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一
20xx年度,用于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xx万元,中央资金720.2万元,省级资金581万元,市级资金90万元,区级资金608.8万元。实际支出20xx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法》(财农[20xx]19号)、《湖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xx]10号)、《中共娄底市委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精神,由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发改局、区农业局四个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印发<娄底市娄星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娄星财农[20xx]2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衔接资金项目效益。
1、区级财政衔接资金到村项目计划由区级乡村振兴局审批下达,项目计划和村级项目库全部吻合。
2、区级财政衔接资金到账后,按照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审批计划及时下达资金项目计划,资金项目计划均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告公示。
3、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达项目计划后,区乡村振兴局及时拨付项目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实施主体筹集建设资金,及时组织项目实施。
4、到村项目全部执行项目“四议两公开”,项目村都建立项目报账专户,确保财政衔接资金专款专用,没有出现财政衔接资金被挤占、挪用情况。
5、严格执行报账制。到村项目建成后,由乡镇有关部门会同项目实施单位组织项目验收,验收合格以后在乡镇财政所报账。
6、严格资金监管和检查制度。项目计划下达后,区乡村振兴局将项目财政衔接资金拨付至乡镇财政所,财政所按村建立项目“四个清单”,设立专账,衔接资金流程清晰,资金使用单位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规范、资金管理严格规范。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财政衔接资金监督检查,审计、纪检监察也将衔接资金纳入重点监管。20xx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没有出现违纪违法问题。
娄星区农业产业发展项目159个,拨付使用20xx万元,资金已支付到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各乡镇街道督促各村等项目单位严格按娄底市娄星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并督促项目落实,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1.乡镇党委、政府重视程度有所减弱,少数干部对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深,思想有所放松、责任有所下滑。
2.行业部门工作主动性有欠缺。与脱贫攻坚期间相比,不管是行业工作开展,还是配合省市年度考核,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亲自推动,人员力量的下沉指导,对上汇报对接等方面,不同程度有所减弱。
1.聚焦收入来源抓实产业就业。一是要突出产业增收。要以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形成设施农业;要优化帮扶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今年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二是要突出就业增收。具体
抓好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发展就业载体就近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这三件事。同时,全面落实易地搬迁后续管理和帮扶,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2.聚焦五大振兴抓实示范区创建。产业振兴。突出特色农业、精细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蔬菜种植基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联农带农主体、“一特两辅”特色主导产业融入全区产业发展。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二
为加强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度区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娄星财绩〔20xx〕12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明确专部门专人对20xx年度区级财政衔接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相关工作自评如下:
20xx年度,用于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xx万元,中央资金720.2万元,省级资金581万元,市级资金90万元,区级资金608.8万元。实际支出20xx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法》(财农[20xx]19号)、《湖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xx]10号)、《中共娄底市委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精神,由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发改局、区农业局四个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印发<娄底市娄星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娄星财农[20xx]2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衔接资金项目效益。
1、区级财政衔接资金到村项目计划由区级乡村振兴局审批下达,项目计划和村级项目库全部吻合。
2、区级财政衔接资金到账后,按照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审批计划及时下达资金项目计划,资金项目计划均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告公示。
3、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达项目计划后,区乡村振兴局及时拨付项目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实施主体筹集建设资金,及时组织项目实施。
4、到村项目全部执行项目“四议两公开”,项目村都建立项目报账专户,确保财政衔接资金专款专用,没有出现财政衔接资金被挤占、挪用情况。
5、严格执行报账制。到村项目建成后,由乡镇有关部门会同项目实施单位组织项目验收,验收合格以后在乡镇财政所报账。
6、严格资金监管和检查制度。项目计划下达后,区乡村振兴局将项目财政衔接资金拨付至乡镇财政所,财政所按村建立项目“四个清单”,设立专账,衔接资金流程清晰,资金使用单位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规范、资金管理严格规范。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财政衔接资金监督检查,审计、纪检监察也将衔接资金纳入重点监管。20xx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没有出现违纪违法问题。
娄星区农业产业发展项目159个,拨付使用20xx万元,资金已支付到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各乡镇街道督促各村等项目单位严格按娄底市娄星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并督促项目落实,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1.乡镇党委、政府重视程度有所减弱,少数干部对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深,思想有所放松、责任有所下滑。
2.行业部门工作主动性有欠缺。与脱贫攻坚期间相比,不管是行业工作开展,还是配合省市年度考核,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亲自推动,人员力量的下沉指导,对上汇报对接等方面,不同程度有所减弱。
1.聚焦收入来源抓实产业就业。一是要突出产业增收。要以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形成设施农业;要优化帮扶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今年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二是要突出就业增收。具体
