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5:46:12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9 15:46:12     小编:薇儿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变革,但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写总结要注重实用性,能够让别人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以下是小编搜集到的一些优秀的总结例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重点: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四、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毛泽东的夫人,19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到长沙读书,19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二)品味词义,体会感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首句“失”字是实写,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同失爱侣,两个“失”字表达了共鸣之情,体现了对李淑一的`革命情谊。

“骄杨”如何理解?为何不用“娇”?

毛泽东解释道:“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词中开篇称杨开慧为“骄杨”,就是借“骄阳”的谐音书写了杨在自己心目中的如日中天的生命形态,为革命洒尽热血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透露了自己不无骄傲的内心自豪与积聚多年的无限怆痛。

(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无限崇敬的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稍后,当二儿岸青、二儿媳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有顷后,挥笔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岸青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满怀爱慕和怀念之情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第二句“杨柳”用谐音和比喻,两位烈士的英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其革命精神将传布四方,鼓励生者,教育来人,直至感动天上神仙。这里用“轻飏”二字,首先架设了从实到虚的一个连接通道,其次,把感情从首句中表现得悲痛转向对烈士革命精神永生的歌颂,这是这首词的重心。所以,“轻飏”二字使词的上半阕从地上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飞跃,很自然地完成了感情的转变。这句用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烈士到天上后受到的热情款待。从表现手法上看属于用典。前一句写烈士一方面向月宫仙人问好,另一方面又询问仙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后一句写吴刚捧出月宫里特有的礼物桂花酒来款待烈士,表现了烈士壮烈牺牲,仙人都为之感动的情景。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嫦娥伸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中献舞,这两句是承上阕继续写仙人的敬意。后两句写想象英烈们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他们激动、兴奋,以至于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烈士思想感情的巨大波涛借助这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忽报”二字把词义从天上带回人间,这种奇特非凡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象征。没有这种丰富灵动非凡的想象,就不能充分体现烈士轻飏飞动的灵魂和精神,词作者的悲痛哀婉与思念之情也将难以达到言近旨远的美学境界。

(三)比较阅读,理解本悼亡词的与众不同之处。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词中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勾勒的烈士远赴天国受到的礼遇,正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这一构想,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苏词表达了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很感人,但毛泽东没有像苏轼那样仅仅表达夫妻之情,他的情感属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伟业。所以苏轼“惟有泪千行”,而毛泽东则“泪飞顿作倾盆雨”,因为英烈们的事业感天地,泣鬼神。

(四)本词的艺术特色:

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手法有:

1、想象与夸张。

2、谐音与双关。

3、用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作者冥想吴刚、嫦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对英雄业绩的敬服,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等,词意境界因而超越了字数的限制而更加开阔,词的内蕴也因而丰厚起来。

(五)作业。

1、背诵。

2、阅读所发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怀。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二

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广东版《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宋词单元的第一课。这节课我原来的教学构想是这样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三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者字:润之,笔名:子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四

本是毛泽东同志1957年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既是怀念杨开慧,又是兼怀贺子珍,是写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所以成了一首绝唱。课文的文字虽不多,但是其中隐含的道理比较深刻,语言朴实。

为了让学生读懂这首词,这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一、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先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将不懂的问题集体解决。

二、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品味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我引入了李淑一写给毛泽东的《菩萨蛮·惊梦》,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为什么写这首词给李淑一的'原因,进一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想象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好好想象,通过画面的展示来理解文字背后的寓意。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地回忆词的内容,学生都很投入。之后的谈感受环节,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

对于词的教学,我将继续探索。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五

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首句“失”字是实写,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同失爱侣,两个“失”字表达了共鸣之情,体现了对李淑一的革命情谊。

“骄杨”如何理解?为何不用“娇”?

毛泽东解释道:“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词中开篇称杨开慧为“骄杨”,就是借“骄阳”的谐音书写了杨在自己心目中的如日中天的生命形态,为革命洒尽热血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透露了自己不无骄傲的内心自豪与积聚多年的无限怆痛。

