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工作的依据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要教授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编写教案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结构合理,操作性强。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编写出一份完美的教案。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教案经验和方法。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一
解决问题(例4)教科书p55、56。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列竖式计算。
1、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
创设情境。
情境图、日历。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1、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2、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3、汇报,师板书:32÷6。
4、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5、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6、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7、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1、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练习十三第3题。
2、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3、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32÷6=5(组)……2(人)。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二
排列问题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排列的的简单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用“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本节课中,我仅仅围绕:“猜测——尝试解决——比较交流——概括规律——提升应用”这样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建构新知识,创设了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情景机会,使学生在猜测、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教会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破解密码的游戏(游戏的密码是一个由1、2、3、4组成的四位数,想想密码可能是几?要想破解这个密码首先要弄清什么问题?)这样的导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利于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能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的探索过程。
二、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游戏的密码是4位数,学生排列时有困难,由此产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研究。先是两位数的排列、三位数排列,再到固定位置的四位数排列,再到四位数字的排列,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活动中采用摆卡片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究事物的排列规律,使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用课件展示梳理另一种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真正从排列问题的本质思考,打开思维空间。
三、设计有效的问题,引领深入的思考。
要想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老师应该在有限的40分钟内,善于将教材的核心内容转化成能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适于学生探索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且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每一个问题的探索都要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揭示数学的本质。在这节课上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密码是由1、2、3、4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老师和大家透露个小秘密,这个四位数密码中左起第二位上的数字是3,想一想,组成的密码可能有哪些?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触及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老师在这里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前面的三个数字排列有6种排法,这里的4个数字排列也有6种排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数字的位置固定,其实也就把其他三个数字进行排列。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第101、10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思维的有序和全面性;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数的排列,事物的搭配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和与结果。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衣服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题目用数字卡片1、7、3、9,看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师:你们和喜羊羊一样聪明。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搭配(二)。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题目:
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按数位摆: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师:为什么你们不把0写在十位上呢?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课件出示打开的大门图,恭喜同学们顺利解开了密码看喜羊羊和他的伙伴正排队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排队练习题。再完成教材101页做一做第1题。
(二)、教学例2。
美丽的美羊羊看到我们表现真棒,于是她要我们去参加一个舞会,但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她解决吗?她不知道怎样搭配衣服,同学位算算她一共有多少种穿法呢?(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一件)。
课件出示衣服图。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汇报:方法1、
方法二、图形表示法。
方法三、数字表示法。
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符号表示法。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课件出示礼物搭配图。
师: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教育。
三、拓展练习。
最后智慧的村长给全班小朋友出了一道最难的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课件出示衣服、裙子、鞋的搭配题。
开放性题目: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能设计有关午餐搭配的题目吗?动手试试吧。
生:自己运用知识。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
五、课件出示教师结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要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五、板书设计。
排列数组合图。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四
设计意图:在备课时,看到这道练习题就感觉有很多内容可挖,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完整思考过程的训练,即“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着手解决——回过头来看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枚举法”策略的渗透,培养学生有序、完整地思考问题,所以就把它进行了修改,作为一个例题教学。
1.出示例题图,如下。
引导学生观察图,想一想: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可以知道一共有7个人要租船;
问我们该怎么租船。
2.引导学生思考:有几种不同的租船方法?
学生回答:可以全租双人船,要4条;
可以全租四人船,要2条;
可以租1条四人船,2条双人船。
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没有了。
3.指导列表: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方法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先请大家看一看表格每项代表什么意思,再自己填一填。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学生独立尝试,填后可同桌交流:比一比谁的填法更合理。
反馈:比较一下下面的两种填法,你认为谁的填法更合理,为什么?
填法1。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40。
方法二02。
方法三21。
填法2。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40。
方法二21。
方法三02。
学生回答:填法2更合理,有规律;
可以看出双人船条数慢慢减少,四人船条数慢慢增加;
这样填不容易漏。
想一想:还有别的合理填法吗?
填法3。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02。
方法二21。
方法三40。
学生回答:可以先全租双人船,然后慢慢减少双人船的条数;
也可以先全租四人船,然后依次减少四人船的条数。
5.进行选择: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会建议大家怎么租船?为什么?
学生回答: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双人船,因为双人船坐着舒服;
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四人船,因为四人船只要租2条,费用便宜;
我会建议大家租2条双人船和1条四人船,因为可能有的人愿意坐双人船,有的人愿意坐四人船。
想一想:我们一般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该怎么租船的?
