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7:32:13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精选19篇)
时间:2023-11-19 17:32:13     小编:紫衣梦

总结可以促使我们保持学习和工作的持续进步和优化。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将学习或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分享给他人,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范文的分享,大家能够对总结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一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所有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而在我的家里,既没有谆谆教诲的家训,也没有代代流传的家书,只有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他们把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到基层的工作实际里,在潜移默化中指引着我不断前行。

祖辈的“精神”教会我“勤勉敬业”。犹记儿时,爷爷外出总喜欢带着我一起,我便经常能听到他骄傲地对我说:“这个叔叔(阿姨)是我教出来的哦”。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爷爷将汗水洒向农村基层,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几十载,为党和国家培育了一批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细节爷爷已经记不太清了,但人民教师的身份却毫无疑问让他骄傲和自豪了一辈子,数十载的教育工作见证了爷爷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一生,也让我真切地感悟到无论身在什么岗位,都必须矢志不渝、勤耕不缀,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终身的铮铮誓言。

父辈的“传承”激励我“风雨兼程”。从农村到乡镇再到城里,从村小老师到乡镇小学教师再到公务员,父亲的工作环境和身份发生了数次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砥砺前行的赤忱初心。父亲在村小教书时,每周都需要徒步走两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那时教学条件和住宿环境都很艰苦,但父亲却不怕苦、不怕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燃烧自己的青春。“那时候,一想到眼前的这群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这些生活上的小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每次上课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我做的一切努力也就值了!”父亲和我谈起过往经历时常说道。后来,父亲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他用秉公办事、务实高效的态度使我更深刻地明白了人民公仆的初心和使命,用责任和担当、辛勤和不易,为现在身在基层的我树牢了不畏艰险的坚强信心。

当代的“责任”促使我“继往开来”。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到处都留下了一线基层人员的身影。正是有千千万万个无私奉献的“他们”,才让新中国在时代的巨浪中挺立潮头。在祖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我接过爷爷和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在基层“扎根”“逐梦”,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作为万千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中的一分子,继承了祖辈、父辈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我必定会始终牢记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和义务,在穿梭于田间地头、绿荫山涧、街巷阡陌中,立足岗位拼奉献,只争朝夕为振兴,切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砥砺奋进之初心、牢记复兴中华之使命、传承祖辈父辈为国为民之精神,在基层工作的丰富多彩里一定会续写更辉煌的“中国梦”新篇章!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良好的家教、笃厚的家风潜移默化、润心无声,不但影响着家庭成员好恶亲远的品格习性,对贯穿一生的价值观也具有深远影响。守望家风其实也是守望一种“温暖化心”的力量、一种“至诚报国”的情怀、一种“诚挚为民”的品行,每一粒“纽扣”“扣紧”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守望家风,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党员干部要扣好这“三粒纽扣”,以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

扣好“积极向上”的纽扣,良好家风赋予“温暖化心”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够让党员干部内心深处充盈温暖,让四肢百骸充满力量,这种温暖和力量在时间的沉淀下愈加丰富,是党员干部的“指南针”,鼓舞着党员干部“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勇于追逐梦想,挥洒青春豪情,让家风“掌着舵”,奔赴向更加辽阔的远方;让家风“摇着橹”,划动岁月的碧波清澜,洋洋洒洒的温暖充实着岁月,润泽着时光。温暖化心、与时相偕,良好的家风让党员干部前行的脚步更有力量,这种力量从脚下奔涌开去,向着梦想漫溯,泛起星光熠熠;这种力量可以跨过千难万险,把困难和挫折踩在脚下,磨砺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坚定的目标和满怀的信心朝着山高水长去拼去闯,力量更深厚,天地更广阔。

扣好“热爱家国”的纽扣,良好家风厚植“至诚报国”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国是“大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这个“大家”付出努力、作出贡献,这是责任与义务。作为党员干部,更应当心怀“国之大者”,在祖国需要之时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以“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念,以“乘风破浪”的无畏勇气,转化为矢志不移、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奋斗的征途中创造出更多的辉煌业绩,与国家发展同命运、共成长。让根深长出叶茂,将祖国的召唤作为奋斗方向,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至诚报国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

