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5:42:26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优质19篇)
时间:2023-11-23 05:42:26     小编:曼珠

总结是对过去某个时期的工作或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方式。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以下是一些写作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一

xx市xx路小学创立于8月,xx市xx路小学,创办于208月,原为xx镇第八小学,由原先的xx镇九小和水深小学合并新建而成。9月因乡镇区划调整,学校施教区管辖范围发生变化而更名为xx路小学。

建校伊始,学校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坚持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丹小和美精神,经过前几年三年规划的实施,学校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围绕“差异教育”主导理念进取进行探索实践,逐步构成了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建校十年,学校先后荣获xx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xx省中小学学业质量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学校、xx市示范小学、xx市现代化学校、xx市一级学校、xx市体育和艺术特色学校、xx市礼貌学校、xx市小文学家、小科学家培养基地学校、xx市小数学家摇篮学校等三十多项xx市级荣誉称号。

进入第二个十年发展后,xx路小学着力创立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xx市级名校,为xx市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做出贡献,为科教兴市和科教兴国做出贡献。为此,学校特制定《xx市xx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9月—8月)》。

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整体情景。

学校占地面积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现有39个班级,xx名学生,教职工98名,专任教师91名。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89人,占全校教师的98%,小学高级职称73人,占80%。拥有xx市名校长1名,xx省教坛新秀1名,xx市教坛新秀和中坚5名,xx市教坛新秀20名,xx市骨干教师12名和xx市骨干教师13名,优质课获得者38名,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一)外部条件分析。

1.周边环境良好,外部关系氛围和谐。

学校地处市中心,毗邻xx街道服务中心,附近有市行政中心、人民医院、新华书店、广播电视大楼、气象大楼等科技文化设施,方便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周边有xx小区、晨沐花园、xx花苑、民丰小区、xx小区、新世纪花园等比较成熟的住宅小区以及新近开发的很多高档小区。学校与周围社区在社区活动、敬老爱老、场地支援等方面交往频繁,与友邻单位关系融洽,互动良好,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生源状况总体良好。

学校近几年接收新生为七个班315人,主要以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路以南)以及民丰居、xx居和部分清远居、乐湖居的适龄儿童,生源比较稳定。近几年家长中教师、公务员、银行职员、新闻工作人员、私营企业主、公司职员等占比显著提高,普遍对教育都很重视,学历层次也比较高。从总体来看,生源逐年递增的速度十分之快,在市区小学内相比较较好。

3.办学条件趋于一流。

学校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学校选址合理,南临马车河,西临xx路,北临xx路,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主体教学楼高低错落有致,造型别具一格,富有现代化气息,并且用走廊连接而成,让师生避免日晒雨淋,还能集室内体育馆(风雨操场)、阶段教室于一体。教学楼东侧有科技楼、25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的塑胶操场(内有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学校班班安装电子白板和小媒体教学系统、学校广播系统、无线网络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同时学校各类辅助教室配置齐全,拥有各类艺术、科技等功能教室26个,包括120平方米的多功能舞蹈厅、397个座位的多媒体阶梯教室、120平方米的信息技术教室、藏书38000多册的图书室和师生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乒乓室、民乐室、棋类室……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43台(8人台),图书生均21册,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器材和仪器设备均按省一级标准配备,设备齐全。总体布局新颖,景致迷人,设施齐全,是少年儿童求学的乐园。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学校管理科学高效。

学校规章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方式体现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建立体现以人为本、追寻校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管理制度。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系统构建“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构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构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依基础,规范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进取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实现了课题管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构成“校级研究专题——县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了“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美梦想的课堂、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的一大亮点。

2.师资队伍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人数98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行政人员3人,教辅人员4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5人(占5.5%),中级职称者68人(占74.7%),初级职称者17人(占18.7%),未定级者1人(占1.1%)。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毕业66人(占72.6%),大专毕业23人(占25.3%),中师毕业2人(占2.2%)。

几年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和市、县级的优秀教师。学校已经逐渐构成一支崇尚师德、钻研业务、潜心从教的较为优秀的教师队伍。现对学校的师资优势分析如下:

(1)年龄结构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成正态分布。30岁至45岁的教师有70人,占了专任教师的76.9%。这是学校的骨干力量,这些教师不仅仅充满活力,有充沛的体力,是最有可能发挥其工作潜能的阶段。

(2)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

一向以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逐渐构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本事优秀、乐于奉献的教书育人队伍。至今教师在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有40人,拥有县级以上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38人,获奖人数占专任教师的41.8%。近三年,学校在xx市级以上的论文案例评比中,共有102篇获奖,6篇发表;共有39个课题立项,其中有6个课题获xx市级奖,有12个课题获xx市奖,共有21个课题结题,大多数教师具备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本事。

(3)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已然构成。

近三年学校先后培养了1名省教坛新秀,1名xx市名校长,4名xx市教坛新秀,7位xx市师德楷模奖和2名终身班主任奖,5名中学高级教师,市县级学科骨干教师20人。

3.学生综合素质良好。

(1)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良好。

学校学风良好,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本事,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xx市多次检测中名列前茅,后20%学困生也得到有效帮忙,学业成绩显著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全面,个性特长多样。

学校课程理念为差异发展,多彩课程,以“多”和“彩”为表象特征,经过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选择化、教学个性化、评价多样化等手段,满足不一样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样化原则等原则。开设拓展型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艺术竞技竞赛活动,成立30多个学生社团。近三年学校每个学期都在各级各类的体艺、科技、信息技术等比赛中荣获奖项,如xx机器人比赛二三等奖、xx省学校足球比赛二三等奖、xx市舞蹈比赛二三等奖、xx舞蹈、器乐、声乐比赛一等奖等。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景。

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和科学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学校、社区的公益性、服务性、体验性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学生自主开展的科学小课题实验研究成果多次荣获xx市奖。

4.办学特色逐步显现。

近几年,我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差异教育,着力营造“和美”学校文化,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创立体艺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初步构成。学校进取开展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儿童阅读、“三小”培养、民乐进课堂、学校足球等实验项目,语文晨诵、趣味数学、体育足球、音乐民乐、英语口语、美术陶泥和科学实验等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建设活动场地和开展活动体系建设,制定一年促规范、三年抓特色、五年树品牌的阶段发展目标,建立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学校文化。以学科拓展型课程撬动课堂变革,实现课程由国家单一向丰富校本转变、学生由全面向个性发展、教师由良好向专业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小文学家培养基地学校、小科学家培养基地学校、小数学家摇篮基地学校等十多项市县级学科特色荣誉称号。

三、学校发展面临问题。

在上一个三年发展规划中,学校在现代学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名优教师培养、校本课程开发、办学思想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已得到必须发展与建设。学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得到广大教师认可,已构成40多位骨干教师梯队,开发了九门校本课程,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和学科特色被社会所认可。但在学校发展的第二个关键十年,办学面临着一系列质的问题:

1.办学规模控制的问题:由于学校地处人口稠密的新市中心,学区范围大,学区内新楼盘众多,随着学校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学区内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据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地控制学校的合理规模,使学校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

2.提升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层次的问题:如何构成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一样层次、不一样群体教师发展需求的队伍建设模式?在以往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已经实施有差异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管理,我们已经关注了不一样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但省特级教师、xx市名师缺乏,对走名师——名校的办学思路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缺乏有效引领,市级课题缺乏理论指导和支撑,高原现象难以突破。如何更深入地探索针对不一样层次、不一样群体教师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措施,激发学校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内在发展需求,培养一两名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

3.如何进一步在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研究”,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问题。从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思想到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再到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变革、拓展型课堂建设和完美教室,尽管我们在差异教育理念引领下对学校的多个领域进行了探索,但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所以如何从学校课程设置层面、课堂教学改革层面、学生学科活动体系层面和学校文化建设层面等进行发展性研究,是未来三年必须关注的问题。

4.学校文化积淀不够,“和美”主题未突出的问题。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虽进取投入学校文化建设,搭建各类平台以深入挖掘办学理念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突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但尚未构成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和美”主题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缺乏规划。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优质的教育应当是促进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的教育。从建校至今,我们不断实践和提炼“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在实际操作层面将这一目标分解为三个部分,立足实现为每一个孩子和孩子的差异发展、为每一位教师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每一门学科和学科的特色发展,如果将来做的更好一点,为每一位教师的特色发展,为每一门学科的品牌发展。我们将其概括为差异教育。

一、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继承丹小的优良传统,在管理机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系统,以学校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和教育教学现代化促进构成适合xx路小学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二、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短、起点高、发展快的城镇公办小学,学校将围绕前十年对于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差异教育的思考实践,不断完善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思想,在新三年中着力凸现以下办学理念:

1.学校精神: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丹小精神。

质朴务实是年青丹小的风格,十年来丹小人以质朴无华的气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地培育每一位学生;而开拓进取是卓越丹小的前提,是学校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十年来,学校努力挖掘内外部的资源,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2.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与归属:人和差异教育。

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和归属,就是“人”。我们认为一所秉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学校,它所开展的一切教育实践必须回归到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独特性、惟一性的关注,回归到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差异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来。未来三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应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人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差异教育大体有四层含义。

一是个体间差异。教育应对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有目共睹的。

二是个体“内差异”,即每个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的内差异。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组成的一个独特的结构。个体这种独特的素质结构,是人在自然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经过学生自身长期的实践活动逐步构成和发展起来的。任何一个发育和发展正常的儿童,在这个独特的整体素质结构中,总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弱点,即表现出个体内素质之间的差异。

三是阶段间差异。人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几个不一样发展阶段。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表现出各阶段的不一样特点。由此,阶段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发展阶段性的差异,并非人人相同。

四是群体间差异。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以至学校与学校之间,由于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学校和社会环境条件的不一样,群体之间也会表现出差异。

3.学校办学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推进特色和品牌战略,建成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鲜明的在xx内有较大影响力的xx市一级学校。

4.办学的核心追求: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证明,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学校和教育的价值最终应由学生来检验;第二,强调“每一个”,不是个别、一群,而是每一个,“每一个”与“所有”不一样,“每一个”强调个体及其差异性,而“所有”可能突出每一个的综合与共性;第三是“孩子”,意指学校不仅仅将学生视为“学习者”和“教育对象”,更是可亲可爱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到学校里来度过六年时光,他们有自我的生活,学习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资料;第四,“幸福人生”,则意蕴着我们既关注孩子当下的生活质量,期望每一个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获得健康向上、进取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获得主动的、富有智慧的生存方式与学习方式,获得蓬勃的生命力量,实现生命的幸福成长。同时也是期望由此开始孩子能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

5.学校口号:小天地,大舞台,为每个孩子的卓越发展。

小天地,大舞台,指使人生起点的小学学校生活是多彩的、丰盈的,充满成长的幸福与欢乐;为每个孩子的卓越发展,指为学生今后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丰厚的基础。

6.学校使命:建设和美学校营造和润课堂打造和洽团队引领和美人生。

7.教师形象:质朴务实追求卓越。

8.学生形象:德艺双馨身心和美。

一、办学目标。

坚持走“内涵发展,文化办学”之路,着力营造“和美”学校文化,打造学科教育品牌,建设体艺特色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显现的xx市一级小学。

二、培养目标。

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劳动、会交流、会创造、会生活,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健康人。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实施策略、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一)学校管理。

1.领域目标:

在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出台《xx市xx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以制度保证学校教育质量高水平;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发展,促进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聘任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深化团队绩效共担制度。从而使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统一,争创xx市品牌特色学校,争创集团化办学。营造“团结协作,优质高效,和美共振”的管理氛围,实现“和谐、发展、品牌”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2.实施策略:

(1)深入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走向民主化。

实现教育民主化,必须走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道路,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未来三年我们将以第二轮发展性学校评价制度的实施为契机,完善学校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评价干部制度,做为学校选拔任用中层干部的重要依据;完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信息,改善学校管理;建立岗位服务满意率评价制度,把班主任工作评价权交给家长,把干部评价权交给教师,把教学评价权交给家长和学生。

(2)出台《xx市xx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促进管理走向标准化。

随着社会和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保证丹小教育质量的一致和高水平,就要不断巩固丹小的品牌。学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优质教育质量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让学校从传统的“人治化”管理走向现代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未来三年,学校在总结丹小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丹小教育的质量标准以及为实现这样的标准需要完成的管理操作过程,以完善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编制出台《xx市xx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

(3)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

未来三年,学校除了进取争取政府公共资源的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进取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场地、师资资源外,还将进取开发家长教育资源,营造学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经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吸引家长进取投入教育研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技术和理念,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

(4)推进网络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化,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能够经过大众媒体传播手段极迅速地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在这种形势下,未来学校的管理必然从经验管理、行政管理走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制作新的学校网和班级主页,推进统一信息化办公平台,力争做到无纸化办公,使网络成为管理、教育、教学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为学校师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台。

3.推进计划:

209月—年8月:规划《xx市xx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构建现代学校基本制度;以绩效工资的改革为契机,完善各项考核条例;构成学校和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评价机制;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运作规范,逐步明晰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构成共同价值观和发展愿景。

2015年9月—8月:初步构成《xx市xx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构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继续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到达办公管理现代化,实现数字化学校、无纸化校务管理。

209月—208月:出台《xx市xx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坚持人本、校本和精细管理等现代管理制度的实行,营造“团结协作,优质高效,和美共振”的管理氛围,实现“和谐、发展、品牌”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4.成功标志:

(1)出台《xx市xx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名列市前茅,学生综合素质高。

(2)创立xx市品牌特色学校、省级体育特色学校。

(3)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

(二)德育工作。

1.领域目标:

经过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资料、创新形式、拓宽领域等方法来构建“和谐学校,温馨教室、精彩教育”德育大环境;100%中队行规合格,鼓励60%中队构成特色;鼓励参与各级各类班主任评比,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举办“班主任沙龙”或“德育论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经过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构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创立市县锥鹰红旗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2、实施策略:

(1)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本事,构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德育骨干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开展年轻班主任指导培养工作。力争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并在学科教师队伍中培养若干位育德意识和专业本事双发展的领头人,在班主任队伍中培养若干位班级建设和教育教学本事双发展的领头人。

(2)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经过一日常规、好习惯等资料,开展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构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以素养教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塑造完美心灵。

(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学校课程实施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新颖、富趣味味性和感染力、且为不一样年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外活动;建设一支热爱校外教育、具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高、业务本事强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逐步构成较为完善的、并能与课内体系相融通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力求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合作,拓宽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进取作用,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经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进一步促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队伍建设、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为工作抓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阳光小屋心理辅导室和信箱等对个别心理有偏差的同学进行辅导与追踪研究。加强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化培训,树立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辐射到每一个课堂,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礼貌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

(6)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科德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进取探索贴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构成一批以素养教育为主题的精品课。注重德育科研,引导教师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发挥德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5年8月:落实德育常规教育,实施全员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多元德育评价,进取开展学生社团活动,100%中队创合格中队。落实素养教育主题德育细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塑造学生优良品性。

2015年9月——年8月:开展书香学校建设和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评比,做好特色社团建设,完善升级学校网、班级博客、特色中队创立活动,成立家长学校,做好xx市心理辅导站和家长学校的创立活动。进取推进富有丹小特色的素养教育德育工程,打造个性德育品牌,为学生提升本事,健康成长,丰盈个性搭建平台。

2016年9月——年8月:经过培养德育队伍、深化德育资料、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到达市级德育特色校标准,德育素养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和品牌。

4.成功标志:

(1)德育队伍精良,德育资料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多样。

(2)构成丹小素养教育品牌。

(3)创立市县锥鹰红旗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三)教学工作。

1.领域目标:

进一步深化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科教学研究,构成贴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教学常规管理优秀资料的同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过程指导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构成一套保障课堂变革顺利推进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设优秀的教研组,实施三级课程体系,开发《陶艺》等校本特色课程。

2.实施策略:

(1)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变革项目为契机,重视学科教学研究,改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在未来三年内,学校将更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感悟和探究,引导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激励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逐步体现出学习任务的改革思想和举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选修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第二,各教研组继续以“品牌创立”为核心理念,经过团队的相互沟通、支持、配合,将品牌理念落实于具体的实践中。经过“优秀教研组”、“教研组课题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大教研组品牌建设力度,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将体育组的欢乐大课间武术操、语文组的丹音霞诵、数学组的趣味数学、美术组的陶艺、科学组的小小科学家等多个学科项目做强做大。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创新行动。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以课题为载体,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进行进取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具体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备课管理,经过研究备课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文本材料”向“研究备课方法”转变;第二,课堂管理,经过常规听课,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研究教学问题”转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第三,作业管理,经过改善作业管理的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评改状况”向“注重作业分析”转变;第四,学习指导管理,经过对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关注,从“关注学科成绩”向“重视特殊学生发展”转变;第五,学业评价管理,经过多种渠道的建立和活动机制的完善,从“单一的学业评价”向“学科多元评价”转变。经过实践探索,除了实现传统教学常规管理“管”、“督”、“评”的功能之外,拓展教学常规管理的功能,体现教学管理的“理”、“研”、“引”,真正实现课堂变革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从“督导指向”向“研究指向”转变,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

(3)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差异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

基于差异教育关注生命个体个性成长的理念,学校努力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经过教育评价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帮忙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提出“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的理念,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教育评价将对多元化学生评优方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4)进取组织教研组长等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活动组织本事,进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本事。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进取开展校本培训。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5年8月:坚持及时、适度、多元的原则,学校经过听课、常规检查、考核、问卷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完善学校资源库,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以综合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或特色项目教学设计,构成特色课程。积累材料,语文级、数学组等力争申报xx市优秀教研组创立。

2015年9月——2016年8月:强化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进有效教学方式的转变,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构成本校课堂教学风格。优化学校多元评价,推进活动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组织相关经验总结或论文交流。拓宽综合实践研究视野,充实综合实践课程教材;设立学校文化节,扎实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和体育节,开发校本活动课程,申报精品校本课堂。

2016年9月——2018年8月:三类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拓展型探究型思想、方法、手段等,使基础型课程教学充满活动。制定拓展型课程教学管理规范,推出若干教学骨干。深化新教育实验系列读书活动,举行“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教育蕴含智慧”为主题的教学沙龙,开展老中青教师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资源丰富,上传、下载频率不断提高。

4.成功标志:

(1)学校被评为市县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名列市前茅。

(四)教科研工作。

1.领域目标:

