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制的一种系统化的文件,它记录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等信息。教案的编写能够有效指导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教案编写的工作。教案的编写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下是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教师教案课型篇一
1.让幼儿了解9月10日是我们的教师节。
2.通过教学激发幼儿关心关爱老师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1.多张老师平时教学教学和生活教学的照片,制成幻灯片,录音《生日快乐》。
2.每人一个小盘子,各色皱纹纸一小块。
1.说一说你身边最熟悉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我们班有几位老师?谁能说一说咱们小国a班的老师都长的什么样?(请个别幼儿说)
2.看幻灯片,了解老师的劳动。
看看老师们每天都在干什么呢?(逐一放幻灯片)老师们每天工作都很辛苦。
3.让幼儿说说怎么尊重老师的劳动,怎么关心老师。
吃饭的时候不浪费粮食,教学的时候听老师的话等等。
4.讲解教师节的日期和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
5.做长寿面,庆祝教师节。(教师巡回指导)
我们全的教师都很高兴,9月10日这一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教学。老师过节了,我们也庆祝庆祝好不好?一般过生日、过节都吃什么?(蛋糕、长寿面)我们就做一碗长寿面送给在座的老师们好不好?咱们再在面里加上果汁蔬菜汁,使长寿面更有营养,让咱们的老师们吃了以后身体棒棒的。
教师教案课型篇二
1、在谈话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主动进行交谈,了解教师的意义。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运用多种手段反映出简单情节,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物质准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照片、做记者证、红色的纸、水彩笔。
经验准备:布置“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认识了解每一位工作人员。
一、开始部分。
通过参观“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使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各工作人员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激发幼儿尊敬、热爱他们的情感。
二、中间部分。
(一)幼儿自由结伴参观。
1、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响亮的声音相互介绍自己熟悉的老师。
(二)师生互相介绍老师。教师提供纸笔等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绘画出简单情节,从而了解教师节的意义。
(三)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绘画出和老师在一起的各种简单情节,体验老师的辛苦。
(四)展示并讲述绘画内容。
三、结束部分。
按照画上的内容,给老师一个拥抱、制作一朵小花等等。
教师教案课型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了解园长,会计,保健老师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培养幼儿尊敬他们的情感。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运用多种手段反映出简单情节,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教学主题。
1.教师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引发幼儿参与教学的兴趣。
2.幼儿就怎样访问进行讨论,教师帮助归纳。
二、中间部分。
(一)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讨论。
(三)采访教学。
1.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采取自荐和推选相结合的方法,选出组长。知道组员要服从组长的指令。
2.由组长带领组员去访问,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跟随他们去,提出建议,帮助幼儿完成采访任务。
3.访问结束,幼儿有礼貌地献上一朵大红花,表示大家对老师的敬意。
(四)交流访问的结果,并进行小结。
1.全班聚集在一起,由三位组长互相叙述采访的结果,其他组员补充,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2.小组代表进行记录。
2.教师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小结出: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学习,生活得这么好是因为有许多人在为我们辛勤地劳动。我们要尊敬他们。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分为两组,将老师每天要做什么和如何尊敬老师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
教师教案课型篇四
童谣游戏法。
1、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九月十教师节做贺卡表感激。
好老师真操劳祝愿您身体好。
1、正方形各色邹纹纸,细铁丝,剪刀,胶水,贺卡。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录音磁带一盘。
(一)导入活动:
2、教师朗读诗歌《老师,我想对你说》,请幼儿欣赏。
4、请几个幼儿当小老师,教全班幼儿读儿歌,使之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5、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向幼儿解说歌词,使他们知道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分组讨论,应该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
2、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折纸花、做贺卡、排练舞蹈。
