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一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二
俗话说得好,没规矩不成方圆。日常生活随处必须标准。大家遵守纪律,日常生活才会出现纪律,不然便会乱成一锅粥。标准是时刻提示大家留意自身的一言一行。
世界杯赛便是从一开始的粗暴错乱到现在的遵循纪律,和睦,公平公正,必须得益于标准,要是没有标准,便会导致错乱,有可能会摆脱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和睦关联,制订有关标准,还提升球类运动的观赏价值也推动了赛事的公平合理,促使赛事顺利开展。
有的人很有可能会感觉遵守纪律要一直墨守陈规地感觉好烦,很不自由,换一个层面去想,如果不遵守纪律了,社会发展便会很错乱,打架斗殴行凶会经常会出现。社会发展还会继续像如今那麼稳定吗?自然是不容易的。世界杯赛也是这般,没有标准就难以开展下来的,再再加各国语言不一样,沟通交流中存有着阻碍,如果没了标准,那么就真乱了套了。标准尽管限定着大家,可是换一个层面去思索,实际上它在大家日常生活只充分发挥了非常大的功效。
日常生活之中实际上有很多事例,不单是只在球类运动里能反映出去。就如平常大家都是做的排长队买饭了,如果我们不遵守纪律,随意排队,便会造成他人的损害,朋友之间的友情。反过来,如果我们遵循了标准,好好地排长队,就不容易导致错乱。另外,也会防止许多多余的不便,这也就跟世界杯赛足球比赛相近了,大家都遵循世界杯赛的标准,才能够使赛事顺利开展下来。
世界杯赛足球比赛的标准持续去健全,持续去又话升级足球运动员们就持续去遵循新标准,融入新标准标准人非常好的管束住自身,这就是在其中一个拼搏精神——标准精神实质,遵守纪律是每一位选手来源于是全球的老百姓都必须的,搞好的一件事,那就是以便社会发展的和睦稳定。以便各种各样事的顺利开展,没了标准,大家按自身意向办事。相互之间中间打打闹闹,你退我嚷,到处都是争执的响声。那样的全球,我敢确信也不会喜爱的,那就是一副令人厌烦的丑恶嘴脸,想起来就恐怖。
无规定不成方圆,不但是体育文化行业在各行各业上都是一样的标准,针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作文5
自古以来,规矩一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小到家规,大到国家法律法规,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所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不会有现如今的井然有序的人类社会。
规矩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中国上下几千年,儒学在其他的学派中脱颖而出,成为统治者所推崇的。其中荀子认为性本恶,但人们不善的行为可以用礼乐教育来进行约束,从而使其向善,这就必定要制定规矩。这个规矩一直持续到当今社会,成了法律,有了它,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法律越详细越完整,人民也会更加安分。一个强国的人民必定是行为举止规范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规矩便是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完成这部作品不仅仅因为他观察敏锐,而更因为他有自己的规矩:自己懂得知识可以大方的展示出来,不懂或卫生如研究的东西也能直说,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真知啊。规矩可以成为你成功的助推器,一个有规矩的人往往离成功只差一步,这也就是规矩的魅力。
当然,规矩不仅仅局限于人类社会,自然界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矩。万物发展的过程,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正是一种规矩,如果一个动物没有天敌那么他们将泛滥的繁衍后代,这就会破坏自然界的生物链,甚至会影响人类正产生活,由此观之,规矩无处不在。
遵守规矩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方面。都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而现如今有许许多多的人以身试法,毫无法律观念,不遵守规矩,势必会导致一些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事发生,法律就是人们的道德底线,一个连法律都轻视的的人那就是毫无道德可言,这不仅会受法律制裁,更会被道德所谴责。只有每个人都遵守法律法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安定。所以,遵守规则是多么的重要。
仰观宇宙长天,俯察万物众生,规矩无处不在,于有形无形中,圈定着一切。它在预防并化解着矛盾,同时也滋生着矛盾。于是,宇宙社会历史人生无不如此,在前进中矛盾,在矛盾中前进。我们只有去遵守规则才能使社会更加安定。反之,不遵守规矩的人将失去尊严,失去安全,甚至失去生命。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四
金黄的土地,金黄的麦子,金黄的诗人,金黄的神性,金黄的仁爱: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麦地啊,人类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海子在生产劳动中出生成长,土地给了他无比宽阔的大爱,给他以忠诚与朴实,它记载了劳动人民的苦辛:付出与收获,快乐与悲伤,灾难与幸福......乡村土地上的劳作,奠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切,无论是谁,都得向土地与劳动人民顶礼,都得感激感恩.土地是太阳的一半,是生命的一半,麦子又是土地的一半,太阳又是神的一半,因此,海子提炼了麦地,就表达了神的旨意,佛的宗旨.海子在《麦地》中开头是这样写的: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的同时
我要歌颂月亮
由夜晚“吃麦子”想到麦子的来历,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它默默地付出,从需求什么.诗人在开头就写出了全诗的基调----感恩!我们能用什么感恩呢? 答:“一直没有声响”,心无声,诗也无声.所有的人在评论此句时,都忽略了一点,此句还表现了一种宗教仪式----默祷,表明了诗人对于神性的向往.感恩也好,回味也好,歌颂也好,无力偿还也罢,一切都在无言中,神是知道的,麦地神圣!
