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涉及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是我们发展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怎样写一篇内容充实、有深度的学习总结?请看以下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和启示。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中心《语文》基础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篇《风景谈》。
一、说教材。
1、《风景谈》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中心《语文》基础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篇。
2.我想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根据系统论所强调的整体性、联系性和条理性来把握所教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文体要求和单元要求。这个单元是记叙文单元,重点是记叙的中心和材料,《风景谈》由六幅画面构成,看起来很散,但它们又由议论句子很好的有机的串连在一起正好反映了这个教学重点,很好的表现了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也能反映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安排在第二册的第一单元之首。
3教学目的:
在拟定教学目的的时候,老师心目中必须要装有语文教学大纲所明确规定的总目的,然后再根据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要求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的。据此我就确定《风景谈》的具体教学目的为:
a.理解课文赞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并发扬他们所代表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b.掌握课文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六个画面之间的联系。
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4、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体现课文的教学目的。据此《风景谈》的教学重点应是:
a.掌握每个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
b.掌握每个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
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5、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的确定既要考虑课文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的实际情况故教学难点。
a.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如何有机联系的。
b.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c.哪些词语准确、精练、生动、含蓄。
6、教学课时及内容安排。
本课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作者及时代背景介绍,讲解第一幅画面。第二、三幅画面由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复习,学生讨论第四、五、六幅画面。总结本文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听记法。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老师始终都要考虑到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忌填鸭式、满堂灌,硬塞结论给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很形象:“真正的老师不是让学生观察已经峻工的科学建筑,而是带领他们一起去修筑基础的工程,直到修完科学的大厦为止。”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激思增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鉴于以上理论,《风景谈》共有六幅画面,如果依次讲解分析,那就显得平谈呆板。因此,我就根据教学的变式原则,采用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学法:讨论法、听记法。具体的作法是:第一幅画面由老师示范讲解,其余五幅由学生讨论完成。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一、二、三幅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听记法。
(一)导入新课。
导入时,力求做到先声夺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他们对课文的直接兴趣。
这也与作者生活在重庆有关,为了能在重庆发表,文章只能写得含蓄些、隐晦些。第5页“黄土高原”,10页的“北国”,指的是延安。第6页多处描写了“河”,那就是“延河”。人物活动的描写,诸如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文音、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有清晨号兵,都可以让人想到写的是延安人。
(二)、作者简介:
初中阶段学生已读过《白杨礼赞》,对作者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可让学生介绍,然后老师补充,明确几点;作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极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三)教学过程:
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碎片的叠加,而是首先感知到了整体的现象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无素。据此,我在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速读课文,处理思考练习题一,从而明确六幅画面的名称。
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在这里也教学生学会利用“阅读提示”,帮助自己理解课文,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2.课文分析:老师示范分析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
a.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沙漠的语句。(四顾茫茫一片、平坦、纯然一色、寂静)。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最单调、最平板)。
b.找出具体描写驼队语句(黑句、安祥而坚定、昂首高步、铃铛“丁当”的柔声、和谐、长方形猩红的大旗)。
c.指导学生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沙漠这个大自然是最单调最平板“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这一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如果说描写的是“画龙”,那么段末议论则是“点睛”
明确: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其次,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它的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第三,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也体现了本文含蓄的语言特色。
3.学生讨论第二、三幅画面。(分析“沙漠驼铃”采用的主要是接受学习的方法,在耳濡目染之中给学生以思维训练、学法示范),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学生在活动,采用的是发现学习的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运用这一方法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在学生讨论时,区边巡视指导,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3.讨论学习第二个画面(高原晚归)。
a.作者用了“于是”、“又”作衔接和过渡,所以很自然又想到另一个画面来。
b.“黄土高原”加上引号,前面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感叹号,为什么要这样?
