上把考上大学看成了终极目的了。考上大学之后呢?再说吧!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大学生中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学中文的不喜欢中文专业,学外语的转学法律,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业。
在问及“是否关于职业理想的问题以后再考虑会更好一些?现在主要是学习?”时,62%的学生选择了“是”,还有近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我不禁想起了资深顾问式培训专家倪砥的《我不是在教训你》这本书中的一句话:错就错在不知要到那里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的学生代表,到华盛顿出席了全国青少年代表大会。他们参观了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而年仅16岁的比尔在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当美国总统,成为影响世界的人。这以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走进白宫,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在他46岁那年如愿以偿。
撇开上面“有没有”的问题,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交代的是:我调查的是一所设于小镇上的普通高中,吸收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周遍地区农村的孩子,有一定区域局限性。
是什么左右了我们学生的选择?是选择的范围!又是什么规定了选择的范围?是周围社会所给予学生们有关的职业信息!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重重围困以及学业的重压下,他们的眼睛所能触及并能够比较了解的也只能是这些。更何况,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小镇,视野更加狭窄,也就更加需要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的指导和教育。
然而,令人担忧的也正是目前的传统教育,升学率是学校日程的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长远需要。现代社会的现状是高度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其实早已被打破。据统计,全国现有一万多种职业,新职业仍在不断涌现。闭目塞听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中学阶段是学生吸收外在信息,定下生长基点的紧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非常紧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世界形势,开拓视野,这样学生才会有较高的人生起点和更高的人生标准。而对于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更是起着目标性的启示作用。
1994年9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颁布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之中,明确表示,职业指导是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方向。
而且明确规定:职业指导的教学课时,在初中阶段不低于15课时(一般在初二设置为宜),在高中阶段不低于20课时(一般在高一设置为宜)。职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分初中和高中两阶段分别加以说明,并说明了职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然而,职业指导在学校的现状如何呢?据我了解,类似的指导往往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填报志愿时进行。其实进行的指导只是升学指导中的一部分。一般教师也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指导。重要依据即是高校历年招生的分数线,主要是注意学生的专业限制和录取可能。虽然减少了一些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但这显然比较忽视学生的兴趣,身心素质,学习潜能和个人理想,也忽视了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再则职业指导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最后选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素质,发展潜质,使学生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决策的高度。这些都需要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系统启蒙与引导,需要学生在平时就有一种对职业与专业信息较广泛的耳濡目染以及对自身的科学的观察与分析。显而易见,在现行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在仓促的时间里决定自己的命运,似乎可能违背问卷里显示的的人所支持的一个美好的少年愿望——“会努力使职业理想成为现实选择”!显然这样的指导已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离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目标更远。
中学生正值富于幻想,树立理想,建立人生基点的最佳时期,职业理想教育更成为当代中学生潜在的强烈需求。学校的职业理想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定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和落实到位才能够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召唤。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二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益明显。最近几年来高校大范围的扩招,使愈来愈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情势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构成了一个具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份也愈来愈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为此,我分别对驻烟的三所高校——烟台大学,鲁东南大学学,山东工商学院的部份大学生的消费状态进行了调查,从而对现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我对此情况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三)对社会而言,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公道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什么时候,大部份同学都安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超越计划范围,乃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遭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显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遭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各个方面。对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一个困难。一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范围扩招而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范围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公道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眼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题目。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三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文娱消费也日益增长,为了解我市居民文娱消费情况,近期泰州调查队开展了专题调查。
(一)看电视、电影是文娱消费主要方式。
数据显示,看数字电视节目和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居民业余主要的文娱消费方式,分别占59.2%和52.4%;其次是旅游和读书看报,分别占45.6%和41.8%;再次是参加体育活动或健身以及玩电子游戏,分别占25.2%和12.6%;排位较后的依次是参加讲座展览,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古迹,观看话剧、舞台剧或音乐会,其他,参加文艺社团及摄影绘画等创作活动,买cd或影碟,分别占8.7%、6.8%、4.9%、2.9%、1.9%和1.0%。
(二)收入和兴趣爱好是影响文娱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过半受访者每年文娱消费费用占年收入10%以下。
从每年文娱消费费用占年收入比例来看,54.4%的受访者占10%以下,26.2%的受访者占10%-20%,10.7%的受访者占20%-30%,8.7%的受访者占30%以上;从文娱消费金额来看,16.5%的受访者每年在1000元以下,28.2%的受访者每年在1000-3000元,29.1%的受访者每年在3000-5000元,15.5%的受访者每年在5000-10000元,10.7%的受访者每年在10000元以上。
(四)放松休闲是大多数人的文娱消费目的。
调查显示,从文娱消费的目来看(多选),65.1%的受访者选择放松休闲;58.3%的受访者选择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43.7%的受访者选择增加知识和个人素养;21.4%的受访者选择消磨时间;7.8%的受访者选择其他原因。
(五)近八成受访者最希望增加旅游参观消费。
调查显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78.6%的受访者最希望多安排旅游参观;其次是增加看电影和文娱休闲活动,均占36.9%;再次是增加话剧、舞台剧或音乐会支出,占33.0%;最后是增加讲座展览、报刊杂志和其他方面的支出,分别占21.4%、12.6%、2.9%。
(六)时间和氛围是抑制文娱消费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没有时间是抑制文娱消费最主要的因素,占65.1%;其次是缺乏整体文娱气氛,占57.3%;再次是文娱市场管理混乱,无法放心消费,占28.2%;另外是文娱活动不是生活必需品,没有强烈的意愿,占26.2%;最后一个抑制文娱消费的因素是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影院太落后,占24.3%。
二、当前文娱市场评价情况。
(一)近半受访者认为目前泰州文娱消费气氛一般。
对目前泰州文娱消费气氛评价,48.6%的受访者认为一般,不太符合大众的要求;32.0%的受访者认为较好,对大众的消费有积极的影响;8.7%的受访者认为较差,缺乏政府的有序领导;6.8%的受访者认为很好,完全符合大众的要求;3.9%的受访者认为极差,文娱消费市场较混乱。
(二)受访者对当前泰州文娱消费市场满意度不高。
4.9%的受访者对当前泰州文娱消费市场表示非常满意,23.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58.3%的受访者感觉一般,9.7%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3.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意。
三、当前文娱消费存在的问题。
泰州居民人均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1849元比全省平均少389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0%比全省低0.7个百分点。泰州半数以上家庭文娱消费费用仅占收入的10%不到根据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美国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已达11.49%相比之下泰州现代文娱服务消费水平明显偏低。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
