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1:39:10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2 11:39:10     小编:灵魂曲

报告是一种表达事实、数据和结果的书面或口头陈述。报告的正文应围绕主题逐步展开,结构清晰,论证充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包括市场调研报告、年度工作汇报、学术研究报告等。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优秀报告的写作技巧和经验,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报告写作水平,更好地向读者传递所需信息。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一

2017年园区分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在分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在市局各职能科室的支持帮助下,立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日常监管措施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积极组织开展2016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园区分局根据省市局文件要求就及时制定下发了相关通知,要求各所要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园区分局管辖范围内内资企业**户,外资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农民合作社**户,合计**户应报年报单位年报完成率达90%。到目前为止,园区分局已园满地完成了今年的计划目标。

认真开展2015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工作和省局安全生产和去产能重点行业信息公示定向抽查录入工作。根据市局会议要求,我们对2015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的**户,其他抽查的**户并全部进行了补录。

开展了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今年2月初,分局在接到市局转发**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立即通知各所对辖区内9个市场、7个销售点活禽及禽产品销售市场关闭。《**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工商传(2017)14号)下达后,分局及时转发到各所并加强市场巡查,禽琉感防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经不懈努力,成功遏制了分管辖区内h7n9禽流感疫情的漫延。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

根据省市局最新文件要求,制定了园区分局2017年度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分局与四个工商质监所签定了《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标责任书》。1-6月份共检查**68家,设备130余台,出动检查人数186人次,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9份,发现隐患38处己全部消除。同时分局在对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宣传外,还开展了安全进社区、进厂矿活动,已在**小区、**小区等7个住民区开展了电梯应急演练,使得安全知识家喻户晓。在2017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其间,更是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小区、进企业等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园区分局多次对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消除。鉴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朝华公园发生一起大型游乐设施(遨游太空)事故,园区分局更是要求所有特种设备使用企业要自查自纠,各所要对每一户都上门开展了检查。

开展了对市局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件调查处理和特种设备平台数据质的清理工作。2017年上半年市局对分局下发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通知”11号、15号文件,共涉及10个使用单位,分局接办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具体方案交属地工商质监所检查并依法处理。按照市局要求开展了清理特种设备数据库工作。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台账,在以往的台账基础上,园区分局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再登记,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园区分局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保驾护航。

加强对特种设备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和督促企业重视特种设备人员持证上岗,上半年辖区内经培训考核有66人获得特种设备人上岗证,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半年来分局先后两次以会代训的方式带领各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学法律学规则。

3.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方面。

根据市局关于文明创建有关文件要求,分局及时拟发了“**市工商质监局园区分局2017年度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制定了”园区分局市场文明创建责任体系”,针对各菜市场的特点制定了一场一策,并主动与地方政府、市场主办单位联系,分明创建责任。各所创建联系市场实行包保,创建工作实行周报告制。所开展创建巡查,分局实行创建督查,让每个市场做到证照悬挂整洁、文明评比正常、行业布局公示。

结合城市文明创建开展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对市十二中西片中学、市八小、市五小、**奋飞中学等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市创建指挥部《关于印发市区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创指[2107]27号)和市局市场创建领导组指示精神,分局组织了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开发区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区内的废品收购点、亚厦汽车城做赃乱差进行了专项治理;九洲所在市局组织下对九洲市场的赃乱及地面破损进行了全面改造。

开展了**市文明经营户评比活动。根据市局“关于开展**市“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分局采取工商质监所推荐、分局初审认定做方式,评选推荐了30户经营户作为市级文明经营户。

针对本次工作调研,发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员配置不足。园区分局在编工作人员44人,各一线工作岗位长期处于未满编状态,人手紧缺且工作业务量大,对外业务窗口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导致分局干部工作压力极大。

二是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技术能力薄弱。园区分局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9岁,老龄化严重。而且分局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干部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由于信息化办公越来越普及,各类业务工作逐渐要求平台化系统化,让老干部去负责会造成工作完成缓慢,准确率底,让为数不多的年轻干部去负责又分身乏力。因此,分局急需一批综合素质全面的年轻血液来填充,定会让分局工作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市场监管方面继续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先照后证”、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按照全国“多证合一”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工商局统一部署推进“多证合一”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经营异常状态)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信息抽查结果公示工作。继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质监利剑”、“红盾网剑”等专项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各类不正当违法竞争和传销。进一步加强对非法集资、危险化学品、虚假广告等各类专项整治。

特种设备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特种设备督促检查,特别是娱乐场所特种设备督促检查。其次继续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重机械、涉氨企业、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文明创建方面根据市局文件精神,进一步组织人力财力进行文明创建工作,并强调“一把手”亲自抓,要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真正做到上有人管,下有人抓。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二

自从20**年开展农村药品两网(供应网络、监管网络)建设以来,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来两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_____县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农民用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是,我县农村药品市场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药品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监管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求我们每个党员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上下功夫,着力解决食品药品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发展难题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发展环境不优、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要求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就分管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探求农村药品市场的有效监管方法,创新监管方式。

(一)体现不出聘请的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仍然有药贬子到农村兜售药品,但我局从没有接到过协管员或信息员的举报。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未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要的原因,一是他们的身份和职责不明确;二是没有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三是培训工作还不到位。

(二)农村药品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药学知识理论培训,素质偏低。当前我县农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不高,农村卫生室的药品从业人员几乎没有经过药学的专业训练,大多是一个卫生室一个村医,开方、发药均是一人,主要开展防疫保健工作,缺乏药品管理的专业知识,造成农村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农民群众用药水平低,用药安全意识较差。农民群众对药品法律知识和用药安全知识掌握不多,识别假劣药品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在我们对购药、用药的群众进行随机调查中,盲目购药和无假药识别能力的人占半数以上。

(四)卫生室药品管理知识欠缺。村级卫生室工作人员对药品的管理知识十分欠缺,主要表现在:有的不凭处方使用药品,不明白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区别,将卫生室当成了两用机构,既可看病,又可卖药。将药品调配给患者时,不给患者药品说明书,不讲清服用药品注意事项;擅自调换药品的包装。在农村卫生室检查时,经常发现,有的卫生室把小包装药品拆开放入大瓶中,其理由就是取药时方便,在农村使用量小,绝大部分药品都是拆另使用,不知道药品外包装也是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药品的不良反应不登记不上报,在71个村卫生室中,我局成立以来没有一家上报个一起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一次性医疗器械购进、使用不记录,用后不销毁或销毁后不登记等现象时有发生。

(五)药品质量管理不规范,贮藏设施、设备不完备,储存、养护条件差。少部分农村卫生室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药品贮存条件简陋,达不到药品贮藏要求。在管理上存在误区,重医轻药,药品管理重视不够,设施条件不能保证所贮存药品的质量,药品购进不验收,不定期养护。部分村卫生室以家庭为单位,医疗点就设在乡村医生家里,生活区和药房不能有效分离,场地狭小,药品摆放零乱,存储环境差,连最基本的防潮、防虫、防鼠设施也没有;药品随意摆放与食品、生活用品、杂物等各种物品混杂,须冷藏存放的药品随意摆放在柜台内,使药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六)农村药品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未能及时清。

理过期药品是目前农村卫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药品从业人员往往是在发药时发现有过期药品才清理,没有养成定期养护药品的习惯,农民的用药安全难以保证。

法规依据不够充分,尤其是个别乡村医生对创建标准药房认识和重视不够,虽然我局在20**年已对大兴地乡5个村赠送了标准药柜,但对创建标准药房的积极性不高,工作难以开展。由于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乡村医生对药品管理的意识淡薄,药品贮藏设施设备差,对药品没有进行有效的养护,造成使用过期药品、药品贮存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对于过期药品,由于金额不高,执法人员往往都不予立案处理,因为立案调查程序太复杂,执法成本高,村医待遇低,加之经济困难,往往只是采取就地销毁的方式进行处理。对违法者没有进行处罚,因此未能对违法者起到警示的作用。

(一)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夯实监管工作基础。

要搞好药品监管工作,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夯实基础,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因此,在开展药品监管的各项专项行动中,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视,给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大力支持。

1、政策上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药品两网的建设工作,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提出责任追究办法,使相关单位都能重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使之成为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牢固树立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将药品安全也纳入政府的中心工作。

2、经济上的支持。为使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调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目前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经费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给予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一定的经济补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培训教育等也需要经费,因此必须争取地方政府投入一定的经费。

(二)加强宣传的力度,努力增强农民用药安全意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一要宣传药品法律法规知识,二要宣传假劣药产生的途径、危害及识别方法,宣传药监部门的职能;加强在农村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认知违法行为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假劣药品在农村没有市场。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农村药品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涉药法律法规培训,对药品从业人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药品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用药知识等培训,通过培训,规范他们的药品使用行为,指导广大农民合理用药,提高服务质量。

(四)把监管重点放在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非法行医卖药活动,无证经营药品行为。加强药品采购渠道的检查,规范药品进货渠道,严禁经营、使用单位从非法药品市场采购药品。督促药品使用单位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制度,改善药品储存、养护条件,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用到病人身上。进一步发挥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查处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净化农村药品市场。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药品使用监管法规不够健全的现状,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村药品使用单位的检查次数来减少假劣药品的危害。我局通过近几年来对农村药品使用单位每年一次以上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在岗人员现场的耐心指导和教育,过期药品明显减少,药品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有所增强。

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是我们食品药品监管的薄弱环节,必须要把监管的重心下移,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检查的次数,同时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借此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从而确保广大农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三

某年园区分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在分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在市局各职能科室的支持帮助下,立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日常监管措施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积极组织开展某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园区分局根据省市局文件要求就及时制定下发了相关通知,要求各所要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园区分局管辖范围内内资企业xx户,外资企业xx户,个体工商户xx户,农民合作社xx户,合计xx户应报年报单位年报完成率达90%。到目前为止,园区分局已园满地完成了今年的计划目标。

认真开展某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工作和省局安全生产和去产能重点行业信息公示定向抽查录入工作。根据市局会议要求,我们对某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的xx户,其他抽查的xx户并全部进行了补录。

开展了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今年2月初,分局在接到市局转发xx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立即通知各所对辖区内9个市场、7个销售点活禽及禽产品销售市场关闭。《xx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x工商传(某)14号)下达后,分局及时转发到各所并加强市场巡查,禽琉感防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经不懈努力,成功遏制了分管辖区内h7n9禽流感疫情的漫延。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

根据省市局最新文件要求,制定了园区分局某年度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分局与四个工商质监所签定了《某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标责任书》。1-6月份共检查xx68家,设备130余台,出动检查人数186人次,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9份,发现隐患38处己全部消除。同时分局在对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宣传外,还开展了安全进社区、进厂矿活动,已在xx小区、xx小区等7个住民区开展了电梯应急演练,使得安全知识家喻户晓。在某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其间,更是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小区、进企业等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园区分局多次对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消除。鉴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朝华公园发生一起大型游乐设施(遨游太空)事故,园区分局更是要求所有特种设备使用企业要自查自纠,各所要对每一户都上门开展了检查。

开展了对市局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件调查处理和特种设备平台数据质的.清理工作。某年上半年市局对分局下发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通知”11号、15号文件,共涉及10个使用单位,分局接办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具体方案交属地工商质监所检查并依法处理。按照市局要求开展了清理特种设备数据库工作。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台账,在以往的台账基础上,园区分局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再登记,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园区分局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保驾护航。

加强对特种设备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和督促企业重视特种设备人员持证上岗,上半年辖区内经培训考核有66人获得特种设备人上岗证,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半年来分局先后两次以会代训的方式带领各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学法律学规则。

3.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方面。

根据市局关于文明创建有关文件要求,分局及时拟发了“xx市工商质监局园区分局某年度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制定了”园区分局市场文明创建责任体系”,针对各菜市场的特点制定了一场一策,并主动与地方政府、市场主办单位联系,分明创建责任。各所创建联系市场实行包保,创建工作实行周报告制。所开展创建巡查,分局实行创建督查,让每个市场做到证照悬挂整洁、文明评比正常、行业布局公示。

