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6:03:18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范文(13篇)
时间:2023-11-18 06:03:18     小编:FS文字使者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编写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情况,借鉴这些教案范例中的合适方法和策略。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一

水平二。

在快速跑中完成正确的动作。

50米加速跑截住空中球。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队列起步走、原地三面转法。教师呼口令,并提示动作要领。

2、教师组织游戏。讲解游戏的要求和方法并邀请一组同学进行示范。

3、组织游戏。巡回指导,进行小结后继续游戏。

学生活动:

1、认真的听好讲解和观看示范。

2、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游戏,热情的投入到游戏中去。积极的和同学配合完成游戏。

3、认真的总结游戏的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后继续游戏。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积极摆臂,加快步频。

难点:跑的自然、放松、快速。

教师活动:

1、教师请同学示范摆臂动作和站立起跑。进行讲解和对比并提示动作的要领。

2、教师示范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并讲解要领。

3、以各种姿势和信号练习同学们的起跑反应。、

4、以站立式起跑进行50米跑练习。

5、进行50米的追逐跑。

学生活动:

1、进行站立式起跑的复习。相互间进行纠正。

2、听好信号进行起跑练习。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

3、认真的完成50米跑练习。通过教师组织的练习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速度。

4、要改正姿势,要用正确的姿势完成练习。

三、放松自我。

教师活动:教师示范放松的`动作,讲解方法。

组织:在完成跑的队形上、

场地器材:田径场。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二

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想要打好篮球,传运球是最基本的。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有的学生就减少了篮球兴趣,特别是女学生。有的传、运球没学好就急着想打比赛。但使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就会使学生对传运球也感兴趣。下面就介绍以下四种趣味运球教学法。

一、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或者平地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1)球被别人拍掉或被逼出场外。

(2)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没拍到球。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学生,就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补进,继续游戏。如果班上学生多,可多划几个场地。此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球兴趣,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控球、护球的水平,学生乐此不疲。

二、一人运两球(接力)。

利用半个篮球场,运球迎面接力。一人左右手同时各运一球,从起点一直至终点。球若被运丢,则拾回从丢球处理继续。若一手推,一手运球则从起点开始,重来一次。

此游戏对培养学生左右手运、控球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运传抢游戏。

利用篮球场,游戏内与之平行1米处划一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余任何人不许进)如右图,每队人数4―7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同时守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努力断抢,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

规则:

(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

(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

(3)双方争球或同时击球出界,应在中因跳球。

(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

(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

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四、躲闪运球。

在半个篮球场上进行。分成2组,一组在内4~7人,半场内每人一球进行运球,外围一组共三个球,把这三球滚或抛入圈中,击里面的人腰部以下,被击中或运球停止则出来,加入外围击球行列,至都被击中为止,换组进去继续进行。

此游戏在运球基本掌握下才能进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视野和灵活性,提高控球能力。

以上四法可根据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自行调整场地的大小和球的多少等进行。尤其对刚学篮球或篮球水平不在同一起点的学生一起学习的情况下运用,不仅可使刚开始接触篮球的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对于篮球技术有一定水平的学生也不失其兴趣而得以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三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

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

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

(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

(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

(4)投完篮的同学运球返回中线接到队伍的后面。

(5)教师全场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个别纠正错误。

3、教学比赛(10分钟)。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分钟)。

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节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四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五

1:篮球传球基本动作(双手、胸前、头上、勾手传球等)。

2:篮球运球基本动作(高、低、体前、背后运球等)。

1:经过本节课学习,到达熟悉球性,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认识篮球基本动作重要性。

2:经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1:课堂常规(5分钟)。

(1)运球绕球场3圈。

(2)游戏抢西瓜。

2:传球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重点)(14分钟)。

(1)简介篮球来历及比赛的基本组成部分(附表一)。

(2)传球基本动作示范。

3:运球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10分钟)。

(1)几种基本运球动作的示范讲解。

(2)运球中出现各种动作与同学们分析讲解练习。

4:游戏——趣味抢篮板球(8分钟)。

(1)培养同学们反应本事,移动速度。

5:课堂小结。

1: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探索性学习。

2:运用观察法、自创法、突出学生学习与启发式帮忙。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六

1、篮球活动课课堂常规教育,学习资料简介,课堂要求。

2、移动技术练习:起动、变向跑、侧身跑、后退跑、急停(跳停、跨停)侧滑步。

1、使学生明确篮球活动课的学习目的、任务、要求,树立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

2、提高学生移动本事,初步掌握所学动作基本技术。

3、发展协调本事和耐力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移动技术练习: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位置、方向、速度变化时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通称。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一般可分为起动、跑、急停、跳、跨步转身及各种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种类。