除去家庭教育费用支出,泰州市居民的文娱休闲方式主要是看电视、看电影、读书看报等传统形式,对于参观展览、欣赏音乐会、观看演出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参与人数较少。基于这种现象,泰州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存在失衡现象,主要倾向于享受型的文化消费,对于基本型文化消费和发展型文化消费涉及较少。
(三)文娱产业水平低。
随着文娱产业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显著,各地纷纷统筹规划,转变思想,争先恐后发展文娱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泰州市的文娱产业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格局,但放眼江苏,乃至全国,泰州市的文娱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太能满足目前消费者的需求,文娱产业自身的竞争力还处于劣势地位。
四、扩大文娱消费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居民文娱购买力水平。
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二是通过完善覆盖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降低物质生活消费对文娱消费的挤占效应;三是对文娱生产和服务类企业进行税收优惠、补贴等,促使企业降低文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二)正确引导居民文娱消费。
一是通过加强宣传和引导,引导居民增加文娱消费,丰富业余生活;二是积极开展文化专业知识教育培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文化鉴赏水平;三是引导居民由消遣文娱消费转移到发展型、智力型文娱消费;四是鼓励推行2.5天弹性休假制度,让居民有时间进行文娱消费。
(三)增加文娱消费供给。
一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基本条件;二是大力推进文化综合体、大型主题乐园建设,大力发展文娱“特色小镇”,丰富演艺市场,满足高品质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的需要,让居民有兴趣玩,有地方玩。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四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五
在这个暑假中,本人通过对我县经济发展网上资料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以来我县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据此做出报告。
第一、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我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xx—xx年为消费水平缓慢增长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前两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负担高。因此,进入新世纪的前三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是xx年为消费水平快速增长阶段。我市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使我市的农业经济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二)消费结构的演变。调查显示,受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还是以一般性消费为主,衣食、居住消费等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收入的大幅增长,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变。
一是伴随着连续几年婚嫁高峰的过去,农村旧房改造已基本结束,建房热已开始降温,在消费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居住消费却大幅度减少。
二是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比例有了突发性增长。由xx年的人均700元上升到1038元,增幅达48%,比重由37.2%上升到43.6%。
三是交通通讯支出平稳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和通讯工具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外出频繁,对外交往不断扩大,使得农民的交通通讯支出在xx年就大幅增长。
(三)消费方式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方式转变的结果,消费方式的转变反过来又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转化为拉动消费市场的动力。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在食品结构上,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各种副食消费不断增加,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在衣着消费上,农民穿衣在成衣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时尚化。xx年人均衣着支出140.1元,同比增长35%。
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食物消费更多表现为生存型消费,而服务型消费更多表现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费。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也反映出农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
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二、扩大农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以收入的提高为前提的。近两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对收入的预期也提高了,消费水平就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还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收支预期的不稳定,是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保障体系,但这些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普及率也不高,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存钱养老、存钱防病的思想在农民中还普遍存在。另外,收支预期的不稳定,越来越高的教育投资,婚丧嫁娶的盲目攀比,也使得农民不敢贸然消费。
(三)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和消费环境欠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家庭设备、日用品等有赖于新型业态如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延伸,而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商品价高质次、假冒伪劣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和适应农民消费方式的转变。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近几年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落后于城镇,运行成本、运行费用高也使得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第三、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
主要因素不再是由政策决定的生产积极性,而是农民生产经营水平。因此,今后农民增收的核心应转向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上来。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储蓄养老、家庭养老的方式中解脱出来;使更多的农民参入医疗保险,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进一步理顺农村信贷关系,落实农村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杂费”,特别是高中、大学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民不致为了让孩子上学而贫困或债台高筑。
(三)降低收费门槛和价格,使大多数农民能消费的起。近几年所兴起的耐用消费品以及与人们生活极其相关的医疗、教育、住宅、汽车等高消费领域,其价格与收费门槛仍然过高,有的收费标准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宅等方面,人们对现行的消费标准又不得已而从之。因此,下一步,首先在教育、住宅等方面,对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部分要合理降低,能规定收费上限的要予以明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乱收费的监管力度,严控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其次在医疗、汽车等特殊服务、特殊商品方面,要合理地降低商品、服务价格,使老百姓能够在这些方面都能消费的起。
总之,在研究促进消费需求和调整消费结构的对策措施时,要根据我市目前农民已形成的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这一实际,并把握不同群体消费需求走势,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对中等偏上收入者,可用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人向城镇转移,鼓励他们首先购房、买车;对中等收入者,可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而对中等偏下收入者,则可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六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改善。作为80,90后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在当今社会显得日益重要,因为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他们当前消费大部分要靠父母的收入。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在受xxxx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以后大学生成才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目的和任务。
为了初步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我们特作此调查问卷,旨在杜绝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学会如何正确理财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此次调查对象(范围)为我校在校大学生。调查单位为本科生,研究生。
三、调查项目及问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有我校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日常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消费方式选择、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目的、各目的在消费额中所占比重、消费理财观念等。
调查项目采用问卷形式,100份。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全校大学生为总体,在一、二、三、四、研究生年级中按1:2:2:1:2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
五、调查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六、调查进度安排。
