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青蛙唱歌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4:38:09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大全(20篇)
时间:2023-11-23 14:38:09     小编:JQ文豪

在教学中,教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导航仪”。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课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知识。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一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 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 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 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 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二

活动过程:

小朋友:青蛙!

老师: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小朋友:想!

老师: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老师:那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正式玩游戏了。请小朋友先选择你们喜欢的节奏型,贴在自己的青蛙头饰上。(等小朋友准备好)好,现在老师会用手拍一个节奏型,请拿到那个节奏型的小朋友站出来,并跟着用手拍一遍。好,游戏现在开始。

游戏规则:

老师开始随机拍出几种节奏型。几次练习之后开始按照歌曲后四节的节奏型组合拍出来,让小朋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最后是由小朋友按照歌曲原有的节奏型自己组合。也就是说老师不再提示节奏型之间的连接顺序了。(假若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小朋友交换节奏型进行游戏,保证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掌握和辨认节奏型)。

老师:恩,小青蛙们学唱歌学得可真快!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歌词好不好!(老师要按照歌曲的节奏读词,可重复示范两到三遍,然后请小朋友们自己读,检查是否掌握了节奏特点。)。

老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青蛙!现在,请小青蛙们来跟着老师的钢琴唱歌好不好?

(老师弹出整首歌曲的'旋律,让小朋友跟着唱,可重复三四遍)。

老师:真棒!现在小青蛙们都已经学会唱歌了。那么有哪只小青蛙可以为我们表演一下呢?(鼓励小朋友运用各种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但要求他们一定是要以唱歌表演为主)。

老师:小青蛙们真不愧是“田园音乐家”!唱的可真是好!

活动延伸:

小青蛙的故事。

请在课后小朋友自己编一个有关小青蛙唱歌的故事或是画一幅图画。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三

1.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2.学习青蛙的叫声,并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

青蛙图片或青蛙玩具。

一.以青蛙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冬天到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朋友,你们知道冬眠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教师的讲述,理解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歌曲。

2.幼儿学习歌曲。

幼儿集体演唱。

三.游戏:我是小青蛙跟着音乐自由地做小青蛙的动作。

指导幼儿模仿青蛙跳跃、唱歌、捕虫、冬眠的动作。

《小青蛙打呼噜》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我准备了四张图片来展示歌曲的内容;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出示头饰小青蛙来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忙着过冬了。你知道小青蛙在忙些什么吗?”接着出示后三张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内容,提炼歌词:“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青蛙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然后再加上旋律,带领孩子们学会说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接下来,我就组织孩子们玩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边做模仿动作。当幼儿兴致很高时,我提出了游戏的规则:被老师摸到头的要学小青蛙"呱呱"叫两声。但是游戏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刚开始时,由于青蛙只叫了两声,孩子们听得不清楚,再加上小班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活动有点乱。有的小朋友不闭上眼睛偷偷看,我这时候就停了下来,再次强调了一遍游戏规则,并请摸到头的“青蛙”呱呱叫两声后,再说:“请你猜猜我是谁。”在接下来的几次游戏中,幼儿听得清楚了,都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活动秩序好了很多。最后还有很多孩子边“呼呼大睡”,边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睡好了!”大家开心极了,我们边唱边玩游戏,好几遍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四

1、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于图谱的形式,学习2/4拍的节奏型。

2、感受律动游戏的快乐。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课件、荷叶图谱、音乐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生长过程。

二、进入主题,教幼儿学习青蛙跳跃的本领。

1、引导幼儿学习第一种本领。

2、幼儿练习青蛙跳。

3、学习第二种本领。

4、幼儿练习青蛙跳。

5、将两种本领合在一起,带领幼儿跳跃。

三、游戏活动。

1、分组让幼儿练习跳跃。

2、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跳跃。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声音都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都棒极了。因为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幼儿在学歌过程中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这样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及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锻炼。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五

1、随音乐合拍地做青蛙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2、探索小青蛙轻快地跳跃和连贯地游水动作。

3、在学小青蛙跳时,保持动作的合适力度,在游的过程中注意与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青蛙跳和青蛙游水动作的图片各一张。

2、录音机、音乐磁带、指挥棒。

一、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玩具青蛙,问:谁来了?小青蛙有哪些本领?

