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9:05:03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大全(15篇)
时间:2023-11-19 19:05:03     小编:HT书生

演讲稿是在特定场合下,为了向听众传达某个观点、思想或者观点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字表达,演讲稿的撰写对于演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效果.演讲稿的长度应根据演讲时间和观众的注意力来决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写出优秀的演讲稿。不断的练习和磨砺,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者,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赞赏。祝你演讲顺利!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安义县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围绕打造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主体、村组实施”的原则,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安义县被南昌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唯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突出规划、建设、整治三项主要内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一是突出抓好规划这个前提。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题,更是一项龙头工程。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规划工作,一方面,专门制订总体规划。结合安义实际,制订出台了《安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年规划》,《规划》按照“优化生活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提升乡村文明、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用的时间,对全县1093个自然村分三批进行建设,第一批建设22个重点示范村,底完成;第二批推进500个公路沿线村,前完成;第三批抓好571个边远贫困村,前完成。从而使全县所有自然村基本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另一方面,具体编制村庄规划。县财政20拨出专款40万元用于编制村庄规划,县村建规划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要素,创造性地为每一个自然村庄搞好规划设计,做到一村一景。年,全县已完成了60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其余1033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将在底全部完成。二是突出抓好建设这个主题。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针,快速推进市、县、乡三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根据“交通便利、规模适中、生活中上、先易后难”的原则,沿南安一级公路和西山山脉选择了25个基础条件好、群众热情高、辐射作用大的自然村作为市、县、乡三级示范点建设,其中市级示范点1个,县级示范点8个,乡级示范点16个。示范点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强势推进“三清三改、三整三造、三通三建、三培三带、三新三高”工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如把市级示范点鼎湖镇榨下刘家建设成为“田园风光式”新村,县级示范点黄洲镇孝诵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式”新村,长埠镇木马建设成为“农民别墅式”新村,万埠镇小刘村建设成为“农家山庄式”新村,东阳镇北山尧下建设成为“精品小区式”新村。三是突出抓好整治这个难题。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直接面对千家万户,涉及村民利益的调整。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一方面,整治“空心村”。对自然村庄中间大量存有安全隐患、污染环境卫生且无人居住的破烂房屋全部拆除,做到通路、插绿、添景。如石鼻镇联合村冷溪村小组一次性拆除“空心村”中的破旧房屋21幢,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整治旧房屋。重点对建设时间长、外型不美观,影响村容村貌的旧房屋实行“穿衣戴帽”,对村庄电线、电话线进行整治,做到合理有序布局,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牛栏猪圈进行拆除,实行集中统一安置,做到人畜分离。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实行垃圾袋装化,确保环境整洁卫生。同时,在整治过程中,做到区别对待,切实加大对自然原生态、古文化遗迹的保护,特别是对村庄里的古树名木和古民居等,进行严格的保护。

二、发挥三大作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单纯的群众创建活动,需要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多方联动,充分发挥三大作用,汇聚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第一,发挥党委政府的引导作用。在领导力量上,专门成立由32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安排25名县领导和25个县直单位挂点抓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抽调县、乡、村三级300余名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广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在资金筹措上,县财政每年挤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设好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单家单户不好办也办不了的事情。在宣传造势上,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等舆论工具,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弘扬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着力营造“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第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创建活动的力量源泉。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失去了“土壤”。县委、县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切为了群众,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满足群众求美、求新、求幸福的愿望,从而使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创建的热情十分高涨,很多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不惜放弃手中的生意,千里迢迢赶回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如万埠镇小刘村,50多户村民只有3-4户主劳力在家,启动新农村建设后,30多户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自动歇业关门,返回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长埠镇木马村在上海经商的凌胜根等几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轮流回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县新农村建设群众参与率达98以上。第三,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大,仅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还不够,必须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我县积极动员在外知名人士、热心家乡建设者、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和机关单位,踊跃为新农村建设捐献赞助和提供必要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我县通过社会力量捐献赞助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就有1000多万元。通过政府、群众、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格局。到2005年底为止,全县1个市级示范点和8个县级示范点总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共拆除破烂房屋482幢,穿衣戴帽360幢,硬化入户水泥公路35公里,完成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680户,改造门塘9口,改造厕所140座,建设5座公厕,兴建4个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完成房前屋后绿化面积3200平方米。

三、注重三个结合,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注重把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不断拓展和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其一,注重与培植产业促农增收相结合。建设新农村要以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为基础,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方面,发展特色农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大力发展25万亩优质粮基地、20万亩优质油基地、1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3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四大特色基地,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从玉菜业、天豫食品、红菱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做大塑钢产业。安义有6万农民在外从事塑钢生产、经营、加工,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县委、县政府把塑钢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密结合全民创业活动,出台大力发展塑钢产业政策,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回乡创业,使塑钢产业成为安义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致富。通过培植产业促农增收,使农民有资金、有实力投入新农村建设。其二,注重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民参与学习培训、法制教育、民主管理、群众评议、文化娱乐的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村、信用村、文明信用户、道德农户等评选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让农民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增长见识。大力发扬优良村风民俗,以好的村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行为习惯,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杂念,努力把农民培养成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如我县长埠镇木马新村、黄洲镇孝诵新村等广泛开展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成立老年腰鼓队、秧歌队,编颂文明新歌,构筑起农村精神文明的新阵地,从而使文明新村、文明新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其三,注重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创建高潮过后的日常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在新农村建设管理中,我县注重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发挥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优势,一方面,成立群众性自治组织,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五老)和无职党员为主体,吸收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成立各种形式的村民理事会,使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另一方面,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卫生监督制度等,加强新农村的日常公共管理,形成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充分发挥新组建的乡镇城管中队的职能作用,严格执法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始终保持新农村建设旺盛的生命力。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二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澧县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思路,牵头建立农业科技讲师团,组织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专家、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本地乡土人才,为广大农民群众传授新技术、传播新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精心选聘,建立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讲师团队伍。

为了确保讲师团工作的高质量,真正让农民欢迎,在组建之初,我们立足实际,严格把关,确保队伍质量。一是瞄准产业选。重点围绕做强粮食、棉花、油菜等三大传统产业,壮大生猪、蔬菜、水果、水产等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欧美杨、珍珠、葡萄、双孢蘑菇、蚕桑等五大新兴产业进行筛选,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二是不同层次挑。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在人员组成上,我们以农、林、水、畜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吸收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全县涌现出来的有突出技能的乡土人才参加,还从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团成员。三是严格程序聘。在个人自荐和各涉农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推荐对象从政治素质、专业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服务群众热情等方面进行考察。通过综合评价,集体研究确定聘用人员,颁发聘书。目前,我县16名讲师团成员,不仅熟悉了解我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且在省市农业生产领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0%以上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积极创新,探索灵活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形式。

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培训贴近农民的口味,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解决这一问题,讲师团积极组织专家探讨,形成了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基地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增强了培训效果。一是围绕主导产业“上大课”。紧紧围绕全县三大传统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和五个新兴产业开展集中培训,以县委党校为阵地,重点培养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村干部和回乡大中专生;以乡镇党校为阵地,利用春秋农闲时节开展集中培训,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队伍;以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为阵地,根据农村时令开展季节性培训,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操作技术的培训,全县形成了以县委党校为基地、以乡镇党校为主体、农村党员活动室为辅助的三级培训网络。二是服务种养大户“上小课”。对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经济能人以及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指导,并与农村种养大户、农村经济能人结成联系帮扶对子,手把手地开展技术培训和辅导。据初步统计,全县累计培养致富带头3800多人,他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