明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是表示它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强调,用“所谓”也是为了突出强调,懂得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这“黄土高原”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情感的,用在这里是表示一种赞美之情。
c.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选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刻画“种田人”,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敌后能有这样的.一份乐土,心情愉快,就是要表明他们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4.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描绘“静穆的自然”,描写“弥漫着生命力的人”。
a.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构成了美丽的静穆的景色,更好地映衬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
b.这些人是什么人?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说明他们是一群文艺工作者。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又用同一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说明他们有着同一目标——抗日,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一点厌倦,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当然会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c.第4自然段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对延安人发的劳动的生活的赞颂。
(四)、小结。
1.第一个画面写“沙漠驼铃”,这不是抗日根据地的风景。在结构上,写这一段的目的在于揭示题旨,领起下文。
2.第二、三两个画面是写根据地军民的劳动生活,说明人的活动能使自然改观,人类比自然伟大,写到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和议论的关系,完成作业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沙漠驼铃。
风景(沙漠):茫茫一片、平坦。
纯然一色、寂静。
最单调、最夹板议论人类更伟大。
人的活动:黑点、安祥而坚定。
和谐、猩红大旗。
高原晚归。
风景(黄土高原):秃顶的山、梯田、高杆植物、
月明之夜、黑的山、蓝的天。
人的活动:掮着犁、姗姗而下、粗朴短歌议论。
自然伟大、
人类更伟大。
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尤其伟大。
延河夕照:(面的描写)。
风景:夕阳在山、满天彩霞、河水汤汤、
喧哗、雪白的泡沫:“急、冲、跌、喷”
人的活动:一对“生产”归来的人、
兴奋的谈话、爽朗的笑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从分析语言入手,分析四、五、六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听记法。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学生在活动,老师运用控制论的定向控制原理,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来发言,展开讨论。了解和学习第四、五、六幅画。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二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谈中国诗》,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七方面展开。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谈中国诗》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十课,本文作者以其通中外古今、通学理的开阔视野,主要介绍了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自信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又直指了西方人片面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本文篇幅较长,论述贯通中西,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且评论见解生动奇巧,显示出了作者语言的幽默睿智,学习本文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外诗歌的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阅读能力,但对这类文艺评论性的文章了解不够,尤其是对钱式手法的理解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文艺评论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诗的本质特征,把握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
2、把握文章思路,揣摩钱钟书散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提高阅读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阅读和研究中外诗歌的正确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重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对比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下面我将介绍本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及他人情感的影响。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会通过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围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钱钟书,就是这位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他的众多著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顺势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学生能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基于此,首先全班学生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自主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明确中国诗具有早熟而缺乏变化、篇幅短小、富于暗示和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本质特征。以上教学的设计旨在通过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把握中国诗的特征。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细节阅读来学习整篇文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在理清思路、领悟内容的之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四人为小组,探究本文语言在形式上的特色,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期间教师巡场指导,随后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比喻和引用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关于引用手法,学生可能会从“何处是”和“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等中外诗歌对比中感受到引用手法的丰富特色;学生可能会从“梵文里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感受到引用的巧妙,从引用陶渊明、李白的诗和歌德、雷格的诗歌中感受到引用的贴切特色。
关于比喻手法,学生可能会从“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轻鸢剪掠”“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等精彩语句中体悟出作者比喻生动、趣味、深刻的语言特色。(相应板书。)。
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能够把握深入文本,在学习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中,体悟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本部分我主要设置了“自述感受”的拓展延伸环节: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钱钟书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别人对钱钟书评价的文章,引导学生加深对钱钟书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五)小结作业。
因为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内学习活动的完结,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主要内容之后,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我布置如下作业:联系课文,比较阅读中国诗人舒婷《致橡树》和外国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评说这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三
2.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1.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
2.理解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深入研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过程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听听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钱钟书(1910——1998),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等。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除了创作出大量的有非凡的思想原创性和学术开拓性的论著,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因而使得研究“钱学”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亦成为反思百年中国人文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主要作品有《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另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是作者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文章共有8段,思路如下:
第1段,谈“中国诗”的前提与立场。第2段,中国诗的发展“早熟”的特色。
第3段,中国诗篇幅简短,但意味无穷。第4、5段,中国诗的含蓄的特色和形成这一特色所用的手法。第6段,中国诗清淡、安和的诗调。