坚持“科研强师、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学和管理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齐,构成人人有小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打造“精选题、真实践、勤反思”的科研氛围,实施科研课题与常态研究相结合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构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品牌。教师学术论文、案例发表、获奖占教师总数20%以上,每年都有3个以上课题立项和结题,荣获市县先进教研组和教科研先进团体。

2.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贴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切实、有效、深入,学校在择定课题时要切准教学改革的热点,凸现课题的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确定一个今后三五年中对学校工作起导向作用的整体性、探索性的主干课题(省级课题、市重点课题),再围绕这一主干课题,确立一批在xx市、校立项的辅助性课题着力研究,各科参与课题研究,构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的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现阶段学校管理方面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为核心,课程方面以拓展型课堂研究为重点方面,课堂方面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文化方面以和美学校文化为主线等。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本事。

建设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课题“三段介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进取推进学校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规范化管理进程,保证学校教师的各类教研课题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问题解决。加强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工作,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从而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特质与推广价值。

(3)丰富校本教研的资料和形式,组织好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继续完善贴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把优秀教研组创立、教研组专题研究、年级段教学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校本教研的资料和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扎实有效推进的教师个人专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我的研究专题,并在适当调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个人专题”的研究工作,使自我的研究工作常态化。

(4)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在人力、财力资源分配使用上适当倾斜,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质量比较高的课题成果给予适当的包装。包括外请专家对课题成果鉴定及参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成果评比,供给相关的成果推广平台,以宣传推广相应的研究成果。每年将教师的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和《教科研通讯》,及时反映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及动态,针对教育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表师生教育方面的言论,以传递课改经验,宣传成功案例,树立先进典型,交流研究经验,提升理论素养。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5年8月:以xx市促进有效学习变革项目“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课堂变革”和xx市课题“数学导学”为抓手,落实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和经费,做好课题的成果撰写;针对本年度xx市级获奖的部分课题,根据xx教研室教科办的精神指示,申报xx市级课题。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问题,鼓励教师申报xx市级小课题;学校每年将投入30万用于教育科研相关活动,提高课题层次,至少有3个课题分获xx市和xx市奖项。

2015年9月——2016年8月:经过教代会制定加大为教科研奖励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进取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介绍论文、案例的撰写及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定期召开课题结题会议,让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成果撰写的进展,保证已经到期的课题要其按时结题。

2016年9月——2018年8月: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争取有10%的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做好课题研究的考核评价工作;深入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丰富教育研究成果,构成高效教学的优秀案例,积累研究成果,编写必须数量的校本教材,充实学校内涵,努力构成学校特色。争创xx市教科研先进团体。

4.成功标志:

(1)教师的科研意识高,有一半教师能熟悉做课题的操作程序,青年骨干教师在三年内参与过课题研究。

(2)在学校的绩效工资考核中,三年内逐步加重教科研的考核分,引导教师进取参与教科研活动中。

(3)每学期都汇编《教师论文集》、《教师案例集》、《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教科研主题活动日汇编》。

(4)三年内有3个或3个以上课题获xx市奖项;有两个课题获xx市奖项或结题。

(5)能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编写校本教材,申报精品课程。

(五)队伍建设。

1.领域目标: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力争三年内培养2名xx市教坛新秀,5名xx市“三坛”,5名中高级职称,5%左右教师成为市县内有必须影响力的名师,50%以上教师能够开设一门以上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各学科均有xx市级骨干或xx市级学科带头人。做好市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实施策略:

(1)关注教师个体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持续完善,使教师成为自主的变革实践者。经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设计,供给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支持教师发展,强调教师日常的、经常化的实践与反思。以创立“清风学校”为契机,广泛开展廉洁文化进学校活动,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强化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建设优质、高效,具有品牌特质的教师专业团队,在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职业生命内涵的重建。未来三年中,我们将努力把过去那种过于行政式的、主要落实在教学规范(或为教学而教学)的组织转化为以教师职业生命内涵重建为核心的、旨在激发教师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内在潜能和动力的专业合作团队。学校将继续推进教研组、班主任、课题研究组等相关团队建设,扶持因为有相近的专业兴趣爱好、共同目标而构成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的生活品位和工作质量。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在坚持各项薪酬原则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师薪酬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教科研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奖励,提高高业绩个人和团队奖励,提高承担创新任务教师的奖励,提高超工作量教师补贴。

(4)构建“评”、“研”、“引”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倡导自由、宽容氛围,促使有更多的名师产生。三年中,学校将给更多教师表达自由的机会,以传播其思想和行动;并进取拓展校外各种媒介传播本校教师思想和行动的空间,为教师创造在更高层次的公共空间表达的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在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术组织,鼓励教师著书立说,鼓励教师以个人名义举办教学研讨活动,保护教师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5年8月:经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评选,优秀教研组建设等活动,把校优质课、全员赛课等课堂教学评比打造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活动,探索培养骨干教师的系列化推进策略,在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经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进一步提升学校已有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争取评选一到二名市县教师。

2015年9月——2016年8月:制定新的市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方案(数学),实施校本培训特色项目,组建名师工作室,完善分层培训方案,继续开展系列师训活动,评选三到五名市县骨干教师,评选1个市级教研组。

2016年9月——2018年8月:经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争取培养二名xx市教坛新秀和三名xx市“三坛”,5名中高级职称,有1个市级优秀教研组,总结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成功标志:

(1)具有一支高度职责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社会评价良好。

(2)继续做好xx市和xx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基地,申报数学学科项目。各学科均有市级骨干教师,培养二名xx市教坛新秀和三名xx市“三坛”,五名中高级职称教师。

(六)学校文化。

1.领域目标:

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完善学校“和美”文化。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学校制度文化;结合学校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激活学校活动文化;挖掘环境文化,开发利用学校,美化、绿化、净化学校环境,美化行为、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建设书香学校,创立xx市优美学校。

2.实施策略:

(1)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聘请专家指导,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健全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文化,突出理念的“和美”主题。

(2)精细规划学校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学校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和美”文化的环境内涵。

(3)丰富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周、五小培养和学科活动文化等,建立活动文化,深化“和美”文化的活动内涵。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5年8月:不断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精细规划学校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学校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社团活动文化、五小培养和学科活动文化。

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探索办学思路、环境建设和活动文化的基础上,深化学校精神文化塑造,以“做最好的丹小人”为目标,在做最好自我的基础上营造师生追求进取向上、勤奋敬业、终身学习的良好精神氛围和价值取向,在教风、学风、校风的培育上有深化提高,注重班级文化和主题活动周文化建设。

2016年9月——2018年8月:继续优化、深化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和美”文化建设为学校的核心资料,树立“和美”学校文化品牌,让民主、和谐、完美的学校精神立起来,创立xx市优美学校。

4.达成标志:

(1)构成宣传学校文化品牌和树立学校形象的学校特色的识别系统。

(2)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突出和美主题。

(3)建设xx市书香学校和优美学校。

(七)学校课程与特色。

1.领域目标: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和本事,构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规划编制学科系列校本课程,能够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课程实施的效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充分整合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学校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出贴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拥有自我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学校的课程资源整体得以优化。争创xx市科普示范基地与省体育特色学校。

2.实施策略:

(1)经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采取请课程专家、外出专题培训等方式,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和价值目标,明确一方面坚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景,努力把办学特色渗透到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之中。

(2)深化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即拓展型课程),并进取开展适合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活动,保证活动参与面、参与效果,对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整合,使其成为精品,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特长的示范基地,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

(3)重视对教师特长的培养。围绕学校特色学科(科学、体育、音乐、语文、数学),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xx市、xx省师范院校教育系及教育机构课程专家的力量,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本事奠定基础。

(4)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分析学校现状,聘请专家指导,由年级试点向全校逐步推广的过程,逐步编制社团活动教材,逐步构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资料,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5年8月:丰富学科特色课程资料,构成特色学科的校本课程。培养有学校特色共识的教师群体,构成合力。围绕学校特色,规划社团整体工作,年新增2-3个学生社团,年新增开发一门学科校本课程。

2015年9月——2016年8月:探索特色教育的学科渗透,开展特色教学研讨课,深化学科拓展型课程建设品牌。继续开展校本培训,提高体育、音乐、美术、科学、语文和数学等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继续加大少年科学院的建设,做强小小科学家品牌,创立xx市科普示范基地。加大美术陶艺特色课程的建设,编制《陶艺》校本课程。

2016年9月——2018年8月:培养一批批特长学生,在科艺体等多项比赛中成绩突出,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新增两到三年学科拓展型课程,创立xx省体育特色学校。

4.成功标志:

(1)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

(2)构成规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3)学校被评为省体育特色学校和xx市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八)后勤服务与学校建设。

1.领域目标:

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装修专用教室,完善学校文化布置;继续筹划建设游泳池、科技馆和食堂,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层次;创立平安学校、xx市现代化学校。

2.实施策略: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2)加强学校环境建设。装修舞蹈室、心理辅导室专用教室,维修塑胶操场和翻修厕所。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建设文化长廊,提升文化氛围,美化学校环境。

(3)完善教学装备,重视信息化建设。更换电子白板、置换学生电脑、更换教师的笔记本电脑、更换电子显示屏和视频监控系统,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学校网建设,增加课程建设与学科专题二级页面。

(4)筹划建设游泳池、科技馆和食堂。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5年8月:装修舞蹈室、心理辅导室专用教室,维修塑胶操场和翻修厕所。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建设文化长廊,提升文化氛围,美化学校环境。

2015年9月——2016年8月:继续筹划学校科技馆、游泳池和食堂的建设,更换电子白板、置换学生电脑、更换教师的笔记本电脑,学校网络、教学设备等维修保养良好,后勤安全管理到位。

2016年9月——2018年8月:改善办学条件,争取推进学校游泳池、科技馆和食堂建设,环境布置显“大气、儒雅”。档案管理、财经管理工作规范中优化。学校平安单位创立工作再上新台阶。关注工作细节,提升服务满意率。

4.达成标志:

(1)学校美化、绿化到位,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明显提高。

(2)学校教育教育设施设备到达现代化学校要求,使用和维护良好。

(3)后勤服务各尽职责,高效运作,师生满意。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进取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

1.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王xx。

副组长:黄xx。

组员:张xx。

2.项目工作小组。

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根据本《规划》的工作任务,落实校长全面负责规划实施制,副校长具体分管制,中层部门执行职责制。

教导部门:提升教育质量,探索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研部门:负责课题运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德育部门: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技术部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数字化学校供给技术支撑。

总务部门:供给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构成干部理解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

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经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环境保障:

1.外部环境。

协调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庭的关系,努力争取政策支持、财力支持、舆论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创设优越的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充分发扬民主,进取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提议,上下一心,同心协力,进取营造和谐奋进的内部环境。

(五)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构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本事强的师资队伍。

(六)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供给物质保障。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二

xx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算悠久,但紧跟管理区教育发展步伐的学校。学校有一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必须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此刻原有办学基础上,结合管理区教育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源变化,在全国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和管理区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一)外部环境。

1、学校基本状况。

位于屈家岭管理区xx办事处的xx小学始建于1973年,前身为总参五七干校红卫学校。改交地方后校区包括xx中小学,属于完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区在何集建立第二初级中学,xx学校中学部并入何集二中。现学校占地面积30亩,有6个教学班,学生近150人,教职工16名。

2、教育发展背景。

应对屈家岭管理区创立“工业强区,做活生态文化旅游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管理区教育局组织学习并着力推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制定了《屈家岭管理区工作要点》。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我区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办事处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管理区教育局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所以,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研究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资料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

3、社区状况。

为支持三峡移民工程,管理区移民办公室对xx办事处布局结构调整,学校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高度关注,社区、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很高,管理区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多次到校现场办公,关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工程进度,此刻学校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总建筑面积24360平方米,拥有篮球场、标准停车棚。同时学校正在逐步配齐各类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此刻学校与办事处没有人员分配、经费发放等直接管理权责,办事处无工矿企业,现学校办学除财政开支外,所有费用需要自筹,生源减少,学校经费一向存在必须困难。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在管理区最西端,且夹在钟祥长滩镇和罗集镇之间,生源极不稳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工家庭,部分家长素质较差,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内部条件。

1、教师结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6人(含在编因病待休教师1人、后勤专职1人,聘请教师4人,资教生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4人,占在岗教师的87.5%;小学高级教师7人,占在岗教师的50%;40岁以下的教师9人占在岗教师人数的64.3%,他们积累了必须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经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本事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已基本构成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名,占在岗教师的21.4%。

2、学校管理状况。

近一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必须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进取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可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和管理区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名优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可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构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构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办学理念: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学校,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围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依托传统文化熏陶人的实施载体,探索“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梦想。

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

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艺体见长”,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教育特色学校。

校训:礼貌团结勤奋创新。

校风:合作奉献务实。

教风:严谨互助创新。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职责人:

目标:坚持以传统文化兴校抓管理,人法双馨抓落实,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措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进取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经过“读书沙龙”等体验活动,增强教工人文底蕴,创立学习型组织。

6、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学校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9——、8)。

年度目标:

1、以传统文化导读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学校育人文化环境。

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学校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

第二年(2011、9——、8)。

年度目标:

以人为本,构成学校共同愿景。

任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打造书香学校,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12、9——、8)。

年度目标:以构建和谐学校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任务:

1、以创立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构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进取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

2、管理成果:学校要争创“管理区安全礼貌学校”,“管理区教育科研先进团体”,“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管理区学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到达98%以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责人:

目标:

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本事的培养(即,教学设计本事、课堂驾驭本事、总结反思本事),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职责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本事。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团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本事、课堂驾驭本事、总结反思本事。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本事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忙不一样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1)改善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本事、教学本事、科研成果、培训情景、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景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善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0.9——2011.8。

年度目标: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任务: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

2、搭设自我实现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3、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供给明确的方向。

第二年:2011.9——2012.8。

年度目标:

加强课程平台建设,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任务:

1、开展教师人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

3、加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第三年:2012.9——2013.8。

年度目标:

深化校本培训,构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

任务:

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

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在育人中成长”。

3、汇编“高效课堂”课例集。

4、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0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分之一的教师到达校内教学常规免检。

3、教师教育成果:《“高效课堂”课例集》。

(三)德育工作:

职责人:

目标:以“学以致用知行结合”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小学各学段学生礼貌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措施: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本事和水平。

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构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构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学校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0、9——2011、8。

年度目标:理顺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任务:

1、制定《小学各学段学生礼貌素养养成教育研究》方案,并完成立项和宣传工作。

2、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本事。

3、制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评比细则,开展第一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

4、制定各学段学生一日礼貌礼仪要求,并开展培训活动。

5、组建乒乓球、书法、绘画、合唱、棋类、鼓号队等学生活动小组,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学校生活质量。

第二年:2011、9——2012、8。

年度目标:营造氛围,深入研究,初显成效。

任务:

1、关注德育体验教育,经过“行为示范员”等途径,让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

2、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经过学校培训、亲子活动带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

3、编写德育教材《礼仪篇》。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首届“十佳”特长学生的评选活动。

第三年:2012、9——2013、8。

年度目标:关注发展,构成特色,取得成绩。

任务:

1、总结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特色中队展示活动,并进行第二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

2、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展示活动。

3、编写校本教材《教子有方》。

4、开展师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

5、开展第二届十佳特长学生评选活动。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育人的主动性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方法,并构成特色。

2、学生言行举止礼貌,习惯好。

3、家长有较强的职责心,懂得正确的教育子女的的方法。

(四)教学工作。

职责人:

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进取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措施:

1、以常规自控(互控)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备课自控,对不一样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随堂课互控,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本事。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构成我校校本课程,经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

3、以学生素质、本事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本事展示情景、文体活动参与情景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0、9——2011、8。

年度目标:

强化常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任务:

1、根据不一样层面的教师,制定备课分层要求。

2、建立随堂教学情景互控机制,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练习问题记录本。

4、完善课题研究网络,落实研究任务,并在部分学科内开展“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研究。

5、心理教学常规化,设立心理辅导员,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

第二年:2011、9——2012、8。

年度目标:深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进一步完善随堂教学情景互控机制。

2、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体系。

4、在音乐、美术、自然等学科逐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5、收集整理学校练习设计资料。

6、开展师生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第三年:2、9——2013、8。

年度目标: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构成具有美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汇编“高效课堂”的课例集。

2、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3、汇编《学生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三年得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到达管理区学校中等以上水平,部分学科有所突破。

2、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显著提高,5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3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及以上交流或发表。

3、汇编“学科课内外练习设计集锦”。

4、汇编“学生练习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五)教育科研工作:

职责人:

目标: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构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齐,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构成自我的风格。

措施:

1、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

2、教研组建设要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小课题,教研组的一切活动要围绕课题运转。

3、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校级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课题主持人,经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本事。

4、建立并完善学校、小组、个人三级科研网络,采用行动研究法,推进学校的科研进程。

5、完善科研档案,做到种类齐、过程清,使科研工作纳入正常运作的轨道。

任务:

1、围绕“高效课堂”的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本事。

2、每年有1项课题在市或区立项。

3、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

4、每学期组织1-2次的教师科研培训。

5、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齐,构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六)后勤服务工作:

职责人:

目标:

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供给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

措施: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心设计,协助完成学校整体外显文化,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凸现“精致”。

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

3、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

任务:

1、学校环境文化于完成,努力体现“精致、实效”。

2、创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精神,逐步构建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环境标识、公共事务等都体现学校的文化。

3、建立“学校财产维修、增添申报制度”,努力做到“及时、到位”。

4、每年层层签订安全职责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门卫、保安,无重大事故发生,三年内争创区安全礼貌学校。

5、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

6、科学管理,档案完善。

7、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职责人:

目标:

提高师生学校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及感受美的本事。经过三年努力,构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构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

措施:

1、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真正让书艺成为一种学校文化。

2、抓科研促教学,经过兴趣实践活动,完成文体艺术课程的开发。

3、经过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

1、有固定的活动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一个学生作品陈列室和一个较大面积的成果宣传窗,做到资料二月一换。

2、加强师资培训:定时、定点、定资料,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文体师资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

3、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优势: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特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中,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一套适合普及提高的校本教材。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构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教务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教科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职责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进取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经过。一经经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景,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三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我校实际出发,把学校教育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个班级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函发展、科学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创立平安和谐学校,确保学校安宁,师生平安。

2、再接再厉,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高水平高质量的迎接省级教育现代化示范校、省实验小学的验收。

3、践行学校育人理念,推进学校发展,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4、深化特色学校建设,不断营造师生读书氛围,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5、加强学科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以高效课堂为抓手,以教科研为引领,发挥学校团队优势,全面提升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

