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过去的经历和成果。希望大家喜欢这些总结的参考文献,为自己的写作添加灵感。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一
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绘本,名字叫《爱心树》。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棵树,每一天都会来同样一个小男孩,男孩每天都要和树玩游戏,可是男孩长大了,经常找树要东西,树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小男孩,却不要求回报。让我热泪盈眶。
我身边也有一棵树,那就是我们的阮老师。每当我们学习落后时,她总是用最真诚的心给我们辅导,每当我们比赛输给其他班级时,她总是用最清脆的嗓音鼓励我们,就这样,她默默地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向我们索取过什么。还记得,那是一个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老师每天晚上都加班给我们做ppt,给我们准备材料,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弄完。母亲节下午,老师还专门把美术老师请来,在黑板上写了“感恩母亲”四个大字,迎着阳光的折射,老师的鬓角爬出了几根细细的银丝,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爱。
这就是我的“树”,怎么样?你一定也希望有一棵这样的“树”吧?我以后才不会做像小男孩那样的人,我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二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本:爱心企鹅的书。作者是:[德国]克里斯蒂安・贝尔格。这是一本非常刺激的小说。
小企鹅塔明诺居然要远渡重洋,去解救被可怕的”大脚兽“掳去的帝企鹅国的公主娜努玛!!d是一头大鲸告诉他,只要找到了爱就能救出公主。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做任何一件是,都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三
我怀着难过的心情读了《爱心树》这本书,这本书中充满了大树对小男孩的爱,。爱心树对小男孩那么好,可小男孩呢?他却把这棵树的一切都拿走了,这棵树什么都没了,但是她还那么开心,可能这就是大人们说的'爸爸妈妈的爱吧!
我希望像那个小男孩一样的小朋友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四
我最近喜欢上了一本书叫《爱心树》。它讲述了一个小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这棵大树是一棵孤独的大树,但是不久之后它有了一个朋友――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很可爱,总是和大树玩,陪大树聊天。不过,他很自私,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停向大树索取。大树给了他自己的苹果、树枝和树干,自己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桩。
我喜欢大树,它很无私,为了朋友,乐于奉献。而我却不喜欢那个小男孩,他太自私,不懂感激,自己想获得什么物质要求,应该自己用劳动获得,而不应该总向别人索取。
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儿,我只会和大树快乐地玩耍和生活,不那么自私。并且自己有什么需要还会靠自己的双手用劳动去获取。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五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壁虎的爱心》,这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主人拆墙壁的时候,发现一只壁虎被钉子钉住了尾巴,主人很惊讶,因为那枚是他十年前盖这栋房子时不小心订住的,也就是说:壁虎在黑暗里被告困了整整十年,主人很好奇?壁虎是靠什么活了十年,他暂停了工程,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爬来一只壁虎,嘴里衔着食物……,原来这十年的.岁月里,另一只壁虎一起在喂它。
读完这个故事,我被壁虎的爱心深深地震憾了,不禁想到了《圣经》里的一句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我想一只小小的壁虎都可以以无私地奉献爱心,我们人类更应该相亲相爱,奉献出我们的爱心。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安慰的话,可以使别人看见希望。每当我看见帮助别人的场景时,都会感到温暖,当你去帮助别人时,你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快乐,当你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它们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似乎乌云散去,光明即将到来。
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爱奉献出来,让爱在我们的手中传递,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充满温馨。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六
新的学期开始了,妈妈说送我一份礼物,我和妈妈来到书店,挑选了一本叫《爱心企鹅》的书。
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书,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住在帝企鹅王国的小企鹅诺明塔,它要远渡重洋去解救被“大脚兽”抓走的好朋友帝企鹅公主娜努玛。有一头鲸告诉它只要找到了爱就能找到公主,并解救公主。于是,诺明塔历经千辛万苦横渡太平洋,最后在一群朋友的帮助下解救了公主。从小企鹅诺明塔的身上我看到了友爱的力量。
友爱温暖了我的心,有好朋友的感觉真好!我们也要像悦悦一样,凡事多考虑别人,尽自己的可能,能给别人多一点就给一点关爱,给别人多一点帮助就给别人一点帮助。这样,就会像那首歌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七
《爱心企鹅》讲的是,小企鹅塔明诺知道了企鹅王国的公主被”大脚兽“抓去了,很伤心、很着急,它鼓起勇气去救公主。历尽千辛万苦,加上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塔明诺终于把公主给救了出来。
其中鲸鱼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只要坚持不懈,都能做出伟大的事情来。他的话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做伟大的事情,只要坚持,一直向那个目标前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塔明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要向塔明诺学习!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八
从前,有一棵爱心树,它是棵苹果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因为男孩儿每天都来找它玩,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一棵树?我见过,我来介绍一下《爱心树》这本书吧!
