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热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0:46:03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热门14篇)
时间:2023-11-24 10:46:03     小编:FS文字使者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的进行,提高教学质量。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要素。教案的编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之一。教案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编写教案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活跃度。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教案的编写工作。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一

麻风病(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

麻风病肆虐了人类数千年,在世界上流行甚广,各地都存在过或正存在着“麻风村”、“麻风岛”。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过去由于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限制,麻风患者不能及时有效地接受治疗,通常表现出可怖的病状,又有传染性。因此,人类对麻风病的恐惧由来已久,历史上世界各国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对麻风病人抱有极端歧视甚至敌意,麻风病人也为此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麻风病肆虐了人类数千年,19世纪中叶,大部分医生依然认为麻风病是一种遗传病。直到1873年,挪威医生阿莫尔。汉森在显微镜下发现麻风杆菌。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

麻风杆菌逐渐侵蚀病变区域的神经和肌肉细胞,最后导致神经、肌肉或器官丧失功能。待到神经和其他组织彻底坏死时,患者甚至可以一刀斩下被破坏的肢体而无太多痛感。在世界各地的麻风病重症病例里,因受不了心理和身体上双重折磨而砍掉自己手脚的例子比比皆是。

(1)红斑白斑、麻木闭汗;(2)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毛脱落,面如酒醉;(6)四肢筋痛,疼痛难忍;

(7)足底溃烂,长期不愈;(8)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9)皮肤干燥,手脚麻木;(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线索,但有上述线索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及时就医仔细检查。

1945年,一种跨时代的叫作“氨苯砜(dds)”的特效药被发现,由此彻底结束了数千年来人类面对麻风病时的束手无策状态。此药投入使用后,又有更多的药物被研发出来。如今,只要病例发现早,及时干预治疗,坚持服药,麻风病完全可以治愈,不留残疾、不留后遗症、不传染他人!

在我国国家实行麻风病免费治疗,治疗药物由国家提供,病人可在家庭内治疗。

1.及早发现病人,及时治疗。

2.积极开展麻风宣传,提高麻风知识知晓率。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麻风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都了解到麻风病的危害,认识到其依然未被消灭,提高人民群众警惕性;了解到麻风病是可防可治的,逐步消除对麻风患者的歧视心理,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

1.麻风病是一种丙类慢性的传染病。

2.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3.麻风病早期症状是浅色或红色皮肤斑片,常伴感觉丧失。

4.怀疑患麻风病,应当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

5.早诊早治可避免畸残,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二

1月30日是第xx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个“中国麻风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旨在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消除社会歧视。

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工作人员在福永街道白石厦东社区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连日来,由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主办,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承办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系列宣传活动有序开展。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精心制作的麻风病宣传片《妆容变化过程,带你直面麻风》,在全区各医疗机构门诊大厅滚动播放,同时,专业机构公众号和视频号、新媒体平台同步宣传。受疫情影响,现场宣传活动主要通过悬挂主题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张贴海报、组织专家义诊等形式开展,宣传麻风病防治政策、麻风病核心知识、8条可疑线索等,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对麻风病的认知和关注度。

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报告现症麻风病患者17.72万例,新确诊超过20万例。我国现有麻风病患者748例,新确诊464例。约5%的新确诊患者有眼、手、足的畸形或残疾,相当于每百万人口中就有1.4人因麻风病致畸或致残。

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完全治愈不留后遗症。延迟诊断和治疗虽然可以治愈,但会遗留残疾、毁容等,对生活和生产均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患者在门诊治疗半年或1年即可完成疗程并治愈。国家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报病有奖。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三

2021年1月31日是第68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4届“中国麻风节”。为巩固《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以来的防治成果,推进“十四五”期间麻风病防治工作,动员社会关爱麻风病患者,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活动旨在号召各地有关部门携手合作,消除麻风危害,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发生,关心尊重麻风病患者和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时间。

2021年1月25日至2月28日。

三、活动内容。

根据《规划》,民政部门负责为符合条件的麻风病患者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流浪乞讨麻风病患者救治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为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麻风病患者积极提供救助,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要以开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为契机,全面梳理麻风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巩固成效,切实解决麻风病患者的民生问题。

组织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线上app、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等新媒体,大力营造消除麻风病危害的宣传氛围,提高公众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同时要加大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要大力宣传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树立典范。

