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并加以总结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在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选,您可以参考一下写作的技巧和风格。
读书采访心得篇一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
采访前我通过各种关系了解了校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从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毕业的她,已经工作8年了,现在也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妈,但当我问及她的大学生活,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那份快乐与幸福。"大学生活是难忘的,值得回忆的"她肯定的说。随后她回忆江财的校园,一草一木,问我学校的变化,就这样,我们的谈话在回忆与现实这八年的对比中开始了。
清晨湖边的琅琅读书声,中午食堂里拥挤的打饭场景,还有夜晚宿舍的卧谈,这些都是我们的共鸣。当我说起江财的变化时,学姐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说"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老师,那里的花草,我住过的宿舍,我走过的江财的每一条路。都是回忆。""忆往昔"的开场,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打开了被采访者的心。回忆就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的上演。她的脑海里是江财的过去,我的话语中是江财的现在,就仿佛我们做了一次时空的转换,我回到了过去而她旅了一次游,我把她带回了母校。
不知为什么,突然在想:三年后,我真正的离开了江财,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悲伤?喜悦?恋恋不舍?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忧参半吧!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是,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学生活,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母校。不论我在哪里也不论我在干什么,我依旧是江财人。也许两年,也许十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才会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江财的变化,我希望听到令我惊讶的消息,就像现在学姐的表情一样,为江财的进步而骄傲,也为自己曾经是江财人而自豪。
接下来,我就开始提问我最关心的话题了。学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来讲,真的是很好了。可我要问的是这样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吗?与她上大学时候的梦想,以及大学毕业时的梦想是一样的吗?她没有正面地回答我,只是说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能坚持你的理想,那么就要接受现实。也许你会说你可以坚持下去,但有些时候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能简单的说说你的理想吗?简单的谈谈大学刚毕业时的理想就行。""大学刚毕业时,说实话我很矛盾,一点也不兴奋,因为我在考虑留在南方还是回来(回辽宁),江财在南方还是很好的,所以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现在南方找找工作,闯一闯,因为还年轻,我想有我自己的事业。但我的父母是反对的,因为我是独生女,这四年在南昌我们每年就只能寒暑假的时候见面,他们说很想念我,并且我一个人在南方他们不放心,南方那边没有亲友,就只能我一个人,他们坚决不同意。一直劝我回来。在加上我没有找到令我可心的工作,最终,我还是妥协了,我回来了。""你我一样,背景差不多,所以你也要考虑到这一方面,除非你很有把握,在南方会有更好的发展。""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职业规划是没有用的呢?理想会被现实打败?"我继续追问,也不全是这样的,如果当初我回来后的情况很糟糕,也许我还会去南方追寻我的梦想。理想就是一把尺子,一直在衡量现实的差距,一直在提醒着你的人生是否偏离了轨迹。也许你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规划的作用。"。
大一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我认为很简单,因为我的头脑中一直有未来的规划图,有时候我很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但真正动起笔来形成文字,我苦恼了。我觉得我的理想就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远远的看见,我甚至连怎样去实现理想都不知道。我试图寻求一种可以快速、顺利实现理想的路,我在思考毕业后的选择,大学中该怎样生活,该掌握什么知识…可我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境地,最后我不得不用"走一步看一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这次与学姐的谈话,让我有了再一次规划的想法。没错,有理想的人就像看到灯塔的船,内心总是温暖的、踏实的,不论现实有多么的残酷,也都不会被打败!
