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个及时概括。在撰写总结时,应该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同时注重合理的论证和论据支持。总结范文的分享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总结的要点和写作技巧。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材分析: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本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重视我国的石窟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既要为拥有这些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骄傲和自豪,更要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去了解和学习艺术经典,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为今后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以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的欣赏,引申到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通过了解现状和遭受掠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2、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二、名词解释。
敦煌: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敦煌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显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四大石窟: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洛阳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三、教学建议。
1、内容不要过难,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主要是了解敦煌壁画、石窟以及国宝的现状。
2、要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二)展示课件。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欣赏莫高窟图像说一说:图片的艺术特点。十六国及北魏前期内容简单,造型朴拙,色彩淳厚,线条苍劲,人物比例适当,面相丰圆。
北魏晚期(西魏)人物形象面貌清瘦,眉目开朗,嫣然含笑,衣裙飞扬,形成了潇洒飘逸的风格。
北周产生了面短而艳,温婉娴静,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唐代造型趋于写实,人物比例均匀,面相丰满,身姿优美,神情各异,衣纹舒展自然,表现出不同份与个性诸神。
教师简述龙门石窟(唐),欣赏龙门石窟图像说一说:图片的艺术特点。
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传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四)展示课件。
教师简述敦煌壁画的被盗经过。
(五)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查阅相关资料自行了解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
五、教学资料。
1、九色鹿:《九色鹿》是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的动画电影,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九色鹿是国产动画片,该片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剧情介绍:古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波斯商人的骆驼队因遇风沙袭击而迷路,忽然出现一头九色神鹿给他们指点方向。九色鹿回到林中,听见有人呼救。原来一个弄蛇人在采药时不慎落水。九色鹿忙将他驮上石岸。弄蛇人感恩不尽,九色鹿只求他别将遇见它的事告诉别人,弄蛇人连连答应,还对天起誓。波斯商人到了古国皇宫,与国王谈起沙漠中的奇遇,谁知王后听了,执意要取九色鹿皮做衣裳。国王无奈,张贴布告:捕到九色鹿者给予重赏。弄蛇人见利忘义,向国王告密,并设计将九色鹿引入包围圈。当他假装再次落水,神鹿闻声赶来救他时,守候的武士们就万箭齐发。谁知九色鹿发出神光,利箭都被化为灰烬。九色鹿向国王揭露弄蛇人忘恩负义的丑恶行为,国王深为不安。弄蛇人吓得胆颤心惊,连连后退,跌进深潭淹死,恶人终究得到应有的惩罚。此片采用了敦煌壁画的形式,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而弄蛇人忘恩负义后的丑恶嘴脸,和九色鹿安详的神态和神圣的威慑力,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佛教的传入:目前较为盛行的说法是佛教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具体时间尚有待考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国内依然寺庙林立,僧侣众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派兴旺景象。
3、石窟艺术:我们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待,则认为佛教石窟艺术是在公元前367年由一名叫乐尊的和尚所传入。他当时云游到鸣沙山东麓,看到山顶金光万道,仿佛千万尊佛在空中隐现。
于是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潜心修行。至此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在敦煌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掀开了辉煌的篇章。至汉代开始,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后来的隋唐、五代、宋、元的发展,至元末石窟艺术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才在此逐渐走向了衰落并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整个石窟艺术从汉代开始到隋唐的艺术巅峰时期再到元代的结束,除了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还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4、敦煌壁画被盗经过: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19,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录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19,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19,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但在清点前,王圆箓便已将一部分文物藏了起来,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彦升和他的亲友们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发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献,最终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对于流失在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后来被收藏者转卖给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但更多的已难以查找。王圆箓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和19卖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年,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1940年,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依然争论不休。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据介绍,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据记载,这座石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张大千在短时间内使它大大改观。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窟还有第108窟、454窟等。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二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达到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
2、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媒体,再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学生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第11课《莫高窟》。
本课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之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本课教学难点是要能让学生基于网络环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对课文第二部分的朗读感悟中,真正认识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读书、边思考,并结合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体会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本课教学网页的设计结合了本课的重、难点,注意课文内容间的结构联系,一环紧扣一环,充分体现学的过程,主页中主要有以下七部分。
课文:语言文字,关键词语的理解,相应图片的链接。(便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感悟写法)。
词语手册:提供生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学海罗盘:包括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进行自学课文)。
学海泛舟:包括本文所涉及的相关图片、大量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随时进入、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学海冲浪:设计了一个迁移练习题及课外实践活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内外结合)。
欣赏:拍摄了莫高窟的外景,图片及相关影视。(让学生尽情游览、观光)。
请你留言:让学生学完课文后给莫高窟旅游公司设计旅游广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点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领悟写作法等。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通读了课文,并且再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导学生认真、扎实地经历“初读”的过程。再加上将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再实践中学习。另外,发挥网络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学科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为主线,以学生自我控制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具体说,是让学生在网络上自学课文,交流讨论,教师则利用网络控制功能及教学软件作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软件的引导,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写法,体会情感,通过教师的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达到本课学习目标。
(一)、情境导入。
1、莫高窟有哪些精妙绝伦的彩塑?