结合城市文明创建开展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对市十二中西片中学、市八小、市五小、xx奋飞中学等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市创建指挥部《关于印发市区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创指[2107]27号)和市局市场创建领导组指示精神,分局组织了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开发区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区内的废品收购点、亚厦汽车城做赃乱差进行了专项治理;九洲所在市局组织下对九洲市场的赃乱及地面破损进行了全面改造。

开展了xx市文明经营户评比活动。根据市局“关于开展xx市“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分局采取工商质监所推荐、分局初审认定做方式,评选推荐了30户经营户作为市级文明经营户。

针对本次工作调研,发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员配置不足。园区分局在编工作人员44人,各一线工作岗位长期处于未满编状态,人手紧缺且工作业务量大,对外业务窗口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导致分局干部工作压力极大。

二是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技术能力薄弱。园区分局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9岁,老龄化严重。而且分局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干部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由于信息化办公越来越普及,各类业务工作逐渐要求平台化系统化,让老干部去负责会造成工作完成缓慢,准确率底,让为数不多的年轻干部去负责又分身乏力。因此,分局急需一批综合素质全面的年轻血液来填充,定会让分局工作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市场监管方面继续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先照后证”、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按照全国“多证合一”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工商局统一部署推进“多证合一”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经营异常状态)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信息抽查结果公示工作。继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质监利剑”、“红盾网剑”等专项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各类不正当违法竞争和传销。进一步加强对非法集资、危险化学品、虚假广告等各类专项整治。

特种设备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特种设备督促检查,特别是娱乐场所特种设备督促检查。其次继续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重机械、涉氨企业、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文明创建方面根据市局文件精神,进一步组织人力财力进行文明创建工作,并强调“一把手”亲自抓,要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真正做到上有人管,下有人抓。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四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总体工作安排,9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议事组对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调研组成员学习了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听取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局班子成员、主要科室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到市场监管局所辖基层站所进行了调研;实地查看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部分流通商品的监督管理情况;走访了部分企业和人大代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能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努力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取得了新成绩。一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能。本着业务对口、监管专业的原则,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合并职责交叉或相近的内设机构,对重要科室,充实人员力量,提高了行政效能。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来激励和制约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纵深推进商标兴市和质量强市战略,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在商标品牌培育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打造名优品牌,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申报驰、著名商标,努力扩大申报认定的数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4件,山东省著名商标64件,商标工作各项指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在质量强市方面,先后推荐27个产品及服务项目进行名牌申报,其中9个产品及项目被上级采纳列入认定范围。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指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进一步放大了龙口品牌优势。三是深化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先照后证”制度,分三批将1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为创新创业创造了条件。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推行“一审核准制”,简化了程序,减少了环节,降低了创业门槛和成本。今年1-8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670户。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着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严格质量执法,及时查处生产、流通领域的不合格产品。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载体,重点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8月份,共检查企业4100家次,抽检食品药品102个品种、560个批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章案件70起。以特种设备的安装、运行、受检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以及应急救援演练。今年以来,共检查特种设备1556台,消除安全隐患24处。聚焦社会反映强烈、消费者投诉集中的相关行业和商品,扎实推进消费维权工作,1-8月份,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整合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的机构和职责,我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培育市场主体、服务企业发展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增长速度缓慢,1-8月同比增长18.2%,在总量上虽位居烟台市第2,但增幅低于烟台市平均水平4.95个百分点,与烟台市其他县市区有一定差距,与我市总体经济发展实力、规模和地位不相符。一是发展氛围不浓厚。对大力发展市场主体,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宣传不够,特别是宣传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影响了政策措施激励效应的充分发挥,造成全社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虽然出台了诸多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落实不够到位,在启动资金、项目、技术等创业者急需的帮扶方面措施不多。三是社会服务体系和创业服务平台不健全。目前,我市虽有为数不少官方或半官方的行业协会组织,但大部分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其服务理念和能提供的服务项目远不能满足市场主体发展的要求。

(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尽管我市在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某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还存在一定问题。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卫生环境普遍脏、乱、差,生产原料无进货台账,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农村集贸市场、城区的小餐饮、街边烧烤、小食品流动摊贩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我市共有特种设备3900多台,其中锅炉221台,压力容器1481台,电梯1555台,起重机械530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18台,大型游乐设施5台,特种设备数量多、范围广。而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需持证上岗。目前,市场监管局具有资质的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有6人,人均监管特种设备650台(套),人均监管的数量和压力特别大,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彻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教育培训、责任追究、事故隐患排查管理、专业维保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意识不足,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齐抓共管,推进社会共治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的市场监管理念还不深入,在调动社会因素、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推进社会共治方面创新不够、办法不多。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全市现有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单位约4100多家,其中小餐饮、小作坊、小商店约有2800多家,占总数的68%。由于准入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租个门面就可以开,因此小微单位呈现出经营成本低、流动变化性强、从业人员自律意识不强的特点,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在监管层面,虽然在各镇街区成立了食品协管员队伍,但由于食品协管员都是兼职的,并且专业知识不强,又缺乏必要的经费以及奖励激励机制,造成食品协管员、信息员参与食品安全协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协管网络形同虚设,社会监督、社会共治的作用发挥不好。在废旧液化气钢瓶回收置换和报废处理方面,截止目前置换约10000只,工作推进迟缓,主要是定点置换的6家液化气企业在农村的服务网点建设和具体的服务工作还不到位,置换后不能及时为用户灌装液化气。虽然采取电视台、报纸公告,召开镇街区分管领导会议部署,在农村集市发放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但群众认知率仍然不高。

(四)基层队伍和素质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但整合后的市场监管局尤其是基层站所,面临人员不足、业务知识不够等问题。一是监管职责加重,基层力量不足。原质监局、食药监局在镇街没有机构,基层市场监管所基本都是在原工商所的建制上成立的,编配以工商管理为主。而“三合一”改革后,市场监管局的监管职责除了原先工商部门的一般市场秩序监管以外,还增加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高风险的专业性监管。基层站所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实际形成了在“三合一”之后职责“由一变三”的局面。且原工商部门一直以来都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一支平均年龄45岁以上的基层队伍,很难适应市场监管的新要求。二是业务知识不够,专业人才缺乏。“三合一”后的市场监管局承担着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的监管职责,其中特种设备、医疗器械、餐饮、食品等监管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基层监管所是以工商为主体力量,第一学历达到专科水平的不到1/7,之前对质监、食药监的相关业务没有接触,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应加强业务培训并增加专业人员。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服务企业发展,推动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只有市场主体充分发育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从根本上解决好稳增长、促转调、保民生等系列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按照上级要求,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放宽经营限制,持续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要全面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减免税费、专项资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前置审批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和难度。要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各类创业基地和园区,加快推进新兴市场等载体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创业兴业。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支持群众创业致富的系列政策,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要以国家食品卫生城市创建为总抓手,从经营主体准入、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样检验等各个环节入手,认真抓好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领域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增加执法检查密度,扩大监管覆盖面,尤其是要以农村、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聚集区、药品器械经营使用单位为重点区域,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章案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要健全我市特种设备档案,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对已经登记使用的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尤其是要对公共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监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三)创新监管模式,推进社会共治。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要按照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程监管。要围绕增强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对食品企业负责人及质量管理员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培训,督导企业建立内部培训制度和记录台账,结合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促进规范管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调动食品协管员的积极性,发挥好食品协管员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的作用。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要强化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监督、协助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对操作人员上岗前要严格把关,并且要经常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操作规程,增强责任心。在废旧液化气钢瓶回收置换和报废处理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组织引导,联合各镇街区广泛宣传钢瓶置换惠民政策,教育引导市民认清过期钢瓶潜在危害,及时消除身边“定时炸弹”和安全隐患。同时,采取企业自主申报、部门联合审查、媒体公开公示等措施,合理设置置换承办企业和网点,方便居民置换。

(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按照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充实、配齐专职技术人员,夯实基层工作基础。要进一步理顺完善市场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有针对性的加大基层职工的在职教育和培训力度,缓解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创新监管手段,规范工作行为,提高执法工作水平,树立市场监管部门良好的形象。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五

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派出机构,是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单位,是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最后一厘米”的神经末梢,不仅守护着“四大安全”底线,还肩负着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之重任。

2017年7月杭锦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同时成立6个市场监督管理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迅速转换角色,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开展市场安全监管、努力服务经济发展,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实现了市场安全“零事故”。以吉日嘎朗图市场监督管理所为例,辖区位于杭锦旗北部,黄河“几”字湾南岸,下辖12个嘎查村、1个社区,总人口6751户15236人,常住户3506户9730人;辖区共有个体工商户380户、企业80户(其中食品经营类64户、餐饮服务单位37户、药品经营单位5户);监管人员共3名均为大专学历;现有执法车辆一台、电脑4台。

(一)“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突出。经过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等多个部门职责归于一家,职能多,任务繁重,每一项职能都需要基层所监管干部去落实。

(二)干部业务能力亟需提高。目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要承担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化妆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价格等各方面的监管工作,涉及多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监管理念需要更新,而工作人员任务多,学习时间少,法律法规、业务素质都普遍欠缺,原有的工作经验已不能适用于现有的监管任务。

(三)日常监管模式有待更新。当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工作模式基本上延续网格化管理和市场巡查制,2名以上执法人员划片分包,负责辖区所有的市场监管工作。虽然国家总局在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但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落实“双随机”外,大都延续以往的定期巡查、重点检查等监管模式,特别是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更多的是靠突击检查、专项整治等,长效监管机制需要建立健全。

(四)基层办公条件相对落后。就吉日嘎朗图所来说,办公场所为原吉乡计生办办公场所,已使用好多年,办公室、餐厅、宿舍等已陈旧,条件急需改善;执法用车仅有一台,辖区涉及多个嘎查村,市场主体相对分散,开展市场检查十分不便;食品检测设备还是多年以前配备,精度和灵敏度低,其它专业的检验检测设备几乎没有。工作电脑、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装备配备不齐或严重老化,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五)市场监管责任风险大。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处于监管服务的最前沿,直接面向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上级的各项任务都要通过基层去落实,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监管、消费纠纷调解等风险高、隐患多的工作任务繁重。而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清单、免责清单,在当前工作氛围和社会舆论形势下,各种评比、考核、一票否决、曝光、追责、问责,导致基层干部“干活儿越多越容易出错越容易被追究”,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一)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合理设置编制。各地应根据人口总量、监管对象规模、地域面积等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执法人员规模。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面对市场监管新形势,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专家学者和办案能手对基层执法人员开展精准专业、有针对性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业务培训。三是强化业务指导。各级市场监管执法机构都应有专人定期编辑典型案例或执法动态信息,及时传递分发给基层执法人员,用于指导执法实践与时俱进。四是狠抓作风建设。坚持文明执法,必须从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抓起,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改进执法作风上下功夫,强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市场安全底线。

(二)强化执法保障。加大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硬件保障力度,确保基层执法效能长效提升。

(三)严明执法纪律。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使执法队伍自觉抵御“说情风”,避免“人情案”,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减少外界因素对执法办案的干扰,降低执法人员自身的履职风险,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六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年监督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xx县文体局、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部分成员组成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韦少坚的带领下,于12月2日至5日开展关于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张黄镇、寨圩镇、龙门镇、县城部分文化企业(文化经营单位)xx县文体局,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实地察看,较好了解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一)截至2014年11月30日止,全县注册的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共259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9家,歌舞娱乐场所ktv23家,电子游艺娱乐场所75家,文艺表演团体1家,印刷企业10家,书店3家,书、报、刊零售点33家,音像制品零售店19家,打字复印店36家。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约1089人,年实现产值3214.6万元。

(三)全县被公布为文保单位1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二、我县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成效。

