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教案(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9:58:07
化学教学教案(模板13篇)
时间:2023-11-24 19:58:07     小编:BW笔侠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编写的一种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案实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教学设计的技巧。

化学教学教案篇一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案)。

课堂练习答案。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答案。

2.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10-9,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5.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

课堂练习答案。

1ab,2cd,

3.(1)纯氧气中o2分子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大,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多,容易使氨跟氧气的反应发生,并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o2分子浓度大,硫跟o2分子反应速率大,产生的火焰的颜色深。

(3)硝酸跟铜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反应产生的氮的氧化物又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反应速率会突然加快;最后由于硝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又会逐渐变慢。

4.(1)1;2;1.2×10-2;l2l-2s-1。

(2)(b)=1.926×10-1ll-1s-1。

5.(1)可作如下图:

(2)从这5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温度对该反应速度影响的规律为: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两倍。

(3)题目要求用已得有关反应速率的规律来求解20℃时的反应时间。根据(1)中的图象可求得,当温度为20℃时,反应时间约需150s。

(4)对比b和f,反应温度相同,酸的浓度也相同,锌的质量也相同。但b中2g锌全部溶解用了200s时间,而f中只需要5s时间,f中反应速率比b中反应速率快了40倍。这是因为b中锌是块状,f中锌是粉末状,粉末状时锌与酸溶液的接触面要比块状时的接触面大得多。

5

化学教学教案篇二

一般来说,元素的名称是由其发现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命名的,然后由国际组织[现在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予以确认。元素的发现者在给元素命名时,往往赋予其一定的含义。了解元素命名时所赋予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在元素的命名中,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位科学家,有的是为了纪念发现者的祖国或发现地,有的是以星球或神话人物来命名,而更多的是以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命名的。例如,第1号元素氢(h)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命名的,氢的法语为“hdrgene”。改词源自希腊语中的hdr(意为“水”)和后缀gene(意为“产生”),因此,hdrgene原意为“会产生水的东西”;第2号元素氦(he),原意是指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由于该元素最先是从太阳的光谱中发现的,寓意“太阳元素”;第84号元素钋(p)是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而命名的;而许多人造元素的命名则是为了纪念已故的著名科学家,如人们把第99号元素命名为锿(es)以纪念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元素名称的来历多种多样,几乎每一种元素名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如果能深入地了解元素名称的来龙去脉,你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元素的发现史,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那么,元素的中文名称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19世纪末,我国化学家徐寿在翻译《化学鉴原》时采取了根据英文第一音节直接音译的方法对元素进行命名。其中有一小部分元素采用我国古代原有的汉字,如金、银、铜、铁、锡、铅等,而大多数是后来专门创造的新字。在常温下,凡是气态的非金属元素的名称都有“气”字头,如氢、氦、氮、氧等;凡是固态的金属,都有“钅”旁,如铝、铜、铁、铅等。金属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只有汞一种,故从“氵”旁;凡是固态的非金属,都有“石”字旁,如硅、硫、磷。碘等。因此,只要记住了元素的中文名称,根据上述规律,就很容易知道该元素的种及其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在初学化学元素时,这不失为一种有用的经验。

另外,所有元素的中文名称均用一个汉字表示、像“水银”“白金”“硫黄”等只是元素汞、铂、硫的俗称而已。

化学教学教案篇三

1、理解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世界观教育。

1、理解的含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启发式、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等。

多媒体。

导入新课的含义表示的意义。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元素符号?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

3、什么叫单质?什么叫化合物?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上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板书课题)。

四、讲授新课。

(板书)(一)的定义。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思考(多媒体展示)。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将其化学符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1)铜(2)硫(3)二氧化碳(4)氧气(5)水(6)氯化氢(7)氦气。

(8)氨气。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2、讨论。

(1)物质的名称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2)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3、请以水的化学符号—h2o为例说明这种符号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

(1)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角码(说明:没有角码是将“1”省略)。

4、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吗?

(板书)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

过渡:

1、我们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你能以cu以为例说出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吗?

2、现在,我们学习了;那么能表示哪些意义呢?

(板书)(二)表示的意义。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质)我来告诉同学们,h2o2——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表示的第一个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

2、“h2o2”这个还能表示出什么意义呢?