本次调查从xxxx年5月1日开始,历时两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5月1日~5月9日,进行小组讨论,落实调查经费,设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及打印等。
第二、调查、数据处理阶段。5月10日~5月12日,主要任务是布置调查问卷,抽选调查班级,调查问卷收回,数据处理,数据质量评估,得出调查结果。
第三、资料整理和总结阶段。5月13日~5月15,主要是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印调查资料,全面总结调查工作,完成调查报告。
七、调查的组织分工。
调查小组根据个人专长分工,制定分工明细表。
八、调查经费预算。
本次问卷调查坚持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具体经费预算情况如下:
问卷样本修订、打印:2元;2、复印调查问卷100份:10元;3、其它费用:3元。总计15元。
九、调查效果预测。
经过以上具体的工作安排及全体调查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应能达到预订的调查目的。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七
随着高校大学生人数增加,大学生社会问题逐渐增多,其中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现象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你知道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如何吗?以下有两篇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可供参考:
1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三)对社会而言,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公道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什么时候,大部份同学都安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超越计划范围,乃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2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全面小康,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已发生着转型。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通讯发达、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时代的——高中生的消费已成为商家争夺的生产经营新动力。琳琅满目的饰品、漂亮的服装、款式新颖的文具,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面对现代市场的诱惑,我们学生的消费出现超常,触发我们学习小组的极大关注与思考,为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同学们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做了“高中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这样一个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从中学生的消费额、消费准则、消费对象等方面,了解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的消费状况,进而透视高中生的消费现状。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研究过程:
1、立题、制定计划方案。
2、搜寻资料和理论学习并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3、问卷调查、访问学生。
4、结题。汇总资料、分析数据、讨论、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
在开放题中,如其中问及如果你有一大笔钱会如何使用。多数同学认为要享受人生,完成目前不能完成的事,并把剩余的存入银行,极少数同学会去帮助他人。这表明对金钱的支配已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观念,知道该这样去花,但同时也说明帮助别人的意识较单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问及对于捐款的看法:极大多数同学赞同,表示愿意尽力而为献一份心意,极少数同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对政府的质疑,希望不会让政府贪污或录用。这说明目前社会上的贪污受贿的风气已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对社会,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
三、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高中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上依赖父母长辈,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想买就买。
2、对时尚、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一方面,关注时尚,追求流行。另一方面,又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喜欢标新立异,较少受别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好,反感于千篇一律,装扮出富有“个性”的自我,这就容易造成盲目消费,浪费金钱。
3、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而是为了吃好穿好,享受生活,而这种享受是以金钱为代价的。
4、在金钱的支配和消费两方面自主性较大。
同时,也有些误区:
1、追求名牌。较注重外表,希望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否则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论家庭条件如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在服饰着装得以自身价格的升华,反映出虚荣与肤浅,这是很浮躁和浅显的举动,容易造成盲目消费和攀比。
2、追求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发生在中学生身上,并不奇怪,中学生整天生活在集体之中,自然会受集体中其他人的影响,但是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消费常常会出现浪费。
3、过早受到社会风气影响,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同学之间送礼成风。“礼上往来”,用贵重礼物为自己支撑面子。
4、不顾家庭经济状况,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成风;消费不够合理等。
四、对高中生正确消费的合理建议。
为了培养正常合理的消费能力,自觉地规范和调控消费行为,我们课题小组认为:
1、学校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理财引导和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消费。
2、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对不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金钱上加强“宏观调控”,促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我们高中生要树立适度的消费观。既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又要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
4、防止盲目消费,反对一味追时髦,赶潮流。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思考消费的实效,避免盲目。
5、要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抑制不良消费。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订购有益书刊,学电脑,经常参加锻炼,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结: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我们要牢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在修身、立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做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当代高中新青年。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八
2月份,据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物价调查资料显示,受春节节日等因素影响,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幅度扩大,cpi同比上涨2.1%,较一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从调查来看,这期间居民消费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1、购置年货。
春节是我国一个及其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此,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春节期间在年货上的支出占了所有支出的大部分。春节前夕,摩尔、重百、汇通等泸州的大型超市相继进入销售高峰期。消费者每次消费均在200元以上,在购买的商品中,以肉类和蔬果类居多,其次是糖果,酒水等。
2、休闲娱乐。
随着人们消费与生活观念的改变,近几年,春节期间人们比起在家过年更愿意选择出门旅游,使得春节成为了旅游高峰期,其中较温暖的南方与冰雪覆盖的北方成为人们的首选。除了旅游以外,人们花在ktv,电影上的费用也在增加,这些都是春节与亲朋好友一起消遣的不错选择。
3、饮食消费。
不同于过去的过年,人们从方便、实惠、美味的角度考虑,现在更加愿意在饭馆请客,这也省去了在家做饭带来的各种麻烦,所以也就增加了春节期间在饮食方面的消费比例。由于吃团年饭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因此消费均在500元以上,在某些高档酒店甚至可以达到元,同时,各饭店在春节期间都会在平常消费的基础上增加价格幅度,使得春节期间饮食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4、送礼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不仅会和家人度过,还会选择在这个时期走亲访友以增加亲友间的感情,这其中包括了买礼物的费用以及送红包的费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送的礼物也越来越昂贵,各种营养品,保健品成为人们的首选。同时,给亲朋好友的小孩儿包红包也成为较大的一个支出,大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习惯也此种形式来表达新春的祝贺之情。
二、春节消费现状分析。
1、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们已经从以前只解决温饱问题转变到开始享受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大家不再像以往一样,机械地把挣来的钱存起来,而是开始步入消费领域,开始学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变对待生活的方式态度。
随着经济增长和系列民生工程、惠民政策的推进,泸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同步提高。前三季度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9元,增长16.0%。其中,工资性收入仍成为可支配收入的主体,占可支配收入的68.0%,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41元,增长20.5%。正是由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刺激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3、政府的各种政策。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地政府开始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如:加快建设安居型工程、加快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直接使得人们改变消费观念,增加消费。