(1)起动:两膝微屈踵离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体前倾移重心,前两三步短而急。

(2)变向跑:右脚内侧来蹬地,屈膝内扣移重心,体转前倾左脚迈,右脚紧跟加速移。

(3)侧身跑:放松前跑勿横移,注意球踪看场情,回头侧身腰放松,随时要把球来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体稍后仰,踵勿着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双脚着地,体稍后坐,双膝弯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脚抵地,屈膝体仰重心降,二步着地脚蹬地,内转屈膝制动停。

(7)侧滑步:一脚蹬地一脚跨,蹬跨结合不交叉,低姿张臂来滑动,坐姿滑动要狠抓。

组织、教法、要求。

教师逐一讲解各个练习动作要点,重点与难点,并正、侧面示范,提出要求,纠正易犯错误。

(1)起动:

组织:成二列横队、前后相距4米,左右间隔3米,做好防守准备姿势。

教法:看或听教师信号后团体起动向前做短距离快跑。

要求:起动突然,反应要快,起动时步短而急,起动后加速跑。

(2)变向跑:

组织:遇障碍变向跑,如图。

教法:快跑至障碍物前面变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碍物前变向,变向要突然,起动加速要明显,前一人跑到中线时,后一人可出发。

(3)侧身跑:

组织:利用球场三个圆圈做侧身跑练习如图。

教法:教师站在边线附近,用手指做出不一样数字的`信号,学生在侧身跑时,随时报出所示数字。

要求:绕圆圈跑时,重心内倾、外侧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应有明显的加速度,同时做出随时准备接球的动作。

(4)后退跑:

组织:成一路纵队,间隔2米,沿篮球场边线进行练习。

教法:从端线外起后退跑,到中线后转身接侧身跑切入篮下。

要求:踵勿着地,体稍后倾。可放在准备活动时练习,也可放入移动练习时做。

(5)急停练习:

组织:成二(三)列横排,间隔2米站于边线处。

教法:发出信号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停或跳步急停。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后,第二排开始做,到边线止,然后过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听)信号做急停动作,也可结合运球做急停动作。

要求:急停时重心下降、停稳。

(6)滑步练习:

组织:成体操队形听口令团体练习。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势,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脚),落地(左脚),跟(右脚)”的节奏做滑步慢动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口令逐渐加快。

要求:滑动时重心平稳且落在前脚掌上,目视前方。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七

教材内容:

1、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课的任务:

1、学生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技术,

2、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反应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3)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基本部分:

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技术要点:(1)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持球胸前肩肘松,倒腕伸臂向前送,拇指下压腕外转,腕屈指拨将球送。

接球:伸臂迎球要对准,接触快收来缓冲,收时注意护好球,肩肘腕臂都放松。

重点、难点:手型正确,拇指下压;伸臂迎球,注意缓冲。传球到位,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2)单手肩上传球(以右手传球为例)。

张肘引球右后方,右手托球微后翻,蹬地转体臂速摆、转正压臂又屈腕。

重点难点:托球引臂,转正挥臂又屈腕。

(3)双手头上传球。

持球头上腕微翻,传球用力速而短,小臂前振腕压正,发力就在指和腕。

重点难点:持球头上,以肘为轴,指腕用力。

(4)行进间传接球:奔跑如常莫紧张,面对来球向前方,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莫慌张,接球主动传球快,落点要有提前量,接球要向前跑出,传球之后要跟上。

重点、难点:侧身跑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球及时、到位。

教法:1.教师逐一讲解示范、提示动作要点。

2.原地徒手模仿双手胸前传接动作练习。

3.原地二人双手胸前传接球(相距4-6米)。

4.原地二人双手头上传接球(相距4-6米)。

5.原地二人单手肩上传接球(相距10米以上)。

6.二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7.三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组织:2人一球,原地练习时成二横排面相对,左右保持适当间隔做传接球练习。二人推进上篮和三人围绕跟进上篮。组织如上图。