几年后,他又来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老爷爷了。他对大树说:“我想坐一下。”说着,他坐在了老树桩上,最终他和大树永远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让父母担心,自己遇到困难要自己解决,不要让父母受到连累。还有,我们要多陪陪父母,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九
这本书很薄,故事很简单图但图文并茂,含义深刻,令我受益匪浅。这本让我回味无穷的书就是――《爱心树》。
绘本中的小男孩每天都去找大树玩耍,做皇冠,荡秋千,吃苹果,捉迷藏......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悠闲。渐渐地,小男孩长大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大树感到很孤寂。小男孩第一次向大树要钱,大树把苹果全给了他,第二次向大树要一座房子,大树就献出了自己的树枝,第三次小男孩想造一艘船,他就把树干砍断,只剩下一个树墩。每一次大树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都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献给了小男孩,即使最后只剩下一个残缺的自己。过了许多年,当年小男孩回来时,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他想要一个歇息的地方,大树依然献出自己最后的力气让他坐......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妈妈,妈妈就是大树的化身,我就是小男孩。大树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无数次地打动了我。因此我更爱妈妈了,生活中我每次跟妈妈要东西,妈妈就会很慷慨地给我。我没去体会过妈妈的感受,我们只顾及自己的要求和欲望。读了这本书,我暗暗告诫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别人感受,不能一味地去索取。
我要向大树学习,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用自己的爱回报妈妈,回报爱我们的人。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树索取,树为男孩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树的无私,无怨,最催人流下泪的是树奉献出了一切,却很快乐。
我们也可以从这本书的另一角度来解读,我们就不难会提出一连串的疑问——树把一切都给予了男孩,这对于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书中从头到尾,直到男孩变成一个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树还是把他唤作“孩子”,这仅仅是一种亲昵,还是意味着男孩在精神并上没有长大?男孩是不是索取得太多了,树这种完全的自我牺牲真的是一种真爱,真的'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精神吗……那棵树不就是我们的父母吗?而那个男孩就是我们。当我们一次次地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时,父母总是会付出一切努力来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我们在达到了要求之后,总是高兴地跳着叫着,不在乎父母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已经筋疲力尽了,我们接受着父母给予的东西时,就像那个男孩从不管树的痛苦只是一味地接受树的“无私奉献”一样。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一
有一本书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嘻嘻哈哈,很开心。重复看的时候,开心的感觉越来越少,迷茫的时间却越来越多。而今天当我第6次看完时,有一股酸酸涩涩的感觉从心底深处弥漫开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叫《爱心树》。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男孩和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男孩小时候天天陪大树玩,在树下采集掉落的树叶,开心的时候爬上树枝荡秋千,饿了吃树上的苹果,和大树玩捉迷藏,玩累了就在树荫里睡觉,大树非常快乐。但是小男孩一天天地长大,却不停的向大树索取。需要钱了,摘光了树上的苹果;需要造房子,砍光了大树的树枝;需要造船出游,砍掉了树杆;最后年纪大了什么也不需要,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大树还是快乐的挺直它的树墩,让男孩坐下了。
大树为了男孩,把自己拥有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他,却从没有向男孩要过回报。我幡然醒悟,我不就像这个小男孩吗,妈妈不就是那棵大树吗!妈妈平时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我一直接受得理所当然,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为妈妈做些什么。妈妈知道我最喜欢吃牛肉,每次饭桌上都会变着花样做着青椒牛柳、黑椒牛排、五香牛肉。而令我羞愧的是,我绞尽脑汁的回想着脑子里那点可怜的信息,却怎么也记不清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每年我的生日,妈妈总是第一个送给我祝福的人,而我却至今也不记得妈妈的生日究竟是在哪天。记得前年我被开水烫伤,疼得整夜都在哭闹,是妈妈彻夜未眠,衣不解带的照顾我。我的手愈合了,妈妈却累病了。