2、出示图谱,让幼儿说说图上的青蛙在干什么。

3、看图谱模仿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二、随音乐的节奏指图片并道白

1、看老师指图,合拍的道白。

2、师生共同随音乐的节奏边看图边道白。

3、个别幼儿做小指挥,其他幼儿边看图边跟着音乐道白。

三、学做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1、随音乐用拍腿动作来模仿青蛙跳,用游水动作来模仿青蛙游水。

2、教师弹奏曲谱,在座位上练习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3、找空间,随音乐进行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四、创编其他小动物的模仿动作。

1、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跳,那些小动物会游泳。

2、按照幼儿的回答,听音乐做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声音都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都棒极了。因为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幼儿在学歌过程中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这样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及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锻炼。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六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6.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物质-课件:制作青蛙活动习性的课件,录音磁带一盘。

知识-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 导入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感情。教师:"见到小朋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来用歌声好吗?提醒幼儿坐直身体,张圆嘴巴,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观看青蛙生活习性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

教师小结:暖和的春天到了,小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快乐的呱呱叫着。

二、展开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问:"刚才,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小青蛙在做些什么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为什么?"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磁带,请幼儿学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

3.教师范唱一遍:

提问:"谁乐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

4.语言节奏学歌词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来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歌词。(用唱的形式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4.幼儿整首跟唱(1) 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小青蛙吧。

5.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可真好听,从小朋友的歌声中,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就能感到了小朋友对小青蛙的喜欢和热爱,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做动作表演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也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唱?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结束

1.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再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啊还有两段呢,来来来我唱给你们听听。"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小青蛙叫声的感知。

2、帮助幼儿感受故事优美的情节,体会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关系。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1、课件-声音:青蛙,照片:青蛙

2、故事磁带。

一、播放声音:青蛙

1、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谁在叫?

2、小青蛙怎样叫?你喜不喜欢小青蛙的叫声?为什么?

二、故事欣赏

1、教师讲故事:小青蛙的叫声

2、听完故事回答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都有谁?

3、出示照片:青蛙,帮助幼儿丰富词汇。

(1)小动物喜不喜欢小青蛙的叫声?为什么?

(小青蛙只会呱呱的叫)

(2)小青蛙感觉怎样?

(小青蛙心里不服气)

(3)小鱼说小青蛙的叫声是怎样的?

(我真喜欢你的叫声,我在水里都听的入了迷了)

(4)最后怎样了?

(小青蛙的叫声好象动听了许多,小动物们的脸都红了。)

4、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听故事。

三、启发幼儿说一说

1、你喜欢小青蛙的叫声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你听到小青蛙的叫声,会对它说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和体会大家要和睦相处的关系。

小青蛙不会叫,只会呱呱的叫。

“讨厌死了,那声音。”小兔说。

小青蛙听见了小兔的话,不服气的说:“哼,讨厌我呱呱叫,你还不会呢。”小青蛙不和朋友们好了。但他心里还是很在意朋友们说的话,尽量不再呱呱叫。再说,他也不是很喜欢自己的叫声。

天越来越热,小青蛙实在受不了了。他蹲在又大又圆的荷叶上,让微风轻轻一吹,觉得特别舒服——呱呱呱,他叫的可欢了。远远的,他看见小兔匆匆走过,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仍然开心的叫。一条小鱼游过来说:“我真喜欢你的叫声,我在水里都听的入了迷了。”

是吗?”小青蛙感动的问,小鱼点点头。小青蛙跳进水里,亲了亲小鱼。小鱼不好意思的游开了。

第二天,小青蛙回到岸上,很自豪的对朋友们说:“小鱼说了,我的叫声很迷人。”

“可我们一点也没被迷住呀。”小阴洋怪气的说道。朋友们都大笑起来。小青蛙伤心的想:“看来,只有小鱼理解我。”他有回到了荷叶上。

一个月亮很圆的晚上,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的叫着,鱼儿们游在荷叶边,静静的听着,一切都那么美好。岸上的小动物们好奇的说:“咦,小青蛙的叫声好象动听了许多。”

