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教案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4:45:11
戏曲大舞台教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1-19 14:45:11     小编:薇儿

编写教案是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具。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学科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案范例进行参考和应用。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一

本节教材选自九义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对中国戏曲已经作了概括的介绍,对戏曲的流派及特点均有所涉及,但比较简单。要上好这堂课,教师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既要收集相关影碟、录音,又要查找相关网址,并对收集到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制成多媒体课件。

由于地域限制,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戏曲缺乏基本的了解,根本不感兴趣,因此连最基本的常识都知之甚少。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家庭的影响,对中国戏曲中的京剧有所了解,甚至对京剧中的著名片段还能摹唱。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学生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1、了解中国戏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设计理念: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结合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现有图文影像资料和个别学生已有的戏曲基础,给学生以形象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常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戏曲艺术的熏陶,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1、多媒体课件;

3、学生李婉准备京剧片段;

4、收集相关网址。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播放《唱脸谱》vcd光碟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关于京剧脸谱的歌曲。京剧是地地道道的国粹,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它诞生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东方“歌剧”。(播放课件中关于京剧脸谱的幻灯片)这几张脸谱只是京剧脸谱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京剧脸谱也是一门艺术,其中的色彩和图案都很有讲究,请大家阅读p.149“京剧脸谱”。

二、欣赏京剧《打虎下山》片段。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平时对京剧的了解,说说你听了京剧的感受。(只要说说大致印象或感受即可,不必要求过严)。

三、学生李婉演唱京剧《红灯记》片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其余学生欣赏。教师点评。(多媒体链接到中国文化信息网:,打开关于京剧特点、流派、剧目等内容。)。

四、学生阅读参考资料,对中国戏曲进行较全面的了解。(结合屏幕显示,教师向学生讲述中国戏曲的几大剧种及其特点、剧目和主要表演艺术家等内容。)。

五、欣赏其它几种戏曲的精彩演段。(欣赏完每一片段后留3分钟时间讨论该剧种的特点和与京剧的异同。)。

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配放flash动画;

2、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3、川剧选段《营门斩子》。

六、教师总结中国戏曲的发展史和主要特色。(幻灯显示)。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中国戏曲,就是要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从而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情感,陶冶我高尚的艺术情操。

七、活动安排。

1、学唱一曲你喜欢的中国戏曲片段,剧种不论;

2、到县剧团了解川剧及其它地方剧的现状和发展;

3、通过internet网查阅中国戏曲的相关资料。教师提供网址。

2、注意安全、纪律和礼节。

八、效果检查评比。

1、结合团队活动,开展一次中国戏曲摹唱擂台赛。

2、将了解到的关于川剧和地方剧的知识写成一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的作文。

3、班内或同年级交流网上查阅的资料。

课后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中国戏曲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一定的戏曲兴趣,陶冶了学生情操,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艺术修养,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戏曲艺术的情感。同时,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二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关注戏曲的发展。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1、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2、制作课件,介绍戏曲知识。

3、推荐书目: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

《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

4、推荐网站:

戏曲天地:中国传统文化网曲苑杂谈:咚咚锵中华戏曲网:中华戏曲网:梨园春戏曲在线:

5、推荐电视频道:

cctv―3戏曲节目

cctv―1综艺大观

cctv―1曲苑杂谈

(一)导入新课 :

同学们:有一句话赢得了世人普遍的赞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二)展示、交流戏曲知识: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制作的课件,并欣赏一些戏曲名段,从中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戏曲,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1、京剧――第六学习小组

2、川剧――第三学习小组

3、昆剧――第一学习小组

4、黄梅戏――第五学习小组

5、粤剧――第二学习小组

6、潮剧――第四学习小组

(三)广告词设计:

为你们小组介绍的剧种设计一段广告词,要求围绕它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做到言简意明,让大家都能记住你介绍的戏曲。

(四)戏曲知识考查:

(五)关注戏曲――我与中国戏曲: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音响的普及,流行音乐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不少地方剧团纷纷关门或转向,真正的戏迷也越来越少,联系现实,展开讨论:对中国戏曲的看法。(提示可从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等方面展开讨论)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发扬光大中国的戏曲艺术人人有责。

(六)戏曲欣赏:

播放一些戏曲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品味,亲自体验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七)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收获吗?让我们齐唱一曲结束今天的上课。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三