大学学什么?大学学到了什么?这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忘掉一切后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想求证。
学姐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很想知道她对大学的态度。她告诉我,尽管这样,大学时光以就是她最怀念的,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那段时光最终形成的,那才是她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学知识"她肯定的说,"就像现在我还在依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大学中有很多事需要学习的,如果你仅仅看到了专业课的那点东西,你肯定不会走很远。其实大学的学习全靠自己,你肯定都听了很多遍了,但有时候听到不代表做到,你真的做到了吗,自主学习?"我惭愧的摇摇头。"图书馆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你可以涉猎很多知识,你感兴趣的课程都可以去旁听,这就是大学,每人去干涉你的生活,一切由你做主,这真的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啊!"没错,我也是深有同感的,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安排,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自己的思想。"还有一项更重要——要学会怎样建立自己的人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提高自己与别人说话办事的能力。"终于说到我最痛疼得事了,人际关系是我一直很重视的环节,但有时并不如我所愿。"没有人一出生就会做得很好,有可能你和陌生人接触的少,没有找到谈话的技巧,慢慢来相信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做的很好的。待人关键就是要真诚,真诚是很重要的,通过和你的谈话,我觉得你的沟通能力还是很强的。""谢谢学姐给我的鼓励,我会记住你说的话的,努力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话题——情。友情,师生情,爱情。宿舍就是一个家,宿舍的四个人朝夕相处,总会有摩擦,来自天南海北,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所以这也更能培养宽容的胸怀。"还记得我们寝室四个人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会,每天一个话题,我们按生日大小派名,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玩的,我们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纯的,即使吵架也都是些生活上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过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不会有人太往心里去。"。
师生情与其说是珍贵不如说是难得。有时只有上课的时候见到老师,时间很短,这就更需要自己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学术问题,这就看你思考有多少了,老师还是很喜欢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学习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你也会得到的更多。有些知识来的更直接。
爱情,最敏感的话题。此刻学姐的表情是甜蜜的。"回忆起曾经的他了?""都已经过去了。""那你们还有联系吗?""没有了。"就让甜蜜留在她心里吧。鉴于她已经结婚了,我就没有过多的问下去,因为那是她的独家记忆。爱情不能强求,我依旧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的出现。
三个小时的聊天采访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谈话内容却让我终生受益。这是一次老乡校友间的亲密谈话。感谢学姐的配合,我才完成了这次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我内心的任务。
暑假过后,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这次谈话让我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我知道了该做什么,该注意什么。大学学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读书采访心得篇二
伊能静的访谈大概是两个星期之前看的了,但是这期节目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慨于伊能静坎坷的人生经历,感慨于她的奋力拼搏,感慨于她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样一个女子,让人既敬畏,又爱怜。
关于伊能静,我不想再多作介绍。我想说的是,16岁就出道,全家都靠她养,这样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无比强大的女子,是多么地让人肃然起敬!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她没有低头,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用她那瘦小的肩膀,背负起种种的压力和责任。
牵手事件让她陷入舆论的种种指责,将她推上风口浪尖,这一刻,她似乎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媒体被蒙蔽了眼睛,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却不知,这些,对于这样一个弱女子,是多么大的压力!然而她没有怪谁,也没有恨谁,她只是将自己关在屋里,安静地思考,她甚至找过心理医生。风波过后,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伊能静。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钻石女人,所经历的磨难越多,就像钻石一样,被打磨地越多,就越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她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没有人知道,她和庾澄庆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他们的婚姻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她也不会去告诉任何不相关的人,而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也许是不爱了,也许是有外部的因素。那又怎样呢?我们只需知道结局,他们分开了。
相爱时一切美好,传统的观念也总是在谆谆告诫着我们,无论如何,即使以后不爱了,离婚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离婚真的是不负责任吗?将自己捆绑在一个让自己痛苦万分的婚姻之中,整天面对着一个你早已不爱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你对自己都不负责,你怎么对其它人负责?也许有人会说,离婚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但是我想,如果不离,也未必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吧?因为你们的爱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家,也没有了爱。关键是你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一如伊能静,我相信她的小王子是充满爱的,因为伊能静给了他很多的爱,而没有向小王子传输任何的一如我恨你爸爸之类的信息,她说,不要教他恨,因为长大后,他也会恨你,要给他爱,满满的爱,这样他才会爱你,爱这个世界。
她还说,你一定要先搞定一个馒头的问题,那表示你有能力,你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资格谈梦想,因为梦想是需要能力来完成的。一如我在萧亚轩访谈感想里所说,梦想,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梦想,不是白日梦。并且,我们,终究只是世俗的一份子。
这样一个外表温柔美丽而内心强大的女子,这样一个敢于爱敢于做多女子,让人不得不欣赏。欣赏她的才情,欣赏她的坚强,欣赏她的魅力,欣赏她的言谈,欣赏,这样一个——伊能静。
读书采访心得篇三
再一次做访谈,不同于上一次的是这次关注的点与上次是很不一样的,这次我们把视角放在了我们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身上,通过这次的访谈,体会到了一种之前自己不了解的生活体悟,感慨颇深。
刚开始我们虽说有了上次的经验提供借鉴,但是面对不同的群体,我们还是显得有点紧张。上一次采访的是学生,大家比较有共同的话题,而这一次虽说都是身边的食堂工作人员,但是毕竟显得很陌生也很有隔阂。
