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4:58:08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2 04:58:08     小编:书香墨

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的编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教案范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一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3.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重难点:。

1.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2、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教学过程。

一、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2、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示投影)。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续)。

一、1.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

总结: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下面我们就听故事:(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三族聚居的村庄,那里的村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主持人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沙石结合在一起是座山,大家团结在一起能使荒滩变花园,民族团结就是好。

二、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三、归纳总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课题:认识各民族和他们的节日。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班里的同学是哪些族别,了解他们各自的传统节日。

2、了解各民族在传统节日中的服饰特点和礼节及在节日中要举行哪些传统活动。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运动员在射箭、摔跤、赛马、达瓦孜等项目中,取得的享誉国内外的成绩,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感受各民族在庆祝传统节日时的气氛。

4、体会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从各项有趣味的活动中,分享无穷的乐趣。

5、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从各项有趣味的活动中,分享无穷的乐趣。

难点: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的影、像资料。

四、活动过程:

课时安排:计划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过程:

看书上图片,说一说少数民族的活动项目。

【联系见闻,大胆表达】。

让学生联系个人见闻,充分发言,说说自己对各项活动的了解与感受。【分组活动】让学生展开讨论,抒发感情。

1、从网络媒体上了解各项有趣味的活动,分享无穷的乐趣。

2、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运动员在射箭、摔跤、赛马、达瓦孜等项目中,取得的享誉国内外的成绩。

【教师介绍】。

巴音郭楞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信仰穆斯林的群众,每年都要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这两个伊斯兰教重大的节日。肉孜是阿拉伯语“斋戒”之意,这个节日的当月要封斋。在斋月的第一个晚上,阿訇在清真寺宣礼楼上面向西方,寻找纤细的月牙,如果见月,这天晚上就进入斋月,否则顺延一两天。封斋期间,人们要在日出之前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整天不进饮食,要克制私欲。整个斋月十分庄重,是人们最高贵而又快乐的日子。月末阿訇看见西方新月,月后第二天即为开斋日肉孜节。庆祝活动隆重,扫庭院、穿盛装、互拜节、兴起舞、吃美食,尽情欢乐一番。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意为“献牲”之意。古尔邦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群众最为隆重的节日,在肉孜节后的第七十天举行。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收安拉启示,要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以献祭,当先知执行时,安拉为其真诚所动,遣天使牵来一只黑山羊,命宰羊带献。为了感谢安拉的仁慈和穆斯林的忠诚,宰牲献祭便在阿拉伯民族中流传开来。古尔邦节到来之前,家家制作馓子、糕点、沐浴诵经,拜亲访友,主人盛宴接待拜节者,人们唱歌跳舞,尽欢而散。

【各民族传统节日】(续)。

哈萨克族: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隆德节藏历四月。

回族。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克尔克孜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汉族。

正月初一为元旦,即春节。正月初七为人日。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叫元宵节或灯节。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十二为花朝节,又叫百花生日。三月三为上已节,又叫修禊节。

三月还有清明节、清明前二日(或一日)又为寒食节。四月初八为佛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七月初七为七夕,叫乞巧节或女儿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叫鬼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十一月有冬至节。

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为除夕。

认识个民族。

一、让学生从各民族的衣着特点入手,认识和了解新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族风情。

1、让学生通过对各少数民族歌舞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我国民族歌舞的音乐类型及风格特点。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3、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表演的能力。感受民族歌舞的魅力,学会用歌声和舞姿来表现。

4、民族歌舞产生并流行于民间,受民俗文化的制约,即兴表演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如为主要形式,不同地区,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环境、生活方式、民族性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在素质技巧和风格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5、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乡,无论在辽阔广茂的草原,浩瀚无垠的大漠,还是在富饶的农区乡间,到处都飘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之声。象大家熟知的《牧歌》、《祝酒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都是以歌唱草原,赞美俊马,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主要内容,蒙古民族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热烈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6、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歌舞以动听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他们的舞蹈艺术以含蓄、优美、沉稳见长,特别是姿态优美、舒展大方的女性舞蹈,以及刚健奔放的男性舞蹈,看后使人留连忘返。

二、学生自己统计班上同学有哪些民族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在节日中要举行哪些活动?