“那是他在为爱他的朋友们亮嗓子。”熊伯伯一说,小动物们的脸都红了。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八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人们自身的感受,都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通过对我班幼儿经验的梳理,我发现他们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活动(如郊游、放风筝等)。而幼儿又对动物角饲养的小蝌蚪非常感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对青蛙的成长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预设了这一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池塘里的小青蛙",力求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注重成品灌输的做法,追求幼儿认知经验与艺术表现的整合。

本次音乐活动的目标是在多种教育形式交互作用中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调动幼儿已有的关于青蛙的认知经验,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快乐氛围。

1.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能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小青蛙》。

歌曲:《快乐的小青蛙》、荷叶、多媒体课件。

一、 玩玩跳跳,熟悉旋律

1.在小青蛙的音乐旋律中,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此环节旨在让幼儿通过玩玩跳跳欣赏和熟悉旋律,感受小青蛙的快乐。)

2.幼儿跟随乐曲自由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一环节让幼儿跟着乐曲的旋律模仿池塘里各种小动物的动作,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个别幼儿进行肢体动作示范,并用舞蹈语汇鼓励幼儿夸张大胆地表现。指导的重点是观察并发现个别幼儿"形似"的动作,并引发集体模仿。)

3.伴随乐曲,教师模仿天鹅的动作,引导幼儿欣赏感知。

二、欣赏感受,想象表达

1.播放小青蛙的叫声,教师以天鹅的口吻做东张西望状并提问"咦,是哪个好朋友未了7"

2.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快乐的小青蛙》,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引发幼儿想象:"你们听到了什么?""咕呱呱呱是什么意思?"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小青蛙们好像在做什么?说什么话呢?"(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迁移已有的认知经验。)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结合歌曲中青蛙叫声的节奏,引导幼儿跟着乐曲有节奏地说说、做做青蛙的开心事。(这一环节的难点是帮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说唱,如"咕呱呱呱,咕呱呱呱,虫儿捉得多又多。咕呱呱呱,咕呱呱呱,春天天气真正好",并配以相应的动作。)

三、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欢怏

旋律

播放课件《快乐的小青蛙》,请幼儿讲讲小青蛙在干什么,或说什么。(此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欣赏并讲述歌词内容。教师可结合幼儿讲述的内容,即兴地将歌词内容唱出来并进行表演,一方面进行小结,另一方面也给幼儿创造第二次欣赏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和小青蛙伴随录像和歌曲音乐一起自由地唱唱跳跳。)

四、延伸活动

玩音乐游戏"好朋友",学习按照节奏做动作。(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引发幼儿进一步学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九

1、学习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及动作来演唱和表现小青蛙。

2、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

小青蛙的胸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表演

难点:跟着音乐做动作

一、在情景中学唱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歌曲《小青蛙》

1、根据教师的提问,胸饰的暗示创编歌词。

2、学唱歌曲第一段,创编与歌曲相对应的动作。

3、集体模仿反馈的动作。

4、两两结伴坐在池塘边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二、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

1、说出青蛙的本领,并模仿小青蛙捉害虫。

2、根据老师的体态的暗示,在乐句句末处捉害虫,;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捉害虫的动作。

3、在池塘里,有节奏的捕捉害虫,体验捉虫带来的快乐。

三、 完整的进行表演

1、在池塘边和老师的暗示下,听音乐用歌声、动作、表情表现小青蛙、仔细听害虫的声音以及捉害虫的情景。

2、完整的进行结伴歌表演,进一步的体验与同伴游戏、劳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物质-课件:制作青蛙活动习性的课件,录音磁带一盘。

知识-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导入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感情。;教师:"见到小朋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来用歌声好吗?提醒幼儿坐直身体,张圆嘴巴,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观看青蛙生活习性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

教师小结:暖和的春天到了,小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快乐的呱呱叫着。

二、展开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问:"刚才,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小青蛙在做些什么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为什么?"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磁带,请幼儿学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

3.教师范唱一遍:

提问:"谁乐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

4.语言节奏学歌词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来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歌词。(用唱的形式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

5.幼儿整首跟唱

(1) 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

(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小青蛙吧。

6.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可真好听,从小朋友的歌声中,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就能感到了小朋友对小青蛙的喜欢和热爱,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做动作表演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也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唱?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结束

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再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啊还有两段呢,来来来我唱给你们听听。"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一

在动物主题中,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动物的特征之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集体活动“青蛙唱歌”。

1、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1、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2、指偶:小青蛙和老青蛙。