学生回答:从费用的角度。
那我们算一算:三种租法各要付多少钱?(把表格补充完整)。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总共费用。
方法一404×4=16(元)。
方法二214×2+7=15(元)。
方法三022×7=14(元)。
现在,你知道该选哪种租法了吗?
学生回答:选第三种租法,这样租费用最便宜。
6.延伸:出示第2个问题“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五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六
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三第11~13题。
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除法和减法、除法和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感受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习自信心。
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
能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自学书第103到105页第10到16题。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2.描述情境: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有时也涉及到减法、乘法。大家要灵活运用。(板书课题)。
1.练习二十三第11题。
(1)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订正。(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3)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
(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2.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读懂题意,怎样判断“买哪一种便宜?”
(3)交流、订正。
(4)本题通过计算单价,用比较的方法可以确定哪一种便宜。
不需要两步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处理。
3.练习二十三第13题。
(1)读懂题意,要解决什么问题?独立解答。
(2)所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想一想: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合理、合算)。
1.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买哪一种便宜?
(1)读懂题意,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就是4块要16元。
(2)分析:买哪一种便宜?只要先算出甲种香皂的单价就可以了。
(3)甲种香皂每块的价钱是16÷4=4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
因为4元460元,所以买甲种香皂便宜。
2.小红每天早上上学,中午回家,下午上学,晚上回家。两天之内一共走了288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多少米?(考察学生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1)学生独立读懂题意。
(2)分析:小红一天走几趟?(4趟)。
(3)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先解决一天走多少米?
2880÷2=1440米,再解决一趟走多少米?1440÷4=380米。
(4)小红走一趟的路程就是她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80米。
1、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快乐吗?
2、希对实际问题灵活处理,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3、想一想:周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两步计算就解决的。
《作业本》第52页。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3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
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了三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1、阅读与理解;。
2、分析与解答;。
3、回顾与反思。在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再让学生自己列出综合算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聪聪的图片),聪聪要完成一项任务,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三(一)班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课件)。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1)、请学生到展示台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解释。
(2)、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呢?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1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3、对比: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展示)。
32÷6=5(组)……2(人)。
32÷6=5(人)……2(人)。
师:为什么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
小结: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
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看大屏幕,解决读书节中的问题(57页,4题)。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25元呢?”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
2、课件出示:
a、航模小组用25个车轮组装四驱车,
最多能装几辆?
b、一辆货车载重量4吨,要运25吨货物,至少需要几辆?
(1)同学们自己先想想,再小组交流。
(2)列算式并解答。
(3)全班展示说明。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一、(课件出示: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二、复习:
(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每组5道)。
56÷974÷825÷436÷841÷6。
80÷963÷813÷727÷566÷7。
学生练习。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横竖式都写),评出优胜组。
应用:指名学生板演第121页第4题,并根据这一题要学生了解列式及单位名称写的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测试:
板书设计:
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感受、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
圆片或小棒、糖。
一、谈话导入: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家里布置的漂亮吗,都进行了怎样的布置?
小熊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间。瞧,它挂的气球多漂亮!仔细看看,发现什么?(按红、黄、粉、绿排列)。
你们能很快猜出第31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吗?
请同学们再说出几个气球的号码,谁愿意跟老师比比猜?
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就知道了。(由猜气球的颜色导入,学生兴趣会很高。再看到老师总能很快猜对,不仅能让学生惊讶,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会很好。)。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余数。
1、春节的时候,我们去亲朋好友家坐客,主人都会拿出一些糖果来招待客人。现在我们就帮助小猴子把买来的水果分装在盘子里,准备招待客人吧。
2、瞧,小猴子买来了什么水果?一共有多少个?(10个)现在咱们就帮它把这些桔子平均分一分吧。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摆一摆,请组长记录结果。
余数要比除数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摆法,并说说怎样列示。(板书)。
4、观察这些分法,你能给分分类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后有剩余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6、你们能说说什么是"余数"吗?指出几个算式中的余数分别是几。
7、介绍读法。指名读、齐读。
(学生参与了探究的过程,这会对他们理解余数的概念给予很大的帮助。)。
1、想想刚才你们分桔子的经过,再看看这几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有剩余吗?
剩下的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了?剩余几个就不能再分了,跟哪个数比比就知道了?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余数比除数大或等于余数行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加深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理解,使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三页练一练1题、2题。(巩固基本概念)。
2、拓展练习: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几?