本来养活生命的应是太阳,可是太阳是直接的神,是父性的,带有复仇性质,是燃烧的火种,而月亮是理性的,属于母性,带有的是感恩情怀,是柔情的仁爱;海子前期的创作是属于母性的,只得选用月亮; 海子是追求太阳,但这时的他不是太阳之子,他是反射太阳光的月亮,他要把太阳的旨意传递给人们,他要把神和神性带给人们,所以月亮理应歌颂,这也是诗人在整首诗中选用月亮作为一个主体意象的原因所在.这就表现了一个大诗人的大气来,他不作一般性的经验性与概念性的表达,而只是用了一种巧,也可以说是奇.诗人接下去说: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的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此两节只是趣味性的描摩,把父亲的辛劳与鸟儿的欢快对比起来,一方面赞扬了农民的劳作,麦子得来不易;另一方面写出了自然界的生命因为有了麦子(粮食)而一派生机,趣味盎然.再来看两个“月亮下”的过渡作用,既紧接第二节,又呼应了第一节,为何月亮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全是因为父亲种麦的声响和飞鸟的否认之声给虚掩了,一动一静完美结合.以动态的生机与趣味的描写缓和了第一节给人的严肃与思考,由吃麦子到麦子的来由,水到渠成,结构严密有序.其巧还不只是在这两方面,还在于借生动的描写道出了对父亲和麦地的感恩,对生命的感激和对乡土眷恋,两个月亮下,与此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后一节的情感与思想的升华,也得益于月亮下,三个字简洁得无话可说,而又思绪不断,岂是一个妙字了得!
对麦地的感恩,对生命的感激和对乡土眷恋,并没有结束,请接下去再看:
看麦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浪----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诗人写到了看麦时的情景,心中已然升起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对生命和劳作由衷的感激,乡村的静默、安宁、纯朴及麦地的神圣不可侵犯已跃然纸上,我们也随着海子的情感与思想进入了一个纯性的、无污染的、平和的境地,身心受到了感染和洗理,使不在乡村长大的人倍感欣慰与遗憾.
两个比喻表明了诗人对于神性的某种追求与向往,接下了“一直没有声响”,可是诗人心中始终有一种声音,在不停地呼唤,心中的血液在不停地翻涌,诗人却用极其平和的语气来表达,这就更加侧重于内心世界的感受.海子习惯于不征用情感词汇,不作经验化的表达.
麦子熟了,就要收割: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月亮知道我
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而羞涩的情人
眼前晃动着
麦秸.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收麦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我们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海子不是一般的诗人,他没在这儿写出一曲丰收之歌,而是抛弃了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因此上面的一切都是生命,在一连串的比拟中,人们之间,人类与自然间的生命都没有了矛盾、哀怨与仇恨,劳作使人们由冷漠、仇视变得亲切与和谐起来,人类与自然中的生命也和谐起来了,生产劳动使世界连成一片,而且诗人相信宿命论,表达了宗教信仰和博爱的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个干干净净的诗国,于是高潮到来:
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
我们各自领着
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
的孩子,在河流两岸
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
准备吃饭
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
让我这样说
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一共有两个人
穷人和富人
纽约和耶路撒冷
还有我
我们三个人
一同梦到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前一节诗人是要把全世界的人都包括进来,让人以为他要来一个大合唱,但诗人话锋一转,“洗了手/准备吃饭”,有点让人失望,但只要细品,就知道了诗人的秘密,因为深意和高度前面已经说明了,况且全世界的人来干什么呢,不好说,能说什么,只能是吃饭,因为要吃饭,人类就得劳作,因为劳作,人类才有空前的大团结,才得以和谐相处,看似拙劣,实则妙哉!