抓好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发展就业载体就近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这三件事。同时,全面落实易地搬迁后续管理和帮扶,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2.聚焦五大振兴抓实示范区创建。产业振兴。突出特色农业、精细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蔬菜种植基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联农带农主体、“一特两辅”特色主导产业融入全区产业发展。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三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根据各村的项目实施方案,经镇项目办实地核实后,提交镇政府集体研究进行批复。乡财政所收到项目批复后将项目资金通过大平台申报转入村级资金账户。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根据《盐边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盐边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并结合乡政府对xxxx年各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项目考评情况和各村具体情况,科学客观的对省、市、县下达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费进行了资金的分配。大村且xxxx年受灾较严重的分配4万-5万元;中小村且受灾相对比较严重的分配3万-4万元;小村且18年运行维护项目实施相对较差的分配3万元。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我乡有健全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且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
项目实施前已制定资金管理办法且有明确的项目资金分配方案及流程,在施工中,项目办随时到实地查看施工进度、检查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等。项目完工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且资料齐全后及时支付项目资金。
(一)项目完成情况
(二)项目效益情况
1、提高生活质量,改观农村面貌。通过公共服务运行的基础设施管护、卫生保洁、绿化亮化、农业生产性服务、治安巡逻、文体活动等项目实施,基础设施效益发挥更加长期持久,村庄更加清洁美化,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业余活动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2、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通过基层组织活动经费的保障,使我乡的村级组织保障水平得到了提升,保证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得到了一定提升。
3、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干群关系。公共服务运行是为了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一些问题,做的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的大好事。每个村平均5万元的公共服务运行资金,帮助村组干部找到工作“抓手”,让村组“说得起话、办得起事、聚得起民心”,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连心桥”。
(一)评价结论
xxxx年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自我评分为100分,评价总体效果较好,项目自身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各村出行难、生产用水难等的`实际困难,绩效目标按期实现,按照各项政策要求,不断提高项目的绩效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1、有部分村(社区)资金报账相对滞后,报账不积极,导致资金滞留在乡财政所。
2、部分村报账单据及项目资料不够完善,报账不规范。
3、乡上管理人员缺乏,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村上财务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
2、加强财务人员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四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主管单位:盐边县共和乡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牵头实施项目对该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项目立项、资金申报的依据。
根据《关于下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保障经费》(盐财资预〔xxxx〕8号)文件下达经费2万元。
根据《关于下达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经费》(盐财资预〔xxxx〕9号)文件下达经费3万元。
3、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情况,资金支持具体项目的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概况.
该资金由县财政局下达预算到盐边县共和乡人民政府进行核算。
资金支付范围:购买防疫物资、广告宣传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相关费用。
4、资金分配的原则及考虑因素。
合理安排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考虑因素以疫情防控宣传为主。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经费。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防疫物资、广告宣传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3、该资金申报内容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由财政所草拟自评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核后再报单位负责人审阅后再报送财政局。我单位自评分数100分。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该资金通过县财政局下达到我单位后,在大平台申报计划,再由县财政局审核计划,最后支付。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我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由我乡牵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制定购买计划,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采购。在人流量较大地方组织人员劝导疏散,规范佩戴口罩,制定横幅宣传展板等宣传新冠相关知识,提高群众防疫意识。
(二)项目管理情况
此项目资金为新冠疫情防控相关资金,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严格审核原始单据核实支出真实性,再通过大平台走支付程序。
(三)项目监管情况
按照财政要求专款专用。
(一)项目完成情况
根据《关于下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保障经费》(盐财资预〔xxxx〕8号)文件下达经费2万元,已于xxxx年使用2万元,主要用于购买防疫物资。
根据《关于下达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经费》(盐财资预〔xxxx〕9号)文件下达经费3万元,已于xxxx年使用3.万元,主要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及广告宣传。
(二)项目效益情况
根据财政下达的预算资金额度,严格把控资金使用,不超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及时,保障基本民生;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传播渠道,减少减免疫情发生;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疫情防控意识水平;辖区内群众满意度较高。
(一)评价结论
按照财政要求专款专用,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达到预期社会效益,受益群众满意度较高。
(二)存在的问题
无问题。
(三)相关建议
无建议。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五
根据《预算法》《财政部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财预〔20xx〕2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xx〕33号)等文件精神,我单位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1.机构人员情况:
本单位内设10个机构,其中包括行政机构4个,事业单位6个。截至20xx年12月31日,本单位经县编委核定的编制人数为93人(其中行政编制35人,参照公务员法4人,事业编制54人)。年末实有人数93人(其中行政编制35人,参照公务员法4人,事业编制54人)
