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的方式,通过总结可以激发我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总结应该注重分析和归纳,将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以下是一些名人的总结感悟,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示。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一
本课选了两首古诗,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并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在理解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诗句中重点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解整个诗句的意思。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
1.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的吟出一两句吗?
板书:
石灰吟明于谦。
墨梅元王冕。
3.请一位同学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和工具书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出示两首古诗,请学生朗读,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下列词语:焚烧、吾家、乾坤。
〈2〉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正确地停顿,体会古诗的音律美。
3.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和古诗方面的书籍资料自学两首古诗,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和。
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注解,标注在书上空白处。
〈2〉同桌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古诗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难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4.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重点检查对“若等闲“和“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再朗读古诗。
(三)品析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怀。
1.学了这两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梳理学生的质疑。
〈1〉这两首古诗,哪些词语描写了石头经历的磨练和苦难?
〈2〉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读读。
〈3〉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4〉石头之所以如此坚贞是为了什么呢?你对“清白”一词有何理解?(由清白的颜色引申到高洁纯真的品行和洁身自好的人格。)。
5.出示《墨梅》,重点学习。
出示《墨梅图》:画面上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
〈1〉看了图画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与“颜色好”的意思了吗?
〈2〉再读读诗,看看画,你闻到了墨梅的气息了吗?
〈3〉对“清气”一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气”有哪些?
〈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达了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清气”呢?
6.两首古诗,两种事物,两位诗人,你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了吗?
7.你最为欣赏的是什么?再用诵读的方式来表达表达。
(四)出示古诗,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请同学来背诵。
2.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教师诵读。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
六、说板书。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鄙视流俗贞洁自守。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二
教材说明:
本课选了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颗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全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学习咏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忆古诗,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那么你都会背诵哪些古诗句呢?
2、忆学法,迁移旧知,为自学古诗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首古诗。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意境,悟诗情。
二、授新。
(一)《墨梅》。
1、个人自学。
依照学法自学《墨梅》。
2、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学合作探究,提出不懂得问题。教师深入小组,适当指导。
3、大组汇报。
学生按照刚才总结的学法,依次汇报。结合查阅的资料、结合插图等等,尤其是对重点字意诗意,说一说、议一议,互动补充。
4、诵读感悟。
在理解诗句含义、初步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先自由练读,再指名纠正示范,然后再试读。使得熟读成诵,并能有感情的背诵。
在有了学习《墨梅》的经验方法的基础上,自学并汇报这两首古诗。
(三)写法。
三、巩固。
用不同形式背诵三首古诗,注意难写易错字和标点符号。
四、拓展。
搜集交流托物言志诗,如《青松》(陈毅)、《梅花》(王安石)等。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课前按照学法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把三首古诗一起交流,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在理解古诗诗意的时候,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解释,只要说出大意即可。
3、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形式不要过于单一、三首诗同一个模式汇报下来,要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
4、对古诗的朗读练习还不够到位,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读的时间,多读、熟读、有感情的读、有感情的背诵。
5、朗读、背诵古诗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6、可以扩展第二课时作为古诗背诵大赛,摘抄积累,模仿创作,激发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三
这篇课文选取了王冕的《墨梅》、郑燮的《竹石》和于谦《石灰吟》作为教学内容。诗人运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诗歌中充分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来描写竹子、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颜色,并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养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投影图,练习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检查预习。
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习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2)、其他的诗。
听配乐课文朗读。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重点讨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
(2)、教师指导练习。
(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习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第二课时:
课前复习。
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回忆方法。
(一)、讲读《竹石》。
听配音朗诵。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四人小组讨论仍然没弄懂的质疑。
(1)、什么“咬定”了青山不放松?
(2)、竹子为什么不生长在泥土里,而要“立根”于岩石中呢?
(3)、东西南北风是什么风呢?
指导朗读,背诵。
听指名朗读。
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把仍未理解的诗句在小组中提出,共同解决。
重点讨论:
(1)、石灰在成为建筑材料之前经历了哪些考验?
(2)、作者写石灰其实是想写谁?写什么品格?