2、莫高窟有哪些宏伟瑰丽的壁画?
3、莫高窟有哪些经卷,藏经洞里有些什么?
(二)、介绍学习方法及学习软件。
有问题就得解决,而且靠自己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要采用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运用网络,边读边想,边学边练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学习软件,有课文、学海罗盘、词语手册、学海泛舟、学海冲浪,欣赏和请你留言。“学海罗盘”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学海泛舟”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学习的资料;“学海冲浪”,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两道习题,“欣赏”可以让同学们尽情游览、观光。下面,请同学们点击“学海罗盘”。
选择你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1、可以默读课文,通过探究课文的语言文字(抓关键词),感受理解课文;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两方面,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理解,品味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2、可以阅读老师提供给你的信息与有关莫高窟资料来品味感受;
3、可以在老师提供的“学海泛舟”中寻寻觅觅。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点击“课文”开始自学课文。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1、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学们可以自由分小组合作选择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交流学习体会。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学生可能汇报下列内容)。
(1)彩塑部分。
a、抓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这些词体会彩塑的神态各异。
b、点击观察“卧佛”图片,体会卧佛的长及神态的维妙维肖。
c、通过朗读表现彩塑的精妙绝伦。
d、集体感情朗读体会。
(2)壁画。
a、感悟写法,体会“有……有……有……还有……”以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式的作用,并试着说话。
b、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可查找资料再补充说话)。
c、试着感情朗读两句排比句。(体会壁画的精美和宏伟瑰丽)。
(3)藏经洞。
a、抓住有关语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才干,同时表达对外国强烈的愤怒。
b、学生想象说话。(想象当时的场面,说说自己的内心。)。
c、感情朗读这段话。(体会情感)。
(4)谈总的感受,并集体朗读最后一段。(对全文总括,也呼应开头,对“一颗明珠”作出总的回答。)。
(四)、课堂小结。
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去过莫高窟的每一位游客都会感受它的博大精深和它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祖先赞叹。同学们在我们即将离开莫高窟之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莫高窟游览、观光,进一步了解莫高窟,导游小姐让你给莫高窟写一段广告词,请同学们点击给我留言,想象一下,写一段广告词。
(五)、学生写广告,并相互交流。
1、你有金字塔,我有莫高窟。
2、上有大世界,我有莫高窟。
3、不会游天下,会游莫高窟。
4、莫高窟不愧是祖国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5、有机会我还会来莫高窟的。
(六)、欣赏。
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走过了近5000年的漫长曲折里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敦煌莫高窟灿烂的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沧桑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莫高窟流光溢彩,美丽辉煌。
请同学们点击“欣赏”,让我们再次过目历史留给我们的古代人民那创造性的伟大艺术。(学生点击欣赏,尽情游览、观光。)。
(七)、作业。
欣赏完精美的石窟艺术后,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水平如何,请同学们点击“学海冲浪”,在“学海冲浪”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两道习题。
1、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这段话,把文中的“有的”改为“有……的”,把“有……的”改为“有的”。改后再读读,体会一下“有的”和“有……的”之间的异同之处。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2、实践活动:
举办一次“模拟参观莫高窟”活动。
(1)要求学生用胶泥、粘土或其他材料制作“形态各异”的彩壁,绘制“丰富多彩”的壁画。
(2)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制成的展品,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
(3)将展品布置好,指名一人当导游,其他同学当游客。
请同学们先试着做迁移练习,学生交流。
请同学们课外完成“课外实践活动”,并把活动情况写下来后发回学校的网站上来。
(八)、教师总结。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威风凛凛精妙绝伦瑰丽记录银弦艺术殿堂腐败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画。
(2)释词。
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瑰丽描摹引人注目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导写字。
11.莫高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威风凛凛精妙绝伦瑰丽记录银弦艺术殿堂腐败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画。
(2)释词。
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瑰丽描摹引人注目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导写字。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四
一、激趣揭题。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奇迹,巍峨屹立的长城、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佣、还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
(板书:四大名窟)。
出示课件:观察这些石窟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开凿在陡峭的山壁上)。
师:这四大名窟分别是被誉为“东方塑像馆”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的罗马石雕的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又数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气。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了解课文,首先就要把文章读通、读顺。请同学们找开课文,自由读课文。
检查:初读情况,抽几名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三、第二次带着问题读课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无限魅力。