2.主要职能:
我镇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的总要求,保证我镇经济、社会、环境有序、快速发展。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实现官庄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3.重点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练好基本功。二是强化队伍、转变作风,练好内功。三是坚定不移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四是围绕打造服务型政府,切实抓好各项基本基础工作不动摇。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20xx年年度收入7456.09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6589.15万元,共支出6358.6万元,结转下年结余1097.4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771万元,项目支出2587.6万元。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共支出69.31万元,未超过119万元的控制线。
(一)基本支出
基本支出主要用于发放人员工资、办公行政、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运行维护、生活补助、电费等日常支出。20xx年共支出6334.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435.0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为578.0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56.49万元,其他支出1000万元。
20xx年“三公”经费预算控制数100.7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1万元,公务接待费79.7万元,因我镇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所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符合县建议支出数,未超过标准。
(二)项目支出
项目支出共2587.6万元。其中包括:农林水支出2587.6万元。我镇制定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专项支出审批程序,对专项资金加强了监管
(一)专项组织情况分析,我镇乡村振兴,均用在基础设施、养殖产业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振兴实施情况都通过了投资评审、竣工验收等程序。
(二)专项管理情况: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三)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
(四)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任意改变;特殊情况,必须请示。
(五)严格专项资金初审、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内容和文件要求为准。
(六)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为规范固定资产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产的优化配置,我镇制定了固定资产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产指定专人管理,及时登记,科学使用,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产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产的调出、处置、报废、报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官庄镇政府20xx年底资产共计23931.49万元,包括流动资产6206.66万元(其中:财政应返额度1097.48万元,其他应收款5109.18万元),公共基础设施16085.34万元,固定资产合计原值1942.55万元,净值1639.49万元。
1、其中房屋类资产,总面积账面数17097.7平方米,价值原值1099.52万元。
2、交通运输工具3辆,价值原值122.2万元。3、其他价值,价值720.83万元,无盘盈盈亏。
(一)五年来,优环境、强产业,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弯道超车。到20xx年底全镇gdp(含辰州矿业)增加至139.1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税收由3510万元增加到5274万元,同比增长约50%;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8元,比20xx年提高了2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5以内;目前,全镇注册企业439家、个体工商户达到1457家,其中餐饮业234家;规模民营企业已有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官庄镇茶叶种植面积达5.2万亩,年产量近5000吨、产值近1.5亿元。
这五年先后获得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和农业产业强镇、湖南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单位”“市文明卫生单位”“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怀化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怀化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美丽搬迁安置区”等荣誉,大幅度提升了官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这五年,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在坚持大中小项目、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的同时,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引进了扶贫车间、光伏、“书香苑”、户外漂流、中药材种植、辰龙关“百里九乡十万亩茶旅融合产业园”等众多项目,20xx年以来完成招商引资3.1亿元,每年均超额完成招商引资项目数额。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新建、扩建项目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后劲。
茶旅融合特色小镇品牌建设颇有成效。集生态康养、观光、采摘、娱乐于一体的国家3a景区——湖南辰龙关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基本实现辰龙关“一廊、一带、一区”。产业园年均接待游客50.4万人次,实现收入3.4亿元。另外,将茶文化产业园、辰州矿业金都文化、国家级森林公园蜂子洞原始次森林修养基地,高华山禅文化、鱼儿山漂流等有机整合为一体的全域旅游,主推“观金都”“品名茶”“登青山”“养身心”的特色茶旅品牌,并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率先对接张吉怀、长株潭精品生态文化经济旅游带,成为辐射长株潭及高速沿线的“后花园”“天然氧吧”。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多年来,产业创新屡创佳绩。通过创新“党组织+村集体+贫困户+非贫困户”入股扶贫共创模式,已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01家,共吸收贫困户1271户4556人,现贫困户人均收入突破6300元。界亭驿村“三合一体”模式,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茶叶种植、乡村旅游、水果观光采摘、特色电商等多种形式全面受益且依托产业园建设的`情况下,联结利益机制到户到人,实现村集体收入50万元,解决劳务用工15000人次,其中贫困户用工5000余人次,人均年增收7000元;舒家溪村生态茶旅模式,在党员干部发挥“旗帜作用”和专业合作社引领的作用下,茶叶产业迅速发展、异军突起。全村年产鲜叶1000吨,年产值300多万元;受益群众有660人,其中贫困户125人,户均保增收8000元以上。“扶贫车间”与易地搬迁融合发展模式。探索性地将“扶贫车间”建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上。目前全镇有千里行鞋业、鑫茂鞋业、华鑫电子等三家扶贫车间,均选址建在集镇安置小区内、主干道路边,劳务用工300余人(贫困户70余人),年稳定增收32000元/人。通过将扶贫车间建进小区,真正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还有丛溪口村立体农业、黄壤坪村多样产业,创新龙头企业帮扶等,形成官庄特色产业格局带动本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