指导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课前复习。
1、“竹石”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石灰”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归纳总结。
古诗除了第一节课所提到的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这课书所学的三首古诗,都是明写什么,暗写什么?
其共同特点都用物的什么特点赞美人的什么?
运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能力训练。
自学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诗歌。
分组向同学介绍。
连线:梅坚忍不拔。
竹忠贞不屈。
石灰凌霜傲雪。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四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五
我选择这个教学内容,出于这样几个原因:
2、平时,我也观摩过不少执教古诗的课,很是羡慕大师们的挥洒自如。而自己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也从未尝试过古诗的教学。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尝试。
《石灰吟》这首诗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对于文本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我主要和大家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对于这堂课,我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理解,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诗人的生平,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要求的反复诵读,让学生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诗人高洁的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立志、做人的情感熏陶。
基于这样的目标预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整体通读。
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是学习古诗的前提。对于本首诗,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学生进行朗读,相机指导学生把生字“焚”读准、读懂。“焚”这个字是前鼻音,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很容易读成后鼻音。在我看来,词语教学在高年级段依然要扎扎实实。同时,对于“粉骨碎身”这个词,和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不大一样,学生感到不明白,这很正常,因为我读这首诗时,对为什么是“粉骨碎身”也很疑惑,我通过查资料整合了其中的原因,所以提出来强调,一是提醒学生读正确这个词。二是通过直接告诉的方法,让学生能消除心中的疑惑,以加深对这个词的了解。
第二步,理解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含义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司空见惯的石灰,不要说学生,就是我自己,如果不看相关的资料,对于采制石灰的过程也不是很清楚的。如果能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当然能有助于诗歌的理解。试教时,我用“石灰的自述”介绍了一段文字,让学生自己读了一下。
课后,我发现如此的做法不仅是蜻蜓点水,而且冲淡了语文课的味道。那如何让学生用语文的学习方式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呢?于是,我反复读教材,读着读着,惊喜地发现“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正是石头锻造成石灰的三个步骤。我就紧扣这三个词语,通过指导学生把词语所蕴含的意思给读出来。在进行简单的小结后,指导学生理解并读好“若等闲”和“全不怕”,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采制石灰的过程,同时对诗歌的前三句也就能准确地理解了。让学生交流对石灰是否有新的认识,学生通过反思,就能很自然地对习以为常的石灰有了深入的认识,知道作者吟诵石灰,就是要吟诵石灰高洁的品格。
第三步,了解诗人。
生活在当代的孩子,要真正读懂时隔甚远的古代诗歌,当然必须结合诗人的生平来理解。对于于谦,学生有所了解,但了解得不是很全面,于是,我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名一生把于谦的相关事迹进行介绍。
对于这份介绍材料,我是自己根据教参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了重新组合和加工,使于谦的生平介绍变得充实,同时,介绍的语言直白、生动,使学生易于接受。介绍之后,让学生交流对于谦的认识,在相互的交流中,同学们对于谦这个人就有了深入、全面地了解。
第四步,指导朗读。
朗读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我看来,对于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处理不该是老师直接的告诉,不能仅停留在技巧的层面,而应让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深入到情感的内核,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才能情动而辞发。在学生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结合先前于谦的生平介绍,按照于谦年少时――步入仕途――走上刑场这样的经历让学生想象于谦的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看得出来,因为走入了于谦的内心,学生的朗读深情并茂,我想: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点立志和做人的情感熏陶。
第五步,课堂总结。
体会、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堂中,我两次让学生反思是否有新的认识,其实就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与表达学习所得,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
此时,出示托物言志这个写作方法,学生可以自然地接受。这时,再把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时,学生的朗读完全是一种自然、真切情感的流露。因为背诵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课上,让学生互相背,指名背,齐背,就给了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从效果看,还是比较好的。
第六步,书写古诗。
在平时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很少让学生在课上书写诗。因为对于一首诗,让学生会读会背这是我们老师很注重的,对于书写一般放在课后。今天,我之所以要放在课上,出于这样几个原因:
1、写字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学生的书法要考级;考试时,试卷上有卷面分。