似乎这样就可以结束,但是这样又与开头不合,没有呼应,就得回到感恩和神密上来,必须是以感恩的歌咏与虔诚的信仰来结束.
海子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呀,这是很低级的错呀.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海子处认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与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我们可以从他最喜欢兰波的一行诗句“生活在别处”看出,因为“生活在别处”,所以四年后他又回到了别处.
还可以这样说,他一直都在追求太阳,追求神,那两人是在“月亮下”,他是把太阳的神性传递给世人的人,自然不同于我们.我们再从他当时创作的《太阳》看,他在《太阳》中,他构造了一个连接天与地的中介----天梯,他就站在天梯上的唯一之人,他是神的传递者,他是比先知高一级、比天使低一点的人神合一体,也就不同于一般的人了.
无论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也必须是作为一个实体的人存在着,所以有了“我们三个人”一说.
也许是诗人认为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特别,所以单独列出来与两人并举,着重于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同时响应下面的“养我性命的麦子”.要不他就得把“我”改成“我们”,“养我们性命的麦子”,我觉得这样好,因为诗人的抒情路线是由小我到大我,由小爱到大爱的,审美路线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但是艺术美的认识论(即审美认识论)告诉我们伟大而杰出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由特殊性经过个别性上升到普遍性,又由普遍性经过个别性回到特殊性的.作为一个教过哲学和美学的海子来说,他不明白此理?所以,一切疑问都解开了.
但我个人意见觉得他最后一节是过长了些,要是我(斗胆),我会这样改:
让我说,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穷人和富人
还有我
一同梦到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五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六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了解曾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
3引导学生学会朴素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1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2珍惜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了解诗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
对诗中意象的把握。
由于时代的剧烈变迁,有一些意象,今天的中学生不易透彻理解并把握,有一些形式,今天的中学生也不一定人人都认同。
三、解决办法:
对当代诗的品读与理解,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吟诵、感受、领会,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理解,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师生活动互动设计]
一、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的资料和两位作者的资料。
二、组织诗歌朗诵会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补充其他作品。
三、讨论各自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口述,或写成200—300字短文在全班交流。
四、了解并运用必要的创作方法、技巧,尝试创作新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曾卓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多做些补充)
1作者介绍
参见“课文说明”。
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鉴赏分析
(一)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 鉴赏品味内容:
明确: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明确: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四) 品味语言:
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相称,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如第2节的开始“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结合《我遥望》这首诗,请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他内心的情感的。
明确: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再三阅读,以体会诗人在语言和比喻上所倾注的情感。比如第1节的“偶尔抬头”与第2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尤其是第2节中的这句“有时回头”,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而今我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但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至于诗人选用的两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人生感叹和情感,以上已分析过了。总之,《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写诗十二课》)
五、拓展
建议找出诗人的《有赠》《悬崖边的树》和这首《我遥望……》,组织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几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课外选读曾卓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我国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神缪斯,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去往理想的诗神王国荆棘丛生,迷雾重重,举步维艰;停步弃行,心中又难舍难分……25岁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这就是——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麦地》。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海子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海子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做些补充)
参见“课文说明”。
四、鉴赏分析
(一)整体把握诗意,理清作品思路。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麦地》是海子1985年4月写下的一首诗,属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现出海子抒情诗的基本特质。全诗表达诗人对养他性命的麦地的回忆和想象、向往与赞美!