这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有了前几课的课文做铺垫,关于这种传统文化讲起来应该水到渠成,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多戏曲方面的知识是从没有涉及到的,所以吸收起来也许会吃力一些。因此,课前的准备尤其重要。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2.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3.学会赏析戏文。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戏曲的精彩片段。

5.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学画脸谱。

3.能用语文知识简析戏文,理解其思想艺术特点。。

4.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1.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精彩片段。

3.学会赏析戏文。

4.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形式:

1.知识竞赛:检验知识收集、整理情况。

2.模仿秀:具体体验戏曲的魅力。

3.名段赏析:从语文知识角度感悟戏曲的魅力。

4.经验共享。

多媒体课件(电视机、影碟机、幻灯机)、自制脸谱。

教师:1.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的知识。组织学生听戏、看戏。

2.指导学生自制脸谱以及表演戏曲片段,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 过程:

“同学们,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在音乐的世界里,有人畅游于流行音乐的海洋,有人沉醉于古典音乐的优雅,而戏曲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粹亦有不少追随者,现在让我们聊聊我们身边的戏迷。”学生们在这样的引导下踊跃发言,有人讲外婆,有人讲小学同学,也有人说他们家没戏迷。我:“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们应该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所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近戏曲。”

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

性格。大家都尝试着去做了几张脸谱,现在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表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

脸谱中红脸、黑脸、蓝脸、白脸分别代表什么?举例说明。(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请学生看节目《唱脸谱》,很多会唱的同学都跟着唱了,气氛逐渐高涨。

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各位同学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天赋。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师生鼓掌。)表演结束后,有男同学积极举手,只会哼唱几句。在大家的鼓励下唱了几句《林海雪原》,学生们报以热情的掌声。

刚才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脸谱,表演了曲子,积极性很高。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知多少。

(赛前各小组拿出查找好的资料,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多媒体课件准备。)

a.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

(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20)请说出锡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王彬彬或梅兰珍。)

b.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c.连线题。(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起完成。)

(1)红脸代表猛智

黑脸代表凶诈

绿脸代表忠勇

白脸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严风英

京剧袁雪芬

豫剧王彬彬

黄梅戏常香玉

锡剧梅兰芳

(3)梅派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课堂的气氛很热烈,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段戏曲。

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

(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

本次综合性活动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课余的时间上图书馆查资料,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整理。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采取分组答辩让学生能自主的与同学们共同合作、互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体现了新课程新颖的学习方式。脸谱的制作和戏曲的表演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戏曲的亲和力。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这次综合性学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努力,如:学生的表现水平参差不齐,分组时可以灵活机动的进行搭配。策划活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出谋划策,或者完全自己组织活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总结活动的感想写成一篇作文,以此提高写作水平。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四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

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四课时,

(一)指导搜集材料;

(二)戏曲知识漫谈

(三)戏曲知识竞赛;

(四)戏曲演唱比赛。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第一课时指导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

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

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课时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一、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三课时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

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

(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

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脸谱)

第三组:

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

(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选答题: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参军)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

a习艺班当时设置在梨园殿;b习艺班周围种植着许多梨树;c唐玄宗给习艺班定的名称。

a聪明伶俐的官员;b宫中的戏剧演员

7、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净角)

a黄脸和白脸b蓝脸和绿脸c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c)

a 《窦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厢记》

a 《游湖借伞》 b 《盗仙草》c 《断桥》d 《劈山救母》(d)

13、连线题:将下列剧种和著名演员用直线连接起来

越剧严凤英

京剧袁雪芬

豫剧梅兰芳

黄梅戏常香玉

14、连线题:将下列京剧流派与表演风格用直线连接起来

梅派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尚派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形象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林海雪原》

17、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19、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

20、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课时戏曲演唱比赛

学生自备伴奏带(光盘),有条件的可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五

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

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六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了解属于自己家乡的地方剧种,关心中国戏曲的发展。

2.学会通过分工而又合作的方式去获取大量的信息。

3.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要敢于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通过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大量获取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与信息。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戏曲的现状与未来,深入了解地方戏曲的现状。

3.组织好一场与戏曲有关的报告会。    。

4.写好一篇与戏曲有关的作文。

三、活动指导。

1.确立活动主题:了解戏曲,关注戏曲。

2.分组。    。

(1)“戏曲常识”组:戏曲的历史与现状、戏曲相关知识、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曲目等。