六、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几种常见的少数民族歌舞。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更好地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提高我们自身的表演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体现了新课改强调的知识与娱乐并存的特点。

思考题:

2、举出你们班不同民族的重大节日。

3、列举本地主要民族风情特点。

七、课后记: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二

1、使学生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民族平等和名族团结。

3、“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在现实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平等和团结。

2、使学生树立今天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发展繁荣和自己家乡的经济做出贡献。

3、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三个尊重”,从而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2、通过学生感受到自己家乡快速发展变化,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树立长大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中华民族?其构成、分布特点是什么?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3、各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学生自学。

(三)达标测评。

3、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名族歧视。名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我权利。

4、“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三个尊重”: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5、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大量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促进少数民族干部地区发展、协调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首先要靠国家的扶持。

(2)要靠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帮助。

(3)主要还要依靠西部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4)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

8、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整体,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中国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能实现长治久安。

9、如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无论是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教育和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

四、课堂练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

回顾课本内容后归纳课本重难点。

六、布置家庭作业。

七、下课。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三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有关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的。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其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采取措施,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我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其二,不能忽视目前境内外,仍有少数敌对分子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十分必要。其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到内地来做生意,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汉族人也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此,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也有现实意义。

本课以观察照片,让学生从我国各民族代表的合影照片中认识几个民族,并谈看了照片之后的感想入手导入课文,用以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课文第一段相连接。

本课应讲清两点。

课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通过历史的回顾说明,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互助;第二,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各民族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以孔繁森的事迹和新疆地区一个回汉维族杂居的村庄村民互相帮助的事例,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间亲如兄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最后一段简单说明了少年儿童也要为加强民族团结而努力,在与不同民族交往中应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友好相处。这段话主要是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法建议。

教学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所讲事例多数是学生熟悉的。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事例让学生理解本课所讲观点。也可以参考后边的参考资料再给学生介绍一些事例,说明祖国的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则国家兴旺、民族昌盛;民族分裂于国于民都不利。

2.本课政策性较强,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汉族地区要防止以汉族为主体来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防止大汉族主义倾向;少数民族地区也要防止本民族狭隘的民族主义。

3.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开放地区和旅游开发区,可以侧重在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方面;对民族杂居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有民族纠纷或分裂活动的地区,更应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3、让同学们了解__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收集6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3、准备两串塑料葡萄,一顶维吾尔族帽子,一幅日月潭的挂图,白族的小工艺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拼图和《爱我中华》的录音带。

1、导入。

主持人甲:同学们,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些拼图,现在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完成这幅拼图。

主持人乙:(手指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齐答:中国地图)。

主持人甲:每当我们轻轻打开地图。

主持人乙:第一眼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主持人甲:碧绿的是草原。

主持人乙:金色的是沙漠。

主持人甲:蓝蓝的是大海。

主持人乙:弯弯的'是江河。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各族同胞手拉手,一起来参加“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个主题班会。

主持人甲:__,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收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正准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现在去看一看。

主持人乙:那太好了!

(各小组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准备,两个小导游来到各组中采访)。

主持人乙:__,这竹竿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呢?

主持人甲:这,我可不知道,让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吧。

(第一组表演《竹竿舞》,一边表演一边作讲解。)。

主持人乙:__,原来这跳竹竿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

主持人甲:我国每个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他们的服饰还特别艳丽多姿,像一座开满名花奇卉的百花园。下面请出彝族同胞为我们介绍。

(第三组以顺口溜形式介绍彝族的服饰。)。

主持人乙:少数民族的服饰的确是多姿多彩,他们的工艺品同样是丰富多彩的。现在,有两位白族的小姑娘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家乡的工艺品,我们来听听他们的介绍。

(第四组以时装表演形式介绍白族工艺品。)。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少数民族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许多少数民族的英雄人物。马本斋就是其中之一,请听故事《马本斋和回民支队》。

(第五小组派代表讲《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故事。)。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同样染着像马本斋这样少数民族烈士的鲜血。我们决不能忘记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建立起来的。

(第六组表演《阿凡提的故事》。)。

主持人乙:同学们,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来到我们中间。你瞧,在那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在那金灿灿的油菜地里,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

主持人甲:(出示:蝴蝶标本)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的蝴蝶最美丽呢?(齐答:台湾)对,台湾。在那里居住着许多高山族的同胞,下面请高山族的同胞为我们介绍宝岛台湾。

(第七组同学诗朗诵《我知道的台湾》、讲述《日月潭的传说》)。

主持人乙: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每组选两个代表把你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在地图相应的省份,看哪个小组的代表贴得对。

主持人甲:现在开始。

(开始游戏,放《爱我中华》音乐。)。

主持人甲: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作评判,看看同学们贴得对不对。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班会课。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五