如讲师团成员、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在张公庙镇开展葡萄栽培技术培训时,制作了多个多媒体课件,同时自带了部分葡萄新品种幼苗,用于讲解葡萄栽培的嫁接技术,并在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民进行嫁接,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网上咨询服务“上新课”。县人才办不仅将讲师团成员的简历、个人特长及联系方式制成卡片发到种养大户、协会会员、村民代表等群众手中,而且在澧县先锋网、澧县政务网上开辟了网上课堂,设立了专家咨询“直通车”,农民群众可以通过电话和网上交流等方式,随时求助或询问农业科技知识。去年,农业科技讲师团解决疑难问题29个,治疗突发性疾病125次,挽回经济损失255万余元,较好地解除了农民群众缺乏科技技术的愁苦。四是开辟电视专栏“上长课”。在县电视台常年开辟了农业科技知识讲座专栏,根据时节定期向农民传授农作物栽培、果树栽培、畜牧水产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自讲师团成立以来,累计组织了近130期、150多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村致富骨干、种植、养殖大户超过13000人次,间接带动、参与培训农民16000余人次,讲师团走遍了全县32个乡镇,组织编写了50多期的实用技术资料,累计发放18000多份,为农户引进和推广几十项新品种和新技术,受到全县农民朋友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水平。

为了加强讲师团的管理与考核,县委组织部、各涉农部门和乡镇、村党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农业科技讲师团的组建、运行和考核工作。一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农业科技讲师团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长任组长,县人事局、科技局、农经局、农村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等涉农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村办,具体负责讲师团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二是实行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全体讲师团成员和讲师团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听取述职汇报,交流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和部署下阶段工作。三是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对讲师团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一年一考核一聘用。建立讲师团成员个人档案,讲师团成员每提供一次服务,填写一张《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情况登记表》,农户和村党支部签注意见,交协调小组统一备案。年底,乡镇党委上报《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情况统计表》,对讲师团成员到村次数、服务态度和服务效果做出定性评价。四是建立工作督查制度。讲师团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人员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讲师团成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督查,督查结果记入讲师团成员个人档案,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注重激励,充分调动讲师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建立讲师团成员津贴制度。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基金,对讲师团成员每年给予定额补助。并设立年度讲师团成员突出贡献奖,拿出一定的资金奖励年度目标考核前三名。二是提供保健服务。每年安排讲师团成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三是安排培训学习。每年组织讲师团成员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参观等活动。四是注重政治激励。对表现突出的讲师团成员给予通报表彰,并优先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优先选派培训深造,优先提拔重用。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讲师团成员的积极性。“葡萄种植大户”王先荣参加讲师团后,免费为种植户传授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全县葡萄产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种植面积近2万亩,总产量超过800万公斤,总产值达4000万以上。为表彰他做出的突出贡献,县委不仅推荐他评选省市优秀共产党员,还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并破格解决技术职称等问题。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三

一、xx村基本村情。平均海拔103xxxx,年平均气温17.6。

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小温室”的誉称,境内居住着汉、苗、穿青等民族。全村辖xxxx村民组25xxxx101xxxx,,劳动力78xxxx。耕地面积65xxxx(习惯亩),,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

二、麻窝村的现状。

近年来,麻窝村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麻窝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已日趋完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迈进。

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在全县大力兴起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时机,麻窝村“两委”积极带领全村老百姓依托区位优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一是依托素有“天然温室”誉称的小区气候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结合麻窝村种植柑桔、樱桃的传统,发展以早熟果蔬和经果林为主的农业经济。同时,利用本村荒山荒坡较多的优势,以种植绿肥加工转化利用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二是放手发动群众,转变群众观念。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该村探索出了一条“绿肥---猪---沼---果(蔬)”循环发展的路子,积极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意识,分别召开了村民委员会、村组干部会、支部党员会和以村民组为单位的群众会,宣传依靠科技兴村、发展特色经济的前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之以利,讲清发展的道理。三是努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瞄准市场建起了25xxxx柑桔基地、20xxxx樱桃基地、25xxxx早熟玉米和蔬菜基地,新建了五个草莓大棚,全村基本实现了向产业化早熟农作物经济发展的转型。

2、农田水利建设及耕地整治情况。

麻窝村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村,过去由于过渡砍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确保麻窝村的生态建设与人口协调发展,村党支部在抓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把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其他经济的.屏障。至xx年低,乡党委争取到上级扶贫资金1xxxx元,在麻窝村修建了小型提灌站xxxx,大型储水池xxxx,总容量达37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早熟经果作物的浇水问题,为充分发挥麻窝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打下了基础。在国家实施坡改梯工程之机,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xxxx元,在本村实施坡改梯工程,砌石硬16条,挖运土石2045方,保持水土15xxxx。同时,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退耕25xxxx,种植果树15480株,封山育林18xxxx,种植树苗25760株。有效地遏制了全乡水土流失,为全村经济的发展撑起了一片绿色屏障。

3、村容村貌建设情况。

4、照明用电及通村公路的建设情况。

为了使全村村民用上安全的照明电,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积资340xxxx元,投工投劳240xxxx个,更换了水泥电杆、新安装了变压器,并安排了专人管护,使村民用上了照明电。同时,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整合各种资金4xxxx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200xxxx个,硬化了2公里的通村公路和1.5公里长的村委――尖山、村委――包包的通组公路,村委会到飞龙潭180xxxx长的旅游公路正在修建之中。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水道路通村到组。

5、农村新能源的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麻窝村老百姓积极探索在荒山、荒坡和林下种植绿肥、通过绿肥加工转化利用发展养殖业的路子。xx年6月,在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麻窝村第一口沼气池破土动工。试验成功后,该村先后建起了189口沼气池全部投入使用,并配套进行了“五改”(改厨、改炉、改灶、改圈、改厕)。沼气建设的全面铺开,为麻窝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拉开了帷幕:沼液、沼渣是优质的农家有机肥,既可代替化肥喷施果树及蔬菜,又能改良土壤,还可以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后产生的气体可用来点灯、煮饭,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反复探索,全村已基本形成了“(绿)肥―猪―沼―蔬”、“(绿)肥―猪―沼―果”的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生态发展模式,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6、广播电视及网络设施的建设情况。

为使广大村民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更多地了解山外的事情行情,xx年,县委组织部根据发展的需要,把麻窝村作为我乡及至全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村,村委建起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占并配齐了相关设备设施。站点建成后,在地委组织部及县文广局、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局的帮扶下,全村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程控电话及移动网络,远教育室时装上了宽带网络,形成了“天网、地网、闭路电视”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7、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情况。

人多地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这是农村普遍存在共性问题。麻窝村虽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但仍有部分劳动力闲置于家中。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鼓励闲置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组建了以支部书记为首的专业建筑工程队,专门在外面承接民居建筑等工程。至目前为止,累计举办15期培训班,共培训110xxxx人次,有150位农民获得绿色证书,组织输出富余劳动力80xxxx人次。

