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可以激发听众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或采取行动。编写演讲稿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使观点层次清晰,思路流畅。在撰写演讲稿时,可以参考一些名人演讲的录音或视频,在模仿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诚信道德我们的未来。
当春回大地的时候,重谈道德诚信的话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毕竟,道德诚信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紧紧相随,每时每刻都不曾分离,道德与人类同生,诚信与社会同生。
说到诚信,我想起小时候听到的“狼来了”的故事,从中懂得了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
想到这里,我的心一阵难受,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不诚信现象,君不见,有人为了牟取暴利,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还有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造假酒;卖假烟……在我的身边,也有不诚信的现象,有同学使用捡来的同学的饭卡,有同学抄袭别人的作业,还有同学盗用老师的名义自批假条,甚至有部分同学考试作弊,以欺骗家长老师,如此种种,怎不令人寒心。走出校园,充满耳目的常常是暴力、行窃、吸毒、贪污、受赌;弱者无肋,壮力血流;大街污水满地,人嘴脏话漫天……凡此种种,让人感觉道德巳被扭曲,人进已经丧失。
假如长此下去,可以设想:世态炎凉,人间冷淇,社会大乱,人心变态,身临其境,人人自危。无数先烈壮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成果将毁于一旦,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善良的群众呼唤着正义现身,呼唤着良知发现,更呼唤着道德回归。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曾经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教授回答说:“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听到这里记者漠然了!!
我们从小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社会公德。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我们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公共道德,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鲜花盛开的大地渴望不是等待,幸福美满的生活必须创造和拥有以人与人的道德标准为标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加强法制建设,遵守市民公约,请相信,蓝天、白云、阳光、雨露、幸福。和平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我记得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诚信是在于量的,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改善信誉,形成量的积累,才能造成一个诚信的社会。是的,千万棵沐浴在诚信的雨露中的树木,必将构成一片诚信的森林,为自己,也为国家的生命和成长,撑起一片明媚的天空。
所以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面包发起来!
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像爱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诚信和做人的道德,我坚信,我们的祖国必将如繁茂的森林永远繁荣,永远强大,永远年轻。让我们坚守诚信坚守道德,致力建设和谐的社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二
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那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活力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期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激历史的选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梦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在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人,稚嫩的双手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托,我们是跨越世纪的新一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能抛弃,它依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自我的人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梦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本事,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共同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崭新篇章!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五班的__x,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农民家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壮烈殉国年仅35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东北三省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战略要地,日本不惜一切代价,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围攻,1939年冬天,最残酷的战斗打响了,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率领部队钻入了深山老林,零下三四十度,寒气逼人,战士们个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杨靖宇部队陷于孤军奋战的绝境,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伤亡已经越来越大,更可恨的是队伍中有人叛变,可恶的叛徒竟领着日军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面对敌人的诱降,杨靖宇意志坚定地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
据日军的记载称,他们日军逐步逼近到50米处,不断喊话劝降,可杨靖宇依然用手枪还击,日军连续5人中弹倒下,见生擒无望,他们猛烈开火,杨靖宇左腕中弹,手枪落地,但仍以右手持驳壳枪应战。后被击中胸部,“倒地而命绝”。即使在他倒地后,日军仍久久不敢近前。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剖开他的遗体,当肠胃切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没能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日军都傻了,中国竟有这样威武不屈的人。
是的,中国就是有这样威武不屈的人。
英雄去了,但人民记着他,祖国记着他,大地记着他,我永远记着他。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四
大家好!我是___班的___。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10岁开始到12岁跑着参加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知道以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不能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大家讲了过雪山的注意事项。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新兰说?“你这么小,山那么高,爬得过去吗?”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爬的过去?”徐军长又说?“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王新兰说?“哪个会哭啊?”
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顶用。雪山皑皑,冻煞人啊?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赶快穿过大风口。
莫歇劲,莫逗留,
“三不准”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
坑洼里的积水不能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
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
定能征服大雪山„„。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五
母亲是什么,母亲为我们打开成长的大门,母亲是上帝派下来哺育我们的天使。
世上有一种爱最伟大,那就是母爱!世上有一个人最值得我们回报,那就是母亲!