第7、8段,中国诗内容上的特色:和外国诗大同小异。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请找出你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注意句不离篇)(讨论)。
示例: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理解: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理解:“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理解:“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理解: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
“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理解: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6.贵国爱伦坡(poe)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理解:这里作者的用意在于衬托中国诗的超出想象的短小精练,而不是嘲笑爱伦坡的目光短浅。“太可惜了”,给人以遗憾的感觉。这样说,也注意到了听者的心理反映,让听者有亲切感。
课堂拓展:钱钟书语言精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本文外,你还知道哪些钱钟书的趣言妙语呢?请说出几句与大家共同分享。(自由发言)。
(2)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灵感》。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有致。
另外,本文还巧妙地引导美国朋友把目光逐步聚焦在中国的古诗——中国古代的抒情诗——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并注意调动听众的知识积累,时不时地进行对比,也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1.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2.幽默风趣是钱钟书作品的一贯特点,我们写作时有意为之,可使作品收到特殊的效果。下面是一篇学生作文的一部分,语句不够幽默,请打破拘谨严肃、死板乏味的人物描写套路,重新写作,使它生动幽默,富有情趣。
“我的班主任个子较高,身材微瘦,虽然年轻,却已稀顶,幸亏周围头发还算茂密,才不至于让人误认为是一个老头。”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内容是:钱钟书的《谈中国诗》。
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设计反思。(附《谈中国诗》导学案)。
一、教材分析。
《谈中国诗》是高二年级的教材内容,具体安排在必修五第三单元。必修五作为必修教材的“终结者”及选修教材的衔接者。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文艺评论和随笔,都是对诗歌鉴赏问题的讨论。诗歌是语言的精华,从必修二到必修四的第二单元中都是诗的舞台,学生对诗的发展有了整体认知。必修五则借助第三单元文艺学论文中的大量诗例进行了呼应与提升,《咬文嚼字》的思想建构在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上;《说“木叶”》可以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谈中国诗》文采飞扬,中外诗例信手拈来,令人视界大开。
本单元是全套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在阅读上给学生增添了些许难度,因此本单元学习时要让学生注意:1.反复阅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况全文大意;2.理清文章思路;3.抓住文章主旨;4.对课文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鉴于此,在《谈中国诗》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是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同时本文是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有欧化的风格,读起来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让学生认真欣赏和品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等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从学习背景来看,学生经过小学到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对于中国诗歌也有自己的认识。对论述体文章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有所了解。于是把握文章的论述的思路,结构不再困难。
但学生缺乏对中外诗歌审美特点的认识,对于较为陌生的文艺评论和随笔,特别是文中大量的引用使得文章局部的理解困难,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形象说理能力更为缺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去启发引导,让学生更快适应,帮助他们顺利达成目标。鉴于以上教学和学情分析,依据课程改革中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结合本文特点和学生学情,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作者比喻说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本文对比和比喻等论证方法,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及深刻的洞察力,激发学生求学欲。
确立依据: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技能,所以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对比中外诗歌异同之时,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提高了解读诗歌的能力;在品味作者比喻说理的语言之时,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借助合作探究和写作训练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本文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情感决定并形成态度,而态度体现情感。在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及深刻的洞察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求学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文章构思的妙趣之处。
2.品味本文语言的风趣幽默。
教学难点:
学习并运用本文比喻论证方法。
确立依据:本文较之其他课文有两个方面的特点:1.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分析中外诗歌的异同,以此明确中国诗歌的特征;2.幽默睿智的语言。
了解作者文章构思的妙趣之处,能让学生对作者运用的比较文学方法及文章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为学生分析中西诗歌异同,特别是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打下基础。全文充满着幽默睿智的语言,很多语句或者说法学生是第一次见识,因此要对文章语言进行分析和品味,如此对钱钟书这位“文化大家”才有更深的了解,所谓“观其文,知其人”。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他的比喻说理,用于日常作文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尽量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的语文课程目标上获得发展。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加之本文为略读课文,因此在本文教学过程中将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经过一年多的高中课文学习,学生对高中课文已有一定的理解力,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充分锻炼学生,将引导学生进行“看、听、读、议、写”,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和高智慧的学习体系。教学过程中将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总结中国诗歌特点,分析比喻句和片段试写等任务,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
二、合作教学法。
主要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进行学习。总结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品味语言等教学过程将依靠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一教学法也将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心,本课的部分重难点就是以本教学法所实现。
三、启发式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本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困难或难以理解处,教师可采取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课本、教师板书等相结合,使两者间的优势得以充分配合,促进教学。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扩充课堂容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因课堂容量大,使得一些教学重难点快速翻过,如本文中作者所使用的方法:对比和比喻,中国诗歌的特点的总结等。这些可以借助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楚本课的重心。在分析文章思路、品味语言、展示高考范例时,多媒体能为教师减少很多时间,更清晰的展示了问题的解答。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为配合本文教学,学生学习时将实行如下方法:
一、课前预习法。本单元是必修五本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本文又是学者散文,语言幽默睿智,同时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有欧化的风格,阅读时必然会出现困难,因此应适当预习,完成导学案。
二、反复阅读法。本文在遣词造句、行文布局、言语妙趣上与学生平日阅读的作品有很大差别,在阅读之时会遇到不懂的地方,这就需要从头到尾反复阅读。阅读之初会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但仍不够,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多次阅读课文,分别采用跳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如初读课文时,学生可采用跳读理清文章思路;再读课文时,学生可选择跳读与精读相结合,归纳中国诗歌的特点;三读课文时,学生可用精读仔细阅读自己选择的比喻句,分析该句,理解作者内涵。