民生事业再上新水平。着力改善社会民生,人民生活品质日益提高。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16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累计申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40万元,惠及2700人。几年来深入开展就业帮扶活动,全镇超2164户家庭就业获得帮助,基本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另外,在疫情期间就业3055人,其中稳岗就业2305人,稳定就业率达75%以上,进一步巩固了贫困家庭的收入稳定,有效弥补了民政工作的短板、提高弱势群体的幸福指数。医疗条件。全镇32个村实现卫生室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64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健康签约率、慢病随访率、标准卫生室建成率和村医坐诊率均达100%,实现了五室齐全、药品齐备、有村医坐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全面落实,微调城乡低保户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出尽出,动态管理的要求,建立了健康基金用于贫困户大病救助,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教育发展。每月研判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台账销号,并与残疾学生监护人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书》,每月一次送教上门,确保了义务教育就学率100%。按期发放贫困户就读学生困难生活补助,并建立了教育基金用于贫困户教育救助。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对优秀师生进行嘉奖;另外,积极争取“弘慧·辰州”基金的大力支持,每年由“弘慧·辰州”基金出资100万元用于对辖区内优秀师生的奖励。文教娱乐。五年来,举办了百余场文艺汇演,组建了文艺下村队伍并在十余个村开展扶贫文艺汇演,每年举办了诗歌会、旗袍秀、有奖征文、“西澳杯”篮球赛等各类活动,去年举办了武陵山片区首届民间文化与乡村振兴论坛活动;今年举办了中华茶祖节·怀化沅陵第六届碣滩茶文化旅游节、“辰龙步道、茶韵沅陵”徒步采茶活动,《辰龙关》杂志发行4期,这些都丰富了干群文化生活。群团组织。以“智慧团建”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在疫情期间,镇团委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组建“党员+团干+青年志愿者”队伍,安排突击队员充实防疫一线工作力量;把青年社会组织紧密团结起来,让广大群众随时看得见、找得到群团组织。
此外,统战、宗教、计划生育、危改、三供一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我们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五年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大事难事稳妥推进。
污染防治协同有效。这五年,加大了对35个村(社区)环境治理特别是饮用水源的保护;加大了对重点企业的环保监督,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妥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受到群众及社会各界好评。
重大风险防控有力。五年来,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严控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全力保工资(待遇)、保扶贫、保基本运转,没有额外增加债务,实现了政府债务平稳可控。20xx年,在全镇村设立了农业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强化了金融风险防控,严厉打击恶意逃避金融债务行为,全年小额信贷基本实现按月偿还;5次镇村大行动、大排查,捕杀生猪388头,严控非洲猪瘟瘟疫传播;全面落实了“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20xx年以来刑事打击涉恶类犯罪嫌疑人员8人,治安处罚涉恶违法人员4人,训诫谈话17人,依法处理了“村霸”、非法讨债等违法犯罪份子,始终保持专项斗争的高压态势,在治乱强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我镇坚持稳字当头,把土地抛荒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土地占补平衡相结合,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纵深推进粮食产能发展,全面构建绿色种植,助力脱贫攻坚。今年,全镇整治耕地抛荒面积3357亩,还有1375亩因生产条件等原因暂未整治。
疫情防控局势稳固。特殊时期一手抓战“贫”,一手抓战“疫”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在党旗、国旗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率先调动民兵突击队开展值守、政府干部主动请战、签署军令状、率先倡议捐赠(社会各界爱心捐物捐款604859元)、率先开展“爱心天使”志愿者活动等,使干群同心并肩抗疫。二是疫情期间全镇共划分142个网格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范畴人员3582人,并建立摸排人员信息台账和每日体温检测台账,组建“一人一户一专班”,对重点区域返乡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做到不漏一户一人;三是积极落实怀化市“中药飘香、百姓安康”中医药诊疗百日行主题活动,累计发放中药38130剂,实现一线工作人员及重点人员中药预防的全覆盖。四是我镇大力推进以“六保”促“六稳”,对境内辰州矿业等14家重点企业分别成立联合党支部帮扶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帮助销售土鸡、生态米、茶叶等滞销农产品,解决就业3358人。1—6月工业生产总值达71亿,消费扶贫月活动开展之后,我镇有9家832消费扶贫平台认证企业,累计完成帮扶2058万元。取得了“战疫情、抓发展”双战双胜的阶段性成果。
(三)五年来,拓空间、强管理,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我镇在突出经济、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的同时,也兼顾了其他各项工作。通过狠抓落实,确保了工作齐步走,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显著。持续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累计投入资金3670万余元,全镇提质改造道路162.17公里,其中通畅69.37公里、通达32.9公里、改建59.9公里,修建桥梁15座;投入324万元安装路灯1478余盏,319国道、227省道、高速沿线实现了亮化全覆盖,20xx年投入1141.39万元修建防洪堤,改造道路28公里;全面提质镇村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七纵九横”的主体框架。同时,深入开展镇容镇貌整治活动,不断深入推进“二改三化”,改造棚户区、老城区,提升了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彰显集镇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美。进一步加快供水管网、污水管网、人行道、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炉等建设,目前,完成集镇下水管道扩建工程排污主管网2400米,支管2200米,入户管2000米,污水处理厂进度已完成80%;实现村级焚烧炉修建率80%,“一筐三桶”到户配备率达到50%以上,大部分建制村客运班线通达,提升了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社会治理实现新提升。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再创佳绩,已投入100万余元安装农村监控设备。集中安装80余个,分散安装百余个;其中,宁乡铺村安装80个,官庄村50个。持续强化信访、矛盾纠纷调解和特殊群体管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注重稳定工作网格建设,配齐配强综治力量,及时排查、超前化解,上访率逐年降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观念,有力地维护了镇村稳定。牵头各联合党支部成功通过“微服务”化解各类问题1254个,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空前提升,确保了社会稳定有序。安全生产。每年不定期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坚持生产经营性与非生产经营性领域安全一起抓,生产安全、道路安全、学生安全等工作显著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交通整治。紧盯源头、定期排查,治理超限超载现象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提高交通事故预防能力、确保道路交通环境有序、安全、畅通;“马路市场”与交通顽障痼疾整治成效明显。
人居环境获得新改善。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长效综合管护。投资70万元购置洒水车、垃圾清运车等设备用于镇村清洁;完成了23个村农村综合服务平台、15个百姓舞台建设,规范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场所;全镇范围内的饮水工程及其管护机制全面完善、农网升级提升了用电质量,乡村面貌极大改善。
