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啦的教学反思(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2 09:28:26
下雨啦的教学反思(三篇)
时间:2023-03-02 09:28:26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下雨啦的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创设宽松空间

由于西红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岁有些不合时间,但老师不要遏制学生的想象,而是改日西红柿一个宽松的空间,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

本节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活动小组的结合,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切实给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铺鱼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测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以测量,就以测量一本书的面积,再推算1亿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下雨啦的教学反思篇二

雨下得有多大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下雨啦的教学反思篇三

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巧妙地借用了一些现实中的有利条件,使得课上得较为成功。

一、妙用“天时”

上这节课的时候,适逢无锡太湖流域蓝藻大面积爆发。为了缓解灾情,政府特地邀请了北京来的专家为无锡地区进行人工降雨,因此引起了周边地区的大面积降温降雨天气。原本本地天气连续晴好干旱,本以为用雨量器实地测量雨量是不可能了。但我仍要求学生先把雨量器做好。真巧,雨量器做好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及时雨,解了教学上的燃眉之急,真可谓“天助我也”!就这件事,也让我再次领悟到了:机会永远是属于有所准备的人。

二、巧设“地利”

测量雨量时要求在比较空旷平坦的地方进行,为了是尽可能使测得的读数较为精确。在校园中,为了得到精确的读数,我选择了地势平坦的小操场进行实验。要求同学们将雨量器先装部分水至零刻度线,然后冒雨将雨量器放到指定地点。这样,同一地点测量的读数可以相互参照,读数相对比较客观、准确。

三、争取“人和”

做雨量器需要一些材料和专用的工具。如可乐瓶、胶带纸、剪刀等,特别动手制作之时还需要将雪碧瓶上方均匀地切割下一截来,所以如果单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回去寻求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在材料收集、切割瓶子之时得到家长有力的帮助,使得做出的雨量器既精确又美观,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程度。因此,科学动手做实验,可以广泛发动家长,让家长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既体会到亲子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是一举多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30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