如今,走进这个“天然小温室”这中,展现在眼前的全部是现代化的文明景象;水泥公路直通村寨,硬化过的联户步道交叉贯通,贴满瓷砖的平房整洁成排而又独立成院,自来水、电灯、电话、电视成了每家的必备之物,面包车、摩托车、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经时林区与农户生活区布局合理,田园里果实飘香,圈舍赶时髦猪牛成群,xx年,人均占有粮食274公斤,人均纯收入283xxxx,人民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规划。

在麻窝村的建设,由于老百姓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经营化水平不高,加上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依赖性特别强,对本村的规划建设缺乏主动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弱,发展蔬菜、水果生产的灌溉用水问题还没有解决;二是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懂技术、会经营方面的能力还需提高;三是资金投入的渠道较单一,跟踪服务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麻窝村的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的新发展,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培育农村市场的新主体,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转移就业能力、科学种田水平;三是完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创造乡村生活的新环境,进一步搞好农村饮用水、道路、电网改造、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搞好垃圾处理,治理乡村污染,美化乡村环境;五是树立乡风民俗的新风尚,发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六是营造农村和谐的新局面,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四

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措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经研究,我部决定在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试点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通过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面向村民的信息服务。为切实把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建设完善村(场)级信息服务站,发展农村信息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一)面向实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要坚持面向实际的思想,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全国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示范村(场)的实际和村民的信息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和服务工作。

(二)坚持实干。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人员,明确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建设和服务工作。

(三)求得实效。要根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四)农民得实惠。要通过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场)入户,让农民利用信息搞好生产经营,增加收入,丰富文化生活,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从20xx年9月起,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因地制宜建立起基本适应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信息服务需要的信息服务站,再用1~2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使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成为村民增产增收的好帮手、文化生活的好伙伴,示范村建设管理的主要抓手、经济社会繁荣的重要依托。

(一)信息服务站建设。计划20xx年10月底前完成达到“四个一”标准的信息服务站建设,年底前正式运行。在信息站所在场所悬挂“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信息服务站”牌匾。“四个一”即:有一名信息员(主要从村、场干部中产生),一处场所(主要设在村委会或场部,也可与党员远程教育点、科技书屋等合并),一套信息设备(包括电脑、电视、一体机等),一套管理制度(包括信息服务站管理规定、信息员工作职责、有关服务规范等)。

(二)信息员培训。培训示范村(场)信息员,使他们达到“五能”要求,即能熟练采集、传播信息;能根据村民的需要,查找下载及审核发布信息;能组织村民收看农业电视节目;能指导村民上网获取信息;能利用信息服务站的设备支持示范村(场)村(场)务管理。

(三)建立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站管理服务制度,明确信息员岗位责任,规范服务行为。探索建立示范村(场)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四)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了解掌握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在面上推广。

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是各级农业部门共同的任务,在通力协作的同时,必须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

(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负责全国35个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设计和建站工作总体协调、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主要设备的配备,协调有关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示范村(场)信息员的初任培训和信息站建设服务工作的督促考评等。

(二)各省(区、市)农业厅和黑龙江农垦总局、新疆兵团农业局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省(区、市)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工作检查,指导示范村(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为示范村(场)提供技术咨询及服务信息,负责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牌匾制作及其他急需设备的调剂、工作经验总结推广等。

(三)地、县级农业局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地(市)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具体工作指导,协助解决建设和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落实示范村(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为示范村(场)提供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的技术支持,主要负责示范村(场)信息服务资源提供、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和经验总结,协助落实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网络通道租赁等。

(四)乡(镇)信息站。负责沟通联系示范村和上级农业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落实示范村信息站场所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报告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协助县级农业部门具体指导示范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为示范村信息服务提供信息,协助解决示范村信息站建设和服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指导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开展等。

(一)加强组织领导。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是农业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有关农业部门负责信息工作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省(区、市)农业厅和黑龙江农垦总局、新疆兵团农业局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辖区系统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推进的责任单位,务必重视并切实落实好有关各项工作。省、地、县、乡各级有关农业部门,必须确定联系人,以便工作推进的组织协调。

(二)强化技术指导。各级有关农业部门,要根据部里的统一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认真做好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的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信息服务站建设和试运行期间(20xx年年底前),各省级农业部门信息工作行政部门,必须深入到示范村(场)调研、指导两次以上,并分别于10月中旬和12月中旬,向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报工作进展情况;地、县农业局信息工作主管部门要指定专门人员,随时指导建设工作,解决处理有关问题。

(三)合力增加投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给予每个示范村(场)配备一套信息设备(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一台具备打印、复印、传真、扫描功能的一体机。20xx年9月15日左右到货),各省级和相关地、县农业部门,要想方设法在资金和信息软硬件等方面给予示范村(场)支持。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和个人,采取捐献、赠送等方式,合力支持示范村(场)信息站建设。

(四)培训示范村(场)信息员。计划今年9~11月间,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统一组织对全国35个示范村(场)信息员开展初任培训。各省(区、市)及有关地、县农业部门,要结合农村信息员培训工作,重点强化对示范村(场)信息员的培训。

(五)做好考核评比工作。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统一组织对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的考核评比。对工作实绩突出的示范村(场)和有关各级农业部门给予通报表彰。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五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方案》(农发〔20xx〕2号),我部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请按照实施方案和以下要求,抓紧做好相关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和“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工作机制,通过部、省、县、镇、村上下联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形成推进的整体合力。省(区、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组织示范村的建设;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对口负责单位负责示范行动的组织实施,提出示范行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实施方案,指导编制示范村所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配合做好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对口负责单位直接组织实施建设工作。农业部重点是加强指导、总结经验、面上推进,在规划指导、资金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协助地方开展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家园,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公共事业,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农业部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关事宜。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主动配合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对口负责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行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按照因村制宜、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要求,依据示范行动方案、行动实施方案等,做好示范村及其所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示范村建设规划,要体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符合示范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量力而行;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统筹、乡村特色;要坚持“五要五不”的原则,避免乱占耕地、大拆大建。规划应包括建设目标、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内容,紧紧抓住“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四大重点,按照“一村一品”、“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思路,强调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力量解决几项农民最急需、最关切的问题。规划政府投资要重点突出支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类项目,重在引导扶持,不搞包办代替。示范村建设规划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经县级和省级示范行动对口负责单位审核,抄送我部后组织实施。原则上应在今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示范村及其所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各地可参照我部印发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省部共建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农办计〔20xx〕43号)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推进新农村示范行动,要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持的同时,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要以注重实效、量力而行、民主商议、突出特色为指导原则,确定示范村对口指导和服务单位,明确指导员,为示范村建设新农村提供指导及服务。我部为各地组织实施示范行动确定的对口指导与服务单位要深入示范村开展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开展指导与服务的工作方案;要做好示范村建设项目的选择与衔接,并加强沟通与协调,为示范村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要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示范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实让农民受益。对示范村建设项目,农业部门能够支持的积极予以支持,需要其他部门支持的,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对口负责单位要积极帮助协调和落实。

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部对口指导与服务单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中,要深入农村,深入实际,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以及《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农发〔20xx〕3号)精神,加大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重点宣传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的主要做法及典型经验、中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以及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各地试点、示范村建设进展情况等。我部将通过网络、新闻发布、报纸专栏等多种形式,对各地好的做法及经验予以积极宣传,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六