2、从我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堂上书写一定会比课后认真得多,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习惯成自然。而且在课上书写,也便于老师进行指导。
3、平时,让学生抄写古诗,学生都把它看作是一种作业,兴致不是很高。现在,我提供了这两种书法样式,让他们完成一幅作品,学生感觉很新鲜,同时配上舒缓的音乐,更让他们觉得这样的书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4、我提供的范字就是我们班的学生写的,因为我觉得写得字要比电脑直接打印的更有一种书法的味道,虽然学生写得还比较幼稚。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传承,才意味着真正的立人,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非常神圣而又十分艰巨的使命。今天,我就尝试着让孩子们在读读写写中受到文化的浸润,期待能将文化的种子自然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的想法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今天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谢谢!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六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直接揭题。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同学自身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赞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读准古诗。
1、同学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同学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
2、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示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
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同学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同学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
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
4、读好整首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七
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八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古诗简介。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翻译/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旳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旳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旳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旳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旳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旳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旳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九
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两首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指导读好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2、想象古诗意境,提示应用什么语气来朗读。
3、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及表达的感情。
二、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由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背诵。
三、拓展诗境。
1、出示描写梅花的诗词。
2、师范读,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
教材分析:
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
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
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
《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才12岁。《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
(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坚定的语气朗读。
5、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
6、小结。
2、《墨梅》这首诗由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讨论。
(1)吾:我淡墨痕:淡淡的水墨痕迹。
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
(3)熟读吟诵。
4、小结。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做《同步》。
板书设计: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一
古诗《墨梅》是宋代文学家王冕创作的一首墨梅题画诗。诗中以墨梅寓意坚强与孤独,用淡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艰难的心境。通过对这首诗的审视与思考,我深有体会。首先,诗中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其次,通过墨梅形象的使用,诗人刻画了自我内心世界的独特之处。再次,诗人运用淡墨色彩的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最后,在这首诗中,诗人将个体的感受与社会的冷漠对立的对比,展现了悲凉的情绪和对人性的思考。《墨梅》的深意不仅超越了具象的描绘,同时也在启示人们对于生活的独立思考与追问。
首先,《墨梅》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诗中表现出的墨梅虽然在严寒的冬季开花,但花期短暂且香气被风吹散,却依然能展现绝妙的美丽。这种生命力的彰显向人们传达出一个重要的含义:无论遭受怎样的艰难和逆境,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就能战胜困难,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在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的同时,这种生命力也唤起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