扣好“崇德向善”的纽扣,良好的家风塑造“诚挚为民”的品行。古有欧母画荻以教书字,有孟母三迁以养性情,有朱子训诫子孙后代“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无论是耕读文化的代代相传,家庭环境的熏陶,还是家训中对善恶是非的教导,家风都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和个人的品行养成相互联系、无法割断。因此,家风是党员干部涵养政治本色的根本,是“铸魂”和“塑形”的“模具”。纸上得来终觉浅,言传身教领躬行,纵然是百家言、千字文和万卷书,都不如父母的言行示范,日积月累,这种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人生的始终,引导他们心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善念、行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善愿,让他们能够将心比心、以心暖心,在崇德向善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守望家风才能更好地传承家风,才能让家风激发出更大的时代力量。党员干部要扣好“三粒纽扣”,以良好家风作为精神成长的“源头活水”,涵养初心使命,让初心使命永远焕发青春光芒。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三

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责任担当,更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家风,要以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给家人一个榜样。

在x省永兴县,至今流传着大将黄克诚的家风故事。说黄老奔走革命,40多岁才有了孩子,舐犊情深较之常人更甚,但是他对子女要求却十分严格,曾给子女们立过许多家规:“你们要学革命,不要学世故。千万不可不学革命,却把世故学会了。”“你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才,不要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我黄克诚是没有什么后门可走的。”“小汽车是国家配给我办公用的,不能私用。”

何谓家风?《辞海》中解释:“家风,犹门风。指一家的传统作风、风尚。”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崇尚操守廉洁之风。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经典语言,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等等,讲的都是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由此看来,良好的家风,犹如一棵小树成长时所需的空气、土壤、阳光、水分,只有这些具备时,小树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态度和做事方法,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家风还连着作风,影响着党风、政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家风不正,就容易滋生腐败。纵观领导干部贪腐的案例,大多数背后都是家风不好,妻子儿女品德不端,有人将会利用家庭的弱点作为攻击的突破口,如向党员干部家人行贿,拽其迈入贪腐之门,走上贪腐之路。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一个人把家庭经营好了,才能把国家治理好,社会才会和谐,天下才会太平。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树立纯洁的党风、政风,才能抒写亲民爱民的奉献篇章。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家风,要常修家风之课。

一方面要言行一致,做好子女的榜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在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家人的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经常自警、自醒、自律,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表率,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要“立言立行”,做好子女的榜样。

另一方面要从严治家,在亲情中升华。家事不是小事,“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对领导干部来说,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抓好家风,对自己的配偶子女,经常进行政治思想与理想信念教育,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头出现时,要及时制止,给予批评指正,如果家人确实出现了违背党纪国法的情况时,决不包庇袒护,在生活、工作中,时时处处,带头树立好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亲属树立正确价值观,也才能端正家风,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四

在我的家,我的祖辈们虽然没有把家风家训写下来贴在墙上,但都在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在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勤发家、以俭持家”。

“以爱兴家”

所谓“爱”,就是仁爱、慈爱、大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爱国和爱家。爸妈对我进行爱国主义熏陶,是从学习历史入手,买一些诸如《上下五千年》这样书籍给我看;戴红领巾的时候给我讲解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到北京去旅游,带我去天安门广场去看升国旗,唱国歌;出去旅游时,只要时间允许,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也是我们的项目之一,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时候让我一起看《新闻联播》,引导我关心国家大事,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我的民族自豪感。在奉献爱心方面,爸妈鼓励我为地震灾区捐款,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衣捐物,在挑选捐赠物品时,教育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挑一些品质好些的物品捐出去。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老小区楼下的柴间里住着一家外来打工人员,那家的小姐姐每天放学都是趴在一张椅子上写作业,既影响脊柱发育又影响视力,爸妈就跟我商量,是不是能把家里暂时还用不到的小书桌送给她,当时我心里虽然不太乐意,但在爸妈的劝说下,最后很开心地一起把桌子搬到小姐姐的家里。后来我们两人成了好朋友,经常来我家玩游戏、看动画,正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以德治家”

所谓德,就是道德修养,要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良好道德品质。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说的就是一种好品质。“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品格将使孩子受益终生,正所谓“积善能裕,怀德惟宁”。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孝顺、善良,礼貌,诚信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爸妈通过他们的言行对我这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爸妈总是对我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妈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爷爷生病住院期间,我们全家利用国庆假期夜里开车去江苏看望照顾他,由于堵车在高速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照样毫无怨言开开心心地赶到医院,忙前忙后地照顾老人。平时只要有时间,爸妈就带着我回老家,带着礼物去看望照顾爷爷奶奶。父母平时孝敬老人的一言一行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我觉得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从小爸妈就教育我要诚实守信,因为它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记得有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最近单元测验过没有,那次检测考得不好,我怕受到批评,就撒了谎。后来爸爸从微信群里知道了测验的情况,就及时找我好好沟通了一番:“成绩下降了还可以通过努力东山再起,而一个人的诚信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后果很严重”。通过这次教训,我对“人而无信,百事皆虚”这句话理解得更深刻了。