我县根据《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规定要求,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特别是近三年来,文化市场行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执法规章制度,已完善执法机制。

1、组建了县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5人。

2、建立健全了执法规章制度,明确了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及要求,做到了制度上墙,职责明确。

3、建立健全日常工作管理机制,制定了执法日常巡查与专项定期检查相结合管理机制,即规定每个星期的星期二、三为外出巡查或检查时间,星期一、四、五在家处理有关案件后续问题题或接访,确保查办案件按时办结与上报。

(二)强化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1、通过开展执法人员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培训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业务执法技能。2013年6月在广西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能大比武选拔赛中,县文体局选派执法人员陈安松同志代表xx市文化执法支队组成三人参赛小组,一举拿下了六项单项比赛的四个第一名和团体总决赛的第一名的好成绩。还有今年报自治区的参评案件中,我县办理的越州故城文物破坏案获得了109.5分的高分,据市执法支队参加评查的领导反馈,比赛满分是100分,能得另外加9.5分,是因为我县所办理的案件各方面几乎做到完美。

2、完善与健全了举报网络,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12318和执法办公电话07778313981,另外,还在网吧、电子游艺(戏)机室、ktv娱乐场所等经营企业的入口醒目处张贴相关禁入标识和举报电话,并对举报案件做到了依法受理,及时、快速办理与情况反馈。今年以来,共接到投诉8起。其中,通过市长热线投诉3起,通过12318平台4起,其它群众投诉1起,对举报的事件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场核查,从严查处。对寨圩沿江网吧擅自搬迁责令其立即停业,并给予了行政处罚,限期补办手续。对群众举报张黄湖洋网吧接纳未成年经查证属实后给予了严厉的行政处罚。联合县公安部门对市长热线举报的北通镇国土所旁的无证游戏室进行了依法取缔,从而有力的保障了我县文化市场的稳定。

3、依法办案,严格执法。在日常巡查或专项检查中,对发现有违法违规经经营行为的,严格按有关执法程序办理、办结和按时通过网络上报。特别是涉及到作出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或者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在规定的时间内(15天)按要求报局机关和上级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备案。并将处罚决定抄告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

(三)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格执法,为文化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组建至今,坚持做到了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查处的违法案件数量大幅提升。三年来,共立案查办了案件75起。其中2012年12起(有证经营单位8个,无证经营单位4个);2013年20起(有证经营单位15个,无证经营单位5个);2014年43起(到11月份止,有证经营单位37个,无证经营单位6个)。所办理的案件函盖了网吧、电子游戏、娱乐场所、文物、艺术、音像、图书、印刷等行业。特别是今年,我县的“扫黄打非”工作中,更是走在钦州全市的前列,所查处的“扫黄打非”案件达到了21起,比xx市和其它一县两区加起来所办理的案件还要多,为我县文化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我县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自颁布实施以来,由于未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参与部门少、人数少、加之部分文化企业(文化经营单位)不认真学习、未能很好遵守《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使我县文化市场未能有序、健康发展。

(二)县、镇两级没有建立健全开展联动文化执法管理工作机制,且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严重影响和阻碍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文化执法人员、经费不足,办公设备陈旧、配置落后,没有专用执法执勤车辆。执法大队目前在岗在编5人,但实际参与执法工作的只有4人,1人因工作需要安排到县政务中心负责文体窗口行政审批工作,目前空缺教导员1名,现有的执法人员不能满足文化执法办案的需要。目前,县财政每年安排执法大队执法办公经费是2万元/年,人员办公费为80元/人·月,有限的经费限制了执法人员日常执法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工作开展的很被动。执法人员的办公电脑等相关设备年限长、配置低,关键时时刻不能正常使用,而现在文化部正在普及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平台所要求的电脑配置必须是四核以上,因此,不能满足网上办案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还没配备专用执法执勤车辆,平时执法执勤工作主要靠租借或占用文体局业务用车。

(三)经营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受利益的驱使和存在晓幸心理,时不时出现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如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ktv娱乐场所、网吧超时经营,电子游艺娱乐场所选时摆放违禁的机型、机种,音像零售店经营盗版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外地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未进行备案登记等问题,以及在乡镇的城乡结合部,农村人口集聚地出现的黑网吧、黑游戏机室等,给我县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与难题。

四、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我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要加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整合各部门力量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的宣传工作,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要建立健全县、镇两级开展联动文化执法管理工作机制,建议向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反映应让乡镇文化站站长能经岗位培训和考试取得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证件。

(三)要配强配足执法人员、增加办公经费和配备执法执勤车辆。建议参考xx市及灵山、钦南、钦北一县两区的做法,执法大队再增加2名执法人员,并配足班子成员(即配教导员1名),加强执法管理工作。县财政适当对执法办公经费倾斜,每年要安排经费达到8万元,保证日常执法巡查与专项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执法大队应配备1台执法执勤用车,确保日常执法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保证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掌控事态。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七

该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向上级汇报,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获得上级领导的指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经县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研究,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冷应芬为组长,县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环资工委、办公室和人大代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调研组,于7月中旬,采取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和平、官舟分局了解情况,实地察看县城纯康瓶装水厂、厦门蛋糕店、官舟博利莱鞋业有限公司、全香斋牛肉干厂、好又多超市等方式,对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014年12月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县人民政府围绕加强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整合机构、转换职能,调整班子,搭建队伍,明确职责;监督管理部门迅速转换角色,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开展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和市场安全监管、努力服务经济发展,较好地推进我县市场监督管理,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1、着眼机构改革,健全监管体系。主要着力两个重点主体建设。一是围绕政府机构改革,搭建管理主体。2014年12月以来,县人民政府将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并整合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行政许可服务科等机构11个、直属行政机构(综合执法大队)1个,设置和平分局等派出机构8个。在全县22个镇(乡、街道)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449个村(社区、居委会)设立了食品监管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全覆盖。二是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成立了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为组长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督领导小组,制定了《2015年登记工作要点》和《2015年市场主体发展计划》,明确了市场主体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2015年1-6月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88户,新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248户(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0011户,累计认缴注册资本89.31亿元);扶持培育微型企业118户,占任务数78.67%;兑现2014年财政补助资金,涉及企业401户,税收奖励14.59万元;贷款扶持192户(次),贷款资金2497万元,微企培育存活率96.54%;申请商标注册9件(全县拥有商标246件)。

2、着重食用安全,加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以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转变职能与监督管理“两手抓”,确保食药饮用安全和设备、器械使用安全。

一是对全县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单位进行全面建管和治理。对19家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发证许可,对45户食品生产小作坊、3969户食品经营户备案登记,对1005个餐饮服务签订责任书。对23个食品生产批次样品和10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的46个样品抽样检测。检查餐饮单位291家,火锅原料、底料和调味料批发、零售经营户72家。在重大节日、高考期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餐饮服务食品单位715户次,确保了全县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二是加强特种设备监管。组织人员对全县在用的特种设备(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了调查,共计设备336台,在用206台。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与重点监控单位签订承诺书,督促一般隐患设备进行整改,对两台严重隐患的设备立案查处,共计罚没款1.5万元,今年我县特种设备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三是切实抓好药品药械监管。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和涉药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对药品经营gsp认证。

半年来,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134家,医疗机构460家摸底调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100%;共检查体外诊断试剂使用单位8家、隐形平光眼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9家,立案2起,结案1起。举办两期全县药品经营管理暨gsp认证培训工作会议,申报实施gsp认证的企业有46家。

3、着力市场执法,规范市场秩序。突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广告监管重点,开展打假专项行动,联合文化、公安等部门对全县的出版物市场和网吧集中清理整治,对一起涉嫌商标侵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管,搞好高速公路建设设备的检定。半年多来,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4起,结案11件,撤案2件,罚没款95388元;已登记户外广告19件。检定、校准高速路修建搅拌站22台、地中衡10台、天平3台、压力表21块,完成收入19.23万元。加大消费维权,共受理咨询12起,投诉27起,成功调解23起,立案查处4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万余元,有力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从调研看出,半年多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较好地保障了机构调整平稳过渡和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也存在编制不足、机制不全、思想消极怠慢、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需重视解决。

一是体制机制仍未理顺,技术力量有待增强。由于原三家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职务发生了转变,个别班子成员存在思想情绪化,消极怠工,服务意识不强,加之分工不科学,导致班子成员形式整合而思想不融合,给工作推进带来许多困难。而且机构改革未完全按照“人随编制走,经费随事转”的原则进行人编整合。虽然核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总数为107人,但实际只有编制80人,缺编28人,特别是机关16个科室中有6个科室为“一人一室”;现有行政执法人员中30%的人员不具有执法资格。和平、官舟等8个分局人员都是原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员划转进入的,承担着市场监督管理的所有职责,对市场监管诸多业务不熟悉。镇(乡、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挂牌成立后,监管人员是从镇(街道、乡)其他岗位转岗而入,一时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加之兼顾镇(街道、乡)党委政府安排其他工作,对食药监管难以顾及。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市场主体培育乏力,服务意识有待增强。随着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深入,审批权限下放,加之我县市场主体点多面广,在企业审批、监管承接力量、工作衔接等跟不上要求,如西南水泥厂,年生产水泥60万吨,是我县的大型招商引资企业,对带动我县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有关政策不到位,至今没获得生产资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时完善企业审批、许可和加强企业指导是当务之急。

三是物资投入严重不足,监管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目前从事食品生产、流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万家,19家获得生产许可的合法资格,但存在个别企业不按质量标准生产的情况,如官舟全香斋牛肉干厂今年2月生产的牛肉干,因添加剂和色素超标,被省食药监局抽样检查为不合格,被督办整改。据了解,餐饮服务业也仅有30%左右的获得卫生许可,尤其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如米皮、豆腐加工店)、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存在无证生产经营、环境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生产加工过程不够规范,存在较大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四品一械”的稽查执法方面,一线监管干部普遍反映,对食药品的检测只能凭借肉眼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是否qs认证。由于检测手段和技术落后,取证定性困难,嫌疑商品多数需要委托省、市级机构进行检测,不仅费时长、收费高,还影响了执法的时效。特别是一些保质期短的食品(如月饼、蛋糕等),因无快速检测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村(社区)虽建立了食药品监管兼职“三员”,但由于没有兼职报酬,责任心不是很强,村寨小摊小贩经营的食品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安全意识仍需增强,宣传力度有待加大。调研发现,由于对食品安全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不够,个别企业和部分个体商贩法律意识淡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对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消费者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广大农民还存在着“只注重价格而不注意质量”的认识误区。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市场监管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作风转变。食药安全,涉及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群众普遍关注;所以,要切实加强对市场监管工作领导,进一步指导市场监督管理局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实现机构整合的同时,着力在解决好干部队伍思想融合上下功夫,在班子配备上,要人尽其才,科学分工,使班子成员要尽快适应机构改革新常态。

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使监管人员尽快掌握新知识,尽快适应职责职能转变,使监管队伍成为市场监管的“通才”。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情况,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录人员,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敢于担当的监管队伍。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定期研究市场监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市场监管工作全面有效开展。

2、加强安全监管,确保监管实效。加大食药品安全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要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强化从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全部实行亮照经营。对不守法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的,实行严管重罚,并坚决给予取缔。

加大市场监管工作经费投入,在配备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车的同时,整合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在县城食品流通集中区域,建立检验检测中心,把好食品生产、流通的“进口关”和“出口关”。

建立食药品生产、流通电子监管平台,做到随时检测监控,确保食药品安全。切实解决好行政村“三员”报酬。充分调动“三员”的监管积极性,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形成食品药品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人员、经费、装备“三到位”。切实加大重点场所在用特种设备的巡查力度,特别是对县域内的无主电梯严格实施监控,确保安全运行。