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听出来了,你们已经被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吸引了。可敦煌莫高窟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多的称赞,如此多的荣誉呢?请再读课文,用笔在书上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检查:说说你从哪些句子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获得这么称赞、荣誉的原因。
小结:是呀,正是因为敦煌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的塑像,还有艳丽的壁画,所以获得了这么多的殊荣。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段话。
1、师感情朗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
2、让生说说我是怎么读的,并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1600多年”说明年代久远,“492个”说明现存洞窟多,“3000余尊”说明彩色塑像多,“45000多平方米”说明壁画面积大)。
3、在这段话中给“余”找个近义词(多)。
把你此时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4、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a、抽生读。
b、接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两句;男女生接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敦煌莫高窟中,彩色塑像占着主要的位置,它除了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精美)。
2、塑像的精美还可以从哪句话看出来?
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最大的九层楼比现在的两幢教学楼还要高出一层;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比手掌还小。读出这样的气势。
3、补充资料: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神态各异,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其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无不赞叹。
自由读上面这段话,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彩塑的精美?
莫高窟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啊。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彩塑,你们现在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播放录像。
看了这一尊尊造型逼真、神态各异的彩色塑像,老师相信同学们此时一定有许多心理话想说,把你要说的写在纸条上。
听了同学们的赞叹,我也想说:敦煌莫高窟,你就像那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的世界的东方!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五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主要内容是敦煌莫高窟艺术作品及各时期艺术特征。
在学习中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课前布置的资料,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对待,所查资料详细。还有一些同学对此不够重视,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影响教学效果。
在课上同学们研讨评述的活动中,大多数同学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利用资料谈自己的感受显得很呆板,照本宣科,还不熟练,更不用提对作品能否深刻理解了。
在今后教学中,一定侧重研究如何改进此方面问题。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本课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学习。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还应强调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按工具材料分类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六
二、课时:两节课。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石窟几个主要时期的作品特点。能力培养:
学会从资料整理中对艺术作品形象塑和艺术效果进行分析。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情感激发:从文物的散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六、教学方法:引导、欣赏、讨论。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清点学生人数,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二)引入新课: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一个关于敦煌飞天舞蹈表演的图片,启示敦煌在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上的重要地位,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三)新课学习:
一、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等。世界赋予敦煌莫高窟那么多的美誉。有外国人说:游览了敦煌,就等于了解了全世界的古代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敦煌莫高窟的世界。
超级链接播放一段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视频。并让学生从视频中去寻找老师出示的问题的答案。板书:
问题。
问题。
)(。
)(。
)于一体的佛教石窟艺术。问题。
2问题。
5、不同时期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师生一起观赏视频。
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抄写在图画本上。
师生一起讨论问题的答案,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答案,便于学生分辨和笔记。(生先思考讨论,教师小结答案,并板书和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问题1答案:距甘肃省敦煌市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
沙漠问题2答案:建筑。
壁画。
雕塑问题3答案:现存732窟。
45000平米。
3000余身(对应问题2答案讨论敦煌莫高窟规模)。
问题4答案:公元366年到元朝。
共经历10。
始开凿:乐僔和尚。
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北朝。
隋唐。
五代和宋。
西夏和元(根据各阶段代表性图例来讨论各时期的艺术特色)得出:问题5答案:
早期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
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
3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