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先是在食堂里转悠了一圈,物色比较适合的切入口。我们担心会被他们拒绝,更担心他们会觉得我们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心里满是矛盾。
最后我们终于鼓起勇气,从平时经常去的麻辣香锅店下手,看到他们正在吃饭,就从食堂的伙食开始讲起,我们之前设计了很多很多要问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跟他们沟通过程中,觉得那些都用不到了,食堂工作人员很乐于与我们交流,他们甚至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之前没有设想到的问题。之前我们构想的很多种面临的困境也都没有遇到,反而进行得如此顺利,原来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食堂工作人员是真的很平易近人,很贴心。
慢慢地,在渐渐沟通了解了彼此的基础上,大家也都放开了,“小记者”们和被访问者打成了一片,打开了各自的话匣子,于是我们顺利的瞄准了下一个被采访者食堂的主任。
与上次沟通远远不同的是,我们在劝主任接受采访时就吃了个“闭门羹”,主任毕竟是主任,他肩上的责任重,生怕我们目的不纯,而且据他所说,他的领导明文规定不允许他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不过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主任还是热心的坐下来和我们聊起了天。在整个与主任聊天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食堂,包括学校,对我们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学生服务。在与主任告别时,主任还语重心长的嘱咐我们,好好享受大学生活,大学才是最纯净的一块地方,以后踏上了社会,会遇到很多不情愿的事。我们似懂非懂地定了点头。
伴着泛红的夕阳,我们结束了今天的采访,我们付出了很多,但同时收获到的更多,我们了解到了食堂工作人员内心真实的感受,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上班,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累得多。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不过在他们的生活中,工作并不是全部,他们说,在学校看着学生来来去去,他们也非常喜悦,感觉自己也像学生一样,而在食堂里同工作人员一起干活或者玩乐,也让他们多了一帮兄弟姐妹,他们也很享受这种生活。
同时,这次的访谈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我们组的成员可能之前大家都并不是太过的熟悉,彼此之间的配合一开始还欠缺了一些。但是通过我们两次访谈,我发现了我们彼此之间互相所不知道的优势和长处,我们互相了解了许多,一方面,我们通过这次访谈拉近了我们组员之间的关系,大家在一起做访谈都充斥这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我们小组成员通过这次访谈也练就了更加默契的配合,一个小组的成员大家各有所长,优势互补,这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所最为人看重的一点。
我感谢这次访谈,我感谢我们组所有人的努力,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访谈,了解了许多我们之前所不知道的秘密,同时更要感谢食堂工作人员默默为我们做得这一切,谢谢他们!
读书采访心得篇四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已经被各种信息和娱乐活动所占据。与此同时,读书已经逐渐被边缘化,人们对于书籍的阅读兴趣也逐渐减弱。为了了解人们对于读书的态度和观点,我进行了一次采访,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读书的重要性。
在采访中,我首先询问了受访者对于读书的看法。大多数受访者一致认为读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他们认为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眼界。读书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素养,还能够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许多受访者还表示,通过读书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帮助。
第二段:读书的难题。
然而,在采访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人们遇到的读书难题。首先,有些人认为读书的时间成本过高,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其次,一些受访者表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喜欢追求即时的、碎片化的信息,而不是花费时间去阅读一本完整的书籍。此外,一些人认为自己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内容,导致阅读的兴趣逐渐淡化。
第三段:读书的改变。
为了了解人们对于读书的转变和改变,我进行了更具体的采访。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在读书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们更加注重深度思考,喜欢通过阅读来获取新的知识和启示。一部分受访者也表示,他们的情感世界得到了丰富和平衡,通过读书,他们可以在作品中找到共鸣和安慰。
第四段:读书的影响。
采访中,我还了解到读书对于一些人的职业和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一些受访者表示,通过读书,他们获得了一些有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在求职面试中,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机会。此外,一些受访者还表示,通过读书,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丰富和充实,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第五段:鼓励读书的建议。
根据采访的结果,我认为推动读书的普及和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有一些有效的途径。首先,公共机构和教育机构可以组织读书活动和阅读推广活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资源。其次,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读书引导和培养,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最后,个人也应该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内容,坚持阅读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阅读的态度和难题。读书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素养和思考能力,还能够改变个人的观点和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推动读书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并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读书采访心得篇五
近期我采访了数位读书爱好者,他们各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在他们的讲述中,我感悟颇深,对读书以及阅读的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一段:阅读的力量。
在采访过程中,我最被深深感动的是,读书的力量。阅读爱好者跟我分享了他们通过书籍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还激励了他们努力成为更好的人。我不禁被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感染。
第二段:阅读的乐趣。
要让阅读成为一种持续而愉悦的体验,了解自己的喜好是非常关键的。每个人在读书方面的偏好和爱好都不一样,需要认识自己并尝试各种类型的书籍,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书籍的魅力所在。
第三段:阅读的方式。
有些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沉浸于书中,而有些人更喜欢在公共场合读书。不同的人对阅读的体验方式及所需的环境也各有不同,打造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段:阅读的收获。
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过程本身,更在于这个过程能带来的收获。一些读书爱好者认为,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方式,让人有机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提升自我认知,而这些收获一旦记忆深刻就会长期受益。
