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往经验的宝贵总结,能够引领我们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总结应该从实际行动中提炼出重要的经验和教训。看看别人的总结经验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自己的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的:通过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读出对北京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执教:联兴罗秋兰。
北京。
一、导入:
1、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一块儿去逛逛北京城。(师范读)。
二、指导:
1、同学们,刚才我们神游了一趟北京后,使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你能把有关它的这一段话读一读,把也介绍给大家吗?
3、谁来说说,刚才她介绍的怎样?好在哪里?
4、你评的真不错,你愿意也来读读这一段吗?
(师从中指导句中应注意的朗读技巧:如读得重些、注意停顿)。
5、好,现在就请我们全班同学都来当个小小导游,把()介绍给老师们,一定得让老师们陶醉啊!(齐读)。
6、啊,北京的()可真美啊!不过其它地方也很美,比如天安门。谁来把天安门美美地介绍给大家?(请生读)。
7、她介绍得怎样?谁还能介绍得比她更好?她介绍的好在哪里?
8、来,让我们像她一样把天安门美美地读读。
9、还有哪个地方美?请同学们想想要怎样读才能使游客们觉得这里美?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学生自读)。
10、来,让我们一起介绍一下()吧?(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1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游客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段一及段五)。
12、这是怎样的心声?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
13、让我们一起读出游客们的心声吧(齐读)。
三、总结:
1、同学们刚才在介绍北京城时,有的词语读得重些,有的句子注意了停顿,有的地方读得大声些,有的地方读得小声些。通过声音的变化,把课文读得很美,让我都陶醉了。现在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再美美地把北京介绍给全世界。(配乐朗诵)。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条的七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
1、向父母了解一下关于奥运会的知识。
2、会上网的小朋友自己查一些关于奥运会的知识。
3、把暑期看雅典奥运会的感受和小朋友们交流一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看来大家真是关注奥运了?那你知道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吗?
二、初读感知。
1、请听:北京人是怎么欢庆申奥成功的!(播放课件中的朗读录音。)。
2、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要把课文中的生字的字音读准。
3、齐读、指名、开火车读词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纠正字音。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再次进行正音。把课文读正确。
5、标一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按自然段一段一段读流利。
6、开火车比赛,看谁读得流利。
三、指导写字。
1、先学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小朋友们,看课后的小生字表,哪几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场此刻汇),让我们和他们交朋友。
2、教师示范:老师和“场”交上了朋友,因为昨天晚上,我去广场了。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去年去天安门广场的事。(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这个字组词,并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
3、学生轮流和生字交朋友。
4、想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5、认真观察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看呢?
6、指导学生描红、临贴。
7、学习一个独体字:“申”,想办法记住它。注意中竖要长。
四、课堂作业:
1、把这五个生字注一个音,组一个词写一遍。
2、抄写:广场成功跳跃人山人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口头听写:(学生书空)场此刻汇申。
2、指名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3、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好这两个感叹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
2、重点理解“申奥”“沸腾”。教师简介“申奥”就是“申请举办奥运会”的简称。你见过水开的样子吗?想一想北京怎么会沸腾了呢?看25页和27页图来理解一下。怎么读能突出群情激动,热闹非凡的场面?分组比赛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找一找描写天安门广场人多的句子。(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怎样读出才能突出人多呢、场面大、气氛热烈的气势?学生练习读,指名读,让学生评价谁读得好。
2、在二至五句中找一找哪些动词是表现人们喜悦心情的?指导学生读出热烈激动的气氛。
4、再读一读,看一看人们都在干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5、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2、指导学生满怀激情地读好这句话。“2008,北京!”要读出坚定的信心和无比的自豪。
三、指导写字。
1、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中,除上节课学得之外,哪个字你以前就会写?说说看。
“句京国举亮”这五个字中,前三个学生都会写。但对“勹”这个偏旁要加以说明。可让学生自己说说怎么认识这个字的,什么时候会写的,来增强学生的识字信心。重点指导“举亮”两个字。
2、指导学生描红、临贴。
四、课堂作业。
1、把刚学的五个字注一个音组一个词写一遍。
2、抄写:北京飞奔狂欢四面八方。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书空听写本课的十个生字。
2、指名认读偏旁:“勹”
二、识字。
2、认读生字卡:“赢奥讯沸抛帜敲”教师分别出示,学生给这些字口头注音、组词。
三、指导背诵课文。
1、先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指导一下第三自然段。先放课件中人们欢庆申奥成功的录像,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课文怎么说的。之后一句句地背。
3、用比赛的办法分男女生两组背诵。给十分钟的时间,看哪一个小组所有的同学都能背下来。
4、比赛。学生背教师看口型,哪些学生背得还不熟练。然后个别指名背。
四、为2008北京设计吉祥物。
本文发表于《新作文》教学版第10期,现略有改动。
在想象中创造,在合作中竞争。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实验学校韩淑华。
习作内容:
请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先想一想,然后画一画,最后写出你的设计构想。
活动训练目标:
1.在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绘图习文的能力。
课前准备:
1.重温《2008,北京》一课,并收集2008年奥运会资料。
2.将全班同学分成以四人为单位的若干小组。
3.每位同学准备好美术纸和彩笔。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大屏幕出示2008年奥运会知识竞赛题:
1.中国最早申办的是哪一届奥运会?(奥运会.)。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是哪一天?(7月13日)。
3.你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形象,东道国为祝愿运动会圆满成功,选定一种有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动物作为什么?(吉祥物)。
4.你知道哪一届的吉祥物?
二.信息引入,增加学生的习作兴趣。
大屏幕出示网上下载信息:
最近六小龄童告诉记者,他最大的计划是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无偿提供给国家奥委会,希望孙悟空能够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据其透露,目前孙悟空的形象是国家工商局惟一注册并保护的艺术形象,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孙悟空武艺精湛、不屈不挠、追求真理与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不谋而合。他表示,最近将向奥委会提出申请。
同学们,看了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同意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
生:我知道了奥运会的吉祥物必须是有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动物。
生:我也想为2008年的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
生:就让我们全班同学开展一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大赛吧!
三.明确要求,满足学生的创作愿望。
1.提出要求:
小朋友们,你们的想法真好!如果让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你准备怎样设计?想一想,说一说,再画一画。
2.指名说一说。
生:我想设计一只大熊猫,因为她是国宝。
生:我想设计一只大公鸡,因为我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
生:我想设计一只东北虎,因为它威风凛凛,代表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生:我想设计一只喷。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重点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难点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教具制作有天安门图片和北京风光短片的课件。电脑、实物投影仪。展板一块、生字及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与北京有关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提问:的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行?
2、说说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北京,或者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北京。
3、展示自己与父母一起收集的资料。
4、引入: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美丽的北京的。
二、初读感知。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己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自然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文,自己体会。
2、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a.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特写,领会天安门的美。
b.放映北京风光短片,感知北京的柏油马路及立交桥的美。再读课文,请学生自己说说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看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们的美。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出赞美与喜爱的情感。
2、展示读。选读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观看北京风光短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欣赏。
3、学生朗读,教师欣赏。
二、感情背诵。
1、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用不带拼音的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写的字,并用这十个字分别组词语。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英)、旁(膀)、交(校)。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天(图)。
形近字,巾一市。
找相同点:坛和城都有提土旁;国和图都有方框。
4、练习书写。
(1)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老师在小黑板上范写“央”字,学生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请学生当小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写“交”字。学生评议。、
(4)余下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四、实践活动: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一块展板,放在教室里展示、交流。
2、交流北京有哪些新变化。
备注。
作业布置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0、北京。
北京中国的首都。
天安门红墙黄瓦广场纪念碑。
美柏油马路立交桥爱。
名胜古迹公园高楼。
教学后记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教学生搜集有关介绍北京的图片及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五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
1.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六、课前准备。
(1)教具:课件、字卡、词卡。(2)学具:红色心形卡片。
七、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情,激趣入题。
1.讲故事,奠定情感基础:
a.播放课件中《神笔马良》的故事。
(“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穿全文始终,因此,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a.引语: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纯真而美好,今天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学的愿望,她写了一首小诗,名字叫《假如》。
b.板书课题,齐读。
(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配乐范读,激趣读文。(在优美的音乐中,将学生带入文本,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合作,利用扑克牌识字。(在玩中识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全班交流,游戏识字:
a.七巧板游戏:如果大家能把这些生词都读准了,那么,这些卡片会变成有趣的图形来。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开火车读与齐读相结合。)。
学习“遥”时,引导学生背诵学过的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学习“健康”时,引导学生想想,你在哪个地方见过“健康”这个词?