3、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由幼儿表演的节目《老师老师您真好》。
(三)结束部分:
把作品献给老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并送上自己祝福的话。
活动延伸:
1、在家长园地内创设“老师,我想对你说”园地,给幼儿开辟另一老师条交心的渠道。
2、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像,或送给老师画册,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3、请幼儿园各岗位的老师来到班级,介绍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让幼儿了解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
家园互动:
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班级活动,当班级的记者,为老师和幼儿照相,并布置展板,记录老师一天工作的照片等,说一说他们眼中的老师。
注意事项:
朗诵诗歌第一遍时由老师带读,然后请幼儿来读,并加上自己的感情,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编诗歌。
教师教案课型篇五
1、让孩子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培养幼儿从小尊敬老师的美德。
2、幼儿通过自己动手画画,制作手工的形式,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福。
3、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教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1、各班主任制定本班活动内容与形式。
2、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
3、幼儿早已学会儿歌《老师本领大》。
4、大班,中班制作花,小班,小小班提前一天在家和妈妈一起制作花]。
20xx年x月x日上午。
一、各班在晨间谈话环节中,以“教师节”为主题,展开谈话活动。
二、第一节活动课。
1、用儿老师本领大引出主题。
以前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老师本领大》,我们一起说一边。
老师本领大。
老师老师本领大,
会折纸,会画画,
唱歌跳舞顶刮刮,
我们大家都爱她。
我们大家都爱她。
2、说一说你身边最熟悉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我们班有几位老师?谁能说一说咱们中三班的老师都长的什么样?(请个别幼儿说)。
5、讲解教师节的日期和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
三、第二节活动课,全体幼儿在操场上集中,由老师主持开展庆祝教师节《我爱老师》活动。
1、祝福送老师:
(1)爱要大声说出来。
(2)大班幼儿代表讲话。
2、爱心手工送祝福。
(1)大班幼儿献画活动。
(2)中班幼儿献爱心活动。
(3)小班幼儿献花活动。
3、深情拥抱爱升华。
(1)与身边的老师拥抱,亲亲你爱的'老师。
活动结束后,各班整理作品。以画展,主题墙的形式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师教案课型篇六
1、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崇高,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2、通过朗诵、歌唱、表演、讨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礼赞和祝福。
3、通过问答竞赛形式,了解有关教师节的知识、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使学生备受教益,既激发学生的爱师、尊师的情感,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1、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献给老师的节日礼物。
3、确定教学的主持人编写串词。
4、学生学会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手语版《感恩的心》。
5、布置好教室。
(一)导入。
主持甲: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乙: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好!
主持乙:《谢谢您,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表演。
1.歌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主持甲:今天的主题班会,从歌声开始,让我们用真诚感恩的心,唱一首歌送给我们最尊敬的人:全班齐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2、诗朗诵《老师,辛苦了》。
主持乙:老师,似春蚕,如蜡烛,比慈母,他们心联学子,鞠躬尽瘁,奉献所有,也收获希望。请听,诗朗诵《老师,辛苦了》(小组分角色)。
3、礼赞。
主持乙:是啊!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正是我们老师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诗词和文章。
主持甲:同学们,我们的老师平时指导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奉献出无私的爱!你们说,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举手发言)。
(三)竞答。
主持甲:教师节即将来临,你对教师节了解多少,你还了解多少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呢?下面进行知识小竞赛。
(四)祝福。
主持甲: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乙:在此,让我们用自己的话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和祝福之愿吧!
同学发言表达心声。
全班齐读《尊师颂》。
主持乙:尊师,爱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行动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个别学生发言。
(五)结束。
甲:老师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师是火,点燃生命之灯;
甲:老师是灯,照亮前进之路;
乙:老师是路,引你走向辉煌。
甲:感谢恩师,感谢您们的谆谆教诲;
乙:赞颂恩师,赞颂您们的美好心灵;
甲:祝福恩师,祝福您们教师节快乐;
乙:祝福恩师,祝福高尚的您们永远健康,欢乐!