第五段:阅读的建议。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得到一些读书的建议。比如,准确而直接的主题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大量的阅读时间能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以及将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来养成,以便每天都能有时间品味一本好书。
总结:
在采访各路读书爱好者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人们为什么如此热情地追求阅读的体验。读书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让你明白人生可贵并探索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是,阅读能真正启发我们的思维、理念和想象力,为我们带来新的视野,带来更加真实的人生历程。
读书采访心得篇六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多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采访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看来,通过阅读采访,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段:阅读采访的好处。
阅读采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采访是一种权威的信息来源,因为采访往往能够直接从当事人口中得到真实的信息。其次,采访还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或者揭示一些问题的真相。最后,通过阅读采访,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发展动态,这对我们提高综合素质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段:阅读采访的技巧。
阅读采访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采访的背景和目的,例如在哪里,何时,以及采访对象是谁等等。其次,我们需要注意采访的方式和内容,例如采访的问题是否充分,被采访者的回答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存在漏洞等等。最后,我们需要分析采访的原因和影响,也就是为什么采访会展现出现在这个样子,以及对于我们自己的影响是如何的。
阅读采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报刊杂志,因为这些媒体的专业性能够保证采访的质量和深度。此外,使用互联网也是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感兴趣的采访内容,这种方式更加灵活方便。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互联网上的采访内容没有经过审核,有可能存在虚假、夸张等情况,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
第五段:结论。
通过对于阅读采访的好处、技巧和途径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采访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如何的,以及我们通过采访获得的收获和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采访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阅读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又要关注对采访者的批判性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阅读采访中得到真正的收获。
读书采访心得篇七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为了对以后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我们走访了于我校毕业的缪爱雪校友。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早上八点钟赶到,我们开始了校友采访。简单的问了一些基本情况,校友开始很认真的跟我谈起他认为当代大学生以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她以丰富的经验侃侃而谈,让我感受颇深,对我也很有帮助。
“八小时工作,二十四小时思考。”
“从基层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这是03级校友缪爱雪的座右铭与人生感悟。她通过她的人生经历及感悟,让现在的我对未来的就业与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
“干一行,爱一行,钻三行,出色于多行。”是缪学姐的人生格言,它清楚的告诉我,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是人一生中的重要一课,“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歹。”须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更要通过实践获得更新的感悟与认知,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从基层干起,不要好高骛远。”“服从工作需要,把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工作看成事业,要有敬业精神。”这是缪学姐就业的经历写照,在金融学院学习的她,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建设银行杭州分行工作,从零柜做起,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要“既来之,则安之”,以认真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肩负好自己的责任,踏踏实实做人,勤勤奋奋做事。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从基层做起,不做无谓的好高骛远,做有目标的奋斗,有的放矢,逐步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因为“是玫瑰总有开放的时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如果你的领导上司不重用你,不是你的错,是他的损失。”拥有认真负责精神,不断进取的自我总是会曲径通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缪学姐说,她会投身于自己所喜爱的这个职业,并为之拼搏不止,奋斗不息,但毕竟路还很长,还会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和许多新出现的问题,这些要靠我们的一起努力。
随着采访结束,我们走出了建设银行的办公大楼,学姐的亲切微笑还在眼前。背负着学姐的殷切希望,我们“望望头上的天,看看脚下的路”,轻松而愉悦的,迈上了新的旅途。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不好好把握却很容易蹉跎光阴。这次寻访之行确实让我受益良多,写着这些文字,我还在想着校友对我们的忠告,我会牢记在心,并落实到行动上,向校友学习,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读书采访心得篇八
这学期前前后后也采访了许多人,涉及的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没能采访到真正的“高层”人物还是比较遗憾。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渐渐地到驾轻就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人物采访我自己还是有着较多的感受。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分了解(大多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知名教练与体育评论员),但实际采访中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语言上遭遇了危机。由于一些主教练来自上海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方言,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即使后来用普通话对话也时常在一些关键语句上因为口音问题而不能正确理解意思。记得一次采访一位沪上著名教练,因为前期没有心理准备,电话采访时才发现采访对象的语调“惊人”的低。低沉的语调使很多话变得含糊不清,那次的采访最终也因此失败。
除了采访对象的准备外,背景知识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还是在实习期间,一次采访圈外人士预测比赛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前一场比赛我自己也没有看,而采访对象对于足球也不够专业,就出现了采访过程两个人无话可说的境地。
