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上课教案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8:03:20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1-18 08:03:20     小编:BW笔侠

教案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那么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其次,教案的结构要清晰合理,包括教学步骤、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还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保证教学的灵活性。在以下教案范文中,你会看到一些有关课堂互动、评价和反思的设计想法和建议。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纸花。

教学难点:纸花的卷制。

学生用具准备:旧挂历,彩纸,吸管,胶水或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

带领学生观察植物,并能对各种植物的外形、颜色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2这节我们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成鲜花好不好?板书题。

三、讲授新。

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观摩各种植物图片或实物,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可在适当分析植物结构的同时,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老师还可通过示范仙人球等结构较特殊的植物,让学生领会多次多角度折,折纸成球等特殊表现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颗与众不同的植物。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他们成长,鼓励学生把精心制作的纸花送给老师。

四、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后拓展。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各种植物。

2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材料变废为宝。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二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

1课时。

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复习:

提问:建筑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三.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园林建筑:

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是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其中,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欣赏: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和濯缨水阁: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濯缨水阁”是引用《孟子》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苏州网师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一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所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

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皇家园林,面积较大,气派宏伟,如圆明园、颐和园等。

二是私家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

三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无锡鼋头渚等。这种园林规模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

中国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其主要特点表现在摹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在园林的布局上强调自由曲折。我们江南面积较小的私家园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中国园林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是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善于“借景”。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把园林以外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例如无锡寄畅园“借”锡山的景。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三

绘画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外形特征。

2、用线条大胆进行装饰,体验绘画的快乐。

绘画步骤:

一、教师教导。

1、先画出一个圆。

2、画出三道斜线。

3、画出交叉在画三道斜线。

4、画出花序两边。

5、画出完整花序。

6、画出菠萝身上的斑点。

小朋友是不是非常简单!

你们学会了吗?

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分组绘画。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评价展示。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看看谁的菠萝宝宝最漂亮。

四、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五、活动延伸。

根据自己能力及喜好自由绘画。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四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欣赏漫画。

课件、画纸、画笔、油画棒、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憨豆先生的漫画,引导幼儿观察,初步感受漫画夸张、诙谐、幽默的特点。

小结:这种把一个人的某一个明显的外形特征、或者穿戴和性格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形式的绘画就是漫画。

2.出示姚明、成龙的生活照和漫画,继续欣赏,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感受漫画中夸张的表现手法。

小结:简单一些说夸张就是根据物体的特点把大的画的更大,小的画的更小。或者要凸显人物的心情或本领时,可以画的大而突出。

3.出示班级老师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每个老师的特征。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五

小学美术课程内容繁多,绘画种类齐全,但是美术老师不是所有绘画都擅长,就拿国画来说,很多老师书法功底差,线条弱,画不好,连示范都拿不出手,怎么教好学生呢?我担任美术老师五年来,为了提升自己国画专业水平边教边学,把五年来的做法谈一谈,与同行分享交流,希望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系统学习,找专业老师指导,多参加活动,善于同行交流我刚担任美术老师时,国画纯是爱好,对国画的历史发展、技法、理论一概不知,没有一点技法基础,画的很粗糙肤浅。画面效果又板又死。翻开美术书,低年级就有国画内容,知道自己不能胜任急需学习。于是2012年春季我报读书画函授大学东莞分校国画班。每周六或周日到东莞学习,学习期间按老师要求完成临摹作业,在业余时间多画画,去学校带上作业请老师指出缺点,虚心改正。看老师示范修改,听老师讲解技法以及背景历史。得到了袁赤峰、郭梅焕、莫金水等老师的指导,系统地学习了山水、人物、花鸟等国画知识。也与东莞、广州等各地同学相互学习交流,取得较大的进步。函大三年来,我没有旷课,几乎每次都到,也画了许多画作,得到了袁老师、傅老师的表扬。原东莞市美术教研主任谢洪涛说:在教学同时坚持艺术实践提升自身艺术创作能力,这与教学水平提高相辅相成,要勤学苦练,要善于交流。于是我一边在函大学习,一边与镇优秀美术教师任辉、温学森、李智勇、吴坤松、媱瀚求等交流,带上画作请他们指出缺点提出意见,向他们学习长处。近几年来,多次参加市镇书画展览比较活动,向同行学习。慢慢地,我也认识了东莞的文放、何卡、周懋华等国画水平很高的中小学美术老师,向他们学习请教。也到优秀青年画家柯茂华工作室登门拜访。