**村位于秦皇岛市东北方向,102国道新旧线之间,属于城市近郊村。有耕地893亩,人均收入4880元,全村263户,765口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9人。自“强村工程”建设活动实施以来,村党支部按照“强村工程”的创建标准,结合村里的实际,自己动手、真抓实干,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个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优雅的“城市化”新农村正在形成。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

几年前,**曾是一个远近有名的穷村、乱村,并于被海港区列为倒排5后进支部。村子穷,村班子散,群众的心寒了。

月,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国上任后,组建了新的两委班子。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新一届“两委”班子决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

为了改变党员活动没有固定场所现状,新班子上任后,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图书室,购买了电视机、vcd机、音响等电教设备和5000余册图书。依托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团结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取信于民。村委会办公室以前经常“铁将军”把门,他们拿下“铁将军”,改为村干部8小时上班工作制,这样一来群众遇到事情或难题,能够随时找村干部解决。变“一言堂”为“透明”工作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村内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从此,村干部围着群众“转”,事事有人管、有人问,且村中的大事小情公开、透明了,群众心气顺了,上访的没有了。

“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使**村甩掉了“落后”帽子。底,**村党支部荣获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且各项经济指标跨进全镇前三名。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893亩耕地上种植的多是玉米、大豆,产值低、收入少。村干部与群众共同分析临近城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并把怎么调、调什么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自己掌握,村干部把精力放在服务上。年12月,村支部带领群众赴山东省寿光等地参观、学技术、启思路。同时,村里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电线拉进地头,在缺水的地块开挖了一座100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为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好准备工作。转年开春,全村共建起50多亩温室大棚,许多村民搞起了绿色蔬菜种植,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结构。被区政府评为蔬菜种植先进村。

为了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在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后,村干部号召村民种植“中华寿桃”,走特色种植业之路。村干部把从外地学习来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并与群众一起栽培、管理经验,提高了寿桃的质量和产量。该桃个大肉甜,晚秋时上市,市场价每公斤可达五元。目前,全村果品种植面积达500亩,每亩年收入近两千元,经济效益可观。

为了拓宽致富门路,村干部号召群众发展养殖业,开始群众怕有风险,不敢养,持观望态度。于是,村干部带头办起了养猪场、蛋鸡养殖场,并注册了全区第一家农产品品牌“秦皇高庄”鸡蛋。在村干部的带动下,群众纷纷养殖猪、鸡、羊来增加收入。,村两委响应镇政府的.号召,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养牛业,肉牛养殖和奶牛养殖在全村百姓中逐渐兴起。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在规模大的奶牛养殖户每户养牛十余头,年产奶收入可达两万。村两委谋划在村外闲置地兴建养殖小区,做强做大牛经济。

在富民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20,102国道新线铺就,为**村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102国道新线与**村之间进行整体规划,广泛招商引资,吸引了中油沥青厂、吉百利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百权商贸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落户于此,年工业总产值可达2500万,并为村里安置40余人就业,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0底村集体收入达30余万元,比年增加近十倍。

三、抓活动,增设施,精神生活上档次。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由于没有活动场所、没有文化活动,**部分群众在农闲时节常常聚在一起玩麻将。为改变村民文化生活单调的现状,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村干部头脑中逐渐形成――建一个高标准的文化广场。这一想法虽得到了党员会及村民代表会的支持,但农村建广场毕竟是件新鲜事,这对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百姓来说,多多少少有些不理解。随着工程。

的推进,百姓风言四起,村干部顶着压力继续施工。206月5日,占地2500平方米的广场竣工时,群众欢呼雀跃,老老少少走了出来,唱歌、跳舞、扭大秧歌,齐声称赞建广场好。广场建好了,群众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秧歌队、篮球队、夕阳红艺术队等文艺团体相继成立,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2003年,**村荣获市级宣传文化示范村、市级文体工作先进单位、市级“乡村青年文化节”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村干部于2001年筹资10万余元为村里上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面达100。年协调网通公司为村里接通了光缆,村里现有电话240户,占总户数91,方便了群众与外界联系。村干部还组织群众先后去北京、上海、青岛、大连等地游览,了解外面的世界。**人日子过的滋滋润润。

改变村里落后的生活环境。“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这是**村貌的真实写照。村干部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组织村民修筑村内坑洼不平的道路。当修路资金不足时,党员干部带头捐款,群众慷慨解囊,263户累计捐款2.3万元。同时,群众自己动手建家园,有人出人,有车出车,拉土铺路,修筑了2.7万平方米水泥道路,实现了村内水泥路面户户通。同时,投资2万元在村内道路两侧栽种花草3万余株,投资12万元在进村主干道安装了高标准路灯58盏,并在村南北路口分别设立“龙腾”和“壮志凌云”两尊雕塑,现已成为**村标志性景观。**人自豪地说:“我们的生活环境同城里人一样,干净、整洁。”

下一步,**村干部谋划并实施建设**住宅小区,美化大东沟建农民公园,全力打造一个环境幽雅、民风淳朴的城市化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七

在位于沪瑞高速与上(高)分(宜)公路旁的大台金塘自然村,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区位优势。该自然村共有3个村小组,农户160户,610人,耕地面积720亩,其中水田540亩;林地面积1980亩。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和市委“三年大变样、五年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依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全方位推进”的方式,扎实稳步地把金塘自然村打造成精品新农村,就像一块洁白的美玉,镶嵌在秀水青山之中。

xx年前的金塘自然村,是大台村最典型的空心村,村内污泥浊水到处横流,住房东倒西歪,破旧不堪,属典型的'脏、乱、差。富裕起来的农民,逐步将新房建在上分公路两旁。经过xx―xx年两年的不懈努力,金塘自然村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新建了花园休闲广场,一幢幢一排排的别墅群,座落有致、户型新颖、整齐气派。宏大的气势,彰显着金塘人的豪气与富裕、文明与和谐。

科学规划打造新农村现代文明小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建几幢房子的简单问题,目的是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和“房在树中、村在绿中”整体思路,搞好科学规划,结合金塘自然村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风貌,坚持“节约土地、保护生态、集中建设、适度超前、城乡一体”的原则;按照“人畜分离、异地隔开”的模式,因地制宜,科学编制金塘自然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根据这一思路,聘请了市、县建设设计院的专家,对金塘自然村进行了整体勘测和设计,总规划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公园休闲绿化广场和荷花塘为1.23万平方米,村民活动文化中心760平方米,村内主干道宽4.5米,住宅之间消防通道和两旁绿化带宽9米。经过科学规划与设计,一幅金塘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现代文明小区的宏伟蓝图展现在人们眼前。