6、修改、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和班级考核评比机制,调动教师进取性。

7、进一步强化学校规范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章办事。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师德规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取践行“童心母爱,至诚高效”的师训,强化教师培训工作,进取鼓励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9、进取拓展学校对外交流的渠道,加大学校宣传力度,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沟通校际交流,开阔眼界,紧跟教育发展的潮流。

10、管好、用好教育设施设备,提高教师使用的本事和水平,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1、加强音体美教学工作,拓展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项目,提高活动质量,逐步构成学校传统经典项目。

三、主要工作:

(一)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健全机制。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本年度,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文件精神,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确立“德育就是质量”的思想观念,培育学校“先成人再成才”德育特色,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健康、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1、加强学生德育队伍建设。

健全学生德育领导与管理体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讲求实效的德育队伍,为提高学生德育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经过班主任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专业本事大赛、主题班队会互观互检等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本事和水平。

2、继续抓好德育常规工作,强化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常规抓,从小抓、抓小事,经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构成。我校将突出《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本教材《弟子规》、《中华古诗文诵读本》等资料的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把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重点抓好学生以下五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

(1)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2)有序地排好路队。(3)不乱抛纸屑,不吃零食。(4)轻声、慢步、右行、问好。(5)安全常识教育。

3、为了进一步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和有序性。根据学校的特点,寻求自身的突破口,构成自我特有的学校文化。以正面的宣传教育、榜样示范为主,进取开展阶段性工作评选活动,将教育主题、国旗下讲话、活动代言人等融为一体、突出教育的重点。二是结合《读书溢趣、经典养正》学校特色,进取开展学生读书活动,以举办演讲、征文等主题活动,浓厚学校的读书氛围。

4、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完善校内外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局面。一是要加强学校管理,健全德育工作管理网络,进一步优化校内育人环境,二是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长培训讲座,增强德育实效,三是发挥好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合力。

5、加强班主任的工作管理,完善“礼貌班级”各项常规的检查评比,强化“礼貌班级”的名优效应,将礼貌班级、礼貌教师、礼貌学生的评比贯彻到底。加强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仪表仪容、爱护公物等情景的检查工作,实行每一天领导、教师和学生同时值日,对各班进行日常规管理,以班级为单位,以值日情景为依据每月实施一次礼貌班队、礼貌班主任、礼貌学生考评。

6、充分发挥班干、队员在班级管理的小助手作用,经过教育辅导、班级结对、班干竞选等方法,培养班级管理小助手,逐步构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7、引进管理机制。为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是将礼貌班级、先进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的评选落实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学生教育之中,二是将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中获奖的班级列入辅导教师的绩效考核。以此来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突出成绩的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奖励,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热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进取性。

(二)教学工作:注重过程,加强引领。

深化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位置。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坚持课题研究引领,抓实课堂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常规管理,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1、常规管理过程化。

(1)严格教学常规。

对教师的教学“五认真”要常抓不懈,一是改革备课,注重学生活动及训练资料和方式的设计,注重学校电子备课的管理与模板的开发;二是重视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在作业管理上,课堂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批改作业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并要保证批改的正确率。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强化课前侯课制度,认真、高效的完成40分钟课堂教学任务。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管理。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规定课程。语数英等检测学科不得挤占其他学科,不得挤占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教师专课专用,不得任意更改日课表,随便减少综合课课时,将本事、水平、智慧体此刻课堂教学上。

(3)重视过程性质量检测。本学期将重点做好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检测工作,将优胜班级、优胜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宣传对象,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列入学校重点帮扶对象,定期调查教师教学五认真的各个环节,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构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逐步消除小学“薄弱年级、薄弱学科”的“蛇腰”现象,使班级交接交的安心,接的顺心,以促进全面、稳定、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

(4)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继续发挥各个年级学科备课组的作用,规范团体备课制度,提高团体备课质量。团体备课要坚持定时间、定资料、定发言落实其时效性,发挥团队优势,探索教学中“五个有效”(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有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坚决摒弃松松垮垮、夸夸其谈、表里不一等陋习,切实解决教师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常态下课堂教学研究,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改的实施情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和改善课改实施的思路和策略,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常态化”的轨道。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四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更好地满足辖区内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根据省、市教育发展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1.硬件设施。学校占地3737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包括综合教学楼、生活服务区和风雨操场等三部分。综合教学楼分为办公区、普通教室区、功能教室区三部分。

2.软件情况。20xx年,学校按学生数配备教职员工9人,其中,专职任课教师9人。现对教师情况作如下分析。任课教师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3人。中学高级职称2人,小学高级职称7人。

(二)办学优势。

1.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较好,配套设施标准较高。

2.学校管理干部年龄、性别搭配合理,多为市、镇名师,有较强的合作、创新和竞争意识。

3.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良好,学习意识、工作积极性较强。

(三)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1.我校的发展定位为高品质的“智慧校园”,这对我校来说既是一种高端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2.我校发展前景广阔,未来规划以居住为主。学校地处镇中心,方便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学校与周围社区在社区活动、敬老爱老、场地支援等方面交往频繁,与友邻单位关系融洽,互动良好,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学校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学校教师的调动,长期合作以来,形成团体共识和彼此配合的默契,为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4.生源结构多元。学校近几年接收新生为15人的适龄儿童,生源比较稳定。近几年家长中教师、公务员、银行职员、新闻工作人员、私营企业主、公司职员等占比显著提高,普遍对教育都很重视,学历层次也比较高。从总体来看,生源逐年递增的速度非常之快,在镇区小学内相对比较好。

5.学校工程建设时间较紧,直至20xx年9月开学之际,部分硬件设施建设及装备都已完成。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南,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市、镇教育发展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开放教育”实验,精心打造“智慧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现代化品牌学校。

(二)办学目标。

1.总目标:办一所“学校有灵魂、教师有思想、学生有主见、家长有信心”的现代化品牌学校。

2.具体目标:

(1)重点建设目标:经过5年的建设,建成高品质的“智慧校园”,在全区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2)特色学科目标:打造在市内知名、镇内领先的特色学科1—2个,在镇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学科2—3个。

(4)教师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建设机制和措施,加速“名师”队伍建设,到20xx年,培养镇级以上名师达5名以上。

(5)人才培育目标:到20xx年,教学班达到12个,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获区级以上奖项10项以上。

(三)培养目标。

培养“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明都市人。有德行,就是具有积极的、发展的、完整的、可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性,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智慧,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敢于质疑问难,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情趣,就是具有高雅的情趣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过上一种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学习生活。

有气质,就是举止文雅大方、自然得体,具有稳重细致、通情达理、诚信大度的气质。

(四)办学理念。

1.核心价值:以“正”治校,让智慧做主人生。

智慧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让智慧做主人生,就是要构建智慧的管理体系,用智慧的教育去开发孩子的智慧,用智慧的爱去引领孩子自主成长。

2.一训三风:

校训:蒙以养正、文明以健——“蒙以养正”源于《易经·蒙·彖辞》,“蒙以养正,圣功也。”正,是正道,是人世间光明之途;正,是正气,是天地间浩然之气。意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培养儿童端正的心性及行为;启蒙教育就要培养儿童走正道,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正人君子。“文明以健”源于《周易·同人·彖辞》,“离者,明也;乾者,健也。既明且健,同和于人,谓之同人。”意指君子禀性明朗而又强健,是对君子生命力的赞美。“文明”,是符合天道自然内在运行规律的社会形态,是符合道德伦理的言行和品格。健,蕴含身体健康、体魄健壮、心灵强大之意。我们基于“蒙以养正”去启发人、教育人、发展人,努力把学生塑造成“文明以健”的少年君子。

校风:求真向善、尚礼臻美——真,是自然的灵魂;善,是人性的光芒;礼,是优雅的力量;美,是生命的绽放。真、善、礼、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全校师生追求的价值取向。

教风:教起于思、开而弗达——教学,是师生一同成长的生命旅程。教者,慎思明辨,善思乐教,在思中积淀智慧,在教中形成思想;教者,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似蜂采花酿蜜,如蚕食桑吐丝,引领孩子去追寻心中的梦想。

学风:学起于悦、活而有序——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能力,一种享受。学者,视知识为甘泉,以愉悦为动力,虽知学海无涯,却能泛舟前行;学者,贵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而不乱,张弛有序,方能学有所获,成就多彩人生。

(五)办学策略。

我们把办学策略概括为“十六字方针”:名师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

我们将认真践行这一办学策略,并通过五年的阶段性发展,努力实现办学目标。

第一年:规范与合作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氛围,着手“智慧校园”建设;在规范中开好头、起好步,在合作中创生新气象、展现新格局。

第二年:学习与文化年。以创建“智慧校园”为目标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使读书学习成为校园时尚,学校硬件文化的规模化建设全部完成,各项软件文化建设生机盎然、催人勃发。

第三年:质量与名师年。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名师建设工程,师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成果显著,学科教学质量在全镇统一检测中位居同类学校前列,区级以上名师达到7名以上。

第四年:创新与发展年。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优化各项管理机制,凝聚新的发展动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办学水平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第五年:特色与品牌年。整理教育教学成果,总结办学特色,梳理和提炼“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育”经验,丰富“开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学校“智慧校园”特色鲜明,真正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品牌学校。

(六)办学思路。

我们把办学思路概括为:思想解放、行为规范、科学领航、人文奠基。

(七)学校文化。

1.管理文化:

团队文化:献出个体经验送你集体智慧。

教师文化: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

学生文化:勇于做主敢于超越。

家长文化:文明表率合作共赢。

2.育人文化:

课程文化:校本创生多元呈现。

课堂文化:深刻的简单自然的完美。

环境文化:童真童趣雅致诗意。

3.标识文化:

校歌:《校园多美好》,李丹校长作词,高丹老师作曲。

校讯:诚信明理,爱国进取。

(八)学校精神。

我们把学校精神概括为“十六字精神”:崇尚科学、坚定执行、团结奉献、勇争第一。

(九)教师宣言。

我是光荣的接文中心小学教师。我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教书育人,是我的神圣使命;接文中心小学小学,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将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教起于思、开而弗达,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人格去熏陶,为培养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明都市人而上下求索。

(十)学生宣言。

我是光荣的接文中心小学小学学生。我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我将铭记“诚信明理,爱国进取”的校训,求真向善、尚礼臻美,努力成为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明都市人。

三、推进举措。

(一)制度建设。

1.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并提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2.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把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情感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实行“年级负责制”,与学科教研组双管齐下,体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健全由党组织、校委会、教代会三者责权明晰的学校领导系统,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制衡的有机协调系统。进一步强化管理机制,设立内部管理“六中心”:管控中心(校长室)、质量监控中心(教学处)、安全教育中心(德育处)、师生服务中心(办公室)、科研培训中心、信息传媒中心。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是从战略高度做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二是做好学校教职工的聘用;三是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四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促进教职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

4.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机制。质量监控分为四个层面,即校长、教学处、质量监控小组(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科任教师等四个层面。学校设立质量监控中心,教学处主任兼质量监控中心主任。

5.强化安全管理机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长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不同层级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全面推行“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制度保障、绩效考核”的管理机制。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划分安全责任时段,实行时段安全责任制;根据师生在校的活动区域,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实行区域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6.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共赢。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构建学校、社区与家庭相互融合的学校教育“联动体”。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制度,努力“把家长培养成教师的助教”。学校将引入社区、家庭的参与和监督,主动地公开校务,定期及时地向社区和家长报告学校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学校政务中的重要事项,并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二)名师塑造。

1.健全名师成长机制。积极创设有利于名师成长的环境,通过全员主动参与,形成名师建设梯队;制定师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鼓励骨干教师参加专项科研课题研究,并给予科研经费资助;推选学科带头人,通过实行导师制、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研修班、教学观摩、教师论坛等方式,提高推荐人选的专业素养。

2.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三·三制”立体化培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2)铺设专业人才“三环道路”: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

(3)构建专业人才“三维空间”: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

3.实施“导学伙伴”计划。为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同时发挥市区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实施“导学伙伴”计划。结对导学伙伴涵盖教育科研、班主任管理以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各个学科。指导教师积极深入课堂,或现场诊断,或以身示范,给予青年教师以源头活水。

4.把教师专业发展“八个一”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即“改进一个教育教学问题、完成一个学生成功辅导案例、上一堂表现自己教学模式和风格的展示课、制作一个可供交流使用的电子教案、编制一套高水平的试卷、写一篇教育叙事、研究一位名师并写出研究报告、研修一本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的书”。每一学期重点完成其中的一两个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术素养不断提升,逐步实现“读书—教书—写书”的教育人生。

5.实施教师业绩考核和奖教奖学制度,表彰先进,扶持弱项,对有特殊贡献的教师进行重奖和宣传推介。

6.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有内涵、有品位的文化活动(如“每周一歌”、“轻松驿站”、“文化沙龙”、“快乐球赛”等),让老师们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获得休闲和放松,缓解压力,陶冶性情,增强凝聚力,提高职业幸福感。

(三)素质培育。

1.每日十会。即“学会做人从学会道谢开始,学会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学会自律从学会守纪开始,学会求知从学会阅读开始,学会合作从学会赞美开始,学会交往从学会微笑开始,学会文雅从学会安静开始,学会礼貌从学会问候开始,学会审美从学会穿衣开始,学会环保从学会节水开始。”“每日十会”活动由各班主任具体策划、组织落实,德育处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活动内容进行调整。

2.每周一评。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每周组织开展“雏鹰争章”、“少年君子”、“四美少年”、“文明之星”、“红旗班级”等评选活动,加强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3.每月一节。每年除去寒暑假后的八个月,每月一个主题校园节,让孩子们在节日的快乐中自主学习,幸福成长,努力成为“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明都市人。3月为“踏青节”,4月为“健美节”,5月为“超人节”,6月为“秀秀节”,9月为“雏鹰节”,10月为“观察节”,11月为“悦读节”,12月为“狂欢节”。每个节从方案制定、活动落实到总结表彰都有专人负责。过节要有过节的样子,老师们在设定的节日期间,不要轻易批评孩子们,甚至脸色也要格外注意,提倡不留书面作业。校园八节与“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3月“踏青节”、9月“雏鹰节”重在修“德行”;5月“超人节”、10月“观察节”重在长“智慧”;4月“健美节”、11月“悦读节”重在养“情趣”;6月“秀秀节”、12月“狂欢节”重在展“气质”。

4.每期一项。即“八个一”活动:具备一项业余爱好,熟练一门体育运动,结交一个知心朋友,精读一本名家名作,能写一种工整好字,参与一次公开亮相,掌握一套学习方法,形成一些做人原则。要求学生每个学期有选择地重点完成其中的至少一项,促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5.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其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教育学生不进入营业性网吧等不适合青少年学生进入的场所;加强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教育;开展防灾抗灾演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防、自护、自救能力,确保学生在校内外健康成长。

(四)科研兴校。

1.倡导专家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观。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教育科研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一体、协作互动的教科研网络,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到科研型、专家型角色转变,使科研兴校深入人心,形成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特色、向科研求发展的学术氛围。

2.扎实推进“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促进学校长足发展。在“开放教育”总领下,全面践行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深化“开放式习作教学”“开放式活动课程”“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并以之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开放式教学”的探究,实现学科教学向社会、向生活、向其他学科融合,形鲜明的教学特色。

3.开辟“成长视野”讲堂。让教师以讲堂为平台,交流教学思想,探究教学问题,培养教育情愫,提升教育智慧;让学生以此讲堂为平台,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成长故事,探寻科技奥秘,憧憬美好未来;让家长走进讲堂,交流家庭教育心得,表达对学校教育的心声,共谋孩子和学校之发展;把各方面的专家请上讲堂,让他们把最前沿的信息、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实用的做法呈现在教师面前,引领教师拓展视野、快速成长。

4.坚持校本研究,强化教科研的“特色取向”。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和社区现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将有效的反思研究、个案研究、观察研究等方法注入研究过程,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校本科研的特色展现。

5.健全教科研管理机制。教学处具体负责学校的科研工作,指导教师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科研活动;每学年举行不同层面的学术交流、汇报会,评选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学校根据有关奖励办法,对教育科研的先进个人及成果予以表彰,并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晋升、奖励、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文化强校。

1.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紧紧围绕“创办名校、塑造名师、培育名生”的办学宗旨,建立以教师文化(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学生文化(我能做主、我敢超越)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使老师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信号;把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长,在主动适应中成才,在自我超越中成功。

2.建设高效智慧的课堂文化。打造“深刻的简单、自然的完美”课堂文化,努力使每一节课都能达到“课始情生、课中情浓、课后情未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回归生态本色,让师生共享课堂的快乐和幸福。

3.建设和谐发展的培训文化。推行教师专业发展“三·三”制立体化培训,打造“读书的女人最美”、“洲际视野”等校本培训品牌,让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厚实专业素质,获得“专业疗养”,从而使教师浸润着和谐文化,诗意而幸福地工作,执着人生信念和追求。

4.建设生态儒雅的环境文化。坚持把校园环境与学校文化紧密结合,大力实施“生态校园”、“书香校园”行动,着力打造“童真童趣、雅致诗意”的环境文化,科学、合理地规划校园环境,注重环境建设的内涵,力求校园环境优雅、有品味,使校园真正成为了师生“智慧的学园、精神的家园、生命的乐园”。

(六)开放式教学。

1.实现学科之间的开放与融合。在开放式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科特点,有机融入其他学科元素,建立开放的、全方位的“大学科”、“大课堂”综合教学观,充分凸显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延伸创新思维的触角,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提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养。

2.大力开展活动课教学。把握活动课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实践性、趣味性、创造性、多样性),运用“欣赏—尝试式”、“交往—合作式”、“竞赛—综合式”、“探索—创新式”等基本模式,灵活开展常规性活动课、实践性活动课、随机性活动课、发展性活动课等不同类型的活动课教学,进一步丰富“开放式教学”的内蕴及形式,提高教学效益。

3.学科教学向社会生活开放。课前,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去认识和感受生活;课中,实现课内外有机融合,让学生回味和迁移生活;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实验、参观和调查,使学习探究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拥有更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

4.创新教学内容。我们将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目的,对教材开发进行有益的探索。选用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主要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优秀散文等。

5.实施“配方课程”。在认真落实国家的`课程计划,在开齐开全必修课程、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专长,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尽可能多的配方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配方课程”分为两个板块,一是由学校组织实施、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性课程,二是由教师个体组织实施、部分学生参与的发展性课程。