(2)“地方戏曲”组:地方戏曲的历史与现状、唱腔特点、代表人物、代表曲目、精彩选段(学唱或搜集音像资料)等。

(3)“人物采访”组:至少采访一位在当地有影响的戏曲演员和地方文化官员,了解他们对戏曲的看法;采访戏曲爱好者和反对者若干,了解大众对戏曲的看法。

(4)“道具服饰”组:力所能及地绘制一些戏曲表演中常用的服装、道具,也可以去收集或租借一点。

(5)“宣传报道”组:从以上各组收集的资料中,精选一些,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3.安排活动程序。

(1)分工:以自愿为主,结合个人特长。

(2)前4个组开展活动(与本单元的学习同时起步,大约7—10天完成)。

(3)“宣传报道”组负责办好展览,以黑板报为主。

(4)组织一次“了解戏曲,关注戏曲”的报告会(一课时)。各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5)作文。以“了解戏曲,关注戏曲”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对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文体(如调查报告、人物访谈等),教师要作指导。

4.活动总结与评价。对那些积极参与、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勤于探究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并作为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对同学的评价应是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七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关注戏曲的发展。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2、制作课件,介绍戏曲知识。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

《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

戏曲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网曲苑杂谈:

咚咚锵中华戏曲网:

中华戏曲网:

梨园春戏曲在线:

5、推荐电视频道:

cctv—3戏曲节目。

cctv—1综艺大观。

cctv—1曲苑杂谈。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有一句话赢得了世人普遍的赞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二)展示、交流戏曲知识: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制作的课件,并欣赏一些戏曲名段,从中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戏曲,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1、京剧——第六学习小组。

2、川剧——第三学习小组。

3、昆剧——第一学习小组。

4、黄梅戏——第五学习小组。

5、粤剧——第二学习小组。

6、潮剧——第四学习小组。

(三)广告词设计:

为你们小组介绍的剧种设计一段广告词,要求围绕它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做到言简意明,让大家都能记住你介绍的戏曲。

(四)戏曲知识考查:

(五)关注戏曲——我与中国戏曲: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音响的普及,流行音乐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不少地方剧团纷纷关门或转向,真正的戏迷也越来越少,联系现实,展开讨论:对中国戏曲的看法。(提示可从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等方面展开讨论)。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发扬光大中国的戏曲艺术人人有责。

(六)戏曲欣赏:

播放一些戏曲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品味,亲自体验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七)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收获吗?让我们齐唱一曲结束今天的上课。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八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了解属于自己家乡的地方剧种,关心中国戏曲的发展。

2、学会通过分工而又合作的方式去获取大量的信息。

3、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要敢于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1、指导学生通过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大量获取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与信息。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戏曲的现状与未来,深入了解地方戏曲的`现状。

3、组织好一场与戏曲有关的报告会。

4、写好一篇与戏曲有关的作文。

1、确立活动主题:了解戏曲,关注戏曲。

2、分组。

(1)“戏曲常识”组:戏曲的历史与现状、戏曲相关知识、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曲目等。

(2)“地方戏曲”组:地方戏曲的历史与现状、唱腔特点、代表人物、代表曲目、精彩选段(学唱或搜集音像资料)等。

(3)“人物采访”组:至少采访一位在当地有影响的戏曲演员和地方文化官员,了解他们对戏曲的看法;采访戏曲爱好者和反对者若干,了解大众对戏曲的看法。

(4)“道具服饰”组:力所能及地绘制一些戏曲表演中常用的服装、道具,也可以去收集或租借一点。

(5)“宣传报道”组:从以上各组收集的资料中,精选一些,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3、安排活动程序。

(1)分工:以自愿为主,结合个人特长。

(2)前4个组开展活动(与本单元的学习同时起步,大约7―10天完成)。

(3)“宣传报道”组负责办好展览,以黑板报为主。

(4)组织一次“了解戏曲,关注戏曲”的报告会(一课时)。各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5)作文。以“了解戏曲,关注戏曲”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对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文体(如调查报告、人物访谈等),教师要作指导。

4、活动总结与评价。对那些积极参与、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勤于探究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并作为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对同学的评价应是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九

戏曲的主角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这还是我小学音乐参加公开课时,老师让我们记下的,还别说,我真的明白关于戏曲知识的只有这些,因为我从不关心戏曲,对它的印象只是两个无聊的热门在无聊的说唱着,每次“扫荡”但是频道时,看到它后,变好不犹豫的跳过了。

唯一的一次转折还是在这次语文课上,是“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先放了一段段“讨人喜欢”的戏曲,这声音可好听呢!所以,我认为:反正都是学,还不如好好借着这次机会研究一下,何况它还这么好听呢!