(二)鉴赏品味内容及写作手法。品读每一节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参见“课文说明”。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学生通过“麦地”的意象来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正如有的批评家所说,海子正是通过麦地“找到了自身生命与大地的对应关系”,由此进一步投入到民族的大灵魂之中,因为“麦地正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燎原《挛生的麦地之子》)。“麦地”因为诗人的再三抒写而成为诗的核心意象、成为一种灵魂的语言,诗人因为麦地而写出了他对大地的热爱,对生命本源的亲近和对家园的赞颂。
2海子的诗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在《麦地》一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请找出诗中你所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并说明诗人在写它们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海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抒情风格。海子的诗充满了激情、想象和灵气,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他从不刻意地运用修辞手段,然而着笔之处,处处闪现生命的光辉。他的语言目击了创造。在这首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起来,如“家乡的风……”十分亲切动人,而又富有诗意;他的比喻不落俗套,新奇而又自然,如“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等等。
五、总结与拓展
现实中的海子长期过着清苦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极度贫乏的物质沙漠上却疯长着纯粹而高远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大多纯粹、大气、想象丰富、意象纷纭,在透彻的抒情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深层探究和深切关怀,这是诗人的气质和责任心所至。
海子的许多诗都为年轻人所深深喜爱,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日记》《询问》《九月》《春天,十个海子》等。建议学生课下阅读,想想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课外选读海子、舒婷等诗人的作品,为开朗诵会做准备。
2课外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要构思巧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意象要包含感情,意象间要有内在的联系。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教学重点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本文故事吸引人,一方面与人物本身的趣味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前者,作者善于选取有趣的材料。善于将材料有效地组织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其间叙事的先后、详略,描叙、议论,过渡、照应等,都自然而然,又妥帖恰当。应当注意,分析写作方法不要忘记文章主题,分析“事”不要忘记“人”。作者写作本文的初衷和归宿还是描写一个现代学术史上的富有个性的人物。
2.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品味本文的语言,需要有相当好的语感。学生也许难以品味到本文语言的精彩和作者的语言功九可以慢慢体会,多读几遍,能体会到多少算多少。学生未必完全体会得到语言的简洁精粹,但语言的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可以认真体会,要说出个人品味的感想。
教学难点:
发掘文章的认识价值。虽然这不是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但探究一下还是有意义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的教师、学生怎样的特点,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说一说“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有哪些有名的教师和毕业生等。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
2.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3.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4.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经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旧时代的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讨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2.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情节。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文字。
明确:在本文中,关于金岳霖的行事大约有:
(1)奇特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2)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生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又缺乏变通,不给学术沙龙东道主的面子。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2.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3.本文叙事写人有什么特点?
明确: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但是作者写作本文,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笔法,让世人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作者对金岳霖的描写是漫画式的。漫画笔法,可以是讽刺的,也可以是亲切热情的。
本文表现为后一种,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幅夸张了的人物漫画,其实并不是作者想有意地或人为地夸张,而是人物本身就具有夸张性的特点,作者只要照直写来就自然生动活泼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似乎只写直观印象,并不像平时见到的写名人的文章那样郑重其事,非写出人物的深刻性、崇高性不可;作者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物,印象、感性、趣味的特点非常突出。
四、研读探究
1.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汪曾祺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别具一格,经历了一辈子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自然而然,少造作。本文的语句都很短,描叙性和议论性的语言都很精粹,辞达而已,不事夸张,但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了作者的本意。
这样的语言粗看不见精彩,须细味才见功力,如描写金岳霖对学生讲《红楼梦》里的哲学时有一插曲:“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事件、情境本身就很有趣味性,作者只是照直说来,并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但留有阅读品味的余地。又如描写金岳霖与朋友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这些语句中间没有可有可无的文字,也许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经凝聚在字里行间了。
2.如何看待文中出现的“闲笔”?