三、合作探究法。在总结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品味语言时,学生要进行合作探究,在讨论问题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写作练习法。学以致用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设计了一个片段描写,检测学生对这一论证方法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能活学活用,并能在日常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故本课教学过程共分为七个部分:课前预习(导学案)、导入设计、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合作探究)、走出文本(写作训练)、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其中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和走出文本是本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绝大部分教学目标之所在。
一、课前学习:导学案(详见附录)。
导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3.品析文章中比喻论证的妙用。
设计意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理解能力,对知识掌握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自学能力。
二、激发兴趣,情境导入(2分钟)。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钱钟书是如何谈论中国诗的。(板书:《谈中国诗》)。
设计意图:学生已阅读过不少诗歌,虽然不能系统的理性的认识中国诗歌,但会有真实的阅读体验,此导入能引起学生共鸣,为理解钱钟书理性的分析做铺垫,为课堂奠定良好的氛围。
三、走进文本——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诗歌特点(9分钟)。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钱钟书语言幽默的特点。(结合导学案)。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比较文学;
第二部分(第2段),概况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3.再读课文,明确中国诗歌的特点(小组讨论2分钟)。
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歌的特点。
(板书)发展:成熟早。
形式:篇幅短。
技巧:韵味长。
语言:词气和。
内容:无甚差异。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对论述体文章的要求是:阅读理论类文本,着重思考其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因此对文章思路的理清应放在首位,对文章的中心——中国诗的特点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本过程将突破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文章构思的妙趣之处。
4.三读课文,品味语言——合作探究(15分钟)。
作者在论述特点的过程中进行了中西方诗歌对比,并运用了大量精彩的比喻,生动形象颇具说服力,充分展示了钱氏语言的幽默与智慧。请你选择一处进行赏析,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5分钟后由小组发言人与全班交流)。
(赏析要求:指出本体、喻体,比喻义,表达作用)。
赏析示例: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本体:中国诗喻体: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
本体:中国诗人喻体:在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雕刻的雕刻者。
“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指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设计意图:理解文意,品味钱氏语言的魅力,学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说理。合作交流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更是在突破本课重难点。同时语句的分析为走出文本——学以致用提供了准备基础。
5.走出文本——学以致用(12分钟)。
1)比喻论证(高考链接)。
比喻说理可以用在高考作文中,如20xx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中有这样的语句:“我特别平凡,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虽然并不芳香耀眼,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我平凡,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却平凡得有尊严。”再如:20xx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那鱼那鹰那人》中这样写道:“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写作提示:学会联想和想象,注意从身边的事物取材。如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提示: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的宝藏);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如:风雪中的苏武——(执着坚守)——不倒的胡杨;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如: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
2)写作练习之——小试牛刀。
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设计意图:鉴于本文说理的特点,学生写作时形象性说理语言匮乏的情况,让学生学习进行比喻论证,提升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突破本课难点:学习并运用本文比喻论证方法。
6.课堂小结(1分钟)。
钱钟书融汇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的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证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彩多姿。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设计意图:回顾了本节课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对钱钟书先生有了进一步认识。
三、课后作业(1分钟)。
联系课文,课外阅读曹操《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两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强化,联系高考考点,力争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方法:比较、比喻。
发展:成熟早中外诗。
形式:篇幅短互相影响,
技巧:韵味长共同发展。
语言:词气和。
内容:无甚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的板书,清晰展现出本文论证方法包括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中国诗歌的特点从五个方面体现,对待中外诗歌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课前导学案,能够掌握自我学习方法。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及写作训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自主探究及语言表达等能力有了一定的锻炼和提升。课后作业的布置更是对本课重难点的一个巩固,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课堂是生成的,是鲜活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从学生的角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环节,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本次说课将从教材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六个部分来介绍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谈中国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言。《咬文嚼字》的思想建构在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上;《说“木叶”》可以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谈中国诗》文采飞扬,中外诗例信手拈来,令人视界大开。
整个演讲,钱钟书先生旁征博引、纲举目张、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又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及横扫了西方人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通过本文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了解中外诗歌的异同,掌握比较的方法,对我国诗歌鉴赏的理论高度有所提升。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学生,从能力与学生生活经验方面来看,其已有了高一一年对阅读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包括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对课外文章的充实等等,这些体验都是对这篇文艺评论性文章学习的一种良好的铺垫。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会非常吃力。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以他的睿智和渊博,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表现出了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从认知结构、知识的纵深度来看,作者的引用语句的精妙与内涵以及比喻的妙用对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教学设计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在充分考虑教材和学情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活动探究和互助讨论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和合作过程中带领学生把握作者行文的结构思想以及文章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分析他就精神和对待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感受作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妙趣横生的丰厚学术涵养。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并使学生能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所使用的引用、比喻之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流程的顺利展开都离不开得当的教学与学法,接下来介绍教法与学法的使用。
(一)教法。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变传统教学为师生或生生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课堂上要创设情境,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为学生铺路搭桥,点拨引导,令其学会自主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授课目的。
