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符合教材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要求。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清楚地知道要教给学生什么。其次,要合理布置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源。同时,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此外,还需安排合理的教学步骤,将知识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后,教案的评估与反思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以下教案范文通过灵活创新的教学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一
1.明白如果有一个好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可以写倡议书。
2.让学生能根据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学会写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清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写出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可行性强、语言准确、短小精悍的倡议书,所提倡议要合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准备:课前,做一份社会调查,通过查找资料、访问以及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的感受等形式弄清楚存在的问题。
搜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倡议书例文。
预设:
引起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2.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刚刚你们说的那些想法、点子,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为缺水地区、疾病重灾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板书:学写倡议书)。
1、翻开书本,阅读习作内容。
2、学生自由读习作内容,概括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3、学生把自己对习作要求的理解在全班交流,并归纳要点:【课件3】。
(1)倡议书的格式要正确。
(2)倡议书要写清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
2.根据调查报告,生交流反馈。
例如:生活中,人们浪费水,水资源被农药等化学用品污染。浪费电,不随手关灯,无人看电视还一直开着等。空气的污染,白色塑料袋的滥用,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等。学校中,乱扔果皮纸屑,浪费纸张等问题。
3.巧设对立面,解决疑难点。
(1)师根据生的回答提出不同主张,生反驳,引发对立。
(2)师生之间在争辩中寻求参考答案::倡议书不仅仅只满足个人需求,而且应该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板书: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这么多的不环保现象,浪费现象,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生说出一些建议,教师适当引导看建议是否合理,帮忙梳理。)。
师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要求:合理、具体(板书:解决的办法——合理、具体)。
四、借例文,明格式。
1.【课件4】师出示一份有问题的倡议书。
2.生再次回顾习作内容,明确格式。【课件5:格式要求】。
(1)题目: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倡议书”几个字。
(2)称号:倡议的对象。
(3)正文:写清倡议的事项和原因。
(4)署名、日期:最后署名要写上提出建议的团队名称或个人姓名,再另起一行(对应署名位置)写上提出倡议的日期。(板书:格式要规范正确)
3.【课件6】师出示正确格式的倡议书,再次引发学生注意格式。
五、谈收获,留作业。
1.说一说,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2.写一份倡议书,根据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倡议,格式要正确要规范,根据倡议的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
板书设计:
学写倡议书。
存在的问题。
产生的原因。
解决的办法——合理、具体。
格式要规范正确。
教学反思:
这一次习作前让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查找关于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资源、土壤资源等遭受严重破坏或遭受污染的资料,二是开展到校园、社区、公园、街道、学校周边走一走、看一看的活动,了解周围存在哪些污染现象。在交流资料时,学生身受感染,心灵受到震憾。因此,绝大多数同学都定准了自己提出倡议的对象,定好了倡议的主题。很多同学向自己的父母提出《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向同学们提出了《关于保护学校环境卫生的倡议》等等。这些倡议指出问题时描述生动,感情真挚,而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建议的内容清晰,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细致,建议的态度委婉,让人容易接受。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二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2课时
cai课件。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解疑、联系实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究,指导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 桃花心木)
(二)初读,自学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的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一)主动探究,悟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综合实践,练能力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课本剧,练写作。
2.小组内排练课本剧,练表演,练表达。
3.班上演出,赛水平。
(三)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
2、抄写生字。
6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 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 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三
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中体会,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过程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情感目标: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多媒体课件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1、师:今天,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片,想不想看?
2、播放有关录像片。
3、短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小结: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5、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l、自由读文。
2、课件出示:我会读
愿意 注视 困境 持久 忧郁
犹豫 骤然间 落下残疾 经久不息
3、指名认读,齐读。
(三)对比参读,蓄积能量
2、出示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
(2)配乐引读。
3、课件出示:我会想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静静地想:
4、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和朋友,你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小英?后来小英有没有变成我们所希望的样子呢?快速找到有关段落。
5、出示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抓住省略号,想象小英还会做些什么?