配合卫健部门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实地解决麻风病患者生活困难问题,弘扬尊重和关爱麻风病患者的社会风尚。结合《梧州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排查和寒冬送暖活动的紧急通知》(梧民函〔2020〕221号)要求,要针对部分困难群众特别是麻风病患者可能面临的`缺米缺油、缺衣缺被问题,及时动用救助资金采购必要粮油和御寒衣被,将这些物资及时发放到确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手里。要动员各种力量帮助困难麻风病患者及时化解各种情绪问题和心理负担,解决生活难题,舒缓生活压力,坚决杜绝发生群众受寒挨饿及其他可能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

三、相关要求。

(一)在开展宣传、慰问、送温暖等活动时,要严格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控方要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印发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个人防护等7项“十严格”措施的通知》(桂新冠防指〔2021〕3号)防控有关规定,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二)各县(市、区)民政局要结合实际,根据部门职责组织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相关活动。请填报《开展2021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统计表》(见附件),于2021年2月22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电子版+盖章版)以及附件表格报送至市局社会救助科,联系人:,电话:,邮箱:。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四

20xx年1月30日是第xx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为贯彻落实《娄底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开展20xx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市疾控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系列活动。

当天,市疾控中心在娄底市公共卫生医院门口设置宣传咨询点,摆放宣传板,悬挂“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横幅,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详细讲解麻风病的传播途径、方式、感染后的表现、如何预防治疗以及我国目前的麻风病防治政策等,活动现场气氛浓厚。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宣传柜内、宣传专栏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此次活动共发放麻风病、性病、艾滋病、丙肝等传染病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受咨询50人次,有力地提升了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等传染病的认知和关注度。

据悉,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内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麻风杆菌可随破溃的皮肤、黏膜、鼻分泌物和飞沫排出,长期密切接触可能被传染,目前还没有预防麻风病的疫苗,“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麻风病及因病致残的最好方法。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五

1954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我国于1988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进行自上而下的、各种形式的全国性宣传科普活动,目的是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动员社会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2019年1月27日是第66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今年宣传的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麻风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绝大多数人对麻风病具有免疫力,发病率低。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组织,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期长时皮肤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溃疡等畸残。

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福平(rfp)、氨苯矾(dds),氯法齐明(b663)等药物进行联合化疗。门诊治疗半年或1年即可完成疗程,效果良好。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各种麻风病残疾的发生。

五、麻风病的危害。

麻风病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需佩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都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一旦出现可疑的麻风病症状建议主动去北京友谊医院确诊和治疗,目前我国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为了鼓励发现麻风病患者,各级政府实行报病奖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此外,民政等部门也为麻风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救助等。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六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这种病菌从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发现出第一例痳疯病的证实,痳疯病记载出现在公元前600年的印度宗教典籍中,描述了病人手指和脚趾丧失感觉的症状。当时的病人往往受到残酷对待,被遗弃在荒野中任其生灭,甚至被烧死。麻疯病自古是绝症,一直到了1940年代,抗生素问世后,痳疯病才可以治愈。然而,至今为止,在世上一些医药贫困的地区依然有痳疯病在流传。

麻疯病在古中国被称为疠病,肆虐超过二千年。孔子弟子冉伯牛可能患有痳疯病[2],孔子赴冉伯牛家探望,只是站在窗外和他握手[3]。《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秦代出现了收容疠病的“疠迁所”,隋代曾设立疠人坊专门收容、隔离痳疯病人并治疗。宋朝《太平圣惠方》最早使用“麻风”一词[4]。书籍方面,《丹溪心法》中提出了一种名为大风子的药物,称可治疗痳疯;明朝《解围元薮》则是一本针对痳疯的专著。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接触传染,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必须指出,机体的抵抗力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19世纪一位24岁的患者。

主要伤害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能侵害深层组织和器官。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很广,估计约有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他们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麻疯病按五级分类法分为:结核样型麻疯(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疯(bt)、中间界线类麻疯(bb)、界线类偏瘤型麻疯(bl)、瘤型麻疯(ll)。各类麻疯病的早期阶段为未定类麻疯(i)。结核样型麻疯(tt)。

临床上本型较多见,损害常局限于外周神经和皮肤。皮损为红色斑疹、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表面干燥无毛,有时有鳞屑,局部感觉障碍出现早且明显。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疯(bt)。

常见皮损为斑疹、斑块和浸润性损害,基本特点似结核样型,但损害多发。典型皮损中央有明显的"空白区",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多发,皮损感觉障碍明显。中间界线类麻疯(bb)。