1、发动学生,在课下收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2、以班为单位准备一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故事。3、发动学生,自行学习排练少数民族舞蹈。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导入部分:

主持人甲: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正是因为有了各族人们融合和团结,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繁荣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让我们在民汉合校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携手并进,走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题部分:

(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们的各族人们都在用感人至深、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谱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篇章。

1、游戏:在一个题板上写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然后几位学生代表轮流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谁说出的和题板上的相同或重复前面学生所说过的名称,便出列表演节目,为大家讲一则民族团结的故事。

2、听故事:藏族学生代表讲《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们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们沙湾四中这样一个2800多学生的大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不体现了民族兄弟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主持人乙: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迁徙于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落因反抗沙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历经三年准备,举部东归祖国,一路上与拦截的沙俄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到达伊犁我国境内时,该部落由出发前的17万之众,只剩下不到7万人,迢迢万里路,埋下了10万英雄儿女的血肉之躯。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后,大部聚居在现在的和静县。

(二)了解民族知识。

主持人甲: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说一说、议一议:

(1)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指什么?

(2)“四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五观”指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民族知识。

2、民族故事我知道: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3、民族英雄我了解:

民族英雄马本斋、孔繁森、吴登云、阿尼帕阿里马洪等。

主持人乙: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各族人民的灿烂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灿烂文化。

表演:在同学们的少数民族歌曲大联唱的同时,由组代表表演自行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t台秀。

(五)民族舞蹈大荟萃。

1、分别由一个男生和女生的学生组合,表演壮族竹竿舞。表演结束,由学生自主参与由该舞蹈设计的游戏。即,谁在游戏中被竹竿卡住,就要表演另外一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或说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2、维族、啥萨克学生代表介绍维族、啥萨克的风土人情,而后带领全体同学共同起舞。

(六)主持人总结。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

主持人乙: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

(七)班主任总结。

通过本次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班会,我们从中了解和学习到了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也体会到,只有民族团结,携手并进,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团结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振兴发展。

(八)结束。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六

一、活动目标: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二、活动准备: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

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三、活动过程:

1、民族服饰竞猜。

你能说出模特所穿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2、比一比赛一赛。

(1)你知道中国境内居住着多少民族吗?

(2)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五十六个民族: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gelao)族、壮族、瑶族、仫佬(folao)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yu)族、高山族。

3、让我们相互了解一下吧?

(1)汉族与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区别?

(2)维吾尔族在饮食上有什么特点?维吾尔族用水和汉族有什么区别呢?

(3)维族见面打招呼和汉族同学有什么区别呢?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在每年回历的12月10日,节前人们清扫庭院,准备节日的食品,清晨沐浴焚香,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图为到清真寺参加会礼。

4、民族乐器欣赏马头琴、手鼓、热瓦普、冬不拉、萨巴以。

5、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6、民族团结小故事分享。

7、新疆美食你比我猜。

烤羊肉串,抓饭,拉条子,烤包子,馕,烤全羊,羊杂碎大盘鸡,伊犁马肠子。

8、民族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心连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用我们心中那超越血缘、超越亲情、超越民族的`无上崇高的大爱,来描绘我们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

四、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参加你们的活动后和你们一样触很深,我更相信这次主题班会后无论是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我们都会更理解对方,我们班再不会出现下课时,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各聚一堆的场景了,因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更加坚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昌盛,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脚步才会更强、更快、更有力!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七

相处,情同手足。

主持人乙:正是因为有了各族人们的融合和团结,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

繁荣。

主持人甲:是啊,今天,就让我们在五十三团二中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携手并进,走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部分:

(二)民族团结源远流长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们的各族人们都在用感人至深、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谱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篇章。主持人乙: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那么,这56个少数民族都有哪些?游戏:在一个题板上写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然后几位学生代表轮流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谁说出的和题板上的相同或重复前面学生所说过的名称,便出列表演节目,为大家讲一则民族团结的故事。

(三)主持人总结。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主持人乙: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让我们一起作出承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心连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用我们心中那超越血缘、超越亲情、超越民族的无上崇高的大爱,来描绘我们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

(四)班主任总结通过本次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班会,我们从中了解和学习到了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也体会到,只有民族团结,携手并进,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团结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振兴发展。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八

一:活动主题:增进民族团结,共创和谐未来!

二:活动背景:“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传统,中华脊梁。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缔造了中国这个伟大而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传承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组成了华夏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在此新生入学之际,101441班全体同学与091441班学长、学姐共聚一堂,共同谱写班级团结,民族团结的伟大之音。

三,活动目的:为了增进我班各民族同学情感,加强班级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全体学院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间团结友爱精神,以班级团结促进校园团结,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大团结。共创和谐未来!