其次,《墨梅》通过墨梅形象的使用,刻画了自我内心世界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墨梅为主题,寄托了自己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墨梅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冷色调,显得冷傲而独特。而诗人的心境更是如墨梅一样独特,隐忍而不凡。他以冷傲的墨梅,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现实的不屑和孤独心境的独到理解。这种独特性使得诗人从众多的诗坛作品中脱颖而出,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思考上的刺激。
再次,《墨梅》运用淡墨色彩的手法,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淡墨色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诗人通过描绘淡墨的画面,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带给了我们冷静和包容的心态。这种淡墨的表现手法使得诗人的思想更为深沉,带有滋养性。同时,这种色彩的运用也给予了读者深思和想像的空间,让读者可以自由展开思考,理解诗人的真实意图。
最后,在这首诗中,诗人将个体的感受与社会的冷漠对立的对比,展现了悲凉的情绪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墨梅开花后人们对其不屑一顾、冷漠疏离的态度。这种描述不仅是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的思考。他通过揭示社会对于墨梅的冷漠反应,表达了对于人性温暖的追求和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连结的渴望。这种对人性的思考及对情感的关切使得《墨梅》的主题更加深远。
综上所述,《墨梅》是一首形象描绘奇特,意蕴深刻的古诗。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思考,我们体会到了它传达给我们的深深的道理。诗中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刻画了自我内心世界的独特之处,运用淡墨色彩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同时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思考。《墨梅》的内涵远不限于描绘一种悲凉的景象,更在启示人们对于生活的独立思考与追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勇气和智慧,以拥有更完美的人生。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二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三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四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五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诗文赏析。
“占春”三句。此言梅花乃是东风第一枝,独占众花之先,迎春而放。所以词人观赏画中墨梅,感到犹如身处在寒风刺骨,莽莽飞雪的旷野上。以视觉转化为感觉,是修辞中的通感手法,词人运用自如,不愧为“空际转身”的大家。“数点”两句。“酥”,喻花之润泽,光滑感。文同诗“新枝放花如点酥”可证之。“钿”,本为黄金制的钿花饰品,这里喻墨梅之形态。此言画中墨梅,枝头有数朵盛放,而树下已是落英缤纷,像是被清晨的春风吹落的。“独曳”句,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诗句意。“广平”,汉时郡名,东汉吴汉封为广平侯。在今河北省内。“独曳”两句言墨梅一枝斜展,其风韵,被广平君所极力推崇、赞赏。“记五湖”两句,回忆。此言词人看着眼前的墨梅,就又激发起他对一段往事的回忆:当年他月下旅游途经太湖之时,掀篷观赏沿岸景色,也曾在一个临水之处,见到过那里有一株梅枝在朦胧的月光照映下,显示出它如画般的风景。这两句也是点词调意也。上片赞墨梅。
“何逊”三句,追忆旧事。“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为广陵(扬州)王记室,其诗多为酬赠及纪行之作,较长于写景及炼字,杜甫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曾受其影响。此处词人是以何逊自喻也。此言自己正在睡梦中追忆旧事,却被“胡调”声扰乱清梦而惊醒过来。词人忧国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若把”三句。言如果把这幅墨梅图搬进祭祀功臣的凌烟阁中,将能使阁中满室生香,更加令人难忘。此既是称赞墨梅图之妙笔,也是企图唤醒大家,必须记住功臣们抵御外敌的英雄业绩,谨守国土。“相将”两句。从眼前的墨梅图,联想到在梅雨时节采摘梅子与盐调拌,就可取来作宴席上的美味调料了。“相将”,这里可解释为“如果取来”意。“想雁空”两句,再赋墨梅风骨。言图中墨梅如果处在彤云密布中的北地严冬晚天中,它也将会傲霜斗雪,淡然处之。结尾又暗示着在北方沦陷区的人民,他们也将会用梅花精神来激励自己,与敌人抗衡到底的。下片重在写墨梅的风骨,并示以不忘与外族抵抗的决心。
全词既是咏本调“暗香疏影”,也是咏词题中“赋墨梅”,可说是内容紧扣词调与词题,梦窗不愧为填词好手。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六
墨梅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读了墨梅这首诗后,深受其启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道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墨梅这首诗以墨梅的形象为核心,通过描绘墨梅的多个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墨梅的情感和思考。在诗中,墨梅虽然外表枯槁,却依然在寒冷的冬日中顽强地生长着,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应该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墨梅的花瓣上还镶嵌着霜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给我启示,即使在冰冷的环境中,也能产生美丽的事物。这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就能找到其中的美好。
其次,诗中的“空山不见人”这句话给人以幽静、空灵的感觉。我对这句诗产生了许多联想,觉得墨梅所在的空山没有人迹,更凸显了它的孤独和坚韧。从这里我也想到,人生无论是涉世还是追求事业,往往都要经历孤独和挑战。但正是这种孤独的体验和磨砺,使得我们更加坚强和坚定。墨梅以其幽静的存在形态,让我明白了生命中孤独的重要性,它能孕育出意志和力量,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再次,诗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意味深长。这句诗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宝贵,而且充满了惋惜之情。人生中有许多朋友,有共同奋斗和欢笑的时刻,但也有分离和离别的时刻。诗中兄弟们登上高山的景象,让我想到了自己与朋友们一起攀登人生的点滴。而其中茱萸只有少一人,给了我一种无限的遗憾之感。友谊之美在于它的珍贵和短暂,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与朋友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另外,墨梅这首诗还通过表现墨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墨梅在冬天中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这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好。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和美丽之处。我们要学会珍惜生活,用心去感受和欣赏生命中的点滴,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