“叮铃铃”门铃响了,是妈妈回来了。看到妈妈手上提的牛肉,只觉得鼻子一阵酸楚,眼眶湿润了,我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暗下决心,我绝不能像书中的小男孩这么自私,从现在开始,我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听妈妈的话,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二
《爱心树》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一个男孩经常在苹果树下玩耍嬉戏,小男孩非常喜欢大树,大树也深深的爱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慢慢的长大了,他离开了大树,大树感觉非常的孤寂,有一天小男孩回来看大树,说自己没有了钱,于是大树让他把苹果卖了换钱,又过了很久男孩回来了,对大树说我需要房子,于是大树把枝干都给了他,他盖了一栋房子,就这样他不停地向大树索取直到大树只剩下一个树墩,最后男孩年老了,回到大树的身边,他需要大树给他一个休息的地方。
这棵平凡的.大树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无怨无悔的照顾我们,关心、爱护我们,从不求回报。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不能像故事中的男孩一样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一定要做一个懂得感恩回报懂得爱的孩子。
从孩子的行为中我也发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家长也不能一味的溺爱孩子,要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精神。交给他们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劳动,去收获。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三
老师给我们说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大树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妈妈为了我到句容上学,连工作也不做了。每天早上送我去学校,下午放学又要接我回家,还要做饭,洗衣服和辅导我家庭作业。
听爸爸说我小的时候很不乖,晚上睡觉喜欢踢被子,妈妈总是半夜三更还要时时起来,帮我把被子盖了又盖。
有一次放学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可是只有一件雨衣,为了不让我淋到雨,妈妈毫不犹豫地帮我把雨衣穿上了。到家我才发现她从头到脚全都被淋湿透了。
去年冬天,下了雪天气很冷,第二天早上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但是快要期末考试了,我不能缺课,妈妈只好让我坐在车上推着我去学校。路上不断的看到有人滑倒,我坐在后面感觉到妈妈很小心地坚持着,生怕一不小心把我跌倒。本来十分钟的.路程足足用了一个小时,到了学校我见她已经满头大汗了。
她为我奉献了自己不求回报。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报答她的恩情。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四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每天在下。小男孩很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读到这里,我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孩提时代,依偎在父母身边,单纯而快乐,一室的阳光,明媚而温馨。读到“随着时光的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时,心里渐渐升起了一片阴郁,大树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孤寂的老人,盼望着长大后的孩子依然如小时候一样依偎在自己身边。大树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你会很快活!”“我长大了,不爱爬树了,我想买好玩的东西,你能给我钱吗?”大树说:“我没有钱,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卖钱吧,你就会快活了。”孩子拿走了苹果,很久很久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出来,声音也开始哽咽,我拿了张纸巾抹了抹眼角,抑制了下已经激动的心情继续读下去。
当我读过了,大树奉献出了它的树枝、它的枝干,去给孩子造房子,造船,直到变成了一个老树墩,依然对孩子说:“孩子,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没有苹果,没有了枝条,没有树干,我希望还能给你点什么,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一个老树墩,真是抱歉”“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对孩子说,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眼泪再也抑制不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读不下去了,我的身边也静悄悄的,儿子默默的递给我一张纸巾,让我擦拭滚滚而下的泪水。他的爸爸也深深感动了,一家人久久没有说话。