四、归纳:谈本节课收获。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一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浙江版)第四册第50-5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通过操作尝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教学的重点。掌握试商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出示小黑板):
1、口算。
2×64×827÷924÷8。
4×23×516÷224÷3。
2、口答。()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2く76×()く25()×2く13。
()×4く27()×8く423×()く30。
3、竖式计算。
4)84)169)45。
二、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1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
(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
(3)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
图片个数每组个数组数余下个数。
1025。
1052。
10331。
10422。
2、导入新课。
以上分圆片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二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三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使同学在操作、计算和比较等活动中,发现并初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同学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谈话: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同学出题,教师回答)。
激趣: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能像老师那样,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提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算法。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盘,还剩()个。
要求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同学操作,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在全班交流。
同学中可能出现以下的方法:
(1)摆一摆。用7个圆片代替桃分一分,每份3个,分成2份,还剩1个。
(2)画一画。
(3)估一估。假如放1盘,就分掉了3个;假如放2盘,就分掉了6个;假如放3盘,需要9个桃。现在只有7个桃,不够放3盘,只能放2盘,还剩1个。
(4)用口诀。想7里面最多有几个3。二三得六,7里面最多有2个3,商是2,可以分2盘,还剩1个。
比较:上面的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注意引导同学用口诀试商,算出结果)。
2.用竖式进行计算。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桃的活动知道了7÷3的结果,那么用竖式怎样计算7÷3呢?请同桌议一议,也可以试着做一做。
同学试做后,组织交流,并作如下引导:
(1)7÷3商是几?怎样很快找到商2的?(想7里面最多有几个3)。
(2)7的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
(3)余数是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1”表示什么?
1.出示“试一试”:13个气球,有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提问:怎样列式计算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呢?
再问:你能用竖式算出结果吗?试一试。
同学独立完成竖式,并组织交流。(结合同学交流板书竖式)。
2.提问:假如增加1个气球,想一想,现在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根据同学回答,得出结果:14÷4=3……2(个)。
提问:再增加1个气球,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根据同学回答,得出结果:15÷4=3……3(个)。
3.引导:13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1个;14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2个;15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3个。(语速加快)那么16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余几个?(同学会脱口而出,每人分3个,余4个,但一些同学会想到“16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4个,正好分完”)。
讨论:余数到底是几?为什么余数不能是4?(剩下的4个气球每人还可以再分1个)。
4.提问:假如把这些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你认为余数最大是几?为什么?
小结并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联系情境,掌握除法试商的方法。
1.改错。
出示题目:哪只小动物算得对?为什么?
(1)同桌同学讨论哪个小动物算得对?为什么?哪个小动物算错了?错在哪儿?
同学一一指出小狗、小猫、小猴的计算错误,并说明正确的算法。
(2)小熊是怎样想到商是6的?假如商5行吗?为什么?假如商是7呢?
通过交流,明确: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想“37里面最多有几个6”。
2.利用乘法口诀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略)。
2.解决课始情境中的问题。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颜色吗?(引导同学体会这些彩球按红、黄、蓝3种颜色为一组排列,我们只要将彩球的号码除以3,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种颜色)。
同学在小组内尝试进行猜彩球颜色的游戏。
提问:假如彩球的颜色再增加一种橙色,同学们会猜吗?试一试。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四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五
教科书p49—50页的例1和相关练习。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1、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49页的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主题图的教学。
1、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篮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几个同学为一组?
在跑道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参加跳绳的每组有多少人?
黑板报下的花盆几盆摆一组?
两棵树之间插了几面小旗?
3、谁能根据这个画面,编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
二、探究体验:教学例题1。
1、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让学生计算。
2、教学竖式。
教学后要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法乘积的写法。
3、练习: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4、在具体情景中,感受除法的存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5、表内除法的商都是一位数,所以商写在个位上。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教科书p51—52页的例2和例3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
2、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课前准备: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语引入。
二、探究体验: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通过真实的情景。自己算一算,然后汇报结果,观察这些算式,发现被除数不变,变化除数,商和余数也在变化。
2、通过观察算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例3并进行观察。进行归纳,总结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4、验证,进一步理解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除了检查商对不对之外,还要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页的例4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应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创设情境:以分组做游戏为引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
1、可以口算,可以笔算。
2、体会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计算的难度和自己的计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3、解决例题。
4、要有问题意识,同时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5、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练习十三的第1题、第2题。
四、总结。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聪聪的图片),聪聪要完成一项任务,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三(一)班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课件)。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1)、请学生到展示台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解释。
(2)、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呢?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1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3、对比: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展示)。
32÷6=5(组)……2(人)。
32÷6=5(人)……2(人)。
师:为什么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
小结: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
1、看大屏幕,解决读书节中的问题(57页,4题)。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25元呢?”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
2、课件出示:
a、航模小组用25个车轮组装四驱车,
最多能装几辆?
b、一辆货车载重量4吨,要运25吨货物,至少需要几辆?