化学教学教案篇四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化学教学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魔术操作)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能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色);2.“魔棒点灯”;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在现代,我们梦想天更蓝、水更清,物质更丰富,生活更美好;我们渴望揭开生命的奥秘,改变人类的基因,使人类更聪明、更善良;梦想发明新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类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梦想变废为宝,让废弃的塑料垃圾变成燃料,让汽车在天空翱翔;)我也曾梦想有一件特殊材质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它可以随着光的强度改变颜色,在烈火中它是避火衣,在大海中它是救生圈„„!

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看似奇异的梦想,正在通过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化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认真观察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之一。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应注重观察变化前的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

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边放课件边讲)。

学生:白色垃圾。

学生:松花江水变得混沌、恶臭。

学生:滚滚黑烟,污染空气。

学生:空中“死神”——酸雨。

学生:臭氧层空洞。

学生:光化学烟雾。

阅读“绿色化学”。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欣赏空气家族成员的特异功能)。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教师:化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没有化学就没有生命、没有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化学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界中种种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成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学化学不知道,物质世界真奇妙、物质世界真精彩!

巩固习题: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及的科学。

2.食盐除可以用作调味品外,还可以用它制造,和,并进而制造,,和等。

3.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变的有规律可循。

4.以下物质或用品的发明,研制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是()。

a.不锈钢b.人造血管c.农药和化肥d.电话和电视。

5.钢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a.如何把铁矿石变成铁b.钢铁为什么会腐烂生锈。

c.如何将钢铁制成零件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6.自然界中很多的化学现象都与化学有关,你认为下列现象与化学无关的是()。

a.铁生锈了b.节日里灿烂的烟花。

c.熊熊燃烧的大火d.夏季的白天比冬季要长。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略)。

化学教学教案篇六

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互动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化学,提高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以人教版大学化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本节课类型为活动课,主题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师首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相信大家都看见过蜡烛燃烧,但是同学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呢?本节课,请大家利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相信大家会有新的发现。此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发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这时,学生个个兴趣高昂,开始交流互动。有学生问燃烧时会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的颜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烛芯为什么是纯棉线的呢?还可以是其他物质组成的吗?蜡烛燃烧时为什么火焰会越来越高呢?教室里的讨论声越来越多,学生提出疑问,相互交流互动,得出问题的答案。

教师在采用互动式进行化学教学时,应该丰富互动形式,不拘泥于单一方法,只有不断丰富互动方式,给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不断活跃课堂氛围,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讨。

大学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讨,给学生留下互动交流的空间,保证互动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人教版大学化学第三章《水、氢》第一节《水的组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我们人类每天都依靠水才能得以生存,俗话说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但是同学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吗?水的化学式又是什么呢?我们利用水做实验又可以有什么收获呢?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接着,教师进行电解水实验,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实验结束后,教师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实验进行互动探讨,包括正负极产生的体积比例是多少,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否一样,又该如何验证呢?通过层层互动和探讨,学生都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实践证实,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

(二)组内自主互动,鼓励提出质疑师生互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宜人的教学环境,但是组内学生间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组内成员通过自主互动,可以更深一层次地交流思想,拓宽化学思维。此时,教师以组内成员身份参与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大胆探究。以人教版大学化学第三章《水、氢》第一节《水的组成》这一课为例,教师做完电解水实验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组内成员就“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否一样,怎么验证”进行互动探讨。此时,学生开始绞尽脑汁想是否该继续下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有学生提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负极气体进行观察,然后用带火星的火柴棒来点正极气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负极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所以是氢气,而正极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复燃,所以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学生从开始实验到观察实验过程到得出结论都是在互动交流中得出的。

课后作业可以作为课堂的补充,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可以把互动形式拓展到课外,有效拓展互动空间,提高大学化学教学成绩。以人教版大学化学七年级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这一课为例,学生学完这一课时之后,可以布置一道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即假如你是一位总设计师时,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你会怎么样处理南水北调工程?由于这是一道开放式习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依据问题进行互动探讨,把互动延伸到课外,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有些提出在两岸多种树木和植被,减少两岸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甚至有学生提出在紧急情况还可以使用管道用水。由此可见,大学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作业来拓展学生互动空间,让学生多一份交流与互动,吸收和容纳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化学成绩。总之,作为一名大学化学教师,可以积极采用互动式进行教学,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置互动环节,最大化活跃课堂氛围。互动式教学非常适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学化学教学,它不仅可以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能1、概念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要和学生已有经验相结合。