(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无限崇敬的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稍后,当二儿岸青、二儿媳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有顷后,挥笔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岸青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满怀爱慕和怀念之情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第二句“杨柳”用谐音和比喻,两位烈士的英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其革命精神将传布四方,鼓励生者,教育来人,直至感动天上神仙。这里用“轻飏”二字,首先架设了从实到虚的.一个连接通道,其次,把感情从首句中表现得悲痛转向对烈士革命精神永生的歌颂,这是这首词的重心。所以,“轻飏”二字使词的上半阕从地上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飞跃,很自然地完成了感情的转变。这句用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烈士到天上后受到的热情款待。从表现手法上看属于用典。前一句写烈士一方面向月宫仙人问好,另一方面又询问仙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后一句写吴刚捧出月宫里特有的礼物桂花酒来款待烈士,表现了烈士壮烈牺牲,仙人都为之感动的情景。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嫦娥伸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中献舞,这两句是承上阕继续写仙人的敬意。后两句写想象英烈们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他们激动、兴奋,以至于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烈士思想感情的巨大波涛借助这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忽报”二字把词义从天上带回人间,这种奇特非凡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象征。没有这种丰富灵动非凡的想象,就不能充分体现烈士轻飏飞动的灵魂和精神,词作者的悲痛哀婉与思念之情也将难以达到言近旨远的美学境界。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词中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勾勒的烈士远赴天国受到的礼遇,正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这一构想,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苏词表达了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很感人,但毛泽东没有像苏轼那样仅仅表达夫妻之情,他的情感属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伟业。所以苏轼“惟有泪千行”,而毛泽东则“泪飞顿作倾盆雨”,因为英烈们的事业感天地,泣鬼神。

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手法有:

1、想象与夸张。

2、谐音与双关。

3、用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作者冥想吴刚、嫦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对英雄业绩的敬服,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等,词意境界因而超越了字数的限制而更加开阔,词的内蕴也因而丰厚起来。

1、背诵。

2、阅读所发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怀。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六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重点: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四、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二)品味词义,体会感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首句“失”字是实写,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同失爱侣,两个“失”字表达了共鸣之情,体现了对李淑一的`革命情谊。

“骄杨”如何理解?为何不用“娇”?

毛泽东解释道:“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词中开篇称杨开慧为“骄杨”,就是借“骄阳”的谐音书写了杨在自己心目中的如日中天的生命形态,为革命洒尽热血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透露了自己不无骄傲的内心自豪与积聚多年的无限怆痛。

(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无限崇敬的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稍后,当二儿岸青、二儿媳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有顷后,挥笔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岸青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满怀爱慕和怀念之情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第二句“杨柳”用谐音和比喻,两位烈士的英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其革命精神将传布四方,鼓励生者,教育来人,直至感动天上神仙。这里用“轻飏”二字,首先架设了从实到虚的一个连接通道,其次,把感情从首句中表现得悲痛转向对烈士革命精神永生的歌颂,这是这首词的重心。所以,“轻飏”二字使词的上半阕从地上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飞跃,很自然地完成了感情的转变。这句用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烈士到天上后受到的热情款待。从表现手法上看属于用典。前一句写烈士一方面向月宫仙人问好,另一方面又询问仙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后一句写吴刚捧出月宫里特有的礼物桂花酒来款待烈士,表现了烈士壮烈牺牲,仙人都为之感动的情景。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嫦娥伸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中献舞,这两句是承上阕继续写仙人的敬意。后两句写想象英烈们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他们激动、兴奋,以至于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烈士思想感情的巨大波涛借助这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忽报”二字把词义从天上带回人间,这种奇特非凡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象征。没有这种丰富灵动非凡的想象,就不能充分体现烈士轻飏飞动的灵魂和精神,词作者的悲痛哀婉与思念之情也将难以达到言近旨远的美学境界。

(三)比较阅读,理解本悼亡词的与众不同之处。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词中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勾勒的烈士远赴天国受到的礼遇,正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这一构想,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苏词表达了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很感人,但毛泽东没有像苏轼那样仅仅表达夫妻之情,他的情感属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伟业。所以苏轼“惟有泪千行”,而毛泽东则“泪飞顿作倾盆雨”,因为英烈们的事业感天地,泣鬼神。

(四)本词的艺术特色:

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手法有:

1、想象与夸张。

2、谐音与双关。

3、用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作者冥想吴刚、嫦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对英雄业绩的敬服,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等,词意境界因而超越了字数的限制而更加开阔,词的内蕴也因而丰厚起来。

(五)作业。

1、背诵。

2、阅读所发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北方鼓词的主要特点。

二: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音乐感受。

难点: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两首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

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195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这首词为毛泽东195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195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三:听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

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它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2:音乐特点——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

3:情感体现——《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歌唱家骆玉笙在演唱时,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糅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

四:音乐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1:京韵大鼓。

2:弹词。

五。小结,下课。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八

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写于1957年5月11日,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八年一月一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它原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