3、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安全意识。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加快简政放权,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制订出台支持创业创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推进“个转企”等多项扶持政策导向,加快重大项目审批和服务,促进项目快捷落地,合法生产经营。强化品牌意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网络品牌,推进一批产品注册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申报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要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优化审批环节,加快审批进度。加强对企业创牌指导,助推“四换三名”工程建设,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特别对《新商标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利用县城区大型广告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在沿河电视台、沿河政府网站、走进沿河、手机报、手机微信等媒体平台设置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广告。利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活动周等活动发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扩大接受市民现场咨询面。不断拓宽监督渠,充分依靠消费者、新闻媒体对问题食品药品的及时举报或曝光,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根据省局统一安排部署,第二调研组于9月2日至6日,在安边市四查县安平、陇上、鸡西3个基层所进行学习调研活动,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四查县安平食药监所共有14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11名,监管范围是四查县城区及附近4个行政村。有食品生产企业6户、小作坊9家,食品经营单位453家,其中学校食堂12家、销售企业233家、餐饮企业161家;安平工商分局共有14人,其中局长1名,监管人员13名,监管城区经济户。

四查县陇上食药监所共有4人,其中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范围是镇上和全镇12个行政村。共有食品销售户79家、餐饮服务单位27家,1个学校食堂;工商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3个乡镇的经济户。

四查县鸡西食药监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范围是镇上和全镇15个行政村。共有食品销售户71家、餐饮服务单位11家、3个学校食堂;工商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监管人员4名,监管3个乡镇的经济户。

学习调研工作中,我们分别与3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和3个工商所的同志召开座谈会,翻阅了四查县局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了解各所全年工作开展情况。与监管人员一起检查了1家食品贸易市场、3家食品生产企业、4所学校食堂及11家校园周边食品销售店、3家食品配送企业、7家农村食品销售店、3家食品小作坊、8家餐饮店,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小作坊质量安全提升、农村食品配送及市场整治、明厨亮灶实施、食盐质量安全监管、百家企业示范引领、陇原护老专项行动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一是解决了过期食品销售问题。通过对食品配送企业和食品销售店的检查,四查县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食品配送体系,无论城区或乡村,所有的食品销售店全部解决了过期食品问题,未发现一例过期食品。

二是未取得健康证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制售现象得到遏制。检查所有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均能提供体检健康合格证明,把住了人员体检关。

三是干部队伍整体精神面貌较好。虽然是机构改革期间,目前基层监管所一级还没有改革到位,但没有对监管人员思想产生较大影响,工作中能够雷厉风行、拉得出、打得响。

一是协调解决了四查县生猪私屠滥宰问题。9月3日下午,我们随安平食药监所监管人员对西关批发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市场内11家生猪产品销售户所销售的猪肉都没有“两章两证一报告”,经了解,前段时间由于环保问题,县屠宰场被责令停业,新的屠宰场已建成但未通过验收,原屠宰场在没有检疫检验的情况下继续屠宰销售生猪产品。我们发现这一严重问题后,立即通报四查县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并于当天下午4点组织县局召开由局领导、县执法局领导、安平所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督导安排部署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立即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对西关市场猪肉销售户进行处置;二是以县食品安全办的名次,通报四查县公安局和农业农村局,要求两个部门根据职责、依据法律法规对私屠滥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三是立即向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陈述问题的严重性,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四是联系域外生猪产品批发企业,解决本地生猪产品短缺问题。

四查县局立即展开行动,当天立案查处3家问题较为严重的生猪产品销售户,当晚在各个市场张贴了公告,第二天市场上出现的生猪产品全部由天水一家生猪屠宰场提供,“两章两证一报告”齐全,违法企业和犯罪嫌疑人得到控制。

二是协调查处了一家黑作坊。在检查中发现,城乡所有的食品销售户均在销售“四查县茂二食品厂”生产的月饼及糕点食品,其标示的卫生许可证号为“四卫食证字【2006】第621121-00144号”,根据我们的建议,县局责令全县所有“四查县茂二食品厂”生产的月饼及糕点食品全部下架,并对“四查县茂二食品厂”依法进行查处,解决这一黑作坊食品泛滥的问题。

三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监管能力。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普遍存在,比如很难分辨假冒伪劣和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发现“山寨”食品不知如何处置、不知道监督检查的程序和内容等问题,影响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县局主要领导恳请我们在离开之前,为全县全体监管人员作一个培训。根据情况,我们在9月*日上午,利用4个小时的时间,对全县102名监管人员进行了针对性培训,并留下课件供其学习。

一是机构改革没有到位对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机构改革进度缓慢,县级机构改革只完成了局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三定方案,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只完成挂牌成立和核定人员职数,三定方案没有审批,人员没有完全到位,没有明确职能任务,工作难以开展。因食品药品监管所和工商所没有改革到位,知识产权、物价等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二是基层监管所主要领导能力较弱影响工作落实。在座谈交流过程中,发现无论食品药品监管所,还是工商所主要领导,大多来自于乡镇领导副职,有的虽然已经任职两年以上,对还没有完成角色由服务到监管的转变,对全年工作不了解,对重点工作不掌握,工作没有计划,没有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没有结果。尤其是对省局的工作安排,市州和县区都分别有计划、方案或通知,基层监管所对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批示要么是“传阅”,要么是“组织学习”等,没有具体落实措施、要求及责任人,“处理结果”一栏为空白。多数基层所长,对辖区情况不明,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无安排、无氛围,“二三”行动无安排无部署,沿街的餐饮店都没有落实“明厨亮灶”,食品经营户均没有落实“五证一票”台账,食盐质量安全也无措施、无手段,小作坊质量安全提升无计划、无安排,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有安排、但流于形式,农村自办宴席的备案登记不实不细、监管不到位。

三是基层监管人员能力严重不足。对随同基层监管人员进行检查时,看到他们到食品生产经营户后,不知道要看些什么、问些什么,不知道要记些什么、查些什么,十分缺乏食品安全监管的知识。翻阅巡查记录,都能按照规定频次和时间进行检查,但每次都记录相同问题“索证索票不全”,或“卫生较差”等,不知道如何依法处理。监管人员畏难情绪较重,不知道执法的程序和方法。所里查办的案件,仅限于国抽或省抽不合格的产品,并且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金额进行处罚。

四是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不足。乡镇监管所的办公场所严重缺乏,4、5个人一间办公室,致使办公受到极大影响;乡镇监管所没有执法车辆,日常检查和执法办案使用工作人员私家车和租用社会车辆,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日常监管工作。办公、办案、抽检监测专项资金验以保障,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一是加快机构改革进度。建议省局积极向省机构改革负责部门汇报目前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制定时间进度表,督促各地优化机构配置,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提高行政能力,努力打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基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会管”,导致工作难落实、效果难保证,各级要加大分级分类培训,对基层所长要针对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业务知识的培训;对一线监管人员要开展业务知识、执法办案能力的培训。否则,县以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所有的工作计划、方案及规定,在基层都难以得到落实,使“工作落到实处”成为一句空话。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要求市州、县区市场监管局按季度对前期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检查时要制定标准、深入一线,向一线工作人员教方法、定措施、提要求,提高重点工作落实力度,提升监管人员工作水平。

9月*日,安西市局派出专项检查组,对百家企业示范引领行动和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对基层的督导作用较为明显,效果较好。

根据省局统一安排部署,第二调研组于9月2日至6日,在安边市四查县安平、陇上、鸡西3个基层所进行学习调研活动,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四查县安平食药监所共有14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11名,监管范围是四查县城区及附近4个行政村。有食品生产企业6户、小作坊9家,食品经营单位453家,其中学校食堂12家、销售企业233家、餐饮企业161家;安平工商分局共有14人,其中局长1名,监管人员13名,监管城区经济户。

四查县陇上食药监所共有4人,其中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范围是镇上和全镇12个行政村。共有食品销售户79家、餐饮服务单位27家,1个学校食堂;工商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3个乡镇的经济户。

四查县鸡西食药监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范围是镇上和全镇15个行政村。共有食品销售户71家、餐饮服务单位11家、3个学校食堂;工商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监管人员4名,监管3个乡镇的经济户。

学习调研工作中,我们分别与3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和3个工商所的同志召开座谈会,翻阅了四查县局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了解各所全年工作开展情况。与监管人员一起检查了1家食品贸易市场、3家食品生产企业、4所学校食堂及11家校园周边食品销售店、3家食品配送企业、7家农村食品销售店、3家食品小作坊、8家餐饮店,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小作坊质量安全提升、农村食品配送及市场整治、明厨亮灶实施、食盐质量安全监管、百家企业示范引领、陇原护老专项行动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一是解决了过期食品销售问题。通过对食品配送企业和食品销售店的检查,四查县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食品配送体系,无论城区或乡村,所有的食品销售店全部解决了过期食品问题,未发现一例过期食品。

二是未取得健康证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制售现象得到遏制。检查所有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均能提供体检健康合格证明,把住了人员体检关。

三是干部队伍整体精神面貌较好。虽然是机构改革期间,目前基层监管所一级还没有改革到位,但没有对监管人员思想产生较大影响,工作中能够雷厉风行、拉得出、打得响。

一是协调解决了四查县生猪私屠滥宰问题。9月3日下午,我们随安平食药监所监管人员对西关批发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市场内11家生猪产品销售户所销售的猪肉都没有“两章两证一报告”,经了解,前段时间由于环保问题,县屠宰场被责令停业,新的屠宰场已建成但未通过验收,原屠宰场在没有检疫检验的情况下继续屠宰销售生猪产品。我们发现这一严重问题后,立即通报四查县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并于当天下午4点组织县局召开由局领导、县执法局领导、安平所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督导安排部署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立即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对西关市场猪肉销售户进行处置;二是以县食品安全办的名次,通报四查县公安局和农业农村局,要求两个部门根据职责、依据法律法规对私屠滥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三是立即向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陈述问题的严重性,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四是联系域外生猪产品批发企业,解决本地生猪产品短缺问题。

四查县局立即展开行动,当天立案查处3家问题较为严重的生猪产品销售户,当晚在各个市场张贴了公告,第二天市场上出现的生猪产品全部由天水一家生猪屠宰场提供,“两章两证一报告”齐全,违法企业和犯罪嫌疑人得到控制。

二是协调查处了一家黑作坊。在检查中发现,城乡所有的食品销售户均在销售“四查县茂二食品厂”生产的月饼及糕点食品,其标示的卫生许可证号为“四卫食证字【2006】第621121-00144号”,根据我们的建议,县局责令全县所有“四查县茂二食品厂”生产的月饼及糕点食品全部下架,并对“四查县茂二食品厂”依法进行查处,解决这一黑作坊食品泛滥的问题。

三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监管能力。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普遍存在,比如很难分辨假冒伪劣和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发现“山寨”食品不知如何处置、不知道监督检查的程序和内容等问题,影响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县局主要领导恳请我们在离开之前,为全县全体监管人员作一个培训。根据情况,我们在9月*日上午,利用4个小时的时间,对全县102名监管人员进行了针对性培训,并留下课件供其学习。

一是机构改革没有到位对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机构改革进度缓慢,县级机构改革只完成了局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三定方案,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只完成挂牌成立和核定人员职数,三定方案没有审批,人员没有完全到位,没有明确职能任务,工作难以开展。因食品药品监管所和工商所没有改革到位,知识产权、物价等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二是基层监管所主要领导能力较弱影响工作落实。在座谈交流过程中,发现无论食品药品监管所,还是工商所主要领导,大多来自于乡镇领导副职,有的虽然已经任职两年以上,对还没有完成角色由服务到监管的转变,对全年工作不了解,对重点工作不掌握,工作没有计划,没有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没有结果。尤其是对省局的工作安排,市州和县区都分别有计划、方案或通知,基层监管所对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批示要么是“传阅”,要么是“组织学习”等,没有具体落实措施、要求及责任人,“处理结果”一栏为空白。多数基层所长,对辖区情况不明,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无安排、无氛围,“二三”行动无安排无部署,沿街的餐饮店都没有落实“明厨亮灶”,食品经营户均没有落实“五证一票”台账,食盐质量安全也无措施、无手段,小作坊质量安全提升无计划、无安排,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有安排、但流于形式,农村自办宴席的备案登记不实不细、监管不到位。