学习“泣”时,鼓励学生思考,你有什么识字好办法,向大家推荐一下?
b.出示心形生字卡,指名读与齐读相结合。学生读一个字,就在黑板上贴一个字,并有意识地贴成一个大心形。
(在游戏识字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的情感,并且爱学乐学,认真投入其中。)。
5.引导发现,指导书写:
a.课件出示“良”“食”,引导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b.老师要写这两个字了,谁来提醒我,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c.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d.学生练写: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写得好,就在旁边画上一颗五角星。(这是学生自评的学习过程。)。
e.练习给“良”组词。(用“善良”这个词自然过渡到课文的朗读。)。
(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1.指读正音,并思考:善良的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c.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3.创设情境读,练读第一小节:。
a.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b.老师相信,现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带着这种体会和感受有感情地读这几个词。(出示词卡: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d.带着你的独特感受练读第一小节,老师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学生自由练读。)。
e.谁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展示读)。
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评读)。
你能比他读得还要好吗?(激读,赛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本环节设计中,我力求体现这一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读、展示读、评读、激读、赛读的方式,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读书过程也是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的过程。)。
4.同桌合作读,读中感悟第二节:
a.激励引读:小朋友把第一小节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第二小节读得很好。请同位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检查,练读第二小节。
b.同位展示读。(可引导同位每人读一句。)。
c.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d.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当你饿了的时候,在家等妈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小鸟的心情和你一样,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读“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读出感情。)。
e.小作者想到了小鸟的可怜,就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到……(师生合作,接读课文。)。
f.指名读第二小节。
(学生的体验来自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感悟文本,这样,读书时的表达真实有感染力。)。
5.小组合作读,读出对西西的祝福。
a.小组合作练读第三小节。
b.小组展示读。
d.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第三小节,共同为西西祝福吧!
(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学生不仅有所发现,而且,合作精神、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6.合作练读,感悟全文:
a.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每小节的第一句话,女生读每小节的第二句话,最后一小节,男女齐读。
b.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学生接读。最后一小节,师生齐读。
c.读完全文,你明白了什么?
(结合板书中的心形,在两种方式的合作朗读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加深刻。)。
(四)情感拓展,练习写话。
1.教师激情总结:小作者极其渴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没有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了小树,小鸟,还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人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所写的也都会实现,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笔,模仿诗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尽情地表达出来。
2.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_____。
3.学生在心形卡片中写话。
4.在音乐声中,学生展示读,并把写话内容贴到墙壁上的“爱心家园”中。
5.播放《爱的奉献》,升华情感。
(将朗读与写话相结合,让感悟的情感及时留于笔端,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时,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把你美好的愿望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并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心灵牧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北京》教学设计》。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七
课标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第二课时:1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内容分析课文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以生动地语言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灯光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以前学生在《北京》《我们成功了》中对北京有所了解,但对夜幕下的北京了解不多。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或录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辉煌、亮丽,激发他们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咀嚼优美词汇,积累语言。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你去过北京的哪些地方?(指名说)这些地方你晚上去过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的文章。(板书课题)。
2、播放北京风光的课件: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它不但白天美,到了夜里就更美了!(板书课题)。
(学生畅所欲言)。
课件激趣。
第一课时。
感知生字。
1、引导学生根据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记生字。
加偏旁、换偏旁、根据字形编儿歌、根据生字编写小短文。
2、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
读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2、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
(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
交流。
长安街。
2、结合重点词句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环行路。
1、为什么说“立交桥像道道彩虹”?相机理解“犹如”。
2、其他的灯是如何装饰北京城的?