老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一生为我们操劳,有人说过,世上最疼爱自己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一如这棵老树。但是,当我们渐渐成长以后,却渐渐忽略了父母的孤独和寂寞,忙着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还有自己的孩子,忽略了“老树们一颗即使一味奉献,也会快乐的心”,所以很多人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叹”。父母对我们来说就像老树,而当我们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又甘愿成为一棵老树。我赞颂老树的无私奉献,可是更多的却是愧疚与那个孩子的自私,也许,在我们成为一棵老树的时候,要教育好我们面对的孩子,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不要当自己也成为一棵老树的时候,才想起曾经有棵老树对自己的无私的关爱和奉献......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五
从前,有一棵大树爱上了一个男孩。小男孩从小在大树上荡秋千,当他长大了一点,向大树要钱,大树给了他一些苹果。当男孩又长大了一些,他向大树要一座房子,大树给了他树枝。当男孩又长大了一些,他想要一条船,大树给了他树干。大树为他牺牲了一切,但仍然很快乐。
我读了这篇文章,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和天下的其***妈。小时候,妈妈教我学说话,扶我学走路;长大了,她送我去上学。我的妈妈就像这棵美丽的爱心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我,鼓励我。我伤心的时候,她也和我一起伤心,安慰我;我快乐的时候,她陪我一起笑,一起玩……长大后,妈妈还是把我当成孩子,把身上所有的财富毫不犹豫地献给我,就像这棵爱心树一样,最后只剩下树墩了,它还会让小男孩坐上去休息。
我呼唤天下所有的孩子要懂得爱妈妈,孝敬妈妈。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六
记得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在读五年制师范的第四年,那是一堂儿童文学课。儿童文学的老师为了让我们能更真切地了解儿童读物,经常在课堂上让我们欣赏。原本总觉得小孩子看的书无非是一些绚丽的卡通漫画亦或是我们从小便已熟知的经典童话故事,不免觉得无聊。然而我们错了,现在小孩子的读物中无论是图画还是语句的设计,都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的,都从中透露着点点滴滴的道理,只要在阅读后细细地去回想,便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绘本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爱心树》。
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人名教师。在一次晨读课,我带领孩子们阅读了《爱心树》,孩子们看着大屏幕中简洁的画面,听我读一句句简练的话语,起初还有点浮躁的课堂却渐渐安静了下来,越往后读情绪便越投入在故事的情节中,我发现自己的声音开始变的梗塞,孩子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虽然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但这样就够了。
这本由天才绘本作家希尔弗斯坦所写的《爱心树》,虽然里面只有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和简单的文字,但是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一次又一次不思厌倦地去翻阅。究竟这本书具有了何般魔力,能让我如此迷恋,我想还是根源于文章所描述的一种引人深思的爱。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七
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叫《爱心树》的绘本。从前,有一棵树,每天都有同一个小男孩来。男孩每天都和树玩游戏,但是当男孩长大后,他经常向树要东西。树把一切都给了小男孩,但他没有要求任何回报。让我泪流满面。
我旁边还有一棵树,那是我们的阮老师。每当我们学习落后的时候,她总是用最真诚的心给我们指导,每当我们输给其他班的'时候,她总是用最清晰的声音鼓励我们。就这样,她默默付出了很多,却不向我们索取什么。
我还记得那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老师每天晚上加班给我们做ppt,给我们准备材料,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或者十二点才做完。母亲节那天下午,老师特意请来了美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感恩的妈妈”几个字。面对阳光的折射,几根细细的银丝从老师的太阳穴里爬出来,让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爱。
这是我的“树”,怎么样?你一定也希望有这样的“树”吧?
以后就不会像个小男孩了。我想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八
这几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希费尔坦,他让我明白了爱与被爱之间的道理,对我的心灵影响很大。
我们不应该像书中的小孩一样索取而不报答。爸爸妈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爱我们应该报答。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也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让别人快乐,看到别人的微笑,自己心里也会觉得快乐、高兴。
读壁虎的爱心有感篇十九
高淑珍在20xx年时间内,全身投入到教育、抚养39名残疾儿的事业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们当老师的非常感动。没文化的她动员自己丈夫、女儿、及女婿,拿出全家的积蓄投入到办残疾学校,欠了十多万元的债。她不图名,不图回报,只要自己的照顾的残疾孩子能自食其力,就好。这是今天的活雷锋。当我们的文化、持能和教学环境都好于她时,我就要学她那种无私奉献精神。这是时代的呼唤。