三是基层监管人员能力严重不足。对随同基层监管人员进行检查时,看到他们到食品生产经营户后,不知道要看些什么、问些什么,不知道要记些什么、查些什么,十分缺乏食品安全监管的知识。翻阅巡查记录,都能按照规定频次和时间进行检查,但每次都记录相同问题“索证索票不全”,或“卫生较差”等,不知道如何依法处理。监管人员畏难情绪较重,不知道执法的程序和方法。所里查办的案件,仅限于国抽或省抽不合格的产品,并且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金额进行处罚。

四是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不足。乡镇监管所的办公场所严重缺乏,4、5个人一间办公室,致使办公受到极大影响;乡镇监管所没有执法车辆,日常检查和执法办案使用工作人员私家车和租用社会车辆,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日常监管工作。办公、办案、抽检监测专项资金验以保障,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一是加快机构改革进度。建议省局积极向省机构改革负责部门汇报目前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制定时间进度表,督促各地优化机构配置,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提高行政能力,努力打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基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会管”,导致工作难落实、效果难保证,各级要加大分级分类培训,对基层所长要针对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业务知识的培训;对一线监管人员要开展业务知识、执法办案能力的培训。否则,县以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所有的工作计划、方案及规定,在基层都难以得到落实,使“工作落到实处”成为一句空话。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要求市州、县区市场监管局按季度对前期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检查时要制定标准、深入一线,向一线工作人员教方法、定措施、提要求,提高重点工作落实力度,提升监管人员工作水平。

9月*日,安西市局派出专项检查组,对百家企业示范引领行动和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对基层的督导作用较为明显,效果较好。

____年市场规范管理工作是按照上级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在我局党组和主管局长的领导下,立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日常监管措施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属地监管职能,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各类市场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巡查制度;二是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实施红盾护农行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三是大力开展“创城”工作,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市容环境。

加强各类市场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巡查制度。

加强各类经营主体监管,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市场巡查,我们按照《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所巡查暂行规定》以及《xx市工商局市场巡查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基层分局(所)成立市场巡查组,巡查组由分局(所)长带队,每周对辖区的各类市场的经营主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适时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地段、重点业户、采取紧订死守。在节日期间假冒伪劣出现旺季时,基层分局(所)全员出动,进行轮翻检查。我们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监管台帐,要求基层监管人员把每天巡查的情况及时填写在“巡查记录”上,并按照谁巡查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录入微机。

加强集贸市场监管,尤其要加强对市场主办单位的行政指导,推动市场自律组织和自约机制的建设,增加市场主体责任意识,构建市场诚信体系,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机关与市场主体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新机制与监管模式,使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检查、督导工作中解脱出来,全力开展日常市场巡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为此,我们侧重指导市场管理所加强对市场主办单位的规范指导,调动市场主办单位的积极性,共同监管好集贸市场。“××购物广场”、“××超市”、“××超市”、“××超市”在基层分局的指导协同下,建立了“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协议准入制度”,“商品质量责任制度”,“商品质量自检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出”等七项自律制度及索证索票制度。同时基层分局依法对市场主办单位主体准入和市场开办行为、商品经营者的交易行为、上市商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由其检查上市商品的进货渠道,商标标识,包装装璜,规范交易秩序。经营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实行集贸市场主办者责任制度,明确了市场主办者是市场日常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市场管理所的规范指导下,市场主办者对自己的职责更加明确。积极引导场内商品经营者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同时,严控商品经营者的准入环节和上市商品的进销环节,根据商品种类和属性认真做到划行归市,商品摆放整齐,全力营造整洁干净、秩序井然的市场交易环境。对进场商品严格按照“七项自律制度”的要求,首先由商品经营者实行自查自检,然后市场主办者组织巡查抽查。这样工商管理所、市场主办者和商品经营者各自履行职责,对入场的商品实行有效地监管,把住了假冒商品的来源关口,确保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实施红盾护农行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深入开展____年“红盾护农行动”,我们要求基层分局(所)首先要掌握监管对象。要把辖区内农资经营户录入监管台帐。录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_)经营者的自然情况;(_)经营者的办照情况;(_)检查巡查掌握的情况。其次是把市场巡查作为监管农资市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基层分局所把市场巡查作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有效措施。一查经营资格,看是否有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二查进货票证,看是否履行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供货方有关资质、发票;三查商品质量,看是否有合格证、质检单、检疫证明等;四查商品包装,看商品标识是否虚假;五查商标广告,看是否有侵权行为、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六查销售情况,看其是否公示经营、实行承诺信誉制度。通过开展“六查六看”,规范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查处了非法经营活动。三是采取进货备案制。我们要求农资经营户在货到三日内携带购货发票、商品商标注册证、质检报告及厂家生产许可证、厂家工商执照等有关手续到辖区工商分局(所)登记备案。四是检测结果公示制。我们对农资市场的新品种或消费者反映较多、疑问较大的种子、农药、化肥及时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张贴公示,让广大农民买的放心,用的可靠。五是责任追究制。我们在农资市场监管中,按照上级局的要求:强调必须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谁管辖谁责任。为了落实责任、监管到位,局领导和各基层分局(所)长签定了监管责任书,各分局(所)长和片管员也签定了承包监管责任书。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基层分局(所)和辖区农资经营户签定的“农资产品质量监管责任书”以及农资经营户的“农资产品质量承诺书”。这样责任到位,分工明确,上下齐抓共管,确保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由于我们监管到位,农民买到的都是真种子、真农药、真化肥,带来了今年农业大丰收。

大力开展“创城”工作,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市容环境。

今年xx市政府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活动,xx市工商局依据相应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责任。我们感到:加强市场监管、整顿环境卫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和清洁的卫生环境也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同市场管理所的同志一起到市场主办单位参加座谈会,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及“创城”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市场主办单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场管理所开展对广大业户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提高广大业户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美化xx,创建文明市场的责任感。同时还在市场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使广大业户积极参与整治公共卫生环境、消除卫生死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借爱国卫生活动及“创城”工作的契机,把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业户经营行为与整顿市场环境卫生同步进行。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xx市工商局“创城”工作目标经过省级“创城”专家组考核验收已达标。

党“十七大”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安民之策。药品市场监督的重心在农村、在基层,如何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成为考验药品监管能力的现实问题。始兴县地处粤北山区,全县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辖10镇(乡)113个行政村,总人口为25.07万人。全县有医疗机构178家(其中县级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14家,村级卫生站149家,诊所或其他医疗机构10家)。始兴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现有监管队伍15人,监管涉药单位246家,人均监管面积144.93平方公里,特有的县情、局情决定了监管点多、线长、面广,监管任务十分繁重,行政执法成本较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药品作为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对药品市场监管,提高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既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药监战线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现结合始兴县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确保农村药品实现安全监管。

(一)药品管理的硬件设施差。除综合性医疗单位外,绝大多数村卫生站、个体诊所,药房、药库的药品摆放随意,没有按要求设置“四区”(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五防”(防虫、防鼠、防尘、防潮、防湿)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村卫生所、个体诊所将诊疗、配药场所与住宿、吃饭等生活设施混放,卫生条件差。农村医疗机构中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80%以上,由于“重医轻药”思想根深蒂固,基层医疗机构药房投入不足,药剂工作条件简陋,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仓储等硬件建设并未达到设置标准。药房缺乏冷藏设备和通风、避光、“五防”等设施,药品放置处阴暗、潮湿、不通风、面积狭小,成为卫生死角。

(二)药品管理难以到位,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个体门诊部(诊所),购药缺乏供货方相关资料,不向供货方索取有关证照,没有购销合同、质量协议书、进货发票,有的未做药品入库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没有建立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

(三)不合理用药现象存在。不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偏低,在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代谢过程、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方面比较缺乏,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例如对感冒患者、有炎症的患者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导致药物产生抗体,抗菌消炎作用降低;有的对婴幼儿使用激素等禁用药品。分析起来,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原因有:处方者与调配者缺乏培训,药学知识缺乏,造成处方和调配不合理;利益驱动,医生对药物的选择起点过高,新、特、贵药物应用过多。

(四)药学专业人员缺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差。从医药市场从业人员来看,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存在使用非专业人员上岗现象,据初步统计,全县98%村卫生站、个体诊所,没有配备药学专业人员,调配药品大都由医生本人兼任,有的甚至是临时人员,根本未经有关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对药物的调配、保管等基础知识比较缺乏,调配药品存在用手直接分发和用不卫生的纸包装药品的现象。

(一)药品管理上存在盲区。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涉及药品管理的只有第36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依据该条例,只要是医疗机构就可以配用药品,至于该医疗机构是否符合配用药品的条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事前无法监控,只能在事后对这些医疗机构违规采购、使用药品的行为进行处罚。监管环节的缺损,弱化了这些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意识,客观上也增加了打击违法犯罪的难度。

(二)网点分散,监管不便。始兴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乡镇及行政村多,村卫生站、私人诊所遍布在农村每一个角落,成为农村用药的主要供应者,而且村卫生站、私人诊所由于人员素质和业务收入的差距,用药情况十分复杂,部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经常检查次数有限,有部分地方长期信息不到位,成为药品管理的法律死角。

(三)医疗药品广告过分夸大疗效,误导患者。部分患者受到媒体的宣传影响,盲目要求医疗机构或药店对自己的处方用药或非处方用药加以改变,要求使用广告上宣传的产品,这样间接增加药品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加大药品宣传监管引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向,是当前加强对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工作重心。

(一)加强农村医药卫生的基础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支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要求,结合我县农村药品市场的现状,建议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增加农村卫生服务设施的装备,充实农村的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农村药品供应渠道,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继续加强农村从药人员培训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县及县以下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负责人和从药人员加强《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等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从药人员知法、懂法、守法、自觉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普法宣传,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和举报假劣药品在农村的流动,形成农村药品监管的群防群治网络。

(三)发挥“三大作用”,提高农村药品安全监管实效。

1、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主动抓监管。建立协同作战的监督网络。由于基层药监部门大多面临执法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问题,在对农村监督中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兼顾。要实现对农村药品市场的全面监管,应取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药监与公安、工商、卫生等相关执法部门的合作机制,互通信息,共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加强监管的力量。

始兴县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正向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全面推进。总体说来,要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医疗机构内部要真正发挥好药事管理组织的作用,定期对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跟踪督查;在外部监督上,药品监管部门应主动与卫生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联合开展对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的监督。

2、不断完善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作用(以下简称“两网”),使得农村用药监管进一步加强。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农村药品监督网10个,覆盖率为100%,农村药品供应网点128个,覆盖率达98.2%。农村药品监管网络趋于完善。今年来,我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药品协管员聘任、教育培训、考核、奖励制度和机制,制定了考核办法,明确了其具体职责,严格了聘任条件,将原有的药品协管员进行了筛选,把那些真正热心群众工作、积极肯干、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的人充实到协管员队伍。下发了《关于聘请农村药品协管员的通知》。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开展农村药品协管员协管协查活动,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协管员”在宣传教育、信息反馈、执法协助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网运行质量。