函大毕业后,我更感觉自己国画水平粗浅,还没入门,还需继续努力。经同学介绍,我认识市美协副主席、南城区美协会长李少钧老师,2012年秋开始我每周末都到李老师工作室继续学习。

二、多临习传统优秀作品,勤于思考总结。

五、六遍,五代董源《潇湘图》临了十来遍,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四、五遍...每临一次自己满意了请同行、老师观看,请他们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我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录,自己再思考、观察、总结。哪里不像,线条不一样还是墨色不够?为什么不像?墨色为什么不够?原因在哪里?画家用了什么技法?为什么不用其他技法?样画才能与范本接近……时间也许几个月或者一年后,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再临同一幅画。每次都有所进步、认识,理解进了一层,近年来还临了南宋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明代唐伯虎的《孤鹜落霞图》等得到同行朋友的认同、收藏。但是与范本不管是线条还是用墨、用色、造型还有较大差距,还需继续努力。

三、多看画展、画册、多写生创作。

五年来,我每月去东莞两至三次,除了在函大及南城李老师处学习,中午还利用时间到展厅看画展,到图书馆借画册、书籍。一进展厅,看到许多优秀作品,就感觉时间过得很快,画家画得真好啊!线条那么工整有力,墨色、色彩染得那么细腻自然。远山云里雾里飘渺无踪,近景树木、楼阁、人物画得逼真、生动。一幅画从上到下看了十分钟也不忍离开。一两个小时一会就过去了。这是美的视觉享受,看着忘记疲劳、忘记饥饿。为什么名家画得这么好?自己为什么画不好?近两三年来东莞主要展览我几乎都看过。印象很深的如近代名家展:张大千、吴昌硕、黄宾虹、宋文治、关山月、黎雄才等名家作品。有的工整细腻、有的粗旷大气,感受大师的魅力,学习他们精神。有所领悟,对临摹、写生、创作都十分有益。

一、二等奖,有的参加省市展览。

四、多读书籍、多练书法、坚持不懈,下足功夫保持兴趣。我的同事、老师、领导都说我近年来进步比较快,我只能说自己尽量多画多学。保持兴趣,有兴趣就会坚持。每天除了上课、跟车、备改,其余时间我都在美术室画画,每天业余画3小时左右。一幅画画了一半中午也不休息,吃饭休息时还想着怎么画才好,有时头都想晕了,满脑子都是画。晚办公下班后还在美术室画画或者练书法,练书法就是练线条,这与画画一样重要,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左右,要晚九点左右才离开,睡梦中有时也在画或与老师、友人交流。有一次还睡中梦见与张大千会晤,他满头银须精神抖擞,讲着浓重的四川家乡口音给我说:“小伙子,加油啊!你一定能画好的。……"记得函大毕业典礼那天我向东莞市美协主席,函大校长黄泽森问好,黄主席握着我的手说:“年轻人坚持三十年不出名也有名,没大成就也有小成就。”我受到这位现代岭南名家的鼓励、感染。近年来兴趣越来越浓,《国画美学》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一幅好画要引起读者的遐想共鸣,但“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一幅画只能画一声即一刹那的景象,怎样延读三声呢?李老师说要带着感情去画,要有诗意才有感染力,所以要多读书下足功夫。我争取业余时间多读画册、画理、画论、诗词、古文等书籍。体会画中诗意韵味。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我体会到同一本画册反复看很多遍后,我才发现一些微妙之处,如:陈少梅的松树树干阴面,除赭色,淡墨皴擦外,还染了淡花青,增加了树干的阴阳、滋润、质感效果。远山飘渺、朦胧云气蒸腾如此美妙,充满诗意、韵味。为什么这本画册看了几年才观察到这些呢?读到一首好的山水诗,闭上眼脑海中就有一幅同样的山水画,看到一幅好画也会想到一首或一句相同的诗。如杜甫诗“兰若依石细,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石细晴雪落长松。”他与李子牧的工笔山水画融在一起了。所以还要下功夫多读、多画,保持兴趣。