4、商家的促销手段。
到了过年期间,各大商场的促销手段主要分为区别营销、定制营销,无缝营销等方面。主要体现为折扣优惠、送劵返现金等活动。因此,消费者们在各种优惠手段的吸引下进行多种w消费。
三、春节理性消费建议。
1、在春节前夕拟出一个大致的消费计划,以避免冲动的消费行为,这可以减少消费者在购物时在非必须商品上的支出,节约开支。
2、由于在春节期间,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的增加消费,同时,各大商场的折扣活动使得商品价格的确低于平时价格,因此消费者应当回避,克制贪便宜的消费行为。
3、对信用卡的使用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由于刷卡并不能实际即刻得反映支出状况,因此会在不自觉中加大了消费支出,因此人们可以适当减少对信用卡的使用,而改用现金支付。
4、按自身收入水平安排消费,这不仅能够减少自己在非必须商品上的消费,同时也能够通过计划的手段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结论:此次调查仅是针对泸州地区的居民消费现状,但这种现状也是各地区在春节期间的一个共同特点,这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同时也是对国家日益富强的一大肯定。人们响应着国家的号召,也深深受到国家各种福利政策的惠及。人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这也将社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九
为了解和反映农村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状况和电子商务发展概况,按照省局的部署,西安市局与周至县、蓝田县统计局、商务局开展了农村消费市场调研工作。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在各级政府促进农村消费政策、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和电子商务发展较快因素的作用下,两县农村消费市场运行良好,电子商务市场迅猛发展,但存在着农民收入不高,教育、医疗费用支出较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状况。
一、农村消费市场基本情况。
20xx年,周至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7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乡村零售额为5.95亿元,增长15.7%,占零售总额的15.5%;蓝田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0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乡村零售额为12.63亿元,增长14.7%,占零售总额的22.4%。
二、农村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的因素。
(一)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市场增长。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才有扎实的根基。特别是在当前住房、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要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必须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确保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
(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带动农村市场发展。
两县充分利用省市关于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政策机遇,为电子商务产业争取更多的项目扶持。,周至县财政将设立1000万元,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建立电子商务一条街。蓝田县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线上线下交易,并且建议各地加快培育网上零售企业,对已有的网上销售企业要指导其尽量开展商品零售业务。依托乐村淘等本土电商平台,整合资源,抢抓机遇,优化并丰富商贸环境,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为商贸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支持。
(三)优化消费产品结构,促进市场发展。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为消费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改变过去消费的主要渠道由原来的以农贸市场消费为专业店和专卖店消费,提升消费档次由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
(四)加大发展旅游业,增强旅游消费拉动作用。
20xx年,蓝田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为消费带来新的契机。景点免费开放,“星期天、到蓝田”已成为广大游客“周末游”、“小长假游”的不二之选。旅游消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个领域,派生消费涉及的领域更为宽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消费选择空间。因此,增强旅游消费在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方面的拉动作用,对促进蓝田消费增长将增添新的活力。周至县积极加大猕猴桃农业示范园建设,扩大观光农业的带动作用,提升旅游消费。
(五)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带动着农村消费市场。
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农村医保制度的深入,农民看病难有所缓解;养老保险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老有所依。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大病救助基金的推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缓解。养老保险的实施,使得60岁以上的老人老有所依,满足了农村老年人日常基本生活;农村水电、道路、通讯的改善,便利了农民生活,这些有利地促进着农村居民的消费。
三、制约农村市场可持续发展因素。
(一)农民收入增长较慢,限制着农村市场的发展。
周至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48元同比增长9.4%排九个涉农区县第八位与第一位的未央区相差8676元与第七位的户县相差2468元;蓝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4元同比增长9.3%排第九位与第一位的未央区相差8740元与户县相差2532元。两县农村居民收入不高来源不多两县居民的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本地农产品经营收入或务工收入由于农产品收入要承受自然和市场风险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增长过慢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制约着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教育、医疗费用过高,影响着市场的消费。
据调查,两县均反映因教育、医疗费用较高,影响了消费的支出。农村居民一般是两个孩子,小学和初中实施义务教育,费用支出较小。教育费用支出主要集中在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根据周至县高中教育情况估算学生年均消费1万元;西安院校的消费标准,一般大学生年均消费15000元,教育费用在农村居民消费中占较大比重。特别是农村目前实行的合并办校,家长为孩子未来考虑,一些上小学、初中的家长纷纷安排孩子到镇上、西安市上学,村庄成为空心村,生源几乎枯竭,且孩子上学花费高;农村虽说有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医疗保险负担金额较低,个人承担部分较多,这些均挤占了消费资金,影响了消费的支出。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观念保守,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
据调研两县认为人才资源缺乏,影响着农村消费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两县农村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个别青壮年因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懂的较少,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市场即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需求。目前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仍然是先攒钱、后消费。特别是在今年整个消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居民更是紧紧捂着钱袋子,加之目前没有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优惠政策,不利于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和需求的扩大,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
(四)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阻碍着农村市场的脚步。
农村基础设施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水、电、路、网络基础设施很不健全影响着农村消费市场的消费和水平。
(五)假冒伪劣产品依旧存在,影响农村消费品的质量。因农村消费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着假冒伪劣商品销售的状况,因城市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较大,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流向缺乏监督的农村消费市场,多地出现坑农骗农的现象,包括家电、农用资料等,这些都大大地打击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积极性,危害着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龙头企业支撑。
蓝田县共有电子商务平台及企业网站300余户,但企业和网站规模相对较小,交易量较小,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支撑引领,各电子商务企业和网站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还没有形成良性的协同发展机制。周至县虽说建立了电子商务一条街,有许多运营的电子商务村,网上对本地产品销售的店铺不少,但都规模较小,缺少专业的团队对其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产品的深度开发,竞争力不强。
(二)人才“瓶颈”明显。
电子商务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尽管一些部门已经着手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但人才“瓶颈”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高端电子商务人才比较匮乏,制约着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目前无论是电商企业还是电商散户均无专业团队在网络技术、销售方法和市场经营上的指导,大多数这样的专业人才考虑乡村环境的偏僻、待遇的问题,不愿意进入农村电商企业。
(三)缺乏园区化承载,网络不畅费用较高。
电子商务企业因规模小,企业和网站之间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同时,各仓储物流企业也相对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导致电子商务发展缺乏园区化承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相对缓慢。此外,电信虽然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网络还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电商目前扩大不够的一个原因。只有让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信息化的优越,让居民能放眼看世界,才能真正刺激农村消费市场。