诗人从春天随风飘舞的杨花柳絮获得灵感,然后赋予英魂,让革命英烈飘然至神仙境界,吴刚献酒,嫦娥~献舞,演出了“万里青天在为烈士的忠魂起舞”的神奇乐章。

当得知人间已经推翻了反动派反动派的大好消息时,“热泪飞洒犹如倾盆大雨。”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毛泽东将他对杨开慧的夫妻情感融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事业,感天地而泣鬼神。这一浪漫主义的夸大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自然生动、深刻动人。这真可以说是古今绝唱。”

郭沫若曾将此词译成新体诗“我丧失了杨,你丧失了柳,杨柳的忠魂,向月夜高空飘飘走。吴刚啊,你有什么来款待他们呢?吴刚捧出了他的桂花酒。寂寞的嫦娥展开长袖,为了安慰忠魂,在万里长空翩翩起舞。他们忽听到人间降龙伏虎的消息,那激动的泪水啊,刹时间化为一天大雨。”无怪乎毛泽东在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日说“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九

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重点: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四、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到长沙读书,19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二)品味词义,体会感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首句“失”字是实写,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同失爱侣,两个“失”字表达了共鸣之情,体现了对李淑一的革命情谊。

“骄杨”如何理解?为何不用“娇”?

毛泽东解释道:“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词中开篇称杨开慧为“骄杨”,就是借“骄阳”的谐音书写了杨在自己心目中的如日中天的生命形态,为革命洒尽热血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透露了自己不无骄傲的内心自豪与积聚多年的无限怆痛。

(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无限崇敬的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稍后,当二儿岸青、二儿媳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有顷后,挥笔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岸青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满怀爱慕和怀念之情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第二句“杨柳”用谐音和比喻,两位烈士的英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其革命精神将传布四方,鼓励生者,教育来人,直至感动天上神仙。这里用“轻飏”二字,首先架设了从实到虚的一个连接通道,其次,把感情从首句中表现得悲痛转向对烈士革命精神永生的歌颂,这是这首词的重心。所以,“轻飏”二字使词的上半阕从地上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飞跃,很自然地完成了感情的转变。这句用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烈士到天上后受到的热情款待。从表现手法上看属于用典。前一句写烈士一方面向月宫仙人问好,另一方面又询问仙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后一句写吴刚捧出月宫里特有的礼物桂花酒来款待烈士,表现了烈士壮烈牺牲,仙人都为之感动的情景。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嫦娥伸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中献舞,这两句是承上阕继续写仙人的敬意。后两句写想象英烈们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他们激动、兴奋,以至于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烈士思想感情的巨大波涛借助这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忽报”二字把词义从天上带回人间,这种奇特非凡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象征。没有这种丰富灵动非凡的想象,就不能充分体现烈士轻飏飞动的灵魂和精神,词作者的悲痛哀婉与思念之情也将难以达到言近旨远的美学境界。

(三)比较阅读,理解本悼亡词的与众不同之处。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词中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勾勒的烈士远赴天国受到的礼遇,正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这一构想,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苏词表达了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很感人,但毛泽东没有像苏轼那样仅仅表达夫妻之情,他的情感属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伟业。所以苏轼“惟有泪千行”,而毛泽东则“泪飞顿作倾盆雨”,因为英烈们的事业感天地,泣鬼神。

(四)本词的艺术特色:

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手法有:

1、想象与夸张。

2、谐音与双关。

3、用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作者冥想吴刚、嫦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对英雄业绩的敬服,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等,词意境界因而超越了字数的限制而更加开阔,词的内蕴也因而丰厚起来。

(五)作业。

1、背诵。

2、阅读所发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怀。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

经过深入钻研和再三推敲,结合我班幼儿实际,我们将主题目标定为:通过活动,使幼儿在彩色世界中初步感受周围环境的绚丽色彩,体验色彩及其变化带来的乐趣。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色彩,美化生活。

主题进行前,我们利用家教园地、板报通知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和联系。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广场、公园、动物园、去观察五彩世界,让幼儿感受自然美和色彩美。并请家长协助搜集了大量色彩的资料(图片、玩具、图书、光盘),扩充幼儿的知识经验。