是啊,转眼间我已经九岁了,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您为我付出很多很多。我要感谢您—母亲,感谢您赐予了我生命。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
记得在我三岁那年,我的体质很差,经常感冒发烧,而且多数是在半夜。每当我一发烧,您就连忙起床,衣服也顾不上披一件赶快给我找出药让我服下,然后坐在我的身边,用棉球蘸点酒精擦我的额头、手心等处,每隔两分钟擦一次,每隔十五分钟检查一次体温,就这样直到我的烧退了一点您才安心躺下,而这时天也快亮了。第二天一早您又背着我去医院。看着您疲倦的面容和熬红的双眼,我心里很难过。
母亲,您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而且还教会我怎么做人。教会我向困难挑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所以我要感谢您--母亲,感谢您对我的教育。
有一次,老师让我当组长,这是我第一次当组长,所以我很怕,怕自己做不好,回家后,您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我原因,于是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您,并说我不想当,让您和老师说一声,您听后安慰我说:“别怕,老师既然选你当,说明老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再说这也是个锻炼的机会,要相信自己,只要有信心一定能做好。不如你先去试试,如果真做不好再给老师说。”后来我按您说的做,结果我真的做的很好。
啊!母亲,您就像一杯茶,寒夜里饮您的温馨,孤独中饮您的清醇,流泪时饮您的淡泊,一生一世饮的都是您点点滴滴的关爱,是您丝丝的柔情。
母亲,我一定听您话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知道,这就是对您最好的回报!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19,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翻阅这一百年来共产党历史事迹,无不动人心魄,其中让我最为震撼的就是堪称“奇迹”的长征。
长征,是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两年里红军们一边要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一边要面对路途中极端恶劣的环境、气候,弹药不足、食物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大军依然坚持翻越了蜿蜒曲折的五岭、险峻的乌蒙山,渡过江面宽阔,水急浪大的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走过积水淤黑、泥泞不堪、鸟兽绝迹、人烟荒芜的草地。全程两万五千里,历尽艰险,去时8万多人,最后只剩下3万余人。
作为共产党中央领导人,他坚持与战士们一同行军,不搞特殊,而且还特别体恤战士们,自己的行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给负责搬运的战士增加负担。此外他还要研究敌情、指导红军干部、处理公务、还给战士们做宣传,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由于长期操劳,又只吃野菜和青稞,营养跟不上,周恩来终于病倒了。然而即使躺在担架上,周恩来仍然坚持商量红军的作战计划。
在过草地的途中,有一次医疗人员为周恩来煮了一小碗稀饭,不料却被周恩来严厉地拒绝:“你们不知道部队的人都在吃什么吗?!”尽管医疗人员一再劝说,他只说了一句:“我们是革命的队伍,要官兵一致,好坏大家都要一样。”最终还是没有吃下稀饭。
周恩来坚强的意志和行动鼓舞着大家,以身作则的精神激励着大家,人人平等的信念感动着大家,红军上下一心,终于粉碎了敌军的阴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看了共产党革命前辈们在长征中的事迹,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同时还要学习革命前辈们排除万难都要向前走的精神,在碰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说“不”,坚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朝我们的目标迈进。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七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有这么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曾国藩是
中国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
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这个贼等了好久,就是没等到曾国藩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
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普写了一首壮美的诗篇。
1941年9月的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准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七连奉命在狼牙山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七连决定转移到龙王庙作为根据地,他们就把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七连六班有五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个个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五位战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时,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另一条则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条路。
他们一边痛击敌人,避免敌人追上来,一边还要把敌人引到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里的地势非常巍峨险峻,他们就利用狼牙山的地势把敌人一个个的打下去。最后他们把子弹全部打光,没武器可以攻击敌人时,班长马宝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大石头攻击敌人,石头就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敌人纷纷被击落山谷。又一群敌人冲了下来,班长马宝玉扔出腰间最后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战士们屹立在狼牙山的顶峰,他们眺望着大部队已经走向远方时,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他们用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首壮美的诗篇。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恭恭敬敬的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和他们三千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国的精神折服了。