理论来源。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发展的建构主义思想也强调老师在设计教法和学法的时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基于以上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同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反复阅读,感知文本。本文写得典范古雅,行文布局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点拨引导,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要掌握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然后逐层展开,使文章跌宕生姿。
3.探究合作,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的旁征博引以及比喻的妙用,都要用心揣摩体会。
(二)学法。
必修五作为必修教材的“终结者”及选修教材的衔接者,承担着“授人以渔”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是:
1.自主研读法。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
2.组织学生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3.拓展思维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
(三)课时安排。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在学生进行课外搜集资料和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检查学生在字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交流印象中的钱钟书先生,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二课时重在研读文本,突破重难点,同时进行课外延伸。
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视听设备。导入新课时引播放郑愁予的旋律《错误》,配上问题设计,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自然的与文本进行链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2.孔子提出“不愤不启”的启发式教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是无法确切探测的“黑箱”。因此,利用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不仅方便快速,还能通过刺激反应推进课堂生成,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
4、教学过程。
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教学步骤:(共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以“香”引蝶—情景导入。
伴随ppt课件轻柔优美的音乐旋律播放郑愁予的《错误》(课件展示内容)之后,老师吟诵:
[设计意图]“花香蝶自来”,好的导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语言能力也能起到熏陶作用。本课采用配乐诵读,老师牵引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
环节二: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这个环节意在突破整个文章的重难点,主要以课前准备作为铺垫,遵循循序渐进,步步深化的原则,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操作:
(一)引“人”入胜——印象作者。
(二)把握“脊骨”——研读文本。
(三)丰满“血肉”——深入探究。
(一)引“人”入胜——印象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作家资料及背景材料,老师加以补充,以便为理解文章奠定良好基础。在介绍作家时,不仅仅当其是枯燥的文学常识,而是把每一位作者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物,用他们的人格和精神激励我们的生活。这部分主要用讲故事方式来介绍,这样学生们会记忆深刻,对培养作文的思路也有帮助。
(二)把握“脊骨”——研读文本。
解读文本部分主要通过设置三个问题解读行文结构,理解作者利用对比把握中国诗的个性与普遍性的方法。真正明白作为“中国的”诗,它有哪些别具一格的特点,而如果不分国界,它们的共同之处又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问题的设置如下:
1、阅读思考——理行文思路。
(1)钱钟书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后概括归纳,老师请2-3位学生答并适当补充)(2—7段)。
(2)本文是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美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述中国诗的?(学生找答题段落,归纳)(第1段)。
(3)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第8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合作筛选信息以及概括归纳能力。
(4)小结:行文结构及中国诗的特点。
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及其一般规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特点:(突显个性和普遍性)。
篇幅简短,韵味悠长(形式)——“轻鸢剪掠”
富于暗示,引人遥思(技巧)——“微雕”艺术。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语言)——“中和之美”
无地心引力一蹴而至(构思)——“空中楼阁”
多社交诗,少宗教诗(内容)——“无甚差异”
2、讨论分析——解文法之妙。
学生分组讨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此部分重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丰满“血肉”——深入探究。
1、旁征博引。
这小节主要让学生找出文中引用的古今中外的例子,讨论分析,最后师生交流,概括作者这些引用的特点。
(1)感受丰富。
(2)感受巧妙。
(3)感受贴切。
设计意图:在读和品中感受作者引用的特点,通过阅读和鉴赏,激发学生对作者学养渊博的体悟。
2、妙用比喻。
通过问题“这篇文章钱先生用引用的方法,将观点议论地如此深入,那又如何让美国人听懂并心领神会的呢?文章在晦涩难懂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进入到比喻的分析,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比喻句子;投影所有比喻句并小结,归纳方法。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易把握的比喻,由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领略幽默大师的风范。
至此,教学重难点得以落实。
环节三:演练提升,课外延伸。
1.学以致用——演练提升。
结合所归纳的方法,欣赏下列比喻句,分析其妙处。(课件展示例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由学生欣赏,品读后口述完成。其设计旨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由此及彼——课外延伸。
鼻钟书所阐发的“中国诗的印象”,能引起你的共鸣吗?你认为中国诗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请结合自己阅读诗歌的体验谈一谈。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不仅温故而知新,还能进一步对中国诗歌的特点做纵深化的了解。)。
环节四:余韵留香,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第53页“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异同,看看相同大海背后的异国文化。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训练,既能检验学生的课堂吸收情况,又能训练写作表达能力,这对适应当前高考是很有好处的。
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微型教案,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把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对应教学过程,我设计板书如下:
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重逻辑性、启发性,循序渐进。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做了一些尝试。但在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方面做得不够。对于文章妙句和引用挖掘不深,如能更细微入至的思考,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指导!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六
《谈中国诗》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十课,本文作者以其通中外古今、通学理的开阔视野,主要介绍了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自信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又直指了西方人片面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本文篇幅较长,论述贯通中西,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且评论见解生动奇巧,显示出了作者语言的幽默睿智,学习本文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外诗歌的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阅读能力,但对这类文艺评论性的文章了解不够,尤其是对钱式手法的理解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文艺评论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诗的本质特征,把握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