每当看过一次好的展览都有所收获、领悟,也是一次享受;每当画完一幅画心中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哼着小曲,像小孩一样欢呼着、奔跑着;每当晚上走出美术室,办公室的灯早熄了,看到满天星斗,才感到疲惫了、腿软了....现在美术课堂上,国画课程我可以在五分钟左右示范一棵树或一座山、一湾水。毛笔上墨在宣纸上自由画上几笔线条,树木、山石结构出来了,皴染几笔淡墨,阴阳、浓淡出来了。线条有力流畅,墨色浓淡干湿自然,学生惊讶:“哇!老师画得好漂亮。”有时导入课题时展开一大幅精品山水,教室学生掌声雷鸣,惊讶的目光看着作品又看着老师。我感到成了大师一般。同时,我又感觉到国画进步了,素描、水粉等也进步了,因为绘画是相通的。

学无止境,我还在比较初级的水平阶段,为了继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国画专业水平,边教边学,我还要坚持不懈继续努力。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六

《走进意象艺术》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意象艺术属于三大美术类型之一,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就是“像”或者“不像”,所以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什么是意象艺术,通过对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重点】。

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两种方法即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难点】。

能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为情境法、展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用自主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展示《布罗格利公主像》与《带帽的妇人》,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不同。在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个直观感知后,继续引出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有一位女士看到《带帽的妇人》后,便问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样子吗”而马蒂斯却回答到:“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通过设疑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意象艺术的兴趣,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意象艺术。

根据费德门教授提出的美术鉴赏的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我确定我的基本环节为:感知怪异—分析怪异—理解意象艺术。

(一)感知怪异。

在感知怪异环节,我或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的意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一谈对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在学生答出怪异时我会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有“怪异”的感觉?师生共同总结出画面夸张。在这一环节通过对名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意象艺术的特别之处。

(二)分析怪异。

在学生感受了意象艺术的“怪异”后,展示《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引导学生对比赏析,师生共同探讨出艺术家表达传递出的不是艺术家的“眼”中之象,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即“意象”,从而引出意象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通过老师设问,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探讨,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对于本课的重点,我将展示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呐喊》,并且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启发,集思广益,通过对作品的内容、形象、色彩、线条等方面的描述、分析掌握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比如主观、夸张、变形等等,因此在这个阶段只要适度的引导,学生就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一些意象艺术的特征来,从而能挖掘出不同层次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理解意象艺术。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鉴赏意象艺术的根本要求。这一环节,我重点是要传达给学生两个理解的切入点。故此我分别展示两组作品,首先通过分析朱耷《鹌鹑图》中的眼睛理解艺术家是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然后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分析两幅作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运用比较法的方式寻找差异,进而总结归纳出意象艺术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体会意象艺术是“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是如何与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生活经验等进行整合与联系的。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归纳,学生对“意”与“象”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体会到“我”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对意象的“真实性”产生了认同和共鸣。

环节三:学以致用,辨析意象艺术。

最后,我设置了“学以致用,辨析意象艺术”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理解本课的精髓,说出自己的收获。故此我将展示一系列的意象艺术作品与具象艺术作品,并且设置辩论活动: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表现力?为什么?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各种艺术风格和世界多元化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拓展视野。

环节四:总结回顾,拓展提高。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意象艺术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能画出菠萝椭圆形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画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菠萝。

3、初步学习用渐变的方法涂色。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秋天有很多的水果成熟了,我喜欢吃菠萝,你们能说出菠萝的形态吗?(圆形)。

(二)、幼儿学画。

1、教师归纳菠萝的外形特征,让幼儿用铅笔勾轮廓。

2、幼儿画出大小不一的菠萝。

3、用合适的颜色勾上彩线。

4、用黄色系的颜色给菠萝涂色,表面要体现出块状感。(这叫渐变方法)。

(三)、幼儿相互参观作品,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菠萝,为什么。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八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美术老师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老师的工作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个班的美术课。

教学。

任务。五年级学生在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审美能力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普遍还是非常的浓厚的。每星期有两节美术课,学生对美术课的期待值很高。

在实际情况中,有些综合开放性的美术活动不能组织起来。所以,大部分手工课和欣赏课,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每一节美术课都给学生带来欣喜。

二、教材分析:

三、

学期目标: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2)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熟悉美术工具,通过学习能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完成简单的美术活动。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五、教学措施:

1、以知道观察入手,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并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细腻的情感。以课本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带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2、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5、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6、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8、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9、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10、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11、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1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3、利用宣传窗和美术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采取课堂提问、作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总体安排:

按教学进度进行。

老师的工作计划(二)。

学生素质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有教学班六个,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其中对油画棒和彩铅的运用能力较强。除新转入的三班基础不均衡外,另外两个班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使用油画棒着色、用线条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不浓,空间感较弱,造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本期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色彩的色相和明度等色彩知识,色彩的表现力。

2、抓住人物面部的基本特征,表现人物的表情。

3、绘画中的比例常识,运用比例进行作画。

4、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二)教学难点。

1、学生对废旧材料的搜集比较困难,这类课程的课堂质量往往得不到保障。

2、电脑美术与美术课分离,电脑美术课学生也得不到满足。

3、人物的内心表现。

4、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本学期课程目标:(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列举)。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例、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进度计划:

第1周肖像艺术。

第2周肖像艺术。

第3周画人像。

第4周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第5周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第6周偶戏提线纸偶。

第7周动物的脸。

第8周有趣的汉字。

第9周飞天。

第10周色彩的色相。

第11周色彩的明度。

第12周人物与环境。

第13周光盘架的设计。

第14周杯子的设计。

第15周有人脸的器物。

第16周唱起来跳起来。

第17周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第18周献出你的爱心。

第19周小花铲考试。

老师的工作计划(三)。

根据本校这学期的教学计划目标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本学期五年级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是很好,学习习惯比较差,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一般。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起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4、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学习内容。

1、造型与表现:

(一)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

(二)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

(三)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四)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

(五)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与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与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与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要求。

以学习新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为主,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各方面知识,了解并掌握各项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贯彻启发原则,采用尝试、暗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的创造。

3、加强示范,并且充分利用图片、范画、及投影仪、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4、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课外辅导。

平时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正常活动,还要争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参观学习,并且参加社会举办的一些比赛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进度表(略)。

老师的工作计划(四)。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总目标。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非常高,对于美的事物很有兴趣,有较强的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动手画画、动手制作,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学中应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塑造造型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激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尝试运用各种媒材制作创作;通过看欣赏、绘画、手工等方法表现事物,激发丰富想象创作潜能。

2、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营设有利的学习环境,通过欣赏、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认真欣赏,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大胆创作。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学生对人文的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各科及生活实际的联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欣赏、观察、探究讨论、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物体的感受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多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略)。

老师的工作计划(五)。

教学目的任务: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课时安排:

第一周: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周:水墨游戏――山水。

第三周:纸花。

第四周:插花。

第五周:壁饰。

第六周:英俊的脚。

第七周:漂亮的鞋。

第八周:鞋的联想。

第九周:我设计的鞋。

第十周:黑、白、灰。

第十一周:字的联想。

第十二周:版面设计。

第十三周: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

第十四周:秋风瑟瑟。

第十五周:雕萝卜(一)(二)。

第十六周:非洲雕刻(一)(二)。

第十七周:卡通画(一)(二)。

第十八周:可爱的家乡。

第十九周:我崇拜的人。

第二十周:复习考试。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马的一些外行特征和生活习性。

2、喜欢马,有兴趣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徐悲鸿画的马、马的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一、幼儿欣赏“马”

1、来了一位朋友是谁?(马)。

2、在这些画上,你看见了什么?

3、马儿在干什么?你从哪儿发现的?

小结:徐悲鸿爷爷画的马有各种品种,各种神态,各种动作,他的本领可真大呀!

二、从图片上进一步观察马的外行特征。

1、说说马长什么样子?

2、想象马跑起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声音从哪儿来?

3、什么样的马才是好马?

小结:马的特征。

三、马的生活习性与人的关系。

1、从这些画上你又知道马的一些什么事情?

2、马有一些什么本领?马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事?