(四)物流成本较高,挤占盈利空间。
据调查,因农村人多地稀,物流成本较高,周至县电商发展较快,物流成本相对较低,蓝田县物流成本较高,每件货品的物流费用高达10元,百姓承受较为困难。周至县认为创办物流园区,土地的成本大,一亩地成本价为80万元,且资金回流慢,而周边的武功县土地成本较低,使得一部分物流业务到周边的武功县。
(五)对农村市场没有统一规划,销售渠道较为困难。各级政府对电子商务未做统一的规划,个体户各自为政自行发展,比如周至县应该在哪些地方建立油桃基地、哪些地方建立樱桃基地、哪些地方建立苗木基地需要政府统一规划,不能随意建设无序无规划。对农产品的销售大多数电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期待能够农民企业与超市对接,给企业销售能够提供一条便捷畅销的渠道。
(六)农村消费信展不足,影响着消费市场发展。
据了解,蓝田县企业为扩大营业贷款较难,因商贸企业无固定资产,无抵押物,导致银行贷款难,融资难,影响企业更好地发展。周至县建立了县信用联社基金,但不能解决电子商务点多面广的资金需求问题。
五、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
消费的基础在于收入,只有收入提高了,人们才有能力消费、扩大消费。因此,要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首先就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有收入才有消费的来源。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的建设,整顿农村电价,降低用电成本,鼓励农民对家电的消费,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和大型农机具进入农村创造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农民普遍对自身的养老和健康问题非常担忧,,只有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才会放心去消费,农村消费品市场才能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四)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消费。
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将城市的文化理念宣传到农村,使农民提高认识、改变理念,提高消费意识,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五)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县的实施。
商务部门要尽快成立蓝田县电子商务管理中心,在每个村镇设置服务站,招聘一批电子化信息应用水平高的,责任心强的电子商务服务人员下基层各个站,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建设。
(六)建立并加强农村市场的统一规划。
无论是农村消费市场还是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都不能无序发展,县政府应该按照县发展目标制定市场发展规划,规划有目标、时间、区域、责任人等,调研夯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使得两县农村消费及电子商务市场可持续发展。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
二、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并分析相关的消费心理及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三、方法:问卷调查。
四、对象: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五、结果分析:
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消费的主要项目中,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就每月花在娱乐方面的费用而言,13%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元以下,30%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100元,24%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00-150元,15%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50-200元,18%的大学生的花费在200元以上。每个月的情感投资费,或者说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中,花费在100元以下占10%,花费在100-200元的占9%,花费在200-400元的占4%,花费在400元以上的占3%,另外本次调查中单身的大学生占74%。大学生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考试、考证、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中,花费在200元以下占47%,花费在200-300元的占20%,花费在300-400元的占13%,花费在400-600元的占11%,花费在600元以上的占9%。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消费还是用于基本生活的消费(伙食、交通、通讯),购物(服装、饰品)消费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其次是娱乐、学习的消费,最后才是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购买的商品的选择,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智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判断能力,对自己的需要定会做出满足相应需要的行为。但仍有小部分的大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些盲目。
而就购买商品时注重的问题而言,大学生重视质量与功能的占调查人数的46%,重视实用性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1%,重视美观别致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重视价格的占总调查人数的9%,重视新鲜感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重视品牌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据此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上是合理的,他们能够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出合理的消费行为,大部分的大学生购物时都会考虑商品的质量、实用性,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虽仍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会更看重品牌新鲜感,外观,但质量还是最关键因素。
就在物品选择的标准上,对名牌(比如:鞋子、衣服、手机等)持的态度中,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48%,持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29%,认为只是要几件名牌撑场面就行了,当代大学生热衷,只爱名牌的只占总调查人数的6%,可以看出对于名牌,很少有大学生会刻意追求,很多人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
认识过程:即消费者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等活动对商品属性以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
情感过程: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构成有特色的对商品或劳务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充满激情,热情奔放,道德感也比较完善,拥有较高的审美观。感情力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薄弱。多数大学生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调节自己的冲动,理性地消费。
意志过程: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有目的,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既定购买目的过程。
(1)消费的不平衡性根据调查分析,大学生由于性别、年级、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家庭收入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都对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学校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家庭收入。据调查研究显示,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其调查中,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4%,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4%,来自城乡结合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2%,其经济状况处于中等地位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较为发达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较为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
(2)消费的主导性针对是否有记账这个习惯,35%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32%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22%的大学生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11%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
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还有学习、娱乐方面的支出。学习支出是为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娱乐的支出是为了放松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需要通常包括要求别人承认自己,得到他人的好评、尊重,渴望得到相应名声和地位的成就感等。而要获得这种尊重就有许多条件,其中漂亮、美貌、健康和年轻是重要条件之一。这点对女性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女性获得他人和社会承认的一些必要条件。因此女大学生也开始注重美容包装,这也就增加了美容方面的消费。
(3)消费的合理性对于选择购买商品的直接因素,大多数人会先考虑价格,其次是朋友或家人的推荐,再次是商品的品牌,最后是商场的火爆、促销活动、明星代言。
(1)消费的冲动性就购物时是否会有快感这个问题中,57%的大学生认为会产生快感,43%的大学生认为不会产生快感。对于心情不好时是否会以购物、大消费来发泄这个问题,7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发生这种情况,21%的大学生表示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据此显示,大学生在购物时会存在一些冲动,会有部分同学通过购物来调节心情,享受消费带来的快感。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有些超前消费的意识。也有些同学会通过找兼职来缓解消费带来的压力。