2.把握文章思路,揣摩钱钟书散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提高阅读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阅读和研究中外诗歌的正确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重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对比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下面我将介绍本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及他人情感的影响。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会通过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围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钱钟书,就是这位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他的众多著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顺势进入本课的学习。(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学生能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基于此,首先全班学生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自主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明确中国诗具有早熟而缺乏变化、篇幅短小、富于暗示和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本质特征。以上教学的设计旨在通过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把握中国诗的特征。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细节阅读来学习整篇文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在理清思路、领悟内容的之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四人为小组,探究本文语言在形式上的特色,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期间教师巡场指导,随后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比喻和引用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关于引用手法,学生可能会从“何处是”和“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等中外诗歌对比中感受到引用手法的丰富特色;学生可能会从“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感受到引用的巧妙,从引用陶渊明、李白的诗和歌德、雷格的诗歌中感受到引用的贴切特色。
关于比喻手法,学生可能会从“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轻鸢剪掠”“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等精彩语句中体悟出作者比喻生动、趣味、深刻的语言特色。(相应板书。)。
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能够把握深入文本,在学习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中,体悟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本部分我主要设置了“自述感受”的拓展延伸环节: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钱钟书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别人对钱钟书评价的文章,引导学生加深对钱钟书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五)小结作业。
因为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内学习活动的完结,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主要内容之后,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我布置如下作业:联系课文,比较阅读中国诗人舒婷《致橡树》和外国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评说这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略。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七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二、拓展、应用。
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某种文艺现象,比如元曲、戏剧小品、通俗歌曲、踢踏舞等等。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八
《谈中国诗》一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外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则不然,先有抒情诗,后有戏剧诗,没有史诗。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是由于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又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2.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3、.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5、学法: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九
《谈中国诗》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中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诗歌鉴赏问题的讨论: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谈的是“文字和情感的密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则是“文字和情感有密切关系”的典例;而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则是站在了中西方比较文学的高度,用幽默睿智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中西方诗的异同。
在学习了前两篇课文之后,《谈中国诗》作为一篇自读课文,生字生词、写作背景、文段划分放给学生课前自己处理,我把课堂的焦点集中在对中国诗特点的把握和精要语句的理解上。
二、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国诗歌的特点。
2、品味精要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三、学情体察。
通过对《咬文嚼字》和《说“木叶”》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文艺评论和随笔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已经初步了解了,但是欧化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且思辨深刻的语句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我将这一课的难点放在了精要语句的理解上。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
《谈中国诗》一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外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则不然,先有抒情诗,后有戏剧诗,没有史诗。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是由于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又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2.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3、.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5、学法: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发现创新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一
《谈中国诗》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十课,本文作者以其通中外古今、通学理的开阔视野,主要介绍了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自信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又直指了西方人片面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本文篇幅较长,论述贯通中西,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且评论见解生动奇巧,显示出了作者语言的幽默睿智,学习本文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外诗歌的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阅读能力,但对这类文艺评论性的文章了解不够,尤其是对钱式手法的理解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文艺评论能力。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诗的本质特征,把握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
2.把握文章思路,揣摩钱钟书散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提高阅读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
树立阅读和研究中外诗歌的`正确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重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对比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下面我将介绍本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及他人情感的影响。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会通过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围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钱钟书,就是这位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他的众多著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顺势进入本课的学习。(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学生能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基于此,首先全班学生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自主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明确中国诗具有早熟而缺乏变化、篇幅短小、富于暗示和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本质特征。以上教学的设计旨在通过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把握中国诗的特征。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细节阅读来学习整篇文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在理清思路、领悟内容的之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四人为小组,探究本文语言在形式上的特色,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期间教师巡场指导,随后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比喻和引用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关于引用手法,学生可能会从“何处是”和“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等中外诗歌对比中感受到引用手法的丰富特色;学生可能会从“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感受到引用的巧妙,从引用陶渊明、李白的诗和歌德、雷格的诗歌中感受到引用的贴切特色。