(3)配乐指导朗读
过渡:读到这,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让我们和小英一起走近那天的演讲课吧!
(四)潜心品读,感受爱意
1、课件出示:我会思
2、出示句子
(1)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a、男同学读。
b、此时此刻,小英低下头在想些什么?
(2)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a、女同学读
b、理解“犹豫”。哪个词语最能看出她的犹豫?
c、生活中,你遇到过犹豫的时候吗?
d、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齐读。
过渡:小英的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样沉重,就在她万般无奈、无比痛苦的情况下,是什么带给她勇气和信心?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1、课堂上响起了几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
2、聚焦第一次掌声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这是一次怎样的掌声,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小英听懂了我们的掌声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小结: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呀!你们的掌声就是对小英最好的鼓励。
(5)指导朗读。
3、聚焦第二次掌声
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1)指名朗读。
(2)理解“经久不息”。
(3)同学们为什么又再次送给小英掌声?
4、掌声过后,小英有什么表现?
(1)出示句子,齐读。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2)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奇妙的掌声,它改变了小英的一生。怪不得后来小英在来信中这样写到:
5、(出示来信)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1)指名朗读,谈感受。
(2)出示:我会写
掌声是
掌声能
(3)小结: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关爱。
7、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段话告诉自己。(配乐)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段话告诉身边的朋友。(配乐)
(3)全班同学,请大声地把这段话告诉所有的人。(配乐)
(五)联系实际,延伸情感
2、观看图片,响起掌声。
3、结束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后,让我们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四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懂得“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要问”的重要。
1.齐读“不懂就要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于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上面左边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
(5)看第5页上面右边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别在干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五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
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徐州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
3.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4.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果实。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3.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4.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六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生字、词卡
投影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揭题,初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题质疑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板书:15,掌声)
3.读了课题,你能提出问题吗?(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4.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时候,愿意,持久,结束
残疾,犹豫,讲述,镇定
礼貌,骤然间,身处困境
舞蹈,慢吞吞
5.生字、词语我们都会读了,请大家再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6.课文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8.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得正确、流利了。大家还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的意思。大家学得很主动,收获也很大。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不仅要读懂课文,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
三.描红生字
1.认读书后要描红的生字。
2.学生描红。
1.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听写词语
时候,愿意,轮流,情绪,慢吞吞
持久,讲述,结束,然后,骤然间
二.精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
2.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1)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心理。
(2)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讨论: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心理。
(3)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眼圈儿红了”,是小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复杂的心理变化。
(4)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是小英感到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感动得流泪了。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
(5)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深鞠一躬是感谢同学们在一次的热情鼓励。
练习朗读。
(6)她不再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八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走近人物识变化,对比质疑。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词语如“文静”“忧郁”“微笑着面对生活”等进行概括。)。
2、出示词语“忧郁”,问:“忧郁”是什么意思?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英子很“忧郁”?
3、出示句子,交流体会。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a、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哪几个词语给你印象最深?(相机在“默默地”“早早地”“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等词语下加着重号。)。
(2)“轮到英子的时候……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此刻,英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4、指导朗读。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
5、省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九
1、培养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主旨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讲演,提升学生自信心
3、使学生大致了解历国人飞离地球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取得的成果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于航空航天知识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掌握相关的词汇。
1、对句子的理解: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板书: 梦
3、同学们,大家有梦吗?说说看你们都有什么梦?
很好,千年前,古代的人们一直在做一个梦,这个梦是――
对,飞天。但是这个梦一直都没有实现,直到现代才由航天人员们圆了这个梦,那就是,神舟飞船的上天。
跟我一起念,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板书千年)
4、大家想想,“千年梦”是什么(飞天的梦想或者上天等等)?