于是,我便真的好好学了。

上完这节课,我颇有感触:难怪戏曲能从封建社会一向流传了几百年至今!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闲娱时间创作出来的,资料多为人民心中对完美生活的向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你好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心中对生活那淳朴的向往,因为戏曲“顺”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传甚广,所以才能格外动听。可惜此刻的青年只痴迷于流行音乐,一点也不重视这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星——戏曲!

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它,反正,我是爱上它了,单从这次语文课!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2.了解赏析戏曲的方法。

3.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

4.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和振兴国粹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戏曲的资料,感受戏曲的魅力。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也可以上网查阅。平时在家多听听戏曲,看看戏曲表演,和长辈聊聊戏曲方面的知识。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推选一组长,准备表演一段戏曲,画一张脸谱,自行制定竞赛口号和组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本次综合性活动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图书馆查资料,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整理。

教师还应给学生分好小组,让每一小组自行决定各成员的任务,进而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最后用一节课时间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这节课是前一阶段准备活动的成果展示,但决非最后的结果,它也是一个起点,希望学生能以此为契机,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漫谈中国戏曲。

学生自由回答,漫谈中国戏曲。

(这一环节意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感情和知识上走近戏曲,为下面活动的展开作好铺垫。)。

二、我和戏曲。

师: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好,对中国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在我们继续走近戏曲。

1.展示脸谱。

师: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大家都尝试着去做了几张脸谱,现在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表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

2.我来一段。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各位同学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天赋。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联唱。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表演前介绍选段名称、大致内容和扮演的角色。(师生鼓掌。)。

(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戏曲的亲和力。脸谱制作、戏曲排练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给学生信任,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学到了知识,和本来很陌生的戏曲拉近了距离:为下一步戏曲擂台赛的进行酝酿了感情。现场气氛空前高涨。)。

师:刚才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脸谱,表演了自己喜欢的曲子。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记分员、记时员就位。)。

(赛前各小组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

1.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

(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20)请说出锡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王彬彬或梅兰珍。)。

2.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3.连线题。

(1)红脸代表猛智。

黑脸代表凶诈。

绿脸代表忠勇。

白脸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严风英。

京剧袁雪芬。

豫剧王彬彬。

黄梅戏常香玉。

锡剧梅兰芳。

(3)梅派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4.欣赏《林海雪原》片段,思考:

(1)从这段表演中,可以看出杨子荣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2)戏曲“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这一特点在这一段表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你觉得这段戏曲哪些地方很美?

动作美——舞蹈艺术。

唱词美——文学艺术。

小结:中国戏曲艺术就是这样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我们欣赏戏曲,就可以从人物的角度,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的角度进行欣赏。

(新课标非常强调“自主”和“体验”。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领略戏曲艺术之美,自己总结出欣赏戏曲艺术的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我为戏曲出一策。

师: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师:刚才大家纷纷对如何振兴中国戏曲提出了自己的点子,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来中国戏曲的春天。

(新课标重探究、重体验。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十一

我这堂课虽是展示课,但是我没有仅仅停留在把搜集来的知识简单回报这一层面上,而是尽可能的贯穿语文学习。因为如果脱离开语文教学,也就不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学习课很容易上成热热闹闹的表演课、学唱课,戏曲知识课,往往忽视了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我这堂课的目标定位是:了解中国戏曲相关知识;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而且这次活动我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比如:对脸谱的识别不只是停留在脸谱辨别和代表的含义上,而是联系“平时描写人物时要注意观察,刻画出特点”这一写作方法。又如:戏曲欣赏不只停留在让学生“悦耳”这一层面上,而是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对所听和所了解的戏曲的进行赏析,既培养了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这节课不仅形式灵活,而且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语文学习这一舞台。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十二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此刻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主角。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先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那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那里此刻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那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此刻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十三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第三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入选市115人才工程,宁波帘基础教育教学初中视导兼职视导员。

【写作经】。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比如雍容华美的京剧、典雅精致的昆曲、高亢悲凉的梆子戏、轻柔婉转的越剧,同学们可能都有所耳闻。殊不知,中国的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它深深地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要问同学们是否喜欢戏曲艺术,我想十有八九都会选择摇头。

那么如何写这一单元的作文呢?