3、幼儿自画害虫若干条。

一、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1、出示荷叶:

——“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

——“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

——“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

——“当。

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

——“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

——“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

——“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

——“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说明:以上环节旨在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幼儿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感知音乐的高低变化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

二、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1、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谁最喜欢荷叶?”(青蛙)。

——“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

(说明:这一环节教师可视条件制作多媒体以帮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如:宁静的夏夜,静静的湖面上有许多荷叶,在大大小小的荷叶上坐着许多青蛙,它们这个“呱呱”,那个“呱呱呱”,高低起伏,象在开演唱会……)。

——“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

“呱呱!呱呱!”(你好!你好!)。

“呱呱呱呱呱呱呱!”(今天我呀真高兴!)。

“呱呱呱!呱呱呱!”(真热啊!真热啊!)……。

(说明:幼儿在交流表现中,不仅获得了语言节奏这一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时更关注到动物与我们人类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多角度的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

3、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指偶表演:“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片绿绿的荷叶,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这片大大的荷叶。小青蛙见了老青蛙连忙有礼貌地打招呼:‘呱呱!’(高八度),老青蛙见了小青蛙也热情地说:‘呱呱’(低八度)。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就用它那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高八度)’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很想和小青蛙做伴,它就用那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呱呱,我是一只老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低八度)’他们越唱越高兴……”

4、初步尝试同声合唱。

——“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

——“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

(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青蛙捉害虫。

1、引出青蛙捉害虫,用动作交流表现。

——“青蛙除了喜欢唱歌还喜欢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捉害虫的?”

(鼓励个别幼儿大胆表现捉害虫的动作)。

2、倾听高低变化的音乐,探索青蛙捉害虫的方法。

——“害虫一会跳得高,一会跳得低,青蛙怎么样才能抓住它们呢?”

3、幼儿随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

(说明:“害虫”是幼儿在区角活动所研究的“动物喜欢吃什么——青蛙喜欢吃什么”中自制出来的。教师可将它们垂钓于一根长竿上,随着音乐不规则的高低变化,忽高忽低地抖动长竿,犹如害虫在庄稼地里跳动,幼儿一边跳跃一边捕捉害虫。在游戏的愉悦中,用肢体动作再现音乐的高低变化。)。

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点在区角。

在探索角提供更多的动物指偶,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语言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并提供录音机,以便幼儿自由录制,与同伴交流。

在表演角:投放青蛙的头饰、服装、道具等,引导幼儿将“青蛙唱歌”改编成音乐剧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喜欢的歌曲根据情节内容进行改编翻唱。

……。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二

引导幼儿模仿青蛙唱歌,使幼儿掌握节奏;帮助幼儿学习用相应的乐器匹配乐句,使幼儿初步学会轮奏,享受创造和交流的快乐。

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青蛙唱歌》,同时需准备录音磁带和各种打击乐器。

1、复习歌曲。

(1)边唱歌边表演,要求幼儿正确表现节奏。

(2)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注意相互间的'交流。

2、讨论配器方案。

(1)演奏各种乐器,听听它们的音色。

(2)讨论:哪些乐器像老青蛙的声音。边唱边演奏。

(3)用同样的方法讨论表现小青蛙声音的乐器。

3、打击乐活动。

(1)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声部演奏。

(2)以轮奏的形式演奏,注意相互间的交流。

4、交换乐器演奏。

在区角中为幼儿提供各种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感知各种乐器的音色,探索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请家长带孩子到田野听听自然界各种昆虫、小动物的叫声。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物质―课件:制作青蛙活动习性的课件,录音磁带一盘。

知识―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感情。教师:“见到小朋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来用歌声好吗?提醒幼儿坐直身体,张圆嘴巴,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观看青蛙生活习性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

教师小结:暖和的春天到了,小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快乐的呱呱叫着。

二、展开。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磁带,请幼儿学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

3,教师范唱一遍:

提问:“谁乐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

4,语言节奏学歌词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来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歌词。(用唱的形式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

5,幼儿整首跟唱(1)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小青蛙吧。

6,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可真好听,从小朋友的歌声中,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就能感到了小朋友对小青蛙的喜欢和热爱,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做动作表演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也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唱?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结束。