化学和人类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大学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依据学生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反映大学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对化学概念教学影响较大,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之前就有了相关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事物非本质的认识。如农村学生更多地把“燃烧”与木柴、稻草、风箱等联系在一起,城市学生更多地把“燃烧”与焰火、天然气、火箭发射等联系在一起。农村学生很早就学会做饭,一般所用的燃料是稻草,这就比城市学生更容易理解“燃烧”要与空气接触。所以,“燃烧”概念教学可从学生在生活中对“燃烧”的已有经验切入,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提高对“燃烧”概念的认识,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这种与学生已有经验相结合的化学概念教学方式,让整个学习过程自然、流畅,概念的形成水到渠成。

2、概念教学要注意直观性,从形象到抽象的逐步过渡。化学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应在认识过程中不断深化。大学化学概念教学要充分利用模型、直观实物素材、flash动画、卡通图等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大学阶段有关物质构成的某些概念,如分子、原子,由于摸不清、看不见,具有抽象性,教师要用教材中形象的比喻唤起学生的想象,如“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这样学生对原子就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微观粒子尽管肉眼看不见,但它与宏观世界有密切的联系,在“分子”概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注射器吸入2ml的空气,封闭针管尖端,向里压缩,再让学生用注射器吸入2ml的水,做同样的实验。通过宏观实物的直观性教学,学生感受到微观粒子“分子”的存在和性质,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遵循大学学生的认知规律。

3、概念教学要注意阶段性,对大学学生逐步提高要求。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结合、归纳、类比等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某些化学概念是学生从来没有过的生活经验。因此,对学生难理解的概念进行弹性处理,对大学无法给出科学定义的概念,可采用泛指、列举或比喻的手段开展教学。例如教学“燃烧”的概念时,要有氧气参加,随着学习的深入,只要是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反应就是“燃烧”。对化合价的概念,大学学生难以理解,如果从概念本身出发,学习的难度很大,从而老师越解释,学生越糊涂。我认为直接以na和cl结合为nacl、mg和cl结合成mgcl2为例,从满足原子结构稳定的角度,说明原子间化合要有一定的原子个数比关系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搞清楚化合价的数值是怎么得来的,只要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知道常见元素化合价的性质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4、概念教学要注意发展性,不能一步到位。

大学化学概念教学要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大学学生知识面较窄,储备知识较少,某些概念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学生随着掌握知识的不断深入,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加深对旧概念的理解,获得高层次的概念。如“氧化反应”概念的初级定义为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编者这样处理,让学生刚学习化学时,对“氧化反应”的概念容易理解,只要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当学习碳的还原性时,学生已掌握“元素”的概念,碳夺去氧化铜中的氧也是发生氧化反应,这时“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气”就上升为“氧元素”了,“氧化反应”概念的外延逐渐扩展。概念教学要注意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概念的高度、深度,分阶段地教学,这样才不至于某些概念的晦涩难懂,让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5、概念教学要注意与身边物质的性质学习相结合。

概念教学的目的是用概念解释化学现象,在物质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巩固概念,提高学生应用概念解释问题的能力。如在教了酸和碱的概念之后,我创设了如下情境: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蚊虫叮咬皮肤后分泌出一种叫蚁酸的物质刺激皮肤,若想减轻疼痛,可涂上一些肥皂水或小苏打溶液进行中和。蚁酸和盐酸的性质相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蚁酸的性质,得出蚁酸使无色石蕊溶液变红,将锌粒放入留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通过对蚁酸性质的探究,对“酸”、“中和反应”等概念的理解逐步加深。总之,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分析、归纳、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对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身边物质的性质具有指导作用。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学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每一位大学化学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交流与合作,使自身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最终提高化学成绩。

化学教学教案篇七

1、了解硅、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

2、认识硅、二氧化硅在生产、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3、认识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重点: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硅单质的用途。

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设疑引导、变疑为导、变教为导的思路教学法。

新课导入:

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没法留下美好的回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电脑;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火箭就没法上天,人类的登月计划也无法实现,因此说材料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从化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那元素与这些材料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元素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板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哪些?

2、这类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讲解: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无机非金属涂层等。

2、这类材料的特点是耐高温、硬度高、抗腐蚀,有些材料还有独特的光电性质。

一、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半导体材料?