(2)消费的盲目性就大学生消费时是否有记账的习惯,35%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32%的大学生没有记账的习惯,22%的大学生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11%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而大学生对于生活水平满意度,6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正好够用,27%的大学生很满意,还有少许盈余,12%的大学生认为勉强可以,咬咬牙能熬过,1%的大学生.不满意,总是在预支下月生活费,拆东墙补西墙。并就认为周围的同学的消费观而言,81%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的消费观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10%是理性的,7%是相对淡薄的,2%的大学生是虚荣攀比的。同时据调查,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2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理性的,1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观念是相对淡薄的,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虚荣攀比的。对于自己的消费情况的认识,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消费很少甚至不会有记账的习惯,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和周围的同学的消费都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他们对自己的消费也认识的并不清晰,有时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3)消费的不均衡性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据此来看,大学生还是以生活所需为主,但用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的投入远远不够。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缩减饮食支出却用于娱乐购物方面,其结构更为不合理。
(四)、建议及对策。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教育大学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讲座、课程来进行财商教育。教育大学生学会理财,加强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优化消费环境社会各界要努力树立健康的消费风尚,企业要进行正确的宣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生注重精神建设方面的消费,在物质消费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大学生加强自身消费教育大学生应该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消费。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自觉增强和完善自我意识水平。提高文化底蕴,知识水平的提高,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抵御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作有头脑的消费者。自觉学习一定的商品知识和消费技巧,积累消费经验,提高自己的财商。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下面给大家分享了社区居民消费水平调查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由本市某大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年7月至8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户。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大学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略)。
二、专门调查部分。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名牌、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32.95%,偶尔换的占43.75%,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本总数的32.3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2.27%,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名牌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不难发现,怎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而对于商家来说,营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饮食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些饮食消费场所和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饮食进行,调查表明,消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消费者认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选择,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费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档的,这与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现将几个主要酒店比较如下:
2、消费者大多选择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围,有一定的区域性。虽然在酒店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例如,长城酒楼、淮扬酒楼,也有一定的远距离消费者惠顾。
3、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如对手抓龙虾、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宫爆鸡丁的消费比较多,特别是手抓龙虾,在调查样本总数中约占26.14%,以绝对优势占领餐饮类市场。
4、近年来,海鲜与火锅成为市民饮食市场的两个亮点,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的消费量也很大。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海鲜的占样本总数的60.8%,喜欢火锅的约占51.14%,在对季节的`调查中,喜欢在夏季吃火锅的约有81.83%,在冬天的约为36.93%,火锅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场,在夏季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本市的火锅店和海鲜馆遍布街头,形成居民消费的一大景观和特色。
三、结论。
1、本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还不算太高,属于中等消费水平,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当一部分居民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类产品消费上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并且以白酒居多,红酒的消费比较少,用于个人消费的酒品,无论是白酒还是红酒,其品牌以家乡酒为主。
3、消费者在买酒时多注重酒的价格、质量、包装和宣传,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对新牌子的酒认知度较高。
4、对酒店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档消费水平上,火锅和海鲜的消费潜力较大,并且已经有相当大的消费市场。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消费水平。
欢迎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几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张志祥则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19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19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三
针对当前物价狂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的状况,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特此进行调查。
1、调查方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在校大学生。
2、调查问卷收回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收回94份,回收率达94%。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其中男生58人,占62%;女生36人,占38%;农村学生62人,占66%;城市学生32,占34%。
1、月均生活费:城市学生的月生活费在300~600之间的占32%,在600~1000元之间的占有58%,其他的高于1000元。农村学生月消费在300~600元的占78%,有个别的低于300元,极少数高于1000元。
2、男生与女生生活费对比:男生月均生活费在300~600元的总体持平在消费方向上,男生的伙食费用高于女生,而在其他方面比如在买衣服和化妆品方面女生的消费更高。
3、通讯方面支出: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占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这也跟目前手机价格大众化有关。月花费20-40元的同学占41.8%,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
4、同学聚餐支出:九成以上的学生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大约占生活费的10%左右。
5、生活费来源: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有少数是助学金或勤工俭学。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1、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档次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
2、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4、节约意识淡薄,定期外出聚餐成为必修课。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四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五
调查地点:a栋各自习室。
调查对象: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全体大一新生。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
调查形式:以小组形式调查,每组两人负责一个自习室下发调查问卷。
辛苦统计问卷的权益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这些群体年纪较轻,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是为什么,听小化给你细细道来。
其一,他们消费的需求旺盛;
其二,他们的经济尚未完全独立,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不同于别人的消费观念和较弱的消费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借贷的方式预支未来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意愿。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研究他们如何消费和他们的消费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走上正确的消费道路,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次调查借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机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他们是否使用校园贷。下面,让我们跟着小化一起看看吧!