1,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再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啊还有两段呢,来来来我唱给你们听听。”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物质课件:制作青蛙活动习性的课件,录音磁带一盘。

知识—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导入。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感情。教师:“见到小朋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来用歌声好吗?提醒幼儿坐直身体,张圆嘴巴,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观看青蛙生活习性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

教师小结:暖和的春天到了,小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快乐的呱呱叫着。

二、展开。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磁带,请幼儿学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

3、教师范唱一遍:

提问:“谁乐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

4、语言节奏学歌词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来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歌词。(用唱的形式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

5、幼儿整首跟唱。

(1)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

(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小青蛙吧。

6、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可真好听,从小朋友的歌声中,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就能感到了小朋友对小青蛙的喜欢和热爱,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做动作表演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也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唱?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结束。

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再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啊还有两段呢,来来来我唱给你们听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五

活动过程:

老师: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小朋友:想!

老师: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老师:那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正式玩游戏了。请小朋友先选择你们喜欢的节奏型,贴在自己的青蛙头饰上。(等小朋友准备好)好,现在老师会用手拍一个节奏型,请拿到那个节奏型的小朋友站出来,并跟着用手拍一遍。好,游戏现在开始。

游戏规则:

老师开始随机拍出几种节奏型。几次练习之后开始按照歌曲后四节的节奏型组合拍出来,让小朋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最后是由小朋友按照歌曲原有的节奏型自己组合。也就是说老师不再提示节奏型之间的连接顺序了。(假若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小朋友交换节奏型进行游戏,保证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掌握和辨认节奏型)。

老师:恩。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六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掌握歌曲的节奏型,看图学唱歌词,体会演唱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大荷叶一片;故事图画4幅;节奏图;彩笔筒人手一个;音乐。

一、播放音乐《小跳蛙》,带领幼儿出场。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吧!(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学青蛙进教室)。

师:咦!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大荷叶)。

师: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地荷叶呀!我们和荷叶宝宝一起静静的躺在水面上休息一会儿吧!闭上眼睛。(将荷叶放在地上,幼儿围着荷叶坐下)。

二、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1、播放音乐,轻风。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感觉这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哦!美美的风、轻轻的'风、温柔的风吹在荷叶宝宝身上它会怎样动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再次播放音乐,轻风。师幼一起轻轻抖动荷叶转一圈)。

2、播放音乐,狂风。

师:哇,又来了一阵风,你感觉这又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如果大风、狂风、龙卷风都吹来了,荷叶宝宝又会怎么样动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再次播放音乐,狂风。师幼一起狂抖动荷叶转一圈)。

师:嘘!风停了,让荷叶宝宝休息会儿!(示意幼儿坐下)。

3、弹奏音乐,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两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哪段音乐代表轻风,哪段音乐代表狂风。(分别弹奏,让幼儿比较音乐的强弱)。

4、游戏。

跟着老师弹奏的音乐,幼儿做出相应的风吹荷叶的动作。

5、音乐停止。

师:风,总算停了,太阳出来了。你们知道谁最喜欢呆在荷叶上吗?(引导幼儿说是青蛙)我们一起学青蛙跳到荷叶上吧!(集体坐到荷叶上)。

师:小青蛙是怎么样唱歌的?(幼儿模仿青蛙不同的歌声)。

教师小结:哇,你们学得可真棒!小青蛙可会唱歌了,它可是一位“天才音乐家”,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歌吧!

三、掌握《小青蛙》的节奏型。

1、出示节奏图,比较不同,认识附点,学习打节奏。

师:第一张节奏图上面的两个叉叉一条横线是一拍,那么第一张节奏图我们一共要打四拍。(教师示范)。

师:第一张节奏图与第二张节奏图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第二张多了附点)当遇到附点,打拍子的时候手要抬高点。