(四)课堂小结:欣赏了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了敦煌的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是不是觉得为身为中国人而更加的骄傲。在敦煌还有一个让国人亦喜亦忧的地方,那就是被誉为“人类历史海洋”的藏经洞。我们下节课将走进藏经洞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清点学生人数,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二)引入新课:简述上次课内容:公元366年,一名和尚乐僔化缘在距甘肃省敦煌市25公里的鸣沙山下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开始,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信任,敦煌莫高窟迅速发展,由早期的西域风格发展为中原风格,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宋朝开始逐渐衰退,到元朝淡出人们的视线。为我们留下了两公里长,732个石窟,45000平米绘画,3000余身雕塑。直到1900年的一天,一位道士王圆箓“开启”了现被编号为17窟的藏经洞,敦煌莫高窟再次闪现于世界。
(三)新课学习:
藏经洞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藏经洞里面究。
(师生一起观看视频,教师从视频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板书)观看完视频后和学生一起根据板书归纳,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藏经洞:
发现:1900年,王圆箓。
藏品数量:60000余件。
内容涵盖社会各方面的内容,人类历史的海洋。
莫高窟艺术品及藏经洞文物流失:
英国:斯坦因。
200两银子从王圆箓手中买走29箱,后来还来过一次。
法国:伯希和。
500两银子从王圆箓手中买走6000余件精品日本:大谷探险队。
日本经历了二战以后,很多文物流失民间,无从考察。
俄国:奥登堡探险队。
俄国莫高窟艺术品及敦煌文物编号达19000多件。
美国:华尔纳。
用特制胶水粘走敦煌壁画,拿回国家复原,还盗走雕像中的精品。
5地官员掠夺,到京城还被负责押运的人的亲戚挑选。数量太少就将完整的文物撕开来凑数。所以最终只剩下8697件了。
讲完以后老师心情很沉重,相信同学们的爱国心也激起了悲愤。曾经辉煌的中国古代人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财富,而腐朽的清王朝竟然一败涂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容世界小觑,要让中国更加立于世界东方,希望寄托在在座的各位同学这一代身上,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带着一颗强悍的中国心再次来欣赏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魅力。课件出示一组图片,从敦煌莫高窟壁画和雕塑两方面来欣赏,再次加深对各个阶段不同艺术特色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两节课对敦煌莫高窟的认识和了解,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敦煌莫高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敦煌莫高窟现在已经是中国很著名的旅游景点了,每年的七月是敦煌莫高窟旅游的高峰季节。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敦煌旅游一下,亲身领略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八、板书(两节课板书内容多。
略)。
九、教学反思:本课内容的赏析,对初一学生来说有难度,因为本课涵盖了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中国大的历史朝代和教材分裂时期的历史,学生没学中国历史就不容易理解。还有,欣赏的角度来看那些作品,初一学生年龄不一定能真正发现其中的美。这对老师激发学生兴趣来说就是一个难点。用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对激发学生星期是个不错的办法。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七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4.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
二、自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
三、交流领悟。
1.学习生词。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
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引导学生读书: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为什么?
【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深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才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张大千的话,展开想象:当年的画师在创作时的苦与乐。)。
3.总结:正是一代代伟大艺术家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和瑰宝--敦煌壁画。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远散发迷人的魅力!
四、练读拓展。
1.为敦煌壁画写一个简短的宣传词。
2.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八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1、导入。
同学们,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图片。
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第148窟弥勒下生。
第217窟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
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比较。
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
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
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
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德育渗透)。
3、小结。
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九
教材分析:
本课将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带领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了解石窟艺术的造型方法、表现特点,促进学生理解和弘扬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学生分析:
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
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石窟艺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
道德情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重点:
难点:
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片断。
二、深入探究,系统掌握。
通过解说与图片大体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基本状况,对它有个基本的了解。
1、飞天。
2、讲述一些本生、本缘的故事。《鹿王本生图》(九色鹿故事)257库北魏。
九色鹿本生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故事,古代一只有9种毛色的神鹿常在恒河边上饮水吃草,一天,有人突然落如水中,九色鹿听到求救声,便奋力把那人救起,那个被救的人答应九色鹿,永远不会透露它的行踪.但不久,国王的宠妃梦见了这只九色鹿,于是,国王出重金悬赏它,结果,那个被救起的人见利忘义,进宫告密,并引国王进山捕鹿,无路可逃的九色鹿,向国王痛陈那个小人的忘恩负义,国王被深深感动,下令保护九色鹿,于是,告密者遭到报应,全身长出毒创,而宠妃也因自己的贪婪羞愧而死.