五勇士是忠诚、爱国爱党,至死不渝;五位勇士是忘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他们用寸寸鲜血换来了我们片片的山河,他们用生命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要学习五勇士不畏艰险的精神,在学习中遇困难时坚决不退缩,努力去面对困难。我还要学习五勇士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他人的精神。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班集体,积极维护我们的班级荣誉,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九
人民军队自那战争年代的枪林弹中的前扑后继,到如今和平盛世中的默默坚守,他们自漫漫长夜中走来,走到黎明破晓,万物新生,自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一批又一批的人民战士,人民英雄缔造了如今的岁月静好。他们甘于奋斗,为了革命,他们甘于奉献,为了人民,他们甘于牺牲,为了真理。如今再回首这烽火岁月,我们仍能看见他们身上所闪耀的红色光辉。
黄继光,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在这苦难中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从小便告诉他一定要为穷苦人闹翻身而出力,他并没有辜负了母亲的期望。在1951年3月,他光荣的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10月19日夜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而敌人的碉堡中喷射出凶恶的火舌,让组织的三次爆破均未成功。时近拂晓,再晚些,关键的战机将会被错失。黄继光在此时挺身而出,担任爆破的任务。
敌人穷凶极恶的攻击,让一位与他同去的战友阵亡,另一位重伤,他的左臂也被弄伤,但他到义无反顾的爬入了距碉堡不到10米的地方。
趁着这机枪的停歇,爬进了碉堡敌人无法射击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又回头看向战友,再一挥手,大喊了一句,且在世上这最后一句话却被枪声淹没,没人听清。他猛然站了起来,他的胸膛那样的向上一挺朝那碉堡扑去,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再回望他的遗躯,他的胸膛被火舌灼黑。
黄继光的一生是无愧于人民的一生,他的一生无不闪耀着强烈而炽热的红色光辉,让我们的血液翻涌,心潮澎湃。又回眼如今的岁月静好,这又如何不是千千万万个像黄继光这样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与爱国主义的革命烈士用性命所换来的呢?愿这红色光辉永不熄灭,愿这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愿这红色的薪火愈燃愈烈。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十
在八一馆展厅的众多展品中,有一条已经褪色的毛毯。这条毛毯的主人正是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的指派秘密到达南昌领导起义,并就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周密部署。
起义期间,周恩来夜以继日地工作。8月1日凌晨,起义成功打响并占领南昌城。周恩来任革命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参谋团成员。起义胜利后,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失利。此时,心力交瘁的周恩来病倒了,他患上了严重的疟疾,白天高烧达40摄氏度,夜晚又冷得瑟瑟发抖,只靠一条薄薄的毛毯保暖。
在流沙镇,周恩来抱病主持召开紧急会议——“流沙会议”。会上,周恩来总结了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坚决表示:“我要到海陆丰去插起苏维埃的红旗!”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为保存党的干部,决定解散组织。党政军领导干部离开部队,由出海口分赴香港或上海,分散到各省去领导斗争。会后,叶挺、聂荣臻守护着生病的周恩来。当时,他的病情已十分严重,连粥都喝不下,常常处于昏迷状态,有时神志不清,还喊着:“冲啊!冲啊!”本站而由于部队被打散,留在他身边的叶挺、聂荣臻等既不会说当地话也对当地的路不熟,几个人只有一支小手枪,情况危急。后巧遇当地共产党员杨石魂,在其带领下到达甲子港,准备由甲子港出海去香港。然而,由于甲子港周围敌情严重,为了安全,杨石魂又写信给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由他将周恩来等人接回家中,由其父亲照料,还请来大塘村老中医卢阔为周恩来治病。后遇国民党武装搜村,周恩来等人被转移到南塘圩农民郑阿仲家中,周恩来病情好转后即由甲子港乘船经香港转赴上海等地。周恩来在南塘区委兰湖村的郑阿仲家里,共住了3天。
在郑阿仲一家的细心照料下,周恩来的病情逐渐得到了缓解,他十分感激郑家人对他的照料。临别前,周恩来与郑家人道别,见郑家一贫如洗,郑母用麻包袋作被子,而时已深秋,早晚冷风袭人,便将随身携带的那条毛毯赠予她,以表谢意,并鼓励郑阿仲努力做好革命工作。
如今,岁月磨去了毛毯表面的光泽,而周恩来赠送毛毯的故事还为老百姓津津乐道。1957年,郑家将这条毛毯捐献给陆丰县革命纪念馆。而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将毛毯进行复制用于陈列展出。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十一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五年级一班的xxx。什么是爱国呢?请大家听我讲讲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吧!
1939年冬天,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三省发动了残酷的战争,杨靖宇率领部队一次又一次抵抗敌人的侵略。寒冷的冬日,最残酷的战斗打响了!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钻进了茫茫林海雪原,沃雪千里,林海无边。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杨靖宇陷于孤军奋战的绝境。更可恨的是,几个可恶的叛徒竟然领着日军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
危急关头,杨靖宇下令主力转移出去,自己则带一小支部队留下牵制敌人。“不行!”“不行!”“不行!“,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
就这样,杨靖宇留了下来!他带领战士连续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了;而杨靖宇的身边,只剩下了60余人。这时,杨靖宇却决定掩护伤员转移,自己率领11个战士留下来做最后的战斗。
三天之后。杨靖宇的身边仅剩下了6名战士。为了保护同志,杨靖宇毅然决定孤身一人吸引敌军,在茫茫雪原,没有任何禽鸟的踪迹,没有任何草木能果腹,还要面对敌人的前后夹击。数天后,年轻的英雄杨靖宇被敌人包围,他的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地。
万恶的日本鬼子疯狂了,他们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个搞得他们寝食难安的人在茫茫雪原生存了这么久,结果他们惊呆了,他们没有在杨靖宇的胃肠里找到一粒粮食,中国竟有这样的人!