最后,诗中的墨梅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形象,而是一直在生长和变化的过程中。从墨梅的形象中,我看到了生活的变幻无常,人生的起伏不定。墨梅的变化告诉我,一个人要学会适应变化,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只有在不断成长和变化中,我们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并在其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总之,墨梅这首古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墨梅,我领悟到了许多道理,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希望我能在生活中更加珍惜岁月,用心感知生活中的点滴,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变化。墨梅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激励我不断前行。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七
古诗墨梅是北宋文人苏轼的作品之一,以其神秘、深邃的意境而闻名于世。这首诗以一枝墨梅为主题,以诗人内心的感受和表达为线索,构建了一幅幽静的冬日景象。通过欣赏古诗墨梅,我深切感受到了其独特的意境韵味,体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首先,古诗墨梅通过对冬日墨梅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冰寒凄凉的画面。苏轼在诗中写道:“飘尽灯花满地雪,不似黄花久不飞。”通过这句诗,诗人使用对比的手法,将墨梅的凄凉与黄花的飘飞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读者更加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与孤独。这种通过形象描绘营造氛围的手法,让我仿佛置身于冬日的世界,感受到了墨梅给人的深沉之美。
其次,古诗墨梅通过描写诗人的思绪,展示了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苏轼在诗中一方面通过“久淹留”的句子抒发了自己对墨梅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万里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这种情感的抒发让我对古人的心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正如诗中所写:“一腔愁绪何时定,插在红烛照青灯。”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人在孤独与忧伤中寻求安慰与宁静。
然后,古诗墨梅通过对墨梅的品味,彰显了对真美的追求。苏轼通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世间繁华的冷漠和对墨梅的倾慕之情。古诗墨梅让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品味真美,才能超越俗世的浮华与虚妄,找到心灵的依靠和满足。墨梅以其淡雅的花姿和坚韧的生命力,成为苏轼内心美好的寄托,也象征着人们在寻求真善美的追求中的坚守。
最后,古诗墨梅让我在深入品味中领悟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在孤独与寂寞中追求美的心境。墨梅的青灯下,苏轼孤独而坚守,对墨梅的倾慕与痴迷,展示了一种对美的追求与追逐。古诗墨梅向我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往往需要经历孤独与寂寞的阶段,在这种阶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美的满足。墨梅之美凝聚了苏轼的认真与投入,也是对追求美的一种坚持和追求。
综上所述,古诗墨梅以其神秘深邃的意境,打动了我的心灵。通过古诗墨梅,我从中体悟到了冬日的凄寒、苏轼的孤独和生命的追求。它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才情与激情,也向我诠释了追求真善美的哲理。古诗墨梅使我感悟到,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坚守与追逐,经历孤独与忧伤,经历从灯下的青灯到墨梅的花开。只有在坚持与追求中,才能达到内心深处那份安宁与永恒。
古诗墨梅说课稿篇十八
教材说明:
本课选了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颗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全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学习咏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忆古诗,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那么你都会背诵哪些古诗句呢?
2、忆学法,迁移旧知,为自学古诗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首古诗。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意境,悟诗情。
二、授新。
(一)《墨梅》。
1、个人自学。
依照学法自学《墨梅》。
2、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学合作探究,提出不懂得问题。教师深入小组,适当指导。
3、大组汇报。
学生按照刚才总结的学法,依次汇报。结合查阅的资料、结合插图等等,尤其是对重点字意诗意,说一说、议一议,互动补充。
4、诵读感悟。
在理解诗句含义、初步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先自由练读,再指名纠正示范,然后再试读。使得熟读成诵,并能有感情的背诵。
在有了学习《墨梅》的经验方法的基础上,自学并汇报这两首古诗。
(三)写法。
三、巩固。
用不同形式背诵三首古诗,注意难写易错字和标点符号。
四、拓展。
搜集交流托物言志诗,如《青松》(陈毅)、《梅花》(王安石)等。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课前按照学法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把三首古诗一起交流,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在理解古诗诗意的时候,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解释,只要说出大意即可。
3、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形式不要过于单一、三首诗同一个模式汇报下来,要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
4、对古诗的朗读练习还不够到位,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读的时间,多读、熟读、有感情的读、有感情的背诵。
5、朗读、背诵古诗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6、可以扩展第二课时作为古诗背诵大赛,摘抄积累,模仿创作,激发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桃源小学杨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7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