3、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作用,整合资源抓监管。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是解决农民吃上放心、价廉药品和看病难的两大举措。可以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和“新农合”有机结合起来,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做到相互促进。一是充分利用乡村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药品供应网点,对乡村医疗机构进行改造,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和设施环境,对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法律和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从而有效节约资源,短、平、快地提高农村从医从药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村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连锁药店逐步纳入“新农合”定点参保单位,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手段,平抑药价,惠及于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加强以规范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探索监管方式和创新监督机制,促进始兴县医药市场秩序的规范有序、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始兴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改变始兴县农村用药现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有效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总体工作安排,9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议事组对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调研组成员学习了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听取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局班子成员、主要科室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到市场监管局所辖基层站所进行了调研;实地查看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部分流通商品的监督管理情况;走访了部分企业和人大代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能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努力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取得了新成绩。一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能。本着业务对口、监管专业的原则,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合并职责交叉或相近的内设机构,对重要科室,充实人员力量,提高了行政效能。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来激励和制约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纵深推进商标兴市和质量强市战略,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在商标品牌培育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打造名优品牌,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申报驰、著名商标,努力扩大申报认定的数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4件,山东省著名商标64件,商标工作各项指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在质量强市方面,先后推荐27个产品及服务项目进行名牌申报,其中9个产品及项目被上级采纳列入认定范围。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指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进一步放大了龙口品牌优势。三是深化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先照后证”制度,分三批将1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为创新创业创造了条件。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推行“一审核准制”,简化了程序,减少了环节,降低了创业门槛和成本。今年1-8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670户。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着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严格质量执法,及时查处生产、流通领域的不合格产品。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载体,重点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8月份,共检查企业4100家次,抽检食品药品102个品种、560个批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章案件70起。以特种设备的安装、运行、受检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以及应急救援演练。今年以来,共检查特种设备1556台,消除安全隐患24处。聚焦社会反映强烈、消费者投诉集中的相关行业和商品,扎实推进消费维权工作,1-8月份,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整合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的机构和职责,我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培育市场主体、服务企业发展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增长速度缓慢,1-8月同比增长18.2%,在总量上虽位居烟台市第2,但增幅低于烟台市平均水平4.95个百分点,与烟台市其他县市区有一定差距,与我市总体经济发展实力、规模和地位不相符。一是发展氛围不浓厚。对大力发展市场主体,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宣传不够,特别是宣传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影响了政策措施激励效应的充分发挥,造成全社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虽然出台了诸多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落实不够到位,在启动资金、项目、技术等创业者急需的帮扶方面措施不多。三是社会服务体系和创业服务平台不健全。目前,我市虽有为数不少官方或半官方的行业协会组织,但大部分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其服务理念和能提供的服务项目远不能满足市场主体发展的要求。

(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尽管我市在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某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还存在一定问题。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卫生环境普遍脏、乱、差,生产原料无进货台账,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农村集贸市场、城区的小餐饮、街边烧烤、小食品流动摊贩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我市共有特种设备3900多台,其中锅炉221台,压力容器1481台,电梯1555台,起重机械530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18台,大型游乐设施5台,特种设备数量多、范围广。而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需持证上岗。目前,市场监管局具有资质的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有6人,人均监管特种设备650台(套),人均监管的数量和压力特别大,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彻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教育培训、责任追究、事故隐患排查管理、专业维保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意识不足,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齐抓共管,推进社会共治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的市场监管理念还不深入,在调动社会因素、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推进社会共治方面创新不够、办法不多。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全市现有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单位约4100多家,其中小餐饮、小作坊、小商店约有2800多家,占总数的68%。由于准入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租个门面就可以开,因此小微单位呈现出经营成本低、流动变化性强、从业人员自律意识不强的特点,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在监管层面,虽然在各镇街区成立了食品协管员队伍,但由于食品协管员都是兼职的,并且专业知识不强,又缺乏必要的经费以及奖励激励机制,造成食品协管员、信息员参与食品安全协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协管网络形同虚设,社会监督、社会共治的作用发挥不好。在废旧液化气钢瓶回收置换和报废处理方面,截止目前置换约10000只,工作推进迟缓,主要是定点置换的6家液化气企业在农村的服务网点建设和具体的服务工作还不到位,置换后不能及时为用户灌装液化气。虽然采取电视台、报纸公告,召开镇街区分管领导会议部署,在农村集市发放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但群众认知率仍然不高。

(四)基层队伍和素质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但整合后的市场监管局尤其是基层站所,面临人员不足、业务知识不够等问题。一是监管职责加重,基层力量不足。原质监局、食药监局在镇街没有机构,基层市场监管所基本都是在原工商所的建制上成立的,编配以工商管理为主。而“三合一”改革后,市场监管局的监管职责除了原先工商部门的一般市场秩序监管以外,还增加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高风险的专业性监管。基层站所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实际形成了在“三合一”之后职责“由一变三”的局面。且原工商部门一直以来都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一支平均年龄45岁以上的基层队伍,很难适应市场监管的新要求。二是业务知识不够,专业人才缺乏。“三合一”后的市场监管局承担着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的监管职责,其中特种设备、医疗器械、餐饮、食品等监管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基层监管所是以工商为主体力量,第一学历达到专科水平的不到1/7,之前对质监、食药监的相关业务没有接触,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应加强业务培训并增加专业人员。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服务企业发展,推动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只有市场主体充分发育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从根本上解决好稳增长、促转调、保民生等系列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按照上级要求,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放宽经营限制,持续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要全面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减免税费、专项资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前置审批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和难度。要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各类创业基地和园区,加快推进新兴市场等载体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创业兴业。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支持群众创业致富的系列政策,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要以国家食品卫生城市创建为总抓手,从经营主体准入、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样检验等各个环节入手,认真抓好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领域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增加执法检查密度,扩大监管覆盖面,尤其是要以农村、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聚集区、药品器械经营使用单位为重点区域,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章案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要健全我市特种设备档案,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对已经登记使用的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尤其是要对公共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监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三)创新监管模式,推进社会共治。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要按照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程监管。要围绕增强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对食品企业负责人及质量管理员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培训,督导企业建立内部培训制度和记录台账,结合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促进规范管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调动食品协管员的积极性,发挥好食品协管员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的作用。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要强化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监督、协助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对操作人员上岗前要严格把关,并且要经常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操作规程,增强责任心。在废旧液化气钢瓶回收置换和报废处理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组织引导,联合各镇街区广泛宣传钢瓶置换惠民政策,教育引导市民认清过期钢瓶潜在危害,及时消除身边“定时炸弹”和安全隐患。同时,采取企业自主申报、部门联合审查、媒体公开公示等措施,合理设置置换承办企业和网点,方便居民置换。

(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按照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充实、配齐专职技术人员,夯实基层工作基础。要进一步理顺完善市场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有针对性的加大基层职工的在职教育和培训力度,缓解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创新监管手段,规范工作行为,提高执法工作水平,树立市场监管部门良好的形象。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八

在此次创建工作中,我局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创新,出台各类便企新政策新制度,推进营商环境工作提升。一是审核合一优化审批时速。我局在全市“一中心15基层窗口”全面实施工商注册登记受理、审查、核准全过程“审核合一”,即注册登记审查员与核准员职责合并,将原来办事的诸多环节简化为窗口核准员现场受理审查、核准,使办理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办事效率,缩短了办事时限。二是便民举措优化服务效能。我局率温州之先开通了企业档案全区域查询打印功能——由原来企业档案中心1个窗口提供企业档案查询服务增加到17个窗口,企业可就近任选一处查询打印本企业的档案,极大缩减了企业办事时间。三是数据共享优化部门合力。推进各级各部门信息系统互联、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公共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与税务、公安、人民银行等商事登记涉及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促成“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工作及加快实行常态化企业开办5个工作日完成”方案的多部门协调和提速工作的实施推进。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九

为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有效打击非法制售假劣种子、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种业创新发展活力,营造健康有序种业发展环境,提高种业发展质量,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农业领域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种子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以不断提升种业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方向,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切实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有效遏制非法制售假劣种子、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坚持中央统筹、分级负责,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协查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内外协调协作,提高监管效能,营造创新主体有动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种业市场有秩序的良好种业发展环境。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保障用种安全。

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种业涉访涉诉案件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违法必查处。2020年全县种业市场监管年度工作目标如下:

明确种业监管责任单位,对农作物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行政许可、一线执法和检测检验、技术支撑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有成文的监管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对本县发证的50%以上种子种苗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等进行现场检查,对辖区种子经营门店抽查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抽查门店经营的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达100%,零售主体经营活动备案率达100%。对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转办督办的群众信访举报等案件,按时办结,及时书面反馈。

(一)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监管。重点对全县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冬小麦制种基地实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核查制种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生产备案、产地检疫等内容。种子生产基地的规范性检查结果将作为制种大县财政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非法转基因种子监管。在种子收获加工季节,对种子企业正在加工、包装或待售的种子进行抽检,力争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理,确保覆盖全面、检查到位、执法严格。对辖区内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经营门店加工销售的农作物种子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许可证、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生产经营档案、种子来源及去向、包装标签、相关生产和销售合同、品种真实性、种子质量等。扦取企业种子生产加工线上正在加工、包装的种子样品、待售的商品种子样品进行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检测,严防非法转基因种子流入市场。

(三)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结合本地用种实际,在春季、秋季等关键种子市场销售期,以种子标签和种子质量为检查重点,开展市场专项检查,在冬季开展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抽查。将近3年来有套牌侵权、制售假劣、存在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生产经营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检查频次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对近3年来在监督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企业,酌情减免检查。

1.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春播期间以玉米、马铃薯和蔬菜作物种子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种子市场和种子经营门店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进销货台账、品种审定、种子经营备案等情况,并抽取种子样品进行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检测。秋播期间以小麦、油菜等秋冬种作物种子为主要检查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对种子市场和种子经营门店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资质、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进销货台账、种子经营备案等情况,抽查部分小麦、油菜种子样品进行发芽率和纯度检测。

2.组织开展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检查。在种子收获、加工季节,组织开展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情况,扦取加工线上正在加工、包装的种子样品或仓库内待售的种子样品,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标签、生产经营许可、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种子来源及去向等是否合法规范。

(四)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在种子生产经营的关键时期,根据品种权人、群众举报投诉以及明察暗访掌握的线索,积极开展品种维权工作。依品种权人申请,对构成品种侵权的,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或由品种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对侵权规模大,涉及公共利益的,依法予以处罚。在纠纷调解、证据保全、责令停止侵权、依法处罚等方面担当作为,严格按照《种子法》的规定,对侵犯植物新品种的企业或个人加大处罚力度,坚决维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

(五)推进许可备案信息化。全面落实《种子法》及配套制度规定,建立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主体清单,对辖区内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主体情况实施信息化管理,逐步纳入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系统,所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备案信息录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监管责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细化工作举措,靠实工作责任,完善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分解任务职责。县种子站负责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备案、经营档案、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品种审定和登记、品种权许可、种子种苗质量等工作,重点对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进行监督检查。县农业综合执法队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监督执法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配合省、市主管部门转办督办案件,对重大复杂案件,要加强横向联合,实行综合执法,加大查处力度。

(二)开展联合执法,建立联动机制。主动配合、积极协助省、市主管部门,加大跨区域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上级移交、检查发现、举报投诉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线索,采用短信、便函、文件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立案查处,限期办结。强化监打联动,加强日常监管、督查抽查,强化行政执法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数据共享,逐步创建种业相关企业“红黑榜”和白名单制度,促进全县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有序发展。

(三)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公开种子企业许可、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政处罚案件等信息。向社会推介信用良好的企业和当地适宜的优良品种,积极做好市场引导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保证举报信息畅通,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依法维护品种权人、诚信企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十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减少执法的随意性,提高执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我局在考虑工商、食药监、质监三块的行政执法现状,原《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标准(试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碰到不少障碍和问题,其内容也太过繁冗,同时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的修改和更新,近期我局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修改,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此次修改将原名称《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标准(试行)》修改为《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收集编制主要违法行为自由裁理权的内容。原《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标准(试行)》内容共分3章(食药类、工商类、质监类)、23节、164条、字数76652字。基于大部制的行政体制改革,删除原3章(食药类、工商类、质监类)的目录,共分10章(分别为食品违法行为、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等)、59条、字数32378字,力求内容简明扼要。

本次自由裁量权的修改,经过本局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通过集体审议等,并报市政府备案。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十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窗受理”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局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改革思维,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对我市政务服务改革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一、做法与成效。