2、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

3、现在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

讲解:

1、半导体材料是指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化学教学教案篇八

3. 探究棉、毛、合成纤维与酸、碱作用及燃烧时的现象;

4. 探究鉴别棉、毛、合成纤维的方法及辨别羊毛制品真伪的方法;

5. 了解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不同用途,探究两者的鉴别方法;

6. 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

重点

1. 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废弃的材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提出可能解决污染的合理措施;

3.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难点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1. 材料的发展过程

2. 材料的分类

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 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和各种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古代――近代工业――现代工业

(2)常见金属材料及应用

球墨铸铁(fe、c、si、mn)――可代替钢

锰钢(fe、c、mn)――钢轨、自行车架、坦克装甲、挖掘机铲斗

不锈钢(fe、cr、ni)――医疗器械、炊具

黄铜(cu、zn)――机器零件、仪表、日用品

青铜(cu、sn)――轴承、齿轮等

白铜(cu、ni)――钱币、代替银饰品

焊锡(sn、pb)――焊接金属

硬铝(al、cu、mg、si)――火箭、飞机、轮船等

18黄金(au、ag、cu)――金饰品、钱币

18白金(au、cu、ni、zn)――金饰品

铂金(pt)――铂金饰品

4.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

传统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新型材料:新型陶瓷、光导纤维等

5. 合成材料

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合成纤维

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

合成纤维: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腐蚀

化学教学教案篇九

课题: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

化学教学教案篇十

4.探究鉴别棉、毛、合成纤维的方法及辨别羊毛制品真伪的方法;

5.了解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不同用途,探究两者的鉴别方法;

6.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

重点。

1.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废弃的材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提出可能解决污染的合理措施;

3.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难点。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1.材料的发展过程。

2.材料的分类。

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和各种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古代——近代工业——现代工业。

(2)常见金属材料及应用。

球墨铸铁(fe、c、si、mn)——可代替钢。

锰钢(fe、c、mn)——钢轨、自行车架、坦克装甲、挖掘机铲斗。

不锈钢(fe、cr、ni)——医疗器械、炊具。

黄铜(cu、zn)——机器零件、仪表、日用品。

青铜(cu、sn)——轴承、齿轮等。

白铜(cu、ni)——钱币、代替银饰品。

焊锡(sn、pb)——焊接金属。

硬铝(al、cu、mg、si)——火箭、飞机、轮船等。

18黄金(au、ag、cu)——金饰品、钱币。

18白金(au、cu、ni、zn)——金饰品。

铂金(pt)——铂金饰品。

4.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

传统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新型材料:新型陶瓷、光导纤维等。

5.合成材料。

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合成纤维。

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

合成纤维: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腐蚀。

化学教学教案篇十一

铁是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排第四。铁是一种副族元素,化合价主要有0价、+2价和+3价,+6价(高铁)不常见。

铁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与氧化性较强的反应生成三价铁,如氯气,液溴;与氧化性较弱的.反应生成二价铁,如硫、碘。

(3)铁在氧气中生成四氧化三铁:3fe+2o2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fe3o4,四氧化三铁中含有1/3的二价铁和2/3的三价铁。

与氧化性酸反应,铁遇冷的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反应。

铁可以与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它后面的金属的盐发生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

化学教学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化学教学教案篇十三

从本节课题开始,学生将从以往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对奇妙的微观世界有所了解。从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开始,逐步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在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的气味)及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多媒体,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通过浓氨水的扩散对比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对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通过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延伸到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向车胎里打气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确认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后期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在初二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从化学角度讲解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知识与特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准备:红墨水、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酒精、量筒、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为什么全教室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剂的气味?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我已经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了,为什么现在仍有清新的气味?

[经过讨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讲解]: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但空气清新剂的清香仍然存在,说明构成空气清新剂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

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2)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3)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ppt投影]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探究]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

[追问]:为什么红墨水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

[演示实验]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

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

1、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2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上述问题。

[ppt投影]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通电

h2o

h2+o

2[板书ppt投影]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

3、总是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矫正总结]

[巩固训练]练习册本节选择题部分。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但要注意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验与活动探究均采取对比方法,如红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浓氨水分子扩散实验采取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行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院子里的桂花香,食堂里的饭菜香等,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认识和区别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437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