关于比喻手法,学生可能会从“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轻鸢剪掠”“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等精彩语句中体悟出作者比喻生动、趣味、深刻的语言特色。(相应板书。)。
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能够把握深入文本,在学习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中,体悟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本部分我主要设置了“自述感受”的拓展延伸环节: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钱钟书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别人对钱钟书评价的文章,引导学生加深对钱钟书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五)小结作业。
因为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内学习活动的完结,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主要内容之后,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我布置如下作业:联系课文,比较阅读中国诗人舒婷《致橡树》和外国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评说这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二
5.计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
6.动辄批判外界,却很少反思自己;
7.自己爽不爽没关系,反正不能让别人爽;
8.不为朋友的成功欢呼,却愿为陌生人的悲惨捐助;
9.不为强者的坚持伸手,愿为弱者的妥协流泪;
10.不愿为执行规则所累,宁愿为适应潜规则受罪;
11.不为大家的利益奋斗,愿为大家的不幸怒骂;
12.不为长远未来谋福,愿为眼前小利冒险。
13、中国人不了解他们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14、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唯有获取权力或金钱就是生活的一切,就是成功。全民腐败、堕落、茫然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三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是成都市xx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高中语文《谈中国诗》。
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2.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2.理解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深入研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过程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听听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钱钟书(1910——1998),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等。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除了创作出大量的有非凡的思想原创性和学术开拓性的论著,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因而使得研究“钱学”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亦成为反思百年中国人文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主要作品有《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另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第1段,谈“中国诗”的前提与立场。第2段,中国诗的发展“早熟”的特色。
第3段,中国诗篇幅简短,但意味无穷。第4、5段,中国诗的含蓄的特色和形成这一特色所用的手法。第6段,中国诗清淡、安和的诗调。
第7、8段,中国诗内容上的特色:和外国诗大同小异。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请找出你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注意句不离篇)(讨论)。
示例: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理解: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理解:“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理解:“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理解: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
“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理解: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6.贵国爱伦·坡(poe)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理解:这里作者的用意在于衬托中国诗的超出想象的短小精练,而不是嘲笑爱伦·坡的目光短浅。“太可惜了”,给人以遗憾的感觉。这样说,也注意到了听者的心理反映,让听者有亲切感。
课堂拓展:钱钟书语言精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本文外,你还知道哪些钱钟书的趣言妙语呢?请说出几句与大家共同分享。(自由发言)。
(2)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灵感》。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有致。
另外,本文还巧妙地引导美国朋友把目光逐步聚焦在中国的古诗——中国古代的抒情诗——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并注意调动听众的知识积累,时不时地进行对比,也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1.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2.幽默风趣是钱钟书作品的一贯特点,我们写作时有意为之,可使作品收到特殊的效果。下面是一篇学生作文的一部分,语句不够幽默,请打破拘谨严肃、死板乏味的人物描写套路,重新写作,使它生动幽默,富有情趣。
“我的班主任个子较高,身材微瘦,虽然年轻,却已稀顶,幸亏周围头发还算茂密,才不至于让人误认为是一个老头。”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四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一、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一、感知文本。
(一)诵读课文注意四个方面。
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3、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4、注意品位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过程。
1、作家作品。
2、识记成语。
(1)一蹴而至:蹴:踏;至:达到。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轻鸢剪掠:鸢,指一种鹰科鸟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与风筝飞行姿态类似。愿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比喻简短轻灵!
(5)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
(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形容力气极大。
3、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关键句:
第一段: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第二段: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第三段:关键词:简短。
第四段、第五段: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第六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七段: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八段: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五
《丑陋的中国人》一书,20年前由柏杨先生出版,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中国大陆84年被禁,88年出版。
或许是被封锁消息的原因,或许是自己的孤陋寡闻。关于这本书,我是直到高中才在书摊上见着,还听说是“禁书”。高中语文老师一直力荐这本书,课堂上也常常提到书中语句,这勾起我无限的兴趣。然而,时值高考,实在是狠不下心再去看一本、读一本、品一本书。于是到了大学才赶紧买下这本书。说来可笑,20年前被称“十恶不赦”的禁书,而今可谓风靡全国了。
切入正题吧,看这本书,我感觉到,柏杨为我们打开的关于中国人丑陋的潘多拉的盒子直到今日仍然没有完全合上。中国人有丑陋的一面,但并非没有美丽的一面,看这本书要有思想准备,不然就会因事实的存在而入偏激了。
读后感慨颇多。
作为一个想要从言行修正自己的中国人、要想真正、彻底改变自己身上的劣根、劣性,那可是一项不小的压榨工程。对照着自己,还有身边的人和这个社会来读这本书的,每件事都深表赞同,万分佩服柏杨先生的敏锐洞察力和敢说敢做的精神。看到身边太多不平事和太多的问题。也常常感叹,但是又能怎样?只能自己尽力为之,希望可以做好自己,影响身边的人。
既然是“丑陋的中国人”,那我也来总结一下,柏杨先生所说的“丑陋”到底丑在何处。整本书或许也有细节为被我见到,但大体而言,书里体积较多的便是中国人的内斗、虚伪、自私、不团结以及没有规则、缺乏诚信。
柏杨先生真是一个智者,他话说的一针见血,让我觉得燥热、刺痛,但还是依旧茫然,我不知道我一个微小的力量能做些什么,是他的话让我觉社会变得透彻而麻木,我甚至觉得傻子的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
中国人向来喜欢和自己的同胞明争暗斗。这种明争暗斗争己持续几千年了,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一种不可缺乏并且与生俱来的斗争。总觉得在中国,人与人之间似乎都是仇家,走在街上相对的都是冷漠的眼神,一些主动帮忙的热情总会被认为是图谋不轨。很多中国人走那都带着那虚伪的面具,很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以面具这种方式示人,虚情假意的逢迎。虚假更象是一种礼貌,不可缺失。当这种风气蔓延开来的时候,真实的内心就已经被掩藏起来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一切倒置,并且我们习惯这变成常理的时候,我们以与真实己背道而驰了。
自私是人的天性,正因为人的自私才推动这个社会进步,我觉得自私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伤害别人利益的自私是一种与己、与人不负责的行为。人与人是平等的,一个人没有权利伤害另外一个人,没有责任感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很多人不会看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别人和扰乱了社会的秩序。没了原则,也就没了道德底线,利己却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那么人们之间只会不断的互相伤害,并且是无休止的伤害下去。
让我茫然。
咨询了父母与外婆:“对于中国人的个性,有什么想法呢?中国人丑陋吗?”