本次调查面向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一新生,下发问卷共288份,回收244份,回收率84.72%,有效率95.9%。我们将这些群体按照月生活费划分成四个层面:500-1000、1000-1500、1500-20xx、20xx以上。
月消费支出基本合理,但消费差额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
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消费结构较合理,但仍存在少部分不合理之处。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
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消费观念较为正确,无使用校园贷行为。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01。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02。
消费种类与方式呈现多样化。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03。
读书支出少。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04。
没有被校园贷的诱惑影响,消费较为理性。
调查中涉及校园贷的问题同学们大多选择不会相信,可以看出同学们不相信校园贷这种危害大的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的行为,消费观念较为正确。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种类也在变化,但需要大学生注意的是一定要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念,摒弃攀比的消费心理和虚荣心,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拒绝使用校园贷,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得以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大学校园里,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自我为中心、自卑、骄傲,嫉妒等心理,未能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潜意识里,觉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还不够完美,看着大学生跳楼、上吊、或被室友投毒导致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如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引言。
1、调查目的:
(1)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2)大学生自杀或被同学投毒导致死亡,究竟出于什么原因。
2、调查方式:
采取的是对武汉大学学生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三、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案例。
因为林来自农村,家庭背景不是很好,然而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出口。最终因为与室友关系不和,而导致自我与他人的毁灭。
2、还记得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金属铊盐中毒的事件吗?如今因为复旦投毒案又被推到风尖浪口上,但至今也还没有得到满意答复。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整体上比较良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困扰的比例比较正常。
调查分析显示,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不错,自己很满意;37.50%的认为关系一般过得去,但也有6.2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很失败。
(二)大学与人交流的意向比较强。
68.7%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性格不内向;问及“当你建立了稳固的朋友圈子后,你还愿意去结识新的朋友么?”68.7%的人选了愿意,另外31.3%的同学也选了视情况而定,没有人选择“不愿意”和“没想过”。这说明大学生对自身的性格还是比较自信的,大部分人都有良好的心态和主动性去结交新朋友,都是渴望有好的人际关系的。只要我们抓住大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就有机会让所有人都走上正常的交往之路。
(三)大学生与朋友、家人的联系偏少。
问卷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通过短信和上网聊天来联系朋友。所以设置了关于短信发送量和上网时间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短信发送量在300条以下。你可能觉得这比较多,但是大学生卡一般有短信套餐500条,只用300不到、甚至低于50条,确实说明大学生和朋友联系的不多。根据本人自身经验,大一时每月要用近千条短信,现在大二却只需150条足矣。说明随时间推移,和朋友们联系少了,心态不够积极。同家人的联系也一样,只有极少数人主动联系家人,很多人甚至极少和家人互相联系。家该是最温暖的港湾,家人是最亲近的人,都应该记得常“回家”看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互相问候和关心也好。
(四)大学生能比较好的适应寝室的生活。
寝室是除了教室和图书馆,大家最常呆的地方,是在学校里的家。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创造出比较和谐的寝室氛围。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习惯,但是都能调节和互相适应。
(五)大学生的心理自卑和孤僻现象还比较严重,影响交往主动性。
不少的学生常觉得自己是孤单一人,即使身边有室友有伙伴。这体现出当代学生对交谈技巧的缺乏,在交际中不能正确地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孤单一人,不能和别人进行很好的沟通。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是极其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畏首畏尾,不敢主动出击,人际交往的主动性被残酷地压抑。自卑者常感不安,从而限制自己在狭小的人际交往圈中,极少主动进行人际交往。孤僻等不良情感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动性产生重大影响。孤僻表现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而使人难以接受,交往的主动性本来就不强,继而遭到交往人群拒绝的暗示或明示,在心理上造成更深的自信危机,从而愈演愈烈,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交往的主动性变得很弱,难以自拔。
(六)正对大学生的自杀或他杀行为,正是由于因为嫉妒或学习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同学、室友得关系,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五、解决对策和建议。
第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位置,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从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迈进了人生的另一个舞台,要做到关键的一点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辉煌或阴影,保持一种全新的心态进入大学的校门。同时明确在大学校园里,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我们与之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那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
第二,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改善性格上的不足之处,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通常在大学生的交往中,往往喜欢与性格良好、成熟、待人热情、坦率、思想活跃、有责任感的人交往,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若交往中存在恐惧、自卑、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的心理,都是不易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需要大学生在交往中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信心,改正性格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在同学中间里良好形象,学会在交往中真诚待人,信任他人,宽容他人。同时在交往中要学会适度的真诚的赞美别人,有些人就会由于受到称赞而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此人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减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际冲突,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心理条件。真诚地赞美他人,他人反过来会对你抱有好感。
第三,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立场,真诚待人。在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交往中不能过于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还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别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欢的。当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不能仅仅指责和埋怨对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谅解和彼此的适应,克服自我为中心的不好性格。要学会容忍他人的行为的观点,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学会热心帮助别人,关心身边的同学。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不弄虚作假,说别人的坏话。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不被同学接纳时,要学会宽宏豁达,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会体会到别人的心情感受,误会、委屈就会烟消云散,别人也会欣然的接受你,要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大度。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必修课。
这份调查问卷调查的是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问卷从大学生与同学、网友、家人的关系方面设问,考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希望能了解大学生的交往心理,能够借此得出相应结论或对策。
第1题您的性别:
a.男b.女。
第2题您的学历。
a专科b本科c硕士d其他。
第3题现在就读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他。
第4题您的性格是否内向。
a是b否。
第5题在你的人际交往中,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如何?
a关系不错,我很满意b关系一般,勉强过的去c关系很糟,觉得自己很失。
败d不清楚。
第6题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你是否经常怀念以前的老朋友?
a经常b偶尔c从不d不知道。
第7题大学里舍友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对于这一点你认为:
a差别不大,能适应b差别大,但是能相互忍让c差别很大,无法适应。
第8题你和朋友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a写信b电话c短信d上网聊天e登门拜访。
第9题一个月发多少短信?(如:一般150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经常上网么?每天平均上多久?
a0-2小时b2-5小时c5小时以上d8小时以上。
第11题你觉得网友与现实中的朋友相比,给你的感觉如何。
第12题会觉得孤单和失落么?
第13题当你建立了稳固的朋友圈子后,你还愿意去结识新的朋友吗?
a愿意b不愿意c视情况而定d没想过。
第14题除了本班的同学你还和其它专业的同学有来往吗?
a还好,和其它专业的有些联系b根本就不认识其它专业的人,更别说来往c知。
道是一个院的,但具体的就不了解了d自己班的同学都不是很熟悉。
第15题上了大学,离家比较远,您和家人一般谁主动联系对方?
a自己b家人c都比较主动联系d很少与家人联系。
第16题和室友关系融洽吗?