四,主办单位:101441班及091441班。

六,活动地点:e栋212室。

七,活动参与人员:主持与节目搜集:

宣传画:

采购:

场地预定:

资料搜集、嘉宾邀请:

策划书:

场地布置:

嘉宾:班主任辅导员教官。

其他参与人员:

八:活动前期策划准备:

1:嘉宾邀请10月13日。

2:宣传海报绘制及展板预借10月13日。

3:摄影设备预借10月15日。

4:民族知识资料搜集整理(播放员:王玉玺)10月14日。

5:节目搜集和主持人定稿10月14日。

6:流程商定及通知10月14日。

7:活动物品采购10月13日。

8:活动现场布置10月15日。

九:活动流程:

1:人员进场(嘉宾就坐与嘉宾席)。

2:主持人开场(背景音乐:歌唱祖国)。

3:主持人介绍嘉宾及嘉宾发言(班主任和辅导员)。

4:独唱——《指望》(刘籽杉)。

5:琵琶弹奏(李琳091441班)。

6:民族知识抢答及奖品颁发(由嘉宾担任评委)。

7:民族服饰展、少数民族同学介绍民俗及表演(配合ppt课件播放)。

8:101441班男生朗诵——《民族团结颂》。

9:游戏——小岛求生及奖品颁发(10份奖品)。

10:萨克斯风情独奏(王子扬藏族)。

11:诗朗诵(091441班)。

12:傣族舞——《天上人间》(陈宇晶)。

13:合唱——《爱我中华》(090441班)。

14:嘉宾总结。

15:同学退场(《难忘今宵》)。

十,经费预算:

物品数量金额。

矿泉水一箱16元。

奖品2526元。

画具颜料69·5元。

胶带、工具刀16元。

水果30元。

总计:157·5元。

十一,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开始前一小时全体男生到场布置场地,负责人员摆放好宣传海报及绘制黑板报。

2:ppt课件播放员提前到场预演以防万一。

3:借来的服装及相机设备注意保护,避免损坏。

4:活动过程中负责人员注意维护好秩序,活动过程中不可随意走动。

5:同学们做到怎么来怎么走,保持场地整洁。

6: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有秩序的退场,嘉宾先行。

十二,活动事后安排:

1:场地布置人员结束后留下清理场地。

2:拍照同学整理照片并上传至班级qq群。

3:鼓励同学们充分享受过程并写下活动感想积极向校内媒体投稿,也可以放到班级群共享。

4:借来的展板等工具要及时归还。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九

教材分析:

《民族团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解。

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

继承传统树立责任。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海南主要居住着那些少数民族呢?

3、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请学生阅读第二部分课文,并回答:

1、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2、说说人民政府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3、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4、阅读58页小字部分说说里面讲述的人物和事件。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5、做58页“动脑筋”。(孔繁森在工作期间,他克服了恶劣的高原环境,跑遍了拉萨市八个区内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村小学,使拉萨市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以上。同时走遍了几乎所有的敬老院和养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西藏偏远的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他每次下乡的时候,都特地带上一个医药箱,买上几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雪中送炭。

1992年,拉萨市发生地震,孔繁森抚养了3名因地震而失去父母的孤儿。并经常用自己的工资来资助生活贫苦的藏族群众。所以,经常不到半个月,他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他又悄悄地跑去献血。在一年时间里,他先后献血900毫升,并把所得的营养费900多元全部用于3个孤儿的生活补贴上。

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没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钱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人们称他为“领导干部的楷模”、“九十年代的焦裕禄”。)。

三、小结。

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繁荣。

四、练习巩固。

1、根据59页“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连线。

2、完成练习册。

五、拓展。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多民族-56个。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背景政策成果。

三、孔繁森的事迹。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探究活动一: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程序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国的56个民族,共同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二、分组汇报、探究。

1、看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区域。

2、探索学习: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有哪些?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交流学习。

三、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待客礼仪风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探究活动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知道任何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程序一、导入。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任何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今天我们继续去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找出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省份。

1、仔细观察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2、讨论交流:

(1)少数民族最集中的是哪几个省、自治区?

(2)人口最多与人口最少民族分别是哪个民族?