同学们,这就是爱国!爱国是时刻心系国家的荣辱,爱国是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十二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仅32岁的生命,她就是我国在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
秋瑾祖籍浙江省绍兴市,秋家思想开明,这使得作为女孩子的秋瑾在当时的社会也能同兄长般上私塾。经过几年文化知识的滋养,秋瑾在出落成一个大姑娘的同时,也渐渐拥有了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和独立的个性,她曾言“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做到了,她为了能和男子一样驰骋沙场,救国救民,曾苦练武功,会剑术、拳术、骑术。在那个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秋瑾这样的做法是一件出格的事,但她却不以为然,她崇尚自由,男女平等,面对别人的指责,她反而越挫越勇。
婚后的秋瑾在跟随丈夫任职北京的期间,因为目睹外国侵略军的野蛮暴行,她愤然参加革命前往日本留学,决定以实际行动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秋瑾回国后,将满腔的爱国热忱扑在了教育事业上,先后在浙江上海等地创办了多所公学,为了推翻封建官僚阶级统治,使广大中国妇女从封建压迫中解放,秋瑾同当时的革命党人秘密组织各种集会、筹办报刊、兴办女学,为辛亥革命能够成功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推动民族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享受革命胜利的果实总是甜美的,然而革命胜利的过程却是残酷的,1907年7月,秋瑾与近代民主革命家徐锡麟等人暗中计划的起义失败,原本徐锡麟被捕后,秋瑾可以一走了之,但秋瑾去哪儿都没有去,她决定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7月中旬,清军逮捕了秋瑾,在写下“秋风秋景愁煞人”的供词后,秋瑾英勇就义。
纵观秋瑾的一生是短暂又热烈的,她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感动和思索,如今秋瑾的后代散落各地,但秋瑾的精神浇灌着她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坚强的生根发芽。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十三
1928年1月,方志敏提出“两条半枪闹革命”,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方志敏的英雄生涯就此展开。1934年11月下旬,方志敏同志按照中央军区决定,率部北下皖浙赣边区,以调动敌人和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那时的皖浙赣地区正被敌重兵把守,形势极其危险。但方志敏毅然接令,率部北下。不幸于1935年1月27日被俘。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的信仰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在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前,他写下了这首小诗,竖起了一座巍峨壮丽的精神丰碑,留下了值得我们永远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在牺牲前,他高举信仰火把,将笼罩在中国上方的黑暗撕扯出一个大口,让光明照在中华大地上。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在狱中,方志敏依然如此畅想着、憧憬着可爱的中国的未来。丹心映日月,铁骨励后人。我郑重地在方志敏烈士墓前放下一束花,心中想着:可爱的中国您看到了吗?您牺牲前在监牢里的憧憬,都实现了!今日中国,正如您所愿般欣欣向荣!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就必须自觉担当报国之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脚踏实地,接过先烈们手中的信仰火把,继承先辈们的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四年级篇十四
同学们好,我是四(2)中队的xxx。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一代奇才,“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
他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学霸”,创下了“后无来者”的奇迹。
1924年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招生。蒋先云经毛泽东等人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当时考试要求非常严格,先在全国19个省区进行招生初试,再到上海、重庆等市进行大地区范围的复试,合格后方可到广州参加总考试。总考试包括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在1200余名考生中,蒋先云名列第一。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从入学到毕业,囊括了所有科目成绩的第一名,不仅创造了黄埔军校史上一项“后无来者”的奇迹。
除此之外,蒋先云在校期间,创建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宣扬革命信息。会员由最初的两千多人迅速发展到两万多人,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影响了包括开国元帅徐向前、红军高级将领左权等一大批人。蒋先云也因此成为黄埔军校最具影响力和威望的学生。
他“三仆三起”壮烈牺牲。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阀作战时,蒋先云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身先士卒”的诺言。他率部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阀激战时,先是左脚中弹,带伤跨马,率队冲锋,后又再次中弹,人马俱翻,仍不下火线,继续冲锋,最终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他以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短暂而光辉的生命历程中,兑现了“为国家、为人民,不爱钱、不怕死”的誓言。
他心系民族危亡,胸怀远大抱负,文韬武略,饮血沙场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代代传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5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