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也是精彩纷呈的。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要靠日常的熏陶。首先,我们为幼儿感受美和表现色彩创造了良好条件,精心为幼儿设置了多个区域。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大树,黄黄的房顶,组成了后墙美丽的画卷,色彩的美丽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在主题进行中,我们将玩具柜包装成"色彩展示区",把幼儿认为最漂亮的图片、实物等分类展示,以供幼儿欣赏讨论,并请幼儿互相介绍。在"美工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各种颜色的彩笔、油画棒、橡皮泥、彩纸若干)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另外,我们将活动室中的"观察角"临时更改成"英语角",将关于英语颜色的卡片张贴在英语角墙壁上,并投放了色彩鲜明的玩具图片,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益智角"里的`彩色木珠,彩色拼图,彩色积木等使动手操作变成了一种乐趣,幼儿还可以自由欣赏。

在主题中,我们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好吃的红色蔬果》、《花被子》、《颜色宝宝对对碰》、《小兔找太阳》、《谁最漂亮》、《会变的颜色》、《好看的花》、《贪心的变色龙》、《五颜六色的饮料》、《小小糕点师》、《彩色商店》、《彩带飘起来》等,利用日常生活活动和周围环境,引导幼儿发现色彩无处不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美。

记得在故事"小兔找太阳"的分段讲述中,孩子们听得专心致志。时而安静思考,时而热情发言。最后,当小兔找到太阳时,小朋友都高兴的拍起了小手。然而最令他们激动的还是去户外寻找太阳,刚一出教室门,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仰起脑袋望穿天空,争抢着去找天上的太阳。在看到太阳的那一刻,他们还会学着小兔子异口同声的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又请小朋友戴上太阳镜去观察天空,他们惊奇的喊着:"太阳变成绿色了!""老师,我看到太阳变成橘黄色啦!""不,太阳变成黑色的了,哈哈,真有意思!"趁热打铁,我组织孩子们绘画太阳。不出我所料,孩子们的作品丰富多彩,五颜六色,效果出奇的好。

在《会变的颜色中》中,孩子们在玩玩做做中知道了三原色和配色的结果。活动开始我们发给每位幼儿一张红色纸和一支黄色的彩笔,请幼儿自由操作和混色。孩子们积极的探索着,可是,少数幼儿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颜色的变化,但是变化的效果实在是不够明显。于是,我们立即放弃了这种操作,改用了颜料水混合实验法。每组投放了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盘红色颜料,一盘黄色的颜料等,由他们合作进行实验。所有的小朋友立即惊喜的看到了魔术般的变化。我们还用儿歌的语言进行了小结:"红黄两个手拉手,变成橙色变橘子……"实验和儿歌的结合,使活动达到了高潮。每个孩子都充满了成就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四、活动不足与反思:

在本主题中,我们班的孩子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了红、黄、蓝、绿、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体验到了色彩变化带来的快乐,并能大胆创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色彩美。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反思之处。如在美工区角中,教师可大胆投放木屑、宣纸、手绢、牙刷、墨汁等材料,指导幼儿练习尝试木屑画、拓印、滴染等,提高幼儿艺术技能和表现力。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师应及时将幼儿的介绍及对颜色的认识记录下来,作为活动的资料进行展示,供幼儿观察和欣赏。另外,如果有条件能提供面团、颜料供幼儿操作,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生成新的活动,效果会更深入和显著。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我们会将"纲要"精神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使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这篇课文以本年级的研究小课题为方向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搜集网络信息,小组交流的方式理解词的创作背景,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了解词意和作者感情。我觉得这篇课文的讲授有以下几个优点:

1、通过小组分工的形式搜集背景知识,学生理解了词的创作背景,在小组交流中读词,理解词的大意。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作者的感情,学生读得有层次,并且对词的'理解不断深入。

3、教师的点拨与小结比较到位,扫除了学生理解的障碍。

反思这节课也有几点不足:

1、教师设置了几个环节,学生在老师设定的框架中学习,设置的问题会不会限定了学生的回答。

2、交流背景知识的环节,有些知识花太多的时间交流,完全可以一笔带过。

3、堂上应该讲得再少些,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堂上熟读成诵。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确是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词的创作背景,在读中了解的作者表达的感情,但是也许是词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也许是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不够开放性,总觉得学生的回答就词谈词,没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品出词味,生活味很难。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二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析晏殊的这首《蝶恋花》,可着一“愁”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愁?词中已明确告诉我们了,是离别之愁。古今写离愁的诗词多如牛毛,那此词有何独到之处,以致能脍炙人口。因为它能融细腻与宏阔为一体,不仅写出愁之真、之深,而且写出愁之变、之动。本词中所写之愁,不管是意蕴内涵,还是其呈现方式,均在不断流动变化着,对比分析词的上下片,这种变化体现得很明显。如果说词的上片对愁的刻画是内倾的幽深的,那么词的下片对愁的展现则是外向的悲壮的,这种格调变化有力地提升了词的品质内涵而区别于一般写离愁别恨的诗词。