“以勤发家”

古人云:“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平时看到爸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下班回家操持家务的忙碌情形,对我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爸妈要求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家务活也要承担一部分,比如扫地、洗碗、叠衣服之类的。不要沾上“公主病”,所谓“女孩要富养”,在我们家提倡的是“精神方面的富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方面,爸妈注重培养我“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和“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为了提高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我先后参加了诸如“美术、舞蹈、声乐、游泳”等兴趣班。爸妈的'初衷不是怕我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怕我变成“书呆子”型的“学霸”。但报兴趣班时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自愿,二是持之以恒。因为路上的车马劳顿也很累,家长不仅费钱,也要花时间陪伴,双方都要有点“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一路坚持下来,有所收获。

“以俭持家”

俗话说:“成由节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爸妈经常教育我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文具,选择耐用实用的学习用品,穿大方简洁的服饰,不乱用零花钱。每年给我的压岁钱,叫我自己管理,自己支配,教育我“钱要花在刀刃上”,从小培养我理财的意识。

当然节俭的好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特别是在当今物质丰富,独生子女的大背景下,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还是要用点方法和心思的。记得我小时候喜欢在卫生间开着水龙头玩水,教育了多次收效甚微。有一天我又在洗手间玩水,爸爸跑去偷偷把总阀门给关了,并告诉我说水被我玩没了。过了一会儿,我渴了要喝水,爸爸说没有水喝,水被我浪费掉了。这样我渴了半天,觉得很难受,让我切身体会到节水的重要性和浪费的严重性。在我家的楼顶的露台上,我们开辟了一块小菜园,爸妈经常带我一起翻土、播种、浇水和除草,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了解植物生理和植物栽培的相关知识,而且让我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涵义。

“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勤发家、以俭持家”,我们家的家风,承载的不仅是规矩,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似一坛深厚的老酒,散发着那沁人而又浓厚的清香……“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似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似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五

写在前面的话:孩子刚踏进校园学期过半有余,应班主老师的要求,家长要提交教育意见建议和心得体会。作为家长,深感当前孩子学习的压力,每天都在完成作业中度过,而课堂甚少专门开设或教会孩子如何学会做人处事,注重德行的修为和品格的健全等知识课程,又谈何全面发展能应对未来复杂环境竞争和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对当前教育存在的不足,甚为忧虑。故而即兴略谈点滴,以之共勉。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培养形成健康地品格和良好地学习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好“头”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小学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而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模仿接受能力。因此,应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小学阶段的子女是每个家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愿把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修养,言传身教地将有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最好的学习榜样,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这时我对孩子采用以严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诚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扫地等家务。出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给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味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更能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权威、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作为刚踏进校园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长督促和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配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性,制订计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每天签字是很有道理的,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学校的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与孩子一同分享老师的表扬,告诉孩子要再接再厉;与孩子一起分析表现不好的地方,告诉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不好,以后该怎么做。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独立意识,善于观察自然,观察生活,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生活习惯。

兴趣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小学阶段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小学时期的学习,要有伴随愉悦的体验。要告诉孩子“学习真快乐”。其实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求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知识的获得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构成了人类最大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的校训不是我们常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数学好玩”。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此,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创造条件,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游戏中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高兴,觉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殷切鼓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学习情趣在无形中得到充分激发。积极的学习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和内在潜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孩子有了兴趣,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容易起来。

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在学校汲取知识外,我们还为孩子在课余制订了学习、锻炼计划,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培训。如练习口算、背诗词、阅读文章、演奏古筝、绘画、声乐、武术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不断扩大学习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特别是引导孩子把兴趣触角伸向艺术领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正如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在畅谈古典音乐对人生的积极影响时说到: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效率,人生更加丰厚;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审美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智力开发,通过调节左右脑功能,促进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提升鉴赏、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和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作为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在家都喜欢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本知识还是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小天地,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顽强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百折不挠。俗话说:宝剑锋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一切创造与发明以及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真正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六

我这次很高兴能细心坐下来聊一下自己的家教心得。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每个家长的精神寄托。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健健康康的成长是我们家长的最大心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所以习惯的好坏决定孩子的命运,影响孩子一生。