统一思想做细工作着力拆除空心村。

围绕科学规划的总体蓝图,大台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召开了村干部会、村小组长和党员大会,对金塘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大台村金塘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干部、村小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13个组成,理事会具体任务是做好空心村旧房、茅厕、猪牛栏等其他附属建筑的拆除,宅基地的重新分配、旧房补助和新建房主押金的收集等各种事务性工作。首先,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入手,先后召开了多次群众大会,印发新农村建设宣传资料千余份,对少数村民拆除旧房思想不通,分别找个人做思想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使全体村民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上来。其次对160户农户居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掌握旧房、空房、危房等附属建筑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村民建房需求情况,为拆除旧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采取旧房合理补贴,提出补助方案,所拆除的居住旧房,每平方米按住宅结构分别补助10元、6元等数额不等的经济补偿,对猪牛栏、茅厕等其他附属设施,一律无偿拆除。对思想不通、不愿拆除的农户、由村委会按旧房结构每间500―700元进行收购,所收购的旧房木材、砖、瓦由村委会处理。根据调查登记,已拆除旧住房127户,435间,17049平方米,拆旧补助总额19.8万元,其中补助农户210间,补助金额6.3万元;村委会统一收购225间,收购金额13.5万元。已拆除猪牛栏113间,1871平方米;茅厕102间,1542平方米。通过旧房补助和整体收购,整个空心村顺利完成拆除任务。

高起点实施建设户型新颖的现代别墅群。

依托地处城郊优势、群众经济基础和意愿,着力打造现代文明小区,建设适度超前的户型新颖别墅群落,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大台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拆除旧房、猪牛栏等附属建筑以后,就着手平整新建住宅场地。依据村民申报,160户除一部分新建住房在上分公路两旁之外,68户村民涌跃报名参加新农村建设。应群众的要求,理事会及时平整宅基地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0.5万元。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户型标准、统一放线作业、统一改水改厕、统一建房时间、统一竣工时间,对在“六统一”要求完成建房的,村委会再次每户奖扶水泥5吨,以加快新建住宅施工速度。第一期已新建68户,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农户自建房投入680万元。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八

**村位于嫩江县城北五公里处,全村辖四个自然屯,676户,总人口为2278人,有劳动力1112人,全村耕地面积19597亩,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们抓住种植结构调整、一事一议等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我村党支部从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种植业调整工作。充分利用本村距离嫩江糖厂最近的优势和种植甜菜的有关优惠政策,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甜菜生产。

(一)、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调动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我们村级组织的作用,首先从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入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让农民适应农村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调动一切积极性因素,与农民群众座谈,算经济账,党员包扶等,村委会成员带头示范种植,党员按照“三个代表”责任区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农民亲眼所见,相信特色产业为农民带来的实惠。

(二)、积极为农民筹措资金,统一调配生产物资。

我村村委会成员与糖厂协商,为农民解决生产物资。从糖厂处赊购化肥、种子、农药以及纸册等物资,由村统一组织购进,降低了生产成本。秋后用甜菜款偿还。同时与农行、信用社等部门联系贷款,解决生产所需资金。几年来累计赊购化肥、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100余吨,达30万元,贷款50万元。

(三)、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群众后顾之忧。

村委会为解决种植甜菜用水难的问题,多方筹集资金,与有关部门联系,成功地打了三眼抗旱井,农民用水一律免费,解决了农民用水难的问题,村委员还主动承担了甜菜款结算的任务。不收任何费用,为了降低成本,村委会还组织村民自发地成立互帮互助服务队,凡是在育苗、移栽期间村民们不互相招待,减少农民群众因吃喝造成的不必要开支。

(四)、技术跟踪服务,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从春天育苗期开始我们村党支部就邀请海江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和糖厂的技术员,来我村做技术指导,对甜菜生产过程中全程跟踪服务,为甜菜高产奠定了基础。增加了农民收入,人均增收1000元,农民从中得到实惠,种植甜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甜菜生产逐步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海江镇甜菜生产专业村。

二、全力抓好“一事一议”、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一)、认清形势,知难而进,增强做好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解决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问题。(一)是造声势,让干部群众知晓。利用年初3-4月份的农闲时间,开展“议事月”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二是讲政策,让干部群众明白。每年县农经总站培训班都有“一事一议”课目,书记、村长、会计等通过培训,提高了政策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在全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干部走家串户宣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让农民掌握政策,消除顾虑,增强了参与意识。三是搞发动,让农民群众支持。“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集体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但在推行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农户不愿出钱出力,因此,**村的领导干部把宣传发动作为议事关键环节。每议定一个项目,都召开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思想,逐户做思想工作,赢得支持。

(二)、坚持原则,规范运作,全面推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

1、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原则。近年来,**村的村屯道路及田间路均遭破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调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村集体公益建设的热情,拟定了修路项目。二是坚持顺应民意,群众受益原则。**村尊重大多数农民意愿,不论是修路、植树还是环境卫生,所议事项都是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充分体现了谁出资、谁受益。三是坚持减轻农民负担,以稳定促发展的原则。**村在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中,充分考虑农民和集体的`承受能力,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推进筹资筹劳工作。在xx年修建五公里水泥路面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筹资标准,全村筹资27300元,“以奖代补”资金13650元,资金总量不足。为此,他们实施了筹资与筹劳相结合,筹资与国家匹配资金相结合,有效地扩大了筹资筹劳项目总量,修建了北起红胜屯,南至黑嫩公路全长5公里水泥路,路两侧的路基也随之完成,并在路两侧栽上了垂柳和丁香,全村4个自然屯全部受益。

文章来源:

个人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白白,受到了本村群众的好评。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保证把事情办好。

xx年**村筹资涉及农民2275人,筹集资金27300元,得到省“以奖代补”资金13650元,应用于村屯着重点修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卫生、有线电视安装、电话入户等项目。有利地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使自来水入户率达6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电话入户率达90。使全村公益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生态小康新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1)(2)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九

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是价格部门减少价费矛盾,把政策直接交给群众,提高价格政策的透明度,维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的有益之举。常熟市物价局深入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为服务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初步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组织领导上,坚持“三到位”。一是领导力度到位。成立“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办公室,由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任办公室成员,各镇(场)物价领导小组全力配合“三走进三服务”活动。二是宣传力度到位。组织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专题宣传活动,在城乡挂横幅、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在社区街道设置价格政策宣传栏,在《常熟日报》登载各类价格政策及信息32期。三是文件贯彻到位。组织全局人员学习省物价局印发的《全省农村价格工作意见》和苏州市物价局出台的16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全面部署“三走进三服务”活动的工作步骤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价格服务上,做到“三个心”。一是对待群众精心。成本调查队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产品成本和农民收入支出情况;价格管理科、收费管理科及时贯彻和制定有关支农惠农政策,检查所抓紧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把损害农民利益、阻碍农村发展的`乱收费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对待基层热心。在“三服务三走进”活动中,深入乡村、市场、社区、企业,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如今年采用收费科、审批中心物价窗口、乡镇物价员三位一体、科室联动的服务方式,通过收费科上门收费年检时收回老证、物价窗口审核制作好新证、窗口工作人员和乡镇物价员联合上门送证,共为九个乡镇送去《收费许可证》合计正本、副本各175本,此举在基层收费单位中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广大收费单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对待投诉尽心。对群众投诉,实行价格投诉举报受理查处一体化机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尽心尽责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复、件件落实、群众满意”。上半年受理各类价格举报245起,立案查处30次,结案率100,回复率98,实现经济制裁金额5460元,退还消费者5460元。