2、教师教幼儿看图打节奏。(彩笔筒人手一个)。

3、引导幼儿发现除了老师发的彩笔筒,还可以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拍打节奏。

四、看图学习歌词,将歌词带进节奏。

1、依次出示图片,每张图片代表一句歌词,引导幼儿看图边打节奏边学唱歌词。

2、教师完整示范表演歌曲。

3、幼儿跟音乐完整表演歌曲。

五、歌曲表演。

可分小组表演。一组唱歌,另一组打节奏。或一组边唱边拍打身体,另一组边唱边拍打地板。

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表演得可太棒了。听,外面有好多青蛙都看见你们精彩的节目了,都说想和你们比比赛,看谁才是第一名,走,跟着老师去挑战吧!(播放音乐《小跳蛙》带领幼儿出去,结束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优美的音乐、琴声、辅以提问和插问,引领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地感受、体验、探索音乐的变化。自主地用动作表现音乐的高低、快慢。从荷叶与风的大小变化,联系到荷叶上的青蛙,从倾听风的变化声,转换到拨动荷叶动作和表现不同的风速。在学习歌曲上,运用节奏图与歌词故事图,让幼儿自主发现节奏图上的符号,认识这些节奏符号,学会正确地打节奏。并看故事图,理解歌词内容,将歌词带入节奏中歌唱。

活动中还有许多处理不当的地方。如:语言带有强制性,过渡语衔接不自然;在出示打节奏的物体时,教师应讲解清楚其敲打的方式,或让幼儿自主探索;在打节奏时,可以让幼儿尝试一下打快节奏,也可以让幼儿用各种物体来打节奏;歌曲表演时,可将幼儿分组表演,丰富歌曲表演形式。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七

活动目标1、初步听辨音乐的强弱、高低、快慢。2、尝试用声音、动作区分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叫声。3、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老青蛙、小青蛙手偶。自制小乐器、节奏卡、音乐等。活动过程一、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强弱自由表演律动“大风和小风”。1、这是谁啊?(青蛙)炎热的夏天来了,青蛙宝宝觉得很热,它们想出去旅行,它们来到河边,听到了一种声音,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小风和大风的音乐让幼儿感受。2、师:“第一段音乐是什么样的风?”(是轻风)“第二段音乐又是什么风?”(是狂风)小青蛙们听到了风声开始跳起舞来了,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动作。轩轩:我听到了轻轻的风吹来了,好像还有一点呼呼的声音。嘉嘉:我听到了微风吹来了,小树叶有点摇动。灵灵:我也听到小风吹来了,吹在身上很舒服的。浩浩:我听到大风吹来了,呼呼啊,呼呼啊的声音很响。天逸:我听到狂风吹来了,好像是大灰狼的声音。烨烨:我也听到狂风吹来了,好像房子要倒塌了。重点难点——初步能听懂音乐的强弱。小结:原来大风和小风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小青蛙们的舞蹈也是不一样的,风小的时候动作做的小一些温柔一些,风大的时候动作大些,你们表演得真好。在幼儿自由表演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都能根据音乐的强弱进行表演,特别是在表演大风的时候,孩子们能用较大的动作来表现狂风吹来时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这个表演游戏,调动幼儿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感知音乐的高低变化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二、体验音乐——尝试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音乐的强弱。1、发声练习:青蛙叫过渡:小青蛙你们的歌唱得真好听,可是在这个时候又来了一只老青蛙。小青蛙看到老青蛙很高兴,就热情的跑过去和老青蛙一起做起了自我介绍。听听小青蛙和老青蛙是怎么介绍自己的。2、老青蛙和小青蛙是怎样介绍的?谁来学学看?出示节奏卡,教师帮助幼儿提炼。幼儿在学习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叫声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对于小青蛙比较感兴趣,学的也很像,但是老青蛙的声音幼儿一时还学不像,后来经过提醒后,幼儿经过使用节奏卡把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区分开来了。在拍手打节奏时,小青蛙的声音打得又响又快,而老青蛙的声音我是让幼儿用拍腿的方法来体验,让幼儿彻底了解了老青蛙的声音又慢又轻。3、这里有两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哪一段音乐是小青蛙唱歌的音乐?哪一段音乐适合老青蛙唱歌?为什么?(倾听两段强弱变化的音乐)教师小结:原来小青蛙的歌声又快又响,而老青蛙的歌声是又慢又轻。4、学唱歌曲(2—3遍),并分角色演唱歌曲,运用自制小乐器表现音乐的强弱。重点难点——幼儿运用音色的强弱变化表现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声。三、表现音乐——运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的强弱游戏:青蛙捉害虫重点难点——听辨音乐的高低,变换捉虫的动作。1、小青蛙捉害虫。小青蛙有没有捉到?这只小青蛙捉到了,我们问问它是怎么样捉到的?(跳的高,唱的响)2、老青蛙来试试看?老青蛙有没有捉到害虫啊?(老青蛙唱的轻跳得低没有捉到)3、旅行结束了,我们回家休息吧。(做青蛙跳出教室)成功之处1、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幼儿对于音乐活动很感兴趣,对于节奏比较敏感,听辨音乐的能力比较强,能正确区分音乐的高低和强弱,这和平时的教学基础是分不开的。2、多样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唱唱、玩玩中感受音乐的兴趣。3、教师准备充分活动流畅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准备活动做得相当充分,自制的打击乐器等比较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比较流畅。需要调整之处1、教学活动可以拆分为二教时我在整个活动中发现孩子们虽然能正确的听辨音乐的强弱和高低,也能进行表演,但我还是发现孩子们对于歌词和旋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好,孩子们只能跟着我一起唱和表演,如果脱离了我的琴声,孩子们好像还不是很熟悉旋律。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这节课分成二教时进行,第一教时先让孩子们学唱歌曲,第二教时在孩子们已经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进行听辨音乐的活动,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孩子们的兴趣也会更高。2、游戏规则要交代清楚最后的集体音乐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但是我在游戏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告诉幼儿,我们扮演的是小青蛙,而不是真的小青蛙,也不能真的来抢小虫子吃。以后在类似的教学中,我们要对小班的孩子讲清楚游戏的规则,这样就不会出现孩子们抢小虫子吃的现象了。看来老师的启发性语言还是必不可少的。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八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虫子一串,青蛙指偶两个。