现在孩子是学习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小到平时的日常起居,言行举止,大到学习安排,都应该和孩子讲清要求,做好监督。平时发现不良倾向,要及时指出,要有耐心,有恒心。习惯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不是一天一夜就做成的。良好的习惯可以终生受益。

1,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定点起床,定点睡觉。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孩子上课能认真听讲,精力充沛。

2,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检查的习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孩子先完成作业,完成后让她自己检查,家长跟踪指导。充分调动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千万不能给孩子惯成家长先检查作业的习惯,避免孩子对家长检查作业的依赖。

3,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业完成后,可以让孩子多读些课外书,例如;童话,寓言,科普类书籍等。读完后让孩子讲一下感受,不管孩子讲的如何,都要认真听,并作出表扬和肯定,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更浓。

4,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现在孩子还不能认真对待书写,写字的质量只是依赖于自己作业完成与否。所以我们家长要认真监督好孩子的书写问题。孩子如果认真对待书写,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家长一定要严要求,多鼓励。记得老师让孩子在试卷上签家长意见,我只是简单潦草的写了些,孩子却有了把柄,说:你还让我写好字,你看你给签的名字都这么潦草。因此我觉得孩子说的对,以后我定会用心去做,以身作则。不然只会干扰孩子,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是对事物充满好奇,爱问个为什么?这说明孩子在思考,在动脑筋。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并帮其解答。回答时不能含糊其辞,不然孩子慢慢就不问了。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越积越多,慢慢的懂的就多了。

6,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性格。我的孩子虽然性格有点内向,但是做起事来急躁的很。安排的不论是作业还是其他事情,她都是急急忙忙,不论对与错。所以这样我认为不好。容易养成孩子的不认真,不细心。记得一次,孩子考试数学得了98分,回来我一看试卷,就问怎么回事。难道你不会吗?她吞吞吐吐说会,所以我明白了,都是做题太急躁了,又不知道细心检查。因此良好的学习性格也是学习取胜的法宝。

总而言之,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很大关系。作为家长,我定会在今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改正很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陋习,让孩子在良好的习惯氛围中茁壮成长。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七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缺少良好家风的熏陶,从小缺乏正确的价值涵养,将来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乃至干有所成?所以,先贤们历来重视家风家训。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

老一辈革命家,无不严格持家、奉行清正家风。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严肃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家”具有独特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使家庭生活充满乐趣,更具温馨气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德行的种子,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八

古语云,“诗礼传家,不名则利”。家风,又称门风,它赖于家庭成员而产生,更是整个家庭发展传承的主旋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深知党员干部的家风是社会风气风向标,好的家风是廉政之源。新的一年,各位党员干部要严格自律、清白做人,把廉洁从政作为生命线,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强化家教家风建设方面做表率,把良好家风常“写”于心,“精裱”于行,以其正作风、带民风、促政风,有效提升为民服务“硬核”能力。

“淳风厚德”,以家风正作风。家教家风,展现的是一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道德风貌,也是每位家庭成员成长、成熟的“指向标”和“定盘星”。俗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不注重家风家训建设,连家人、亲人都管束不好、引导不好的党员干部也很难成为一个好党员、好干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管束家人,把手中的权力化为为人民谋利益的利器,而不是为家庭谋私利的“助力器”。要自觉地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自觉践行积极进取、勤俭朴实、乐观向上的家风,不断纠正自身不良作风,贯彻落实好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把各项工作开展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忠孝诚信”,以家风带民风。民风正则民心齐、基层稳。淳朴民风需要一个个良好家风来支撑,更需要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当今世界,随着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群众需求的多样化、社会矛盾的复杂化,民风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迫切需要各位党员干部,在新春走访慰问等工作中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直面那些不守规则、封建迷信、涉赌涉毒、目无法纪等现象和不守合约、缺斤少两等诚信缺失行为,提出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不断丰富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唤醒广大家庭的道德自觉,以好家风塑造好民风。

“清正廉洁”,以家风促政风。家风正则政风淳,政风淳则民心顺。党的工作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员干部就应当以自己的表率行动影响群众、带动群众、服务群众。具体到家风建设,决不能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是要通过抓党员干部的行为教育进行价值观引导,为群众树立起家风建设的标杆。要充分认识到,党员干部加强家风建设不是走过场,不是唱高调,而是促进家庭和睦、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改善从政风气的需要。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要对法纪法规树立敬畏之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亲属子女的教育管理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引导,带头立家规、重家风、正作风,推动政风建设持续向好。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九