说话训练: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背诵。
写字。
练习书写“辉煌、雄伟、烁、扮”。
在学生练习书写的基础上,根据写字实际教师重点指导:“烁”字右边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笔。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检查生字词语,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交流。
商业街。
1、以前的王府井、西单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课件简单介绍,体会“焕然一新”的意思。
2、“绚丽多彩”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练习说话。
故宫。
1、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结合插图理解。
2、教师或学生介绍故宫。
读文。
写字。
学写其他几个字,教师重点指导:“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撑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伸展,将下边的“寸”盖住。
伴教锦囊读(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画(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们)。
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学生做小导游,练习介绍长安街的景色。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结合插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提供的重点词背诵。
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位置和结构,尤其是“辉”字“光”的写法变化。
背诵一至三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满怀豪情,读出赞美的语气。
【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和游戏活动复现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争当小导游的情境,调动学生以往的语言储备加以运用和创造,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达标检测。
想一想,下面各组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将它们填在括号里。
一幢 一幢幢 一道 一道道 一束 一束束。
( )立交桥 ( )彩虹 ( )灯光。
( ) ( ) ( )。
2、仿照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的夜景,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4个字,认识“子字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生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
2、能按照田字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会读本课词语和句子。
3、口头填空,扩大词汇积累。
4、通过读词语和句子,使学生懂得要孝敬老人。
教学重点:
识字、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能扩大词汇积累量。
教学难点:
能按照田字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正确、端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9个生字,认读4个字,认识“子字旁”;了解生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知道要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
一、照片导入,引亲情。
1、说说你的家里都有谁?
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认识我们的亲人。
二、学习词语,知亲情。
1、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读词语:父亲母亲叔叔婶婶舅舅舅妈。
孙女爷爷(理解叔叔)。
(如果你是男孩,你是爷爷的什么人?)。
3、一起读第一部分的词语。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1、这些人是一大家人,他们谁和谁又是一家人呢?
2、舅舅是什么人呢?(妈妈的哥哥或者弟弟)。
叔叔又是什么人呢?(爸爸的弟弟)。
你还管谁叫叔叔?(社会上比较年轻的男人)。
你可一定要区分清楚什么时候喊的“叔叔”是什么意思。
二、明确关系,说亲情。
1、读第二部分,读出什么样的谁?
个别读。
师生合作读。
2、师导:哥哥姐姐们怎么样呢?打开书读读,然后交流。
(1)读词语。
(2)悟词义。
你读懂了吗?勤学好问的大哥哥就是说,
大哥哥是个的孩子。
大姐姐是个()的孩子。理解“能歌善舞”,学习“姐”。
小弟弟是个()的孩子。学习“弟”。
小妹妹是个()的孩子。
(3)巧运用。
再次运用照片,介绍家人:
这是爱看书的爸爸。
这是勤学好问的大哥哥。
三、图文结合,赞亲情。
1、师:书上也有一幅照片,认真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1)读句子:我是爷爷的好孙女,我懂得孝敬老人。
(2)我为什么是爷爷的好孙女?
(3)理解词语:孝敬老人。
(4)学生字:孝敬认识“子”字旁。
问:这个小女孩是爷爷的什么人呢?(孙女)。
假如图上画的是个男孩呢?那就是爷爷的孙子了。学习“孙”字。
强调:从这个字的部件组合,你能读懂“孙”这个字的意思吗?(小孩子)。
2、你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做过什么让他们高兴、快乐的事呢?(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四、快乐阅读。
读短文回答问题:
1、我们怎样为曾祖母过九十大寿?