活动二: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

1、仔细观察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图。

2、说说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

3、了解其他丰富的资源。

三、汇报我们的发现。

二、分组探究。

1、根据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分为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等几个小组,多渠道搜集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资料。

2、和小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探讨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三、分享研究。

1、围绕“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几个小组,进行汇报。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2、能力目标:结合课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及关心国家大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记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并为各民族地区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重点:

1、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2、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3、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党和国家不但确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政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讲授新课:

1、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的背景。

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生答后师归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科、教、文、卫等事业还相对落后,与东部差距较大。因此,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先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

2、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引导过渡: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呢?

指导学生看课本,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作出回答。

(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没有国家的帮助,要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距,一时难以办到,同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民族经济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本地区的落后面貌。

(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方针。

主要采取人才支持、援建项目、合资经营、联合生产、联合开发、补偿贸易等方法。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要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早到因地制宜,区别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发展本地的民族经济。

(4)同时,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阅读课后《西藏50年的经济发展》了解西藏经济发展的过称及成果,从中总结西藏发展的经验。

4、探究与体验找一找。

请你查阅资料,说说我国民族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请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你居住地区的优势资源是什么?地方政府是如何开发利用的?

5、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4、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讲授新课。

1、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1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第六课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一、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查阅与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有更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整合资料,并合理运用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能够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点:

1、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2、国家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国家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民族语言即使民族文化的构成工具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讲授新课: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及其功能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在生活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不做任何有失团结的事。

能力目标: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1、让学生了解到习近平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

2、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帮助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我们应该怎么做?——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二是多做有益于民族团结的事、多说有益于民族团结的话。反过来说,就是,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三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展示与评价:。

3、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评价建议。

一、回族。

喝青稞酒.四、蒙古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在临沧、大理和丽江等。

最为普遍.九、苗族。

汉族。

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饮食。

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靴子.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肉食.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忌吃猪肉、动物血、自死亡动物和未奉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即使是牛羊肉也必须是穆斯林所宰,方能食用,只可食用咀嚼性动物,例如牛羊兔.所以在城市中设有民族市场),禁止饮酒等.藏族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四

主题:赛衣盛会。

活动一走进服饰空间活动二探究服饰文化。

主题:欢歌劲舞。

活动一民族戏曲大连唱活动二民族工艺大展台。

主题:节日万花筒。

活动一了解各民族与生产有关的节日。

课题:赛衣盛会(走进服饰空间)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进入民族服饰空间,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从民族服饰的特点中了解各民族不同的含意,能区分几种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民族服饰的特点中了解各民族不同的含意,能区分几种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1、我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请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56个)2、56个民族的服饰是多彩多姿,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赛衣盛会(板书课题)。

二、看一看,辨一辨。

1、谈话:一个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标志。我国各民族的服饰有着丰富的样式、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多彩的民俗,装点着各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2、你认识这些民族服饰吗?(课件出示,让学生认一认)。

三、走进服饰空间。

1、从邮票看民族服饰。

(1)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各民族的服饰吧。(p2—3页,学生自读,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把他记下来)。

(2)集体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其他同学对照课本,看看他是否记住了?)。

2、从鞋帽看民族服饰。

(1)很多民族的服饰特点?(重头轻脚)(2)这些服饰有什么含意?

3、从配饰看民族服饰。

说说各种配饰的作用或来历。

四、认一认,连一连。

1、你能为这些少数民族的同胞找到所属的民族吗?

2、学生连一连。

3、交流。

五、小结。

板书设计:

五、赛衣盛会。

多彩多姿。

重头轻脚。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南北方各民族的服饰的不同,知道民族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2、了解民族服饰与节庆的关系。

3、了解民族服饰与礼仪的关系,从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服饰与气候、节庆、礼仪等的关系。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搜集民族服饰与节庆、礼仪有关的知识。

2、搜集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各民族的服饰多彩多姿,但你可知道:各民族的服饰还跟气候、节庆、礼仪有着紧密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服饰文化。

二、民族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南方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质地较薄,无领,短小轻便,头巾。气候炎热)。

2、北方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衣料较厚,高领,长袖、戴帽、穿靴子,袍装。天气寒冷)。

三、民族服饰与节庆。

1、自学课本上的几个民族的节日的介绍,了解与服饰的关系。

2、你还知道哪些与民族服饰有关的民族节日?(交流)。

四、民族服饰与礼仪。

1、自学课本上的几个民族礼仪与服饰的关系的介绍。

2、你知道还有这样的例子吗?(交流)。

五、展示、介绍。

1、展示课前搜集的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图片,并对图片作一简单介绍。

2、设计或展示(课本方框中完成)。

六、总结。

中华民族文化悠远流长,服饰就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那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饰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板书设计:

主题。

五、赛衣盛会服饰与气候:

南方人:质地较薄,无领,短小轻便,头巾。气候炎热。

北方人:衣料较厚,高领,长袖、戴帽、穿靴子,袍装。天气寒冷。服饰与节庆:服饰与礼仪:

课题:欢歌劲舞(鼓乐叮咚—民族乐器展示台)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部分常见的民族乐器,知道这些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分享自己认识的民族乐器,了解这些乐器乐器的来历或特点。

3、通过上网等途径,寻找民族乐器,知道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在我国各民族同胞的生活里,乐器是必不可少的。各种各样的民族乐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乐苑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民族乐器,来了解它们的特点。(板书课题:鼓乐叮咚——民族乐器展示台)。

二、展示乐器,交流学习。

1、先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2、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介绍,让学生读一读。

3、学生讨论:观察这些乐器、读了介绍后,你有什么发现?

4、得出乐器的分类:击奏类、吹奏类、弹奏类、拉奏类。

5、你还知道这几类民族乐器有……(学生说,说后教师多媒体出示)。

三、交流分享:

1、学生自由阅读,分组交流:你知道了些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这些乐器中最感兴趣的民族乐器,并说说为什么?

四、拓展学习:

五、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具有自己本民族特点的民族乐器,通过了解这些乐器,我们可以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板书设计:

鼓乐叮咚—民族乐器展示台。

击奏类:铜鼓、象脚鼓、纳格拉…吹奏类:葫芦丝、咚咚喹、斯不斯额…。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民族歌曲,感受民族歌曲的神韵。

2、介绍民族歌曲和少数民族歌手,激发学生学唱民族歌曲的兴趣。

3、欣赏、学唱民族歌曲,体会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听、唱民族歌曲,感受民族歌曲的神韵。教学难点:欣赏、学唱民族歌曲,体会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歌曲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入题。

2、谈话:民族歌曲是民族音乐之林中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民族歌曲,来感受一下民族歌曲的神韵。

二、猜一猜,说一说。

1、读关键词,猜一猜:这是哪首民族歌曲?(指名说)。

2、看一看歌名,你知道是哪个民族的代表曲目?(指名说)。

3、认一认:你知道这些歌唱家分别来自哪个民族?

三、经典传唱:

1、播放歌曲:《嘎达梅林》《阿拉木汗》《龙船调》。

2、听完一首后让学生说说感受,然后老师并作简要介绍。

四、唱一唱:

让学生唱一唱《阿西里西》,感受民族歌曲神韵。

五、课堂小结:

民族歌曲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之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面有很多歌曲流传甚广。课后,我们可以去收集并学唱其中的几首歌,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民族舞蹈,品味各民族舞蹈的特点。

2、介绍民族舞蹈的来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之美。

3、学跳民族舞蹈,体会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赏民族舞蹈,品味各民族舞蹈的特点教学难点:学跳民族舞蹈,体会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舞蹈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和重大庆典,各族人民热情洋溢,全身心地投入到歌舞的海洋之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投入到这些歌舞的海洋之中,体会一下少数民族的热情。

二、观看视频,体会欢乐。

1、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民族舞蹈。

2、分别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些民族舞蹈反映了这些民族的什么特点?

三、欣赏民族舞蹈,体会民族特色。

1、播放维吾尔族舞蹈,说说: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相机介绍)。

2、同样方法介绍苗族、蒙古族、藏族、云南原生态歌舞。

四、寻找石窟中的舞蹈。

2、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说明:舞蹈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之美。)。

五、学跳民族舞蹈。

课后,我们可以跟着视频中学跳民族舞蹈,也可以请音乐老师教我们跳一些民族舞蹈。

六、课堂小结。

民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这些舞蹈源于生活,表现了生活中的美。希望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舞姿曼妙—民族舞蹈旋转厅。

课题:瑰宝探秘(民族戏曲大联唱)第1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地方戏曲,知道这些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2、了解部分民族戏曲的经典曲目,知道京剧我四大行当,典型脸谱的含义;了解特别杰出的戏曲大家。

3、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一个剧种,深入了解其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地方戏曲,知晓部分经典曲目。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一个剧种,深入了解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激发兴趣。

1、多媒体展示示p29页图片,学生欣赏。

2、谈话:京剧、昆曲、刺绣、织锦、陶瓷、草编、蜡染等都属于民族艺术,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它们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凝聚着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需要我们去挖掘、探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世界,感受它丰富的内涵,品味它浓郁的韵味。(揭示、板书课题:瑰宝探秘:民族戏曲大联唱)。