6.推行“开放课堂”制度。建立健全听课反馈机制,在各年级、各学科中全面推行“开放课堂”制度,鼓励社会知名人士、家长、兄弟学校及离退休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要求全校教师以积极、诚恳的心态迎接每一位听课者,将“开放课堂”作为一种常态,热情、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七)教育开放。

1.扎实推进以“开放的管理、开放的培训、开放的德育、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教学、开放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立体多元的“开放教育”模式,进一步丰富“开放教育”的实践经验与理论体系。

2.建立“以人为本”的开放教育管理机制。

(1)把管理的主动权交给教师。运用教代会这—监督机制,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目标,使管理运转协调、反应灵敏、控制有效。

(2)相信学生,让学生不再成为被动的执行者,通过“值日小卫士”、“少代会提案”、“小干部轮换制”、“岗位执行制”等,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

(3)创设条件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利用校长信箱、个别访谈,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

3.探索开放的行政例会。从拓展内容和丰富形式等方面着手,使行政例会走向开放。

(1)培训式例会。通过每周的行政例会对干部进行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的培训。

(2)论坛式例会。每月选定一个主题,组织一次论坛式例会,加强学校管理团队成员之间智慧的碰撞和交流,把例会变成一次教研论坛、一次学术答辩,提高管理团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诊断式例会。每周五上午各位行政听完第一、第二节课后,集中对各学科教师进行一次教学诊断,对成功的课例给予肯定并帮助教师形成教学思想,对疑难问题共同思考寻找破解良方,通过集体智慧、集体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管理效能的最优化。

4.开展开放的育人行动。

(1)精心设计、开展班队活动,让学生快乐的班队活动中积淀文明、升华情感、拓宽视野、健康成长。

(2)坚持开展“与经典同行,做少年君子”活动。帮助孩子打好人生的文化底色,做好正直、正气、正义等品质养成的“热身赛”,真正实现“蒙以养正、文明以健”。

(3)开展“亲子城堡”活动。通过亲子互动演讲会、亲子主题班队会、亲子游戏、亲子同台才艺展等系列活动,让家长与子女增进了解和沟通,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5.构建开放的学生评价体系。从学生评价的目标、过程、内容、策略、方式等方面,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和兴趣爱好等进行科学的整合性评价,使学生评价不再只局限于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而是着眼于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培养。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

(八)建设“智慧校园”

1.“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学校将按照网络基础设施、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移动学习系统、智慧教室、物联智能管理系统和智慧校园文化系统六部分进行建设,建成以“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为特征的“智慧校园”,真正实现“智能管理”、“智慧教学”和“泛在学习”。

2.建设高标准的无线网络中心、数字化学习实验室、电脑语言室、演播室,装备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等功能室。通过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服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多样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多样化的校园学习生活。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教育教学,通过互联与协作促进学科整合,实现数字化的教与学,推进未来学习方式的变化。

3.面向全体教师普及有关“智慧校园”知识,使每一位教师熟练掌握从文字处理、课件制作、电子白板操作、网络继续教育到设计简单系统、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技能。

4.按课程计划设置信息课,按教学要求授课,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能健康上网,学会搜集资料、网上交流。开展信息技术兴趣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并掌握节目的采编与录制、简单的dv拍摄与制作、动画设计等技能。

5.加强学校信息传媒中心、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的建设,使之成为展示师生风采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

(十)打造品牌。

1.名校长培养名师。学校将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和教师培养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一部分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市、镇名师。

2.名师培育名生。学校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优势,用“开放教育”理念统领学校教育科研,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打造学科教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明都市人。

3.名生成就名校。要建立一所真正的“名校”,首先要有一支名师队伍,走“名师培育名生,名生成就名校”的发展之路。我们将扎实推进“名生培育工程”,塑造一大批名副其实的“名生”,使之成为王家坎小学最靓丽的名片。

4.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土的才是大众的,特色的才是出色的。在学校特色品牌建设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力争在“智慧校园”、“开放式教学”、“配方课程”、“导学伙伴”、“洲际视野”讲堂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使之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品牌。

5.辐射示范,扩大影响。主办或承办一系列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积极推广“开放式教育”成果。随着学校第一个五年规划发展进程,不断整理教育教学成果,总结办学特色,梳理和提炼办学经验,及时做好对外交流宣传,充分发挥区域辐射、示范作用,从而实现办一所“学校有灵魂、教师有思想、学生有主见、家长有信心”的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品牌学校的宏伟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法律及政策保障。

在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中,加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并严格执行,从而保证学校的依法办学落到实处。

(二)教育环境保障。

努力争取镇教育办对学校教育经费的大力支持,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早日建成一个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一个拥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针对学校尚未完成的部分设施建设及装备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及计划,专人负责跟进,确保按时优质完成。

加强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媒体和政府、社会的宣传媒体,有计划地宣传学校的各项工作,营造积极向上、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外部教育环境。

(三)队伍保障。

学校发展,教师先行。学校已经初步聚集了一批德艺双馨、能适应学校工作需要的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引进、培训、淘汰、提高待遇、事业激励、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及科学的管理机制来储备和优化教师队伍。我们将不断优化学校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地域结构,使之更具科学合理性。同时,按照相对稳定、合理调整的原则,加强对学校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五、组织实施。

(一)全面规划。

为确保“规划”的实施,学校设立相关工作小组,全面规划学校发展的各项工作。

1.新修订的“规划”完成初稿之后,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并进行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讨实施策略。

2.请专家对新修订的“规划”进行论证,并根据论证意见进一步修订,形成“规划”修订稿。

3.在“规划”修订稿确定之后,根据总体战略思路,成立工作小组,研制实施规划的具体计划。

4.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本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科学创新的原则,不断完善,不断修正。

(二)分阶段实施。

自20xx年秋开始,学校着重对学生的生存环境、行为习惯、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特色等进行全面调查。

20xx—20xx年,进入边实施、边整改、边修正阶段。20xx年为见成效之年,为出成果做好各种准备。20xx年最后验收,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学校对每一项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严格检查落实,实行责任到人、职权利一体化原则。

(三)检查与表彰。

制定定期检查制度,每一项目都根据原定目标定期检查,强化过程评估,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表彰和宣传。项目完成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评优评先,奖励有功人员。

(四)成果展现。

1.展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育”优秀案例、视频。

2.市级名师若干名。

我们将在各级领导及专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八里镇教育办的直接领导下,坚守从高端出发,拓展视野向世界看齐,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深入开展“开放教育”实验,精心打造“智慧校园”,努力塑造智慧型的教师、学生及家长,让“开放教育”焕发魅力,让“智慧校园”绽放异彩。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五

无锡市亭隆实验小学(原无锡市东亭镇东亭小学)始建于1951年。几经并校和调整,事业规模不断发展,2010年8月,学校单列建制。目前占地面积为305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889平方米,运动场地3264平方米,有教学班29个,学生1219名,教职工97名。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3.67%,本科以上学历占69.62%。现有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名,无锡市教学能手1名,无锡市教学新秀1名,锡山区教学能手4名,锡山区教学新秀4名,锡山区班主任工作新秀1名。

三年来,在区教育局、东亭街道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铜牌)学校、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实验学校、无锡市中小学管理规范先进学校、无锡市“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先进集体、无锡市健康促进学校、无锡市平安校园、无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锡山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锡山区平安校园、锡山区无烟学校、锡山区优秀家长学校、锡山区模范教工之家等集体荣誉称号。

2、办学优势及劣势。

优势分析:

(1)课堂教学,聚焦儿童生长方向。

学校把“促进儿童生长”作为课堂的价值导向,以学评教,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面、思维的参与度以及倾听表达的质量,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进步明显。同时致力于打造规范的教研工作制度,专家讲座、校本教研、组本教研、集体备课形成常规制度,课题研究坚持每学期制定计划、定期例会、活动推进、成果展示、资料归档、大事记录的研究流程,每月课题沙龙、课题反思落实到位,及时反馈,《知耕集》定时结集,各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视点,形成课题研究主支体系。语数英主要学科特色活动形成传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成绩良好。

(2)教师队伍,呈现积极向上活力。

学校不断丰富教师教育的内涵,以“隆小三好教师观”引领教师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师集体文化。三年来,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会课活动,成绩喜人:8位教师获市级会课一等奖,1位教师获市级会课二等奖;8位教师获区级会课一等奖,4位教师获区级会课二等奖。在锡山区教师技能大赛中,4位教师获一等奖。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正在逐步成长起来。

(3)学校管理,走向科学规范民主。

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学校一方面重视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一方面坚持制度人文化、管理民主化、评价科学化。三年来,学校加强已有制度的学习、修订和实施,不断完善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力度,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切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增强每个教职员工的法规意识。校务工作实行阳光操作、中层干部公开竞岗以及社区、学生及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等措施,较好地推动了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管理体系构建。

(4)特色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学校以“规范+特色”发展的思路,坚持“亭隆实小的毕业生人人拥有一项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的育人目标,加大特色项目建设的力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一是“儿童生长”文化发展主题明晰,初步形成校园生活观、课堂观、“三好”教师观、学生“三好习惯”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指导理念;二是乒乓、航模等优势项目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进一步提升了在区、市的影响力。三是确立合唱、竹笛为艺术特色项目,聘请专家指导。201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竹笛教学基地。

劣势分析:

(1)硬件设施设备相对薄弱。

学校二三期工程的建设,没有如期启动。学校没有田径场,活动场地小,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活动;学校普通教室数量不够,挤占了专用教室;教室内背投等电教设备、部分课桌椅讲台已非常陈旧;食堂虽经过加固,但只能容纳300位学生用餐。这些对提升学校办学形象有一定影响。

(2)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高素质、新理念、学习型师资队伍作支撑。目前,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不合理,工具性学科教师富余,非工具性学科教师相对薄弱,同时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不高,且学科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缺少在区内外有影响力的领头雁式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发展后劲不足。典型课例、关键性论文积累不多,教师整体细化在日常课堂、日常教学的研究能力、课题核心组成员的总结提炼能力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学生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较高,目前占学生总数的62.70%。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需要引导和培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4)学校文化品牌影响力不够。

没有学校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只有建设好自己的学校文化,才能打造出学校的品牌。我校“儿童生长”文化发展主题已初步明晰,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是,学校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还不够。今后还需在学校的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特色文化以及相应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做更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实现学校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二、学校三年发展愿景及重点目标。

1、发展愿景:

以提升办学品位为总目标,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为抓手,秉持“规范+特色”的发展理念,坚守“儿童生长”文化发展主题,树立隆小“全面质量观”,追求“严格而自由,安静而生动”的课堂生活,做“三好教师”,养“三好习惯”,走向“管理规范、内涵丰富、特色明显”的现代学校。

2、重点目标:

(1)积极争取,改善条件,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基础建设和硬件投入,尽快启动二、三期建设工程,依据《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无锡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等相关文件要求,按照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添置设施设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设计,营造文化氛围,着力构建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

(2)优化提升,引领服务,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

学校内部管理以科学、规范为标准。坚持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竞聘制、教师聘任制、教职工绩效考核制,严格执行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完善《管理手册》,提高执行力度,构建分层落实、一以贯之、不断跟进的组织管理。重视管理中的沟通与调研,达到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和谐,提升集体凝聚力。

(3)夯实基础,锤炼特色,探索生长德育方式。

实施《锡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方案》、《锡山区中小学基本素质达标计划》,以三个好习惯活动为抓手,逐步做到德育常规扎实,德育阵地规范,德育活动生动,德育队伍提升,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个性特点。

(4)注重师德,优化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工作的反思与推进,不断提升班子队伍的领导力、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抓住青年教师会课比赛、技能比赛、学术荣誉评比的契机,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提高区级以上学术荣誉获得者比例;师德和师能并重,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深化校本培训,督促和引导全体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进取。进行校级教学能手、新秀评比。

(5)深入课堂,教研一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树立隆小全面质量观。打造有“生长力”的课堂,“儿童生长”主体性理念要在日常课堂中呈现,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的校本特色。扎实推进省级课题研究,积累典型课例评析,提炼经验成果,撰写课题关键性论文,规范做好中期评估、结题工作,形成儿童生长课堂的校本主张,形成儿童生长课堂的校本话语系统。

(6)依托社团,普及提高,培育学校课程特色。

坚持“亭隆实小的毕业生人人拥有一项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的育人目标,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大特色项目建设的力度,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乒乓、排球保持区内领先优势,艺术特色项目合唱、竹笛,取得明显进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

三、学校三年发展目标的分项内容实施规划及保障措施。

内容现状分析分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措施。

条件保障单列建制三年,学校以“生长“为核心理念规划基础建设,校园环境逐步优化,教师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基本实现桌桌通。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二类标准添置了设备设施。但学校二三期工程的建设,因涉及到拆迁等问题,还没有启动,学校没有田径场,缺少一个举行各类集会和活动的小礼堂,普通教室挤占专用教室,食堂虽经过加固,只能容纳300位学生用餐。教室内背投等电教设备、部分课桌椅讲台非常陈旧。校园文化布置较为简单,育人氛围不够浓厚。2015.9-2016.8充分利用,细化管理,切实提高现有设施设备使用效益。建设少先队室,创建市星级队室。一、二年级教室背投更新为交互智能平板。争取市电教馆支持,阶梯教室添置影院系统装备。1、积极争取街道、教育局支持。2、依托学校理事会等社会力量,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3、学校内部开源节流,教育资金发挥更大效益。4、规范程序,招标承建。5、专人负责,加强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6、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积累和收集学生优秀作品。

2016.9-2017.8启动学校二三期建设工程。结合省教育技术装备要求,按实际需要添置设施设备。三、四年级教室背投更新为交互智能平板。南校门添置电子显示屏。

2017.9-2018.8结合省教育技术装备要求,按实际需要添置设施设备。五、六年级教室背投更新为交互智能平板。在学校完成整体建设的前提下,完成校园整体环境的设计。环境布置以学生作品为主,营造育人氛围。

内容现状分析分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措施。

学校管理学校相继成立教代会、理事会、家委会等组织,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初步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修订完成《无锡市亭隆实验小学管理手册》,初步建立了校本管理制度。学校获得了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学校制度的执行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需要进一步增强。2015.9-2016.8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主要抓手,建立条线日常工作标准。完善学校《管理手册》,提升教师对制度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争创江苏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1、文化引领、制度管理、人文关怀相结合,重视管理中的沟通与调研,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促进教师学校归属感的提升。2、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中层干部竞聘制、教师聘任制、教职工奖惩制,严格执行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实施民主管理。3、加大年级组自主管理的力度,开展文明组室评比。4、强化管理团队建设,真正落实《隆小行政人员必须具备的十种意识》。5、发现典型、推广经验,开展活动,积累集体记忆。

2016.9-2017.8逐步建立环环相扣的学校组织管理链条。常规工作规范扎实,创造性工作重点活动有序推进。

2017.9-2018.8根据学校办学的进程,力争成为市德育先进学校或者市教科研先进学校等。

内容现状分析分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措施。

队伍建设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3.67%,本科以上学历占69.62%。拥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2人。现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4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55人。已建立并实施教师工作评价奖惩机制,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培训逐步规范,业务学习、专家讲座、校本教研、组本教研、集体备课等形成常规制度,各级各类会课成绩较好,有36人次在区级及以上会课、技能比赛中获奖。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行为。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工具性学科教师富余,非工具性学科教师相对薄弱,同时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不高,且学科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缺少在区内外有影响力的领头雁式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发展后劲不足。2015.9-2016.8教师队伍师德良好,爱岗敬业,力争新增本科学历1人,新增区级骨干教师2-3名,新增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名。1、切实关注教师健康,努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使做“三好教师”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敬业奉献精神,以学校共同愿景引领教师,引导教师走向文化自觉。3、开展校本培训,重视教研组建设,形成浓厚教研氛围,启动优秀教研组评选。4、确立教师发展梯队,搭建发展平台,使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有长进。5、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6、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培训,为教师创设各种锻炼展示的机会。

2016.9-2017.8教师队伍师德良好,爱岗敬业,新增区市级骨干教师2-3名。新增小学高级教师1-2名。评选校第二批教学能手,第三批教学新秀。

2017.9-2018.8教师队伍群体呈现“和学生同成长,与学校共发展”积极向上的氛围,新增区市级骨干教师1-2名。小学高级教师1-2名。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会课比赛、技能比赛中力争优异成绩。

内容现状分析分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措施。

德育活动明确提出隆小学生要养成“幸福人生三好习惯”,初步确立各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开展优秀班队集体评比,以“在体验中生长”为活动方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典型活动多个获奖。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较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2015.9-2016.8完善各年级好习惯养成评价表,体现层次,好习惯争章活动融入日常班队生活,求实效。优化红领巾广播、小隆人监督岗等少先队活动阵地建设,创建市五星队室。探索少先队活动课程,形成基本思路。1、深入实施全员德育,落实四项制度。2、注重参与体验,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3、加强培训交流,打造德育队伍。4、按照规范进行家长学校、家委会建设,提升家长学校活动质量。5、完善德育基地建设,开展各类活动。

2016.9-2017.8扎实开展每学年一次的班队活动观摩,主题教育活动简洁有效,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以优秀班集体评比为载体,提炼班级精神,夯实班级特色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启动校级班主任学术荣誉评比。

2017.9-2018.8学生群体初步呈现安静有序、活泼生动的精神气质,推出“童年榜样”。“三好”习惯活动更有效生动,成为学生难忘的生长经历和生长记忆,在此基础上确立学校德育特色。

内容现状分析分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措施。

教学科研以“儿童生长”为关键词的三品课堂研究方向已经明确,以校本教研、组本教研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已形成制度,“规范课堂、有效课堂、生长课堂”已经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学校重视教学质量,语数英三科合格率达95%以上,优秀率达50%以上。主要学科特色活动形成传统,各类竞赛成绩良好。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儿童生长课堂的实践建构研究》进入第三阶段。已有校刊《知耕集》和校报《青青树》。2015.9-2016.8保持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率100%,升学率100%,语数英三科合格率达95%以上,提高优秀率。探索提炼“儿童生长课堂”的操作策略,形成代表性论文。接受课题中期评估,调整研究策略和方向。构建《儿童生长课堂》专着框架,进行专家论证。1、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八项规范十项制度落实到位,注重过程管理,加强随机督查。2、继续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强调一课一得,精讲多练,加强过程性教学质量的监控。3、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以活动促提高。4、开展“三品”课堂研究,以校级教研活动典型引路,不断构思具体的行动策略,努力创建学科教学特色。5、加强教研组建设,启动优秀教研组评比,关注薄弱学科。6、贯彻教科研一体化的思路,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及时归纳和提炼经验,形成有质量的论文。7、继续推进教师读书活动,借助“林语”沙龙等形式分享深化。