2、佳子送给奶奶什么礼物?
3、珠宝商为什么不卖给犹太老人珠宝?
五、打写练习。
2、孩子们,你的家里都有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家的成员吧,如果能选择其中的一位具体介绍一下就更好啦!你可以介绍他(她)的外貌、性格,发生在他(她)身上的有趣的或者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正确、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看卡片读字组词。
3、猜字谜。
二、指导书写、把字写端正。
1、整体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看清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2、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叔:左边是“上、小”两个字,右边是“又”。
弟:上面是“八字头”,中间是又宽又窄的“弓”,最后写“竖”和“撇”。
老师示范书写,学生描红再仿写。
3、下面的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两人互相说说。
父母姐爷孙。
4、认真看田格里的范字,先描红再仿写,看谁写的好。
5、老师巡视,提醒坐姿及执笔姿势。
三、小结:
刚才同学们在练习写字时,多数同学描红和仿写很认真,展示:书写端正、漂亮、大方的。及需要改进的,同学提建议。
四、快乐阅读。
五、打写练习。
2、孩子们,你的家里都有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家的成员吧,如果能选择其中的一位具体介绍一下就更好啦!你可以介绍他(她)的外貌、性格,发生在他(她)身上的有趣的或者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课外拓展:
1、把熟字合起来,成新字,在组词。
子----小()()。
女----且()()。
2、比一比,再组词。
教()姐()爷()第()。
孝()组()父()弟()。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九
研究交流一个活动的安排与设计,不仅涉及到教师对本班中学生发展水平的认识,对学生数学教育目标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涉及到活动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动手实践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那么,要解决数学学科性质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在教学准备时,如何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促使学生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手操作活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既有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适时地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他们将会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习更轻松,更愉悦,更具有吸引力。我认为,要设计好一个数学教育活动,必须根据以下的步骤进行充分考虑和安排。
一、紧扣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动手操作能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器官,能帮助学生在自主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数学经验,形成知识结构,有效地降低学习难点,同时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其它方法所无法替代的。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就要紧扣内容,突出针对性。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结论。而是先设置冲突,三根小棒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然后,给出三根小棒,让学生试着围一个三角形,通过尝试,学生发现有的一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那三根小棒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接着,教师给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选择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只有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至此,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看起来,动手操作井然有序,得出结论快捷准确。是不是所有的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都必须符合“任意两条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呢?学生有困惑,但是操作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已经用完了,操作活动也结束了,我认为这时让学生大胆猜测再通过自主操作验证这一结论,学生在多次猜测――验证中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结论的准确性。
二、提供思考空间,注重思考性。
在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时,要注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如果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看似热闹,实际并没有起到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地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优化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在设计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时,我没有首先安排教师的示范演示,而是通过问题情境再现,直接让学生拿出同步教学实践材料,开始进行操作。实践表明,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有的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比较出数的大小;有的学生通过左手拿走一个,右手拿走一个,一个对一个地去掉,得出有剩余的比较多这一结论;还有的学生干脆通过肉眼观察,看哪一堆相比较多一点……在这个活动中,比较出结果固然重要,但我的终极目标是找到有效的比较方法。一个对一个进行比较的孩子,离我的目标已经不远了,在我的启发下,他们能很快地找出高效的比较方法:一端对齐,一一对应。
试想,如果一开始,我就进行标准的示范操作,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看似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快掌握了这种方法,可能会节约很多时间,教学效果看起来也比较好;但是对学生来说,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他们对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根本就没有概念,不能体验到数学的思考性和优化的数学思想,而且这个方法是老师教的,不是自己通过动手得到的经验,遗忘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三、抓住数学本质,体现数学性。
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若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单一的讲解,就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手操作,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因此在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引导的方向,抓住数学本质,体现数学性。
如在设计《对称图形》一课时,同步教学实践材料中给学生提供了五颜六色的彩纸;数学是美丽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学生很容易在忘我的活动中忽略对称图形的特征,光记得展现“美”了。我在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先别急着展现美丽的对称图形,而是让他们去探索怎样剪出对称图形。因为目标不是展现而是探索,学生自然而然地忽略了颜色、别致等“美丽”因素,突出了本课教学的真正落脚点,抓住了数学本质。