《尸毗王本生图》275窟十六国尸毗王割肉贸鸽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个大国,这个国家土地肥沃,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国王名叫尸毗王,是一个胸怀宽广,爱民如子的国王。他心好佛法,立誓普救众生。
一天,有只老鹰在追逐一只鸽子,老鹰紧追鸽子不舍,鸽子生命危机,飞来飞去无处躲藏,最后,飞到尸毗王的腋下,请求国王的保护。老鹰追来抓不到鸽子,就对尸毗王说:“这个鸽子是我的美食,我现在饥饿难忍,请国王把鸽子交给我吧”尸毗王说:“我曾许愿,拯救一切生灵,现在鸽子寻求保护,我怎么能见死不救,让它去送死呢?”老鹰冷笑说:“大王既然爱惜一切生灵,如果我吃不到东西,就会饿死,难道我就不该得救吗?”尸毗王说:“我可拿其它食物给你吃”老鹰答到:“我只吃新鲜血肉,别的食物一概不吃”尸毗王暗想,我不能救一命,害一命,看来,只有用我的肉来换取鸽子才能同时救下两条生命。于是,他下令手下取来利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喂鹰,但老鹰又说道:“国王既然要以自身的肉来代替鸽子,那么我也不敢多要,只要和鸽子一样重量的肉。”尸毗王传令取来一秆秤,一头放上鸽子,一头放上割下的肉。奇怪的是,国王全身的肉都已割尽,还是不及鸽子的重量,国王十分纳闷,于是他忍着剧痛,奋力坐到秤盘上。这时,天地动摇,众天神都被尸毗王普救众生的善行所感动,齐声赞叹,并撒下无数天花。忽然,老鹰和鸽子都不见了,原来是帝释天和大臣化成老鹰和鸽子来试尸毗王的诚意和信心,最后帝释天以神力使尸毗王的身体恢复了原状。
8、72窟等5幅,其中第2。
54、275窟为早期壁画中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壁画中尸毗王的群臣有的独自垂泪,有的抱紧王膝,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充溢于画面上。
本故事和上面的月光王施头故事均始创造于北凉,当时割据郭煌、酒泉一带的西凉政权被北凉消灭,北凉的统治者曾对敦煌施行屠城。悲壮沉痛的画面实际就是当时人民痛苦生活的反映。
《五百强盗成佛图》285库西魏。
描绘了五百强盗早饭遭到官兵的镇压,受到挖眼的酷刑后,被放逐深林,后收释迦拯救皈依佛教而双眼复明的故事。
《须达那太子本生图》。
说叶波国太子须达那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敌国仇家收买婆罗门八人,向他乞讨国中百战百胜的白象,太子慷慨施与。大臣入宫禀报国王,国王震怒,将须达那驱逐出国。须达那太子携妻儿驱车出走,一路上遇人乞讨,将马、车、衣物施尽,千辛万苦到遥远的檀特山中隐居修行。后来又有一个婆罗门来要他的两个儿子,须达那趁妻子不在,用绳索将儿子捆绑起来交给婆罗门,妻子归来痛不欲生。后来婆罗门将孩子带到叶波国出卖,被国王知道,深受震动,将孙儿赎回,并迎太子回国。
3、供养人像。
问:唐代人物的造型特点?