教师教案课型篇七
1.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九月十教师节做贺卡表感激。
好老师真操劳祝愿您身体好。
1.正方形各色邹纹纸,细铁丝,剪刀,胶水,贺卡。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录音磁带一盘。
(一)导入教学:
2.教师朗读诗歌《老师,我想对你说》,请幼儿欣赏。
4.请几个幼儿当小老师,教全班幼儿读儿歌,使之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5.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向幼儿解说歌词,使他们知道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分组讨论,应该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
2.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折纸花、做贺卡、排练舞蹈。
3.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由幼儿表演的节目《老师老师您真好》。
(三)结束部分:
把作品献给老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并送上自己祝福的话。
1.在家长园地内创设“老师,我想对你说”园地,给幼儿开辟另一老师条交心的渠道。
2.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像,或送给老师画册,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3.请幼儿园各岗位的老师来到班级,介绍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让幼儿了解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
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班级教学,当班级的记者,为老师和幼儿照相,并布置展板,记录老师一天工作的照片等,说一说他们眼中的老师。
朗诵诗歌第一遍时由老师带读,然后请幼儿来读,并加上自己的感情,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编诗歌。
教师教案课型篇八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资料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资料能够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经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资料。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能够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团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教师教案课型篇九
2.通过诵读诗作,体验这首诗回环往复的声韵特色;。
3.通过替换喻体,探究本诗运用的表达手法和效果。
课前准备】。
复印余光中《乡愁》手迹及40岁左右青年照(本诗写于作者43岁时),制作ppt。(手迹和照片见百花文艺出版社《余光中集》第一卷、第五卷书前照片页)。
印发本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ppt投影余光中《乡愁》手稿,导入新课,简介余光中及其创作手稿。
让学生照着手稿把诗歌抄写在笔记本上。
抄好后,要求轻声读一读,用笔勾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
二、读诗之外观。
观察学生是“横抄”还是“竖抄”,借此点出现代诗歌“诗行”和“诗节”的概念,明确诗行和诗节是现代诗歌重要的表达手段。
明确:这首诗一共4小节,共16行。外观布局排列整齐,一行行、一节节排列下来,给人爽朗之感。
三、读诗之声韵。
齐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说说这首诗在声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般回答是押韵。辨析何为押韵——韵母相同的字。)。
明确:此诗并不押韵。
(教师带领学生勾画诗歌每小节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复的诗句,圈出表明时间的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明确:这首诗音律上的特点是回环往复。正因如此,读起来有一种回环上升、层层推进、和谐悦耳、一唱三叹的音韵美感。
学生再读。
(教师用领“读”的方式,加以辨析,由形到声,声入心通,带领学生不断深入作品。)。
四、读诗之手法。
(一)请学生分享初读时勾画出的打动自己的诗句。
学生勾画圈点集中在每一节第二句,还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等处。
(二)重点品读四个比喻句。
ppt展示四个比喻句(略)。
1.展开想象,说说对这四句诗的理解,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明确:四个比喻句分别表达了对母亲的想念、对新娘的思慕、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祖国的深沉的爱意。
2.四个比喻前后顺序上的安排有什么讲究。
明确:步步扩大,层层深入,节节升华。
3.联系诗中的“这头”“那头”“里头”“外头”,体会这些词语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的用词拓宽了空间,诗人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阻隔,时空迢遥,可望而不可即,痛苦思念。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的泥石流,但是作者用四个比喻,让这种复杂的复调的情感具象化,化抽象为具体,表达自己的乡愁。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是对妻子的思念,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是希望台湾早日和祖国团圆的热切期盼。读完全诗,我们受到感动。
五、读诗之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一般都是名词性的具体事物。这四个比喻句的喻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就是意象。
(一)用其他的事物来替换诗中原来的喻体,仿写一个新的比喻句(诗中其他语句可以稍做变化)。
教师示范:小时候/乡愁是一封薄薄的家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小节,仿写一个小节中的比喻句。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及时判断,指出其正误优劣,相机指导;全班交流。)。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辆旧旧的自行车/我在后头/母亲在前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根短短的电话线/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场旧旧的电影/我在外头/记忆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张薄薄的照片/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不恰当的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长长的信纸/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点拨:“长长的”不符合原诗意象前修饰语的语境。
长大后/乡愁是一封薄薄的信封/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点拨:“信封”与原诗第一节“邮票”重复,没有显示原作不同生命阶段意象选择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后来啊/乡愁是一张黑白的遗照/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点拨:过于直白,让读者一览无余,不够含蓄。可以换成“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镜框”。