1、出示荷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的.荷叶呀,我们让她静静的躺在水面上吧!

2、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风儿吹来,荷叶会怎样呢?听,风吹来了,是什么样的风?

轻轻的风吹过来,荷叶怎么动(轻轻的)荷叶是轻轻的柔柔的抖动。我们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

又来了一阵风,是什么风?

风停啦,我们都知道风是会变的,让我们来跟着风声来变化着抖动荷叶吧!(弹两种不同的音乐,师生共同变化抖动荷叶。)。

3、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声音的变化。

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老青蛙、小青蛙。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小百科: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十九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虫子一串,青蛙指偶两个(老青蛙、小青蛙)。

1、出示荷叶,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的荷叶呀,我们让她静静的躺在水面上吧!(师生手持荷叶站在原地不动。)。

2、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风儿吹来,荷叶会怎样呢?听,风吹来了,是什么样的风?(另一教师弹轻风的音乐)请你们猜一猜,轻轻的风吹过来,荷叶怎么动?(轻轻的)荷叶是轻轻的柔柔的抖动。(师再次弹轻风,师生共同轻轻抖动荷叶。)我们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师生小碎步转、抖动2遍。)。

师:听,又来了一阵风,是什么风?(师弹狂风音乐,幼儿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我们边听边抖动荷叶。(再次弹狂风,师生抖动荷叶。)。

师:嘘!风停啦,(师生停在原地)我们都知道风是会变的,让我们来跟着风声来变化着抖动荷叶吧!(弹两种不同的音乐,师生共同变化抖动荷叶。)。

3、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声音的变化。

(1)师:风停了,荷叶停在了水面上(师生把荷叶放在地上),小朋友,荷叶上是谁最喜欢坐得呀?(小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来跳上荷叶休息一会!(师生共同跳上荷叶,坐下来。)。

(2)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师:小青蛙,你们最喜欢坐在荷叶上干嘛?是怎么叫得?(个别幼儿学叫)这只青蛙叫得真好听,还有节奏呢?其实,青蛙叫不一样的声音就是在说不一样的话,听我说:你好!你好!真高兴!真高兴!那你们能不能把叫声也像说话一样说给大家听呢?(幼儿学说)说得真好!还有谁叫出不一样的呢。(鼓励幼儿学)。

(3)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老青蛙、小青蛙。

师:你们看,(出示指偶)荷叶上有两只青蛙,他们在荷叶上愉快地唱歌,我们来听听是谁在唱?(配班老师弹两段不同节奏的青蛙音乐,幼儿倾听。)先是谁唱的?后面的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再次倾听)小青蛙唱的歌是怎样的?是跳跳的,还是连连的,细细的还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细细的)老青蛙呢?(连连的、低低的、粗粗的)。