2016.9-2017.8课堂呈现校本特色,举办“相约金秋·共话生长”区级教学展示活动。编印“课例集”,梳理课题研究成果,力争出版课题研究专着。

2017.9-2018.8《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八项规范十项制度落实到位,教学管理规范化水平再上新台阶。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十二五”课题结题,启动“十三五”课题研究。

内容现状分析分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措施。

特色创新“儿童生长”文化发展主题明晰,提出校园生活观、课堂观、“三好”教师观、学生“三好习惯”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指导理念。“让每个孩子拥有一项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的理念已经确立,以“小浪花文学社”为龙头的学科特色活动初见成效,社团建设逐步走上正轨,部分社团已获表彰,是无锡市体育传统项目(乒乓)学校。启动器乐(笛子)特色项目建设,成为省竹笛协会教学基地。2015.9-2016.8重点社团活动形成常规活动制度。梳理乒乓校本课程素材和教学经验,形成校本教案。竹笛、合唱社团探索以排带练的模式,积累曲目,做好学生竹笛考级工作。1、贯彻自主发展的思路,教师先行,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2、注重普及,培养兴趣,开展好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常规活动。3、设定目标,充实队伍,形成梯队,讲究方法,科学训练。

2016.9-2017.8普及与提高结合,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争取良好成绩。

2017.9-2018.8初步形成特色文化氛围,各特色项目扩大在区内外的影响力。在学校二、三期工程顺利建设基础上,创建乒乓球俱乐部。

四、预计的困难、问题分析和解决设想。

审视目前发展的实际水平,比照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学校面临着许多挑战:学校二三期工程的建设,涉及到诸多方面,启动难度较大;“儿童生长”文化理念在学校生活中的呈现显得零散、粗糙,缺少系统架构和整体设计,同时还未真正形成课堂的校本特色;学校竹笛教学等特色项目创建,缺少相应的师资,家长的理解度和配合度不高,未建立高效的运行方式,推进的力度不大。

解决设想:

1、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建立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制定每学期的具体目标,及时协调达成过程中的新问题,有效排除不利因素,确保规划工作有效推进。规划管理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把握整体工作;副校长担任具体分管领导,关注每学年目标达成情况;各条线班子成员为具体负责人,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开展近况,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三年目标的制订过程,把学校三年目标分解成隆小人的共同目标,使发展规划成为教职工心中的一份蓝图,以团队的合作和集体的智慧,共同实现整体目标的达成。

2、积极争取,凝聚力量。

学校要注重内涵发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发展规划实施中的过程监督,聚各方力量;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

3、突出重点,坚持不懈。

坚持“生长”理念的行为具体化,不断创造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坚持课堂改革和课题研究相辅相成,努力形成课程实施校本主张;坚持目标引领与培训考核结合,导向教师团队发展,培养骨干教师;坚持传统与创新并举,提高特色建设影响力。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六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1.区位优势。

岭红中学是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教育的第一品牌,作为和中心区相匹配的完全中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校地处深圳中心区,环境优美。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的深圳,理应有最优质的教育。深圳中心区基础教育龙头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岭红中学必须选择高端的办学目标和文化品位,决定了岭红中学的发展定位必须是全国一流,并与国际教育接轨。

2.基础优势。

岭红中学是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教育的第一品牌,作为和中心区相匹配的完全中学,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创办于1981年,现已发展为“一校五部”的办学格局,拥有一个高中,四个初中部,深圳岭红教育集团也即将挂牌成立。目前,岭红教育集团共有16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共有72个教学班(包含4个国际班),在校学生人数3350人。初中共有94个教学班,在校生3975人,园岭初中部有30个教学班,学生1337人,石厦初中部有30个教学班,学生数1350人,南园初中部有17个教学班,学生数668人,竹林初中部17个教学班,学生数620人。一校五部共有教职工697人,其中高中部308人,初中部389人。

近年来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学校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市优秀中学的前列。

规模与内涵的双重发展,为岭红中学形成品牌,创建全国一流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师资优势。

学校有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238人,中级教师202人,是目前深圳市规模最大的公办学校。学校建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0个。这是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石。

4.文化优势。

学校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办学经验。干部队伍有责任、有思想、有操守、有规矩、有章法、有热情、有担当、善协作;教师队伍乐业、敬业、求真、务实、坚韧、上进。教职工热爱学校,人心思进。教风、学风严谨踏实,初步形成了“敬业、务实、坚韧、创新”的岭红价值观,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

5.期望优势。

目前岭红中学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办学实力日益壮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办学效益日益凸显,学校声誉日渐提升。政府、社会、家长、学生对岭红中学寄予厚望,教师普遍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既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有将岭红中学建成品牌学校的强烈要求。这一切,是学校发展的优势所在,可以成为学校开拓事业的不竭动力。

1.管理效能空间。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在充分调动教师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上,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和形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如何建立灵活、高效、民主的管理运行机制上有待大胆探索和实践。管理的创造性和部门管理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2.文化建设空间。

学校建校三十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积淀有待提炼和升华。学校精神文化、教师团队的核心价值观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培育;在“倡导和践行返璞归真的学校文化”方面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文化立校机制还需进一步确立,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需进一步增强。学校文化精神怎样融入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师成长空间。

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与品牌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育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方法等还需进一步摸索,教师的研究意识与创新精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领军人物的层次和数量都还有待提升,资深教师作用有待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中青年教师培养空间巨大,尚需花大力气。

4.课程建设空间。

新课程方案全面落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最终形成特色;与国际接轨课程、特色课程等方面需要根本性突破;学科发展不均衡,教研组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强。

5.德育创新空间。

三十年德育的成功经验尚待提炼和总结,“和谐德育”的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内涵尚待进一步提升。德育队伍建设的规划性不够,导师制需进一步完善。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德育的实效性、时代性、创新性需要加强;德育科研、学生“三自能力”(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成长)及优秀学生的培养需要有新突破。

6.教学提升空间。

教学观念、教与学的方式还有待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待加强,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升。管理层对于课堂教学的指导尚需加强;教研组、备课组还没有完全形成浓郁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

7.特色发展空间。

学校的办学特色尚待形成,曾经形成的某些特色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新的特色还有待挖掘和培育。因此,学校在特色发展上,空间巨大。

当代教育正朝着追求教育的国际化、民主化、多样化、终身化、现代化发展,正由追求内在效能、外在效能,转向追求未来效能;强调以人为本,学生中心;强调自我学习,多元学习,终身学习和无限机会学习;强调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的教育;强调由依靠个人的能力和魅力办学过渡到依靠完善的管理体制办学,并逐渐过渡到依靠学校文化和校园精神办学;强调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特别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发展20字方针,《福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公平、多元、开放、优质”的发展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当代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建设品牌学校,建设一流现代化新型学校,建设国际知名学校,就应该以未来化和国际化为基本视野,以发展的终身化和个别化为思考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重要视角,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共同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此来定位我们的办学,来规划我们的愿景。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本着“求真·和谐”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生自主发展、教师和谐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秉承“以人为本,传承创新,文化立校,追求卓越”的管理宗旨和“现代化、个性化、社会化、国际化、精品化”的课程理念,以学校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打造高效优质教学为着力点,初高中协调发展,努力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艺术化和国际化,积极构建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新环境,构建有利于学术交流、知识传承和文化积淀的软环境,着力提高办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立足深圳,走向全国,融入国际教育主流,创办现代新型学校,办与中国现代化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理想教育。

以学校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打造高效优质教学为着力点,在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化”的同时,重点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艺术化”,在“平安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书香校园”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学术校园”、“创意校园”“和谐校园”和“幸福校园”,提供适合每位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理想教育,着力培养现代素养、精英气质、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将学校建成集品牌、特色、卓越为一体,与深圳地位相称的“优质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型学校。

1.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精英气质、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现代素质”,包括现代公民意识,全面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

“精英气质”,指学生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的状态,具体包括有正确的自我意识,社会角色定位准确,乐观自信,诚信热情,社会责任感强,人际关系良好,有爱心、同情心和正义感,意志坚定,上进心强,善于理解、宽容和帮助别人,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等等。

“创新意识”,指具有创造的动机,愿意参与创造活动,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意向、愿望和设想。

“国际视野”,就是能够放眼世界,有世界胸怀、国际视野、国际素养。“和谐人格”,

“优秀人才”,指在同龄人中,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对优秀的品质、才能。

2.探索现代新型学校管理机制。探索现代新型学校管理的新方式,建立健全稳定而富于革新精神、能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形成民主、平等、开放、活泼、和谐的良性竞争局面,并以此带动学校文化建设。

3.构建现代新型学校文化。在“平安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书香校园”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学术校园、创意校园、和谐校园和幸福校园”,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认同,并尝试构建一种学校、学生、家长、校友、社区互相融合的教育文化,建立学校的品牌形象,逐步实现以学校文化和校园精神办学的目标。

4.建立开放性、发展性、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国际视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开放性、发展性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让岭红的学生都能接受全面而又富有岭红特色的课程教育,培育其终身受用的某些技能、习惯,并逐渐形成个人发展的特长与特色。

5.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互动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艺术性以及资源高度整合的学科教学新局面,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让课堂成为民主课堂、快乐课堂、生动课堂、生命课堂、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知识、享受发展。确保各学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确保教育质量名列全市前茅。

6.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浓厚的中华情怀和国际理解力,敢于担当,追求卓越,发展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精神动力,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人文素养,高尚的精神品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锻炼的习惯,学会一两门锻炼技能,让岭红的每一个高中生都学会游泳,让每一位学生学会一门艺术技能。

(三)阶段性目标分解。

第一阶段(2011年1月-2012年7月)目标:

(1)初步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专业成长激励机制。

(2)初步形成我校特色课程体系。形成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体系;教与学方式转变初见成效,课堂质效显着提升。

(3)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初步形成学生培养立体化体制。

(4)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学校教育国际化初具规模。

(5)提炼学校的文化内涵,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形成《岭红文化建设纲要》。

(6)建立中共岭红中学委员会,完成各级党组织机构的调整。

(7)实现后勤服务的重点转移,完成学校设施设备的优化。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4年7月)目标:

(1)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灵活、高效、民主的管理运行机制。

(2)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高分通过深圳市课程特色学校验收,初步形成特色教学流派;有过半的学科成为全市的强势学科,绝大部分学科的建设水平达全市前列。

(3)形成名师团队,取得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

(4)学校教育国际化产生较大影响,建设“国际部”。

(5)形成完备的优秀学生培养机制。

(6)形成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打造书香校园、学术校园、创意校园、幸福校园,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7月)目标:

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方式创新、质量优异的基础教育高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发挥窗口作用,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初步建成平安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书香校园、学术校园、创意校园、和谐校园和幸福校园,建成在省、市享有良好声誉,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集品牌、特色、卓越为一体的“深圳一流,国内闻名”的品牌学校。

(四)发展战略。

1.管理创新战略。名校需要积淀,但更要创新。优良的传统保证了学校上升到一定的发展平台,但一些固有的陋习或者陈旧的方法更制约着发展,要创建现代新型学校,更需要在管理理念、体制、方法等方面,既有传承,更有创新。

2.文化立校战略。依法治校,最后到依靠文化立校,是许多名校的成功经验,学校文化和校园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不绝的动力。优秀学校的传承,传承的核心是文化。

3.课程提升战略。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落实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是课程的提升。

4.教师发展战略。学校发展主要依靠教师队伍,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的观念、内容、手段、方法在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与现代教育同步发展,甚至应该超前一步发展。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与具体措施。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以行政组织为中心、以校外专家顾问团为指导、以校内专家组织为基础、以监督组织为保证的学校组织形式,形成行政、咨询、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而不同的扁平化、低重心管理体制。

2.学校聘请国内一流教育专家组成“岭红中学教育教学顾问团”,每年邀请顾问团来校为学校的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对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评估。

3.建立学校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校内专家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术委员会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智囊组织,为学校品牌建设,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智力和学术保证。

4.扩大民主决策的范围。建立决策咨询审议问责制度,变内部决策为开放的程序化决策。学校吸纳社区专家和家长代表、校内各方面员工代表,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

5.调整、完善学校行政组织的设置,使之适应现代新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将政教处改为学生处,成立学生成长支持中心,以增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成立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中心和教师成长支持中心,加强学校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性,增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确学校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增强学校行政组织的执行意识和服务意识。

6.切实放低管理重心,加强年级组管理,探索a、b年级组运行的新方式,实行“大学校小级组”的管理模式,增强年级的工作活力。

7.形成有效的常规运行机制。切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充分授权,加强管理的程序研究,在一到两年内形成日常工作管理流程,增强管理的流程意识和规范意识,减少管理的随意性,降低管理成本,切实提高管理效能。

8.创新员工业绩评价体系。改进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加大员工的创意评价力度,重视对员工工作效率的评价,建立员工多元评价制度,鼓励员工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鼓励员工多向发展。

9.切实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筹建中共岭红中学党委,加强学校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妇女组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策划。建立学校文化工作室,负责学校文化建设的筹划、设计和督办。通过充分调研并充分咨询专家意见,制定《岭红中学文化建设纲要》,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的布局与筹划。

2.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内涵,塑造岭红独特的精神文化。继续丰富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精神文化的内涵,寻找岭红痕迹,研究岭红文化积淀,开展岭红精神和岭红人价值观的大讨论,提炼岭红精神和岭红人的价值观。完善校训、校风、教风等规训,在各种场合加以强化,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制订岭红人行为规范,让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3.探索现代新型学校民主化的管理文化。吸纳多方面智慧,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决策、咨询、执行和监督四者结合的机构设置和运营程序,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而不同的管理体系,探索建立现代新学校规范、民主的管理文化。

5.努力营造创意文化。努力发展师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大胆创新,鼓励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创意,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师生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和学习,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师生创意大赛,对师生中的优秀创意进行重奖。

6.形成岭红独特的“讲坛文化”。定期举办“名师大讲坛”,尤其重视发掘校内名师的演讲主题;倡导各学科组不定期开设“科组讲坛”。设立面向全校师生的“岭红广场大讲坛”,既邀请校内外名师讲座,也邀请家长、校友、社区成员进行交流,更重视发掘学生中的优秀人才,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7.探索构建“教师、学生、家长、校友(学长)、社区”五者互动平台,学校的“岭红广场大讲坛”将定期开办“家长论坛”、“校友论坛”“社区论坛”,充分发挥家长、校友、社区对学生教育、学校办学的重要作用,尝试构建一种学校、学生、家长、校友、社区互相融合的教育文化。

9.努力建设幸福校园。以爱心、赏识、鼓励、关心、理解、包容营造校园和谐氛围、幸福生活。认真开展阳光体育,为师生健康服务,丰富校园文化艺术生活。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最大限度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享受学习,快乐成长,渴望上学;精心呵护教师健康,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快乐上班,享受工作,幸福生活。

10.创设多种文化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推进力度,成立岭红学生社团联盟,提高“校园四大节”等文化活动的文化韵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校有形的文化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展示风采、增长才干、张扬个性的舞台。

11.创建“一网一报三刊”校内文化媒体。提高学校学术刊物《名师》杂志和文学社刊物《鹏翎》的档次,完善和创新学校网站,创办《岭红中学报》和学生综合刊物,形成“一网一报三刊”的校内文化媒体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2.重新规划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以建设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为目标,提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档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13.及时总结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每学年召开一次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研讨会,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发现不足,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1.建立教师发展支持中心。以教师发展支持中心为平台,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各种可能的平台和支持。充分重视并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干部和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学历进修;加强和大陆各地名校及港澳、海外学校的交流,开拓全体员工的教育视野;培养干部和教师的世界胸怀,扩展员工的国际视野,提升员工的国际理解力和国际素质。

2.提振教师的精神境界。以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人生境界,重视教师在工作岗位的快乐体验和创造精神的培育,努力营造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和生命价值的良好氛围。

3.实施“513”名师工程。激发资深教师内驱力,为资深教师创造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帮带作用。鼓励并支持教师成名成家,力争在本规划期内至少培养5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型名师,每个学科至少培养1名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每个学科培养3名在全市有知名度的名师。

4.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依托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各级名师工作室,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专家指导组。进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培养的“师徒结对”制,为青年教师提供出国、进修、拜师学艺等发展机会,让中青年教师早日成熟、成名、成家。

5.以名师工作室和教研组为依托,努力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1)校本课程平台: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开发教师的学术潜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老师“学”有方向,“术”有专长,“教”有特色。

(2)教育博客平台:通过教育博客的写作,促进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促进其自我感悟与发现,激发其教育创造力。

(3)校园讲坛平台:学校开设“名师大讲坛”“岭红广场大讲坛”,鼓励各学科组开设“科组讲坛”,为老师提供交流平台。

(4)论着发表平台:学校编辑出版学术期刊、校刊和校报,鼓励教师着书立说,对高质量的教育着作提供出版资助。

(5)课题研究平台。

6.开展校内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绝技”研究。认真总结身边教师的成功典型,发掘每一位优秀教师的看家绝技,编辑成书,加以总结推广。对于尚不成熟的老师,鼓励其发展自己的成名绝技,让每一位教师都教有所长。

7.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转变和明确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努力将教研组建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指导中心,将备课组建设成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心和基层管理组织。

8.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对已有的三个名师工作室,加强指导,提供最大协助,尽量使其出成果、出特色,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工作室;创造条件继续创建新的工作室,争取五年内各个学科都能创建自己的工作室。

9.实施校内明星教师奖励机制。制订校内明星教师奖励方案,每年在各个层面民主评定业绩突出、特色明显的年度明星,实行重奖。鼓励教师多元发展,多向成才。

1.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课程委员会及各种课程组织机构,提高各课程组织的履职能力。建立课程开发、课程审定、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完整的课程管理流程,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监控;完善网络化、智能化、开放化的多功能课程管理平台。

2.加大课程研究力度。学校成立课程研究中心,切实开展课程调研,认真研究课程的科学设置、开发和实施。加大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力度,加大初中课程设置特别是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的教学以及科学分科教学研究的力度。

3.努力构建科学、开放、发展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基础性课程为核心,以拓展性课程为增长点的相互衔接、彼此打通、科学整合的课程体系,重视研究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的开设,加强学校课程与国际课程潮流的融合。