两次失败的经验也提醒我做好采访前背景了解的重要性。对于采访对象,适当了解他的身份有助于更顺利的进行采访;对于采访选题的背景,完备地做好先前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刚开始接触采访稿的撰写,我也犯下了不少毛病。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采访稿,我的第一篇采访稿被小组成员批为过于客观,缺乏适当的文学性修饰。当然,对于一篇采访稿尊重采访者话语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将话语转变为文字又不能少了文学的修饰,不然采访稿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而实习时,我的一篇采访稿也被老师批评了。由于我对于采访对象的话题有着自己很多的见解,于是在文章中有意无意的加入了我的意见倾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话语方式与采访对象身份不符的现象。
在采访稿的撰写之中,如何将事实的客观性与文字的文学性更好地结合显然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从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受访者的意图,而在文字上则需要部分润色,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也需要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吧。
采访的策略选择。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选择不同的采访策略。策略的内涵即是选择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语言氛围以及不同的话语量。比如采访“下层”受访人时,我大都会比较主动,尽量将语言氛围变得轻松使受访者能够较为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采访中我也会适当的掌握主动权,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受访者整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而对于“中高层”受访者,我一般不会过于主动,而是将采访的掌控权交予对方,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两种不同的策略,也是基于两类受访者不同的社会身份、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中下层”受访者可能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相对怯于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同时表达中也可能会因多种因素造成表意不清等问题;而“中上层”受访者相对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特定问题相对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然选择给予对方过多的引导势必将使受访者感到唠叨琐碎。
所以在这样的考虑下,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既能使采访顺利的进行也能建立更好的互动环境。
这个学期开始全面的接触采访与写作,实地采访与电话采访都做了不少,但是我感觉还是远远不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也告诉我,采访只有做了多了才能有感觉,文字、语言上面才能有进步。或许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的很好体现吧。
同时,在采访中我也发现自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可能会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普通的农民工或许我更能放得开,而面对著名运动员或者知名教授则会显得拘谨。起初,我也是总因为紧张而使采访不那么顺利,但随着采访次数增加自己也变得自信,并且能够做到与受访者一定量的有效互动,不再只是那个被动的记录者,开始成为了互动者。而这样自信的由来,既来自战胜自我胆怯心理的一次次实践,也源于对受访者、采访背景的充分准备。
在采访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信息提取方面急需提高。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受访者特别健谈,于是便需要将他的大篇幅内容微缩到小篇幅;有时候则会遇到受访者迟迟不能点到问题的内核而游离与提问之外。第一个问题考验的是自己的文字压缩能力,第二个问题则考验的是记者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我也发现,问题的设计往往赶不上实际中的变化,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设计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而设计的串联点就是和受访者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将自己的观点传递,同时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将受访者引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采访内容。
这学期的采访与写作课使我受益良多,汲取了许多采访的理论知识。而实践中,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则让我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脱离理论而自成一套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而无视实践中的变化。
现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这样的总结与体会能够给我今后的采访以提醒,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采访实践又能给予这份体悟以更多的内涵。
读书采访心得篇九
在这次采访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而且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求职技巧。
首先,就业市场正在经历着持续的变化和挑战。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得不面对着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和技能要求,这使得求职过程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他们也强调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重要性,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在谈到求职技巧时,受访者们给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例如,他们建议我们在求职过程中保持积极和自信,并尽可能多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此外,他们还建议我们编写一份简洁有力的简历,并在面试中展示出我们对公司和职位的热情和兴趣。
最后,我从这次采访中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也学会了在求职过程中保持积极和自信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信心和决心。
总之,这次采访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经历,它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还帮助我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未来的求职过程。
读书采访心得篇十
作为一名新闻学生,我接触过许多采访的案例,也进行了不少自己的采访。通过这些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采访的重要性和技巧。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些采访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理清思路。
在采访前的准备环节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需要了解受访者的背景信息,明确采访的目的,并准备好必要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及时地调整问题,针对受访者的回答深入追问。同时,理清思路也很重要,把握好问题的顺序和重点,避免采访过程中迷失方向。
二、诚恳以待,维护双方尊严。