(四)五年来,重效能、强服务,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基层党建取得实效。强化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抓牢党支部“五化建设”,力争“硬件升级、软件变硬、保障有力、群众满意”。35个村(社区)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一肩挑工作全面完成;加强辖区2个宗教场所和1个民间信仰场所的规范管理,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和安全监管工作;重大节日抽调综治部门、辅警等专门安全值守,广泛开展全民教育和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全镇干部群众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以及各种会议等载体,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镇村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宗旨观念、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维护和发扬了全镇“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镇风民风。以党建为引领,建设了30人的常备应急力量,确保了应急队伍、专业队伍所编人员95%以上的在位率,每月完成至少2天的常规化训练,做到了参训率、合格率100%;并完成了高标准“三室一站一家”武装阵地建设。
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执行最严厉的考核奖罚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强力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全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全部开通电子政务外网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进,“湖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理服务群众事项2187项,实现第二批100件事项落地,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逐年加大了执纪监督力度,尤其加大了对扶贫领域内违规违纪的整治;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严格公车管理和对外接待,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2%。
制度创新持续推进。创新“4321”提升满意度工作法,即“四座谈、三回头、两评比、一走访”,通过座谈会、回头看、评卫生等,将脱贫攻坚与城乡环境整治相结合,着力提升全镇群众满意度。
我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得分100分,评价为优秀。
(一)财政收入有限,经济发展力度不够。镇一级的财政时常陷入困境、入不敷出。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却一刻也离不开资金支持,无论是迁村并点还是建厂办园,无论是筑桥铺路还是盖楼建校,无论是公共服务还是公益事业,离开了资金都将是空谈。单纯依靠上级财政拨付,维持机关运转尚且困难,更别谈产业机构调整。由此也导致了镇政府资金紧张问题。
(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镇财政工作的对象十分复杂,而没有准确、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保障就极易造成资金、物资等资源的浪费,而目前在财务预算的编制上,往往是为了预算而预算,忽视预算与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致使多次追加预算,预算完成率却不高。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镇财政内部控制与财政管理工作不适应,因为镇财政管理工作涉及镇资金管理的全过程,二财政内部控制却只包含资金管理的部分过程,所以造成内部控制与财政管理的范围不匹配;镇财政内部控制不能得到顺利落实,使财政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镇财政内部控制配套设施不足,减弱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镇经济,拓宽镇镇财源。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组织生产,发展自己的优势农业;大力发展镇镇企业,引导部分镇镇企业围绕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过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市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使个体私营经济成为镇镇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二)加大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便于发挥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督职能,对镇资金加强管理,特别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要及时跟踪、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梳理、细化以往账目,为镇制度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计划,确保资金使用的能效。
(三)增强人员素质,规范管理体系。在人员培养上,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员培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镇的财务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用制度规范言行;在人员的考核上,严格考核标准,注重工作的实效,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四)严格把控“三公经费”的使用。加强领导,建立专项检查长效机制;狠抓落实,严控各项预算外支出;完善监制,防控共建长效机制,做到提高工作效能,从严控制会议和招待费开支,强化会议年度计划和审批管理制度,严格会议费预算管理,严格会议费报销和支付管理,建立会议费公示制度和会议年度报告制度,及时汇总分析,加强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等,从各方面对经费进行控制,形成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六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有序推进我区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大力发展以精细农业和休闲农业为特色的城郊高效现代农业,全面提升我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关注农业增效,关心农民增收,结合实际,重点对肉牛、黑猪、蔬菜、红薯、水果、民宿等特色产业给予大力的扶持。根据娄星区产业特点制定《娄星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各相关单位和乡镇办事处开好会,现场指导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制定验收方案,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验收,及时报送验收结果给娄底市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对相关项目进行长期指导和服务。
(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1.目标任务。
全区围绕“一园三区四带”的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一是以高灯河流域以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为重点以工业化思维建设模式通过区城乡投农业公司这一建设平台,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长远目标着力打造设施农业、精细农业聚集区。二是以一乡一业为出发点,建好产业“四带”,即即高灯河流域设施蔬菜、红薯及休闲农业、民宿带,涟水河流域水果种植带,孙水河流城休闲旅游及高档优质稻产业带,金溪河流域优质粮油产业带。重点支持一园三区四带区域内带头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品牌创造优势明显农业经营主体。远郊即水洞底镇、蛇形山镇、双江乡乡以支持发展第一、二产业为主,其他乡镇以支持发展第二、三产业为主。具体目标:支持创建优质蔬菜示范基地2个,新建蔬菜加工标准化生产线2条;优质水果基地25个(20xx年);高标准红薯育苗基地1个,高标准红薯种植500亩以上示范基地1个,现代化红薯加工生产线1条、现代化红薯粉丝加工线1条;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6个;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成功申报“三品一标”中的绿色认证3个;支持每一个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身份认证;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种农产品交易节会。大力支持发展4-6家三、四、五星级的乡村旅游民宿。