典型皮损为斑疹与浸润性的双型损害,基本皮损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见有特征性的倒碟状、靶状或卫星状损害。面部皮损呈蝙蝠状者,称"双型面孔"。皮损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皮肤与神经的损害和功能障碍介于结核样型和瘤型之间。中间界线类麻疯可向结核样型或瘤型麻疯转化。

皮损有斑疹、斑块、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等,分布广泛,不完全对称,少数皮损边缘可见。有的弥漫性浸润中央可见空白区。浅神经肿大,多发但不对称。晚期患者皮损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润可形成"狮面",鼻中隔溃疡或鞍鼻。病变还可以侵犯内脏。瘤型麻疯(ll)。

早期瘤型皮损多为斑疹,呈淡红色或浅色,边缘模糊,形小数多,分布对称。无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可有痒和蚁行感等感觉异常。病程长者可出现温觉、痛觉迟钝。中期瘤型可出现斑疹、弥漫性浸润和结节等损害,边缘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布广泛,局部可出现轻度浅感觉障碍。晚期瘤型麻疯弥漫性浸润更加明显且向深层发展,体表皮肤绝大部分都有浸润。面部皮肤弥漫增厚,额、颞部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躯干广泛深在性浸润,有明显的感觉障碍与闭汗。神经损害早期不明显,摸不到神经粗大。中、晚期可出现广泛而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可导致严重的残废畸形。早期眉毛外侧对称性稀疏。随着病程的进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脱光。头发等也可逐渐脱落。粘膜损害出现早而明显,中晚期常有淋巴结、睾丸、眼球及内脏损害。

为麻疯病的早期阶段,常见少量斑疹,多为浅色,少数淡红色,边缘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浅感觉障碍。

麻疯反应。

在麻疯病的慢性过程中,麻疯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损,伴恶寒、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疯反应。

治疗。

易感人群。

麻疯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麻疯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人类对麻疯杆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儿童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为2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七

1月30日是第xx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和第35届“中国麻风节”为切实提高全民防治麻风病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麒麟区麻风病防治工作。麒麟区开展以“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麻风病防治宣传活动。

活动中,通过悬挂横幅、图片展示、电子显示屏、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和生活袋、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有序开展。宣传小组成员对群众讲解麻风病传播途径和症状,普及科学防治方法等内容。

据统计,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200余份,提供健康咨询40余人次。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麻风病,进一步巩固了全区消除麻风病危害成果,提高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关注度,有利于形成麻风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麻风病患者是特殊的弱势群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麻风病及因病致残的最好办法,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消除歧视,共建共享健康麒麟。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八

20xx年1月30日是第xx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以此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为契机,为提高全社会对麻风病防治的认识,进一步宣传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月28日,我区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在北辰医院周围向公众开展了以“关爱麻烦患者共创美好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普及麻防知识宣传活动。活动意在让公众树立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了解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残疾等情况反生。同时也要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观念,引导公众改变观念,消除歧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九

第1课时。

知道传染病的概念,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教具粉笔、黑板和投影片。

[复习引入]师:“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生:近视眼、贫血、骨折……。

师:而有些疾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其他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例如——。

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

师:像这样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引起的疾病就称之为传染病。知道了传染病的概念,我们才能更清楚地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师:我们现在就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传染病——流感和肝炎,一起来探讨一下相关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9-70的“资料分析”,共同思考70页的讨论题并作出回答。

生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步于空气中。如果周围的人吸入了这些有飞沫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教学过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生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分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传染上疾病。

生3:传染病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和补充。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以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就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请同学们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概念。

生(齐声朗读):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生:流感的传染源是流感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和空气传播,易感人群是所有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课时小结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首先要有传染源。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script;/scriptscripts("/script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十

每个幼儿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的身体打交道,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活动“保护眼睛”就是在上述前提下设计的“探索我自己”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发展他们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

1、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常识。

2、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画画姿势正确。

3、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4、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5、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重点:让幼儿掌握保护眼睛的一些方法。

难点:让幼儿知道日常生活中正确与不正确的用眼行为。

1、幼儿活动前向家长了解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

2、教学挂图。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讲谜面:黑黑亮亮两颗珠,一开一合像窗户。白天开门夜关闭,能看电视能看书。(谜底:眼睛)。

请幼儿互相看对方,猜出谜底。

2、讲故事《保护眼睛》,了解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的伤害。

教师:咪咪的视力为什么减退啊?引导幼儿讨论咪咪视力减退的原因。

3、引导幼儿了解造成视力减退的其他原因及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

请园内一位戴眼镜的教师向小朋友介绍自己近视的原因和戴眼镜后感到的不方便。

结合幼儿日常生活,讨论其他对眼睛造成伤害的原因。

结合挂图,教师告诉幼儿保护眼睛的方法。

听指令做动作,强化幼儿对不正确行为的认识。

如教师说看书、画画、看电视,幼儿做相应的正确姿势。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十一

1、懂的疾病对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会传染的,获得勤喝水、多锻炼等预防疾病的经验。

2、知道关心生病的朋友。

1、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等发病时的图片。

2、故事挂图《朋友生病了》。

1、谈话导入,引入活动。

“最近几天,我们班里的越越小朋友没来幼儿园,知道为什么吗?”