小结:

马用它的本领为我们人类做了许多事,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四、延伸:在区角活动放了许多材料,你可以试着去做一做马。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

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

鉴赏课本、观察、思维、想象。

1、导入:

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教师活动:(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

(2)提出问题: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1)讨论(2)回答。

师生总结:这是两件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引出课题并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什么是意象艺术。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这句话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方面来解释意象艺术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意象艺术的作品往往是怪异的。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为习惯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指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教师活动:(1)板书:什么是意象艺术。

(2)提出问题:a、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b、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3)展示作品:《圣维克多山》、《呐喊》《星月夜》《内战的预感》。

(4)提问。

(5)板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3、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鉴赏意象艺术的根本要求。这一环节,我重点是要传达给学生这样两个理解的切入点,那就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突出的就是“感觉”和“想”。

教师活动:

(1)板书: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3)提出问题:a、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提示:我们从《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对象的性格特点,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情绪和气氛,即紧张和惶恐)。

(4)展示:朱耷的《鹌鹑图》。

(5)提出问题:画面中鹌鹑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现实中会出现吗?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意象艺术的特点: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b、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c、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我们以怪异的感觉。

板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4、总结回顾: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我们知道,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理解意象艺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一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新课。

(三)讲授新课。

[生上前示范刺绣的制作]3.风筝(1分钟)。

师: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放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风筝,请大家看书本第5段,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生介绍自己看过的风筝。及放风筝的感受]4.玩具(2分钟)[生回忆儿时的玩具]师: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由各种玩具随着成长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人们对儿童深沉的爱和美好的祝愿,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5.编织(1分钟)。

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藤、草、玉米皮遍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质,巧妙编织出造型优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美观的工艺品,在我国南方的竹编,劳动人民利用竹材的皮和簧不同泽,竹、幂的宽和窄,编插技法制成不同的竹制品,造型美观,而耐用的整体形态达到静中有色,粗中有细,硬中有柔的艺术效果。[边介绍边看各地编织品的录像]6.剪纸(2分钟)[放背景音乐《喜洋洋》][老师通过表演剪、贴、看的一系列动作,请同学们猜含义。]生:过年贴窗花。

师:剪纸通过在纸上剪刻,就靠一把剪刀,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你看(边剪边展示),是不是很美。

(四)布置作业(12分钟)。

同学们亲手尝试手工艺制作。[放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五)学生作业[有的剪纸,有的刺绣,有的做泥塑]老师巡回辅导。

(六)举行作品发表会[布置时放背景音乐《喜洋洋》,烘托热闹气氛]。

(七)小结(1分钟)。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畅谈感想]。

(八)生听音乐,出教室。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二

2、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教学重点: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教学难点: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具:

课件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评。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三

一、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后,在我们的美术园本课程中幼儿开始接触人物写生。这要求幼儿有细微的观察能力,老师是幼儿最熟悉的人物形象,因此,我为幼儿设计了这次活动。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人物写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把难点分成几步开展。如这一次是面部特征,下一次可以是体形等。这一次是观察,下一次可以观察侧面。这样分步进行,会更有利于幼儿表达、表现。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引导幼儿抓住人物的面部特点大胆表述。

2、通过对老师的描述加深对老师的感情。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对好朋友面部观察的经验。

2、纸、笔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表情游戏。

师:先做一个开心的,哈哈!再做一个伤心的,呜呜!(幼儿做相应的表情)。

(二)、引导观察:

1)师:你有好朋友吗?请你说一说他长得怎么样?让其它小朋友猜一猜?(个别幼儿讲述)。

3)请你们再观察另外一位老师,这回要请小朋友先观察老师的脸型,接着是发型,最后是五官。

4)比较一下两位老师的头部有什么不一样?

5)小朋友观察的这么仔细,干脆我们来为老师画一张画吧。请老师们评一评谁画的最像。

6)那你想画哪位老师?她正在干什么呢?

(三)、幼儿操作、写生。

老师提醒:可以边画边观察,有顺序地画。

(四)、评价。

师:请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画,画的是谁?像不像?她在干什么呢?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四

“人工智能正推动着视觉艺术的新变革”、“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如何做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美术教师”、“数字化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教学改革将如何走向”“什么是核心素养”“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灵感的激荡还在延续,思维的火花还在迸发,为期十天的前沿信息大轰炸的场景感觉仍在我眼前一一闪现。

9月19―28号,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国培计划”中学美术骨干教师/教研员培训项目。丰富多彩的专业培训,帮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国家美术教育的政策方向、新课程改革、思路拓展和问题辨析等方面,进而促进我们美术专业成长和素养的提升。