2.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各乡镇及经营主体的一年来的努力和发展,20xx年共对5个特色产业进行了现场验收,2个认证进行了审核(其中绿色认证3个品种、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1个整治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耕地抛荒5亩)。完成了红薯育苗基地(6.5亩)和示范基地(584亩)各1个,设施蔬菜2个,面积46.078亩,新增经果林基地23个,面积2838亩,肉牛基地5个(其中新建1个、扩建4个),新建农产品加工厂5个(蔬菜2家,红薯3家),休闲民宿6个,根据各特色产业的共同发展,在种养殖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和带动效益,在区级相关领导的关心和帮助,重点支持了种植:包括水果、药材、花卉苗木等方面23个子项目;养殖:包括肉牛、生猪、羊、鸡、水产等6个子项目。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情况
根据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xx]4号的精神,原则同意20xx年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盘子(附后)。根据20xx年的具体情况,结合《娄星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六大产业,由娄底市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整区推进资金盘子中拿出3000万元进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预算中只需1343万元。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通过《娄星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六大产业,通过区级组织开会,乡镇宣传,经营主体申报,乡镇现场审核再上报,通过农业农村局现场验收和审核,由娄底市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审,项目应奖补1291.965万元,实际奖补991.13万元,其中经果林应发752.085万元,只发了60%合计451.251万元,还有40%合计300.835万元未发放到位。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由农业农村局汇总验收结果和数据上报娄底市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经领导小组签发送财政局下拨发展资金到每个乡镇和办事处财政所,经农业农村局及相关业务对接单位和股室通知实施主体,实施主体开具票据,经乡镇相关领导认可签字,再到乡镇和办事处财政所领取奖补资金。
(一)项目组织情况
根据娄底市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资金盘子建议,区委区政府常委会纪通过和认可 ,由农业农村局组织制定《娄星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中的六大产业,通过区级组织开会,乡镇宣传,经营主体通过绩效项目申报,乡镇现场审核再上报,由农业农村局汇总报娄底市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可后,并组织相关单位现场技术指导。
(二)项目管理情况
根据文件要求,农业农村局和相关业务单位组织相关业务股室进行现场查看,并进行初步审核,同时技术指导实施主体组织产业生产,到规定时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5+1场验收和审核,汇报娄底市娄星区美丽乡村建设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业务由相关业务单和乡镇办事处共同监管及指导。
(一) 项目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文件要求,项目的申报、实施完成情况,我局组织的农业产业项目中的绿色认证3个品种完成率100%;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 ,完成率200%;1个整治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耕地抛荒5亩)完成率100%;完成了红薯育苗基地(6.5亩)和示范基地(584亩)各1个,完成率100%;设施蔬菜2个,面积46.078亩,完成率100%;新增经果林基地23个,面积2838亩,完成率92%;肉牛基地5个(其中新建1个、扩建4个),完成率100%;新建农产品加工厂5个(设施蔬菜2家,红薯3家),完成率125%;休闲民宿6个,完成率100%;根据各特色产业的共同发展,在种养殖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和带动效益,在区级相关领导的关心和帮助,重点支持了种植:包括水果、药材、花卉苗木等方面23个子项目;养殖:包括肉牛、生猪、羊、鸡、水产等6个子项目。
(二)项目的成本分析
根据各项目实施主体的绩效项目申报表的成本核算,经果林的成本是1万元—1.2元万/亩,25个申报项目3013亩;红薯育苗基地和示范基地的运行成本是1500元/亩,2个基地共计590.5亩;肉牛基地运行成本是2万元—2.2万元/头,5个基地共计1007头;简易设施蔬菜基地的运行成本是0.8万元—1万元/亩,2个基地共计46.078亩;初加工农产品加工厂运行成本是50万—150万元/个(500—1000平方米),无菌生产加工厂是200万元—500万元(500—1000平方米);民宿实施主体的运行成本是120万元—220万元/个(5-15间);绿色认证的运行成本是2.5万元/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投入达500万元—800万元,资料申报运行成本是3.5万元—4万元/个。
(三)项目的时效性分析
经果林是我区从20xx年重点组织实施的一个奖补项目,水果的生长周期长,3-5年是幼苗期,5-8年才是挂果期,前期一直是培育期,投入成本大,管理费用高;肉牛投入周期至少在2年以上,运营成本高,管理成本高,防疫技术含量高;红薯、蔬菜及设施基地,投入周期1年;加工厂的投入周期一般在1-2年,2年后才能产生效益;绿色认证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投入周期2年以上。
(四)项目效益分析
根据不同的产业,投入成本的不同,周期不同,管理成本不同,产品研发不同,宣传不同,所产生的效益就不同。如经果林的周期长,投入大,管理成本高,回效慢,但挂果期长,后期维护不是特别难,投入成本也低,但高品质的水果,后期管理要求比较高,5年后的产出效益只有15%左右,大约产值达425万元;肉牛2年后的出栏率只有25%左右,效益产出也在12%—15%之间,大约产值达125万元;红薯因20xx年种苗的供应慢,造成减产明显,亩产只达到1500斤—2000斤/亩,产值1500元—1800元/亩,产值达100万元左右;蔬菜因雨水太多,产量也明显减少,产值达70万元左右;
红薯和蔬菜加工厂受季节性明显,效益产出也在15%之间,产值达2200万元左右。
1、经过前期的宣传和指导,区级年初组织开会,做好动员,鼓励各乡镇做好宣传和发动,现场指导选好产业和场地,加强服务,由上到基层、到实施主体,再由实施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层层上报,减少了盲目的跟风,盲目投资,有技术,有资本,有情怀才能做好农业项目。
2、我们宣传的宗旨,搞农业项目就是选资源,选老板,选产业。
3、有的放矢,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产业特点聘请专业团队跟踪指导。
4、前期选址和产业项目的确定,由各实施主体通过申报,汇同乡镇、科研院所及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科学论证,技术跟踪,服务指导,做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算,再进行批量种养植及产业链的拉长,更好的规避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
5、重点突出特色产业的发展,尽量做到我有你无,我多你少,我精你粗,提高产业附加值。
6、通过产业基地和加工基地的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就业、土地入股分红等模式,为贫困人员增收解决实际问题,对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有显著的成效。
1、加强前期的规划,乡镇和区级产业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共同研究,共同指导。
2、制定长期的扶持和发展规划。
3、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共同监督产业发展的维护情况,有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
4、建立完整的信任体系,监管项目进度表,及时止损。
1、关于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连续扶持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扶出特色、品牌、亮点,为我区申报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区打好基础。2、配套的特色产业也要重点关注,为城郊农业发展增添色彩。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七
产业化办对项目绩效自评工作高度高度重视,将绩效理念贯穿于日常,落实到具体工作环节,安排专人对20xx年产业强镇项目的基础资料进行核实、分析、整理,依据年度目标,对年度指标值的完成情况进行计算核实,确定最终得分,完成绩效自评表。
通过自评,20xx年产业强镇项目,按照预期的绩效目标全部完成。该项目扶持马铃薯初加工企业2个、单个实施主体补助金额小于60万且占实际投资的比例不超30%、新增就业岗位30个以上,提高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效果明显,项目合格率、完成及时率达到100%。