二、自学课文,了解民族戏曲。

2、小组交流。

三、自学分享,拓展学习。

1、按顺序出示图片(多媒体),指名学生介绍,教师相机完善,择要板书。

2、你还知道哪些戏曲种类?它有哪些经典曲目?(重点:锡剧)。

四、指导研究,深入了解。

1、你对我国的民族戏曲,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剧种?课后请大家去合作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研究。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学唱一下你感兴趣的曲目。在班队活动上,我们来一次民族戏曲大联唱活动。

五、课堂小结,深化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知道了。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戏曲只是浩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不断得到发扬广大。

五、板书设计。

瑰宝探秘:民族戏曲大联唱。

剧种所属民族经典曲目突出艺术家藏戏藏族《文成公主》。

《诺桑王子》。

《空城计》梅兰芳。

《霸王别姬》。

昆曲汉族《十五贯》。

《长生殿》朱传茗《桃花扇》。

锡剧汉族《珍珠塔》。

《双推磨》瑰宝探秘(民族工艺大展台)第2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知道这些民族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2、了解部分民族艺术的特点,感受这些民族工艺的文化魅力。

3、根据家乡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紫砂陶的历史、特点,感受紫砂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部分民族艺术的特点,感受这些民族工艺的文化魅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紫砂陶的历史、特点,感受紫砂文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激发兴趣。

谈话:民族戏曲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知道,中华文明历史悠远,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不仅仅有民族戏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民族工艺大展台,体味一下中华民族的民族工艺的魅力。(揭示、板书课题:瑰宝探秘:民族戏曲大联唱)。

二、学习名绣,体会美丽。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名绣?各有什么特点?

2、指名交流。(板书:水族马尾绣、黎族刺绣、湘绣、羌绣)。

3、多媒体展示刺绣作品,让学生体会刺绣的美丽。

三、学习名锦,体会精湛。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织锦?各有什么特点?

2、指名交流。(板书:云锦、壮锦、侗锦、土家锦)。

3、多媒体展示刺绣作品,让学生体会织锦的精湛。

四、学习陶艺,体会精美。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陶器?各有什么特点?

2、指名交流。(板书:唐三彩、建水紫陶、景德镇瓷器)。

3、我们宜兴称为陶都,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宜兴的紫砂陶的历史、特点?(指名说,引导课后研究)(板书:紫砂陶)。

4、多媒体展示陶艺作品,让学生体会陶艺作品的精美。

五、学习热贡艺术,体会藏族风情。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些热贡艺术?各有什么特点?

2、指名交流。(板书:唐卡、堆绣、热贡雕塑)。

3、多媒体展示热贡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藏族艺术的不同的民族风情。

六、学习苗家蜡染和大理草编。

1、自读课文,思考:苗家蜡染和大理草编的特点?

2、指名交流。(板书:苗家蜡染、大理草编)。

七、指导研究,深入了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工艺,这些民族工艺体现的各族人民的智慧,课后请大家去收集一下:还有哪些民族工艺,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可以小组合作收集)。

八、课堂小结,深化学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典型的民族工艺。这些民族工艺和民族戏曲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的组成部分。这些艺术瑰宝,既闪耀着各自独特的光辉,又交相辉映,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肩承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让中华文明更加璀灿而夺目。

五、板书设计。

瑰宝探秘:民族工艺大展台。

陶艺:唐三彩、建水紫陶、景德镇瓷器、紫砂陶……热贡艺术:唐卡、堆绣、热贡雕塑……苗家蜡染大理草编课题:节日万花筒(了解各民族与生产有关的节日)。

第1课时。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资料查找,研究分享等途径,了解一些民族与生产有关的节日的来历和故事。

2、这些节日中体会各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与生产有关的节日的来历和故事。教学难点:体会各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激发兴趣。

各民族的特色节日犹如万花筒,透过节日万花筒,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各民族与生产有关的节日。(板书课题)。

二、了解节日意义,体会民族感情。

(学生自学,体会感情)。

三、分享节日,进一步体会感情。

1、自学课文,分组交流。

(一)给牛过节(结合多媒体展示):

(1)土家族的牛王节,牛是主要劳力,犒劳耕牛,表达对牛王的敬重。

(2)哈尼族的牛纳纳节(五月初),让平日辛劳的耕牛歇歇气,对牛的敬意。(3)彝族支系黑话人的颂牛节(立冬),感谢一年来牛的辛勤耕作。

(二)欢庆丰收的节日(结合多媒体展示):(1)藏族的旺果节,藏历七八月间,预祝丰收。(2)仡佬族的吃新节,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丰收。