配套措施上,采取“三加强”。一是加强收费公示。对每个镇(场)建立起来的公示牌(栏),逐个进行检查和更换内容,让群众对牌(栏)的项目及收费标准,看得明明白白。二是加强责任管理。“三走进三服务”活动中,实行局长包镇(场),科(所)长包管理区的方式,做到宣传面广,不留“死角”。三是加强检查力度。坚持调查取证充分,检查情况属实,处理案件公正,回馈群众满意。特别是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读不起书”、“看不起病”、“用不起电”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查处,并将办案结果公示于众,群众非常满意。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十

房道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指引下,村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的,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在狠抓落实、重在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明年的工作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今年的工作情况: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创新意识,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全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农业生产:房道村现有土地面积22486亩,其中水田面积2217亩,毛竹林4500亩,用材林地13000亩。水稻种植是1202亩,西瓜种植是603亩,蔬菜种植面积是417亩。全年木材生产约_立方米。今年粮食、蔬菜、西瓜收成良好,村民积极性显著提高,又新增反季节蔬菜大棚60亩,为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2、护林防火及林业工作:今春以来,通过认真宣传发动,严造防火声势,在本村内张贴宣传小标语70余条,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4次,成立防火预备队一个共30人。在村委会全体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防护下,至今没有发生过火灾案,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在上级林业政策推动下,共完成迹地更新300余亩。

3、平安房道建设:努力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为创建平安房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社会纠纷,今年共发生纠纷45件,调解45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完成我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户的申报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5、为民办实事: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完成房道村前结尾路面硬化及排污涵管的铺设工程;房道村邱林自然村路面硬化工程;以及消溪、圳后自然村的路面硬化工程。

6、党组织建设:今年上半年发展预备党员二名,入党积极份子2名,全村共有党员69名,5个党小组,按时召开党员学习活动,全村党员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单一,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工业企业发展受到制约,所以我村的经济增长主要以农业种植和林木生产为主,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

2、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大的差距,特别是办公楼危房迁址重建的配套资金没有得到解决,农民公园建设无法得到落实。干部思想作风问题还停留在等、靠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单一,原则性差,工作方法缺少创新。

三、下一年的工作打算和计划。

1、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在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更新观念,成立管理小组,再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进一步完善各项工程建设。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放在反季节大棚蔬菜发展上,及时上网扑捉信息,引导村民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为村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3、壮大集体经济,巩固集体资产,避免流失,加大旧欠款的收缴力度,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总之,在今年的基础上还要下功夫,改变以往的工作方法、态度,并且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为下一年度的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十一

村镇建设档案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档案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宝贵的信息资源,而且是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目前有些地方的乡镇人民政府已经把村镇建设挡案的建设列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了相应的领导班子,指定专人分管,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中,我们还是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相当部分村镇干部档案意识淡薄,对乡镇档案规范化管理和建档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领导认识不到位是导致一系列工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档案意识薄弱,文件材料收集困难;收集档案不齐全、类别少;档案保管条件差,近年来,村镇办公条件虽有所改善,但在档案装具方面还达不到基本要求,有的村镇连基本的档案文柜都没有,更不用说要达到档案保管的“八防”要求了;经费困难;没有明确专人保管档案;村镇干部缺乏档案基本知识技能,大多数为兼职人员,又都没有受过档案方面的培训,纵使他们十分重视档案,也无从下手整理;没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等。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建设档案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始终把村镇档案作为重要工作,如何做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成了重要问题。

1、建立考核机制,突出组织领导。一是适时把村镇建设档案工作纳入市、镇、村建设考核体系中,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评优评先活动挂钩,设立奖励制度。具体操作上,由各级档案部门牵头实施层层考核,。着重在领导意识、人员素质、资金落实、完善制度、收集完全,整理质量、保管条件等环节上加大考核力度。考核好的可由各级政府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成立以各级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级档案部门牵头的,相关部门组成的村镇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其职责、任务,来统筹规划、协调处理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出台一些加强新农村档案工作的政策性文件,落实一些新举措,使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得到坚强的组织保证和资金支持。

2、坚持档案法规宣传。突出档案作用宣传,促使村镇城建档案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着重加强对各级领导、村委基层干部的档案法律意识培养和档案无用论的观点。城建档案部门可以镇、区为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定期、不定期组织村镇建设办公室成员、行政村主任、专兼职档案人员开展无偿的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他们到本地区档案工作先进村镇进行考察,调动其开展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3、出台相应规范,强化试点指导。各级档案部门要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制定出台符合地方特色、具有指导意义、针对性强、易操作的城建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来统一标准,统一实施。如新农村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类目、分类方案、保管期限等。这些文件出台,必将加快村镇城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

4、各级档案部门要迅速成立新农村档案工作指导组,趁势介入,统筹兼顾,合理调度,分批次地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开展档案工作试点,培植典型。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推广试点经验,以“点”带“面”,从而达到全面规范的实效。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苏州市领导和我们的努力下,去年沙溪镇建管所已被评为太仓市七镇三区村镇档案工作的先进代表。

坚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监督。仅靠档案部门“一条腿”跑村镇抓档案工作,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关心支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配合,共负责任,齐抓共管。

1.加强村镇档案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基层的档案意识。要加强农村基层的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知识及档案实际效果的宣传教育。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村镇建设档案管理。建管所要做到“三有”,即有安全的保管装具,有收集齐全、整理规范的档案实体,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3.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档案队伍素质。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村镇建设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使村镇建设档案工作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程序化是大势所趋。我们也要抓紧这个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村镇建设档案工作。

二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十二

××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17个村民组,农户599户,耕地面积500亩,山林面积3400亩,企业(基地)21家,是个山多田少的村庄。全村拥有大小、机动车辆112辆,摩托车500辆,手机450只,电脑39台,互联网入户31家,固定电话460余门,程控电话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全村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秩序井然,民风淳朴纯正,文明新风层出不穷。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单位”、“江西省农村先进村落社区”、“江西省文明村”。20xx年被评为“上栗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村庄”。20xx年,××文明自然村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该自然村全面规划,齐抓共建,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一、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活宽裕。

该村借助区位优势扬长避短,拓宽致富路子。一是发展工业,走以工促农、以工兴村的科学发展之路。做活煤炭、鞭炮传统产业。从技术、安全、管理等主要环节入手挖掘潜力,使以前连年亏损的老煤矿焕发了青春,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并取缔家庭作坊式生产鞭炮模式,将花炮加工基地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坡上,同时进行技术提升改造,建成正规的生产厂。二是扩大招商引资。优化招商环境,巧用地域边界优势,吸引了湖南等一大批客商落户××,引进了为花炮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的相关生产厂商,所需的包装、原材料等大都能在村内就地采购,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形成了规模效应,从而将传统产业做成了优势产业。三是做活运输业。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将运输业做大做强。四是拓宽就业渠道。目前,村上配备电脑39台,建立了信息网站,利用网络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培训青年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收集发布农产品营销动态等,提高了村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全村基本实现了村内就业,还接纳了来自外村的600余名劳动力。