20xx年产业强镇项目,设定扶持马铃薯初加工企业数量、单个实施主体补助金额、单个实施主体补助占实际投资的比例、项目合格率、项目完成及时率、预算成本控制率、新增就业岗位、提高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等绩效目标,设定清晰准确,绩效指标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绩效标准恰当适宜、易于评价。
通过对半截塔镇内的富龙公司、泓辉公司的扶持,帮助两家公司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增加其带动能力,完善生产设备。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八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散旦镇桃产业种植已有20余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结合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项目、产业扶贫项目、扶持村集体经济、面山绿化等项目的实施逐步发展壮大优质桃种植,全镇现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已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随着产业的发展,优质桃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受基础条件和经济的制约,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配套设施薄弱,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对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保障优质桃品质,解决农作物种植供水保障问题,沿轿子雪山旅游专线沿线,在沙营村—廖营村—花箐水库周边山体建设灌溉用水管网及设施,服务优质桃等农作物种植。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使优质桃等农产品稳产高产,改善产业发展供水问题。解决好农业产业建设,服务农业种植,使群众有一个便捷、安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农业农村、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及部署,进一步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农业产业水平,散旦镇20xx年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建设必将解决散旦镇优质桃等产业发展供水问题,将真正改善群众生产水平,促进贫困群众产业发,经济稳定增收。
2.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于5月21日在昆明晨晟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竞争性谈判(招标),中标单位为昆明润兴建筑有限公司,中标价1478000元。项目于20xx年6月1日实施,项目现已完成300立方米水池1个、200立方米水池1个、100立方米水池2个、50立方米水池5个建设、新架设dn75镀锌钢管1500米;dn20镀锌钢管10000米;dn50镀锌钢管3000米;连接100立方米水池dn50管道3000米;配套到各个分水池dn25管网10000米。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项目总投资概算148万元,其中,财政产业扶贫资金投入148万元。
20xx年3月27日,富民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富民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度第三批扶贫项目资金的通知》(富扶办〔20xx〕9号)下达20xx年度第三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8万元。该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拨款渠道拨付到富民县散旦镇财政所账户后,富民县散旦镇财政所分别于20xx年6月3日、20xx年6月29日、20xx年9月26日已出具转账支票的方式向昆明润兴建筑有限公司拨付了该项目款项共计143.4万元,项目合同价为147.8万元,预留质量保证金4.4万元,拨付进度97.02%。
4.组织及管理情况
项目组织情况: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了以镇人民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扶贫办、镇新农办、镇财政所、镇规划中心、镇国土所、镇农经站、各村委会、昆明润兴建筑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扶贫办,由胡明杰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收集汇总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对重大问题事项及时提交领导小组会议研究。
项目实施流程:项目工作小组成立—项目可实施性勘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勘察、设计—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项目立项—进行招标—签订施工合同—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决算审计—交付使用。
资金拨付流程:富民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发文—项目实施部门(镇扶贫工作站)提出资金支付申请—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镇政府)—镇政府领导审批——镇财政所拨付资金。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沙营村委会片区农业生产用水得到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综合素质有新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社会和谐基础更加稳固,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年度目标
通过完成300立方米水池1个、200立方米水池1个、100立方米水池2个、50立方米水池5个及配套水管网的建设,实现到20xx年底,沙营村委会(沙营村、得旺村、一碗水村、康乐村)片区农业生产用水全覆盖,使优质桃产业种植户得到供水保障,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实现优质桃等农产品稳产高产。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散旦镇人民政府成立绩效跟踪工作组。由镇扶贫办牵头负责绩效跟踪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扶贫办,由胡明杰兼任办公室主任,牵头负责支出绩效管理日常工作。该小组成立旨在对项目绩效进行监督管理,并对项目经费日常使用情況,达到的支出进度以及各类效益指标进行检査评价。
2.研究文件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云财农〔20xx〕126号)、《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下发散旦镇人民政府绩效评价的通知,由镇扶贫办负责做好项目的自评报告、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执法办案项目实际发生的工作确定相关指标,产出目标包括质量,数量,时效,成本等指标效益目标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整个评价方案设计由绩效跟踪工作组完成。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规范原则,对绩效评价严格遵循既定程序,做到有据依循,科学可行;二是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做到考核过程透明公开、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及时公示考核结果,主动接受社会公开监督;三是坚持分级分类原则,科学合理对项目进行评价,紧扣要点,找准特点,明确考核目标方针,做到分类组织、分类实施;四是坚持绩效相关原则,坚持结果导向,做到支出与其产出之间有紧密相关关系。
2.绩效评价方法
由镇绩效考核组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制定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被评价项目的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计算复核,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形成评价结论后,按照绩效评价工作要求认真、严谨、细致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此次评价数据由镇绩效考核组向各相关科室、涉及村组、项目施工单位及相关审计监理单位采集数据,收集项目的相关资料,由镇扶贫办汇总分类。
2.社会调查
由项目涉及村组及镇绩效考核组共同开展,接受社会各级反馈,反馈信息由镇扶贫办统一汇总。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完成各项数据采集后由镇绩效考核组对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项目撰写自评报告。