4、佛传故事。
5、经变画。
(三)、敦煌彩塑。
问:你能找出莫高窟彩塑不同时代的造型特点吗。
(四)、藏经洞的发现与遗失。
1、藏经洞的发现。清光绪26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积沙时,由于窟壁十分干燥的缘故,沾水后产生聚变,发生一声沉闷的破裂声,在南道北壁壁画处,爆裂开一条若隐若现的裂缝来。王道士感到十分奇怪,用锄头敲敲壁面,发出嗡嗡的响声,说明里面有空洞,就和雇工用锄头小心地沿着拿道裂缝挖掘进去,发现门内有一间约三米见方的密室,王道士以为里面藏有金银珠宝,高兴得急忙点着蜡烛进去察看,然而他们们发现什么金银珠宝,这三米见方的密室却堆满了写本经卷、文书、织秀、绘画、和佛像绢嶓、托本等稀世古物,其中包括从十六国到北宋年间记载的各种宗教、历史、艺术、地质、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资料五万多件,甚曾称无与伦比的旷世宝藏。
2、藏经洞文物的遗失。
三、四万卷经书及许多珍贵的壁画、雕塑,给莫高窟到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这场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邻人不堪回首。
三、知识检测及课后延伸。
填空:
1.石窟艺术源起于宗教的(。
)教。2.中国石窟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
)、(。
)、麦积山四大石窟。3.莫高窟始凿于十六国(。
)时期,到(。
)朝时达到鼎盛,
4.清光绪(。
)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积沙时,发现一间约(。
)米见方的密室,堆满重要文物资料五万多件,甚曾称无与伦比的旷世宝藏。
判断:
1.“舍身饲虎”与“割肉及救鸽”说的是同一个人?2.石窟艺术是中国本土的原生艺术。
思考题:
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与文物的遗失这一震惊中外的事件有何感想?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同时板书课题。指出“窟”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幻灯片)
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已有的认识,让陌生的莫高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请孩子们带着好奇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激发学生走进课文。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孩子们在默读课文,针对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教师随机板、板书)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2、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3、我们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意图: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学生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学生提问的能力。这样课堂才会学趣盎然。同时,学生为自己的问题而定学法。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1、你最想读哪一段内容?(教师随机进入)
2、品读“彩塑”一段。
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
(2)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放幻灯片)
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彩塑的神态,形象具体地感知彩塑的艺术特点。
抓住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间蕴于的情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与课文对话,与课文交流,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5)美读感悟:把你自己对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放音乐)
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读,让语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5)想象说话: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赞叹?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出示幻灯片)
4、自主品读“壁画”一段,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横线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位的词,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结晶”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结晶)
意图: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欣赏影片
如果你是导游,你会给在做的人怎样介绍莫高窟的艺术?
意图: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化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附板书:
14莫高窟
彩塑 壁画
(栩栩如生) (宏伟瑰丽)
结晶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学会10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3、能给各段找出重点词句。
4、流利朗读全文,背诵第4、5自然段。
5、通过《作业本》中的习题,练习相应的语文技巧,如关联词造句、缩写句子、加标点等。
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说说看了后,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1、结合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2、研究这10个生字,哪几个容易念错或写错,用不同的符号注上,如*。自己写几次或念准确。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把你赞赏的词圈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什么?找出重点词。
(教师板书生字)。
1、请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看看生字念准了没有。
2、谁想当小老师?把你刚才标出的容易出错的生字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指导。评评哪个小老师当得好。
3、指名把你最欣赏的词大声念出来,有同感的举手以示赞同。
4、交流重点词,说说理由,统计支持者,归纳结论。
再读课文,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课文中有的把它画下来,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来说。
1、自己设计一个复习生字的练习题,相互交换做。
2、熟读第4、5自然段,能背诵。
1、播放自行制作的课件,内容根据课文定,但只有画面,没有讲解。
2、你觉得老师做的这些画面用来上课给小朋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配上讲解和合适的音乐)。
3、老师想请你们大家来给画面配上讲解的声音,课文作为讲解台词。分几个人作介绍。
a、你们看,要请几个人讲?为什么?(明确课文分三段)。
b、你愿意讲哪个内容?
c、想想一名好的讲解员或导游必须符合哪几个条件?(或:你对自己的讲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长时间作准备?
e、如果你能比课文中的文字讲得更生动具体,就更了不起,老师支持你!