近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及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列举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中国古代经典家教故事。

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在古代,长辈往往通过书信寄语晚辈,在信中,作者将人生感悟、社会法则、求知体会等倾囊相授,不仅其亲人从中获益颇多,今人读来也大有学习之处。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不久,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的一封书信,原文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开头三句为此封家书的总纲,提出“静以修身”和“俭以养德”两个关键点,告诫儿子要涵养淡泊和宁静的人生态度,沉淀下来提高学识、增加才能,而后反面警示,告诫儿子不能懒惰怠慢、冒险急躁,最后紧扣主题,提醒儿子光阴易逝,不要在麻木中消磨耗费自己的黄金时光,到最后悔恨不及。诸葛亮生逢乱世而遇明主,成就了一番事业,前提便是他能够静心求学,发奋读书,他将自己一生的感悟浓缩成几句话,全篇说理的同时体现了一位老父亲对孩子的殷切期盼。我们的生命都是短暂而有限的,如何拓宽自己的生命厚度,在不足百年的光阴中有所建树是每个人面临的实际问题。诸葛亮跨越千年,在《诫子书》中为我们指出来一条终南捷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实现价值的必要前提,静心求学、读书思考是通往成功的重要路径。

《颜氏家训》是在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记述的其对后辈的训诫,开后世“家训”之先河,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在勉学篇中,他提出“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并通过列出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等鲜活的事例来进行论证,让后辈听到皆心悦诚服,他还将读书治学之道概括为勤笃、切磋、博学、务实,这八个字的要诀,不仅启迪了其子孙,对我们今天的读书治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止足篇中,他写道“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旨在教育子女生活中要厉行节约,不能铺张浪费、奢侈无度;“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惟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一句再次警示后辈欲壑难填,必须知止知足、克制物欲。在涉务篇,他提出“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着重强调务实这个优秀品质,告诫子女要将他们的所学加以应用,这种“知行合一”的观点与当下倡导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亦不谋而合。

《曾国藩家书》中收录了其给家人写的1458封家信,内容广博,其中既有人生处世之谈,又有为官治国之道,在信中,他总是娓娓道来,以自己的人生历程举例论证,现身说理,让人信服。他善于将抽象道理具体化。比如,教导家人要保留寒素门风,不能生出官宦子弟的习气,就要求他们出门不坐轿、不许使唤奴婢做取水添茶的事情;教导后辈勤奋有恒,就要求他们“不得晏起”,按照规律作息。他还善用典故教育家人。在信件中以康熙年间流传的“六尺巷”典故为例,通过引用“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激励后辈为人要宽容大度,以礼处世;在致九弟的信中,他写道“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者,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曾国藩通过罗列历史上一些性格强势的人物的悲惨结局,来劝勉家人应秉持中庸之道,修炼不争不抢的淡泊之道。这部饱含“百姓日用之道”的曾氏家书,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关于立德、读书与立志方面的训诫更是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为今日社会文明风尚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历史智慧和养分。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生的光阴若白驹过隙,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如鎏金石刻般,虽经时光河流千百年的冲刷,不但没有流逝,反而越发弥足珍贵。这其中,就有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故事,其所蕴含的传统与美德,融入语言,汇入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今日看来,这些优秀传统家风依然可以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彭玉麟戎马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清朝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一生曾六辞显官:他曾因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辞安徽巡抚;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为由,请辞督掌八省的漕运总督这一“天下第一肥缺”;曾在四年间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危难关头,彭玉麟总会临危受命,而后功成身退,从不贪恋权力。

彭玉麟廉洁奉公,虽居高位,却始终坚持“不要钱”的生活准则。他曾将7年间所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分文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在权贵当道、横行的清末,彭玉麟成为一个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的名臣。

不仅严以律己,彭玉麟对待子女亦非常严苛,从家书中可以看出其良好的治家风范。当得知儿子修葺旧屋花费不少时,彭玉麟“谕子”书中写道:“以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奢靡若此。”“今小民庐舍被焚,归无足蔽风雨者,官员亦多贫乏,兵丁欠缺粮饷……小子狂妄,使予赧愧!”他还曾劝诫儿子“习勤保家声”:“今后当痛自改悔,锐志向学,慎勿享馀荫,以为衣食饱暖无所忧,便学走马王孙故态,盖自堕落之不足,而堕落其家风也。”