要求:1.手型正确,传球时拇指下压、传出的球向后旋转,球速相对要快,飞行弧度较小。2.接球时,伸臂迎球,触球后收,注意缓冲。3.推进上篮传球及时、到位,上篮成功率力求达50%。4.围绕跟进上篮练习时,接球者向中间插,传球者从接球者身后绕。

5.注意安全,保持间隔距离,前一组过中线后,后一组才开始练习,上篮不中不补投。

易错与纠正:1.拇指未下压、传出的球不旋转。多做原地两人对传练习、掌握正确手型。2.传球力量不够,抛物线太高,落点不好。可用实心球对传以增强臂力和指力,建立正确动作概念、低弧线、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3.移动中传球时横向移动;走步违例等。讲明在侧身跑的动作基础上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出的球“提前量”以同伴伸臂能接住球为宜。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2、课堂小结3、布置作业4、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八

1、通过练习学生能学会简单的原地拍球动作(连续拍球)。

2、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4、能掌握质量较轻小球的拍球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1.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3.准备操。

4.游戏“踩影子”

一、原地拍球。

1.教学重点:手对球的控制。

2.教学难点:能快速连续拍球。

3.动作要点:

4.用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压住球,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随球上下屈伸,手触球似“粘球”,抬头拍球。

二、游戏:搬西瓜。

1、游戏方法:每组排头把篮球运球到前面的圆圈内再跑回(距离约28米),第二个学生搬回,依次交替搬运球结束。

2、游戏规则:

听哨音或者信号统一开始。

必须运球到圆圈,不得抱球跑,运球失误在失误点重新开始。

通过观察、比较、尝试,知道原地运球的的方法。通过练习、展示、点评,手触球的部位及如何运球的准确动作。

1.组织学生放松运动。

2.总结表扬。

3.布置锻炼任务。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九

小篮球教材以传球,接球和运球投篮等几项基本技术为重点,以各种小篮球能力练习和篮球游戏为辅,以完整技术教学为主,篮球游戏与技术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力和技术均得到提高。让学生自己进行传接球练习,培养他们学习篮球技战术的兴趣,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着重让学生学会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重视基本功练习,发展身体素质,培养综合协同能力。

每个学生一个篮球,在一个篮球场内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可以运球投篮等。

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要求:四列横队,静、快、齐。

1、上肢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踢腿运动。

5、抛接球击掌接球。

6、环绕腹背交接球。

要求:呈体操队形,动作到位。

1、传球游戏。

a、从排头起向左依次转体传接球(手中交接)。

b、前后排加大距离的传接球(空中交接)。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传接球的动作,同时,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

2、请动作好的学生上前示范动作,教师再根据动作进行讲解持球手法及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的基本要点,重点提出传球蹬、伸、翻、拨和接球的伸臂、迎球、引接、缓冲等。

3、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4、学生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

5、四角形传接球:

要求接球后变向传球。

6、让学生示范动作,并和教师一起进行评讲讨论。

传接球后投入两个同学的呼拉圈中,投中一个得一分,看哪一队的得分多。要求:运用运球和传接球,不可抱球跑。

集合整队,放松,讲评,宣布下课,安排学生送还器材,要求:安静、放松。

篮球、塑料圈、纸棍等。

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1、单手拍球:可以单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线或障碍物行进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状,手腕自然用力,身体降低重心稍微前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双手拍球:按照单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先立定姿势双手拍球,熟练后走直线、走圆圈或绕障碍物行进拍球。学生可以边拍球边数数,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拍球次数最多。

3、抛接球:两手向上抛球,然后再用手接住;两名学生合作面对面抛接球,接不住球者为输。

4、乖乖球:两名学生面对面蹲下或坐下,向对方滚球,球不能离地,沿直线向前滚,比一比谁的球最乖。

5、转圈圈:学生各拿一个篮球放在平地上,单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转、向后转,比一比谁的篮球转的时间最长。

6、顶球:把球放在头部,两手轻轻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为输。

7、夹球跳:把球放在两脚之间,夹住球轻轻向前跳,看谁或看哪队先到达目的地为胜。

8、运球:把球放在篮子里,提着走、跑、跳;两人提着合作运球,可增加障碍物,使活动更加有趣。

9、螃蟹运球:两学生面对面站好,两手轻轻抓住对方,把球放在两学生胸部中间,学螃蟹横着走。两人动作必须协调一致,才能走得好,运得稳。也可以增加难度,背对背运球走。

10、赶球走:学生手拿硬纸棒,按一定的路线向前赶球,看谁的球先到达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后走,不要让球宝宝出圈。