经历了七个小时的火车旅途,疲惫不堪的我及我的伙伴们,来到了期许的爱心小院。轻轻推开那厚重的大门,她,高高的个子,利落的短发,满脸慈祥的笑容,穿着干净朴素的白色衬衫,整洁大方的黑色裤子,就这样由远而近的来到了我的视野中。她,就是那个用自己普普通通的双手支撑起39个残疾儿童希望天空的高淑珍,高妈妈。
从最一开始自己的儿子因残疾而受到社会上歧视的那一刻,高妈妈就在心里暗自下了坚持了十几年的决定。收留及招收那些或多或少残疾的孩子们,在自己破旧的小院搭建了属于他们的幸福乐园。生活往往在最开始时是最艰难的,为了让孩子们吃得饱饭,有书可念,高妈妈每天起早贪黑的赶到十几公里的县区卖东西,收集那得孩子们不要的旧书,旧文具。慢慢地,高妈妈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自己承包了二十亩地,为爱心小院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经历了从一无所有到慢慢齐全,我们从高妈妈那沉稳,大气的谈吐中没有看到岁月的沧桑,反而越发感觉到高妈妈的大爱。
热情的高妈妈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是“啊,你们大学生啊,得好好学习,你们可是国家的未来啊。”心系国家,大爱无疆,虽是简短最普通不过的话语,也让我们倍感动力。紧接着高妈妈为我们介绍了这里孩子的基本情况。在这里没有歧视,在这里没有自卑,在这里没有伤痛,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幸福快乐的泪光。据高妈妈说,孩子们很懂事,他们懂得相互帮助,懂得尊重别人。有时候,他们的懂事反倒令人心疼,甚至心痛,因为这些都是她自己的孩子啊。这里最大的孩子叫李亚,他是第一批来这里扎根的孩子,心智不全,但身体四肢发达,在这里帮着高妈妈干一些农活,我们曾开玩笑地问他“李亚,李亚,哥哥姐姐们带你回石家庄,好不好?”意想不到的是,他急了“不,不,我永远不离开高妈妈。”语言表达不清的李亚,唯独对高妈妈“情有独钟”。我悄悄地落下了眼泪,也许谁也无法了解这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故事,谁也无法估量高妈妈对他们的感情到底有多重。后来,高妈妈带我们来到教室,不大却明亮的教室,坐着39个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乍一看,他们和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但是越来越接近他们,发现他们原来是折翼的天使。
他们很聪明,很乖巧,很善良,笨拙却亲切的细节,一点一滴触摸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第一次,我们触及他们的梦想,我哭了。我希望我能站起来,我希望高妈妈永远在我身边—陈基东。我爱高妈妈,老师,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考清华北大—刘双。我以后想带着高妈妈一起去北京—董宁等等。我听到了他们内心最渴望的声音,听到了高妈妈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听到了我内心自省的叹息声。我不知道社会上那些为了名与利而奔波的人们,是否愿意停歇繁忙的脚步,去用心聆听这些孩子们的小小的梦想,也许那样我们就会明白,生活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权利。而我们往往在时代发展的快速脚步中渐渐迷失了自己,丢失了最初的梦想。第一次,我们教他们唱歌,我哭了,他们一起唱《感恩的心》,并用自己并不是很利索的双手,笨笨的做着手语,瞬时,那曲折的音符,跳跃在孩子们的身边,痛并快乐着。接着,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动情地演绎着他们对高妈妈那深深的情愫,我偷偷瞥见高妈妈那眼角的泪花。第一次,我们为他们盛饭,我哭了,他们之中有的手不方便,直接用嘴去碰触那些饭,稍有不慎饭便洒了出来。他们吃的很快,吃得很干净,一声声“姐姐,我还要。”让我嘴角浮起自豪而又苦涩的笑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妈妈就是这样陪伴着他们一路走来。这需要多么大的信念,需要多么大的耐心,需要多么大的力量来支持者高妈妈啊。我们从心底里敬佩着她。
来到爱心小院的第三天,高妈妈带我们来到了一片柳树地,教我们拔草。她说:“你们这些孩子们啊,可能都没干过农活,今天,高妈妈就充当一次‘恶人’,让你们体验体验生活,让你们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尽管那天我们都很累,但是高妈妈的鼓励声,一直伴随着我们。一下午的劳动,高妈妈告诉我们,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农民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汗水,为我们打下一片天地。我们不能忘记,同时也不能丧失劳动的传统美德。知识改变命运,唯有奋发读书,刻苦努力,方能成就伟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这也是这堂课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
不求回报,一味地奉献,在高妈妈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不仅爱那些孩子,高妈妈还深深的爱着她的家,她身边的人。利用孩子们放暑假回家的时间,高妈妈每年都会免费招收本村里以及附近村里的孩子们在她这上补习班。用高妈妈的话说,咱有这个资源,为村里做点贡献那是应该的。当父母将孩子送到爱心小院时,都先感谢高妈妈,并问问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然后呢,告诉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并安心的把孩子留在这一整天。因为他们信任这位伟大的妈妈。
七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虽然走了,但是高妈妈却教给了我们许多人生财富。真心的感谢高妈妈,同样真心的祝福高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80775.html】