5、那“圆在今朝”又是指什么呢?(神五上天等等)(个别回答,3-4个,答案不一定,与内容有关即可)
6、那谁来总结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古代的飞天梦想,神舟飞船的上天2-4个,答到即止)
回答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飞离地球预备,起
9、那么,古代的这些想法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1-2个,存在于传说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或者想象)
“(但是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内容,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直到明代才有个人真正地尝试了飞天,他的名字是――”
万户
很好,虽然万户的飞天尝试很遗憾地失败了,但是他的科学精神却遗留至今,大家阅读第4至9自然段。
首先看第四自然段,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预备,起――
10、大家说,这段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11、那承接上文的有哪些部分呢?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
12、大家能举个例子说明是什么代价吗?
万户
13、嗯,那开启下文的部分,也就是后半句了,它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14、这体现了怎么样的航天精神?(想想看,即使失败了也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坚持不懈
15、对,那我们的航天人最终成功了没?
16、哪件事情证明他们成功了?
神舟五(六)号上天
嗯,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圆了飞天的梦想(板书圆),但是这过程极为艰辛,大家看到第七自然段,一起来读,1992年9月21日,预备,起――(齐读)
17、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困难?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如果回答其他的内容,则为措施或者付出的代价)
18、嗯,很好,请坐,那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显示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劳动。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任务,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铺盖搬到工厂车间;
等等全段剩下几句
21、这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引导,他们这么拼命努力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那么体现的航天精神有,热爱――祖国,由三千多个单位合作,这个需要怎样的精神?团结合作,很多人还没看到梦想的实现就猝然长逝,一心奉献不求回报,这体现了――默默奉献的精神,)
大家知不知道,在酒泉航天城有一座烈士陵园,(ppt)这里面安葬了500多名烈士,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梦坚守岗位,拼命工作,直到最后牺牲生命。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们。他们没有歌手明星的光鲜亮丽,也没有政客呼风唤雨的权力,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神五神六等等飞船的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祖国的强大与富强,在酒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墓碑,姓名,生前所属的单位。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22、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航天人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好,现在就让我们把内心的情感,化成我们的热情,一起来读这段话。载人航天工程,预备,起(齐读,领读)
23 、终于是成功了,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航天梦,在这个时刻,终于是圆满完成了。大家想不想看看火箭发射的画面呢?(播放视频)
24 、回过头来,我们神舟五号也就是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5、嗯,谁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好,你认为该怎么读?好,就请你带领大家一起来读。
多了两个人
对,神五意味着我们拥有了载人航天的能力,神六则说明我们的飞船可以承载多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在太空的环境下,多一个人都需要诸多的变化和调整。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两段,完成我们的千年梦(齐读,领读)。
回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中华民族的千年航天梦想,谁来总结一下这中间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对,正是这些航天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刻苦钻研,默默奋斗,直到最后圆梦。而载人航天之后,我们还将发射空间站,探索月球,火星,航天精神,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好的,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4、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重难点:
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歌曲导入,引出人物。
2、齐读课题,抓住题眼,理解“侠”的涵义。
3、针对课题质疑。
4、介绍鲁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生字词。
3、说说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样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相机渗透“长文读短” 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学习。
先默读课文3――7自然段,想一想,从鲁智深的哪些语言能感受到他的“侠义”形象?接着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写下批注后与小组交流。
(出示自学提示)
2、反馈交流
(1)细品三“问”
抓住“故意说”,他心理本来想说…… 他却故意说……
抓住“打搅”,刘太公会认为是打搅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分角色朗读。
(2)细品“想一想”
他在想什么?创设情境,品味语言中刻画的人物个性。多种形式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3、对比语言
(1)他对善良的刘太公一问再问,而对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却只说了一句话。浏览课文8――11自然段,找出鲁智深的语言描写。
(2)品味“大喝一声”中人物的个性。
(3)在对比读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补充拓展鲁智深语言描写。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简介《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
2、升华感情。
板书设计: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粗中有细
听 语言 智勇双全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一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同学形象。
2、体会作者如何描写每位同学的`特点。
3、拓展练习作文。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全班同学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二、了解内容、分析写作方法。
自由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1、课文描写了几个同学,每个同学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交流回答。
3、复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
4、分析每个同学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列举出课文中的例子。
5、师生交流。
三、拓展写,完成作文集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二
1、能够正确书写“费、商、垃、圾、秀、忆、瞬、养、忠”等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满怀期待、一瞬间、噙满泪水、熬夜“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妈妈写的那段话。
3、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重点:能够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意。
难点: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幻灯片。
2课时。
1、能够正确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
1、揭题。
1)师:来猜一猜,老师手中的这包咖啡是怎么来的?