不仅对子如此,彭玉麟对亲属亦多有要求,他写信给弟弟告诫其不要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之则引私人,结朋党,于国事无补,徒糜国库……恐其违法,而有私情屈逆吾心,不能正法。”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家风的力量总能穿越时光,发挥出令人惊叹的道德引导力和约束力。家风家训家规,或刻于石碑之上,或镌于牌匾楹联,或传唱诗词之中,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有形,于无形无声处指引着子孙后辈向优秀先辈看齐。有些家风已传承几百年,如明朝太仆寺卿何以尚所相传恪守的何氏家训,500年间不曾断续,教化早已超出本家族人,对当地整体民风民情亦有着泽润之效。

何以尚历任明朝户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等,官至太仆寺卿。他一生为官清正忠诚,敢于与当时的权臣严嵩的行为做斗争。何以尚之所以能够刚正不阿,与其家族家训有着密切联系。

早在明朝初年,何家就制定了《何氏家训十二则》,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祖、敦族、为善、守成等12个方面,教育子孙忠孝、清廉、正义。何以尚的父亲何世锦孝行出名,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他在庭院悬挂“非仁毋为,非义毋行,夙夜匪懈,无忝尔所生”的训辞匾额,并一再力戒后人“但为天子官,勿为私家官,但为庶民官,勿为子孙官。”

何以尚中举后,乡民在村中旌善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庆贺仪式。庆祝之时,何以尚建议拟些村规民约,以改变村风,弘扬正气。于是在其父的主持下,拟定了《乡约十条》挂于亭中,并更名亭子为“乡约亭”。历经460多年,“乡约亭”一直完整地保留至今。何以尚的一生都在忠诚地践行着何氏家风,在其告老还乡时,朝廷封赐玺书称其“承家节操,澡行诗书;宏猷末试,终养归休;教子以孝,而作之忠。”

“村中子弟务宜礼教修明而后文人蔚起,人才辈出,簪缨继美,登科甲之荣。村中子弟务宜读书积善,正心修身,弘扬文章报国,忠孝传家风。崇尚节俭以养廉,厚储资财以育才养贤……”这10条乡约与何氏家训一起,成为传承何氏家风的精神纽带,从此该乡中秀才、举人的,在兴业县居榜首,自明嘉靖至隆庆、万历三帝就有12人中举。纵观历朝历代何氏族人,不论文治武功,始终遵法纪守规矩,为民者鲜有违法犯罪,为官者均清廉正义。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一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缺少良好家风的熏陶,从小缺乏正确的价值涵养,将来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乃至干有所成?所以,先贤们历来重视家风家训。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

老一辈革命家,无不严格持家、奉行清正家风。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严肃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家”具有独特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使家庭生活充满乐趣,更具温馨气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德行的种子,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二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我个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学生活正规而有序,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时间不该做什么事。如教育孩子养成早起、早睡,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己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就得到了长足发展;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惰,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自己的衣服自己晾晒……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地是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情能力,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增强了很多。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方面我们要求他做到:教师上课时要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不开小差;养成定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他做作业时我们不在旁边陪他,监督他,我要他不懂的问题自己查资料,查不到时我们才会提醒他和启发一下,只在作业难点上和孩子一起分析,慢慢养成他独立思考的自学习习惯。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

三、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与孩子沟通时,也应注意时间和环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经常在全家吃饭时,教育孩子、寻问功课等,紧张的气氛令孩子有时吃不下饭,经常是愁眉苦脸的,我气上心头,满脸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饭菜,谁也吃不下。后来,通过跟其他家长交流,我现在就经常利用晚饭后散步和平时在一起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询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及时搏捉孩子思想上的细微变化;跟老师进行有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有效结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家长成员间要配合黙契。

为教育孩子,作为家长成员之间要配合黙契,形成合力,对孩子的要求、态度、引领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间目标一致,态度不统一,往往会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受到另一方面的干扰,孩子在多重选择面前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家长的心血必然付之东流。我和家庭成员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孩子逐步形成有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三

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着强烈的影响。相对于家风来说,家训则显得更为具体易懂。它就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一种警示,明确地指出行为方式中的禁区。古人有每日诵其家训并将其熟记于心之礼,细细想来,这种传统也不是全无道理的。熟记于心之后,每当你行事之前便会不自觉地以家训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则拒为之。事实上,家训的存在是对家风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以达到内外共同要求的目的。最后,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项——家教。它主要是以父母双方为主导的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可以说,家风与家训的教育都是家教内容的一部分。家教内容体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当然,家教的成功与否也能直接反映出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负责人的家长。尤其是在孩子的认知阶段,他们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引导,所以这段时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一旦形成,是很难再改变的。因此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真的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首先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家庭教育。