采访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尊重。在和受访者交流时,我们需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身份和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的尊严。当然,在不违反道德准则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交流技巧,来鼓励受访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三、注意掌握时机,不急不躁不强求。
在采访中,我们需要掌握好一个度,不可过于急躁,也不可过于犹豫。当受访者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时,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及时追问,加深交流;当受访者拒绝回答某些问题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决定,不应强求。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语气和表情的控制,以此维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四、保持记录的完整性,不让遗漏成为问题。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地记录下受访者的回答,以便后续的了解和利用。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我们可以适当地重复确认,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记录的完整性,不应因为一些片段而忽略其他重要的细节,避免遗漏成为问题。
五、不断学习,提升采访能力。
采访是一门复合技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学习。通过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了解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如语言表达、情绪控制、写作技巧等,以此提高我们的采访能力和职业素养。
总之,采访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完善。通过这些采访的心得体会,我相信自己的采访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对新闻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未来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读书采访心得篇十一
午休时间,陈老师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陈老师于20xx年入党,如今已经走过13载春秋。当我们问起老师入党的初心和动机是什么时,老师自豪的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陈老师自幼受到祖父影响,一直以祖父作为自己的榜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这样的话语常常挂在外公的嘴边,这使得她从小就树立了要入党的决心和信念。步入大学后,她就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尽管时有迷茫,但是她还是克服了一切困难,从改变提升自我到在集体中起到带头作用,并积极地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为党员,必须要在集体中担任“领头羊”角色,这是社会对党员的要求,同时也是党员的自我要求。践行初心,脚踏实地当我们问及陈星老师在从事党务工作以来有没有什么“坎”或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时,老师说道,最大的两个“坎”可能一个是由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换,另一个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巨大挑战。
从20xx年担任研究生辅导员以来,作为一名“职场新人”,面对工作人员短缺等诸多困难,倍感压力。从奖学金评定、团学到党建、就业。大小事务都要亲历亲为,虽说当时觉得累了点、苦了点,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又何尝不是一个迅速成长的过程呢?就像是稚嫩的小鹰,若是没有折断翅膀然后跳下悬崖的勇气和决心,又怎会享受到翱翔于蓝天的自由。曾经的那段经历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收获。
在陈老师老师参加工作第六个年头,她渐渐发现,只做一些常规的学生事务工作已经不能达到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如何分配工作精力?”、“主要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并且时刻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要去思考并解决的。作为一名“理科生”,可能谈及食品、生物、化学这些学科还比较专业,但是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内容,知识储备略显不足。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她迅速转变思路,从基础思政工作抓起,工作重心逐渐从基础学生事务转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上。多看多学多想,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体系。陈星老师一直非常谦虚,她始终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自己仍在努力中。
听完老师的一席话,我们深有感触。陈星老师不仅仅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同时也是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追求卓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做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时刻做好为党奉献,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梦添砖加瓦的决心和准备。坚守初心,严于律己身为一名党务工作者,陈老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仅体现在着装打扮、待人接物等生活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层面上。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她始终坚持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在闲暇之余,陈老师会习惯性的打开“学习强国”软件,积极了解关于党和国家的最新动态。
陈老师以“学、思、悟,践”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心中真正的党员应有的风采。陈老师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要学理论,尤其是要结合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读原文,学原理;其次,思就是要学会思考,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只学而不思考就难以将理论内化于心,结合实际情况去思考;悟就是在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推进自己进步;最后,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工作上,也就是要积极实践。陈老师也始终这样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在采访的最后,陈老师还结合自己入党以及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经验给年轻的学生党员们两点建议,第一,不要好高骛远,要着眼于身边的小事,要在同学当中起到一个带头的榜样作用,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第二,总有一天,年轻的学生党员也会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无论职位大小,能力大小,都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尽管自己的岗位微不足道,但是,要坚信,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就是由一个个岗位的努力点点滴滴积累出的成就。
读书采访心得篇十二
今天去参加了两个会议,很巧的是,都是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一个是襄樊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发放仪式”,一个是襄樊学院“万洲定向培养与就业奖学金”发放仪式。
先说说与创业有关的吧!