(二)组织学生讨论将改写与原作做细致比较,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原诗写作中遣词造句的创造、意象选择的精美、分寸把握的匠心。
小结:原作意象选择得精美圆熟,鲜明突出。意象前修饰语对意象的反衬,形成情感表达的张力: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作者把意象写得小巧精致,那份浓浓的乡愁却在小小的意象中自然流露。邮票小小,思念深深;船票窄窄,情愫长长;坟墓矮矮,痛苦无穷。尤其是浅浅的海峡,读到“浅浅”二字,我们似乎瞬间感受到了来自诗歌的一种虹吸,一种纠缠,一种撕裂,读到了许许多多的审美快意,这就是诗歌的张力。
(三)背诵诗歌。
六、布置课后作业。
1、阅读余光中《乡愁四韵》《民歌》,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加以赏析。
2、模仿《乡愁》的格式,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首三段构成的诗歌。
教师教案课型篇十
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
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
板书:香。
乐
三、花香四溢。
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
(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
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c、让我们一起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四、乐在其中。
过度:在竞收桂子期间谁最快乐?
1、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
2、体会第一句。抓住“缠”
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于是,他总是“缠着”母亲去问。从“缠”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想象他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
3、学习摇桂花的乐。
过渡:终于盼到摇桂花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1)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乐在哪呢?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特别起劲: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高兴地喊起来了)。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摇桂花的乐。
这桂花雨一定淋着你了吧,…读好这一句。
(2)整体读这一段: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着摇花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读好这些动作、语言,读出自己的快乐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多美,多有趣的桂花雨啊,老师仿看到了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的怀抱,亲吻我的脸。多快乐呀。一起吟诵: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五、思乡情浓。
1、过渡:多少年过去了,琦君离开了故土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带子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却常说:
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读一读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同是桂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4、师适时小结并板书:这浓浓的思乡情哟,时时刻刻在我与母亲的心头萦绕,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板书:思乡情。
六、阅读引航。
1、吟诵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王维。
教师教案课型篇十一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教师教案课型篇十二
知识储备点: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体验点:
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探究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是当代台湾诗人、散文家、学者。
三、研习新课:
(一)听读,整体感知。
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录音。
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
3、教师适当评点后,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中悲愤而激昂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代表读课文,集体纠音。
2、结合练习三划分全诗节奏。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三)解读,品味诗的意象和情感。
(出示投影片,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四)课堂互动。
(学生针对本课不懂的问题发问,由学生来回答,老师适当点拨。)。
(五)延伸拓展,深化积累。
(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
(老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中肯评价)。
(六)再次朗读课文,然后课堂小结。
1、全班再次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们常说:“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正因为如此,文学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发“乡愁”名作,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美》边想出答案。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
2、以爱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教师教案课型篇十三
一提到“课改”,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瞎折腾啥呀――我都教了十几年了――教材倒背如流,讲起来头头是道”;有的老师看到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恹恹欲睡,也想改,可不知道从何改起;也有的老师在“课改”的过程中,不相信学生,舍不得放手,在扭扭捏捏中画虎不成反类猫。那么,课改到底改什么,如何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到杜郎口采访。
让人激动得落泪的课堂。
赵林女士是新疆的语文高级教师,因为读了李炳亭先生的《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22条》等书籍,又在网上广泛阅读杜郎口信息,最终耐不住那份好奇,自费到杜郎口中学考察。赵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不是耳闻目睹,怎么也不敢相信“学习居然可以如此快乐,课堂居然可以如此精彩”。
赵林第一次到杜郎口是的春天,她是带着满腹疑问与困惑前去的,她不相信“零作业而升学率还百分百”,她不相信“老师不讲学生照样能学会”,她还不相信“学习可以在狂欢中完成”。
可到了杜郎口的课堂,赵林被深深震撼了,她说:“教了那么多年学,习惯了‘一言堂’,也接受了‘生本说’,可把学生解放得如此彻底,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调动得如此高涨,课堂如此激昂,学习如此高效,真是奇迹!”赵林在听一节历史课时,激动得落下泪来。她说:“那些孩子太可爱了,发言是那么踊跃,神情是那么专注,表现是那么自信――我们的孩子也完全可以享受得到啊,老师怎么就不给他们机会呢?”