4.加强课程开设的选择性、层次性。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逐步推出足量的选修课程,基本保证进入岭红的不同层次、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个性与发展的选修课程,甚至为学生“量身定做”,充分支持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5.实施校本精品课程战略。以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品牌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突破口,实行校本课程重奖制度,大力开发和认真实施校本课程,构建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各教研组组织校本课程攻关小组,并形成以老带新的格局,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传承性和可持续性。推出一批校本教材,大科组每年着力打造1门精品校本课程,小科组每两年打造1门校本精品课程。

6.加强学校课程与国际课程潮流的融合。加强国际课程的研究与引进,成立国际课程研究小组,充分了解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开设国际课程,聘请外教来校授课,在初中、高中均开设美国文化、美国社会活动、美国的经济制度等国际理解课程;开办国际班;开班中美、中英、中加等国际交换生项目;举办国际交流特色夏令营。

7.加大学生活动课程的建设力度。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形成活动常规,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品位,打造特色社团、精品社团,形成社团联盟,让社团成为各种专门人才的摇篮。提高各种活动周、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的课程含金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课余生活的文化含量。

8.加强课程建设的学生自主性。切实转变课程观念,加强课程建设的学生自主性,成立学生课程组织,及时吸纳学生对于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意见建议,让学生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人;增强课程实施的参与性、研究性和探究性。

9.探索实施校本课程社会化、国际化工程。扩大校本课程的资源范围,聘请在某些领域确有研究的社会人士,聘请国外专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适合学生发展实际与需要的校本课程;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指导、协助开发校本课程。

1.更新德育观念。变以“管”为主的德育观念为“以‘育’为核心,‘管’‘育’并重,助力学生发展”的德育观念,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心结的开导、情绪的疏导、思想的引导、人生的指导。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七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处理好需求与效益、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生态美丽幸福xx建设。

(一)坚持育人为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据xx县推进城镇化的目标任务,统筹考虑县域内常住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以及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目前中小学现状等因素,合理有效利用当地资源,规划中小学布局,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当前中小学布局与常住人口规模不相适应,“城区挤”、“农村弱”等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科学导向中小学布局规划。充分考虑xx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优先改造薄弱学校,优先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

(四)坚持民主决策。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的学校,必须严格履行工作程序,组织方案的制订论证、风险评估、社会公示、审核审批等程序,并做到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撤并学校出现较大意见分歧时,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参加听证会的村民和学生家长代表人数应不少于15人,其中学生家长人数占代表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60%;被撤并学校在校生数10人以下的,应邀请所有学生家长参加。对具有一定生源、群众意愿强烈、确需恢复已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办学条件、办学效益等因素,依据撤并学校程序,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予以恢复。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八

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改革机制,巩固学校的办学成果,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依据《杨浦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杨浦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在总结过去三年学校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制订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规模与环境。

复旦科技园小学创建于2002年9月,2006年8月学校体制从民办转为公办,从原址许昌路整体搬迁至“城市绿肺”之一的湿地自然风景区——新江湾城。目前,学校已完成校园整修,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各类教学用房功能齐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完备,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奠定了基础。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843名学生,在编教职工68人。其中党员教师28人,专任教师66人。本届区骨干教师3人,校骨干教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29%;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中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2%;本科学历64人,占专任教师的80.43%,学历达标率100%。教师平均年龄38岁。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科技特色教育2013年度十佳模范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杨浦区文明单位、杨浦区科技特色学校、杨浦区节约型绿色学校、2015年杨浦区教育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获2015年度杨浦区雏鹰大队称号、杨浦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区域创新实验室联合运作体系建设项目联盟校等。

(二)发展优势与经验。

1、办学理念深入人心。经过前几轮规划的实践与渗透,“生态教育”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做幸福的传递者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传递教育幸福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使命。

2、教师群体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占教师总数的54.54%;教育硕士3人、本科学历有61人,占96.96%;区级骨干教师3人,校级各类骨干教师14人。学校教师整体上教风踏实,善于专研,敬业爱岗,且支持、参与学校各项改革。

3、常规管理机制形成。目前学校各项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班主任等常规工作,还是对学生常规的行为规范、社团管理等,均形成了富有实效的实施细则和评价反馈机制,学校各项管理日趋规范化和精细化。

4、生态课堂初成样式。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从“以教的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常态。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教师的启发、引领、点拨为激活方式,以激励评价为手段,开展“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基于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学校从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入手,在实践研究基础上推行到语文教研组,目前已初步构建“一单五环”课堂教学运行机制。

5、校本课程初显特色。学校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不断挖掘师生智慧,用心打造教育特色项目。目前,《湿地家园》特色项目基本形成,并在此基础上还衍生《湿地家园网络课程》,被入选为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网络课程,《中外湿地知多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此外,随着头脑om、风筝、乐高机器人、足球等项目不断开展,助推了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1、校园文化缺乏顶层设计。以生态教育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虽初见成效,氛围日益浓厚,但对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涵还尚待提高,精致化、特色化办学目标有待进一步挖潜。需围绕办学理念,进一步思考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凝练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质。

2、师资队伍缺乏高端人才。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尤其是缺乏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教师,学校仍需加大培育高端教师队伍的力度。

3、校本研训途径尚需拓宽。我校教师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如何利用校内外资源,提高教师参加研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从而突破成熟教师发展的瓶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仍是学校需要改进的问题。

4、校本课程体系尚需完善。学校虽然已有特色校本课程,但以主干特色课程为主线课程体系框架不够明晰,需进一步梳理和整合。

(一)办学理念新解。

学校从2007年迁入新江湾城后,充分依托学校地处新江湾湿地生态走廊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从最初自然生态的环保特色切入,进而将生态理念延伸到整个学校系统的建设,构筑起一个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生态,致力把学校营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学习乐园。学校提出了“生态教育”的理念,并把“生态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主旋律。

生态教育是以教育教学的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思考学校教育问题,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采取多元教育策略,实施全环境育人,达成学校教育的“自然、开放、多元、持续”校园生态。自然是指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尊重生命;开放是指吸纳先进教育理念,共享优质资源,张扬个性潜能;多元是指创设多元教育环境,采取多元教学策略,实施多元科学评价;持续是指坚持与时俱进,关注生命差异,实现共同发展。用“生态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成长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用“生态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地放飞童年梦想。

(二)学校发展目标。

1、学校办学目标。以“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适合的生态教育”的理念为引领,实施科学规范的生态管理、构建层级递进的生态课程、打造快乐有效的生态课堂、成就美丽智慧的教师,培育健康快乐的学生,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有区域内的新优质学校。

学校校风——生态、探究、挚爱。

学校教风——爱生、有趣、创造。

学校学风——喜学、善思、求创。

2、学生成长目标。以生态课程实施为支点,让小学五年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欣赏的发展过程,努力培养“仁爱知礼、乐学创新、阳光健康”生态型少年。

仁爱知礼——心存感恩、亲近自然、文明求真。

乐学创新——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究。

阳光健康——体魄强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3、?教师发展目标。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成就自我完善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努力成为“美丽、智慧”生态型教师。

美丽——成为一个美丽的教师,做一个博爱、会生活的人。在工作中不仅踏实、敬业,更会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学,让爱伴随孩子幸福童年。

智慧——成为一个智慧的教师,做一个博学、会思辨的人。在工作中善于观察、勇于创新,会施展教育智慧,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三)学校发展策略。

立足校情,着眼发展,从“生态管理、生态环境、生态德育、生态课程、生态课堂”五个方面人手,凝心聚力营建复旦科技园小学“生态教育”的全景图谱。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学校将围绕“生生”文化建设,完善学校的生态教育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一)学校管理。

1、主要目标——建立“生态管理”机制。

生态管理是生态教育的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进程;干部躬身示范、智慧引领,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校园环境,将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使办学目标在师生们的共同实践中深入人心,营造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态。

2、具体措施。

——坚持以规范管理营造学校特色。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以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为指导,积极创新和改革学校管理模式,实施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会民主监督作用。积极推进凝聚力工程,积极探索“以目标凝聚人,以精神鼓舞人,以机制激励人,以真情关怀人”的管理机制。启动领导团队培养工程,通过岗位锻炼,干部培训,带教培养,实务培训等途径,打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队伍,全面提升学校领导力和执行力,形成“生态管理”特色。

——坚持以民主管理形成发展合力。一是以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各抒己见,沟通交流,形成共识、共同推进”为原则,以理论学习、现状剖析、专题讲座、主题研讨、项目推进、网上论坛、献计献策等为交互方式,以便全校上下统一思想,不断增强学校核心价值观。坚持“生生”学校文化和“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办学理念,提升全校师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发挥学校文化的激励作用。二是坚持校务公开,涉及学校规划目标达成度评估、维修工程、聘任方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通过校务会、行政会、教工大会、教代会等规范程序,多渠道地听取意见与建议,体现民主管理、集体决策的学校管理特征。

——坚持以制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完善细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学校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有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细则,有高效的反馈评估机制。坚持依法治校,制度治校,通过对制度修订和完善,使制度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成为学校制度管理的依据,营造学校制度文化,创设适宜的发展环境。

——坚持以人本管理提升办学质量。规范教师依法执教行为,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和成长,给每一位教师营造自身发展的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引导教师爱岗敬业。

3、达成指标。

(1)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复旦科技园小学章程》。

(2)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装订成册。

(3)班子成员协作意识强,能独立并创造性开展工作,平均民主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

(4)力争学校绩效考核优秀,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增强辐射效应,社区及家长满意度达95%以上。

(5)争创市区文明单位和市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6)力争成为市区“新优质的家门口好学校”。

(二)学生成长。

1、主要目标——形成“生态德育”格局。

生态德育是生态教育的灵魂。生态德育以生活化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有效地开展系列生活化德育活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杨浦区学校生命教育生态教育联合研训基地项目为引领,实施生态德育。坚持品德为先,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继续深耕校本“四驱”课程,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学会做人的准则,形成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好内涵,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2、具体措施。

——实施生态养成教育。以雏鹰奖章为主要激励方式,鼓励少年儿童通过定章、争章、评章、颁章、护章,不断确立新的目标,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习技能,服务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营设校本德育生态。树立全员德育观念,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凸显少先队工作特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特色德育活动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主题活动,推进德育学科渗透,积极开展行规示范校创建工作。盘活高校、社区、家长资源,优化家校协作机制,完善校外实践基地,形成校本“生态德育”特色。

——提升生态德育能力。以生态道德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生命教育。通过系列“四季生态实践活动”,培养科普素养和对自然的热爱;增设“greenmovies沙龙”板块,发挥影视欣赏的德育功能,延伸活动形式。引导少年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珍爱生命、快乐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完善体艺卫科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体教结合、医教结合、艺教结合、科教结合”机制。丰富快乐拓展体验,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科技素养和健康身心。

3、达成指标。

(1)建设学校雏鹰奖章评价体系,设立校本特色章某某,开展争章活动。30%以上的学生获得“双生”少年的称号。

(2)学校校纪校风优良,争创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3)学校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系列主题活动方案集。

(4)依托区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研训基地项目,系统构建生态德育校本课程,形成校本德育课程和相关校本教材。

(5)100%以上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6)学生普遍受到高一级学校及社会、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三)课程建设。

1、主要目标——形成“生态课程”图谱。

生态课程是“生态教育”的内核。以区域新优质集群式发展项目为引领,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建设,研发生态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丰富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以“绿色评价”为导向,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推进“生态课堂”的探索,焕发课堂中师生的生命活力。

2、具体措施。

——推进校本化基础型课程实施。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一步加强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归类整理,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如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有余力的等,体现基础型课程实施中的分层教学。强调精简共性的基础,增加可选择的不同基础,注重能力、方法和态度的基础,使基础学力得以切实的落实。

——建设多样化生态课程框架。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引入区域优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学生家长资源,增设微型课程。按育人功能分为五大课程群:人格养成课程、科技探索课程、艺术畅想课程、智慧火花课程、运动健康课程。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九

贯彻落实市教体局(--)1号文件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科学意识、形象意识、和谐意识,实现我校在--年质量提升、形象提升、口碑提升、品味提升的目标。做好重点工作,即:实验楼建设工程、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建设、高效课堂达标、提高教师学历、建设平安和谐学校。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办学效益得以彰显。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资助。

(二)、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学前一年、三年受教育率分别到达98%、75%;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到达9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职专10人招生任务,高中阶段升学率学率达85%以上。

(三)、投入35万元,新建27间三层实验楼一座;配套完成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教职工活动室一个。

(四)、完成初中、中心小学学校图书仪器达标建设,到达省定办学条件标准,理解上级验收。

(五)、深化“惜时增效、轻负高效”改革,深入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组织参加首届高效课堂达标活动,经过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六)、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决执行教体局要求的小学、初中分别控制在45人、50人以下。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组织教师经过成人高招、电大、自考等形式提高学历,实现中学教师本科(含在读)达75%以上,小学教师本科50%以上,专科100%。

(八)、进取发挥乡成人学校作用,完成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200人次,青壮年非文盲率坚持在99.8%以上,脱盲人员巩固率达100%。

三、具体措施。

(一)全面优化办学条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1、认真执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管好用好教育奖励及救助基金,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助资助。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力度,坚持政务公开,坚持勤俭办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加强教育实验楼建设,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监督、确保6月份交工使用。投资15万元建成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解决中小学生实验教学问题,保证实验开出率到达95%以上。

(二)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形象,扩大办学效益。

1、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认真落实《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班额分别控制在45人以下,整体实现班额标准化。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每周五天教学工作日制度,严格执行学生作息、作业定量有关规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纠正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继续深化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提升学校形象,辐射周边乡镇,扩大办学效益。开展人民满意学校创立活动,提升品位、扩大影响。

2、坚持育人为本,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梦想信念、公民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增强实效,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坚持知识教育和本事培养并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本事、实践本事、创新本事和适应社会本事。

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三年级以上开齐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本事。按照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一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饮食服务管理工作,变换饮食品种,科学合理搭配,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严格落实学校卫生防疫制度,做好预防,晨午检,随访,登记工作,做好甲型h1ni流感等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

(三)、以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2、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抓好各年级常规教学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潜能生的潜力,以常规管理促课改深入推进。以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3、组织好说、听、评课和写教学反思等常规教科研活动,认真搞好周六教研活动,为教师供给一个交流、学习、研讨教育教学方法的平台,帮忙青年教师的成长,构成“以老带青,老中青相结合”,共同提高的局面。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定时检查各教师的听课记录,教案、业务政治笔记等教学常规的完成情景。组织教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观看相关的教学录像,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逐步构成个人教学特色。

(四)、以育人为本,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将更牢固地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教育观念,采取各种灵活多样、具有成效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

1、充分发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少先队、团委会、班主任、品德课教师和各科任教师的作用,明确德育工作职责,协调、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利用节庆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资料的思想教育工作。

2、规范和落实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后,安排学校领导有计划、有资料地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讲话。

3、组织教师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资料,大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团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把思想品德行为体此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进取向上”的精神。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

1、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要按照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品格优秀、业务本事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2、利用多种形式,进取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对于教师有关学历提高学习的请假,学校一律绿灯放行,并将学历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将学历作为晋升职称的一项加分资料。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年末到达中学教师本科(含在读)达75%以上,小学教师本科50%以上,专科100%的目标。

3、继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落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代课、听课制度,切实提高领导教学的本事,致力成为学科教学的能手、教学管理的内行、课改研究的专家。实施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制度,事项动态管理。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继续开展“班主任比武”活动,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六)、努力创立平安学校,创办平安和谐教育。

1、对学校电路坚持经常性的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2、请专业人员对学校建筑物安装避雷装置,并请专业部门验收。

3、学校安排教师值班并联系交警部门,规范学生乘坐农用车问题。

4、加强学校门卫工作。继续做好领导班子大门口值班和夜间巡逻工作。

5、认真落实校方职责保险工作,确保参保率达99%以上。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职责追究制,对出现安全职责事故的职责人,要严肃追究职责。

(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令行禁止。

(八)、重视信访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我乡全年无上访现象。进取宣传我校教师、教学的典型事迹。配合政府做好计生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计生法规和优惠政策。加强对工会、女工、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

在--年新形势新任务下,困难与机遇同在,但我们寺河中心校的全体师生充满自信,我们要以局(--)文件精神为工作目标,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动力,上下齐心协力,认真履行自我的管理职责,牢记使命,全面完成教体局交给的各项任务,寺河教育发展的明天会更好!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

(一)学校概况。

000000地处兴庆区月牙湖乡海陶南、北村之间,1999年由原陶乐县属地管辖,2004年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管辖。建校初学校只有三栋校舍,还均破旧不堪,无围墙,教师只有5名,学生不足200名,无任何教学设备,环境恶劣。

2004年区划调整后,兴庆区政府又投资87万元,新建了三幢教室,购置了图书和教学仪器等。现学校占地面积9610平方米,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69人,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部分教师进取心不强,具体表现在:学历层次不高教学骨干不显,2.学校教改科研意识不浓,教师没有真正进入课题研究之中,学校教师的整体科研意识比较淡薄、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较弱。

3.学校专任教师严重缺乏。由于专任教师的缺乏,所以兼课现象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学校各学科缺少领头羊。学校各学科中均没有的学科带头人,缺少引路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

5.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我校是一所移民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相对较差,尤其是卫生习惯。

6、因地处偏远,待遇、情感、事业都很难留住人。外流严重,给骨干。

教师培养工作带来难度。

7.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完善。目前每个教室内没有电视机,校园网的开发利用还仅仅限于新闻,范围仅仅限于校内教师。如何让校园网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交流的平台,让校园网成为学校对外形象的代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挖掘。

二、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宗旨。

为尽快赶上兴庆区大教育的发展,学校确定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目标,树立了“讲师德、尽师责、塑师表、铸师魂”的师风,“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的学风。全体师生努力学习,追求进步,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不懈努力。

1.细化学校内部管理。从物的管理到人的管理,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逐渐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制度约束人,制度促进人,制度造就人的新局面。

2.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的花草树木、都起到育人的作用,营造一个整洁文明、布局合理、显露学校个性的育人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上建设有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园网络环境,让校园网成为育人的新平台。

3.强化师资队伍。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逐渐摸索一套符合我校校情的师训方案,锻造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4.深化课程改革。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校本培训,在校园内形成学习新。

课程、实践新课程、反思新课程的良好氛围,让在职的每一位教师耳濡目染新课程理念,行为外化新课程理念。努力办成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小学”。