简单粗暴的打骂。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必须首先自己要重视这三者的存在,而后才能将其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风正不正,家训严不严,家教好不好,不是别人说了算,自己孩子的未来才是最好的证明。不要等到无可挽救的地步再后悔自己当初教育的懒惰与放纵,要从现在开始担负起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百分百地投入自己的爱给孩子,给自己以严格的要求,以高标准的家庭教育助孩子成就美好的未来。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四

“树德立人”强调了品德的作用,德为先,而后立人。《礼记・大学》告诉我们:“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充分显示了“小家”与“大家”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不仅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彰显了将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

有首歌这样唱道“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国家危亡,母送儿,妻送郎,是那么多小家的牺牲和奉献才换来了大家的幸福安康,才避免了更多小家的毁灭;现在和平年代,国是家的支撑者和守护者,国家正日益强大,坚定的守护着万万家庭的美满幸福。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是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中国历史上,“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家风是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下一代。树立良好的家风,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榜样力量。

在大家日益关注心理教育开始就不断在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托尔斯泰说“幸福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幸福的家庭之所以是相似的,是因为家风家教,家庭教育是个人的道德品行的重要体现也会终其一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他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启程中,也是陕西交控集团改革重组踏上新征程的一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读党史经典,回顾党的百年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要传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立德树人的严正家规,也要继承共产党人红色记忆里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展现百年风华下的红色家风。更要充分挖掘向上向好向善的内生力量,讲好中华文化与良好家风的中国故事,发挥榜样力量,建设新时代家风文化,通过筑牢“小家”防线,树立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女性作为家庭的中心,在家庭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庭的和睦与稳定离不开女性的辛勤付出和智慧引领。经过多年的家庭建设实践,我深深认识到女性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观念和方法,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

第二段:传承家风(250字)。

一个家庭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女性在家风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家族的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这包括道德观念、教育方式、社交礼仪等方面。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传承家风的细节,例如婚姻关系中的忠诚与宽容、对长辈的敬爱与孝顺、对子女的关心与教育等。最后,要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和节日庆祝,通过亲身参与使传统得以延续并且能够更好地传递给下一代。

第三段:提倡和谐沟通(300字)。

和谐沟通是建设良好家风的关键因素之一。女性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家庭成员的需求和意见,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家庭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沟通中要避免争吵和指责,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去处理。此外,女性还要发展自己的沟通技巧,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处理冲突的能力。只有通过和谐沟通,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实现家庭的和睦发展。

第四段:培养家庭责任感(300字)。

女性应当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认识到家庭的意义和作用,并愿意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努力。其次,要注重家庭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包括家务分工、财务管理、时间安排等方面。此外,女性还要对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幸福负起责任,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第五段:积极学习提升自己(200字)。

女性在家庭家风建设中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家庭需求。首先,要加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关注家庭教育、婚姻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如烹饪、家居装饰、理财等方面,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此外,女性还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人脉资源,为家庭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资源。

总结(100字)。

女性的角色在家庭中不可替代,她们对于家庭的发展和和睦至关重要。通过传承家风、提倡和谐沟通、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积极学习提升自己,女性能够在家庭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每个女性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用心去建设家庭的家风,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六

家规教育突出干部“少数”关键。将家规教育作为《条例》《准则》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党员组织生活日以及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家与国”、“规矩与纪律”之间有机统一、继承发展的关系。提炼新时期余姚机关党员遵纪守廉“三字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家规中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道德观,切实践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行为准则。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寻找优秀家规、祖训、族箴等活动,要求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给家庭成员立规矩,鼓励每个机关党员亲自写(立)一个家训,作为理家治家的准则。将家规教育作为加强机关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身边机关党员干部清廉典型背后的好家规、好家风,深入剖析案件查处中“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的教训,通过正面学习与反面警示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