去年九月,赵林毅然决定将13岁的独生儿子送到杜郎口学习。三千公里的路程啊,来回坐飞机都不容易。但赵林说:“我那儿子个性太强,很有主见,最不喜欢老师夸夸其谈,又因为迷恋网游,转了三家学校,越转越厌学。我相信杜郎口能教育好我的孩子,更相信我的孩子会在杜郎口获得新生。”
学生何以能如此地狂欢。
赵老师的孩子叫李然。李然初到杜郎口即受到特别的关注,不仅班主任嘘寒问暖照顾周到,宿舍管理员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李然虽然想家,想念新疆的小吃,但他适应能力特别强,很快与同学打成一片。杜郎口的寄宿制生活将李然的生物钟调整得极有规律,定时醒,按时睡,没有可能上网吧,也没有空闲烦恼。李然说,上课紧张得如网游冲关,稍有走神就跟不上节奏。再说了,时时有人盯着,经常需要交流,还要走动、爬黑板、到聚焦处展演,根本没有打盹的可能。
记者问他喜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李然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
“为什么喜欢?”
李然说:“乐呗!你看我们上课多自在,走来走去,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可以倾听也可以分享,简单的问题自己就能学会,稍复杂的问题在小组内也能解决,剩下难的问题,听听同学来讲解,感觉特别受用,老师偶尔的插话,我们都特想听……”
记者:“我只问了一句,你咋那么能说呢?”
“呵呵,锻炼出来了,我们同学比我能说的多得是。‘能说会道是生活的需要’,瞧,这墙上都写着呢。”
这回轮到记者乐了,墙上还真写着这句话,下一句是“不敢展示是进步的大敌”。
李然说:“杜郎口没有作业,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好多事情都是自己想去做。想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就得多下工夫;想给别人挑错,就得认真倾听;想比别人优秀,就得多付出汗水(这一句又是墙上的标语)。”
课改就是改思想。
崔其升校长说:“反思三年成名师。”杜郎口的教师每周都要公示“收获、不足、措施”,每天还有两次反思会,这种“入木三分找差距,精益求精谋发展”的精神,或许就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某某某(点名道姓)老师,你的课上,有一个问题,分明有两位同学会,你嫌他们说得嗦,没有耐心启发,而是直接将答案讲了出来,这很不好!”批评者毫不顾忌情面,挨批者也视为理所当然。
“张某某老师,你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板面的利用率不够,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你又没有有效地解决,你这节课得0分!”张老师即刻出列检讨:“展示不够充分是因为预学时间不足,我不该为赶教学进度而违背教育规律。严格是最大的关爱,批评是最好的福利。我一定听取领导的训示,及时改正,想法弥补。”如此直来直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双方胸怀坦荡宠辱不惊,但听者却心领神会受益匪浅。
当然,杜郎口的反思会并非批评会,它还是提高会、促进会、交流会,甚至联欢会。杜郎口的反思文化已经上升到教育信仰的高度,无论谁说什么,怎么说,都是那么的坦诚,那么的令人信服。老师借助这种反思,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反思会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务实为上。有经验的`总结、挫败的教训、心得的分享,也有时事的关注、学法的探讨、问题的交流,有时,还会安排两个节目,为老师们减压、助兴。
所有的反思都围绕着“学生、学情、学法”进行,“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是杜郎口的宗旨,“一切从学生出发,激励、唤醒、鼓舞”是老师的使命与责任,“满足好奇心与利用展示欲”是高效课堂的不二法门。
张代英副校长直言:“课改就是改思想,改什么思想,就是变以‘教’为中心改为以‘学’为中心,并围绕‘学’重建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蝶变”的阵痛。
今天的杜郎口,风光无限。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早已突破了50万,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外出报告讲学已达3000多人次。去年暑假期间杜郎口中学外出仅飞机票费用达28万多元,这一切都使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感到:做老师真好,做杜郎口中学的老师更好。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正如冰心《成功的花》诗中写得那样: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杜郎口中学业务主任徐利,谈及当年的课改阵痛,仍然万分感慨。徐老师课讲得好,教学成绩出色,课改前即是学科带头人。但在变革初期,徐老师相当保守,甚至找崔校长理论,要求停止课改。他认为:当时的状况,是摸着石头过河,光“讲”都接受不了,不“讲”怎么行!这种模式,可能对文科还行,理科是绝对不行。认识上的冲突给了徐老师很大的压力,他找过崔夫人谈想法,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还争取过妥协,想把初三数学放一放,其他年级科目先搞。
崔校长大手一挥,坚定不移地搞课改。认准的路,必须走下去。
可满是泥泞的课改小路,谁也不知通向何方。真正让徐利转变思想的还是一次“开会”,当时正学“圆”,徐利认为,没有老师是不会有学习效果的,匆匆布置了任务就开会去了,没想到,开完会回来,孩子们给了他大大的惊喜――初三几何切线的证明,孩子们想出了11种解法,让老师都傻眼了。就这样,给孩子一个机会,给孩子归还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在“课堂驾校”的培训会上,作为课改专家的徐利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们,深有感触而又略带自豪地说:“教改最难改的是老师的理念。越是好车,在高速公路上调头越慢。在传统课堂上讲得好的老师一但调过头来,照样跑得快,因为你知识储备好啊!”
谈及课改“众师相”,张代英副校长第二个例子就举了物理老师刘桂喜,说刘老师属于“痛苦的执行派”。刘老师为人忠诚厚实,特别敬仰崔校长,校长既然下令了就要坚决执行,可执行起来又是那样地痛苦,直到有一天,完成破蛹化蝶的蜕变。现在的刘老师已是名校中的名师。
杜郎口给参观者的启示。