可以描述经历:你或者和你的家人朋友,曾经一起欣赏梨园风情,那你就用细腻的笔触去将这一过程再现出来。

同学们,情为文章之魂,只有你对祖国的戏曲艺术满腔热爱,你才会接近她,了解她,感受她,你笔下的文字也才会写得丝丝入扣,才会灵动丰厚,才会感染身边的同学。我们不要将戏曲艺术拒之门外,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作文本。

越剧・母亲。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柴华伊。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极爱越剧的。

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母亲沉醉的低唱;就连双手浸在泡沫油腻的餐具中,也会情不自禁地哼上两段。

记得母亲最爱的两出戏是《藏书之家》和《陆游与唐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对它们做到百看不厌的,不过自己倒是“沾了光”,在母亲的熏陶下,不仅对很多戏剧情节熟悉得很,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越剧。

母亲看戏时,人戏极深。

听到感伤无奈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对,母亲的两道细眉就纠在了一起,双手习惯性地攥住衣角,眼神凝于舞台中央缱绻相拥的人儿;看到《药》中大刀劈向头颅后,那喷溅而出的鲜血洒向热气腾腾的馒头,母亲的嘴又紧紧地抿在了一块儿,然后缓缓松开,深深地叹一口气。

那束百合的香气至今仿佛还萦绕在鼻间。

那天,我跟着母亲去了“空中剧院”。剧终了,演员开始谢幕,但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没有结束――献花!

这时的献花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经过内部人员严格筛选的'――要是人人都冲上去,舞台还不“轰隆”一声塌了――不准你献花就是不准!保安!上!

那次,母亲通过层层关系,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为此母亲特意挑选了一大束百合,绿色的带有褶子的纸束着,美丽而不失高雅。母亲还带上了摄像机,我以为她会用摄像机摄下她与自己崇拜的演员并肩合影的场面。但她突然把百合递到了我手上,推着我:“你,快上去,去献花!”

下台后,舞台上绚丽灯光下的影子还在我眼中晃,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

倒是母亲,看着这张相片,笑得合不拢嘴――比她自己上台还开心。

当年台上的布景,在我心中多多少少沉淀下了浅浅淡淡的岁月陈香;印象中的母亲,正坐在我的身边哼唱着那我再熟悉不过的《葬花吟》。如今,在无人处我也会轻轻吟上一段:“我家有个小九妹……”而母亲似乎正笑吟吟地看着我。

(指导老师郑丹红)。

明师点。

越剧,这个衍生在江南的美丽剧种,在朦胧的烟雨中尽显柔媚和温情。婉约灵动的江南故事,似水柔情的公子小姐,帷幕拉开,聆听天籁般的音律,忘却了尘世烦恼,随情入戏,陶醉在美妙的乐曲之中,风流情韵迎面而来。越剧,已经成了江南风骨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通读此文,猜想怕是没有一个对越剧极尽痴迷的母亲,是断然写不出这样文字的。文笔闲适流畅,收放自如,特别地有味。独立成段的句子俯拾皆是,错落有致,颇有韵味,越剧馨香满满地散落在文字中间。在具体描写上,整散选材也有讲究,有零散采撷母亲对越剧挚爱的生活剪影,也有浓墨描写自己跟随母亲陶醉其间并争得献花机会的场景细描,格外丰满。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十四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十五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戏曲大舞台教案篇十六

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这还是我小学音乐参加公开课时,老师让我们记下的,还别说,我真的知道关于戏曲知识的只有这些,因为我从不关心戏曲,对它的印象只是两个无聊的热门在无聊的说唱着,每次“扫荡但是频道时,看到它后,变好不犹豫的跳过了。

的一次转折还是在这次语文课上,是“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先放了一段段“讨人喜欢的戏曲,这声音可好听呢!所以,我认为:反正都是学,还不如好好借着这次机会研究一下,何况它还这么好听呢!

于是,我便真的好好学了。

上完这节课,我颇有感触:难怪戏曲能从封建社会一直流传了几百年至今!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闲娱时间创作出来的,内容多为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你好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心中对生活那淳朴的向往,因为戏曲“顺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传甚广,所以才能格外动听。可惜现在的青年只痴迷于流行音乐,一点也不重视这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星--戏曲!

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它,反正,我是爱上它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3719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