四、具体发展目标。

(一)学校管理目标1.加强“三风”建设。

确定“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和谐”为校风,“讲师德、尽师责、塑师表、铸师魂”为教风,“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为学风。让教师、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各条线围绕“三风”开展系列活动,让“三风”实实在在成为师生的行动追求,逐渐将“三风”精神氤氲在校园的上空,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2.完善制度建设。

在平时工作中发现管理漏洞,逐一完善各条线制度建设,以硬性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协调和凝合、约束为表现形式,有效促使各条线的工作效益,为营造和谐校园提供保障。3.实行分层管理。

积极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分级管理,分部负责”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4.完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一套卓有成效、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努力使每一位教师都参与、每一次活动都有收获,扎扎实实推进我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育人环境目标。

1.建设彰显学校个性的校园内部环境。

浓厚诗意绿化。按照学校绿化布局,以此陶冶学生的性情。凸现特色景观。为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2.建设显露学校特色的校园网络环境。让校园网成为教师业务交流的平台。让校园网成为学生记录成长轨迹的园地。让校园网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形象代表。让校园网成为学校办学历程走向辉煌的见证人。

(三)师资培训目标。

1.形成学习性组织。在校内逐渐形成爱读书、善思考、勤总结的教师队伍,让学习伴随教师日常的教学生活。

2.塑造良好师德形象。帮助每一位教师确立服务意识,倡导“爱的教育”,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教师。3.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鼓励教师业余进修。

4.提升教学能力。包括有娴熟的现代技术应用能力,有课程开发的意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教育科研目标。

1.酝酿统领全校发展的总课题,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2.逐步使科研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让读书、反思、写作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

(五)课程改革目标。

1.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从青年教师抓起,继续以学科协作组为突破口,逐渐转变中老年教师的教学观念。

2.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课改之路,不断总结提升,争创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3.树立质量意识,把好课程质量关,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六)德育工作目标。

1.加强学生的行为培养,帮助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培养一支敬业奉献、有办法、有思路、有效率的班主任队伍。3.打造一支工作能力强、各方面素质高的学生干部队伍。

4.强化学生的自律、自强、自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5.以课题引领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升我校德育工作的品位。

(七)学生素质发展目标。

1.培塑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做到言谈举止文明、得体,衣着整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四个习惯,即读书、思考、交流、分享的习惯。

3.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既有良好的心态又有健康的体魄。

(八)办学特色建设目标。

1.加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2.加强学生数学日记写作的培训,力争将此作为我校学生素质提高的一大亮点,借此形成我校的新特色。

3.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素质,以此作为我校德育建设的一大特色。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商讨学校发展大计。

1.营造校园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每一位师生的归属感。可以通过政治学习,开展“我爱我校”的系列活动,如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我爱我校征文赛等。以此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

2.规范教代会制度,确保每学期一次的教代会召开,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妥善处理。

3.学校每一个重大决策、每一个制度出台均经过教代会通过方可实施,争取广大师生的拥护。

4.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特长爱好,让他们在校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长处,体现价值。

(二)做细德育工作,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打造德育校园。

1.培塑育人队伍。成立班主任论坛,定期学习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

2.培塑育己队伍。选拔优秀班干部,加强培养,做好育人协助工作。3.丰富活动内容。少先队活动要成主题、成系列,反复抓、抓反复,让活动精神深入学生心田。

4.科研指路。通过确定德育课题,围绕课题进行各方面的探究,努力走出一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功之路。

(三)做强科研工作,营造课题研究氛围,打造智慧型校园。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召开课题沙龙活动,努力营造科研氛围。2.加强理论学习,扩大阅读量,丰厚理论底蕴。

3.努力促成四种习惯养成:阅读习惯、交流习惯、思考习惯、反思习惯。

(四)做精后勤保障工作,营造服务氛围,打造服务型校园1.组织学习,强化后勤人员服务意识。2.加强考核,督促后勤人员服务行为。3.全员参与,让师生成为自觉维护校产人员。4.外出参观学习,在交流中提高服务能力。

六、工作保障1.物质保障。

争取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在资金和人力上确保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每年增加投入用于学校建设,把我校建成一所生态校园、活力校园、现代校园。2.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党小组建设、行政班子建设、工会组织建设,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廉洁奉公、高效运作成为每一个团体的工作作风,使之成为富有战斗力的师生表率队伍。3.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努力使制度成为一种文化,影响和约束师生的日常行为。建立合理的奖惩体系,做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使之成为促进教师努力工作的催化剂。实施民主办学,依靠工会、团支部,调动广大教师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兴庆区0000002009年2月。

(2009—2010学年度至2011—2012学年度)。

银川市兴庆区000000。

2009-6-27。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一

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小学校长队伍建设,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为依托,在“教育部华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现有建制基础上挂牌成立。该中心隶属于教育部,是教育部直属和重点建设的两个校长培训中心之一。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作为国家级校长培训基地,面向全国承担多类型、高层次、示范性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任务。同时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体,承担着博士生、硕士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访问学者的教学与培养任务。

中心的培训目标:

开展示范性小学校长培训;对全国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行组织、策划、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掘和优化全国小学校长培训的资源,全面提高小学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示范性培训,推出对全国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具有示范作用的培训经验、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料,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培训中心对于全国小学校长培训的辐射作用。

中心的发展方向:

将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的校长培训中心,以及全国校长培训的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通过对全国校长培训工作的组织、策划、协调和指导,发掘和优化全国的`校长培训资源,提高全国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培训中心的辐射作用,从而在全国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长培训新机制。同时,将中心建设成为以教育管理学科为主要特色的、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以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学科建设和教育管理科学研究(包括校长培训研究)为突破口,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培训品牌,使中心产生国际性影响。

中心的主要职能:

1、开展示范性小学校长培训。通过示范性培训,推出对全国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具有示范作用的培训经验、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料,以点带面,以形成对全国小学校长培训的辐射作用。

2、开展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和管理者培训。小学校长培训师资培训和管理者水平差,是制约培训质量的一个瓶颈,直接决定着培训机构工作质量的高低。从现状看,在培训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皆需要对培训机构的师资和管理者进行培训。

3、开展港澳小学校长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4、开发网上小学校长培训课程。面对面的培训受益面太小,局限性太大。我国小学地域分布广,通过网上培训,可大大提高培训效益。

5、加强小学校长培训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工作建议。教育培训研究是教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方面,与公务员培训研究、企业培训研究相比也较为滞后。加强小学校长培训研究,可以提高小学校长培训的水平,促进水平校长培训工作的创新。

6、进行水平校长培训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工作。主要是开发高、精、尖、新课程,课程开发应充分供鉴国内外的新进程。

7、加强校长培训交流,推广培训新经验。培训交流有国内交流和国外交流两个层面,从现状看,两种交流都需要加强。

中心十周年庆典

2010年5月22日,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原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学科和师资力量,秉承“创新培训机制模式、引领校长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培训任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校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培训中心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培训工作,准确把握广大校长的培训需求,积极探索校长培训规律,不断创新校长培训模式与方法,积极为学校和区域教育改进提供支持与指导,真正发挥了教育干部培训国家级基地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经过艰苦努力,中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的成长平台和精神家园,为我国教育干部培训事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二

一个好的学校如果能有好的发展和前途,学校领导以及管理干部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招办招生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各部门和谐制度建设等都对学校的稳定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针对以上提出的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和一个公司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和公司领导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发展也是这样,一个具有发展眼光、管理经验丰富的领导会给学校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新中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离不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到现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和发展战略决策。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实力的强大与国家领导人和每一个国家干部关系密切。学校领导应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管理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培养自己的下属领导及管理人才,使学校的优势突出,前途更加光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校应把教师放在正确的位置。强大的师资力量,稳定的教师队伍,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职工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点。为了提高教职工的素质水平,院领导应制定“以常规为先导、改革为动力、质量为目标”的政策,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以老带新的管理模式,敢于探索和实践,争取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民办学校发展及生死存亡的关键性所在,招办是负责学院招生,给学院带来有生力量的部门。招办能招得来学生,必须有自己的招生模式和招生队伍,掌握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采取一些措施:

(1)分区招生,职责分明。

全国每一个省及市、区、县都要安排招生负责人,招办主任根据人员的能。

力大小划分招生人员等级,最高为省区招生主管,最低为招生辅助人员,每一层次的人员无论从工资还是福利待遇都要有明显的差别。每一层次的招生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越权。分工明细,各负其职。另外,奖罚分明,由于在招生期间感觉自己招生生源不好而逃跑的,招办必须给予严厉的处罚,更严重者进行起诉。

(2)加强学院的宣传。

利用好广告、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学院的情况,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充分准备好学院的宣传资料,借助立体和地面的空间,加大对学院的宣传,提前为学生及家长做好准备。

(3)实行“地毯式”招生政策。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十个人、百个人甚至千万人的力量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性力量。动用自己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进行联合招生,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生源。

(4)利用网络招生。

办公室必须每天24小时安排值班人员进行值班,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解决他们的顾虑和疑惑,定期在网上发布学院最新动态,更新学院最新信息。另外,学院网站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做好学院网站的推广。

实行“特色专业”、“品牌效应”战略,突出自己的优势。学院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学院的优势,找出与其他学院不同的地方,突出学院的亮点。学院应在“特色”上大力做文章,做足文章,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使学院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

招得来,留得住,管得严,教得好,但结果却送不出学生,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业办公室必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就业办及时做好就业计划,及时联系就业实习单位,提前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很多名牌大学生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反而很多中职或者高职毕业生却能及时参加工作。现在学历较能力、技能显得相对次要,必须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签订就业实习单位合同,拓展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的思路,努力实现定向培养,及时解决学生就业难、送不出的难题。学院专业好就业,家长及亲戚朋友听到后也会让更多的学生来入学就读。

孟子说:“道子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就是说,管理者不能以绝对的权威进行管理。这个对学生处管理学生也是一样的,不能实行“打压”为主的管理方式,而是实行以“引导”为主的管理方式。拿“调皮大王”为“开刀对象”,对他本人的例如组织能力以及热爱班集体和劳动的优点进行及时表扬,让他本人深刻认识到自己可成为一个好的学生。制定详细具体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学生有规则遵循,严格要求自己。

(1)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组建一套结构合理、敢于负责、团结务实、锐意进取的朝气蓬勃的管理队伍。

(2)认真学习,充分领会上级的各项政策和精神,以扩大学校规模为目标,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3)积极协调周边关系,与社区及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

(4)大力加强与兄弟学校手拉手,建立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校际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5)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立教科室,制定教科研工作条例及教科研规划,指导各教研组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改革尝试,探索以“说课”为主要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6)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绿化、美化校园,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实现学校的远大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三

xx小学xx年建校,今年即将迎来建校20周年。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重师资、抓质量、创特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市级以上荣誉30余项,学校素以校风正、质量高在社会上享有美誉。学校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批教学名师,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骨干教师队伍,据统计,学校现有省教学能手1名,xx名师人选1名,市教学能手2名,区教学能手18名,区骨干教师近30名,近三年来先后有23名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获一等奖,有60%以上的教师执教过区级以上公开课。多年以来,学校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德育工作开始向家庭、社区延伸,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的阅读特色和“快乐足球”的开展已经初见成效。

作为xx区的xx小学,决定了学校xx加示范的发展定位,在哪些方面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成为学校历届领导班子长期思考的命题。我们对学校未来发展总的思路是:

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以“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幸福、教师自豪”为共同追求,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抓提升、五年创品牌”的工作规划,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培植学校核心竞争力,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努力建设一所“底蕴深厚、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发展和谐”的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品牌学校。

树立一个目标是学校发展定位,以“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幸福、教师自豪”为发展愿景,以“底蕴深厚、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发展和谐”为发展标准,以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品牌学校为发展目标。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很难,但我们要力尽所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起码让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放心,孩子学习很快乐,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获得愉悦。底蕴深厚就是要内涵发展,有品位;质量上乘就是成绩显着,有地位;特色鲜明就是发展特长,有亮点;发展和谐就是全面发展,守规律。

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的核心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办什么样的学校”这两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是凝聚人的地方,带着家长的期望、社会的重托,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一句话:学生好,一切都好。

我们提出“爱心导航、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为师生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和谐、充满爱意的氛围,让师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成功,这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双主体育人”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样重要,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学校领导者要善于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通过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没有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校发展是空洞无物的。

一是深化多元评价改革,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20xx年10月,学校代表xx区在20xx年全省素质教育论坛上交流发言,《建立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的经验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同行的一致认可。其包含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将成为下一步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

二是加强家校融合,构建系统、规范的“新家长学堂”课程体系和家校合作体系。“新家长学堂”将从学生的常见问题入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寻找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课程内容来自《家长问卷调查》,从家长最关心的内容入手,主讲教师收集各种教育案例,以“谈话”的方式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问题。目前先后组织四期“新家长学堂”,秉承“新家长回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和“终身学习,从学做家长开始”的理念,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家长会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初步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新家长学堂课程体系。

一是加大投入,推进以校舍扩建加固、现代化设施配备、特色功能室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去年年底学校安装电子白板教学系统23套,为所有班级更新了班班通设备,今年开学初,又为全体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现了人手一机。我们目前正筹建奥尔夫音乐教室。随着校舍扩建工程的进展,将逐步建设系列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特色功能教室。

二是加大力度,推进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家庭教育为主要方向的名师培养工程;本学期我们成立了德育名师工作室,旨在发挥德育名师品牌效应,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新时期小学德育和班级工作策略和育人方法,打造优秀德育工作者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优秀德育工作者自我提升,推动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和时代价值的德育工作成果。

三是强化措施,推进以管理过程创新求实、教育方法科学有效和管理档案规范全面为特点的精细化管理工程。我们将每学期组织一次精细化管理成果展示活动,重点突出学生成长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教学管理档案、专题活动档案等学校过程管理资料,做到内容形式系统、全面、规范、新颖。

(1)文化立校战略。

全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是提高学校师生素养,实现高端文化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和践行新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着力精神文化的引领,组织教师全员解读学校办学理念,完善制度文化,形成价值认同,弘扬正气,鼓舞干劲,充满激情的干事创业;完善课程文化,编写校本课程《xx小学学校文化导读》,让学生读懂学校文化;唱响三首歌:《国歌》、《校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喊响两个誓言:教师誓言、学生誓言。以少先队活动和班级管理为抓手,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坚持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做到有课程,安排到每月有主题、每周有重点、每学期有展示;以新生入学式、升国旗仪式、新队员入队式、毕业生典礼为重点开展经典仪式教育;开展以班主任常规管理和学生常规管理为主要考评内容的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开展以少先队主题活动和“一班一品、班班精彩”为主要考评内容的特色中队创建活动。

(2)质量强校战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质量平台。下一步学校将以深化多元评价改革为抓手,着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学科要抓大量阅读,将校本课程《晨韵飘香》、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材等进行整合,精选一套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程,为学生充实推荐一批课外读物,保证阅读时间,早读为语文让路,让朗朗的读书声时时洒满校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数学学科实施名师带动,注重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探讨和谐互助课堂模式,着力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英语学科发挥师资优势,深化特色,着力双语文化建设,强化口语教学;音、体、美学科将以全力落实“2+1”实施方案为抓手,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并保证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类艺体比赛取得好成绩;信息技术课要在条件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开设电脑绘画、游戏潜能开发课程;尝试开展以团队游戏、潜能开发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试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和兴趣拓展类课程。

(3)科研兴校战略。

学校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下一步将从小课题研究入手,注重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总结,坚持问题即课题的理念,不注重形式,更注重结果。随着学校信息化技术的更新,《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将全面启动。

(4)特色亮校战略。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持久的办学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格,具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独胜之处。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学校已经逐步形成了书香校园、艺体教育、亮牌示范三大特色。这些特色要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创新,使特色更鲜明、效果更明显。我们将把书香校园建设与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研发紧密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总结成果,形成完善的过程档案;艺体特色要与课程改革、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要注重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和趣味性,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和教师特长,引进传统游戏教学;足球教学要进课堂;大课间活动要做到规范有序,高标准、严要求;美术教学要加开书法课程,拓展“话说校园“特色;音乐教学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力争三年时间形成特色,多出成果。亮牌示范特色将进一步细化标准,不单单从形式上示范,更要从行动上示范,给先模人物压担子、铺路子。

我们还将着力发展家庭教育特色,以“新家长学堂“为突破口,从德育名师培养、新家长学堂课程体系建设、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与家校对策等方面力争三年的时间初见成效,逐步形成特色品牌。

回顾过去,我们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辉煌的素质教育成果,优秀的师资队伍,优越的办学条件,优雅的校园环境,突出的办学特色,将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我们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充满智慧的、踏踏实实而有富有创新的工作,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细节中发展,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再结硕果。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四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教育质量提升年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坚持“优化育人环境,创办示范学校”为奋斗目标,坚持“让每一片心灵充满阳光”为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研究,突出学校特色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效益,为迈入县级示范学校行列而继续努力!