安徽省利辛启明中学的苏岐校长带着两位副手,第三次到杜郎口取经。苏校长说:“杜郎口太值得学习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复制成功。”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苏校长还到茌平县三中去追踪杜郎口的毕业生,三中的老师告诉苏校长,杜郎口的学生后劲足,综合素质明显优越。
“杜朗口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让教师意识到‘教’的功用不过如此,离开了老师的‘教’,学生照样会学,而且能学得更好。杜朗口的课堂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同时,把教师不可一世的权威消解了淡化了,还原为和学生平等的学习合作者。”河北省固安县英才中学校长何志杰如是说。
“教育改革就是解放自己,让学生暴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来自云南大理的孙华祥老师在杜郎口考察了一个月,他说杜郎口的“捆绑理念”最值得学习――班主任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体,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只有一个团体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努力,都要有一种危机感,在这种环境下,迫使每一个学生都要努力学习,不给组里拖后腿。
“杜郎口教学模式,摸透了课堂实质。”广州市玉岩中学的王秋川深有感悟,“评比是武器,评比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评比,就会有积极,就会有先进,就会有榜样,就会产生引领的作用和效果,就会形成一股积极上进、勇于改革之风,正是这股潮流在推动课改。”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右后旗一中李芬评价杜郎口: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理念,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其中的“预习、展示、反馈”无一不是从学生角度提出的,这种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观念。这种形式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由“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要学什么”。只有首先转变思想,才能带来行为的变化。(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教师教案课型篇十四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写景、状物委婉曲折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写了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也传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学生赏景比较容易,但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同时对情中蕴含的情感则更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两教时。第一教时重点在于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鉴赏美景和语言。第二教时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请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别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这个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二、范读入境,自读体味。
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选择:
a.热情奔放b.积极乐观c.含蓄深沉。
三、学习课文的4-6节欣赏美景和语言及手法。
1、请同学读出其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理由。
2、教师引导整体鉴赏,并归纳总结。
分析,明确:景物:叶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同时注意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又或者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教师教案课型篇十五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加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单元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加对诗歌的`兴趣.过程与方法,策划、活动、交流、评价、总结。
教法:组织、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活动。学情分析。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指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迈进诗歌的殿堂。
教师教案课型篇十六
1、夏天就要到了,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小动物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案。
1、小动物们多可爱啊,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的有趣活动,这就是我们语文课本上的识字4,你愿不愿意自己读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是遇到了困难,你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或者是向老师同学请教。)。
2、学生快速读课文。
3、这些字你们认识吗?出示卡片:展、运、网指名读字,组词,
展:谁能用动作比比蜻蜓展翅的动作?运: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网:谁能到黑板上为我们简单的画一张网?你还知道什么网?