四、构建生活情境,渗透生活性。
学习活动过程需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到抽象是第一次飞跃,抽象回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需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生活圈子还比较小,认知水平比较低下,所以在设计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时,一定要贴近生活,最好是直接在生活中进行。
学了长度单位“米”的认识,设计让学生去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一类活动;学了圆的知识后,设计让学生去测量一下圆形花坛的周长、面积一类活动;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去家庭中一周各项开支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制成统计表,统计图等等一类活动。
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重视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课程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数学的本质,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现有的操作材料,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做出适时、适度、适量的,适合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活动真正为孩子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数学教学服务!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统计的初步知识、1课时。
教学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会把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表中得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学生已具备的认知水平:
已学习过分类与比较,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统计初步知识教学目的:
通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会把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表中得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会把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表中得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学导法,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学具,长正方体,圆柱、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森林中要举办拔萝卜比赛,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进行拔萝卜比赛,想请同学们当裁判。
二、引导。
三、巩固练习。
四、发散:生活中哪些地方。
用到统计,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小结:学生对如何分类数数很熟,担不会提数学性质的问题。经老师提醒后会提出数学问题了。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会把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表中得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具体看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独立设计出自己想要图案。
导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案:
课前动手收集一些图案。
二、学生自主合作制作:
1.说一说。
学生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图案拿出来,同桌互相说说自己觉得它美丽的地方在哪里?然后说说这些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2.找一找。
学生取出自己的水彩笔,把自己所拿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圈出来。
3.画一画。
老师可以取出一幅图片,将其中一幅,对折撕掉,指名生画出它的轴对称图形。
三、检测达标。
1.剪一剪。
学生取出自己的剪刀,剪出自己最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出一幅图案。
四、评比结束本课:
学生把自己设计图案拿出来,先小组比,选出优秀的图案,然后教师在评比出优秀的图案三份。
课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北京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感受北京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向往北京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的字词。研读课文,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二段写天安门城楼前与整体介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北京”
1、请小朋友听一首歌,并猜猜歌名,(课件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2、摸清学生对北京的了解。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北京吗?
生:去过。(没去过)。
师:请你说说你在北京看到了哪些景物?(你们在哪儿见过北京?)。
生:……。
二、读“北京”
一读。
1、师:听了这几位小朋友的介绍,大家想不想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
2、今天,教师将与小朋友们一道去游一游……。(揭题,读题)。
3、请把书翻到116页,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比谁读得最认真,最充分)。
4、检查朗读:a、课件出示生字新词;b同桌互读,齐读。
5、师: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说说对北京的印象,你会用哪个词?
三、“游”北京。
1、师:北京有许多好看,好玩的地方,小朋友们喜欢先上哪儿玩?
2、文中哪个自然段对此作了介绍?
3、自由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这一自然段。
5、(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教师相应辅导)。
6、集体交流读书感悟。
7、动态生成,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文本。
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比一比”,小组讨论。
(2)、反馈时,指导学生读好“闻名中外”、“雄伟”、“雕刻精美”、“永垂不朽”等词。
(难点突破:在广场的北面,除了天安门城楼还有什么?……出示相关图片……天安门前真美,你能把这几句话读好吗?……自由试读,指名读)。
(3)、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4)、学生补读课文;
(5)、认真读课文,独立填写“天安门广场示意图”。理清文本的写作顺序。
(6)、交流。
(7)介绍天安门广场上的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第三自然段:
1、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草如荫、鲜花盛开、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意思。
2、以喜爱的心情来背诵这一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1、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北京的美)。
3、引读第五自然段:应带着怎样的感情读?
4、读全文:(自由读、男女生试读)配乐齐读。
四、探“北京”
课后阅读《北京》综合资料。
预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0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