明确:文章在描写金岳霖的穿着之后,展开联想,写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再往后,写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展开联想,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与作者仍有来往。这两处描写,都是由“本事”言及“他事”,与金岳霖不甚相关,但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按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法则来说,这种“闲笔”是犯忌的,但汪曾祺写散文常有这种“闲笔”,并无人提出批评,倒是显示写作的个性,表现了老作家特有的文风。
3.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明确:
(1)宽容个性。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
(2)思想自由。闻一多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骂蒋介石。
(3)学术气氛很浓。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尽管战事频仍,纷扰不断,但西南联大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致力于学问、学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后来许多联大毕业生学有成就,都应归功于联大的办学方针和校园学习风气。
五、总结扩展
本文的当代阅读价值:金岳霖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之一,学术界不少人都写文章称赞他的学术思想,肯定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而汪曾祺则把生活形象、师表形象留给广大读者,留给历史,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再有,金岳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凭借老作家汪曾祺的写作才华,写出来自成一篇有特色有趣味的散文佳作,供后人长久阅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另外,文章涉及西南联大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也有史料价值。
六、布置作业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八
8.27日,周六,因为科任教师有事情,所以我上午连上四节课后,下午还需要再上两节课,我想当我下午再走进班级时,学生一定会视觉疲劳而向我大吐苦水的,其实我能理解学生的心情,但课还得上,于是,我就动脑筋想改用怎样的授课方法上课。
《铸剑》是鲁迅的一篇选自《故事新编》的小说,是一篇情节精彩,情节跌宕起伏的文章。《铸剑》是鲁迅革命复仇主义精神的艺术化。,《铸剑》根据的是《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的故事,这则故事本来就充满了向反动统治者的复仇主义精神。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鲁迅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而天真的革命者。他深切感到:“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娜拉走后怎样》)。辛亥革命果实之被篡夺,秋瑾、徐锡麟等的壮烈牺牲,袁世凯的大杀革命者,“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到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君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构思的。它的初稿写成于1926年10月的厦门大学,但鲁迅没有拿去发表;1927年初,他将它带到了广州中山大学。而这时的广州,“红中夹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经日趋表面化、白热化,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四一五”大屠杀已经在酝酿中了。3月20日的广州“中山舰事件”,舰长、共产党人李之龙的被杀害,正是这场大屠杀的信号和前奏。具有高度革命警觉性的鲁迅,更有把握地修改、定稿了他的《铸剑》(原名《眉间尺》),融入了他到广州的新的观察和体验。4月3日日记写道:“治《眉间尺》讫。”一篇优秀的历史小说便这样诞生了。
虽然本文蕴含的深意无穷,但学生们对鲁迅的作品,总是有所畏惧。今天恰逢下午,又赶上多个课节,所以,通过深入思考,我决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本课的学习。
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然后让学生以平时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我设置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本文与《三王冢》的情节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之处,有哪些深意,请把小组交流后的内容整理到黑板上,以便各组交流。于是,出现令人惊诧的一幕。学生们不再一副困恹恹的样子,而是各小组热烈的讨论,争相去板书,直到下课的时候,学生们还在争先恐后的写内容,板书的内容全面而具体。我趁热打铁,用相机记录下学生们的成果,这下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把这份研究的热情一直延续到分析文章的全过程,所以虽然本课的象征意义也难以理解,但在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下,这两节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对文章内容掌握的扎实,人物分析的透彻,而且人物的象征意义也分析的头头是道,真是让我惊异。如果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相信鲁迅的这篇佳作,就会在学生困倦的大脑中,灰飞烟灭。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九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七子之歌》你们会唱吗?(齐唱)作者是谁?
二.闻一多简介:现代诗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要写闻一多颂!”(毛泽东)
三.填空:“——————,户枢不蠹。”的上联——流水不腐。
——避之惟恐不及。
但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却就是以“死水”为题的。作者为何要写死水?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请先一起诵读《死水》。
四. 鉴赏本诗
1.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2.死水里有什么?破铜烂铁, 剩菜残羹,油腻霉菌,白沫花蚊青蛙
3.作者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4.“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但远远看上去效果怎么样?
铜 ——绿成翡翠,
铁 ——绣出桃花。
油腻——织出罗绮,
霉菌——蒸出云霞。
死水——酵成绿酒,
白沫——如同珍珠
5.看到这么“美”的一潭死水,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
——感到恶心,令人发呕,想到了绿头苍蝇,散发着难闻臭气的鲜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繁华美好,实际腐朽肮脏不堪。
6. 怎样理解死水和死水中的现象?怎么理解本文的写法?
——本诗写于1926年4月。作者22年赴美留学,26年怀着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回国,但看到的是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度失望,在《发现》一诗中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
附: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作者以新颖恰切的比喻破题,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比做一沟绝望的死水”,他滞塞、污秽,毫无生气,肮脏不堪。作者还故意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为了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荣下腐朽肮脏的本质。那些红灯绿酒、珍珠罗绮所构成的斑驳陆离的世界,掩饰不住腐朽统治者的腥臭烂污。拆穿了看,偌大的一个国家只不过是“花蚊”逞凶的世界,霉菌繁殖的场所,几只“青蛙”的鼓噪鸣叫也并不能为它增添半点生气。
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反讽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崛的意境。
“死水”再加“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
本诗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恶的事物被描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诗人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的辞藻之后, 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7. 既然“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还要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五.反复诵读本诗。
六.课外拓展:再自学作者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七. 附板书设计:
闻一多:现代诗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
“我们要写闻一多颂!”(毛泽东)
思想感情:“死水”再加“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
写法特色:(1)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2)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反讽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崛的意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47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