时值央美建校百年之际,亲身体验10天的央美校园生活,近距离聆听大师们的课程,倾听他们对国内外教学教育的理解,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在这次培训中,记录了哪些精彩瞬间呢?回顾总结如下:

教育部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力教授围绕“国培”的意义展开讲授,介绍世界发达国家在美术教师专业化领域中的状况,并对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钱初熹教授提出ai时代要求学校视觉艺术教育进行转型的理念,“提供选择与学会选择"“从被动接受到创新性学习”。提出“开展以创意思维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青少年经历具有挑战性的高品质视觉艺术课程的学习,获得在21世纪中生存、学习、工作并为社会发展、实现全球共同利益作贡献所必备的视觉艺术素养”的观点。用人工智能帮助学生获得视觉识读、造型表现、空间思维、想象创意、物尽其用及美感延展等多方面的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也谈到人工智能之于艺术的重要性,并带领学员们参观了中央美院美术馆“重识游戏”的展览,使学员们通过感受游戏与医疗、经济、武术等学科的跨界融合反思当今美术教育的跨学科交融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琳则是围绕“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开,通过对国际重点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窥探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变化过程与影响原因,重点以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教学研究为案例,进一步探讨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具体特征,揭示出美术人才培养的规律。

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谈及中国基础美术课程教育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现实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好,核心素养的内核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与学目的就是形成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未来人类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知识和技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知识和技能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美术要培养孩子用美术表现来表现问题。美术素养的培养,是为了帮助孩子,未来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能够运用艺术思维去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杨吟兵教授讲授通过研究探索形式美,培养对形式美的认知能力,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通过掌握形式美的规律,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通过对于点、线、面的讲解、运用与组合,并基于生活中的形式美具体案例进行设计教学讲解,体会点、线面在生活中形式美的具体展现,以达到通过用设计的眼睛来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最后以立体构成为主要知识点,讲解作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一纸工的作品实际案例。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帆教授从绘画教学到艺术教育出发谈谈实际教学实验。现在人们的阅读形式多数是碎片化的,老师平时需要多鼓励学生收拾生活中的碎片化记忆,并进行梳理。教孩子哪里能找到想要的东西,学会自学,而不是单纯技术的传授。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从日常教学中的点滴开始。永远别失去“我”的自觉和“我”的判断,这个很关键。艺术可以治愈和疗伤,美术不是为了画画或功利。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年龄段所认为的深,老师要教学生自主去探索、解决、思考的方法,会让学生受益一生,且孩子随着长大自己也会深入的去学习。相信孩子有时重新架构出来的结果,会是家长和老师们无法预设的出彩。多读书多实践,会找到更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多了解当代、后现代艺术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对美术鉴赏也是很有帮助的。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治疗师孟沛欣教授以西方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结合罗恩菲德、里德、加德纳等西方艺术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丰富的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案例,探讨艺术发展与心理成长中的诸多问题,传递“用艺术净化心灵,用心灵提升艺术”的教育理念。一个好的教材一定要合乎孩子的心理发展,如果教育不关心人的心理成长,那么我们的教育有什么意义?艺术是把双刃剑,可以伤到,也可以影射。适当的焦虑和恐惧,是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和责任,开放心态,打开心门,接纳不可能。

具体到艺术实践层面,如何使学生开拓视野、掌握通往多领域知识的路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刘庆和教授及其硕博士开设的中国画实践课堂更是精彩纷呈。刘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古往今来中国画形式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重点介绍了当代水墨与个人在水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新课题,探讨教与学当中学员们体验水墨创作两者的关系。学员们在画室中通过水墨的创意实践深刻体会到结合当下生活使艺术推陈出新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除了学校的美术课堂,学生的跨领域创新思维如何在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中得以培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回答。他着重讨论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在当今信息时代语境下的发展、管理和活动开展。展览的策划、志愿者的导览、体验式项目的运行都在尽量引导孩童通过对艺术的学习来关注到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问题。不单有大学教授的精彩演讲,还有许多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杰出老师为我们授课。来自珠海容闳学校的常晓冰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现今的基础美术教育不应停留在简单的技术干预层面,美术课堂应富有创意、贴近生活,应当成为学生用于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以众多优秀美术课程案例为展示,给大家细致地讲述了如何利用美术课堂这个载体与平台,如何借助艺术工具培养学生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进行个人意识表达的能力。还有陶都罕老师为大家以“艾东公益项目”为案例来介绍乡村美术课程的教学。没有空泛的的说教,没有空洞的理论,陶老师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学员们讲述了一个个志愿者老师通过运用自己跨界的创意美术思维突破教具局限的故事,为边远乡村的孩子带去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课程。特别是利用树枝搭建“房子”的课程,将植物学的知识用于帮助学生对建筑空间的理解,使人印象深刻。