预设:是买来的,是捡来的,是别人送的……。
师:这包咖啡啊,是老师去超市购物时,促销人员送给老师品尝的。
师:谁来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免缴费用,不收费),你享受过的待遇吗?
2、初读课文。
1)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一则关于“”的故事,让我们翻开。
课本,再来读一读这课文,注意思考:这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在读课文时,请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商店购物垃圾优秀。
3、再读课文。
1)对于这课文,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2)提问:课文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妈妈,一位儿子,在文中他们是怎么进行交流的?
(利用账单进行交流,一共有两份账单,一份是妈妈的,一份是儿子的)。
4)小组讨论研究。
5)全班交流。
预设:妈妈怀我们的时候,行动不便,很辛苦……。
我们生病时妈妈抱着我去看医生,紧张极了……。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想象其中一个或几个的画面)。
6)我们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妈妈的那份账单,那几个不仅让我们感到了妈妈对子女多年来辛苦的付出,更让我们觉得母亲的爱是那样的厚重和无私。让我们把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深情地读好每一句话。(指导朗读)。
7)把你最喜欢的妈妈的一句话背下来,背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作个。
4、三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能够背诵妈妈写得那一段话。
2、更深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为自己付出的心血。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能够回忆起妈妈写得那段话中有哪些“”吗?
2、合作背诵。
可以同桌之间一起回忆背诵。
3、问题研究。
1)现在我们知道了,妈妈那么多的爱,都是的!
2)提问:我们说文中有两份账单,我们已经研究了妈妈的账单,再让我们来看看儿子的。
账单,儿子在写这份账单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满怀期待)“满怀期待”是什么意思?儿子期待什么?最后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了吗?他得到了什么?(妈妈的账单)儿子在接到妈妈的账单时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噙满泪水,妈妈我爱你,账已付清)噙满泪水是什么意思?从满怀期待到噙满泪水,儿子的心理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后悔了,觉得自己不应该把账单给妈妈)。
3)提问:请同学们来为妈妈的账单来估估价?(妈妈的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4)提问:其实这文章里只有一个“”?为什么?(这就是妈妈对子女的爱)。
5)交流:这笔账他付得清吗?
4、联系自己。
2)提问:你欠父母多少账呢?你打算怎么还?
3)把你们心里的账记下来吧!写下你对父母的爱,并付上自己的“还账计划书”。
5、完成作业。
1)习题。
2)选做作业:金钱是万能的吗?
教后记:这节课共有两个课时,在第一个课时的教学中,生字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行,但是对于情感目标的完成,还是远远不够的。一课旨在让学生从妈妈写给儿子的账单中体会到母亲给予子女的爱都是的、无私的、不需要回报的,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但由于自己在指导学生研究妈妈这份账单时的引导和设计不够,因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从账单中体会到母亲无私的爱。在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来理解这份账单时,很少有人说得出来,即使说了,词句也是比较苍白无力的,不能让其它同学有所触动。所以在第二节课时,我就布置了写一写的任务,让学生好好回想选取在生活中妈妈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或是片断来写一写,要求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完成后我请几个写得比较不错的同学起来汇报、读一读,让大家从这些事例中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最后再结合文章中对于儿子心理变化过程理解的引导,这才让学生对于母爱的感情认识有了提高。在两节课的教学细节方面,存在的不足是(1)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儿童化,不能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到老师的意思,比如:我问“在读了这文章后,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对于其中的哪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些话都过于成人话,应该改成:“读了这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账单中的那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对于哪一个还不太理解?”(2)在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这一环节上,做得还不够到位,比如:学生在读到妈妈为了她的病“心急如焚”时,老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词来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我们是多么的关心,但我却忽视了这个好机会。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三
了解作者笔下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性情。
能力目标。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用饶有趣味的细节描写来描摹上海弄堂日常的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
教学难点: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
(1)读课文,找出描写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的段落。
上海弄堂有什么样的生活特色?