“她生病了,”“是啊,她为什么会生病呢?生病了感觉怎么样?”

2、让宝宝讨论讲述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生病时的感受。

“越越从小就不好好吃饭,水果、蔬菜更不爱吃,还不喜欢锻炼身体,所以他的身体一点不好,经常生病,这次呢,他可不是平常的感冒,他的手上、脚上都长了好多小红疙瘩,而且还发烧,可难受了,医生还不让他去幼儿园了呢······(出示手足口病图片)。

1、师幼共同讨论:越越为什么生病了?

“因为越越得了手足口病,这种病会传染,所以不能上幼儿园。

2、那你们还知道哪些病也会像手足口病一样会传染给别人?

“水痘、麻疹、腮腺炎······。

3、向幼儿介绍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是啊!得了这些病也会传染给别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得了水痘、腮腺炎会是什么样子?(出示水痘等图片)。

1、得了水痘或其他传染病,应该怎么办?(先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要及时去看医生,听爸爸妈妈和医生的话,要积极配合治疗。

2、怎样预防生病?(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要勤喝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允手指,不去脏、乱、臭的地方,加强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棒棒的,做一个健康宝宝呢?(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多运动,多锻炼,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不挑食,并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你就会是一个健康的宝宝。

1、你生病的时候,心里觉得怎么样?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引导幼儿说出生病的时候身体很不舒服,不想吃饭,老想躺着,爸爸妈妈很耐心很细心的照顾,让我觉得很温暖,在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下我的病会很快好起来。

2、如何关心生病的朋友?

引导幼儿说出打电话关心一下,让爸爸妈妈陪着去看望一下,或者给他画一幅画送给他等。

随音乐《健康歌》与宝宝一起做动作,自由活动身体。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十二

1.通过观察、猜想、推理、表演理解故事,体验作品的诙谐、幽默。

2.知道适当的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了解合理运动的方法。

3.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运动计划表。

1.故事ppt,幼儿绘本。

2.操作材料:运动计划表、笔、纸。

一、谈话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观察ppt2,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关于谁的故事吗?

国王生病了,谁会担心?请谁来帮忙?

二、师生共读,感受故事情节。播放ppt3-6。

1.共读医生开的处方——运动计划表,提问:医生为什么要开这样的处方?

2.猜想一:国王得到计划表后会做运动吗?他是怎么说的,王后是怎么安排的。(尝试表演)。

3.猜想二:国王按照计划表运动能不能恢复健康?

三、自主阅读,寻找生病原因。

1.自主阅读故事的中间部分。

国王的身体好了吗?医生没有治好国王,其它人也病倒了,将会受到惩罚,你同意吗?(播放ppt7)。

2.为医生辩护,尝试表演部分情节。播放ppt5,根据幼儿的回答链接相关图片。(播放ppt8)。

你发现了什么?国王每天是怎样运动的`?而其它人呢?

4.验证猜想,理解“精力充沛”。

四、完整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播放ppt完整欣赏)。

读了故事,知道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好处?怎样的运动是最合适的?

五、小组合作,制定运动计划。

1.幼儿5人一组,合作完成运动计划表。

2.自主评价计划表。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设计运动计划表,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事需要有计划地去安排,我们快要上小学了,小学里的学习生活很丰富,以后你们还可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表……订了计划,就要按计划来执行,这样才能有效果。

六、活动延伸。

1.按计划表运动。

2.表演故事《国王生病了》。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十三

春季是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等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17〕80号)文件精神,学校认真落实春季传染病防控与宣传工作。为使广大学生了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现将相关知识梳理如下:

1、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

症状: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症状: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症状: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麻疹

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症状:患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5、人感染h7n9禽流感

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 (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症状: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6、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是宿舍、教室、实验室等。

5、在学校食堂及正规餐饮场所就餐,不吃街边摊,不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

6、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7、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如发生上述典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正确治疗,不要擅自处理,以防延误病情。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篇十四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899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