4、我们一起合作来读儿歌,小组里一人读一行,听的同学要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
5、指名读。
6、男女生比赛读。
7、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的小伙伴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小伙伴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画出小动物的名字,不认识的`同桌互相学习。你都画了那些词?谁画的和他一样?
8、现在小动物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课件)比赛读词。
小动物们又跑回去了,还能认出来吗?没有拼音能读吗?
排列顺序读:在这些词中你还有哪个词不认识?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助你。
还有谁不认识?快问问你的同桌。
谁全认识了?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一读。
9、出示图片找朋友。出示词语卡片。
1、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什么了?(都是虫字旁)。
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我们今天不仅学了形声字,还要来写形声字呢,指导书写“蚂、蚁”
目标:
1、学习,发展语言,培养幼儿记忆力。
2、认识汉字“西瓜”,能用“瓜”说词。
准备:
1、挂图:(1)大西瓜(2)剖面图(3)西瓜皮做成的船图(4)挂图:西瓜大,西瓜圆,红红瓤儿真是甜。瓜吃完,皮做船,黄色手绢做船帆。
2、有《大西瓜》歌曲的碟片一张,课前放给幼儿观看。
3、黄手绢一张,小纸棒一根,黄色蜡光纸一张。
4、西瓜字卡。
过程:
一、引入,认识汉字“西瓜”
师: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水果?引导得出是“西瓜”。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西瓜,看看和小朋友吃的西瓜有什么不同?(引起幼儿好奇心,出示字卡西瓜,幼儿认读)。
师:西瓜字宝宝里边,有几个字宝宝?(引导幼儿分别认识汉字西和瓜)小朋友知道有西瓜,还有一些什么瓜?西瓜里边有些什么?哪些东西可以吃?(引导用“瓜”说词,了解各种瓜以及西瓜的结构,过渡到学习)。
二、观看挂图,学习。
1、学习第一句:西瓜大,西瓜圆。幼儿看图,自己总结说出这句话。
2、看剖面图。
幼儿自由发言,说出瓜瓤的颜色和味道,完整连贯说出:红红瓤儿真是甜。
3、看第三幅图。
看看瓜吃完了吗?吃完了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个别幼儿提名回答。有一首《大西瓜》的歌,小朋友会唱吗?(唱:大西瓜,圆又圆,切开就是两大碗,你吃一碗,我吃一碗,留下空碗当小船,留下空碗当小船。)歌里面的大西瓜吃完后,留下皮来做什么?(当小船)引导得出:挂吃完,皮做船。师:这样的小船跑得快吗?如果加上船帆以后,风一吹,就会跑得快。用什么来做船帆呢?(出示黄色手绢)引导幼儿念:黄色手绢做船帆。看看这儿有船帆吗?老师带来了船帆(出示小纸棒,黄色蜡光纸,贴上去)。
4、幼儿看三幅图,完整念。
5、幼儿看挂图,完整念。
三、巩固识字。
1、观察挂图,问:小朋友刚才念的西瓜大,西瓜圆,“西瓜”字宝宝在那里呢?(幼儿找,用红笔圈出来)。
2、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西瓜”字宝宝?还有个“瓜”字宝宝在哪里?
3、出示已识汉字若干,幼儿认读,找出“西瓜”,给它照相。
四、幼儿朗诵,走出活动室。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76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