1、请准备好的同学在学习小组内试解。
2、指名上台指着画面介绍,师生们作为游客的身份倾听并观赏,然后组织评议。
3、评选最佳讲解员:强调“点”“面”结合的讲解方法。
(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你想,这些画面,我们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
(启发: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依据)。
2、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风格不同器乐演奏的曲段,让同学们听后择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独奏……。
该课件有讲解有音乐,声情并茂:看看这些塑像和壁画,你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课后去观赏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学会10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3、能给各段找出重点词句。
4、流利朗读全文,背诵第4、5自然段。
5、通过《作业本》中的习题,练习相应的语文技巧,如关联词造句、缩写句子、加标点等。
一、视频观赏,入情入境。
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说说看了后,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结合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2、研究这10个生字,哪几个容易念错或写错,用不同的符号注上,如*。自己写几次或念准确。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把你赞赏的词圈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什么?找出重点词。
(教师板书生字)。
三、自学交流。
1、请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看看生字念准了没有。
2、谁想当小老师?把你刚才标出的容易出错的生字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指导。评评哪个小老师当得好。
3、指名把你最欣赏的词大声念出来,有同感的举手以示赞同。
4、交流重点词,说说理由,统计支持者,归纳结论。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再读课文,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课文中有的把它画下来,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来说。
五、设计练习,培养能力。
1、自己设计一个复习生字的练习题,相互交换做。
2、熟读第4、5自然段,能背诵。
六、播放课件,诱发兴致。
1、播放自行制作的课件,内容根据课文定,但只有画面,没有讲解。
2、你觉得老师做的这些画面用来上课给小朋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配上讲解和合适的音乐)。
3、老师想请你们大家来给画面配上讲解的声音,课文作为讲解台词。分几个人作介绍。
a、你们看,要请几个人讲?为什么?(明确课文分三段)。
b、你愿意讲哪个内容?
c、想想一名好的讲解员或导游必须符合哪几个条件?(或:你对自己的讲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长时间作准备?
e、如果你能比课文中的`文字讲得更生动具体,就更了不起,老师支持你!
七、尝试讲解,点拔引导。
1、请准备好的同学在学习小组内试解。
2、指名上台指着画面介绍,师生们作为游客的身份倾听并观赏,然后组织评议。
3、评选最佳讲解员:强调“点”“面”结合的讲解方法。
(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八、选配音乐,陶冶情感。
1、你想,这些画面,我们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
(启发: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依据)。
2、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风格不同器乐演奏的曲段,让同学们听后择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独奏……。
br/。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三
进去之后,导游发给我们每人一个讲解器,因为窟太大,讲解的声音小,为了听清并且不互相干扰,就采取了这个措施。
导游告诉我们: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上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沿着小路进了一个洞窟,这个洞窟真大,里面有五僔佛像,洞窟壁上画着精巧的壁画。顶部壁画是彩色的飞天,洞窟四壁画了千僔小佛像,画工十分精致,整齐。这次我们一共参观了十个窟,最著名的是第十七窟——藏经洞。这个窟虽然小,但出土文物有5万多件,大部分流失到国外,中国仅仅留下了8000多件文物,非常可惜。
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古代人民真是聪明绝顶,这么高的洞窟,居然还能上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古代人民真是聪明绝顶,这么高的洞窟,居然还能上去涂画颜料,创造出那么多精巧的'壁画,并且塑造了高大雄伟的佛像,这可是现代人都难办到的事情啊!古老的中华文明就是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来的。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四
大家好!