(2)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异质分组法,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共六组。
教学过程:
一、从预习导入。
教师提问。
1、你住过或看过上海的弄堂房子吗?你眼中的上海弄堂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回答问题(点到即可),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圈划,点评,以大组为单位交流。让学生沉浸文本,整体感知是理解情感和品味语言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解品味。
小组活动。
1、上海的弄堂生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划出描写上海弄堂生活场景的文字的句子,品一品,读一读。
2、在文中,弄堂里的上海人什么特点?你认为弄堂与人有什么关系?
3、文章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了弄堂的起源?
教师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最后大组交流,明确让学生进一步走入文本,理解品位,把握“从上海的弄堂,到上海弄堂的生活的环境,到上海人的特点,到上海文化”这条主线。
四、写法赏析。
(用了颇多生动的特写镜头和饶有兴趣的细节描写来写弄堂里的生活。)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朗读、感受。
写法的总结为练笔做铺垫。
五、拓展练笔。
陈丹燕将视角落在弄堂里平民百姓的生活上,来解读了弄堂文化,其实在上海的弄堂生活里还有许多文化,还有许多视角,比如:弄堂游戏、弄堂小吃……(放照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四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领袖深切的赞叹之情。
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三、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多种形式的朗读。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你能讲讲有关毛泽东的一些故事吗?
哪些语句表达对领袖的赞美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视若珍宝”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三、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四、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五、课外引伸。
1.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五
2、学会介绍本地的一种特产,并能为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3、学会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进行整理。
1、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了解本地的特产,增强家乡的自豪感。
一、谈话导入。
2、生:背诵诗歌二、学习《江南》和《江上渔者》。
1、指名读诗歌《江南》。
2、解释“汉乐府”的意思。
3、结合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4、重点词“田田”
5、指导背诵。
6、指名读《江上渔者》。
7、结合插图,自读自悟诗句的意思。
8、重点词:“但”
9、指导背诵。
10、讨论:从两首诗歌中,你了解江南有什么特产?
三、成立“特产探宝组”
2、观察地图,说说我们的省份和直辖市。
3、老师小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我国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我们的祖国可真大啊!同学们你的老家在哪啊?谁来指一指,给大家看看。
4、指出家乡所在的位置。
6、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特产探宝组”,发动学生共同研究全国各地的农作物特产。
7、小组制定计划(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结)。
一、“特产探宝组”汇报会。
1、请各小组的组长汇报资料。
2、交流研究方法。
3、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把这些水果和其最有名的产地连一起。
2、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辣椒、枸杞、茶叶、香菇。
3、自己归纳一下不同地区的同样物产。
三、成立新的研究小组,研究我国的著名特产。
1、对照书上“刺绣、铁画、湖笔……”的著名特产制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2、成立新的研究小组。
3、制定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结。
4、思考怎样把特产介绍清楚。
一、特产交流会。
1、小组汇报。
2、同学交流研究方法。
3、谈谈收获。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三、讨论:怎样把一种特产介绍清楚。
1、指名发言。
一、“我的家乡美”厦门特产介绍会。
1、小组交流。
2、指名发言。
3、交流收获。
二、我们一起说一说。
1、请介绍同一种特产的学生互相补充,介绍特产。
2、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小组的同学回答。
三、制作小册子。
一、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1、齐读课文。
2、思考:我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杨梅?我是怎么具体介绍杨梅的特点的?