9月26日下午,由国家艺术基金和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教育理论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成果展完美展现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教育理论人才培养项目的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跨学科领域的教学成果,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46名教师学员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与教学实践,有效提升了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准。寄希望我们这些参与的学员在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能将中央美院所授予的理论知识,来引导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我非常荣幸参与此次活动,也会尽力尽善尽美的完成这份使命。

除了以上活动外,还组织我们参观798艺术园区、中央美院版画工作室、国际预科部、中央美院美术馆等地,让我们亲身感受到现代视觉艺术的异彩纷呈,认识到美术教育决不仅仅是绘画技能的刻板传输。艺术与多学科的交融,教育在多领域的渗透,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探索跨学科的新型美术教育路径。

国培10天还是很短暂的,但学习和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我将把我学到的和感受到的,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成功,积极发挥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新课程实施中受益。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五

1.了解自己喜欢的老师,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能用拼贴、添画的方法表现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3.激发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蓝色底板纸,脸型(圆、瘦)、衣、裤、裙子图片每人一份,相框每人一个。

2.胶水、勾线笔、蜡笔每人一份。

3.背景音乐《老师呀,老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1.你们喜欢自己的老师吗?

2.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她呢?

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二、了解自己喜欢的老师,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你喜欢怎么样的老师?长的怎么样,喜欢老师穿什么样的衣服。(从外貌、服饰方面介绍)。

三、学习用拼贴、添画的方法表现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1.讲解作画的方法。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老师,并选择相应的图片进行拼贴。

老师提示。

你喜欢的老师的脸型是怎样的?这里有圆圆的和瘦瘦的两种脸型,哪个更适合你喜欢的老师?(请选择并拼贴在纸的上面)。

她喜欢穿衣裤还是裙子?(选择并拼贴在头的下面)。

老师的头发是怎样的?(进行添画:长的、短的、直直的、卷卷的,还是扎辫子。

还缺了什么?(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脚,衣服设计好看的颜色和花纹)。

2.如果把这添画好,老师的一幅画像就制作成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制作这样一幅画像?老师还准备了相框,制作完画像后再装上相框肯定会更好看。老师把材料都准备好了,大家开始行动起来吧。

3.幼儿学着制作画像。(放背景音乐)。

4.制作好的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猜猜对方画的是谁。

四、结束活动。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是请大家一起猜猜幼儿作品上的老师。

2.讨论、交流:你想对老师说一句什么话?

活动延伸。

把画像赠送老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六

训练学生对人物外形特征和个性神态的敏锐观察能力。

训练学生用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人物的能力。

教学媒体:学生作品,范画。

一课时。

一、导入:。

看学生作品,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

二、新授:

(1)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老师和同学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显特征的同学和老师,选择你认为的合适角度去表现他们。

(2)可以画头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画出老师工作、同学学习或活动时的情景,还可以画他们的群像。

(4)争取表现出老师和同学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开个展览会,看看其他人观后有什么想法老师和同学。

三、指导学生练习:。

1.画前可以观察所绘对象头与身体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铅笔轻轻打草稿,老师和同学再用黑铅笔仔细地勾画,在观察对像轮廓的基础上,注意线条的轻重、粗细和浓淡的`变化。

3.还可以先用软铅笔或木炭笔画出对象,再涂上薄薄的水粉或水彩色。也可以直接用浓重的水粉或水彩色去直接描绘。

4.画画、贴贴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法。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七

1、尝试运用剪、撕、粘贴、添画等技能进行圆形图案装饰。

2、感受故事本身以及剪贴画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尝试自由选择运用剪、撕、添画等方法进行圆形装饰。

活动难点:学习对折剪贴的方法制作灯笼流苏。

教师示范袋及范画,彩纸、记号笔、红色圆片、胶水各若干,背景音乐。

(一)故事引出。

1、教师出示口袋,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口袋,你发现这个口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你觉得这个红红的、圆圆的洞洞里会藏着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猜测)。

2、教师演示教具、讲述故事。

(二)讲讲做做。

1、这些好看的东西都是从奇妙的袋袋里变出来的,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

2、红红的、圆圆的又是怎样变成变成这些好看的东西的呢?