你会选择创业吗?
大学生创业,这个词似乎已不再新鲜。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创业的典范。有人摆地摊卖东西;有人开发软件、建网站;有人售卖各种小礼品;到处不乏有创业者的身影。无论是大是小,至少有创业的意识。现在国家也是非常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虽然对于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自主创业,不仅自己得到了就业,同时还可以带动别人就业;但也有人说大学生缺乏经验,不提倡毕业就创业。因为有不同的声音,所以会有不同的选择。也许有创业意识的人很多,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人也许只是少数,曾记得有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只有2%的人自主创业,这也许与庞大的千万人来说真的太少太少。对于你会选择创业吗?不知到有多少人会斩钉截铁的说“会”。也许更多的人是选择驻足观望。
创业难,难在哪里?
学校的支持对创业的作用有多大?
在会上,有14个团队申报了创业基金,有38人参与了此次的创业。在他们的计划书的介绍中,有传播公司的,有广告公司的,有培训学校的,有软件开发的……。虽然每个人的计划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每一个人的发言中,都能感受到那种创业的激情与魄力。在我看来,无论成功与否,无论公司是创办了的.,还是在计划之中的,站在发言席上的他们都是成功者。又有几个人有机会站在我们学校领导前发言呢?听说这次是百万基金助大学生创业活动,还以为是一次性的发放呢。不过听一个学长说最多一二个团队会拿到奖助吧。有点失望的感觉,14个团队,一二个团队受助,岂不是给人一点希望又是失望。不过后来学校的决定却让我大吃一惊,14个团队都获得了补助,一等奖获得了三万元,二等奖获得了一万元,另12个团队分别获得了三千元。总共加起来就是7.6万元了。这个结果也许是让每个人都很欣慰的。学校的支持是对每个人的鼓励,既有这些正在创业的,也有还没有创业的。
学校的支持有多大?我想这也许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清楚,无论怎么样,我们看到了学校在为我们学生的前景努力。就像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编辑说的那样,学校为创业支持100万元,这在湖北高校中都是不多见的。听到这句话,很感动!我是一个平凡的学生,虽然听过很多的创业故事,但总觉得创业是一件离自己很远的事情。也许没有资格来谈论创业的话题,只是一点感触而已。很佩服那些敢于创业的人,相信在创业的这条路上,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是成功的人!
读书采访心得篇十三
今天以各种方式对吴锡瑾—;原广西水利厅厅长和赵木林—;广西水利厅农水处处长两位从清华水利系毕业的学长进行了访谈,收获颇多。
首先,两位校友,无论是否在位,都说了广西水利发展急需人才。上一位到广西工作的清华毕业生还要追溯到20多年前。根据自己今天在南宁市的观察和水利厅领导的介绍,也的确发现广西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南宁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是很完善。
说是水利是公益事业,需要许多的资金,在现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很难有大的发展,这固然没错,但是,水利发展更需要人才。正如吴学长所说,现在的水利事业很多事情做得事情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发展水利事业,但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发展只会造成更坏的后果。
所以,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在社会的舆论一味导向金钱的时候,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追求,找到真正自己值得追求一生的事业。一位老师说过:“清华的学生迟早不会缺钱,你们需要考虑的是人生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奉献。中国的发展需要你们挺起脊梁!”没错,吴厅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在基层工作过29多年的水利老前辈。
其次,两位学长也说道。清华的学生不缺才,但是在大学中,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很多在工作中用到的知识在工作后的半年之内都会学到,在大学我们更要注重自己的多方面发展。很多人都说过,清华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在表达方面会有一定的不足。
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会对自己的长足发展带来弊端。所以,在清华这样好的平台上,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学好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全方面的发展,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让我想起陈帅学长的一段话:“在清华,你不要把自己想成水利的,你是数学的,你是生物的,你是化学的,你是材料的,你什么都是,你什么都应该学!”除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学习一些社会科学类的本领。一位教授曾经说过:“大学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你30年之后还能用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积累的,也是平日的课堂中学不到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2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