父母生存的时代是相同的,都在默认着这种变化。不同的是,母亲更寄希望于我们,相信我们这全新的一代将会改变这种变化;而父亲,一直以来十分认真,与我认真分析了当前局势,我归结为这几点:
二、对他人抱怨无用,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是中国大环境带来的,别国也有着各自的问题;
三、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外婆可以说代表老一辈人的思想,对于现状不住叹息,原来的人们远不是这番光景,没有那么多心计与名利猜疑。当然,这也与外婆生存的并非大城市有一定关系吧。
我的总结是对读后感得一点补充,不同时代的人,经历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想法,总而言之,《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确是十分值得一阅的。
如今柏杨先生已去,也用此文做一个小小的悼念吧。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六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二.补充资料:
1.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同: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大。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基本上平定了中国北部。这首诗是曹操在行军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是我国写景诗中最早的名作。开头两句,叙写游览的地点,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写观海所见景物。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写诗人观海所见。一个“何”字写出了游客惊叹的神情;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吗?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与诗的正文没有关系,但有加强表达感情的效果。这首诗的重要特点是借写景来透露感情。全诗写景,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但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
《致大海》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地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地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地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绿虑的路径?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吧我带到什么地方?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地峭岩,你地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鉴赏:《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普希金的激进思想和他那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原想把他流放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的说情,后让他去南方当差(其实是变相流放)。由于他性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浩渺的大海,更使诗人流连忘返。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诗人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诗人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这正是诗人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它是既多曲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断承和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xx年一19xx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桎梏的方向冲击。假如说,首创“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的作品的,则历史性地留给了稍后出现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胎记诞生的:“首先是在科学与民主以至社会主义的新思潮推动下,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了的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确立了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的诗歌境界;其次是力图摒弃僵死的文言词语,而以口语入诗,作所谓白话诗,以利于反映现实表现真情。从而走上了“诗体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就便是自由诗的诞生,在音律形式上它自然也曾对外国诗歌有所借鉴,但主要都加以溶化,在中国现代口语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来,而形成为中国的自由体新诗。它是“五四”以来新诗运动对于旧传统的突破,属于创造性的新发展。放在中国诗歌流变的长河中来看,如商周四言,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隋唐律绝,宋词,元明曲令,都是递嬗升降,各自打着时代烙印;那么“五四”以来便是自由诗。自由诗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堵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这是诗人戴望舒在《论诗零扎》中指出的。它如同行云流水,临风作态,随物赋形,虽然变化莫测,但并非没有理珞可寻。讥讽自由诗是“分行写的散文”,无非是僵化了的审美偏见而已。
谈中国诗说课稿篇十七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3、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钱钟书,字,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学术著作:《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
1、自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话语。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3、抓住关键句,筛选出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所具有的特征。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
很忙很忙。开学才几个星期,却觉得已经过了大半年。假期的休息似乎没有了一点痕迹。
又要上公开课。第二周上了《陈情表》,是适合自己性格的文章。我的特点是善于煽情。第二次听课时上亲情的作文指导,也是可以上得让学生泪流满面的课型。
星期一下午才知道下周又要上公开课。现在有进步的是面对问题不是很烦躁了。
平常我备课的时候,还有急于去课堂展示的冲动。可是这次呢?一边写教案,一边觉得自己太没有激情。可是必修五的教材只有钱钟书的这篇文章还好上一点点。自己也知道性格并不适合这种睿智、逻辑性超强的文章。可真是给自己找了个极大的挑战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0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