3、萝卜的叶子可以怎么做呢?(可以剪、也可以撕)。

4、有什么方法把灯笼的流苏做得又漂亮又整齐呢?(教师示范对折后再剪的方法)。

5、教师小结变化的方法。

6、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添画。

7、教师巡回指导。

(三)看看说说。

1、粘贴幼儿作品,互相交流制作方法。

2、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作品。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八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对人物外形特征和个性神态的敏锐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用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学生作品,范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看学生作品,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

(1)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老师和同学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显特征的同学和老师,选择你认为的合适角度去表现他们。

(2)可以画头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画出老师工作、同学学习或活动时的情景,还可以画他们的群像。

(4)争取表现出老师和同学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开个展览会,看看其他人观后有什么想法老师和同学。

1.画前可以观察所绘对象头与身体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铅笔轻轻打草稿,老师和同学再用黑铅笔仔细地勾画,在观察对像轮廓的基础上,注意线条的轻重、粗细和浓淡的变化。

3.还可以先用软铅笔或木炭笔画出对象,再涂上薄薄的水粉或水彩色。也可以直接用浓重的水粉或水彩色去直接描绘。

4.画画、贴贴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法。

美术老师上课教案篇十九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难点: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师:课件、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2、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要点:(1)水分的多少。

(2)用笔的.变化。

3、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4、师语: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铭的《觅》。

(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

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

(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

(4)交流想法。

(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2、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

3、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三、教学反思。

一、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师:课件、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二、教学过程。

一、色彩复习导入。

1、孩子说说不同色彩给自己的感受。

提问:你们画画时,经常使用什么色彩工具?

2、用自己熟悉的色彩工具进行色彩游戏比赛。

四小组中,每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抽题。在一分钟内,将所抽到的风景名称用色彩来表现。

考题:大海、秋天、草原、傍晚。

评出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小组。为本组的代表带上艺术王冠。

3、为孩子介绍一组新的上色工具“文房四宝”

口述:这些工具组合起来还能玩游戏呢。

二、新授。

1、彩墨游戏比赛。

四小组中,每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抽题,在一分钟内集体合作完成彩墨游戏的比赛。

考题:用色彩画许多的点。

用色彩画许多的线。

用墨画许多点。

用彩墨画许多线。

评出最具表现力的小组。

魔术呢。

不信,请看老师为你们表演魔术游戏。

老师示范:用油水分离技法,结合墨汁将课题《彩墨游戏》进行艺术表现。

孩子谈自己对墨汁的认识。

2、赏析与实践。

(1)、画家吴冠中作品《春如线》。

画家吴冠中在作品中,用流畅、活泼、彩墨的线条,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受。请孩子用手在空中模仿画家的用笔。

请个别孩子上台,通过实物图影展台展示自己在宣纸上模仿画家的用笔、用墨、用彩。

(2)、吴冠中的《雨花江》。

口述:一条条断直线的雨丝散落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波纹。

实物图影展示孩子模仿画家的经典笔触和彩墨技法。

吴冠中《吴家作坊》。

赏析突出色块的用笔并模仿。

(3)、教师演示滴洒技法、笔杆砰击技法。

3、浏览其它彩墨画作品。

三、引导孩子的艺术创作。

1、请孩子谈谈自己最想表现的色彩景象,如:大海、秋天、晚霞、冬天等。

提问:如何表现?

2、在四小组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一幅大的彩墨画作品。

创作要求:集体创作、确定主题并为作品取名。

播放古筝背景音乐。

四、综合评价。

1、集体评出最具特色的一组彩墨画作品,颁发艺术王冠大奖。

2、个别组的代表谈谈自己组的作品特色,讲述创作中的情感体验。

3、同学相互评价在创作中的出色表现。

4、请孩子们评评老师。

五、拓展。

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95349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