词的'上片,作者寄愁于景,通过槛菊、兰花、月光等意象渲染离愁之苦,这种情感呈现方式是含蓄的,幽微的,非常的真切。“槛菊愁烟兰泣露”,传神在“愁”、“泣”二字,用拟人化手法隐约透露主人公内心情感。试着将这二字改成“绕”和“滴”,就韵味全无了。“燕子双飞去”、“月光穿朱户”,这些景象触动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隐秘处,使其内心愁绪弥漫扩散,彻夜难眠。

内心之愁实在无法装盛了,那就只好设法排解,于是很自然地有下片“独上高楼”的举动和“欲寄彩笺兼尺素”的愿望。“望尽天涯路”似乎为情感宣泄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但天涯路的尽头是什么呢?除了虚空还是虚空,这使主人公内心之愁更深更浓了。欲寄书信,却又是山长水阔,无处可达,更使内心之愁带上一点悲凉甚至悲壮的色彩了。

“曲尽幽微,富于变化,境界宏阔,格调高远”是晏殊这首《蝶恋花》的过人之处。

附词话三则:

3、大家诗词脱口而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三

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枯燥的汉字学习为有趣的游戏和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有趣的.汉字,并试着用画画、出字谜等方式将汉字的有趣之处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延伸。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见的会意字说了出来。如,“苗、灾、采、掰”;品字形结构的“鑫、淼、晶、磊”。

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指导孩子们朗读课文上还需要下功夫。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四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这是毛词中唯一的上下阙不同韵的词。毛泽东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五

核心提示:《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是一首富有京韵大鼓风格的创作歌曲,用京韵大鼓的曲牌编写而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音乐悲壮高亢,淋漓酣畅,既唱出了在日寇铁蹄下中国人民的苦难,又唱出了...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是一首富有京韵大鼓风格的创作歌曲,用京韵大鼓的曲牌编写而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音乐悲壮高亢,淋漓酣畅,既唱出了在日寇铁蹄下中国人民的苦难,又唱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甘沦落、勇于反抗的民族精神。这是一首欣赏歌曲,全曲高低起伏,各句唱腔都与歌词的意境密切配合。

在经过《说演弹唱》的学习之后,同学们似乎对曲艺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欣赏这首《重整河山待后生》是已经有了一点感觉,在听完第一遍后我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告诉我是悲壮的。然后我告诉他们这首歌曲的演唱者在录这首歌曲时已经有72岁高龄了,他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不相信72岁的老人能把这首歌曲唱到这种程度。

紧接着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又欣赏了两遍歌曲,在第三遍的时候部分同学已经可以小声跟唱了,但是由于我对曲艺也不是很了解,在给同学们进行引导讲解的时候比较片面,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六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3.通过吟咏,了解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和术语。

重点。

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

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教法及教具。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自主学习】。

一、作者(参见导学案)。

二、诵读全词。

1.对照注释,注音。

2.听读录音。

3.齐读。

【合作学习】。

一、炼字析文,感悟意象:

1.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

明确:提示抓关键词“离别苦”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

2.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

3.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

明确:菊愁兰泣和词人一样痛苦以悲景写悲情烘托。

燕子双飞月明到晓不能体会我的愁绪以乐景写悲愁反衬一夜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明确:“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看不见。

“寄彩笺”“知何处”寄无所踪“满目山河空念远”

5.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

明确:凋使……凋零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

独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写孤独无依。

望尽与碧树凋尽呼应境界一跃为广阔。

山长水阔渺茫无着落,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

6.前人说这首词上阕“情致深婉”,下阕“寥廓高远”,通过我们的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紧扣词句中的用字,意境营造,阐述情感,体会词的风味转换。

请学生讨论交流,上、下阕分别小结。

【小结】。

1.齐读本词,上阕低沉婉转,下阕开阔畅达,试用声音充分体现。

2.你对赏析诗歌有什么心得。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课外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教学札记。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篇十七

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不禁感叹世间为何有如此琅琅上口的诗句,这似乎有些“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味。”不愧为一代领袖,一个伟大的`诗人必须要以伟大的人格作基点,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3920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