3、指名发言。
4、老师小结:介绍杨梅的生长特点,外形,味道。
二、你学会了怎样介绍特产。
1、仔细观察。
2、抓住特点。
3、具体介绍。
三、观察你最感兴趣的一种特产,收集相关资料,准备习作。
一、范文欣赏,积累优美词句。
二、指导写作。
三、学生习作训练。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教学一~三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
(3)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生读五个俗语,听说过吗?看看各自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说说意思。
(3)教师适当补充。作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语,请同学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交流、讨论)。
(2)指名说一说,评议。
(3)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指导读准字音。
2.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3.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明白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4.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5.学生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指导观察书写格式,指名说说书写时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的?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4.练习描红,及时小结。注意行款布局。
教学目标: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注意解释时的态度,说话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表达是否流畅、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弄清本次口语训练的要求。
3.指导:
(1)读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应该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
(4)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4.反馈。
(1)指名说说被人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说说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有什么收获?
(3)评议小结:说话的与其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教后小记: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七
1.自学本课生字,摘录重点词语并解释。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三、比读书,比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字词。
(展示前置性作业1)。
1.正确读出以下字的读音并组词:
礁、痒、蘸、攒、癣、腻、肆、苋、袒。
2.会写以下词语并理解词义:
名副其实、千方百计、肆虐、恩赐、袒护、积攒、千方百计、烟波浩渺、油腻。
四、默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二次先学后教)。
五、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1.解放军驻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1.缺淡水: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
(3)洗澡难。
战士们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练习朗读,体现战士们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南沙桑拿,主要体会南沙桑拿给战士们带来的饿困难,重点体会“烤箱”这一词语。何正会的遗体。重点体会“长癣、发炎、惟一”等词语。
(4)自己蓄水。
小结: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应重读。
3.生活单调。
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体会到什么?
六、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七、总结。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再现了英雄的本色,为了祖国人民的饿幸福。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战士们用自己的口号诠释了英雄的真谛,那就是“吃苦不是标准,主动作为、艰苦奋斗、创造一流成绩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战士们的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铸造了南沙的军魂,他们不愧是祖国的饿英雄、不愧是南沙卫士。
八、课堂练习。
配套练习1、2、3。
九、布置作业。
优美词语两遍。
板书设计:
南沙卫士。
(坚忍不拔、舍己为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八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听教师介绍简易洒水壶的发明,抓住要点转述给同学们、学写毛笔宇。
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是应该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举例。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出示幻灯片)。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出示幻灯片)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可以多让学生站起来认读,待大多数同学读熟繁体字后,再齐读繁体字组合的词语)。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1)出示幻灯片:演讲一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反馈。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一组词义相同和一组词义不同的?
编选——选编人名——名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4、反馈。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应了。
(2)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3)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学生可查词典,或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读。
4、反馈。
(1)集体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并写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明白说话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点;二是做速记;三是转述时要把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的经过说清楚,说完整。
2、指导。
(1)什么是转述?转述有什么要求?结合例子,让学生明白,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懂就叫转述。转述时一要注意把别人说的话听清楚,二要注意转述的内容完整性,三要注意说话人的原意,不要随意改动,关键性的内容不能有所遗漏,四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2)教师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地听教师介绍,对老师读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听不记。
(3)教师再次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在认真地听的同时记录要点。
可以提供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让学生速记要点,记录的内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讨论所记录的要点,组织同桌或四人一小组练习转述,教师提示人称的变换。
3、练习。
(1)小组选代表转述给全班同学听。
(2)师生共同评议。
师提示同学们听时从经过是否完整清楚,人称交代是否明白两个方面去评议。
要点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盖上戳了些小眼,结果水不能自动地洒出来,接着,他发现了医院挂水用的盐水瓶,受到了启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终于发明了简易洒水壶。
(二)教学第八题(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十九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写。
2.词句段运用: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谈谈人物说话时“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
4.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
1.重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2.难点: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
2.词句段运用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