(1)同学们自己先想想,再小组交流。
(2)列算式并解答。
(3)全班展示说明。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
有序、全面地对简单事物进行排列与组合。
教具、学具:衣服卡片、水彩笔、课件(教师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开教学,
1.师:孩子们,这节课,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露露,请看大屏幕。
师:你们能为露露搭配搭配吗?
2、学生回答。
3、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都是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到底露露喜欢哪种搭配,还得她自己说了算。下面,我们把所有的穿法都找出来,让她自己选。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看课件,观察图中有几件上衣、几件下装,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2、学生回答。
听好要求了:小组内的四个同学轮流摆一摆,说出有几种穿法。当一个同学在摆的时候,其余的三个同学认真观察,如果发现他摆错了,可以帮助他。
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师: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预设一:请少于6种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摆法。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数出有几种)。
师: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可能说:摆得很乱,没有顺序。)。
师:没有顺序地摆,会出现什么问题?(重复,遗漏,板书)。
谁有比他更好的摆法,让我们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即不重复,也不遗漏。
学生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摆法。
师:他的摆法好吗?好在哪?
学生回答。
预设二:学生上台摆得很有序,很正确。
师:他摆了几种?(六种),他摆得很好,同学们,你看出他的摆法了吗?
生回答。
询问学生摆的结果。师:是六种的孩子举手?有不是六种的吗?
如果有学生说他摆的不是六种,我们一起来帮助他。请他上台摆,其他学生提出建议。
6、师:如果没有学具,在图上我们可以用连线这种方法来记录。
老师在黑板上连线。
7、同学们,你觉得连线法怎样呢?
8.拓展练习。
如果有3件上衣,3件下装,有几种不同的搭配呢?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9.早餐的搭配练习。
师:露露选好了喜欢的衣服,妈妈也为她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115页1题课件打出要求)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哪些饮料?哪些点心?)(学生独立做在书上,用连线)。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汇报,并问:他是怎样搭配早餐的?
抽学生起来说。强调:要有顺序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0、搭配两位数练习。
师:吃完了早餐,露露带着我们来到儿童乐园,(课件出示)。
儿童乐园可好玩了,由于圣诞节快要到了,儿童乐园新增加了一个趣味游戏:开启百宝箱。
学生先独立思考(还是小组合作)。
再抽学生回答。(相机演示把数字摆在百位、十位的课件)。
师:你们真能干,恭喜你们打开了百宝箱,你们可以从里面选一件喜欢的宝物。
抽几个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做书上115页的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评价。
根据时间安排是否做跳双人舞中的搭配问题。
四、全课总结: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你快乐吗?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八
例4:农贸公司有农药98千克,每8千克装一装。
这些农药能装多少袋,还剩多少千克?
98÷8=12(袋)......2(千克)。
12验算12。
8)98×8。
896。
18+2。
1698。
2
答:这些农药能装12袋,还剩2千克。
八、课后小结: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1.理解余数的含义,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知道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3.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重点难点: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样的题要怎样思考?
生回答。
师:请学生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
小组活动。
师:平均分给4个人,分完了吗?
生回答。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现在有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
生交流。
生回答。
出示表格。
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况,请你观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回答。
9÷4=2……1。
15÷4=3……3。
14÷4=3……2。
师:我们把不能再进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数。请你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小结:余数比除数小。
师:是不是所有的余数都比除数小呢?
探究二。
师:有17个圆片,5个一圈,能圈几次?还剩几个?
学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还剩两个。
师:怎样列式呢?
生:17÷5=3……2。
师:怎样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呢?
生回答。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35÷4,请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8……3。
师:算得对不对呢?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27÷7呢?
生:27÷7=3……6。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出示大雁图片。
师:请你说说你看到的。
生:一圈大雁飞过,每5只一圈,能圈几次?
师:请你说出算式。
生:32÷5。
师:谁能算一算?
生:32÷5=6……2。
师: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出示企鹅图片。
师:这幅图呢?
生回答。
师:谁来列式?
生:52÷6=8……4。
师: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小鱼图片。
师:可以怎样圈?算式:
生回答。多种算式。
练习二。
师:谁知道余数最大能填几?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最大填5,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谁来说说除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
多种算式。
练习三。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回答。
课后小结。
四、本课小结。
1.知道分不完,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篇二十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题:
1、做p10(3)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
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
二、综合练习题:
1、做p8(4)先看图,自己读题。说说你会解答吗?
2、做p8(5)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其他学生口答算式。
3、做p10(5)。
先看图,读题。
解答第一问。说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帮助解答:
4、做p10(6)。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三、教学后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9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