a好b一般c不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七
为了解农村人口用于购买出版物的消费支出,这些支出占农村人口收入的比重,以及这些出版物主要的涉及面,从而分析农村人口对出版物接受和需求程度的现状,我们小组利用“十一”的放假时间,前往位于杭州城西郊区的文一村,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对近两百人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这次调查以年龄段为划分基准,分别从学历、家庭收入、对出版物的态度、出版物消费支出额、出版物的类型(按内容分),特别是对于科技类的出版物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
问卷调查完成后,我们分工合作,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对数据分类、汇总后,分别对各个问题的选项所占的比例进行计算,然后对上述数据再加以分析,从中找出主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进行阐述。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感到,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他们对于出版物的态度不够积极,在出版物方面的支出也比较不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小组以年龄段的不同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从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分析农村出版物的现状,特别分析了能够推动农村生产力进步的科技读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按照各自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农民的主力军应为25~40岁年龄段及40~55岁年龄段,我们从经济方面着手探究,基本上以这两个年龄段为主要对象,首先来看他们的年收入状况,25~40岁年龄段在8000~15000元之间占45.7%,在2万—4万元占37.1%;40~55岁年龄段在8000~15000元之间占42.2%,在2万—4万元占35.6%,从这组数据来看,两个年龄段农民收入在1~4万元之间占的比例都为约80%,而订一份杂志大约200元,以最少收入的1万元计算,所占比例仅为2%,应该问题不大,所以收入方面应该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再从他们收入的来源来看,25~40岁年龄段:种植农作物为17.1%,副业收入为34.3%,打工为20%,乡镇企业工作为28.6%。40~55岁年龄段:种植农作物为30.4%,副业收入为21.7%,打工为23.9%,乡镇企业工作为23.9%。从这组数据来看,收入来源相对较为平均,而弄副业略偏重。一般来说,农副业收入为隐性收入,它不像工人在工厂上班拿工资那样的是显性收入。隐性的收入是日积月累的,由于总收入被很大地分散,那么每次的收入就很少了,这样一份杂志的订阅价就很刺眼了。由此看来,隐性收入占收入的比例是近80%的。这极有可能是农村人口很少订阅杂志的经济原因。
通过调查,农村受教育状况如下:(以年龄为尺度)
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不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有显著的提高;而同时也不难看出,做为农村出版物尤其是农村科技读物的消费主体——20~40岁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是较低的,大约有60%的人在初中学历以下,而这对于农村出版物的消费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
农业科技读物在农村的现状分析:
1、农村对科技读物的使用状况及态度(以年龄为尺度),有以下四种情况:
(1)10~25岁年龄段:他们基本上不看农业科技读物,并有将近70%的人对此持有消极态度,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农民有必要学习科普文化知识。
(2)25~40岁年龄段:大约有22%的人看农业科技读物,并且将近80%的人对此持有积极态度,认为农村科技读物有利于增长见识,帮助致富。
(3)40~55岁年龄段:大约也有22%的人看农业科技读物,将近60%的人认为农村科技读物有利自身发展。
(4)55岁以上:将近20%的人经常看,有75%左右的人对此持肯定态度。
2、购买农村科技出版物的便利性:
大约只有25%的人反映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这类读物,并认为数量较多,而大约60%的人很少看到这类刊物或从没见过,而大约15%对此无购买动机。
3、农民对于农业科技读物的不满之处:
约有20%的人认为这类书籍脱离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而15%左右的人认为其内容缺乏可读性,以及15%左右的人认为其内容陈旧,信息更新不及时。
总的来说,尽管农民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科普文化知识,但农业科技读物在农村的现状不容乐观。青少年对此缺乏兴趣,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而青年和中年虽然认为这类读物对自身有益,利于自身发展,却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看此类读物。这样的现状除了与农村收入不高有关以外,与教育水平不高也有关。另外,以下两个因素对此也有影响:
(1)农民缺乏接触农村科技读物的渠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2)农村科技读物缺乏可读性,没有针对农民的特点来编写,使得科技知识不能被农民理解和使用。
(1)多途径地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升教育在农村的地位,除了对青少年的义务教育,还应该集中一部分农民进行一段时间的系统教育,并着重于农业知识的教授。如以夜校等方式对成年人进行再教育,举办相关的培训对农村人口进行科学培训。
(2)政府可以进行业余辅助,抽调出一部分政府收入专门用于农村的业余教育上,如定期地发送一些通俗易懂的基本知识资料,建设一些精神文化场所如小型图书阅览室,举办一些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的活动,如农业知识竞赛、各种文艺表演等。
(3)扩大农业科技读物的销售网点,并尽可能降低书的价格,让那些想看这类书的人能看得到,看得起。
(4)农业科技读物的内容需要进行调整,应更偏重于实践的指导性,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叙述并及时反应现今农业科技发展状况、成果。政府也可以派技术人员对此进行讲解、示范,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应用这些知识,注重于实践的结合,以激发农民进行科学生产。
在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农村出版物的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良好的牵引器和加速器。因而,通过政府、个人以及社会组织的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农村出版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篇十八
3月15日19:30。
a栋各自习室。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全体大一新生。
调查问卷。
以小组形式调查,每组两人负责一个自习室下发调查问卷。
辛苦统计问卷的权益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这些群体年纪较轻,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是为什么,听小化给你细细道来。
其一,他们消费的需求旺盛;
其二,他们的经济尚未完全独立,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不同于别人的消费观念和较弱的消费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借贷的方式预支未来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意愿。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研究他们如何消费和他们的消费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走上正确的消费道路,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次调查借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机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他们是否使用校园贷。下面,让我们跟着小化一起看看吧!
本次调查面向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一新生,下发问卷共288份,回收244份,回收率84.72%,有效率95.9%。我们将这些群体按照月生活费划分成四个层面:500—1000、1000—1500、1500—20xx、20xx以上。
月消费支出基本合理,但消费差额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
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消费结构较合理,但仍存在少部分不合理之处。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
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消费观念较为正确,无使用校园贷行为。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01。
大学生消费构成符合社会潮流。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02。
消费种类与方式呈现多样化。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03。
读书支出少。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04。
没有被校园贷的诱惑影响,消费较为理性。
调查中涉及校园贷的问题同学们大多选择不会相信,可以看出同学们不相信校园贷这种危害大的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的行为,消费观念较为正确。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种类也在变化,但需要大学生注意的是一定要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念,摒弃攀比的消费心理和虚荣心,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拒绝使用校园贷,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61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