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大力推行“前台一窗受理、分类并联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实现了“只进一门、只对一窗、最多跑一次”。

(一)加强业务整合,实现“一窗审批”。一是设立行政审批科。持续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将工商、质监、食药3个领域265个子项行政许可业务进行整合,成立行政审批科,统一负责市局本级行政审批工作,改“车间流水线式”服务为“集成审批”模式,为无差别“一窗受理”工作创造了条件。二是优化窗口设置。打破部门、事项、领域界限,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14个市场监管综合窗口,承接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负责受理审核、按责分办、统一出件等工作。实行“一窗受理”改革后,政务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业务向一个窗口集中,企业和群众在14个综合窗口均可办理各类市场监管业务,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实施许可事项制度化办理,采取前台受理与后台“一审一核”的方式统一办理;

实施高危事项专业化办理,建立专家库,根据审批事项不同,在专家库随机抽取数名专家实地开展核查,依据专家核查报告意见进行审批。

(三)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一次办理”。一是精简审批流程。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实现了“一次申请”、“一表采集”、“一次办理”,服务市场主体高效便利准入。比如,以前企业开办需要先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企业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后再分别到公安、税务、银行部门办理相关事项。改革后,申请人只需填写一张申请表即可完成全流程事项的申请,企业开办由原来4个部门至少跑8次变为1个窗口跑1次,由原来提交4套材料变为提交1套材料,由原来7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目前,*企业开办速度在全省领先。二是实施“证照并联办理”。在全国率先推行“多证集成、一照通行”改革,实现“证照同步办”、“多证并联办”。将食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等12类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许可证信息集成为一码,集中整合加载到营业执照上,企业只需提交一次申请材料,即可同步办理准入登记、准营许可审批,所需材料减少70%以上,办理时限压减50%以上。三是探索“承诺即可准营”。强化企业信用信息运用,对于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在申请办理某些风险可控的审批事项时,提交承诺书即可实现准营,解决困扰市场主体“准入易准营难”、“办照容易拿证难”的问题。比如,在全省率先推行办理药械经营许可承诺制,对合法合规经营且经营条件在许可有效期内未发生变化的企业,在办理药品零售企业、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仅限经营隐形眼镜及零售药店器械专区)许可证延续业务时,只需提供延续申请表、承诺书、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现场审核评估通过报告,即可办理期满许可证换发事项,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2项减少为2项,办理时限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

(四)完善服务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选派优秀业务骨干到综合窗口,每周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实行人员岗位轮换制,使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从只会单一业务向多面手业务转型,提升综合受理与咨询服务能力,打造通用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实现“一窗通办”提供业务保障。二是推行帮办预审服务。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一次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按照“一次办全部事”的标准,推动集成服务、靠前服务、热情服务,全力当好市场主体的“店小二”,最大化满足市场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建立帮办辅导工作机制,开设咨询帮办辅导窗口,同时设置引导台、热线电话、自助查询系统等渠道,加强事项申报前的辅导预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市市场监管局自2020年开展“一窗受理”改革以来,累计办理相关审批业务21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被评为2021年度*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

二、启示与建议。

“一窗受理”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市场监管领域深化“一窗受理”改革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强化改革思维,创新服务理念。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是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改革的根本是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的转变。近年来,我市“放管服效”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个别部门仍存在改革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服务理念淡薄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和完善审批服务方式,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建议:一是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改革思维,积极探索“审批改备案”、“审批改承诺”,大力推进行政审批领域“简政放权”。二是树牢为民服务理念,将企业和群众的意愿诉求作为改革的出发点、着力点,制定清单化改革事项,倒逼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三是主动对标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区经验做法,结合*实际,推出一批优化政务服务的具体举措。四是利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一些改革措施可在自贸试验区*片区先行先试,进行效能和风险评估后,在全市复制推广,推动以点带面、梯次联动。

(二)整合部门资源,强化综窗功能。市市场监管局综合窗口的设立,打破了以往工商、质监、食药等领域“地摊式”窗口排列格局,消除了传统服务窗口职能单一、种类繁多、忙闲不均等弊端。目前,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已进驻单位61家,设立业务窗口235个,集中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600余项,但仍未实现应纳尽纳,已设立的综合窗口大多停留在物理整合层面,未能真正实现“一窗通办”。建议:一是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逐部门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掌握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基数,推动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大厅。二是科学设置综合窗口,整合关联度高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推动从部门内部小改革到跨领域业务协同,加快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三是对综合窗口充分授权放权,对即办事项和一般事项实行“窗口现场办结”,对特殊复杂事项实行“后台限时办结”,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办结率,力争所有窗口事项窗口解决。

(三)制定标准规范,提升便利化水平。市市场监管局对受理材料、办事流程实行统一标准,把握住了“一窗受理”改革的关键要素。标准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市政务服务效率提升的瓶颈之一,目前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办事流程不清晰、时间不可控、进度不可见等情况普遍存在。建议:一是建立完善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制定完善“一窗受理”事项标准化办事指南,颗粒化拆分行政审批事项,逐项制定标准化模板,明确“一窗受理”各环节的办事流程、办理时限、要件规范,针对高频办理事项推出“套餐式”服务,实现不同受理人员对同一事项的无差别受理,让审批标准、审批过程更科学更透明。二是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公开水平。及时公开业务受理内容、适用范围、事项类型、办理依据、申报条件等基本要素,逐项公示材料清单和示范文本,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白皮书”,真正做到“人人看得懂、个个会办事”。

(四)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流程再造、部门联动、集成审批,变“串联办理”为“并联办理”,改变了传统按层级审批方式,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减少了权力寻租空间。调研发现,当前各部门之间仍旧存在信息不共享、业务不协调现象,跨多个部门办理审批事项时,部门间的审批流程、操作细则及办理要求不尽相同,审批手续多、耗时长、互为前置等问题,导致政策落实大打折扣。建议:一是各有关部门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审批事项与审批流程进行系统清理,全面取消无法定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消除审批“隐形门槛”,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一步压缩全流程审批时限。二是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国建、省建、市建政务信息系统与市政务服务网信息资源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破除“信息孤岛”、“信息烟囱”,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更大便利。三是推广联合审批、联合验收等方式,将一环套一环审批变为同步审批,将部门分办、独立办变为协同办、联合办,避免“流程打架”。

(五)强化服务质效,提升办事体验。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所盼、所需、所急,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业务窗口月月被评为“优质服务窗口”,连续十多年保持流动红旗不流动,是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标杆。“一窗受理”改革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建议:一是提高管理服务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提升市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布局,优化配套设施,更好满足老年人、母婴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制定综合窗口服务标准与规范,明确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要求,规范仪容仪表、举止行为、服务用语等,确保服务有标准、举止有规范。完善ab岗工作制、窗口首问负责制,开展服务质量评比活动,提高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政策解读、咨询阐述等综合服务能力。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集中授课、一对一指导、定期轮岗等方式,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多技能培训,让“专科医生”成为“全科医生”,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三是优化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与业务部门双重管理机制,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负责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的引进、管理、使用等,由业务部门负责培训指导,同时强化督导考核机制,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效能。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十二

为贯彻落实温州市场监管局《关于加强全市系统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推进法治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局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考核评价工作,我局深入开展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活动,力求在全市系统建立“法制健全、决策科学、执法公正、运行规范、公开透明、权责清晰、监督有力、服务发展”的法治市场监管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该项工作的建设任务,共分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59项,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9月18日,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政策法规处林晓利处长率温州市创建评估验收组对我局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考评验收。考评验收组通过听取创建汇报、查验创建台账、查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广告监管平台、网络交易监管平台、12315平台使用情况及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局法制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创建亮点现场检查、现场点位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评。在创建考评现场,我局针对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创建工作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汇报,向考评验收组介绍了我局在此次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创建工作中的成效及亮点。考评组对我局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创建过程中做到了工作扎实到位、特色亮点突出、创建成效显著,特别是我局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开发办案软件、有效杜绝超期办案,开发“12315”预警系统,有效应对职业打假,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等相关亮点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十三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案件流程监控工作,减少、杜绝和预防超期办理案件情况的发生,我局依托网络载体,在原开发执法监督软件的基础上,增加行政处罚决定书网上审批系统,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当行政执法人员进入案件执法监督软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进行复制,并按流程提示,分别由经办人、法制员、办案机构分管领导按相关权限操作,局分管领导网上签发后,办案人员即可打印处罚决定书,直接至局办公室盖章,彻底改变了以往由办案机构提交纸质审批的现状。

通过开发相关办案软件,依托网络载体,行政处罚决定书通过严格的业务流程管理,可以及时了解督促各办案机构的结案进程以及超期结案等情况,防止出现拖而不办、办而不结情况,以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十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州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安排,为扎实推进我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按照局党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十大专题调研工作方案》要求,10月中旬,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汛,调研员喇正义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对全州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近年来,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质量监管的意见》精神,加强全州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经营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煤质管控工作力度,打击销售和使用劣质煤行为,从源头保障用煤质量,防治燃煤大气污染,推进***、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各县(市)高度重视煤炭经营监管工作,成立煤质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信局设立办公室,明确工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协调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二级配送网点市场体系建设和煤质管控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煤质管控工作体系。州工信局、原州环保局、原州质监局制定印发了《临夏州散煤质量管控实施方案》(临州工信发【2017】217号);州工信委制定印发了《持续加强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方案》(临州工信发【2018】206号);州工信局牵头起草了《临夏州煤炭经营管理办法》,经州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后已印发实行;各县(市)制定出台了《煤质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和《煤炭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各相关部门开展煤炭经营监管工作提供工作遵循和依据。

(三)加快推进建设煤炭交易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建设。各县(市)依照城乡规划,按照“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统一配送”的原则,加快建设煤炭交易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煤炭交易市场和配送体系已形成。截止目前,全州已建成煤炭一级交易市场11个(其中:临夏市3个、康乐县2个、其它县各一个);建成二级煤炭配送网点176个(其中:临夏市1个、临夏县75个、永靖县25个、积石山县11个、和政县7个、康乐县43个、广河县10个、东乡县4个),正在规划建设二级煤炭配送网点45个(其中:积石山县1个、东乡县6个、和政县4个、康乐县20个、广河县14个)。广河县投资600万元规划新建的大型标准化煤炭交易市场已建成投入运营。

(四)从严规范煤炭市场经营秩序。根据国家和省上煤质管控工作总体要求,各县(市)成立煤炭市场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治理整顿煤炭市场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临夏市建立煤炭交易车辆监管台账,在市场内安装全天候监控设施,对固定的煤炭运送车辆安装专用牌子,加强购煤运送全过程监管。临夏县全面摸排煤炭销售网点,清理关闭露天堆放经销点37个;标准化改造建设二级网点75个。东乡县加大对储煤场、煤炭经营摊点的执法监督检查和整治,出动执法人员526人次,执法车12辆,清理煤炭销售站点68处,车载销售18车次,责令外迁5处。积石山县在建成标准化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县财政对各乡镇给予经费支持推进二级配送网点建设。

(五)加大煤炭质量抽检力度和频次。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煤炭质量监督抽查制度,2018年完成抽检378批次,2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3.9%。2019年,省级第一批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我州5家企业销售的煤炭产品全部合格;州级第一、二季度商品煤质量监督抽查共计36批次,合格35批次,合格率94.4%。同时,进一步规范完善煤炭交易市场及经营户购销凭证、煤质抽检报告等工作台账,对煤炭经营户全部进行了登记造册。

(六)设立煤炭检查站实施卡口管控。为从源头上杜绝劣质煤炭进入,除永靖县外,各县(市)在进入城区主要路口设立煤炭检查站,由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全州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煤炭检查站卡口11处,对运煤车辆进行检查,对没有煤质检测报告及相关手续的运煤车辆予以劝返。截止目前,全州已劝返运煤车辆284辆/次,煤炭16555吨。