(五)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无局限性。
(一)评价结论
结合实施绩效考评数据及考评情况,散旦镇20xx年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得分为99分。
略
(二)主要绩效
项目完成情况:截止20xx年11月20日,项目现共完成300立方米水池1个、200立方米水池1个、100立方米水池2个、50立方米水池5个建设;新架设dn75镀锌钢管1500米;dn20镀锌钢管10000米;dn50镀锌钢管3000米;连接100立方米水池dn50管道3000米;配套到各个分水池dn25管网10000米。
项目管理情况:散旦镇政府制定了《富民县散旦镇20xx年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散旦镇扶贫项目监督管理实施意见》《散旦镇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等与扶贫项目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此外,镇政府与合作社签订的合作协议,以及合作社的章程也是项目管理的主要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期限管理。根据《富民县散旦镇20xx年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的实施期间为3个月,即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8月1日。
(2)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按照领导小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镇扶贫办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初步设计及项目的踏勘、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验收等一整套服务工作,保证工程的按时启动、顺利实施和如期完成。同时,按照省、市、县有关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强化施工管理,把好技术质量关,实行单位工程单项验收制度。工程领导小组对工程建设进行经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
(3)项目监督管理。《散旦镇扶贫项目监督管理实施意见》明确: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监管,对合作社经营状况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做好动态监控和评估,一旦发现其经营状况不善、存在风险,立即依法依规终止合作协议,追回资金。
(4)资金管理。根据《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产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项目资金一律实行专户管理,严格资金审批,专款专用,明确专人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财经纪律。
绩效指标: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管护运营建设有序推进。
散旦镇人民政府作为富民县散旦镇20xx年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主管单位,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逐级审批并办理资金拨付。该项目预算资金148万元,实际收到财政拨款148万元,项目合同价147.8万元,现已完成资金拨付143.4万元,拨付进度97.02%,在确保工作任务没有减少的情况下,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没有超出预算成本,预算进度执行良好。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发挥了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两委”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中;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增加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
1.项目建设缓慢。
尽管通过邀标确定施工单位,但施工单位施工缓慢,严重影响项目建设。
2.拨付效率不够高。尽管大部分项目资金能及时给付,但是仍有部分项目资金拨付可能滞后,影响项目建设的资金周转。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加强项目监管,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各级单位要加强对项目施工监管,保障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提高资金拨付效率。随着预算法的推出和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目前的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拨付形式都可以有一定的突破。鉴于其他村也存在资金到位滞后的现象,为了不影响项目建设资金周转,以及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本项目的规范管理,建议主管部门与上级部门积极沟通,提高资金拨付效率。
产业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篇九
根据石屏县财政局关于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对我单位xxxx年的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现报告如下:
自评过程中,本着强化绩效目标意识、提高部门整体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的原则,通过目标计划梳理、工作数据采集、项目完成情况调查等方式对我单位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评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工作开展情况。
我单位xxxx年项目支出总金额1037.3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926.97万元。包括石农财〔xxxx〕12号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7.12万元、石农财〔xxxx〕13号中央财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03.21万元、石财农〔xxxx〕19号xxxx年石屏县中央和省级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117.24万元、石林草联发〔xxxx〕1号新城乡xxxx年天然林停伐补助资金61.24万元、红财资环发〔xxxx〕5号新城乡xx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二期经费54万元、红财农发〔xxxx〕97号新城乡xx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一期经费80万元、石开组〔xxxx〕xx号通知屏县北门仓库改建惠民村集体经济项目经费150万元等。
各预算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绩效目标合理且清晰明确;项目管理机制健全、措施保障有力,全面、按时完成各项绩效指标,有效促进了部门履职绩效目标的实现;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资金使用合规,会计核算规范,财务控制有效;项目完成及时;项目质量及节支增效措施明显,符合年度预算目标,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效果显著,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有效推进了部门绩效目标的实施。通过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了项目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交通环境,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实现民族平等,营造出稳定、团结、和谐的社会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的目标,各项指标也基本达到了预期指标值,总体评价优。发现问题:项目资金支出前松后紧,谋划不充分。
下一步我单位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预算项目管理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认识,将绩效自评融入到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提高绩效自评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地设置预算绩效指标,积极推动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将其作为预算编制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使有限的预算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