(3)怒族的祭谷神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4)新疆俄罗斯族的春耕节,农历二月底或三月初。

(5)东北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黑灰节,农历正月十六,象征吉祥,预祝丰收。

(三)有关生产性节日的传说(结合多媒体展示):

(1)湖南江华瑶族的赶鸟节,农历二月初一,祈求不遭天灾人祸,辛苦一年有好收成。

四、课堂小结:

我国各民族的有关生产性的节日还有许多,请大家课后收集。这些节日,都表达了各族人民朴素的感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板书设计。

了解各民族与生产有关的节日。

民族节日时间表达情感。

祈祷谷神保佑。新疆俄。

罗斯族。

春耕节。

农历二月底或三月初。东北达斡尔族鄂伦春族。

锡伯族。

黑灰节。

农历正月十六。

象征吉祥,预祝丰收。湖南江华瑶族赶鸟节农历二月初一。

祈求不遭天灾人祸,辛苦一年有好收成。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2、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3、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4、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活动班级:4-1班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民族照片。

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主持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持人: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1、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主持人: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2、主持人: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3、主持人: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加深认识。

1.主持人: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了电影《孔繁森》的片段,大家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播放“灵堂拜祭”片段)。

出示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2.主持人: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

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听故事:(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三族聚居的村庄,那里的村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主持人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你从“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中,你懂得了什么?(生交流)。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六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新疆好》(维吾尔族)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领悟道理。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观看视频,加深认识。

1.师: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我们就来看看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板书: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学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生交流,师补充板书:

2.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以及表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图片、邮票和歌曲。班会上展示。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4、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介绍民族精神的体现。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性)。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民族?

答: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

课后反思:

课题。

攥稿:娜迪热。

帕乡2村小学。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篇十八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二、重点与难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教师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二)新授。

阅读课文,自学探究:1.我国个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策?有何意义?原因何在?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及分布格局?(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启发归纳)。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1、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气象:(学生回答)。

2、教师归纳指出:

3.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4.根据“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三)总结多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友好往来。

(四)练习:略。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简单,主要了解中国的民族问题,我采用启发教学法,效果很好。此文章来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分组合作自主学习为主。就本节课的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下回顾: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本中提供的基础的历史信息。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和应用。

2、把课堂中的大量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本节课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通过一些教学活动,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堂课以党的政策,民族的发展、民族情和畅想未来为线索,按照激情阅读—理解—掌握的有效教学步骤,循序渐进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给与学生学习的时间还是有点过少,总想老师多讲。课堂练习设计缺乏科学性。缺乏面向全体学生,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处理的过于简单。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各民族“共融共存”的思想,体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从而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教案)。

行为与习惯:学会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懂得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要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1-p43页内容,话题为“亲情源远,共融共存”。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4-p46页内容,话题为“心相连,手相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

民族歌谣齐欢唱1.播放民族歌曲大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微山湖》(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我们新疆好地方》(维吾尔族)。

请学生试着哼唱并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以上几个民族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

4.小结:(板书课题:民族一家亲)。

活动二。

2.读故事:和亲使者——王昭君。

3.教师简单介绍王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了解昭君和亲的意义,欣赏图片昭君墓。

4.师小结:王昭君已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融合的代表;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

5.学生交流《文成公主进藏》故事。

7.师小结:青藏高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为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如今自从青藏铁路开通后,现在全国很多人去西藏旅游,看看这是人们参观布达拉宫留下的照片。欣赏布达拉宫图片。

共融共存)活动三。

共融共存。

第二课时活动一。

手相牵)活动四。

共融共存心相连。

手相牵。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实施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更加坚定坚持我国的民族政策,为维护民族团结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都有明文规定。因为它们都是损害民族团结的。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大汉族主义,这是由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有最大影响这一现实情况所决定的。汉族干部群众在警惕和克服大汉族主义方面,应当高度自觉和经常注意。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反对大汉族主义一样,对于保证国内各民族团结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许多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并不属于两个民族主义的范围。所以,应该对民族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慎重从事,从有利于民族团结出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轻率地扣这个帽子和那个帽子。这样更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我国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着力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化、散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服务与管理,重点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满足他们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为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为主的方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国家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依法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外部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旗号插手、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境内外各种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冲突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1196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