二、加强基础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村制定了《发展远景规划》,实现了“五化”、“五通”、“六有”,将改水、改路、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列入重点工作计划,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面积56000多平方米,全村实现水泥路组组通,文明自然村入户道路全部硬化。安装高杆路灯35盏,既方便村民晚上外出、活动,又起到了美化效果。大兴水利,改造农田。修建了760米的水泥渠道,疏通了2480米的两条灌溉水圳,改造河道1000米,使过去260亩的深水低产田变成了良田。二是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村民自筹和村上补助新建房屋9户,每户村上补助4000元,其中1000元专门用来改水改厕。目前90%以上的房屋已贴上墙面砖。组织实施“三清三改”,新建了两个自来水工程,全自然村完成改水改厕100%,村民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和水冲厕。开展“植树造林、妆扮家园”活动,引导村民在屋前屋后栽种花木,美化庭院。提出了“一户十棵树,十盆花”的口号。还封山育林3400亩,新建了一个30多亩的苗木基地,村道两旁建成绿化带,设有花坛、石桌、石凳。增配保洁人员,成立保洁队伍,新设40多个垃圾箱,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道路长期保洁。

三、创新活动载体,促进乡风文明。

该村注重打造文化阵地,文体设施齐全,新建了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多媒体教学楼和农民夜校。在村部门口建立了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广场。添加了活动设施,购买了军鼓、腰鼓、表演服装、音响设备等,特别为青少年购买了一批图书、图片;为老年人建立了门球场,添置了太极剑、花棍、牌桌等。村上建立了秧歌、腰鼓、军鼓、门球、舞蹈等队伍,还搭建了戏台,组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让村民登台表演歌舞、小品、春锣、花鼓戏、狮子舞等民间艺术,定期组织青少年进行演讲比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每年开展“十星文明户”评比活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90%的农户获得了“十星文明户”称号。

该村还新建了一个全省唯一一家村级无线广播站,每家每户开通调频喇叭;完善了有线电视站,使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广泛开展了“破陈规、革陋习”活动,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

四、抓好村务公开,实现民主管理。

该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及村级帐务代理制度,定期公开财务、计育、民政优抚、升学奖金等。健全农民理事会,理事会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对试点自然村的集体资产处理、公益事业建设等日常事务,进行事前听证、参与决策,引导村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推动村民志愿服务活动,让村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十三

大全村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就,现将其总结如下:

大全村位于牌坊乡南端,幅员面积9.6n2,耕地面积3116亩,辖11个村民小组、1065户3870人,是省、市、县(市)三级农业部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市)农业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实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预计今年该村人均纯收入5450元,比上年增长13.2%。

一、新农村建设主要措施。

(一)抓规划,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乡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并深入研究,协同村、组干部科学制定了《大全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确立了20以加强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实施户办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112户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指导性,克服了盲目性。

(二)抓宣传,在谋求群众支持上下功夫。

新农村建设牵涉到千家万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至关重要。该村采取墙报、印发宣传单、标语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政府“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群众自筹800余万元,掀起了群众自愿出资参与建设的热潮,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抓督查,在强化干部责任上下功夫。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进度,乡党委、政府确定了示范村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的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三天听取一次汇报,每周对村建设情况现场督查一次,形成了乡党政班子――驻村干部――村干部上下联动、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机制。由于措施得力,该村11条组组通水泥路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全部竣工。

(四)抓质量,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

新农村建设是民心工程,为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让群众满意,乡党委政府还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程质量监理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聘请大竹县兴宇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人员、抽调财政所负责人等相关单位人员任成员,同时组织村委会群众代表组成监理小组,从而自上而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建设、监理网络,杜绝了干部在建设过程中徇私舞弊,杜绝了“包工头”、“游击队”,让具备建筑资质的企业承担建设任务,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五)抓长远,在建设标准上下功夫。

为进一步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该村加强了新修的组组通、户户通水泥路路肩的培护,由村委会提供土源,住户负责门前的硬化、绿化。同时,着眼于长远,坚持示范村高标准起步,该村建成了“新农村农民休闲广场”,起到较大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效果。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该村按照“五用”方法,结合实际,调整结构,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预计年农业增加值增长7%,基本形成以蚕桑和莲藕两大特色产业的“一村一品“,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文章来源:

个人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1、蚕桑产业快速发展。该村现在有蚕农825户,2013年通过农民自筹、资金整合投入83万元,通过“扩、改、建、培、扶、发”六大措施,推进蚕桑产业向广度、深度发展。“扩”大桑园面积:2013年春新增集中连片优质桑园810亩,目前全村桑树面积达到xx亩,户平达1.61亩;“改”良低产桑园:购进优质桑苗穗条改良低产桑园300亩,目前全村桑树优质率达98%;“建”设专用蚕房:为减少蚕病发生,号召实行人蚕分离,积极推广使用专用蚕房。2013年已建成专用蚕房2500m2;“培”训专业人才:加强了技术培训力度。2013年已开办蚕桑技术培训6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丝业公司技术人员,采用在桑园、蚕房现场指导、讲解及发放养蚕技术书籍等方式培训蚕农,受训群众达1500余人次。基本实现了户均1名以上蚕桑技术人才,建成了蚕桑“一村一品”。“扶”持蚕桑协会:蚕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蚕桑协会队伍的壮大,更多蚕农加入了协会。协会加大了与企业、市场的联系,为助农增收做好了基础工作;“发”发展专业合作社,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新发展了“富民蚕桑专业合作社”,覆盖带动农户面达80%,大力推动了该村的蚕桑产业发展。预计,2013年蚕桑产业共增收172.6万元,人均增收446元。

2、莲藕产业喜获丰收。今年在大全村新发展莲藕产业,连片种植开封白莲、南京大白莲100亩,成为大全村的田园风景,打造成生态农家休闲旅游兼种植业品牌的新产业。2013年,每亩单产2500公斤,总产量达到25万公斤,总产值达51万元,种植莲藕给该村莲藕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尝到了改变种植模式的甜头。今年新成立的“大全莲藕”协会队伍也逐渐发展。全村正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近年来,该村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各种形式,筹集1000余万元建设资金,巩固和加强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建设。一是水泥硬化通村、通组公路3条12n,硬化泥结碎石组道4条7公里,新建入户碎石路5n、入户便民路5n,达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便民生产路,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的村域公路网,全村公路总里程达29.6公里,且全部硬化;二是建成1处农村客运招呼站。被大竹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农村公路示范村。

2、农田水利建设。维修整治病险山坪塘10口,新建、维修灌渠6公里,新建机电提灌站1个、微水池45口;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整理土地650亩,坡改梯60亩。目前全村农业基础设施运转良好,已初具现代农业雏形,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旱涝保收的能力。

3、庭院建设。新建沼气池120口,沼气用户率达到72%,建垃圾池11个,以此带动改厨260户、改厕280户、改圈120户、改房100户、改水300户,实现了人畜分离,新村居民点建设规范、美观;硬化院坝150块2500m2,建花台230个,美化、亮化房屋530户1400间4xxm2;自来水覆盖面增加,新增用户70户;打机井300眼,农村安全饮水率达100%。同时,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空间,房前屋后各种资源,坚持种养结合、果蔬结合,大力发展莲藕、果树、渔业养殖、生猪养殖。80%的农户实现“六改”,人畜分离、无“六乱”现象,牲畜圈养率100%,85%的农户达到“六个一”标准(即每户一个经济园、一口卫生井、一口微水池、一口沼气池、一块水泥院坝、一条进出农户的`硬化路),实现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目标。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4、道路绿化。在通村、通组公路两旁种植树木、花卉2500余株,建成了公路绿化带,美化了居住环境,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确保村民安居乐业。