(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场面描写的作用。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到位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
生:这段话有点的描写,也有面的描写,有点有面,所以能够很生动地描绘出大合唱的气势雄壮,也能够反映出大家的团结一致。
生: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写。既有鸟瞰式的描绘,又有特写的镜头,点面结合,层次分明,把一个热闹非凡的伟大场面,写得十分动人,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面貌。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件。
读句子,注意红色画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3.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4.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朗读,理解其意思。
3.分析不同的“说”。
a句是“赞叹”,b句是“婉言谢绝”,c句是“话一出口”,d句没有用“说”,只是用“:”引出说的内容。
4.生活中形容“说”的词语比较多,如“窃窃私语”、“谈论”、“争吵”……请选择表示“说”的一个词语写人物的“说”。
五、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以及词语反复的妙处。
2.“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
二、学习“书写提示”
1.出示书法作品的课件。
2.学生朗读。
3.交流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
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
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
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不出现错别字,不规范的字。
(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5.学生临摹,注意要求。
6.老师及时点拨。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4.学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植非常的热爱国家。
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这句话告诉了后人要保卫祖国的疆土,神圣不可让敌人侵犯。
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每个人都有为祖国担忧的意识,因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5.讲一则爱国故事,学生谈感悟。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是苏州医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闭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四、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书写作品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还要正确。
2.理解、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
语文园地二。
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
词语反复不同的“说”
书写提示——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正确规范。
爱国名言。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二十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一、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美过雪花,有多少赞美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寻雪的诗句呢?(学生读搜集的有关诗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鲁迅的《雪》,请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到了哪几种雪?据此给课文分段。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先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
2、哪些词句描写出“滋润美艳”呢?请再仔细读一读作者描写雪野时,用了哪些颜色,写了哪些事物?(边说边读):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浑黄的(磬口腊梅花)、冷绿的(杂草)。
3、单是看这些字眼,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边读边想象一下啊!这雪中的鲜花,鲜花中的白雪,交相辉映相互衬托,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呀?(学生读到哪,就指导到哪)。
4、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画面吗?
5、是啊、看到这些雪中的花儿,我不仅想到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江南的雪真是“滋润美艳”,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
6、作者写了这雪中的花,觉得还没有写尽江南雪野,他接着又写到了什么?(蜜蜂)。
7、如此一来就有了矛盾,这样的冬季,哪来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仿佛”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满生机活力,虽不是春天,我们却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说——(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8、再细细品味一下这一段,看看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呢?
9、喜欢这美丽的江南雪野吗?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10、鲁迅的少年时期是在家乡绍兴度过的,成年的鲁迅,为了寻找国家民族复兴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他还会想起什么呢?(他在故乡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是什么?(生:塑雪罗汉)。
11、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画出,与同桌小声交流)。
12、用雪堆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润美艳”的特点,从哪里可看出?(很清白、明艳,以身、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13、给孩子们带来如许快乐的雪人,遇上连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难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强)。
三、小结。
江南的雪象征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让人一边向往,却又一边惆怅。
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案篇二十一
1、听写词语:发号施令、水土不服、供不应求、和平共处。
2、转基因技术是由谁来发号施令?什么情况下供不应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种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应用。
1、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读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观察课本插图计算机描绘的基因结构图。教师简介: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
(2)提问:基因有什么作用?学生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3)朗读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动植物体内发号施令的大管家。
4、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句子。
(1)学生汇报:
(科学家摸清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让一种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种生物里去发挥它应有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转基因技术也有失败的时候,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失败呢?
(转基因技术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败的。)。
5、领悟表达方法。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课文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介绍,比喻形象恰当,把较为深奥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读者,容易被人接受。)。
6、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表达的特点。
1、如果你到转基因商店里购物,你希望买到什么样的产品?设想一下,用你的笔把它描绘出来。
2、把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或科研成果,介绍给同学们听。
1、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阅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6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