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区。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杨,大家可以叫我杨导。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丰满沙丘,再抬头望一望,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这宏伟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为了保护这些遗产,请大家在景区内不乱扔垃圾,不拍照。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彩塑展厅。这里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精美绝伦。我左边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右边这尊是强壮勇猛的力士。最宏伟的是我身后这尊卧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长,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禁不住啧啧赞叹。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壁画展厅。这里的壁画有很多,内容丰富多彩。我左边是记录佛教故事的描绘神佛形象的,右边的是反映民间生物的和睦自然风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画是什么吗?对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飞天。这一个飞天臂挎花篮,采摘鲜花;这一个飞天臂放琵琶,银拨银弦;这一个飞天倒悬身子,自天而降;这一个飞天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这一个飞天舒展双臂,翩翩起舞。你们看了这些壁画是否觉得进入了艺术殿堂?是的,我告诉你们,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好了,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在活动之前,我还是那句老话: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惜有的土地。它不仅是游览胜地,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共同祝愿: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欢迎大家再有机会到这里来游玩。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五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xx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六
8月2日早上,我们一行人坐车来到莫高窟,游人真多呀,我们等了好长时间才买到票。
进去之后,导游发给我们每人一个讲解器,因为窟太大,讲解的声音小,为了听清并且不互相干扰,就采取了这个措施。
导游告诉我们: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沿着小路进了一个洞窟,这个洞窟真大,里面有五僔佛像,洞窟壁上画着精美的壁画。顶部壁画是彩色的飞天,洞窟四壁画了千僔小佛像,画工十分精致,整齐。这次我们一共参观了十个窟,最着名的是第十七窟——藏经洞。这个窟虽然小,但出土文物有5万多件,大部分流失到国外,中国仅仅留下了8000多件文物,非常可惜。
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古代人民真是聪明绝顶,这么高的洞窟,居然还能上去涂画颜料,创造出那么多精美的壁画,并且塑造了高大雄伟的佛像,这可是现代人都难办到的事情啊!古老的中华文明就是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来的。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七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着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外国的旅游者的评价对莫高窟的评价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从市区至莫高窟约有25公里,汽车行驶约25分钟左右。莫高窟谷称千佛洞,这里并不是指有一个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八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导。伴着徐徐的春风,我们来到了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面前。
莫高窟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它的四周布满沙丘。莫高窟的洞窟数量有735个,分南北两个区,南区492个,北区243个。洞窟里面有精彩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堪称无价之宝的藏经。它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大家请跟随我到内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些历史悠久的壁画。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大家看,面前的这一幅壁画,是佛教艺术的其中一幅。这幅画的描绘的是《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国王叫尸毗王,大家都知道释迦摩尼吧,尸毗王就是它的前世。尸毗王十分的诚实、善良和仁慈,他一心求佛。天上有两个佛想要考验尸毗王是不是真心求佛。他们一个变成了鸽子,一个变成了老鹰。老鹰追逐鸽子,鸽子躲到了尸毗王的怀里。老鹰恶狠狠地说:“把鸽子还给我!”因为尸毗王十分善良,他愿意割自己的肉给老鹰,来换取鸽子的性命。两个佛看尸毗王果然是真心向善,这时,天空下了一阵香雨,国王感到身体轻飘飘的,他成了佛。这个故事就讲完啦。
下面,大家看一看壁画上的飞天,洞窟里有成百上千幅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请拨琴弦。有的倒着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扬,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游客朋友们,我们了解了莫高窟,听了《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大家有没有被莫高窟的艺术魅力震撼呢?下面,大家可以自行游览,体会莫高窟的奇妙之处。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十九
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本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二十
大家好,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区。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龚,大这可以叫我龚导。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丰满沙丘,再抬头望一望,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这宏伟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为了保护这些遗产,请大家在内不扔垃圾,不拍照。
现在我闪已经到了彩塑展厅。这里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精妙绝伦。我左边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右边这尊是威风凛凛的`大王;右上方这尊是强壮勇猛的力士。最宏伟的是我身后这尊卧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长,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祥。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禁不住啧啧赞叹。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壁画展厅。这里的壁画有很多,内容丰富多彩。我左边是记录佛教故事的描绘神佛形像的,右边的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和描摹自然风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画是什么吗?对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飞天。这一个飞天臂挎花篮,采摘鲜花;这一个飞天怀抱琵琶,银拨银弦;这一个飞天倒悬身子,自天而降;这一个飞天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而这一个飞天舒展双壁,翩翩起舞。你们看了这些壁画是否觉得进入了艺术殿堂?是的,我告诉你们,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好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细细游赏,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大家好!我就是本次“敦煌之游”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叫我陈导好了。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具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的莫高窟。
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鸣沙山东麓。洞窟始凿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结束,前后延续约一千年。莫高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建筑,是绘画和雕塑之宫,是中国现在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的石窟。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
外国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但目前仍保存有从十六国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个,彩塑2415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窟。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它以数量浩繁,技艺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人们展示了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的社会历史图景。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长约1600米。
1961年,国务院公布敦煌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敦煌莫高窟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敦煌文书四大部分,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位的立体艺术。其内容极为丰富。
古代民间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恒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10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