家规传承发挥家庭“主体”作用。牢牢把握“家庭”这一家规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学校、家庭中建设“好家风示范点”,在电视台开设“家风”访谈专题,组织开展“家教20招、好家训20例、勤俭节约20例、最感人家庭故事20例”征集活动。设立“余姚好家风”,通过寻找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全方位展示本市优秀家风、传统家训和背后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一批余姚当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以及当代知名人士优秀家规家训3000余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中开展姚江传统优秀家规家教品鉴活动,通过发放“弘扬家规、拒绝腐败、守住幸福”倡议书、品读优秀家规家训等形式,把廉政提醒式教育覆盖到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人。深入开展“童蒙养正”廉洁主题教育,先后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王阳明家规”、编发“红色四明”“吾心光明”等廉洁主题教材、传统廉洁观教育讲师团进校园、青少年廉洁书画作品创作大赛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带动家庭良好家风的培养。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七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提速,男女平分秋色,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各自努力在职场打拼,从而忽视了家庭建设,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由此引发了婚姻、养老、家教、家风等诸多的家庭生活问题,给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带来了极大影响,中国家庭建设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对人生影响至深的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目标的实现。注重家教,首先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当然,家教需要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生态,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八

“诚朴、向上,尊老爱幼;勤劳、调和,家和万事兴”——走进马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跟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并不生疏,可是终究啥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省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在。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体会篇十九

天全县乐英中学在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活动中,动员全校师生参加的同时,在7、8年级各班选举了32名学生参加培训,分为4个小组,就地就近利用两个双休日,进村入户发放“乐英中学家风家教社会调查表”120份,对收回的有效调查表86份进行了汇总分析和研究。

在接受调查的86人中,知道家风家教的33人,听谈过的39人,分别占38。%和33%,不知道的25人,占29%。在知道和听说过的61人中,大多数是在电视里《家风家教大家谈》栏目中听到的,真正从长辈言传身教中获知的为数并不多,不知道的占比可能更低。

认为自己有家风家教的39人,占45。3%,没有家风家教的41人,占47。6%,未作表示的6人,占7。1%。在自认为有家风家教的39人中,许多人是把平时断断续续教育子女的一些仅含有家风家教的点点滴滴的内容的要求、做法当做是家风家教,这种认识是很肤浅的。一个能长久传承的良好家风家教,需要根据家庭(家族)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经过几代人不断完善提炼才能形成的。自认为对家风家教有充分认识的或有一定认识的人,还为数不多。从未作表示的6人,两项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54。7%,也说明了这一客观事实。没有家风家教的就有41人。

二、汇聚民众心声。

32名学生经过培训,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利用双休日进村入户进行家风家教社会调查是一次有益的、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不仅是调查员,也是家风家教的宣传员,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参与者和践行者,他们的辛勤付出,汇聚了基层民众的心声,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收获。

1、受调查的86人的基本信息。性别:男52人,女34人。学历:小学17人,初中48人,高中8人,其余为初识字或不识字。年龄14—20岁18人,21—60岁56人,61岁以上12人。职业:农民59人,学生16人,工人3人,教师1人,无业7人。86人代表86户,总人口427人。

2、调查地域。除乐英乡8个村之外,还辐射始阳镇的落坝村、切山村,多功乡的多功村、半沟村、罗代村,新业乡的峡口村等6个村和雨城区的康藏路社区。具有覆盖地域广,职业以农民为主,也有学生、工人和教师,学历层次低(多为初中以下),年龄20岁以上成年人居多等特点,且涉及427人,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3、通过调查员的宣传,受调查者中有79人(占91。8)表示有一个好的家教是形成一个好的家风的迫切愿望。按他们各自表述的“家风家教”雏形就有70余种,把表述不同而内涵相近的类型略作整合,仍有29种之多,集中反映了基层百姓的'心声,为进一步规范表述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三、把调查成果转化为实践的建议。

1、把体现民众志愿的29种家风家教,进行梳理归纳,提炼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读书成才,勤劳兴家”、“知恩图报,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诚信友善,诚实为人”、“知荣知耻,堂堂正正做人”、“有才有艺,终身受益”、“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睦邻友好,和谐相处”、“崇法尚德”、“吃苦耐劳,奋发图强”、“行善积德,荫及后人”、“重品行,讲礼仪”等可供学生家长中交流参考。

2、在本期举办了一次全体家长(或全年级为单位)参加的“家风家教大家谈”专题讲座,以讲座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家长对家风家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而形成大手携小手,共同制定适合自己的家风家教,并付诸实施,持之以恒地传承践行。

3、乡村关工委配合学校促进一批家庭率先建立起家风家教并付诸实践,每学年进行一次检查督促,总结推广已见成效的家风家教典型经验,对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提出指导意见,采取措施,加以完善,达到巩固,提高目的。同时推动一批家庭,把家风家教建立起来。

“家风家教大家谈”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举措,相信只要把“家风家教大家谈”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促成更多的家庭建立些与时俱进的家风家教,对培育青少年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现实和历史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4273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