12、胯下传球:先单手拍球,然后抱起球从胯下穿过继续拍球。这种玩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耐心练习。

13、蜗牛旅行:把球放进轮胎内,两手轻轻地扶住轮胎向前滚。活动中谁的球掉下来为输。

14、转身拍球:学生先立定拍球,然后迅速转个圆圈后继续拍球。在一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转身的次数最多。

15、投球:学生持球站成一队,与球篮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头前方上举,用力往篮内投球,进球为胜。

16、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创编球操,请学生随音乐表演。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十

1、体育常识:篮球(理论知识)。

2、游戏:拷贝不走样。

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相关知识,知道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方法,对学习篮球知识感兴趣,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讨论。

2、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

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方法。

一、师生问好!

1、迷语引入:圆圆像个瓜,人们爱玩它,没到手抢它,抢到手丢它。(篮球)。

2、师出示篮球,问:你知道我国哪些篮球明星?

学生回答。

3、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他们的精彩表演。(视频课件)。

并让他们思考一些问题。学生看完自由讨论回答。

4、引出本课题:篮球。

二、新授:

1、了解篮球的起源。

视频展示,思考问题:篮球谁发明的,刚开始是用什么做篮球和球圈和网的?

2、讲解一些篮球发展史和我国一些篮球运动情况。

3、我国知名篮球运动员概况。(学生们可以先说一说)。

4、了解篮球场的一些数据和设备。

先欣赏一个现代的篮球场。提问:你们对篮球场知道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5、出示课件,讲解一些篮球场的基本数据和知识。

6、讲解我们比赛中裁判一些常用的手势,引导学生们看懂比赛。

7、学生上台表演一些犯规动作和手势。

三、巩固与练习。

1、填空题:篮球是(xx)年,(xx)人,(xx)发明的。篮球场长(xx)米,

宽(xx)米等。

2、抢答题。(略)。

四、游戏:

拷贝不走样。

1、方法:老师事先准备好几张纸,纸上写好篮球犯规的名称,由每小组最xx后一名学生上来抽出,然后回到座位后把这犯规的动作用手势做给前面一人,依次类推,最前面一位学生快速到黑板上写出犯规动作,并做出相应的手势。

2、比赛。

五、课堂小结。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十一

进一步掌握直线运球时击球部位、球的落点和球的反弹高度等动作要点,做到中速,慢速能够控制球。

1.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3.小游戏:小皮球“跳跳跳”垫上滚动游戏。

4.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

一、篮球:运球比赛。

方法:前后左右开立,上体稍倾膝微屈,五指分开掌心空,前臂腕指柔和用力。

重点:手、球的接触部位。

难点:指、掌按压。

二、学习行进间运球(球的落点,手触球的部位)。

三、运球赛跑。

规则:途中球滚走应捡回,在原地开始运球;到达传球区才能传球。

四、游戏:保龄球。

方法:6个沙瓶放成三角形,用篮球当做保龄球,地滚球撞沙瓶,撞倒1个得1分。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探索向正直方向滚动的方法。

通过比较、观察,知道运球的方法。通过练习、点评和帮助,掌握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1.组织学生放松运动。

2.总结表扬。

3.布置锻炼任务。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十二

篮球运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但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语言诱导法、讲解示范法、尝试探究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

一、开始、准备部分10′。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师生同做自编篮球韵律操4个8拍共6节:上肢运动,腹背,体转运动,正、侧压腿,腕踝关节运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让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起到预热作用,防止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25′教师语言引导:篮球明星姚明、nba篮球明星大家非常熟悉,但是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平时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同伴的相互配合。引出主教材。

(设计意图:激发培养学生的篮球活动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一)耍球游戏:

1、教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双手抛接球,环绕交接球,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进行耍球练习。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先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教师再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学生展示,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运球看数报数:

学生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设计意图:通过原地高、低运球,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

(三)行进间运球练习:

(设计意图: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四)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比赛:

学生在篮球场的端线上成四路纵队,由每队排头运球绕过标志杆回来传至下一名同学,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用时短,失误少的小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做游戏,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结束部分5′。

(一)学生一臂间隔围成圆形,在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下,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设计意图:借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二)教师用概括激励的语言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体现评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老师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场地器材:小篮球33个圆木柱4个录音机1台。

本节课练习密度:约为40%—45%。

小学体育老师篮球教学教案篇十三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9154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