师:老青蛙说:我要跳到荷叶上去玩。小青蛙说:我也要去。(老师情景表演)他们见了面唱起了歌,(问幼儿)谁先唱?(老师示范唱一遍小青蛙)该轮到老青蛙唱了。(示范唱一遍老青蛙)我们跟着小青蛙唱一遍,好吗?(幼儿学唱,师生一起唱。)小青蛙的声音是细细的,老青蛙的声音是粗粗的,和我一起唱。(师生一起清唱)。

师:青蛙的歌好听吗?谁愿意做老青蛙呢?谁愿意做小青蛙呢?(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记住要唱出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声音哦!(幼儿分组唱2遍)。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师:哎呀!我们唱得肚子好饿啊,我们去捉害虫吧,一起把荷叶收起来。噢!对了!我们是怎么跳得?听到高高的声音就跳得高高的,听到低低的声音呢?(配班老师放高低的音乐,幼儿听音乐跳。)来捉害虫啦!哇!好累啊,我们回家啦!

小班教案青蛙唱歌篇二十

有关动物的主题是每个年龄阶段幼儿都非常喜爱的内容,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把握的主题要点是不同的,对于中班幼儿则侧重于感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的关系等等。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按以往的经验,教师可能会教给幼儿许多关于动物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乐自身特有的知识语汇和本体功能。那么在主题进行中,如何使音乐既起到纽带作用,让幼儿在其特有的愉悦感中逐步推进主题的进展,同时又不失音乐所蕴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儿获得音乐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在动物主题中,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动物的特征之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集体活动“青蛙唱歌”。

1、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1、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2、指偶:小青蛙和老青蛙。

3、幼儿自画害虫若干条。

一、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1、出示荷叶:——“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说明:以上环节旨在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幼儿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感知音乐的高低变化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

二、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1、出示荷叶上的青蛙。——“谁最喜欢荷叶?”(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说明:这一环节教师可视条件制作多媒体以帮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如:宁静的夏夜,静静的湖面上有许多荷叶,在大大小小的荷叶上坐着许多青蛙,它们这个“呱呱”,那个“呱呱呱”,高低起伏,象在开演唱会……)——“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呱呱!呱呱!”(你好!你好!)“呱呱呱呱呱呱呱!”(今天我呀真高兴!)“呱呱呱!呱呱呱!”(真热啊!真热啊!)……(说明:幼儿在交流表现中,不仅获得了语言节奏这一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时更关注到动物与我们人类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多角度的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

3、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说明: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它的旋律很具诙谐幽默的感染力,体现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时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适宜中班幼儿的嗓音特点。因此,将这首歌曲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指偶表演:“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片绿绿的荷叶,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这片大大的荷叶。小青蛙见了老青蛙连忙有礼貌地打招呼:‘呱呱!’(高八度),老青蛙见了小青蛙也热情地说:‘呱呱’(低八度)。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就用它那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高八度)’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很想和小青蛙做伴,它就用那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呱呱,我是一只老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低八度)’他们越唱越高兴……”

4、初步尝试同声合唱。——“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青蛙捉害虫。

1、引出青蛙捉害虫,用动作交流表现。——“青蛙除了喜欢唱歌还喜欢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捉害虫的?”(鼓励个别幼儿大胆表现捉害虫的动作)。

2、倾听高低变化的音乐,探索青蛙捉害虫的方法。——“害虫一会跳得高,一会跳得低,青蛙怎么样才能抓住它们呢?”

3、幼儿随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说明:“害虫”是幼儿在区角活动所研究的“动物喜欢吃什么——青蛙喜欢吃什么”中自制出来的。教师可将它们垂钓于一根长竿上,随着音乐不规则的高低变化,忽高忽低地抖动长竿,犹如害虫在庄稼地里跳动,幼儿一边跳跃一边捕捉害虫。在游戏的愉悦中,用肢体动作再现音乐的高低变化。)。

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点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如:在探索角提供更多的动物指偶,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语言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并提供录音机,以便幼儿自由录制,与同伴交流。在表演角:投放青蛙的头饰、服装、道具等,引导幼儿将“青蛙唱歌”改编成音乐剧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喜欢的歌曲根据情节内容进行改编翻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126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