一、工作目标。

本学年是我校稳步提升的一年,学校工作的总目标是努力创建县级规范化小学。

1、班子建设目标:形成团结、务实、勤政的班子作风,营造民主、宽松、合作的工作环境,力争让全校师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一支团结合作、自主创新、好学奋进的教师队伍。

3、德育目标:坚持以礼育德的工作思路,本学期以培养文明礼貌、好学上进的校风学风为目标,以评比来促进校风学风的好转,以学风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目标:教学成绩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年级学科学期考试成绩力争超区平均分数线,在全区处于中上水平。

二、工作及措施。

(一)坚持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学校良性运行机制。

管理实行六坚持。即:坚持分层管理,坚持目标管理,坚持质量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坚持民主管理,坚持人本管理。工作中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发展、成长。力争创造一个平台,让教师尽显才华;搭建一个阶梯,让教师登高望远;激活一个机制,让教师自我完善。使学校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本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度,为教师进行体格检查,教师节开展庆祝活动,保证教师身心健康。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年级组建设为重点,以师德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细化“珍惜岗位、关爱学生、热情工作、提高质量、团结协作、容纳他人”工程,进一步激发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真情塑造未来”的服务理念。努力建设好自己的三个精神乐园:一是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爱岗敬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就会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得到工作的快乐。二是建设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只要带着爱心,走进学生心灵,就会学亦无穷,乐亦无穷。只要建立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就会不仅爱优秀学生,也会更爱有缺点的学生,以德报怨,也感觉问心无愧,这是教师的境界。三是守住依法治教的精神乐园。依法执教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分钟,落实到可感知、可操作,可细化的行动上。培养有个性的教师,使教师懂得在法制的范畴内创新。

2、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确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教导处与教研组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从本校实际出发,制订确实可行的学习研修制度,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组织教师参加经常性的学习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创设良好的骨干教师成长环境。继续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多压担子;要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学、学术研讨活动。

4、全面实施提出的“十二项措施”,重新制定绩效工资方案,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坚持德育为首,有效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一个根本和三个原则。一个根本是坚持以礼育德为根本,加强礼仪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微笑待人,主动打招呼,每日做件家务事的良好习惯,养成按规则办事,不乱扔垃圾,不乱花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公共礼仪。努力实现德育社会化、生活化、常规化、基础化、课程化,从基础抓起,追求实效。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降低重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寓教于活动之中;二是坚持“三结合原则”。要有大德育观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三全育人”的原则。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每一项活动,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2、进一步强化优秀班集体建设,在队伍建设上花力气。一是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通过案例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二是制定班级与校级学生小干部队伍培训计划,建立“红领巾”监督岗,继续办好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貌;三是各班制定优秀班集体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功能和班主任的创造才能,开展优秀班队课展评、优秀班队活动设计竞赛等活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班集体建设方法。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一是要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一把手”责任制,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层层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通过交通事故图片展、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

4、继续抓好三结合教育。我们要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作用,继续抓好与社区相关单位的共建活动,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四)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1、关注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召开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切实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抓教风、抓课堂”的具体要求是:抓教风,要求做到“三严”,达到“三业”,即“严肃师德师风,乐业爱生;严格岗位责任,敬业奉献;严谨治学态度,精业钻研”;抓课堂,要做到“一不三有二得”,即“每节课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安排有练习、有检查、有反馈;教师每节课要明确:“你希望学生得到什么?你让学生得到了什么?”课后要求认真反思。

2、强化教学基础管理,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本学年,我们将把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方面加强“三要”:要有具体的备课活动计划、要在备课组长负责下进行的集体备课、组员在备课组内要有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强调对教师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改进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坚持“重平时”、“看三率”的原则,即评价注重教师平时的教学效果、学生平时的学业负担情况;评价一看期中期末考试“合格率”、二看“优秀率”、三看“提高率”,全面评价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探讨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如何有效、合理地设计、布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从知识练习、巩固的角度及重课堂四十分钟效率,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五)坚持服务助校,继续提高总务后勤工作效能。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意识。总务部门要规范和细化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勤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勤恳工作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2、加强节能节源意识,提高物品能源使用效益。首先是提高节水节电意识,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水电管理,平时要加强对校园的巡视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浪费水电的不良现象要及时加以制止。其次是加强对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所需物品的添置继续实行“申报、审批、采购、再审批”的流程。

3、加强校园管理,呈现环境优势。加强对师生的爱校教育,确立学校是我家的思想,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物;对各处室的财物实行登记、核查、考核制度。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

1、坚持上好体育课,并制定出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科组连同各班级要抓好两课两操质量,要求两操动作整齐到位,出操排队快、静、齐,队伍行进充满朝气。体育组还要组织好常规性体育竞赛活动。

2、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防火、防电、防盗、交通安全等防范意识要常宣传、常教育、常检查、常汇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控制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同时要加强对骑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继续做好每天两次护送学生安全过路,放心回家的工作。

3、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落实卫生包干区制度,实行一日两扫,一月一大扫。加强卫生检查工作,形成制度化,每天检查评分。

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师要根据本计划的精神,切实制订好各自的工作计划,并扎扎实实地付之行动,共同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发展内涵的丰富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附:各月工作重点。九月:

2、各部门、各科组、各学科制定各项计划;

3、文明礼仪教育;

1、做好教育强镇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2、做好各科教研工作,各科组准备互听公开课、推门课;

3、抓好培优辅差工作。

1、继续做好文明礼仪教育。十二月:

1、按计划完成新授课,制定复习计划;

2、爱国主义教育;

3、庆元旦。

1、组织安排好复习;

2、考试、评卷、登分入册;

3、假前安全教育。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五

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品牌学校,实现学校跨越性发展,特制定后营小学发展规划。

本规划分为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规划实施三大部分。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育人为本、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坚定“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终身负责,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版画为切入点,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传承“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勇争第一”的玉带山精神,扬版画特长,促全面发展,为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奋斗目标:

(一)总体目标:将我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开放性”的和谐学校,社会满意的区市名校。

(二)具体目标:

1、形成团结、协作、务实、创新、高效的领导班子。

2、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探索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结构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4、逐步建立一支个体素质较高、各有特长,群体结构合理,充满合作、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5、重视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按县、市窗口学校规划校园,配备设施,力争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教育阵地化。

7、广泛参与社区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网络。

三、主要措施。

实施五年发展规划,其最重要的是逐步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对人、才、物、事、时空、信息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它们发挥最大作用。

1、班子建设。

班子建设是完成五年发展规划的关键,校长要能吃苦、能受气、勤学习、善思维,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相互尊重、形成合力,则是领导班子建设关键中的关键。建立一支个体素质高,结构合理,并具有创新意识,群众信服的管理队伍,才能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去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五年发展规划。

2、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观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关系,人才培养方法,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措施的规范。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规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智力与非智力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三是人才培养的方法。四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机制(如引导机制,激发学生动力的激励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五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措施(如对拔尖学生,学有困难学生培养的特殊措施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学校定位,特色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稳定,是一个学校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办学路子的具体表现。

3、课程结构和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的教育目标总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的。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中,必须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把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上,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风尚,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能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效利用国际科研成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科教兴校、人才强国的战略。在世界未来的竞争中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我们必须坚持把这一思想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各类课程在实现学校教育的不同目标上有不同的作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有着各自的作用,要从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性上去认识各类的结构与比例,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开设活动课程和一定的数量的选修。为了反应出学校的特色,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开设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版画教育、心理课程等)。校本课程的开设,有没有教师,能不能开出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这是学校设置校本课程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最需要考虑的是,学校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4、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培养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合理、充满创新精神并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五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有较高的思想、业务素质,有一定的特长这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为此学校计划抓好如下工作:

(1)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组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以点代面,提高教师素质。

(2)定期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3)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倡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同事如亲人,特别强调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抓教师的行为礼仪,按教师的职业要求修订规范。开展争当“文明教师”、争创“文明教研组、年段组”、“文明家庭”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师德基础,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

(4)继续抓好教师的基本功学习,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将教师的继续教育,业务能力作为是否上岗的依据,推行校内教职工聘用制。

(5)实行双导师制,为学校骨干教师配备名师作指导,培养各级骨干教师群体。

(6)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定期举办各种比赛;添置必备的办公设备;尽可能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

5、学生自主精神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学生需要了解素质教育的特色,树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个人成材目标,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勤奋学”、“自主学”、“创新学”,充分发挥自主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学习的目的。学校要在各项工作中注重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六

尊敬的校领导:

我在这个美丽的学校里已生活了六年之久了,眼看就要告别这所母校,告别那宽敞明亮的教室,告别那你追我赶的赛场,告别那百花齐放的后花园,告别那天真可爱的同学们。也许,就在这几十天后,一张张熟悉面孔,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朵朵美丽的鲜花,都会在我的记忆里逐渐褪色,一切完美的东西会被蒙上一缕薄薄的轻纱。

虽然校园鸟语花香,但也有不中人意的地方:在校园的一些隐蔽的角落里,我们不难发出一些零零丁丁的纸屑。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些同学用粉碎的纸作仙女散花的情景除此之外,校园里还有许多浪费现象,有一些同学写错了字竟不用橡皮而是把整张纸撕下来,揉成一团扔掉了,当修理工人在厕所里捞到一些垃圾、红领巾、包装纸的时候,同学们竟若无其事地欢笑着。随意浪费,不讲礼貌这些难道是对学校的一份贡献吗?对此,我为了学校这朵美丽鲜花开放得更鲜艳,更夺目,而向各校领导们提出以下建议:

1、校园里由领导们在广播里颂发十大杰出环保卫士,加以表扬、鼓励。使同学们用心地参与这项活动,并尽心尽力地做好校内保洁工作。

2、让学校的每年级的那些做得个性突出的同学教育那些没对环境保护有更高认识同学,给他们树立榜样。

3、学校还能够实现捡垃圾,得奖品,赢积分的方法刺激同学们的,使那些没有被评上优秀环保小卫士的同学不气馁,再接再厉!

期望校领导们能在百忙这中看到我递上的这一封小小的推荐书,也期望我这小小的建议书能为学校增添一片色彩。

此致

敬礼

建议人:

日期: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育人,力求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促进全县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一)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班子的服务意识、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完成学校规划。

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校长教学制,领导班子深入教学一线,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

努力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廉政制度,做好每年的民主评议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培训,强化为人师表,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有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1、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要求教师具有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不断提高新形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努力达到教有特色,为教师们学习创造一切机会、提供条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研知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

2、加强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每年评“先”评“优”,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

3、在教师中加强计算机知识和和能力的培训和业务提高。实践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的整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干部的管理方式。利用网络促进教育交流,实现小课堂大教育构想。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坚持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路子,培养一部分带动一大批。

(三)教育教学改革:

1、落实德育纲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文明习惯,强化宣传,落实《中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为特色,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少队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实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明确各学科功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一步探索,总结推广经验;以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外小组、训练队的活动质量。

(2)论证、调整、确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3)学生体育、卫生、美育等方面工作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康水平。在课间操、校园舞、课外体育锻炼等传统大课间活动方面进行研究,提高锻炼效果。

3、开展专家指导、专业引领、注重校本研究的教科研工作。

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健全科研制度,加强对科研的指导。认真落实科研计划,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选题,抓好课题研究。

(1)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县教研室、教研员和学校科研骨干为指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掌握教科研途径、方法等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

(2)鼓励教师参与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以德为首全面育人。鼓励师生全员参与;此外要小手拉大手,德育进家庭,文明传社会。

2、深入打造书香校园。巩固已有的读书成果,继续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兴读书学习风尚。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需要、责任、乐趣和生活方式。

3、传承国学薪火,弘扬传统美德。通过故事会、演讲赛、歌咏比赛、等活动,让活动有声有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4、文明礼仪满校园。把“文明礼仪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板报、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推进校园礼仪教育工作。

5、特色家庭作业,延续课堂教学,扮靓学生课余生活。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能体现人文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特色家庭作业来,使作业更具亲和力、吸引力,让这些作业真正成为课堂的延伸。让趣味性家庭作业、探究性家庭作业、选择性家庭作业、个性化家庭作业、开放性家庭作业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提高,压力降低,让孩子可与生活多姿多彩,实践能力增强,素质有所提高。

全体教师一定要团结一心,振奋精神,规范管理,树立校园安全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定端正思想,爱岗敬业,为我校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八

尊敬的校长: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这封建议书。我是本校六年级一班的学生。我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六年来对我的教育培养。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想留下一点建议,算是对母校的一点贡献吧。

学校教学大楼东边的那个废弃的水泥池子,每当下雨的时候,里面总是积着许多水。其他的时候还好些,一到夏天秋天,水里落进许多树叶,树叶变成腐殖质滋生出大量的孑孓。五、六年级的教室离水池最近,上课的四十分钟里,不知什么时候,同学们就被蚊子叮了。这是些花斑蚊,白天就盯人,被它叮着的.地方,总是鼓起一个好大好大的包,非常痒。

这个水池归我们六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打扫。但打扫池里的树叶很麻烦,每周一下午六年级的全体同学一起打扫,也要用一节课的时间。所以,我建议将这个水池用土填满,种上花草。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减少了同学们打扫卫生的辛苦,岂不是一举两得?为了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请您接受我的建议吧!

 xxx。

20xx年x月x日。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建议篇十九

我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55年办学历史、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全日制完全小学。

1、校舍发展状况如下。

从建校时的600多平方米祠堂学校发展为今天的占地5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学校集绿化、美化、净化于一体,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教学区、运动区两区分明,为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发展,为打造“润化教育”特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从20**年前的6个教学班、140名多学生、教师18人(民办教师或民转公教师),发展至今天12个教学班、541名学生、31名教职员工。

3、教师队伍及办学成效情况。

学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29人,占93.6%;有中级职称教师19人,占61.3%;不足三年教龄4人,占12.9%。

学校于20**年6月被**区评定为区一级小学;20**年11月获得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0**年12月成功创建广州市绿色学校。20**年11月至今连续四年获得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学校。20**年至今获得**区两个学科组巾帼文明岗称号。20**年12月获得广州市无烟单位。**区安全文明管理优秀单位。

(1)学生每学期流动性大,高达10%。由于学生主要来源于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占全校学生人数的92.5%;家庭教育严重缺乏,社区教育资源严重缺乏。

(2)学科教育结构性教师缺编严重。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严重滞后,无法完成课程任务,只能由非专业教师顶替。

(3)学校未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1、学校定位。

办学理念:润化生命,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办学宗旨: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服务。

办学目标:师生发展优良,教育质量优良,社会效益优良。

五年内打造“润化教育”特色品牌学校,成为**区东北部具有竞争力(村改制学校)的一张名片。

办学思路:抓德育,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创“人文校园”;抓课改,创“快乐校园”;抓读书,创“书香校园”;抓管理,创“和谐校园”;抓安防,创“平安学校”;抓招生,创公平规范。

校训:立德、尚学、自强、创新。

校风:明礼、诚信、好学、健美。

教风:民主、严谨、合作、进取。

学风:自主自学、勤奋向上、专心致志、不耻下问。

围绕三个“优良”的办学目标,以教科研为抓手,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夯实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平安、稳定,质量优良的校园;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档案达标学校、初具现代化教育优质学校。

2、办学规模。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科学考虑办学规模。坚持办学开放,力保12个教学班,学生约540人,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

努力协调与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全面规划学校的发展,全面改变目前学校的格局。

3、办学特色。

立足校情,与时俱进,扬长避短,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一是巩固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刷新生源复杂、家庭教育脱节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营造校园信息技术物质文化,构建信息技术特色建设新平台,展示信息技术教育特色新成果。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保持好成绩,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在社区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二是提升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推动,一年一度的科技、书画展示,校内和课外艺术培训活动保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做强管理队伍和教学队伍建设,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培养一支名师队伍,坚持走内涵优质发展之路。形成“宽基础、强能力、多兴趣、有特长”地显示师生个性色彩的“润化教育”办学特色。

4、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教师师德高尚,涌现出一定比例的师德标兵,坚持每学年的德育工作评比。教师学历达标,学历达标100%,大专毕业达100%,本科毕业达80%。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达60%;在课堂教学格次评定中,课堂教学获优良等级的教师达90%;学校学科带头人4-5名,学校骨干教师15名左右,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3—5名。

5、教育质量。

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在校犯罪率为0;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攀高,以“活力课堂”为抓手,扎实深化“问题、研学、分享、提升”的教学建模,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发展,在不加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成绩优异;严格执行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坚持科研课题开路,不断探索校外教育新路子,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社会声誉优良,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

6、教学科研。

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根据本校实际,推广已有的科研成果,继续以课题引领,掀起教学科研的热潮,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树立哪里有问题哪里便有课题的观念,立足校本,侧重案例研究、微型课题研究,力争各学科有研究课题,人人有研究成果。实现名师著名校,深化“润化生命,教学合一”建设。

7、学校信息化。

完善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更好、更快地为师生服务,构建学校信息化平台,为家校建设提供保障。使生机比符合上级规定要求,更新改造教师办公室电脑,使每个教师拥有一台电脑,全面改造教室、专用室多媒体设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学校信息小组的作用,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建立班级网页、教师个人网页和学生个人网页。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人人会使用电脑备课,搜集整理资料,100%的教师会制作课件,正常使用课件教学,100%的教师能在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实现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8、办学条件。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计划投资800万元,重建教学综合楼,使专用教室数量达标、面积达标。抓住创建档案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和现代化教育学校的契机,不断完善设施建设、设备补充,充实专用教室设施,确保学校规范、高效发展。加强图书馆建设,不断增加藏书数量,完善图书管理,做到有效使用。

9、后勤服务。

努力实现后勤服务的优质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学校收费,严格执行免费义务教育精神,学校采购,严格按照**区教育局要求,创建节约型学校。

10、教师福利。

树立大福利的观念,享受是一种福利,培训是一种福利,奖励是一种福利,放弃休息,为学校多做事也是一种福利。严格执行**区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依法做好“开前门,堵后门”的工作。让教师开心、进取、健康和高效,度过每一天。

1、管理创新工程。

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理论,在继承我校组织管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时代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组织管理机构与组织管理机制,形成精干、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行政作风。一方面制度管理要加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和修订“学校管理章程”,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实行定岗、定责、定质、定量的教职工目标考评制度,实行教学事故问责制。加大奖惩力度,让优秀教师的工作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让工作平庸和懈怠者,时时处处感到危机、危险。另一方面人文管理要跟上,着眼于和谐校园的建设,给予教师足够的关爱,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注重校园文化的积淀,想方设法完善校史室。其次,学校组织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部门、年级组和学科组作为学校管理的实体性组织的功能。

2、队伍优化工程。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完善师德建设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广大教师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改进培训形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快教师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构建教师学习型团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有计划的开展学习活动,采用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员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让学习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学习过程与自身人格发展、素养提高、理念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提高的过程紧密结合。多渠道搭建教师成长的展示平台,研究课、公开课、学科教学竞赛、论文评比、论坛讲座等,让他们更多地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

3、质量提升工程。

润化生命,以德为先,实施主体性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建设,点(少先队)、线(班主任)、面(全体教职员工)、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用力,大力构建“协同教育体系”。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知荣明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注重德育队伍的培训与培养,将德育队伍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根本,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行动研究,改变教师的职业化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教师认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形象,形成职业认同。公开家长、学生、社会的吁求,刺激教师“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摄制教师课堂教学录象,让教师和专家一起欣赏揣摩,反省自己“是个怎样的教师”;推行反思式教研模式,把教学札记、教学随笔、课堂实录、案例反思作为教师职业化生活的标志;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确立研究的过程即是成长的过程,引领教师职业化生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树立“厚生为本,教学合一,主动发展”的工作理念,有效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树立现代教学观,改善师生关系,探索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多的体验空间,更广泛的实践空间。树立质量立校观,在课堂教学中,向目标定位要效益,向优化手段要效益,向规律方法要效益,向有效练习要效益,向学法指导要效益,向师生关系要效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稳妥而高效推进:校安工程、名校工程、名师工程、经典教育工程、教育建模工程、教育科研工程、教育创新工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7936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