1、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两基”和“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

2、农村卫生事业及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巩固和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成果和基本保证制度,“新农合”参合率、“农村低保”率、“五保户”供养率均到100%,保障了群众“看病难”和基本生活;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扎实做好计生服务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100%。

3、农村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增加光纤覆盖面,新增光纤用户95户,目前全村光纤电视用户22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用户845户,实现了广电通畅率100%;通讯:全村9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或移动手机,实现了信息畅通;因特网:因特网入户率达到5%;农民休闲活动广场:为解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2013年在大全村新建了一个xxo的农民休闲文化广场。

4、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在大全村阵地活动场所建成1处农民技术培训室,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建成农民书屋1个,添置了农村适用技术书籍1000册,配备了、电视、电脑及卫生接收设备,组织村民接受远程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5、环境卫生整治:为切实实现新农村新风貌,大全村开展了扎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重点清除了房前屋后杂草,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在各农户院中推选了一位讲卫生、爱整洁的农民为院长,负责指导、督促本院的环境卫生工作。环境卫生工作实行每周评比制度,卫生评比结果均公布上墙。

6、新型农民培育。依托县农民工培训、扶贫培训、阳光培训等项目,由县农广校、县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局等部门代培300人次,参加了电脑、电子、家政、烹饪、机械等技术培训。乡、村自主办班培训9期,推广蚕桑、莲藕、李子、柑桔、鱼、生猪等农村实用新技术6种,在全村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达到户有1-2名技术型人才。全年新型农民培训达到xx人次,占全村总人数的55%,其中农民工培训达72%。

7、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农资服务连锁店1个,农村百货超市2个,新发展个体经营户50户、运输专业户30户,全村服务体系健全,经济繁荣。

(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1、党的建设得到纵深推进。“三村建设”载体落到了实处,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班子战斗力,提高办公事效率,提升班子综合形象。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民主生活会。村务工作班子成员互相通气,集体决策。本年度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向乡党委政府述职。

2、民主建设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村民自治,村务(财务)公开、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举权、管理权等。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98%,对“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5%以上。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3、法制建设持久开展。普法教育、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强化了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营造了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依法治村水平。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人民调解和信访安全稳定制度,纠纷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8%以上,遵纪守法户达100%,无集访、越级上访,无重大治安案件和刑事犯罪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xx组织,村民安全感达98%以上,建成“平安村”。

5、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全村农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平正义得到弘扬,村规民约完善,民风淳朴。动态管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户”,分别达90%、92%以上;村民殡葬率达100%。全村文明新风处处荡漾,村民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能友好、和谐相处。

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县一村一品蚕桑产业示范村”、“县村民自治示范村”、“平安村”、“县文明单位”、“7.8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村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还做得很不够。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很薄弱;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三是农民市场意识不强。今后,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倍努力,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十四

阳澄湖路是苏州市相城区的一条集行政、经济、娱乐的城区中心大道,在路的东头有苏州中兴高尔夫球俱乐部和依云水岸、江南村、镜丽湖、静湖绿色生态别墅区。众泾村就座落于此,全村占地面积6.55平方公里,在册人口5783人,计1426户,35个村民小组,党员133名。村属各类注册企业124家,村级农贸集市二个。实现产值2.73亿元,销售2.46亿元,上交税收1587万元,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4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37元,村连续多年被区评为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党总支一班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众泾村始终坚持加快“富民强村”、实现“两个率先”不动摇,坚持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方针,基本达到了奔小康社会的标准。走进众泾村的村部,看到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上的内容,墙上挂满的荣誉奖状。一串串数据,一个个计划,一条条规定,一块块奖牌。反映出众泾人善于学习、勇于争先、乐于奉献、长于实干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众泾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总观众泾村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和个人化,部分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村党总支着力从解决广大村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村民跑市场,搞创业,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第二方面,常抓村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众泾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家庭”、“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20,众泾村的村民自治工作通过了省、市、区的验收。

第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众泾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经,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众泾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组织建设上注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人才,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二年来发展8名党员,女党员占50。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坚持村民自治方针,村民代表例会制度。

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的活动共青团重视“三会一课”制度,完成突击性工作,做好“双推”,被评为街道先进妇代会以“妇女之家”为阵地,开展各类活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并推荐一名优秀妇女入党,被评为区先进妇代会民兵营组织健全,活动经常,经费落实,无逃避兵役登记和服役青年,搞好拥军优属,被评为区基层组织先进单位党总支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四方面,抢抓机遇、发展村级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相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给众泾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村拥有的三个工业小区,厂房出租率100,吸收民营企业124个,村级收入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党总支将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工作议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规划,加快落实措施。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和规范,建设村内水泥道路3800米,柏油路540米,100实行计划生育,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村民住宅别墅化,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7,有线电视普及率98,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第五方面创环境优美,平安村居。

长期以来,党总支十分重视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河道配备专人长效管理做到无漂浮物,无白色污染物。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夜间路灯,改造绿化面积8989mup2;,新增垃圾箱75只。80的农户有卫生设施,全村124个企业无“三废”工厂。同时抓安全生产不放松,专职安全员每天巡视在各个企业中,全年无事故。治保委、调解委、联防队组织健全,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率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和flg等邪教活动。

众泾村党总支一班人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树立“想干事”的意识,不断强化谋发展的事业心,培育“会干事”的能力,大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提高“干实事”的本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经验演讲稿篇十五

今年的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文件,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以“村容整洁”为要求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写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此前,我市于9月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应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广大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开展农民环保知识培训。将环境保护作为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计划,让广大乡村基层干部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熟悉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掌握生产“绿色食品”的基本技能,通晓“绿色消费”的基本要求,在生产生活中自觉履行环保义务,既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又当一名农村环保的先行者。要组织农村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借鉴城市、社区绿色创建活动的成功经验,选择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使环境教育走进课堂,让农村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环境意识,通过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把广大农民打造成拥有环保意识的“新农民”。

环境影响评价是把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口”,是保障科学发展的“利剑”,也是环保部门最大的权力。各地环保部门要正确运用这一权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发展新产业把关。要搞好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通过对规划进行环评,使新农村的村镇建设总体规划能明确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村镇建筑设计能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村镇道路的修建能从实际需求出发,注重环保,节约土地。要通过规划环评,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改变以往村镇工农业生产和居民建房分布散乱、质量不高的状况,促使村镇工业向工业区集中,农民建房向居住区集中,实现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双赢”目标。要严把农村建设项目审批关,提高农村的环境准入门槛,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过度投资和污染严重的产业拒之于新农村之外,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要通过环评把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引导推广发展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农村产业经济体系。

鉴于广大农村目前尚无环保职能机构,因此,强化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应为此群策群力。要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始于的全国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虽已告一段落,但不能就此结束,要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把它作为调高调优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契机,不断加大力度,推向纵深。当前,应重点对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和广大边远山区农村的“十五小”、“新五小”项目,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个加以清理整顿和淘汰,净化农村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要巩固“三清三改”成果。我市新农村建设从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路等农民最关心的切实利益问题入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得到了农民的拥护。今后要在巩固“三清三改”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在条件具备的村镇推行环卫管理社会化试点,建立规范有序的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逐步推广使用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要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加以推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4578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