(七)加强煤质管控监督检。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查工作。州工信局会同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配合省上督查、州政府分管州长督查、部门组织调研督查等方式对各县(市)煤炭市场建设及煤质管控工作多次进行调研督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县(市)加快煤炭市场和配送体系建设工作进度,确保管控措施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有些县煤炭市场建设不规范。有的县煤炭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存在扬尘、污水防治等环保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二是二级配送网点建设进展缓慢。除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积石山县外,其他县乡镇二级配送网点建设因规划、征地、经费等方面的困难进展比较缓慢。

三是煤炭检查站卡口管控还不到位。永靖县出入口比较多,至今在辖区主要入口未设立煤炭检查站卡口,采取公安交警摄像头监控煤炭运输车辆。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州、县(市)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增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部门监管职责,加大联动执法力度,全力推动全州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加强部门协作,推进煤炭市场及配送体系建设。州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勇于担当作为、加强协作配合。州工信局督促各县(市)进一步完善煤炭交易市场的整体功能,加快二级配送网点建设进度,加大辖区内剩余零散经营户清理取缔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销售劣质煤。州生态环境局督促各县(市)进一步落实煤炭交易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的场地硬化、扬尘防治、污水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等环保设施建设,清理整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州市场监管局督促各县(市)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经营户的经销台账、煤质抽检报告等工作台账,清理整治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非法煤炭经营户,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经销劣质煤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大检测力度,严格执行民用散煤民用型煤标准。严格执行民用散煤民用型煤国家和省级标准,目前我州临夏市执行无烟2号、蜂窝煤2号标准,其他县2020年底前执行烟煤2号标准、蜂窝煤2号标准。州、县(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煤质抽检力度和频次,严防劣质煤的生产经营和销售。

(四)强化执法监管,建立煤质管控长效工作机制。州县(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查处煤炭经营流通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劣质煤炭经营和交易。州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措施不力、工作滞后、整治效果差的县(市)和单位及时向州委、州政府汇报,予以通报批评和追究问责。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十五

为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种业创新发展活力,提高种业发展质量,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和种业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以不断提升种业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方向,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全力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坚持中央统筹、分级负责,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完善省际协查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内外协调协作,提高监管效能,营造创新主体有动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种业市场有秩序的良好种业发展环境。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保障用种安全。

(二)工作目标。

种业市场监管体系队伍不断健全,监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假冒伪劣、套牌侵权、非法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明显减少,种子种苗种畜禽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种业涉访涉诉案件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违法必查处。2020年省市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如下。

——省级目标:明确种业监管责任部门,对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和统筹协调、行政许可、一线执法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印发种业监管方案,对辖区内市级、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种业监管工作的现场督促检查分别达到50%、20%;组织对本地所属的部级发证企业现场检查全覆盖,对省级发证企业监管覆盖面达到50%,被检查企业经营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100%。农业农村部转办督办的群众信访举报等案件,按时办结,及时书面反馈。

——地(市)级目标:明确种业监管责任部门,对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和统筹协调、行政许可、一线执法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有成文的监管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对辖区内50%以上的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种业监管工作进行现场督促检查;对本级发证种子种苗种畜禽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达到5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100%。

——县级目标:明确种业监管责任部门,对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和统筹协调、行政许可、一线执法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有成文的监管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对本级发证的50%以上种子、种苗、种畜禽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等进行现场检查,对辖区种子经营门店抽查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抽查门店经营的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100%,零售主体经营活动备案率100%。

湖北、北京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经营门店、企业现场检查和监督抽查,以及对农业农村部门种业监管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比例,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自行作出调整。

(一)规范生产基地。以西北、西南、海南等三大制种基地为重点,对52个国家级“两杂”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繁基地实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核查制种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生产备案、产地检疫等内容。生产基地规范性检查结果作为制种大县财政奖励的重要依据,纳入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范围。

(二)推进许可备案信息化。全面落实《种子法》《畜牧法》及配套制度规定,建立种子种苗种畜禽生产经营备案主体清单并在同级农业农村部门官方网站公布。所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备案信息,均应当录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主体情况实施信息化管理,创造条件纳入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系统。

(三)严查非法转基因种子。河北、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特别是辽宁省、吉林省,要以杂交玉米种子为重点,狠抓品种审定、基地制种和种子销售等关键环节,严查生产主体、企业生产经营资质、品种权属及亲本来源、制种田块转基因成分,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理,确保覆盖全面、检查到位、执法严格。

(四)严格监督种子质量。各地应结合本地用种实际,在春季、秋季等关键种子市场销售期,以种子标签和种子质量为检查重点,开展市场专项检查,在冬季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抽查。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将近3年来有套牌侵权、制售假劣、存在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生产经营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检查频次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对近3年在监督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企业,酌情减免检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风险地区,种子市场检查以及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抽查可视情况灵活开展。

(五)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加强品种权维权,就是维护种业创新,维护公共利益。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在纠纷调解、证据保全、责令停止侵权、依法处罚等方面担当作为,坚决维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2020年要以杂交玉米、蔬菜和果树作物为重点品种,探索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强化行政司法协调配合,开展执法人员轮训,组织打假维权现场活动,加强普法宣传,遴选并公布典型案例。

(六)开展种畜禽和桑蚕种质量检查。以无证(含过期、超范围)生产经营、假冒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低代别冒充高代别、销售的种畜禽不符合种用标准、种畜禽系谱档案不全等问题为重点,开展种畜禽市场监管试点。在全国选择部分种畜禽企业开展种公猪、肉种鸡生产性能测定,对种公牛、种公猪精液进行质量抽检及种公牛个体识别检测。对近5年在监督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种公牛冷冻精液生产经营企业,酌情减免检查。在桑蚕生产用种期之前,对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区、市)生产的桑蚕原种和桑蚕一代杂交种开展质量监督抽查。

(一)压实监管责任。农业农村部负责制定全国种业市场监管方案,规范样品管理,健全重点作物分子指纹数据共享平台。组织明察暗访,对重点地区、关键物种、重要环节、重点案件等进行监督抽查。组织开展种子质量监测和随机抽检,推动种业监管信息公开,对省级种业市场监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公布结果。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制定本省种业市场监管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农业农村部转办案件,协调处理省内跨区域案件,配合处理其他省份协查案件,督办重点案件。重点对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进行监督抽查。

地市和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监督抽查方案和现场检查抽样方案并实施。重点检查主体备案、经营档案、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品种审定和登记、品种权许可、进口等情况,检查监督种子种苗种畜禽质量。

(二)完善省际协查联动机制。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主动配合、积极协助,加快跨区域案件的查处进程。案件主办省需其他省协查时,应以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名义制发协查公函,载明协查事由、有关案情、协助内容和联系人等,协查省应予积极配合。协查公函应同时抄送我部种业管理司,种业管理司将督促检查并视情通报。

(一)各地开展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根据新冠疫情风险等级,充分考虑本地疫情防控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二)桑蚕种采取统一抽查检测的方式,3月底前结束,并于4月底之前报送抽检结果。种畜禽质量检测任务于5月前下达,各承担单位负责样品的抽取、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反馈并确认检测结果等工作,11月底前完成全部质量检测工作并报送全国畜牧总站。

(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畜牧总站、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分别承担本级农作物种子种苗监管、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种畜禽监管和桑蚕种质量监管的具体组织工作。

(四)请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以上监管目标和重点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省2020年种业市场监管方案,并于3月底前在本单位官方网站公开;请于12月20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书面报告我部种业管理司,报告应附由本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办且于今年内结案的种业典型案例2〜3起。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篇十六

____年市场规范管理工作是按照上级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在我局党组和主管局长的领导下,立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日常监管措施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属地监管职能,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各类市场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巡查制度;二是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实施红盾护农行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三是大力开展“创城”工作,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市容环境。

加强各类市场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巡查制度。

加强各类经营主体监管,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市场巡查,我们按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所巡查暂行规定》以及《**市工商局市场巡查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基层分局(所)成立市场巡查组,巡查组由分局(所)长带队,每周对辖区的各类市场的经营主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适时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地段、重点业户、采取紧订死守。在节日期间假冒伪劣出现旺季时,基层分局(所)全员出动,进行轮翻检查。我们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监管台帐,要求基层监管人员把每天巡查的情况及时填写在“巡查记录”上,并按照谁巡查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录入微机。

加强集贸市场监管,尤其要加强对市场主办单位的行政指导,推动市场自律组织和自约机制的建设,增加市场主体责任意识,构建市场诚信体系,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机关与市场主体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新机制与监管模式,使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检查、督导工作中解脱出来,全力开展日常市场巡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为此,我们侧重指导市场管理所加强对市场主办单位的规范指导,调动市场主办单位的积极性,共同监管好集贸市场。“**购物广场”、“**超市”、“**超市”、“**超市”在基层分局的指导协同下,建立了“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协议准入制度”,“商品质量责任制度”,“商品质量自检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出”等七项自律制度及索证索票制度。同时基层分局依法对市场主办单位主体准入和市场开办行为、商品经营者的交易行为、上市商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由其检查上市商品的进货渠道,商标标识,包装装璜,规范交易秩序。经营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实行集贸市场主办者责任制度,明确了市场主办者是市场日常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市场管理所的规范指导下,市场主办者对自己的职责更加明确。积极引导场内商品经营者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同时,严控商品经营者的准入环节和上市商品的进销环节,根据商品种类和属性认真做到划行归市,商品摆放整齐,全力营造整洁干净、秩序井然的市场交易环境。对进场商品严格按照“七项自律制度”的要求,首先由商品经营者实行自查自检,然后市场主办者组织巡查抽查。这样工商管理所、市场主办者和商品经营者各自履行职责,对入场的商品实行有效地监管,把住了假冒商品的来源关口,确保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实施红盾护农行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深入开展____年“红盾护农行动”,我们要求基层分局(所)首先要掌握监管对象。要把辖区内农资经营户录入监管台帐。录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_)经营者的自然情况;(_)经营者的办照情况;(_)检查巡查掌握的情况。其次是把市场巡查作为监管农资市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基层分局所把市场巡查作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有效措施。一查经营资格,看是否有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二查进货票证,看是否履行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供货方有关资质、发票;三查商品质量,看是否有合格证、质检单、检疫证明等;四查商品包装,看商品标识是否虚假;五查商标广告,看是否有侵权行为、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六查销售情况,看其是否公示经营、实行承诺信誉制度。通过开展“六查六看”,规范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查处了非法经营活动。三是采取进货备案制。我们要求农资经营户在货到三日内携带购货发票、商品商标注册证、质检报告及厂家生产许可证、厂家工商执照等有关手续到辖区工商分局(所)登记备案。四是检测结果公示制。我们对农资市场的新品种或消费者反映较多、疑问较大的种子、农药、化肥及时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张贴公示,让广大农民买的放心,用的可靠。五是责任追究制。我们在农资市场监管中,按照上级局的要求:强调必须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谁管辖谁责任。为了落实责任、监管到位,局领导和各基层分局(所)长签定了监管责任书,各分局(所)长和片管员也签定了承包监管责任书。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基层分局(所)和辖区农资经营户签定的“农资产品质量监管责任书”以及农资经营户的“农资产品质量承诺书”。这样责任到位,分工明确,上下齐抓共管,确保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由于我们监管到位,农民买到的都是真种子、真农药、真化肥,带来了今年农业大丰收。

大力开展“创城”工作,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市容环境。

今年**市政府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活动,**市工商局依据相应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责任。我们感到:加强市场监管、整顿环境卫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和清洁的卫生环境也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同市场管理所的同志一起到市场主办单位参加座谈会,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及“创城”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市场主办单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场管理所开展对广大业户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提高广大业户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美化**,创建文明市场的责任感。同时还在市场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使广大业户积极参与整治公共卫生环境、消除卫生死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借爱国卫生活动及“创城”工作的契机,把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业户经营行为与整顿市场环境卫生同步进行。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市工商局“创城”工作目标经过省级“创城”专家组考核验收已达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252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